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医学SOP文件8--微生物与血库作业指导书

ISO15189质量管理体系范本文件(第八册)

微生物与血库

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ABCD-3-WS-01~10

ABCD-3-WS-01~05

第A版

编制:

审核:

批准:

生效日期:2015年4月8日

ABCD人民医院检验科

目录

修订页

结核分支杆菌药敏和初步菌种鉴定

1 检验目的

做疾病的病原学诊断,查找于疾病有关的病原菌以及了解微生物与疾病的关系,指导临床治疗及预后和流行病学的调查。

2 原理

若接种的MGIT培养管中有分支杆菌生长,管中的营养成分和氧气将不断被消耗,MGIT 培养管中的荧光显示剂将随着管内氧气浓度的变化而发生反应。一旦培养管内氧气被利用,管内荧光指示剂将在特定光源的激活下释放荧光。BACTEC MGIT960荧光强度记忆探测器将每隔60min连续测定培养管内荧光强度,从而判断管内分支杆菌生长情况。

3 标本要求

(1)标本类型:深部痰液。

(2)标本采集:见标本采集手册

(3)标本储存和运输:室温放置,室温运输并立即送检。

(4)标本拒收状态:非无菌方式采集的标本。

4 容器和添加剂类型

使用灭菌器皿盛放标本,不加任何防腐剂。

5 试剂

(1)试剂名称:Middlebrook7H9培养肉汤,OADC营养添加剂,抑菌剂PANTA。

(2)试剂生产厂家:美国BD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3)包装规格:7X100

(4)试剂盒组成:培养肉汤,营养添加剂,抑菌剂

6仪器设备:

BACTEC MGIT960全自动分支杆菌培养仪;美国BD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酒精灯

显微镜、超净工作台、台式离心机

7校准程序

(送XX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所校准)

8操作步骤

见仪器操作维护规程:BD960结核分支杆菌培养仪操作维护规程;

9质量控制:

参加我科质量管理小组组织的各项质量控制活动

10 生物参考区间

阴性

11 患者检验结果的可报告区间

阴性/阳性,

药敏及菌种鉴定见BD960结核分支杆菌培养仪操作维护规程;

12 临床意义:

分支杆菌的药敏试验有助于筛选有效的抗结核药物,提示药物所需的治疗剂量,供临床医生和防痨医生参考;同时,还可了解耐药株的流行情况,为抗结核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试验依据。

涂片找抗酸杆菌操作规程

(改良碱性复红法)

1 检验目的

检验样本中是否含有抗酸杆菌,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

2 原理

结核菌、麻疯杆菌、耻垢菌等抗酸性菌,因其菌体表面有一层脂或脂质之皮膜不易着色,但一经着色后酸或乙醇的作用亦是不容易把它脱色。利用这特性并以增强的染色液予染色,然后再以酸及乙醇加以处理,使其脱色后再对比染色,此时抗酸性菌仍是固定着最初色素的颜色(红色)。

3标本要求

(1)标本类型:病人的痰、穿刺关节液、腹水、胸积液、组织、脑脊液、分泌物、尿液等

(2)标本采集:见标本采集手册(一般须得深咳痰,其它无特殊要求。)

(3)标本储存和运输:可室温保存、室温运送。病人标本须密封运送以避免污染环境。

4 容器和添加剂类型

痰盒、尿杯、试管等

6 试剂

(1)试剂名称:结核菌染色液

(2)试剂生产厂家:广东省结核病研究所统一配制

(3)包装规格:3X500ML

(4)试剂盒组成:

试剂1:石碳酸复红液

试剂2:酸性酒精溶液

试剂3:亚甲基蓝溶液

7仪器设备:

CHKIKO320 奥林巴斯双目显微镜 BH-2奥林巴斯落射荧光显微镜

8 校准程序

送XX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所校准

9操作步骤

⑴涂片经火焰固定,加石碳酸复红液染色5分钟或更久(需加温)。

⑵水洗(之后尽可能将水沥干)。

⑶加酸性酒精溶液,脱色1-2分钟。

⑷水洗(假如标本面还可以看到残存红色时,再加酸性酒精溶液脱掉红色为止)。

⑸加亚甲基蓝溶液染色30秒,水洗,干燥。

(6)镜检。

10质量控制:

参加我科质量管理组的质量控制活动。

11干扰和交叉反应

麻风菌可能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

12 生物参考区间

涂片未见抗酸杆菌

13 患者检验结果的可报告区间

涂片未见抗酸杆菌/涂片见细长、红色抗酸杆菌

14 临床意义:

结核分枝杆菌不产生内毒素和外毒素,其毒力主要是在机体中细胞内、外生长与大量繁殖的能力,细菌成分与其代谢产物引起免疫反应(Ⅳ型)导致一系列组织学上的意义。

普通细菌培养鉴定操作规程

1 检验目的

做疾病的病原学诊断,查找于疾病有关的病原菌以及了解微生物与疾病的关系,指导临床治疗及预后和流行病学的调查。

2 原理

人体很多部位与外界相通,存在栖息菌群,但不致病,当菌群失调或分离到致病菌则具有临床意义;另外机体某些部位是无菌的,如检出细菌则视为致病菌。并排除采样及操作污染。

3 标本要求

(1)标本类型:血液,骨髓,脑脊液,胸水,腹水,尿液,等体液;痰液,前列腺液,脓液,组织分泌物或穿刺液等。

(2)标本采集:见标本采集手册

(3)标本储存和运输:室温放置,室温运输并立即送检。人泌尿生殖道标本如白带前列腺液等需临床标本接种于巧克力平板或特殊的运送培养基并置保温设备中送检。

(4)标本拒收状态:非无菌方式采集的标本或未按要求部位采取的标本。

4 容器和添加剂类型

均使用灭菌器皿盛放标本

5 试剂

(1)试剂名称:革兰氏染液、氧化酶试剂、3%触酶、血平板、麦康凯平板、相关生化试剂等

(2)试剂生产厂家:珠海黑马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6仪器设备:

(1)接种针、接种环、酒精灯、

(2)BACT-IST黑马微生物鉴定系统。

(3)显微镜、GNP-P270隔水式恒温培养箱、SW-CJ-IF超净工作台、MCO-15A三洋牌二氧化碳培养箱、0414-1台式离心机、FA1004电子天平

7 校准程序

(送XX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所校准)

8操作步骤

(1)血液、骨髓、脑脊液等标本按照培养目的增菌培养12-18小时后盲目接种或待自动分析仪报警后接种。

(2)接种:以上增菌标本及其他临床标本用接种环取标本接种环划线血平板及其他选择性培养基上,35℃培养过夜,观察结果。

(3)涂片:肉眼见细菌生长,取生长物涂片做革兰氏染色;

(4)纯培养:根据需要接种血平板、巧克力、中国蓝/麦康凯或厌氧平板过夜培养以获得纯培养。

(5)鉴定:按照鉴定仪要求调配菌液浓度,细菌的鉴定见BACT-IST黑马微生物鉴定系统

12质量控制:

参加我科质量管理小组组织的各项质量控制活动

11 生物参考区间

血液,骨髓,脑脊液等无菌部位采取的标本未见细菌生长;其他标本如大便,痰液为正常菌群或未见致病菌。

12 患者检验结果的可报告区间

细菌鉴定到种或属;菌群调查报告比例。

13 临床意义:

为医生提供病原学诊断,并为进一步药敏实验提供依据。

尿液培养操作规程

1 检验目的

做疾病的病原学诊断,查找于疾病有关的病原菌以及了解微生物与疾病的关系,指导临床治疗及预后和流行病学的调查。患有泌尿系感染时,尿中的细菌数高于104/mL,以此作为诊断泌尿系感染依据。

2 原理

使用BACT-IST黑马微生物鉴定系统,原理见鉴定系统操作规程。

3 标本要求

(1)标本类型:中段尿液。

(2)标本采集:见标本采集手册

(3)标本储存和运输:室温放置,室温运输并立即送检。

(4)标本拒收状态:非无菌方式采集的标本。

4 容器和添加剂类型

使用灭菌器皿盛放标本,不加任何防腐剂。

5 试剂

(1)试剂名称:革兰氏染液、氧化酶试剂、3%触酶、血平板、麦康凯平板、相关生化试剂等

(2)试剂生产厂家:珠海黑马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3)包装规格:4X500Ml

(4)试剂盒组成:试剂1:龙胆紫液试剂2:碘溶液试剂3:脱色液试剂4:沙黄溶液

6仪器设备:

(1)接种针、接种环、酒精灯、

(2)BACT-IST黑马微生物鉴定系统

(3)显微镜、GNP-P270隔水式恒温培养箱、SW-CJ-IF超净工作台、MCO-15A三洋牌二氧化碳培养箱、0414-1台式离心机、FA1004电子天平

7 校准程序

(送XX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所校准)

8操作步骤

(1)细菌的分离培养:用接种环取1uL标本接种于血平板及麦康凯琼脂培养基,35℃培养过夜,观察结果。菌落生长者做菌落计数,并挑取优势菌菌落做纯培养。(若初次分离菌落单一且生长较多时可直接做鉴定)

(2)涂片:取菌落涂片做革兰氏染色,确认时G+或G-以及是球菌还是杆菌(球杆菌)。

(3)细菌鉴定及药敏实验:革兰氏阴性杆菌做氧化酶试验(必要时做动力试验),氧化酶试验阳性或氧化酶试验阴性但不利用葡萄糖不产酸者使用非发酵鉴定测试板;氧化酶试验阴性者则使用肠杆菌科细菌测试板;革兰氏阳性球菌(主要是成簇或四联排列),触酶试验阳性者接种葡萄球菌、微球菌鉴定/药敏测试板;触酶试验阴性者则接种链球菌鉴定/药敏测试板;革兰氏阴性双球菌,氧化酶试验阳性者使用淋球菌鉴定/药敏试剂盒测试。

(4)鉴定:按照鉴定仪要求调配菌液浓度,见BACT-IST黑马微生物鉴定系统、PHOENX100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系统操作规程。

9质量控制:

参加我科质量管理小组组织的各项质量控制活动

10 生物参考区间

正常人体膀胱中尿液无菌。

11 患者检验结果的可报告区间

细菌鉴定到种或属,菌落计数高于104/mL。

12 临床意义:

为医生提供泌尿系感染的病原学诊断。

血液培养操作规程

1 检验目的

做疾病的病原学诊断,查找于疾病有关的病原菌以及了解微生物与疾病的关系,指导临床治疗及预后和流行病学的调查。

2 原理

使用BACT-IST黑马微生物鉴定系统,原理见鉴定系统操作规程。

3 标本要求

(1)标本类型:血液

(2)标本采集:给患者用抗生素前抽取。见标本采集手册

(3)标本储存和运输:室温放置,室温运输并立即送检。

(4)标本拒收状态:非无菌方式采集的标本。

4 容器和添加剂类型

使用灭菌器皿或鉴定仪配备的血培养瓶盛放标本,不加任何防腐剂,抗凝剂。

5 试剂

(1)试剂名称:革兰氏染液、氧化酶试剂、3%触酶、血平板、麦康凯平板、相关生化试剂等

(2)试剂生产厂家:珠海贝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3)包装规格:4X250Ml

(4)试剂盒组成:试剂1:龙胆紫液试剂2:碘溶液试剂3:脱色液试剂4:沙黄溶液

6仪器设备:

(1)接种针、接种环、酒精灯、

(2)BACT-IST黑马微生物鉴定系统

(3)显微镜、GNP-P270隔水式恒温培养箱、SW-CJ-IF超净工作台、MCO-15A三洋牌二氧化碳培养箱、0414-1台式离心机、FA1004电子天平

7 校准程序(送XX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所校准)

8操作步骤

(1)细菌的分离培养:血培养瓶经12-18小时35℃孵育后,肉眼若见生长则转种血平板及麦康凯琼脂培养基,35℃培养过夜,观察结果。菌落生长者挑取优势菌菌落做纯培养。(若初次分离菌落单一且生长较多时可直接做鉴定)

(2)涂片:取菌落涂片做革兰氏染色,确认时G+或G-以及是球菌还是杆菌(球杆菌)。

(3)细菌鉴定及药敏实验:革兰氏阴性杆菌做氧化酶试验(必要时做动力试验),氧化酶试验阳性或氧化酶试验阴性但不利用葡萄糖不产酸者使用非发酵鉴定测试板;氧化酶试验阴性者则使用肠杆菌科细菌测试板;革兰氏阳性球菌(主要是成簇或四联排列),触酶试验阳性者接种葡萄球菌、微球菌鉴定/药敏测试板;触酶试验阴性者则接种链球菌鉴定/药敏测试板。

(4)鉴定:按照鉴定仪要求调配菌液浓度,见BACT-IST黑马微生物鉴定系统、PHOENX100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系统操作规程。

9质量控制:

参加我科质量管理小组组织的各项质量控制活动

11 生物参考区间

正常人体血液无菌。

12 患者检验结果的可报告区间

细菌鉴定到种或属,同时报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13 临床意义:

为医生提供感染的病原学诊断。

黑马Bact-ist微生物分析系统操作维护规程

1 主要技术指标

Bact-IST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系统融合了自动化、电脑化及微生物微量生化反应测

试方法,可同时进行微生物分析鉴定(ID)与药敏(MIC)检测,使细菌鉴定/药敏分析规

范化、标准化、现代化。

1.1完善的分析系统:

微生物鉴定分析系统,微生物药敏分析系统

统计分析/院内感染监测专家系统

联网功能

1.2药物种类:

呋喃类,磺胺类,喹诺酮类,青霉素类

大环内酯类,氨基糖甙类,头孢菌素类

1.2鉴定范围:

肠杆菌科,非发酵菌,葡萄球菌属,真菌,

微球菌属,链球菌属,肠球菌属,弧菌属

1.3院内感染检测

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疗用品,

消毒剂及保存液,血液透析

2 适用范围

黑马Bact-ist微生物分析系统(包括微生物鉴定和药敏分析两大功能);是对己分离培

养出来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进行种、属鉴定,并同时测定该菌对各种抗菌药物敏感/耐药

程度的专用设备。

3 工作原理

自1880年郭霍(Koch)发明固体培养基,对细菌的研究技术有了重大的突破之后,一个多

世纪以来,人类对细菌的研究和认识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成就,对细菌分类的理论根据和方

法已趋成熟,命名已经统一,对繁浩的各种细菌众多的生物学、物理学特性己基本明确,

从20世纪初开始,形成了利用各种细菌之间生物学、物理学特性的差异或不同,来区别

和鉴定细菌种类的方法,不断丰富发展,沿用至今,成为细菌鉴定的常规方法。

但由于细菌种类繁多,生物学性状错综复杂,实验操作繁琐、费时,不仅初学者不易掌握,有经验者也常感困惑。20世纪70年代,由于电子计算机的发展,有人首先利用信息编码来签定细菌,将复杂的各种细菌的生物学性状建立数据库,被检菌的各种生物性状测出后,输入电脑与贮存信息相比较即刻可判断未知菌的种属。八十年代初己设计出各种多项生物学试验的套装组合,与电脑贮存的项目内容相对应,即细菌的编码鉴定法,很快在全球得到了重视,迅速推广应用。随后,在上述编码鉴定的基础上,又开发研究了各种类型的半自动和全自动的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器。

黑马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系统,与国际上的其他同类仪器一样,都是按照上述的原则和技术基础而设计和投产的,设计时,细菌的分类、命名、各种细菌的生物学特性和鉴定依据,各项鉴定试验,特别是“关键性试验”的方法和标准,抗生素药物与浓度的选择和敏感度判断标准等,全部按卫生部印发的《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二版》、《NCCLS 药敏试验法规(2001)》等权威性文献执行,这些文献己与国际接轨,因此,它和国外同类产品的性质和功能基本上是一致的。

4 试剂

采用珠海黑马原配试剂

5 操作步骤与功能特点

黑马微生物自动鉴定/药敏分析系统分为“半自动”和“自动”两种,半自动系统由电脑软件和测试板两部分组成:自动系统是在半自动的基础上再加自动判断装置。使用半自动系统时,先将被测菌制成菌液加注到测试板微孔内,经孵育后,将板上的各项测试结果(阳性或阴性)输入电脑软件的相应界面,便可即刻判定被测菌的种、属名称及其对各种抗菌药物的敏感度,同时生成和打印一份完整的报告。如使用自动系统,则将孵育后的测试板插入自动判读槽内,由仪器自动读取各项试验结果,从而省却人工判读和输入的手续。

黑马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系统具有以下几种功能和特点:

1、细菌鉴定功能:可以将与医学和人类有关的绝大部分细菌及真菌鉴定到“种”及“亚种”水平,这些细菌包括:肠杆菌科中的20个菌属、非发酵菌中的8个菌属、弧菌科中的3个菌属、奈瑟菌科中的2个菌属、微球菌科的3个菌属以及酵母样真菌中的6个菌属,合计近200种细菌(或真菌)。另外,还有性传播疾病(STD)的鉴定/药敏分析系统。

2、抗生素敏感度分析功能:可以根据被检细菌在不同浓度的各种药物中生长状态,分析判断其对各种抗菌药物的敏感/耐药程度,测定的结果以MIC(最小抑菌浓度)表示,并根据所测的MIC,按国际的统一规定(NCCLS)给出S(敏感)、MS(中度敏感)和R(耐药)的判断,还可提示被测菌是否存在β-内酰胺酶、超广谱β-内酰胺酶和耐甲氧西林的状况。同

时,还按NCCLS文件提供每种细菌的选药原则和方法,用户也可以用纸片法或稀释法自行测试,将结果(抑菌圈直径或MIC)输入后,软件可按NCCLS的标准判断其敏感度并打印报告。

本软件还设置了比较完善的“专家系统”,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审核和解释。对药敏结果出现的“异常表型”、药物选择和报告中的不合理现象、以及检验者如何正确操作、临床医师用药时要注意的问题等给予提示。同时根据提高疗效、防止滥用的原则,还设置了药敏结果的选择性报告功能。这些对保证药敏结果的可靠性、科学性,对提高药敏试验的“含金量”,以及对临床用药的指导作用,防止滥用、扼制耐药菌株的蔓延等,均有着重要意义。

3、对不合理、可信度低的鉴定试验结果具有提示功能,提出重复试验或加做某顶试验的建议。

4、院内感染和医院环境细菌学监测的分析功能:按照卫生部规定的关于院内感染6种监测而设计,只要将被检病区(或科室)及其生长的菌落数输入后,即可自动生成和打印报告。提示被检单位的菌落总数,国家规定的标准数,并同时给予“及格”或“不及格”的判定。该系统还有完善的院内感染监测的统计分忻系统,可定期将各科室的监测结果统计分析后,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或供院内感染委员会研究。

六种监测是:环境空气的细菌学监测、物体表面的细菌学监测、医务人员手的细菌监测、医疗用品的细菌学监测、使用中的消毒剂及无菌器械保存液的细菌学监测、血透室及透析液的细菌学监测。

5、贮存、查询和联网功能:所有的检验结果资料全部可以长期贮存,随时可以查询回放,已有联网的医院,可以和全院联网,更为方便。

6、统计分析功能:统计分析项目全面,且与WHO推荐的WHONET5软件接轨,具体项目有:

不同标本细菌检出率的统计分析

不同标本中细菌检出百分比率的统计分析

不同病区(病房)细菌发生率的统计分析

不同病区(病房)细菌发生率的月趋势分析

不同菌种的月份比率趋势分析

不同月份不同细菌百分比的统计分析

各种细菌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分析

各细菌同型生化反应谱的统计分析

耐甲氧西林/β-内酰胺酶葡萄球菌统计分析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统计分析

工作量及经济收入统计

7、手工试验结果输入功能:某些特殊种类的细菌需要用传统的手工试验得以鉴定,或特殊的抗菌药物需要用手工法或纸片法作敏感度测定,也可利用此功能输入结果,生成和打印报告,同时存储资料,参与统计分析。

8 注意事项

1、学习和掌握医学微生物学的专业知识,熟练微生物检验技术。

2、使用仪器和各种测试板之前,仔细阅读《操作说明书》和《用户手册》。

3、建立严格的无菌操作制度,操作时避免杂菌污染检测板,严防致病性的被测菌染及自身和周围环境。

4、分离培养技术过关,严禁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细菌混在一齐检测。

5、做好细菌的涂片染色、镜检观察、形态及动力观察、氧化酶、凝固酶等板外操作。

6、遇有比较疑难或有问题的菌株,不应轻易放过,应保留菌种作进一步试验观察,把问题搞清。

9 仪器维护

(1)严格按照仪器的关机程序关机。

(2) 仪器不使用时请罩防尘罩。

(3) 注意检查仪器的运行情况,并填写《仪器使用登记表》。

10 期间核查

由XX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所执行

11 相关记录

(1)仪器使用登记表

GNP-9270型隔水式恒温培养箱操作维护规程

1 仪器原理和适用范围

1.1 采用电热器加热、精制双金属片热控温度原理。具有钢板外壳和内箱,中填玻璃棉隔

热等设计特点。

1.2 适用于中小实验室作干燥、恒温培养等工作。

1.3 仪器工作条件——电源220V;50Hz;5A;400W功率;接地良好、桌面稳定;

1.4 环境条件——防震、通风。

2 技术参数

2.1 温度调节范围室温加3℃~60℃;

2.2 温度波动范围±1℃、温度均匀性±1℃;

2.3 最大容量为420×420×500mm3;

3 操作步骤

3.1 接通电源,调节温度旋钮至工作所需温度,观察温度计是否达到,多次微调后定位

3.2 搁置工作物后关上箱盖,直到需取用时拿出;

3.3 放长假不工作前,应拔出电源插头,确保安全。

4 注意事项

4.1 为确保培养目的实现,外插温度计应为合格品,并随时观察温度是否正确;

4.2 为确保仪器内钢制金属内壳与搁板不受腐蚀,酸碱试剂不得置于箱内;

4.3 箱壳必须有效接地,若有电感,应立即切断电源,检查排除故障;

5 仪器维护

5.1 日常维护——保持机外清洁,每月用消毒液清洗机内,经常注意温度变动;

5.2 定期、期间核查按《仪器设备管理程序》进行,定期每年一次、其间1~2次,主要了

解温度恒定、钢制内壳和搁板锈蚀状况等。

6 相关记录

《仪器使用登记表》

BD960结核分支杆菌培养仪操作维护规程1 技术参数

适用于该仪器操作手册所列的分支杆菌的培养鉴定和药敏。

3 工作原理

若接种的MGIT培养管中有分支杆菌生长,管中的营养成分和氧气将不断被消耗,MGIT 培养管中的荧光显示剂将随着管内氧气浓度的变化而发生反应。一旦培养管内氧气被利用,管内荧光指示剂将在特定光源的激活下释放荧光。BACTEC MGIT960荧光强度记忆探测器将每隔60min连续测定培养管内荧光强度,从而判断管内分支杆菌生长情况。

4 试剂

(1)试剂名称:Middlebrook7H9培养肉汤,OADC营养添加剂,抑菌剂PANTA。

(2)试剂生产厂家:美国BD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3)包装规格:7X100

(4)试剂盒组成:培养肉汤,营养添加剂,抑菌剂

5 操作步骤

(1)标本的采集和处理:吸1ml的痰液加1 :1的4%的氢氧化钠消化15分钟,取消化液离心10分钟。弃去上清液,加入PH6.8的无菌PBS液5ml,温和混匀。再离心,弃去上清液,加入无菌PBS液1ml充分混匀。

(2)胃液、脑脊液、骨膜液、胸膜液和膀胱穿刺尿等标本要先去污染处理。

(3)在MGIT管标签上直接标记,在无菌条件下用滴管加入0.5mlMGIT OADC营养添加剂;在无菌条件下加入0.1mlMGIT PANTA抗菌素混合溶液。

(4)加入0.5ml处理好的标本(注意:标本量超过0.5ml会增加污染机会)。

(5)旋紧管盖、适当混匀。

(6)将MGIT培养管置入BACTEC MGIT960全自动分支杆菌培养仪孵育培养。

(7) BACTEC MGIT960荧光强度记忆探测器每隔60min连续测定培养管内荧光强度,从而判断管内分支杆菌生长情况。

(8)阳性标本进行涂片,确认为分枝杆菌进行药敏试验后发出报告。

样品要求:

(1)标本类型:深部痰液。

检验科微生物室sop文件检验科微生物实验室

检验科微生物室sop文件检验科微生物实验室检验科微生物室SOP文件检验科微生物实验室 作业指导书细菌室工作守则文件编号:LAB,SOP,JX001 细菌室工作守则 1.每日工作前用紫外线照射实验室半小时以上。 2.入室前应穿工作服,并做好实验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3.实验室内应保持肃静,不准吸烟、吃东西及用手触摸面部。尽量减少室内活动,以免引起风动,无关人员禁入。 4.非必要物品禁止带入实验室,必要资料和书籍带入后,应远离操作台。 5.做好标本的登记、编号及试验记录。未发出报告前,请勿丢弃标本。 6.标本处理及各项试验应在操作间进行,接种环用完后应立即火焰灭菌,沾菌吸管、玻片等用后应浸泡在消毒液内。 7.实验时手部污染,应立即用过氧乙酸消毒或浸于3%来苏儿溶液中5-10分,再用肥皂洗手并冲洗干净;如误入口内,应立即吐出,并用1:1000高锰酸钾溶液或3%双氧水漱口,根据实际情况服用有关药物。 8.实验过程中,如污染了实验台或地面,应用3%来苏儿覆盖其上半小时,然后清洗;如污染工作服,应立即脱下,高压灭菌。 9.若出现着火情况,应沉着处理,切勿慌张,立即关闭电闸,积极灭火。易燃物品(如酒精、二甲苯、乙醚和丙酮等)必须远离火源,妥善保存。 10.工作结束时检查电器、酒精灯等是否关闭,观察记录培养箱、冰箱温度及工作情况,用浸有消毒液的抹布将操作台擦拭干净,并将试剂、用具等放回原处,清理台面,未污染的废弃物扔进污物桶,有菌废弃物应送高压灭菌后处理。 11.离室前工作人员应将双手用消毒液消毒,并用肥皂和清水洗净。

12.爱护仪器设备,经常清洁,注意防尘和防潮。 作业指导书细菌室消毒隔离措施文件编号:LAB,SOP,JX002 细菌室消毒隔离措施 1.每天工作前用消毒液消毒工作台,上班前、下班后开紫外灯(最少半小时)进行空气消毒。 2.非必要品禁止带入实验室,必要资料和书籍带入后,应远离操作台。 3.使用后的载玻片、盖片、平皿、试管等用消毒液浸泡,经煮沸后清洗或丢弃。 4.试验后的血液标本用消毒液浸泡后煮沸消毒,所有用于试验的反应板、吸头等用消毒液浸泡(至少24小时以上)后清洗或丢弃。 5.所有微生物培养物(细菌、支原体、真菌等培养物),不管标本阳性或阴性均用消毒液浸泡后,经煮沸消毒,才能清洗或丢弃。 6.取材、最好采用一次性工具,不能采用一次性工具者,每次取材前均应彻底消毒。 7.用于浸泡各种器械如刮菌刀、持物钳、镊子等的消毒液要定期更换。 8.不慎发生临床标本或培养物污染工作台,不要立即用水冲洗,应先用纸巾、布等敷料加上消毒液(如5%石炭酸、3%来苏儿等)消毒30分钟以上,然后再清洗。如污染工作服,应立即脱下,高压灭菌。 9.实验时手部污染,应立即用肥皂洗手并冲洗干净,再外用消毒药水,如误入口内,应立即吐出,并用1:1000高锰酸钾溶液或3%双氧水漱口,必要时根据实际情况服用有关药物。作业指导书微生物实验室安全与防护文件编 号:LAB,SOP,JX003 在工作区内禁止饮食,吸烟和存放食物及使用化妆品。 实验室里应保持整洁,不存放与工作无关的杂物。 工作台每天至少用消毒剂清洁一次,在溢渗传染物后要立即消毒、清洗; 进入无菌室必须穿工作服,戴口罩、帽子。 在各种操作进程中均应尽量避免或减少气溶胶产生。

检验医学SOP文件8--微生物与血库作业指导书

ISO15189质量管理体系范本文件(第八册) 微生物与血库 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ABCD-3-WS-01~10 ABCD-3-WS-01~05 第A版 编制: 审核: 批准: 生效日期:2015年4月8日 ABCD人民医院检验科

目录

修订页

结核分支杆菌药敏和初步菌种鉴定 1 检验目的 做疾病的病原学诊断,查找于疾病有关的病原菌以及了解微生物与疾病的关系,指导临床治疗及预后和流行病学的调查。 2 原理 若接种的MGIT培养管中有分支杆菌生长,管中的营养成分和氧气将不断被消耗,MGIT 培养管中的荧光显示剂将随着管内氧气浓度的变化而发生反应。一旦培养管内氧气被利用,管内荧光指示剂将在特定光源的激活下释放荧光。BACTEC MGIT960荧光强度记忆探测器将每隔60min连续测定培养管内荧光强度,从而判断管内分支杆菌生长情况。 3 标本要求 (1)标本类型:深部痰液。 (2)标本采集:见标本采集手册 (3)标本储存和运输:室温放置,室温运输并立即送检。 (4)标本拒收状态:非无菌方式采集的标本。 4 容器和添加剂类型 使用灭菌器皿盛放标本,不加任何防腐剂。 5 试剂 (1)试剂名称:Middlebrook7H9培养肉汤,OADC营养添加剂,抑菌剂PANTA。 (2)试剂生产厂家:美国BD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3)包装规格:7X100 (4)试剂盒组成:培养肉汤,营养添加剂,抑菌剂 6仪器设备: BACTEC MGIT960全自动分支杆菌培养仪;美国BD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酒精灯 显微镜、超净工作台、台式离心机 7校准程序 (送XX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所校准) 8操作步骤 见仪器操作维护规程:BD960结核分支杆菌培养仪操作维护规程; 9质量控制: 参加我科质量管理小组组织的各项质量控制活动

血库SOP

血库标准操作程序 (SOP) Standard Operation Process 枣庄市台儿庄区人民医院血库 二OO七年十月

目录 枣庄市台儿庄区人民医院血库简介..........................3 枣庄市台儿庄区人民医院血库工作人员简历表................4 01. 血库人员培训和考核制度..................................7 02. 血库检验记录和核对制度..................................8 03. 血库血液保存、发血、临床输血和血液报废制度..............9 04. 血库输血后感染的登记报告制度............................12 05. 血库试剂的认购、入库和领用制度..........................13 06. 血库消毒管理及预防和控制经血液传播疾病制度..............14 07. 血库仪器设备认购、验收、使用、管理、保养维修和报废制度..15 08. 血库计量管理制度制度....................................16 09. 血库输血前检查制度..................................... 17 10. 血库输血不良反应登记及回报制度..........................18 18. A、B、O血型鉴定标准操作程序............................19 19. Rh血型鉴定标准操作程序.................................20 20. 盐水介质交叉配血标准操作程序............................21

二级甲等医院微生物检验作业指导书

XX县人民医院检验科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第八册) 微生物学 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XXJY-3-WSW-01~24 第5版 编制:XXX 审核:XXX 批准:XXX 生效日期:20XX年XX月XX日 XX县人民医院检验科

目录

修订页

BD BACTECTM 9120全自动血培养仪 操作维护规程 1.目的 指导工作人员按照标准化的操作步骤来使用仪器,确保每日结果的准确可信。 2.基本结构 BD BACTECTM 9120全自动血培养仪由主机和联机电脑两部分组成。主机有控制面板及显示器;内有 A、B、C 3个孵育架,每个孵育架共40个瓶位,每个瓶位均有红、绿二色指示灯指示瓶位状况,瓶位 底部有检测荧光信号变化的检测器。主机门内贴有条码面板。 3.原理 配套使用的培养瓶内有微生物生长的各种营养物质,而微生物在生长过程中的代谢产物之一C02会激活瓶内底部荧光感应物质而发出荧光,荧光信号变化与CO2变化成正比。该荧光信号的变化经一组运算公式的运算,得出荧光信号变化的各种参数,从而判断培养瓶内是否有微生物生长。ΒD ΒACTECTM 9120设定瓶位探测器检测与计算时间间隔为每lOmin一次,并可根据运算结果提供生长曲线。 4.仪器操作步骤 4.1 开机 打开仪器电源开关,仪器进行系统自检。该机为24 小时连续开机,仅在必要时(如第一次使用或停电后)才需重新开机。 4.2工具菜单(F5 Utility) 4.2.1 功能描述 4.2.2 系统设置(F3)由BD 工程师或产品专员设定。 4.2.3 手工方式(F9)当条码扫描仪损坏时可以利用手工方式操作。 * 按F9 进入手工操作界面,界面指示与条码面板相同。 * 选择所需功能,并确认。 4.2.4 数据备份(F5)与备份回输(F7) 4.2.4.1 数据备份(F5)建议用户每天做数据备份,每天一张软盘,可循环使用。

检验科临床输血SOP文件

临床血库操作规程SOP 第一章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第一条为了规范、指导医疗机构科学、合理用血,根据《中华人民其和国献血法》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知液资源必须加发保护、合理应用,避免浪费,杜绝不必要的输血。 第三条临床医师和输血医技人员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正确应用成熟的临床输血技术和血液保护技术,包括成分输血和自体输血等。 第二章输血申请 第五条申请输血应由经治医师逐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由主治医师核准签字,连同受血者血样于预定输血日期前送交输血科(血库)备血。 第六条决定输血治疗前,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 疗同意书》上签字。《输血治疗同意书》入病历。无家属签字的无自主 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应报医院职能部门或主管领导同意、备案,并记 入病历。 第七条术前自身贮血由输血科(血库)负责采敌国和贮血,经治医师负责输血过程的医疗监护。手术室内的自身输血包括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术野 自身血回输及术中控制性低血血压等医疗技术由麻醉科医师负责实施。第八条亲友互助献血由经治医师等对患者家属进行动员,在输血科(血库)填写登记表,到血站或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采血点(室)无偿献血,由血 站进行血液的初、复检,并负责调节器配合格血液。 第九条患者治疗性血液成分去除、血浆置换等,由经治医师申请,输血科(血库)或有关科室参加制定治疗方案并负责实施,由输血科(血库)和经 治医师负责患者治疗过程的监护。 第十条对于Rh(D)阴性和其他稀有血型患者,应采用自身输血、同型输血或配合型输血。 第十一条新生儿溶血端正如需要换血疗法的,由经治医师申请,经主治医师核准,并经患儿家属或监护人签字同意,由血站和医院输血科(血库) 提供适合的血液,换血由经治医师和输敌国科(敌国库)人员其同实 施。 第三章受血者血样采集与送检 第十二条确定输血后,医护人员持输血申请单和巾好标签的试管,当面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病室/门急诊、床号、血型和诊断,采 集血样。 第十三条由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将受血者血样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血库),双方进行逐项核对。 第四章交叉配血 第十四条受血者配血试验的血标本必须是输血前3天之内的。 第十五条输血科(血库)要逐项核对输血申请单、受血者和供血者血样,复查受血者和供血者ABO血型(正、反定型),并常规检查患者Rh(D)

医院检验微生物作业指导书

1.目的 规范微生物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确保临床报告的质量。 2.适用范围 微生物实验室的所有检验项目。 3.职责 实验室检验人员均需熟知并遵守本程序。 4.程序 4.1分析前质量控制 4.1.1检验申请单:临床医生应按照《微生物检验项目申请程序》申请临床微生物检测口头申请追加样本检验项目,必须在样本有效期内申请.并补正式的检验申请单。 4.1.2生成微生物检验标本标签:护士应在核对医嘱患者信息和检验申请信息后,按照《微生物检验标本条形码程序》生成申请单和微生物检验项目标签,并将微生物检验项目标签正确张贴于标本容器上。 4.1.3样本采集手册:实验室应制订样本采集手册,指导正确采集和处理样本。 4.1.4样本采集和运输:样本采集人员应按照《采样前患者识别程序》确认患者,按照《标本采集、运送、保存程序》采集样本,并在规定的时间和温度范围内,使用指定的运输培养基,安全运送到微生物室。 4.1.5样本的接收:样本接收人员应严格按照《标本接收、标识及信息录人程序》《标本拒收程序》对样本接收或拒收,并记录。 4.1.6微生物检验标本信息输人:微生物实验室接种岗位检验人员严格按照相关的微生物标本检验信息输,人程序录人,核对患者信息和标本信息等资料。 4.1.7样本储存:微生物实验室接种岗位检验人员按照相关的微生物标本检验前储存程序正确铺存未能及时处理的标本,已经检验的样本应在保证其性质稳

定的条件下,将样本以适当的方式保留到规定时间内,以便能在出具结果报告后可以复查,成做补无检食。 4.2分析中质量控制 4.2.1试剂的质量控制 4.2.1.1所有试剂用于检测标本前,必须做质控以验证试剂性能并记录质控结果,只有质控合格才可使用(表2-1-1)。质控应遵循以下原则。 4.2.1.1.1使用中的染色剂(革兰染色、特殊染色和荧光染色),至少每周(若检测频率小于每周1次,则实验当日)用已知阳性和阴性(适用时)的质控菌株检测。 4.2.1.2平行试验:新批号试剂使用前须用老试利或参考材料平行试验。 4.2.1.3无厂商特别说明时,不同批号的试剂不可混用。 4.2.1.4缺陷或失效试剂只能用于培训员工业务能力,否则报废处理。培训试剂应明显标记“仅供培训使用",并与检验试剂分开放置。 4.2.2培养基的质量控制 4.2.2.1培养基外观良好(平滑、水分适宜、无污染、适当的颜色和厚度,试管培养基湿度适宜),新批号及每一贷次的商品成自配培养基应检测相应的性能,包括无菌试验、生长试验或与旧批号平行试验、生长抑制试验(适用时)、生化反应(适用时)等,应以质控菌株进行验证。 4.2.2.2外观检查合格的培养基的标准:完整,琼脂附于平板底部,血平板应不透明、没有溶血情况,平板颜色好、湿润,无干裂、无污染、无浑浊或沉淀、无冻伤、无过热现象,琼脂厚度至少3mm。如发现与上述情况不符的培养基,应不予使用。 4.2.2.3无菌试验时抽检培养基数量:100块以内,随机抽检5%;100块以上可随机取10块平板或10支试管培养基进行无南试验。35C培养24h后观察是否有细菌生长,无细菌生长为合格。 4.2.2.4 生长试验及生化反应试验:质控菌栋(表2-1-2.表2-1-3)于35C培养24h,用无菌生理盐水配制0.5麦氏单位的细菌胁悬液。无菌生理盐水1:100稀释,每块平板接种10μ(浓度相当于103~104CFU/平板),培养24~48h。符合生长、

sop微生物检查操作规程

sop微生物检查操 作规程

1目的 建立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标准操作规程, 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2 范围 适用于本厂质监科化验室对本厂生产的固体制剂及物料进行微生物限度的 检查。 3 责任 化验员有责任按照本操作规程进行检验、判定,并对检验结果负责。 4 定义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系指非规定灭菌制剂及其原、辅料受到微生物污染程度 的一种检查方法, 包括染菌量及控制菌的检查。 5 内容

5.1 总则: 5.1.1 供试品应随机抽样。一般抽样量为检验用量( 2个以上最小包 装单位) 的3倍量。 5.1.2 供试品在检查前不得开启, 检查全过程均应严格遵守无菌操 作规程, 严防再污染。 5.1.3 控制菌的污染检查应做相应的已知菌对照试验, 对照菌株为 大肠杆菌[CMCC( B) 44102], 每批试验已知菌加入量为50-100个。 5.1.4 染菌量的检查或控制菌的检查均应做空白对照试验。 5.1.5 供试品稀释成稀释液后应在均匀状态下取样, 凡有抑菌成份 或防腐剂的供试品应做特殊处理后进行检验。 5.1.6 供试品稀释后应在1小时内操作完毕。 第2页/共6页 5.1.7 除另有规定外, 细菌培养温度为30-35℃, 霉菌、酵母菌培养 温度为25-28℃, 控制菌培养温度为36℃±1℃。 5.1.8细菌、霉菌检验结果的报告以1g、1ml或10cm2为单位; 控 制菌检验报告以每1g、每1ml或每10cm2为单位报告”检出”或”未检出”。 5.2仪器、用具

恒温培养箱、隔水式生化培养箱、电子天平, 移液管(1ml、10ml)、试管、离心管、双碟、镊子、剪刀、不锈钢吸管筒、酒精灯、取样勺、称量纸、研钵一个、不锈钢双碟筒。 5.2.1用具的包扎 移液管: 用纱布包住移液管, 然后放入不锈钢灭菌筒内。 试管、双碟: 试管在管口塞上纱布棉塞、双碟放入不锈钢双碟筒内。 无菌衣、裤、帽、口罩: 用布口袋将洗净的衣裤、帽子、口罩配套后装入, 扎紧袋口, 再用牛皮纸包好。 5.2.2用具的灭菌 将包扎好的用具, 在121±0.5 ℃蒸汽灭菌柜中灭菌30 分钟, 物品取出时切勿立即置冷处, 以免急速冷却灭菌物品内蒸汽凝造成负压, 易致染菌, 应置烘箱烘干。 5.3培养基、试剂 5.3.1营养琼脂培养基 称取本品36克, 加1升蒸馏水, 加热溶解后, 按需要进行分装, 经121℃15分钟灭菌备用。 5.3.2虎红培养基 称本品30克, 加1升蒸馏水, 加热溶解, 分装, 高压灭菌116℃20分钟。 5.3.3胆盐乳糖培养菌( BL)

微生物检验作业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通过对微生物检测流程的规范确保检验工作有序进行。 2 范围 适用于微生物检测的全过程。 3 职责 3。1 检验人员严格按检测流程做好各项工作。 3。2 检测主管做好监督检查工作。 4 内容 4。1 准备工作 4。1.1 卫生清洁 整理普通检验室内的各类检验物品,检查工作台面和地面卫生. 4。1.2样品收集登记 4.1。2.1与收样员沟通,确定检样品种、数量(如仓库到货的茶原料、内包膜,车间生产的半成品、成品,研发样品,采购样品,稳定性试验的样品、定期跟踪检测的样品)。 4。1.2.2与质保员沟通,确定检样品种、数量(如自来水、纯水、一楼生产过程跟踪的各阶段液体)。 4.1.2。3 按检测计划自行确定的检样品种、数量(如工作间空气、设备内表面、员工手部)。 4。1.2。4各项确定后,收集并登记样品。 4.1。3检测方法的确定 4。1.3.1样品收集后进行分类,确定样品的检测方法,若无方法的要尽快上报或查找相关方法。 4.1.3.2微生物各项目所采用的检测方法(见附表1)

4。2 试剂配制、物品包扎 4。2.1玻璃容器的包扎:灭菌前器皿应包扎紧密完整后才进行灭菌,以防止灭菌后器皿受到污染。 4.2。2平皿、吸管按量分成若干单元用牛皮纸、报纸包扎; 4。2.3试管及三角瓶应塞硅胶塞,在瓶口再用报纸包扎; 4。2.4其它玻璃或金属取样工具也要用报纸包扎; 4.2。5生理盐水按氯化钠加水比例0.84%配制;平板计数琼脂(PCA)、孟加拉红、月桂基硫酸盐胰蛋白胨肉汤(LST)、煌绿乳糖胆盐肉汤(BGLB)则以标签上规定的比例进行配制。按需要量分装成于不同规格的容器中. 4.3 高压灭菌 4.3。1培养基及器皿的灭菌: 4.3。1。1高压蒸汽灭菌:金属器具、玻璃器皿、基础培养基及其它耐热物品均放入锅内灭菌。 4.3.1.2灭菌参数:121℃(0.1034MPa),15~20min; 4。3.2染菌培养物:121℃(0。1034MPa),30min; 4.3。3含糖类不耐热培养基(按试剂要求):115℃(0.0727MPa),15~20min. 4。3。4每次灭菌时均须将灭菌指示带置于灭菌锅内,观察灭菌效果. 4。3.5灭菌锅的使用:参照“仪器使用维护保养作业指导书"的相关内容执行. 4.4 烘干 高压蒸汽灭菌后的物品除培养基及稀释液外的其他物品,如玻璃平皿吸管、金属器具或棉花等均应先置于105℃烘箱内,根据包装大小应保持1h以上,至干燥后使用。 4.5贮存 4.5.1灭菌后处理:灭菌后物品,注意放置场所,严禁与未灭菌物品混放,以免再度污染。

微生物检测作业指导书

1目的 规范微生物检测操作,确保检测结果有效。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产品微生物的测定。 3定义: 3.1菌落总数:食品检样经过处理,在一定条件下(如培养基、培养温度、培养时间等)培 养后,所得每g(ml)检样中形成的微生物菌落总数。 3.2大肠菌群:在一定培养条件下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需氧和兼性厌氧革兰氏阴性无芽 孢杆菌 4职责 化验员负责按本作业指导书方法检测。 5内容 5.1检测环境:无菌室在无人条件下应打开紫外消毒灯作用≥30min,检验员在紫外灯关闭 ≥30min后方可入内。紫外灯消毒情况每月不少于2次检验,检验不合格不得使用无菌室检测。 5.2检测设备:电子天平、电热炉、高压灭菌器、电热恒温干燥箱; 检测工具:锥形瓶、试管、移液管、酒精灯、脱脂棉; 试剂:75%酒精、氯化钠、平板计数琼脂(检测菌落总数)、结晶紫中性红胆盐琼脂(VRBA)(检测大肠菌群)、煌绿乳糖胆盐肉汤(BGLB)(检测大肠菌群)、孟加拉红琼脂(检测霉菌)、蒸馏水。 5.3准备: 5.3.1培养基:以培养基包装标识用法为准,按比例取检测需要量制备。用锥形瓶煮培养基 时,注意搅拌,防止琼脂糊底,接近沸腾时注意及时取下,防止溢出。 5.3.2无菌生理盐水(0.85﹪):称取8.5g氯化钠溶于1000mL蒸馏水中,每300ml的锥形 瓶内分装225mL的生理盐水。每管9ml分装适量试管。121℃高压灭菌15min。备用。 5.3.3消毒酒精:取适量撕碎的脱脂棉,用75%酒精浸泡。 5.3.4培养皿、移液管和试管可选用干热灭菌(采用电热恒温干燥箱灭菌,160℃灭菌2h或 180℃灭菌1h)或湿热灭菌(使用高压灭菌器,121℃高压灭菌15min),冷却后备用。

检验科全套SOP文件

检验科全套SOP文件 124.236.7.* 质量手册目录 01质量手册说明 02质量手册版本控制 03科室简介 04授权书 05批准令 06公正性申明 07修改记录 08质量方针与质量目标 09组织和管理 10投诉地解决 11不符合项地识别和控制 12纠正措施 13预防措施 14内部审核 15管理评审 16人员 17设施和环境 18检验前程序 19检验程序 程序文件目录 001程序文件目录 002批准令 003修改爷 01文件控制程序 02计算机管理程序 03合同评审程序 04医疗咨询控制程序 05客户投诉控制程序

06不合格项控制程序 07纠正措施控制程序 08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09内部质量审核控制程序 10人员任用资质评定程序 11仪器管理程序 12仪器校准程序 13样本管理程序 14生物参考范围建立程序 15实验不确定度评定程序 16、检测结果溯源程序 17、内部质量审核控制程序 18、室间质量评价程序 19、生物平安管理程序 20、需求地确定及实验室能力评审控制程序21新检测工程建立程序 22、满意度监测程序 23、标识控制程序 24、仪器标识控制程序 25、质量保证程序 26、检测申请单格式确定程序 27、检测结果报告控制程序 28、检测结果修改与变更程序 29、试剂管理程序 30、结果报告程序 作业指导书 临床检验作业指导书 01静脉血常规样品采集手册 02末梢血常规样品采集手册 03静脉血血沉样品采集手册 04血型鉴定血液标本的采集 05尿液常规标本采集手册 06一般尿液标本的采集手册 07特殊尿液标本的采集手册 08粪便标本采集

09浆膜腔积液标本的采集 〔09临检室标本采集手册汇总〕10精液标本的采集 11K*-21血细胞分析仪操作规程12Miditron仪器操作规程 13粪便常规检查作业指导书 14脑脊液常规检查作业指导书 15浆膜腔积液常规检查 16ABO血型鉴定作业指导书 17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作业指导书18精液常规检查作业指导书 19前列腺液常规检查作业指导书20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测定 21粪便潜血试验作业指导书 22尿液颜色测定 23尿液透明度测定 24尿液比重测定 25尿液酸碱度测定 26尿液蛋白测定 27尿液胆红素测定 28尿胆原定性试验 29尿液亚硝酸盐定性试验 30尿液红细胞测定 31尿液白细胞测定 32尿液沉渣检查 33尿液干化学法筛选标准 34红细胞沉降率测定 35网织红细胞计数 36K*-21血细胞分析仪作业指导书37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 38血液常规检查 生化组作业指导书 01生化组组长职责 02生化组岗位职责 03生化组质量监视员职责 04生化组环境检测和控制程序

医院微生物标准化操作规程人民医院检验科细菌SOP人民医院检验科管理文件人民医院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医院微生物标准化操作规程人民医院检验科细菌SOP人民医院检验科管理文件人民医院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程序 1.目的: 规范规范临床标本的采集,减少实验室前的差错影响因素,避免医疗缺陷发生。 2.范围: 为协助临床诊断和治疗而进行的临床微生物标本的采集。包括血液,骨髓,下呼吸道标本,尿,粪便,化脓和创伤标本,穿刺液,生殖道标本,烧伤标本,。 3.职责: 指导临床科室正确采集标本,提高实验室的准确性。 4.采集程序 4.1 血骨髓 4.1.1送检指征 4.1.1.1 症状指征:发热、皮疹、肝脾肿大、关节疼痛、神志昏迷或休克。 4.1.1.2疾病指征:化脓性病灶或损害、黏膜损伤性疾病、肝脏疾病、糖尿病、血液疾病及恶性肿瘤、爱滋病、呼吸道感染或呼吸衰竭、

长期输液或导管介入疾病、血液透析患者。 4.1.2 标本采集时间: 一般情况下应在病人发热初期或发热高峰时采集。原则上应选择在抗菌药物应用之前,对已用药而因病情不允许停药的患者,也应在下次用药前采集。 4.1.3采集部位何采集的频率 4.1.3.1急性败血症在24小时内抽血3次或更多次,并可在不同部位,如左、右手臂或颈部。 4.1.3.2 急性心内膜炎、治疗前1-2小时内,在三个不同部位采集血样本。 4.1.3.3 亚急性心内膜炎第一天在身体不同部位取三次标本。如果24小时血培养结果阴性,应继续加抽3份血样或更多次,多部位采样送检。 4.1.3.4 无名热应不定期多次、多部位采样送检。24小时内不超过3次,如培养阴性应继续采样送检。 4.1.4 标本采集的量 {成人采血量8-10ML}{婴幼儿采血量2-5ML}{骨髓采集量1-2ML} 4.1.5送检 采血后立即送检,切勿放冰箱存放 4.1.6结果报告 有迹象细菌生长者,立即图片,染色镜检,结果用电话报告临床。将可疑生长的培养瓶转种于血平板及巧克力平版生长后鉴定报告。若7天仍无细菌生长,报告无菌生长。临床诊断为亚急性心内膜炎者可继续培养2周再出阴性报告。 4.1.7 临床意义 正常人血液及骨髓内是无菌的。现代临床医学的发展,广谱、超广谱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使耐药株增加,院内感染率上升,血液培养中分离出各种微生物种类显著增多,以前认为致病、条件致病或非致病菌的界限现在已不再如此绝对区分。因为任何一种机会致病菌均可能成为败血症的病原菌。其鉴别可依据:1,培养结果2次以上为同一

微生物实验室SOP文件【范本模板】

微生物实验室SOP文件 目录 01 试剂贮存和配制区工作制度 02 标本处理区工作制度 03 细菌自动分析区工作制度 04 试剂贮存和配制区标准操作程序 05 标本处理区标准操作程序 06 细菌自动分析区标准操作程序 07 紫外消毒标准操作程序 08 消毒液配制使用标准操作程序 09 普通冰箱使用标准操作程序 10 超低温冰箱标准操作规程 11 洁净工作台使用操作规程 12 VITEK32型自动分析系统标准操作程序 13 移液器使用标准操作程序 14 高速离心机操作标准操作程序 15 冰箱维护和保养标准操作程序 16 电热恒温水浴箱操作程序 17 洁净工作台维护和保养程序 18 可移动紫外消毒车使用操作程序 19 加样器校准标准操作程序 20 离心机维护保养操作程序 21 温度计校准程序 22 试剂的质检操作程序 23_微生物实验室岗位职责(暂行) 24 临床标本的保存程序 25 普通培养阴性操作程序 26 真菌培养阴性操作程序 27 苛养菌培养阴性操作程序 28 抗酸杆菌培养阴性操作程序 29 支原体培养检验操作程序 30 临床检验及收费程序 31 微生物检验收收费价格 01、标本处理区工作制度 进入本区需穿工作服、工作鞋. 本区只能进行:临床标本的保存,标本接种、培养、及其菌株检验前处理、菌悬液制备、染色标本检查、非上机鉴定与药敏试验操作等危险操作,其它操作不得在此区进行。

在整个本区的实验操作过程中,操作者必须戴手套、口罩和帽子,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工作结束后必须立即对工作区进行清洁或消毒。 非本实验室工作人员未经允许不得进入. 02、试剂配制和无菌区工作制度 进入该区需穿专用工作服和工作鞋。 本区只能进行贮存试剂的制备、试剂的分装和平板的制备。 在整个本区的实验操作过程中,操作者必须戴手套和帽子,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工作结束后必须立即对工作区进行清洁和消毒。 非本实验室工作人员未经允许不得进入. 无菌室公能用于分装培养管或倒制平板培养基操作。 使用前以紫外灯消毒至少30分钟,定期用乳酸熏蒸,彻底消毒. 无菌室仅限操作者进入,操作时严格关门. 室内备有空调设备,以保证不因温度而影响工作. 03、试剂配制和无菌区工作制度 进入该区需穿专用工作服和工作鞋。 本区只能进行贮存试剂的制备、试剂的分装和平板的制备. 在整个本区的实验操作过程中,操作者必须戴手套和帽子,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工作结束后必须立即对工作区进行清洁和消毒. 非本实验室工作人员未经允许不得进入。 无菌室公能用于分装培养管或倒制平板培养基操作。 使用前以紫外灯消毒至少30分钟,定期用乳酸熏蒸,彻底消毒。 无菌室仅限操作者进入,操作时严格关门。 室内备有空调设备,以保证不因温度而影响工作。 04、仪器自动分析区工作制度 进入本区需穿专用工作服和工作鞋。 本区只能进行:微生物上机鉴定与药敏分析、血培养仪增菌培养、培养基溶解与保温、相关实验记录与报告书写、打印;其它操作不得在此区进行。 在整个本区的实验操作过程中,操作者必须戴手套和帽子,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工作结束后必须立即对工作区进行清洁。 非本实验室工作人员未经允许不得进入。 05、试剂贮存和配制区标准操作程序 1.目的:规定在本区进行的工作,确保试剂正确贮存和制备. 2.适用范围:试剂的贮存和制备.

检验科SOP文件

检验科S O P文件(总66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检验科SOP文件 目录 1. 检验工作管理程序 2.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程序 3. 检验科人力资源管理程序 4. 个人防护程序 5. 实验室使用和操作技术规程 6. 实验室分析前工作流程的规范 7. 检验科开展新项目管理程序 8.仪器标识控制程序 9.实验仪器及化学试剂管理程序 10.检验科标准物质控制程序 11.检验程序的质量保证 12.检验科室内质量控制流程 13.检验科内部质量控制程序 14.检验科内审管理程序 15.检验科室间质评标准操作程序 16.检验报告的管理程序 17.标本管理程序 18.实验室消毒隔离规程 19.废弃物处理程序 20仪器操作程序

检验工作管理程序 1 目的 对检验科工作全过程进行控制,保证检验工作符合规定要求,提供可靠的检验数据和有效的检验报告。 2 范围 适用于本科开展的各类医学检验工作的各个环节。 3 职责 3.1负责部分样品的采集。 3.2 各实验组收样人员负责各组检验样品的收发。 3.3 实验组负责人组织协调完成检验任务,并负责对检验工作质量的监督。 3.4 检验人员执行检验任务,做好检验记录,填报检验数据。 3.5 报告授权审核人负责检验报告的签发。 3.6 各实验组负责本组检验报告的发放。 3.7 综合管理组负责检验资料的归档保管(计算机)工作。 4 工作程序 4.1 检验工作分类 4.1.1 本科的检验工作,根据标本的来源不同分为采样检验和送样检验,根据工作性质分为常规标本检验和检验质量抽检委托复检。 4.1.2 委托复检工作需按下列程序执行: (1) 当面核对标本姓名、性别、年龄及标本质量等资料; (2) 按要求进行各项检验;

检验科生化室作业指导书

精选文档 生化室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DYYY-3-SH-01~61 第A版 编制: 审核: 批准: 生效日期:2010年01月01日 满洲里市第一医院检验科

目录

修订页

血清总胆红素(T-BIL)测定 1. 实验原理 血清中的胆红素分为直接(结合)胆红素和间接(未结合)胆红素。大多数方法是在1883年Ehrlich提出的重氮法胆红素测量法1,一些改良的方法已被用来增进反应。这些改良的方法是使直接胆红素直接和重氮化合物进行反应,生成一种有颜色的化合物,而间接胆红素需要一种溶剂,如表面活性剂后才能进行反应。 申能总胆红素试剂是改良的重氮法。使用一种稳定的重氮盐,2,4-二氯苯胺重氮盐(DCA),与胆红素反应,形成红色偶氮化合物,它在540nm吸光度最大。在540/600nm时的吸光度与标本中总胆红素的浓度成正比。 胆红素+DCA 红色偶氮化合物 表面活性剂 2. 标本: 2.1 病人准备:无特殊要求。最好用禁食的标本以减少乳糜血的干扰。 2.2 类型:血清、肝素或EDTA血浆,应避光保存。 3. 标本存放:15~25℃保存可稳定2天;2~8℃保存可稳定7天;-20℃保存可稳定3个月,如冰冻保存,不可反复冻融!。 4. 标本运输:常温条件下避光保存运输。 5. 标本拒收标准:标本溶血、细菌污染、脂血、非避光保存运输的标本。 6. 实验材料 6.1 试剂:申能总胆红素试剂盒(141 0817170 1 试剂1+试剂2) 6.1.1 试剂组成 试剂1:6×64 ml 磷酸缓冲液40mmol/L 氯化钠9g/L 表面活性剂,稳定剂适量 试剂2:6×16 ml 2,4-二氯苯胺重氮盐1mmol/L 盐酸30mmol/L 表面活性剂适量 6.1.2 试剂准备:试剂为即用式。 6.1.3 试剂稳定性与贮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