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3学业分层测评9经济生活与道德建设

专项3学业分层测评9经济生活与道德建设
专项3学业分层测评9经济生活与道德建设

专项3学业分层测评9经济生活与道德建设(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

1.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与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根本不同,归根到底是由于________不同。()

A、经济基础

B、生产力水平

C、政治制度

D、意识形态

【解析】道德的本质是一种意识形态,所以D项与题干同义反复,排除;道德具有相对独立性,与生产力水平有不同步发展的情况,故B项应排除;道德受政治制度影响,但归根结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应选A 项。

【答案】A

2.〝一切以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选项是()

①人类社会的经济生活,内在地包含着道德要求,是道德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根源②道德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③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道德风尚就会自然而然地好起来④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经济决定道德的理解。经济决定道德,但是并不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道德风尚就会自然而然地好起来,道德具有相对独立性,因此③观点错误,排除。应选D。

【答案】D

3.著名的北京中药企业同仁堂有300多年的历史。从其创始人到历代继业者,始终以〝养生〞、〝济世〞为己任,制药时严格依照标准,精工细做,从不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对于求医问药的八方来客,一视同仁,以诚相待。对于贫病交迫者,还施医舍药。因此,同仁堂历经300多年而不衰。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

A、道德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和力量,对经济活动产生重要影响

B、道德规范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C、一切道德观念对经济发展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D、健康的经济发展能推动道德的进步

【解析】C项错误,应排除;B、D两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答案】A

4.以集体主义原那么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反对()

A、追求个人利益

B、见利忘义

C、追求物质利益

D、追求个人的生活目标

【解析】一切以个人利益为出发点,为满足个人利益不惜损害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权益,就会导致见利忘义。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反对见利忘义。对追求个人利益要做具体分析,追求正当的个人利益(包括物质利益),有利于提高个人生活,也有利于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应该得到尊重和满足。

【答案】B

5.结合漫画,分析道德与经济的关系。当我们面对道德冲突时,应怎样解决?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明确道德与经济的辩证关系,然后结合材料,回答我们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具体做法。

【答案】(1)①人类社会的经济生活,内在地包含着道德要求,是道德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根源。②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一定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而道德的进步和发展,归根到底取决于经济的进步和发展。③道德反作用于经济,道德有先进与落后之分,先进的道德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而落后的道德那么阻碍经济的发展。

(2)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中,要不断加强自身的知识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6.媒体报道,家住安徽合肥市经济开发区的朱咖熳有张特别的〝银行卡〞,卡上面记录着她的爱心义举,如今,这张爱心银行卡的〝储值〞已经达到了30余颗爱心,从而成为当地有名的〝道德富翁〞。与朱咖熳相隔千里之外,辽宁营口市下土台村的王艳那么因为是村上〝十星级文明户〞,连续五年凭借这一称号,先后获得了30余万元的贷款,顺利解决了创业发展中的难题。

在这样一个重建道德体系的紧迫时刻,让有德者〝名利双收〞,不失为一个引人向善的好办法,效果说得上是立竿见影。

请你就如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向政府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原那么。从建立表达社会主义义利观的伦理原那么、正确把握物质利益原那么、在实践基础上逐步确立与之相适应的道德体系三个角度分析。

【答案】①必须确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表达社会主义义利观的伦理原那么。把国家和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又充分尊重个人合法权益。②既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不断增强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又要注意克服市场机制的消极影响,正确把握物质利益原那么,反对只讲金钱、不讲道德的错误倾向。

③要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践基础上,逐步确立与之相适应的道德体系。

[能力提升]

7.加强道德评价体系和诚信体系建设是我们当前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一位全国人大代表在〝两会〞期间提出了?关于〝建立道德评价体系和加强诚信体系建设〞的建议?。这说明()

A、道德对经济活动产生重要影响

B、道德进步必然会延缓经济的发展

C、重视了道德,企业经济效益一定好

D、发展市场经济必然阻碍道德进步

【解析】材料表达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加强道德建设,表达了道德建设对经济的作用,应选A项。B、C、D三项表述错误,经济发展与道德进步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答案】A

8.有人认为,经济发展必然以牺牲道德为代价,道德进步必然以延缓经济发展为前提。此人的错误在于他未能认识到()

①经济的决定作用②道德规范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③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有助于经济效益提高④道德对经济发展的方向具有引导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此题考查道德与经济的关系,侧重于道德对经济的反作用。道德对经济的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可以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有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对经济发展的方向具有引导作用。题目中的观点没有看到道德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因此②③④均符合题意。

【答案】B

9.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是也出现了很多为了追求利润而不择手段的行为。如近几年的苏丹红事件、红心鸭蛋、注水肉、地沟油、黑砖窑事件、阜阳大头娃娃事件、三鹿奶粉事件。件件触目惊心,让人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前景充满担心。

(1)结合公民道德伦理知识,说明上述不良行为出现的原因。

(2)针对市场中的种种行为,有人说,企业的经营目标就是利润,只要有利,可以不择手段,讲不讲道德无关紧要。请对这种观点进行评析。

【解析】回答第(1)问,要注意上述现象的发生都是因为片面追求金钱,属于拜金主义行为。回答第(2)问要看到,这种观点看到了企业追求利润的合理性,但更要看到其手段和原那么的错误性,违背了社会主义义利观的要求。

【答案】(1)一部分企业和个人片面追求金钱,坚持拜金主义价值观而导致见利忘义,是市场调节自发性的缺陷和弱点的表现。

(2)①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企业只有营利才能更好地发展。所以观点中看到企业的目标是利润是正确的。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伦理原那么,即社会主义义利观。在追求个人正当利益的同时,首先要把国家和集体利益放在首位,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有机统一起来。上述观点,违背了社会主义义利观,割裂了国家、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注意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既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又要注意克服市场机制的消极影响,正确把握物质利益原那么,反对只讲金钱、不讲道德的错误倾向。

10.泉城义工以〝展我所长、尽我所能、倾我热情、回报社会〞为理念,通过组织〝泉城义工在行动〞系列主题活动,传递爱心、传播文明,关爱他人、回报社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着〝诚信、创新、和谐〞的济南精神,构建着和谐济南,成为济南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响亮的城市品牌。

(1)请指出泉城义工表达的社会主义义利观的要求。

(2)结合上述材料,说明泉城义工如何践行了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要求?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社会主义义利观和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要求的理解。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答案】(1)泉城义工以〝关爱他人、回报社会〞的理念和行动构建着和谐济南,表达了把国家和集体利益放在首位,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有机统一起来。

(2)①泉城义工的理念和行动遵循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坚持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的原那么。②泉城义工的理念和行动把继承中华传统美德与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③泉城义工立足开展群众性道德实践活动,把先进性要求

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发挥道德榜样的示范性和引导性,感染和教育人们。

经济生活第三课测试卷

高一政治必修1测试卷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 姓名 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_ 号数 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 读图表“某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据此完成1?4题。 某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5987.2 元 14.8% 其中 同比增长 交通和通信支出 842.5 元 18.6% 文化娱乐服务支出 630.1 元 28.9% 衣着支出 613.3 元 23.1% 居住支出 443.9 元 20.7%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 380 元 23.3% 住房装潢支出 152.5 元 53.1% 车辆使用燃料及零配件支出 89.2 元 79.2% 团体旅游支出 60.1 元 52.5% 1. 该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同比增长 14.8%,其直接原因应该是( ) A. 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 B.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 C.物价水平的持续下降 D.消费观念 的不断变化 2. 在消费项目中,完全属于劳务消费的是( ) ① 交通和通信支出②文化娱乐服务支出③衣着支出④团体旅游支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 3. 在消费项目中同比增长最快的是车辆使用燃料及零配件支出。结合当前实际,其原因可能包括( ) ①燃料价格下降 ②燃料价格上涨 ③车辆使用量增加 ④车辆使用量减少 A.①② B.②④ C. ①④ D.②③ 4. 从该市居民人均消 费支出的变动情况,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人们对生存资料消费越来越不重视 B. 人们更加注重发展和享受资料消费 C.社会稳定是消费水平提高的根本原因 D.人们的收入差距日益缩小 5.2009年3月5日,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 ,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新标 准提高到人均1196元,扶贫对象覆盖 4007万人。将扶贫新标准提高到人均 1196元( ) A.能够提高低收入者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 B. 可以扩大贷款消费的规模 C.有利于帮助低收入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D. 是我国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主要措施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城镇居民在吃穿等基本生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减少,居民消费继续向文 化教育、旅游、医疗保健、交通通讯、住房等方面转移。据此完成 6?7题。 6.材料内容表明( ) ①家庭消费是从低级开始逐步向较高层次递进发展的②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水平有了较大提高③随着人民 生活水平的提高,生存资料的消费将被发展资料的消费所取代④当今社会多数人已具备享受性消费的条件 D.①②③④ ) ② 有形商品消费、精神文化生活消费和劳务消费 ④发展资料消费、精神文化生活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D.①④ 8. 下图是对某校180名高中学生进行的调查统计。该图显示( ) A.① B.①② C. ①②③ 7?“吃穿” “文化消费”和“旅游”分别属于( ①有形商品消费、生存资料消费和劳务消费 ③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A.①② B.②③ C. ③④

人教版必修一 经济生活 第九课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练习

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生活)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一、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在相应括号填“ T ”,错误的填“F”) 1.法律法规是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错) 2.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让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错)3.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来维护。(对) 4.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对) 5.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有特征。(错) 6.科学的宏观调控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对)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是共同富裕。(错) 二、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写在相应位置) 1.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与以往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提法有了明显区别。两字之变意味着( ) ①我们党对政府与市场关系定位更加明确 ②市场的作用得到更大发挥,政府作用有所削弱 ③政府减少对经济的微观干预,减少对市场的监管 ④对政府加强宏观调控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之所以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是因为( ) ①市场能比较及时、灵活地反映供求关系变化,传递供求信息 ②市场能对资源利用做出合理规划 ③市场能实现效率和公平的统一 ④市场能调动商品生产者、经营者的积极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国务院决定要全面实现三网融合发展。三网融合自从试点城市公布后,屡次传出夭折的消息,但我们认为,三网融合是大势所趋,但短期仍会遭遇颇多博弈。推进三网融合( ) ①就要打破行业和部门垄断,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②是市场经济发展性的要求 ③发挥了新兴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但增加了消费者的负担 ④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节约成本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4.当前,在一些“正规”大药房中,存在真药和假药一起销售的现象。这主要说明市场调节具有( ) A.自发性 B.盲目性 C.滞后性 D.开放性 4.“瘦肉精”“染色馒头”“塑化剂”“问题奶粉”,近年来不断涌现的食品安全问题,让消费者“无从下口”。这启示我们( ) ①经济发展中必须重视市场的滞后性 ②必须加强诚信建设,规范市场秩序 ③禁止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发挥 ④加强市场监管,防止自发性 A.①② B. ②④ C.①③ D. ③④ 5.漫画《菜贱伤农》蕴涵的经济生活道理是( ) ①市场需要直接决定商品的价格②政府应加强对农 业生产的直接管理③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应引导农民掌握市场信息 ④价格变动影响生产,农民需要增强风险意识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6.村头路口夜晚常有行人跌倒,村民张三在此安装路灯并向行人收费,遭到拒绝,致使路灯不能正常服务,行人跌倒时有发生。村委会从村财政出资安装该路灯和承担电费,照明恢复正常。这表明( ) ①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

经济生活与道德建设

经济生活与道德建设 专题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要求第1课时经济生活与道德建 设课程导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社会经济有了巨大 发展,经济活动空前活跃,道德领域里也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经济与伦理的困惑日益受到多数人的关注。思考:经济发展与道德的 关系是什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道德建设提出了怎样的要求?适 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应如何加强道德建设?探究新知学 点1 源于经济生活的道德 1. 道德的产生(1)人类社会的经济生活,是道德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根源。(2)经济活动需要道德的规范。人们在经济活动中,面对不可避免的利益矛盾,需要有一定的行为规范来调整彼此之间的利益关系。 2. 经济对道德有决定作用(1)道德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并且是一定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道德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产生和形成的,因此它反映了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和一定阶级的根本利益。(2)道德的进步和发展往往取决于经济的进步和发展。社会性质不同,生活方式不同,对人们的道德要求也就不同。一切事物都是在变化发展中的,经济的发展进步引发着道德的变化进步。从总体上看,经济社会发展程度越高,人们的精神生活越丰富,越有利于社会道德状况的改善和人们道德素质的养成。例1 “一切以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这说明() A.道德属于社会意识 B.道德总是对经济发展起促进 作用 C.道德具有相对独立性 D.道德观念是不断变化的解析本题考查道德与经济的关系,审清材料意图是解答题目的关键。材料本意是经济决定道德。B项错误,C、D两项不是材料要表述的内容。答 案 A 解题规律解答材料分析题,审清题意是做题的前提,材料与观点(选项)的统一是正确选择的关键。 3. 道德有相对独立性(1)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道德有自己特殊的矛盾运动方式和发展规律。(2)表现:不同的阶级、阶层、群体,有不同的道德追求;不同的社会生活领域,有不同的道德要求。易错点提示:不能笼统地认为随着经 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社会道德风尚会自然而然的好起来;不能简单地认为有用财富越多的人,其道德素养就越高。问题研讨1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从经济发展与道德的关系上看,如何

(完整word版)经济生活第三课测试卷

高一政治必修1测试卷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 姓名班级号数 一、单项选择题 读图表“某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据此完成1~4题。 某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5987.2元 14.8% 其中同比增长 交通和通信支出 842.5元18.6% 文化娱乐服务支出 630.1元28.9% 衣着支出 613.3元23.1% 居住支出 443.9元20.7%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 380元23.3% 住房装潢支出 152.5元53.1% 车辆使用燃料及零配件支出 89.2元79.2% 团体旅游支出 60.1元52.5% 1.该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同比增长14.8%,其直接原因应该是() A.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 B.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 C.物价水平的持续下降 D.消费观念的不断变化 2.在消费项目中,完全属于劳务消费的是() ①交通和通信支出②文化娱乐服务支出③衣着支出④团体旅游支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在消费项目中同比增长最快的是车辆使用燃料及零配件支出。结合当前实际,其原因可能包括() ①燃料价格下降②燃料价格上涨③车辆使用量增加④车辆使用量减少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4.从该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变动情况,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人们对生存资料消费越来越不重视 B.人们更加注重发展和享受资料消费 C.社会稳定是消费水平提高的根本原因 D.人们的收入差距日益缩小 5.2009年3月5日,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新标准提高到人均1196元,扶贫对象覆盖4007万人。将扶贫新标准提高到人均1196元() A.能够提高低收入者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 B.可以扩大贷款消费的规模 C.有利于帮助低收入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D.是我国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主要措施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城镇居民在吃穿等基本生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减少,居民消费继续向文化教育、旅游、医疗保健、交通通讯、住房等方面转移。据此完成6~7题。 6.材料内容表明() ①家庭消费是从低级开始逐步向较高层次递进发展的②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水平有了较大提高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存资料的消费将被发展资料的消费所取代④当今社会多数人已具备享受性消费的条件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7.“吃穿”“文化消费”和“旅游”分别属于() ①有形商品消费、生存资料消费和劳务消费②有形商品消费、精神文化生活消费和劳务消费 ③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④发展资料消费、精神文化生活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下图是对某校180名高中学生进行的调查统计。该图显示() 学生生日花钱情况

改革开放后国民经济与道德水平的发展

改革开放后国民经济与道德水平的发展 关键词: 改革开放、国民经济、道德水平、迅速发展、道德真空 摘要: 改革开放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开始实行的改革经济政策、对外开放的政策。改革开放包括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对外开放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中国的强国之路,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中国的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随着物质文化的增长,人们的道德水平总体却没有按比例增长,一些人们道德的沦丧,使我们对这个社会失去了信心,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来面对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及整个社会对财富、金钱、物质的不断追求,虽然在道德水平建设上有些成效,但社会道德水平却在不停的沦陷,频繁发生的道德丧失事件使我们不得不深刻反思。 正文: 改革开放后国民经济的发展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中国改革开放成就斐然,通过这个大改革、大开放,实现了三个伟大的转折:第一个伟大转折就是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第二个伟大转折是从封闭半封闭的社会向全方位开放的社会转变;第三个伟大转折是人民的生活从温饱转向基本小康的社会转变。基于对国内建设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和对国际形势的正确分析,党中央确定把对外开放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改革从农村开始起步向城市推进。1979年农村推广家庭联产承包制,它的实施是中国市场取向成功的第一推动力,正是以此为突破口,改革越出计划经济的框架,走向了市场取向改革的道路。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冲破了长期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模式的束缚,使我国国民经济走上了持续发展的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和综合经济实力的增强。据统计,1997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已达246.97亿元,比1978年增长8.1倍,平均每年递增11.7%增长.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3.48亿元,增长4.7倍,年均递增8.4%,第二产业增加值101.97亿元,增长10.2倍,年均递增13.0%.其中工业增加值90.35亿元,增长10.4倍,年均递增13.1%,第三产业增加值81.52亿元,增长10.8倍,年均递增13.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推行了以家庭为主的联产承包责任制。责任制的推行,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使农村经济由单一的农业生产发展为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农工建运商服综合经营的新局面。据统计,1997年全市粮食总产已达283.4万吨,增长106.7%,年均递增3.9%,棉花总产3.3万吨,增长81.3%,

论社会道德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论社会道德与法律的和谐与冲突关系 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他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法律同属于上层建筑范畴,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基于经济基础,道德与法律既有和谐又有冲突。 道德与法律存在和谐点,法律与道德既交叉又渗透。一是法律意识与道德观念具有同一属性而相互联系,二是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的调控范围有所重叠而相互包容。一般来说,凡是法律所禁止和制裁的行为,也是道德所禁止和谴责的行为;凡是法律所要求和鼓励的行为,也是道德所培养和倡导的行为。反言之,许多道德观念也体现在法律之中,许多道德问题也是可以诉求法律解决的问题。不过,从规范作用的范围来看,法律与道德对人们行为有着不同层次的要求。前者一般只能规定最起码的行为要求,而后者可以解决人们精神生活和社会行为中更高层次的问题。例如,道德可以要求人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而法律只能规定人们不许损人利己。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还表现在内容上的趋同。最早的法律是由道德演化而来,现在,法律与道德相互独立,但法律仍然以道德为基础,法律将道德规范转变为法律规范,把积极的道德标准规定为法律应遵循的准则。如,爱国守法、尊重他人等基本道德规范也已被写入法律。但是,法律的内容与道德又不完全相同。道德所包含的内容更加细致、更加高尚,而法律所包含的内容则更具有原则性,若要法律包含道德的所有内容显然是不可取的。 人类的法律发展史告诉我们,从法律的产生到法治的实现就是一个道德法律化和法律道德化交互演进的过程。道德与法律互有分工合作,建设法治社会应注重道德和法律规范并举,而不能有所偏废。 但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并非如此简单,他们固然有许多相同点,但毕竟二者性质不同,受民族历史等因素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道德与法律亦存在强烈的价值冲突。有时虽出于自身的良心道德,却做出了违反法律的事情。当下引起诸多争论的“人肉搜索”就是道德与法律的冲突结点。公交车上不让座的行为固然违背了传统的尊老爱幼的社会道德,但将当事人放之网络上,引起网民的风言风语甚至“人肉搜索”当事人,则确确实实违反了法律上关于隐私权的保护。网民或许只是出于自身的社会公德心,但却也在不知不觉中侵犯了当事人的隐私权及名誉。诸如此类,由于道德的狭隘性以及在社会中道德与法律的尚未完全相融,

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四本书问题归纳(最新)个人整理

经济生活常见主观性试题归纳 1.影响价格的因素(根本因素即决定因素、直接因素、间接因素、其他因素)变型:从经济角度分析为什么要稳定物价?(A市场调节的×××局限性需要国家宏观调控B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稳定物价\C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以人为本的核心D有利于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E提高人么的消费水平、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等) 2.价格变动的影响(对生活的影响三点、对生产的影响三点) 3.影响消费的因素(根本因素、主要因素、主观因素)----17页--18页(变型题:从影响消费因素的角度,谈谈如何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 4.常见的消费心理及正确的消费观念有哪些(各四点) 5.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决定作用与反作用)--29页-30页 6.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两点) 7.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为什么要实行这一基本经济制度?(一段) 8.影响公司经营成败的因素(书中三点、后补充的) 9.为什么要重视就业?(答就业的意义、宏观调控的目标、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等) 10怎么解决就业问题?(党和国家、企业、劳动者) 11.现阶段的分配制度是什么?原因有哪些? 12.收入分配公平的意义?(书中加上补充的) 13.如何实现社会公平?(书中三条加上后补充的内容) 14.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书中一段) 15.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书中两段) 16.财政的作用(三点) 17.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为什么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一段) 18.市场配置资源的局限性?及后果(弊端?) 19.如何规范市场秩序?(从经济角度怎么解决违法、失信、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等破坏市场秩序的行为?)(国家、企业、个人) 2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三点) 21.进行宏观调控的原因?(一段)主要目标?(四个)手段?(三个) 22.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详细展开)四段 23、怎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共6点) 24、怎样促进经济机构战略性调整?(书中一段) 25.如何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共6点)(变型:企业如何应对国际市场的竞争?) 26.能源、资源、环境类主观性试题的解法?

2015-2016学学年经济生活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2015-2016学年经济生活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本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2013年,被称为“中国第一村”的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总营业额接近500亿元。目前华西村村民实行基本生活资料按需分配,除每月正常的工资外,年底还按照个人成绩进行按劳分配,同时按股进行分红。据此回答1~2题。 1.虽然华西村村民基本生活资料实行了按需分配,但是按劳分配仍是其主要分配形式。这主要是因为() ①华西村不存在多种分配方式②公有制是华西村所有制结构的主体 ③华西村生产力没有高度发达,劳动产品没有极大丰富 ④劳动还是华西村村民谋生的手段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华西村村民除按劳分配取得的收入外,每年还可以按股进行分红。按股分红取得的收益() ①属于按资本要素的分配②是对以往几千年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③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现④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某经济学家在北京大学召开的中国经济展望论坛圆桌会议上指出,中国经济陷入“投资增长过快导致产能过剩”的怪圈,而收入分配不均是“经济怪圈”的根源。这说明() A.分配政策影响财政收入B.要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C.分配方式对生产的发展有重要影响D.我国应实行按劳分配方式 4.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口号有效激发了中国人追求财富的热情,也在客观上推动了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然而,随着社会财富的不断积累,分配不均又成了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深刻影响着中国未来的进一步发展。下列说法中有利于解决这一问题的有() ①降低中低收入者的税收负担②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社会保障标准 ③降低垄断行业过高的工资水平④增加居民消费信心,降低居民储蓄率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5.如今,财产性收入已成为居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是2014年上半年王先生一家的收入,其中属于财产性收入的是() ①购买基金获利8000元②单位发奖金3 000元 ③大儿子在外资企业工作收入10万元④大女儿领取失业保险金4000元 ⑤出租房屋获得租金2万元⑥二儿子许可他人使用其注册商标获利2万元A.①②⑤B.②③④C.①⑤⑥D.③④⑥ 6.下列属于合法的非劳动收入的有() ①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职工所获得的工资、奖金 ②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企业主凭借劳动获得的收入 ③银行存款和购买债券获得的利息 ④各种正当的资产租赁收入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D.③④ [201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努力缩小收入差距。

经济与道德的关系

1.经济与道德的关系(1)经济决定道德。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一定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随着经济的发展,道德观念也会相应变化,会推动人们道德水平的提升。(2)道德对经济的反作用。道德作为调整人们利益关系的规范,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之后,就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和力量,对经济活动产生重要影响。在现代社会,道德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道德规范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有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道德对经济发展的方向具有引导作用。 市场经济的法律保障和道德建设 市场经济的逐利性、使得某些企业诚信缺失、道德滑坡、而有关执法、监管部门的缺失,则使得市场的缺陷和弱点进一步暴露。因此要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特别需要法律保障和道德建设。 (一)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法律保障 提问:市场经济哪些方面是需要用法律来规范的?我们又有哪些相关的法律呢? 1、用法律规范市场主体行为 问:市场经济活动中最重要的主体是谁?是企业。 因此,规范市场主体行为,主要是规范企业行为。 我国通过哪些立法来管理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 《企业法》、《公司法》、《企业破产法》等。 当然,除了企业行为以外,自然人作为投资者进入市场,其经济行为也受法律的制约,其利益也有法律的保护。 相关报道:国家发展改革委部署各地价格主管部门,对部分省会城市大型商贸流通企业价格行为进行了重点检查,查出的问题。 提问:如果你是消费者,发现自己购买了带有价格欺诈的产品,你会怎么处理? 2、用法律规范市场秩序

我国目前通过了哪些法律来规范市场秩序?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知识产权保护法》、《食品安全法》等 3.用法律规范政府的宏观调控 我国的产品质量问题,尤其是食品安全问题可以说是屡见不鲜,这事实上和政府的监管力度、执法力度不够有关。 因此,政府作为宏观经济的管理者和调控者,其自身行为也必须要置于法律的规范之下。政府可以做什么,不可以作什么,可以通过何种经济手段来进行经济管理等,都要通过法律加以规范。同时,政府的宏观调控也要通过一定的法律形式加以保障,如制定《预算法》、《信贷法》、《投资法》、《行政许可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公务员法》等。 4、用法律规范社会保障制度 为使人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基本的保障,能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自由搏击而没有后顾之忧,必须制定和完善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障法律法规。 问:你知道我国有哪些关于社会保障方面的法律规范吗? 5、建立和健全各类法律服务中介机构。 法律服务中介机构,有助于规范和调整人们的经济行为,从而使市场经济产生“自律”作用。 当然,这些市场法律服务中介机构的行为,其本身也需依法规范。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道德建设 以海尔为例,请学生思考:海尔集团发展的过程,体现了海尔人的什么精神?你从中受到什么启迪? 1、树立自我负责的道德意识 2、笃守诚实守信的道德规范 3、培养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

经济生活第六课测试题

经济生活第六课测试题 第六课投资的选择 班别姓名一、单项选择题 、居民储蓄的直接目的是( ) 1 A、为了更好地消费 B、为了获得利息 C、为了支援国家建设 D、为国家经济建设筹集资金 2、下列对银行贷款表述正确的是( ) A、多贷款是商业银行经营的目的 B、贷款是银行盈利的主要来源 C、贷款是商业银行的基础业务 D、贷款按用途可分为工业贷款和商业贷款 3、假如某银行一年内贷款6000万元人民币,平均年利率为5%,同年吸收储蓄存款5000万元人民币,平均年息为2厘。一年中该银行共支付职工工资、奖金等10万元,其他支出80万元。这一年该银行的利润应当是( ) A、200万元 B、110万元 C、210万元 D、300万元 4、随着个人住房、汽车、助学、耐用消费品贷款等消费信贷项目的开办,越来越多的个人与银行建立了信贷关系。这说明( ) A、食用是商品的暂时转让 B、信用是货币的暂时转让 、货币已成为消费的中介 D、分行充当了食用的中介 C 5、今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再次降低金融机构存贷款的利率,存款年利率平均下调动 。这一措施的作用在于( ) 0.16%,货款年利率平均下调动0.6% 6从宏观上调节社会经济活动激发单位和个人储蓄的积极性鼓励生活消费,促进商品销售减轻国有企业的债务负担 A、 B、 C、 D、

6、据统计,在银行吸收的居民储蓄存款中,活期存款占了相当大的一部分。居民之所以选择活期存款是因为( ) A、活期储蓄不受存期和金额限制,非常灵活 B、活期储蓄比定期储蓄安全、可靠 C、活期储蓄比定期储蓄收益高 D、银行对活期储蓄有特殊的优惠政策 7、下列对商业银行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商业银行是惟一有权吸收存款的金融机构 B、随着银行业的发展,各类股份制银行逐步成为商业银行的主体 C、无论何种性质的商业银行,其经营的目的都是为了营利 D、国有制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8、债券与股票的相同点是( ) A、都是有价证券,都有能获得一定收益的金融资产; B、受经济状况的影响,二者的收益都会发生变化; C、二者都可以到期还本付息 D、二者都可以退还给出资者 9、政府债券的特点是( ) A、不记名、不挂失、可以转让 B、没有风险,安全性好 C、收益最好,风险大 D、可以用来弥补国库的暂性资金不足,平衡财政收支 10、公司债券对于投资者的吸引力在于( ) A、价格公开,信用好; B、代用率高,收益好 C、利率较高,收益较好 D、风险小,安全性好 11、我国商业保险的主要业务是( ) A、把分散的社会资金集中起来,用以补偿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所造成的损失 B、办理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 C、责任保险 D、保证保险

高中政治专题三第一框经济生活与道德建设同步训练新人教版选修

专题三第一框经济生活与道德建设 一、单选题 1.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与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根本不同,归根到底是由于________不同。( ) A.经济基础 B.生产力水平 C.政治制度D.意识形态 答案:A 解析:分析:道德的本质是一种意识形态,所以D项与题干同义反复,排除;道德具有相对独立性,与生产力水平有不同步发展的情况,故B项应排除;道德受政治制度影响,但归根结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故选A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经济生活与道德建设,需要考生对基础知识熟练掌握。 2.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实现了发达国家上百年才能取得的成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中国人民的道德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这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 A.导致人们思想道德水平的普遍下降 B.利益驱动使得诚实守信不再那么重要 C.必然带来思想道德观念的同步发展 D.催生了许多富有时代气息的思想道德观念 答案:D 解析:分析: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道德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A项没有看到主流,B项否认了诚信的重要性,C项对道德与经济的关系理解不正确。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经济生活与道德建设,需要考生对基础知识熟练掌握。 3.对经济发展的状况进行道德分析和评价,判断哪些经济活动符合人们认同的价值目标,哪些经济活动违背人们的道德愿望,进而予以积极地调整和改进。上述材料体现了道德对经济的________作用。( ) A.提高经济效益B.引导 C.决定D.影响 答案:B 解析:分析:对经济发展的状况进行道德分析和评价,判断哪些经济活动符合人们认同的

价值目标,哪些经济活动违背人们的愿望,进而予以积极地调整和改进,可以引导经济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经济生活与道德建设,需要考生对基础知识熟练掌握。 4.以集体主义原则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反对 ( ) A.追求个人利益 B.见利忘义 C.追求物质利益 D.追求个人的生活目标 答案:B 解析:分析:一切以个人利益为出发点,为满足个人利益不惜损害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权益,就会导致见利忘义。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反对见利忘义。对追求个人利益要做具体分析,追求正当的个人利益(包括物质利益),有利于提高个人生活,也有利于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应该得到尊重和满足。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经济生活与道德建设,需要考生对基础知识熟练掌握。 5.“一切以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这说明() A.道德属于社会意识 B.道德总是对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 C.道德具有相对独立性 D.道德观念是不断变化的 答案:A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道德与经济的关系,审清材料意图是解答题目的关键。材料本意是经济决定道德。B项错误,C、D两项不是材料要表述的内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经济生活与道德建设,需要考生对基础知识熟练掌握。 6.有人认为,经济发展必然以牺牲道德为代价,道德进步必然以延缓经济发展为前提。这句话的错误在于他未能认识到() ①经济的决定作用 ②道德规范是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③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有助于经济效益提高 ④道德对经济发展的方向具有引导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道德与经济的关系,侧重于道德对经济的反作用。道德对经济的作

经济生活第三课

经济生活第三课《多彩的消费》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识记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类型的三种分类及其含义;消费结构与恩格尔系数的含义 b、理解收入与消费水平的关系;收入分配状况与消费水平的关系;物价变动对人们消费的影响;几种消费类型的区别;恩格尔系数变化的含义 c、组织学生收集资料,看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动,并说明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的原因。 2、能力目标: a、通过对“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的类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深入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及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b、在学习“消费结构”时,可让学生收集资料,了解我国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从而增强学生们关注现实生活的能力与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框学习,对学生进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教育,从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影响消费的因素贷款消费。 教学难点:收入与消费的关系贷款消费 教学方法及策略: 1.情景引导、分组讨论、合作探究法 2.学案导学法 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多彩的消费》,完成学案基础知识梳理,初步把握教材的原理和重难点。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准备学案。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四人一组,教室内教学。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目标展示 如东掘港市场消费现象面面观(多媒体视频)导入(包括火爆的食品消费,服装消费,旅游消费,汽车消费,住房消费),引出话题:消费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教师首先提问: 1.消费市场火爆的原因是什么? 2.影响消费的主客观因素有哪些? 3.人们的消费结构发生着什么变化? (二)合作探究、教师点拨 情景一: 朱先生和王小姐在2006 年结婚。他们的共同爱好是旅游,当时两人的月收入一共是6000元,每逢假期,两人就结伴出游,游遍国内的山山水水。 2009 年,朱先生接连升职,使得两人的月收入增长到15 000 元。于是,二人开始计划出国游,从东南亚到澳洲再到欧洲,中东,感受不同的异国风情。 学生活动,讨论:他们二人的旅游计划为什么能够从国内转移至国外?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 教师点评:收入是消费的前提与基础。

《经济生活》第九课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点归纳+课时作业)

《经济生活》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知识点归纳 (一)市场经济基本原理 1、市场与计划: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 2、市场经济:是指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3、市场调节的形式:价格的涨落、供求关系、竞争。因此,我们把市场的调节称之为“看不见的手”,在引导着商品生产者、经营者,调节人、财、物在全社会的配置。 4、市场配置资源(优点):(1)通过价格涨落比较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供求关系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 (2)通过竞争,使生产者和经营者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5、市场秩序 (1)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 (2)要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为此,要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3)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都必须学法、懂法、守法、用法。 6、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1)市场不能调节的范围:国防、治安、消防等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枪支红颜薄命及危险品、麻醉品等 (2)市场调节的弊端: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 (3)市场调节的后果: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资源浪费;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收入分配不公平,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基本特征:(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基本标志) (2)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3)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2、宏观调控 (1)原因: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2)含义: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 (3)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4)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 4.9.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课时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漫画《不留空白》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是( )

2015届高三第一轮复习《经济生活》第九课第二框导学案

第九课 第二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课时:2课时 课型:复习课 审核:高三备课组 班级 组别 姓名 学号 一、学习目标: 1、解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三个基本特征。 2、解释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原因。 3、回忆我国宏观调控的含义、主要目标。 4、结合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区分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 二、重点与难点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三个基本特征; 2、我国宏观调控的含义、主要目标与手段。 三、知识清单,找出/写出准确答案并记忆。 1、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3、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的原因? 4、什么是宏观调控?宏观调控的目标与手段? 四、判断正误,并予以解释说明 1、国家宏观调控的事目标就是促进经济增长。( ) 说明: 2、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有的。( ) 说明: 3、国家的宏观调控就是行政调节。( ) 说明: 五、巩固练习 1、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这是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A 、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 B 、以市场为基础配置资源 C 、充分发挥了计划的长处 D 、完全克服了市场的弊端 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在总体稳步增长的同时,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却在拉大。特别是由于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过低,“干得多,挣得少”,制约着百姓消费能力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真正让人们“劳有所得”“干有所值”是一件鼓腰包、顺民心的要紧事。材料体现出我国的市场经济( ) A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地位 B 、以共同富裕为目标 C 、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 、需要国家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3、漫画《饕餮》嘲讽一个贪吃的人。这幅漫画告诫我们( ) A .市场调节是实现资源配置的有效方式 B .必须充分利用地球资源,促进经济发展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开放性的特点 D .必须加强国家宏观调控,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4、[2013广州三模]广东省是全国第一个启动碳交易试点的省, 碳排放权交易把与节能、减碳和生态发展密切相关的碳排放权益 作为一种可交易的产品,建立了一种统筹能源战略、节能降耗和 编号:1902

经济生活 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 同步高考真题(含答案)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同步高考真题 1.(16全国Ⅲ卷13)时下出现了一个新的消费群体——试客。这一群体在购物前先从网络上索取相关商家的免费试用品,经过仔细试用并与其他使用者相互交流后才决定是否购买。试客的购买行为 A.是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B.是求异心理主导的消费 C.是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D.是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2.(17江苏卷5)当前,消费需求日益呈现新变化和新趋势,人们更加偏好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等领域的消费。据统计,2016年1月至11月,体育服务业、健康服务业和养老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4. 4%、16. 4% 和17. 1%。材料表明 A.第三产业已成为我国主导产业B.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处于支配地位 C.人们的收入水平得到大幅提高D.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消费不断增加 3.(18北京卷6)“米面粮油,外卖帮你能搬又能扛;感冒发烧,外卖代买常用药;上门烧菜、上门洗车,人与服务的距离被大大拉近。”如今,这类服务随处可见,被趣称为“懒人经济”。下列分析正确的有【到“腾讯课堂”搜索“馒头课堂”观看此套同步真题视频精讲】 ①社会分工细化,满足多样化需求②扩大相关服务交易规模,促进就业 ③增加享受资料支出,助长非理性消费④增加相关商品的生产成本,提高价格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4.(17北京卷39)(10分)近几年,外卖成为人们的用餐新宠。某青年打算开办一家外卖餐厅,为此进行市场调研。 (1)为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弹性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该青年应该关注下面消费者调查问卷中的问 (2)分析图16的调查结果,据此你认为该青年在开办餐厅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2分) 图16 (3)除了进行消费者一方的调研外,你认为该青年还需要了解哪些方面的信息?(4分)

让道德建设伴随市场经济发展

“市场经济中的人是具备基本道德和基本素质的”这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他《道德情操论》中的观点。从新世纪开始,中国的经济可以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在我看来,中国的市场经济是在畸形的发展着。 人们说“走进新时代”,确实是这样,从一开始的经济萧条,工业不发达,建设滞后到现在的经济繁荣,工厂遍布,经济建设飞速发展。作为中国人,我是自豪的。可是没想到,在国人还来不及为举世瞩目的经济荣光邀杯庆祝时,行业暴利、食品安全、医疗安全、建筑安全等恶性事件却像一把把利刃,划出道道令人触目惊心的伤口。猛的让我们看到了市场经济下人们的道德在渐失。 中国人自古以道德立国、立身、立命,几千年来讲究仁、义、礼、智、信,可是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下,一系列弊病渐渐冒出,古人强调“仁”可是现在由于商家的利欲熏心,隔三差五出现食品问题。强调“义”,可是近年来频繁报道社会冷漠,如“佛山小悦悦事件”强调“信”可是诚信在国人心中的分量也越来越轻。这让我们不禁思考,在市场经济发展下,我们的道德是缺失了吗?道德本是公民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失了这道德,市场经济便是畸形发展的,是不全面的。 2011年10月13号,一个让全国人民都感到蒙羞的日子。中国人引以为傲的“仁”“义”“礼”“智”“信”都到哪去了?难道真的每次都要用一个弱小的生命,一件轰动全国的事情才能换来我们的反思

吗?18个路人呀,也许还不止18个,你们都看到那个小孩倒在路边,但是你们没有人愿意去扶起她,这仅仅是举手之劳的事情,可是你们不愿意去做,你们每一个轻轻走过的那一瞬间的冷漠已然被整个社会指责。你们的视而不见,冷漠无情,漫不经心,我们谁都会有一种心酸,心寒。都会有一种说不出的深沉的痛苦与无奈。我想,是不是每一次的悲剧过后,人们才会短暂的忏悔。是社会变了?还是人心变了? 计划经济的道德观是什么呢?就是无私奉献,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建设我们的祖国,用一颗火热的中国心来发展我们的祖国,这是计划经济的道德观。但是现在,经济确实是发展了,但是却与我们的意愿背道而驰了,现在我们看到每个人都在追求自己的利益,良心渐渐被利益吞噬,道德在不断缺失。 这是一种社会的病态表现,不得不承认,我们的社会病了。是的,我们的市场经济仍然在发展,但是已经不是健康的发展了。缺失了道德观的经济发展,必然是有着许多漏洞的,弊端不断的,畸形发展的。现如今,若想整治这病态的社会,只有提高我们的道德建设,改变社会风气,才能持续健康的发展我们的市场经济.让这社会不再冷漠,不再病态下去。 道德建设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市场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让我们重拾中华5000年文明,让我们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代代传承。丢掉冷漠,唤起良知,丢掉自私,换回公德。让道德建设伴随市场经济发展下去吧。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高考试题汇总含答案

高一经济生活测试题(高考真题) 1、(09全国卷Ⅰ27)某鸭梨产区建立恒温库储存鸭梨,为反击销售提供了条件,也为梨弄增收提供了保障,据测算,没储存1千克鸭梨可增加收入元,这一做法表明( A )A.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 B.延长农产品储存时间可提高农民收入 C.商品销售环节可创造更大的价值 D.商品的储存成本提高了商品价值 2.假设某国M产品只由甲、乙两家企业提供,售价为10元。2011年,甲企业生产500 万件,乙企业生产400万件。2012年,甲、乙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都提高一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M产品的价格和社会总价值分别是( A ) 元 9000万元元 9000万元 元 18000万元元 18000万元 3、汽车需求量(Q)随着汽车价格(P)、汽车购置税(T)、汽油价格(E)、居民收入(I)的变动而变动。下列曲线图中正确反映其变动关系的是( C ) 4、中国H公司与美国某公司签订服装出口合同,约定服装单价为24美元,一年后交 货。H公司生产一件服装的成本是144人民币元。签订合同的同时汇率为1美元=人民币元,交货时为1美元=人民币元。在不考虑其他条件的情况下,H公司交货时的利润率比签约时的利润率( C ) A. 下降% B. 下降% C. 上升% D. 上升% 年我们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达万亿元,人均储蓄25548元,分别比2010年增长16%和%,高于同期GDP的增长速度。根据上述事实可以推断出( D ) ①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增加了人们储蓄意愿②我国居民的储蓄率随GDP的增长而增长 ③我国居民高效理财的渠道比较狭窄、品种较少④我国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下降 A.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近年来,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除传统手机制造商外,许多网络公司也纷纷斥资研发智能手机,并将内置其网络产品的智能手机推向市场。在下列选项中,能够解释“网络公司造手机”原因的是( D ) A.生产智能手机的利润率高于其他行业 B.网络公司的业务创新速度不断加快 C.传统手机制造商生产智能手机能力不足 D.网络公司延伸产业链提高综合竞争力 7、.支持价格是指一国为了支持农业的发展而对粮食等农产品所规定的最低收购价格。我国某农产品的需求曲线(D)和供给曲线(S)如图4所示。该产品的支持价格和供给数量分别为( C ) A.P0,Q0 ,Q2 ,Q4 ,Q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