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与态度研究

乡村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与态度研究
乡村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与态度研究

乡村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与态度研究摘?要:旅游地居民是旅游发展的重要利益群体,目的地居民的旅游支持对旅游业的成功开发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通过调查海南省典型市县的旅游地居民对乡村旅游的感知,对旅游地的参与程度,乡村旅游的发展对当地经济、社会和环境产生的影响等方面,分析目的地居民对乡村感知的影响因素,为获得目的地居民对乡村旅游的支持,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关键词:旅游;影响

对旅游目的地居民旅游影响感知的研究是旅游影响研究的主要领域。旅游接待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和态度是成功开发、营销、运作现有或未来旅游项目的一个重要因素,它有助于地方政府了解乡村旅游的经济和社会影响,理清旅游者与居民之间冲突的状况,以获得居民对旅游业的支持,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20 世纪70 年代以来,国外对旅游地居民的感知及态度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在进行旅游地居民感知的研究过程中,一直注重相关学科理论的运用和解释。许多学者纷纷通过模型假设和推理,建立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和态度的相关理论。

国外关于旅游地居民感知与态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从旅游经济影响、环境影响、社会影响三个层面。现有研究普遍认为,影响居民对旅游感知的因素主要有:游客规模、居民个人因素(包括居住

质量评价

图像质量评价综述 [摘要] 图像质量评价是图像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综合论述了图像质量的主观和客观评价方法,就各自具体的实现方法做了简要的介绍,并分析了各自适用性和存在的问题。最后进而根据发展趋势和应用需求,对图像质量评价方法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若干技术与研究方向的展望。 [关键字] 图像质量评价人类视觉系统结构相似度全参考评价部分参考评价无参考评价 [abstract] Image quality assessment (IQA) is a hot research area in the field of image processing. In this paper, we discuss the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assessment methods of image quality, respectively give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ir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method, and analyses the respective applicability and problems. Finally,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technology and research directions of the future are proposed based on the trends and application requirements. [keywords] Image Quality Assessment(IQA) Human Visual System(HVS) Structural similarity Full Reference(FR) Reduced Reference(RR) No Reference(NR), 一.引言 图像是人类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其所承载的信息远比其它形式的信息更贴切、更丰富。图像质量表示图像向人或设备提供信息的能力,直接关系着所获取信息的充分性与准确性。然而,图像在获取、处理、传输和存储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将不可避免的产生图像的降质问题,这给信息获取或图像的后期处理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因此,在图像处理的相关领域建立图像质量评价机制具有重大的意义。 图像质量评价的问题涉及到图像处理技术许多方面,例如压缩、传输、增强、存储、水印等。一个有效的评价标准可以有如下三种应用:首先,可以在质量控制系统中检测图像质量。例如图像采集系统利用其来自动调整系统参数,从而获得最好的图像数据;其次,可以用作衡量图像处理系统和算法的标准。例如有若干图像降噪和恢复的算法用来提高数码照片的质量时,质量标准便可以用来确定

旅游感知形象研究综述

旅游感知形象研究综述 旅游形象感知的影响因素研究 Goodrich、Pearce、Phelps、Calantone、Echtner和Ritchie以及Milman和Pizam分析研究了旅游目的地感知形象的影响因素,认为旅游感知形象与旅游者或潜在旅游者 的行为动机、旅游决策、服务质量的感受以及满意程度等因素存在密切关系 [11-16]Mayo认为旅游感知形象的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景色、气候和交通等方面的差异[17]。Anderssen和Collberg也作了类似研究,发现目的地的感知形象存在8种属性差异[18]。Goodrich则对旅游者关于旅游目的地感知和判断的相似性做了评估,发现旅游者选择旅游目的地时,在娱乐和文化生活模式方面有相似性影响因素[19]。Po-Ju and Deborah在调查中发现,旅游目的地形象主要取决于旅游者或潜在旅游者的行为和社 会人口等统计变量[20]。态度、行为和社会阶层方面的文化差异,会影响旅游形象的感

知[21,22],在旅游目的地吸引下,在旅游客源国的影响下,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国家的旅游者会产生不同的旅游满意度;收入较低和教育水平较低的旅游者、低层社会的旅游者、老年旅游者对旅游形象感知的期望较低,会认为到国外度假是奢侈消费,因而旅游满意度较高。 由于旅游决策归因于目的地形象,国外许多研究者试图解释影响选择目的地感知 形象的因素,Crompton的实证研究表明,不是所有的形象因素都会影响旅游决策[23]。旅游形象的感知属性,可以通过感知的目的地之间的类似性,识别旅游目的地形象相对于其他目的地形象的优势与劣势[24-31]。John认为通过RG方法对旅游感知形象进行评估,避免了其它方法所产生的固有偏见,使旅游感知形象更利于解释旅游者或潜在 旅游者各自特有的旅游环境结构,更有可能成为决策的相关因素[32]。Dann、Crompton、Iso-A-hola、Uysal和Jurowski则根据推拉理论,认为旅游者以及潜在旅游者的旅游动机,从本质上受制于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

居民旅游影响感知和态度的空间分异_以黄山风景区为例_李东和

第27卷 第4期 2008年7月地 理 研 究GEOGRAPH ICAL RESEARCH V o l 127,N o 14July ,2008 收稿日期:2007-11-01;修订日期:2008-03-2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371030);国家社科基金(07BJY134);安徽大学人才队伍建设基金 作者简介:李东和(1974-),男,安徽黄山人,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地理与旅游规划。 E -mail:adldh@1261com *通讯作者:张捷,教授,博士生导师。E -m ail:jiezh ang@n ju 1edu 1cn 居民旅游影响感知和态度的空间分异 )))以黄山风景区为例 李东和1,2,张 捷2,*,章尚正1,方 超3 (11安徽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合肥230039; 21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南京210093; 31安徽省黄山市旅游委员会,屯溪245000) 摘要:以黄山风景区为例,通过问卷调查,采用SPSS 统计软件和A rcV iew G IS 技术,揭示 了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和态度的空间分异特征。研究表明,周边地区居民对黄山风景 区旅游影响的感知和态度呈现较为明显的空间分异。一定地域范围内,居民对旅游积极影响 感知强度距离衰减,对旅游消极影响感知强度距离递增;在更广泛的地域范围内,受区域旅 游空间结构和/飞地旅游0特征的影响,居民对旅游积极和消极影响的感知强度分别呈现 /W 0型和/M 0型的空间分异特征。进一步分析了居民对风景区的了解程度、旅游流作用机 制、交通线路、居民的响应程度等因素对居民旅游影响感知和态度空间分异的影响。 关键词:旅游影响;居民感知和态度;空间分异;黄山风景区 文章编号:1000-0585(2008)04-0963-11 1 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可持续旅游0和/社区旅游0思想得到重视,人们逐渐意识到可持续旅游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社区居民的参与[1,2],从而大大推动了国外旅游地居民感知和态度研究的发展和深入[3]。国外研究中,用来解释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及态度分异的一个变量就是居民居住地与吸引物之间的距离。Belisle 对哥伦比亚Santa M arta 地区的研究发现,居民旅游影响感知和态度随着其居住地离开旅游核心区的距离变化而变化,越靠近核心区,居民感知越积极强烈,距离越远,感知就越消极和不强烈[4],其他研究也有同样的观点[5~10] 。与此同时,William s 对10个新西兰城镇的研究则发现,越靠近吸引物居住的居民将旅游业看得更加不受欢迎[11],另有研究支持了这种结论[12,13]。Faulkner 认为,距离对居民旅游影响感知没有显著影响[14]。Jur ow ski 对洛基山区5个县的研究认为,不同距离的居民对不同类型的旅游影响具有一定的感知差异,邻近景区的居民对旅游成本感知较强烈,远处居民对旅游业利益持更加乐观的态度[15]。国内关于旅游地居民旅游影响感知和态度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16],主要侧重于从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揭示城市[17]、历史文化村镇[18]、自然观光旅游区[19,20]等不同类型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和态度,进而分析其形成原因。苏勤根据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态度与行

基于客户感知的网络质量评估体系(试行稿)

基于客户感知的网络质量评估体系(试行稿) 中国移动浙江公司移动通信网络经过多年的建设和经营,网络质量逐步达到业界较好水平,近几年也一直处于全国领先位置,但是,随着网络技术业务的快速发展和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网络运维工作中出现了许多新特点和新情况,客观上对网络维护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通过不断变革和提升来适应发展的需要。 从近几年的实践来看,网络运维管理水平处于不断提升和改善当中,但部分矛盾和管理需求日显突出,主要表现在:1、虽然网络传统KPI指标表现优秀,但由于客户要求的不断提高、网络业务的日趋多样和复杂,客户网络投诉上升较快,如何有效降低客户网络投诉,提升客户网络满意度,已成为亟待突破的运维管理瓶颈;2、传统KPI的持续优化和提升,业已接近理论极限,再度提升边际收益极低,而对于弱覆盖、话音质量差、上网速度慢等用户感知明显的质量问题,又缺少量化的评估分析和跟踪改进手段,原有网络质量评估体系的合理性亟需提升;3、数据业务发展迅速,并因其种类多、变化快、涉及的网元多、用户行为复杂等特点,用传统的网络质量评估方式很难有效反映客户感知,网络质量评估面临新课题;4、网络同质化日趋严重,如何保持相对竞争对手的持续的网络差异化优势面临挑战。 为适应新的发展和竞争形势,根据省公司管理层的指示,省公司网络部提出,要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探索和建立“客户感知关键元素”、“网络测试评价手段”和“业务端到端全程衡量指标”三维一体的网络客户感知质量评估体系,实现网络质量评估由技术评价向客户评价的拓展和延伸。2008年上半年,省公司网络部在部分分公司前期实践的基础上,系统组织了基于客户感知的网络质量评估体系研究和探索,进一步明确了体系构建的思路、目的、目标、原则及理论依据等,提出了具体的指标构建和评估方法。 一、建立基于客户感知的网络质量评估体系的目的: 1.从客户感知的角度更好的评估和掌控全网运行质量,找出省、市、县各级网络业务 质量的短木板。 2.为实现运维工作从面向设备维护向面向业务维护拓展和转型打好基础。 3.指导维护优化工作,改善网络客户感知,降低网络客户投诉。 二、建立基于客户感知的网络质量评估体系的原则: 1.客户化原则:围绕客户感知设计评估指标体系 2.端到端原则:以业务为导向梳理全过程衡量指标 3.可测量原则:所有指标都要能客观测量和统计 三、建立基于客户感知的网络质量评估体系的理论参考依据:

旅游资源评价

旅游资源评价 一、旅游资源及其评价概念 旅游资源:能够吸引顾客产生旅游动机,具有一定旅游功能和价值,可被利用来开展各种旅游活动,并能产生各种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各种自然、人文客体或其他因素。 旅游资源评价:基于开发旅游的目的,依据旅游资源的分类标准和统一的评价体系对旅游资源单体本身进行的评价,从而确定开发的机会与约束。 二、旅游资源评价目的 (1)、确定该旅游资源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价值和地位 (2)、为新旅游区的开发计划提供依据 (3)、为已开发和部分开发的老旅游区提供改造、扩大的依据 (4)、为国家和地区进行分级规划和管理提供资料和判断的标准 (5)、有助于明确旅游地的性质,拟定未来旅游资源结构和开发 三、旅游资源评价方法 旅游资源评价是一项极其复杂而重要的工作,由于评价的目的、资源的赋存条件、开发导向等不同,可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大体可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大类,在具体应用时则根据情况采用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比较理想。 1、定性评价 定性评价法使用广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在旅游资源调查的基础上,根据调查者的印象所做的主观评价,多采用定性描述的方法,评价的结果主要与评价者的经验与水平有关,因此也叫做经验评价法。 该方法简单易行,对数据资料和精确度要求不高,但不可避免地存在结论的非精确性和推理过程的相对不确定性。 定性评价法主要有“三三六”评价法和“六字七标准”评价法 (1)卢云亭的三三六评价方法 “三大价值”指旅游资源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术观赏价值、科学考察价值。 “三大效益”指旅游资源开发之后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 “六大开发条件”指旅游资源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景象地域组合条件、旅游环境容量、旅游客源市场、投资能力、施工难易程度等六个方面。 (2)“六”字“七”标准 六字:指美、古、名、特、奇、用。美是指旅游资源给人的美感;古为有悠久的历史;名是具有名声或与名人有关的事物;特指特有的、别处没有的或少见的稀缺资源;奇表示给人新奇之感;用是有应用价值。 七项标准:指对旅游资源所处环境,采用季节性、环境污染状况、与其他旅游资源之间的联系性、可进入性、基础结构、社会经济环境、客源市场等七个方面进行评价。 2 定量评价法 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模型,以全面系统的方法,将有关旅游资源的各评价因子予以量化,使其结果具有可比性。 较之定性评价,结果更直观准确。但是定量评价难以动态的反映旅游资源的变化,对一些无法量化的因素难以表达,且评价过程较为复杂。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单途径单因子评价法:选用某个评价途径的某个指标进行评价的方法即为单途径单因子评价法,这种方法一般多见于对自然旅游资源的评价,特别是对于开展专项旅游活动的评价,如登山、滑雪等尤为适用。 比较有影响的旅游要素的单途径单因子有日本洛克计划研究所的地形适宜性评价;乔

浅谈美丽乡村建设如何规划设计

浅谈美丽乡村建设如何规划设计 美丽乡村,是指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时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具体要求。建设美丽乡村,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抓手。 1、美丽乡村如何规划设计? 美丽乡村是具现代生活质量及传统农村特质的可持续发展乡村,他不仅仅是一种称号,而是通过建设而形成的一种乡村形态和生活方式。中农富通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认为美丽乡村规划应坚持政府引导、村民参与、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坚持规划先行,规划与建设同步考虑,统筹兼顾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和谐发展,凸显村镇特色,构建美丽乡村产业布局的空间骨架,宜居的生态环境,良好的配套建设,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实现村务管理民主规范,村民生活品质提升。 做好美丽乡村规划是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和谐发展、持续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抓手。 2、美丽乡村如何结合现代农业进行统一规划设计? 十三五规划指出要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农业产业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基础,是当前镇、乡、村庄规划的产业支撑,是美丽乡村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京中农富通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在美丽乡村规划中,以农业产业为基础,挖掘地方特色产业,根据项目区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合理确定产业类型和规模、空间布局,制定产业发展路径,引入现代科技、现代管理、农业品种等,促进区域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整体提升一产水平,实现规模化、机械化生产;延长产业链,适度发展加工业;针对乡村的资源条件,合理开展农业休闲旅游等服务业。让农民不仅分享种养业而且分享加工流通休闲旅游带来的收益,通过美丽乡村的建设,达到“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富裕”的目的。 3、美丽乡村建设如何统筹休闲旅游业发展?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十三五时期重要的建设内容。北京中农富通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对美丽乡村的规划,重点突出地域特色,依托农村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养生养老、创意农业、农耕体验、乡村手工艺体验、科普教育、民俗体验、文化传承等为项目,依据各地具体条件,有规划地开发休闲农庄、乡村酒店、特色民宿、自驾露营、户外运动等乡村休闲度假产品,配套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构建建设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魅力美丽乡村综合体。

现代机动车感知质量评价标准

// 中国车辆感知质量评价标准 NORME DE COTATION QUALITE PERCUE CHINE 2008—04—XX 发布 2008—04—XX 实施 Q/DPCA 神龙汽车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神龙汽车有限公司 发布 内部使用

签字 下列人员参加了本标准编写和审核: DEPA/DVHL/SVH 徐昕

目次 前言 ............................................................................................................................................... III 标准演变 ............................................................................................................................................... IV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使用方法 (1) 4.1 评价 (1) 4.2 评价节点 (2) 4.3 评价人员构成 (3) 5 结果的应用 (3) 附录A (4) DPCA感知质量外部评价表 (4) 附录B .................................................................................................................. 错误!未定义书签。DPCA感知质量内部评价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基于旅游者行为研究的旅游感知和旅游认知概念

基于旅游者行为研究的旅游感知和旅游认 知概念 2008年2月 第22卷第1期 旅游科学 日墨皿墨置团亚圃 Feb.,2008 V o1.22.No.1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75(2008)一O1—0022—07 基于旅游者行为研究的旅游感知和旅游认知概念 白凯马耀峰游旭群 (1.陕西师范大学旅游-q环境学院;2.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陕西西安710062) 摘要:本文以旅游者行为研究为视角,运用互联网文献分析方法,在综合分析国内外旅游者行为研 究中旅游感知和旅游认知的实际运用和理论探讨的基础上,总结提出了以旅游活动的评价结果为核心的旅 游者感知和认知的概念. 关键词:旅游者行为;旅游感知;旅游认知;概念 旅游者作为旅游和旅游学研究的主体,一直受 到各国学者的重视卫j.旅游感知和旅游认知是旅 游者行为研究的主要内容.截至2006年9月,在中 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上输入主题"旅游感知"涉及到 的文章163篇;主题为"旅游认知"的文章为166 篇.通过"ElsevierSDOSChinaConsortium"学术搜 索引擎,以关键词"touristperception"进行搜索,涉 及文章143篇;"touristcognition"涉及文章l4篇.

感知和认知作为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同样是旅 游本源研究中旅游者行为研究的核心内容,如何从 旅游者行为研究的角度对这两个概念进行区分和界 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 ,心理学对感知和认知概念的定义 1.感觉和知觉 心理学研究中将感知分为两个不同的心理活动 阶段,其定义也是分别给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 ? 心理学一普通心理学》将感觉(sensation)定义为: 收稿日期:2007—03—12;修订日期:2007—12—7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不同群体入境游客旅游行为模式研究》(40271037)资助 作者简介:白凯(1974一),男,陕西师范旅游环境学院讲师, 博士.研究方向:旅游市场,旅游消费者行为,旅游管理体制 比较研究.马耀峰(1949一),男,陕西师范旅游环境学院教授,博导.研究方向:旅游开发和市场及GIS研究.游旭群(1963一),男,陕西师范旅游环境学院教授,博导研究方 向:认知评价以及应用认知研究. 客观刺激作用于感受器官,经过脑的信息加工活动 所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基本属性的反映.感觉 研究的初始者英国经验主义者J.洛克指出,感觉是 一 切知识的来源.感觉作为认识过程的初级阶段, 它为知觉及其他复杂认识过程提供了最基本的原始 材料.通过感觉,人们从外界获得信息.这些信息 在感觉系统的不同水平上经过加工,并与已经存储 的信息进行对照,得到补充,从而产生了对外界事物

浅谈美丽乡村规划

浅谈美丽乡村规划 【摘要】: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镇化规模的不断提高。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加上之前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造成乡村人口急剧下降,基础设施建设寨后,公共服务水平跟不上……乡村产业出现空心化,社会发展衰退,有的地方甚至出现“无人村”的现象,和之前欣欣向荣的乡村景象形成鲜明对比。这种状况在不少地方还在持续……参照国外,发达的工业化国家之前在城市化过程中也出现过类似情况。党和中央早就意识到这些问题,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美丽乡村的概念和具体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等中央会议也积极推进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美丽乡村的建设;并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本文立足广东沿海地区,主要从景观规划设计角度谈谈美丽乡村建设的策略和注意事项;为国家的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美丽乡村,城镇化,可持续发展,乡村振兴 1、因地制宜,挖掘地方特色,保留本土风貌。 乡村作为生态环境的重要载体,占据国土的大部分面积。在建设开发过程中,必须因地制宜,缺不能盲目复制城市的大道、大广场、高楼大厦等城市化产物;更不能停留在目前很多乡村低水平的建设水平上。应结合本土历史文化、风俗传统等要素,挖掘当地特色,要有前瞻性,建立绿色的、尺度宜人的、功能合理的、具有亲和力的小镇

空间。 谈到特色,不少地方已经做出探讨,起到榜样作用,并取得很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如深圳甘坑客家小镇,是以客家文化为主的休闲度假小镇;深圳观澜版画村是以版画产业为主导的,集旅游、文化、休闲于一体的村落;开平市的自力村,锦江里,马降龙等乡村是以华侨文化、碉楼建筑为特色的旅游目的地;还有的地方以红色文化、知青文化为主导,重现生产队时期乡村的场景,并集青少年科普、农家体验、户外拓展等于一体的休闲农庄……深受大众喜欢。 在设计风格上,应遵循本土风貌,避免盲目照搬国外的设计风格,如欧陆风等。应在充分认识和实践消化本土风格特征的同时,取长补短,注入现代的设计手法和理念,结合乡村特征,丰富和发展本土建筑风格,创新乡村景观,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更上一层楼。区别于简单的重复再建或低水平的翻新改造。 2、结合乡村特色,大力发展旅游休闲产业。 由于国家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大量乡村人口搬迁到城市生活。即使乡村还是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但是乡村人口数量和人员构成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人口构成从过去以第一产业为主,逐渐被第二、第三产业人员取代。大力发展旅游业和引导休闲产业的发展。 随着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会形成良性循环。空置的原居民房屋可以通过置换、出租、收购或自主经营等方式实行其自身价值,也不至于处于荒废状态。同时,原外迁的居民有一部分会出现回游,在自己

现代汽车感知质量评价标准

现代汉语期末考试试题上(一) 中国车辆感知质量评价标准 NORME DE COTATION QUALITE PERCUE CHINE 2008—04—XX 2008—04—XX Q/DPCA 神龙汽车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神龙汽车有限公司 发布 内部使用

签字 下列人员参加了本标准编写和审核: DEPA/DVHL/S 徐昕 VH

目次 目次.......................................................................... II 前言......................................................................... III 标准演变.......................................................................... IV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使用方法 (1) 4.1 评价 (1) 4.2 评价节点 (2) 4.3 评价人员构成 (3) 5 结果的应用 (3) 附录 A (4) DPCA感知质量外部评价 (4)

前言 本标准是根据中国消费者的习惯制定的对车辆进行主观感知评价的标准,是从中国消费者的角度对车辆进行评价的标准。 根据中国用户的消费习惯和要求的变化,本标准附录A及附录B也将演变,不定期进行修订。 本标准自2008年4月XX日开始实施。 本标准由技术中心整车部整车分部造型室提出。 本标准由技术中心整车部整车分部归口。 本标准由技术中心整车部整车分部造型室负责解释。

凤凰古城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感知与态度研究

凤凰古城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感知与态度研究(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旅游旅游管理2004级林治言) 摘要:随着中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的古城镇被商业开发,利用古城镇资源发展旅游以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创造就业、吸引投资等己成为一些地方政府的发展战略。但是,古城镇旅游的发展也对当地带来了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方面的各种负面影响。调查古城镇居民对旅游的感知与态度,了解旅游业发展给居民带来的各种影响,既能为古城的综合管理提供参考,也能为古城的保护提供数据和事实上的依据。本文结合国内外旅游业居民感知研究的基本理论,采用问卷调查、田野调查等方法对凤凰古城的居民进行了调查,通过运用Excel等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凤凰古城居民尽管感受到了旅游的负面影响,但对旅游普遍持欢迎的态度;而学历、职业状态、个人对旅游业的依赖程度是影响凤凰居民旅游感知与态度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旅游感知;态度;古城镇;古城旅游;凤凰古城 The Perceptions and Attitudes of Phoenix Ancient City Residents to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Lin Zhiyan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more and more ancient city have been developed. It has been a developing strategy for local governments to utilize ancient cities to boost local economy,create employments,attract investments and so on. while ancient city tourism inevitably generates economical,socio- cultural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s to locality. Therefore it is essential to investigate local residents’ perceptions and attitudes toward tourism and to understand tourism impacts from perspective of residents,which is beneficial not only to control tourism impacts and provide specific references of the management of the ancient cities,but also facilitate the protection of the ancient cities. This study’ goal is to test which factors effect resident ’perceptions and attitudes toward tourism.This empirical study investigated residents in Phoenix ancient city. After data-processing the findings are that education,employment state and personal dependence on tourism are main factors which effect residents’ perceptions and attitudes toward tourism. The residents of Phoenix ancient city have perceived negative impacts of tourism, but they generally have a welcoming attitude toward tourism. The residents of Phoenix ancient city can be grouped into active supporters and cold supporters. Keywords: Tourism perceptions ; Attitudes ;Ancient city; Ancient city tourism; Phoenix ancient city

浅谈美丽乡村规划设计

浅谈美丽乡村规划设计 摘要: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让农村成为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十三五农村工作思路和内容,注重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善。广东省提出集中力量,整合资源,连续三年每年投入14亿元巨额资金,建设42个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区。本文以仁化县青湖塘村、瑶塘村、断石村、夏富村为例,从总体设计及绿化设计等方面阐述对各村风貌整治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美丽乡村、风貌整治 一、现状调研 1、村庄人居环境 (1)老村以土坯层建筑为主,品质不高。 (2)自建新村缺乏统一规划,格局混乱。 (3)环卫设施缺乏。 2、片区概况 (1)青湖塘分片区,地处进入仁化县城和丹霞山风景区的门户位置,106国道沿线部分为建成区,风貌欠佳;部分以丹霞山为背景,竹林——稻田——村庄掩映,环境优美。 (2)瑶塘、断石村分片区,分列锦江两岸,靠近丹霞核心景区,自然条件优越,村居环境优美,服务配套设施完善,景观环境和品牌形象有待提升。 (3)夏富村分片区,以夏富古村为中心,周边辐射8个村庄,,是丹霞山风景区中重要的“景中景”,自然资源丰富,服务配套设施有待提升。 二、现状分析 1、现状用地情况 耕地保护与城乡建设的冲突现状用地以村庄用地、农田和建设为主,周边为风景林地和水体。规划范围内耕地转换为建设用地存在矛盾。 2、现状基础设施:基本能满足需求,需整治提升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青湖塘片区的道路交通、供电、燃气设施基本能满足村民需求,但环境卫生设施还有待提升。 (1)道路交通 106国道穿过黄屋村,是青湖塘片区联系县城的主要道路;次干路为进村道路,是联系主干路之间以及黄屋村内部功能片区的辅助性道路,老村内道路普遍狭窄弯曲,衔接不畅通,消防车辆无法进入,缺乏一些停车场地。 (2)环境卫生设施 全村有6个垃圾收集分点,1个收集总点,2名保洁员每天负责清理垃圾。垃圾由县环卫车统一清运,无垃圾填理场等垃圾处理设施。现状垃圾收集点离老村比较远,不够方便。 三、总体设计 1、青湖塘村 青湖塘村是“丹霞彩虹”规划的主体村之一,此次设计,通过复合功能(民宿与居住一体)、发掘文化内涵(本土特色符号运用)、景观塑造(传统元素及材料)等策略,打造具有“丹霞印象、门户新村”主题特色的印象民宿新村,设计内

基于旅游者感知的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

期末考试论文 题目:基于旅游者感知的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 —-以磁器口为例 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 专业:2010级旅游管理(旅游策划) 姓名:钟晓敏 学号:20100515473 指导教师:母泽亮 2012年12月12日

Based on tourists' perception of tourism destination image research ---- case study in Ciqikou 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 Institute of tourism geography and Tourism Management ( Planning ) 2010grade zhongxiaomin 20100515473 Abstract:With the high development of social material culture,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has been improved obviously, tourism industry with the obtained the remarkable rise and development. In gradually into the leisure time at the same time, the tourism destination choice is no longer a single blind, but according to their own preferences and tourism destination image character to select travel. So the tourists themselves perceive and tourism destination image in the absolute impact on tourist on destination choice. In Ciqikou as an example, through to Ciqikou passengers through questionnaire and oral advice, to study tourists on Ciqikou perception of the image, thus to Ciqikou image was established. Key words:Tourist perception Tourism destination image Ciqikou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国家旅游局最新制定)(2003) 一、前言 本标准文本包括三个核心内容:旅游资源分类、旅游资源调查、旅游资源评价。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旅游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国家旅游局规划发展与财务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尹泽生、魏小安、张吉林、汪黎明、陈田、牛亚菲、李宝田、潘肖澎、周梅、石建国。 二、引言 旅游资源是构成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我国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在旅游研究、区域开发、资源保护等各方面受到广泛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旅游界对旅游资源的涵义、价值、应用等许多理论和实用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本标准在充分考虑了前人研究成果,特别是1992年出版的《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试行稿)》的学术研究和广泛实践的基础上,对旅游资源的类型划分、调查、评价的实用技术和方法,进行了较深层次的探讨,目的是为了更加适用于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旅游规划与项目建设、旅游行业管理与旅游法规建设、旅游资源信息管理与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工作。 本标准是一部应用性质的技术标准,主要适用于旅游界,对其他行业和部门的资源开发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三、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旅游资源类型体系,以及旅游资源调查、等级评价的技术与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型旅游区(点)的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旅游规划与项目建设、旅游行业管理与旅游法规建设、旅游资源信息管理与开发利用等方面。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代码 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旅游资源 tourism resources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3.2 旅游资源基本类型 fundamental type of tourism resources 按照旅游资源分类标准所划分出的基本单位。 3.3旅游资源单体 object of tourism resources 可作为独立观赏或利用的旅游资源基本类型的单独个体,包括"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和由同一类型的独立单体结合在一起的"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 3.4旅游资源调查 investigation of tourism resources

浅析旅游目的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态度

以昭化区为例浅析旅游目的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态度 昭化区职业高级中学黄珍 摘要: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目的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态度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和重视。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态度是旅游发展状况的“晴雨表”,通过对此研究,可以从侧面反映出旅游业带来了哪些影响以及影响程度如何,且有助于了解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旅游目的地;旅游影响;居民态度 自昭化区提出建设宜居宜游幸福昭化、大力实施“文旅兴区”战略以来,昭化区貌可以说是旧貌换新颜,无论是在交通、基础设施还是在地区形象上等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那么,从旅游目的地居民的角度来看,发展旅游业给当地带来了哪些影响呢? 当地居民对这些影响的感知态度又是怎样呢?由于笔者本人所学专业为旅游管理,履行本职工作的同时经常协助区旅游局的各类旅游接待事务,与旅游目的地居民接触较多,通过对当地居民的观察及与他们交谈了解,现从经济影响、社会文化影响、环境影响等三个方面对当地的旅游感知态度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旅游目的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态度 (一)对旅游经济影响的感知 旅游目的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态度,普遍明显地体现在经济方面。通俗地来说,就是发展旅游让他们“有利可图”。在走访各旅游目的地如昭化古城、平乐寺等,当地居民均认为,政府发展旅游业,一是增加了本地居民收入,二是增加了本地居民的就业机会,三是促进了本地的经济发展,四是使本地居民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游走在昭化区旅游景区内,你会发现景区内真正外来开设门店的比较少,绝大部分都是原住居民,我们可以从他们的生活状态感觉出来他们生活的惬意;同时,发展旅游业除了投入更大的财力外,还需要更大的人力物力,因此当地居民们就近务工的比例很大。这些都说明了旅游业的经济

第五章 旅游资源和旅游地评价

幻灯片1 第五章旅游资源和旅游地评价 幻灯片2 本章主要内容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旅游资源和旅游地分类 ●旅游资源和旅游地的体验性评价 ●旅游资源的技术性评价 ●旅游地和旅游资源的综合性评价 幻灯片3 第一节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一、旅游资源,是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直接用 于旅游目的地的人工创造物。 ●旅游资源有这样一些内涵: ●旅游资源存在于旅游目的地,这就排除了从客源地到目的地之间的因素; ●“资源”的概念本身即意含着“有用”的内涵; ●旅游资源应该是直接用于欣赏、消遣等的因素,而不包括为了达到这些目的 而必须使用的纯粹接待因素; ●在不同的地方,旅游资源的构成不一样,一个地方只是纯粹属于接待的因素, 在另一个地方可能就是旅游资源。 幻灯片4 二、旅游地 ●一定地理空间上的旅游资源同旅游专用设施、旅游基础设施以及相关的其他条件有机 地结合起来,就成为旅游者停留和活动的目的地,即旅游地。 ●旅游地一般在空间上可分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旅游活动区,即旅游资源之所在; 第二部分是接待区,是服务设施集中的场所。 幻灯片5 旅游地的两种基本类型 ●第一种是以旅游业为主要产业的旅游地,旅游活动区和旅游接待区构成了旅游地土地 利用的主体。 ●第二种旅游地中,旅游业只是其重要产业中的一种,其土地利用结构自然也反应着这 一社区的其它功能,大部分国家的首都即属于这一种类型。 幻灯片6 三、评价的理论基础 ●根据评价的着眼点不同,可以将旅游资源和旅游地的评价分为三类: ●体验性评价 ●技术性评估 ●综合性评估 幻灯片7

第二节旅游资源和旅游地分类 ●一、旅游资源分类所依据的标准主要有四个: ●以旅游资源本身的特性作为分类标准: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 ●以旅游活动的性质作为分类标准:分为观赏型、运动型、休养型、娱乐型和 特殊型; ●以游客的体验性质作为分类标准; ●以综合资源的特性与游客体验作为分类标准。 幻灯片8 二、旅游地的分类 ●一般认为,旅游地可以划分为七个大类: ●自然风景旅游地 ●文化旅游地 ●历史古迹旅游地 ●娱乐旅游地(游乐园为主体) ●运动型旅游地(滑雪、登山等) ●产业旅游地(如以园艺业为主体) ●综合性旅游地 幻灯片9 第三节旅游资源和旅游地的体验性评价 一、一般体验性评价 一般体验性评价是由旅游者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对某一或一系列的旅游地(旅游资源)就其整体质量进行定性评估。 幻灯片10 二、美感质量评估 ●专业性质的旅游资源美感质量评价大都有旅游规划和管理上的实用目的。 ●这类评价一般是基于对旅游者或专家体验的深入分析,建立规范化的评价模型,评价 的结果多具有可比性的定性尺度或数量值,其中,对于自然风景质量的视觉美评估技术已经比较成熟。 幻灯片11 ●关于自然风景的视觉质量评估,目前较为公认的有四个学派: ●专家学派:制定了风景质量评估系统。 ●心理物理学派:引入信号检测方法。 ●心理学派(认知学派):侧重研究人对风景的审美过程 ●现象学派(经验学派):强调人在风景审美评判中的主观作用。 幻灯片12 第四节旅游资源的技术性评价 ●旅游资源的技术性评价,是指对旅游资源各要素对于旅游者从事特定旅游活动的适宜 程度的评估,大量技术性指标的运用是这类评价的基本特征。 ●这类评价工作一般限定于自然旅游资源评价。

旅游感知形象研究综述_1

旅游感知形象研究综述 1.1形象感知的因素 Goodrich、Pearce、Phelps、Calantone、Echtner和Ritchie以及Milman和Pizam研究了旅游目的地感知形象的影响因素,认为旅游感知形象与旅游者或潜在旅游者的行为动机、旅游决策、服务质量的感受以及满意程度等因素存在密切关系[11-16]Mayo认为旅游感知形象的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景色、气候和等方面的差异[17]。Anderssen 和Collberg也作了类似研究,发现目的地的感知形象存在8种属性差异[18]。Goodrich则对旅游者关于旅游目的地感知和判断的相似性做了评估,发现旅游者选择旅游目的地时,在娱乐和文化生活模式方面有相似性影响因素[19]。Po-Ju and Deborah在调查中发现,旅游目的地形象主要取决于旅游者或潜在旅游者的行为和人口等统计变量[20]。态度、行为和社会阶层方面的文化差异,会影响旅游形象的感知[21,22],在旅游目的地吸引下,在旅游客源国的影响下,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国家的旅游者会产生不同的旅游满意度;收入较低和水平较低的旅游者、低层社会的旅游者、老年旅游者对旅游形象感知的期望较低,会认为到国外度假是奢侈消费,因而旅游满意度较高。 由于旅游决策归因于目的地形象,国外许多研究者试图解释影响选择目的地感知形象的因素,Crompton的实证研究表明,不是所有的形象因素都会影响旅游决策[23]。旅游形象的感知属性,可以通过感知的目的地之间的类似性,识别旅游目的地形象相对于其他目的地形象的优势与劣势[24-31]。John认为通过RG对旅游感知形象进行评

估,避免了其它方法所产生的固有偏见,使旅游感知形象更利于解释旅游者或潜在旅游者各自特有的旅游环境结构,更有可能成为决策的相关因素[32]。Dann、Crompton、Iso-A-hola、Uysal和Jurowski则根据推拉,认为旅游者以及潜在旅游者的旅游动机,从本质上受制于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感知形象,理解旅游者所感知的旅游目的地形象能够有助于更好的研究旅游者以及潜在旅游者行为动机以及相关因素[33-36]。毕业论文 1.2旅游形象感知的类型研究 Gunn把旅游者或潜在旅游者形成的旅游感知形象概括为原生形象和诱导形象,原生形象指潜在旅游者还未到旅游目的地之前所形成旅游感知形象,而诱导形象则在旅游者实地旅游之后形成[37]。Fakeye 和Crompton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把旅游者和潜在旅游者所形成的旅游感知形象概括为原生形象、诱导形象和混合形象[38]。Gartner在旅游感知形象形成过程的研究中,把旅游感知形象分为明显诱导、隐藏诱导、自主原生等8个类型[39]。Gartner和Hunt在旅游感知形象变化的分析研究中指出,由原生形象和诱导形象构成的混合形象,决定着旅游感知形象在非本地居民和旅游者的变化[40]。Echtner和Ritchie 为了构建更为精确的旅游感知形象,衡量旅游者所形成的海外旅游目的地感知形象,分析了许多旅游目的地感知形象的类型特性,对旅游感知形象的评估起了很大作用[41]。 Baloglu和Brinberg则提出了旅游形象情感模型,运用了Russe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