肉类嫩化技术研究进展

肉类嫩化技术研究进展
肉类嫩化技术研究进展

肉类嫩化原理及方法

肉类嫩化原理及方法 肉的嫩度是肉类最重要的感官品质之一,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消费者对肉类食品的消费。因此,国内外学者在最近的二三十年里一直致力于肉类嫩化的技术,并已取得大量成果。影响肉类嫩度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主要包括宰前因素(品种,年龄,性别,年龄生产用途,是否经肥育)和宰后因素(成熟情况,是否添加外源蛋白酶,电刺激等)。常见的肉类嫩化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一、物理嫩化法 1. 低温吊挂自动排酸法 肌纤维的肌小节连结状态对嫩度有影响, 肌节越长或断裂,则肉就越嫩。拉伸嫩化即将屠宰后胴体吊挂,借本身重力作用,根据不同的吊挂方式使相应部分肌肉肌节拉长,使肉嫩化,传统为后腿吊挂。试验表明骨盆吊挂效果较好,但肉体悬挂需在冷藏情况下应用,并且损失大、损耗多, 还易受嗜冷微生物的侵扰。加之,冷库费用高, 带来一定经济损失。 2. 电刺激嫩化法 电刺激是采用探针或电极, 利用电流对放血完全的胴体进行刺激的一种方法。利用电刺激提高嫩度最早始于1949 年,美国本杰明?富兰克林发现电击昏的火鸡“异常的嫩”。这主要是因 为电刺激加速了胴体的糖酵解反应, 使动物胴体在较高温度下获得较低的pH值。有效减少了能 诱发冷收缩产生pH值/温度出现的几率。应用时,有人建议电刺激与快速冷却相接合, 使肌肉产 生过强或过弱的收缩, 提高嫩度。而在电压上各国研究差异较大, 美国采用3000~6000V, 日本采用35~50V, 瑞典采用5~500V。目前倾向于采用低电压进行电刺激。由于电刺激这一技术本身具有一定的难度及危险性, 在我国工厂中未能推广。 3. 机械嫩化法 利用机械力的作用使肉嫩化, 根据作用方式不同可分为滚揉嫩化法, 绞碎嫩化法, 再成型嫩化法。滚揉嫩化法分为按摩(messaging) 与滚打(tumbling) 破坏肌纤维, 提高嫩度, 滚打赋予肌肉块冲击力,利用滚筒旋转, 使肉块由筒的上方落至下方,或利用轴上装有叶片打击肉块,此方法在欧洲肉品加工业中普遍采用处理较坚实的肉类, 许多滚筒装备有真空系统, 减低空气导入及

肉制品包装材料与包装技术分析

浅析:肉制品包装材料与包装技术 摘要介绍了肉品包装的重要性以及肉品包装材料的特性,同时归纳总结了国内外肉品包装的常用材料及包装技术。其中冷鲜肉的真空热缩包装技术及肉制品的拉伸膜包装技术是肉品包装技术的发展趋势。关键词肉品包装材料包装技术’民以食为天,肉品是人们摄取动物性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据食品工业协会统计,2005年全国肉类总产量突破7000万t,其中肉制品产量达到600万t。市场消费十分活跃,肉类消费支出占居民食品总支出的比重由2003年23%上升到2005年的26%,肉类需求结构也发生很大变化,高品质肉制品和冷鲜肉成为消费发展的趋势。因此对肉品包装材料及包装技术的研究很有必要。 1、肉品包装的重要性 (1)确保肉品品质、延长保质期包装无法改变肉品的品质。但是,正确的包装可以避免微生物或者外界的污染、肉品的氧化和酸败、水分的流失等造成品质降低,进而确保产品的品质。 (2)便于运输流通 肉品从生产厂家到消费者手中,需经历运输、保管、装卸、销售等环节,经过包装可以保护肉品免于碰撞损坏,同时也使肉品易于搬运和经管。 (3)促进销售

针对消费者的需求来选择肉品的包装材料和形式,不仅可以吸引消费者,同时也能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例如:美观的包装设计、简易方便的消费方式等,都能促进产品的销售。 2、肉品包装材料的特性 2.1品质的保护性(1)确保肉品品质、延长保质期 包装无法改变肉品的品质。但是,正确的包装可以避免微生物或者外界的污染、肉品的氧化和酸败、水分的流失等造成品质降低,进而确保产品的品质。 (2)便于运输流通 肉品从生产厂家到消费者手中,需经历运输、保管、装卸、销售等环节,经过包装可以保护肉品免于碰撞损坏,同时也使肉品易于搬运和经管。 (3)促进销售 针对消费者的需求来选择肉品的包装材料和形 (1)阻隔性:选择包装材料时,必须注意水分、水蒸气、气体、光、芳香物质、热的透过性。 (2)耐冲击性:如材料的耐震动和冲击、材料的堆积强度等。

影响肉类嫩度的因素及其嫩化方法

影响肉类嫩度的因素及其嫩化方法 肉的食用质量指标有很多,主要包括滋味、质地、多汁性和气味等,其中代表质地品质的嫩度较为重要。肉品嫩度是肉类主要的食用品质之一,是消费者评判肉质优劣最常用的指标及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它的定义为“肉入口咀嚼时组织状态所感觉的印象”,它包括三方面的感觉,第一是肉入口开始咀嚼时是否容易咬开,第二是是否容易被嚼碎,第三是咀嚼后留在口中的残渣量。 一、影响肉类嫩度的因素 1、宰前因素对肌肉嫩度的影响 1)种类、品种、性别 有研究得出对肉质嫩度的影响其中30%是由遗传因素影响的,种类不同,肉的化学成分相差也很大。一般来说,畜禽体格越大其肌纤维越粗大、肉也就越老,在其他条件都一致的情况下,一般公畜的肌肉较粗糙,肉越老。 2)年龄 一般来说,幼龄畜禽的肉比老龄畜禽的肉嫩,而前者的结缔组织的含量却较后者高。其原因在于幼龄畜禽肌肉的胶原蛋白的交联程度低,易于加热溶解,而成年动物的胶原蛋白的交联程度高、不易受热、酸和碱等的影响。 3)肌肉部位 肌肉部位的不同肉的嫩度剪切力值也不一样。同一年龄组不同部位肌肉肌纤维含量、结缔组织的含量也不相同,所以肉质嫩度也就不尽相同。宰后僵直肌肉的肌节长度与肉的嫩度呈正相关,这是肌肉部位不同嫩度也不同的原因。 2、宰后因素对肌肉嫩度的影响 1)温度 肌肉收缩程度与温度有很大的关系,一般来说,在15℃以上,与温度呈正相关,温度越高,肌肉收缩越剧烈,在15℃以下,肌肉的收缩程度与温度呈负相关,也就是说,温度越低,收缩程度越大,所谓的冷收缩就是在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经测定在2℃条件下肌肉的收缩程度与40℃一样大。 2)成熟 肉在僵直后即进入成熟阶段,这并不是通常烹调加热致熟,而是肉在冰点以上温度自然发生的一系列生化反应,导致肉变得柔嫩和具有风味的过程。 3)烹调加热

食品包装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科技写作与文献检索 课程论文 (中文题目) 食品包装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英文题目) Food Packaging Technology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 学生姓名田深健 学号201011211427 课程号12181202 所在学院食品科技学院 所在班级食品1104 任课教师 提交时间年月日

目录 摘要 (2) ABSTRACT (2) 1 食品包装技术的发展现状 (3) 1.1 绿色包装技术 (3) 1.2 无菌包装技术 (3) 1.3 防潮包装技术 (4) 1.4 气调包装技术 (4) 1.5 纳米包装技术 (4) 1.6 巴氏灭菌包装技术 (5) 1.7 细菌侦测技术 (5) 1.8 可食性包装技术 (6) 2 食品包装技术的发展趋势 (6) 2.1 绿色包装材料将占主导地位 (6) 2.2 食品包装将向积极性包装的方向发展 (6) 2.3 纳米技术在食品包装中将被广泛应用 (7) 2.4 食品包装趋于标准化 (7) 2.5 包装外观将更重视“人”的因素 (8) 3 结语 (8) 参考文献 (8)

摘要 食品包装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生活中有包装的食品随处可见,食品包装在对食品提供保护,防止食品受外界微生物或其它物质的污染,防止或减少食品氧化和其它反应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我国的食品行业发展迅速,随着时代进步和消费水平的日益提高,对食品包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食品包装技术是关系到作为商品的食品生产中重要组成部分,好的包装不仅能够保护产品原形,而且能够保护好食品的经济价值和使用价值。目前世界各国投入巨大,已经逐渐形成一个高科技、高智能的产业领域。而本文主要概括了各种食品包装技术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了食品包装的发展新动向。 关键词:食品包装;食品包装技术;现状;趋势 ABSTRACT Food packaging and is closely related to people's lives the life of packaged food everywhere, food packaging for food protection, to prevent food contamination by outside microorganisms or other substances to prevent or reduce food oxidation and other reactions plays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in recent years, China's food industry has developed rapidly, with the progress of the times and the increasing level of consumption, higher and higher demands on food packaging, food packaging technolog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relationship to food production as a commodity, a goodpackaging not only protects the product prototype, and to protect the economic value of good food and value in use.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invested heavily, and has gradually formed a high-tech, high intelligence industries. In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the various food packaging technology, and proposed the development of new trends in food packaging. KEYWORDS: food packaging; food packaging technology; the status quo; trend

肉食品行业市场分析

肉食品行业市场分析 目前,肉类食品7000亿的市场容量,每年10%以上的上涨空间,不仅让行业领袖设局保利、也让新进者绞尽脑汁。江中行舟、不进则退,那些为人马首、患得患失的企业越来越难于生存,而那些审视全局、有效资源利用的企业将得以稳定发展或突破困局。 一、宏观发展态势 1.产业布局不断区域集中化 据统计,目前我国肉类食品行业50强企业主要集中在肉类产业化较高的华东、中南和华北地区,其中山东(19家)、河南(9家)两省,占44.4%;内蒙古肉类企业成长很快。西北各省肉类企业成长速度缓慢。在肉类工业投资形成资产量的分布上,明显地形成了梯次。第一梯次即前十位的地域有山东、河南、内蒙古、辽宁、四川、吉林、江苏、黑龙江、河北、北京等,工业资产总额占全国规模以上企业总额80%以上。其中山东、河南两地突显出工业集约水平,其资产量占第一梯次的50%,占到全国规模以上企业总额的2/5 。 2.行业不集中,增长空间大 我国肉制品的生产以作坊式为主,其工业化生产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经济增长空间。目前我国的屠宰及肉制品加工产业非常分散,而且我国屠宰及肉制品加工行业的行业竞争并不是太激烈。2007年,双汇集团仅占猪肉市场份额2%,雨润1%;双汇集团占大型屠宰企业份额为7%,而雨润集团为4%。企业增长空间巨大,大多增长迅猛,拿双汇集团为例,03年突破100亿,05年突破200亿,07年更是突破300亿! 3. 市场规模化生产逐步显现 企业规模的扩大对效益的产生有着直接作用。培育肉类行业的旗舰是市场发展的需要。无论是猪肉三巨头(双汇,金锣,雨润),还是禽肉三剑客(辽宁大成、山东新昌和福建圣农),牛肉双雄(长春皓月,内蒙科尔沁),都在积极引进生产线,建设新厂,扩充产能,来应对不断扩充的肉类市场。除此以外,许多新兴企业也都跟进,四处建设基地,扩充产能。 河南众品就是其中一例。单看08年的扩张成绩:6月,洛阳众品投产;11月,三万吨肉制品项目和衡水众品投产;12月,永城众品投产。同时,还有两个项目处于在建之中。当然,随着几大基地的陆续投产,规模化生产自然也带来了可观效益。众品不仅取得了河南省内生猪屠宰第一的成绩(在省内年屠宰能力达500万头),而且可以辐射包括山东、河北、江苏、安徽、山西、湖北等六省在内的大中原区域。 4.产业链纵深,行业整合度逐步加剧

冷却肉(排酸肉、冰鲜肉、冷鲜肉)说明

冷却肉分为排酸肉、冰鲜肉、冷鲜肉 什么是冰鲜肉? 零度保鲜,也叫"冰鲜",但不是用冰来冰镇概念,而只将冰柜的温度设为零到八度对肉类进行保鲜,与冷冻不同,冰鲜肉解冻后口感与鲜肉差别不会太大。早几年我国冰箱产业就已经推出"零度保鲜"的概念了,现在很多肉类加工厂也都有冰鲜肉销售这项业务。 冷冻肉类冰鲜肉类有什么区别? 冷冻肉类是冰冻的,可能是存放了一段时间的。冰鲜肉类是新鲜的。 冷鲜肉有什么好处? 冷鲜肉又称排酸肉,是指严格执行兽医检疫制度,对屠宰后的畜胴体迅速进行冷却处理,使胴体温度(以后腿肉中心为测量点)在24小时内降为0-4摄氏度,并在后续加工、流通和销售过程中始终保持0-4摄氏度范围内的生鲜肉。发达国家早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开始推广冷鲜肉,在其目前消费的生鲜肉中,冷鲜肉已占到90%左右。我国的肉类产量在1990年就超过了美国,位居世界首位(FAO年度生产报告,1990),而我国消费者消费的肉中未经加工的鲜肉占90%以上,但这其中绝大多数是热鲜肉和冷冻肉,冷鲜肉的比例很低。 冷鲜肉有“三高”:一、安全系数高:冷鲜肉从原料检疫、屠宰、快冷分割到剔骨、包装、运输、贮藏、销售的全过程始终处于严格监控下,防止了可能的污染发生。屠宰后,产品一直保持在0-4摄氏度的低温下,这一方式,不仅大大降低了初始菌数,而且由于一直处于低温下,其卫生品质显著提高。而热鲜肉通常为凌晨宰杀,清早上市,不经过任何降温处理。虽然在屠宰加工后已经卫生检验合格,但在从加工到零售的过程中,热鲜肉不免要受到空气、昆虫、运输车和包装等多方面污染,而且在这些过程中肉的温度较高,细菌容易大量增殖,无法保证肉的食用安全性。二、营养价值高:冷鲜肉遵循肉类生物化学基本规律,在适宜温度下,使屠体有序完成了尸僵、解僵、软化和成熟这一过程,肌肉蛋白质正常降解,肌肉排酸软化,嫩度明显提高,非常有利于人体的消化吸收。且因其未经冻结,食用前无须解冻,不会产生营养流失,克服了冻结肉的这一营养缺陷。冷冻肉是将宰杀后的畜禽肉经预冷后在-18摄氏度以下速冻,使深层温度达-6摄氏度以下。冷冻肉虽然细菌较少,食用比较安全,但在加工前需要解冻,会导致大量营养物质流失。除此之外,低温还减缓了冷鲜肉中脂质的氧化速度,减少了醛、酮等小分子异味物的生成,并防止其对人体健康的不利影响。三、感官舒适性高:冷鲜肉在规定的保质期内色泽鲜艳,肌红蛋白不会褐变,此与热鲜肉无异,且肉质更为柔软。因其在低温下逐渐成熟,某些化学成分和降解形成的多种小分子化合物的积累,使冷鲜肉的风味明显改善。冷鲜肉的售价之所以比热鲜肉和冷冻肉高,原因是生产过程中要经过多道严格工序,需要消耗很多的能源,成本较高。合格与不合格的冷鲜肉,单从外表上很难区分,两者仅在颜色、气味、弹性、黏度上有细微差别,只有做成菜后才能明显感觉到不同:合格的冷鲜肉更嫩,熬出的汤清亮醇香。 冷鲜肉肉体柔嫩有弹性,肉质也比较细腻,和热鲜肉、冷冻肉在色泽、肉质上并没有明显的区别。区别在于排酸肉经排酸后,能减少肉中的有害物质的含量(肉毒杆菌和金葡菌等病原不分泌毒素),排酸肉(即冷鲜肉)的低温制作过程,可以避免微生物对肉品质量的污染,人们在食用该肉后,人胃里的酶会把肉中的蛋白质转化为氨基酸,以便人体的吸收,冷鲜肉也就是把这一过程提前完成。冷鲜肉的确排除了猪肉中的

猪肉保鲜方法

猪肉如何冷藏保鲜-猪肉保鲜方法 猪肉的冷藏保鲜及猪肉保鲜方法(肉制品冷藏及保鲜)猪肉如何保鲜,贮藏肉类的冷库,应符合卫生要求,猪肉保鲜方法,每批产品入库前要进行清理、消毒。生猪肉怎么保鲜,存放时,不同肉类产品要隔离存放,防止互相串味而影响质量。 激进方法主要有干燥法、盐腌法、熏烟法等;现代贮藏方法主要有低温冷藏法、罐藏法、照射处置法、化学保藏法等。下面介绍常用的几种方法。肉与肉制品的贮藏方法很多。主要是使肉内的水分减少,干燥法:干燥法也称脱水法。阻碍微生物的生长发育,达到贮藏目的各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都需要最适宜的含水量,一般来说,至少需要40% 50% 水分。如果没有适当的水分含量,微生物就不能生长繁殖。猪肉的水分含量一般在70%以上,应采取适当方法,使含水量降低到20% 以下或降低水分活性,才干延长贮藏期。挂在通风处,自然风干法:根据要求将肉切块。进行自然干燥,使含水量降低。例如风干肉、香肠、风鸡等产品都要经过晾晒风干的过程。 常利用烘烤方法,脱水干燥法:加工肉干、肉松等产品时。除去肉中水分,使含水量降到20% 以下,可以较长时间贮存。 冷库或冰箱中进行,低温贮藏法:低温贮藏法即肉的冷藏。肉和肉制品贮藏中最为实用的一种方法。低温条件下,尤其是当温度降到零下10℃下时,肉中的水分就结成冰,造成细菌不能生长发育的环境。但当肉被解冻复原时,由于温度升高和肉汁渗出,细菌又开始生长繁殖。所以,利用低温贮藏肉品时,必需坚持一定的低温,直到食用或加工时为止,否则就不能保证肉的质量。肉的冷藏,可分为冷却肉和冷冻肉两种。 如加工火腿、腌肉等产品时,添加溶质法:即在肉品中加入食盐、砂糖等溶质。需用食盐、砂糖等对肉进行腌制,其结果可以降低肉中的水分活性,从而抑制微生物生长。 主要是通过食盐提高肉品的渗透压,盐腌法:盐腌法的贮藏作用。脱去部分水分,并使肉品中的含氧量减少,造成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的环境条件。但有些细菌的耐盐性较强,单用食盐腌制不能达到临时保管目的因此,生产中用食盐腌制多在低温下进行,并经常将盐腌法与干燥法结合使用,制作各种风味的肉制品。 通常使肉中心温度降低到0℃~1℃左右。具体要求是肉在放入冷库前,冷却肉:主要用于短时间存放的肉品。先将库温降到零下4℃左右,肉入库后,坚持-1℃~0℃之间。猪肉冷却时间为24小时,可保存5~7天。经过冷却的肉,外表形成一层干膜,从而阻止细菌生长,并减缓水分蒸发,延长保管时间。使肉中大部分水冻结成冰,冷冻肉:将肉品进行快速、深度冷冻。这种肉称为冷冻肉。冷冻肉比冷却肉更耐贮藏。肉的冷冻,一般采用-23℃以下的温度,并在-18℃左右贮藏。为提高冷冻肉的质量,使其在解冻后恢复原有的滋味和营养价值,目前多数冷库均采用速冻法,即将肉放入-40℃的速冻间,使肉温很快降低到-18℃以下,然后移入冷藏库。 冷冻肉可移入冷藏库堆垛存放。冷藏库的温度,肉的冷却和冷冻是吊挂条件下进行的所占库位较大。为了较长时间贮存。要求低于-18℃,肉的中心温度坚持在-15℃以下。

(完整版)冷鲜肉国内市场分析

冷鲜肉国内市场分析 冷鲜肉又称冷却肉、冰鲜肉,虽然有些消费者对此还比较陌生,但在欧美发达国家几乎不吃冻肉或热鲜肉,而全部是消费冷鲜肉,并且已有好几十年的历史了。冷鲜肉安全卫生、肉嫩味美、便于切割等优点很能赢得消费者特别是城市居民的认同。据统计,在北京、上海,以金锣等知名品牌为代表的冷鲜肉,已占到生鲜猪肉消费10%左右的市场份额,在杭州市区小范围内已达到50%-60%。可见冷鲜肉作为新型肉类品种,已展示出良好的市场前景。 冷鲜肉的生产对环境温度和工作场所卫生条件要求非常严格,屠宰加工企业需要达到HACCP——即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的管 理水平。如胴体冷却后细菌数必须控制在103个/cm2~104个/cm2,如超过104个/cm2,细菌在以后分割、运输、贮藏环节中就会繁殖很快,分割需要在10℃~12℃的温度下进行。屠宰放血时要求一头猪一把刀,以免交叉感染,烫毛水要求60℃左右,并且要勤换,有条件的最好用蒸汽烫毛等等。因此,目前在国内都是像金锣、双汇、雨润等大企业在生产冷鲜肉,小商小贩和中小型肉类加工企业的屠宰厂根本就没有实力达到规定标准要求。 目前阻碍冷鲜肉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屠宰厂的屠宰条件还不够成熟,并且屠宰厂定点过多,不能形成规模。另外一个原因是受居民消费水平的制约。由于冷鲜肉一直在冷却链中进行生产销售,成本高,价格也稍贵,目前还不能被消费者普遍接受。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食品安全卫生的日益关注,在不久的将

来,冷鲜肉将会像在国外一样,将取代热鲜肉和冷冻肉,成为我国城乡居民生肉消费的主流。 行业研究表明,我国肉类食品行业在近年内将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第一、国家扩大内需、鼓励消费的政策为肉类食品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市场。第二、国内市场需求变化将带动肉类食品行业加快结构调整和产品优化,单一肉类品种主导市场的格局将被多样化混合品种所替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引起的消费习惯变化,各种精深加工的分部位冷鲜肉、小包装肉、半成品肉、冷冻肉、熟肉制品以及以肉类为原料的方便食品、功能性食品、休闲食品和旅游食品的消费将明显上升。第三、人们对肉类消费安全日益重视,有利于加快形成肉类食品卫生质量保障体系。第四、高新技术和先进营销方式的应用,为肉类食品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第五、市场体系和企业组织体制的日趋完善,将为肉类食品行业的发展创造更为规范的市场环境和竞争格局。第六、加入世贸组织,我国肉类食品行业对外开放的程度将进一步扩大。 相关链接:冷鲜肉是对严格执行检疫制度屠宰后的畜胴体,在0℃~4℃的条件下,迅速进行冷却处理,使胴体温度24小时内由38℃左右降为0℃~4℃,并在后续的加工、流通和分销过程中始终保持在0℃~4℃冷藏范围的冷却链中。由于冷鲜肉始终处于冷却温度控制之下,酶的活性和大多数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受到抑制,肉毒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菌不分泌毒素,避免了肉质腐败,确保了冷鲜肉的安全卫生。一般热鲜肉的保质期只有1-2天,而冷鲜肉

冷鲜肉的加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冷鲜肉的加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摘要:冷鲜肉,又称冷却肉、水鲜肉。它是对严格执行检疫制度屠宰后的畜胴体,在0℃~4℃的条件下,迅速进行冷却处理,使胴体温度24小时内由38℃左右降为0℃~4℃,并在后续的加工、流通和分销过程中始终保持在0℃~4℃冷藏范围的冷却链中。冷鲜肉安全卫生、肉嫩味美、便于切割等优点很能赢得消费者特别是较高收入阶层的认同。 关键词:冷鲜肉;安全控制;质量追溯;包装 我国已经连续十年为世界第一产肉大国,人均消费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在肉品结构中,牛、禽类产量在近十几年中的增长比猪肉快,肉品中蛋白质含量更高的品种增加了,这说明人民的生活质量有增长。在数量和品种增加的需求满足后,人们必然对肉的品质提出更高的要求,随着制冷技术的发展,冷冻技术逐渐应用于肉类加工及流通环节,开始出现了冷鲜肉,冷鲜肉始终处于冷却温度环境下,大多数微生物生长被抑制,所以可以确保肉的安全卫生。 冷鲜肉吸收了热鲜肉和冷冻肉的优点,又排除了两者的缺陷。由于冷鲜肉始终处于冷却温度控制之下,酶的活性和大多数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受到抑制,肉酶杆菌和金黄色葡头球菌等病原菌不分泌毒素,避免了肉质腐败,确保了冷鲜肉的安全卫生。一般热鲜肉的保质期只有1—2天,而冷鲜肉

的保质期可达一周以上,同时冷鲜肉在冷却环境下表面形成一层干油膜,能够减少水分蒸发,阻止微生物的侵入和在肉的表面繁殖,加之冷鲜肉经过排酸,所以又具备质地柔软多汁,滋味鲜美的优点,便于切割、烹制。与在零下18℃以下冻结保存的冷冻肉相比,冷鲜肉不脱水,水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蛋白质极少随水流出,保存住了肉的营养价值。冷鲜肉的生产对环境温度和工作场所卫生条件要求非常严格,屠宰加工业需要达到HACCP——即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的管理水平。 冷鲜肉有三大特点。一是安全系数高。冷鲜肉从原料检疫、屠宰、快冷分割到剔骨、包装、运输、贮藏、销售的全过程始终处于严格监控下,防止了可能的污染发生。屠宰后,产品一直保持在0-4摄氏度的低温下,这一方式,不仅大大降低了初始菌数,而且由于一直处于低温下,其卫生品质显

肉类嫩化方法多

美食知识 有些朋友常发愁,怎样才能做出鲜嫩滑爽的肉。下面我们就支你几招: 加淀粉:肉片、肉丝切好后,加入适量的干淀粉,反复拌匀,半小时后上锅炒、熘,可使肉质嫩化,入口不腻。 加鸡蛋清:在肉片、肉丝、肉丁中加入适量鸡蛋清,搅拌均匀,静置15~20分钟后上锅,炒出的肉品鲜嫩、滑润,十分可口。 加啤酒:切好的肉片、肉丝,用适量干淀粉加啤酒调糊挂浆,这样炒出的肉品不仅鲜嫩爽口,而且有一种特殊的风味。 加食油:炒老牛肉片、丝、丁时,先在切好的肉中下好佐料,再加适量食用油(豆油、菜籽油均可)拌匀,半小时后下锅,炒出的牛肉金黄玉润,肉质细嫩。 加雪里蕻:炖老牛肉时,锅中加少许雪里蕻,肉易烂,味美。 加山楂:炒牛肉时加几个山楂(或山楂片少许)同烧,肉易烂,肉质嫩。 加黄豆:炖老鸡、鸭、鹅时,加一把黄豆同煮,不但肉烂得快,而且味道鲜美。 加白醋:爆炒腰花时,先在切好的腰花中加点白醋和水,腌制15~20分钟,腰花自然胀发,成菜后无血水,清白脆嫩。 小苏打处理:切好的牛肉片,放入小苏打水溶液中浸一下再炒,炒出的牛肉纤维疏松,肉质软嫩。盐水处理。对冻肉,可用浓度较高的食盐水解冻,成菜后肉质格外爽嫩。 首先,特色小吃店要以顾客的眼光出发,以顾客的消费理念为知道,顺应市场需求来选择相应的项目进行投资。必须把自己当铸是替顾客采购商店,这样才能设法去了解顾客的需要。

因此,了解顾客是开店的第一步。 其次,要想取得更多的利润,加盟商必须以更好的服务,才能获得正常的利润。从正常的利润中,取出部份再投资到事业中去,以便长期性地对顾客提供更佳的服务以及更佳的商品。在经营中,要灵活,要贴心,多听取顾客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更好的对开店策略做出相应的改变,让特色小吃店盈利更轻松更方便。 最后,在食品卫生上也要做足功夫,消费者在外面吃东西,最怕吃到不干净的食品,夏季更是如此。一个能给消费者带来良好卫生印象的特色小吃店,其生意往往会更好。 现在选择经营特色小吃店能走上致富之路,投资者在掌握了以上的经营方法更是能让营业额提升一个档次。还有许多细节的东西就要经营者在开店中自己去摸索寻找经验了。希望这些开店经验信息对您有更多的帮助,让您的特色小吃店日日红火,取得更多的财富! 首先,特色小吃店要以顾客的眼光出发,以顾客的消费理念为知道,顺应市场需求来选择相应的项目进行投资。必须把自己当铸是替顾客采购商店,这样才能设法去了解顾客的需要。因此,了解顾客是开店的第一步。 其次,要想取得更多的利润,加盟商必须以更好的服务,才能获得正常的利润。从正常的利润中,取出部份再投资到事业中去,以便长期性地对顾客提供更佳的服务以及更佳的商品。在经营中,要灵活,要贴心,多听取顾客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更好的对开店策略做出相应的改变,让特色小吃店盈利更轻松更方便。 最后,在食品卫生上也要做足功夫,消费者在外面吃东西,最怕吃到不干净的食品,夏季更是如此。一个能给消费者带来

肉制品和冷鲜肉的发展趋势

一、国内肉制品的发展趋势 中国改革开放后20多年的经济增长,引起食物消费和食物结构的变化,其最大特征就是肉类产品消费增加。参照发达国家的肉类行业发展轨迹,中国的恩格尔系数降到30%以前,肉类行业都将处于稳定增长阶段。过去的10年肉类产品年产量平均递增6.7%。行业从市场中得出的结论是:80年代有产品就有市场,90年代有广告就有市场,21世纪,有信用、有品牌才有市场。在未来的3-5年,肉类行业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1.肉制品增长空间巨大 据专家预测,随着中国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和消费习惯的转变,肉制品将成为未来肉类消费的主流,产品结构将向冷却保鲜肉、低温肉制品、保健功能性肉制品等方向倾斜,到2010年中国肉制品产量将达1200万吨左右,肉制品有着很大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到2010年,国内肉制品人均年消费量将达10公斤,肉制品占肉类总产量比重将上升到13%左右,但也只达到目前发达国家肉类转化率1/3的水平。 2.买方市场形成 在数量持续增长的同时,质量的提高和品种多元化正在成为肉类发展的主方向,制约肉类供给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消费者选择占主导地位的买方市场已初步形成并有迅猛发展的势头。然而,由于后续深加工落后,国内肉食初级加工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少,品种单一,品质欠佳。这些情况从反面说明了中国的肉类市场还没有完全进入成熟期,蕴藏无限发展潜力。

3.产品结构优化 作为产品差异化很小的行业,肉类产品的卫生、安全、营养、质优已成为消费主流,肉类市场的品牌化发展趋势凸现。肉类产品结构向多元化、高档次发展,城乡市场都有一定的发展空间。随着肉类消费品种的改善升级,畜牧业和肉类产品的结构也将进一步得到优化,禽羊牛等节粮型、食草型动物及其肉类产品的产量和比重将继续上升,生猪的产量虽有增长,但相对比例下降。世界的猪肉消费比重从80年代的39%下降到90年代的35%,在中国猪肉的消费比重也由1992年的77%下降到2005年的65%。而牛肉和羊肉所占比重则分别由5%和13%提高到9%和19%。猪肉年产量平均递增速度为5.1%,牛羊肉的平均递增速度在8%。 4.以冷链方式销售肉类产品渐成新的发展趋势 冷链流通、连锁经营,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营销手段对中国肉类工业进行整合和重组,将是中国加入WTO后肉类行业最感兴趣的问题。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以冷链方式销售肉类产品成为新的发展趋势。冷鲜肉销售集中在少数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的城市,数量仅在10万吨左右,只占肉类商品量的0.3%,远低于发达国家4%的比例。目前国内大型肉类加工企业都把冷冻冷鲜肉类作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二、熟肉制品的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向小康的迈进及与国际市场的接轨,我国肉制品的生产与消费将保持持续发展的势态。据有关部

冷鲜肉的气调保鲜包装技术开题报告

冷鲜肉的气调保鲜包装技术 开题报告 包装工程专业学生孔祥雪 指导老师高珊珊 一、立题依据 1.选题背景 冷鲜肉以其新鲜、肉嫩、味美、营养、卫生的优点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爱好,从而成为今后生肉消费的主流, 但冷鲜肉的货架期是限制冷鲜肉快速发展的主要瓶颈所在。对于自助商店以及零售商来说,货架寿命低使得肉类滞销而亏损,不利于整个冷鲜肉产业链的发展。更长时间的保鲜货架寿命,或者是延长冷鲜肉的新鲜色泽持续时间,将会促进冷鲜肉的销售与发展。 冷鲜肉的保鲜包装应运而生,现阶段主要包括气调保鲜包装、保鲜剂保鲜包装和辐射处理杀菌保鲜包装等方式。但由于气调保鲜包装能有效保持肉类新鲜而产生的副作用最小。本文将针对这样的市场需求,对冷鲜肉的气调保鲜包装技术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冷鲜肉的性能指标、保鲜机理、气调包装组成成分的优化以及冷鲜肉的气调保鲜包装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2.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对于冷鲜肉的保鲜包装研究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就开始了。最初,高级形式的肉类包装往往是购买者要求的情况下,屠杀切块,再用纸或蜡纸打包,最后放在自助商店的陈列架上冷冻储存。包装的方式从应用于短期冷藏存储的简单的外包装发展到应用于较长的冷冻存储陈列的阻隔包装,其中阻隔包装就是气调包装的应用形式。 1938年,澳大利亚的26%和新西兰的60%的鲜肉都在有CO2的气调保存方法下运输的。在我国应用到生鲜肉保鲜是在20世纪80年代,当时100%纯CO2气调包装为最理想的保鲜方式。我国对气调包装保鲜肉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 但直至近几年才开始在生产和商业上应用。目前,只有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市场上能看到这类气调包装保鲜肉的产品。近几年来,随着国外先进的充气包装设备与连续式真空包装设备的引进,使得我国气调包装保鲜肉的生产成为可能。 目前,气调包装已成为一种应用广泛的食品保存方法, 其特点是能有效地保持食品新鲜而且副作用小。气调包装也从真空包装发展到气体成分更换包装,以及控制气体成分的活性包装。气调包装的难点在于针对不同的生鲜产品所需保护性能因素不同,所需的气调保鲜的气体组成成分有很大不同。对于冷鲜肉的气调保鲜包装,O2 在气调包装中的作用是同肌肉中肌红蛋白结合后形成氧合肌红蛋白, 使肌肉呈现鲜红色, 然而, 目前的生产消费情况表明, 传统的低氧气调保鲜已不能满足人们对冷鲜肉品质的追求, 氧气含量过低, 会导致肉色暗淡, 大量厌氧菌繁殖, 缩短其货架期。有研究表明, 荧光假单胞菌在O2 和CO2 气体体积分数分别达到80% 与20% 时, 其生长受到抑制。国际上对冷鲜肉的保鲜研究已经采用高氧技术方法, 如Nortje和Show研究了高氧气调保鲜包装对牛肉成熟处理的微生物学和储藏特性的影响。据报道, 欧洲一些国家的超市生鲜肉流通采用高氧气调保鲜包装, 有效提高了冷鲜肉安全品质和肉色货架期。

一种冷鲜肉的减菌保鲜降耗的生产工艺方法

一种冷鲜肉的减菌保鲜降耗的生产工艺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鲜肉的减菌保鲜降耗的生产工艺方法。本发明针对现有冷鲜肉的生产能耗高及保鲜期较短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新的冷鲜肉的生产工艺方法。该冷鲜肉的工艺方法的要点在于,将待宰的生猪采用四点式脚部电麻的方式将猪只电晕后进行屠宰,而后采用二次预冷的方式将猪肉预冷,第一次是白条的快速预冷,预冷间温度为-28℃,预冷时间为45分钟左右,第二次就是分割白条后,再进行6个小时的预冷,预冷间温度为-20℃。本发明的生产工艺方法大大降低了冷鲜肉的生产能耗和生产成本,延长了冷鲜肉的保鲜期。二步法冷却猪肉嫩化加工方法 采用两步不同温度、湿度的冷却过程:第一步,宰后45min的猪胴体放在-20℃,环境相对湿度92%~96%,风速2.5m/s下,冷却1h;第二步,转入0~4℃,环境相对湿度90%,风速2.5m/s,冷却到宰后26h。提高冷却工艺后的肉嫩度品质,明显增加冷却猪肉的食用品质和销售冷却猪肉的经济效益。 规模化生猪屠宰工艺 猪被屠宰、放血后,肌肉失去了运动机能,血液循环停止了,氧的供给也随之终止,肌肉不能再进行有氧氧化,糖元不能被彻底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来获取能量。但此时的肌纤维仍在消耗ATP,肌浆网继续执行其钙泵机能,所需的能量只有通过肌纤维的无氧酵解。无氧酵解的最终产物是乳酸,不可能再通过血液循环排除或在肝中再合成肝糖元,从而使肌纤维中乳酸聚积,导致肌肉pH值下降。随着pH值下降,部分与无氧酵解有关的酶失去了活性。由于无氧酵解产生能量的效率非常低,ATP 的分解速度大于其合成速度,导致肌肉中ATP的浓度下降,使肌浆网失去了结合钙离子的能力,钙离子开始进入肌浆,激活肌肉兴奋-收缩耦联,造成肌肉收缩。肌肉收缩消耗能量,又导致ATP浓度的进一步下降。当ATP浓度降低到屠宰时水平的10~20%时,肌动蛋白粗丝与肌球蛋白细丝之间形成僵硬的结合,导致僵尸化。钙离子既是肌肉收缩的触发剂,又是糖元酵解的激活剂,促使糖元酵解过程加速和加强,使肌肉中乳酸大量积聚,pH值急剧下降。pH值的下降和胴体温度的升高,使肌肉中蛋白质变性,蛋白质分子发生了凝聚紧缩作用,导致肌肉蛋白溶解性消失,降低了肌肉系水力。酵解过程加速,导致肌肉中含氧量下降,肌红蛋白减少,肉色变浅。 根据猪对应激敏感的遗传特性,可将猪分为应激敏感猪和应激抵抗猪。但是无论敏感猪或者抵抗猪在受到一定的应激刺激以后都会发生肉质不良。可能是PSE,也可能是DFD。应激敏感猪在屠宰前和屠宰整个过程中的应激作用下,能量代谢增高,随着放血时氧供给的终止,厌氧的糖酵解过程便加速。如果猪在屠宰前糖原储备(特别是肌肉中)较高,在屠宰前的短时间内经受剧烈应激后,血液中儿茶酚类物质急剧增加,则会由于肌糖原快速分解而使乳酸产物聚积,死后第一分钟就迅速酸化,pH值下降加快,形成PSE肉,作鲜肉消费时,由于外观不好、熟肉率低而不受欢迎。如果屠宰前糖原储存已经较低,例如,由于猪在屠宰前经受长时间的应激或饥饿状态,肌糖原耗竭,肉不能发生正常酸化,屠宰后肌肉中pH值仍保持较高的水平,蛋白质变性程度低,水平渗出太少,就形成DFD肉,由于DFD含糖原水平高,较长期保存时容易变质。(RSE肉由于RN基因的效应引起,发生在汉普夏纯种或含汉普夏血统的杂种猪中,产生酸肉,不适于腌制和加工。本文不作详细讨论)。我国猪肉以热鲜肉形态消费为主,所以PSE肉对养猪生产者、屠宰商和猪肉零售商的危

肉嫩化方法及机理简述

肉嫩化方法及机理简述 嫩度是肉的主要食用品质之一,它是消费者评判肉质优劣的最常用指标,是主导肉质的决定因素和重要的感官特征,肉的嫩度是一种综合感觉,是肌原纤维蛋白和结缔组织蛋白(胶原)物理及生化状态的反映。人们为了提高肉的嫩度采用了许多方法,笔者就肉的嫩化方法及机理做以下简述。 1 物理嫩化法 1.1 机械嫩化法在肉类加工中,采用肉类嫩化器和滚揉工艺,是常用的嫩化方法。嫩化器是通过机械上许多锋利的刀板或者尖针压迫肉体,由于机械力的作用,肌纤维细胞和肌间结缔组织被切断、打碎,肉的正常结构被破坏,改变了肌肉组织的性能,增大肉的表面积,使肉的粘着性提高,提高肉的持水性,从而达到嫩化的目的。滚揉是西式火腿加工中的重要工序,是把经过腌制的肉块,采用滚揉机进行滚揉,使肌肉组织发生改变。滚揉工艺一是使盐加快分散及均匀分布,二使肌溶蛋白浸提出来,三是使肌纤维断裂,起嫩化作用。滚操条件通常是在4~5℃条件下,正转15min—反转15min—间歇30min,滚揉18~24h。机械嫩化技术,主要用于质量等级较低肉的高档部位(肋条肉和腰肉)以及较高档肉的较老部位(牛颈肉、牛大腿肉、腱子肉)。机械嫩化可使肉的嫩度提高20%~50%,而且不增加烹调亏损。 1.2 电刺激嫩化法电刺激法是将电极与屠宰后的屠体头尾相接进行电流刺激,使引起肌肉收缩的能量从肌肉中耗尽,肌肉纤维便处于松弛状态而感觉柔嫩。研究表明,550~700V,5A电流刺激是最佳的处理,并需要刺激17次,每次60~180 s才能把所有引起收缩的能量从肌肉中耗尽。经电刺激的肉体,由于电流的作用,加快了肌肉中三磷酸腺苷的迅速降解和糖元分解产生各种有机酸,使pH值很快下降到6.0,这时再对肌肉进行冷加工,就可以防止肉的寒冷收缩,

CO在冷却猪肉气调包装中的应用及安全性评价[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CO在冷却猪肉气调包装中的应用及安全性评价 1前言 气调包装已成为一种广泛应用的食品保存方法,其特点是能够有效地为食品保鲜。同时产生的副作用最小。英国在肉类及肉制品的气调包装技术领域居于领先地位。法国紧随其后。在挪威,气调包装可以将鱼类、鱼制品和贝类产品的保鲜期平均延长至原来的1.5倍,消费者在超级市场中就可以购买到用气调方式包装的新鲜鲑鱼。美国的超级市场和食品店十分流行方便的半成品和可直接食用的新鲜食品、面食和色拉。这些产品现在多半都应用了气调包装。气调包装正在影响肉类、禽肉、鱼、干酪和其他新鲜、预制食品的包装,以及这些食品在全球市场的销售。 目前,中国消费者大多习惯采购没有包装或只有简单包装的鲜肉产品。消费者购买鲜肉后一般都很快食用完,或放入冰箱的冷冻贮藏室。在常温环境下,鲜肉品中细菌的生长非常快。例如:在16℃的温度条件下,鲜肉品中的细菌1天繁殖15倍,21℃时繁殖700倍。27℃时繁殖3000倍;在4℃的冷藏条件下则一天繁殖2倍。因此,对鲜肉产品进行包装已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当前,冷却肉日益成为肉类消费中的主流,并在国内外市场上占有越来越大的份额。将气调包装应用于冷却肉的保鲜,可使冷却肉的货架期大大延长,因此气调包装具有很大的市场发展潜力。 2 主体 2.1 历史背景 气调包装(Modified atmospherepackaging,简称为MAP)是采用不同于空气组成(N278.08%;0220.96%;CO20.035%以及水蒸汽和痕量的惰性气体)的一种或几种混合气体来替换包装容器内的空气的一种包装方法。包装时气体浓度是预定的,但在贮藏过程中不受人为控制,气体的组成会随时间而变化,这是由于气体在包装及产品内外的扩散渗透,以及产品的化学、酶作用和微生物代谢的结果[1]。 MAP的起源可追溯至19世纪30年代。当时将CO2充入新鲜牛羊肉大包装袋内保鲜贮运[2],1979年,英国Marks&Spencer公司推出了MAP肉制品,获得成功。两年后,该公司相继推出了鱼类、火腿等MAP产品[3]。 我国的气调包装起步于九十年代中期,以上海为例,如上海金山肉类食品公司、上海大

木瓜蛋白酶在肉类中的嫩化作用实验

木瓜蛋白酶在肉类中的嫩化作用实验 摘要:我们以腊牛肉为例,通过使用木瓜蛋白酶,复合磷酸盐和腌制时间对腊牛肉嫩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用0.02%木瓜蛋白酶、0.4%复合磷酸盐、经过72h腌制后,嫩化效果最佳。 木瓜蛋白酶是一种从未成熟的木瓜果实中提取的一种蛋白质分解酶,是一种天然的食品酶制剂。由212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单链蛋白质,分子量为23 406 D.在一定的酸性、中性、碱性范围内均具有活性。木瓜蛋白酶是一种在酸性、中性、碱性环境下均能分解蛋白的酶,它之所以能对肉类进行嫩化,是因为它能将肉中的结缔组织及肌纤维中结构较复杂的胶原蛋白、弹性蛋白进行适当降解,使得它们结构中的一些连接键发生断裂,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它的结构,从而大大提高了肉的嫩度。同时可使肉的风味得到改善,并且安全、卫生、无毒,不产生任何不良风味。木瓜蛋白酶对于胶原纤维蛋白在40~ 70℃温度范围内有最强的活力,由于脱水干燥时温度在50℃左右能较大程度地利用木瓜蛋白酶降低肉硬度的性质。 嫩化原理:嫩度是指肉在切割时,对破裂的抵抗力。肉质的老韧主要由肉类中结缔组织的致密度大小、含水量的多少、弹性纤维的多少所决定。 材料和方法 牛肉从市场上选购肉质新鲜黄牛肉,剔除筋腱、肥膘。 调味料碘盐、白糖、花椒粉、五香粉等。 食品添加剂硝酸钠、多聚磷酸钠、焦磷酸钠、磷酸二氢钠等均为食品级或分析纯。 木瓜蛋白酶活力为4O万活力单位/克。 设备及用具嫩度计、天平、台称、包装袋、容器、调温烘箱、锅、刀具等。 实验设计 采用L4(23)进行正交试验,以木瓜蛋白酶、复合磷酸盐、腌制时间作为影响因素,探讨这3种因素对腊牛肉嫩度的影响。配方设计采用三因素两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表。 工艺流程。 牛肉一清洗一整理一配料一腌制一烘烤一检验一成品 实验人员 南宁东恒华道技术员小李 工艺要点 1、整理 将牛肉洗净后,剃除筋腱、筋膜、肥膘,为了方便测定嫩度时取样,按直丝分割成0.5 kg 左右的肉块,尽量做到整齐、大小一致。 2、配料 为了确定木瓜蛋白酶和腌制剂的最佳配比,采用正交实验。采用腌制剂的主要成分有:调味剂:碘盐2.5%,白糖1%,五香粉0.1%,花椒粉0.15%,发色剂:硝酸钠0.04%.品质改良剂:复合磷酸盐(多聚磷酸钠:焦磷酸钠:磷酸二氢钠=2:1:1)。

2019年生猪屠宰行业市场格局分析报告

2019年生猪屠宰行业市场格局分析报告

目录C O N T E N T S 生猪屠宰行业总览 行业市场格局分析 行业竞争要素分析 猪瘟对行业的影响

1.1 行业现状:全球最大猪肉消费国,需求量已趋于饱和 ?行业体量:中国是全球最大猪肉消费国,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猪肉生产国,猪肉消费量、产量分别占全球49.3%、44.7%。统计 局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猪肉产量高达5,404万吨,生猪年屠宰量高达6.9亿头。数据权威性略有争议,有保守观点认为中国猪肉产量在4,000万吨,年屠宰量5亿头。 ?未来潜力:受传统消费习惯影响,猪肉成为国人最主要动物蛋白摄入来源,约占到国人肉类消费的60%。经历数十年的高速发 展,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带动猪肉需求量持续增长,在2014年达到需求量峰值,此后2015-2018年需求量逐年小幅下降。我们认为中国猪肉需求量已经趋于饱和,后续虽有县乡居民人均消费量提升的推力,但存量市场也面临老龄化带来的饮食习惯改变和牛肉、羊肉等其他替代品的冲击。 18年中国猪肉产量5404万吨,生猪出栏6.9亿头猪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62.5%(2017年)中国是全球最大猪肉生产国及消费国

1.2 猪价对比:中国猪价处于全球较高水平 多因素导致中国猪价高于国际水平。中国猪价在全球主要猪肉生产国中处于较高水平,与主要出口国美国相比,中国近4年生猪价均高于美国同期80%以上。中国猪价高于国际水平,主要原因在于:1)国内玉米、豆粕价格贵于海外,综合饲料成本偏高;2)养殖技术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饲料转化率、母猪生产能力均偏低; 3)养殖规模化程度仍然偏低,家庭农场生产效率不高。 猪肉进口量占需求比重极低。虽国内猪价远高于国际猪价,但中国猪肉进口量相对仍然有限,16年中国猪价高点也仅进口162万吨猪肉,仅占当年国内总需求的 2.9%。走私的数量难以统计,但预计占比仍然不高。猪肉进口量难以提升的原因 或在于:1)中国禁止进口含瘦肉精的肉类,而部分猪肉生产国允许使用瘦肉精,可供进口的总量相对有限;2)进口肉需冷冻运输,冷链运费贵,且冷冻肉价格较鲜肉有明显折价,叠加关税影响,导致进口利润空间相对有限。中国生猪价远高于美国 猪肉进口量占国内消费量比重处于较低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