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外伤病人健康教育优选稿

颅脑外伤病人健康教育优选稿
颅脑外伤病人健康教育优选稿

颅脑外伤病人健康教育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颅脑外伤病人健康教育

1、颅脑外伤病人初期嘱家属加强陪护,指导发现头晕、疼痛加重、呕吐、烦躁不

安、意识改变等异常情况及时通知护士。

2、颅高压病人做好颅高压健康教育(见前)。

3、保持情绪稳定,鼓励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大便,注意保暖,预防感冒,避免用力咳嗽使颅内

压力增高。

4、保持病房安静,减少探视。以利于病人充分休息。

5、进行室内活动,逐步延长活动时间,家属注意病人的安全,避免摔倒。

6、有语言、肢体功能障碍病人做好语言、肢体功能锻炼。(见前)

7、有脑脊液漏病人指导避免填塞、冲洗、用力擤鼻,耳漏病人应患侧卧位,避免

逆行感染。

8、有伤口病人做好皮肤护理指导,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观察伤口敷料情况。

9、做好围手术期指导:术前保持乐观情绪,注意保暖,增加营养摄入,戒烟戒

酒,训练床上大小便;术后增加营养摄入,活动指导。

10、恢复期鼓励病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如刷牙、洗脸、梳头、穿衣、如厕等,增

强生活自理能力。

11、绝大多数患者头皮上都留有手术瘢痕,有时会有痒或轻微疼痛的感觉,告诉病

人这些都属于正常现象,一般术后一月内不宜洗头,可以用温水毛巾擦拭。即使一月后可以洗头了,也不能用手抓,以防伤口破损而发生感染。手术中作去骨瓣的患者注意骨窗部位的保护,外出需戴帽,出院后避免去公共场所。12、按时遵医嘱服用药物。不可擅自减量、增量或改

浅析危重颅脑外伤患者的神经外科临床治疗

浅析危重颅脑外伤患者的神经外科临床治疗 发表时间:2016-03-28T16:45:07.830Z 来源:《健康世界》2014年21期供稿作者:曾军陈燕刘俊杰 [导读] 福建省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驻点厦门市第一看守所对颅脑外伤危重患者实施高压氧治疗时机极为重要,越早使用就能促进患者越好地恢复,预后效果也越好。 福建省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驻点厦门市第一看守所 361004 摘要:目的:对颅脑外伤的危重神经外科患者临床治疗的方法进行探讨。方法:依据我们医院的36例患者所随机划分的两组对照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给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高压氧的治疗,研究组也是如此治疗,但不同的是,两组高压氧治疗的实施时间,对照组在患者发病1个月之后实施高压氧治疗,而研究组则在患者发病后的1个月之内实施高压氧治疗,最后把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前,他们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没有显著统计学上的差异;经过了治疗后研究组的患者评分水平和对照组的患者相比具有了很大改善。结论:对颅脑外伤危重患者实施高压氧治疗时机极为重要,越早使用就能促进患者越好地恢复,预后效果也越好。能极大地改善患者活动能力的恢复能力,所以应尽早地为患者实施高压氧的治疗。 关键词:危重颅脑外伤;神经外科;临床治疗;浅析 神经外科的颅脑外伤大多因暴力或者其他的外力对颅脑部作用而造成的损伤,属于神经科较为常见的疾病。为探讨神经外科的危重颅脑外伤的患者实施临床治疗的有效方案,我们把2012年7月到2014年7月我们医院神经外科所收治的36例此类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给观察组的患者采用了开颅清除血肿的手术以治疗,给对照组的患者采用了非手术的疗法加以治疗,在半年和一年后分别对这两组患者进行了随访,并将两组患者的GCS与ADL的评分加以比较,现在把结果整理如下: 一、资料和方法 (一)一般资料 2013年我们医院共接收36例神经外科的危重颅脑外伤的患者,把他们惊醒了分组治疗和研究。这些患者中有女性6例,男性16例,其中最小的18岁,最大的高达61岁。导致伤患的原因有:交通事故类24例,高出坠落类4例,中午砸伤类2例。这次研究将患者用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的人数均为13例。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患者基本资料如性别、年龄和致伤原因等均没有统计学上的差异,因此,两组患者能进行对比分析和研究。 (二)治行方法 研究组合对照组的危重颅脑外伤患者进行了常规的治疗如止血、脱水、扩张血管、营养支持、抗感染和维持体内的循环等。研究组的患者除了接受常规的治疗之外,在患者病发后的1个月之内就实施了高压氧治疗;对照组的患者采取了同样的治疗方式,而高压氧的治疗开展时间却不同,患者病发后的1个月才实施。将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的格拉斯哥昏迷量、生活活动的评分表结果进行对比,采用统计学来分析研究。 依照两组的患者病情对其运用空气加压器实施针对性空气加压治疗,采取吸氧面罩对患者展开辅助吸氧。给进行了气管切开手术的那些患者把面罩放置于气管切开的部位,把吸氧的浓度设置成100%,一个疗程为四周,给两组患者分别进行止血和抗感染等的常规治疗,给观察组的患者实施颅脑血肿清除的手术加以治疗,给对照组的患者实施止血和激素等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加以治疗。给两组患者实施治疗半年和一年以后对其开展随访,并把两组患者的ADL与GCS的评分情况加以比较。 (三)疗效判定 这次研究中患者近期的疗效根据GCS即格拉斯哥昏迷量表的评分标准展开评价:评分大于等于15可判定是疗效良好;评分在13到15之间的可判定是疗效一般;评分在9到12之间的课判定是发生了中度残疾;评分在3到9之间的课判定是重度残疾;评分仅是3的可判定是发生脑死亡。这次研究中患者远期的疗效则依据ADL即日常生活活动的能力的量表展开评价:ADL分级是1级的可判定是治愈;ADL分级在2—3 级的可判定是良好;ADL分级在4到5级的可判定是伤残。如表1。 (四)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5分析软件包对这次研究中的相关数据展开分析处理,运用卡方检验来比较计数资料,运用(`x士S)来表示计量资料,运用t来加以检验,P<0.05表示的差异就具备了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的神经外科为重颅脑外伤的患者经过不同的方法实施治疗之后,两组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的评分情况和日常的生活活动评分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在治疗之前格拉斯哥昏迷量表的平均评分情况和日常生活活动的平均评分情况都没有明显差异,并且P>0.05;研究组的患者经过治疗之后其格拉斯哥昏迷量表的平均评分情况和日常生活活动的评分情况和治疗之前及对照组的患者相比较均有明显的改善,并且P<0.05的2组患者相比较结果具备了临床可比性。如表2.

重症颅脑外伤患者行开颅手术的临床分析

重症颅脑外伤患者行开颅手术的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5-12-25T14:56:55.100Z 来源:《航空军医》2015年11期作者:吴自成 [导读] 黑龙江省明水县人民医院研究分析临床检验在盆腔炎患者的临床应用中的价值。 江苏省新沂市人民医院221400 【摘要】目的: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进行开颅手术的效果进行调查。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间27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比较患者术前、术后情况。结果:治疗后格拉斯哥评分为(13.25±0.63)分,与治疗前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27例患者治疗后有6例恢复效果良好,有9例中度残疾,有7例重度残疾,有5例死亡病例。患者术后有4例出现脑积水,有2例脑脊液外漏。结论: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能够改善患者临床表现,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关键词】重症颅脑损伤;开颅手术;大骨瓣开颅手术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病情较为严重,患者临床中多存在脑震荡、颅骨骨折、颅内出血等症状。本病多为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导致,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恶心、呕吐、头晕、神经功能缺损等等,本病发病急,病情变化快,患者死亡率、致残率非常高,严重威胁患者健康和生命。目前临床中多采用手术治疗治疗,大骨瓣开颅手术是颅内压增高患者最常用的手术方式,我院在2013年5月-2015年5月间,选择27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进行开颅手术的效果进行调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间27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患者平均年龄为(41.8±19.2)岁,男性16例,女性11例,患者平均病程为(2.4±0.9)h。交通意外伤19例,高空坠落伤5例,暴力击打伤3例。患者入院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为(4.87±1.26)分,双侧瞳孔放大者7例,单侧瞳孔放大者20例,有18例患者合并脑疝,有21例患者颅骨骨折,有11例患者存在硬膜下血肿表现,有8例患者存在颅内出血表现。 1.2一般方法 患者入院后与止血、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方式进行治疗,待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予以降低颅内压,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而后准备手术。术前准备包括剃头、备血,患者仰卧位,吸入性全麻,予以气管插管,自患者颧弓上耳屏前1cm做切口,切口直至顶骨正中线,在患者正中线旁进行钻孔,若患者颅内压过高可先放血减压。游离骨瓣,暴露颞窝与蝶骨平台,清理积雪,将颞顶部硬膜剪开,暴露颞叶、额叶、颅中窝、颅前,清除坏死组织和淤血,根据患者受伤情况摘除或保留骨瓣,防止引流管。 1.3效果观察 对患者治疗后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进行调查,并与治疗前进行比较,同时调查患者治疗后的效果。 1.4数据统计 文中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剂量资料采用 ±S表示,资料采用t值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比较:治疗后格拉斯哥评分为(1 3.25±0.63)分,与治疗前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详见表1)。 2.2患者治疗效果:27例患者治疗后有6例恢复效果良好,有9例中度残疾,有7例重度残疾,有5例死亡病例。患者术后有4例出现脑积水,有2例脑脊液外漏。 3.讨论 重症颅脑损伤多为原发性颅脑损伤和继发性颅脑损伤共同作用而来,患者临床表现多为颅内压增高、脑水肿、脑组织缺氧、缺血,严重威胁患者健康和生命[1]。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桥梁施工逐渐增多,人们受到创伤的几率也越来越高,导致患者死亡率越来越高。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最好采用手术进行治疗,手术能够快速降低患者颅内压,并能缓解患者痛苦。 大骨瓣开颅手术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此种手术方式能够快速降低患者颅内压,治疗后不予以进行缝合,但患者术后容易出现脑脊液漏,引发不必要的并发症[2]。大骨瓣手术治疗主要目的在于降低患者颅内压,清除颅内坏死组织,保留颅内生理解剖完整[3-5]。相比传统手术,治疗效果更为理想。在我院的调查中发现,患者采用大骨瓣颅开颅手术治疗后格拉斯哥评分为(13.25±0.63)分,明显高于治疗前,且患者治疗后有6例恢复效果良好,有9例中度残疾,有7例重度残疾,有5例死亡病例,治疗效果非常理想,说明大骨瓣开颅手术在本病中具有显著的疗效。 总的来说,大骨瓣开颅手术在重症脑外伤患者中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但患者术后容易并发脑脊液漏,因此术后要着重对患者并发症进行预防。 参考文献: [1] 杨明海,吕卿,王恩泉.70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开颅手术的临床分析[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4,14(01):44-45.

颅脑损伤病人健康教育

颅脑损伤病人健康教育 一、定义:颅脑外伤是外界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头部所造成的损伤,按损伤后脑组织是否与外界相通,分为开放性颅脑损伤和闭合性颅脑损伤。按受伤部位分为颅和脑两部分,颅包括头皮、颅骨,脑部是指颅脑内容物而言,即脑组织、脑血管、脑脊液。按发病急绥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临床上常见的颅脑损伤有头皮裂伤、头皮撕裂伤、头皮血肿、颅骨骨折、脑震荡、脑挫裂伤、脑血肿等。受伤后一般有不同程度的头痛、呕吐、意识、思维感觉的障碍。颅脑损伤病情复杂,变化快、易引起不良后果,部分病人需手术治疗。 一、心理指导:颅脑损伤病人早期多呈昏迷状态,有的甚至长期昏迷,一般都由家属及护理人员观察病情变化,而清醒病人意识的伤害,疼痛的刺激及伤后可能导致的伤残甚至死亡的威胁,使病人产生紧张恐惧的心理,应予以心理安慰和鼓励,应保证充足的睡眠,提高机体的抵抗力。恢复期病人因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病人常因此而焦虑、抑郁、烦燥、应安慰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培养健康的心理状况,积极加强功能锻练。 二、饮食指导:持续昏迷后24小时应鼻饲流质以保障营养的供给,鼻饲流质时应少量多餐,每次鼻饲量宜200毫升为宜,宜高热量、高蛋白的营养丰富的饮食,鼻饲前应证实胃管确是在胃内,避免导致食物进入呼吸道而引起窒息。伤后

清醒病人应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以保证充足的营养物质供给,促进损伤的修复。有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应暂禁食,以免加重消化道出血。如有恶心呕吐,应侧卧位,头偏向一侧,避免呕吐物进入气管,引起窒息及吸入性肺炎, 三、康复期的护理:颅脑损伤病人恢复期应尽量减少脑力活动,少思考问题不阅读长篇读物,少看刺激性电影、电视节目,可适当听些轻音乐,以绥解紧张情绪,,对头痛、失眠较重者,可在医生的指导员下酌情服用镇静剂及镇静催眠药物,恢复病人常有头痛、恶心、耳呜、失眠等症状,一般在数周至数月逐渐消失,但如存在长期头昏、失眠、烦躁、注意力不集中和记忆力下降等症状且超过3~6个月仍无好转时,应到医院进一步检查。 四、功能锻炼: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对颅脑损伤的病人有重要的意义,肢体瘫痪疾病功能康复训练,注意由小关节到大关节,先轻后重,由被动到主动,由近心端及远心端,先下肢后上肢,循序渐进。早期先在床上锻炼,以后逐渐离床,随后锻炼行走。平时多饮水,注意防止泌尿系感染。

脑外伤健康教育

脑外伤健康教育 【入院时健康指导】 1.向病人进行入院介绍。(如病区环境、床位医生、护士姓名、有关规章制度、公示内容、卫生知识及安全知识)。 2.介绍疾病相关知识、检查、化验目的及配合方法。 3.加强营养,忌辛辣,戒烟酒。 4.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翻身、叩背、雾化吸入,防止坠积性肺炎发生,加强功能锻炼。 5.注意安全:对躁动病人可用约束带适当约束,必要时加床档,防止坠床。 6.保证足够的睡眠及休息,保持室内安静、整洁,遵守探陪制度,保持情绪稳定。 7.应用脱水剂的注意事项:在规定时间内滴完,防止药物外渗,血压过低时禁止使用。 8.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便秘。 【术前健康指导】 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肢体变化,注意有无头痛、呕吐、视力障碍、躁动不安等颅内压增高现象。 2.开放性颅脑损伤应及时清创及应用抗生素药物。 3.甘露醇应在30分钟内滴完,降颅压效果好,遵医嘱应用抗癫痫药物,不可私自停药。 4.积极做好各项常规化验及检查,指导配合方法。 5.皮肤准备:术前一日剃头,清洁头部皮肤。 6.术前禁食水8小时以上 7.心理护理:树立信心,战胜疾病,配合治疗及护理。 【术后健康指导】 1.术后4—6小时取头高位(15—30度),昏迷病人取平卧位或侧卧位 2.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舌后坠,及时清理呼吸道及口腔分泌物。 3.保持引流管通畅,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防止扭曲、挤压、牵拉及脱出 4.保持情绪稳定,注意保暖。 5.加强营养,保证睡眠及休息 6.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便秘。 7.注意安全,防坠床。 【特殊检查指导】 1. 急性期需做CT检查,不宜剧烈搬动患者头部,以免加重出血。 2.腰穿时讲明其对诊断及治疗的重要作用并予以配合,术后要平卧6小时。【出院健康指导】 1.遵医嘱门诊随访,不适随诊。 2.按医嘱服药,坚持用药。 3.生活有规律,保持情绪稳定,注意劳逸结合。 4.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5.坚持康复训练,告知患者颅骨缺损修补需在半年以后。

颅脑外伤患者的麻醉管理指南

颅脑外伤患者的麻醉管理指南(2014)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 王天龙王国林(负责人)王保国王海云石学银许幸李恩有陈绍辉孟令梅徐世元郭曲练黄立 宁黄焕森梁伟发(执笔人)韩如泉 目 录 颅脑外伤定义和分类 颅脑外伤的病理生理 颅脑外伤的麻醉管理 总结 颅脑外伤,又称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约占全身创伤的20%,其致残率和死亡率在各种类型的创伤中位居首位。随着高速交通工具的应用、建筑事业的发展,以及各种运动损伤的增加,当今社会颅脑外伤的发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从急诊抢救室、手术室、神经放射介入治疗室、到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麻醉医生参与了颅脑外伤患者管理的各个环节。本指南旨在指导麻醉医生对颅脑外伤患者做出快速正确的评估,采取及时有效的围手术期管理,避免

继发性神经损伤的发生,以改善颅脑外伤患者的预后。本指南不具备强制性,亦不作为医学责任认定和判断的依据。 一、颅脑外伤定义和分类 1、定义指外界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头部造成的损伤。 2、分类 (1)原发性颅脑外伤:指机械撞击和加速减速挤压作用于颅骨和脑组织立即造成的局灶性或弥散性损伤,主要有:脑震荡、弥漫性轴索损伤、脑挫裂伤、原发性脑干损伤及下丘脑损伤。 (2)继发性颅脑外伤:通常在原发性颅脑创作后数分钟、数小时或数天后发生的神经组织的进一步操作。继发性损伤包括:①全身情况: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或低血压;②形成硬膜外、硬膜下、脑内血肿或血肿增大;③持续的颅内高压症状。脑缺血和缺氧是导致和加重继发性脑损伤的主要原因。 二、颅脑外伤的病理生理 1、中枢系统①在原发性脑创伤的局灶性区域,脑血流(CBF)和脑代谢率(CMRO2)降低。随着颅内压(ICP)升高,颅内更多的组织出现低灌注和低代谢。②当ICP持续升高时,CBF的自主调节能力被削弱;同时合并的低血压将进一步加重脑组织缺血。③血脑屏障破

脑外伤健康教育

颅脑外伤健康教育 1、疾病简介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的损伤,是因外界暴力作用于头部而引起。按损伤后脑组织是否与外界相通分为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损伤。其发生与发展过程主要取决于2个基本条件,即损伤的因素和损伤的性质。由于损伤物体的物理性质不一致、头部受力的强度和部位不固定、颅脑各部组织的结构与密度不相同,因此,所造成的头皮、颅骨和脑损伤的情况亦有所差异。常见的脑外伤有头皮裂伤、头皮撕脱伤、头皮血肿、颅骨骨折、脑震荡、脑挫裂伤、颅内血肿等。一般表现为意识障碍、头痛、呕吐、曈孔改变、肢体活动障碍、生命体征改变、脑疝等。颅脑损伤病情复杂、变化快,易引起不良后果,应高度重视。 2、心理指导意外的伤害,疼痛的刺激,伤后可能导致伤残和意识障碍,甚至死亡的威胁,使痌人和家属产生紧张、恐惧的心理。护士应予心理安慰和鼓励,消除恐惧紧张心理,鼓励病人和家属要有战胜疾病和康复的信心,并积极配合治疗。 3、饮食指导 (1)清醒无吞咽障碍者应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以保证充足的营养供给,促进损伤的修复。

(2)持续昏迷24h应鼻饲流质,以保障营养的供给。 (3)有消化道出血时,应暂禁食,出血停止后方可进食,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加重消化道出血。 (4)需手术治疗时,术前禁令10~12h,禁饮6~8h,以免因麻醉或手术过程呕吐引起窒息或科入性肺炎。 (5)术后6h清醒并无呕吐等不适时可进食流质,逐渐过渡至半流质、普食。早勘有肠功能未恢复时,尽量少进食牛奶或糖类食物,防止产气过多,引起肠胀气。术后24h持续昏迷者,应鼻饲流质。 4、作息指导卧床休息,抬高床头150~300,以利颅内静脉回流。对有精神症状或躁动病人,应加床栏及约束四肢,防止坠床。 5、用药指导 (1)根据病情需要使用抗生素,防止感染。 (2)根据病情需要使用止血药物。 (3)根据病情需要使用降颅内压药物,如甘露醇250mL 要求在20~30min内滴完。 (4)输液量成人一般每天1500~2000mL,有其他合并症除外,输液速度宜慢,一般30~40滴/min;小儿输液量第一个10kg100mL/kg,第二个10kg50mL/kg,第三个10kg25mL/kg,24h均匀输入。若输液过多过快,可引起颅内压增高,病人和家属不能擅自调节补液速度,以免造成危险。

怎么救治重症颅脑外伤病人

怎么救治重症颅脑外伤病人 发表时间:2019-09-05T17:29:05.310Z 来源:《健康世界》2019年第08期作者:王芳[导读] 重症颅脑外伤是我国最常见的急诊外科,其死亡率在所有病中位居我国首位, (成都市第十一人民医院四川成都 61000 )重症颅脑外伤是我国最常见的急诊外科,其死亡率在所有病中位居我国首位,与致残率不相上下,每年我国患重症颅脑外伤的病人有60万左右,其中有10万人因为治疗无效而死亡,可见其死亡率居高,因此,在医疗事业上广受关注,如何采用更有效的方法救治重症颅脑外伤病人也变得刻不容缓。为什么会患重症颅脑外伤,究其原因大多数是因为交通事故,工业上工矿作业事故,高空坠落,跌倒,锐器或 钝器击打头部所导致的,严重者甚至可能因为颅内出血来不及救治而当场死亡,所以在病人受伤后立即拨打120,等待医护人员的到来并立即接收治疗,防止病情恶化造成不可挽回的悲剧。 所谓颅脑外伤是指由于暴力作用于头部引起的损伤,重症颅脑伤也是头部受到重创,而受到重创的颅脑伤病人大多会出现原发性昏迷,并且昏迷时间越长的人脑损伤情况越严重,所以必须进行紧急治疗,在病情还没有恶化前,结合医生给出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重症颅脑伤有不同的种类,而不同种类的重症颅脑外伤会出现不同的症状,治疗方案也需要根据病人出现的症状而定。 按照总体而言,重症颅脑外伤可以分为开放性的和闭合性的,而头皮损伤和颅骨损伤属于开放性的重症颅脑外伤,头皮血肿和颅骨骨折属于闭合性的重症颅脑外伤。开放性的重症颅脑外伤在受伤后脑组织仍然可以通过颅骨和头皮的伤口与外界相通,而闭合性的重症颅脑外伤则不能与外界相通。如果颅内出现血肿,又可以分为慢性的,急性的和亚急性的。受伤后颅中会出现血肿,只是出现的时间不同,慢性重症颅脑外伤是在三周及三周以上会出现症状,亚急性是在三天以上三周以下这个时间段内显现出症状,急性的重症颅脑外伤是在三天之内出现症状,所以在接收到病人时判断他是哪一种并且根据病况进行治疗。同时在颅脑伤诊断过程中,了解其受伤的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原发性的脑损伤,一类是继发性的脑损伤。原发性的脑损伤即为脑挫裂伤,会出现软脑膜和大脑皮质的断裂以及破坏,经常伴有脑挫伤和脑裂伤一起出现。继发性的脑损伤是会改变颅内血肿和脑水肿的位置,导致颅内压增高,从而压迫其他重要的脑结构,时间过长会形成脑疝,进而危及生命健康,相对于颅内血肿来说,脑水肿更能加重病情,还会出现应急性消化道溃疡,出血等情况,所以在发现病人有脑水肿现象出现时应及时进行处理,防止病情恶化。 所以说如何救治重症颅脑伤病人才是最重要的。首先是在发现有颅脑外伤病人时,应及时拨打120,等待医生的到来并进行急救,切记不可随意移动颅脑外伤病人,防止发生感染。其次是治疗,这需要通过精准的手术过程才能让病情稳定下来。最后是护理过程,这也是一项技术活,需要护士观察重症颅脑外伤病人的病情以及生命体征,从而根据情况做出相应的处理。因为在手术过程中会进行全身麻醉,手术后经常会采用冬眠疗法进行治疗,要正确判断病人是全麻未醒,还是冬眠状态,还是存在意识模糊情况,可以通过与病人进行对话交流,或者呼唤病人,或者通过病人的疼痛刺激来判断病人的清醒意识情况。还可以通过观察瞳孔判断病人的意识情况,如果观察到一侧的瞳孔对光的反应能力不断减弱,瞳孔散大,最后对光反应消失,眼球固定,这样显示出病人的昏迷程度还在不断加深,会出现急性脑外伤晚期,如果观察到双侧的瞳孔大小不断变化并且反复无常,脑干四周会出现贫血,水肿,损伤等现象。手术后要紧密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每隔八小时测一次血压,脉搏。进行手术后的病人的体温会有所上升,但体温的温度一般会低于38℃,通过自身的条件能够恢复正常。如果体温不能恢复到正常,需要通过物理降温或者冬眠降温,还需要进行抗感染治疗。及早发现,及时处理,拯救病人的生命。为了降低病人的大脑代谢,减少耗氧量,多采用镇静治疗法治疗。大脑对氧气的敏感度很高,需要及时为大脑补充氧气,这样还能降低颅内压。体位的摆放也是很重要的,需要将病人的头部抬高三十度,身体呈侧卧状态,如果体位不正,会造成颅内压升高,大脑缺氧等情况。在手术后需要按照医生的叮嘱食用止痛的药物,以便缓解病人因疼痛而造成颅内血压升高,还需要定期为病人进行气管内的痰清理,胸部的物理治疗,不断的翻身确保血压不会升高,还需要适当的饮用水分,利用利尿药物防止病人出现脱水现象。病人手术后的护理也是不能忽视的,也要家人的全方面的照顾,这样才能恢复健康。 ICU不仅有利于患重症颅脑外伤病人的各项病情治理和手术后的紧密护理,也有助于护士可以及时了解和发现病人的病情变化,也为抢救病人赢得了很多的时间,同时优化了病人的护理措施,使得护理的重点能够突出出来,减少了护理时并发症的出现,方便实施消毒隔离得制度,也降低了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率。由于重症颅脑外伤病人多,病变也是复杂多变的,常会与其他脏器疾病同时出现,因此,除了需要按照神经外科常规的护理外,还需要懂得其他科方面的知识,这就需要护士的综合素质高,有较全面的知识和护理技能,这样在术后病人才能恢复到更好。

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的ICU护理

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的ICU护理 目的总结分析73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的ICU护理经验。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入院治疗的73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严密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加强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观察护理结果和总结经验。结果经术后ICU护理后,73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护理总有效70例,总有效率为95.89%。结论加强ICU病房的基础和专科护理,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良好的预后具有积极的意义。 标签:重型颅脑外伤患者;ICU护理;方法 重型颅脑外伤是脑外科危重急症,患者病情严重、復杂多变,而且术后极易发生并发症,严重的甚至会危害生命[1]。重型颅脑外伤通常需进行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等外科手术治疗,术后需进入ICU监护,并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和各项指标,同时为了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存率,需加强对患者的护理,从而有利于预后。本文选取73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研究,分析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的ICU护理方法和效果,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入院治疗的73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41例男性,32例女性,年龄16~73岁,按疾病种类可分为:21例硬脑膜下血肿,19例硬脑膜外血肿,15例脑出血,13例脑干损伤,5例广泛性脑挫裂伤。所有患者经诊断均符合重型颅脑外伤临床诊断标准,且经CT或MRI扫描确诊,患者致伤原因主要有车祸、高空跌落、重物锐器打击等。入院后,所有患者均昏迷且行手术治疗,术后均于ICU监护。 1.2方法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均于ICU监护,采用多功能监护仪监测呼吸、血压、脉搏、呼吸、体温、颅内压等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并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加强ICU护理,以利于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方法处理异常情况。 1.2.1密切监测病情密切监测患者意识、瞳孔、心肺功能等变化,通过患者意识状态、瞳孔变化判断病情严重程度,护理过程中,需每30min观察一次双侧瞳孔变化,若患者瞳孔不对称,而且呼吸困难、颅内压升高,必须加强护理,以防发生脑疝。重型颅脑外伤会严重影响心肺功能了,为防止患者心肺功能衰竭,护理过程中必须密切监测血压、尿量、心电图变化。 1.2.2心理护理ICU患者因身体、精神承受巨大压力,极易出现烦躁、恐惧、绝望、紧张等不良心理反应,尤其是ICU中的仪器声、报警声以及周围患者呻吟声,会加重患者不良心理反应。因此,在ICU护理中,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的和患者沟通交流,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1.2.3基础护理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ICU基础护理主要包括:①详细观察

重症颅脑外伤病人的一站式急救护理

重症颅脑外伤病人的一站式急救护理 发表时间:2016-11-30T14:10:00.630Z 来源:《心理医生》2016年22期作者:张警华 [导读] 探索分析对重症颅脑外伤病人应用一站式急救护理的临床效果。 (四川省江油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四川江油 621700) 【摘要】目的:探索分析对重症颅脑外伤病人应用一站式急救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89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5例)、对照组(4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急救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进行一站式急救护理,对比2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救护总有效率为95.6%(43/45),对照组为79.5%(35/44),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重症颅脑外伤病人进行一站式急救护理能有效的提高患者救护有效率,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重症颅脑外伤;一站式急救护理;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2-0140-02 近年来,我国重症颅脑外伤发生率逐渐上升,这与我国的现代工业和交通行业的发展密切相关[1]。重症颅脑外伤具有病情危重、病情变化快等临床特点,为了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就需要向患者提供有效的、及时的急救护理。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的89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索分析对重症颅脑外伤病人应用一站式急救护理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89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致伤原因主要包括工业事故、交通事故、高处坠落伤、锐气伤等,损伤类型主要为脑血肿、硬膜外、下血肿、外伤性蛛网膜吸血出血、脑挫裂伤等。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5例)、对照组(44例)。观察组: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22岁~68岁,平均年龄(38.5±5.8)岁;对照组:男性26例,女性18例,年龄20岁~70岁,平均年龄(39.0±6.0)岁。研究利用统计学方法对2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分析处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数据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急救护理模式,即患者入院后,进行各项检查,观察患者病情,并予以对症处理和护理[2]。对察组患者进行一站式急救护理,主要包括:第一、现场急救护理:包括伤情评估和简单的对症处理、为院内急救护理做准备。第二、院内急救护理:包括急诊救治配合、住院期间综合护理。 1.3 观察和评定指标 观察两组急救护理效果。依据患者症状体征等将临床效果分为显效(神经功能损伤显著改善、神志恢复、症状消失)、有效(神经功能损伤有所改善、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所有、无效(急救护理后未见变化)。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 19.0进行汇总数据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取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救护总有效率为95.6%(43/45),对照组为79.5%(35/44),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如表所示。 3.讨论 重症颅脑外伤是外科常见病症,致伤原因主要包括工业事故、交通事故等[3]。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常会继发颅内血肿、蛛网膜下腔血肿,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4]。为了确保患者的生命健康,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是必不可少的。 常规的急救模式的整个救治集中于院内急救,现场和治疗后的护理措施较为单薄,导致急救现场、院内配合度不高。因此,本次研究对常规急救模式进行改善,对观察组患者进行一站式急救护理。一站式急救护理就是在患者在急救现场到治愈出院整个治疗过程中,通过医护人员的密切配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及时的治疗,并向患者提供科学、有效的护理服务。其关键在于:①医护人员跟随救护车到达现场时,及时对患者的伤情进行评估,对其中致命伤急性紧急处理,并对患者进行呼吸道护理以确保患者呼吸道畅通,同时进行降颅内压、止血等,此外,护士需要依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对症处理,例如安置尿管、骨折固定。针对危重症患者需要进行简单的现场急救,例如心肺复苏等。②医护人员将现场搜集的资料通过电话方式告知急诊科医师,从而让院内医护人员提前做好手术室、病房以及相关检查的准备,有效的发挥“绿色通道”的作用,为患者院内救治节省宝贵的时间。③急诊救治配合急诊医师在患者入院第一时间内依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与急救现场提供的基础资料制定合理的急救方案,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确定药物治疗或手术指征、手术方式、手术时机,确保患者手术能在伤后1h之内进行。此时需要由护士进行有效的配合,包括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心电监护、维持气道畅通、吸氧处理等。④对患者住院期间的心理、生理、饮食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护理,同时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各种伤后并发症。 一站式急救护理能够有效的将医院内的医疗资源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绿色通道”的强大作用,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救治时间[5]。在此基础上,综合现场搜集的资料与患者症状、体征、检查结果等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通过有效的手术治疗和规范的术后护理,提高患者的急救护理效率。根据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救护总有效率高达95.6%,对照组为79.5%,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证实了应

颅脑损伤健康教育

颅脑损伤健康教育 您好!这是一份关于颅脑损伤的相关知识,希望您阅读后对您有所帮助!若有疑问,请随时向负责您的医生及护士咨询。 ●请您了解以下情况 1、什么是颅脑损伤? 颅脑损伤:包括头皮损伤,颅骨骨折,脑震荡,脑挫裂伤,原发性脑干损伤,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脑内血肿等。 2、颅脑损伤有何症状、体征? 主要症状、体征:取决于颅脑损伤的部位和程度。 ①意识,瞳孔改变:意识障碍的程度及变化,提示病情变化。 ②脑膜刺激征表现:颈项强直等。 ③神经系统阳性体征:瘫痪,失语,癫痫等。 ④颅内压增高症状:如头痛,恶心、呕吐等。 ⑤躁动:是颅脑损伤早期常见的临床表现。 ⑥气道阻塞:主要由意识障碍、呼吸中枢受损等导致舌根后坠或痰液堵塞引起的。 ⑦肺部感染:由于咳嗽和吞咽功能减退,口、鼻分泌物,血液,脑脊液及呕吐物易吸入肺部导致肺部感染。 ⑧营养摄入不足。 ⑨皮肤擦伤,瘀斑。脑脊液漏。 ⑩合并其它脏器损伤:血气胸、骨折、内脏损伤出血等。 3、颅脑损伤如何治疗? ①手术治疗:开颅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等。 ②非手术治疗:防治脑水肿,促进脑功能恢复,对症治疗等。 ●住院指导 多数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入病房前已经过急诊手术治疗。术后回病房应注意以下方面:(颅脑损伤的护理) 一、颅内压增高护理: 1、保持呼吸道通畅:充分给氧,改善脑缺氧。 2、卧床休息为主,适当活动,避免碰撞和剧烈活动。卧位时注意头颈不要过伸或过屈。病情允许时需抬高床头15°~30°,有利于颅内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病情严重者需绝对卧床休息。

3、避免做使胸内压和腹压上升的动作:如屏气、咳嗽、打喷嚏、用力排便等。 4、饮食:以高热量、高蛋白和富含维生素、纤维素,丰富而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避免大量饮水。对于有吞咽困难者,需防止进食时误入气管;必要时管饲。 5、保持大便通畅:3 天无大便患者可用缓泻剂,切忌高压大量灌肠。 6、对癫痫、高热、烦躁、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等症状明显的患者要及时给予对症处理。 二、昏迷护理: 1、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必要时行气管切开。 2、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3、我们会协助翻身拍背,鼓励您有效的咳嗽排痰,防止肺部感染。 4、勤翻身,防止褥疮。 5、加强基础护理: 1)眼睛护理:若眼睑闭合不全,可使用眼药水,再用无菌纱布覆盖。 2)加强口腔卫生。 3)导尿管护理:我们会每天给予会阴消毒两次,此外,您还需早晚用温水擦洗。 4)皮肤护理:每2小时翻身一次,定时温水擦身,保持床单位和皮肤干洁。 6、早期康复锻炼。 三、脑脊液漏的护理: 1)一般需卧床;体位由医生决定。 2)避免颅内压增高,以促进伤口愈合。 3)预防感染:保持病房环境清洁,减少人员进出。及时清洗鼻前庭或外耳道的血迹及漏出液,不可填塞冲洗鼻腔或耳道,不使用滴鼻剂或滴耳剂。 4)脑脊液鼻漏者经保守治疗大部分都能治愈,但漏孔经久不愈或愈合后多次出现复发,时间超过一个月,需行脑脊液漏修补术。 5)请进高热量、高蛋白、丰富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软食(鱼、肉、鸡、蛋、牛奶、豆浆、新鲜蔬菜、水果等),宜少量多餐,勿暴饮暴食。禁食烟酒、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勿饮浓茶、咖啡、可乐等兴奋大脑的饮料。 6)请勿挖耳、抠鼻,也勿用力屏气排便、咳嗽、擤鼻或打喷嚏,以免鼻窦或乳突气房内的空气被压入或吸入颅内,导致气颅和感染。 四、引流管的护理 带引流管者,术后妥善固定引流管并保持其通畅,防止滑脱、扭曲、受压,翻身、抬头或搬动患者

探讨危重颅脑外伤患者神经外科临床治疗效果 张彪

探讨危重颅脑外伤患者神经外科临床治疗效果张彪 发表时间:2019-04-17T15:30:38.910Z 来源:《航空军医》2019年第01期作者:张彪 [导读] 对比最终结果不难看出,给予危重颅脑外伤病患高压氧的治疗效果较好,且治疗的时间越早,病患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意识状态恢复的情况就会更好。因此建议临床期间医师要具有尽早让危重颅脑外伤病患使用高压氧进行治疗的意识,进而不断提升对病患治疗的效果。 祁东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湖南衡阳邮编 421600 摘要:目的:此次主要针对危重颅脑外伤病患的神经外科临床治疗效果展开分析和论述,希望可为危重颅脑外伤病患的治愈提供科学的治疗依据。方法:在我医院内接受治疗的危重颅脑外伤病患中随机选取58名作为此次的主要研究对象,将其分做使用不同治疗方案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包含29名病患,时间范围在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2年之内;其中实验组29名病患给予常规治疗方式加之发病1个月内的高压氧治疗;对照组29名病患给予常规治疗方式加之发病1个月后高压氧治疗,对两组病患的最终治疗效果、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意识状态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两组病患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意识状态均明显好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意识状态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比最终结果不难看出,给予危重颅脑外伤病患高压氧的治疗效果较好,且治疗的时间越早,病患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意识状态恢复的情况就会更好。因此建议临床期间医师要具有尽早让危重颅脑外伤病患使用高压氧进行治疗的意识,进而不断提升对病患治疗的效果。 关键词:危重颅脑外伤;神经外科;临床治疗;探讨效果 当前临床医学中主要采取常规方式加高压氧的方式对颅脑外伤病患展开医治,最终的疗效较好。大量临床实践报告表示:不同时间给予病患高压氧治疗是很重要的,越早给予颅脑外伤病患高压氧治疗,其治疗的效果就越好、越明显,可以尽快改善病患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恢复意识状态。为了有效验证这一观念,此次研究针对医院内接受治疗的颅脑外伤病患给予高压氧治疗的时间展开分析和论述,将其分作两组,每组病患分别在不同的时间给予了高压氧治疗,之后观察并对比最终的疗效。现将资料整理好,具体报告内容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此次在我医院内接受治疗的危重颅脑外伤病患中随机选取58名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将其分作使用不同高压氧给予时间展开治疗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包含29名病患,时间范围在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2年之内。其中对照组包含男性病患18名,女性病患11名;年龄范围在18岁至6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8岁。实验组中包含12名女性病患,其余为男性病患;年龄范围在17岁至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6.2岁。 1.2治疗方法。实验组病患和对照组病患均给予常规治疗方式加高压氧治疗。常规治疗主要包括:脱水、止血、抗感染。高压氧的治疗方式为:在空气加压舱内调整压力0.2~0.25Mpa,总时间为2个小时,给予面罩吸氧措施,吸氧浓度调至100%,1天1次,2小时/次。所有病患给予共计30天的治疗。实验组病患在发病30天之内给予高压氧治疗,对照组病患在发病30天之后给予高压氧治疗。 1.3研究观察指标。此次重点记录、观察、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病患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意识状态。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为基准对病患的意识状态展开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评定,满分共有15分,分数低说明病患出现意识障碍的情况越严重、昏迷程度越深入;将改良Barthel指数对病患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定,满分100分,分数低证明病患疗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差。 2结果 两组病患治疗前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意识状态相比差异不大,不具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病患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意识状态明显优于治疗前的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病患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意识状态明显比对照组的治疗情况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对比内容见表1。 3讨论 神经外科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较高的一种疾病类型为危重颅脑外损伤,临床主要表现为病患出现意识障碍、肢体功能出现障碍,会严重对病患的身心健康带来影响。人体头部遭受外界的直接或间接暴力创伤进而导致颅脑外伤的出现,这是主要发病原因之一。近几年来由于交通事故数量的增加,使得颅脑外伤的发病率也在日趋增加之中,已广泛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危重颅脑外伤会对人体脑组织带来极大的破坏力,如果不及时给予病患治疗,病患就很有可能会在数小时内或数天内死亡。因此就要求医师要尽早选取合适的方法对病患进行治疗,尽最大努力降低病患的死亡率。当前临床医学内通常给予病患常规的针对性治疗加之高压氧治疗方式,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常规的对症治疗主要包括给予病患脱水、止血、抗感染、扩张血管、营养支持等方式;高压氧治疗是指在高压氧环境下让病患吸入高浓度的氧气,可以有效提高病患体内的血氧含量、改善其脑部缺氧的情况。同时给予高压氧治疗可以降低人脑内压力、减轻血管内皮损伤出现的可能性,还可不断对酸中毒的情况进行缓解,降低炎症反应的发生率,进而对人脑组织产生保护作用,因此已逐步成为临床中治疗危重颅脑外伤的治疗方式。当前很多医学领域学者针对高压氧使用时机的不同提出疑问,有实践报告指出在发病30天内给予病患高压氧治疗对于

神经外科危重颅脑外伤临床治疗分析

神经外科危重颅脑外伤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究危重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从2011年~2013年间来我院就诊的危重颅脑外伤患者中随机抽选100例,按照随机方式将所有患者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所有患者根据各自实际情况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发病1个月之内进行高压氧治疗,对照组患者于发病1个月之后进行高压氧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日常生活能力(ADL)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进行疗效评估。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GCS评分都比治疗前有所提高,且研究组GCS评分提高更加明显,具有统计意义(P<0.05);另外,从ADL评分角度看,研究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常规治疗结合高压氧治疗对危重颅脑外伤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治疗时间越早效果越好,其预后越好,生活能力恢复越好,值得临床研究推广。 标签:神经外科;危重颅脑外伤;临床治疗分析 颅脑外伤是指脑部受外界暴力作用致使头部受伤,在神经外科比较常见,相关研究统计显示,我国每年所发生的危重颅脑外伤例数占所有颅脑外伤患者中的18%~20%,其中颅内血肿最为常见[1],并且随着社会发展,颅脑外伤的发生率每年都有上升趋势,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提高了致残率和死亡率。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治疗颅脑外伤的方法越来越多,效果也越来越显著,但还是不能够很好地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2]。单纯药物治疗或者手术治疗临床效果常常不能令广大患者满意,而且并发症也比较多,为医疗机构及患者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本文研究以100例危重颅脑外伤患者为例,探究高压氧治疗对此疾病的治疗效果,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文研究从2011年~2013年来我院就诊的危重颅脑外伤患者中随机抽选100例,其中有男性患者62例和女性患者38例,年龄26~67岁,平均(4 2.5±2.5)岁。按照致伤原因分为:交通意外伤53例,高处坠落伤24例,重物砸伤23例。其中GCS评分为3~6分者有81例,7~8分者有19例。现按照随机方式将所有患者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其中研究组有男性患者29例和女性患者21例,平均年龄(42.6±2.3)岁,交通意外伤27例,高处坠落伤11例,重物砸伤12例。其中GCS评分为3~6分者有41例,7~8分者有9例。对照组有男性患者33例和女性患者17例,平均年龄(42.3±2.7)岁,交通意外伤26例,高处坠落伤13例,重物砸伤11例。其中GCS评分为3~6分者有40例,7~8分者有1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致伤原因、病情及GCS评分等方面没有明显差别,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焦虑等症状;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部分患者表现为逆行性遗忘;影像学检查有明确脑外伤表现等。

颅脑损伤健康教育图文稿

颅脑损伤健康教育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颅脑损伤健康教育 您好!这是一份关于颅脑损伤的相关知识,希望您阅读后对您有所帮助!若有疑问,请随时向负责您的医生及护士咨询。 请您了解以下情况 1、什么是颅脑损伤 颅脑损伤:包括头皮损伤,颅骨骨折,脑震荡,脑挫裂伤,原发性脑干损伤,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脑内血肿等。 2、颅脑损伤有何症状、体征 主要症状、体征:取决于颅脑损伤的部位和程度。 ①意识,瞳孔改变:意识障碍的程度及变化,提示病情变化。 ②脑膜刺激征表现:颈项强直等。 ③神经系统阳性体征:瘫痪,失语,癫痫等。 ④颅内压增高症状:如头痛,恶心、呕吐等。 ⑤躁动:是颅脑损伤早期常见的临床表现。 ⑥气道阻塞:主要由意识障碍、呼吸中枢受损等导致舌根后坠或痰液堵塞引起的。 ⑦肺部感染:由于咳嗽和吞咽功能减退,口、鼻分泌物,血液,脑脊液及呕吐物易吸入肺部导致肺部感染。 ⑧营养摄入不足。 ⑨皮肤擦伤,瘀斑。脑脊液漏。 ⑩合并其它脏器损伤:血气胸、骨折、内脏损伤出血等。 3、颅脑损伤如何治疗 ①手术治疗:开颅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等。 ②非手术治疗:防治脑水肿,促进脑功能恢复,对症治疗等。 住院指导 多数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入病房前已经过急诊手术治疗。术后回病房应注意以下方面:(颅脑损伤的护理) 一、颅内压增高护理:

1、保持呼吸道通畅:充分给氧,改善脑缺氧。 2、卧床休息为主,适当活动,避免碰撞和剧烈活动。卧位时注意头颈不要过伸或过屈。病情允许时需抬高床头15°~30°,有利于颅内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病情严重者需绝对卧床休息。 3、避免做使胸内压和腹压上升的动作:如屏气、咳嗽、打喷嚏、用力排便等。 4、饮食:以高热量、高蛋白和富含维生素、纤维素,丰富而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避免大量饮水。对于有吞咽困难者,需防止进食时误入气管;必要时管饲。 5、保持大便通畅:3 天无大便患者可用缓泻剂,切忌高压大量灌肠。 6、对癫痫、高热、烦躁、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等症状明显的患者要及时给予对症处理。 二、昏迷护理: 1、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必要时行气管切开。 2、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3、我们会协助翻身拍背,鼓励您有效的咳嗽排痰,防止肺部感染。 4、勤翻身,防止褥疮。 5、加强基础护理: 1)眼睛护理:若眼睑闭合不全,可使用眼药水,再用无菌纱布覆盖。 2)加强口腔卫生。 3)导尿管护理:我们会每天给予会阴消毒两次,此外,您还需早晚用温水擦洗。4)皮肤护理:每2小时翻身一次,定时温水擦身,保持床单位和皮肤干洁。 6、早期康复锻炼。 三、脑脊液漏的护理: 1)一般需卧床;体位由医生决定。 2)避免颅内压增高,以促进伤口愈合。 3)预防感染:保持病房环境清洁,减少人员进出。及时清洗鼻前庭或外耳道的血迹及漏出液,不可填塞冲洗鼻腔或耳道,不使用滴鼻剂或滴耳剂。 4)脑脊液鼻漏者经保守治疗大部分都能治愈,但漏孔经久不愈或愈合后多次出现复发,时间超过一个月,需行脑脊液漏修补术。 5)请进高热量、高蛋白、丰富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软食(鱼、肉、鸡、蛋、牛奶、豆浆、新鲜蔬菜、水果等),宜少量多餐,勿暴饮暴食。禁食烟酒、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勿饮浓茶、咖啡、可乐等兴奋大脑的饮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