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新冰雪运动发展体制机制的实施意见

关于创新冰雪运动发展体制机制的实施意见

为大力普及推广冰雪运动,提升我市冬季项目竞技实力,加快冰雪运动强市建设,形成多部门齐抓共管的联动格局,经市政府同意,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我省筹办2022年冬奥会为契机,以打造冰雪运动强市为总目标,以提高冬季项目竞技实力为引领,以实现500万人次参与冰雪运动为基础,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走出一条冰雪运动创新发展之路。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创新,协调推进。坚持问题导向,着眼于解决影响和制约冰雪运动发展的障碍,下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和管理方式创新;不断优化政策环境,积极推进与冰雪运动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和地区合作与交流,借势借力加快发展。

坚持政府主导,多元参与。发挥举市体制优势,强化政府政策、资金的导向作用,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激发市场活力,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形成推进冰雪运动快速发展的强大合力。

坚持服务群众,普惠共享。建立以四季冰雪、欢乐冰雪为主线,以冰雪科学健身指导、冰雪运动知识普及等为支撑的群众冰雪运动活动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冰雪运动需求。

坚持因地制宜,绿色集约。各地根据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建设冰雪场地设施,做到合理布局、错位发展。坚持生态优先、环境友好,集约节约使用土地、林木及水电气热等各种资源,实施技术创新,不断增加供给、提高质量。

三、工作目标

通过不断改革创新,努力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发展格局。到2022年,石家庄市冰雪运动实现跨越式发展,冰雪竞技水平快速提升,力争在2020年全国冬运会上石家庄培养输送的运动员获得奖牌;群众冰雪运动广泛开展,2022年在我市参与冰雪运动人次达到500万以上;冰雪场馆数量持续增加,2022年全市滑雪场达到8个以上、滑冰场(馆)达到20个以上;冰雪运动人才规模稳步提升,到2022年,冰雪运动注册运动员达到200名以上,参与冰雪运动训练人数达1000名以上。

四、主要任务

(一)大力加强后备人才培养

1、实施重点优先发展战略。实施精兵战略,结合我市资源实际确定重点发展冬季项目。优先发展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单板滑雪U型场地。

责任单位:市体育局

协办单位:各县(市、区)政府

2、增加布局冬季项目数量。走冬季项目社会化发展道路,借力冬季项目协会、俱乐部、社会力量办训练机构的场地、教练员等训练资源,开展冬季项目训练,拓展冬季项目布局,鼓励社会力量自建、参与共建冬季项目运动队并代表石家庄参赛。2022年前,在现有基础上新增2个以上布局项目,均建立起具备一定在训规模的运动员队伍。

责任单位:市体育局

协办单位:各县(市、区)政府

3、加强冬季项目基地、传统校、俱乐部建设。鼓励和扶持训练单位创建省级冬季项目后备人才基地,2022年达到不少于1个。鼓励和扶持各级各类学校因地制宜开展冰雪运动训练,参与创建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和冬季项目传统校,2022年达到3所以上。鼓励社会力量创办冬季项目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并开展训练,至2022年达到3个以上。

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市体育局

协办单位:市教育局

4、完善市级冬季项目赛事设置。尽快搭建冬季项目市级赛事体系,到2022年,开展不少于3个的冬季项目市级比赛。积极探索多元化办赛模式,鼓励协会、社会组织、青少年俱乐部参与办赛和组队参赛。

责任单位:市体育局

协办单位:各县(市、区)政府

5、加强运动员队伍建设。参照河北省跨项跨界选材标准,从我市武术、跳水、体操、田径、蹦床及舞蹈、杂技等人才队伍中,选拔具备冬季项目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鼓励体校、传统校、协会、俱乐部、基地等冬季项目训练机构,积极输送人才,对贡献突出的给予扶持。至2022年,冬季项目注册运动员规模为不少于200人。

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市体育局

协办单位:市教育局

6、搭建高水平教练员队伍。通过引进、转项、选聘等多种方式,积极参与河北省冬季项目教练员“省培计划”,组建满足训练所需、具备较高素质的教练员队伍,并通过培养培训不断提高教练员队伍整体水平。重点项目建立以主教练为核心的训科医管一体化复合型训练团队,提高训练效率和效益,为快出人才、出高水平人才提供支撑。

责任单位:市体育局

7、积极借力高水平资源。借力省高水平运动队场地、教练员等训练资源,将具备发展潜力优秀苗子积极向省队输送,或送至省队代训。积极参与河北省冬季项目“雏鹰计划”,提高苗子人才竞技水平。加强与河北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高等院校在冬季项目训练上的合作。积极与黑龙江、辽宁、

吉林等冰雪强省高水平运动队、体校间的合作交流,以外训、代训、人才交流为主要模式借力发展。

责任单位:市体育局

协办单位:市教育局

(二)加快普及推广群众冰雪运动

1、构建冰雪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科学制定《石家庄市群众冬季运动推广普及实施计划》。紧紧抓住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历史机遇,加大冰雪场馆设施投入,完善冰雪社会组织体系,创新发展冰雪健身项目,大力培养冰雪社会体育指导员,深入挖掘冰雪运动文化价值及文化内涵,普及冬季运动知识,弘扬运动健康新理念新风尚。按照“亲民、便民、利民”原则,推动全市普遍开展群众性冰雪体育活动,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协会牵头、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

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市体育局

2、增加冰雪运动场地设施供给。加大冰雪运动场地设施建设,打造智慧型冰雪运动场地设施。发挥西北部山区自然气候优势,依据地理地貌、交通状况及经济发展水平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冰雪运动场地设施。升级改造现有冰雪场馆,引入智慧场馆技术,完善场地周边基础设施,打造集合运动、餐饮、娱乐、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冰雪特色小镇。充分利用国内外新技术,推广气膜冰

雪场馆建设。鼓励冰雪场馆运营单位创新惠民举措,拓展服务项目,扩大公共服务范围,分时段向公众免费或优惠开放。

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市体育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行政审批局

3、打造特色冰雪活动品牌。建立以“全城热练、欢乐冰雪”等品牌活动为主线,以冰雪旅游节、冰雪文化节、冰雪嘉年华、欢乐冰雪季、冰雪马拉松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冬季项目活动为支撑的群众冬季项目活动体系。开展参与度高、普及面广、影响力大、带动力强的冰雪项目品牌赛事和活动,发挥对群众性冬季运动的引领、示范、带动作用。鼓励各县、区依托当地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普遍开展适合本地民俗特色的冰雪健身项目。

责任单位:市体育局

协办单位:市委宣传部

4、加大培养冰雪运动推广普及人才队伍。加大冰雪运动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对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冰雪运动知识和技能培训,建设冰雪运动社会体育指导员专业队伍。加大对基层乡镇冰雪运动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力度,并且提供基层县乡冰雪运动社会体育指导员参加高级别国家级、省级培训的机会。举办冰雪运动专项健身讲座,推广《大众冰雪项目科学健身指导丛书》《冰雪运动》系列丛书。深入城乡基层开展冰雪运动推广与科学健身指导宣讲活动,普及冬奥会、观赛礼仪和冰雪运动知识,提升群众冬季科学健身意识和能力。

责任单位:市体育局

协办单位:各县(市、区)政府

五、保障措施

(一)加大激励奖励力度。制定重大冬季赛事激励奖励政策。对参加全国以上高水平赛事取得优异成绩的运动员、教练员及科研、医疗保障训练团队,按规定予以奖励。落实运动员社会保险待遇,加大行业保障和高危项目的补充商业保险力度。完善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可在基本医疗保障基础上参加商业补充医疗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和“全国优秀运动员伤残互助保险”。适当扩大市内高等学校招收冰雪项目运动员的院校范围和冰雪专业招生规模,放宽冰雪项目运动员免试入学的条件,按规定减免学费。人社部门把我市籍退役运动员纳入全市人才资源体系,针对在全国及以上比赛中获得前八名以上成绩,且达到一级及以上运动员技术等级的退役运动员,由用人单位根据人社部门核准的计划和方案,确定为管理人员或教练员选聘对象,最终通过选聘的,由人社部门办理相关手续。各级各类学校设立体育教练员岗,招聘退役冰雪项目运动员从事体育教学、冰雪运动推广工作。

责任单位:市体育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教育局

(二)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对于备战冬奥会急需紧缺的高层次专业人才,设立特设岗位,不受单位岗位总量、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限制。对聘请的国际国内高水平教练员实行协议工资或年薪制,不纳入绩效工资总量管理。对于引进的经体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认定的一流教练员、运动员和体能、科研、医务

等专家人才,可享受我市同等层次专家待遇,纳入我市各类人才支持计划,授予相关荣誉称号。在子女就学、社会保障、医疗服务、工作签证等方面开辟绿色通道、享受同等待遇。随迁配偶愿在我市就业的,由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安置就业,暂时无法安置的,可参照用人单位平均工资水平,用人单位可为其发放生活补贴。有关人才引进待遇依据《石家庄市人才绿卡管理办法(试行)》执行。探索通过第三方专业机构组织实施引才引智工作。

责任单位:市体育局

协办单位: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市教育局

(三)完善财政投入机制。各县(市、区)政府要在冬季运动训练比赛、人才培养和引进、成绩奖励、举办赛事活动、培训交流等方面制定具体的资金扶持措施,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对冬季项目运动队出国训练、比赛等事项在因公出国(境)指标、经费上给予重点保障,赞助费等“其他收入”可用于运动队出国训练、比赛等,特殊事项实施特殊政策。充分发挥我市现有产业引导股权投资基金作用,投入我市冰雪场地建设、冰雪运动服务等优质项目。鼓励社会资本设立冰雪运动发展基金,对于符合条件的冰雪装备企业申请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在同等条件下予以优先考虑。

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市体育局、市财政局、市科技局

(四)落实税费价格政策。对符合规定的冰雪场地设施可按照体育场馆税收政策规定,享受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政策。冰雪体育企业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确有困难的,可按照税收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定期给予减免。企业、

个人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县级以上政府及其部门向赛事活动、优秀运动队、公益性设施等捐赠,符合税法有关捐赠扣除规定的,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责任单位:市地税局、市国税局

(五)保障用地建设需求。将冰雪场地设施建设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确保用地建设规模。实行差别化供地,对非营利性的冰雪运动项目专业比赛和专业训练场(馆)及其配套设施,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除可按划拨方式供应土地外,鼓励以出让、租赁方式供应土地,支持县(区)政府以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作价出资或入股的方式提供土地,与社会资本共同投资建设。应有偿使用的,依法可以招拍挂或协议方式供应,土地出让价款可在规定期限内按合同约定分期缴纳。支持实行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的土地供应方式。企业将旧厂房、仓库改造成冰雪健身休闲场所的,可实行在五年内继续按原用途和土地权利类型使用土地的过渡政策。

责任单位:市国土局、市规划局、市文广新局、市体育局、各县(市、区)政府

(六)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发改、财政、人社、教育、外事、科技、国土等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石家庄市创新冰雪运动发展体制机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和统筹推进冰雪运动加快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体育局。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协调联动,研究制定冰雪运动推广普及实施计划及政策措施,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

题。鼓励各地积极探索推动冰雪运动加快发展的创新举措,为早日建成冰雪运动强市做出不懈努力。

责任单位:市体育局

协办单位:市有关单位、各县(市、区)政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