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射线、线段导学案

直线、射线、线段导学案
直线、射线、线段导学案

4.2直线、射线、线段(1)

学习目标

(1)理解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及它们的区别和联系。

(2)掌握“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基本事实。

(3)理解直线、射线、线段等简单的图形,并用字母表示。

(4)理解简单的几何语言,能根据几何图形说出其几何意义。

学习重点: 直线射线线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简单图形的认识

学习难点: 两点确定一直线

温故知新:我们在小学学过直线、射线、线段,你能说出它们的区别与联系吗?

联系:

【自主学习,体验新知】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125-P126,完成下列问题:

探究活动1:(1)过一点O可以画几条直线?请画出来

(2)过两点A、B可以画直线吗?可以画几条直线?画出来并用简练的语言概括。

(1)经过一点可以画条直线。

(2)经过两点有条直线,并且直线。即:。

探究活动2:(1)观察图1,你能说出点P、O和直线l的位置关系吗?

(2)观察图2,尝试描述直线a和直线b的位置关系。

P

l

结论:(1)点O在直线l ,直线l 点O。(2)点P在直线l,直线l 点O.

(3)直线a和直线b相交于点O;当两条不同的直线有一个公共点时,我们就称这两条直线_______,这个公共点叫做它们的________。

探究活动3:想一想,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有哪些? a

①直线:··l②射线:··l③线段:

A B O A A B

①或②或③或

【合作探究,共同进步】

(你们有15分钟的时间合作探讨以上三个问题,加油!)

图1

a

b

·O

·A

·B

※※※※※※※※※※※※※※※※※※※※※※※※

【当堂检测】

1、 建筑工人在砌墙时,拉出的参照线就是直的;木工师傅用墨盒弹出的墨线也是直的,这些操作的依据是( )

A.线段有两个端点

B.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

C.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D.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线段AB 和射线AB 都是直线AB 的一部分。 ( )

(2)直线AB 和直线BA 是同一条直线。 ( )

(3)射线AB 和射线BA 是同一条射线。 ( )

(4)直线A ,b 相交于一点m 。 ( )

3、下列图形中,能够相交的是( )

4、用适当的语句表述图中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P

5、按下列语句画出图形:

(1)直线EF 经过点C ;(2)点A 在直线l 外;(3)画直线AB 、CD 相交于点B ;

【分享收获】

通过以上学习,说说你对直线、射线、线段又有了哪些了解?

【课外展示】

用直线、射线、线段设计精彩的图案,发挥自己的想象,课后完成自己的创作。

a

线段直线射线导学案

【课题】 4.1 线段、射线、直线 【学习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进一步理解线段、射线、直线,并会用不同的方式表示。 2、通过操作活动,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几何事实,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能够运用几何事实解释和解决具体情境中的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考点】 重点:1、线段、射线、直线的符号表示方法。 2、掌握“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几何事实。 难点:线段、射线、直线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考点:线段、射线、直线的符号表示方法及直线性质的运用。 知识铺垫: 1. 2. ①将线段就形成了射线;②将线段就形成了直线。 联系: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新知讲解: 1.直线的表示方法(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或用两个大写字母表示) (1)如图的直线可记作直线______或记作直线_______. m 射线和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类似直线的表示,我们一起来探究射线和线段的表示方法:2.射线的表示方法:(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或用两个大写字母表示) 如图就是一条射线,记作射线或记作射线. a 注意:射线有个端点,向个方向无限延伸.用两个大写字 母表示时,端点O应写在M的前面。 在下面的图中画射线AB、射线EF E 3.线段的表示方法:(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或用两个大写字母表示) a 如图就是一条线段,记作线段或记作线段.

A B 练一练: 指出下图中的直线、射线、线段,并表示出来 小组探讨课本第107页“做一做”。 (1) 过一点A可以画几条直线? (2) 过两点A,B可以画几条直线? 探究:经过一点可以画直线,经过两点能画直线,只能画。 (3) 如果你想将一根细木条固定在墙上,至少需要几个钉子? 猜想:如果将细木条抽象成直线,将钉子抽象为点,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结论:直线的性质:经过两点直线,简称“两点直线” 小试牛刀: 1、木匠师傅锯木料时,一般先在木板上画出两个点,然后过这两点能弹出一条笔直的墨线,而且只能弹出一条这样的墨线,这是为什么? 2、在一个平面内,经过一个点可以画条直线;经过两点可以画条直线;经过三点中的任两点可以画条直线;经过四点中的任两点可以画直线,最少可以画条直线、最多可以画条直线。 3、如图,已知平面上三点A 、B 、C. (1) 画直线AC ;(2)画射线BA ;(3)画线段BC. A . B . . C 当堂检测: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线段 B.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C.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射线 D.经过两点有无数条直线 2、下图中共有几条射线?能用图中字母表示的射线有几条?分别表示出来. 3、用一个钉子把一根细木条钉在墙上,木条可以绕着钉子转动,这是因为___________,要想钉稳木条,至少要钉_____________个钉子,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 4、表示一个点可用_____________来表示,表示一条直线可用_____________小写字母表示,也可以用它上面任意_____________个点的大写字母表示. 5、三条直线每两条都相交,则最多有_____________个交点,最少有__________个交点.

直线、射线、线段 导学案 教案

知识点:线段、射线、直线及其表示方法 问题情境1:判断几何语言表述是否正确 问题模型:判断直线、射线、线段、点的表示方法是否正确 求解模型: 例题:下列语句准确规范的是( ) A.直线a 、b 相交于一点m B.延长直线AB C.反向延长射线AO(O 是端点) D.延长线段AB 到C,使BC=AB 分析:A 选项中的点不可以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B 选项中直线不可以延长,C 选项中表示射线端点的字母要写在前面,故排除A 、B 、C 。 答案:D 练习:1.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经过一点的直线可以有无数条 B .经过两点的直线只有一条 C .一条直线只能用一个字母表示 D .线段CD 和线段DC 是同一条线段 答案:C 2. 延长线段AB 到C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点C 在线段AB 上 B.点C 在直线AB 上 C.点C 不在直线AB 上 D.点C 在直线AB 的延长线上 答案:B 3. 下列语句和图形相符的是( ) A.语句:点C 在直线AB 的延长线上 B.语句:线段AB 与直线a 不相交 C.语句:直线a 、b 、c 相交于点O 直线 表示方法:1.两个大写字母;2.一个小写字母 直线不可以延长,只可以延伸 直线上一点及其一旁的部分是一条射线;直 线上两点之间的部分 是一条线段 射线 表示方法:1.两个大写字母(表示端点的字母在前);2.一个小写字 母 射线不可以延长,只可以反 向延长 线段 表示方法:1.两个大写字母;2.一个小写 字母 线段不可以延伸,只可以延 长或反向延长

D.语句:反向延伸线段AB 为射线BA 答案: D. 问题情境2:根据作图语句画直线与点 问题模式:已知一点与一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画出图形 求解模型: 例题: 读出下列语句,并按照这些语句画出图形 (1)两条直线n 、6,相交于点P . (2)直线l 经过A 、B 、C 三点,点C 在点A 与点B 之间. (3)直线a 经过点A 、B ,点P 不在直线a 上. 分析:体会点与直线的关系. 答案: 练习:1. 如图,已知三点A 、B 、C , (1)画直线AB ; (2)画射线AC ; (3)连接BC . 答案:略 2.根据下列语句画出图形. (1)直线l 与直线m 相交于点A,直线m 与直线n 相交于点C,直线n 与直线l 相交于点B ; (2)点M 在直线l 外,点A 、B 、N 在直线l 上,并且点N 在A 、B 两点之间. 解:(1)如图 (2)如图 根据题意确定已知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先确定点,再经过该点的直线或不经过该点的直线 C A B l A B C n m A N B .M

直线、射线、线段 导学案

七年级数学导学案 4.2直线、射线、线段导学案 执教者:金峰初中吴盛兵 【学习目标】 1、掌握“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基本事实. 2、进一步认识直线、射线、线段,掌握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 3、初步体会几何语言的应用. 【学习重点】探究“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基本事实;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学习难点】图形语言与文字语言的相互转化. 【学习过程】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线段、射线、直线有哪些区别与联系? 区别: 联系:1、将线段向无限延伸可得到射线; 2、将线段向无限延伸可得到直线; 3、线段和射线都是的一部分. ★学习语言,探究新知 问题1.动手画一画并回答下列问题 (1)经过一点A能画出几条直线? (2)经过两点B、C 能画几条直线? 一、直线的基本性质: ; 可以简单说成:. 1、直线:记作 或记作 2记作 或记作 3记作 或记作 趁热打铁 1.判断下列几何语句是否正确 ①记作:直线A () ②记作:射线AB () ③记作:线段FE () A B C A B l l O A A B A E F ——1——

④ 如图,射线AB 和射线BA 表示的是同一条射线( ) 1、点A 在直线l ;直线l 点 A . 2、点B 在直线l ;直线l 点 B . 两条不同的直线有 公共点时,我们称这两条直线 ,这个公共点叫做它们的 . ★丰富语言,应用新知 1、请根据图形,写出相应的几何语言. ① ; ② ; ③ . 2、按下列语句画出图形. (1) 直线EF 经过点C ; (2)点P 在直线l 外; (3) 经过点O 的三条线段a 、b 、c ; (4)线段AB 、CD 相交于点B. 教师寄语:如果把人生比作线段,希望同学们像射线一样勇往直前,开创像直线一样无限美好的未来! C A B l B l A l B ——2——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线段、射线和直线》导学案

6.2 线段、射线和直线 【学习目标】 1、进一步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的概念. 2、会用字母表示线段、射线和直线. 3、理解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4、会用直尺画经过两个已知点的直线. 【重点难点】 1、重点:线段、射线和直线的概念和表示法. 2、难点:射线的表示法以及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实际应用. 【课前自学、课中交流】 阅读课文P145-146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知识链接】 1、在小学已经学过了直线、射线、线段.请你画出一条直线、一条射线、一条线段? 直线 射线 线段 2、如图:给出的直线、射线、线段.根据它们的性质,能相交的是 【自主探究】 1、线段的表示方法: 记作: 或 或 · a · B A

练习: A B C 图中共有 条线段,分别是 . (每条线段只需用一种方法表示) 2、射线的表示方法: 记作: 记作: 注意:用两个大写字母表示射线时,表示 的字母一定要写在前面. 练习: (1)射线AC 与射线AB 是同一射线吗?为什么? (2)射线AB 与射线BD 呢?为什么? 判断两条射线是同一射线的必须具备的条件: (1) (2) 3、直线的性质 (1)如果你想将一根细木条固定在墙上,至少需要几个钉子? 答: (2)经过一个已知点O 的直线,可以画多少条直线?请画图说明. 答: O · (3)经过两个已知点画直线,可以画多少条直线?请画图试试. · · 答: A B 猜想:如果将细木条抽象成直线,将钉子抽象为点,你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直线的基本性质: 经过两点有 条直线,并且 条直线; A B ·

简述为: 举例说明直线的性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在挂窗帘时,只要在两边钉两颗钉子扯上线即可,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 (2)建筑工人在砌墙时拉参照线,木工师傅锯木板时,用墨盒弹墨线,都是根据 (3)你还能从生活中举出应用直线的基本性质的例子吗?试试看: 4、直线有两种表示方法:①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②用两个大写字母表示. 记作: 记作: 或 5、平面上一个点与一条直线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①点在直线______;②点在直线______. 当两条直线有一个共公点时,我们就称这两条直线 ,这个公共点叫做它们的 . 6、如图,已知三点A 、B 、C , (1)画直线AB (2)画射线CA (3)连接BC ,在线段BC 上取一点D 【课堂小结】 1、三种图形的联系(请在横线上填上三者的变化) ______和______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B A · · a B A C

七年级数学上册 6.1 线段、射线、直线导学案(1)(无答案) 苏科版

班级 学号 姓名 学习目标: 1通过课本中的议一议,试一试,结合日常生活经验,感受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了解距离的含义。 2.初步了解直线,射线,线段,尝试用符号表示直线,射线,线段。 3.思考直线,线段的表示方法与射线的表示方法的差异。 学习重点:直线,线段的表示方法与射线的表示。 学习难点:直线,线段的表示方法与射线的表示。 一、知识梳理: 1.认识“直线”、“射线”、“线段”(如图1) ① ② ③ (1)图①是 ,有 个端点, (填能或不能)测量长度。这个长度被称为 。 (2)图②是 ,有 个端点, (填能或不能)测量长度。 (3)图③是 ,有 个端点, (填能或不能)测量长度。 2.线段的表示方法和性质(如图2) (1)用线段的两个端点来表示:点A 和点 B 为两个 点,图形可记作 或 。 (2)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 。 (3)性质:连接两点的所有线中, 最短。 3.直线的表示方法和性质(如图3) (1)用直线上的任意两点 和 ,直线可记作 或 。 (2)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 。 (3)性质:经过两点有 条直线,并且只有 条直线 4. 射线的表示方法和性质(如图4) (1)性质:射线有 个端点,它可以向 个方向 。 图1 图2 A B · · · A · A B B 图4 · B a A · 图3 · · ·

(2)图中的射线端点分别为: ,它们分别记作: 。 例题精讲: 例1.如图,平面内4个点A 、B 、 C 、 D ,根据下列要求画图。 (1)画射线AB ,直线AC,线段BC ; (2)连接点C 、D 和点A 、D ; (3)延长线段AD 到点E,使DE=CD ; (4)反向延长线段BC. 例2.如图,数一数,图中共有多少条线段? 三、尝试练习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一条线段只有两个端点 B 射线有两个端点 C 在连接两点的所有线中,线段最短 D 直线AB 与直线BA 表示同一条直线 2.平面上三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少有 个交点,最多有 个交点。 3.在一条直线上取三个点,最多可以确定 条直线。 4.如图,线段AB 上有C 、D 两点,则图中共有 条线段。它们是 A A B C D F 例2图 · · · · D A C B C 第4题

6.1线段、射线、直线 (1)导学案

6.1线段、射线、直线 (1)学案 姓名: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能正确区分“线段、射线、直线”,掌握其表示方法,理解并能运用相关性质、 公理; 2.感受美妙多变的图形世界中,培养观察、分析、比较、探究等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组间竞争等形式,培养团结合作精神,增强进取意识,激发良好的数学学习情感。 学习重点: 通过操作活动,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积累操作活动的经验。 学习难点: 掌握用字母表示“线段、射线、直线”的方法。 一、自主学习: 1. 阅读课本P148~P149,写出疑问: 2. 读下列语句,并画出图形: ⑴过两点B A 、分别画一条直线; ⑵经过两点B A 、画一条直线。 二、探索活动: 1. 情景创设: 为了吃到骨头,小狗可能走的路线有几条?你认为小狗选择的哪条路线是最短路线?请说明你的理由。 2.生活常识告诉我们: 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__________________最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 3做一做: 请大家观察P147地图,由火车站到汽车站,你可以走哪些路线,其中你认为哪条路线是最短的?为什么

4.(1)如图:线段可以用表示端点的两个大写字母来表示,也可以用一个小写字母来表示。 那么图(1)的线段可以记作_____或_____或_____。 (2)射线可以用表示端点和射线上另一个点的大写字母来表示。 (表示端点的字母必须写在前面) 那么图(2)的射线可以记作_____ (3)直线可以用表示直线上任意两个点的大写字母来表示,也可以用一个小写字母 来表示。 那么图(3)的直线可以记作_____或_____ 5.议一议: (1)图中以A 为端点的线段有多少条?以B 为端点的线段有多少条?以C 为端点的 线段有条?以D 为端点的线段有多少条?图中一共有多少条线段? A B C D (2)下图中各有多少条线段?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 …… 三、巩固练习: 课本P 149 练一练 四、课堂总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A B a A B 图1 图2 A B 图3 m

四年级上册线段直线射线教学设计

四年级上册《线段直线射线》教学设计学科:数学备课人:陈占锋授课时间:10.10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 内容来源: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 主题:线段直线射线 课时:第一课时 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 设计者: 目标确定的依据 (一)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图形的认识 1、结合实例了解线段,射线和直线。 2、体会两点间所有的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二)教材分析 本课的知识是人教版教材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线段、直线和射线》,本节课是小学二年级学习感知过的直线和线段的初步认识基础上,开始比较系统的研究线段、直线和射线的联系和区别,也是以后研究学习角、垂线、三角形、四边形等图形的基础。 (三)学情分析 线段、直线和射线对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图形,又是容易混淆的知识。虽然学生在低年级时已初步接触过线段,但当时只是感性的初

步认识。这次是学生第一次同时接触,要把感性的认识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在感知方面会有一定的困难,这就需要借助直观和实际的例子加以说明,采用观察想象、抽象概括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三线的特征及区别联系。 (四)学习目标 1、学生通过实例观察,认识线段,直线和射线,经过小组交流,探究线段,直线和射线的特点,在心中生成线段,直线和射线的抽象概念。 2、理解线段,直线和射线的概念和各自的特点,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填写表格,展示和评比等理解并掌握线段,直线和射线的区别和联系,巩固知识。 3、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感受线段,直线和射线与生活的联系,积累数学活动的基本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实践能力。 (四)评价任务 1、通过学生能正确解决问题,能在小组交流中正确描述线段,直线和射线的特点和举例,完成目标一。 2、根据学生小组合作,正确的填写表格,评比和展示,能否正确区分线段,直线和射线的不同和联系,完成目标二。 3、通过学生对线段,直线和射线的理解的基础上,能够正确的完成实践操作的问题,完成目标三。 二、学习重点:理解射线、直线和射线的特点。 三、学习难点:理解射线、直线和射线的区别和联系。

秋七年级数学上册 4.2 直线、射线、线段 第1课时 直线、射线、线段学案

几何图形初步 4.2 直线、射线、线段 第1课时直线、射线、线段 学习目标:1.了解直线、射线、线段的联系和区别,掌握它们的表示方法. 2.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性质,并能初步应用. 3.会用几何语句描述几何图形,能根据几何语句画出相应的几何图形. 学习重点:1.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 2.建立几何语句与几何图形之间的联系. 学习难点:建立几何语句与几何图形之间的联系. 使用要求:1.阅读课本P128-P129; 2.尝试完成教材P129练习题; 3.限时15分钟完成本导学案(合作或独立完成均可); 4.课前在小组内交流展示. 一、自主学习: 1.学校总务处为解决下雨天学生雨伞的存放问题,决定在每个班级教室外钉一根2米长的装有挂钩的木条.本校三个年级,每个年级10个班,问至少需要买几颗钉子?你能帮总务处的老师算一算吗? 2.P128的探究.

(1)在墙上固定一根木条,至少要几个钉子?动手试一试. (2)动手作图试试: ①过一点O可以作________直线. ②过A、B两点________(能或不能)作直线,能作_________直线. 再过下面的C、D以及E、F两点作直线试试看 注意:直线没有端点,是向两方无限延伸的,画直线时要画出向两方无限延伸的部分.3.直线公理: 直线公理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你能举出几个例子吗? 二、合作探究: 1.直线有几种表示方法? (1)如图的直线可记作直线______或记作直线_______.(2)用几何语言描述右面的图形,我们可以说: 点P在直线AB______,点A、B都在直线AB_____.(3)如图,点O既在直线m上,又在直线n上,我们称直线 m、n 相交,交点为O. 想一想,如果两条直线相交,会有几个交点,作图试试.m m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导学案:4.2 直线、射线、线段(1)

第4学时4.2 直线、射线、线段(1) 学习目标:1.了解直线、射线、线段的联系和区别,掌握它们的表示方法. 2.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性质,并能初步应用. 3.会用几何语句描述几何图形,能根据几何语句画出相应的几何图形. 学习重点:1.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 2.建立几何语句与几何图形之间的联系. 学习难点:建立几何语句与几何图形之间的联系. 一、自主学习: 1.学校总务处为解决下雨天学生雨伞的存放问题,决定在每个班级教室外钉一根2米长的装有挂钩的木条.本校三个年级,每个年级10个班,问至少需要买几颗钉子?你能帮总务处的老师算一算吗? 2.探究. (1)在墙上固定一根木条,至少要几个钉子?动手试一试. (2)动手作图试试: ①过一点O可以作________直线. ②过A、B两点________(能或不能)作直线,能作_________直线. 再过下面的C、D以及E、F两点作直线试试看 注意:直线没有端点,是向两方无限延伸的,画直线时要画出向两方无限延伸的部分.3.直线公理:

直线公理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你能举出几个例子吗? 二、合作探究: 1.直线有几种表示方法? (1)如图的直线可记作直线______或记作直线_______. (2)用几何语言描述右面的图形,我们可以说: 点P 在直线AB______,点A 、B 都在直线AB_____. (3)如图,点O 既在直线m 上,又在直线n 上,我们称直线 m 、n 相交,交点为O . 想一想,如果两条直线相交,会有几个交点,作图试试. (4)读下面的几何语句,画出图形. ① 点A 在直线a 外 ② 直线AB 、CD 相交于点B ,点E 在直线CD 上. 2.在直线上取点O ,把直线分成两个部分,去掉一边的一个部分,保留点0和另一部分 就得到一条射线, 如图就是一条射线,记作射线OM 或记作射线a . 注意:射线有一个端点,向一方无限延伸. 在下面的图中画射线AB 、射线EF m P m a

《直线、射线、线段》导学案

《直线、射线、线段》导学案 江夏四中----蔡晚荣 [教学目标] 1.了解直线、射线、线段的联系和区别,掌握它们的表示方法. 2.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强的性质并能初步应用. 3.会用几位语言描述几何图形,能根据几何语句画出相应的几何图形。 [学习重点] 1.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 2.建立几何语句与几何图形之间的联系。 [学习难点] 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及三种几何语言之间的转换。 一、情境引入,目标导学 [课堂前置·进门测] 1.直线、射线、线段的区别 2.直线、射线、线段的联系。 二、提出问题,合作探究。 1.问题1:经过点A能画几条直线? 经过两点A、B能画几条直线?

2.由此可以得出一个基本事实: (1)经过两点有条直线,并且只有条直线。 简单说成 (2)在生产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原理的例子。 (3)直线的表示方法: ① ② (2)点和直线的位置关系。 (3)当直线遇到直线: (4)你能用适当的语句表述下图中点 与直线的关系吗? 4.线段、射线的表示方法: (1)线段的表示方法:

记作:线段AB记作:线段a (2)射线的表示方法: 记作:射线OP记作:射线b 5.判断对错: ①记作:直线A() ②记作:射线BA() ③记作:直线ab() ④记作:线段BA() ⑤画一条2cm的直线。() ⑥如图,直线AB和直线AC表示的是同一条直线() ⑦如上图,射线AB和射线BA 表示的是同一条射线.() 6.我说你画:已知点O、P、Q(如图) ①画线段PQ②画射线op③画直线OQ 三、初用新知,小试牛刀。

し (一)按下列语句画出图形。 (1)直线EF经过点C (2)点P在直线外。 (3)线段AB、CD相交于点B (二)讲一讲:请用适当的语言表述图中的关系。 四、当堂检测,达标反馈。 1.表示下列图形;: (1)(2)(3) 2.按下列语言作图 (1)连接AB.CD (2)作直线AD (3)作射线CB,交直线AD于点O (4)过点O作一条直线,交线段AB于M.交线段CD于N. 3.在同一平面内,有三点A、B、C,每过两点画直线,可以画几条? 4.指出下图中线段、射线、直线分别有多少条?

4.2直线、射线、线段 教学设计

4.2直线、射线、线段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思想: 在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发展水平上,从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经验出发,通过把一些实物抽象成数学模型,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思想和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并能运用逻辑思维,将数学概念进行联系和拓展,从而从线段开始逐渐推广到射线和直线。通过练习和小组讨论交流的方式让学生更清楚的掌握不同图形之间的区别,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动手、动口、动脑及互相合作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事实; 叙述两点间距离的含义; 掌握点、线段、射线、直线的表示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建立初步的符号感; 经过实物研究、合作讨论等方式,共同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发展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组操作固定硬纸条等活动,树立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探索精神; 通过对直线的性质的探究,初步认识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点和线的表示方法,线段和直线的两个结论。 难点:认识线段、射线、直线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准备: 有关本课的投影胶片、手电筒、20厘米长的线、教鞭、末端连着的两根电视机天线、两个钉子和一根木条。 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提出问题: 如图:建筑工人在砌墙时,如何拉参照线?木工师傅据木板时,怎样用墨盒弹墨线?

(教学活动必须要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在这些学生很熟悉的生活例子中开展教学,既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又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动机,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这也是课改的理念之一。) 2.(1)要在墙上固定一根木条,至少需要几个钉子? (2)经过一点O画直线,能画出几条?经过两点A、B呢? 经过探究可以体验我们学过的直线的一个性质: 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 教师结论:由于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因此我们经常用一条直线上的两点来表示这条直线。 3.展示一些常见品:20厘米的线、教鞭。 (在上面的引导及以前知识的铺垫下,学生很容易就得到了线段的形象。) 为了便于指出它们,常用上面的方式来表示线段。 (板书:线段的表示方法。) 4.观察下面一张投影片并提问:小明每天上学选择哪一条路最近? 对于这一个问题,学生会毫不犹豫地回答中间一条,从而得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板书这一知识点。) 注意纠正:“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的错误说法。 再提出:线段AB的长度,就是A、B两点之间的距离。 两点之间的距离是指连结两点的线段长度而不是线段本身,这是一个数量概念。要求学

4.2直线、射线、线段导学案第1课时

4.2直线、射线、线段导学案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事实。 2.掌握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 3.理解直线、射线、线段的联系与区别。 【学习重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直线的性质,会用字母表示图形和根据语言描述画出图形。 难点:根据语言描述画出图形,建立图形和语言之间的联系。 【自主学习】 1.直线的基本性质是。 2.点一般用表示。 3.直线的表示方法有两种:(1)用表示;(2)用表示。 4.射线的表示方法有两种:(1)用表示;(2)用表示。 5.线段的表示方法有两种:(1)用表示;(2)用表示。 6.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情况:分别是和。 7. 叫做两条直线相交。探究一直线的基本性质 1.操作:如果你想将一根木条固定在墙上,至少需要几个钉子?动手试试看。 (1)请你先用一个钉子,是否可以转动木条?这说明了什么? (2)请你再用两个钉子,是否可以转动木条?这又说明了什么? (3)猜想:如果将木条抽象成直线,将钉子抽象成点,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2.直线的基本性质有两层含义:(1)(2)。 3.思考:你还能从生活中举出应用直线基本性质的例子吗?试试看。

探究二 直线、射线、线段的区别与联系 请同学们先自己画出一条直线,一条射线,一条线段,然后小组合作讨论它们的区别与联系,并将讨论的结果填入下表。 探究三 直线、射线、线段的画法与表示方法 例1.如图所示,已知三点A 、B 、C 按下列语句画出图形。 (1) 画出直线AB (2) 画出射线AC (3) 画出线段BC 例2.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有几条直线?用字母表示出来 (2)图中有几条射线?用字母表示出来 (3)图中有几条线段?用字母表示出来 例3 请同学们讨论下面的问题: (1) 当平面上有一个点时,过该点可以画出直线的条数 (2) 当平面上有两个点时,过两点可以画出直线的条数 (3) 当平面上有三个点时,过每两个点可以画出直线的条数 · B A · · C A B C D

沪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线段、射线、直线

相关资料 4.2 线段、射线、直线 学习目标: 1、能在图形中找出线段、射线、直线并会用符号表示。 2、通过操作活动,知道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等事实,积累操作活动经验。 3、初步应用几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研究几何图形的意义。 学习重点:线段、射线、直线的符号表示方法。 学习难点:培养学生学会一些几何语言,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习过程: 一、知识回顾: 1.在小学已经学过了直线、射线、线段.请你画出一条直线、一条射线、一条线段? 2、填写下列表格: 二、自主探究: 1.生活中的、都可以近似的看成线段,线段有 个端点。 2.将线段就形成了射线,、 所射出的光线都可以近似的看做射线,射线有个端点,可向延伸。 3.将线段就形成了直线, 可以近似的看做直线,直线有个端点,可向延伸。 综上所述:1.线段有个端点,长度有限,可以度量 2.射线有个端点,长度无限,无法度量 3.直线有个端点,长度无限,无法度量 线段、射线、直线的表示方法(3 分钟)

1.线段的表示方法: <1>一条线段用它的两个端点的大写字母表示,记作或。 <2>一条线段可以用一个小写字母来表示。记作 2.射线的表示方法: 用两个大写字母表示,记作 3.直线的表示方法 <1>用这条直线上的两个点表示,记作或; <2>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可记作。 三、归纳总结: 四、随堂练习: 1.直线有个端点,可向延伸,度量。 射线有个端点,可向延伸,度量。 线段有个端点,度量。 2、.下图的直线可以表示为或。 A B a 3、1.读下列语句,并画出相应的图形。 (1)经过两点 M、N 画出一条直线 (2)经过点 O 的三条线段 a、b、c. (3)点A 在直线 l 外 (4)线段 AB、CD 相交于点 B 4、下图中有多少条线段,分别用两个大写字母表示出来。

直线射线线段导学案

4.2直线射线线段(第三课时)执笔:陈墩增审核:道标审批:编号: 授课人:授课时间:姓名:小组: 学习目标:1.理解线段的中点它是线段中有关计算的条件。 2?在理解线段的中点的基础上明白三等分点、四等分点……..知道线段之间的比例关系。熟练掌握求线段长度的计算方法。 学习重点:禾U用线段的和、差、倍、分求线段的长度。 学习难点:理解数学思想与线段长度的求法关系。 知识连接:线段的和、差、倍、分的概念以及线段的中点、等分点的性质。 体会线段是可度量的,如何求线段的长度是我们必须掌握的基本功。自主学习:阅读课本例题。 学法指导:合作探究反思提升 合作探究: 探究1、利用线段的和差求长度 如图已知线段AB=12cm线段AB上有一点C且BC=4cm,M是AC的中点,求线段AM的长度. A, _________ B 解:由题意可知AC= 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 cm因为点M是AC的中点, 所以AM= __________ AC=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cm 那么如果画b-a呢?或者a+2b 2a-b等请同学们回去以后完成。 达标测评: 1、如果线段AB=5cm,BC=4cm,且A.B.C 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那么线段AC的长 是_____ 。_ 2、如图,已知点B、C是线段AD上的两点,E是AB的中点,F是CD的中点,若线段AB是线段CD的2倍,线段AE比线段CF长4, BC=7,求线段AD的长度。 A, ,E ,B ,C ,F ,D 3、如图,点C在线段AB上,AC=8cm,CB=6cm,点M、N分别是AC、BC的中点 探究2、利用方程思想求线段的长度 如图,已知线段AB=2cm延长AB到C使BC=3/2AB , D是线段AB的中点。 (1) (2) (3) 求线段CD的长度。 线段AC是线段DB的几倍? 线段AD是线段BC的几分之几? A, ,D ,B ,C 解: (1)设BC=3xcm , 则AB= ,因为AB=2cm,所以,解得x= 所以BC= 。 又因为D是AB的中点,所以AD= ,即CD= = cm. ⑵由(1)知AC=- cm,BD= cm,所以AC= DB. ⑶由(1)知BC= cm,AD= cm,所以AD= BC. A, _______ B a)求线段MN的长。 b)若C为线段AB上任一点,满足AC+CB=a cm,其他条件不变,你能猜想MN的长度吗?并说明理由。 c)若点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且满足AC-BC=b cm,M、N分别为AC、BC 的中点,你能猜想MN的长度吗?请画出图形,写出你的结论,并说明理由。 总结感悟:求线段长度的方法: 学案整理: 探究3、尺规作图 如图,已知线段a和b,请画一条线段使它等于a+b.

线段、直线、射线导学案

线段、直线和射线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四年级上册第60~6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知道什么是线段、直线和射线,能正确区分线段、直线和射线。 2、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 3、经历认识线段、直线和射线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知道什么是线段、直线和射线,能正确区分线段、直线和射线 教学准备:课件和题卡 教学过程 一、引导学生观察单元主题图。 教师:你从图中看见了哪些数学现象? 学生观察后相互说一说,然后抽几个学生汇报。 教师:对了,这幅图中有很多线和角,生活中也有很多线和角。这节课我们就先来研究线。板书:线。谈话引入新课师:同学们都看过《西游记》吧!还记得齐天大圣孙悟空手里那根金箍棒吗?它能小成一根针藏在他的耳朵里,也能无限的变长,上天入地,可神奇啦!今天老师也给大家请来了几位朋友,它们有的也有这样的本领,同学们想认识它们吗?(想)让学生充满好奇感进入新课。 二、自主学习探究: 学生自主学习教材61和62页完成下表: 1.检查线段情况。 (1)出示幅电线图。 教师:同学们看一看两根电线杆之间的一段电线。将一段电线画在黑板上,并明确:这就是线段。 (2)结合电线引导学生认识线段的基本特征:有2个端点、直的(先让学生观察、口说,在集体归纳) (3)能说一说生活中看到过哪些线段吗? 学生回答略。 (4)引导学生在两点之间画线(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在纸片上画),让学生思考:你发现了什么? 指名回答,结合黑板上的板演图(教师可以作适当的补充)进行集体交流:在两点之间可以画很多条线,其中线段最短,线段的长度就是两点之间的距离。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线段、直线、射线和角》导学案

第三单元《线段、直线、射线和角》 第1课时:直线、射线和角 学习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三者之的和别。 2、使学生认识角和角的表示方法,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3、培养学生关于线段、射线、直线和角的空间观念 学习重点:正确建立射线的概念。 学习难点:使学生理解角的边是两条射线。 一、自主学习 1、认识射线、直线和线段 (1)、生活中射线的例子(手电筒、汽车灯、太阳射出的光线)。 注意射线的端点、方向,长度 (2)、直线(电视画面上向远方无限延伸的铁轨) 注意直线的端点、方向,长度 (3)、要求学生画一条射线和一条直线。 (4)、线段(注意线段的端点、方向,长度) 2、学生讨论:直线、射线和线段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并分别画出2条以上的直线、射线和线段。 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画直线、射线和线段方法: (小组合作完成,一组展示,其余补充、评价)友情提示:画射线的方法先点一点,再沿着尺的一边画射线 名称端点方向长度图例 直线

射线 线段 三、认识角 1、角的定义及相关概念 2、角用什么符号表示 3、角的画法:在练习本上练习①画出一点,从这一点引出一条射线;②从这一点再引出另一条射线;③写出各部分名称。用∠1表示。 四、过关检测: 1、p36页做一做 2、p39页练习四第1、2题 3、把5厘米长的线段,向两端无限延长,得到的是一条()。 A:直线B:线段C:射线 提示:想一想:直线、线段和射线各有什么特点? 直线、线段和射线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4、一条射线长100厘米。A:正确B:不正确 提示:想一想:射线的长度是有限的吗? 课后总结:

线段射线直线导学案

4.1线段、射线、直线 课型:新授课课时:第1课时设计者:沈建 【学习目标】——导向 1.在现实情境中了解线段、射线、直线的描述性定义和表示方法,理解直线的性质,充分感受生活中所蕴含的丰富多彩的几何图形. 2.通过识图、辨析、观察、猜测、验证等数学探究过程,发展几何意识、合情推理和探究意识.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类比、联想、猜想等思维能力,培养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习重点】 线段、射线、直线的描述性定义和表示方法,理解其性质。 【学习难点】 线段、射线、直线的描述性定义和表示方法,理解其性质。 【导学过程】——导法 一、问题 用3分钟仔细阅读课本106页的内容,完成自学检测一 1.生活中的、都可以近似的看成线段,线段有个端点。 2.将线段就形成了射线,、 所射出的光线都可以近似的看做射线,射线有个端点,可向延伸。 3.将线段就形成了直线, 二、探究: 探究1: 1、线段、射线、直线的概念 线段作图: 线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射线作图: 射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直线作图: 直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思考: ⑴线段、射线、直线之间有什么的联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年级数学上册 4_1 线段、射线、直线导学案(新版)北师大版

第一节线段、射线和直线 【学习目标】 1.使学生在了解直线概念的基础上,理解射线和线段的概念,并能理解它们的区别与联系.2.通过直线、射线、线段概念的教学,培养几何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用运动的观点看待几何图形.3.培养对几何图形的兴趣,提高学习几何的积极性. 【学习重难点】重点: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 难点:对直线的“无限延伸”性的理解. 【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 【学习过程】 模块一预习反馈 一、解读教材 1、分组活动一:阅读教材第106页第一、第二段,并观察两个图形,完成下面问题。 绷紧的琴弦、人行横道线都可以近似看做线段,线段有 端点,将线段向一个方向无 限延长就形成了。它有端点,将线段向两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成了。它有端点。生活中哪些物体可以近似地看做线段、射线、直线? 看哪个小组举例最精彩、形象; 2、线段射线和直线的比较 概念图形表示方法 向几个方 向延伸端点数 可否度量 线段

直线 即时练习: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直线A B和直线BA是同一条直线。……………………( ) 师生备注 (2)射线AB和射线BA是同一条射线。……………………( ) (3)线段AB和线段BA是同一条线段。……………………( ) 二、自主学习(P106——107) 5、探究:(1)经过一个已知点A画直线,可以画多少条? (2)经过两个已知点A、B画直线,可以画多少条? (3)如果你想将一根细木条固定在墙上,至少需要几枚钉子? 解: 归纳:经过两点有且(“有”表示“存在性”,“只有”表示“唯一性”) 模块二合作探究 (1)直线l上有一个点则线段有条,射线有条; (2)直线l上有二个点则线段有条,射线有条; (3)直线l上有三个点则线段有条,射线有条; (4)直线l上有四个点则线段有条,射线有条; (5)直线l上有n个点则线段有条,射线有条. 3、典例示范:根据条件作图,如图,A、B、C三点不在同一直线上,按要求画图。 (1)画线段AB;(2)画射线BC;(3)画直线CA;(4)经过点A画直线a与线段BC交于点D。

直线、射线、线段导学案

《直线、射线、线段》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会用字母表示直线、射线、线段; 2、理解直线、射线、线段的区别和联系; 3、理解并掌握直线的性质; 4、会根据语言描述画出图形。 学习过程: 1、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 分别画一条直线、射线、线段,并用两种方法表示。 2、直线、射线、线段的区别与联系: 联系:。

3、画出点和直线的所有位置关系。 .O .A .B 归纳:点和直线共有种位置关系,分别是:。 4、直线的性质: 画一画:(1)经过一点O可以画几条直线? (2)经过两点A、B可以画直线吗?如果可以,可以画几条? 做一做:如果你想将一根小木条固定在木板上,至少需要几个钉子? 归纳:直线的性质: 思考:经过三点能不能画直线?四点呢? 练习: 1、建筑工人在砌墙的时候经常在两个墙角分别立一根标杆,在两根标杆之间拉一根参照线,这根参照线就是直的,这其中的道理是:。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线段AB和射线AB都是直线AB的一部分; (2)直线AB和直线BA是同一条直线; (3)射线AB和射线BA是同一条射线; (4)把线段向一个方向无限延伸可得到射线,向两个方向无限延伸可得到直线; (5)延长直线AB; 3、按下列语句画出图形: A . D . (1)连接BD、AD; C . (2)画直线AB,CD,它们相交于点E. B . (3)做射线AC,与线段BD相交于点O。

4、(1)直线EF 经过点C ; (2)点A 在直线a 外; (3)经过点O 的三条直线a 、b 、c ; (4)线段AB ,CD 相交于点B. 3、指出右图中线段、射线、直线分别有多少条? 4、观察下图,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直线OM 和直线MN 是同一条直线.( ) (2)射线NM 和射线NO 是同一条射线.( ) (3)射线OM 和射线ON 是同一条射线.( ) (4)射线NO 比线段NM 短. ( ) 6、如图,(1)点C 在直线AB______; (2)点O 在直线BD____, (3)过点A 的直线共有____条,它们分别是 。 1.下面几种表示直线的写法中,错误的是( ) A. 直线a B. 直线Ma C. 直线MN D. 直线MO 2.下列四个图中的线段(或直线、射线)能相交的是( ) A.(1) B.(2) C.(3) D.(4) 4.下列语句正确的是( ) A .点a 在直线l 上 B .直线ab 过点p 1() C D 2() D 3() D B 4() D

《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教学设计

《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借助生活情境,使学生认识线段、直线和射线,知道他们的联系和区别。 2、会用字母正确地表示线段、直线和射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悟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线段、直线和射线的含义及特征。 教学难点:体会线段、直线和射线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突破: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线段、直线、射线的特点以及它们的区别与联系。 过程与方法:线段、直线和射线是一组比较抽象的图形,学生直接感知有一定的困难,教学中要让学生多结合生活实际体验线的特征,并发现它们的区别于联系。 教具准备:直尺或三角板、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启发思考。 谈话出示课件:1你认为小虫子走那条路最近?你是怎么想的?(学生说) 2、这条路线就可以看成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呢?(线段) 师:对,他就是我们以前学过的老朋友线段,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它,进一步学习线段。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一)认识线段。 1、课件出示图片和一根细绳。 师:一段拉紧的绳子和绷紧的弓弦都可以近似地看作线段。 (设计意图:教师创设生活中有关线条的美丽图片,激发、点燃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请你仔细看看,线段长得什么样?(直直的,有两个端点) 3、画一画。 你们想不想自己也画一条线段呀?((学生独立画,然后展示交流。要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画的?) 4、你能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可以近似地看作线段吗?(如:拉直的鞋带,拉直的毛线,书的边,课桌的边,信封的边等等) 5、教师教学线段的字母表示方法,强调两个端点,线段AB或线段BA)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画线段,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二)认识射线。 师: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线段,同学们猜想一下,如果我们将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你想是什么结果?你能试着画出来吗? 教师在黑板上画。 让学生观察这条线的特点。学生交流。(只有一个端点,直直的) 教师小结:像这样只有一个端点的线,叫射线。 画一画: 如果给你一个点,你能画出一条射线吗? 让学生画射线,并教学用字母表示,射线AB (强调必须要从射线的起点开始读) 师:如果让你接着画射线,你能画多少条射线呢? (学生画,教师观察指导) 指名学生回答,分别画了多少条?还能再继续画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