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极的资源

南北极的资源
南北极的资源

北极的资源

北极的石油资源

北极地区的自然资源极为丰富,包括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与化学能源,可再生的生物资源,以及如水力、风力等恒定资源。如果按照广义的资源定义,则还应算上军事资源、科学资源、人文资源、旅游资源等等。

谈到北极资源种类对于现代社会的意义,最重要和最直接的当然是能源中的石油与天然气资源。据保守的估计,该地区潜在的可采石油储量有1 000亿~2 000亿桶,天然气在50万亿~80万亿立方米之间。可以看出,当世界上其他地区的油气资源趋于枯竭的时候,北极将成为人类最后的一个能源基地。

北极的煤炭资源

阿拉斯加北部煤炭资源丰富,属尚未开发的地区之一。地质学家估计世界煤炭资源总量的9%——4 000亿吨煤贮藏于此,不亚于我国享誉海内外的煤都——山西大同。北极西部煤藏的理论储煤量为30亿吨,是阿拉斯加北部煤田中质量最高、用最简便的常规露天采掘技术便可开采的煤田。西伯利亚的煤炭储量比中国的大同、北美的阿拉斯加更大,有人估计为7 000亿吨或者更多,甚至可能超过全球储煤量的一半。

北极不仅煤炭资源丰富,而且煤质优良。西部的煤经过了1亿年古老的地质形成过程,是一种高挥发烟煤,其平均热值超过每千克12 000焦耳,低硫(0.1%~0.3%),低灰(10%),低温(含水5%)。北极的煤差不多是全世界最洁净的煤,具有极高的蒸汽和炼焦质量,可直接用于能源和工业原料。

北极的矿产资源

北极能源以外的矿产资源也很丰富。例如科拉半岛的世界级大铁矿便是尽人皆知的。然而更加有趣的是,如果沿着经过该铁矿的经度线(60°~75°E)一直向南,走到南半球对称的地方(66°~73°S),刚好就是南极大陆的查尔斯王子山。而查尔斯王子山的世界级大铁矿也是举世闻名的。在南、北极对称的地方都出现世界级的大铁矿,这种有趣的分布方式究竟纯属偶然,还是与南、北磁极的位置,或者与大陆漂移有什么关系,目前还说不清楚。

除铁矿外,北极还拥有大量其他矿产资源。诺里尔斯克的世界最大的铜镍钚复合矿基地就是其中之一。贵金属(如金)和金刚石矿产对前苏联开发远东也起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著名的科累马地区。在阿拉斯加,据估计库兹布北部的红狗矿山拥有8 500万吨矿石,其中含锌17%,铅5%,银每吨75克,它已成为价值111亿美元(1983年价)的世界级大矿。考明克跨国矿业公司和那纳公司正在对红狗矿山进行联合开发。

在阿拉斯加朱诺石英脉型金矿区,从1880年到1943年已生产了108.5吨黄金,估计尚有13.2吨待开采。西特卡附近的奇察哥夫矿曾产金24.8

吨,仍含9.3吨待开采。贵金属矿的开发在白令海峡两岸此起彼伏。另外,格林克里克银矿是全美最大的潜在银矿,1988年开发后,生产能力为日处理1 000吨矿石,估计可采10~30年。

除上述矿产资源外,那里还储有铀和钚等放射性元素,被称为战略性矿产资源,如威尔士王子岛上的盐夹矿就蕴藏有28.5万吨钚矿石。

北极的海洋哺乳动物

北极海域海洋哺乳动物在历史上曾经有过一段悲惨的经历。温顺的北极海象,雄性体重可达1 360千克,它们常常数十头甚至数百头一起聚集在海滩上鼾声大作,高枕无忧。由于它们的长牙可做牙雕工艺品,肉可食用,皮可制革,所以成为人们捕猎的对象。200年来,它们的数量从50万头下降到濒临灭绝的边缘。从70年代起,由于人们采取保护措施,才使其得以继续繁衍。

北极海豹与南极的毛皮海豹的生活习性有些近似。它们以家庭为单位生活在一起,家长通常是一头体重300千克的雄海豹,统治着50头左右体重仅30~50千克的雌海豹和它们的子女。由于它们的毛皮在市场上极受欢迎,原有的数百万头几乎被斩尽杀绝。后来它们幸而与北极海象一起受到保护,才使北极海豹的数量从近年开始回升。

北极海域的鲸类只有6种,而且数量远远不如南大洋,但北冰洋中的角鲸和白鲸却是世界鲸类中最珍贵的品种。

南极的资源

南极洲有藏量丰富的矿物资源,目前已经发现的就有220多种,包括煤、铁、铜、铅、锌、铝、金、银、石墨、金刚石和石油等。还有具有重要战略价值的钍、钚和铀等稀有矿藏。据科学家估计,在罗斯海、威德尔海和别林斯高晋海蕴藏着150亿桶的石油和3万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南极洲煤的蕴藏量大约有5 000亿吨。在东南极洲的维多利亚地以南煤的蕴藏量极为丰富,煤田面积达2万平方千米。

在南极大陆的岩石或陡坡上惟一发现到的植物是最低等的植物,它们面北朝着太阳生长。生物学家在大陆的边缘及附近的岛屿,已经发现约400种不同的苔藓植物。在南极洲最温暖的南设得兰群岛以外和南极半岛的北部,也发现了两种粉红色的显花植物。在夏天解冻的池塘里,还发现了200种淡水藻类。在雪地上也有藻类生长。

南极的生命

南极地区的动物主要有鲸、海豹和企鹅。它们从陆地周围的海水中觅取食物。在20世纪50年代,南极海域的捕鲸量曾达到世界捕鲸量的70%左右。所捕获的最大蓝鲸,身长37.8米,为目前所知世界上最大的动

物。南极海域生产名贵毛皮的海豹惨遭捕杀,现有6种海豹。生活在南极地区的企鹅有4种,即帝企鹅、阿德利企鹅、金图企鹅和帽带企鹅。帽带企鹅大部分分布在南极半岛。帝企鹅体型最大,高约122厘米,重达41千克;阿德利企鹅是南极洲最常见的鸟类,高约48厘米,重约5千克。南极洲的许多岛上也有其他种类的鸟,包括雪鸟、信天翁、海鸥、贼鸥和燕鸥。南极洲还有一些不会飞的昆虫。在南极点的483千米范围内发现有粉红色的小虫生长。南极海域的特色之一是浮游生物如甲壳动物丰富,其中磷虾的蕴藏量就有10亿~50亿吨。有些科学家认为,如果每年捕获1亿~1.5亿吨,不会影响南大洋的生态平衡

【免费】南北两极冰川融化带来的后果

在大多数人看来南北两极冰川融化只会带来海平面上升(Sea level rise)的问题,海平面的上升可淹没一些低洼的沿海地区,加强了的海洋动力因素向海滩推进,侵蚀海岸,从而变“桑田”为“沧海”;这不是完全对的,这只是造成所以原因的其中之一!接下来我将为大家解读南北两极冰川融化后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1)研究表明,近百年来全球海平面已上升了10~20厘米,并且未来还要加速上升。但世界某一地区的实际海平面变化,还受到当地陆地垂直运动—缓慢的地壳升降和局部地面沉降的影响,全球海平面上升加上当地陆地升降值之和,即为该地区相对海平面变化。因而,研究某一地区的海平面上升,只有研究其相对海平面上升才有意义。海平面上升对沿海地区社会经济、自然环境及生态系统等有着重大影响。

首先地球不是个完整的圆,是一个赤道微微隆起的椭圆形,由于地球自转的原因,赤道附近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和赤道上下的压力下会微微隆起。试想一下,如果大量冰川融化后融入海洋会这样?结果会是地球重力失衡离心力增大,赤道上下地区的压力增大,从而直接导致地球自转加快,每一天的时间被缩短。

科学家测算称现在地球每一天的时间缩短了1.26微秒,大家不要小看了这1.26微秒,它产生的力是相当大的,因为地球质量很大!如果冰川再继续融化下去会带来更大的危害。比如:地轴倾斜,板块漂移,地震,火山爆发,海啸,最严重就是导致地球移极!

上次移极前的地球猛犸象生活在热带太阳从现在的内蒙古升起

今天的地球猛犸象死在了西伯利亚并迅速被冰冻太阳从东海升起

将来的地球新的南北极将会在现在的赤道上出现,现在的南北两极将转为热带气候,地球发生翻转并带来极具破坏力的强对流气候!太阳从今天的南海升起 地球将来移极的情况我来给大家讲讲。根据考古学的研究发现,地球在过去的确出现过很多次移极而不是现在讲的转极(南北互换)并且导致大量的生物灭绝,就像现在的气侯一样,温室气体导致气温上升引发地球移极,火山爆发后大量火山灰和气体充实整个地球遮住阳光导致冰河期,地球降温,随着火山灰和气体的散去地球开始复苏,然后又由于生物的活动

南北极航线

一、南北极航线 1、南极航线 1)南极概况 南极洲被称为人类最难接近的大陆,95%以上的陆地被极厚的冰雪覆盖,放眼望去尽是层层累积德冰山、冰河奇异的水蓝色,冰山上有美丽的条纹和大理石纹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赞叹。看似宁静的南极蕴藏着丰富的生态物种,船只航行时经常可以看到海面翻滚,另外还有数量庞大的海狮、海豹、信天翁和海燕等。游客前往南极旅游可以抵达梦幻岛 体验海上温泉以及蒸汽海滩,在洛克岛购买食物、邮寄信件,在天堂湾欣赏阳光让冰河中的倒影光彩夺目,或者在半月岛观看摇头晃脑的企鹅有一集大批的海狮海豹。每年的12月到第二年的2月光照时间比较长,就会有邮轮到达南极洲。[2] 2)主要邮轮公司和航线 考虑到南极州的冰川较多,要保证游客的安全,邮轮一般会多半小于两万吨,搭载的乘客数量不多于200人,被设计成破冰船或者有坚硬的船体[2]。目前在南极有航线的邮轮公司主要有庞洛邮轮、银海邮轮、荷美邮轮、公主邮轮、瀚海邮轮、精致邮轮。其出发港口一般在阿根廷的乌斯环亚和布宜诺斯艾利斯、挪威的奥斯陆、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一般在阿根廷乌斯环亚出发的居多。邮轮从阿根乌斯环亚廷出发然后穿越德雷克海峡,抵达南极半岛,然后返回德雷克海峡回到阿根廷。也有很多是从布宜诺斯艾利斯港出发,途径乌拉圭蒙得维多市、阿根廷马德林港、史坦利福克兰群岛、南雪特兰群岛、威廉群岛、合恩角和德雷克海峡,然后从阿根廷的乌斯环亚返回。在所有的航线中最长的一条线是从巴西的热内卢出发途径乌拉圭的蒙得维多市、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福克兰群岛、穿过麦哲伦海峡到达南极洲的最南端之前绕行至南极洲。。 由于航行时间较长,又要保证游客可以饱览南极风光,所以邮轮游玩天数一般10-15、16-20、21天以上三类。由于旅途时间长,航行艰难,所以价格也比较昂贵,一般会在一两万美元左右,适合于富裕的游客。 主要航线航程价格(RMB/人)始发港经停港口城市 南极航线8晚9天78330 乌斯环亚 马岛、格鲁吉亚、南极10晚11天32630 南极洲 12晚13天60830 南极洲 18天19晚90930 马岛、格鲁吉亚、南极

广东概况之地理概况

广东概况之地理概况广东省行政区划简表

主要作物 多样性和丰富性是广东农业的基本特征。 广东有粮食、糖料、纤维、油料、烟茶、水果、药材、花卉、热作等类作物几百种。具有代表性的作物,主要有水稻、番薯、甘蔗、花生、蚕桑、香蕉、荔枝、菠萝、龙眼、茶叶、蔬菜等。 水稻 水稻是广东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它的播种面种和产量都占全省粮食作物的八成以上。水稻在广东分布很广泛,全省各地都有,但集中在三角洲和河谷冲积平原上。 番薯 番薯是粗粮,一般当作辅助粮食或用作饲料。它是广东第二大宗粮食作物,一年四季都有种植,分布也很普遍。 甘蔗 甘蔗不仅是最重要的糖料作物,而且是食品、医药、纤维等多种工业原料、生物能源(酒精等)以及畜牧、渔业的重要饲料。广东种蔗的范围很广,但以雷州半岛、珠江三角洲、潮汕平原最集中。 花生 花生全身都是宝,是油肥兼用作物。花生在广东分布很广,每个县市都种植。鉴江中下游平原、潮汕平原、雷州半岛、海陆惠台地是著名的花生产区。 蚕桑 桑叶养蚕,蚕吐丝作纺织原料。在历史上,广东桑蚕业在全国曾占极重要的地位,珠江三角洲是全国三大桑蚕基地之一,创造出奇特的“桑基鱼塘”优良人工农业生态系统。现在,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已变化,广东桑蚕生产已由珠江三角洲向西江、北江、鉴江流域扩展和

转移。 柑桔 广东是全国柑桔主产区之一。广东除南岭山地外都可种植柑桔。目前,肇庆、揭阳、广州、惠州是柑桔的主要商品生产基地。 香大蕉 香大蕉即香蕉、大蕉的总称,是热带果品。香大蕉分布较广,最重要的产地是高州、东莞、中山、顺德、番禺、广州郊区。 荔枝 荔枝是我国特产水果,广东是荔枝原产地之一,有两千多年的种植历史。唐代诗人苏东坡曾用“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诗句盛赞荔枝。茂名、广州、东莞、中山、新会、潮州、揭阳、惠州等地是主要产区。 菠萝 菠萝别名风梨,是罐头食品的好原料。广东是我国菠萝的主产区,徐闻、雷州、普宁、揭东、潮安等是集中产区。 龙眼 龙眼既可鲜吃,又可制成圆肉。圆肉在北方被誉为“南方的人参”。主要产区是茂名和珠江三角洲。 茶叶 茶叶是热带、亚热带多年生常绿灌木,茶叶是重要饮料。饮料有益健康,广东人喜欢饮茶,居家、酒楼、常饭、宴席、都有茶饮。广东种茶也很普遍,茶叶产量最大是清远、肇庆、梅州三市,种植10万亩以上的有英德、鹤山、饶平、潮州、高州、信宜等10多个县市。 蔬菜 蔬菜是副食品作物的总称。广东蔬菜种类多,一年四季都可种植,蔬菜产量居全国第一位,除了满足本身需要外,还有大量蔬菜销往港澳和北方各大城市。湛江、茂名是主要的“南菜北运”基地。 经济区划 根据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和特征,广东省可以划分为以下七个经济区。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

南北极资料

世界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 世界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 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捷足先登——阿蒙森抵达南极点的故事 南极是地球上最后一块被人类征服的大陆。1831年,北磁极被发现后,德国大数学家卡尔·高斯科学地预言:在地球的南端,也应该存在着与北磁极相对应的南磁极。高斯甚至估测出了南磁极的位置。 从1838年到1843年,法国、美国、英国先后派出探险队前往南极,试图找到南磁极,但都以失败而告终。1909年1月16日,英国沙克尔率领的探险队找到了位于南纬72度15分的南磁极。但实际上,磁极的位置是不断变动的,它沿着规则的“8”字形轨道移动。在这个轨道中,有一个“极点”,即地球自转轴的最南端,它是南半球所有经线的汇聚点,位于南纬90度。这个南极点,成为探险家们试图征服的新目标。 最早发现并到达南极点的,是挪威探险家阿蒙森。阿蒙森从1906年开始,花了整整4年时间精心准备组织一次征服北极点的探险活动。但就在他即将出发时,突然传来美国人抢先到达北极点的消息。 阿蒙森惊呆了,他不肯轻易放弃4年的辛苦准备。1910年6月,他获悉英国人斯科特率领一支探险队,正启程前往南极寻找南极点。这个消息使阿蒙森又一次兴奋起来:“对,北极点被人捷足先登了,但南极点还是块处女地。我一定要第一个找到南极点,和斯科特一试高下!” 1910年8月9日,阿蒙森率领着“先锋号”船离开挪威,开始了寻找南极点的艰苦征程。4年的努力使得阿蒙森的探险队极具实力,尽管他比斯科特晚两个月启程,但却比斯科特更早到达罗斯海东岸的鲸湾。 1911年1月26日,阿蒙森探险队在鲸湾建成了一座营房,命名为“先锋者之家”。2月4日,斯科特探险队才姗姗来迟,双方友好地互致问候,但实际上,彼此心照不宣的又一轮竞争正式开始了。 阿蒙森很注重节假日的休息,每逢周末他都毫不例外地宣布就地休息,这使得探险队队员们在长途跋涉的艰苦征程中能得到足够的休息和必要的调整。他带来的l16只爱斯基摩狗和4架坚固的雪橇在征途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阿蒙森对探险队员们说:“现在正是南极的好季节,我们要抓紧时间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在既定的进军路线上,我们要设置一些补给站。南半球的冬季就要来临,我们必须暂时离开南极。” 于是,他们沿进军线路设置了7个补给站,总共存放了约3吨的补给品。其中最远的补给站距离“先锋者之家”384公里。每一个补给站都有一个高大的圆锥形雪堆,顶上插一面黑色的三角旗,它的四周还有十几面同样的旗帜,插成南北向、东西向的两条直线。而且,他们还细心地在每面旗上标着返回“先锋者之家”的方向和距离。 南极的冬天就要到了,“先锋号”载着主力队员开往新西兰,他们在那儿度过了南半球的冬天。 5个多月过去了,南极终于又出太阳了。1911年10月19日,阿蒙森和4个伙伴一起,带着52只狗,驾着雪橇向南极点正式进军。 一开始,他们进展神速,但越逼近南极点道路越艰难。11月15日,他们终于登上了布满冰川的南极高原,第一次看到了裸露着的红褐色的岩石。阿蒙森兴奋地说:“我们已经越

广东省及主要城市概况

广东省,简称粤,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南端沿海的一个省份。广东位于南岭以南,南海之滨。与香港、澳门、广西、湖南、江西和福建接壤;与海南隔海相望。省会广州。广东在语言风俗、历史文化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一面,与中国北方地区有很大的不同。近年来广东亦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 深圳市位于广东省中南沿海地区,珠江入海口之东偏北。深圳市地处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中南沿海,陆域位置东经113°46′至114°37′,北纬22°27′至22°52′。东西长81.4公里,南北宽(最短处)为10.8公里,东临大鹏湾,西连珠江口,南邻香港,与九龙半岛接壤,与香港新界一河之隔,被称为“香港的后花园”。圳这座新兴的城市整洁美丽,四季草木葱笼,当地政府因地制宜地开发了不少旅游景点,将自然风光与人工建筑巧妙结合。深圳历史悠久,文化发达,旅游资源也十分丰富,保存在地上、地下的文物古迹十分丰富。80年代深圳博物馆考古人员进行了文物普查,发现了一大批颇有价值的古建筑、古遗址、古墓葬、古寺庙、古城址和风景名胜等。深圳市人民政府于1983年先后公布了两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对名胜古迹作了修复,再现了原有的风貌,以供游人观赏。深圳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时间长。夏无酷暑,时间长达6个月。春秋冬三季气候温暖,无寒冷之忧。年平均气温为22.3℃。景观:锦绣中华、世界之窗、明思克航母世界、欢乐谷 广州是广东省的省会,是中国南方最大的海滨城市,广州位于东经113。17`,北纬23。8`,地处中国大陆南部,广东省南部,珠江三角洲北缘。广州临南海,邻近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中国通往世界的南大门,广州属丘陵地带。中国的第三大河----珠江从广州市中心穿流而过。广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相传在远古时候,曾有五位仙人,身穿五色彩服、骑着嘴衔稻穗的五色仙羊降临此地,把稻穗赠给百姓,祝愿这里永无饥荒。从此,广州便有“羊城”、“穗城”的美称,“五羊”也成为广州的象征。广州既是中国也是世界名城,又是一座古城,因历史上有五羊仙子降临献稻穗的故事,广州又称为“羊城”和“穗城”,简称“穗”;广州一年四季如春、繁花似锦,除夕迎春花市闻名海内外,故又有“花城”的美誉。广州地处低纬, 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表接受太阳辐射量较多,同时受季风的影响,夏季海洋暖气流形成高温、高湿、多雨的气候;冬季北方大陆冷风形成低温、干燥、少雨的气候。年平均气温为21.4-21.9度,年降雨量平均为1 623.6-1 899.8mm,北部多于南部。 1982年,广州被国务院选定为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我国重点旅游城市。1999年1月,广州被评为优秀旅游城市。景观:白云山、莲花山、南海神庙、佛山祖庙、广州动物园等。 东莞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东北部,北距广州50公里,南离深圳90公里,水路至香港47海里,至澳门48海里,处于穗港经济走廊中间,是广州与香港之间水陆交通的必经之地。东莞历史源远流长。据历史记载:新石器时代,其境内东江沿岸已有原始人群聚居。公元前20世纪的夏代,东莞属南交址。春秋战国时,东莞属"百粤地"。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东莞属南海郡番禺县地。东汉顺帝时,分番禺立增城,东莞属增城。公元222-228年中,分增城立东官郡。进入晋代,废东官郡,东莞分属番禺、增城。莞市是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名胜古迹甚多,旅游资源丰富。东莞博物馆珍藏有村头遗址等新石器时代以来的出土文物。东莞是英雄的土地,鸦片战争揭开中国近代史第一页,有中外闻名的林则徐销烟池、水质角炮台、威远炮台等抗英古战场遗址,有鸦片战争博物馆、海战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东江众人民的根据地,大岭山抗日史实陈列馆和榴花抗日纪念亭,吸引不少游客瞻仰。东莞濒临南海,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这里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23.3摄氏度,年均降水量2042.6毫米。景观:有中外闻名的林则徐销烟池、沙角炮台、威远炮台等抗英古战场遗址,有鸦片战争博物馆、海战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东江人民的根据地,大岭山抗日史实陈列馆和榴花抗日纪念亭,吸引不少游客瞻仰。 惠阳位于珠江三角洲东南部,南抱大亚湾,与香港隔海相望;西连深圳;中部与惠州市相连。惠阳区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资源丰富,是著名历史人物邓承修、邓仲元、叶挺的故乡,是广东著名的侨乡。惠阳隋名为归善县,属循州治,明、清属惠州治,1912年改称为惠阳县。惠阳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资源丰富、物产繁多,有“鱼米之乡”的美称。从公元366年设立县建制至1994年撤县设市,有1628年历史;是邓承修、廖仲恺、廖仲元、叶挺的故乡。惠阳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山、水、海、岛、泉、寺、文、史、迹等特征,宜于开发各种休闲、娱乐、度假、旅游等项目。境内海岸线长51.8公里,其中有30多公里宜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四章地球和宇宙知识点总结

第四章基础知识汇总 第一节: 1.太阳(sun)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它是一颗自己能发光和发热的气体星球。太阳的直径约为140万千米,表面温度约为6000℃,中心温度高达1500万℃。太阳的直径:约140万千米,为地球的110倍。太阳的质量为地球的33万倍,体积为地球的130万倍,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亿千米。太阳为地球表层和人类的活动提供了最重要的能量,地球上的生物和太阳息息相关。 2.光每秒传播 30万千米,太阳光到达地球需要约分钟。 3.植物的哪些形态特点与太阳光有密切的关系 答:植物的光合作用和植物的向光性与太阳光有密切的关系。 4、太阳是一个由炽热气体组成的球体,(氢和氦)我们平时所看到的是太阳的大气层。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可分为3层,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平时我们看到的只是光球层。 5、人们把太阳光球层上的许多黑斑点称为太阳黑子,其实它是太阳表面由于温度较低而显得较暗的气体斑块。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太阳色球层上有时会出现一些突然增亮的斑块,叫做耀斑。耀斑爆发时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6、太阳活动:指太阳表面的变化。活动周期是11年。常见的太阳活动有:太阳黑子(在光球层)、耀斑、日珥(在色球层)、太阳风(日冕层)等。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是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 8、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黑子增多时,会导致紫外线增强或气候反常,伤害人类身体健康。(2)耀斑增强时,可以影响地球上的短波通讯,甚至使各类无线电通讯发生短时间的中断现象,产生磁暴现象。可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方向。(3)太阳风导致南北极极光的产生。 (4)影响地球上的气候、水文、地质及人类活动,甚至危及星际航行。在太阳活动增强时,人们要注意采取防嗮措施来避免太阳光中过强紫外线对皮肤的损伤。 9、观察太阳黑子常使用加滤镜的天文望远镜或涂黑的玻璃等。天文望远镜的使用:选择视野比较开阔的地方安放好天文望远镜,用寻星镜对准目标星体,用主镜观测目标星体。 注意:绝对不能用双筒望远镜或不加滤镜的天文望远镜直接观测太阳,否则会对眼睛造成永久损伤。 10、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 11、月球的直径约为3476千米,大约是地球的3/11,太阳的1/400。月球的体积很小,约为地球的1/49,质量只有地球的1/81。引力只有地球的1/6。月球和地球间的平均距离约为万千米,约为日地距离的1/400。为什么月亮跟太阳看起来差不多大(由于地月间的平均距离约日地距离的1/400,月球的直径约为太阳直径的1/400,因此,人在地球上看月球时就感觉它和太阳的大小差不多。) 12、月球本身不发光,我们看到的月球是太阳照亮的月面。月球表面明暗相间,亮区是高地,暗区是平原

南北极科普

南北极旅游常识 南北极的温度那么低能去旅游吗? 南极的绝对最低气温约-89.2℃;北极的绝对最低气温约-70℃。 但我们去旅游时是在南北极的夏季,那里的温度通常在0度左右。 有一句话:不是冷,而是风! 多大年龄的人可以去? 实际上从1岁以上的小孩到100岁的老人都可以去。 身体条件允许的人甚至可以下到冰水中去游泳。 到南北极旅行风险是否很高? 由于我们是乘船在南北极海域巡游,在海平面上,绝对没有高原反应,其风险也远远低于青藏高原。 对身体素质有何要求? 到南极由于要经过德雷克海峡,一般要求不要有心脏病或一些其他重大疾病,除此而外,到南北极旅行一般人都能前往,并不需要特别训练和强壮的身体。 到南北极旅游有多远? 实际上的里程到南极通常会达到5万多公里,到北极会达到2万多公里。 乘船前往南极洲通常从那里出发?需要多长时间? 到南极洲旅行通常都要从南美洲阿根廷的乌斯怀亚乘坐邮轮前往,需要穿越德雷克海峡,到南极洲南极半岛的最短距离约1000公里,需要36到48个小时。 穿越南极德雷克海峡会不会很辛苦、晕不晕船? 天气情况和风浪的大小对邮轮穿越德雷克海峡的颠簸程度起着决定性的影响,通常约有一半人会在穿越德雷克海峡时晕船。

当邮轮到了南极洲附近的海域风浪就会平缓很多。 南北极的科考站是否可以安排前往参观? 南北极有很多科考站,大多数位于海岸线沿岸或沿海岛屿,其中一些全年运营。并非所有探险行程包含科考站的探访,探险领队将在游轮巡游过程中根据天气条件和科考站的开放日程安排探访行程。 能在南极看到企鹅吗? 可以说每一个行程都能看到企鹅,取决于行程和纬度。通常我们可以在南极洲见到三到四种企鹅:阿德利企鹅、帽带企鹅,、巴布亚企鹅和帝企鹅(威德尔海域)。有时数量非常庞大。能在南北极海域看见鲸鱼、海豹等海洋哺乳动物吗? 观看鲸鱼是每一个旅程大受欢迎的活动,大多数情况是可以看到的,但不能确保。在南极旅游季的后期往往比前期更容易看到。 在南北极海豹通常都是很容易看到的。 能在北极看到北极熊和其他特有的北冰洋哺乳动物吗? 北冰洋的哺乳动物有海狗、斑海豹和海象。这些动物基本上都能在北极巡游活动中看到。可以说,每个旅程游客基本上都能在巡游活动中看到北极熊,只是数量多少的问题。寻找北极熊是北极巡游过程中非常重要和最受欢迎的旅游项目。 在南北极能看到极光吗 极光通常只在明朗的黑夜条件下才能看到,由于我们是在南北极的夏季前往旅行,因此,基本上看不到极光。 前往南北极旅游的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 北极6-8月;南极11-3月。 前往南北极旅行只能是在极地的夏季,那里的冬季寒冷而有24小时不见阳光的极夜,且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十七单元 中国地理 第一讲 中国地理概况含答案

第一讲中国地理概况 基础题组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简图”,读图回答下题。 1.(2016江西赣州4月联考)图中最大的山脉走向大致与下列哪个山脉一致( ) A.大兴安岭 B.祁连山 C.秦岭 D.横断山脉 霜冻是指空气温度突然下降,地表温度骤降到0℃以下,使农作物受到损害甚至死亡的现象,霜冻线是区分可能出现霜冻区域的标志。下图示意我国局部地区某年某月14、15日两天霜冻线的分布。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2.(2016太原二模)图示月份最有可能是( ) A.10月 B.8月 C.5月 D.2月 3.(2016太原二模)造成图示区域霜冻线整体向西北凸的主要因素是( ) A.大气环流 B.纬度位置 C.地形地势 D.河流分布 4.(2016太原二模)与14日相比,15日霜冻面积扩大的省级行政区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蒙华铁路拟建成国内最大规模运煤专线,北起内蒙古鄂尔多斯东乌铁路浩勒报吉站,终点到达江西省吉安,线路全长1 815千米。下图为蒙华铁路线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5.(2016全国大联考三)与东部修建同规格的铁路相比,蒙华铁路单位建设成本较高,其原因主要是沿线( ) A.人口稠密,搬迁人口多 B.丘陵、山区相对较多 C.河湖多,桥隧工程量大 D.经过农业区,占用耕地多 读2015年我国钢材、铁矿石产销状况表,回答下面两题。 (单位:亿吨) 注:表中铁矿石是指经过加工的较高品位的矿产品 6.(2016福建龙岩5月综合测试)由表可判断我国( ) A.钢材生产与销售基本平衡 B.钢铁业的铁矿石供应不足 C.主要出口高附加值的钢材 D.钢材和铁矿石生产效益低 7.(2016福建龙岩5月综合测试)根据表所示的状况,我们应当( ) ①关停小型钢铁企业,压缩落后产能 ②引导钢铁企业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 ③帮助钢铁企业提升节能减排的能力 ④实施钢铁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战略 A.①②③ B.①②④

完整word版地球与地球仪知识点总结

1 一、地球与地球仪 一、地球概况 二、地球仪——地球的模型 1、地轴、两极、赤道 地轴—①地球自转的假想轴 ②通过地心,连接地球南北两极,垂直与赤道平面 ③倾斜方向不变,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与水平面成66°34′的夹角 两极—地轴和地球表面的交点。北极:地轴指向北极星附近(即北方)的一点。南极:与北极相反的一点。 赤道—地球上的最大圆,与地轴垂直。 2、经线和纬线

概连接南北两极的同赤道平行的 特形半圆圈,且都不平自成圆圈,方指示南北方指示东长度都相等(2万千米) 都不等,自赤道向两极渐短 3、经度和纬度 经纬 度的划分经度纬度 含义该点所在经线平面与本初子午线 平面间的面面角本地点到球心的连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线面角) 划分以本初子午线为起始线(0°经以东为东经(E),以西为西经(W),各180°以赤道为起始线(0°纬线) 从赤道向南为南纬(S), 向北为北纬(N),各90° 变化规律东经度是向东西经度是向西增大北纬向北极点方向(向北)增大 南纬向南极点方向(向南)增大 特殊经、0°、180°经线东西经分界线;赤道、南北极圈、回归线、地球概况: 地球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赤道半径:6378km,极半径:6357km,平均半径:6371km。 2 纬线

20 °W、160°E东西半球分界线 30°60°纬线(划分高中低纬) 作用划分半球 20°W 向东至160°E为东160°E向东至20°W为西半球赤道划分南北半球;低、中、高纬的划分,热带、温带、寒带的纬度划分 定距离同一经线上纬度相差1度的 水平距离约111千米赤道上经度相差1度的 水平距离约为111千米 定位置地球仪上,经纬线相互交织,构成经纬网,可确定任何一点的位置 定方向指示南北方向指示东西方向 经度与纬度图

中山基本概况-中山网

中山基本概况 【自然地理】中山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中部偏南的西、北江下游出海处,北接广州市番禺区和佛山市顺德区,西邻江门市区、新会区和珠海市斗门区,东南连珠海市,东隔珠江口伶仃洋与深圳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相望。全境位于北纬22°11′~22°47′,东经113°09′~113°46′之间。行政管辖面积1891.95平方公里。市中心陆路北距广州市区86公里,东南至澳门65公里,由中山港水路到香港52海里。市政府设于东区松苑路1号。 中山市地质发展历史悠久,地壳变动频繁,地质构造体系属于华南褶皱束的粤中坳陷,中山位于北段。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中部高亢,四周平坦,平原地区自西北向东南倾斜。五桂山、竹嵩岭等山脉突屹于市中南部,五桂山主峰海拔531米,为全市最高峰。地貌由大陆架隆起的低山、丘陵、台地和珠江口的冲积平原、海滩组成。其中低山、丘陵、台地占全境面积的24%,一般海拔为10~200米,土壤类型为赤红壤。平原和滩涂占全境面积的68%,一般海拔为-0.5~1米,其中平原土壤类型为水稻土和基水地,滩涂广泛分布有滨海盐渍沼泽土及滨海沙土。河流面积占全境的8%,西江下游的西海水道、磨刀门水道自北向南流经市西部边界,由磨刀门出南海;北江下游的洪奇沥水道自西北向东南经过市东北边界由洪奇门出珠江口。其间汊道纵横交错,其中小榄水道、鸡鸦水道横贯市北半部,汇入横门水道由横门出珠江口。水系划分为平原河网和低山丘陵河网两个部分,平原地区河网深受南海海洋潮汐的影响,具典型河口区特色。 中山市地处低纬度区,全境均在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充足,雨量充沛,境内太阳高度角大,太阳每年有两次从天顶经过。夏至日,石岐的太阳高度角最大可达89°;冬至日,太阳高度角也有44°。全年太阳辐射量大,年平均太阳辐射量为445155.4焦尔/平方厘米,7月最多,达51141.3焦尔/平方厘米;2月最少,仅23285.7焦尔/平方厘米(此项观测业务已停止)。历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843.4小时,占年可照时数的42%;最多日照时数为2392.6小时(1955年),占年可照时数的54%;年最少日照时数为1448.2小时(1994年),占年可照时数的33%。终年气温较高,年平均气温为22.0℃。月平均气温以1月最低,为13.6℃;7月最高,达28.5℃。极端最高气温38.3℃(2004年7月1日),极端最低气温-1.3℃(1955年1月12日)。濒

地理与地磁南北极

No.2 讨论:帮帮忙,关于地理北极和地磁北极问题,地理图册上和物理上讲得怎么不一样? ●北磁极和地磁北极是一回事吗?为什么地图上北磁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而物理中的地磁北极却在南极附近?难道地图上有错误?! ●浦东新区教育科学研究所李功爱写过一篇文章,对此事有具体论证,现转录如下,希望有所借鉴。 ●日前,正在念初二的儿子拿出八年级物理课本(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上海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委员会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7月第一版,2002年6月第七次印刷)问我:地磁北极和地理北极相反吗?细看课本第33页有一幅示意图,将地磁南极画在地理北极附近,地磁北极画在地理南极附近。我询问了一些学校的高中学生:地磁北极、地磁南极和地理北极、地理南极相反吗?他们答曰:是的。 ●为慎重起见,又在上海图书馆查了《大

英百科全书》和《大美百科全书》。在《大英百科全书》中有插图说明地磁南极和地磁北极的位置分别位于地理南 极和地理北极附近(英文1985年版见17卷540页、中文版见584页);在《大美百科全书》中,也明确指出地磁南极和地磁北极的位置分别位于地理南极 和地理北极附近(英文版见18卷101页、中文版见58页);1980年时地磁北极约在北纬76度54分、西经101度42分附近,地磁南极在南纬65度30分、东经139度12分附近(见《大美百科全书》英文版22卷324页、中文版248页)。在版本更新的英文微软百科全书(1997年)中,对地磁南极和地磁北极也有明确的定义和插图说明。 又在因特网上进行查询,键入“magnetic north”,查到了许多与地磁北极有关的网页和网站。当然答案也是明确的:“magnetic north”(地磁北极)在加拿大!又到位于浦东金桥的中国极地研究所请教有关专家。据中国

广东省概况

广东省概况 广东省,简称“粤”,是中国大陆南端沿海的一个省份,位于南岭以南,南海之滨,与香港、澳门、广西、湖南、江西和福建接壤,与海南隔海相望。地处北纬20°19′~25°31′,东经109°45′~117°20′。北自乐昌坪石,南至徐闻海安,相距约800公里,东自饶平大埕,西至廉江高桥,约1000 公里。大陆岸线长3368.1 公里。沿海共有面积500 平方米以上的大小岛屿759 个,岛屿岸线长1649.5 公里(不包括香港、澳门和东沙群岛地区)。另有明礁和干出礁1631个。陆地面积17.8万平方公里,其中海岛面积1600平方公里。水深200米以内的大陆架东起台湾线滩南部,西至北部湾东部,南至琼州海峡中部,有17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省会广州,辖21个省辖市,其中副省级城市2个(广州、深圳),地级市19个。 广东在语言风俗、历史文化等方面都有着独特一面,内部有三大民系,思想和文化与中国北方地区有很大的不同。广东人口超过一亿多人,其中外国人士已达上百万,经济实力占全国的八分之一,并超越新加坡、台湾和香港。广东已成为我国人口最多,外国人士最多,经济实力最强,文化最开放的省份。 自然条件地质为多轮回造山区。地貌结构上山地占31.68%,丘陵占28.5%, 台地占16.1%,平原占23.7%。东北—西南走向山脉,有南岭山、罗平山、莲花山,海拔600米~1 100米。西北一东南走向山脉,海拔800米~1 200米,最高峰石坑崆海拔1 902米。丘陵分布于山地四周。台地平原分布在东南沿海和各江中下游谷地。平原以珠江三角洲和潮汕平原较大。除粤北山区属中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外,大部地区为南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类型。年均温19℃~23℃,由东北向西南沿海递增,1月均温9℃~15℃,7月均温28℃~29℃。大部地区无霜雪。年均降水量1500~2 000毫米,年蒸发量1 000~1 200毫米,属湿润地区。降水量的季节变化明显,汛期(4~9月)占全年80%。沿海夏秋两季受热带风暴袭击,年均10个,登陆的有4~5 个,占全国登陆热带风暴的50%左右。河流有珠江水系、珠江三角洲水系和粤东、粤西沿海独流水系。年平均河川径流量为1 800亿立方米。水资源时空分配不均,夏秋易生洪涝,沿海台地区有缺水现象。土壤主要分布为:粤西雷州半岛是砖红壤、赤红壤,粤东和粤中地区是红壤、黄壤、紫色土、山地草甸土,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潮土、滨海盐土、砂土、水稻土。北部南岭地区为典型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中部为亚热带常绿季雨林,南部为热带常绿季雨林。维束管植物有6 000多种,其中属热带的植物4 000种,特有种1 000种,古老树种30种。水松、苏铁、树蕨等被称为“活化石”。主要林木有松、杉、梓、桉等。水果有200 多种,其中荔枝、菠萝、龙眼、香蕉和柑橘被誉为岭南佳果。历史沿革广东是中国文化发祥较早的地区之一,早在二三十万年前,就有“马坝人”(旧石器时代中期、晚期的古人)在韶关、油江一带繁衍生息。春秋以前属扬州徼外地。春秋战国时属百粤(越)地。秦置南海等3 郡,辖番禺、龙川等4 县。两汉设交州(交趾部)等3 州,辖南海、苍梧等郡,20 余县。三国吴分置广州,辖南海、苍梧等郡共29 县。隋设南海、义安等9 郡,辖59 县。唐置岭南道,辖广州等20州,71 县。宋设广南东、西路,辖广州等17 州(府),49 县。元置广东、海北、海南道等3道。辖广州等19路(州),49县(录事司)。明设布政司,辖广州、韶州等10府及罗定直隶州,77县、8散州。清设广东省,辖南韶连等6道,广州等9府,南雄等4 直隶州和佛冈等2 直隶厅,86 县(散州、散厅)。民国初年,辖粤海等6 道、94县,后废道,辖98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辖99县。1987

(中图版)2020高考总复习 地理:第1讲 中国地理概况

第1讲中国地理概况 最新考纲核心素养定位考情报告 1.中国自然地 理特征 2.中国社会经 济地理特征 1.了解我国的疆域与行政区划。(区 域认知) 2.识记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影响因素, 我国主要河流及水文特征。(综合思 维、区域认知) 3.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开发与 保护。(综合思维) 4.理解我国的农业分布、发展条件。 (区域认知) 5.识记我国工业的地理分布特点、主 要工业区。(区域认知) 6.了解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地区分 布。(区域认知) 1.以区域图为背景考查区 域定位能力,考查频率高。 一般区域图中可以提取有 关地理位置的信息有:图 中给出经纬线、区域内特 殊的地理事物(独特形状 或轮廓、独特的地理景观 等)。 2.结合区域图考查区域地 形、气候、水文等自然地 理特征和工业、农业等人 文地理特征,以综合题为 主。往往将某种或几种自 然地理要素与某种人类活 动联系起来,考查其相互 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梳理知识体系]

[再现基础知识] 一、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读中国领土四至简图,回答问题。 (1)优越的地理位置 ①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 ②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背靠亚欧大陆。 (2)辽阔的疆域 ①领土:约960万平方千米。 ②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自北向南包括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 (3)众多的邻国 ①陆上14个:A朝鲜,B俄罗斯,C蒙古,D哈萨克斯坦,E吉尔吉斯斯坦,F 塔吉克斯坦,G阿富汗,H巴基斯坦,I尼泊尔,J不丹,K印度,L缅甸,M老挝,N越南。 ②隔海相望6个: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南北极地区

南北极地区 第二章第五节北极和南极地区教学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两极地区的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2、学会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能根据相关资料比较两地自然环境的差异。 3、理解在两极地区开展科学考察活动和环境保护的原因,培养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教学重点: 了解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科学考察。 教学难点: 1、两极地区气候的差异及其原因。 2、在以两极点为中心的地图上辨方向。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图文分析、联系对比 教学准备: 1、学生预习课本,并搜集相关的极地景观图片、文字等资料 2、教师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方案1:极地动物导入。展示北极熊和企鹅等极地动物图片,请学生回

答它们生活的地区。进而导入新课,展开探究。 方案2:极地忧患导入。联系社会热点问题“全球气候变暖”,让学生谈谈全球变暖对两极冰川的影响。[两极地区冰川融化]进而提出问题:“两极冰川融化对全球环境的影响?”[海平面上升,世界上许多沿海平原、岛屿和低地将被淹没,如上海、伦敦、天津等城市被海水淹没。]使学生对“北极和南极地区”的学习产生迫切感。师生一起进入本课的学习。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一)学习任务一:两极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1、自主学习: 学生阅读教材P58、59相关资料,参照图2-29和图2-31,解决以下问题: (1)观察两幅地图中的经纬线,说出北冰洋和南极洲所处纬度位置和所跨经度特点? (2)指图说出北冰洋几乎被哪几个大洲包围,而南极洲被哪三个大洋环绕? (3)北冰洋和南极洲是否就是我们所说的北极和南极地区呢? (4)纬度相差1°,距离约为111千米。估算一下,你的学校所在地到北极点的直线距离大约有多远? 2、小组交流: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以上问题并提出疑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届湘教版地理训练-第一讲中国地理概况-含解析

第十四章中国地理 第一讲中国地理概况 课堂巩固跟踪检测 (45分钟100分) [基础巩固组] (2019·湖南三湘名校联考)下图为我国30°N植被叶面积指数变化示意图(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叶片总面积占土地面积的倍数)。读图,完成1~2题。 1.造成我国100°E以西地区植被叶面积指数较小的最主要因素是() A.海拔B.降水 C.冰川D.土壤 2.根据我国100°E以东地区植被叶面积指数变化总趋势,判断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热量B.水分 C.地形D.土壤 解析:第1题,图示100°E为地势阶梯分界线,结合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可判断该处位于横断山区;以西为青藏高原,海拔高而气温低,植被稀疏而叶面积指数小。第2题,图示100°E以东地区,叶面积指数变化总趋势为东高西低,与由沿海向内陆水分逐渐减少的规律一致,则主要影响因素是水分。 答案:1.A 2.B 下图示意2018年1月29日至2月7日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的气温距平(气温与

多年平均气温之差)等值线分布。受气温变化的影响,图中部分地区出现低温凝冻灾害(气温剧烈下降并伴有雨雪冰冻),给交通、电力、农业等部门造成较大的损失。据此完成3~4题。 3.该时段内,图示区域低温凝冻灾害最严重的地区可能是() A.藏南B.青海 C.川西D.滇东 4.据图推测,与多年平均状况相比,甲行政区此时段() A.积雪量大,大气反射量多 B.积雪量大,地面吸收量多 C.积雪量少,大气吸收量少 D.积雪量少,地面反射量少 解析:第3题,由图可知,四川、云南东部地区气温低于平均气温较多,说明低温凝冻灾害较严重,故D正确。第4题,图示甲行政区气温距平大于0 ℃,说明该时段其气温高于平均气温,则积雪量少于平均状况;因积雪能增大地面反射率,则因积雪量少而地面反射量少。 答案:3.D 4.D (2020·江西南昌二模)由于泥沙淤积,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历史上黄河下游大堤“三年两决口”,黄河泛滥给下游两岸地区造成巨大威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黄河下游大堤没有发生过决口现象。下图是开封附近的黄河断面图。 据此完成5~7题。

地球与地图 教案

地球与地图 一、地球与地图 (一)地球: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二)地球仪 1.地轴:地球仪上,地球绕转的轴,其倾斜方向不变——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 2.两极: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 二、经纬网 (一)地球经纬网概况 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3.地图上东西经的判断:沿着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除0°和180°经线外,其余经线都能准确区分是东经度还是西经度。 4.北半球某地的纬度数=该地夜间看北极星的仰角 5.常用经纬网图:侧视图、俯视图、圆柱投影图

(二)经纬网的判读与应用 1.定“位置” 地球仪上,经纬线相互交织,构成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确定任何一点的地理位置(地理坐标——纬度、经度)。 2.定“对称点” (1)关于赤道对称的两点:经度相同,纬度相反,数值相等。如A(40°N, 20°W)与B(40°S,20°W)。 (2)关于地轴对称的两点:经度相对,和为180°;纬度相同,如A(40°N, 20°W)与C(40°N,160°E) (3)关于地心对称的两点(对跖点):经度相对,和为180°,纬度相反,数 值相等,如A(40°N,20°W)与D(40°S,160°E)。 3.定“方向” ⑴方格状经纬网图 ①确定南北方向:在南北半球的两点,北半球在北,南半球在南;同 在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北;同在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南。

②确定东西方向:同在东经度,经度值大者在东;同在西经度,经度值大者在西。若分别在东西经,经度和 小于180°,E在东,W在西;否则E在西,W在东 ⑵弧线式经纬网图(以极点经纬网图为例) ①如两点位于同一纬线上,根据自转方向判断 ②如两点位于同一经线上,根据极点位置判断 ③两点既不在同一经线上,也不在同一纬线上,根据以上原理分别判 断东西、南北方向,再综合判断。 如图:①如右图中A、B两点位于同一纬线上,根据自转方向判断 B在A的正东方。②B、C位于同一经线上,根据极点位置判断C位于B的正南方。③C、A既不在同一经线上,也不在同一纬线上,根据以上原理分别判断东西、南北方 向,可确定C在A的东南方。 4.定“距离” ⑴根据纬度差定经线长度:同一经线上纬度相差1度的经线弧 长度约为111千米,若两地在同一条经线上,只要知道两地的纬 度差,就可以计算出两地之间的距离。 ⑵根据经度差定纬线长度:在纬度为φ的纬线上,每相差一个 经度的纬线弧长度约是111·cosφ千米。 (3)图中BC的距离可根据勾股定理大体估算出。 注意:纬差法与正午太阳高度的关系——正午太阳高度相差多少,纬度相差多少。 5.定“最短航向”和最短航线的计算 地球上两点间最短航线为球面最短距离,即经过两点的大圆劣弧长度。(注:所谓大圆指过地心的平面与球面的交线,尽量选择经线圈、赤道、晨昏圈等) ⑴同一经线上的两点,其最短距离的劣弧线就在经线上,即最短航程为纬度差x 111千米,最短航线向正北或正南。 两地处于赤道上,最短航线在赤道上,即最短航程为经度差x 111千米,最短航线向正东或正西。 ⑵若两点的经度差等于180°,过这两点的大圆便是经线圈,过两极点为最短航程。具体又分为三种情况: ①同位于北半球,最短航线方向一定是先向北,过极点后再向南; ②同位于南半球,最短航线方向一定是先向南,过极点后再向北; ③两点位于不同半球,需先确定过哪个极点的为劣弧,再进行分析。

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讲解学习

中国地理 第一讲 中国地理概况 我国的疆域和地形 一、我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1.优越的地理位置 (1)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 (2)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背靠亚欧大陆。 2.辽阔的疆域 (1)填图:在右图中填出领土的四至点。 (2)濒临的海洋:A 渤海,B 黄海,C 东海,D 南海。 3.我国疆域及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1)我国国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多样,自然资源种类齐全,且蕴藏量大。 (2)我国疆域辽阔,各种经济活动的空间范围广,且国防回旋余地大,利于国防安全。 (3)濒临太平洋,使我国东部深受海洋影响,雨量充沛,利于农业生产。 (4)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同海外各国人民友好往来。 (5)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便于同中亚、西亚、欧洲陆上直接往来交流。 (6)绝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热量充足,便于生产生活;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复杂多样,利于发展多种经济。 4.众多的邻国——陆上14个、隔海6个 5.行政区划 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其中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二、我国的地形、地势 1.特征? ????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2.主要山脉: 东西走向 a 天山—阴山、昆仑山—b 秦岭、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 c 大兴安岭—太行山— d 巫山—雪峰山、长白山— e 武夷山、 f 台湾山脉

三、我国的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 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是相对独立的地形单元,在不同的自然地理特征影响下,往往形成不同的人文地理特征。对此分析如下列各表所示: 1.四大高原 2.四大盆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