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的小猫 说课稿-2022-2023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 北师大版

可爱的小猫说课稿-2022-2023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北师大

一、教材内容概述

这一章节主要介绍数字0-9和基础的数学运算,如加法和减法。其中,通过引入一个可爱的小猫形象,让孩子们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二、教学目标

本章节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

1.熟练掌握数字0-9的读法和书写方法;

2.理解加法的概念和加法的基本性质;

3.能够进行1位数加法计算;

4.理解减法的概念和减法的基本性质;

5.能够进行1位数减法计算。

三、教学过程

1. 介绍数字0-9

首先,通过可爱的小猫形象,引入数字0-9的读法和书写方法,让孩子们对数字有直观的认识。

2. 学习加法

接着,通过可爱的小猫形象,引入加法的概念。并且通过物品数量的比较,让孩子们理解加法的基本性质:加法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

接下来,通过示范和练习,让孩子们进行1位数加法计算。可以通过小组活动或者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加法。

3. 学习减法

然后,通过可爱的小猫形象,引入减法的概念,并通过物品数量的比较,让孩子们理解减法的基本性质:减法不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

接下来,通过示范和练习,让孩子们进行1位数减法计算。同样可以通过小组活动或者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减法。

四、教学资源

本章节的教学资源主要包括:

1.可爱的小猫形象;

2.数字0-9的图片或卡片;

3.加法和减法的练习册。

五、教学评价

本章节的教学评价主要包括:

1.观察孩子们对数字0-9的掌握情况;

2.观察孩子们对加法和减法概念的理解程度;

3.观察孩子们进行加法和减法计算的准确性和熟练性。

六、教学反思

本章节的教学重点是引入可爱的小猫形象,创造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孩子们更加主动地学习数学。但在教学过程中,也需要注意引导孩子们进行合作学习和互动交流,增强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同时,也需根据孩子们的学习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让教学更具效果。

《可爱的小猫》(教案)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三单元加与减(一) ·第5课时可爱的小猫· 教案 班级:课时:课型: 一、学情分析 学生在第一单元的学习中对0都有比较简单的认识,也有了一定的情感体验,对于学习这节课是非常有帮助的。在本单元的前面几节课中,也认识了5以内的加减法,但是每个学生的生活背景,知识经验不同,接受知识的能力也有所差别。 二、教学目标 1.理解得数是0 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能正确计算和0 有关的 5 以内数的加减。 2.初步体会加与减的互逆关系。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得数是0 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 【教学难点】 初步体会加与减的互逆关系。

四、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板块【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还记得前面学过的5以内数的加减吗?我们一起做几道题吧! 1.说一说,填一填。 师:左边的图有几个桃子? 生:4个。 师:怎么用算式表示? 生:2+2=4。 师:右边呢?圈起来的蜜蜂表示什么? 生:减去2只。5-2=3。 2.水果对对碰。(连线)

师:算一算,连一连。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学生自行算一算,后抽点学生指一指,说一说答案。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小猫最爱吃什么吗? 生:鱼。 师:对的,今天是小猫的生日,猫妈妈特意为它准备了最爱的小鱼,我们一起来看看。(教师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唤起学生对于加法和减法的记忆;创设小猫吃鱼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接下来学习得数是0的减法做铺垫。 第二板块【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 (1)说一说,填一填。 师:数一数,猫妈妈为小猫准备了多少条鱼?(出示情境图) 生:3条。 师:猜一猜,小猫会吃掉几条鱼?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说课稿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说课稿 《认识时间》说课稿(1) 一、教材分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北师大版)第一册第六单元《认识钟表》中的《小芳的上午》一课。结合新课程标准中对本单元提出的相对应的知识技能目标:能认识钟表,了解24时记时法;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 我就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几点: 知识与技能:巩固认读钟表,体会整时过一点或者整时差一点的情况,会用“快几时 了”或“刚过几时”等词语描述时间; 数学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口语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结合学生日常作息时间,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态度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几时刚过和快几时了; 教学难点:用语言准确描述“几时刚过”和“快几时了”。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认识钟表的经验,积累了一定的认识时间、看钟表的方法,而且这节课又是建立在他们学生会准确认读整时与半时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并且掌握了认识时间最关键的是要观察时针与分针的位置才能准确认识时间的方法。所以这节课的教学应该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生活经验的总结和升华。 那么如何轻松的突破学习难点又能让学生主动、自主的获取知识是我备课的重点,于是我尝试了两种做法:

三、教学过程: 做法一: 1、教师先出示一幅主题图(上面是小华睡觉时闹钟响了的情景,钟表显示时间是6时整) 师:谁愿意讲一讲这幅图的意思呢? 生:早上6时整小华的闹钟响了在叫她起床呢 师:说的真好,那么你是怎么认识6时整的呢? 生: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6,就是6时整 2、师借机出示其他两幅图(一幅图上是小华熟睡的样子,钟表显示时间是快6时的,放在6时整的图的前面,另一幅图上是小华起床刷牙的情景,钟表显示时间是6时刚过) 师:这两幅图上小华又在干什么呢?(指名回答)请你们细心观察这3个钟面上时针与分针 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 生1:第一个钟面时针指向6,分针没到12; 生2:第二个钟面时针指向6,分针指向12; 生3:第三个钟面时针指向6,分针在12过去一点…… 3、观察比较: 师:这三个钟面的时针与分针位置有什么不同?(同桌讨论在集体交流)生:时针都指向6,一个分针指12,一个还没有到12,一个是12过了一点点; 4、小结: 师:象这样的情况,(指图)分针没到12的,我们就说是快6时了,过12的则是6时刚过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上数学《可爱的小猫》教案教学反思教案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上数学《可爱的小猫》教案教学反思教案 课件下载地址点下面链接: 教育部审定____年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课件、Flash动画优秀免费下载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可爱的小猫》教案教学反思课件板书设计可爱的小猫 教学内容:可爱的小猫。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情境活动,进一步巩固对减法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体验加减法互逆关系的思想。 教学重点: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 教学难点:初步体验加减法互逆关系的思想。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讲过“小猫钓鱼”的故事,谁能告诉大家,小猫为什么1条鱼也没钓着吗? 学生可能会说: 因为小猫不专心,一会儿干这个,一会儿干那个,所以没有钓着鱼。 因为小猫还小,它还没有学会钓鱼。 师:说小猫还小,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如果小猫长大了,还是这样不专心,你们想会怎么样呢?

生:还是会钓不到鱼。 师:对!所以不管是小时候,还是长大了,都要养成做事认真的习惯,大家可不能像小猫那样不专心哪!根据“小猫 钓鱼”中的妈妈钓了3条鱼,小猫1条鱼也没钓到,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生:一共钓了多少条鱼? 师:问题想得好,这也正是老师想提的问题。你们会列算式吗?试一试。学生尝试列式,教师巡视指导。 师:谁愿意告诉大家你的想法?怎么列的算式? 学生可能会说:小猫1条鱼也没钓到,妈妈钓到了3条鱼,列算式就是0+3=3。 师:太阳快落山了,小猫和妈妈回到家。妈妈把3条鱼做好了,出去办点事。小猫在家等妈妈,等了好长时间, 妈妈还没有回来,小猫会怎么做呢?你们想知道吗?看动画吧!(课件出示:教材第30页情景图) 师:结果怎样? 生:小猫把鱼吃完了。 师:3条鱼都小猫吃了,那么列式就是3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可爱的小猫》说课稿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可爱的小猫》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背景 本次说课以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材中的《可爱的小猫》为例进行讲解。这是一篇涵盖数学知识点的故事,通过引入可爱的小猫的形象,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同时以生动有趣的方式拓展学生的思维。 2. 教材内容 《可爱的小猫》主要涉及以下数学内容: 1.分数的加减:通过小猫们分享鱼的方式,引导学生 掌握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并能在实际问题中应用。 2.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通过描述小猫吃鱼的情况, 让学生了解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概念,并能区分和运用。 3.百分数的认识:以小猫捉老鼠的游戏为例,让学生 理解百分数的含义,认识百分数转换为小数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 1.掌握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能够在实际问题 中运用。 2.理解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概念,能够判断和区分。 3.认识百分数的含义,并能将百分数转换成小数。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2.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概念理解与区别。 3.百分数的认识及转换。 2. 教学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主要在于学生对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理解以及百分数的转换。 四、教学准备 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我准备了以下教学准备: 1.教材: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可爱的小猫》。 2.教学工具:黑板、彩色粉笔、教学PPT。 五、教学过程设计 1. 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一张可爱的小猫图片,引起学生对小猫的兴趣,然后以问题导入教学内容:“小猫们一共有多少鱼?如果让它们平分,每只小猫能分到几条鱼?”引导学生思考鱼的数量以及如何平分。 2. 分数的加减 首先,我将通过讲解示范的方式教授学生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利用黑板上的分数形状,我们来进行分数的加减运算例题,通过具体计算使学生理解分数的加减规则。接着,我将应用生活实际问题,如小猫们分享鱼的例子,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的分数加减法。 3. 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接下来,我将引导学生了解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概念。通过描述小猫吃鱼的情况,让学生思考鱼的数量与小猫是否能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加与减(一)》单元分析

加与减(一) 单元学习目标 1. 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初步理解加与减的意义,探索并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10以内数的加与减及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2. 在具体情境中,经历自主探索算法并同伴合作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感受算法的多样化。 3. 能从具体情境中提出加法和减法问题并解答,能用加法与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4. 在各种活动中,不断养成仔细观察、独立思考、认真倾听、有条理地表达的良好学习习惯。 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单元学习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基本思路与知识结构如下。 本单元是学生学习运算的起始。对于运算的学习,一般从三个线索展开:理解运算的意义,探索计算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本单元中,分别对应于认识加法和减法,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1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应用。在内容安排上,教科书又分为两大部分:首先是理解加与减的意义,然后是掌握有关

1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基本运算技能;同时,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和计算的学习有机相融作为一条主线。 由于本单元的教学对象是刚入学的儿童,他们的认识和思维方式仍处于直观形象的阶段,为了处理好运算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在内容的呈现形式上,教科书按照“创设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和应用”的思路来呈现教学内容,在相对丰富的具体情境之中完成运算的抽象过程。 本单元教科书编写的基本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帮助学生在丰富的具体情境中,理解加与减的意义 对于加减法的学习,理解其意义是非常重要的。教科书在编排的思路上,采取通过多个不同情境,逐步抽象出数学算式的方式,突破了以往一个例子或一个情境就归纳概括一个数学结论的模式,这样的编排较好地体现了数学的抽象与严谨。 从学生理解的角度看,多个情境下的学习,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加减法原型支撑,这将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应用。如“一共有多少”一课,教科书提供了两个情境:“一共有几支笔”和“一共有几只熊猫”。两个情境中的问题都要用“3+2”的算式来解决,通过两个情境让学生体会这两个不同情境中的共同特性,以此帮助学生理解加法的意义。这样的编排,重在帮助学生理解加法的意义,而不只是要学生会用“3+2"来求出结果。减法的学习也是运用了同样的编排思路,在“还剩下多少”一课中,也是通过“树上还剩几个苹果”和“小老鼠运奶酪”两个不同情境,帮助学生体会减法的意义。 教科书通过创设有趣而又熟悉的情境,运用生动的连环画的形式,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近感,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建立加减运算与生活的联系,从而进一步理解加减法运算的意义。例如,可爱的小猫一课,让学生在“小猫吃鱼”这一个熟悉而又简单的情境中,去理解减法的意义,学习减法的运算,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通过操作、画示意图、演示等多种方式,探索和交流算法 教科书每一节都设计了一组有利于引导学生思考和交流的问题,让学生以此为线索,展开思考、尝试、探索与交流,并鼓励尝试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如用图片操作、画图解释、手指演示等。目的就是让学生面对一个问题时,学会如何进行思考,并能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数学问题的理解,从而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教科书在编排中还注意呈现一些学生自己的思考过程。比如,在“可爱的企鹅”一课中,呈现了学生的两种思路:学具操作和画图。两种思路不仅是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向,而且更重要的是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探索并建立适合自己的理解和学习的方式。 3.注重数的认识和运算意义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对数的认识 学生在计算中的困难和错误往往与其对于数和运算的意义理解不深有关,所以本套教科书将数的认识和运算紧密联系在一起,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帮助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方法。如把学生已经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学期说课稿三篇

精心整理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学期说课稿三篇 的方便,从而体会到学习这些知识的必要性。 根据大纲的要求 1、创设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

初步的统计意识。 2、让学生经历统计过程,学习用分一分、摆一摆、数一数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简单的问题。 所以设计了一个“庆元旦联欢会”的情境,让学生帮老师调查同学们最喜欢吃的水果,在他们动手操作进行收集、整理信息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统计图和统计表。 2、教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合作者,根据

这一理念,这节课主要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活动,放手让学生在小组内收集数据,进行整理,得出制作统计图表的基本方法。 3、学法 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上,我力求体现:在具体的情境中, 第二个环节是:主动参与,探索新知 让同学们从事先准备好的四种水果图片中选出一种你最喜欢的水果图片。选好后先请第一小组的同学将各自所选的水果图片贴在黑板上,再请同学们观察这样贴能不能一眼看出第一组的小朋友最喜欢

什么水果,如果这样摆不好,你觉得怎样摆比较清楚明了。并上黑板摆放图片,并说明这样摆的理由 然后教师小结:像这样就是我们第一组同学最喜欢的水果的统计图,通过这个统计图我们一眼就能看出喜欢什么水果的多,喜欢什么 三角符号,由小组组长将本组的统计结果贴在黑板上,然后集体填写全班学生喜欢的早餐统计图和统计表。看着这张统计图和统计表请学生说说你想对食堂的管理人员提点什么建议?希望他们怎么做? 第四个环节是:学生回顾,教师小结 小朋友们,学了这节课你们知道要比较东西的多少的时候,画什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可爱的小猫》教案

《可爱的小猫》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理解得数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猫吃鱼”的情境,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解决简单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得数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相同两个数相减得数是0的道理。 教学方法 练习法、讲授法。 课前准备 课件、多媒体、电脑、投影仪,使用“学乐师生”APP拍照,和同学们分享。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和学生互动,做手指游戏:一只手有5根手指,老师现在伸出4根手指,你能说出减法算式吗?(一次伸出3根、2根、1根) 2.伸出拳头,问学生:这种情况该怎么列算式呢?该怎么计算? 提示:一个都没有用什么数字表示?5减5得几? 二、新课学习 出示主题图。 引导:谁能根据这四幅图讲一个有趣的故事? 1.根据第一、二幅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怎样列式计算? 2.根据第三、四幅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计算?

引导观察算式:比较这几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像这样类似的算式,你还能举例说几个吗?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出书试一试第1题主题图,引导学生说说从这图中看到了什么? 3.提问:算式1+3=4表示什么意思? 4.如果有几个小朋友也在做这个而游戏,他们可能会出现哪些情况?你会有减法算式表示出来吗? 5.出示试一试第2幅情境图,让学生看图讲一个故事,并完成每幅图下面的填空。 三、结论总结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2.教师反馈。 四、课堂练习 5-2= 3+2= 4-4= 5+0= 4-0= 5-3= 4+1= 3+0= 五、作业布置 1.括号里填几?(补充) ()+5=5 4-()=4 2-()=0 2.完成课本后对应的习题。 六、板书设计 得数是0的减法的认识 3-1=2 2-1=1 1-1=0 3-2=1 1-1=0 一个数减去它自己都得0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小猫钓鱼》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小猫钓鱼》说课稿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小猫钓鱼》 教材分析: 本课时是在了解儿童的认数、数数情形,以及15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小猫钓鱼这一生活情境让学生观看、摸索、交流,明白得0 的含义,即0能够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也能够表示起点(或)分界点,学会读、写0。教科书的编排是先认识0的意义(什么物体也没有时),再学习书写0,最后认识、明白得0的其他含义,并将知识拓展到课外,查找生活中用到0的地点。依照一年级新生喜爱听故事的特点,通过生动有味的故情况节,使学生乐学、爱说。 学情分析: 对0的认识,许多学生只把0明白得什么缘故都没有,对0能够表示起点(或分界点)差不多没有接触过,因而对0的集训,单独安排一节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对0的认识和明白得,学生能够认识到一个数所表示意义的多样性,体会答案的不惟一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的情境,体会从有到无的变化过程,明白得0 的意义,明白0和1、2、3.....一样,也是一个数。指导学生规范写0,培养学生书写能力,使学生初步明白生活中0所表示的几种常见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法,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观看图,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 教学重点: 1.初步明白0的含义,0在数中的顺序,会读写0. 2.指导学生规范书写,养成良好的书写适应. 教学难点: 明白得0的不同含义 教学预备:

课件,鱼形卡片,直尺,温度计。 课型 数的认识授新 教学时刻分配: 见教学过程 教学方法: 要练说,先练胆。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进展的障碍。许多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可怕: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我抓住练胆那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排除幼儿恐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自由自在地和我交谈。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适应。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爱好,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关心和鼓舞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晰,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夸奖,并要其他幼儿仿照。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识也在不断提高。情境教学法、实践操作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形,激发爱好.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差不多上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许多名家名篇。假如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杰出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许多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裂,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干洁净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确实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假如有目的、

第三单元第3课时《可爱的小猫》示范课教案【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三单元加与减(一) 第3课时可爱的小猫 教材分析: 本节课学习目标有两个:一是探索并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二是初步体验加与减之间的互逆关系。对一年级的学生而言,与0有关的减法是比较抽象的,尤其是理解一个情境用一加一减两个算式表示,很有挑战性,不仅需要借助具体的情境感受实际意义,还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来帮助理解。因此,教科书创设 了三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逐步帮助学生探索和理解本节课的知识。 教学目标: 1/ 8

1. 结合“小猫吃鱼”的情境,探索并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进一步巩固对减法的认识。 2. 能正确计算和0有关的5以内数的加与减,初步体会加与减的互逆关系。 3.通过合作交流,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能正确计算和0有关的5以内数的加与减。 教学难点: 初步体会加与减的互逆关系。 教学过程: 1.计算小能手。 2+3= 5-1= 4+1= 1+3= 4-2= 2-1= 5-4= 5-2= 2. 师:观察情境图,说一说发生了什么故事? 2/ 8

一、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 师:数一数盘子里有几条鱼? 师:就是从总数里减去吃掉的条数,盘子里还剩几条,得数 就是几。 师:用减法算式表示小猫吃鱼的过程。 师:最后一个图就是从总数1条中减去吃掉的1条,没 有剩余,得数就是0。 师:观察算式,你有什么想说的? 师:根据情境图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1)根据第一幅图和第四幅图提出问题。 (2)根据第二幅图和第四幅图提出问题。 (3)根据第三幅图和第四幅图提出问题。 师:观察算式,你发现了什么特点? 3/ 8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可爱的小猫》 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小猫吃鱼》是北师大版一年上册第三单元“加减法(一)”中的第4节。本课是在理解加减法的意义以及5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的基础上,为了突破得数是0的减法这个难点,通过“小猫吃鱼”的故事情境,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让学生体会、理解得数0的得出过程。 10以内的加减法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是小学数学计算的起始阶段。加减法的意义,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是很抽象的,如何将抽象的概念转变成学生容易体会的事物,就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从生活经验出发,选择学生熟悉的、新颖的、感兴趣的内容为素材,把学习加减法与解决问题的过程结合起来,从中理解加减法运算的意义与应用价值。如:本课选择的就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故事素材。通过“小猫吃鱼”这个组动态的连续的故事情境,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减法的意义,并逐步引出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按故事的发展顺序编排情境,将知识与情节发展有机地融为一体,极大地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使他们在了解了每一个情节后,急于想了解故事发展情况。在学习中,孩子们也融入到故事里,在故事中去发现、去解决一连串问题。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情境活动,进一步巩固对减法的理解。

2.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 3.初步体验加减法互逆关系的思想。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 2、教学难点:初步体验加减法互逆关系的思想。 四.教学准备:课件,计数器。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听算 2、导入:看来同学们掌握的都不错,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加减法。 (二)新授 1、引入 师:老师手上有三个笑脸要用来奖励刚才表现好的同学。(奖励一个笑脸给一名学生) 师:刚才的过程中,你发现什么和数学相关的吗? 生:熊老师有3个笑脸,奖给了…1个,还剩下2个。用算式表示是3-1=2。 (继续奖励笑脸,请学生说出数学表述和算式,直到送完) 生:老师有一个笑脸,奖给了…1个,还剩下0个。用算式表示是1-1=0。 师:3个笑脸都发完了,老师一个也没有,就用0表示,所以1-1=0。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3可爱的小猫北师大版

《可爱的小猫》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猫吃鱼”这一有趣的情境,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减法真正的含义,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 2、能正确、熟练地口算5以内的减法。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喜欢数学的情感。 重点难点: 1、通过“小猫吃鱼”这一有趣的情境,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能正确、熟练地口算5以内的减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具准备: 图片、计数器、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小猫吃鱼) 1、同学们都知道,熊猫爱吃竹子,小狗爱的骨头,你们知道小猫爱吃什么?(鱼)对!你们看猫吃鱼图,数一数,盘里有几条鱼?(盘里有3条鱼)(板书:3) 2、让同学们看第2幅图,仔细看看有什么变化(盘里原来有3条鱼,被小猫吃了1条,还剩2条,列式是3―1=2)。 3、请同学再看第3幅图,仔细看看有什么变化,谁能说一说(盘里有2条鱼,又被小猫吃了1条,还剩1条,列式是2-1=1)。 4、小猫的胃口真大呀!盘里只剩下1条鱼了(出示第4幅图)列式是1-1=0或3-3=0;2-2=0…… 二、加减法的互逆关系 1、同学们,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小游戏:老师把计数器上的5个珠子,分开拨成了4个一堆和1个一堆,你能用我们学的数学知识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学生说:能。 指名学生先拨珠子5个,再拨走1个,还剩几个?该怎么列式呢?学生拨好后,再列式:5-1=4。

再指名学生拨珠子和列式:5-4=1,5-2=3,5-3=2,5-5=0, 同学们说得真好!能想出这么多种算式,如果老师把珠子拨成3和2,又该 怎么列式呢? 3+2=5 又如:1+4=5,2+3=5,4+1=5,5+0=5,又该怎样拨珠子呢? 指名学生先拨珠子,再列式。 同学们仔细看看,讨论一下:每幅图可以列出的四个算式,有什么关系呢? 2、试一试 同学们都喜欢套圈的小游戏吧!套圈是一项健康有趣的娱乐项目,你看这个 小朋友的手里拿着几个圈?(出示图) 你们猜一猜,他可能套上几个?(拿着4个圈,可能套上1个,也可能套上2个…) 1)、当小朋友套上1个圈时,你能看图列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算式吗? (1+3=4 或 3+1=4) (4-1=3 或 4-3=1) 2)、当他套上2个圈时,该怎样列式呢? (2+2=4 4-2=2) 3)、当他套上3个圈时,该怎样列式呢? (1+3=4 或 3+1=4) (4-1=3 或 4-3=1) 4)、当他把所有的圈都套上了,该怎么列式呢? (0+4=4 或 4+0=4) (4—4=0 或 4-0=4) 3、算式意义的拓展延伸 小朋友们,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你有没有发现这样的事情呢?你能不能也举个例子用几减几等于零来表示的呢?想好了在小组中说一说。 学生反馈: 生:爸爸买回来5个苹果,我吃一个,爸爸吃一个,妈妈吃一个,爷爷吃一个,奶奶吃一个,最后把苹果吃完了。 师:你怎么用算式表示出来?(指名板演)5-5=0…… 这样的算式在生活中可以表示这么多种不同的意思,可见生活与我们的数学真是一对好朋友。 4、小结: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得数是0的计算,知道了当把所有的物体都 拿走以后,一个也不剩了,这时候两个相同的数相减,得数就是0。

一年级数学说课稿北师大版3篇

一年级数学说课稿北师大版3篇 一年级数学说课稿北师大版篇1 一、说教材 1、说教学内容(本课内容选自)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第60-61页。 2、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对前后积累了一定的感性经验,但方位感不强,不一定能准确的加以判断。而“上下”“前后”“左右”都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要达到熟练、准确地辨别“前、后”的位置,就需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通过大量的活动来完成。 为了让学生直观地认识物体的前后相对位置关系,教材借助“森林运动会”这一有趣的情境,让学生用“前、后”描述物体的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为日后学习方向与位置做好铺垫。 3、说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结合学生年龄的特征,本节课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能确定物体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二)过程与方法.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的良好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并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4、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为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能正确描述物体的“前、后”位置,而教学难点定为让学生体会“前、后”的相对性。 5、教具准备方面,(我选用)多媒体课件、小红花、动物图片等、课前还为学生准备了卡丁车图片作为学具。 二、说教法、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一年级的小学生更喜欢用形象来思维的。在本节课中,我主要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引导探究法,运用多媒体,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说课稿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说课稿 https://www.360docs.net/doc/c219080288.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说课稿 可爱的校园 一、说教材 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可爱的校园。这部分教材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在这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借助于生活中的实物和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教学,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数,理解基数、序数的含义,数的认、读、写、数的顺序,学会比较数的大小,并会认、会读这10个数。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口头表达的能力,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理解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并运用于生活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3、情感目标: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 教材的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1—10数的基数、序数的含义。 本课难点是:渗透集合、对应、统计等思想。二、说教法 1.情景教学法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此情景的创设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新课开始,电脑出示情景图,让学生仔细观察这幅图,4人一组充分说一说这些美丽画面上都有些什么,并有序的一一数出,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举例说明法在学生认识了1—10各数的含义以后,要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用1—10中的任意一个数说一句话,通过学生举例说明,既培养了学生的数感,又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获得用数学的体验。 3.发现法教学1—10各数的大小比较的时候,教师发给学习小组一些圆片,让学生自己摆一摆、比一比,通过摆圆片,让学生发现在1的基础上再添上1就得到了2,在2的基础上再添上1就得到了3,从而了解数的顺序,得出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教师的作用是组织发现活动,关注活动中的学生,使学生在探索中学习新知,亲历探索过程。 三、说学法 《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观察比较以及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实践操作法、观察比较法也是本节课中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主要方式,同时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 1.观察法观察主题图的画面及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出来是很好的学习方法。例如,教学主题图时,观察目的明确。教师通过让学生观察画面上都画了什么,观察结束后组织讨论,你怎样看就会又快又不数丢物体呢?这一安排不仅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而且教给学生观察的思维方法。 2、实践操作法儿童思维的发展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他们需要通过各种活动来学习知识,发展自己的智慧。因此,在教学1—10各数的大小比较的时候,通过学生动手摆圆片,亲身感知、体验数的顺序,从而得出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培养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获得知识的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本节课主要由五个环节来完成; (一)观察探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1、图片引入,让学生看看图上都有些什么,要怎样看就能做到又快又不会丢,明确要按一定的顺序观察。

一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总复习 数与代数(一)-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总复习数与代数(一)-北师大版 一、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1. 教学内容 本次教学内容为一年级上册数学的总复习,其中包括数与代数(一)。具体内容如下: •数的认识和数的大小比较; •数的四则运算; •数的认识和巧算; •带有括号的加减法; •简单的代数式的认识和解决。 2.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教学,让学生能够认识数的概念,并能够掌握数的大小比较; •能够掌握基本的四则运算规则,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口算; •学会带有括号的加减法,并能够运用括号的知识进行简单的计算; •认识代数式,能够进行简单的代数式的求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 •数的认识和大小比较; •数的四则运算的口算; •带有括号的加减法。 2. 教学难点 •真正理解数的概念与性质;

•对带有括号的加减法的掌握和运用。 三、教学方法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本节课采取了下面的教学方法: •探究性教学方法:通过提问,让学生自己想出解题方法,来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 •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彼此合作,共同完成课堂练习,让学生之间的互通有无,进而提高合作学习的效果; •数学游戏法:通过数学游戏加深对数学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学流程 1. 教师导入 •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语文目标; •师生互动,调动学生兴趣和潜在的思考愿望; •激发学生学习求数量和计算的兴趣情趣。 2. 自主探究 •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自由探究相关数学概念和问题; •鼓励学生思考、探究,发散思维,锻炼学生的逻辑能力和创新思维。 3. 组织展示 •让学生逐个展示结果,带到各自发现的问题与收获; •关注学生发现的错误和表述的难点,及时纠正和辅导。 4. 归纳总结 •通过讲解、示范,让学生系统地归纳总结和深入理解相关数学知识点; •提炼数学规律,帮助学生快速记忆和掌握重点难点。

一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总复习2-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总复习2-北师大版简介 本文档是一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2的说课稿,适用于北师大版教材。该说课稿主要包含以下部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步骤和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 通过对本次数学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 1.理解并掌握数的概念; 2.理解十以内的数的大小关系,并能快速比较大小; 3.通过一些简单的数学计算题,帮助学生提升对加减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增强学生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1.数的概念和大小比较; 2.加法和减法的应用。 教学难点 1.加法和减法的运算; 2.数的概念和大小比较的抽象思维。 教学步骤 第一步:复习前一讲的知识 在本讲开始之前,首先需要复习前一讲的知识,即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及运算法则。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复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次复习内容。 第二步:数的概念和大小比较 本次复习的第一个知识点是数的概念和大小比较。首先,老师需要向学生介绍数的定义和基本性质。之后,老师可以在黑板上画出一些数字,并通过比较它们的

大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大小比较的方法。最后,老师可以让学生通过练习题来提升他们对数的大小关系的掌握程度。 第三步:加减法的应用 本次复习的第二个知识点是加减法的应用。在这个环节,老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做一些简单的计算题来应用加减法的运算法则,如6+4、8-3等。同时,老师需要强调加减法的思维模式和运算技巧,并帮助学生解决在计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疑惑。 第四步:练习和总结 最后,在课堂的结束阶段,老师可以提供一些与本次复习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和深化所学的知识。同时,老师还要引导学生对本次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帮助他们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 教学方法 1.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包括讲解、演示、互动、练习等; 2.创设情境,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提问; 3.增强课堂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细化教学步骤,逐步引导学生完成学习目标。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3课《可爱的小猫》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第3课《可爱的小猫》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结合“小猫吃鱼”的情境,探索并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进一步巩固对减法的认识。 2.能正确计算和0有关的5以内数的加与减,初步体验加与减的互逆关系。 【学习重点】 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 【学习难点】 初步体验加减法互逆关系的思想。 【学习流程】 一、导入 我们的数学小精灵淘气养了一只特别可爱的小猫,淘气非常喜欢它,每天和小猫一起起床,一起睡觉,一起玩耍,也会给小猫准备美味的食物。这一天,淘气又给小猫准备了好吃的,是什么呢?(课件出示情境图)你能根据老师提供的连环画给大家讲一个《小猫吃鱼》的故事吗?看谁语言表述得完整流利。 二、学程 第一学程 学习任务: 进一步认识减法。 学法指导:

第一步:互学要求 1.同桌之间互相讲一讲:图中的小猫在做什么?把这个故事讲出来。 淘气给小猫准备了3条鱼,小猫吃了1条,还剩2条,可是它觉得没吃饱,又吃了1条,盘子里还剩1条鱼,小猫实在是太饿了,于是把最后1条鱼也吃了,最后盘子里一条鱼也没有了。 2.从《小猫吃鱼》的故事中提出数学问题,并列式解答。 第三步:展学要求 1.展示同学声音洪亮,语言流畅,表达清晰。 2.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积极补充质疑。 设计意图: 在有趣的童话故事中,让学生经历逐步递减的过程,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减法的意义。同时,引出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帮助学生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意义。 第二学程 学习任务: 探究加减法的互逆关系。 学法指导: 第一步:自学要求 1.课件出示课本30页拨一拨,填一填,仔细观察珠子图,然后用手中的圆片代替珠子,摆一摆填一填。 2.仔细观察这些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第二步:互学要求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小猫钓鱼》说课稿——0的认识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 《小猫钓鱼》说课稿 ——0的认识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数学第一册第一单元8、9页的内容。本课是在了解儿童的认数、数数情况,以及1~5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小猫钓鱼这一生活情境让学生观察、思考、交流,理解0的含义,即0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也可以表示起点和(或)分界点,学会读、写0。教科书的编排是先认识0的意义(表示什么物体也没有),再认识、理解0的其他含义,最后书写0,并将知识拓展到课外,寻找生活中用到0的地方。根据一年级新生喜欢听故事和做游戏的特点,通过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使学生乐学、爱学。 二、说学前分析 对0的认识,许多学生只把0理解为什么都没有,对0可以表示起点(或分界点)基本没有接触过,因而对0的更深刻的认识,单独安排一节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对0的认识和理解,学生可以认识到一个数所表示意义的多样性,体会答案的不惟一性。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初步知道0的三个含义,通过直尺认识0在数中的顺序,会读写0.

能力目标: 1、指导学生规范写0,培养学生书写能力. 2、体会数的意义的多样性,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3、通过探究活动发展的求异思维和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 在生活中会运用,初步培养学生的运用意识;进一步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做事要认真的态度。 教学重点: 1.初步知道0的含义,0在数中的顺序,会读写0. 2.指导学生规范书写,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难点: 理解0的三种含义 四、说教法,说学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以多媒体为教学手段,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中完成教学,并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1、情境导入法:创设富有情趣的活动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的浓厚兴趣与动机。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容易疲劳,因此,我以钓鱼游戏的形式为切入点,将数学知识融于他们感兴趣的活动之中,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学生很自然地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说课稿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说课稿 可爱的校园 一、说教材 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可爱的校园。这部分教材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在这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借助于生活中的实物和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教学,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数,理解基数、序数的含义,数的认、读、写、数的顺序,学会比较数的大小,并会认、会读这10个数。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口头表达的能力,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理解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并运用于生活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3、情感目标: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 教材的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1—10数的基数、序数的含义。 本课难点是:渗透集合、对应、统计等思想。 二、说教法 1.情景教学法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此情景的创设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新课开始,电脑出示情景图,让学生仔细观察这幅图,4人一组充分说一说这些美丽画面上都有些什么,并有序的一一数出,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举例说明法在学生认识了1—10各数的含义以后,要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用1—10中的任意一个数说一句话,通过学生举例说明,既培养了学生的数感,又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获得用数学的体验。 3.发现法教学1—10各数的大小比较的时候,教师发给学习小组一些圆片,让学生自己摆一摆、比一比,通过摆圆片,让学生发现在1的基础上再添上1就得到了2,在2的基础上再添上1就得到了3,从而了解数的顺序,得出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教师的作用是组织发现活动,关注活动中的学生,使学生在探索中学习新知,亲历探索过程。 三、说学法 《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观察比较以及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实践操作法、观察比较法也是本节课中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主要方式,同时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 1.观察法观察主题图的画面及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出来是很 好的学习方法。例如,教学主题图时,观察目的明确。教师通过让学生观察画面上都画了什么,观察结束后组织讨论,你怎样看就会又快又不数丢物体呢?这一安排不仅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而且教给学生观察的思维方法。 2、实践操作法儿童思维的发展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他们需要通过各种活动来学习知识,发展自己的智慧。因此,在教学1—10各数的大小比较的时候,通过学生动手摆圆片,亲身感知、体验数的顺序,从而得出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培养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获得知识的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本节课主要由五个环节来完成; (一)观察探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1、图片引入,让学生看看图上都有些什么,要怎样看就能做到又快又不会丢,明确要按一定的顺序观察。

北师大数学一年级上册说课稿9篇(数学一年级下册说课稿)

北师大数学一年级上册说课稿9篇(数学一年 级下册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在教材第3637页。所呈现的内容是学生学习8和9的加减法后的一节练习课,图中所安排的企鹅活动情境,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学问去解决实际问题,本课是第一次消失带大括号和问号的图画式应用问题。要让学生在理解主题图图意的根底上,说一说图中大括号、问号各表示什么。在肯定的情景画面中解决应用问题,稳固8、9的加减法。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刚入学不久,好动、奇怪、好玩,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比拟深厚,大局部学生对帮忙小动物解决问题有极大的兴趣。经过两个月的常规培育,学生有好的听课习惯,有初步的小组合作意识,有肯定的观看问题和发觉问题的力量。学生也根本上已经理解8、9的加减法的意义,但对于首次消失的大括号比拟生疏,不简单理解其意思。对南极的状况有少数学生有些了解,大局部学生不知道企鹅的生活状况。 三、教学目标 (一)学问目标 1、理解问题情景中的大括号和问号的含义。 2、学会做相关的加减法。

(二)力量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学会解决简洁的数学问题; 2、在学习过程中,培育学生的语言表达力量;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学生的合作学习,培育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与人沟通 的力量,体验与人合作、沟通的欢乐; 2、通过本课学习,培育学生不怕困难,勇于探究的信念和士气。 四、教学重点 1、对括号和问号的理解 2、在详细的情境和活动中体会加减法的含义。 五、教学难点 结合图和图中括号、问号对图意的理解。 六、教具预备 1、多媒体课件、小圆片 2、试一试中的两张表格。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授师:同学们,开学快两个月了,你们跟教师在一起快乐吗?(快乐) 师:我也特别地快乐,做梦都想跟你们在一起。昨天晚上,教师做了一个美梦,你们想和教师一起共享吗?(想!)教师梦见,在一个阳光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