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方言钩沉

陕北方言钩沉
陕北方言钩沉

陕北方言钩沉

陕北方言丰富而复杂,地方色彩十分鲜明。若从语言学的角度划分,延安南部地区属渭北关中方言区,延安以北内蒙河套和榆林地区属晋北方言区。古时候,陕北地处边荒,文化传播和变迁的速度较之中原发达地区慢了许多,方言中沉淀了一部分古汉语和古代俗语残余。同时,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晋西北、内蒙河套、陕北这片晋北方言区的广大区域内,一直是周边少数民族内迁安置的聚居中心,五方杂处,各种外来文化与各民族风俗习惯和语言交流十分频繁,互相影响,陕北方言中的外来文化和异族语言残余,至今仍随处可闻。大(da)

在中国的广大地区,人们多管父亲叫爸、叫爹。但在陕北以及甘、宁、青部分地区,人们则呼父亲为“大”(音达)。佳县、安塞、宜川、富县、洛川、黄陵等大部分地区“呼父曰大”。甘肃的秦安、渭源等地“呼父曰达达”,政和等县则“呼父曰阿达”。关中和渭北的大部地区也“呼父曰大”。追溯这一称谓的来源,当与羌、鲜卑、契丹等民族称其部落首领为“大人”、“部大”、“酋大”有关。

羌族是我国西北地区一个古老的民族,秦汉之际,主要分布青海南部与甘肃南部交界的地区,东汉时陆续内迁,至魏晋南北朝时,已聚居于关中渭北、陕北大部分地区,“关中之人,百万余口,率其少多,戎狄居半”。(《晋书·江充传》)前秦建元三年(367)的《邓太尉祠碑》有“统和宁戎,鄜城、洛川、定阳五部屠各,上郡夫施黑羌、

白羌、高凉西羌………”的记载。

在羌族部落中,称呼其首领为“大”“大人”“部大”“酋大”。《北史》〈〈宋史〉中都说:“羌之酋豪曰大”。《邓太尉祠碑》中有“治下部大钳铒丁比”,是说丁比是羌族部落的“部大”。前秦建元四年(368)的《广武将军Δ产碑》中,也有不少在题名之前冠以“大人”、“部大”、“酋大”的羌人姓名,如“大人白平君”“酋大夫蒙木犁”“部大张广平”等(详见马长寿《碑铭所见前秦至隋初的关中部族》)羌族入居陕甘边和关中渭北地区数百年之久,对这里的文化和民族构成发生了深刻的影响,以他们的姓氏命名的村落流传至今,如蒲城的钳铒、罕井、富县的钳铒(今讹为钳二)、曲南、杜甫居住过并留下《羌村三首》《北征》等不朽诗篇的羌村等。正是因为羌人称呼其主持部族事务的首领为“大”“大人”“部大”,渐渐地居住在陕甘边、关中、渭北的百姓和后来徙居这里的鲜卑、契丹等族也将主持部族、家族和家庭事务的男性称为“大”或“阿达”,取代了父亲这一称谓。

也有的研究者从音韵训诂的角度,考证了“大”“阿达”称谓演变的情况。据有关文献记载,称父亲为“多多”(即达达,详后),始见于南北朝时期的佛经。而这些佛经的传译者,又多为西域僧人,他们最先接触的便是羌氏文化。南齐·枷跋陀罗译《善见律毗婆娑·六》中有“阿摩多多者”句。他注曰:“阿摩是母,多多者言父也”。这一称谓习惯延用到随代。隋·阇那崛多译的《佛本行集经》四五:“到已长跪,白父母言:奄婆、多多,我实不用行世五欲,愿修梵行”。音韵学研究的结果表明,在中古时代,“阿摩”、“奄婆”的读音与阿妈相近,“多”

的读音差不多是“搭”,称父亲为“多多”,听上去就“搭搭”。后来,南方有些地方在“多”字的读音中间加了个介音“i”,发展成dia,北方则在“多”字上加了个“父”字,演变成了die。宋《广韵》曾用这个字记羌族称呼:“爹,羌人呼父也”。元代单音简称,“搭搭”始写作“大”。元·张国宝杂剧《罗李郡》四:“还不够一两日,他将唾盂儿不见了,必然递盗与他大的拿去”。明·沈榜《宛署杂记·民风二·方言》:“父曰爹,又曰别,又曰大.”(见王克明《听见古代·陕北话里的文化遗产》,中华书局2007年)如今,陕甘、宁、晋的民众呼父曰大曰爹,呼夫家之母曰婆婆,西南汉藏语系羌语族的一些少数民族呼母曰阿妈,吴堡、佳县一带群众呼父曰dia,都源出羌语,又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这便是呼父曰大的源与流,也是羌、汉民族融合的语言学佐证。

婆姨·阿姨

陕北方言的婆姨一词两个意思,一是指妻子、老婆;二是泛指已婚妇女。这种称谓在全国是很独特的。关于它的词源,许多研究者都指出婆姨一词源出佛教用语,是个外来词。

佛教在东汉末年(公元一世纪初)传入中国,公元四、五世纪的魏晋南北朝时在北方已蔚然成风。佛教初入中土的一段时期内,称女居士为“优婆夷”。唐·《敦煌变文·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讲经文》:“优婆塞者,近佛男也。优婆夷者,近佛女也”。优婆夷是梵语upasika的音译,在译经中常作“阿夷”或“阿姨”,三国时已有这种叫法。佛教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首先在西北地区扎根,由于北朝统治者的大力提倡和扶持,开窟造像与修塔建寺之风大盛。据近来的考古调查证实,

从甘肃庆阳到山西大同一线,是佛教传播的重要通道。黄陵的香坊石窟、富县的石泓寺、安塞的云岩寺、大佛寺等石窟,都是北魏至西魏时期所开凿,洛川县也发现了十余通北魏至隋初的造像碑。可以想见,当初佛教盛行时,人人信佛,家家女居士,很多人的妻子都能称作“优婆夷”,而自己的老婆以外的其他妇女,也都是“优婆夷”后来略称为婆夷。随着“婆夷”这个对女人称呼的宗教意义越来越淡,成为一种日常口语,书写时便多了个女字旁,成了“婆姨”。至于称呼老年女人为老婆,则是唐代的事了。到了宋代,也开始把妻子称老婆。老婆这个词也是从老“优婆夷”演变而来。如今,在老婆、太太、夫人、妻子都满世界叫开的时候,陕北黄土高原上依然保留着“婆姨”这一古老的词汇。

另外,“阿姨”一词,也源出佛教用语,但已没有对女居士尊称的原始意义,而成为对非亲属长辈女性的尊称了(参见王克明《听见古代》)。

赫连城家

榆林三边地区和延安城周边的老乡,把性格执拗、蛮不讲理的人叫作“赫连城家”。这句俗语的背后,包含了一个一千多年的历史典故。

赫连,指陕北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赫连勃勃。他本是南匈奴右贤王去卑的后裔,叫刘勃勃。其祖先在东汉时期归附中央王朝,内迁到晋北地区,赐姓刘。他们长期与鲜卑人通婚,北方诸族称匈奴父鲜卑母所生的后代为铁伐(一作铁弗),故此部落以铁伐为号。西晋永嘉四

年(310),铁弗匈奴刘虎部被晋州刺史刘昆所破,刘虎率众迁至朔方(今河套南北陕蒙之地)。经刘虎、刘豹子、刘卫辰几代,先后接受前、后赵、前、后秦官职,成为朔方一大势力。勃勃之父刘卫辰曾被前秦封为北单于。淝水之战以后,刘卫辰被北魏所杀,勃勃侥幸逃脱,投奔后秦,镇守朔方(治所在今内蒙磴口县北)。他兼并其他匈奴和鲜卑部落,势力大增,拥有10万之众,于公元407年自称天王、大单于。公元413年,正式建都统万城(今靖边县白城子),改元凤翔。因传说匈奴是夏后氏苗裔,故以大夏为国号。刘勃勃认为自己既为天子,即应与天相连,因此改姓赫连,即匈奴语“天”之意,令其所部旁系部落皆以铁伐为姓,意为钢锐如铁,皆堪伐人。

赫连勃勃久居中原,汉化程度很高,但文治却毫无称道之处,倒是凶狠暴虐,武功显赫。他以河套南北为中心,打出了南及秦岭、东到太原、西北接宁夏、甘肃兰州的广大地盘,设立了10个州、2个护军进行军事统治。《晋书·地理志》记载这10个州是:幽州(治大城,今河套南)、南台(治长安)、朔州(治三城,今延安城东周家湾)、秦州(治杏城,今黄陵县南)、雍州(治阴密,后治长安)、并州(治蒲坂,今山西永济)、梁(凉)州(治安定,今甘肃泾川县北)、北秦州(治武功)、豫州(治李闰,今大荔县李闰堡)、荆州(治陕城);又置吐京、长城二护军。其中,幽州、朔州、秦州三州在陕北地区。大夏的州级机构以下,不设郡县。所谓州,不过是统军的军镇而已,以城为主而统民。州城中居住者,多为官军兵将,城中之人凶暴蛮横可想而知。

大夏10余个州城中,有两个最有名气。一个是都城统万城。它筑于公元413年,不但雄伟坚固,历1600余年仍雄姿犹存,而且还是后来的西夏党项拓跋氏的发祥地。尽管隋唐以至北宋,统万城一直是夏州治所驻地,但人们还是把它叫作赫连城。唐·许棠《夏州道中》有“茫茫沙漠广,渐远赫连城》的诗句。另一个就是延安城东李渠镇周家湾村北的丰林故城。它本是公元407年,赫连勃勃兼并三城鲜卑后所筑的朔州城。因北周时在这里设丰林县,故现在称之为丰林故城。不过,直到宋代,人们还习惯称它为赫连城。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一载:“延州故丰林县城,赫连勃勃所筑,至今谓之赫连城,紧密如石,剐之皆火出”。这座古城历千余年风剥雨蚀,城垣轮廓至今仍清晰可辨。

赫连勃勃的残暴与治国无方,以筑统万城等城池而闻名于后世。据说,筑统万城时,土要过筛笼蒸,拌以糯米汤,再用夯筑。若夯窝渗水或被铁锥扎进,筑者就要被处死。又说,他命叱干阿利督造箭与甲,做成后由工匠互相试验,若甲被箭射穿,则做甲者死,若射不穿,则做箭者死。反正蛮横至极,无道理可讲。赫连勃勃的这些暴行,见诸于文献,也广为流传于民间,现在也仍为陕北老乡所熟知。赫连勃勃的蛮横无理和赫连城内那些凶狠残暴的故事,深深地印在他们的脑海里。把那些性格执拗,蛮不讲理的人称之为“赫连城家”,反映了他们那些挥之不去的历史记忆。

龟子·吹鼓手

在陕北,龟子一词的意思,一是指吹鼓手,乐人;二是指骂人的话,意为门第不高,门风不好。考察这个词的本源,当于汉代龟兹人

迁居陕北有关。

龟兹的正确发音为qiu ci,为汉代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其故地在今新疆库车一带。大约在汉宣帝时期(前78—前43年),因受到匈奴或周边其它民族的压迫而要求内迁,西汉王朝把龟兹国数万民众安置在榆林市北部的陕蒙交界之地,置龟兹县,并设龟兹属国都尉进行管理。《汉书·地理志》在上郡条下有“龟兹县”。唐·颜思古注曰:“龟兹国人来降附者,处之于此,故以名云。”龟兹故城在今榆林城北牛家梁镇古城滩(一说在今米脂境内),其城垣轮廓尚存。龟兹人能歌善舞,尤以吹奏唢呐等管乐见长。他们远徙异地,也可能以此谋生,当地人不知龟兹(gui zi)的正确发音,便把他们称为龟子(guizi),以至后来把乐人吹鼓手也一并称之。又因为龟兹人为外来户,为当地人所排斥,加之从事乐人这一职业,也为当地人所鄙视,或是有什么坏事,也认为是龟兹人所为,久而久之,龟子或是龟子子,便演变为一句骂人的话,如“你这个龟子子,就不干个正事。“龟子菘”一词则等于说,某个人就不是正经人(龟兹人)的种儿

麻胡

夜深人静,瞌睡难耐,或是母亲手中活儿正忙,膝下小儿却哭闹不止。无奈之下,母亲便吓唬道:“不要哭,一声住了!你再哭麻胡(音若猫乎儿)就来了。”母亲的这一招还真灵,孩子的哭闹声果然嘎然而止。这一幕,是许多稍有年纪的陕北人都经历过的。麻胡是个什么东西,居然有这么大的震慑力?有人说,“麻胡就是狼”,母亲吓唬小孩的这句话,等于就是说“你再哭狼就来了!”其实不然。麻胡这

个吓人的词,从十六国时期就有了,距今已1600多年。

麻胡本是一个人,名叫麻秋,为南匈奴羌渠部落后裔,史称羯人,又称羯胡。公元319年羯人石勒建立后赵政权,占有包括陕、甘、蒙、晋、冀、豫和淮水以北的大部分地区。麻秋为后赵的征东将军,以残暴著称,杀人如麻,令人胆栗。在麻秋征服的地区,有个习俗,“俗有儿啼,母辄恐之曰:麻胡来。啼声遂绝。”久而久之,麻秋成了杀人恶魔的代名词,因他是胡人,故称麻胡,把真实姓名也湮没了。这个俗语历代相传,流传到现在,活在老百姓的口语中。

又据《列仙全传》记载,残暴将军麻秋经常驱赶民夫服劳役,“筑城严酷,昼夜不止,唯鸡鸣少息。”麻秋有个女儿人称麻姑,十分同情民夫,常常学鸡叫,引得群鸡齐鸣,民夫便能早点休息。后来,麻秋知道了,要找女儿算帐,麻姑便逃走,“入仙姑洞学道“,后来得道成仙,便是民间广泛流传的“麻姑献寿”中的著名女寿仙,受到百姓的敬仰。可见民众的爱憎何等分明。

吹牛皮与拍马屁

吹牛皮是人们经常说的一句口头语,意为吹牛,说大话。殊不知,这句俗语最先出自陕甘宁和内蒙河套的黄河两岸,与这里的游牧与农耕结合的文化背景有关,与党项族的关系更为密切。

自隋唐以来,党项族就沿河西走廊不断内迁,定居于甘肃、宁夏、陕北、内蒙河套南北的大片地区,并建立西夏王朝。黄河横贯西夏腹地。这一段黄河,地势平坦,水面宽阔,水流湍急,成为两岸民众往

来交流的障碍。过去,两岸民众兼农兼牧,牛羊遍野。人们就地取材,把整个囫囵羊皮阴干,再涂上生漆或桐油,吹上气使它鼓起来,党项语称之为“浑脱”。至今,陕北方言中仍把整个的东西叫浑笼统,乃留“浑脱”原意。十来个这样的羊皮囊排列三行,扎在木棍上,做成羊皮筏,上面能坐十来八个人。用这种羊皮筏渡河,既轻便又安全。羊皮囊较小、也柔软些,可以用人的气力吹起来。牛皮又大又厚,以人的力气是吹不起来的。如果有人说他能把牛皮囊也吹起来,就会被讥为说大话。天长日久,吹牛皮就成为说大话的代名词,在全国传播开来,成为一句常用口头语。

拍马屁一词,指曲意奉承别人。那么,拍马屁又怎么能与奉承人联系起来呢?

著名国学大师顾颉刚先生认为,这个词也起源于西北地区游牧民族。秦汉以来,西北和陕甘宁晋交接地区经常作为安置内徙各族的“缘边六郡”,这里不时的被辟做牧场。马是游牧民族的好伙伴和主要财富,一般人家都会养许多骠肥体壮的高头大马,作为征战和代步的工具。如果有人为了夸赞和讨好主人,就会拍着滚瓜溜圆的马屁股,向主人赞不绝口。久而久之,拍马屁就成为讨好人,赞扬人的代名词。这个词经过千百年的流传,词意发生变化,含有曲意奉承别人的贬意。而个(er ge)·如今

陕北乡间口语中,几乎听不到“现在”“如今”“这阵儿”一类的词汇。表达这个意思时多用“儿个”这个词,让外地人听得一头雾水,不得其解。其实,“而个”就是人们熟知的“而今”这个词的古音。

宋·徐铉注《说文》对“今”的反切法注音是“居音切”。宋《广韵》作“居吟切”。“居”的古汉语声母是g,跟“家”的声母一样。按这样的反切法,“今”的古音应读作gen,接近“个”的读音。所以,清代洪亮臣《泾县志》中说“今”曰“庚”。现在的广州话中把“现在”意思的词用“儿家”两个字记录,这个“家”的声母古音为g,“儿家”的读音便是er ga,和陕北话“而个”的读音十分接近。

“而今”这个词两千年前就有了,一直是“现在”的词义,但古音应读作“而个”。

《庄子·寓言》:“向也坐而今也起,向也行而今也止”。

《史记·鲁国公世家》:“王与太子俱困于诸侯,而今又倍(背)王命而立其庶子,不宜”。

唐·《毛诗正义》卷五:“起之早晚,礼有常法,而今漏刻失节,促遽若此,故刺之”。

唐·《敦煌变文·不知名变文》:“自从浑沌已来,到而今留得几个?”

宋·普济《五灯会元》卷七《瑞岩师彦禅师》:“师喝曰:这老和尚,而今是甚时节?”又云:“一人高高山顶上,一人深深海底行。各自随方而来,同会九重城里。而今要识此二人么?”

元·朱廷玉散曲《夜行船·悔悟》:“他尽是劳成,咱都是志诚。博得个好儿名,那里施呈。而今纵有双秀才,谁是苏卿》?”

可见陕北话中的“而个”是“而今”的古音,且两千多年来一脉相承。如果用陕北话读毛泽东的词《六盘山》中的“而今迈步从头越”一句,就应该是“而个迈步从头越”了。

(参见王克明《听见古代》)

歪剌骨·瓦剌国

陕北高原北缘连接蒙地,从宋金以来,两地民众接触日益频繁。特别是明代,这里成为九边重镇之一,蒙汉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更为密切,对双方的文化发生深刻影响。如今,陕北方言中仍保留许多蒙古语成份,歪剌姑、瓦剌国等词汇,也与蒙古文化有十分密切的联系。

“歪剌骨”在陕北方言中指不地道、不好共事者,也引伸为脚腕扭伤,走路东倒西歪的样子,如“咋你好好价咋歪剌骨儿走路?”

“歪剌骨”的译音与词义,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

宋金时代,写作“瓦剌国”,是对说话办事不合渠道的妇女的贬称。南宋·洪容斋《俗考》云:“瓦剌虏人最丑恶,故俗诋妇女之不正者曰瓦剌国”。瓦剌系指原游牧于我国西部的蒙古部落,后统一于成吉思汗部。从西夏天庆十二年至宝义元年(1205-1226),成吉思汗曾先后五次发动对西夏的征讨,曾一度占据兀拉孩城,事见《元史·太祖本纪》。“兀拉孩”应是“瓦剌海”的异写。蒙古人把沙漠中的湖泊称海子。瓦剌海城在今内蒙西部阿拉善旗境内。瓦剌人的烧杀掳掠,想必对这里的人留下十分惨痛的记忆,故曰“瓦剌虏人最丑恶”,“瓦剌”也成为一句骂人的话。

元代,西部蒙古被称之为“斡亦剌”,“瓦剌国”一词也因音讹转为“歪剌骨”,为元杂剧中经常出现的一句俗语。如杨显之《酸寒亭》杂

剧云:“我骂你这歪剌骨,我骂你这泼东西。你生来的兔儿头老鼠嘴,长则待吵寻是非,叫骂过日,怎好做的好人妻”。

明代,“斡亦剌”又被译为“瓦剌”。元朝灭亡后,其残余势力退居塞北,在今外蒙古地区建立北元。随着汗朝衰弱,大漠东西的蒙古族分裂成若干部。与西北民族关系密切的主要是瓦剌和鞑靼两部。瓦剌部在也先汗时期(1439-1455),曾一度崛起,企图统一蒙古各部。也先汗死后,瓦剌分裂,逐步迁徙到西域一带。不久,鞑靼部乘机进入河套地区。从天顺二年(1458)开始,鞑靼不断南下侵扰延绥、宁夏一线,迫使明王朝任命余子俊巡抚延绥,成化九年(1473),开始修筑榆林以北边墙,“东起清水茗,西抵花马池,延袤千七百七十里”。(《明史·余子俊列传》)但仍未有效阻止鞑靼的侵扰,此后百余年里,长城内外战事时有发生,令陕北人对鞑靼深恶痛绝,“瓦剌姑”一词,折射出这一段历史记忆。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二五《词曲·俚语》:“又北人詈妇女之下劣者曰歪剌骨,询其故……云往时宣德间,瓦剌为中国频征,衰弱贫苦,以其妇女售于边人,每口不过酬钱几百,名曰瓦剌姑,以其貌寝而值廉也”。汤显祖杂剧《牡丹亭·欢娆》三十:“一天好事,两个瓦剌姑扫兴!扫兴!”

清代,“瓦剌姑”一词讹变为“歪赖货”。清·翟灏《通俗编》卷二二《妇女·瓦剌国》:“……今俗转其音曰歪赖货”。

如今,陕北话“歪剌骨”仍保留了自宋元以来的本来含义,不过字音稍有讹转,词义也有所引伸罢了。

圐圙(ku lue)·曲连

诗人贺敬之的著名诗篇《回延安》中有“米酒油馍木炭火,团团围定炕上坐”之句。这种油馍,用软(糯)、硬两种糜子掺和在一起,捏成中空的圆圈状,再入油锅炸熟,热腾腾,香喷喷,为过年过节和平时待客的上品,老乡还管这种食品叫“油圐圙”,也有人写作“油窟帘”。

陕北老乡也把围圈起来的牲畜圈称作“羊圐圙”、“猪圐圙”。

延安南部富县、洛川、黄陵等县群众,为小孩过生日时做的一种圆圈状的白面烙馍,则称之为“曲连”。也有人把油馍馍叫作油曲连。

不管圐圙也好,曲连也罢,这些方言俗语的词源,都出自古代蒙古语。在古代蒙古语中,“圐圙”(kuriah)之意就是圈子,又译“古列延“等。14世纪波斯人拉斯特丁主编的《史集》中谓“所谓古列延(kuriyan)是圈子的意思。当某部落驻在某地时,就围成一个圈子,部落首领处于像中心点那样的圈子中央,这就叫作古列延。在现代(16世纪),他们(蒙古人)也按这种形式布阵,使敌人和异己无法冲进来”。(美·朱学渊《中国北方诸族源流》,中华书局)。

元《蒙古秘史》中,亦在“古列延”旁注释“圈子”或“营”。可见“圐圙”为“古列延”的快读音转或异译。

至于“曲连”一词,也见于元杂曲。如《高祖还乡》中有一段逗趣的话“一面旗,白胡阑套住了迎霜兔;一面旗,红曲连打着个毕月乌”。我们按音韵学的办法解读这段话,“胡阑”即环字的慢读,“曲连”亦即圈字的慢读。反过来,再用反切的方法,即用第一个字的声母和第二个字的韵母拼读音,读急一些,“胡阑”就读作环。迎霜兔即白兔(玉

兔),白环即是月亮;“曲连”快读作“圈”字,毕月是“蹩”字的慢读,毕月乌即蹩足的乌鸦(实为三足鸟)。红曲连,即红圈,指太阳。古代人经常用玉兔代表月亮,以三足鸟代表太阳,月亮和太阳也分别指代阴阳。这段话翻译成现代汉语是:一面旗上,有白环中的玉兔图案,是月亮旗;一面旗上,有红圈中的三足鸟图案,是太阳旗。

总之,“圐圙”是古代蒙古语“古列延”的译音慢读,本义是圈子,“曲连”是“圈”(子)字的慢读,两者同出一辙,源出古代蒙古人的营地和军阵。后来,词义逐变发生变化。陕北方言中的圐圙泛指圆圈状的东西,引伸为围圈起来的畜圈,在蒙古语中,则“蒙语指围起来的草场,现多用于村镇名称。也译作库伦”。(见《现代汉语词典》圐圙条)

库勒·栲栳

库勒是陕北民众最喜欢、最常见的一种地方小吃,多用洋芋或萝卜擦成条丝状,或用鲜豆角等蔬菜切成段状,把以上原料拌上面粉、调料,有的也加入肉条,再入锅蒸熟即可食用。这种食品名称很多,延安及周边各县称之为洋芋擦擦,延安南部各县称之为麦饭、菜疙瘩,延川、清涧等地则称之为库勒,亦有音讹为不拉,晋北、晋西北亦曰库勒或酷累。

库勒这种食品,最迟在元代已有了。元·无名氏杂剧《村乐堂》三:“后兴,同知相公叫我到牢里问事去,着你娘做些酷累来”。又:“[正末云]……是甚饭?[来儿云]打你奶奶的嘴!胡说!吃了罢!什么酷累酷累”。

酷累一词应是库勒的异写,很像一个外来词的音译。写作库勒,很容易使人联想到远在新疆南部的库尔勒。库勒慢读,中间加个儿音,不就是库尔勒么!有的研究者认为它出自蒙古语,是奶酪之意。(王谦之《也说库累》,北京青年报 2006年5月22日)可以为此作注脚的是,南疆的库尔勒,也是巴音格勒蒙古族自治州的首府,为蒙古人的聚居地。联系上引元杂剧的记述,库勒一词出自蒙古语,当无大错。

至于库勒一词的含义,王之谦认为是奶酪之意。王克明认为有失牵强(见《听见古代·酷累》,库尔勒在维吾尔语中则为眺望之意。这些我们都且不去争论,但它的确是一种食品,则无可非议。元杂剧中的“酷累”是什么东西,我们无从得知,但它至少比“和和饭”(即如今陕北人常吃的菜粥)耐饱一些,做起来复杂一点儿。如今,晋陕间的库勒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以洋芋擦擦为代表,是以菜蔬拌面蒸熟即食。另一类是筱麦面用温水调和,控成花瓣状,上笼蒸熟,佐以辅料即可,陕北和晋西北都管它叫栲栳。而这个栲栳是库勒的音讹,本是同一个东西,它可能更接近元杂剧中“酷累”的原貌。我们知道洋芋在十六世纪的明代才传入中国,那么,以洋芋、豆角为主要原料的库勒就是明代以后的事了,倒是出自蒙古语的库勒和栲栳这一食品的古老名称,却一直流传了下来。

忽剌海

忽剌海,又作胡拉海或糊拉,陕北方言中为性格随和,热情开朗,心胸豁达,不拘小节的人。另外,也指粗心马虎的人,其实,考究起

来,这是元代流行的一句蒙古语残留。

元杂剧《陈州粜米》里有个刘衙内的儿子横行不法,人称小衙内。他到陈州粜米时克扣百姓,被张撇古指责。这个小衙内恼羞成怒,便骂张撇古:“你这个虎刺孩作死也!你的银子又少,怎敢骂我?”据语言学家考证,虎剌孩也写作忽剌孩或胡拉海,是蒙古语中的一个词,含有骂人为土匪、强盗之意。在蒙古人统治中原时,势必也把自己的语言混杂在汉语之内,这便是陕北方言中留有不少蒙古语残余的原因。虎剌孩在长期的使用流传过程中语意发生了变化,汉语音译也出现差异。

另外,陕北人口语中常说的“老爷爷作死你!“你狗日的作死呀!”之类的话,在元杂剧中也有类似的句子,说明“作死你”一词,在元代也是蒙汉百姓的一句口头语。

解(hai)·解(xie)·解(gai)及其他

解字,在现代汉语中多发jie音,义项有近10个,构成的词组最多(见《现代汉语词典》)。在陕北,解字还发hai(害)音、xie(懈)音、和gai(改)音。特别是发hai音时,构成的词组最多,也最令外地人费解。

如果一个初来乍到的外乡人同一个陕北乡下老太太拉话,她听不懂,说:“你说甚哩?我一满解不下(ha)。”这时外乡人会一头雾水:“你说的啥意思?”老太太又重复一句:“你解下解不下?”外乡人很无奈:“我害怕?我为啥害怕!”老太太见状,又来了一句:“这人一满不解事!”外乡人更是一脸愕然:“害死!我害死谁了?”

在陕北话中,解字发hai音时,词义同现代汉语相近,含有了解、明白之义。它组成的词组解下、解不下、解事、解数等,则词义稍有变化。

仔细考究起来,解字发hai音,源自古语。宋代词书《广韵》训曰:解,“胡买切。晓也。”它的反切读音若“害”,词义为明白、晓得。陕北话中的解下(hai、ha )保留了古音古义。

《三国志·魏志·贾翊传》:“(曹操)问翊计策,翊对曰:…离之而已?。太祖(操)曰:…解?”。曹操所说的这个解,即读hai,意即明白了。

古汉语中,“懂得”的意思也说“解”。如晋·陶潜《搜神后记》卷九:“卜者曰:…远诸侯,放伯裘。能解此,则无忧”。唐《敦煌变文·叶净能诗》:“悉知玄都观内一客道士,解医疗魅病,兼有符箓之能”。《敦煌变文·百乌名君臣仪仗》:“陇右道出鹦鹉,教得分明解人语”。

至于陕北话中的“解下(hai、ha ),在唐代文献中已由文言“解”演变为一句民间口语。《敦煌变文·大目乾莲冥间救母变文》:

“诸山坐禅解下日,罗汉得道日,提婆达多罪灭日、阎罗王欢喜日,一切饿鬼总得普同饱满”。句中的“解下”一词,意思也是“懂得”,指悟透佛理,得到解脱。

到了宋代,“解”才有了“会”的意思。宋·普济《五灯会元》卷三《石巩惠藏禅师》:“祖曰:汝解射否?曰:解射”。又卷六《洛甫元安禅师》:“是以石人机似汝,也解唱巴歌”。又卷七《罗山道闲禅师》:“师曰:还解吃饭么”。

陕北话中,“解事”(hai si)一词指明事理、解人意。如“这个娃很懂事”。这个词也屡屡出现在古文献中,意思同陕北话相近。

《南齐书·茹法亮传》:“法亮便辟解事,善于奉承,稍见委信”。

唐·杜甫《彭衙行》:“小儿强解事,故索苦李餐”。

《金史·张觉传》:“如劝农使张仅言亦朕旧臣,纯实颇解事,凡朝廷议论,内外除授,未偿得干预”。

解(hai)数一词,古语指武术套路。如无名氏杂剧《东平府》第三折:“适才衙内爹爹唤你呈几解数耍子哩”。《西游记》第三回:“你看他弄神通,丢开解数,打转水晶宫里”。元·关汉卿散曲《斗鹌鹑·女校尉》:“演习得踢打温柔,施呈得解数滑熟”。现代口语中也有“使出浑身解数”一类的熟语。解数一词,《辞海》注音为jie shu,但在陕北话中,仍保留其古音,称为hai shu,也讹为字音相近的“害水”,词义也演变为水平、名堂。如“这个

人一满没个解数”或“没害水”,是说“这个人一满没水平”。又如“这个人一辈子没弄成个解数“或害水”指“这个人一辈子也没有混出个名堂”。

在陕北话中,“解”又发xie音,有解开(xie kai)一词。如“这会儿我才把那话儿解开了”。意思是这阵儿我才把那话弄明白了,反应过来了。与“解下了”一词的语义稍有不同。《现代汉语词典》也收有“解xie开”一词,语义释为“懂得、明白”。如“解开这首理”,则与“解下hai ha”一词语义相若。

另外,解字在陕北话中还发gai音。把圆木锯成板材,叫解gai板,这也是古音。宋《广韵》又训“解”曰:“古隘切、佳买切”。反切音若“改”。这种古音古义在古文献中有屡见不鲜。

唐《敦煌变文·庐山远公话》:“十月满足,生产欲临,百骨节开张,由(犹)如锯解”。

宋·普济《五灯会元》卷一《十一祖富那夜奢尊者》:“马鸣却问:木义者何?祖曰“汝被我解”。

元·马致远杂剧《岳阳楼》二:“你说杏汤便有,无了板儿。三十年前解开你,都是板儿”。

陕北话中的“解”,一词多音,一词多义,多源自古音古韵。如今的现代汉语中,“解”虽然还保留了“明白”、“懂得”、“了解”的义项。(见《现代汉语词典》),但已无hai的发音,也难怪外乡人对这片古代汉语的活化石的不知所云,一头雾水。

儿事·儿货·儿女子

陕北话中,“儿”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形容词。凡是坏的、不好的、不尽如人意的人和事物,均可呼之为“儿”。如:“那人一满是个儿人,尽干些儿事”。

“这个婆姨,一满说儿话哩”。

“这个儿女子,一满不听话”。

“这天气可儿了,一满冷得人撑不定”。

“这个牛可儿了,一满不在犁沟里走”。

“这车可儿了,刚走几步就坏了”。

“揹石头这活可儿了,累得人腰都直不起”。

“这条河可儿了,一到夏天就发洪水”。

“这儿公共汽车,服务态度可儿咧”。

陕北方言的一些现象

陕北方言的一些现象 1、人称代词曲折变化 在陕北某些地区,人称代词用上声表示主宾格,用入声表示属格,比如“我和我妈”,两个“我”的发音完全不同。 但这些变化是怎样起源的呢?从古到今没有出现“我的妈”这种说法,所以不是“我的”合音的结果。这些曲折变化也不应该自主产生,因为这种变化对意思的表达并没有帮助,只是一种形式。那么最大的可能是,这些曲折变化是自古就有的。提出一种猜想:古代汉语可能普遍存在着人称代词的曲折变化,只不过没有用汉字区别而已,后来这些曲折变化逐渐消失,只在陕北部分偏远地区时代流传了下来。 2、指示代词的曲折变化 有五个词尾,用-e(上声)时只能做主语和宾语,用-ei(去声)时必须跟量词,用-e(入声)时表示属格,用-ar(上声)表示地点,用-ou(上声)表示方式。“这”声母是zh,“那”声母是n。 这些曲折变化的使用相当严格,但它们是怎样起源的呢?注意无论是人称代词还是指示代词,入声都表示属格,说明入声是个语法规则。在上古时期,汉语不用“这”“那”作为指示代词,那么陕北方言中指示代词的曲折变化来源于何处呢?也许是个千古之谜。 3、分音词 陕北方言中大量存在分音词,比如“绊”发为blan,“棒”发为blang,等等,就是在声母韵母中插入l,形成复辅音bl、gl、dl、kl等,我们父母辈口语中的分音词比我们这辈多很多,而祖父母辈口语中的分音词更多。 这些分音词来源于何处呢?如果古代声母韵母中间没有l,人们为什么会在中间插入l呢?人们在声母韵母中间插入l的动机是什么呢?口语中会自然产生这种现象吗?音理肯定无法解释这种现象。我认为最大的可能是这些字在上古时本来就是复辅音,只不过写成一个汉字而已,陕北方言只是残余了当时的复辅音而已。 4、时态系统 时态系统是陕北方言最显著的特征,句末附加着种种时态助词、体态助词,几乎句句都加,而且时态和体态严格区分开来,用法也类似西方语言。 这些时态,我认为是口语在长期的进化中出现的。我个人的感觉是,时态系统使得在口语中可以随心所欲地省略时间状语,给对话带来了莫大的方便。上古汉语肯定没有这么严格的时态体态助词,那么陕北方言的时态系统起源于何时呢?是不是中古时期口语中也有类似的时态系统。

陕北话大全

陕北土话 一:常用口语: 洪水叫“山水”,土块叫“土疙瘩”,去年叫“年是”,现在叫“尔格”,什么时候叫“多乎”,玉米叫“金稻黍”,高粱叫“红稻黍”,高粱秆叫“棒棒”,自生的叫“柳生”,树干叫“树不浪”,牲口叫“牲灵”,牛犊叫“牛不老”,公羊叫“羯羝”,公猫叫“儿猫”,母猫叫“女猫”,公猪叫“羯猪”,公狗叫“伢狗”,蚜虫叫“油汉”,窑顶叫“脑畔”,门坎叫“门限”,台阶叫“圪台”,耳光叫“屄斗”,劳动叫“受苦”,害病叫“难活”,叫干饭为“捞饭”,叫猪羊内脏为“下水”,小孩过生日叫“过啐”,参加红白大事叫“寻门户”或“赶事情”,债务叫“饥荒”,叫小为“猴”,连说带骂叫“谴葬”,挨批评叫“挨头子”,巴结人叫“溜尻子”,派遣叫“打发”,完蛋叫“毬势”,热闹叫“红火”,茂盛叫“葱”,不端叫“咻”,不直叫“圪柳”,疲劳叫“熬”,害羞、丢人叫“背兴”,蔬菜放时间长不新鲜叫“死蔫”,住、闲呆叫“盛”,支持不住叫“立不定”,坏人坏事叫“儿人儿事”,全部叫“一满”,拉、握叫“动”,知道叫“解下”(读haiha),不知道叫“解不下”,拾、拣叫“乱”,身体曲叫“骨敛”,互相说话叫“拉话”,抗叫“掏”,光屁股叫“赤独子”,赶叫“断”,够不着叫“探不见”,煤渣叫“兰炭”,拿叫“撼”,中间叫“当旮旯”,塞叫“擩”,头摇摆叫“卜唻”,帮忙叫“相红”,快叫“欢”,跑叫“杠”,调皮叫“缶古”,许多叫“一圪堆”、“一坬”。 二:人称: 叫连襟为挑担、两挑,叫妻子或结过婚的女人为婆姨,叫青年男子为后生,叫青年女子为女子,叫丈夫为汉,叫妯娌为先后,叫小孩为猴娃、碎脑娃娃,叫小男孩为小子、猴小小,叫媳妇为媳(xiu)子,叫没对象的男子为光棍,叫姑表兄弟为姑舅,姨表兄弟为两姨,叫朋友为拜识,叫妻子偷汉的丈夫为盖老,叫和儿媳发生不正当关系的人为炒面神,叫不务正业的人为二打流或二流子,叫不精明的人为八成、半吊子、二百五、胡脑松,叫到处寻事的人为搅茅棍,叫太忠厚的人为瓷脑,叫顽固不化的人为牛脑,叫乱搞两性关系的人为嫖脑。 三:四字成语: 昏三葫芦:形容比较晕,摸不着头脑的状态。 黑天打动:形容天很黑,黑的很。 日毛古怪:形容出人意料。 雪明瓦亮:很亮,亮亮地亮。 毛拈拾掇:呃,形容一个人对另一个动手动脚,举止比较轻浮的样子。 憨溜不几:字面意思。形容人比较傻呆。 鼻塌憨水:憨水就是口水的意思,即东北话中的“哈喇子”。就是说,留着鼻涕和口水,形容人...(想不到一个形容词了) 鬼谷兰谈:这个,呃,是说一个人做事情神神秘秘的吧。 淡咪脱笑:形容老是面带笑容 哇咪二道:形容脏。但好像一般是说一个人的脸脏。 猛个拉擦:忽然间,猛然。 急克半死:说话结巴。 黑眼定性:看某人不顺眼。 黑里倒正:迅速,立马。 撇必害裁:意思大致同上。 死烟各处:没有阳光之气。 忽腥打扇:不整洁,邋遢。 突鼻囊桑:同上 赤脚打片: 光脚 灰眉腔眼:形容灰流流的样子。 丢眉样眼:向二流子。 瞎眉腔眼(瞎眉超眼):有眼和没有眼一样。

陕西方言大全你都还记得吗

陕西方言大全,你都还记得吗? 13、瓜?(简化为:上尺下从):后面这个简化字竟然打不出来,所以老乡们整天用它,却不知道怎么写,也有情可原。此字念song,指男性的生殖器、精液之类;还有一个骂人的话“瓜屄(bi)”,陕西人读音gua'pi,就是指的女性的生殖器。可见,乡村野人用什么来衡量一个人。有人将瓜(上尺下从)写作“瓜怂”,是不对的。查一下字典就知道,怂,是惊怕的意思,与傻瓜的“瓜”不搭配; 14、甑(zeng)糕:关中许多人念做jin/jing'gao,是一种用米、枣混合蒸成的食品,甜而粘。甑,蒸食品的器具,去博物馆里看看就知道,早在青铜器时代就已大量使用。只是不知道这甑糕起源于何时; 15、多(duo)人:这种称谓现在的关中年轻人都不怎么用了,这一词以及因而赋予“多”这个字的一个重要涵义将消失!所以,要救一救方言!它承载了太多的文化!多,除了与“少”相对的意思外,多还有高尚、尊崇的意思。古书中经常有什么不足多、以什么为多的语句。现在关中人常说多(音tuo)人,是指长辈、老人。再看看“爹”字,父字下面一个多字,据某研究关中方言的专家说“爹”和关中人指父亲的“大”字,都起源于多字; 16、撴(dun)住:关中人说把什么抓住、抓紧,就说

撴住、撴紧,如:“把绳子撴紧,不敢丢!” 17、呇(men):一场大暴雨后,堡子被雨水呇了。指被水淹了。此字的原意为:水从地下涌出; 18、可憎:关中人常说某人可憎地很!指人不讨人喜欢、故意炫耀、矫情、不通人情等; 19、避:关中人让人走开、滚蛋,只用一个字避(pi),言简意赅,干净利落!有时还加个语气助词斯,避斯! 20、?:ba,大便,即是动词,又是名词。?下了!有时指发生意外、出事了,或者情况不妙。可英译为“Oh!Shit!”; 21、奘:大家通过《西游记》都知道了玄奘法师。可说起这名字的来头,连我也不知道。只是关中人说某人奘地很!脾气奘,就是指某人脾气厉害,语气生硬; 22、黡(yan)子:黑色的痣; 23、吝啬:关中人常说“看把你吝得!”“哪个家伙啬得很!”,把吝啬这个词汇拆开来用。吝,一般表示自己有某物而别人没有时,向别人炫耀;啬,则指某人有某物,但不给别人。两字略有区别; 24、霖雨:连续几日下雨; 25、霈(pei)雨:关中人把夏秋季来势迅猛、降雨量大的雨称作霈雨。查现代汉语词典,霈,即大雨。但字典注明是书面语用字。谁能想到陕西的老百姓口头上就在说呢; 26、莳(shi)弄:莳,移栽秧苗。莳花弄草,指栽种花

贵氏起源

贵氏起源 贵姓源出有十一: 1、源于姬姓,出自颛顼帝的玄孙陆终之后,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据史籍《广韵·未》的记载:“贵,姓。出陆终之后。”颛顼帝玄孙陆终之后有分封于贵邑(今陕西咸阳渭城区周陵乡马家窑村),因以为姓氏,称贵氏。 2、源于姬姓,出自西周时期八天官之第六,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据典籍《周礼·天官·大宰》记载:“以八统诏王驭万民,六曰尊贵。” 西周时期,官吏都分别隶属于“当时”(天官)、“禀者”(地官)、“土师”(春官)、“司徒”(夏官)、“司马”(秋官)、“李”(冬官),即各级官吏分属于天、地、春、夏、秋、冬六部统领与管辖。天官,分统八师,亦即八乡。所谓“八乡”,许多史学家历来解释为西周初期的八个大邑,每邑拥一师军队。 按《周礼·天官·叙官》中的叙述,“治官之属”有冢宰,即大宰,有小宰、宰夫,其下食官之长则为膳夫,大宰、小宰、宰夫都可以单称为宰,而膳夫又可称作宰夫,甚或称为大宰。其地位和职

能尽管悬殊,官名却能通用。由此可见,属于一系的官名,在一定的情形下有通用的可能。 例如在《周礼·天官·宰夫》中记载:“宰夫之职,掌治朝之法,以正王及三公、六卿、大夫、群吏之位,掌其禁令。叙群吏之治,以待宾客之令、诸臣之复、万民之逆。”其职能是出纳王令及其回复。 在著名的克鼎记膳夫克中记载有:“舍令于成周,遹正八师”,成周的“八师”即八乡(向),所云恰可与宰夫职文印证。 本书经考证则认为,“八乡”即“八向”,指以先宗周(丰、镐二京,今陕西西安西南十二公里沣河两岸,丰京在河西,镐京在河东),后以成周(今河南洛阳)为中心的八个方向,以紫气之乡(向)为源,指向东、东南、南、南西、西、西北、北、北东这八个方向,概指西周王御之天下,以八师统之,称八统,官称为“大宰”。其东、北东两个方向分由两个异姓王族统领,即姜、子二姓,其余六乡(向)由姬姓王族贵胄统领,这六乡(向)姬姓王族贵胄皆称“尊贵”,为尊号。 “尊”者仅能用于王称,“贵”者则可泛用于族称,“尊贵”成为了西周王朝统领和维护天官制度的核心,后来这种尊号成为统治集团的专利。后有后裔子孙以其尊号为姓氏者,称贵氏。西周政体中的大宰、小宰、宰夫、膳夫,以至邑宰等等的通转变化,比较复杂,因为“宰”这一名称,本义即是一种食官,由于古代政权机构形成过程的特点,移用于协助天子掌理政务的要职,其本义的湮没有

陕西省省情省貌试题分析

1. 陕北民歌的种类很多,主要有(ABC) A 信天游 B 小调 C 榆林小曲 D 山歌 2. 信天游是广泛流行于陕北地区的一种民歌,它(ABCD) A 篇幅短小 B 即兴创作 C 一般为两句体结构 D 曲调悠扬高亢,粗犷奔放,节奏鲜明,韵脚和谐,抒情色彩浓 3. 安塞腰鼓由来已久,已有2000年以上历史,(ABCD) A 是陕西民间舞蹈中具有较大影响的舞种之一 B 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 C 安塞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 D 被国务院批准列入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 陕北秧歌是流传于陕北黄土高原的民间传统舞蹈,又称(ABCD) A 扭秧歌 B 闹秧歌 C 闹阳歌 D 闹社火、闹红火 5.凤翔彩绘泥塑主要有三大类型:(ABC) A 泥玩具 B 挂片 C 立人(为民间传说及历史故事中人物造像) D 日常生活用品 6.商洛花鼓(ABCD) A 唱腔音乐结构形式单一 B 表演得最突出特点是“跳”和“舞” C 传统剧《夫妻观灯》被拍成电影,发行全国 D 经国务院批准列入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7. 陕南民歌是陕南秦巴山地区的民间文化艺术,(ABCD)

A 紫阳民歌是其代表 B “情歌”占有绝大部分 C 语言形象生动,曲调优美动听 D 适于表演动作、表达情节和反映人物复杂感情 8. 新时期以来,陕西省影视制作实力逐步增强,先后推出了在全国反映强烈的热播电视剧(ABC)。 A 《激情燃烧的岁月》 B 《西安事变》 C 《保卫延安》 D 《亮剑》 9.陕西从元代设行省起,治所一直设在现今的西安市,西安(AC) A 位于关中平原的中部 B 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后发优势 C 面积约1万平方千米 D 常住人口500多万 1. 2008年陕西省自然环境状况有了明显变化,其中(ABCD) A 自然保护区总数达到了51个 B 自然保护区达到了10个 C 10个地级市空气质量良好天数全部超过300天 D 10个地级市空气质量良好天数平均达到321.4天 2.陕西省确立发展的六大特色产业是(BCD) A 轻纺、餐饮 B 旅游、果业 C 能源化工、国防科技 D 高新技术、畜牧业 3. “一线两带”是指(ABC) A 以西安为中心 B 以陇海铁路线陕西段和宝潼高速公路为轴线 C 以线串点、以点带面形成的以高新技术和先进技术为特点的产业经济体系

浅析《平凡的世界》语言特色

浅析《平凡的世界》语言特色

目录 摘要 (2) Abstract (2) 前言 (2) 正文 (3) 一、朴素平淡的语言色 (3) 二、幽默俏皮的语言风格 (4) 三、富于哲理的语体韵味 (5) 四、富有陕北风情的乡土语言 (5) 结语 (8) 参考文献 (8) 致谢 (9)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摘要 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有着鲜明独特的语言特色:一方面在小说创作中巧妙融入大量陕北方言,形成浓厚的地方色彩。其二,凭借路遥本身深厚的基础文化和知识,对陕北语言的深入研究及实地考察,经过全力的锻造与筛选,使小说既摒弃了方言土语低俗落后的元素,又保留了原始经典的风格,呈现给读者一种全新的阅读享受。路遥以《平凡的世界》为代表的小说既促进了陕北方言的宣传和传承,又展现了陕北的人文风情,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文化意义。 关键词:《平凡的世界》;语言特色;陕北方言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Abstract Lu Yao's ordinary world with distinct linguistic characteristics: on the one hand in the novels cleverly integrated into a large number of Northern Shaanxi dialect, forming a strong sense of local color. Secondly, by virtue of Lu Yao's own rich cultural and knowledge-based, language-intensive research and fieldwork in northern Shaanxi, after fully forged and screening, the novel is both abandoned the backwardness of vulgar dialect in a dialect element, preserving the original classic style, presented to the reader a new reading experience. Lu Yao's novels, as represented in the ordinary world, both contributed to advocacy and heritage of Northern Shaanxi dialect, humanistic style demonstrated in northern Shaanxi, has a very important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 of the ordinary world; language features; In northern Shaanxi dialect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前言 路遥小说语言具有自己独特的特色。其中最大的特色是对陕北方言的恰当利

陕北方言

陕北方言 陕北方言的属晋语,至今保留入声。共有24个声母,比普通话多了个声母,即有全浊声母V,Z和次浊声母η。方言词汇也有自己独特之处。 古代词语 陕北方言保留不少古代词语。如“逍遥散诞”、“贱脏(去声音,买完东西后结账)”、“鼻子A”、“A”(多),“过啐”、“身子”、“植”、“樨”等。 独特词语 有不少独特的甚至为外地人所不可理解的词。 星星为“星宿”,雷击为“龙抓”, 顶风叫“戗风”,洪水叫“山水”, 土块叫“土疙瘩”,去年叫“年时”, 现在叫“儿歌”,什么时候叫“多乎儿”, 玉米叫“金稻黍”,高粱叫“红稻黍”, 高粱秆叫“棒棒”,自生的叫“柳生”, 树干叫“树不浪”,牲口叫“牲灵”, 牛犊叫“牛不老”,公羊叫“羯羝”, 公猫叫“狼猫”,母猫叫“米猫”, 公猪叫“羯猪”,公狗叫“伢狗”, 蚜虫叫“油汉”,窑顶叫“垴畔”, 门坎叫“门限”,台阶叫“圪台”, 耳光叫“屄斗”,劳动叫“受苦”, 害病叫“难活”,叫干饭为“捞饭”, 叫猪羊内脏为“下水”,小孩过生日叫“过啐”, 参加红白大事叫“寻门户”或“赶事情”,债务叫“饥荒”, 叫小为“猴”,连说带骂叫“谴葬”, 挨批评叫“挨头子”,巴结人叫“溜尻子”, 派遣叫“打发”,强迫人做事叫“罟”, 完蛋叫“毬势”,热闹叫“红火”,茂盛叫“葱”, 不端叫“俅”,不直叫“圪柳”, 疲劳叫“熬”,害羞、丢人叫“背兴”, 蔬菜放时间长不新鲜叫“死蔫”,粮食变质叫“耨”, 住叫“身”、闲呆叫“含身着了”, 支持不住叫“立不定”,坏人、坏事叫“儿人、儿事”, 全部叫“一满”,拉、握叫“动”,知道叫“咳哈,不知道叫“咳不哈”, 拾、拣叫“乱且”,身体曲叫“骨敛”,

武山的秧歌

**秧歌 罗飞 家乡的秧歌,是我记忆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每逢新春佳节,我们**各地都有耍秧歌、闹社火的传统习俗,大至县城乡镇,小至乡村小院,一到晚上,男女老少都凑到一起,运用质朴的唱腔、通俗的语言歌唱农村的新生活,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憧憬。 古往今来,唱秧歌一直是家乡春节期间的主要娱乐活动,有祈求平安之意。关于秧歌的起源,民间有火化阳州的传说:古时,曾经一个时期阳州人招惹祸端,触犯了天威,天爷决定正月十五火化阳州,便派两员天将下凡施行。两天将随扮成乞丐下凡化缘,以揣度人心,所到之处均见人心向善、施舍相助。二位天将寻思,阳州人勤劳善良,怎忍心让他们受难,却又不敢违命,便想出了个两全之计。先**州人说明了来意,再安排他们在上九即正月初九天爷圣诞之夜,设灯火道场一处祭祀祈福,以歌舞取悦于天爷等众位神灵,以求宽恕赦罪。在正月十五晚上,天爷要开南**察看天将执行火化阳州之命的情况,因此叫凡人在上元节夜家家大门、厅堂挂上彩灯,人们上街观灯看秧歌,以红火之场景,造成天爷察看时,人们在火海中的错觉,从而息怒,再降福于凡人,凡人从此便可消灾灭难,求得平安。到农历二月初二前秧歌一定要谢驾,送神圆满结束,再不准响锣鼓。当然这只是一种传说,却反映出了人类远古的文明和祖辈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家乡的秧歌分为白天上街表演的马社火和伴灯火地摊演唱的夜秧歌两种,是专门在每年春节进行的一种社事活动。我们**的秧歌内容丰富,几乎涵盖了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诸如反映农事生活的《洗衣裳》、《锄棉花》等;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水漫金山》等;婚姻爱情故事《嫁错郎》、《粉团》等;教化劝学《状元夸官》、《十劝郎》等。将一个个传统习俗、生活场景都浓缩成了一个个精彩的故事,让人看后终生难忘。 家乡的秧歌主要有五大板块:狮子,旱船,纸马,小唱,秧歌剧。其中小唱和秧歌剧是老家秧歌的主要部分:小唱是一种没有情节的小调、小令,如《洗衣裳》《绣荷包》《放风筝》《下四川》,其渊源可以追溯到元曲。秧歌剧是有一定情节,带有一定戏剧性的,初具戏曲的模型,如《张连卖布》《花园买水》《牧牛》等。其中《牧牛》的唱词和曲调与**等地流行的《小放牛》是非常接近的。家乡的秧歌腔调高昂,音色凄厉,曲调粗犷,带有一种野性,表现出黄土高原旷达的地域和西北汉子宽广的胸襟。

陕西省事业单位省情试题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陕西省情知识试题一 判断题 1.陕西省位于中国西北地区的中部。 ( ) 2.陕北黄土高原是我国黄土高原的中心部分。 ( ) 3.汉中盆地是陕西省水稻和油菜的主要产区,有―陕西小江南之美称。( ) 4.陕西省南北气候差异显著,陕北黄土高原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关中盆地和陕南秦巴山地属暖温带半湿润气 候,春、夏、秋、冬四季分明。( ) 5.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流域地区的降水多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水土流失较为严重。 6.丹江不是汉江的最大支流。 7.成语―泾渭分明中的―泾是指泾河,渭是指渭河,其泾、渭分明的自然景观出现于西安市高陵县境内。 8.汉江发源于汉中市宁强县北的米仓山,是长江的最大支流。 ( ) 9.陕西省的苹果、酥梨、红枣、猕猴桃在国内外市场享有盛誉,被称为陕西果业的四大宝。( ) 10.陕西横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全省水资源丰富,是一个不缺水的省份。( ) 11.陕西是中国古人类和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从公元前1 1世纪起先后有10个朝代在此建都, 时间长达1000多年。 ( ) 12.陕西的文物宝藏极为丰富,文物密度之大,数量之多,等级之高,为全国第一。( ) 13.明代西安城墙是中国现存最为完整的城垣建筑。( ) 14.隋唐时期是中国佛教发展的鼎盛时期,扶风县境内的法门寺建于唐朝。( ) 15.陕西省目前设10个省辖市和一个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3个县级市,80个县和24个市辖区,县级行 政单位107个。( ) 16.西安古称长安,是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明代起改名为西安府,西安自此得名。( ) 17.在陕西省辖市中,榆林市面积最大,超过4.3万平方千米;西安市人口最多,超过830万。( ) 18.秦腔作为陕西的重要地方戏剧,源于古代陕西、甘肃一代的民间歌舞,因周以来,关中地区被称为秦,秦 腔由此而得名。( ) 19.信天游是广泛流传于陕北地区的一种民歌,它以叙事为主,一般都有场景、人物和故事情节。( ) 20.―腰鼓‖是陕北各地广泛流传的一种民间鼓舞形式,尤以延安市安塞县腰鼓为突出。( ) 21.陕北秧歌是广泛流行于陕北地区民间的一种传统舞蹈,其表演形式主要特点是扭,所以也叫扭秧歌,其中 绥德地区的秧歌最具代表性。 ( ) 22.商洛花鼓在民间也叫花鼓子、地蹦子,突出特点是跳和舞。因此,商洛花鼓的表演也叫跳花鼓或舞花鼓。( ) 23.陕南民歌多有川楚之风,紫阳民歌是陕南民歌最具代表性的。 ( ) 24.关中道情是陕西皮影戏的剧种,以华县为正宗,盛行于整个关中 25.凤翔彩色泥塑被当地人称为泥货,是凤翔县的一种民间美术工艺作品,在全国众多的民间泥塑中独树一帜。( ) 26.陕西商洛地区处于南北气候交汇带,生物资源种类繁多,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被誉为中国植物资源的天 然宝库。 27.陕西科教优势明显,科教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西安是全国高校和科研院所最集中的城市之寸。 28.陕西省规划到2012年,全省生产总值要达到9000亿元人民币以上,到2020年全省生产总值超过2万亿元 人民币。( ) 29. 2008年秋季学期起,陕西省已全部免除了接受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 ) 30.陕西省民生八大工程的实施是陕西省公共服务总体水平位居西部前列,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 多项选择 1 关中盆地是陕西省的精华之地,它东起潼关港口,西至宝鸡峡,( ) A 东西长约360千米 B 是陕西省人口分布最稠密地区 C 被称为八百里秦川 D 是我国黄土高原的中心部分 2 华山被称为西岳,( ) A 位于宝鸡市眉县境内 B 海拔2160米,是陕西省的最高山峰 C 素有―奇险天下第一山‖之美称 D 是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3 太白山位于秦岭北麓,( ) A 在眉县、太白县、周至县三县境内 B 是秦岭山脉的主峰,为山西省第一高山峰

江苏泰兴方言中的古语词例释.

2010年7月第29卷第7期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Mi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Jul.20lO Vol-29No.7 江苏泰兴方言中的古语词例释 徐小兵 (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江苏泰州225300 摘要:泰兴方言属于江淮方言通泰片,介于江淮方言与吴方言的交汇处,是历史较为悠久的方言a'r..--。从历史上看,泰兴方言多与北方方言相通,又有昊方言为基础,保存了较多古代方言的特点,古语词亦比较丰富。通过对泰兴方言古语词的考释,可以进一步理清方言的历史层次,揭示它的发展规律,以今证古或古今互证,对方言吏的研究也显得极为重要。 关键词:古代汉语;泰兴方言;古语词 中图分类号:H0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12x(201007—0125—04 江苏泰兴位于江苏中部,属于江淮方言通泰片, 是官话区东南角中的重要方言之一,是通泰方言中向通语(今天的普通话靠拢较快的一支。它介于江淮方言与吴方 言的交汇处,是历史较为悠久的方言之一。从历史上看,泰兴方言多与北方方言相通, 又有吴方言为基础,南北兼有。 泰兴古属海陵县地,汉至三国,这一带战乱不断,居民稀少。至永嘉丧乱后,西晋王朝崩溃,导致南北分裂,北方战乱连年,人口大量南迁。这一带居民大增,而且其来源绝大多数是来自山西等地。北方移民带来的北方话在这里扎根生存,逐渐取代了之前的吴语。鲁国尧先生认为,江淮之间和江南古为一体,吴语区本北抵淮河。永嘉

丧乱后,大量北方居民南迁,江淮问遂由吴语变为北方方言区。南京、扬州等地作为通邑大都,举争频仍,语言变化较快; 通泰地区僻处东南边缘,战争相对较少,保存了较多古代方言的特点o[1]132其中,大量古语词的存在,亦证明了这一观点。 古语词是指那些来源于古汉语词汇系统中,至今为民族共同语(即普通话少用或不用,而在方言中仍在使用的词语。对方言古语词进行考释,不仅可以理清方言的历史层次,揭示它的发展规律,以今证古或古今互证,对方言史的研究也显得极为重要。如今,越来越多的方言学者开始对古语词进行研究, 这对汉语史的研究具有不可忽视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以下略举数例,对泰兴方言中的古语古义加以解释,揭示词语之演变规律。 一、唱喏 作揖,指双手合并拜神、佛、祖宗等,作频频点头状,或伴有祈祷语言。 唐代已见“唱喏”,意为“行礼答应,口中称‘喏”’(见《唐五代语言词典》54页。《敦煌变文集新书》中出现了多例,如“一蒙世尊呼命,四喜齐生, 便合唱喏而行”,“须达闻断,唱喏便归。” 宋时,“唱喏”指男子见人所行之礼,并出声致敬。如叶梦得《石林燕语》:“三衙内中见宰执,皆横杖于文德殿后,立廊阶下唱喏;宰相出,立阶揖之。” 苏辙《乞定差管军臣僚札子》:“访闻利一任定州总管日,曾入教场巡按,以不得军情,诸军并不唱喏,因此移真定总管。”后代亦多见,意义也可指不答话, 只行礼致敬。《宋史》志第七十二:“其契丹使副缀亲王班入。舍人通某甲以下,唱喏,班首奏圣躬万福。” 元曲里“唱喏”一词出现的频率较高,如元杂剧《神奴儿大闹开封府》:“(李德义云哥哥,我唱喏哩。嫂嫂,唱喏哩。(正末云呀,兄弟来了也。你不醉了也!(李德义云哥哥,这个妇人我与他唱 收稿日期:2010-05—17

武山学校特色教育情况总结

武山学校特色教育情况总结 实施素质教育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 武山学校创建素质教育示范学校特色介绍 武山学校创建于1966年,2003年由武山铜矿划归瑞昌市管理。改制后的武山学校始终以务实创新的精神和敢为人先的气魄,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成功把一所普通的矿山子弟学校发展成为“教学特色鲜明,教学质量一流,学生素质全面”的瑞昌品牌学校。学校以优良的校风,优质的教学质量赢得了老百姓的深切认同,同行的热情赞扬和上级的大力嘉奖。现就我校素质特色教育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介绍 我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地处江西铜业公司武山铜矿山北居民区内。学校地理位置优越,环境幽雅。现有中小学教学楼两栋、综合实验楼(微机、语音室、多媒体)一栋,教师学生宿舍楼一栋,学生活动中心办公楼一栋,室内综合体育馆(体艺馆)一座,建有较为标准的四室一部”(即图书阅览室、档案室、理化生仪器实验室、体育器材室、中小学教师电子备课教室和少先大队部),还有校园广播闭路系统及农村远程教育资源接收室。学校现有教师70人,其中本科31人,大专29人,学历达标率100%。在校学生1140人,27个教学班。 为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学校秉持“为每位学生终生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努力践行“以人为本、德育为首、质量

立校、特色兴校”的办学方针。学校管理规范,治学严谨,学风浓,校风正,质量高,有特色。2007年及2008年连续两年被九江市、瑞昌市评为“德育示范校”安全文明学校”;2004-2010连续七年被市教育局授予教育教学目标管理先进单位”称号;2004年,我校被评为九江市级和江西省级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2009年被授予为“省级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2010年11月被省教育厅授予十^一五” 全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先进单位,2011年1月荣获省教育厅颁发的全省教育系统质量提升年”先进单位称号。 二、特色教育具体实施 1、加大教学设施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随着学校的发展,学校原有的校舍条件已不能适应我校办学的需要。为了满足社会和家长让子女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我校领导班子紧紧抓住我校由武山铜矿划归瑞昌市管理和教育现代化工程实施的机遇,努力加快学校的发展。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帮助下,先后多方筹措资金建成了教师学生宿舍楼一栋,学生活动中心办公楼一栋,改造了初中部教学楼。同时积极争取武山铜矿的支持,改建了室内综合体育馆(体艺馆),使我校办学条件有了较大改善。 在努力改建校舍的同时,我们还根据现代化的教学需求,积极完善学校的内部教学设施。目前学校设置了多媒体室、电脑室、音乐室、舞蹈房、语音室、美术室、理化实验室、自然实验室、体育器材、图书室、少先队鼓号室等。学校还配置了各类教育教学设备和图书资料,满足了教学的需要,所有教室都配置了可用于教学的闭路电视设备。所有办公室都配备了电脑并接入10兆光纤互联网,为老师们开展现代教育技术活动创造了条件。2010年,我校还投入10万元添置室外电子大屏幕和校园闭路安全监控系统。 在加快学校建设的同时,我校注意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做到精心设计合理布局。修建了不锈钢宣传橱窗和读报栏,教室的外墙上还贴上名人像和名言以及励志标语。理化大楼墙面上刻有校训“崇德启智求实创新”八个大字。重新修建了升旗台,并在升旗台草坪上立“至善”文化石。在校园的文化墙醒目位置喷绘《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八荣八耻》。我们还正在校园文化墙绿化带中竖主题为“奋进”校园雕塑一座。另外我们还在初中部教学楼后铺设地面砖建立读书角。在所有的教室内统一印制了班训、国旗、班务栏以及学习园地等张贴专栏。整个校园呈现浓郁的书香氛围。

浅谈陕北文化

陕北旅游与文化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北方人,或者具体来说是一个陕北人,我有着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血统,他们豪爽,讲义气,能歌善舞,他们大口喝酒大块吃肉,不拘小节,他们骁勇善战,。虽然他们曾经被当局鄙夷的称为蛮夷之族,但不可否定的是他们确实是中华大地上少有的英雄儿女。 下面就请跟随我的讲述走进陕北这个贫瘠的土地所孕育的富有神秘传奇的文化中吧。希望您对陕北的解读不仅是安塞腰鼓,黄土高原,窑洞这么浅显简单。 陕北地区包括陕西省的榆林市和延安市,它们都在陕西的北部,所以称做陕北。是革命老区。是中国黄土高原的中心部分。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总面积92521.4平方公里,是在中生代基岩所构成的古地形基础上,覆盖新生代红土和很厚的黄土层,再经过流水切割和土壤侵蚀而形成的。基本地貌类型是黄土塬、梁、峁、沟、塬,是黄土高原经过现代沟壑分割后留存下来的高原面。 一·初识陕北 陕北是中国的革命圣地。党中央和毛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生活战斗过13年,留下了一大批宝贵的革命文物、革命纪念地和丰富的精神财富——陕北革命精神。陕北自古就是民族融合的“绳结区域”。从商周时代起,鬼方,猃狁,白狄,匈奴,林胡,稽胡,卢水胡,鲜卑,氐,突厥,党项,羌,女真,蒙古,满等少数民族先后以战胜者的雄姿,走上这块历史舞台,从而演出了一幕幕历史壮剧。陕北成为华族(汉代以后的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融合与交流的“绳结区域”。在陕北形成了以秦汉文化为主体,融合了北方草原文化等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文化个性。秦汉以前,陕北一直是畜牧区。西汉以后,农耕业才大量发展,成为半农半牧区。一直到隋唐时期,陕北南界的黄龙山仍然是农耕区和半农半牧区的天然分界线,这种状况在宋代以后才逐渐有所改变。从陕北地名中,可以看出古代民族的地理分布和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著名语言学家罗常培先生曾指出:“被征服民族的文化借字残留在征服者的语言里,大部分是地名。”因为地名是各民族文化起源,行政管理的真实记录。 二·陕北历史沿革 据史料记载,夏商时,榆林的部分地方(神木、府谷、佳县等地)在雍州白翟的一部分,战国时为秦国上郡地。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始皇分天下为三十六郡,上郡是其中一个。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项羽三分关中,封秦朝的降将董翳于上都为翟王,二年翟王降汉高祖,汉又置上郡。

陕北方言(西北官话)

陕北方言也属北方方言的西北官话,方言受山西影响较大,也杂入一些蒙语,至今保留入声。共有24个声母,比普通话多了个声母,即有全浊声母V,Z和次浊声母η。方言词汇也有自己独特之处。 目录 古代词语 独特词语 称谓方言 双音节词 俗语谚语 编辑本段古代词语 陕北方言保留不少古代词语。如“逍遥散诞”、“贱脏(去声音,卖东西)”、“鼻子A”、“A”(多),“过啐”、“身子”、“植”、“樨”等。 编辑本段独特词语 有不少独特的甚至为外地人所不可理解的词。星星为“星宿”,雷击为“龙抓”,顶风叫“戗风”,洪水叫“山水”,土块叫“土疙瘩”,去年叫“年是”,现在叫“尔格”,什么时候叫“多乎”,玉米叫“金稻黍”,高粱叫“红稻黍”,高粱秆叫“棒棒”,自生的叫“柳生”,树干叫“树不浪”,牲口叫“牲灵”,牛犊叫“牛不老”,公羊叫“羯羝”,公猫叫“儿猫”,母猫叫“女猫”,公猪叫“羯猪”,公狗叫“伢狗”,蚜虫叫“油汉”,窑顶叫“脑畔”,门坎叫“门限”,台阶叫“圪台”,耳光叫“屄斗”,劳动叫“受苦”,害病叫“难活”,叫干饭为“捞饭”,叫猪羊内脏为“下水”,小孩过生日叫“过啐”,参加红白大事叫“寻门户”或“赶事情”,债务叫“饥荒”,叫小为“猴”,连说带骂叫“谴葬”,挨批评叫“挨头子”,巴结人叫“溜尻子”,派遣叫“打发”,强迫人做事叫“罟”,完蛋叫“毬势”,热闹叫“红火”,茂盛叫“葱”,不端叫“咻”,不直叫“圪柳”,疲劳叫“熬”,害羞、丢人叫“背兴”,蔬菜放时间长不新鲜叫“死蔫”,粮食变质叫“A”,住、闲呆叫“盛”,支持不住叫“立不定”,坏人坏事叫“儿人儿事”,全部叫“一满”,拉、握叫“动”,知道叫“解下”(读haiha),不知道叫“解不下”,拾、拣叫“乱”,身体曲叫“骨敛”,互相说话叫“拉话”,抗叫“掏”,光屁股叫“赤独子”,赶叫“断”,够不着叫“探不见”,煤渣叫“兰炭”,拿叫“撼”,筛、拣叫“唼”,搀扶叫“A”,揪叫“”,中间叫“当旮旯”,塞叫“擩”,头摇摆叫“卜唻”,帮忙叫“相互”,快叫“欢”,跑叫“杠”,调皮叫“缶古”,许多叫“一圪堆”、“一坬”。编辑本段称谓方言 称谓方言中,叫连襟为挑担、两挑,叫妻子或结过婚的女人为婆姨,叫青年男子为后生,叫青年女子为女子,叫丈夫为汉,叫妯娌为先后,叫小孩为猴娃、碎脑娃娃,叫小男孩为小子、猴小小,叫媳妇为媳(xiu)子,叫没对象的男子为光棍,叫姑表兄弟为姑舅,姨表兄弟为两姨,叫朋友为拜识,叫妻子偷汉的丈夫为盖老,叫和儿媳发生不正当关系的人为炒面神,叫不务正业的人为二打流或二流子,叫不精明的人为八成、半吊子、二百五、胡脑A,叫到处寻事的人为搅茅棍,叫太忠厚的人为瓷脑,叫顽固不化的人为牛脑,叫乱搞两性关系的人为嫖脑。 编辑本段双音节词 陕北群众爱给原来的单音节词加一些毫无意义的字,使其变成双音节词,如圪蹴,格枝,格台,格生,圪峁,圪梁,圪洞,圪楞,圪钵,还有绿格茵茵,干格巴巴,齐格争争,慢格腾腾等,陕北方言中还有丰富多彩的摹拟词,如笑格盈盈,苗格条条,俊格丹丹,稳格堰堰,直格挺挺,端格争争,湿格淋淋,笑格迷迷,红格丹丹,黑格褚褚,白格生生,新格崭崭,白格醵酥,薄忽闪闪,生格巴巴,清格啦啦,嫩格蛋蛋等。陕北人忌讳说别人是盖佬、炒面神、嫖脑,忌讳别人说自己八成、二百五、半吊子、胡脑髁、搅茅辊、瓷脑,忌讳说儿人、儿事、儿话、儿路、毯势等不吉利话,人死后不说死,该说老去了,殁下了,失觉了,忌说别人的孩子胖。 编辑本段俗语谚语 陕北俗语、谚语颇有特色,举例如下: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柱棍柱

陕北方言钩沉

陕北方言钩沉 陕北方言丰富而复杂,地方色彩十分鲜明。若从语言学的角度划分,延安南部地区属渭北关中方言区,延安以北内蒙河套和榆林地区属晋北方言区。古时候,陕北地处边荒,文化传播和变迁的速度较之中原发达地区慢了许多,方言中沉淀了一部分古汉语和古代俗语残余。同时,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晋西北、内蒙河套、陕北这片晋北方言区的广大区域内,一直是周边少数民族内迁安置的聚居中心,五方杂处,各种外来文化与各民族风俗习惯和语言交流十分频繁,互相影响,陕北方言中的外来文化和异族语言残余,至今仍随处可闻。大(da) 在中国的广大地区,人们多管父亲叫爸、叫爹。但在陕北以及甘、宁、青部分地区,人们则呼父亲为“大”(音达)。佳县、安塞、宜川、富县、洛川、黄陵等大部分地区“呼父曰大”。甘肃的秦安、渭源等地“呼父曰达达”,政和等县则“呼父曰阿达”。关中和渭北的大部地区也“呼父曰大”。追溯这一称谓的来源,当与羌、鲜卑、契丹等民族称其部落首领为“大人”、“部大”、“酋大”有关。 羌族是我国西北地区一个古老的民族,秦汉之际,主要分布青海南部与甘肃南部交界的地区,东汉时陆续内迁,至魏晋南北朝时,已聚居于关中渭北、陕北大部分地区,“关中之人,百万余口,率其少多,戎狄居半”。(《晋书·江充传》)前秦建元三年(367)的《邓太尉祠碑》有“统和宁戎,鄜城、洛川、定阳五部屠各,上郡夫施黑羌、

白羌、高凉西羌………”的记载。 在羌族部落中,称呼其首领为“大”“大人”“部大”“酋大”。《北史》〈〈宋史〉中都说:“羌之酋豪曰大”。《邓太尉祠碑》中有“治下部大钳铒丁比”,是说丁比是羌族部落的“部大”。前秦建元四年(368)的《广武将军Δ产碑》中,也有不少在题名之前冠以“大人”、“部大”、“酋大”的羌人姓名,如“大人白平君”“酋大夫蒙木犁”“部大张广平”等(详见马长寿《碑铭所见前秦至隋初的关中部族》)羌族入居陕甘边和关中渭北地区数百年之久,对这里的文化和民族构成发生了深刻的影响,以他们的姓氏命名的村落流传至今,如蒲城的钳铒、罕井、富县的钳铒(今讹为钳二)、曲南、杜甫居住过并留下《羌村三首》《北征》等不朽诗篇的羌村等。正是因为羌人称呼其主持部族事务的首领为“大”“大人”“部大”,渐渐地居住在陕甘边、关中、渭北的百姓和后来徙居这里的鲜卑、契丹等族也将主持部族、家族和家庭事务的男性称为“大”或“阿达”,取代了父亲这一称谓。 也有的研究者从音韵训诂的角度,考证了“大”“阿达”称谓演变的情况。据有关文献记载,称父亲为“多多”(即达达,详后),始见于南北朝时期的佛经。而这些佛经的传译者,又多为西域僧人,他们最先接触的便是羌氏文化。南齐·枷跋陀罗译《善见律毗婆娑·六》中有“阿摩多多者”句。他注曰:“阿摩是母,多多者言父也”。这一称谓习惯延用到随代。隋·阇那崛多译的《佛本行集经》四五:“到已长跪,白父母言:奄婆、多多,我实不用行世五欲,愿修梵行”。音韵学研究的结果表明,在中古时代,“阿摩”、“奄婆”的读音与阿妈相近,“多”

甘谷方言

甘谷方言 甘谷方言,属中原官话秦陇片(根据《中国语言地图集》),主要分布于甘肃省天水市西北部,包括天水市甘谷县全境,武山县、秦安县部分地区,定西市通渭县的部分地区。甘谷方言有着自己独特的腔调。 一、甘谷方言——文化遗产 甘谷话是种比较特殊的方言,似乎与周围很多地区的方言格格不入,词语奇特,语速又快,搞得即使本省的人,也常常听不懂。发音奇特的词语如“克其麻嚓”(源自波斯),意为“动作麻利一点”(祈使语气),——很难找到合适的字来表达。 甘谷方言,保留了大量的中古方言,有很多方言与南方很多地区的完全一样。甘谷一带的方言不仅在源头上继承了汉语言,而且后来随着人口的移动和不断的融合又添加了其他一些地区的特色语言。是名副其实的语言活化石。 二、甘谷方言——文献记载 《史记·周本纪》:(武王)九年,武王上祭于毕。为文王,载以车,中军。 木主:即死人的灵牌,多以木制成,故名。 《世说新语·文学第四》:何平叔注老子,始成,诣王辅嗣,见王注精奇,乃,曰:“若斯人,可与论天人之际矣!”因以所注为道、德二论。 神伏:发自心灵深处的佩服之情,极言程度之深。所以建议以后大家减少“五体投地”的使用而代之以“神伏”。首先“神伏”的简练是显而易见的;其次“五体投地”来自佛教仪式,不是我们本土的文化……(又散布歪理邪说,排斥他民族文化有给法西斯招魂之嫌,阿弥陀佛,众生平等,罪过罪过!) 《红楼梦》:以下词语皆出自《红楼梦》,引自钱建文制作的电子书《红楼全集·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汇校》。 第十四回林如海捐馆扬州城贾宝玉路谒北静王:那贾珍因见日近,亲自坐车…… 发引:发丧、入土。 第十五回王凤姐弄权铁槛寺秦鲸卿得趣馒头庵:那人家无多房舍,婆娘们无处回避,只得由他们去了。 庄农:这个就不必解释了吧?甘谷话中有“庄农人”、“庄农上的”等用法。 第四十六回尴尬人难免尴尬事鸳鸯女誓绝鸳鸯偶:凡出入银钱事务,一经他手,便异常…… 克啬:此处为“吝啬”之意。 在甘谷话中读音和词义都有较大的变化:“啬”发音演变为“sai”,词义演变为:给人穿小鞋。常见用法是“克啬人”。所以“些微”有点怀疑甘谷话中的“ke sai”是不是此处的“克啬”。 第五十六回敏探春兴利除宿弊识宝钗小惠全大体:麝月道:“老太太常嘱咐说小人屋里不可多有镜子。……” 怪道:难怪。在甘谷话中常缀有语气词“来”,如:钱儿叨贼娃子偷喽,怪道来你没吃饭。(叨:被) 三、甘谷方言——语法结构 甘谷方言的语法,在词性、词类、句子结构、句子成分、句子类型等方面,和普通话基本一致,但也有些较为特殊的词。

陕北说书

陕北说书 陕北说书是陕北地区十分重要的传统曲艺说书形式,流行于陕西省北部延安、榆林等地。最初是由穷苦盲人运用陕北的民歌小调演唱一些传说、故事。后来吸收眉户、秦腔以及道情、信天游的曲调,逐步形成陕北说书。陕北说书的演唱形式是由艺人手持三弦或琵琶自弹自唱,说唱相间,分为“三弦书”与“琵琶书”两种。后经民间艺人韩起祥等人改革,一人可同时操5种乐器伴奏:大三弦或琵琶、梆子、耍板、名叫“麻喳喳”的击节木片、小锣或钹。陕北说书唱词通俗流畅,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一般采用五字句或七字句,但又不受字数的局限。曲调激扬粗犷,富于变化,素有“九腔十八调”之称。常用的有“单音调”、“双音调”、“西凉调”、“山东腔”、“平调”、“哭调”、“对对调”、“武调”等。说书艺人善于运用各种不同的曲调来描摹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的情绪。陕北说书的传统书目很多,长篇书目有《花柳记》、《摇钱记》、《观灯记》、《雕翎扇》等;短段有《张七姐下凡》等。韩起祥从40年代初便开始配合革命斗争编演新书,几十年来创作了《王丕勤走南路》、《刘巧团圆》、《翻身记》、《宜川大胜利》、《我给毛主席说书》等几十种作品。改编的现代书目有《王贵与李香香》、《雷锋参军》等。陕北说书在发展中形成了许多不同的流派和演

唱风格,有影响的说书艺人还有刘绪旺、党福祥、王进考等。 一、历史源流 “说书”历史悠久,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距今三千多年的西周时代。秦汉时,在宫廷已有了管理说书的“稗官”,这是皇帝专门设立用来搜集民间“街谈巷语”、“里巷风俗”官职。另外有以滑稽取乐职业艺人叫“俳优侏儒”。1957年四川成都市郊的一座汉墓中出土了一个汉代说书佣,它袒露上身,左臂掖鼓,右手握锤欲击,张口垂目,神态自若正在说讲有趣的故事。说明在两千多年前扬州说书就很盛行。至宋代通俗说唱统称“淘真”,大抵说宋时,盖汴京遗俗。清代说书形式较为普遍,清同治、光绪年间,曼殊、震钧《天咫偶闻》卷载:旧日鼓词有所谓“子弟书”者,始初于八旗子弟,其词雅驯其声和缓。《榆林府志》中对于说书亦有这样的文字记载:“清朝康熙年间,这里便有……刘弟说传奇颇靡靡可听……韶音飞畅,殊有风情。不即江南之柳敬亭乎。”再次说明了在二百年前,陕北说书艺术发展已达到较高艺术水平。 二、主要历程 关于陕北说书的起源,推算起来,当和宋元话本及民间的莲花落有关。宋元话本历史已很悠久,故事性、趣味性很强,至今仍在民间广为流传。但“说话的”只是干说,不用任何乐器伴奏;在陕北农村,是叫做说古朝或说《西游》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