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镇环卫一体化集中整治实施方案

某镇环卫一体化集中整治实施方案
某镇环卫一体化集中整治实施方案

***人民政府

关于开展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集中清理治理的

实施方案

为深入推进我镇环卫一体化工作进一步开展,提高我镇环境质量,改善镇村面貌,根据我镇制定的关于《***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实施方案》的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活动范围

本次集中清理治理活动的开展以自然村为单位,开展范围包含全镇1*个自然村,自然村负责人作为本村内此次活动的直接责任人。同时实行工作人员包村制,根据实际情况将工作人员安排到各自然村对集中清理治理活动进行现场督导,每位工作人员负责一个或两个自然村的集中清理治理活动。

二、时间要求

本次集中清理治理活动开始时间为6月1日,活动将持续一个月,6月底前结束。活动开展期间,全镇**个自然村要严格按照时间要求,结合自身情况,合理安排好活动开展计划,要保证活动的持续时间。

三、活动标准

(一)硬件配套。

村内有垃圾方箱,并配备必要塑料垃圾收集箱(1000人以内的不少于4个、1000—1500人的不少于8个、1500人以上的不少于10个)。没有垃圾方箱或塑料垃圾桶达不到规定个数的,视为硬件配套不合格。

(二)环境卫生。

1、村庄主道路两旁、进村出入口、村庄结合部无“三堆”、生活垃圾,否则视为不合格。

2、村内主要道路路面清洁,绿化带内无杂草,路边无垃圾、杂草。否则视为不合格。

3、村内小巷内路面平整,无杂草、“三堆”和生活垃圾。否则视为不合格。

4、村内河道、沟渠内无生活垃圾。否则视为不合格。

5、垃圾方箱、塑料垃圾收集箱摆放整齐,周围无外溢垃圾。否则视为不合格。

四、奖惩措施

在活动要求时间范围内按时完成清理治理,并上报相关部门申请验收。

验收通过的,按照该村人口比例给与一定奖励;验收不通过的,责令限期整改,若在活动规定时间内整改完成并通过复查的,不予追究责任。

在活动规定时间内不能按期完成清理治理的,将对该村直接负责人给与惩罚并要求限期完成清理治理,同时取消该村在将来所有环卫一体化相关活动中的评优资格。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

包村人员要正确认知此次活动的重要性。切实履行好自己作为包村人员的职责和义务,真正做到走村入户进行督导,在督导过程中要有高度的主动性和原则性,对于清理治理不达标的现象及时提出并帮助其完成整改。包村人员要切实承担起包村责任,将督导工作做到有始有终,不要在活动开展的前期到村看看,以后便不闻不问。各自然村负责人主动承担任务。各村负责人一定要认清本次活

动的重要意义,站在群众的立场思考问题,尽全力配合好包村人员的安排和督导,积极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切实完成好本次活动。

(二)明确责任分工

1、环卫一体化领导小组成员及相关督导考核单位负责活动期间具体事务的安排和调度工作。相关单位要安排人员在活动期间定期对活动进程进行抽查督导,并形成抽查记录,掌握活动进度。

2、各包村人员要合理安排本职工作和本次活动,在不耽误本职工作的前提下,保证帮助自己负责的村居搞好本次集中清理治理互动。原则上,包村人员每周要到所负责村居进行两次督导,督导其完成清理任务的同时要针对所在村居环境卫生的保持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3、各村居负责人和保洁员主要负责主干线公路两侧、村村通道路两侧、进村路口、村内大街、房前屋后的“三堆”清理及路面、公路两侧绿化带、路边沟、沿街户门前的卫生保洁,要求绿化带内无杂草、方便袋等垃圾,路边沟达到平顺畅通无垃圾,沟底达到一条线标准,无利用边沟引水、种植农作物、堆放农作物及秸秆等现象。保洁人员必须把清扫的垃圾倾倒在规定的垃圾集中收集点,任何人不得乱倒垃圾和私设零星垃圾点。

(三)广泛宣传发动。活动期间要充分利用会议、广播、宣传栏等形式,大力宣传本次的重要意义和目标任务、路域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统一思想,把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引导好、发挥好,为推进我镇环卫一体化工作集中清理治理活动营造良好氛围。

附件:环卫一体化工作集中清理治理活动包村人员名单

2015年5月31日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实施方案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实施方案 文章来山课件w w 5k J.cO m文秘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会议精神和X办字(2015)XX号文件精神,切实改善全镇农村人居环境,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今年全面铺开、三年提前验收、五年完善巩固”的总体要求,坚持“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目标,明确治理任务,完善体制机制,规范治理操作,保障治理费用,严格督查奖惩,加强领导指导,全镇启动,全民动员,攻坚克难,埋头苦干,使全镇农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并形成长效机制,使广大农村成为干干净净、漂漂亮亮、井然有序、和谐宜居的农民幸福家园。 二、推进目标 一是2015年,全镇全面铺开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所有村庄开展大规模爱国卫生运动,彻底清理存量垃圾,清除卫生死角;普及卫生公约,在所有村庄张贴并组织宣传和实施,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家喻户晓、人人明白,自己动手、清洁家园;明确农户是农村生活垃圾

源头分类治理责任主体,保洁员是村庄保洁主体,村组理事会是监管实施主体。到2015年末,村庄层面生活垃圾治理必须的设施,实现全覆盖;镇级层面治理设施、环卫队伍及治理运行机制,实现70%覆盖;公路、河流、景区、工业园区、农业示范区等重点区域,实现“零垃圾”全覆盖。二是要建设镇、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设施,构建农村环卫队伍。三是要建立和完善“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处理)”的城乡环卫一体化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完成农村存量垃圾集中治理。四是到2017年底,力争用三年时间,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有人管事”、“有办法干好事”,全镇90%以上村庄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通过县级检查验收,并健全农村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五是到2019年底,全镇所有村庄形成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新常态,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水平和运行质量较高,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成为干部群众自觉行动和良好习惯,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改善。 三、实施步骤 (一)2015年2月至2015年12月为宣传发动、全面铺开阶段 1.2015年2月至5月:制定方案,宣传发动。重点围绕“四个一”,广泛发动群众,营造人人关心环境建设、人人参与垃圾治理的良好氛围。通过全方位宣传活动,做到家喻户晓。发放一封倡议书。印制《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共建美好幸福家园》、《垃圾分类处理》等各类倡议书发放到每家每户,倡导广大群众争做环境整治的宣传者、推动者、引导者和监督者。设置一个宣传栏。各村在人口密集地方要设

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实施细则

庐镇乡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做好全乡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健全农村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营造清洁、优美的乡村环境,结合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乡行政区内街道、村、企事业单位生活垃圾的收集、运输和处理。 第三条按照城乡环卫一体化规划,建立乡、村、企事业单位管理网络,健全“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运行体系。 第四条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应当遵循政府主导、分级负责、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原则。 第二章管理机构及职责 第五条成立乡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乡计生办。 第六条成立庐镇乡环境卫生办公室,配备专职管理人员。环卫办主要职责: (一)负责每天对街道、企事业单位及村环境卫生的巡查暗访、督促整改,每周至少进行一次督查通报。 (二)负责对保洁员日常监督、考核,确保保洁、清运效果。 (三)负责对村环卫专管员的工作调度、业务指导以及村保洁员的业务培训。 (四)负责乡村保洁员档案管理,做好奖惩的公开和公正。

第七条各村民委员会负责辖区内环卫一体化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建立村环境卫生管理网络,明确1名村干部具体负责环境卫生工作。 (二)宣传城乡环境卫生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把环境卫生日常监管制度纳入《村规民约》或《卫生公约》,增强村民的环境卫生意识。 (三)负责本村保洁员的聘用、辞退,合理划分保洁员责任区域,严格落实环境卫生清扫保洁制度,按要求合理设置垃圾收集点。 (四)对本村环境卫生进行监督检查,每日至少巡查一次,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五)推广完善门前“五包”责任制,提高群众的自律意识。 (六)积极创建城乡环卫一体化示范村,村容村貌达到“三清、五化”(清建筑垃圾堆、柴草堆、粪土堆,硬化、净化、绿化、亮化、文化)标准。 第三章保洁队伍与设施设备 第七条保洁队伍按以下标准建设: (一)各村要按照常住人口的1‰的比例配齐保洁人员。 (二)乡主干道路、河道原则上每2公里设1名保洁员,街道适当增加保洁员数量。 第八条村保洁员工作职责: (一)保洁员上岗时须着工作标志服,坚守工作岗位,坚持巡回保洁,做到见脏就扫。

镜岭镇“清洁家园、美丽乡村”环卫一体化实施方案

关于印发《镜岭镇“清洁家园、美丽乡村” 环卫一体化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村、企事业单位: 现将《镜岭镇“清洁家园、美丽乡村”环卫一体化工作的实施方案》下发你们,望你们认真组织研究,抓好方案的落实。 二○一二年三月三十一日

镜岭镇“清洁家园、美丽乡村” 环卫一体化工作的实施方案 营造一个清洁优美、文明有序的城乡环境,是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质量的需要,也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内容。为进一步加强城乡环境卫生和容貌秩序管理,根据《2012年新昌县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工作实施方案》(新政办发…2012?26号)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镜岭镇集镇范围及农村环境卫生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清洁家园、美丽乡村”为目标,按照“城乡统筹,资源整合,动态管理”的原则,推进城乡垃圾收集处理一体化进程,逐步实现城乡环卫工作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 进一步健全“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四级城乡垃圾收集处理一体化管理体系,加快建立城乡垃圾收集处理长效管理机制,改善环卫保洁监督体系。总体上做到垃圾收集不遗漏、存放不暴露、清运不延误,村生活垃圾基本达到日产日清,无成堆暴露垃圾、无卫生死角、沿路沿河无成堆垃圾。到2012

年底,各行政村生活垃圾收集覆盖率达到100%,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达到80%以上。 三、组织机构及运作方式 镜岭镇所辖范围的保洁清运工作由镇环卫所和村自愿保洁相结合。在垃圾清扫清运过程中,由镇环卫所专职管理辖区内的环卫保洁清运和监督工作。镇成立环卫工作领导小组,以石永明镇长为组长,为常务副组长,、为副组长,环卫所所长及各办主任为成员,下设办公室,主任由兼任。各行政村也相应成立环境卫生工作领导小组。 四、工作实施 按照整体部署、突出重点、城乡统筹、协调推进的总体要求,以“加快农村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行政村全覆盖”为突破口,开展卫生集中整治工作,全面促进我镇农村环境卫生状况的根本好转。 (一)保洁范围及责任 1、街容街貌整治。由村建办和镇保洁队伍监督与负责,镇保洁队伍由聘用保洁员、大学生村官、镇工作人员和镜岭中学学生组成。主要针对振兴路两旁、学校周边、门前屋后的陈年垃圾、杂草、白色污染物等进行清扫清除;规范镇内公路沿线商铺的招牌设置,对乱贴乱画的垃圾广告要坚决予以铲除;取缔占道经营、店外经营和马路市场、马路修理;严禁违法建

2019城乡环卫一体化PPP项目实施方案2018城乡环卫一体化PPP项目实施方案

城乡环卫一体化PPP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 2018年10月20日,省领导对国家重点功能生态区县环境治理工作做 了重要批示,要求“探索一条政府与有信誉、有实力的重点企业合作的环保 新路”。 2018年11月2日,省财政厅下达《2015年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 支付增量资金的通知》,并要求41个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市增量资金 集中用于支持垃圾收运体系建设,同时,省财政专门安排 垃圾收运体系建设财政奖补资金,视县市垃圾收运体系建设成效及与企业合 作推行PPP模式的情况,进行检查后再行分配。 为做好城乡生活垃圾管理工作,促进生态环境建设、统筹城乡一体化 发展,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村民生活质量,同时为了缓解地方财政压 力,提高运行效率,转变政府职能,此项目按省财政厅、建设厅、环保厅的 相关指导,以PPP模式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 (二)项目概述 根据实际情况,将城乡环卫一体化工程分为两期实施,本项目为第一期工程。 本项目的目标为: 1、新建xx大型垃圾水平式压缩转运站,并将其打造为集压缩减量中

转、样板展示、互联网监控中心三位一体的样板工程。 2、完成全县域垃圾压缩站的布局,并将前段垃圾收集延伸至行政村,形成较为完善的全县域垃圾收转运系统。垃圾收运量充分满足海螺水泥厂的垃圾焚烧能力,约210-220吨/日。 3、提升城区道路机械化清扫保洁能力,引进先进的机械设备及管理体系,使得县城的清扫水平达到中型城市水平。

4 、筹备筹建西北片区集生态处理,垃圾分类等功能为一体的复 合型垃圾处理中心。 本项目完成后,能基本解决业已存在的农村垃圾处理难的问题,能基本实现人口密集区地区的垃圾日产日清,并能将打造成为省生态示范县的典范。 (三)项目资金来源 本项目资金来源于五个方面: 1、城管局原有环卫支出; 2、各乡镇原有用于集镇及农村的垃圾收转运支出; 3、生态办用于农村治理的专项资金; 4、国家重点功能区转移支付增量资金; 5、省财政垃圾收运体系建设财政奖补资金,具体金额视检查情 况而定。 (四)项目建设投资及运营费用 不含存量资产接收,本项目建设总投入约XXX万,总运营费用约 XXX万(已含税金6%企业利润8%融资成本6%,其中土建部分中涉及到的土地(含三通一平等),由政府无偿提供使用。主要内容有: 1、建造日处理量为200-400吨的水平式压缩中转站:建造成本约XXX PPP公司负贡 县生态办负靑

论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美丽乡村建设

2012年第·3期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TaiYuan Urban Vocational college期 总第128期 M ar2012 [摘要]城乡一体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社会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逾越的历史过程。在工业化、城市化不断推进的宏观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不能局限于乡村的自我完善,而是应当顺应城乡一 体化发展的历史趋势,探索一种适合乡村建设与农村城市化有效契合的农村新社区模式。因此, 在某种意义上,农村新社区成为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载体。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美丽乡村;农村新社区 [中图分类号]F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046(2012)3-0011-02 论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美丽乡村建设 骆敏,李伟娟,沈琴 (浙江绍兴县委党校,浙江绍兴312000)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 不断健全,面貌日新月异,但与城市相比,人居环境建设整体还显落后,不少地方脏、乱、差现象依然存在。围绕“规划科学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建设美丽乡村,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也就成为进一步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但是,在工业化、城市化不断推进的宏观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不能局限于乡村的自我完善,而是应当顺应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历史趋势。 一、美丽乡村建设必须顺应城乡一体化的历史趋势 城乡一体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社会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逾越的历史过程。人类社会以渔猎社会为起点,逐步向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发展。在农业社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农民是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在工业社会,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工人是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由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农业的地位不断下降,大量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成为新兴工人阶级的组成部分,农民的数量不断减少,影响力不断减弱,最后作为一个完整的阶级退出历史舞台。随着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发展,制造业不断转型升级,产业工人的数量持续减少,工业的主导地位将慢慢让位于服务业。目前,国内许多发达地区基本上进入了工业化中后期,信息化与工业化开始深度融合互动,真正的职业农民已经很少,更多农民从事的是非农产业。事实上,中国的小农经济正在走向历史的终点。 城乡一体化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长期以来,由于以户籍制度为核心,我国形成了鲜明的城乡二元结构。通过牺牲农业支援工业,牺牲农村支援城市,城乡之间不论是在居民收入,还是在基础设施、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方面,都形成了极大的差距。这种差距严重影响着经济效率的提升和社会活力的迸发,影响着社会的和谐与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由于我国农村的分散性,在农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产品投入,以及建设类似于城市的庞大服务系统,显然不具有现实性和合理性。另一方面,农村人口数量众多,土地资源短缺,报酬递减,不可能依靠农业的发展实现农民的增收致富。只有加快城市化,减少农民,把多数农民从土地上转移出去从事非农产业,才能提高收入水平,实现农业的规模经营,也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由此可见,不论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趋势,还是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都无法回避城乡一体化的问题。美丽乡村建设同样必须正视这一宏观背景。 美丽乡村建设最早源于浙江湖州安吉。从2008年初开始,安吉县开展了“中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用十年左右时间,把全县187个行政村都建设成为“村村优美、家家创业、人人幸福、处处和谐”的现代化新农村样板,构建全国新农村建设的“安吉模式”。2010年6月中共浙江省委、省政府决定推广安吉经验,提出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美丽乡村建设由此上升为全省性的战略决策。 美丽乡村的“美丽”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生态良好、环境优美、布局合理、设施完善,二是指产业发展、农民富裕、特色鲜明、社会和谐。具体包括四个层面的“美”:规划科学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素质美。由此可见,美丽乡村之“美”既体现在自然层面,也体现在社会层面。 客观地说,对于安吉这样一个山区县而言,地广人稀,山多人少,本身具有良好的生态禀赋,在打造中国竹乡、全国首个生态县的基础上,建设美丽乡村,更多的是要在自然美的基础上增添生活美、社会美的因素。 但是,美丽乡村建设不能“一刀切”,要根据社会形势的发展,因地制宜,充分体现时代的气息和自身的特色。在城乡一体化快速发展的宏观背景下,美丽乡村不可能再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更要顾及城乡统筹这一时代要求,探索一种适合乡村建设与农村城市化有效契合的农村新社区模式。 二、农村新社区是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载体 农村新社区是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载体。农村新社区相对于传统农村社区而言, 11 ··

环境卫生城乡一体化工作实施方案

环境卫生城乡一体化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大县域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力度,全面深化环境卫生保洁工作市场化、社会化进程,提高全县环境卫生保洁工作质量,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县委、县政府建设“精细优美”的城市与和谐秀美乡镇的目标要求,以“企业化管理、市场化动作”为手段,探索建立全域覆盖的城乡一体化环境卫生保洁工作机制。 二、工作目标: 按时“村扫乡收集县清运”的总体工作思路,力争在x年5月底完成全县城乡环境集中整治工作;x年6月份启动城区保洁市场化运营工作;x年9月份完成环境卫生保洁工作的基础设施建设与设备购置工作;到x年10月份,基本理顺工作管理体制,建立完善城乡一体化的环境卫生保洁工作机制。 三、具体方案: (一)改进城区保洁工作机制 1、推进城区道路清扫保洁市场运营。积极探索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引导社会专业化保洁企业参与,建立起适应我县城区道路清扫保洁作业的长效管理机制。要通过体制改革,实行管干分离,实现城市管理部门从“环卫运动员”向“环卫裁判员”的转变,提高城区保洁工作的质量与管理水平。城管局负责城区垃圾清运、中转和乡镇中转

站(垃圾集中收集点)的清运工作,县财政全额保障清运经费,中转站(含二次转运站)、垃圾山维护经费。 2、建立城区小街小巷保洁联动机制。按照辖区负责的原则,由秀谷镇负责完善小街小巷清扫保洁工作运行机制,建立清扫保洁队伍、考核评比方案。要充分发挥居委会管理职能,将小街小巷保洁工作纳入其工作目标考评。要结合单位挂点社区工作,将挂点社区与单位所包片区的环境卫生保洁工作与单位综合考评相挂钩,建立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工作态势。 (二)构建农村保洁工作体系 1、夯实农村工作基础 (1)完善农村环境卫生设施。各乡镇按照标准,配齐垃圾桶,建好垃圾窖、垃圾中转站或垃圾收集点,进一步完善农村环境卫生设施。 (2)组建农村清洁保洁队伍。各乡镇要结合实际,合理配备农村保洁人员,实行不同时段的常态保洁,同时要完善保洁员考核制度,加强对清扫保洁队伍的管理,确保区域内的环境卫生。原则上每个村小组(华侨管理区以分场为单位)安排一名保洁员,县财政按3600元/年奖补清扫保洁经费给乡镇。 (3)构建农村垃圾收集机制。各乡镇要组建一至两家专业清运公司,实行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将本区域范围内的垃圾,由清运公司负责收集到垃圾中转站或垃圾收集点,并负责收集本区域范围华侨管

关于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意见与关于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意见汇编

关于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意见与关于城乡环卫一体化 管理意见汇编 关于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意见 一、任务目标 围绕城乡环卫一体化目标,建立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一体化机制,加快建设垃圾中转站、村级收集点、环卫队伍,实现“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为人民群众创造清洁优美的生产生活环境。 二、环卫基础设施和组织建设 (一)加强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各村人口规模、垃圾产生量,在村级人员相对集中的区域设置垃圾收集池,1000人以下的村建设2个垃圾池,1000-XX人的村建设3-4个垃圾池,XX人以上的村建设4-6个垃圾池(垃圾池的标准为长宽高2:4:1.2或2:3:1.2,垃圾池开口为1米或1.2米,外墙统一刷草绿色涂料);有条件的村可以购买垃圾收集桶。对于各村按照标准建设的垃圾池,镇财政每个给予500元的补助资金;购买垃圾收集桶40个以上(含40个)的,给予1000元的补助。同时,镇政府给每个党总支配备1-2辆垃圾运输车。 (二)加强环卫组织建设。镇政府成立环卫所,各党总支设立环卫一体化工作站,党总支主任兼任工作站站长,负责所辖区环卫日常工作。各村按照人口总数的2‰配备保洁员,具体负责村内环境卫生的保洁、垃圾的收集以及垃圾收集点的卫生清理,实行定人员、定标准、定路段、定责任,做到日产日清,保洁常态化。

三、运作模式 (一)实行环卫有偿服务制度。根据市物价部门核定的标准,结合村级实际,由村级负责向每户每月收取8元的环卫服务费,其中4元上交镇环卫所,用于支付各村收集点到镇垃圾中转站的运输、车辆保养等费用;各村自留4元用于支付村级保洁员的工资及管理维护费用,做到专款专用,任何人不能截留、挪用。 (二)建立科学的运作程序。按照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运作程序,建立科学的环卫一体化运作程序。一是村收集:坚持每天一保洁、一天一清理的工作制度,各村保洁员每天定时保洁、定时收集垃圾,并运送到指定的垃圾收集池内。二是镇转运:各环卫工作站定时将所辖村垃圾收集池内的垃圾运至镇垃圾压缩中转站。三是市处理:垃圾经压缩后,由市统一进行无害化处理。 (三)建立村民自治长效机制。大力倡导文明卫生的生活方式,引导群众自觉摒弃乱扔垃圾、乱堆乱放等不良习惯,树立公共卫生意识,形成人人爱护环境、户户遵守制度的浓厚氛围。各村要把环境卫生工作纳入《村民自治章程》,对于乱扔垃圾、不按规定上交环卫保洁费的群众,采取相应的村民自治措施。 (四)扩大环卫工作的覆盖面。对于全镇范围内的企事业单位,参照有关规定购买垃圾箱,上交保洁费,由环卫所负责实施。 四、组织领导 为确保环卫一体化工作顺利推进,成立由镇长任组长,副书记、分管副镇长等同志任副组长,财政所、建房办、环保所、城管执法办、城管中队、环卫所、党总支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全镇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导工作。同时,坚

横县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汇报资料详解

博白县城乡环卫一体化PPP项目汇报 启迪桑德环境资源股份有限公司 二零一六年五月

博白县城乡环卫一体化PPP项目汇报 尊敬的博白县委、县政府: 博白县,古称白州。位于广西东南部,辖28个乡镇326个行政村(含居委会),地处东经109°38′-110°28′北纬21°38′-22°28′。总面积3835平方公里,人口185万,是世界第一大客家人聚居县,隶属玉林市。与广东湛江市以及广西北海、钦州相邻,是沿海与内地的交汇点,具有西部的东部、西部的沿海区位优势,是大西南出海的重要通道 为推动博白县“美丽广西生态乡村”及“智慧城县”的建设,启迪桑德公司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针对博白县生态文明建设及环卫情况进行了初步的对接,结合公司的行业经验和博白县的环卫现状及财政情况,我们对博白县城区及下辖28个乡镇道路清扫保洁及生活垃圾分类、分拣、清转运制定了初步运营方案,现综述汇报如下,请领导批示! 一、合作模式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城县生活垃圾处理实施方案》的通知(桂政发[2011]146)号文件及《广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组织学习全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情况摸底的通知》开展城乡垃圾整治工作,我司针对“博白县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以下简称博白县环卫项目)与博白县人民政府 1 / 10

采取政企合作(PPP)模式;在博白县成立合资环卫作业公司与政府相关部门签订项目特许经营协议,承接本项目。 本项目推荐采用PPP(30年)模式,该模式为目前国家及广西省主推的商业模式,同时可按照相关政策申请国家和地方资金补贴,减少县政府财政支出和分解财政压力。 1、合作计划及步骤: 1、我司与政府部门就共同成立合资公司事宜展开谈判,约定各自的出资方式和股份比例等,通常政府环卫作业部门以现有环卫设备等资产经过评估后作为资产入股,我司以新增环卫设备和现金入股; 2、合资公司根据博白县城区及各乡镇环卫现状和政府要求编制环卫投资运营方案,与政府主管部门确定项目具体范围和投资额、服务费等,签署环卫项目特许经营协议; 3、合资公司根据特许协议约定开展项目投资建设、运营管理,政府提供政策和法律支持。 4、合资公司根据周边的情况,按照县场行为拓展业务,创造利润,使合资公司具备造血功能。 这一模式的特点是盘活国有环卫资产的同时,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本、技术和运营管理等优势,为博白县探索建立现代化县政环卫管理体制机制发挥示范作用。 2、合资项目范围: 本博白县城区及下辖28个乡镇环卫一体化项目包含以下服务范围: 1、博白县有28个乡镇,由农户分类每个农户配置分类垃圾桶,每15-20户建设一个垃圾亭,每100户配一名保洁员定点收集,按照3000户或每1 2 / 10

论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美丽乡村建设

论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美丽乡村建设 发表时间:2016-11-18T15:04:17.023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17期作者:闫晖[导读] 摘要:城乡一体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社会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逾越的历史过程。在工业化、城市化不断推进的宏观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不能局限于乡村的自我完善,而是应当顺应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历史趋势,探索一种适合乡村建设与农村城市化有效契合的农村新社区模式。 河南省三门峡市规划勘测设计院河南省三门峡市 472000摘要:城乡一体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社会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逾越的历史过程。在工业化、城市化不断推进的宏观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不能局限于乡村的自我完善,而是应当顺应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历史趋势,探索一种适合乡村建设与农村城市化有效契合的农村新社区模式。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农村新社区成为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载体。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美丽乡村;农村新社区引言城镇化的推进在为城市带来巨大资源财富的同时,也拉大了城乡差距。这就意味着我国不得不面对如何平衡城乡建设环境差距这一难题,开始着手城乡一体化发展建设工作。与此同时,快速的经济增长和城市建设经验也使得我国具备了着手乡村建设工作的执行能力和财政支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美好乡村”等口号式的建设目标被提出并付诸实践。城乡差距似乎在这一系列的工作下迅速缩小,乡村居民的生活面貌似乎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城乡建设思路得到广泛的认同和支持。但是,各地对于城乡一体化的理解大多只停留在改善乡村居住条件、完善乡村公共设施、道路交通设施及基础设施等方面,对乡村真正的地域文化价值和历史空间形态并没有足够的研究和正确的认识。 1、美丽乡村建设必须顺应城乡一体化的历史趋势 1.1城乡一体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社会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逾越的历史过程。人类社会以渔猎社会为起点,逐步向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发展。在农业社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农民是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在工业社会,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工人是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由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农业的地位不断下降,大量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成为新兴工人阶级的组成部分,农民的数量不断减少,影响力不断减弱,最后作为一个完整的阶级退出历史舞台。随着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发展,制造业不断转型升级,产业工人的数量持续减少,工业的主导地位将慢慢让位于服务业。 1.2城乡一体化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长期以来,由于以户籍制度为核心,我国形成了鲜明的城乡二元结构。通过牺牲农业支援工业,牺牲农村支援城市,城乡之间不论是在居民收入,还是在基础设施、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方面,都形成了极大的差距。这种差距严重影响着经济效率的提升和社会活力的迸发,影响着社会的和谐与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由于我国农村的分散性,在农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产品投入,以及建设类似于城市的庞大服务系统,显然不具有现实性和合理性。另一方面,农村人口数量众多,土地资源短缺,报酬递减,不可能依靠农业的发展实现农民的增收致富。 2、城乡一体化与城乡同质化之辨 2.1城乡一体化。城乡一体化指的是城乡同步发展,城市人均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乡村亦应当有同样的进步和提升。简言之,城乡是一个整体,没有偏重,共同发展。城乡一体化的本质涵义包括3个方面:城乡政策的平等、城乡产业的互补及城乡居民公民待遇一致。城乡一体化强调城乡品质的一致而不是城乡意识形态、环境以及生活方式的完全统一;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我国城乡发展的正确路径,对于我国城乡之间的平衡和协同具有积极的意义。承认和尊重城乡间的差异性,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前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在于保护和尊重城乡的差异性,推动城乡协同发展,提升城乡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 2.2城乡同质化。所谓城乡同质化,是指城乡无差别发展,村民即市民,以城市的标准衡量乡村,使乡村与城市在景观风貌和生活方式等方面趋同化。城乡同质化的本质其实就是从根本上使乡村彻底消失。城乡同质化与城乡一体化的目标是完全不同的,城乡一体化是城乡平等发展;而城乡同质化是利用城市的优越性消灭乡村,这是一种错误的发展模式。部分地方政府和机构甚至将城乡同质化作为其城乡发展的重要目标,大力推行城乡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均等化,完全忽视乡村地区的实际诉求。这是由于当前政府管理部门、规划编制部门及城乡建设部门对乡村没有正确认识导致的。以建设城市的方式进行乡村建设的做法,忽视了乡村的文化内涵,违背了乡村发展的历史规律。 3、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 3.1以城乡一体化为导向,建设新型乡村社区。美丽乡村建设要以农村社区化为导向,通过行政村整合,在空间上重新规划,优化功能布局。要积极推进农村宅基地置换和农民住房改建,促进农村人口向中心村集聚,引导工业向园区集中,农业向规模化经营发展。要扎实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行动计划,努力推动文化体育、医疗卫生、公共交通、供水供电、信息网络等城镇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社会保障进一步向农村延伸覆盖,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提升农民生活的幸福指数。 3.2以乡村自然环境为基础,培育良好生态品质。与城市相比,乡村的优势在于良好的自然生态。美丽乡村建设必须尊重这种自然之美,充分彰显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田园风光,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卷。因此,在逐步渗入现代文明元素的同时,要通过生态修复、改良和保护等措施,全面营造农村“天蓝、山清、水绿、地净”的优美环境,充分彰显乡村美丽的田园风光,体现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为此,在发展农村经济时,重点要推动乡村工业转型升级,同时要通过对化肥、农药的减量和生产生活垃圾、污水等有机废弃物的处理利用,有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有条件的地方,可发展以“青山、碧水、野趣”为特色、集“现代文明、田园风光、乡村风情”于一体的旅游休闲经济,精心打造都市人向往的魅力乡村。 3.3以地域文化为特色,突出差异性和多元化。乡村之美固然在于乡村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田园野趣,但是如果千村一面,则也会缺乏生机和活力,容易引起审美疲劳。因此,美丽乡村建设必须因地制宜,培育地域特色和个性之美。要善于挖掘整合当地的生态资源与人文资源,挖掘利用当地的历史古迹、传统习俗、风土人情,使乡村建设注入人文内涵,展现独特的魅力,既提升和展现乡村的文化品位,也让绵延的地方历史文脉得以有效传承。还可以从产业发展、景观改造等方面入手,实现“一村一景”、“一村一品”,充分彰显乡村的特色和韵味。

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推进我镇城乡一体化进程,根据昆明市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动员大会的精神和《中共××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工作的实施意见》(晋发〔XX〕1号),对照《XX年××县城乡一体化建设主要发展目标责任书》,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工业园区建设、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和谐晋城建设、党的建设五个重点,推进思想解放、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优化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统筹城乡发展,着力“三化”化“三农”、“三化”带“三农”、“三化”服务“三农”,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促进全镇经济社会超常规、跨越式和谐发展。 二、工作思路 以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为目标,以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为核心,坚持“规划先行、高点起步、以人为本、生态优先、以城带镇、以镇促村、城乡一体、全面发展”和“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推进城乡规化统

建工程。 三、目标任务 紧紧围绕“一年抓启动、两年见成效”的总体要求,坚持工业向园区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大力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生态文明、社会事业五个一体化。 (一)城乡一体化规划 1.配合县规划局做好“晋城南城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实现现代新昆明南城概念规划覆盖率达100%。 责任单位:城建办 完成时限:XX年6月30日前 2.加快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实现乡村规划编制覆盖率达100%。 责任单位:城建办 完成时限:XX年6月30日前 (二)综合经济指标 3.千方百计扩大工业投资规模、千方百计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千方百计推进项目落地建设,积极推进服务业现代化,建设现代商贸物流中心,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完善投融资机制,解决建设资金瓶颈,实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达12%以上。 责任单位:统计站、企业办

关于城乡环卫一体化实施的几点思考

关于城乡环卫一体化实施的几点思考 河东环卫一体化工作已提出多年,但一直落实效果不佳,至今仍存在“头疼治脚疼治脚、经常治天天乱”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建立环卫一体化长效机制。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有两条,一是各级投入资金严重不组;二是始终没有建立起一体化的队伍和管理运作机制。环卫一体化是一项势在必行的重大工程,需要上下联动、共同努力,仅靠一个镇街和一个村无法达到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目前很多地方已经有了很好的经验和做法,值得很好的学习和借鉴,就这一问题,提出几点思考如下: 一、要下决心学习经验改变现状 根据有关统计,目前我省已经有60个县区实施了环卫一体化镇村全覆盖。从2008年期昌邑就开始实施了一体化工作,创作了一套具有特色的“昌邑模式”,引起了全省、全国同行的极大关注,全省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经验交流会和全国城乡环卫一体化暨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培训研讨会相继在昌邑召开。在广西召开的全国小城镇和村庄垃圾治理专家座谈会上,与会专家一致决定把“昌邑模式”作为小城镇和农村垃圾处理模式推广。2013年我省寿光市辖15处镇街区,975个村,人口103万、全面实施了城乡环卫一体化,建立起“村镇(街道)

定点收集、市集中清运处理”的垃圾治理模式,该模式成为典型在全省推广。昌邑和寿光的做法有很好的经验值得学习借鉴。 上述地区实施一体化总体上有三条值得学习思考 1、创新资金投入模式,理顺投入机制。 缺乏资金投入式制约环卫一体化的根本原因。建立区、镇、村长期投入机制是一体化的根本保证。 昌邑市创新资金筹集模式,顺应国家发展需求。按照“谁产生、谁付费”的原则,坚持政府主导、群众参与、多元投入。农村日常保洁、垃圾收集清运、资源化利用费用纳入市财政统筹,市级承担40%、镇级承担20%(含农村五保家庭、低保家庭及残疾人、70岁以上老年人环卫托管费及村级垃圾桶购置费的20%部分),村级通过村集体出资、“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按每年60元标准筹集)承担40%。这种收费模式不仅减轻了农民负担,而且顺应了温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上提出“谁产生、谁付费”的要求,也是顺应历史发展需求,真正体现了城乡环卫一体化的精髓。 寿光市善了资金保障机制,对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每一项费用来源和保障做了详细规定。每年1910万元的农村生活垃圾清运费和部分垃圾处理费由各镇街区财政承担,垃圾处理费大头由市财政承担;每年2348万元的村庄保洁费用由市、镇两级财政根据经济状况适当承担,经济状况较好的镇街区承担70%,一般的承担50%,相

环卫一体化Word 文档

区城管局全力推进环卫保洁全覆盖 为全面提升全区环卫保洁水平,改善人居卫生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协调科学发展,按照《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城乡清洁行动的意见》(济政发〔2011〕14号)的有关精神和区委、区政府建设繁荣文明首善之区的要求。区城管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以人为本、科学合理、统筹兼顾的要求,完善体系建设、健全管理机制、规范作业程序、精细作业标准、配备环卫设施、建立保洁队伍、实行垃圾统管统运,努力打造“市容整洁、环境优美、特色鲜明、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实现“制度化、精细化、长效化”的管理目标;实现“队伍完善、设施齐全、卫生整洁”的建设目标;实现规范化达标率100%的整体目标。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历下区环卫保洁全覆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区环卫保洁全覆盖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各有关街道办事处也成立了相应的工作小组,落实职责、明确分工,强化各项措施,推动环卫保洁全覆盖工作深入开展。各村居(社区)也设立环卫办公场所,成立组织领导和专职环卫管理机构,将各项任务细化分解,层层落实。 二是落实经费保障。打破村居(社区)环卫工作单一的投资渠道,构建以区财政投入为主导,区城管局、有关街道办事处加大投入的三级保障机制。每年投入640万元专项资金,保障各村居(社区)保洁人员工资,定期为每一名保洁人员配发保洁服装和保洁工具,每月发放鸡蛋和毛巾、肥皂等福利,逢环卫节、春节、中秋节、元宵节等节日发放助,每年高温季节和冬季发放降暑费和取暖费;每年投入60万元用于村居(社区)考核奖励;一次性投入900万元用于环卫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各村居(社区)做好环境卫生工作的积极性,确保各项措施顺利实施。 三是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优化整合各方面资源,发挥全民优势,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使环境卫生意识真正深入到居民心中,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深入开展。充分利用村居(社区)宣传阵地,通过设立公开宣传栏,张贴悬挂环境卫生遵守情况和有关的环境卫生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大力宣传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重要意义,使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充分发挥舆论的导向作用,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介开设专栏的形式和渠道,分步骤、有针对性地向广大群众大力宣传加强环境卫生的重要性。从而切实增强城乡居民文明和环境秩序意识,提高遵守城市管理法规的自觉性,形成市容环境卫生管理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 四是全面开展环境综合整治。由区城管局配合各村居(社区)彻底清除常年积存的垃圾死角,取缔私设的垃圾场,开展不法排污企业专项整治,集中整治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贴乱画现象。树立环境卫生规范管理的“样板”,为推进全区环卫保洁全覆盖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是完善管理标准和监督机制。按照《济南市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标准》,由区城管局负责统一制定了《人员学习培训制度》、《日常会议制度》、《考勤制度》、《考核奖惩制度》等各项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并向居民公示;规范道路清扫、垃圾收集、垃圾清运、设施管理等各项环境卫生工作标准,明确作业时间、作业流程、作业规范、作业质量。同时建立一套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和行之有效的考评奖罚体系,由城管局、街办、环卫所、村居(社区)定期对环境卫生保洁工作进行监督考核,形成四级考核的管理机制,并将考核成绩与领导干部年终考核结合起来,从而全面推进环卫保洁全覆盖工作有效开展。 六是购置配套设施,实现垃圾统管统运。由区城管局负责为各村居(社区)配备垃圾收集容器、垃圾收集车辆和垃圾清运车辆。截止目前,已配备垃圾桶2500个,电动垃圾收集车25部,大型密闭式垃圾压缩车6部,并将在后期继续购置相应设备,实行村居(社区)生活垃圾投放、收集、倾倒、处理过程全面统一规范,实现全面化收集、密闭化运输、无害化处理的统管模式。 七是健全保洁队伍,精细保洁标准。根据保洁面积和人口规模,由各村居(社区)负责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乡村规划探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95340063.html,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乡村规划探讨 作者:卢希峰 来源:《中国经贸》2017年第05期 【摘要】城乡一体化作为我国社会重要的发展战略内容,为我国乡村发展与建设指明了 方向。在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乡村规划作为乡村建设与发展的重要依据,其优化发展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本文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对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乡村规划建设与发展对策,进行了分析与阐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乡村规划;策略 一、引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在我国未来发展工程中,应坚持走中国社会主义特色新型信息化、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切实促进信息化、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共同发展,并有效推动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与发展用以解决“三农”问题,从而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工农互惠”、“城乡一体”新型社会发展体系。为迎合我国政策发展要求,顺应时代变化,我镇在基于城乡一体化发展需求,对乡村规划建设进行了监督与管理,以期促进我镇城乡统筹的优化发展。 二、转变农民观念,促进农民主动参与性 农民作为乡村结构中的主体部分,对乡村规划建设的优化发展具有直接影响作用。因此,要想实现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乡村规划建设,乡村农民群体的理解与积极参与至关重要。对此,相关部门在进行乡村规划建设与监督管理时,首先应从农民角度出发,以改善农民生活质量,优化农村发展为主要目标,并积极提取农民意见,尊重农民意愿,保证乡村规划所指定的规章制度与农民群体观念的有效结合,从而实现乡村规划对农民生产、生活需求的满足。其次,通过利用一定的宣传与教育手段,转变农民陈旧而固守的生产、生活观念,强化农民对乡村规划建设重要性的理解,从而提升农民对政府工作的认同与支持,促进农民对乡村规划建设的主动参与性。例如,政府与相关部门通过绘制乡村规划蓝图、组织农民群众参观具有代表性的新乡村规划建设、建立示范村等形式促进农民观念的转变,激发农民群众自主参与性,营造良好乡村规划建与管理氛围。 三、建立完善的基础管线设施 乡村规划管线基础设施(包括水、电、通信网络等)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内容也是关键内容,对乡村地区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具有直接影响作用。因此,乡村规划建设与监管部门应加强自身对乡村管线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并根据乡村实际情况,制定合理规划方案。例如,对于水网建设,应保障闸阀设置的合理性,需保证总闸阀数量,用以保证每户给水的优化性;

镇环卫一体化管理办法

***镇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管理办法为进一步加强我镇街道、实施村环卫一体化管理,实现全镇环卫管理规范化、队伍专业化、机制长效化的目标,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市县关于推行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要求,以实现镇村环卫工作全覆盖、无缝隙管理为目标,建立环卫工作长效管理机制,完善镇村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努力为全镇人民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属地管理原则。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实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镇、村、户配合联动。镇人民政府对辖区内的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负总责,各村委及其环卫队负责本村内环境卫生管理督导工作,各村保洁员负责本村范围内环境卫生清扫、保洁和收集工作。 (二)集中处理原则。按照“户集、村收、镇运(处理)”的方式,由户将生活垃圾放入指定的垃圾收集设施,保洁员将垃圾收集至村的垃圾收集点,镇定期将各村的垃圾集中转运至垃圾处理场。 三、措施要求

(一)镇级 1、负责全镇的垃圾清扫收集外运工作,实行划片包村责任制,垃圾做到日产日清,特别注重做好街道、宁洲关、麒麟沟、郑寨、庙湾、肖崖、瓦窑渠、杨家楼等公路沿线村重点路段和重点部位的垃圾清理和定期外运;负责我镇垃圾处理场的日常管理工作。 2、组织镇主要道路沿线的企事业单位,建立健全并自觉遵守环境卫生管理制度,按时倾倒存贮生活垃圾,镇、村、企(事)业联动,共同维护生产生活环境整洁干净,彻底解决脏乱差状况。 3、镇街道、公路沿线实施全日保洁责任制,保持路面、路侧无暴露垃圾、无堆积污物。 4、集中力量做好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组织实施,确保2018年底前全镇城乡环卫一体化的村覆盖率达到100%。 (二)村级 1、将环卫工作纳入村规民约,结合本村实际,制定生活垃圾管理制度并加以落实,以制度管理环卫,以村规约束村民,形成较为完善的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 2、每户配置一个垃圾桶,每村在合适的地点设立垃圾箱(池),每村根据情况都必须配备保洁员1—2名,保洁员负责收集本村垃圾至垃圾箱(池),并对本村的道路、场所、河道、死角等进行管理,做到垃圾日产日清。

最新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发展前景

摘要:伴随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物质生活的要求更高,舒适安全、整洁卫生,这就需要环卫部门的高效工作,在城市和乡村,环卫工作都要落实到位。在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的工作中,摸索成熟完善的管理模式至关重要。现如今,城乡环卫一体化的管理模式逐渐被人们提出并应用,城乡一体化的模式也具有了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城乡环卫;一体化发展;发展前景 引言 我国正在加大力度实施城乡经济一体化战略,缩小城市与农村的经济差距。在大的战略发展背景下,依靠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如何调动各方的积极性,有效的开展城乡环卫一体化的管理工作是重中之重,管理决策、工作网络、管理水平和宣传力度都影响着一体化的发展进程。下面就对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模式进行讨论,包括实施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发展前景。 1、城乡环卫一体化的含义以及意义 依据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城市和农村的生态环境以及卫生情况是其中的重要一项。城乡环卫一体化,顾名思义,就是把城市和乡村的环卫方针政策、工作方向和发展规划统一的进行统筹和安置,这是将城市和乡村的环境卫生摆在了相同的地位,为完善城市的环卫水平和大力改善农村的环境面貌提高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把城市成熟合理和相对完善的环卫工作的相关经验和方法带入农村,使农村的生态环境能够得到科学合理的治理,以此改善农村的居住环境。 我国的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城乡环卫一体化,改善生存环境是居住在乡村的人们基本的要求,要把城乡环卫一体化的政策要求,方式方法合理的带入乡村,做好这项基础工程。 2 城乡环卫一体化的具体措施 首先,在当地的环卫部门要从体系建设上开始,做足工作准备,将所辖地区的乡村环卫工作纳入进自己的体系,统筹兼顾,统一管理,在所有的管辖范围内,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做到有一个统一运行的工作联合网络平台,在这个工作系统中,每个环卫单位都是网络中的一员,这样做的优势就是能够提供资源的共享,及时了解并执行区域统筹安排的工作要求,将区域内的环卫队伍和相关资源整合起来,形成合力,环卫工作就可以拥有更加高效的管理和专业的人员配置,所有的环卫机械设备都可以集中使用,合理分配给需要的地区使用,这样就能够建立统一的运送垃圾车队和回收系统,更加的方便快捷,真正做到了城市、乡村的环卫一体化管理模式。 其次,在管理模式的摸索上,要坚持一体化的基本要求,不要把各项优惠政策和方针措施向城市或乡村随意倾斜,坚决遵守城乡环卫管理法规,不断提高一体化统筹兼顾的管理水平,落实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垃圾的及时运收,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