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秦汉时代的城市

第四章 秦汉时代的城市
第四章 秦汉时代的城市

中国城市建设史读书报告

姓名:钟白毅班级:城规141 学号:201408500226

第一章我国原始居民点的形成

原始社会的居住方式:穴居、树居。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劳动分工:农业与畜牧业、狩猎业的分开(在中石器时代开始有农业,并开始逐渐形成一些以农业为主的固定的居民点,即最初的原始部落)。

原始的居住形式:穴居、巢居、半穴居、地面建筑等。穴居:北方木骨泥墙式——黄河流域,巢居:南方竹林干阑式——长江流域,半穴居:穴居与巢居形式的一种结合,地面建筑:实际上接近半穴居的形式,穴更浅。

原始居民点产生的社会背景和选址特征:农业生产成为主要的生产方式,氏族部落形成,产生聚族而居的固定居民点;形成成群的房屋及穴居的组合;选址选在较为高爽、土壤肥沃松软的地段,靠近河湖水面。

城市的含义:城市本身的含义就包括城与市双重意义,城是一种防御性的构筑物,市是交换的场所,因此城市应该具有商品经济以及防御功能的双重特征。

城市的产生:生产工具进步,生产力不断提高,产生了剩余产品和剩余劳动力,原始社会生产关系解体,奴隶社会形成,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私有制产生,需要有城郭沟池来保护私有财产(防卫),“筑城以卫君、选廓以守民”,有了剩余产品及私有财产,出现交换,发展形成固定的交换场所(市或市井)和商人,人类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即商业、手工业从农业畜牧业中分离出来(这种生产与生活方式使居民点产生了分化,出现了以商业手工业为主的城市,和以农业为主的乡村),使社会出现了专门从事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阶层,产生了私有制和阶级。(城市实在原始社会解体并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期产生的,城市是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而产生的)。

城市出现产生的变化和意义:(变化)城市的出现使人类的聚落发生了明

显的变化,城市逐渐成为一定地域范围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以外的

广大地区为乡村,从此出现城乡差别。(意义)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城市

一直居于主导地位,推动着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人类文明和进步的标志。

城市形成的标准(从城市的要素、本质和定义出发,城市形成的标准概为):区域范围内政治、宗教、文化等的中心聚落的形成;军事防御功能得到

加强的聚落的出现,其中许多以城墙的兴建为标志;国家和文明的形成;人口

的聚集数量和密度大于所在区域内的乡村;人口构成有别于乡村;财富的聚集

与消费中心;大型聚落和建筑物的出现;金属器物的出现;文字的发明和知识

的生产;市场和贸易的形成。

第二章殷周时代的城市

中国古代城市起始朝代:夏代(逐渐形成奴隶制社会)。

社会背景:商代生产技术(主要是冶铜技术)发展,使铜器成为主要生产

工具;手工业类型逐步增多;商业也开始兴起,出现了货币;奴隶社会中有奴

隶主和奴隶两个对立阶级,在城址中有明显的反映;创造了版筑技术。

殷周时代的城市:商城(郑州):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城市遗址;包括

城外郊区在内总面积达25平方公里的古代大城;平面近似方形;城墙为夯土墙,又厚又高,版筑墙技术为地面建筑创造了有利条件,是建筑技术上的一大进步;城市内外有宫殿、居民住宅区、制骨、制陶铸铁等手工业作坊、农民居民点及

墓葬区。殷墟(安阳小屯):河南安阳西北部小屯村附近的洹河南岸,为晚期

商代遗址;洹河两岸十余里的范围内分布有大量遗迹,有宫室、庙宇、住宅、

坟墓、窖、地牢等;房屋结构多数为“茅茨土阶”(即茅草盖的屋顶,泥土砌

的台阶)。

周代的都城:西周的都城为丰京和镐京,中国第一次城市建设高潮在西周(分封制的影响);遗址发现瓦片;西周初年在洛阳附近新建王城和成周两个

城市,目的是将殷商的“顽民”集中管制于成周,王城派兵驻守目的在于监视

殷“顽民”。

殷周时代的邑、都、市、城、廓、国:邑与都:邑并不仅是指城市,泛指

所有居民点,奴隶主居住的邑为大邑,四野农夫居住的邑为小邑;凡是有宗庙、君王统治者的邑称为都,是奴隶主的驻地。邑与市:中等规模的邑设市,这时

的市相当于墟、场等,并不是所有的邑都有市。城与国:“筑城以为君”明确

了城的功能,城市防御性构筑物,是为了保护君王统治,或设沟壑、或设夯土

城墙,或设木栅栏;在周代国与城意义相同,国在周代即“或”字,或字象形

以戈守土,具有防御意义,而且国与城同义,体现统治阶级的权利。城与廓:“造廓以守民”说明廓的功能是为了管理劳动人民;内为之城,外为之廓。三

里之城,七里之廓。城与廓是有区别的,廓比城大,或城在廓内,城廓均是防

御性的,阶级分化使得奴隶主贵族居住城内,一般人居城外廓内。有的城并没

有廓。城与市及城市:市指交易场所,城指防御城垣,有城的不一定全是市,

市也不一定全有城墙。只有城市或城市附近设了市的时候才出现了城市,中国

往往是先设城后立市,西周形成了早期城市,但城市的称呼产生于战国。

周代的城制及其影响:《周礼·考工记》中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

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说明

周代王城是有一定规划制度的,对中国古代城市的布局也有一定的影响): 匠

人营国:建筑师丈量土地及建设城市;方九里:每边长为九里;旁三门:每边

开三门;国中九经九纬:城内有九条直街九条横街;经涂九轨:是车轨的九倍,可并排走三辆车;左祖为祖庙,右社为社稷坛;市朝一夫:市与朝各方百步。

《周礼·考工记》是春秋战国时期对周朝城市建设经验的总结。周代城制

具有择中思想,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儒家思想文化的精髓,都城的规模、形制

要按礼制的等级,城市布局方正严整,讲求秩序、体制、等级、尊卑等,对中

国古代政治统治中心性质城市的城制有重要影响。

殷周时期的城市特征:城市政治强于城市经济,城乡差别不大;没有完善

的城墙防御设施,一般均为版筑夯土墙;城内有完整的宫殿、宗庙及小型公建,公建占有一定的比例;城市功能不完全,公建、宗庙、居住地段之间有空白地段,无建设;市场在城市中不明显,手工业规模小,水平低。

第三章春秋战国时代的城市

城市建设及发展概况: 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期,也是

中华文化形成和丰富的重要时期。学术思想百家争鸣,商业发达,战争频繁使

筑城与攻守城技术发展,形成了城市建设的高潮。(第二次城市建设高潮产生

于春秋战国时期,周王朝衰落,诸侯增减新城)。铁器工具出现并广泛运用于

生产,标志着生产力水平进一步提高。手工业、商业发展也促进城市的发展,

城市的规模、数量增加,出现了不少商业都会。⑤这时期的城市既是统治阶级

的政治中心,也是商业手工业集中的经济中心。

春秋战国时代重要的都城:战国时代各国都城均较大。

燕下都:河北易县,是现存战国最大的城市遗址。市位于两河所夹的河滩

地带,分为内城(城)和外城(廓)两部分,设有版筑夯土城墙;内城东侧设

有城壕,内外城之间设城墙和运粮河,还有一定的防御功能;城内还有一些利

用天然土台筑成的夯土台,主要分布在内城的东北部区域以及内城北城墙的外围;居住主要分布在内城和外城的南部,临中易河,手工作坊主要分布在内城

的中部和北部,墓区位于内城的西北角。

赵邯郸:公元前386年赵国都城迁至邯郸,建都历时159年。包括宫城和

大城,宫城由三个小城组成,平面呈品字形,西城比较规整,北城近似方形。

有几处夯土平台形成了轴线,可能是宫殿建筑群。大城中大量是各类作坊和居

住遗址。

齐临淄:目前所知春秋战国时期规模最宏伟的古城,人口特别集中,是战

国时代最大最繁华的城市。建于公元前4世纪,在今山东淄博,人口在30万人之上,大城和小城两部分。大城主要是居民点、工商业者和军队驻扎地,有较

多空闲地,有墓地。小城嵌在大城西南角,近似锯齿形,主要驻扎贵族王宫

(桓公台),与大城相接,有道路相连。城市已形成商业性街道,“车磐击,

人肩摩”。有比较完整的防水设施,城内有排水沟并与城外河流联系起来,从

城内排出城外,出口处有石栏防御。

郑韩故城:跨越我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两个历史阶段,是历史上春秋战

国时期重要的都城之一。城市分为主城及外廓城,呈不规则长方形,中部有一

道南北夯土墙将城分为东西两部分;城墙是黄土和黏土分层夯实而成,高度一

般为10米;主城近似正方,主要是宫殿区和贵族居住区,宫殿区位于中央偏北,

居住区位于宫殿区的北边;外廓城比西城大三分之一,主要是手工业、商业和

一般市民居住区;外城中央有一仓城,遗物之多,可以想象当时城市是很繁荣的。

春秋战国时期城市总体特征:城市既是统治者的政治中心,也是商业手工

业集中的经济中心,城市统治着农村;都城一般由城与廓组成,城与廓形状较

规则,但城与廓的关系有不同,有的相重,如齐临淄;有的内外两重,如鲁国

故城;有的并列,如燕下都与赵邯郸。城为贵族王宫,廓为一般市民住宅;城

市的经济活动区域增加,有集中的市场,常在城廓地带;城防功能有所提高,

已出现系统的排水设施;城市选址符合早期城市特点,多位于河流边,一些城

市引河修建护城河,并将水道引入城内,一方面可以加强防御,另一方面为城

市的运粮、供水和排水提供便利条件。体现追求自然、天道的本质,对中国古

代由于交通便利而发展形成的经济中心、商旅城市有较大影响。

第四章秦汉时期的城市

社会背景:战国为秦朝统一,秦朝实行了许多促进社会进步的措施,如统

一了税率、货币、度量衡等,秦朝还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和郡县制度,修建

了通向全国的弛道。

农民起义推翻了秦朝的统治,在长期战争中刘邦战胜了项羽建立汉朝,汉

朝经过初期恢复,到汉武帝时期,政治得到巩固,商业得到发展,出现了许多

商业都会;东汉光武帝时首都东迁,公元220年东汉灭亡。

秦汉时期的城市建设:

秦都咸阳:建于公元前350年,城址位于今咸阳城以东20公里的渭水河

北岸。城市概况:平面接近方形,城南部分已被渭水河冲毁。咸阳城的北部为

宫殿区域,考古发现咸阳城的北城垣是夯土墙,两丈宽,与城墙相临有密集的

宫殿遗址,下水道的断面很大,当时城市排水系统很完善;在宫殿附近有铸铁、冶炼和陶窑作坊,表明当时已经有了为宫廷服务的官府手工业作坊。秦咸阳的

居民区位于城南,大部分沦入渭水,居民居住形式按照闾里布置,整齐划一,

设里监门,对闾里进行严格管理。

秦都外围规划建设体现了“象天法地”的规划思想,气势宏大。

在咸阳渭水北岸、南岸,直至终南山麓,东至骊山,大约有200处离宫别馆。将咸阳城的南北中轴线跨渭水、连接信宫、阿房宫直抵南山山麓的天然门阙。

向东拓展轴线到骊山山麓的温泉宫、始皇陵。

两条轴线交于信宫。

西安:西安是著名的古都:周王朝丰京和镐京、秦咸阳、汉长安、隋唐长

安等先后在此定都。

营造的时代背景:处于无序向有序的转型时期;有较强的经济实力。

营造的城市背景:秦都咸阳是在战国时期秦国国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独特的地理环境(地面三面环山:北有九嵝山,南有秦岭,终南山,东有骊山,东出潼关,进可攻退可守。地址周围八水环抱:渭水,泾水、浐水、灞水、沣水、涝水、潏水、滈水)

营造特点:1)秦咸阳打破了传统的集中封闭形制的约束,扬弃了旧有的城

郭配置观念,秦咸阳并非一个城池,而是一个城市综合区。2)发展郊县的办法取代传统的外郭功能。秦咸阳的各宫各自为城,而城市总体不再另建设郭。秦

始皇增迁三万家至丽邑,五万家至云阳,以充实郊县。3)形成原因有主观因素、时间因素、自然因素。大面积建造宫殿,天体观念贯穿城市建设之中。

秦咸阳与中国古代建设史上的意义:秦咸阳的建设,开创了封建社会京城

京机有机结合的规划体制,或者说是京城的区域规划体制。

汉长安:位于秦咸阳以南,今渭水河的南岸,秦咸阳的正南方。汉长安的

建设基本上是沿袭秦制,汉长安在先后的二十年间逐步形成。

城市概况:1)经规划而成,但逐步营建。先扩建长乐宫,再建未央宫和北宫,并以此为基础建设长安城。城墙在宫殿建成以后修筑,形状不规则,北侧

城墙由东向西倾斜,主要是顺应河流走势;后又在城外西侧建造建章宫,城内

修筑桂宫、明光宫;以后年代在城南修建了大量的辟雍等礼制建筑。2)整个城市为前朝后寝的格局,城市为方城,旁三门。城市四面各有三座城门;城内道

路笔直,垂直相交;通往城门的道路每条分三段,中间为帝王专用弛道。3)多

宫城,宫城占城市面积比例很大,分散开布置。4)有城市分区。5)在南北干

道的东、西两侧有一定的规模的市场。6)居住模式称为闾里,闾里周围有墙和门,居住地段不集中,多分布于城内各宫殿之间。7)外围皇帝陵墓处设陵城。

营造背景:“揽秦制,跨周法”的营建思想;选址背景;逐步营建,非统一

规划。

东都洛阳:东汉光武帝刘秀公元 25—220 年汉朝首都改在洛阳。城市呈

长方形,南北九里七十步,东西六里十步;共有十二门,四面各三门;城内

有南宫,在城中偏东,北宫在城东北处;两宫之间是方整的闾里;城内除宫

殿和闾里外还几处皇家园囿;太庙在城南,官署在南宫附近。

秦汉代特殊类型的城市:新丰城、陵城、汉代军市新丰城——刘邦为解

父母思乡之苦,仿照丰城在临潼县以东十八里处建新丰城。?陵城——汉朝

曾集中天下富户于长安,实际是集中到长安附近的皇帝陵墓附近,建造陵城。

汉武帝“徙郡国豪杰及资三百万以上于茂陵”,汉成帝“徙五百万以上五千

户于昌陵”、“徙一百万以上居平陵”,这些城市集中居住大量的富户,成为

高消费和游闲城市。?汉代军市——汉初为了抵御匈奴侵扰,曾打通河西走廊,联结西域,使丝绸之路畅通。在沿通往西域的商路上建设了一些驻军城堡。这

些军市实行“屯垦戌边”政策,在城堡附近就形成商市。

城市总体特征:都城形态规则、规模大,富户集中,城市沿用一些传统

城制进行修建,宫殿部分有中轴线;城市内部无陵墓区,道路系统完整,且有

较完善的建造技术;城市的手工业、商业发达,经济活动区域增大,有集中

的市场;按照闾里制度对居住进行管理;宫殿占城市面积比例较大,出现了礼

制建筑;城市,尤其是都城的周围有一些离宫园囿。

中国美术史

第一章奇异的开端 1、玉器的审美特征:玉色沉稳,有何温润,美而不艳,刿而不伤,扣之其声清扬远闻,因此受到人们喜爱而产生美感。 2、目前已发现的中国原始彩陶画,其题材有人物、动物、鸟类。表现手法:抓住形象特征,线条流畅,富有节奏感,色彩单纯明快。在已经发现的原始彩陶中,绘有抽象集合图案的占大多数,有的以水波纹为主体。 3、中国岩画功能:1、传授知识的记事图画。2、传达宗教感情的神灵崇拜图像3、寄托生活理想的生殖崇拜图画 4、宣泄娱乐情绪的舞蹈图画 中国岩画审美特征及其艺术手法:岩画是介于绘画和雕刻之间的艺术,因此它具有绘画和雕刻的双重特点。 第二章夏伤西周时期美术 1、夏伤西周是青铜时代。 2、商周审美差异:殷人以瑰丽为美,器物多通身纹饰,以兽面纹为主,装饰繁缛华丽,气氛威严怪异,颇富神秘色彩。西周以朴素为美,青铜器形多趋矮平,纹饰以几何纹饰为主。 第三章春秋战国时期美术 1、长沙战国楚墓出土《人物龙凤图》《人物御龙图》 第四章秦汉时期美术 1、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影响: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现和展示,轰动了世界,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它代表着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呈现出与西方文化不同形态。 2、秦始皇陵兵马俑的特征:秦兵马俑与希腊雕刻比较,有明显的不同,这就是中国雕刻锁特有的装饰性和绘画性,所以所谓装饰性,即塑造形象时不是面面俱到地表现局部的三维空间的体面关系,而是把握大的整体效果,略去一些细节,所谓绘画性就是将体面雕刻与绘画手段相结合,个别局部用绘画表现。而这些恰是希腊雕刻所绝对避免的。 3、汉代雕刻主要以霍去病墓前石刻为代表。特征:强调大的整天效果,对原石稍加修饰,刻出所需形象大形,省去细节,近看是兽,远观是石,感染力极强。其中主题最为鲜明的“马踏匈奴”。 4、汉代美术遗物,留存数量最多、内容形式最丰富的是画像砖和画像石。 第五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美术 1、砖造密檐式塔,今存河南登封县嵩岳寺塔,这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砖塔,也是唯一的12边形平面的塔。 2、在敦煌石窟群中,以莫高窟最早,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 3、云冈石窟位于山西大同;龙门石窟位于河南洛阳。 4、佛教石窟艺术的主要特征:1、大凡成功之作,均在“神”与“人”之间,所以颇具诱惑力。2、它具有独特的个性。3、佛教艺术是一种象征艺术,所以含蓄应该是佛教艺术形象的重要特征。4、佛教教义的宣传是通过群体组合来完成的。 5、宗炳,好山水,爱远游,妙善琴书,精于言理,所著《画山水序》是中国绘画史上最早的山水画理论文章,影响深远。 6、南齐肖像画家、理论家谢赫著有《画品》。《画品》序提出了“六法论”。 7、六法论解释:气韵生动,指画面形象个性鲜明,生动传神。骨法用笔,骨法是古代相面术的专门用语,即人的外表特征;用笔即用相应的笔法表现出对象特征。应物象形,指顺应物象本来特征,描绘出艺术形象。随类赋彩,指跟汇聚不

秦汉时期的绘画艺术特色

秦汉时期的绘画艺术特色 秦汉时期的绘画艺术不在于造型是否写实,而在于传神写照,笔墨线条的流转飞动,呈现出磅礴的张力和气势。这一独特的气质与秦汉时期的封建中央集权体制以及地域风格、多民族共存所形成的多元性有着密切的关系。 ——题记 四百余年的秦汉王朝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重大转变时期,经过多次的兴衰变迁,典章制度、思想理论、文化艺术都有较大的发展。秦始皇统治时期采纳丞相李斯的建议,“焚书坑儒”,禁设私学,信奉法家思想,用律令强行统治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所有的文化建设都为大一统服务。汉代初期吸取秦灭亡的经验与教训,盛行道家思想,使百姓得以休生养息,也使先秦的各家学说得以重新传播。同时,南方楚文化与先秦北方文化的汇合,对汉代文化艺术的发展有着深刻影响。到了汉武帝时期,为维护大一统的封建秩序,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了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对儒学进行了改造,从而确立了儒学的统治地位,使其成为了汉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重要基石。西汉张骞出使西域,东汉班超出关经营,以及在交通上起了重大作用的“丝绸之路”,对东西文化的交流,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这时出现了两汉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发展的高潮。在融合战国时代美术成就的基础上,秦汉时期城市建设、建筑、雕塑、绘画、工艺、书法等美术各方面都得到飞跃的发展。 马王堆的西汉帛画,秦汉的壁画、画像石、画像砖、石雕和陶俑等广泛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道德理想,其艺术风格简朴雄浑、奔放有力,展示了奋发向上、满怀豪情及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时代精神。这是秦汉绘画所达到的高度与具有永恒性魅力之所在。 秦代绘画遗存不多,迄今尚未发现墓室壁画,主要是秦咸阳宫的壁画残片、画像砖和漆绘作品。其中绘有长卷式的车马出行图,七组车马皆作四马架一车的组合形式,马与人物的衣饰着有不同颜色。除此之外,还绘有楼阙、树木、麦穗等图像,大多是墨笔线描的造型,比较简略。秦汉时期的漆绘艺术在楚国漆器的工艺传统上,把更多的绘画成分加入图案中,从而增添了叙事性。漆绘的色彩对比极强,乌黑发亮的底色上绘制浓厚的彩色,使原来精彩的构图设计更具运动感。漆绘在汉代也很流行,由私人和官府工场两方面同时经营。 西汉统治者提倡画为政教服务,宫殿壁画与墓室壁画逐渐兴起。汉代逐步从前代的装饰风格中有所突破,向图像再现的方面发展。它在线描的基础上积累起勾画立体形象的能力,并运用平涂为主的色彩,丰富画面的表现力。汉画的质地各不相同,包括帛画、壁画、漆绘和汉代特别盛行的画像石、画像砖,都表现出磅礴的气势。 西汉绘画可以用长沙马王堆相利仓妻子墓出土的帛画和漆绘作代表。马王堆一号利仓之妻和三号利仓之子的墓中,各有一件“T”形帛画。汉代称之为“非衣”又作“飞衣”,是送葬出殡时用的“魂幡”,最后覆盖在内棺上。它们的内容相同,一号墓帛画绘制更为精美。画面分为上中下三层,描绘天庭、人世和冥界,三界的描绘相互独立彼此关联,靠的是龙和其他神话动物的穿插配置,其主题是引魂升天。上段绘有日、月、龙及人面蛇身的始祖神,中段绘有墓主人出行、宴饮等人间生活。下段绘有神怪、龙、蛇、鱼、龟等生物。三号墓帛画用平涂的色块面积很大,接近漆绘,绘制相对简略,但它的人物面部处理与一号墓的全侧面老妇人像不一样;利仓之子的脸相用3/4侧面画出,使以往在楚帛画和战国铜器人物纹样的图案式处理转到绘画式的面相表现, 展开了再现对象的探索过程。帛画中物体形象都用墨笔勾画,轮廓十分清晰,这是楚帛的表现手法,也是整个中国传统人物造型的基础。西汉的帛画在技术上更进了一层,创造了重彩式,重彩的颜色有矿物与植物两种。西汉帛画以矿物颜色为主,因此保存了原来的色彩效果,重彩的画法以原色平涂为主,调和的间色不多,所以色彩对比强烈,这和漆绘的配色相通。 秦汉时期厚葬墓室壁画比较普遍,墓室壁画的制作方式,根据各地墓室的结构材料而有所区别。多数墓室壁画是用砖券构成,一般的就直接在砖壁上作画,如密县打虎亭汉墓;讲究的则先打磨砖面,使之平整,再敷上 白灰浆,画工就在上面用毛笔勾画着色,其线描风格受隶书笔法的影响较大创作壁画,如望都汉墓。以刻凿方式制成的画像石和用模压焙制的画像砖,在汉画创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从它们的质地和制作方式可知,

第一节 秦汉时期

第一节秦汉时期 一、社会背景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横扫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封建帝国。秦王自称“始皇帝”。“皇”与“帝”是对最尊贵的天神和祖先的称呼,秦王将二字集于一身,意在强调权力无限和中央集权的威严。他在位期间,大兴土木,营建了规模宏大的建筑,历史上著名的阿房宫、秦始皇陵(骊山陵),至今犹存。 整个汉代处于封建社会上升时期,政治上,汉把秦的郡县制封建社会与统一的局势更加巩固。军事上,汉武帝对干扰国家、妨碍中西交通匈奴给予严重打击。对外交流上,打通了中国通往西方的大道“丝绸之路”,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西汉末东汉初,佛教及其艺术的传入,对后来的中国文化具有很大影响 二、建筑概况 秦汉400余年,是我国建筑茁壮成长并走向成熟的时期,也是中国建筑发展史上第一个高峰期。 秦代建筑最令人瞩目的当属宫殿、长城和陵墓。 汉承秦制,建筑又有新发展。汉武帝继续修长城,使其向东、西延伸。现新疆、甘肃还能看到汉长城遗址。汉建都邑,以西汉长安与后汉洛阳王城最宏大。长安城,周长22.5km,西有桂宫,东有长乐宫和未央宫,城西之外有上林苑和建章宫。汉代住宅实物很少,只能从画像石、画像砖和明器中了解情况。寺庙建筑中以洛阳白马寺、扬州广陵寺为代表。陵墓则以陕西兴平汉武帝之茂陵最为著名。 纵观秦汉建筑有以下成就及特点: 1 类型丰富,除都城、宫殿、陵墓、园林、住宅外,尚有佛教建筑、官署、祠堂、粮仓及阙(古代皇宫两边供了望的楼,也指神庙、陵墓前树立的石雕)、亭、谢等。 2 建筑技术发展,充分掌握了夯土技术,木结构体系已渐成熟,楼阁建筑增多。 3 中国传统建筑的构图方式基本确立,“三段式”的主体造型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4 群体布局更受重视,讲究对称、疏朗的格局,重视与自然的关系 5 重视色彩与装修,建筑与绘画、雕刻工艺相结合,各显出它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艺术 三、空间组织 秦汉建筑无论宫殿、住宅大都采用矩形平面。许多其它平面,如L形、U形、十字形和H形等,也是由矩形平面组织演化而来。矩形平面利于使用,便于建造,能够组成多种形式的群体,是我国建筑中常见的形式。在宫殿、住宅等不同性质和不同功能的建筑中,可同样采用矩形平面。建筑的特点则主要靠体量大小和装饰繁简来体现。住宅方面,秦代住宅资料很少,汉代住宅可从文字资料及明器、画像石和画像砖等了解大概。“一堂二内”,一“堂”在前,二“内”在后,“堂”的面积为二“内”之和。“一堂二内”的三开间布局,像今天多见于北方的“一明两暗”式房屋。 “一明两暗”3开间房屋具有许多其他形态没有的长处:一是面积利用较为充分; 二是能够满足基本的分室要求,将公开与私密空间划分开; 三是容易获取良好的通风和日照; 四是可以向两侧延伸,很好的组织院落; 五是最适合我国的木结构体系。 因此这种空间形态成了我国传统建筑的基本形态,并深深影响了后世建筑。“ 以3开间形态为基础,还有一些较为复杂的组合,包括二进深和2层、3层的。以湖北云梦出土的一件明器为例,该住宅为二列2层。其前列横分为数室,应是居住房间;后列东部由厕所和猪圈组成小院;中部为通高的厨房;西部为望楼,高出整个屋面;楼梯位于走廊上。可见,此时的住宅,房间组成更丰富,公共分区更合理,更重要的是空间组合已由平面发展为立体的。秦汉建筑群体组合方式大体有三种: 第一种是单体建筑沿周边布置,主体建筑坐北朝南,所有建筑都将门窗开向院落。其空间性质是封闭、内向、具有向心力。从内外空间关系看,外部空间是内部空间的延伸与补充,实用性强。如大型宅第和某些宫室的组合。 第二种是主要建筑位于院落中心,周围要素尺度小而气势弱,可称“内实外虚”式。在这种空间中,主要建筑的气势向周围扩散,空旷的院落则有烘托主体建筑的作用。秦汉的礼制建筑大都采用这样的组合。礼制建筑是用于祭祀的,如明堂辟雍。

高中历史秦汉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汇总

秦汉时期(公元前 221—220 年)是我国封建社会初步发展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时期。 一、政治方面秦汉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巩固时期。秦灭六国后,正式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西汉初年推行郡国并行制,王国权力逐渐增大威胁中央。汉景帝开始 “削藩”,至汉武帝时王国问题得到根本解决。在思想文化上,汉武帝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将儒家思想逐步确立为占统治地位的理论。 东汉时期,中央集权渐趋衰落,豪强地主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政治上又掌握中央或地方政权,对中央集权构成潜在威胁。在黄巾起义被镇压后,社会上便出现了豪强地主割据混战的局面。东汉政权最终被推翻,导致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二、经济方面秦汉时期是封建经济初步发展时期。秦的政治统一和统一货币、文字与度量衡的措施都有利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流。在秦末农民战争的作用下,汉初统治者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经济得到恢复发展,社会出现安定繁荣的局面。 封建土地私有制得以确立和巩固,黄河流域尤其中西部地区是封建经济的重心。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开始向边疆地区拓展,西北畜牧业经济区与中原农业经济区实现了交融。 三、民族关系方面秦汉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民族关系初步繁荣时期。在北方,汉族政权同匈奴族关系复杂,由战到和。汉武帝时基本解除北方的威胁,东汉政府两次打败北匈奴,解除了它对西域和东汉的威胁。两汉时期,开始同西域各族发生密切的贸易关系和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西域的开发。 秦汉时期还是我国古代对南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初步开发和管辖的阶段。秦征服珠江流域的越族,在当地设南海等郡,迁移中原人民到那里戍守,还开凿灵渠,沟通了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汉武帝则在四川西南、贵州、云南等地建立郡县,加强了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同内地各族人民的联系。 这一时期,我国统一多民族的国家得以建立和巩固起来,初步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时期中原王朝与边疆各族的关系,确立了加强对边疆管辖的方式与方法,基本上确立了中原王朝对各族所推行的民族政策,各族人民的友好往来和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 四、对外关系方面这一时期,中国与朝鲜、日本、西亚和欧洲的交往开始以贸易往来、使节往来和科技文化交流等形式发展起来,开始突破东亚的范畴。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国同西亚和欧洲大秦的交往开始沟通。 五、文化方面秦汉时期,科技文化得到很大发展,奠定了我国古代科技文化在世界长期领先的基础。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文化成就辉煌。

秦汉时期的音乐教育

秦汉时期的音乐教育 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帝国,但是,因为建国时间太短,仅短短的二十余年,就被汉所灭,还来不及进行大规模的文化建设。所以,一谈到秦代,就似乎没有文化可言。其实,秦代文化中,也有一些非常闪光的亮点,比如李斯的小篆,在中国书法史,可以称为空前绝后之作。再比如举世闻名的兵马俑,在中国雕塑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伟大作品。在音乐上,最值得一提的是弦鼗的诞生。 先秦的弦乐器,无论是抚弹的琴、瑟、筝,还是击弦的筑,全部都是横放在案上或膝上演奏的,而后代广泛使用的抱于怀中演奏的弦乐器还没有出现。 据说秦始皇征调百姓去修筑万里长城,弄得民不聊生,苦不堪言。闲暇的时候,民工们就把自己的苦闷悲痛和对家人的思念编成歌来唱,没有伴奏的乐器,他们就把鼗鼓(鼓的一种,就是今天的巴浪鼓。鼓旁有绳系两耳,鼓上有柄,演奏时左右转动柄,两耳击鼓发声)调过来,在鼓面上安上弦,把鼓柄作为音板来弹奏,就成了我国音乐史上最早的抱在怀中演奏的弹拨乐器——弦鼗。后来为了区别于从西域传入的曲颈琵琶,又把弦鼗叫做“汉琵琶”。在弦鼗的基础上,才出现了三弦、秦琴、阮、月琴一类抱于怀中演奏的弹拨乐器。 汉代就不同了,立国时间长,国力强盛,使其有时间和财力来发展乐舞。 中国历代皆有乐府一类的音乐机构,掌管歌乐舞蹈的收集、整理、

制作及演出,其中,尤以汉乐府的成就及影响最大。 汉乐府的最大成就是采诗,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大规模的民间乐歌的采集整理活动,使大批优秀的民间歌谣得以保存和流传。这些民间歌谣都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表达了人民群众的喜怒和爱憎。乐府更重要的任务是为诗赋配乐,他们仍然把眼光投向民间,到民歌中去汲取养料。 汉代乐府的规模很大,演出场面也相当可观,达到“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的地步。 乐府所奏的音乐,有鼓吹、横吹、短箫铙歌、相和歌,其中相和歌的水平最高,是两汉乐府的精华。 相和歌的最高形式是“大曲”,这是一种在乐器的伴奏下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相和歌有辞,有声,而大曲又有艳,有趋,有乱。 所谓“辞”,就是歌词,我们现在看到的汉乐府民歌就是“辞”。 “声”,指歌中有声音无意义,只起补占音节作用的字,即今天所谓“衬词”,如“咿儿哟,呀儿哟”之类。乐府民歌《有所思》中的“妃呼豨”等都是“声”。 “艳”是大曲中的引子或序曲,可以用乐器演奏,也可以歌唱。 “趋”和“乱”是结束性乐段,也是可唱可奏的。 最完整的大曲曲式,是一种三段体的结构: 第一段是“艳”,它一般在最前面,但也有在中间的,往往是一段优美抒情的乐段。 第二段是歌曲主体。它往往有好几段歌曲。

秦汉时期的美术

第四章秦汉时期的美术 (221 BC——公元220年) [知识点提示]: (一)秦俑艺术;(二)西汉大型石刻造像艺术;(三)西汉帛画;(四)两汉墓室壁画;(五)画像石、砖艺术。 [重、难点提示]: 介绍秦汉美术的繁荣与发展,秦汉在雕塑艺术上的成就(重点介绍秦俑艺术和两汉大型的纪念碑式的石刻造像);汉代绘画在种类、题材、内容上的丰富和艺术上的新风格。 第一节秦汉时期的美术概况 一、历史文化背景: 1.历史概况: a.秦:(BC221—BC206) 西汉:(BC206—公元8年) 新莽:(公元9—24年) 新汉:(公元25—220年) b.秦汉时期的中国,已成为当时世界上最为先进、强大、富庶、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最为繁荣的 国家之一,在东西经济文化交流和世界文明史上获得了重要地位。西汉张骞出使西域,东汉班超出关经营,以及在交通上起重大作用的“丝绸之路”,对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2.社会思想: 以“儒”为主,以“道”为辅,佛教自西汉后期已传入中国,东汉时代已为少数统治者支持和信仰,但无显著影响。 两汉时代的社会思想表现不外是:一者尊君、一统、伦常之说支配人心;一者神仙方士之说盛行,谶纬学说盛行。 形成以儒、释、道三家哲学相结合的中国哲学的主要根基思想 二、社会思潮对美术的影响 三、美术发展的概况: 1.突出成就: a.秦汉时期的建筑、雕塑、绘画、工艺美术、书法等,美术的各方面,都得到飞跃的发展,体现了封建社会上升时期富于创造活力的时代特征,对民族美术传统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对三国两晋南北朝以至隋唐美术的发展准备了条件。

b.建筑:都城及宫殿、坛庙、苑囿、住宅以至陵墓等建筑类型,已形成中国建筑一整套有异于世界其它各系建筑的艺术表现手法。 c.雕塑:秦始皇兵马俑、两汉大型石刻造像艺术、汉俑等雕塑类型,气势雄浑、真实生动、充分运用了写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交织的艺术表现手法。 d.绘画:马王堆的西汉帛画、汉代墓室壁画、画像石、砖等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思想和道德理想。 d.工艺美术:分工细致、种类繁多、制作精美、青铜工艺、陶瓷工艺、漆器工艺、丝织工艺等成就辉煌、蜚声中外。 书法艺术:各种书体已基本臻于完备,玺印篆刻艺术也很发达。 2.题材内容: a.表现统治者的威严和奢侈享乐的生活。 b.祈求长寿升仙和神仙世界的表达。 c.表彰功臣、烈女、贞妇、孝子、贤妃、忠勇侠义之士、古圣先贤之类的人物故事。 3.艺术风格: a.简朴雄浑、奔放有力,展示了奋发向上、满怀自豪感以及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时代精神。 b.这个时期在美术创作中已着力神情的生动刻划和动态情节的明确表达,同时也往往注意抓取动人的细节,并适当运用夸张的手法。 第二节秦汉时期的雕塑艺术 秦汉时代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发展史上一个突飞猛进、成就辉煌、风格奔放沉雄、影响深远的发展阶段。就文献记载和现在已发现的事物资料来看,秦汉时期的雕塑艺术大体可分为: ①宫殿、坛庙、苑囿、陵墓前的大型仪卫纪念性雕塑。 ②用于砌筑及装饰墓室、石祠、石阙的画像石、砖。 ③用于殉葬的陶、石、木、金属雕塑的人物和动物(俑) ④中原地区汉族与边远各民族的实用工艺装饰性雕塑等。 一、秦俑艺术: 自1974年3月在陕西临潼西杨村距秦始皇陵东1.5公里的地方发现大型陶兵马俑后,才真正揭开秦代雕塑艺术的宝库,填补了秦代雕塑乃至美术史的空白。 1.形制结构: a.现已发现的三个俑坑,均为地下土木结构建筑,坑底铺青砖,总面积达两万多平方米,估计从 葬兵马俑约八千件,已出土一千多件,从形制来看,是按当时的左、中、右军制安排的一个统一完整、威武雄壮的军阵构图。

秦汉时期的中国建筑

秦汉时期的中国建筑 秦汉时期的中国文明与城市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到公元220年)的中国建筑,这个时期是相当于罗马帝国的时代,也就是说,在世界的范围内,欧洲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帝国——罗马帝国,影响了这个区域的发展。 罗马大角斗场 在东方的秦汉帝国所产生的巨大的影响,也影响了周边地区的发展。

秦汉时期的城市 秦的咸阳的规划的方式已经完全不同于周代或者春秋战国时期的城市,它有很多独特之处。如“法天象地”,它模仿的对象已经不再是原来的等级制度,或管子的那种因地制宜、考虑环境。它要放到更宏观的、更宏大的场景中去规划和想象它的城市,就是天和地。 汉代的城市在秦代的基础上又有了自己的发展。所谓“汉家自有制度”,它有自己的一套东西。可以说汲取了春秋以来城市发展的很多经验,又表现了原来从来没有过的统一的大帝国的宏大志向,在城市当中都体现出来。当然,宫殿仍然是这个时期城市的一个核心的内容,还有市场。汉帝国和周边地区,特别是和中亚、西亚地区的频繁的贸易往来,导致它的商业活动极其繁荣,市场在城市当中也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咸阳的战略位置很重要。有文献说它“据山河之固,东向以制诸侯”。它向东可以制约战国时期的七雄五霸,是诸侯国之间的战略要地,后头又占据了关中平原这样一个良好的资源环境,特别是通过蜀道和后面的四川成都平原联系在一起“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这是司马迁讲的。因为这样的一种条件,秦占据了这个城市,它变得强大,最后统一中国。当时,无论是秦朝的官员,还是秦始皇本人,对于他自己建立了这样一个统一伟业都有极高的评价。他们不知道用一种什么样的方式能够表现这种伟业,名字上要用皇帝的方式称始皇帝。 那么建筑上、城市上怎么办?在文献当中,在考古学中发现,秦朝的宫殿极其分散,找不到规律。在咸阳周边地区到处都有宫殿的遗址发现,而且相互之间距离很大。为什么会造成这种原因?它有没有一种规划的思想。通过查文献反推,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所谓“法天象地”。

秦汉时期(教案)

秦汉时期 知识结构表 一、政治 秦朝的统一:战国时期,_______经过_______变法,实力日益强大,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____六国。公元前_____年,秦王______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_______。 秦始皇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皇帝制度:①采用“_____ ”称号,全国的_____、_____、_____等一切大权,都由皇帝总揽。中央和地方的_____也都由皇帝任免。军队的调动以_____为凭据,由皇帝控制、发给。②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一方面以_____显示了权力的不可转移,另一方面以_____显示了地位的不可僭越。这是中国古代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 (2)三公九卿:①构成:在中央,设置____、____和____三个最高官职。____之下还有诸卿。②职能: ____为百官之首,帮皇帝处理全国的____; ____ 负责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兼理全国____ ; ____ 负责军事。③特点:秦朝中央的主要官职,在地位、职责和权利方面____ , ____ ,军政大权操纵在____手中。 ④运行方式:对于军政大事的决策,一般先由____ 、 ____和____进行朝议,最后由____裁决。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____下重大事情的____ 。 (3)郡县制:①秦统一后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由____直接管辖。②与郡县制相适应,秦始皇建立了一套地方官僚机构。___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对上承受___,对下督责___,定期向___汇报工作。县的长官称___或___,主要任务是治理___,管理___、___、狱讼和___。郡县长官都由皇帝直接___。③秦朝通过郡县制,实现了对____直接有效的控制。 (4)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A.对秦朝的影响:①巩固国家的统一,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都起了重要作用;②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③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秦的暴政造成人民处境的恶化,导致阶级矛盾激化。 B.对后世的影响: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____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 汉承秦制:汉朝时,地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往往还是____ 、 ____并存。西汉武帝颁布“____”解决王国对中央的威胁,使中央集权得到初步巩固 汉朝选官制度:汉朝选官主要实行_________,______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二、经济 1、农业:汉朝以后, ____ 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 、官营手工业: ①冶金:如两汉的____ 和____技术,东汉杜诗发明的____工具 ②制瓷:____烧出成熟的青瓷 ③纺织:西汉政府设在长安的东西织室有数千工人; ____开始,中国丝绸远销亚洲、欧洲,为中国获得____的誉称.运送丝绸产品的商路被后世称为____ 。 3、商业:①“市”的形成与发展:秦汉以来,统治者多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使

第四章 秦汉时代的城市

中国城市建设史读书报告 姓名:钟白毅班级:城规141 学号:201408500226 第一章我国原始居民点的形成 原始社会的居住方式:穴居、树居。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劳动分工:农业与畜牧业、狩猎业的分开(在中石器时代开始有农业,并开始逐渐形成一些以农业为主的固定的居民点,即最初的原始部落)。 原始的居住形式:穴居、巢居、半穴居、地面建筑等。穴居:北方木骨泥墙式——黄河流域,巢居:南方竹林干阑式——长江流域,半穴居:穴居与巢居形式的一种结合,地面建筑:实际上接近半穴居的形式,穴更浅。 原始居民点产生的社会背景和选址特征:农业生产成为主要的生产方式,氏族部落形成,产生聚族而居的固定居民点;形成成群的房屋及穴居的组合;选址选在较为高爽、土壤肥沃松软的地段,靠近河湖水面。 城市的含义:城市本身的含义就包括城与市双重意义,城是一种防御性的构筑物,市是交换的场所,因此城市应该具有商品经济以及防御功能的双重特征。 城市的产生:生产工具进步,生产力不断提高,产生了剩余产品和剩余劳动力,原始社会生产关系解体,奴隶社会形成,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私有制产生,需要有城郭沟池来保护私有财产(防卫),“筑城以卫君、选廓以守民”,有了剩余产品及私有财产,出现交换,发展形成固定的交换场所(市或市井)和商人,人类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即商业、手工业从农业畜牧业中分离出来(这种生产与生活方式使居民点产生了分化,出现了以商业手工业为主的城市,和以农业为主的乡村),使社会出现了专门从事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阶层,产生了私有制和阶级。(城市实在原始社会解体并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期产生的,城市是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而产生的)。

第4章 秦汉时期的教育

第4章秦汉时期的教育 一、秦朝的教育政策及其措施 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的教育政策遵循着一个中心原则,即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君主集权的封建统治制度,法家思想在教育中占据统治地位。秦朝在文化教育上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统一文字 秦统一六国以前,各国文字很不统一。国家统一后,这种文字混乱状况严重阻碍了统一政令的推行,而且也阻碍了各地区间的文化交流。为顺应客观需要,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进行了文字的整理和统一工作,下令“书同文字”。 秦朝对文字所作的整理和统一工作,是使汉字走向统一、规范化、定型化过程中迈出的关键性一步。文字的统一,对中国文化和教育发展无疑具有重大贡献,对维护中国的统一,形成中华民族统一的文化心理也有不可轻视的作用。作为文字统一工作的推动者,秦始皇、李斯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2.严禁私学 在中国教育史上,春秋战国时期是私学发展的鼎盛时期。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出于加强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治的需要,对私学采取了严厉禁止的政策。秦始皇在李斯的建议下,严禁私学,并采取了“焚书”、“坑儒”等残暴措施来达到统一思想的目的。 3.吏师制度 为了达到思想的高度统一,使法家思想深入人心,同时也是为了培养一大批知法、执法的封建官吏,实现以法治国的目的,秦采取了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教育政策。专职教师的出现,是教育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秦又一次人为地将官与师结合起来,取消了专职教师,无疑是教育发展史上的一次大倒退。 此外,为了移风易俗,巩固统一政权,秦统治者还利用行政权力,制定了一些“行同伦”的新法令,以形成新的道德习俗,“尊卑贵贱,不逾次行。奸邪不容,皆务贞良”。这种凭借法令进行的社会教育,在实现“黔首改化,远迩同度”的政治要求方面有重大的社会效果。 二、汉朝的文化教育政策 1.各家并存,推重“黄老之学”的汉初文教政策 鉴于秦灭亡的教训,汉初统治者以道家的“清静无为”作为政治指导思想,汉初流行“黄老之学”。依托传说中的黄帝,而本于老子,实质上以道家思想为核心,融合了先秦各家的学说。随着政治思想的转变,汉初文教政策也与秦朝截然不同。汉朝的文教政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知识分子作用 汉初几位皇帝对知识分子都比较重视,汉文帝尤为突出。知识分子的地位提高了,在政治上也有了施展宏图的机会。 (2)允许开办私学 在汉初,私人讲学活动不仅没有受到统治者的干预,相反,朝廷对其中一些著名学者的礼遇,加上皇帝接连不断颁发的求贤诏书,实际上是对私学的一种无声鼓励,私学因此蓬勃地发展起来。 (3)废除“挟书律” 汉朝统治者废除了秦朝的“挟书律”,允许人们自由收藏、携带、讨论《诗》、《书》。“挟书律”的解除,热情的学者开始传写、抄录书籍。政府也采用给予献书者一定奖赏的办法鼓励私人将图书献给国家或借给官府抄录。一系列措施使社会拥有的图书量渐增。 2.汉武帝“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 汉朝首先提出“独尊儒术”思想的是董仲舒。他是汉朝最负盛名的儒家学者之一,有“汉

秦汉时代的四川开发与城市体系(一)

秦汉时代的四川开发与城市体系(一) 【内容提要】秦汉时期,中央王朝为了在政治经济上加强对巴蜀的控制和开发,把巴蜀划分为若干个郡县,从而使巴蜀的城市体系出现了新的格局。同时,由于国内统一局面的加强、统一市场的形成和巴蜀地区交通网络的扩展,巴蜀商业增添了新的活力,达到空前兴盛的水平,使城市经济和文化出现欣欣向荣的新气象。由此促成了西南国际都会的形成,推进了秦汉时代四川经济文化的大发展。 【关键词】秦汉/四川开发/城市体系 【正文】 巴蜀在先秦时代就已进行了相当规模的开发,并在开发中创建和发展了自己的城市体系。秦汉统一王朝时期,为了在政治上加强对巴蜀地区的控制,在经济上扩大对巴蜀地区的开发,中央朝廷把原来的巴蜀王国及其周边地区划分为若干个郡,郡下辖县,从而促使巴蜀地区的城市体系出现了新的格局。随着国内统一的形成和统一局面的加强与稳固,巴蜀地区的内外交通日益发展。而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和扩大,又给巴蜀地区的商业增添了新的活力,使其蓬勃发展,达到空前兴盛的水平。这些,不仅刺激了都市经济的进一步增长,而且为都市文化注入了无限生机,出现了一派欣欣向荣、繁荣昌盛的新气象,从而促成了驰名海内外的西南国际都会的形成,为秦汉及以后历代四川经济文化的继续发展造就了雄厚的实力和坚实的基础(注:本文所说四川,包括今四川省和重庆市。)。 一、城市体系的新格局 秦灭巴蜀以前,川东巴地曾先后以平都(今重庆市丰都县)、枳(今重庆市涪陵区)、江州(今重庆市渝中区)、垫江(今重庆市合川区)、阆中(今四川省阆中市)为都城,并形成以都城为中心的早期城市体系。川中和川西的蜀地,则以成都为中心,形成辐射于整个四川盆地及盆周边地区的城市体系网络。这两个城市体系,带动了整个巴蜀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并奠定了秦汉时期巴蜀地区城市体系进一步发展的基础。1] 秦并巴蜀后,将巴、蜀分别置为巴郡和蜀郡,不久分巴、蜀置汉中郡,在巴、蜀、汉中三郡之下,共置41县(注:此据《汉书·高帝纪》。据《华阳国志》,则为31县。),以便更好地实施行政、军事管理和经济开发。汉初,于汉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分蜀郡东部置广汉郡。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分蜀郡、巴郡及夜郎地区置犍为郡。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在今四川凉山州地区和阿坝州南部置越巂郡;在今四川阿坝州置汶山郡(宣帝地节三年,公元前67年,罢置汶山郡);在今四川雅安地区及甘孜州置沈黎郡(武帝天汉四年,公元前97年,罢置沈黎郡)。这样,在两汉之际,原巴蜀境内共置有巴、蜀、汉中、广汉、犍为、越巂6个郡,除汉中郡在今陕西省境,以及广汉郡、犍为郡和越巂郡中有8县分属甘肃、云南、贵州等省而外,其余5郡全部在今四川省和重庆市境内,再加上属于南郡的巫县,总计有59县2]。至东汉中晚期,由于政区的一些变化,在上述5郡内共置62县,加上南郡之巫县,总计63县3]。 秦、汉王朝分割巴蜀为6郡数十县,直接目的在于缩小行政区划,以便管理、控制和进一步开发。但是由于新的行政区划之间互不统属,各郡直接对中央王朝负责,这样,事实上就造成了新的城市体系的产生,巴蜀地区的城市体系及其网络由此而形成了新格局。 在川东地区,以江州为中心的城市体系,从过去的巴国5都扩大到十多个县城,覆盖面遍及全川东,东至长江三峡,西抵涪水流域,北有嘉陵江流域,南据乌江下游,形成区域城市网络。在川东城市网络体系之内,由于受土壤、气候等生态环境的制约,各地经济发展很不平衡。据《华阳国志·巴志》的记载,经济文化发展程度较高的有江州、临江(治今重庆市忠县)、垫江、朐忍(治今重庆市云阳县)、阆中、安汉(治今四川省南充市)等县,这些城市大多拥有盐铁、桑麻、丹漆、鱼池之利,又产多种经济类作物,稻作农业比较发达。其余诸县地,多是土地贫瘠之区,“无蚕桑,少文学”,多从事刀耕火种的原始粗放农业,有的还以

中国美术史教学大纲

《中国美术史》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于美术学专业) 课程编码:180101302x 学时:60 学分:4 开课学期:第一学期、第二学期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 先修课程: 考核方式:考试 一、课程教学目的: 美术史是中国文化艺术的主要学科之一。美术是人类的一种创造性的活动。美术作品是作者对生活认识的物化形态。美术史是通过具体作品对美术的发生、发展、演变的历史事实的概括及学术性研究。需要以科学的观点把握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特征和美术的发展规律,它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史论课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对该课程的讲述及对形象资料的展示,使学生认识到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除了典籍的文字记载,更是美术作品对历史发展中各期政治、经济、文化的直观反映。美术的发展、演变和技法的不断成熟和完善、创新,以及作品中所体现的文化特征,是完全和历史的发展同步的。它是中国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思想及各民族美术的光辉成就,更加自觉地重视对祖国文明的了解和自身文化素养的形成,较系统地掌握中国美术的基本规律,从而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和艺术鉴赏力,丰富专业知识,促进专业技法学习和创作水平提高,以便毕业后胜任中学美术教育工作或其他机关的工作。 二、课程基本内容: 第一章原始美术 教学目标:1、了解美术学所涵盖的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各自研究目的、方法、相互之间的联系。2认知原始社会彩陶、岩画、玉器等艺术形式,以及甲骨文作为中国书法的起源和发展等。3、掌握原始社会主要的美术作品的特征。 教学内容:1.1概述 1.2原始社会时期石骨玉器 1.3原始社会时期制陶工艺 1.4原始社会时期岩画 教学重点:原始社会独特的美术现象、艺术形式以及起源、发展、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原始社会玉器、岩画、彩陶等艺术形式形成的因素,在历史文化

秦汉美术风格特征

秦汉美术风格特征意象 秦汉时期的艺术发展,是中国美术史上辉煌的一页,开启了中国美术的意象之门,贯串了整个中国美术的发展史。 一、秦汉美术作品的装饰风格 从有了人类活动以来就伴随着美术作品的产生,从仰昭文化的彩陶到红山文化的岩画,中国美术作品就有了强烈的装饰风格,从秦朝建立到西汉,至东汉灭亡,这一时间的艺术在战国绘画发展的基础上,随着封建社会的日益巩固上升,经济的繁荣发展,有了更大的进步和完善,在秦汉时期的雕塑、汉像砖、建筑、壁画、漆器中无不体现一种强烈的装饰风格,秦汉时期的雕塑作品中,大量使用了意象造型的方法,追求其精神特质,使用雕塑和绘画相结合,不去注重雕塑的体积感,而且加以绘画表现出来。使绘画和雕塑的审美达到一致,发展成为彩塑,这些在兵马俑中多有体现,汉像石刻的发展,更加说明了这一点:在四川汉像画中,运用阴阳线刻的方法,点线面相结合,表现人们祭祀、劳动、守猎、宴享的画面,画面一次模印而成,不去注重形象的刻画,注重构图完整,简洁有力,装饰性强,生动的神韵。 在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大量漆器中,使用了线条和色彩对比呼应。常常绘有云纹,勾连卷形成连续纹样,这些纹样组织结构严谨,纹样完整,连续之间又相互穿插呼应,主体图

案变型夸张,非常完美,使用黑色及红色对比,产生了一种无法比拟的装饰效果,起到了很好的意像作用。 二、美术作品中的夸张和变形 在全国各地有大量的秦汉石刻、石雕、汉像砖出土和保留,显示着不朽的艺术魅力,它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珍贵遗产,在中国艺术发展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作品采用线雕、圆雕、浮雕结合的手法,依据石材原有的形状特质,决不作自然主义的过多雕镂,对所表现的物体,运用石循选型的艺术手法,以表现对象气质为目的,巧妙的把各种艺术形式融汇在一起,表现客体特征为度,在霍去病墓石刻中的群雕马踏匈奴,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作者运用了寓意手法,以一匹器宇轩昂傲然卓立的战马来象征骠骑将军,以战马将侵略者踏在地上典型情节,石刻变形夸张有度,对战马头部、肌肉、马蹄、棕毛、背部作了大起大落的处理,形象突出震悍,达到了思想和艺术的完美统一。 三、绘画作品中的意象运用: 秦汉时期的绘画作品,大致包括宫殿、寺院壁画、墓室壁画、帛画等门类,它不大在于造型是否写实,而在于传神写照,以主观需求为目的,灵活使用,笔墨线条流转飞动,气势磅礴,追求作品的神韵。 湖南长沙出土的帛画,绘制精美,精心刻画墓主人尊贵持重的仪容,造型切实而又夸张,显得钢健雄浑,线条匀

秦汉时期美术 简答题论述题部分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美术 第一部分:简答题 1.简述秦兵马俑艺术特征 答:陕西临潼杨村“秦兵马佣”,由7000余尊等人等马的圆雕组成,其艺术特点是:崇尚写实,手法严谨;性格鲜明,形象生动;在整体布局上,利用众多直立静止的重复,造成排山倒海的气势,使人产生敬畏而难忘的形象。 2.浅谈秦始皇兵马俑的艺术特点与精神内涵 答:秦兵马俑阵容庞大,组织严整,巨大的规模和宏伟的气势,是秦王朝国力和武功强盛的象征,是对秦始皇统一伟业的歌颂,高超的写实水平和对人物精神气质的成功塑造,充分体现了那一时代雕塑艺术的飞跃发展和进步。 欣赏陶俑要注意哪几个方面? 答:(1)模拟现实生活中的形象;(2)反映墓主人的爱好、时尚和社会状况;(3)艺术手法上,秦俑写实、汉唐俑概括夸张。 3.简述汉代墓室壁画的艺术特点。 答:汉代墓室壁画多体现升仙的主题,题材有日月形象、御龙升天、驱鬼逐疫、历史故事,也有表现墓主身份、经历和尘世享乐的现实生活内容。其形象生动,勾线流利挺拔,构图繁而不乱,赋彩典雅,格调庄重豪放,笔致洗练洒脱,显示出纯熟的绘画技巧和高超的艺术水平。 4.简述霍去病墓石雕的艺术特征。 答:陕西兴平西方霍去病墓动物石雕,由马、虎、牛、象、人、熊、猪等14件大型花岗岩圆雕组成,艺术表现运用循石造型的手法,以“马踏匈奴”为主体,气派宏伟沉雄,是西方纪念碑性质雕刻的杰作。 5.什么是行书? 答:行书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可是说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行书笔势不像草书那么潦草,也不要求楷书那样端正,楷书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6.简述东汉人物陶俑的艺术特征。 答:四川成都天回出土的击鼓说唱俑和郫(pi)县出土的立式说唱俑,手法简练、造型夸张,将民间说唱艺人兴高采烈、自我陶醉的神情,刻画得惟妙惟肖,令人过目难忘,堪称是东汉陶俑之杰作。 7.简要论述汉画像石的特点。 答:画像石多为祠堂石窟的壁画及墓门、楣、楹的装饰画,表现内容广泛,从上层贵族的享乐到下层人民的劳动;从伏羲女娲到凤舞龙潜的神话无所不包,另有历史故事和战争田猎,如荆柯刺秦、烈女孝子等等。雕刻技法多采用平面浅浮雕,即在打磨平整的砖石上,将所绘物象轮廓周围的平面剔去一层,再对形象略施雕刻,有的还涂以彩色,多表现人物,如山东武氏祠的石刻画像。 第二部分:论述题 1.什么是画像石?什么是画像砖?它们主要表现了哪些题材内容? 答:画像石与画像砖是雕刻着不同画面,用于构筑墓室或享祠的建筑材料,兼具绘画和雕刻两种造型形式。画像石属于石刻,画像砖属于陶砖。它们主要表现了a、反映劳动与生活情景:如农民劳动场面、统治者奢华生活。b 反映历史故事、宗教神话传说,天文星象的题材内容。

秦汉时期的教育

第四章秦汉时期的教育 经过长期战争,秦国终于在公元前221年统一全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国家,但是如何巩固统治,是摆在秦王朝面前的重大问题。当时有两个方案,一个是“师古”,即按照西周的模式来建立分封制的国家,一是“师今”,即按照新的情况建立新的制度。但无论是“师古”还是“师今”最根本的还是如何实现思想上的统一,这就涉及到制定怎么样的文教政策的问题。 一、秦始皇的文教政策 (一)“书同文字” 文字是思想的载体,要统一思想,就必须统一文字。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周王室的衰落,周朝统一的官方文字——大篆,逐渐失去了权威性,各诸侯国形成了几种带地方色彩的所谓“六国文字”。这种“文字异形”是政治,经济异制的反映,是多年分裂的必然结果,它不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也妨碍政令的统一和贯彻。为此,秦始皇下令“书同文字”命李斯以秦国文字为基础,在大篆的基础上吸收六国字体,创造出新的字体——小篆。由于小篆书写比较复杂,后来又有了一种便于书写的草体秦篆。再后来,狱吏程邈创新了较为简易的“隶书”。 秦朝用小篆代替大篆,以统一六国文字,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记载的文字改革。小篆字形布局缜密,笔画匀称,与商周的大篆比较,减少了图画性的成份,改变了复杂多变的结构,使我国的文字大大简化了。而之后的隶书与小篆比较,虽然没有小篆那么工整圆润,但变圆形为方形,变弧形为直线,便于书写。由此,汉字的字形结构基本上定型了。此后,中国历史上虽然多次出现分裂,但文字却长期统一,字形,字义都基本一致。至汉代,又由古隶发展为汉隶,再变为今隶,即楷书,一直沿用到今天。可见“书同文字”,不仅对中国文字的发展,也对中国教育的发展和民族文化心理的统一有不可估量的深远意义。 (二)禁私学,以吏为师,以法为教。 “禁私学”一向是法家的主张。法家虽然是一个学派,但是他们反对私学。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就认为“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而人主兼礼之”,〖教材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4版)学习辅导(秦汉时期的教育)【圣才出品】

第4章秦汉时期的教育 4.1 复习笔记 一、秦朝的教育政策及其措施 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的教育政策遵循着一个中心原则,即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君主集权的封建统治制度,法家思想在教育中占据统治地位。秦朝在文化教育上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统一文字 秦统一六国以前,各国文字很不统一。国家统一后,这种文字混乱状况严重阻碍了统一政令的推行,而且也阻碍了各地区间的文化交流。为顺应客观需要,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进行了文字的整理和统一工作,下令“书同文字”。 秦朝对文字所作的整理工作,是汉字规范化、定型化发展的重要步骤,奠定了汉字统一的基础。文字的统一,对中国文化和教育发展无疑具有重大贡献,对维护中国的统一,形成中华民族统一的文化心理也有不可轻视的作用。作为文字统一工作的推动者,秦始皇、李斯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2.严禁私学 在中国教育史上,春秋战国时期是私学发展的鼎盛时期。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出于加强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治的需要,对私学采取了严厉禁止的政策。秦始皇在李斯的建议下,严禁私学,并采取了“焚书”“坑儒”等残暴措施来达到统一思想的目的。

3.吏师制度 为了达到思想的高度统一,使法家思想深入人心,同时也是为了培养一大批知法、执法的封建官吏,实现以法治国的目的,秦采取了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教育政策。专职教师的出现,是教育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秦又一次人为地将官与师结合起来,取消了专职教师,无疑是教育发展史上的一次大倒退。 此外,为了移风易俗,巩固统一政权,秦统治者还利用行政权力,制定了一些“行同伦”的新法令,以形成新的道德习俗,“尊卑贵贱,不逾次行。奸邪不容,皆务贞良”。这种凭借法令进行的社会教育,在实现“黔首改化,远迩同度”的政治要求方面有重大的社会效果。 二、汉朝的文化教育政策 1.各家并存,推重“黄老之学”的汉初文教政策 鉴于秦灭亡的教训,汉初统治者以道家的“清静无为”作为政治指导思想,汉初流行“黄老之学”。依托传说中的黄帝,而本于老子,实质上以道家思想为核心,融合了先秦各家的学说。随着政治思想的转变,汉初文教政策也与秦朝截然不同。汉朝的文教政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知识分子作用 汉初几位皇帝对知识分子都比较重视,汉文帝尤为突出。知识分子的地位提高了,在政治上也有了施展宏图的机会。 (2)允许开办私学 在汉初,私人讲学活动不仅没有受到统治者的干预,相反,朝廷对其中一些著名学者的礼遇,加上皇帝接连不断颁发的求贤诏书,实际上是对私学的一种无声鼓励,私学因此蓬勃地发展起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