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维护、点检定修管理办法

日常维护、点检定修管理办法
日常维护、点检定修管理办法

日常维护、点检定修管理办法

目次

前言 ......................................................................................................................................................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职责 (3)

5 管理活动内容与方法 (3)

6 检查与考核 (16)

前言

本标准根据燃气热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热电”)点检定修工作的需要编制,是热电点检定修体系建立和实施的基础性标准。目的是为了实现点检定修管理工作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

本标准由设备管理部提出并归口管理。

本标准起草单位:设备管理部

日常维护、点检定修管理办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日常维护、点检定修管理的主管、协管部门、岗位、管理内容、管理流程及形成的报告和记录。

本标准适用于燃气热电有限公司的日常维护、点检定修管理工作,同时也适用于承担燃气热电有限公司检修和维护工作的承包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001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GB/T28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26860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DL/T838—2017 《发电企业设备检修导则》

DL/Z870—2004 《火力发电企业设备点检定修管理导则》

H-216.09-08-2016 《设备维护管理规定》

3 术语和定义

3.1 定义

3.1.1 设备点检

设备点检就是借助于人的感官和检测工具,按照预先制定的技术标准,定点、定标准、定人、定周期、定方法、定量、定作业流程、定点检要求地对设备进行检查的一种设备管理办法。它通过对设备的全面检查和分析来达到对设备进行量化评价的目的。设备点检运用运行岗位的日常点检、点检员及其它专业人员的定期点检、精密点检、技术诊断和劣化倾向管理、综合性能测试等技术和手段,形成保证设备健康运转的五层防护体系,体现对设备全员管理的原则。

3.1.2 设备定修

设备定修是指在推行设备点检管理的基础上,根据预防检修的原则和设备点检、诊断结果,运用多种行之有效的手段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评估,从而确定检修方式、检修内容、检修周期和工期,并严格按计划实施设备检修的一种管理办法。其目的是合理延长设备检修周期,缩短检修工期,降低检修成本,提高检修质量,并使日常检修和定期检修负荷达到最均衡状态。

3.1.3 点检定修制

点检定修制是以点检人员为责任主体的全员设备检修管理制度,可以使设备在可靠性、维护性、经济性上达到协调优化管理。点检人员既要负责设备点检,又要负责设备全过程管理,点检

定修制中的点检、运行、检修三方,点检方处于核心地位。

3.1.4 精密点检

精密点检是指用标准检测仪器、仪表,对设备进行综合性测试、检查,或在设备未解体情况下运用特殊仪器、工具、诊断技术和其它特殊方法测定设备的振动、温度、裂纹、变形、绝缘等状态量,并将侧得的数据对照标准和历史记录进行分析、比较、判别,以确定设备的技术状况和劣化程度的一种检测方法。

3.1.5 设备劣化

设备劣化是指设备降低或丧失了应有的使用功能,是设备工作异常、性能降低、突发故障、设备损坏和经济价值降低等状态的总称。

3.1.6 劣化倾向管理

劣化倾向管理是通过对点检和其它手段测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找出设备劣化趋势和规律,实行预知检修的一种管理方式。

3.1.7 设备的精度和性能测试

设备的精度和性能测试是指按预先制定的周期和标准对设备进行综合性精度测试和性能指

标测试,计算汽耗、热耗、效率、供电燃气耗、水耗等技术经济指标和性能指标,分析劣化点,评价设备性能。

3.1.8 设备的“四保持”

设备的“四保持”,是指保持设备的外观整洁,保持设备的结构完整,保持设备的性能和精度,保持设备的自动化程度。

3.1.9 工序服从原则

工序服从原则是指实行点检定修制时,以主工序、主体业务的设备专业主管为核心,对跨工序、跨部门的协作作业有协作管理权的一种管理原则。

3.1.10 A、B角制

A、B角制是点检管理分工责任制的一种补充。对每一台(件)设备,都有明确的设备点检责任人,该责任人即为设备的A角。在此同时又必须明确当该责任人因故不在时的备用管理人员,即为该设备的B角。设备A、B角应互相交流。点检人员在担任某些设备A角的同时,还可担任其它设备的B角。

3.1.11 多能化

多能化是指点检人员同时具备对某一设备的多个专业项目进行点检的能力。

3.1.12 设备管理值

设备管理值是指对设备进行量化管理的值,是设备每一部位、零件、项目的量(质量和数量)、度及运行参数和状态的总称。它包括:零部件的材质及材质的性能、热处理的程度、公差配合、设备的检修周期、零部件的使用寿命、油脂的牌号、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各种参数和状态的数值等。

3.1.13 动态管理

动态管理是指在点检定修管理中对设备管理值始终进行跟踪、分析、修改、完善的一种管理方法。设备管理值始终处于动态之中,设备每经过一次PDCA(计划、实施、检查、总结)循环之后,设备管理者有责任提出对设备管理值的改进意见,使设备管理值逐步科学、准确、合理,从而达到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设备故障发生率的目的。

3.1.14 年修模型

年修模型是发电设备年度检修中各种等级的年修循环周期的排列组合。

3.2 管理内容

3.2.1 设备管理部负责制定公司每年点检定修管理的推行规划和实施计划,上报生产技术部审核通过后发布实施。

3.2.2 点检定修管理的工作应包括:设备分类、点检管理、定修管理、标准化管理、安全的全过程管理、设备的维护保养管理、设备的备品和费用管理,设备的全过程管理(PDCA管理)。

3.2.2.1 设备分类管理包含设备的分类原则和对应的检修策略。

3.2.2.2 点检管理包括:点检标准的编制、点检计划的编制和实施(含定期点检、精密点检和技术监督)、点检实绩的记录和分析、点检工作台账的建立与完善、点检管理的评价和考核。

3.2.2.3 定修管理包括:定修计划的编制和执行、定修的实绩记录和分析、定修项目的质量监控管理。

3.2.2.4 标准化管理包括:按照企业标准化管理规定制定和执行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和工作标准。

3.2.2.5 安全的全过程管理包括:贯彻落实安全规程和规范、制定和执行安全管理措施、开展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重要安全措施执行“三方确认”制度、以及事故发生以后的分析、总结和预防措施。

3.2.2.6 设备维护保养管理的工作包括:设备的缺陷管理、设备的润滑(给油脂)管理、设备的定期试验和维护、设备的“四保持”。

3.2.2.7 设备的备品和费用管理包括:维修费用的管理和控制、工程合同和预(决)算管理、物资和备品配件管理。

4 职责

4.1 点检定修管理工作由主管生产领导负责总体协调。

4.2 点检定修管理工作由设备管理部、发电运行部主要负责实施,生产技术部进行指导、协调、监督与考核。

4.3 点检定修管理工作由设备管理部专业专责工程师、工程师、技术员、检修工、维护单位点检员、发电运行部值长、运行值班员共同负责完成,公司的其它相关部门人员协作完成。

4.4 设备管理部是本标准归口管理部室,负责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考核。

5 管理活动内容与方法

5.1点检、定修管理要求

5.1.1 总则

5.1.1.1 设备的点检定修管理的工作包括:点检管理、定修管理、标准化管理、安全的全过程管理、设备的维护保养管理、设备的备品和费用管理、设备的全过程(PDCA)管理。

5.1.1.2 点检定修管理以实现“管”、“修”分开为目标,实现设备管理的专业化、标准化。根据设备点检定修的标准和设备的特点,建立相应的管理标准、工作标准、技术标准及与之配套的相关制度。

5.1.1.3 将设备管理由传统的以“修”为主转变为以“管”为主,落实设备管理责任制,实现点检员对设备的自主管理和终生管理。遵循持续改进的原则,将PDCA的工作方法贯穿于设备管理的全过程,不断完善点检定修管理内容,提高设备管理水平。

5.1.1.4 在设备管理职能上实行策划层与检修作业层的分离(点检员为设备管理策划层,维护检修人员为作业层),确立以点检员为核心,对设备实行全员、全过程管理的设备管理体系,确立点检员是设备管理真正的责任主体。

5.1.1.5 应按照点检定修“管”和“修”分开的原则配置设备管理和设备检修部门(检修外委单位),本企业生产系统设发电运行部、设备管理部和外委检修维护项目部。

5.1.1.5.1 发电运行部负责日常巡检。

5.1.1.5.2 设备管理部负责专业点检、精密点检(包括技术监控和技术诊断)和定修管理。

5.1.1.5.3 外委检修维护项目部负责按照设备管理部的要求进行设备点巡检,完成相应的设备维修工作,对维修过程中的安全、质量、工期负责,并提供完整的维修记录。

5.1.1.5.4 日常巡检要求

a) 开展日常巡检工作的部门应制定巡检路线及巡检标准。

b) 每日巡检负责人按照巡检路线及标准完成巡检并做好巡检/点检记录,发现问题应及时向部门或值长汇报。

c) 所在部门专业主管负责对各值的日常巡检工作进行监督评价,并根据执行与完成情况列入绩效管理。

5.1.1.6 设备管理部点检分为机务、热控、电气等专业。

5.1.1.7 外委维护项目部在设备部的指导下进行点巡检及设备维护工作。

5.1.1.8 点检定修制要求点检员岗位实行A、B角制,在设备的A角点检员不能履行本岗位职责时,由相应的B角点检员负责其工作。

5.1.1.9 根据设备点检定修制的要求,应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管理标准、工作标准和技术标准。

5.1.1.9.1 管理类标准应包括:设备点检定修管理标准、设备检修管理标准、设备缺陷管理标准、设备定期试验和保养管理标准、生产设备分工管理标准、对检修维护单位的评价及考核管理标准等。

5.1.1.9.2 工作类标准应包括:各级人员岗位工作标准、各专业A、B角点检区域划分、各专业设备点检路线标准等。

5.1.1.9.3 技术类标准应包括:设备A/B/C分类标准、各专业设备技术标准、设备点检标准、检修作业标准、设备维护保养标准等。

5.1.1.10 配备点检仪、红外测温仪、测振仪、万用表和听针等必备点检仪器和工具。

5.1.1.11 逐步建立以设备可靠性指标为核心,以技术监督指标为过程控制,以费用指标为重要依据,综合其他相关工作任务的点检绩效管理系统。

5.1.1.12 逐步实现点检定修工作的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点检数据要与ERP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充分利用现场设备实时数据、点检数据、技术监督数据,加强设备劣化趋势分析,指导设备维护工作,不断提高设备管理水平。

5.1.2 点检管理

5.1.2.1 点检管理是设备点检定修管理的基础,通过对设备的点检作业,及时、准确掌握设备的状态,采取预防设备劣化的措施,实行有效的维修策略,达到设备受控的目的。

5.1.2.2 点检管理基本原则:

5.1.2.2.1 定点

科学地分析、找准每个设备易发生劣化的部位,确定设备的维护点以及该点的点检项目和内容。

5.1.2.2.2 定标准

按照检修技术标准的要求,确定每一个维护检查点参数(温度、压力、振动、流量、间隙、电流、电压等)的正常工作范围。

a) 定人

按区域、按设备、按人员素质要求,明确专业点检员。

b)定周期

制定设备的点检周期,按分工进行日常巡检、专业点检和精密点检。

c) 定方法

根据不同设备和不同的点检要求,明确点检的具体方法。

d) 定量

采用诊断技术和劣化倾向管理方法,进行设备劣化的量化管理。

e) 定业务流程

明确点检作业的程序,包括点检结果的处理程序。

f) 定点检要求

做到定点记录、定标处理、定期分析、定项设计、定人改进、系统总结。

5.1.2.3 设备点检管理的五层防护体系

5.1.2.3.1 第一层防线

运行岗位值班员负责对设备进行日常巡检,及时发现设备异常或故障现象,如振动、异音、发热、松动、损伤、腐蚀、异味、泄漏等。

5.1.2.3.2 第二层防线

外委维护项目部点检员按专业区域设备分工负责设备专业点检。

5.1.2.3.3 第三层防线

设备专业工程师或专业点检员,在日常巡检和专业点检基础上,根据职责分工组织有关专业人员对设备进行精密点检或技术诊断。

5.1.2.3.4 第四层防线

设备专业工程师或专业点检员,在日常巡检、专业点检及精密点检基础上,根据职责分工负责设备劣化倾向管理。

5.1.2.3.5 第五层防线

专业主管、设备专业工程师,根据职责分工负责定期对设备进行综合性精度检测和性能指标测定,以确定设备的性能和技术经济指标,评价点检效果。

5.1.2.4 设备点检要求

5.1.2.4.1 设备点检由点检员或设备工程师执行,根据所辖区域分工制定点检路线及点检标准。点检标准包括点检部位、项目、内容、周期、方法和执行标准等,每两年修订一次。

5.1.2.4.2 点检员或设备工程师应按照点检路线及标准完成点检并做好点检记录,发现问题应及时向专业和部门汇报。

5.1.2.4.3 点检员或设备工程师应对所分管设备的点检数据定期分析,重点分析设备的劣化趋势,依据设备的技术状况进行相应的检修策划。根据设备重要性可以进行周分析、月分析和季分析,并做好记录。点检记录包括:点检数据记录、点检员工作日志、点检周报和点检月报。

5.1.2.4.4 点检员或设备工程师应定期进行设备缺陷分析及旋转设备振动情况分析,具体要求见《设备缺陷管理规定》及《旋转设备振动管理规定》,并报送至部门,通过精密点检对设备进行劣化倾向分析,制定针对性的管控措施及检修计划。

5.1.2.4.5 专业主管负责对设备点检工作进行监督评价,并根据执行与完成情况列入绩效管理。

5.1.3 定修管理

5.1.3.1点检定修制按照设备A、B、C分类进行设备定修的策划,各生产企业应按如下原则进行设备分类。

5.1.3.1.1 A类设备是指该设备损坏后,对人员、电网、机组或其他重要设备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的设备,以及直接导致环境严重污染的设备。

5.1.3.1.2 B类设备是指该设备损坏或在自身和备用设备皆失去作用时,会直接导致机组的安全性、可用性、经济性降低或导致环境污染的设备,或本身价值昂贵、故障检修周期长、备件采购制造周期比较长的设备。

5.1.3.1.3 C类设备是指在A、B类设备以外的其他设备,为非关键性的一般设备。

5.1.3.2根据设备类别制定定修策略

5.1.3.2.1 A类设备以预防性检修为主要检修方式,结合专业点检管理,以技术监控、定期工作为基础,根据劣化倾向管理和状态监测的结果,确定检修的时间和内容。A类设备应以控制A、B、C级检修质量为根本。

5.1.3.2.2 B类设备的检修应以预防检修和状态检修相结合的检修方式为主,检修时间和内容必须根据点检数据和设备劣化分析以及状态诊断及时确定和调整。除检修时使机组的安全运行风险增加较大的设备在机组停运情况下检修以外,所有B类设备检修应安排在机组可用状态时完成。

5.1.3.2.3 C类设备的检修应以状态检修和事后检修相结合的检修方式检修。

5.1.3.3设备检修项目实行点检员或设备工程师负责制,全权负责该项目的策划、备件管理、费用管理等,对项目的安全、质量、工期、费用和资料归档负责。

5.1.3.4设备定修计划应在设备点检管理的基础上编制,内容应包括项目、工期、费用、工时、材料等。

5.1.3.5各级设备点检人员应做好设备的劣化倾向管理,提高定修计划的准确性。

5.1.3.6在具体安排检修项目、检修间隔和检修工期时还应考虑的因素:制造厂技术文件规定,已投运的同类型机组的实际经验、机组运行数据分析结果和状态监测提供的诊断结论、技术监督检查结果、企业成本管理目标等综合因素。

5.1.3.7定修工作应按项目下达工作任务单,执行“检修作业文件”。

5.1.3.8对于定修项目的安全措施和质量标准,点检员除在工作任务单上标明外,还要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组织“三方”或“两方”确认。

5.1.4 主要技术标准

5.1.4.1 设备点检定修应实行标准化作业,根据自身特点,建立相应的四大标准体系:设备技术标准、设备点检标准、检修作业标准、设备维护保养标准。

5.1.4.2 设备技术标准内容应包括设备的各种技术参数,维护保养要求,设备部件的规格型号和应具备的数量、质量,为使设备恢复到固有的性能所进行的维修工序、工艺和质量标准等;设备技术标准是制定设备点检标准、检修作业标准、设备维护保养标准的依据;设备技术标准应根据行业和国家相关的技术标准、设备的使用维护说明书、设备的图纸资料等进行编写。

5.1.4.3 点检标准内容应包括设备各部位的点检点、点检项目、点检周期、管理值、点检方法、点检分工以及在什么状态下进行点检等;点检标准是点检人员进行点检的依据,依据设备技术标

准、设备的使用维护说明书和相关图纸资料、国内外同类设备的实绩资料和实际使用中的经验等进行编写。

5.1.4.4 检修作业标准内容包括:设备名称、作业名称、作业条件、使用的工器具、安全措施、检修工序、工艺和质量标准以及质量记录等,由点检员或设备工程师负责编写,供检修方执行。依据设备技术标准、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和规范、制造厂设备图纸和使用维护说明书、国内外同类型或使用性质相类似的设备技术标准、相关安全作业规程、工艺规程等编写。

5.1.4.5 设备维护保养标准内容包括设备的给油脂标准、设备缺陷管理标准、设备定期试验和维护标准。根据设备技术标准、制造厂提供的设备图纸和使用维护说明书、国内外同类设备的实绩资料以及设备实际运行状况与环境状态编制。

5.1.4.6 各类点检技术标准应结合生产实践和使用执行情况及时修订和完善。

5.1.5 培训管理

5.1.5.1 要加强点检定修培训,各级点检人员应经考试、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5.1.5.2 对点检人员的培训内容应包括:设备点检定修制理论、点检定修相关标准、项目管理、点检员工作内容和方法、专业技术技能、工程概预算、工程合同管理、信息化知识、可靠性管理、技术监控等。

5.1.6 设备状态监测标准

5.1.

6.1 积极采用先进的状态检测技术和器具,开展设备状态监测工作,通过对状态参数的对比分析,及早发现设备劣化倾向及隐患,为维护和状态检修提供依据。为规范开展设备状态监测工作,基层企业应组织编制设备状态监测标准。

5.1.

6.2 设备状态监测的范围应至少包括A类、B类设备。

5.1.

6.3 设备状态监测的手段包括(不限于此):

5.1.

6.3.1 使用振动频谱分析仪开展的对转动机械位移、速度、加速度和频谱等状态参数的振动监测。

5.1.

6.3.2 使用红外成像仪开展的温度监测,适用于电气、热控具有电流、电压致热效应或其他致热效应的各电压等级设备,包括电机、变压器、电抗器、断路器、隔离开关、互感器、套管、电力电容器、避雷器、电力电缆、母线、导线、绝缘子、组合电器、低压电器、发变组保护、二次回路及电子元器件等;适用于系统阀门查漏,保温监测及锅炉漏风检测等。

5.1.

6.3.3 使用在线监测对电气设备的局放和污闪检测。

5.1.

6.3.4 使用在线设备状态监测分析系统开展的诊断分析。

5.1.

6.4 设备状态监测标准的内容应包括:设备名称、监测点、监测的内容、监测仪器的选用、监测周期等。

5.1.

6.5 设备检修部门应依据设备状态监测标准编制设备状态监测记录;记录的形式包括图片、图表、数据等。

5.1.

6.6 利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开展在线统计和趋势分析,应用成熟的在线监测系统,推进设备状态监测工作的开展。

5.2设备分工管理

5.2.1 设备分工原则

5.2.1.1 生产技术部负责对全厂生产设备、设施的管理进行分工,负责定期检查设备分工的执行情况;对于新增设备若分工不能涵盖或未能明确的部分进行划定,应下达分工补充规定。

5.2.1.2 各部门应将分工细化至专业、班组或岗位,在部门内发布执行,并负责定期检查与适时调整。

5.2.1.3 各部门、专业、班组对其所辖设备、设施进行管理,负责相应的检修、维护、保养、保洁等工作,对于有接口的部分进行工作配合,以确保生产活动正常开展。

5.2.1.4 各部门设备外委的部分,承包商作为相应部门的一个班组,管理责任仍在所属部门。5.2.1.5 设备分工分界管理标准彻底修订周期一般为二年,一般分工补充或调整分工以补充规定的形式下达,经生产主管领导签发生效。若分工因为各种原因需进行重大调整时,可随时修订。

5.2.2 设备分工管理要求

5.2.2.1 按照设备分工管理的基本原则和设备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设备分工分界管理标准并发布执行。

5.2.2.2 新机组投产前一个月应发布设备分工分界管理标准。

5.2.2.3 各专业、班组应将设备管理责任落实到人,设置设备责任人A、B角,设备分工责任制。

5.2.2.3.1 B角岗位工作制度是指在工作时间内,A岗责任人(A角)因各种事由不在岗,B岗责任人(B角)应主动顶岗的工作制度。

5.2.2.3.2 A角为主,B角为辅,A角因事不在岗,必须提前一天做好工作的移交;因特殊原因来不及移交的,要求电话交代,且B角要主动顶岗。

5.2.2.3.3 B角在顶岗期间,负有A角的职责权利,并对A岗的工作负责。不能确定的事项要及时与A角责任人沟通,并做好记录,需要时及时汇报上级解决。

5.2.2.3.4 A、B角应主动熟悉对方业务范围、要求及技能,不断提高工作能力,确保各岗位工作正常有序进行。

5.2.2.3.5 因推诿、扯皮等造成工作失误的,按有关规定追究在岗责任人的责任。

5.3设备定期工作管理

5.3.1 设备管理部确定与设备维护相关的定期工作内容,制定记录册。应包含每日、周、月、季度、半年度、年度定期工作内容。例如:防寒防冻检查、设备评级工作、检修后的台账更新、缺陷分析、保温监测、疏水阀门内漏监测、旋转设备分析、设备劣化分析、安全活动、培训等等内容。

5.3.2 季节性大检查工作需明确检查重点内容和要求,侧重于季节性特点,侧重于自查、自改、自纠,每年按期开展。

5.3.3 安全生产例行会议每月一次,班组安全活动日每周一次,安全生产月等专题活动以动员、宣传、演练为重点,每年一次。

5.3.4 安反措计划需要分解落实到年度工作计划中,确保项目资金、物资、人员到位,监督管控到位,完成率达到100%。

5.4 机组调停标准

5.4.1 机组调停标准主要包括机组调停项目的论证和制定、调停前的各项准备工作,通过规范机组调停管理标准,最大限度的利用机组调停时间,对机组、设备开展检查、消缺和维护工作,确保机组顺利启动和健康运行。

5.4.2 利用机组调停的机会,开展设备检查、维护、消缺、临修、保养工作。

5.4.3 机组调停的重要特点是工期的不确定性,电力营销部门应了解外部电力市场情况及积极和电网部门沟通,以机组调停最短时间原则确定调停维护的工期。

5.4.4 调停项目的编制、审核、发布

5.4.4.1 企业在接到电网调停通知后,应立即组织开展调停维护项目编制。

5.4.4.2 调停维护项目应在调停工期的限制下,以最大限度保障机组启动后安全、经济、环保运行的原则编制。

5.4.4.3 调停维护项目的编制依据包括:“逢停必检”项目、设备状态分析评估项目、汇总的机组缺陷、安措反措整改、安全检查整改、技术监督预警及问题整改、定期维护、周期保养等。5.4.4.4 “逢停必检”项目以设备运行状态及调停工期确定,可酌情实施如下项目(不限于此):内漏阀门处理、渗漏点整治、换热器清理、冷却塔检查、各类滤网清理、绝缘子清揩、微机保护及DCS系统状态检查等。

5.4.4.5 调停维护项目内容包括项目主要内容、工时、工期、负责人等,并明确是否外包。

5.4.4.6 调停维护项目的审批、发布遵循如下原则:各专业讨论制定→设备检修部门初审→生产管理部门组织审核→分管厂领导批准→生产管理部门发布。

5.4.5 调停维护项目制定后,应立即开展准备工作,确保调停维护项目顺利实施。

5.4.6 人员准备:联系维护单位确定必需的人力。

5.4.7 物资准备:核实所需的备品和材料。

5.4.8 工器具及辅助设施准备:维护单位确保常用工器具及辅助设施可用。

5.4.9 技术准备:

5.4.9.1 调停维护项目质量验收签证及数据记录:使用设备质量验收卡。

5.4.9.2 设备检修部门可向运行部门提交停机要求,使停机方式在符合机组、设备安全的原则下,有利于调停维护工作的开展。

5.4.9.3 设备异动申请:参考《设备异动管理规定》执行。

5.4.9.4 进度计划:针对调停维护项目中,工作量大、实施周期长的项目,编制进度计划表。5.4.10 定置及隔离准备:运行部门针对在役、停役的机组设备进行隔离和警示。

5.5油务管理标准

5.5.1 取样和检验

5.5.1.1 运行部门应按照用油取样技术标准和油质分析报告,严格执行用油取样工作。

5.5.1.2 取样容器应选择容量合适带磨口塞的玻璃瓶,并应贴有标签。标签内容包括:油样名称,设备名称,取样部位,取样日期等,并做好防污染措施。

5.5.1.3 油样应从油箱底部采取,取样前应排去取样管内存油,以保证样本的真实性、准确性和代表性。

5.5.1.4 取样过程应与设备的旋转部分、带电部分保持安全距离,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防止发生人身伤害和设备异常事件。

5.5.1.5 运行部门应及时将油样送检,跟踪检验结果,并根据检验报告采样相应措施。

5.5.2 滤油

5.5.2.1 运行部门应按照滤油技术标准开展设备滤油工作。

5.5.2.2 在滤油间隔期内油品分析出现指标异常时,必须坚持连续滤油,并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油品处理,直至达到运行油品合格标准。

5.5.2.3 在线滤油前,应对现场油系统状况核实,避免影响油系统正常运行。

5.5.2.4 在线滤油应由运行值全面负责,设备检修部门需连接可靠的管路,运行部门定期进行巡检。

5.5.2.5 滤油业务外包的部门,外包维护单位人员应按照滤油的标准执行,设备检修部门和运行部门有检查、监督、考核的职责。

5.5.3 补油和换油

5.5.3.1 当设备油位低于标准时,设备检修部门应及时进行补油。

5.5.3.2 不同牌号油品不准混合使用。

5.5.3.3 补油前应预先进行混油试验、老化试验,相关指标合格方可混合使用。

5.5.3.4 设备检修部门应按给油脂技术标准开展设备给油脂工作。

5.5.3.5 给油脂时应使用专用给油脂工具。

5.5.3.6 补油、换油工具必须保持洁净,现场过程做好防火措施。

5.5.3.7 设备加油或换油后,应清理现场和设备,并跟踪设备运行情况,直至稳定,否则应立即采取处理措施。

5.6备件材料检验、保养执行程序及管理要求

所属单位设备管理部应制定重点备件管理明细表,消耗后应及时补充。内容应包含A、B类设备的常用备件。

5.6.1 备件材料检验

物资部要对备件材料进行分门别类,组织专业人员按类别制定验收技术规范以及验收标准。

5.6.1.1 一般备件材料的验收

5.6.1.1.1 备件材料到货后仓库保管人员及专业人员要对备件材料及时验收。对于一般性备品、材料应在到货后5个工作日内完成;重要备品、材料以及需要通过试验、检验验收的最多不超过10个工作日,验收后需填写验收单,采购员不参与验收。

5.6.1.1.2 保管员负责验收内容:检查备件合格证、装箱单齐全及原产地证明附件、产品数量相符;外观检查无损伤、变形、腐蚀及其它异常情况。

5.6.1.1.3 专业人员负责验收内容:检查备品、材料、加工件的几何尺寸及规格材质等与图纸相符;有详细的备品说明书;属于重要的机加工配件应有金相分析报告、硬度检验报告及探伤报告,必要时委托金属试验室进行金属检测。

5.6.1.1.4 对于一般备品、重要合金金属材料的到货验收,由维护部门组成专业组进行验收,保证验收质量。

5.6.1.1.5 对于技术要求较高及重要备件材料(事故备品)的验收应由生产技术部门组织专业人员联合验收。

5.6.1.1.6 验收结束,验收人员必须在到货物资验收单上签字,物资部门保留好验收单据。

5.6.1.1.7 受金属监督的备件及材料入库前还须按金属监督有关规定进行入厂检验。

5.6.1.1.8 对于验收不符合要求的备品及材料,特别是重要备品,不允许私自让步接收,用于设备后留下隐患。

5.6.1.1.9 物资保管部门对验收不合格的备件材料不予入库,并按不合格品由采购人员及时通知供货方进行处理。

5.6.1.1.10 对于现场急需,来不及入库直接运到现场的备品及材料,生产部门技术人员组织现场验收并签字。

5.6.1.1.11 仪表的验收

a) 仪表验收入库必须具备装箱单、产品说明书和产品技术检验文件;产品的型号、规格,应与说明书和装箱单相符。

b) 检查仪表时不能敲打开箱,避免震坏仪表,开箱后先清扫灰尘,再开箱验表,以免灰尘落入表内;精密仪表冬季到货,先在库内放置2小时后再开箱,以免仓库内外温差太大,潮气进入表内。

c) 仪表外壳不应有破裂和损坏现象,表面玻璃应完好无损,安装牢固,不应有畸形、不透明现象,刻度盘刻度应清晰醒目,仪表指针不得偏、歪、卡住、擦针现象,0位调节器应灵活可靠,所有接线柱旋钮不得残缺松动,旋转必须灵活,仪表外壳固定螺丝应有检验单位的铅封。

5.6.1.2 特殊备件材料的验收

5.6.1.2.1 对于重要的加工制造设备及大型技术含量高无试验手段验收的备品备件,应派相关部门的专业人员按技术标准或合同协议的技术要求,进行入厂监造及出厂前验收,特别是产品规格、实际的几何尺寸(包括相关的零部件)要实地测量、对于金属产品及构件要检查相关的检验证明(包括:金相分析报告、硬度检验报告及探伤报告),对于承压设备要进行压力检验并出具检验证明,电气设备要进行相关电气试验并出具试验证明,在对其材质或质量有疑义时可送专门的检验、化验机构鉴定确认,设备监造检验/检测记录。

5.6.1.2.2 在产品加工过程中,厂方提出对产品指标或内容进行变动的要求,厂方应以书面方式通知本公司使用部门,使用部门经研究和讨论后,必须通过函件方式通知对方,属重大内容,需经副总工程师及以上的领导批准。

5.6.2备件材料保养

5.6.2.1 一般物资的保管、保养规定

5.6.2.1.1 按照物资的属性与要求采取相应而有效的保管保养方法,要做到四保(即保质、保量、保安全、保急需)和三化(即仓库结构合理化、存放系列化、保养经常化)。

5.6.2.1.2 保管员对到货经验收合格的物资,核对规格型号、技术参数、材质、数量,应分库、分区、分类放置,实行分类码放,确保物品的整洁,存放有序。

5.6.2.1.3 易燃、易爆、易污染、有毒及放射性物资,必须设专库存放,采取相应措施,要与一般物资隔离储存,专人保管,定期检查。

5.6.2.1.4 金属材料、设备和配件等需要防腐、防锈处理的应定期检查保养,保养工艺(见附件5);优质钢材及其制品要按不同类别做好标记,避免造成使用事故;油类、气体类要设专库。5.6.2.1.5 不同物资应采取不同的标记,如金属材料应根据其金属监督要求,在材料上标记清楚,并分别存放。对材质证明、质保书等资料妥善保存以备查阅。

5.6.2.1.6 贵重物资要有专柜存放并加锁,剧毒品要有双人验收、双人保管、双锁、双人发放、双人使用。

5.6.2.1.7 对于易变形、易损坏、易破碎的物品,应轻拿轻放,明确摆放规定。

5.6.2.1.8 无法入库需露天存放物资,必须经常做好维护保养工作(如加盖油布、垫高、涂油、搭棚等)。

5.6.2.2 仪表的保管、保养规定

5.6.2.2.1 精密仪器、仪表应封存保管,有条件要在恒温库保管,无条件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有特殊保管要求的标准仪器仪表,电气及热工标准室随买随用,不在库房存放。

5.6.2.2.2 仪表应放在干燥通风、封闭式仓库内,环境温度在5℃~30℃之间,相对湿度在40%~80%。仓库周围不应有强磁场和剧烈的人为震动,库内不得有腐蚀性气体,不允许与酸碱物质、化学药品同放一库。

5.6.2.2.3 仪表宜放在特别料柜内,0.5级以上精度的仪表,如放在普通料架上,必须挂布帘防潮防尘。

5.6.2.2.4 木箱包装的仪表可重叠码放,但垛高一般以1.5米~2米为宜,垛型要端正平稳,垛底要有一定高度。搬运、码垛时,严禁翻滚、摔掷、侧卧、倒置,要轻搬轻放。

5.6.2.2.5 仪表及其附件要防止锈蚀,仪表外面金属部分应涂上一薄层防腐油。

5.6.2.2.6 贮存期间要定期(一般三个月)检查,如发现外观发霉要进行除霉处理,有干电池的仪表应取出电池保管。

5.6.2.2.7 仪表备件需有标志,并与主体放一起保管,同类仪表坚持先进先出的原则,仪表的铅封在保管期间不得打开。

5.6.2.2.8 仪表保存期限,应以厂家有效保险期为准。

5.6.2.3 重要物资保管、保养规定

5.6.2.3.1 有色金属材料

a) 不可与酸、碱、盐类化学药品等接近和混存。

b) 铝材不得与铜铁物品混放以免发生电化学腐蚀。

c) 不宜涂油,环境要干燥,货架摆放要横平竖直。

d) 质量证明要建档保管,随物发放副本。

5.6.2.3.2 电瓷产品

a) 成批入库瓷件,尤其是悬式绝缘子,必须进行冷热试验。

b) 各种高压瓷套进行耐压试验。

c) 注油式大型高压套管应在专用架上直立存放,按规定保持油位。

d) 带铁件的电瓷产品,螺丝孔部分应涂防锈油脂。

e) 操作机构的隔电部件,避雷器的外壳,隔离开关的绝缘子,电力电容器的套管等电瓷制品,应储存在防止巨震、机械性撞击和飞来石块的地点。

f) 在防潮、阴凉、干燥、通风的仓库存放。

g) 定期检查,螺杆螺纹及轴销,触头摩擦部件等,应采取防护防锈措施。

h) 存放位置要牢固,防止倾倒损坏设备。

5.6.2.3.3 变压器

a) 无机械损伤,箱盖螺栓应完整无缺,严密不渗油,散热器、油管无机械损伤、变形。

b) 无锈,油漆层光洁,色调均匀一致,无流痕、气泡、脱皮等现象。

c) 变压器瓷套管表面光滑,无破损、渗油现象,如有充氮装置的应检查充气压力是否正常。

d) 根据变压器的装箱单或说明书,检查变压器附件是否齐全。

e) 技术部门按规定测量绝缘电阻。

f) 做好防潮、防震、防火、防漏油、防灰尘等防护工作。

g) 分装的大型变压器电容式瓷套管,应直立存放在特制的架子上。

h) 为防止裸露金属件生锈,应涂上凡士林防锈,散热器如果散装,孔眼应用相应堵板封严,主体变压器法兰密封良好。

i) 变压器长期存放,应化验油质,及时换油或过滤达到耐压标准,每半年测量一次绝缘电阻。j) 防止变压器瓷套管破损,可用专用篓或麻带布包好扎紧。

k) 随设备的变压器油要妥善保管,露天存放要采取防晒、防水浸措施。

5.6.2.3.4 保温耐火材料

a) 应入库保管,不可露天存放,采取防潮措施。

b) 运输、装卸、保管轻拿轻放,不要碰坏边角。

c) 耐火材料应分类存放,技术资料建档管理,码垛要适当,防止倒塌。

5.6.2.3.5 无缝钢管

a) 钢管应存入料棚或库房内。按不同材质、规格分别码垛,下垫垫木,分层顺码,垛高1.2~1.5米,垛宽2米为好,小规格少量的可放在悬臂料架上。

b) 长期保管的应用油纸密封两头管口,防止灰尘和潮气侵入,以保护内壁不受腐蚀。

c) 要经常检查,如发现锈蚀,应及时擦净。

5.6.2.3.6 现场危险品

现场危险品管理应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消防、防护设施,用料部门对危险品所领用的数量必须经专责技术人员审定,由生产副总经理或总工程师批准;化工产品在现场存放,应选择安全地点,设专库专人负责,机械用油脂严格执行油料消耗管理制度,废油集中处理,各类危险物资严禁私自存放保管。

5.7设备日常保洁分工

5.7.1 设备保洁由维护班组负责,建构筑物、设备化妆板、钢结构、保温外护板等可由专职保洁队伍负责。

5.7.2 按照分区域、分专业、分设备、分部位的原则,制定设备日常保洁分工细则。在分工细则中必须明确承包商和维护班组的保洁分工界线,明确各维护班组之间的保洁分工生产管理界线。

5.7.3 维护班组将所负责的保洁分工进一步细化落实到具体的岗位或班组成员,明确保洁责任。

5.7.4设备日常保洁管理要求

5.7.4.1 依据设备分工编制不同区域、不同设备的日常保洁标准,确定保洁方法和保洁周期,规定保洁时间,按计划有序开展设备日常保洁工作。

5.7.4.2 对设备日常保洁工作开展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工作,做好防范措施,并对保洁人员开展现场培训和风险交底,防止保洁人员误触、误碰设备,造成设备非停或人身伤害事件。

5.7.4.3设备日常保洁要达到设备外观整洁的最基本要求,即设备外观要做到无水、无灰、无油渍。对于设备的跑、冒、滴、漏应纳入缺陷管理。

5.7.4.4 结合设备日常保洁分工细则和设备日常保洁标准,定期开展监督检查工作。

6 检查与考核

6.1 归口管理部室按本标准条款,组织标准执行情况检查。

6.2 考核与奖励标准详见公司《生产管理综合考核标准》、《安全管理考核细则》。

点检定修管理实施细则

点检定修管理实施细则 1 目的 规范冀雅公司点检定修管理,通过采用有效的设备管理信息化手段、监测手段和分析诊断技术,积极开展设备优化检修,科学地进行设备检修需求决策,合理地安排检修项目、检修间隔和检修工期,从而有效地防止设备“过修”和“失修”,降低设备检修成本,提高设备可用性,保证设备安全、可靠和经济运行。 2 范围 本细则适用于冀雅公司点检定修制。 3 术语定义 3.1 设备点检 设备点检是借助人的感官和检测工具按照预先制定的技术标准,定人、定点、定期地对设备进行检查的一种设备管理方法。 3.2 设备定修 设备定修是指在推行设备点检管理的基础上,根据预防检修的原则和设备实际状况确定检修周期和工期,并严格按计划实施设备检修的一种检修管理方式。其目的是合理地延长设备使用周期,缩短检修工期,降低检修成本,提高检修质量,并使日常检修和定期检修工作量达到最均衡状态。 3.3 点检定修制 点检定修制就是以点检为核心的全员设备检修管理体制,可以使设备在可靠性、维护性、经济性上达到协调优化管理。在点检定修制中,点检人员是设备管理的责任主体,既负责设备点检,又负责设备全过程管理。点检、运行、检修三方面之间,

点检处于核心地位。 3.4 精密点检 精密点检是指用检测仪器、仪表,对设备进行综合性测试、检查或在设备未解体情况下运用诊断技术、特殊仪器、工具或其他特殊方面测定设备的振动、温度、裂纹、变形、绝缘、油质等状态量,并对测得的数据对照标准和历史记录进行分析、比较、判定,以确定设备的技术状况和劣化程度的一种检测方法。 3.5 设备劣化 设备劣化是指设备降低或丧失了规定的功能,是设备工作异常、性能降低、突发故障、设备损坏和经济价值降低等状态的总称。 3.6 劣化倾向管理 劣化倾向管理是通过对点检测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找出设备劣化趋势和规律,实行预知检修的一种管理方式。 3.7 设备的精度和性能测试 设备的精度和性能测试,是指按预先制定的周期和标准对设备进行综合性精度测试和性能指标测试,计算汽耗、热耗、效率、供电煤耗(水耗)等技术经济指标和性能指标,分析劣化点,评价设备性能。 3.8 三方确认和两方确认 三方确认,是指在实施点检定修管理中,由于安全措施和质量监控工作的需要,点检方、检修方、运行方共同进行现场确认的一种工作方法。当仅需点检方、检修方和运行方中的任两方进行现场确认时,称之为“两方确认”。 3.9设备的“四保持” 设备的“四保持”,是指保持设备的外观整洁,保持设备的结

设备点检的定义

设备点检的定义 设备点检就是借助于人的感官和检测工具,按照预先制定的技术标准,定点、定标准、定人、定周期、定方法、定量、定作业流程地对设备进行检查的一种设备管理方法。它通过对设备的全面检查和分析来达到对设备进行量化评价的目的。设备点检运用运行岗位的日常点检、点检员及其它专业人员的定期点检、精密点检、技术诊断和劣化倾向管理、综合性能测试等技术和手段,形成保证设备健康运转的五层防护体系,体现对设备全员管理的原则。 设备定修的定义 设备定修是指在推行设备点检管理的基础上,根据预防维修的原则,按照设备的状态,确定设备的检修周期和检修项目,在确保检修间隔内的设备能稳定、可靠运行的基础上。做到使连续生产系统的设备停修时间最短,物流、能源和劳动力消耗最少,是使设备的可靠性和经济性得到最佳配合的一种检修方式。 设备定修的特征 信息发表/更新时间:2008-5-20 该信息已经被浏览了622次 根据点检定修管理的内涵和设备定修的定义,与传统的计划检修相比照,设备定修有以下的特征。 1) 设备定修是在设备点检、预防检修的条件下进行设备定修是为了消除设备的劣化,经过一次定修使设备的状态恢复到应有的性能,从而保证设备可连续不间断、稳定、可靠运行,达到预防维修的目的。同时也明确提出定修项目的确立是在设备点检管理的基础上,要求尽量避免“过维修”和“欠维修”, 做到该修的设备安排定修,不该修的设备则要避免过度检修,逐步向状态检修过渡。 2) 设备定修推行“计划值”管理方式a) 对停机修理的计划时间,力求达到100 %准确,即实际定修时间不允许超过规定时间,也不希望提前很多时间。b) 定修项目的完成也追求100%准确,减项和增项同样不好。如果每次定修有很多项目不是预先设定的项目,那就算不上是按照设备状态来确定检修。c) 上述计划值的制定是基于各级设备管理人员(包括设备主管、专工、点检员)日常工作的积累,要求计划命中率(准确率)逐步有所提高。点检定修制强调工作的有效性,要求制订的计划值符合客观实际情况,计划命中率(准确率)的高低反映了各级设备管理人员的综合工作水平,有的企业将计划命中率作为衡量员工工作的一个标准。 3) 定修项目的动态管理是设备定修的主要特征点检定修制明确将PDCA 的工作方法贯穿于设备的全过程管理,对每一个定修过程要认真记录修前、修后的设备状况,对劣化部位及相应的预防劣化的措施记录在案。除在日常点检管理中跟踪检查外,在下一次定修时要进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意见,不断的完善设备的技术标准和作业标准,修改相应的维护标准和点检标准,达到延长检修周期和零部件寿命的目的,也称为设备的持续改进。 4) 设备定修要求所有检修项目的检修质量受控点检制强调设备在运行期间的受控外,还要求在检修期间的所有检修项目的检修质量受控。要求每一个点检员参与检修现场的检修质量确认,点检定修管理导则规定了“三方确认”和“两方确认”,即对重大安全、质量问题,点检员要到现场进行确认。目前对检修质量的监控,普遍采用监控质检点(H 、W 点)的做法,其中H 点( HOID POINT )为不可逾越的停工待检点,W 点(WITNESS POINT)为见证点。 5) 设备定修要求使设备的可靠性和经济性得到最佳的配合设备定修除了使设备消除劣

点检定修制与TPM全员生产维修管理

点检定修制与TPM全员生产维修管理 2015-12-29德龙电厂运营分析之道 设备是现代化企业生产的基本手段和必须依赖的物质技术基础,产品的产量、质量、安全、成本、能耗等在很大程度上受着设备技术状况的影响。因此,只有准确无误地操作设备、精心维护保养设备、做好设备维修,使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才能保证生产安全顺行,才能使企业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由于设备直接完成了产品的生产全过程,因此,搞好设备维修管理也是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环节。 现代化设备具有大型化、连续化、精密化、自动化、结构复杂化的特点。这些特点在给企业带来了高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停机损失大、维修难度高、维修成本高等一系列难题。为此,设备管理部门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提高设备作业率,减少设备故障停机时间,有效降低浪费; 2)通过有效的维修管理和设备改善,保持设备的精度、功能和可靠性,为产品质量提供可靠的硬件保障; 3)采用先进的设备维修管理方式,选定能预测故障、排除隐患的,有预见性、计划性的维修管理制度,降低维修成本。 点检定修制是日本新日铁TPM全员生产维修管理方式的翻版。 1、TPM的主要特点 1)追求最高的设备综合效率 推行TPM的最终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降低设备故障率,提高设备综合效率,以最少的输入获得最多的输出。 2)体现以设备一生为研究对象 在TPM的实施过程中,从设备规划和设计开发阶段起就要着手考虑其可靠性、维修性和经济性。设备的可靠性是保持和提高设备生产率的前提条件,它是指设备停机时间和停机损失要少,希望设备能无故障地运行,即在规定的条件和规定的时间完成正常生产功能;维修性是指设备维修方便、简单,保持设备性能时间长;经济性是以设备一生的寿命周期费用为依据来衡量的,即在寿命周期费用合理的基础上追求设备投资的经济效益最高。 3)实现全员参加生产维修 通过TPM全员生产维修活动,围绕实现企业经营总目标,从最高领导层到第一线生产操作工以及设备技术人员、维修人员和管理人员等企业各阶层的全体人员都要参加和关心设备维修管理工作,并切实做到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为实现企业的总目标而共同努力。 4)体现了信息反馈准则 建有一套严密的信息收集和分析系统。通过对设备的预防性检查,将检查结果所获取的有关信息及时反馈到维修部门、管理部门、设计部门、制造部门,使之及时进行处置,促进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佳化,并不断提升企业的装备水平,适应新产品开发,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和获利能力。 综上所述,TPM全员生产维修管理方式是以设备综合效率为目标,它与设备综合工程学的目的“最经济的设备寿命周期费用”具有相同的概念,并且在以设备的一生为研究对象的全系统管理方法上有共同之处。 2、点检定修制与传统管理的主要不同处 1)管理的指导思想不一样 点检定修制是“以防为主”,点检定修制强调设备的一生管理、全过程管理,追求预知状态维修,开发设备精密诊断技术和劣化倾向管理,追求极限维修,其目标是减少故障,降低维修成本。 2)管理原则不一样 有加强基层管理和注重上层管理的区别。点检定修制强调基层(基础)管理、全员管理,生产人员参加设备维修管理,主管理重心下移,权力委让,责任下沉;传统管理是强调上层少数人的管理。 3)管理方法不一样 点检定修制强调高效率,是信息迅速传输、畅通的方法,它是集中型的管理方法,不少管理权力放手委让给点检方,尽量减少层次,生产操作方、管理方(指点检人员)、检修方配合密切;传统管理的方法是分散的,因此机构重迭,职能重复,办事程序繁琐,生产操作方、管理方(指职能科室人员)、检修方相互脱节。

点检定修管理制度

设备点检定修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设备点检定修工作的推行,规范设备点检定修管理工作,提高设备和检修管理水平,使设备经常保持良好工作状态,及时消除设备缺陷,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节约检修时间,降低检修成本特制订本管理制度。 1、范围 本制度规定了设备点检的的职责、内容及分工等。 本制度适用于分公司各生产装臵的设备点检定修管理。 2、职责 2.1 工程技术科负责制定并完善本制度,督促检查、考核本制度的执行情况。 2.2 各车间按要求执行本制度。 3、点检定修管理内容及方法 点检定修制度是以点检人员为责任主体的全员设备检修管理制度,可以使设备在可靠性、维护性、经济性上达到协调优化管理。点检人员既负责设备点检又负责设备全过程管理。 3.1、设备点检管理的基本原则 3.1.1 定点:科学分析、找准设备易发生劣化的部位,确定设备的维护点以及该点的点检项目和内容。 3.1.2 定标准:按照检修技术标准的要求,确定每一个维护检查点参数(如间隙、温度、压力、振动、流量、绝缘等)的正常工作范围。 3.1.3 定人:按区域、按设备、按人员素质要求,明确专业点检员。

3.1.4 定周期:制定设备的点检周期,按分工进行日常巡检、专业点检和精密点检。 3.1.5 定方法:根据不同设备和不同的点检要求,明确点检的具体方法,如用感观或用仪器、工具进行。 3.1.6 定量:采用技术诊断和劣化倾向管理方法,进行设备劣化的量化管理。 3.1.7 定作业流程:明确点检作业的程序,包括点检结果的处理程序。 3.1.8 定点检要求:做到定点记录、定期分析、定项设计、定人改进、系统总结。 3.2、设备点检的防护体系,即“五层防护体系”,分公司主要采用第二层至第五层以技术员以上管理人员建立专责点检员负责设备点检。 3.2.1 第一层防护体系:运行岗位值班员及检修班组负责对所辖电气、仪表设备的日常巡检,以及时发现设备的异常和故障。 3.2.2 第二层防护体系:各车间点检员按所负责区域的电气、仪表设备进行点检;鼓励提高点检员综合素质以创造条件进行高标准点检。 3.2.3 第三层防护体系:各车间点检长、技术组管理人员在专业点检基础上,根据职责分工组织有关电仪人员对设备进行精密点检或技术诊断。 3.2.4 第四层防护体系:各车间主任、主管和技术管理人员,在专业点检及精密点检基础上,根据职责分工负责设备劣化倾向管

设备点检定修管理制度1.doc

设备点检定修管理制度1 设备点检定修管理制度 1 总则 1.1 为了提高设备管理效率和劳动生产率,降低设备维修成本,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1.2设备点检定修制是国内外先进企业实行的一种现代化设备管理体制和现代化的设备管理方法。它是以专(兼)职点检员为核心的按照设备管理检修模型开展维修,实行全员设备维修管理的基本制度。 1.3 本管理制度适用于集团公司的所属各单位。 1.4 设备点检是设备点检定修制的核心工作,也是设备运行管理的核心工作,它对于准确掌握设备状态,适时合理地维修设备,减少设备故障停机次数和停机时间,降低设备维修费用,提高设备效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以采用“定点、定法、定标、定期、定人”的“五定”方法,对设备实行日常点检、定期点检和精密点检的全员设备管理。 2 定义 2.1设备定修:就是在设备点检的基础上,必须在主作业线设备停机(停产)的条件下,或对主作业生产有重大影响的设备在停机条件下,按设备定修模型进行计划检修或定期的系统检修。是对主作业线设备与生产物料协调和能源平衡的前提下所进行的规定时间的停产计划检修。

2.2设备日修:是指凡不影响主作业线生产,随时可安排停机进行的计划检修。 2.3定修包括日修、定(年)修两种检修。 2.4按点检周期设备点检分为日常点检、定期点检和精密点检三类。 日常点检:主要是操作人员依靠人体的“五感”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的检查。 定期点检:是专业点检员(或专业工程师)按着设备的点检周期依靠人体的“五感”或简单检测仪器对重要设备及重要部位实施的点检。 精密点检:就是在不解体设备的前提下,运用精密仪器或采用特殊方法对设备进行定量测试分析掌握设备劣化程度和劣化倾向。同时通过失效分析等测试方法,剖析设备故障的原因。 3 管理职责 3.1机电设备部是公司设备点检定修工作的主管部门。 3.2机电设备部设备点检定修工作的主要职责: 3.2.1制定公司设备点检工作的管理制度,负责公司设备点检定修工作的推进实施工作。 3.2.2监督、检查、考核各单位设备点检定修工作的开展实施情况。

设备点检定修管理制度

设备点检定修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有效的对设备进行管理,防止设备“过修”和“失修” ,提高设备可靠性,降低故障发生率,减少设备维护检修费用,应用现代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采用有效的监测手段和分析诊断技术,引入和推行新的设备管理模式, 以达到科学地进行检修需求决策,合理安排检修项目、检修间隔和检修工期,有效降低检修成本,提高设备可用性,保证设备的安全、可靠和经济运行,依据《神东电力公司点检定修管理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主要适用于店塔发电公司的设备点检及定修管理。 第三条点检定修管理工作内容点检定修管理工作包括: 点检管理、定修管理、标准化管理、安全的全过程管理、设备的维护保养管理、设备的备品和费用管理、定修项目与设备劣化倾向管理。 (一)点检管理包括: 点检标准的编制、点检计划的编制和实施(含运行日常点检、定期点检、精密点检和技术监督)、点检实绩的记录和分析、点检工作台账的建立; (二)定修管理包括: 定修计划的编制和执行、定修的实绩记录和分析、定修项目的质量监控管理; (三)标准化管理包括: 检修技术标准、点检标准、检修作业标准、设备维护保养标准以及与上述标准相配套的管理标准的制定和贯彻执行; (四)安全的全过程管理工作包括: 危险源辨识及其风险评估、相应管理措施的制定和执行、各项安全规程和规范的贯彻落实、重要安全措施的“三方确认”,以及事故发生后的分析、总结和预防措施的制定及“四不放过”原则的落实; (五)设备维护保养管理的工作包括:设备缺陷管理、设备润滑(给油脂)管理、设备定期试验和维护、设备“四保持” ;

(六)设备的备品和费用管理包括: 维护及检修费用的管理和控制、工程合同和预决算管理、物资和备品配件管理; (七)定修项目及设备劣化倾向管理包括:定修项目的过程控制,设备的劣化倾向管理是跟踪设备的劣化趋势、评估设备状态,是实施设备状态检修的前期或基础工作。 第四条发电企业点检定修管理体制,按照点检、运行、检修维护三方管理原则建立, 实行全员设备预防维修体系。点检定修制明确了专业点检、运行、检修维护三方均要树立各自对设备的责任和管理要求,确定了设备管理的全员参与原则。 第五条点检定修管理按照以点检为核心的原则开展工作。点检定修管理应突出点检人员的责任主体地位,在点检、运行、检修三方中,点检处于核心地位,必须以点检为核心开展点检定修工作。 第六条设备点检定修管理应突出“五层防护体系” 的共同作用原则。合理安排点检管理的五层防线,既体现点检人员为核心的精神,又充分发挥与点检管理有关的运行巡检、技术监督、定期试验等工作的作用。作到五层防护线各有重点,不发生重复点检,设备数据信息流畅通,分工和职责明确,达到点检工作优化的目的。 第七条设备点检定修管理应突出各专业、各相关部门之间协调统一,实行“工序服从”原则(见附件1 术语定义)。 第二章组织与职责 第十一条生产技术部是本制度的职能管理部门,设备维护部、运行部为本制度的执行主体。 第十二条生产分管领导(或总工程师)职责 (一)负责本制度的审批工作; (二)根据本制度执行中的意见和建议,督促本单位生产技术部及时修订和完善本制度。 第十三条生产技术部职责

设备点检定修管理制度试题.doc

设备点检定修管理制度试题7 设备点检定修管理制度试题 单位: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 1、实行点检定修设备管理体制,将设备管理由传统的以“修”为主转 变为以“管”为主,落实设备管理责任制,实现点检员对设备的 和。 2、设备点检就是借助于人的和,按照预先 制定的技术标准,定人、定点、定周期地对设备进行检查的一种设备管理方法。 3、设备点检通过对设备的全面检查和分析来达到对设备进行 的目的。 4、设备点检综合利用运行人员的、点检员及其它专 业人员的、、技术诊断和劣 化倾向管理、综合性能测试等几个方面的力量和手段,形成保证 设备健康运转的多层防护体系,体现对设备全员管理的原则。5、点检定修制是以点检为核心,对设备进行动态管

理的一种设备管理体制,其核心是点检员。6、点检定修制要求点检员岗位实行A、B角制,在设备的A角点检员短 时离开工作岗位时,由相应的负责其工作,负责期间的责任由在岗的点检员负责。 7、点检管理是设备点检定修管理的基础,通过对设备的点检作业, 及时、准确掌握设备的状态,采取的措施,实行有效的,达到设备受控的目的。 8、点检定修制要求各专业、各相关部门之间协调统一,实行“ ”原则。 9、点检定修制要求设备检修实施,贯彻执行 GB/T19000系列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制定本企业质量管理手册。 10、设备检修及专项工程应逐步开展。 11、点检定修管理是一套使设备受控的管理方法,采用这些管理方 法,有助于减少“”和“”,逐步使设备受控。 12、点检定修制是全员、全过程对设备进行动态管理的一种设备管理 方法,它是与、相适应的一种设备管理方法。 13、点检定修体制,点检人员既负责,又负责。 14、点检定修制强调的理念,通过员工发挥主观能动性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火力发电机组A级检修管理导则_图文.

Q /CDT 中国大 唐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火力发电机组 A 级检修管理导则 (试行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发布 Q/CDT 106 0001-2008 目次 前言 .............................................................................. 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检修管理基本原则 (3) 5 检修全过程管理基本要求 (3) 6 各级责任主体管理职责 (3) 7 检修规划和计划 (4)

8 检修策划 (5) 9 检修施工阶段组织和管理 ............................................................ 12 10 检修验收及复役 .................................................................... 14 11 检修评价与总 结 .................................................................... 15 12 检修管理全过程检 查 ................................................................ 15附录 A(规范性附录火力发电机组 A 级检修管理流程图 ................................ 17附录 B(规范性附录三年(年——年检修工程滚动规划表 ................... 18附录 C(规范性附录检修计划 表 .................................................... 19附录 D(资料性附录 A 级检修组织机构职 责 .......................................... 21 D.1领导组职 责 ....................................................................... 21 D.2指挥协调组职 责 ................................................................... 21 D.3质量监理组职 责 ................................................................... 21 D.4安全检查组职 责 ................................................................... 21 D.5启动试运组职 责 ................................................................... 22 D.6物资保障组职 责 ................................................................... 22 D.7宣传报道组职 责 ................................................................... 22 D.8后勤保障组职 责 ................................................................... 22 D.9文明生产 组 ....................................................................... 22 D.10保卫消防 组 ...................................................................... 22附录 E(资料性附录 A 级检修准备计划 (样本 ......................................... 23附录 F(规范性附录 A 级检修标准项目 表 ............................................ 25 F.1汽机专业 A 级检修标准项 目 ......................................................... 25 F.2化学专业 A 级检修标准项 目 ......................................................... 38 F.3电气专业 A 级检修标准项 目 ......................................................... 40 F.4锅炉专业 A 级检修标准项 目 ......................................................... 52 F.5脱硫专业 A 级检修标准项 目 ......................................................... 61 F.6热工专业 A 级检修标准项 目 ......................................................... 63附录 G(规范性附录 A 级检修标准试验项 目 .......................................... 68 G.1修前标准试验项

点检定修制工作安排及实施办法

点检定修制工作安排及实施办法为了搞好全员设备管理,提高设备的有效作业率,减少故障停机率,拟于2007年1月1日起在大连金牛股份公司全面实施点检定修制,为搞好这项工作,装备动力部根据实际情况特制订此实施办法。 一、成立由主任工程师负责制的设备科 各单位建立设备科、设备科由各分厂的设备主任工程师负责,由设备科长、责任工程师及设备技术人员组成,除做好设备的基础管理工作外,点检定修、全员能源管理及考核作为设备科最主要的工作,设备科工作业绩的考核由装备动力部负责。 各单位的点检工作原则上由设备科的主任(责任)工程师、机电公司的机电修人员、各分厂的生产工人等组成专业点检、日常点检和精密点检三级点检网,机电公司维修站必须承担一定的点检任务。 二、点检职责划分及组织实施办法 1.点检工作的职责划分,考核,组织实施由各分厂的设备科负责。 2.根据全员设备管理的要求,生产工人必须参与设备的日常点检。操检一体化工作的实施分厂一把手必须亲自组织落实,由各分厂设备科根据岗位及设备情况制定出操作工的点检职责,点检标准及点检的信息反馈方法及时间。 3.操作工根据分厂设备科规定的点检职责及标准做好设备的日常点检工作,且在每天的规定时间内将点检信息反馈到设备科。 4.操作工除做好每天的基础点检工作外还必须做好其力所能及的简单设备维护工作及设备的5S管理。

5.设备科对操作工人及各分厂的作业长的点检工作,及设备的正确操作与否有奖惩权利。 6.设备科负责组织机电修的电钳工完成各分厂设备的专业点检,根据各分厂设备情况确定机电修人员的专业点检职责,点检方法及点检周期。设备科的责任工程师和机电人员一起在做好专业点检的同时且负责对机电公司的考核。 7.对设备点检过程中出现的重大疑难问题由装备动力部和分厂技术人员一起采用各种精密点检等手段予以解决。 8.成立由装备动力部和各分厂技术人员组成的电气自动化组及机械动力组,集中全厂技术力量集中解决重大技术难题。 三、设备定修 1.设备科负责组织生产工人、机电修人员、跟班工程师、责任工程师根据点检计划及点检标准做好每天的点检工作,并且将每天的点检结果在规定的时间汇总到设备科,由设备科分析综合后,形成每天的点检记录。对点检出的当天能解决的问题在不影响生产的前提下必须当天解决,对不修理会造成重大设备事故的问题必须立即停产解决,任何人都必须服从,不能讲任何理由。 2.将每天每周点检出的设备问题由各分厂的设备科汇总,分析综合后做出各分厂的周检修计划,在每周的固定时间完成定修工作。 3.对点检出的一些简单故障如果在三个小时以下的时间内能够解决必须在平常的交接班时间,工艺允许的停车时间、停工待料时间内完成检修,不允许放在定修时间里完成。

火力发电厂发电企业设备点检定修(设备检修)管理导则

火力发电企业设备点检定修管理导则 1范围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规定了火力发电企业设备点检定修管理的方法和内容。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火力发电企业。其他发电企业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9001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GB/T19004 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 DL/T838 发电企业设备检修导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设备点检the spot checking of equipment 设备点检是借助人的感官和检测工具按照预先指定的技术标准,定人、定点、定期地对设备进行检查的一种设备管理方法。 3.2 设备定修regularly equipment repairing 设备定修是在推行设备点检管理的基础上,根据预防检修的原则和设备点检结果确定检修内容、检修周期和工期,并严格按计划实施设备检修的一种检修管理方式.其目的是合理地延长设备检修周期,缩短检修工期,降低检修成本,提高检修质量,并使日常检修和定期检修负荷达到最均衡状态。 3.3 点检定修制the regulartions of spot checking and regularly repairing 点检定修制以点检人员为责任主体的全员设备检修管理制度,可以使设备在可靠性、维护性 济性上达到协调优化管理。在点检定修制中,点检人员既负责设备点检,又负责设备全过程管理,点检、运行、检修三方面之间,点检处于核心地位。 3.4 精密点检precise spot checking 精密点检是指用检测仪器、仪表,对设备进行综合性测试、检查,或在设备未解体情况下运用诊断技术、特殊仪器、工具或其他特殊方法测定设备的振动、温度、裂纹、变形、绝缘等状态量,并对测得的数据对照标准和历史记录进行分析、比较、判定,以确定设备的技术状况和劣化程度的一种检测方法。

点检定修管理的发展与实施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47648807.html, 点检定修管理的发展与实施 作者:高田静 来源:《世纪之星·交流版》2016年第02期 [摘要]如何将设备管理工作从纸面向实际管理的落实方向发展。本文提出点检定修模式的理论,阐述点检定修的意义,说明点检定修实施与应该处理、解决的问题,预见采用点检定修的效果及应该注意的方面。点检人员只有认真严格执行所有的点检管理制度,才能真正建立 以点检员为核心的设备管理体制。 [关键词]点检定修;设备管理;设备维护 一、前言 国内一些大型企业点检定修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应用设备点检定修,有效地防止“过维修”或“欠维修”,减少设备的故障发生率,大大降低设备维护费用,我厂也正式开始实施点检定修制,截至目前已运行两年有余,点检定修制在日趋走向成熟结合自身岗位现状,本文主要探讨对点检定修的管理与实施的一些想法。 二、设备点检管理的认识 要实现设备管理的现代化,必须以管理思想的现代化为先导。在推进点检定修制的同时,也逐步实现了设备管理思想的更新,使传统的“以修为主”的管理思想转变为“以防为主”。即通过对设备的预防性点检,取得设备状态情报,制订有效的维修对策,把维修工作做在发生事故和故障之前,使设备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并保持最佳的技术状况,建立起的这种适应现代化设备管理需要的点检定修制,其特点是:一个核心,两项结合,三位一体。即,建立以点检为核心的全员设备维修管理体制,实现设备技术管理和设备经济管理相结合,形成操作,点检,维修三方共同对设备负责的点检管理模式。 设备点检管理是利用人的感官和简单的仪表工具,或精密检测设备和仪器,按照预先制订的技术标准,定人、定点、定量、定标、定路线、定周期、定方法、定检查记录,施行全过程对运行设备进行动态检查。它是一种及时掌握设备运行状态,指导设备状态检修的一种严肃的科学管理方法。 要实现状态检修,其根本在于即时、准确、全面地了解掌握设备的各种状态。点检制度最初是由日本从美国引进的预防维修制发展而成的,现已成为实现状态检修的一种基础性工作。应用这种管理模式,将有效地掌握设备的各种状态,防止“过维修”和“欠维修”,减少设备的故障发生率,大大降低设备维护费用。因此,这种管理模式在世界上被广泛应用在设备管理上。 三、实施点检定修的方式方法

综合维修中心点检定修实施方案

成州锌冶炼厂综合维修中心 设备点检定修实施方案 为了提升设备基础管理工作,提高设备管理水平,按照成州锌冶炼厂“点检定修制度”转入“全面推进”战略规划,并与现场精细化管理、安全标准化管理、无泄漏工作和清洁文明生产等基础工作相结合,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点检定修机构及职责 (一)为了能够实现真正意义的点检定修工作,达到全面推进、落到实处、收到实效的目的,成立点检定修委员会。 主任:王继胜 副主任:丁勇、马立涛、陈小飞 委员:赵泽龙、贾维武 成员班组:钳工班、管焊班、机加工班、总降运行班、维修电工班、仪表班 点检定修委员会职责:负责点检定修考核工作和组织设备设施的定修实施工作。 (二)点检定修委员会下设点检定修实施组 组长:陈小飞 副组长: 成员: 点检定修实施组职责:组织专职点检员对机械设备、高低压电气设备、自动化仪表及综合管网的运行状态检测,判定设备存在的

倾向性缺陷;负责设备定修方案的组织工作。 (三)车间专业负责人 各专业负责人:王继胜(机械设备)、马立涛(综合管网)、丁 勇(低压电气)、陈小飞、贾维武(高压电气)、 赵泽龙(自动化仪表) 各专业专职点检员: 钳工: 管焊: 机加工: 电工: 总降: 仪表: 专职点检员职责:专职点检员具体负责设备点检定修的各项工作。其职责如下: 1、按照点检标准做好设备的定期专业点检和精密点检,主要内容包括:设备的非解体检查,设备解体后关键部位的检查,确定零部件的更换,控制系统特性检查及参数调整,并填写点检工作日志。 2、设备缺陷和隐患的确认及技术诊断,及时安排消缺。 3、负责设备的劣化倾向分析、性能测试及设备状况评估,找出设备劣化趋势和规律,从而安排设备定修。 4、对点检实绩进行管理,提出点检周、月分析报告。 5、负责编制设备检修计划并落实及现场指挥日常维修、定修等各类检修工作。

设备点检定修管理制度

设备点检定修管理制度 1 总则 1.1 为了提高设备管理效率和劳动生产率,降低设备维修成本,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1.2设备点检定修制是国内外先进企业实行的一种现代化设备管理体制和现代化的设备管理方法。它是以专(兼)职点检员为核心的按照设备管理检修模型开展维修,实行全员设备维修管理的基本制度。 1.3 本管理制度适用于集团公司的所属各单位。 1.4 设备点检是设备点检定修制的核心工作,也是设备运行管理的核心工作,它对于准确掌握设备状态,适时合理地维修设备,减少设备故障停机次数和停机时间,降低设备维修费用,提高设备效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以采用“定点、定法、定标、定期、定人”的“五定”方法,对设备实行日常点检、定期点检和精密点检的全员设备管理。 2 定义 2.1设备定修:就是在设备点检的基础上,必须在主作业线设备停机(停产)的条件下,或对主作业生产有重大影响的设备在停机条件下,按设备定修模型进行计划检修或定期的系统检修。是对主作业线设备与生产物料协调和能源平衡的前提下所进行的规定时间的停产计划检修。 2.2设备日修:是指凡不影响主作业线生产,随时可安排停机进行的计划检修。 2.3定修包括日修、定(年)修两种检修。 2.4按点检周期设备点检分为日常点检、定期点检和精密点检三类。 日常点检:主要是操作人员依靠人体的“五感”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的检查。 定期点检:是专业点检员(或专业工程师)按着设备的点检周期依靠人体的“五感”或简单检测仪器对重要设备及重要部位实施的点检。 精密点检:就是在不解体设备的前提下,运用精密仪器或采用特殊方法对设备进行定量测试分析掌握设备劣化程度和劣化倾向。同时通过失效分析等测试方法,剖析设备故障的原因。 3 管理职责 3.1机电设备部是公司设备点检定修工作的主管部门。 3.2机电设备部设备点检定修工作的主要职责:

设备点检管理办法标准范本

管理制度编号:LX-FS-A31765 设备点检管理办法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设备点检管理办法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 设备点检管理是吉林建龙钢铁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设备管理工作中的一个基本管理办法。本办法规定公司的生产设备必须按设备专业、区域及有关分工原则,由设备专职点检员组织实施点检管理。通过对设备的点检管理可准确地掌握设备的技术状态,制订有效的维修计划,避免设备的过维修和欠维修的发生,维持和改善设备性能,预防事故发生,减少停机时间,延长机件寿命,提高设备工作效率,以降低维修费用,确保生产正常进行。

发电设备点检定修管理导则

发电设备点检定修管理导则1、设备点检:借助人的感官和检测工具按制定技术标准,定人 定点、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的一种方法。 2、设备定修:在点检管理的基础上,根据预防检修原则,点检 结果确定检修内容、检修周期和工期,按计划实施设备检修 一种方式。 3、点检定修制:以点检人员为责任主体全员设备检修管理体 制、使设备在可靠性、维护性、经济性达到协调优化管理。 4、精密点检:用检测仪器、仪表对设备进行综合性测试、检 查、在设备未解体的情况用诊断技术、特处仪器、工具其他 特处方法测定设备的温度、振动、裂纹、变形、绝缘状态 量,对照原始记录进行分析、比较、判断劣化程度一种检测 方法 5、设备劣化:设备降低或丧失规定的功能、工作异常、性能降 低、突发故障、设备损毁和经济价值降低等状态总称。6、劣化倾向管理:对设备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找出设备 劣化趋势的规律实行预置管理的管理方式。 7、设备的精度和性能测试:按预先指定的周期和标准对设备进 行综合精度测试和性能指标侧试,计算汽耗、热耗、效率、 供电煤耗等经济指标和技术指标,分析劣化点、评价设备性 能。 8、三方确认和两方确认:在点检定修管理中由于安全措施和质 量监控工作的需要,点检方、检修方、运行方共同确认的一 种方法,当仅需点检方、检修方、运行方任一两方进行现场 确认的为两方确认。 9、设备四保持:外观整洁、结构完整、性能和精度、自动化程 度。 10、工序服从原则:实施点检定修制时以主工序、主体业务设备 专业主管为核心,对跨工序,跨部门协作作业有协作管理 权管理原则。 11、A、B角制:对每一台设备都有设备点检责任人该人为设备A角、同时明确当该责任人因不在时的备用管理人员,该备用管理人员即为该设备的B角。

点检定修管理制度知识讲解

点检定修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有效防止设备“过修”和“失修”,提高设备可靠性,降低故障发生率,减少设备维护检修费用,应用现代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采用有效的监测手段和分析诊断技术,引入和推行新的设备管理模式,以达到科学地进行检修需求决策,合理安排检修项目、检修间隔和检修工期,有效降低检修成本,保证设备的安全、可靠和经济运行。 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岱海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检修部开展点检定修设备管理模式的管理。 3 引用标准 3.1.电力行业标准--《发电企业设备检修导则》 3.2.中国电力企业家协会火电分会--《点检定修制在发电厂的应用》 4 专用术语定义 4.1 点检:借助人的感官和简单工具仪表,或精密检测设备和仪器,按预先制定的技术标准对正在运行或处于备用状态的设备进行定人、定点、定期的检查和测试,并通过对检查和测试的记录、图表、数据等进行分析,全面掌握设备的技术状况和劣化程度的一种检查管理方法。 4.2 定修:在点检结果的基础上,科学地编制检修、润滑、消缺及备件材料计划,对设备进行预防和预知检修,使设备的隐患和缺陷能够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确保设备完好,实现合理地延长设备检修周期,缩短检修工期,降低检修成本,提高检修质量,并使日常检修和定期检修工作量尽可能达到比较均衡状态的一种检修策略、检修管理方式。 4.3 点检定修制:就是以点检为核心的全员设备检修管理体制,可以使设备在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上实现协调优化管理。在点检定修制中,点检人员是设备管理的责任主体,既负责设备点检,又负责设备全过程管理,点检、运行、检修三方面之间,点检员处于核心地位。 4.4 精密点检:指用检测仪器、仪表,对设备进行综合检查测试,或在设备未解体情况下运用诊断技术、特殊仪器、工具或其他特殊方法测定设备的振动、温度、变形、绝缘等状态量,并对测得的数据对照标准和历史记录进行分析、比较、判定,以确定设备的技术状况和劣化程度的一种检测方法。 4.5 设备劣化:是指设备降低或丧失了规定的功能,是设备工作异常、性能降低、突发故障、设备损坏和经济价值降低等状态的总称。 4.6 劣化倾向管理:是通过对点检测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找出设备劣化趋势和规律,实行预知检修的一种管理方式。 4.7 精度和性能测试:是按预先制定的标准和周期对设备进行综合精度测试和性能指标测试,计算汽耗、热耗、效率、煤耗、水耗等经济技术指标和性能指标,分析劣化点,评价设备性能。 4.8 三方或两方确认:三方确认是指在实施点检定修管理中,由于安全措施和质量监控的需要,点检方、检修方、运行方共同进行现场确认的一种工作方法。当仅需其中的任何两方进行现场确认时,称之为两方确认。

废钢厂设备点检定修管理制度

设备点检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了强化设备点检制在废钢厂全面贯彻执行,巩固和深化设备管理,保证设备安全、可靠、经济运行,以达到减少设备故障,降低维修费用的目标。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围 本制度适用于废钢厂全部所属设备的点检管理。 三、组织机构 (1)废钢厂厂长是设备点检管理工作的第一领导者、管理者和责任者。 (2)废钢厂设备专务是设备点检管理工作的常务领导。 (3)废钢厂设备科是设备点检日常工作管理和考核的职能部门,设点检站和专职点检员。 (4)各作业区区长兼本作业区点检作业长。 (5)各作业区下设点检责任员及兼(专)职点检员。 四、职责 (1)废钢厂设备科点检站负责全厂设备点检工作的管理和考核。 (2)各作业区负责所辖区域设备点检工作的执行和推广。 (3)维检中心负责厂设备专业点检的实施。 五、定义 为了维持生产设备的原有性能,通过人的“五感”(视、听、嗅、味、触)或简单的工具、仪器,按照预先设定的周期和方法,对设备上的规定部位(点),

进行有无异常的预防、早期处理的设备检查。 六、点检管理的容及要求 1、点检制的特点 (1)生产工人负责日常管理。 (2)有一支从事点检工作的专业点检员队伍,按设备分区进行管理; (3)有一套科学的点检基准、业务流程、合理的责权关系和推进工作的组织体系; (4)有比较完善的仪器、仪表、检测手段和维修设施的现代化; (5)推行以作业区长为责任主体的现代化基层管理模式。 2、点检的“五定”要求 (1)定点:要详细设定设备应检查的部位、项目及容,做到有目的、有方向地实施点检作业; (2)定法:对检查项目定明确的检查方法,即是采用“五官”判别,还是借助于简单的工具、仪器进行判别; (3)定标:即检测标准,作为衡量和判别检查部位是否正常的依据; (4)定期:设定点检周期(对主要、关键设备和重点检查部位等); (5)定人:明确点检项目的实施人员。 3、点检的分类及分工 (1)按点检的周期划分 日常点检:由岗位操作人员或岗位维修工承担。 短周期点检:由专职点检员承担。 长周期点检:由专职点检员提出,委托检修部门实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