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共政策公平性的研究

最新公共政策公平性的研究
最新公共政策公平性的研究

公共政策公平性的研

公共政策公平性的研究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阿尔蒙德所认为,政策价值的形成过程主要经历利益表达——利益综合——利益认定三个过程。从利益表达——利益综合——利益认定这个政策价值形成过程的三个阶段来讨论公共政策公平性过程中政策主体与政策客体的关系及价值的选择。

关键词:公共政策;公平性;政策主体;政策客体;利益

对“公共政策”这一概念的定义,戴维·伊斯顿在1951年出版的《政治体系——政治学状况研究》一书中将其界定为“对一个社会进行的权威性价值分配”。由此可见,公共政策的核心和灵魂是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它也是我们正确理解和执行公共政策的切入点。“政策主体同政策客体的关系更重要的是一种价值关系,政策选择本身就是一种价值选择”,即任何一种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出台,都必然包含了政策主体依据特定标准来进行的价值选择。因此,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受政策主体价值选择的影响,表现出多元的形态,这种多元性表现为公平、效率、民主、秩序等。而阿尔蒙德所认为,政策价值的形成过程主要经历利益表达——利益综合——利益认定三个过程。本文将从利益表达——利益综合——利益认

定这一过程的三个阶段来讨论公共政策公平性过程中政策主体(即政策制定者)与政策客体(即公众)的关系及价值的选择。

一、利益表达阶段

(一)政策主体

首先,政策制定主体是执行权力的拥有者。要做出有效的利益选择判断,需要充分了解民情民意,需要根据社会国家的现行状况来确定公共利益的选择。因此,在利益表达阶段,政策主体的角色是有效的利益表达途径的提供者,提供可行的运行环境来保障公共利益表达的有效性。可行的环境包括相关的制度和沟通平台及监督。

1.可行的制度即公民参与制度化。它包含两层含义:其一是把政策参与的合理要求以合法的、公民认同的法律规范确定下来;其二是通过政治社会化把公民的政策参与行动纳入规范的、合法的轨道。我国政府提出的和谐社会,从政策的制定上来说,就是让各个社会阶层有各自的渠道来参与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村民自治制度、社会听证制度、行政公开制度等都是富有地方特色的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形式。政策参与制度化的结果就是形成合法的、有序的、合理的政策参与秩序。公民的政策参与必须而且能够在制度规范规定的范围内实现。因此,创建科学合理的政策参与制度规范是公民政策参与制度化的前提。这就必须把我国迅速发展起来的公民政策参与纳入制度化的轨道,使公民

的政策参与经常化和秩序化,最终形成公民依法参与公共政策过程。

2.电子政务,网上政府的发展,建立了联络政府、民众及其他机构的信息沟通平台。推进了公众政策参与的社会化。能够推动政策参与制度和规范成为公民的一种内在价值认知,成为公民政策参与潜移默化的行动准则和行为模式,从而使公民政策参与由一种外在的强制转化为内在的心理需求。

(二)政策客体

政策客体即公众。公共政策作为社会利益的调节器,是公众的政策,既代表多数人的利益,也应代表少数人的利益,但决不是特殊阶层或少数拥有权力的个人利益的实现工具。为了使得政策的制定能够满足大多数人的利益,公众需要有效地参与利益表达。

为了进一步拓宽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利益表达的渠道,政策主体可以完善已有的公民接待日制度、市长公开电话制度、基层意见调研等比较有效的渠道,针对其中出现的一些形式注意现象要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加以排除;此外,利益表达主体还可借助报纸、电视、互联网等大众传媒工具来表达本利益集团对于某些政策的主张,或者透过这些传媒向社会公众灌输有倾向的观点,以形成广泛的舆论压力来影响相关政策的制定。

网络平台有效地解决了政策客体信息的不对称问题。任何一项公共政策的出台都在网络平台上能够事先公示,以增强群众与政府

之间的互动,让公众有充分的知情权。这样公众能够更好地听取意见与建议,减少信息不对称,增进信息的共通共享,及时弥补政策原本的某些缺陷,从而提高政策宣传和传达的效果。

由此可见,政策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为公共政策出台的公平性奠定基础。

二、利益综合阶段

通过利益表达阶段对公众分散的利益信息的采集,政策主体在利益综合阶段开始进行利益的博弈分析。公共政策的公平性主要是就公共政策公平与效率价值取向博弈分析的。

对于国家来说,重视的首先是经济发展问题。因此政策主往往会做出政策做到效率最大化。通过利益的表达,有学者提出,严重的收入集中化往往阻碍了公众对于发展的参与,进而妨碍了经济的健康发展。还有学者提出我国目前的再分配机制问题也很多,比如公正性的再分配还其本上是个空白。由于再分配机制不健全,因此初次分配中不平等日益扩大的势头得不到有效遏制,特别是我国城乡分割二元结构也体现在再分配机制上。这些学者既作为专家又作为政策客体,都强调了政府行为的不规范操作和收入分配措施不力是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因素。使得作为政策主体的政府有很大空间采取合理措施来防止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因此,政策主体——政府作为国家核心的公共权力机构,承担着对社会价值进行权威性分配的活动,这种分配活动必须借助于公共政策,依据公平价值标准和准则进行。从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看,重点就在公平。要弥补这些

诸多的不公平,根本的途径在于政策主体的公共政策中的取向。因此,我国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中已经将注重公平、强调公平作为优先考虑。

三、利益决定阶段

党的十七大做出的决策,是根据国家现状采取的政策选择。目前从国际上判断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来看,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表明我国2007年的基尼系数已超过0.48,超过国际公认的警戒线0.4。因此,十七大报告重点提出了“公平”的原则。在报告中,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首次提出“在初次收入分配中也要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首次提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四、结语

一个和谐的社会决不是一个没有利益冲突的社会,而是一个有能力解决和化解利益冲突,并由此实现利益大体均衡的社会。利益表达是公共政策制定的首要环节,通畅的利益表达渠道有助于公共政策问题的认定和保证政策的利益取向,也是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探究我国公共政策制定中利益表达所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加以完善,才能保证公众的利益诉求得以广泛表达,确保公共政策公平公正。

参考文献:

[1] 戴维·伊斯顿.政治体系——政治学状况研究[M].马清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2] 胡仙芝.政策科学学科建设研讨会综述[J].中国行政管理,2000,(10).

[3] 张金马.公共政策分析:概念、过程、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4] 陈振明.政策科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5] 宋生瑛.公共政策中公平与效率问题的分析[J].社会科学家,2007,(11).

公共政策公平性的研究

公共政策公平性的研究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阿尔蒙德所认为,政策价值的形成过程主要经历利益表达——利益综合——利益认定三个过程。从利益表达——利益综合——利益认定这个政策价值形成过程的三个阶段来讨论公共政策公平性过程中政策主体与政策客体的关系及价值的选择。 关键词:公共政策;公平性;政策主体;政策客体;利益对“公共政策”这一概念的定义,戴维·伊斯顿在1951年出版的《政治体系——政治学状况研究》一书中将其界定为“对一个社会进行的权威性价值分配”。由此可见,公共政策的核心和灵魂是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它也是我们正确理解和执行公共政策的切入点。“政策主体同政策客体的关系更重要的是一种价值关系,政策选择本身就是一种价值选择”,即任何一种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出台,都必然包含了政策主体依据特定标准来进行的价值选择。因此,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受政策主体价值选择的影响,表现出多元的形态,这种多元性表现为公平、效率、民主、秩序等。而阿尔蒙德所认为,政策价值的形成过程主要经历利益表达——利益综合——利益认定三个过程。本文将从利益表达——利益综合——利益认定这一过程的三个阶段来讨

论公共政策公平性过程中政策主体(即政策制定者)与政策客体(即公众)的关系及价值的选择。 一、利益表达阶段 (一)政策主体 首先,政策制定主体是执行权力的拥有者。要做出有效的利益选择判断,需要充分了解民情民意,需要根据社会国家的现行状况来确定公共利益的选择。因此,在利益表达阶段,政策主体的角色是有效的利益表达途径的提供者,提供可行的运行环境来保障公共利益表达的有效性。可行的环境包括相关的制度和沟通平台及监督。 1.可行的制度即公民参与制度化。它包含两层含义:其一是把政策参与的合理要求以合法的、公民认同的法律规范确定下来;其二是通过政治社会化把公民的政策参与行动纳入规范的、合法的轨道。我国政府提出的和谐社会,从政策的制定上来说,就是让各个社会阶层有各自的渠道来参与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村民自治制度、社会听证制度、行政公开制度等都是富有地方特色的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形式。政策参与制度化的结果就是形成合法的、有序的、合理的政策参与秩序。公民的政策参与必须而且能够在制度规范规定的范围内实现。因此,创建科学合理的政策参与制度规范是公民政策参与制度化的前提。这就必须把我国迅速发展起来的公民政策参与纳入制度化的轨道,使公民的政策参与经常化和秩序化,最终形成公民依法参与公共政策过程。 2.电子政务,网上政府的发展,建立了联络政府、民众及其

这个世界,对“性格内向”的人,总是不公平的

这个世界,对“性格内向”的人,总是不公平的 在《内向者沟通圣经》这本书中,有一句话这么说:“内向、外向,只是一 种性格,没有好坏之分,也不是一个人成功的决定因素。” 但在很多环境下,外界对于性格内向的人,总是会做出一些负面反馈和评价; 从工作到生活,从生活到感情,都是如此。 -01 性格内向的人,都有哪些表现? 上面这张漫画图是我在网上看到的,十分认同。 这大概就是性格内向的人,最好的写照。 面对刚刚认识没多久的新朋友,当对方邀请自己出去吃饭时,内向的人总是十分抗拒,他们并不擅长这种场合,也不知道该如何拒绝;但他们的内心,对于吃饭这件事是反抗的。 内向者的人际交往: 能打字不会发语音,能发语音不会打电话,能打电话不愿意当面聊天;除非,对方是自己十分熟悉的朋友。 面对陌生人,或者是刚刚认识没多久的朋友,内向者会显得有些慌乱无助,不知道如何挑起话题,不知道如何顺利进行聊天。 在一些自己不擅长,不喜欢的场合下,内向者们有很多个理由逃离:临时有事,公司有任务,临时要出差等等。 其实,他们只是想尽快离开让自己感到陌生的,没有安全感的环境。 内向者的生活: 内向者的内心是十分丰富的,他们的想法天马行空,但只愿意跟自己最亲近的人分享;在外界面前,他们更愿意保持沉默。 周末休息,他们宁可宅在家里,也不想去人多的地方;看书、看剧、养宠物、养花等,这些活动,是内向者们更偏爱的。 希望有属于自己的空间,不被外界打扰,最好是世外桃源与世隔绝的生活。 内向者的交友观念:

朋友不需要太多,三两个知心好友就够了;偶尔约个饭,聊个天,一起见面谈谈感情就足够了。 尽管不怎么联系,但只要对方需要帮忙了,他们总是能够及时出现;不会轻易表露感情,流露感谢,但全都藏在心里。 但大多数情况下,内向者是不喜欢麻烦别人的;他们觉得,麻烦别人就是对别人的叨扰,会给别人制造压力;而这样的局面,恰恰是他们不愿意面对的。 换句话说:内向者,不喜欢欠人情。 内向者的爱情: 如果你跟一个性格内向的人谈恋爱或者结婚,在不了解对方的情况下,你们之间可能会产生很多误会。 你觉得对方有些冷漠,性格冰冷,对你的态度和付出反应迟钝;其实不是这样的,他们只是在心里面思考,该如何回应你。 内向者在感情中,同样需要自己独处的空间,哪怕你们结了婚生活在一起,他也希望自己有一间书房,能够让他们放松思绪,天马行空。 跟内向者相爱,你要做好“被冷漠”的准备,他们外表冷淡,内心却火热;他们更愿意多付出,而不是多说。 内向者们表达“我爱你”的方式有很多种,但往往不是直白地跟你说出“我爱你”这三个字。 -02 内向者们,总容易受到不公平对待 我想为内向者们发声,因为曾经我也是一个性格十分内向,甚至有些孤僻的人。 但经历了碰壁,折磨,工作上的压力,人际交往中的困顿时光,我逐渐改变了自己的内向,逼着自己去社交。 甚至,我逼着自己去尝试了1年时间的销售工作。 为什么说,这个世界对内向者是不公平的? 在职场上: 从求职,到入职,再到工作状态中,内向者们总是“不受待见”的,哪怕你业务能力确实很不错;但你不爱表现,你不合群,就会被别人孤立。

公共性:公共管理研究的基础与核心-公共政策.doc

公共性:公共管理研究的基础与核心-公共 政策- 其次,公民社会的日益成长,第三部门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形成了强大的参与力量,这就要求公共部门在管理过程中更多地体现“公共性”,从而表现为某种程度上“公共性”的觉醒。譬如,一种成熟的理论认为,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都存在体现公共理性的力量,公共领域由于是公共权力活动的场所,因而天然地必须体现公共性。而私人领域是市民社会成熟基础上的产物,它发挥社会批判功能,体现参与和监督精神,因此它的存在有助于公共性的发扬(注:[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许多国内学者也认为,“经济的市场化或自由化推动着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分离开来而获得独立的存在和发展,在市民社会里,各种非官方的社团组织及他们活动于其中的非官方的公共领域也逐渐活跃起来。一般而言,自治原则、法治原则、个人主义、多元主义、公开性、公共性等被人们认为是市民社会特有的价值旨趣或规范基础。”随着第三部门的成长壮大,它在政治生活中起到有效抑制公共权力对社会公众的滥用,从而发扬民主行政理念,使公共管理更能体现为公众利益的本质目标(注:参见汪俊昌《我们今天应当怎样谈论市民社会》,《浙江学刊》1999年第3期。)。由此看来,当前对于“公共性”的研究,既是过去探索的延续,又具有现实紧迫性。二、“公共性”的由来及演变过程根据《辞海》的解释,“公”的中文含义为“公共;共同”,与“私”相对。《礼记·礼运》所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即为此意。《汉语大辞典》

中,“公共”意为“公有的,公用的,公众的,共同的”。因此,自古以来,“公共”的中文语义强调多数人共同或公用。也有人认为“公众”一词有两个起源:一是起源于古希腊词汇(pubes or maturity),强调个人能超出自身利益去理解并考虑他人的利益。同时意味着具备公共精神和意识是一个人成熟并且可以参加公共事务的标志。二是源于古希腊词汇(Koinon),英语词汇“共同”(common)就起源于该词,意为人与人之间在工作、交往中相互照顾和关心的一种状态。在古希腊社会里,公共是一种所有成年男子都可以参加的政治共同体,其主要职责是建立一些永久的标准和规则,目的是为了获取最大之善。因此,从起源上看,“公共”更多地意指社会层面的非个体性,在古希腊政治社会里与早期民主相关联。这也应证了,随着时代发展,当代的“公共”概念已发生很大改变,公共成为政府和政治的同义词的观点。哈贝马斯考察了另外一种公共性起源。在哈贝马斯的理论中,公共性或公共领域不是指行使公共权力的公共部门,而是指一种建立在社会公/私二元对立基础之上的独特概念,它诞生于成熟的资产阶级私人领域基础上,并具有独特批判功能。关于公共性的演变,哈贝马斯认为,自古希腊以来,社会有明确的公私划分,公代表国家,私代表家庭和市民社会。例如在古希腊、罗马,公私分明,所谓的公共领域是公众发表意见或进行交往的场所,那时虽有公共交往但不足以形成真正的公共领域。在中世纪,公私不分,公吞没私,不允许私的存在,公共性等同于“所有权”。直到近代(17、18世纪)以来,在私人领域之中诞生了公共领域,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公共性(注:[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受到国外对这一问题研究的启发,国内也有学者从社会领域分化的角度分析公共性

公共政策公平性的研究

公共政策公平性的研究 发表时间:2010-01-08T16:48:27.623Z 来源:《中外企业家》2009年第8期下供稿作者:牛慧[导读] 阿尔蒙德所认为,政策价值的形成过程主要经历利益表达——利益综合——利益认定三个过程 牛慧(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武汉 430074)摘要:阿尔蒙德所认为,政策价值的形成过程主要经历利益表达——利益综合——利益认定三个过程。从利益表达——利益综合——利益认定这个政策价值形成过程的三个阶段来讨论公共政策公平性过程中政策主体与政策客体的关系及价值的选择。关键词:公共政策;公平性;政策主体;政策客体;利益中图分类号:F019.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09)16-0022-02 对“公共政策”这一概念的定义,戴维·伊斯顿在1951年出版的《政治体系——政治学状况研究》一书中将其界定为“对一个社会进行的权威性价值分配”。由此可见,公共政策的核心和灵魂是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它也是我们正确理解和执行公共政策的切入点。“政策主体同政策客体的关系更重要的是一种价值关系,政策选择本身就是一种价值选择”,即任何一种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出台,都必然包含了政策主体依据特定标准来进行的价值选择。因此,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受政策主体价值选择的影响,表现出多元的形态,这种多元性表现为公平、效率、民主、秩序等。而阿尔蒙德所认为,政策价值的形成过程主要经历利益表达——利益综合——利益认定三个过程。本文将从利益表达——利益综合——利益认定这一过程的三个阶段来讨论公共政策公平性过程中政策主体(即政策制定者)与政策客体(即公众)的关系及价值的选择。 一、利益表达阶段(一)政策主体首先,政策制定主体是执行权力的拥有者。要做出有效的利益选择判断,需要充分了解民情民意,需要根据社会国家的现行状况来确定公共利益的选择。因此,在利益表达阶段,政策主体的角色是有效的利益表达途径的提供者,提供可行的运行环境来保障公共利益表达的有效性。可行的环境包括相关的制度和沟通平台及监督。 1.可行的制度即公民参与制度化。它包含两层含义:其一是把政策参与的合理要求以合法的、公民认同的法律规范确定下来;其二是通过政治社会化把公民的政策参与行动纳入规范的、合法的轨道。我国政府提出的和谐社会,从政策的制定上来说,就是让各个社会阶层有各自的渠道来参与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村民自治制度、社会听证制度、行政公开制度等都是富有地方特色的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形式。政策参与制度化的结果就是形成合法的、有序的、合理的政策参与秩序。公民的政策参与必须而且能够在制度规范规定的范围内实现。因此,创建科学合理的政策参与制度规范是公民政策参与制度化的前提。这就必须把我国迅速发展起来的公民政策参与纳入制度化的轨道,使公民的政策参与经常化和秩序化,最终形成公民依法参与公共政策过程。 2.电子政务,网上政府的发展,建立了联络政府、民众及其他机构的信息沟通平台。推进了公众政策参与的社会化。能够推动政策参与制度和规范成为公民的一种内在价值认知,成为公民政策参与潜移默化的行动准则和行为模式,从而使公民政策参与由一种外在的强制转化为内在的心理需求。(二)政策客体政策客体即公众。公共政策作为社会利益的调节器,是公众的政策,既代表多数人的利益,也应代表少数人的利益,但决不是特殊阶层或少数拥有权力的个人利益的实现工具。为了使得政策的制定能够满足大多数人的利益,公众需要有效地参与利益表达。为了进一步拓宽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利益表达的渠道,政策主体可以完善已有的公民接待日制度、市长公开电话制度、基层意见调研等比较有效的渠道,针对其中出现的一些形式注意现象要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加以排除;此外,利益表达主体还可借助报纸、电视、互联网等大众传媒工具来表达本利益集团对于某些政策的主张,或者透过这些传媒向社会公众灌输有倾向的观点,以形成广泛的舆论压力来影响相关政策的制定。网络平台有效地解决了政策客体信息的不对称问题。任何一项公共政策的出台都在网络平台上能够事先公示,以增强群众与政府之间的互动,让公众有充分的知情权。这样公众能够更好地听取意见与建议,减少信息不对称,增进信息的共通共享,及时弥补政策原本的某些缺陷,从而提高政策宣传和传达的效果。由此可见,政策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为公共政策出台的公平性奠定基础。 二、利益综合阶段通过利益表达阶段对公众分散的利益信息的采集,政策主体在利益综合阶段开始进行利益的博弈分析。公共政策的公平性主要是就公共政策公平与效率价值取向博弈分析的。对于国家来说,重视的首先是经济发展问题。因此政策主往往会做出政策做到效率最大化。通过利益的表达,有学者提出,严重的收入集中化往往阻碍了公众对于发展的参与,进而妨碍了经济的健康发展。还有学者提出我国目前的再分配机制问题也很多,比如公正性的再分配还其本上是个空白。由于再分配机制不健全,因此初次分配中不平等日益扩大的势头得不到有效遏制,特别是我国城乡分割二元结构也体现在再分配机制上。这些学者既作为专家又作为政策客体,都强调了政府行为的不规范操作和收入分配措施不力是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因素。使得作为政策主体的政府有很大空间采取合理措施来防止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因此,政策主体——政府作为国家核心的公共权力机构,承担着对社会价值进行权威性分配的活动,这种分配活动必须借助于公共政策,依据公平价值标准和准则进行。从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看,重点就在公平。要弥补这些诸多的不公平,根本的途径在于政策主体的公共政策中的取向。因此,我国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中已经将注重公平、强调公平作为优先考虑。 三、利益决定阶段党的十七大做出的决策,是根据国家现状采取的政策选择。目前从国际上判断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来看,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表明我国2007年的基尼系数已超过0.48,超过国际公认的警戒线0.4。因此,十七大报告重点提出了“公平”的原则。在报告中,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首次提出“在初次收入分配中也要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首次提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四、结语

(完整word版)如何提高公共政策执行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公共政策执行的有效性公共政策是一个在现代社会出现频率很高的概念,它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大到国家的内政外交,小到公民个人的衣食住行,都要受制于国家的公共政策。人们判断一个事情是否可行,是否正确,依据的标准通常是政策;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和谐、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公共交通、社会保障等一系列实际问题,都要由该国的公共政策来规范和调整。可以说,没有公共政策的必要干预,就难以保证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公共政策就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针对特定社会问题的解决,通过对社会中各种利益进行选择与整合,在追求有效增进与公平分配社会利益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① 公共政策过程包括分析、制定、执行、评估、终结五个阶段,其中公共政策的执行是五个阶段中最重要的环节。公共政策固然很重要,但是如果政策不被执行,就仅仅只是政策而已,发挥不出什么作用,也就不会对个人、社会、国家产生任何影响。当然,政策的好与坏也就无从知晓了。美国著名行政学者G.艾利森指出:“在实现政策目标的过程中,方案确定的功能只占10%,而其余的90%取决于有效的执行。”由此,我们就可以看出“执行”究竟有多么重要。 一、公共政策执行及其地位、作用 公共政策执行就是指“政策执行者通过建立组织机构,运用各种政策资源,选择相应的政策工具,采取宣传、试验、实验、协调与监控等各种行动,将已合法化的公共政策付诸实践,从而实现政策既定目标的动态过程。”②

政策执行是政策生命过程的关键环节,发挥着其他环节不可替代的作用。整个政策功能的实现依赖于有效的政策执行。政策执行在政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主要体现在: 1、政策执行是实现政策目标的根本途径。在公共政策过程中,制定政策是研究问题、确定目标的过程,但是公共政策的根本目的不在于研究问题,而在于解决问题,政策执行才是直接的、实际的、具体的解决问题和实现目标的过程。 2、政策执行是检验政策质量的重要途径。一项政策的正确与否,最终需要实践来检验,因为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通过执行政策,才可以知道政策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 3、政策执行是后续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任何政策都不可能一经制定就尽善尽美,政策制定者往往需要在政策执行的过程中根据反馈回来的信息加以修正和完善,或者制定新的政策。 总之,政策执行的作用和影响贯穿于整个政策过程的始终。因此,要想让公共政策顺利执行下去,首先就必须高度重视政策执行活动,把政策执行作为政策研究不可缺少的内容。 二、影响政策执行的因素 将计划转化为实践有时并不像想象的那样简单。很多时候,政策已经制定好了,但是实际上却并不能像当初设想的那样得到有效的执行,执行的现象和结果并不令人满意。这是因为,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政策执行总是直接的或间接地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只有通过对这些因素加以分析,才能够排除这些因素对政策执行的影响,从而使政策顺利地执行下去。我

公共政策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公共政策:是权威的国家机构及公共团体为了实现特定的公共目的,对社会价值进行合理配置的决定与实施过程。 公共性:是区别于私人而言,是指政策属于从私人领域中抽离出来的,代表公共利益,而不是少数或个别人利益的。 分配性政策:通过合法化途径,对优惠的对象与契约进行法律认定,对社会中较重要部分的要求予以回应。 规制行政策:利用政府的权威对社会和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各种不良现象进行管制和约束 再分配性政策:发挥资源的再调配,以达到社会公平的目的 构成性政策:对政府机构和组织制度进行设计、变更、完善的组织政策 公共政策功能:指公共政策通过执行在现实环境中所产生的实际效果和影响 公共政策客体:指公共政策实施中将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和会受到影响的目标群体 公共政策主体:指参与和影响公共政策决定、执行、监督等过程的组织、团体、个人。 公共问题: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共同受其广泛影响,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那些公共性社会问题。 政策执行:政策方案被采纳后,政策执行者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运用各种政策资源,以实施、服务和宣传等行动方式将政策观念形态的

内容转化为现实效果,从而使既定的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过程。 自由裁量权:行政主体在行政管理活动中所拥有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和自己的意志,自行判断、自行选择采取最为合适的行为方式及其内容的一种行政权力 权力:就是一个或若干个在社会生活中即使遇到参与活动的其他人的抵制,仍能有机会实现他们自己的意愿能力。 权威:来自某个确定源泉的某些命令被某个确定群体的人们服从的概率。 政策议程:指那些引起深切关注并确认必须解决的公共问题被正式列入商讨、规划、研究的议事程序,以决定政府是否需要对其采取行动、何时采取行动、采取什么行动的政策过程。 政策合法化:指行政首长或相应的立法机构根据自己的职责、权限,按照特定程序使各种提议中的政策方案上升到法律或获得合法地位的过程。 公共政策规划:政策行动主体对政策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经过民主的程序和方式,运用专业知识和技术,提出相应的解决政策问题的办法方案 公共政策决策:政策行动主体围绕一定的价值和目标取向,通过一定的程序进行竞争、协商、合作确定政策行动最终方案的过程。 公共政策案例:公共管理领域内某个管理问题或政策问题的描述和记录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指运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对公共政策案例进行

北京“摇号购车”政策过程的公平性分析

中央民族大学公共政策分析课程北京“摇号购车”政策过程的公平性分析

公平是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追求,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本质属性也决定了公共政策必须坚持公平性,但由于现行的公共政策存在某种程度上的公平价值缺失和偏差,一些公共政策出现了忽视全体公民合法权益的现象。 像目前备受争议的北京治堵二十八条政策之一的“摇号购车”施行已满一周年,据统计此政策一年减少了60万新车上路,有效的缓解了北京交通的拥堵,然而摇号政策本身的公平性、政策执行及监督过程中的公平性还是屡遭媒体等各方面质疑。 笔者将从摇号购车的政策内容、政策执行及政策监督三个方面剖析其不公平性的表现,并针对其不公平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意见,旨在“摇号购车”政策能够更好的为“首堵”服务,也希望在和谐社会这一目标的引导下,“摇号购车”政策的公平性能够逐步回归与强化。 关键词: 摇号购车;公平性;政策执行;监督

前言 一、“摇号购车”政策简介 (一)政策出台 (二)政策相关介绍 二、政策过程的不公平性表现 (一)政策内容中引发的不公平 1、京籍与非京籍申请者的条件区别 2、申请条件“一刀切”的马太效应 3、政策实质上的不公平 (二)政策执行中引发的不公平 1、买车者不中签,中签者不买车 2、摇号过程不够透明公开 3、摇号购车存在地下交易 (三)政策监督缺失引发的不公平 1、公众监督的缺失 2、权力机构监督的缺失 三、提高北京摇号购车政策公平性的建议意见 (一)摇号购车申请条件应更加公平、细化 (二)推动政策执行的合理、透明、合法 (三)完善政策的监督的全面、透明以及环境建设 1、确保购车指标配置过程中监督的全面性 2、增加“摇号购车”政策执行的透明度 3、营造良好的政策监督环境 参考文献

公共政策作业2答案

公共政策作业2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从众效应指人们自觉不自觉地以多数人的意见为准则做出判断、形成印象的心理变 化过程。谢里夫的自动光点实验和阿西的线条判断实验发现并证实了从众效应的存在。 2.实验性理论认为,囿于政府决策笼罩着高度的不确定性,所以在政策正式出题之前 应进行慎重的社会实验或搞小范围的试点,以减少决策中的无知,避免执行中的缺陷,并预 防一些意想不到的后果。 二、单项选择题 1C 2B 3B 4D 5A 6A 7B 8D 三、多项选择题 1. ABCD 2.ABCD 3.ABCD 4.AD 5.BC 四、简答题 1.(1)官方决策者:立法机关、行政决策机关、行政执行机关、法院;(2)非官方参与者:利益集团、政党、公民个人、大众传媒、思想库 2、(1)建立团体斗争的游戏规则并充任裁判。 (2)平衡各方利益,力求彼此妥协; (3)以公共政策的形式出台折中办法; (4)以各种手段推动政策的实施。 五、论述题 1公共政策评估标准大致有八个方面: (1)投入工作量。即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所投入的各项资源的质与量以及分配状况;(2)效益。既包括公共政策推动的结果,又含有民众心目中认定的满意程度;(3)效率。通常表现为政策投入与政策效果的比率;(4)充足性。即满足人们需要、价值或机会的有效程度,它反映了绩效的高低;(5)公平性。即公共政策所投入的工作量,以及产生的绩效在社会不同群体间公平分配的程度;(6)适宜性。即公共政策追求的目标和所表现出的价值偏好,以及所依据的假设是否合适;(7)执行力。即探求影响公共政策成败的原因,进而导致因果模型的构建; (8)社会发展总指标。 2.当代公共政策的基本走向:

公共政策模拟考试试题及答案(7)

第七套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2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政策终结对象的是()。 A、权力 B、政策功能 C、政府 D、责任 2、由第一印象所引起的心理倾向属于下列选项中的()。 A、光环效应 B、首因效应 C、定型效应 D、反衬效应 3、下列选项中属于政策议程的内在引发机制的是()。 A、战争 B、生态变迁 C、国际冲突 D、武器技术的重大进化 4、下列对美国政党政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执政党的政策方针可以直接转化为公共政策 B、在野党的政策方针可以直接转化为公共 政策 C、不论是执政党还是在野党,其政策方针都不能直接转化为公共政策 D、在野党对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不具影响力 5、理性优化模型对人的前提假设是()。 A、经济人 B、社会人 C、复杂人 D、道德人 6、公共政策的广义合法性是指()。 A 、公共政策符合宪法 B 、公共政策符合法律 C 、公共政策符合行政规章 D 、公众对公共政策的认可和接受 7 、定型化政策不同于下列哪种政策()。 A 、程序性政策 B 、例行政策 C 、反馈政策 D 、常规政策 8、具体政策最典型的特征是()。 A 、稳定性

B 、变动性 C 、合法性 D 、合理性 9、“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取法乎中,风斯下矣。”这句话体 )的观点现了下列( A 、传统理性模型 B 、有限理性模型 C 、渐进模型 D 、小组意识模型 10、我国企业利改税的政策属于政策终结形式中的()。 A 、替代 B 、合并 C 、分解 D 、缩减 11、政策执行程序的核心要求是()。 A 、执行的灵活性 B 、执行的协调性 C 、执行的有序性 D 、执行的时限性 12、孔多塞标准又可以被称作()。 A 、两两对比法 B 、博尔达计数 C 、正负表决法 D 、同意表决法 13、新出现的刺激物对印象形成的心理效果称作()。 A 、首因效应 B 、近因效应 C 、反衬效应 D 、黄灯效应 14、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的关键环节是()。 A 、政策方案的设计 B 、政策方案的择定 C 、政策议程的建立 D 、政策方案的实施 15、政策规划的第一步工作是()。 A 、设计政策方案 B 、预测政策效果 C 、分析国际形势 D 、确定政策目标 16、对策论作为政策分析的创造性方法之一,又被称作()。 A 、脚本写作 B 、对演法 17、“一致并不一定是好事”反映了下列哪种模型的观点()。 A 、理性模型 B 、满意模型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房地产“限购令” 内容摘要:房地产作为国家的支柱性和先导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持续高速发展,但由于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相对不成熟,房地产投资过热、房价收入比过高、房价涨幅过快等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不少城市出现了房价增长幅度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不相符合、与城市居民收入水平不相协调的现象。为此,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政策,试图抑制房地产过快上涨,而“限购令”无疑是其中调控力度最强的政策,足以体现出中国政府打压房价,抑制房地产泡沫的决心。笔者试图结合公共政策动态运行过程来分析这项政策出台的背景、原因以及效果,并就这项政策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案例回顾 (一)“限购令”的出台: 我国于2010年出台“限购令”,通过加大对购房者购房条件的限制来打击房地产行业的投机行为,控制房价过快增长。2010年4月17日,“新国十条”出台,其中第3条明确指出要实行更为严格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要严格限制各种名目的炒房和投机性购房。条例指出,商品住房价格过高、上涨过快、供应紧张的地区,商业银行可根据风险状况,暂停发放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贷款;对不能提供1年以上当地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地居民暂停发放购买住房贷款。地方人民政府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临时性措施,在一定时期内限定购房套数。

“新国十条”出台后,各地根据其房地产现状陆续颁布“限购令”。2010年4月30日,北京出台“国十条”实施细则,率先规定“每户家庭只能新购一套商品房”。2010年9月29日国家多部门再次出台调控新措施,其后深圳、广州等多个城市陆续公布“限购令”。随后有上海、广州、天津、南京、杭州等16个一二线城市推出限购政策。2011年1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指出,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和房价过高、上涨过快的城市,在一定时期内,要从严制定和执行住房限购措施。通知明确规定,原则上对已拥有1套住房的当地户籍居民家庭、能够提供当地一定年限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当地户籍居民家庭,限购1套住房(含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对已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当地户籍居民家庭、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当地户籍居民家庭、无法提供一定年限当地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当地户籍居民家庭,要暂停在本行政区域内向其售房。通知还指出,已采取住房限购措施的城市,凡与本通知要求不符的,要立即调整完善相关实施细则,并加强对购房人资格的审核工作,确保政策落实到位。尚未采取住房限购措施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和房价过高、上涨过快的城市,要在2月中旬之前,出台住房限购实施细则。其他城市也要根据本地房地产市场出现的新情况,适时出台住房限购措施。 2011年8月17日,住建部下发二三线城市限购标准。12月,住建部知会地方政府,对于限购政策将于2011年年底到期的城市,地方政

公共政策要点整理

1.公共政策的作用:导向功能、管制功能、调控功能、分配功能 2.公共利益的界定:公共性、合理性、正当性、公平性 {第二章} 3.政策分析含义:政策分析是针对政策的制定过程及关节,就公共政策产生的原因、结果和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和调查的活动 4.政策分析类型:4.1研究型分析:研究周期、投入成本高,占有资料多,效果显示慢,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回应力相对较弱。4.2快速分析:多涉及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简便、快捷的分析过程、分析结果的及时提供,受到决策者的广泛关注。 5.方法论:批判性复合主义方法论 以多维定位为原则,借助多视角、方法、指标、数据资源和交流媒介观察和认识事物。 具体表现:多元操作主义、多重方法研究、多重分析综合、多变量分析、利益相关者的多重分析、多角度分析、多媒介交流 6.政策分析的基本步骤:定义问题、收集证据、分析原因、评估政策、开发方案、结果预测、择优选择。 6.1层次分析:1)可能的原因:直接原因,间接原因;2)合理的原因:现实条件下可以解决的原因和现实条件下不能解决的原因;3)可行的原因:现实条件下可以解决的原因。 7.政策交流过程:政策分析、材料引申、互动交流、知识利用 8.政策相关文件的利用:综合、整理、解释、简化、直观说明、总结

9.公共政策理念的内容:生命至尊、公平至上、民主为用、法治优先、诚信为基、宽容为怀、自由为体、民生为天、以人为本、和谐为贵10.政策主体:官方决策者[立法机关、行政决策机关、行政执行机关、法院]、非官方决策者[利益集团、政党、公民个人、大众传媒、思想库] 11.政策环境的构成:地理环境、经济环境、政治传统与政治文化、社会变迁、国际环境。 {第五章} 12.社会问题的含义:当一个社会的大部分成员或一部分有影响的人物认为某种社会状况不理想或不可取,应该引起全社会关注并设法加以改变 13.社会问题的特征:社会问题是一种客观条件、社会问题是一种主观定义、社会问题受价值判断的影响、社会问题是关系到大多数人的问题、社会问题的形成具有阶段性特征、社会问题多带有系统性特征 14.社会问题的类型:过失性社会问题、结构性社会问题 15.政策问题确认:指对于政策问题的察觉、界定和描述的过程 16.问题察觉:指某一社会现象被人们发现并扩散,逐渐引起社会公众和政府有关部门关注的过程 17.问题界定:是指对问题进行特定分析和解释的过程 18.问题描述:运用可操作语言(数字、文字、符号、图表等表达方式)对问题进行明确表述的过程

公共政策-串讲

公共政策串讲知识点 第一章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 1、政策研究定义及其包含4个方面的内涵与政策分析定义及其包含的4个方面内涵的区别点。 2、政策分析“政策分析”作为学术术语是由美国耶鲁大学教授林德布洛姆于1956年出版的《政策分析》一书中首先提出的。 3、政策分析作为一门学科产生的标志是奥斯汀。兰尼。 4、公共政策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政策科学或公共政策学发端于1951年拉斯韦尔和勒纳两位美国政治学家合编的《政策科学:视野与方法的近期发展》一书。 5、公共政策学=政策研究+政策分析以及公共政策学的定义和4个内涵。 6、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 7、非政府组织的7个特点。 8、公共政策的研究对象定义主要是。P67 9、公共政策学研究的对象公共政策包含的三个层次。 10、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的第二个基本方面是政策系统。包含:政策制定系统;直接主体系统;政策支持系统;制定系统内部的结构。 11、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方法包含三个方面。 12、研究设计的程序。 13、政策研究的资料收集方法。包含一手资料的收集和二手资料的收集。 14、公共政策的8种研究方法。系统分析(3方面)、矛盾分析(3方面)、历史分析、比较分析(比较种类)、个案研究(5个步骤+6种来源)、经济分析、制度分析、价值分析。 15、公共政策学的概念体现在内部构成上区分为三个层次。 16、史官制度、策士制度、谏议制度和科举制度。 17、“巫”、史”作为中国有文字传世以来最早的知识人和思想者。中国最早的史书《尚书·周书》。宋代苏轼在应考时所进的“时务策”之一《教战守策》。 18、没能成为学科的原因。P91 两个方面。 19、公共政策学是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和二战后初期孕育而于20世纪50年代初诞生。 20、从产业革命到20世纪初叶,直接为公共政策的研究做出重大贡献的学者有亚当·斯密、克劳塞维茨、卡尔·马克思、马克思·韦伯。 21、公共政策学产生的历史条件4个点。1)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三论”)。2)西蒙的有限理性和两个命题;博弈论。3)行为科学。4)凯恩斯主义。 22、公共政策学的诞生(标志和人物)。 23、公共政策学的初步发展(人物和四个方面的成就)。 24、公共政策学的近期发展(课题选择新取向;方法论的非科学趋向;公共政策学的建制化)。 25、美国政策研究机构。 26、公共政策学最早引入台湾,早于大陆。 27、第一个公共政策研究机构。 28、学习公共政策学的意义4点。 第二章公共政策与政策工具 1、侧重于4个方面(主体、方案、结果、综合)对公共政策的定义, 2、公共政策的定义及其包含的六个内涵。 3、公共政策产生的三个初始条件。 4、现代公共政策表现出来的4个方面。 5、政策类型两大块:从内容特征上划分(四大类);从形式特征上划分(横向和纵向)。 6、元政策、基本政策、部门政策(按什么标准划分、定义、又被称为) 7、战略、策略、战术(按什么标准划分、定义、又被称为、伟人的话语对应的点)。

(完整版)公共政策学简答题全解.docx

公共政策学简答题 1、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本质属性与基本功能: ( 1)基本特征:阶级性、目标性、强制性、相对稳定性 ①阶级性:是公共政策的本质特征,一定的公共政策总是要为一定的统治阶级的利益 服务的,超阶级的公共政策是不存在的。 ②目标性:在公共政策中,目标集中体现了社会成员的需要和利益追求。 ③强制性:公共政策作为社会公共权威所选择或制定的一种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有其 合法性基础并且具有权威性,因而它对于社会成员特别是目标团体具有约束 力和强制力。 ④相对稳定性:只有保持政策一定的稳定性,才能有利于特定社会问题的最终解决和 公共政策目标的实现。但是其稳定性又是相对的,需要根据具体事实进行 调整。 ( 2)本质属性:公共性是公共政策运行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评判一切公共政策的基 准性价值,成为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理念和核心精神。 ①阶级性和社会性:这两方面是紧密相联的,是阶级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②超前性 ③系统性:即公共政策往往不是孤立的,它们应是一个政策体系,这个政策体系是一个整体 ④合法性:这是极其重要的政治要求。 (3)基本功能:指公共政策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的功效与作用。从其对社会 所起到的基本积极作用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分配社会资源;规范社会行 为;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发展。 2、公共政策学产生的背景: 公共政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产生于美国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公共政策作为一门学科而出现,既是当代世

界中社会、经济和政治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也与战后美国特殊的社会状况密切相关。虽然导致公共政策学科产

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其中更直接的原因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社会问题的压力;政府管理的需要;政治科学的发展;其他学科的发展。 4、经验决策模型的基本观点: 政策制定的实际过程并非完全是一个理性过程,而是对以往政策行为不断补充和修正的过程。政策制定只能根据以往的经验,在现有的政策基础上实现渐进变迁。决策者要依据现有方案,通过与以往政策的比较,考虑不断变化的环境需要,对以往政策进行局部的、小范围的调适,逐渐把一项旧的政策转变成一项新的政策。①决策者不必企图调查与评估全面的政策方案,其只要着重于那些与现存政策只具有渐进性的差异者就可以了。 ②决策者只要考虑几个有限的政策方案就行。③决策者对每个方案,只评估几个可能产生的重要后果而已。④决策者所面对的问题,一直在重新的界定。渐进主义斟酌目的与手段之间的调适,其结果使得问题较易处理。 ⑤社会问题没有单一的解决方案,而是透过分析与评估的过程,永无休止地对所面对的问题,提出一系列的指正。 ⑥渐进决策是补救性的,其适应于减轻现行的具体的社会问题,但较少着重于将来社会目标的增进。 5、传统公共政策过程模型的成就与局限: (1)过程模型的主要贡献 首先,过程模型简化了复杂的政策过程。 其次,过程模型带来了众多关于公共政策过程各阶段研究的成果,加深了人们对政策过程的认识,丰富了政策科学理论和公共政策分析的方法。 第三,过程模型为全面了解现实的政策运行提供了一种有用的概念框架,尤其是它与常识相一致,易于被接受、把握和运用于实践之中。 第四,对于政策过程的强调,使研究不再严格地依附政治科学中逐渐增多的公共行政和制度的研究,以及在经济学偏好中的准市场研究。 (2)对过程模型的主要批评 第一,“阶段模型并非真正是一个因果关系模型”,也就是说,它并不适合预测,或者甚至指示一个阶段怎样导致另一个阶段。

两性不平等现象

身边性别不平等的现象 从古至今,封建思想根深蒂固,什么重男轻女论、三纲五常论等等思想根植于人们心中,女性的一直以来地位低下,备受社会的压力。现如今,虽说思想解放,女权主义登上历史舞台,女性振臂高呼男女平等,但生活中某些方面仍然存在不平等现象,尤其是在我国农村和一些偏远地区,男女不平等的现象仍然十分猖獗。下面我们来从生活方面剖析男女不平等的细枝末节。 我认为人生来平等是不言而喻的真理,是不可撼动的事实。但现实总是那么不尽人意。即便人们嘴上说男女平等,可不平等的影子总是人们无法打破的枷锁。就社会舆论来说吧,女性受到社会舆论的压力明显高于男性。现如今的离婚率非常高,那么就拿离婚来说,离婚后女性受到的舆论压力要高于男性,而男性离婚后再婚的比女性更容易。这是不是一种男女不平等的现象呢?可以说再怎么宣传和认可男女平等,社会舆论还是会无意识的偏向男性。那么如果男性娶了比自己年龄小的多的女性往往社会舆论可能会说这个男性有本事云云。但如果反过来呢?女性嫁给了比自己年龄小很多的男性,将会承受多大的社会舆论压力,社会舆论又会将她说的何其不堪。这只是一个小小的方面,但仍然投射出了一个道理——要想真正实现男女平等道阻且长。身边这种男女不平等的现象不胜枚举,比如说女生穿衣服太暴露,漏出身体非隐私部位多了,就是行为不检点、丢脸、不自爱的表现,甚至觉得这种女生活该被骚扰。反观男生,大家就可以给他找好“借口”,可能是怕热,还有可能赞叹一句年轻真好。这种差别对待可以

说随处可见,爱美可以说是女孩的天性,穿漂亮的衣服、喜欢打扮是她的权利,并不是有些人对她进行骚扰的借口。人人都说男女平等,但却不摘下有色眼镜呢? 女性和男性从出生到上学,再到工作甚至结婚都有不平等的情况。在很多农村和偏远地区仍然继承了重男轻女的思想,很多时候家里都偏心男孩,因为在他们觉得,女孩嫁出去后就是别人家的人了,老了还得靠男孩养老等等,所以有些女性从出生就受到不平等的对待。上学的时候,人们都说学理科女生不如男生、女生学不过男生(即便有些女生明明成绩很好),甚至有些老师都这样说。我想很多人都听到过这样的“女孩没有男孩聪明论”吧。甚至高考完填报志愿时,就会有很多所谓的亲戚来给你传播“女孩子将来能干啥,就填个师范当老师就行了,安安稳稳的,你又不是男孩”这样子的话。我想说不要给女孩贴上不可以、不行的标签,他们有追求自己爱好和梦想的权利,为什么女该就不能追求自己的理想呢,为什么男孩能做,女孩就不能做呢?所谓的女孩要找一个稳定的职业又有何缘故?男孩可以在不稳定因素里闯荡,女孩就应该墨守成规、循规蹈矩且安安分分吗?说这些话的人可能并没有想过这会如何打击一个女孩的自信,本来对未来充满向往的心情大打折扣。女孩并不是为家庭而生的,有些事情女孩也可以做的很好,甚至更好。 不仅在出生成长过程中,甚至上学的时候有不平等现象,在工作中的性别不平等现象也很严重。在职场上也有性别歧视,在美国,雇主问女雇员是否有男朋友或者打算何时结婚也算是一种性别歧视,甚

实现公共政策的公平

内容提要 本文深入阐释了政府实现社会公正与公共政策的关系,论述了为了体现社会公正公共政策要遵循的原则,以及这些原则如何具体的渗透到政策制定与执行的每个环节。作者较有创意地提出了社会公正的概念,指出,发展元政策,定性问题定量化研究技术,灰色评估等技术是提高公共政策质量,从而使政府更好地实现社会公正的有效途径。 社会公正是一种关于社会价值取向的理想状态,在这种状态里,社会的不同利益主体(包括个人)遵照同一规则行动,在此规则下,他们保护与追逐各自应得的利益,最终实现彼此动态的利益均衡。那时,每个个人的生存空间都是不断扩展的。 社会公正包含三个方面的含义:第一,它是一种理想状态(目标状态)。从历史上讲,社会公正是从未真正实现过的。人们倡导生而平等,向往自由博爱,正是由于他们长期处于受歧视,受欺诈的情境中。人们生来存在生理、身份、地位的差别,因而造成拥有利益的差别,最终利益相近或相似的个体分属于相差悬殊的利益集团。已形成的利益格局不易打破,加上公正本身的概念的复杂,社会公正未真正实现过。但人是有理性的,随着人类文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人们认识到:不规范的竞争会造成无谓的损失,越来越多的人希望有彼此接受的规则,这一规则能保证人们得到应得的利益,他们的这种愿望就称为社会公正。它应该是不同利益主体行为的底线。但它到目前为止只能是一种目标状态或理想状态。第二,它的实质是一种社会权益的正当划分。没有权力就没有利益,正是因为社会中的个人或集团要维护和追求自己的权力与利益,他们之间才互相争夺,造成出现不公和不正义的情况,因此主张社会正义就是主张权益的合理划分。第三,社会公正最终是个人追求自我空间的扩展。个人是社会的最小单位,社会公正的最终目的是为个人的。人类从茹毛饮血到今天的文明人,经历了无数的斗争,其文明的最重要的标志是个人逐步独立,个人价值受到尊重,个人的生存空间得到的扩展。 维护社会公正是政府应有的职能。首先,在历史形成的利益格局中,政府是最为强大,最处于优势地位的权威性的集团。它拥有足够的权力与强有力的工具维护社会的秩序。达到社会公正最关键的问题是一套符合社会公正的规则,并且,这一套规则是多数公众愿意且能够遵从的。政府正是拥有这一权力的主体。其次,维护社会公正是政府与公众之间达成的一种契约。公众赋予政府以公共权力,委以政府处理公共事务的责任,让其保证社会运行的秩序;同时政府从公众中索要人才,收取财款及各种资源,以维护自身的生存、壮大与发展。最后,社会公正是一种价值取向,它要求有其产生的环境。“正义是由社会创造的环境培养与维护下来的。”同样,社会公正要靠社会创造环境,此环境的培养与维护主要是靠政府。 由上可知,政府维护社会公正是责无旁贷的。那麽,政府如何维护社会公正呢?无疑,就现代而言,公共政策是政府管理社会事务的主要方式之一。政府是处于社会这个大环境中的一个复杂的系统,公共政策则是它的主要产品。产品的性能反映了政府的职能。因此维护社会公正是政府制定与执行公共政策时必定要考虑的。也就是说公共政策要体现社会公正。 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首先要有一套价值标准,其价值标准最直接地反映社会公正。制定价值标准要考虑到如下因素: 1利益的表达形式。实现社会公正的实质是利益的划分,这就要求政策的制定与执行者认清什麽是利益。利益有多种表达形式。依表现形式:它可以是实物,地位,心理激励;依时间;它可以是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等。 2涉及的利益主体。 3价值标准的配套 利益有不同的表达形式,社会存在不同的利益主体,他们由于所处的具体情境不同,所持的价值观不同,对不同形式的利益的要求不同。每个利益主体出于自己的认知,将不同形式的利益进行排序,分出优势利益,次有利益,一般利益等。也正是由于这一原因,利益才有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