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动画片中的媒介暴力_王君杰

媒介暴力的社会影响

论媒介暴力的社会影响 摘要:媒介暴力(media violence)指“电影、电视、电子游戏、报刊等媒体含有或刊载暴力内容,并对人们正常生活造成某种不良影响的暴力现象”。媒介暴力包括真实暴力和虚拟暴力两种形式,媒介对社会暴力的现象报道属于真实暴力,虚拟暴力则是指文艺节目中包含的暴力现象,如警匪剧、武侠剧、电子游戏中的暴力行为。 关键词:媒介暴力、影响、媒介行为暴力 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促进了近年来中国传媒业迅速发展,大多数媒体在产业化、市场化的浪潮中,出于经济利益与竞争激烈的考虑,大众媒体在商业动机刺激下日益普及一种“低水平的满足”现象,同时由于人们的媒介素养不乐观以及生活的压力,导致媒介暴力现象愈演愈烈。媒介的暴力文化现象在媒体中的普及率越来越高,意味着人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媒介暴力。而媒介暴力社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人的影响上。具体表现为:观察模仿、暗示激发、虚拟参与等现象。 一、媒介暴力的影响方式 1、观察模仿 一项调查发现,在因暴力入狱的男性犯人中,有1/4到1/3的人承认他们在犯罪时有意识地模仿电视中的暴力犯罪手段,这些由现实暴力主体提供的说法也许更令人信服。这也说明了诸如侦探或者警匪影视作品中的暴力因素会提供给人们一些犯罪的手段或者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的稳定带来影响。 2、暗示激发 一些研究者认为,媒体暴力激起或暗示了人们的进攻性思想感表,进而促成了暴力行为的实施,个体想要出击的愿望被媒体画面证明是正当的,因为在画

面中无论是英雄还是坏蛋都使用暴力复仇,并且常常没有对错和结果。在丹泽尔华盛顿主演的电影《迫在眉睫》之中,一个父亲为了拯救患有心脏病的儿子不得不通过绑架威胁医院的人这种暴力手段来达到目的。虽然我们可以说他的出发点是伟大的,他获得的结果的也是符合他的目的,但是影片鼓励人们运用暴力方式对待生活中的麻烦。这种暗示激发是媒介中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媒介对暴力的“美化” 在信息时代,人们每天都会有意无意地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接受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对人们形成新的价值观念、学习社会规范、掌握生存技能都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而媒介暴力就是利用了这种潜移默化的作用来描绘和美化暴力。 媒介的暴力是潜移默化的暴力。媒介通过不同的方式来“美化”暴力,使得暴力变的更容易被受众接受,不仅仅是接受,受众还会认为这种暴力是美好的,是英雄的。有另一种说法称这种暴力为隐性暴力。隐性二字很好的诠释了美化的意义。这种暴力更容易得到受众的赞同,也更容易忽略,它所带来的是一种看不见的暴力伤害,对受众行为的影响则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 而真实暴力,与虚拟暴力相比,对广大受众的心里和行动上的渲染程度要弱很多。真实暴力,一般出现在新闻报道中,那些报道的杀人放火,抢劫,强奸等等,虽然这个事实很暴力,但因为新闻报道过程中,会考虑到新闻对受众的影响,在画面的选择上会有所保留。其次,新闻报道出来的这些暴力犯罪,都会倾向于解释他们不利于社会的一面,持批评的倾向态度。因此,大部分受众在接收这类信息都会在主观上持反对态度。 所以可以说媒介暴力的“美化”主要体现在虚拟暴力上,也就是带有商业气息的文艺节目。这些被“美化”的媒介暴力主要通过描绘运用暴力解决问题的正义英雄或者一些正面偶像,将运用暴力解决问题的价值观融入其中。比如说日剧《joker》其中就是通过运用暴力去解决那些逃脱法律漏洞的罪人,表面上来看,它是遵循着那条“杀人偿命”的正确价值观去制作,实际上它确实在正确价值观掩盖之下的暴力,在这种面具下悄无声息的宣扬着用暴力解决问题的思想。而那些光鲜亮丽的偶像则成为引领这种风尚的风向标。而受众的反应必然是倾向光鲜

媒介暴力现象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d10543344.html, 媒介暴力现象分析 作者:康登慧 来源:《新媒体研究》2017年第24期 摘要在现实社会中,媒介行为的暴力带来的“人肉搜索”“大众逼视”等不良影响不仅对被 报道者的隐私权造成了侵害,对其身心也产生了严重的影响。而在报道媒介暴力事件时,大众传媒报道时不避讳使用过激的语言和血腥的图片,在吸引大众注意力的同时也造成了一系列不良的后果。文章用采样分析的方式,揭示媒介暴力对受众以及对社会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媒介暴力;Gunter;反抑制;模仿;涵化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7)24-0037-02 1 绪论 Gunter在1994年提出媒介暴力7种影响的分析,分别是宣泄净化作用、唤起作用、反抑制作用、模仿作用、脱敏作用、培养涵化作用和恐惧作用。在认识这7种影响之前,先来解释一下什么叫媒介暴力。 学界对媒介暴力的解释不一,一种将媒介暴力划分为“真实暴力”和“幻想中的暴力”两种。真实暴力是指媒介对现实中的暴力事件做出的报道;幻想中的暴力是指一些娱乐节目和电视电影中出现的暴力场景。 更为普遍的解释,是将媒介暴力分为“显性暴力”和“隐性暴力”两种。 显性暴力多为媒体定义为不正当的、非法的暴力行为,可能是新闻节目中报道的家庭暴力、校园暴力等真实的暴力事件,也可能是电视剧、电影等节目中的反映出的暴力情节和场景。这两种媒介暴力现象最终的结果往往是受害者遭受身心的伤害,而施暴者受到严惩。这种报道强调的是暴力事件后果的严重性,受众在观看节目的时候会对暴力事件产生一定的抵触和反面的情绪,而只要报道的表达方式恰当,就会使受众对暴力事件产生宣泄净化作用甚至是一定的抑制作用。 隐性暴力是指暴力卡通、暴力游戏、暴力图片和影视等媒体中被合理化的暴力行为,给受众带来的是一种看不见的暴力伤害,对受众行为的影响则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人们往往以宣泄情感为由而漠视它的影响,这种隐形的暴力也更易得到受众的赞同。 可以看出,在媒介暴力事件中,媒介扮演的是主导作用,媒介报道暴力事件的形式和手段直接影响到暴力事件对受众的影响。在Gunter提出的7种影响中,我认为反抑制作用、模仿 作用和涵化作用的效果最为突出和明显。

浅析媒体暴力对青少年的影响

Yibin University 论文 题目浅析媒体暴力对青少年的影响系别政府管理学院 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学生姓名涂利 学号 110801044 年级 2011 级指导教师黄璐职称硕士 2012 年 12 月

目录 摘要 (2) ABSTRACT (3) 一、媒体暴力的含义及分类 (4) (一)真实暴力 (4) (二)幻想中的暴力 (4) 二、媒体暴力对青少年的影响 (4) (一)影响青少年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4) (二)引发青少年真实暴力 (5) (三)诱导青少年违法犯罪 (5) 三、媒体暴力的应对策略 (6) (一)加强国家和政府的干预 (6) 1、完善立法,制定实施细则. (6) 2、强化监督管理力度 (6) 3、实行内容分级 .................................................... .7 (二)增强媒体的自律功能 .. (7) (三)提升“媒介素养” (7) 1、家庭“角色示范” (7) 2、学校推进媒介素养教育 (8) 3、提高公众的媒介道德素养 (8) 参考文献 (9) 致谢 (10)

随着信息获取的多元化发展,连篇累牍的媒体暴力充斥着我们的眼球,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中国人,尤其是青少年受到暴力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大量的媒体暴力会影响青少年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引发青少年真实暴力,甚至诱导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少年强则国强”,在媒体暴力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面前,需要将国家和政府的干预,媒体的自律和提升“媒介素养”同时并举,唯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减轻媒体暴力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 关键词:媒体暴力青少年媒介素养

媒体“去理性化”现象探析

媒体“去理性化”现象探析 摘要:媒介的“去理性化”行为是相对于媒介的理性行为而言。媒介正常的行为即理性行为。媒介行为可以界定为对信息的采集、制作以及传播。正常或者说理性媒介行为正确、真实、公正地对信息进行采集、制作以及传播。而相对理性行为,“去理性化”行为是指:大众媒介在其运作中有意识、无意识地采用夸张、曲解、捏造等手段,对信息片面性的采集、制作、传播,形成有悖于公正、真实等原则的媒介行为。 标签:“去理性化”;媒体;探析 一、媒体“去理性化”的现实表现 大众媒介的非理性行为总的来说是因为在信息采集、制作过程中,有意或无意地进行诸多手段造成的信息片面、不真实、低俗等行为,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种: (一)对传播的信息进行肆意捏造 大众媒介的使命是为受众传播信息。信息的真实与否直接关乎着大众媒介的生命。尤其是作为社会良知守望的新闻媒介更是如此。新闻媒介传播的信息被称做新闻,其定义便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和新闻是新近事实变动的信息。”作为信息的一种,新闻更具有真实的特性。也就是说只有真实的信息才是新闻,只有真实的新闻才具备信息本身的价值。但是显然大众媒介传播的并不都是真实的信息。特别是当激烈的竞争出现于传媒市场上后,虚假信息更是层出不穷。 (二)以盈利、获利为目的的信息传播 这种以盈利、获利为目的的信息传播不同于我们熟知的广告等,它是指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一些组织或个人希望获得大众媒介宣传,或者不希望大众媒介对不利于其自身的有关信息进行传播,因而向媒介从业人员提供金钱或实物,以获得事实上的宣传或不报道的行为。 这种信息传播的典型就是通常所说的“有偿新闻”。它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本质都是利用新闻报道的权利来进行金钱交易,是一种典型的“权利寻租”行为,极大地破坏了社会的公正,损害了大众媒介的声誉。 (三)对信息的片面收集、制作、传播 大众媒介所传播的信息是对真实世界的再现,受众也是通过大众媒介提供的信息来认识我们的世界。当代的大众媒介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我们的世界观。基于此,当大众媒介传播的信息全面时,我们也可以全面真实地认知,但是当大众媒介片面地传输信息时,我们则必然会产生认知上的混淆。

媒介暴力_类型_效应及控制

去年以来,网络舆论监督力量兴起,但由此出现的“人肉搜索”、“网络谩骂”引起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再度引发了人们对于“媒介暴力”问题的极大关注,特别是对新兴网络媒体环境下媒介暴力出现的新的特点、效应、社会控制等问题,展开广泛而激烈的讨论。本文即针对这几个方面的问题发表我们的一些浅见。 一、“媒介暴力”的概念辨析 对“媒介暴力”的概念到底如何界定,学界一直看法各异,归纳起来,主要的有以下几种说法: 第一类观点,以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陈宪奎为代表,认为“媒介暴力”由“真实暴力”与“幻想中的暴力”两种形式构成。“真实暴力”指大众传媒对社会生活中真实发生的暴力事件、暴力场面的报道;幻想中的暴力,则主要是指在一些娱乐性节目、电视剧中出现的暴力场景。①还有学者作出了这样的定义:“媒介暴力一般被认为是包括电影、电视、电子游戏、报刊等在内的媒体含有或刊登暴力内容,并对人们正常生活造成某种不良影响的暴力现象。”②以上这两种观点都是将媒介暴力看作是大众传媒中所承载的暴力内容,没有提及传媒自身作为“施暴方”所实施的暴力行为。 另有一类观点则认为:“媒介暴力即大众媒介传播对受众造成显性的或者是隐性的,身体上或者心理上伤害的行为。”③这一观点是将媒介暴力定义为一种伤害行为,将传媒看作是“施暴方”,倾向于强调其负面影响。 由于媒介暴力概念本身所具有的复杂性和歧义性,也有人不是简单地为其下定义,而是根据媒介暴力对现实行为产生影响的可能性,将其划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显性暴力。“显性暴力是指在媒体中被描述为不正当的、非法的暴力行为。这种显性暴力可能是家庭暴力、校园暴力等真实暴力在新闻节目中的报道,也可能是这些暴力在电视剧、电影等娱乐节目中的反映,但其共同特征是表明暴力的结果是施暴者受到严惩,受害者则遭受身体上的痛苦和折磨。”二是隐性暴力。“隐性暴力是指在媒体中被合理化的暴力行为。这种暴力更多地出现在娱乐节目中。人们往往因习以为常或以宣泄情感为由而漠视它的影响。其主要形式有体育暴力、卡通暴力、游戏暴力、图像暴力等。……这种隐性的暴力更易得到受众的赞同,也更易被忽略,它所带来的是一种看不见的暴力伤害,对受众行为的影响则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④ 经过以上的归纳不难发现,“媒介暴力”并不像字面意思那样单纯和固定,由于大众传媒特殊的身份与职能,人们对“媒介暴力”的理解呈现出了各种观点互相交织甚至是完全对立的局面,并随着现代社会媒介手段和形式的发展变得愈加复杂。 实际上,“媒介暴力”问题作为现实社会当中的一个实践性很强的问题,能不能单纯地从理论上为其下一个精确的定义并不是十分重要。最关键的还是在其具体内涵上能够统一认识,从而能够使得我们对于社会控制的研究更有针对性。所以在这里不想把问题的讨论更多纠缠在定义问题上,而是直接通过划分“媒介暴力”的类型来认识“媒 媒介暴力:类型、效应及控制□郝 雨 王 祎

新闻娱乐化现象探析

毕 业 论 文(设 计) 中文题目 : 新闻娱乐化现象探析 英文题目 : Probing into the Phenomenon of News Entertainment 姓 名 柳 佛 保 学 号 04012607 专业班级 广播电视新闻学04级(6)班 指导教师 杨凯毅 提交日期 2008-4-18 教务处制 惠州学院 HUIZHOU UNIVERSITY

新闻娱乐化现象探析 柳佛保广播电视新闻学 04级(6)班指导教师:杨凯毅讲师 摘要 随着新闻媒体市场的的发展,新闻娱乐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本文将着重探讨新闻娱乐化的定义、特点、现状以及产生的成因,进而批判分析新闻娱乐化的积极意义和现存的问题,从而总结新闻媒体在娱乐化道路上遵守的原则,以利于新闻娱乐化更好地为受众服务。 关键词 新闻娱乐化定义特点现状成因利弊原则

Probing into the Phenomenon of News Entertainment Liu Fobao Class 6,Grade 2004 Broadcasting, TV and Journalism specialty Tutor : Yang Kaiyi Title:Lecturer Abstract With developing of the market of the news media,the News Entertainment trends more and more obviously.Probing into the definition, features, status and genesis,this paper will critically analyz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Phenomenon of News Entertainment,and then summarize the principle be observed the media for the practice of News Entertainment,for the News Entertainment serve better for the audience. Key Words news entertainment definition features status genesi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principle

校园暴力事件的媒体报道框架分析

校园暴力事件的媒体报道框架分析 【内容提要】随着校园暴力成为世界性的社会问题,它不仅影响着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还牵动着社会秩序的建立。媒体作为社会信息的传递者,对校园暴力事件的报道框架,将直接影响公众对校园暴力事件的认知、态度和行为。本文以《人民日报》和澎湃新闻为例,分析不同媒体对于校园暴力事件的框架建构和报道方式。 【关键词】校园暴力框架分析报道 校园暴力是近几年我国校园生活中出现的一个比较突出的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校园暴力的形式和手段多样,对被施暴者的心理和身体都造成了很大的伤害。校园暴力事件是关乎社会发展、家庭培养、学校教育的重要课题,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由于校园暴力事件频发且不断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一些媒体纷纷针对校园暴力事件展开专题报道,媒体对校园暴力事件的报道框架搭建,直接影响着受众对于该问题的认知了解以及舆论走向。因此通过定义问题、解释因果、价值评判和提供建议几个方面进行报道框架的建构,有利于增强社会对校园暴力事件的了解和认知,以及对于该行为解决方法和建议的提出。本文将以《人民日报》和澎湃新闻两家媒体从20XX年到20XX年期间的报道为例,分析媒体在报道校园暴力事件时所使用的报道框架。 根据戈夫曼在《框架分析》一书中提到的,框架是“人们用来认识和解释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认知结构”。吉特林认为,“框架是一个持续不变的认知、解释、陈述框式,也是选择、强调、遗漏的稳定不变范式。”①心理学研究角度认为框架是“心灵的内在结构”,而社会学研究角度认为框架是“建构话语所使用的策略”。框架既是一种选择也是对于某些重要问题的凸显,是新闻报道的“中心思想,为新闻事件赋予意义”。①因此,在分析各个媒体传播内容研究时,框架分析被发展成为一种研究新闻文本的方法。本文着重分析的是选择和凸显两个层面的内容,并根据不同媒体所把关的内容,探究媒体报道的价值观取向以及产生的社会意义和影响。 “新闻自制率”是用来衡量媒体对特定事件、话题重视程度的重要指标。根据新闻来源的划分,将两家媒体的稿件分为自采和转载,不同的新闻来源将影响媒体对于新闻框架的选择。通过研究发现,《人民日报》对于校园暴力事件的报道自制率较高,且采用的框架

网络热词传播原因及效应探析

网络热词传播原因及效应探析 【摘要】:网络热词是网络语言的一种,它形式简洁精练,包涵信息丰富,往往只言片语便能反应出一个热点、一种现象、甚至一个时代。近几年,网络热词更是呈现出了一种快速发展的趋势,其原因正是网络热词内容能够反应民生,是民众向社会传达声音的“麦克风”,也是民意上传下达的“传声筒”。同时,网络热词话语犀利又不失幽默诙谐的风格,将社会阴暗现象一针见血地指出,切中要害,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洞穿力。因此,网络热词不但获得受众的喜爱,也受到各大传统媒体的青睐。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热词传播的速度和范围都遥遥领先,它存在于网络的各个角落,譬如微博、博客、论坛、社区等。网络热词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社会情绪,成为全新的舆情收集方式,它能向受众传达信息,也能侧面反应受众对事件关注度及意见倾向,网络热词正用它独特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在结构上,笔者将文章分为五个部分进行阐述。引言包括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综述、研究方法、研究框架;第一章网络热词概述,包括网络热词的概念、网络热词的分类、网络热词的特征、网络热词的现状;第二章网络热词生成环境及传播原因分析,生成环境包括技术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传播原因分为新闻价值、受众诉求、传播形式;第三章探析网络热词传播产生的正面效应与负面效应;第四章提出网络热词使用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通过对网络热词生成原因与传播效应的研究,笔者认为,在使用网络热词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两点:第一,提高网民自身素养,包括网民使用媒介

的素养和网民的公民素养,只有这样才能从源头上有效减少网络暴力现象,净化网络空间。其次,网络热词引发的全民舆论狂欢是病态的现象,它麻木受众沉迷于网络意见表达,缺乏理性思考,对现实社会充满敌意。因此,传统主流媒体要发挥自身中流砥柱的作用,加强对网络舆论的引导,营造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共同发力的媒介环境。【关键词】:网络热词传播原因效应网民素养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206 【目录】:中文摘要8-9ABSTRACT9-11引言11-16第一章网络热词概述16-241.1网络热词概念16-171.2网络热词的分类17-211.2.1针砭时弊类19-201.2.2娱乐消遣类201.2.3表达情感类201.2.4传递信息类20-211.3网络热词的特征21-221.3.1形式简洁精练,创意创新21-221.3.2内容关注现实,反应民意221.3.3风格幽默犀利,一语传神221.4网络热词的发展历程22-24第二章网络热词生成环境及传播原因分析24-282.1网络热词生成环境24-252.1.1技术环境242.1.2政治环境24-252.1.3文化环境252.2网络热词传播原因25-282.2.1新闻价值——传播的外部驱动25-262.2.2受众诉求——传播的内部动力

校园暴力引发教育反思

校园暴力引发教育反思 近日,校园暴力通过媒体大量曝光,诸如“小学生被打致脾脏破裂”、“西安女生遭裸体殴打,被仙人球扎胸部”、“昆明11男生暴殴1女生”等等,其残忍程度令我们这些成年人都感到发指。原本应该童稚无邪的少年何以成为恶魔般凶残的人物? 究其根源,这必然与家庭、学校、社会的三体缺位有关。这些少年往往在家庭中得不到正常的感情关怀,家长们要么拳脚教育要么纵容娇惯,导致他们的心理在最需要塑形的时期畸形发展,继而在自己的圈子里同样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处理矛盾。学校一方面轻视品德教育和心理干预,局限在重成绩轻成长的传统教育理念中,对于差生存在放任的不作为现象,另一方面对校园暴力的惩戒不力,把它当作是小孩子之间的恶作剧,往往教育一番后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连档案里都不会留下不良记录。社会则要对青少年法治体系欠缺负责,关于未成年犯罪只有《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规存在,且未有完善的惩戒措施,无法从根本上遏止未成年人犯罪。 “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正

如习总书记所说,年轻时如果不能确立正确的价值观,长大后就无法做一个对社会有价值的人。如何去纠正校园暴力风气,让下一代不会恶化成坏一代? 首先,完善相关法治体系,使青少年敬畏法律。近日在美多名中国留学生因对两名女同学拳打脚踢、拍裸照、烫乳头等施虐行为被告上法庭,面临最高“终身监禁”的刑罚,更有一学生家长企图贿赂证人被捕。这样的结果让国人不禁对我们的老对手的重拳治暴点赞,而这则新闻的背后则体现了部分国人纵容青少年犯罪及崇尚“金钱万能论”的悲哀。因而从司法层面上,对于校园欺凌、暴力中涉及犯罪的必须予以严惩,加大法律在青少年群体中的震慑力,让他们也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其次,构建校园暴力应急机制,将罪恶扼杀在摇篮里。近几年来,在各方推进下,学校在预防大型事故、灾害方面的应急机制已经很完善,却很少涉及预防校园暴力领域,因而亟需构建相关应急机制。一是要多去关注那些搞团团伙伙的学生,二是增加校园巡逻员,遇事及时阻止并上报,三是对于大型斗殴事件联合司法部门共同处理。 最后,通过多方教育感化方式,使青少年重塑价值观。如上所说,青少年犯罪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正确的感情关怀和价值观引导,可以以此为切入口,重塑其价值观。家长需要多与孩子沟通,在出现暴力倾向的早期,要及时制止;

试论媒体暴力对青少年的影响

大众传播媒介是本世纪20年代广播电台出现后才有的一个名词,指的是在传播途径上由用以复制和传播信息符号的设备和由编辑人员的报刊、电台之类的传播组织居间的传播渠道。通过这个渠道所传递的暴力信息我们称之为媒体暴力,即大众传播媒介上显示的暴力内容。 影视、录像、电脑、报刊、书籍等大众传播媒介广泛普及,并以其丰富多彩、声情并茂、鲜活刺激、生动直观等特点,迅速地传递着大千世界无限多样的信息。大众传播媒介把现代人推到了一个信息纷呈、光怪陆离的信息世界面前。所以,大众媒介中的暴力信息也不可避免地要介入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并对青少年的社会化产生不良影响。 一、媒体暴力对青少年的主要影响 媒体暴力究竟对青少年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许多专家对此作了研究。研究结果,绝大多数的专家学者认为观众的暴力行为与媒体暴力有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在青少年中表现得尤为突出。1993年,权威的美国心理学协会发表总结性的报告,明确指出,频繁地接触电视暴力毫无疑义地会导致观众对媒体暴力持接受态度,从而对暴力行为持接受态度。①这个协会抽查了从1955年到1991年间发表的1000份报告和研究,得出结论:“收看暴力和攻击性行为有正面联系。就是说,看得多的人比看得少的人更具攻击性。”②据我国有关部门抽样调查显示,65%以上的工读学生,50%以上青少年犯罪,其违法犯罪行为均直接接触并受过各种不良信息的影响,主要媒介是录像、书刊、电影、电视、音带、广告、游戏机和多媒体等。③显然,媒体暴力对青少年的影响是无可否认的,概括起来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媒体暴力对青少年具有进行教唆犯罪的社会化作用。 大众传媒与青少年暴力行为之间的关系,早在1890年电报首次出现之时,法国社会学家塔德就曾意识到。他通过大量研究表明,犯罪行为会随着新型的信息传播方式扩散,以至影响整个社会的犯罪率。他认为,犯罪行为是随着电报线路传播的,向公众展示暴力会使部分人重复暴力行为,使犯罪行为向着更广泛的层面蔓延。因为青少年时期是个体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殊时期,在这一时期,一方面,由于他们对外部世界充满好奇,迫切希望获得新知识,了解新信息,因而必然成为诸多大众媒体最大的受众群体,充当所有媒体最热心的读者、听众和观众。媒体所传播的信息无疑对他们产生了极大影响,成为引导其思想和行为的一股无形力量。然而,另一方面,由于青少年人生经历太浅,是非观念比较模糊,加之缺乏必要的自我控制能力,因而极易受到媒体传播的负面信息———暴力信息的影响,并错误地将暴力视为可接受的行为方式,刻意模仿,从而使其成为解决现实问题的重要途径,最后陷入违法犯罪的泥潭。 据河北省委政策研究室在石家庄监狱、河北省少管所对100名青少年犯进行的调查,80%的人热衷于电视剧中的暴力镜头,推崇黑社会里的“老大”和“江湖侠客”,把讲“哥们义气”视为做人的根本标准,并受片中情节的启发谋划作案。④由此可见,媒体暴力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 (二)媒体暴力传递的错误价值观念,导致了部分青少年的价值取向严重偏离正确方向 大众传播媒介的普及,为社会传播和推行占主导地位的人生观、价值观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对大 试论媒体暴力对青少年的影响 ◎张千山 ?9?

媒介化现象探析

媒介化现象探析 摘要通过对社会媒介化行为、家庭意义的变迁、媒介与人际传播的互动、科技与媒介化4个角度媒介化的深入描述,笔者试图阐述行为主体参与结构化的互动但服从的是互动现象本身这一问题,使媒介研究重新重视自觉在媒介影响力中的重要作用。在众多案例分析研究中发现,媒介化的行为方式、社会关系的来源于媒介但不完全受制与媒介本身;人类驯化科技的力量;媒介的发展越来越接近人际传播的形态并且媒介改变、模拟并延伸人际传播;科技对于媒介的意义更重要的是促成功能上的进化,包括基本功能的进化和新功能的发展,媒介化最终回归于社会赋予自己的身份的自我认知。 关键词媒介化;驯化;人际传播;媒介进化论 报纸在17世纪出现时,人们开始担心“公众也许会对上层社会的行为和意见过于熟悉”;19世纪,戏院被视为导致青少年犯罪率上升的重要因素,之后是广播和电影;20世纪60年代,电视成为主要的被指责的对象,为大部分青少年犯罪背负了责任[1]。而今,人们还未从网络带来的惊慌失措中走出来就必须得面对新媒介的崛起和媒介融合的生态激变。每次都要站在不可预知的背景中理解媒介的进化,因陌生而紧张。作为媒介理论的研习者,我们所紧张的并不是新媒介的神秘色彩,而恰恰是全面进入现代化生活后的媒介化生存现状。自然化、社会化、媒介化的行为为我们构建出现代化的基本生存空间,而媒介化则为现代化提供了一个回返至自身,并将自身表示出来的出口。同一条信息,通过电视和电影传播后就会变成两条不同的信息,通过书信和邮件两个不同的媒介传播后就会产生两种传播行为,这些媒介化行为在脱离自然的社会后期待被给予诠释和凝练。笔者尝试通过对媒介化社会行为、家庭意义的变迁、媒介与人际传播的互动、科技与媒介化4个方面给媒介化做以描述,而描述本身足以说明媒介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力。 1 媒介化行为 需要和远方的家人联络,我们可以采取网上聊天、发邮件、打电话、传真、或者从邮局快递一封信,这些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愿望和需求而自觉采取媒介化活动的简单的行为,它们和媒体有关并构成了媒体的互动,因此使用媒介是最基本的媒介化行为方式。媒介影响力取决赋予行为的最终意义,它是通过自觉的行为选择来实现的,而这正是媒介化的根本。但是值得思考的是人与媒介的互动在行为模式中发生了什么变化,使得行为在发生时能够自觉形成或者产生了另外的选择,从而进入媒介化社会空间中。 为了便于分析,我们暂且把和家人联系的愿望转接到已完成的媒介化行为——这封信件上,信可以被收藏也可以被阅读,收藏是媒介化相对静止状态,阅读无论主动还是被动都需要参与某种动态的传递(知识、经验、媒介本身)。人们通过阅读了解信息或者对信息解读,但是阅读行为本身却隐匿了媒介对人的影响——是什么引发的自觉媒介化行为。阅读本身作为接触媒介后的“条件反射”

校园暴力检讨书

校园暴力检讨书 【篇一:校园暴力事件主要表现为】 校园暴力事件主要表现为 本校或其他学校高年级学生殴打低年级学生;校外青年殴打在校学生;某些学生的家长因为学生之间的纠纷而到学校殴打其他学生; 老师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老师侮辱学生的人格尊严,如要求学 生当众做出一些有损人格尊严的动作、辱骂学生等;校内外高年级 学生以及社会青年抢劫、勒索学生钱财,使学生不但损失钱财,而 且心理受到极大伤害;老师以及校内管理人员针对女学生的性侵害;同年级甚至同班同学之间的斗殴。 如何预防校园暴力事件? 如何预防校园暴力事件?校园暴力是指发生在学校校园,由老师、 同学和校外人员针对学生身体和精神实施的,达到某种严重程度的 侵害行为。 1.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要让社会充分认识到校园暴力问题的严重 程度以及危害,使实施者减少侵害行为,使受害者增强自我保护的 能力和意识。 2.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电视、电影、网络等媒体对于暴力文化的传播。 3.学校与当地公安机关建立联动机制,对于实施暴力侵害行为的, 要及时依法给以惩处。 4.加强对学校领导、管理人员以及老师的教育和管理力度。 5.从小对未成年人进行责任意识的教育,加强在校学生自我保护方 面的教育。 6.、歌舞厅、游戏厅、卡拉ok厅、录像厅、网吧等这些青少年容易 聚集的经营单位,一定要远离学校;学校周边也不应该建集贸市场 等人员杂乱的经营场所。 7.学校加强门卫制度,发生有人强行进入的情况,校门值班人员一 定要及时报告给公安机关和学校保卫部门。 如何预防校园暴力事件?校园暴力具有非常严重的社会危害,一方面,从自身做起,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从而铲除校园暴力滋生的土壤;另一方面在发现校园暴力事件时,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 用法律保护自己,避免使用粗暴的教育方法,耐心细致地加以引导,关注学生心理问题,为孩子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⑤基于底层抗争的想象性报复_社会怨恨视角下的媒介暴力研究_冯莉

第2期2015年4月 阅江学刊 Yuejiang Academic Journal No.2 Apr.2015 ·新闻与出版· 基于底层抗争的想象性报复: 社会怨恨视角下的媒介暴力研究 冯莉 (南京晓庄学院,南京210017) 摘要: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社会分层的加剧与矛盾冲突的升级使得社会怨恨情绪成为一种民间话语表达的显著特征。这种表象在网络媒体中尤为明显。大众传播媒介是当前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信息载体,它应该发挥沟通信息、传承文化和促进群体和谐的作用。新闻工作者要承担把关人的责任,避免不实不当信息和言论的负面影响。在当前社会环境下,我国大众传播媒介在吸引受众、抢夺关注的大战中往往会热衷炒作或跟风报道,体现为谣言、污名化、歧视、感官刺激等报道特征的媒介暴力,加剧了信息传播的不对称,造成群体之间的偏见与误解。造成此种媒介暴力现象的直接原因是“眼球经济效益”的膨胀,深层动因还在于媒介契合底层受众在转型社会中的怨恨情绪以及由此延展的想象性报复,这也正是大众传媒不断吸引受众关注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社会怨恨;媒介暴力;“眼球经济效益”;想象性报复 中图分类号:G206.3文献标识码:A文章分类号:1674-7089(2015)02-0103-05 收稿日期:2014-12-25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抗争性网络集群行为研究”(12YJC860006) 作者简介:冯莉,女,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研究生,南京晓庄学院新闻传播学院讲师。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要特征的社会转型大潮蔚为壮观。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政治体制的完善以及文化观念的重塑都在转型变革的舞台上大放光彩。而在这场剧目中,永恒的主角是作为社会底层群体的普通百姓。底层群体包括“基本不占有组织、经济、文化三种资源的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以及拥有很少量资源的农业劳动者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和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①近年来,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和其他大量城市低收入者的数量在不断增长,他们在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方面均不具备优势。随着贫富分化的加剧,他们和其他群体在职业结构和社会分层等方面越来越具有差异性。底层群体之间以及与其他群体之间的矛盾冲突也出现了相应加剧的趋势。当底层群体在社会转型时期产生巨大的“相对剥夺感”,当他们对自 301 ①罗峰,文军:《转型期中国的底层群体研究》,社会科学研究,2014年第2期,第101-102页。 DOI:10.13878/https://www.360docs.net/doc/bd10543344.html,ki.yjxk.2015.02.013

大众传播的社会影响

第三节大众传播的社会影响 一名词解释 1 拟态环境 拟态环境,即信息环境,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 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2 信息环境 信息环境是指一个社会中由个人或群体接触可能的信息及其传播活动的总体构成的环境。 二简答 1 简答受众接触媒介的动机 (1)提供新闻、信息和知识,帮助了解外部世界的动向和变化。 (2)提供关于生活的有用信息,帮助安排日常生活。 (3)提供文化享受,丰富精神世界。 (4)提供娱乐,使我们能够从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紧张压力下解放出来获得轻松和休息。二简述 1 简述关于大众传播社会影响的两种观点 “基于乐观主义期待”的肯定态度。 (1)布莱士的观点 a 美国政治学家布莱士在《美利坚民主国》中探讨了大众传播与政治民主进程的关系。布 莱士认为舆论是民主政治的基础,舆论的发展和形成分为历史和现实两个过程。现实的舆 论是一个由分散的、具有情绪性和偏颇性的个人印象或观点经传播结晶为合理的公众意见 的过程,以报刊为核心的传播媒介在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b 报刊三种功能:作为事件的报道者和讲解员的功能;作为政治主张的代言人的功能;反 映社会上读者一般意见的“测风标”功能。报刊通过这三项功能使舆论超越个人意见的简 单相加,成为组织化的有机整体。惟有这种舆论,才能在民主政治中发挥主导作用。(2)塔尔德的观点 a 法国学者塔尔德在《舆论与群集》中认为:报刊对社会的一个最主要的贡献就是造就了 现代舆论的主体——公众。 b 报纸导致了公众的诞生,他们是“纯粹的精神上的集合体”。惟有作为公众意见的舆论 才具有政治上的正当性和合理性,报刊则是将分散的公众连成一个有机整体的纽带;公众 的规模将随着报刊的普及而无限扩大,社会将由受“习惯和传统”支配的时代前进到以“流行和革新”为主流的时代。 (3)库利的观点 a 库利在《社会组织》中写道,印刷意味着民主,民主只有在舆论获得某种组织性之际才 能成为现实。舆论实质上是组织化的群体意识和公共意识。近代传播媒介的发达不仅扩大 了人类的交流与沟通,而且促进了各国、各民族和阶层间的共通的人性和道德的发展。“怀疑主义”的忧虑态度。 (1)背景 a 西方对传媒的集中和垄断,使得大众传播不仅未成为一般公众参与政治的手段,反而成

校园暴力事件的反思

德育教育系列之十六 儒雅健康、内涵发展 之校园暴力事件的反思 老师们:理想的琴,须拔动奋斗的弦,才能奏出人生美妙动听的乐章。 近来我校发生了学生打架事件,不但干扰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也造成了诸多不良影响。我感到很遗憾,也很痛心,应该值得我们深思。校园暴力不但扭曲了同学们心灵,也严重危害了学校的声誉。我们不能让其成为校园永远的痛,为了净化校园环境,弘扬校园正气,为了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还校园一份安宁,给家长一份放心,我们必须从自身做起,从细节做起,做细做实,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从根本上来遏制校园暴力行为。 我们知道校园暴力多发生在清晨或傍晚,校园里人比较少的时间;多发生在空教室、阴暗的角落、大家不常走的走廊和巷子、教学楼、宿舍楼背后等人少的地方。容易遭受暴力袭击的多是身体瘦小的同学、胆小的同学、花钱大手大脚的同学、爱炫耀的同学、独来独往的同学、喜欢滋事的同学。 【处理方法】 在处理学生打架的问题时要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1、及时制止。打架多发生在比较隐蔽的位置,教师看不到,以至于无法处理,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发现这种情况及时汇报,然后做出快速的反应。因此,教师不仅要及时介入打架事件,还要向学生明确表示,学校不容忍任何的打架斗殴行为,并会对打架斗殴行为采取措施。 2、不要以暴制暴。老师在面对打架斗殴的学生时候一定要冷静、理智,即使你感到很气愤、忍无可忍,也不要打骂他们,严厉的惩罚只能压制一时的行为却不能让他们改变自己的行为。同时,暴力的处理方式也会给学生树立反面的学习榜样,会加强他们的攻击行为。一定要心平气和的与其交谈,想进办法来挽救后果。作为老师要学会克制,克制是一种自我控制和调控的心理行为,是只有德才兼备者才拥有的品质。 3、对症下药。教师要根据打架的起因采取不同的辅导方法,消除学生的打架斗殴行为。有的学生是对其他人怀有敌意,通过攻击别人而达到发泄目的,教师可以转移他的攻击目标,把学生的敌意转向一般的物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释放心中的压抑。有的因为嫉妒心导致的攻击行为,这些学生往往伴随着自卑,所以教师要对学生加以疏导,解除嫉妒对象的敌意,认识自己的长处,树立信心,以消除攻击行为。 4、针对问题学生,教师要用心呵护,要有耐心和科学的方法,不能只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予以恐吓、制止,要从自身做起来维护我们的师道尊严。 5、要适时的通知家长,要准确的描述事态,不夸大;要有理有据的面对家长,不要被嚣张的家长所压倒,也要尊重尊重我们的家长。做老师真的不容易,既要教好学,又得当警察断案,还得和社会打好交道。但是我们做了这一行,就得对得起自己。就得向“学生向往、教师幸福、家长满意”的办学目标而奋斗。【预防策略】 1、树立正面的榜样,发挥榜样的教育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中学生有一定的是非判断能力和自己所追求的形象,他们喜欢和善于模仿。苏霍姆林斯基说:“青少年的心灵是敏感的,它是为接受一切好的东西而敞开的。如果教师诱导青

“网络暴力”现象的成因及对策

“网络暴力”现象的成因及对策 来源:《今传媒》作者:关梅 近几年,“网络暴力”事件频繁进入人们的视野,从2006年的“铜须门”事件、“虐猫”事件,2007年的“姜岩死亡博客”事件、“史上最毒后妈”事件再到2008年的“很黄很暴力”事件等等,这种在网络世界中由众多网民的言论所形成的所谓的“道德审判”以及无节制的、恶意的谩骂与人身攻击我们称之为“网络暴力”,这不仅对当事人的精神与心理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而且紧接其后的“人肉搜索”更是把这种影响由网络世界带到了现实社会,严重扰乱了当事人及其家人的正常生活。由此带来的道德与法律层面上的矛盾与问题已经引起了诸多专家、学者的关注与讨论。 不能否认,网络已日渐成为一种新的民意表达渠道,越来越多的民众习惯选择在网络上获取新闻信息,并通过发表自己的意见与诉求参与到社会公共事件的讨论中去,网络舆论也由此产生。这不仅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进步的重要体现,也确实对许多现实事件回归真相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我们不能因此忽视“网络暴力”现象,对其所触及的道德与法律问题应高度重视,并深入剖析其成因,探寻切实可行的对策,力求避免“网络暴力”事件的发生或将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减少到最小,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净化网络舆论环境,有效地发挥网络舆论监督的作用。 “网络暴力”现象的原因分析 第一,网络媒体的虚拟化、匿名性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网民的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无形中充当了“网络暴力”的“保护伞”。 网络媒体具有虚拟化、匿名性的特点,这一方面使得网民可以更为自由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但另一方面,网民对自己所发表的言论几乎无须负责,这就大大降低了网民的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在受到某一事件的刺激下,尤其是在一些煽动性言语的误导下,很多网民往往会处于一种非理性状态,继而盲目地对事件作出是非判断和道德评价,并以过激的言论和侮辱性的语言对当事人进行“声讨”和人身攻击,而这又会吸引更多的网民加入其中,网络暴力事件也由此产生。在众多的网络暴力事件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由于网络的匿名性的特点所造成的网民对自身言行过度放纵的心理倾向,许多人性的弱点也似乎在这顶“保护伞”下被淋漓尽致地暴露出来。因此在网络世界中,网民正是凭借其虚拟的身份无所顾忌地对当事人进行谩骂和攻击,由此形成的网络暴力给当事人的身心和实际生活带来了严重的、难以想象的创伤和影响。例如,在“铜须门”事件中,只是一条简单的而缺乏证据的帖子就引发了众多网民的激烈讨论,绝大多数的网友对“铜须”的行为报以强烈的谴责并义愤填膺的对其进行言论“围剿”,很少有人对事件的真实性产生怀疑。在“匿名身份、无须负责”的心理暗示下,网民们对“铜须”的自我申辩毫不理会,甚至当发帖人自己也称其内容多有杜撰之后,网民仍旧对“铜须”进行声讨,并将这种影响延伸至了现实世界中。“铜须”的父母、所就读的学校不断接到骚扰电话,恐吓、咒骂甚至勒索,严重影响了当事人及其家人的正常生活。在这起事件中我们看到,网民在网络世界甚至现实世界中之所以轻易对他人施暴,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匿名身份所致。 第二,网民的年轻化及其从众心理使得网络言论带有更多的情绪化和盲目性的特点,而相关网站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又刻意凸显这种网络言论,从而导致了网络暴力事件的发生。 近年来,我国网民呈现出年轻化趋势。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中10至29岁的年轻人所占比例为66.7%,且网民中初、高中学历所占的比重继续提升,达到了67.4%。①网民的年轻化使得他们遇事极易冲动,学历层次较低也制约了他们对事情做冷静细致、全面深入的思考,往往

媒体暴力与现实世界

媒体暴力与现实世界 作者:Brian H.Bornstein and Monica https://www.360docs.net/doc/bd10543344.html,ler 关于“暴力电子游戏是否助长了真实生活中的暴力”这个问题的争论从未停止,BBC报道,最近超过200名学者联名签署了一份公开信,批评一项具有争议的、肯定问题当中这种联系的新研究。 这项研究由美国心理协会设置的专责小组实施,他们回顾了数以百计关于这个主题的研究,并发现,“玩暴力电子游戏,与增加暴力行为、攻击性认知及影响、减少亲社会行为、移情、对于侵犯的敏感度存在着一致性关系。” 公开信的签署者们反驳,报告引用的大部分研究都未经同行评审,因此,专责小组在区别短期与长期影响上是失败的。公开信起草者之一,来自伦敦密德萨斯大学的心理学副教授马克·科尔松告诉记者,“如果你一天玩7个小时…使命召唤?,你会喘不过气来,但你不会因此而出去抢劫。” 这份由230名来自全球各地的大学学者签名的公开信指出,现在美国和全世界的青少年暴力指数处于40年来的低谷。他们写道,“这种社会暴力的减少,与宣称暴力电子游戏和交互式媒体是重要公共健康问题的论调相互冲突。” 美国社会问题心理学研究会及其成员,长期以来关注媒体暴力可能对真实世界产生的影响。关于这点可以查看研究会在2014年四月关于这个主题的声明。但是研究会成员们在此之前就已经在努力克服这个问题了。2006年5月的《司法笔记》期刊中,布莱恩·波恩和莫妮卡·米勒讨论了心理学家如何帮助减少电子游戏的消极影响,以及他们在刑事审判等特定事件中评估和衡量责任上的潜在作用。 当青少年得文·摩尔因涉嫌盗车而被捕入狱时,他夺下一名警官的手枪,致命地射击了三名警官,并偷了一辆警车逃逸。摩尔经常玩“侠盗飞车”游戏,并认为“生活就像一场电子游戏,你总有一天会死。”这起发生在美国阿拉巴马州菲也特的事件,引起了人们对暴力电子游戏的关注。这种关注甚至延伸到了涉及色情、毒品、卖淫和欺凌行为等内容的游戏。 暴力的影响 2002年《应用发展心理学杂志》刊登的一项由金泰尔和沃尔什进行的研究显示,如今70%的儿童拥有电子游戏,男孩平均每周玩13小时,女孩则是5小时,电子游戏可能会产生广泛的消极影响。1999年,凯瑟家族基金会报告称,“儿童和媒体正处于新的千禧年。”因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