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何为“天人合一”(二)

第六讲何为“天人合一”(二)

第六讲何为“天人合一”(二)

我们已经明白,在中国传统哲学中,无所谓主体与客体,主体就是客体,客体就是主体,人应该向天地学习,人是天地的一个成员,是天地一物,天地的运行法则就应该是人的运行法则。佛家更明确地提出这个客观世界与人的主观世界只是一个过程,是“六根”导致的“六尘”,它不是最本质的,最究竟的。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最究竟的应该是什么?

佛家讲,最究竟的是人的自性。

其实“性”这个词,最早出现在中国的典籍中,比如《中庸》中说:“天命谓之性,率性谓之道。”佛教是外来文化,当佛教典籍被翻译到中国来的时候,这些一流的大师,比如鸠摩罗什,玄奘法师,他们便寻找中国文化中与佛教最根本的那个东西相同的词,于是就找到了“性”。所以,要明白,自性出现在佛教的典籍中,不是一个偶然现象。

佛家认为世间的一切变化都是四大(地大、水大、风大、火大,与中国的五行有相同的地方)的产物,是因缘合和的,缘来则成,缘尽则坏。

在世间一切变化的背后,有一个因素在决定着它,它的存在才是这一切存在的基础,它不存在,世间的一切就不存在。这就是哲学上讲的第一因。佛教把这个东西叫做“自性”或者“心性”,有些佛经中也叫“心”,但请你注意,此“心”非那“心”,此“心”与唯心之“心”区别很大,前者是根本,后者是现象。在佛教的修行中,体验并证悟到心性的境界叫成佛。

中国的道家不说自性,道家也承认世间的变化,并且认为变化也是一个过程,也不究竟。这种变化也有一个主宰,一个根源这个主宰和根源就是“道”。

“道”是在天地存在之前就已经存在的。它的存在是必然的,不受任何其他因素的制约的。是“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的,它是

天下万物的母体。

“道”的存在,虽然没有人可以证明,却是非存在不可的。

“道”是超越言说之外,超越你的思考想象之外的不可思议的东西。

儒家也承认世间的变化,承认那个变化背后的那个根本的东西,那就是“性体”,但在子思提出“天命谓之性”这个观点以前,儒家的祖师爷孔子把那个根本的东西不这么叫,而是直接叫它“天”。比如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儒家把这一切的根源叫做“天”。“奉天承运”“天子”“天命”说的就是这个。到现在,在中国人的潜意识里,一遇到什么事情,就是先想到一个词“天啊!”,由此可见,“天”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

至此,我们明白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在本质上,其实就是宇宙万物与它的本源的合一。“天人合一”,是宇宙人生最后合于“天”,或者合于“道”,合于“自性”的,这就是我们前面提出的“心物一元”。“心物一元”也就是是主客一元,就是“天人合一”。

既然天人合于“性”,合于“道”,那么,在性体与道体的作用下,宇宙万物都是相通的,它们的身上也就体现了这种“性”与“道”,这也是人能够效法自然的一个理论依据,不然的话,凭什么可以推断人与自然的相通性,凭什么人要向天学习?在这个基础上,宇宙万物才能成为一个整体,一个完整的生命,在这个宇宙中,没有任何孤立的地区或者物质。

因此,“天人合一”有两层意思,一是天人一致。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马王堆出土《老子》乙本)即表明人与自然的一致。先秦儒家亦主张“天人合一”,《礼记·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认为人只要发扬“诚”的德性,即可与天一致。汉儒董仲舒则明确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春秋繁露·深察名号》)成为二千年来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观点。

二是天人相应,或天人相通。是说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庄子·达生》曰:“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易经》中强调三才之道,将天、地、人并立起来,并将人放在中心地位,这就说明人的地位之重要。天有天之道,天之道在于“始万物”;地有地之道,地之道在于“生万物”。人不仅有人之道,而且人之道的作用就在于“成万物”。

天道曰阴阳,地道曰柔刚,人道曰仁义。天地人三者虽各有其道,但又是相互对应、相互联系的。这不仅是一种“同与应”的关系,而且是一种内在的生成关系和实现原则。天地之道是生成原则,人之道是实现原则,二者缺一不可。

以下是国学家,哲学家傅佩荣在他的最有影响的一部哲学通识课《哲学与人生》中的论述,拿来与同学们共享,一起加深我们对“天人合一”思想的理解和感悟。

存在就是活着,而价值是活着所要追求的目标。此两种需要合二为一,合一之外则在于超载界,也就是儒家所说的“天”,道家所说的“道”。“超越界”是很难解说的一个词,简单来说,与“超越界”相对的就是“内存界”,这两个词可以说明一切的存在。从人的角度来看,所有我们经验到的,思考到的,都是内存界。换言之,我们活在世界上,理性与经验所能掌握的范围,包括宇宙万物、一切星球,统统属于内存界,人类的各种变化,各种花样、各种细致的情感,也都属于内存界。由此可知,内存界简单来说,就是大自然加上人类社会。

然而,大自然和人类社会,都没有必然的理由可以存在,宇宙有开始也有结束,人的生命更为短暂,换言之,内存界并无法证明与保证自己的存在。但是它居然存在了!因此我们要问:“它凭什么存在?”答案就是“超越界”。也就是老子的“道”,孔子的“天”。

两千年来,西方哲学不断在探讨如何追求真正的智慧,最后产生了一个基本想法,用一句话来说,就是:“为什么是有,而不是无?(why is there something rather than nothing?)”这句话在西方来说,是最深奥的一句话。当一个人问这句话时,表示他在追求形而

上学最后的基础。举例来说,“我”为什么可以存在?有生有死的我,到底凭什么存在?为什么是有而不是无?这是因为有一个超越界使“我”此时可以存在。

…………

现在我们来复习一下什么是“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首先是宇宙的本源与宇宙万物的合一,这种合一,是体与用的关系,是本质与存在的关系,是矛盾的两个方面。

世间万物,包括我们的内心,无不包含在“性”与“道”的这个本源中。因此,宇宙万物是相通的,我们应该向自然界学习,所以,我们的一切行为,都应该遵循“道”的规律,从行为和心念上达到“天人合一”。

中国哲学认为,一个人,终其一生,对那个形而上的东西,没有深刻的体验,对天道没有理解,没有按照天道的召唤来做人做事,他的这一生就很成问题,他也不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所以,人生是有使命的,这个使命就是体查那个超越界,体查天道,这就是孔子所说的“朝闻道,夕死可矣!”

需要强调的是,中国的儒家和道家早于佛家产生了这种思想。后来佛教思想传到中国来,把这种观点强化了,形成了儒释道三维一体的世界观体系。在西方,基督教后于佛家产生了这种思想。在基督教信徒的观念中,上帝是没有一个固定的样子的,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上帝,那是属于自己的,自己为之深深信仰的,呼应自己内心召唤的。而伊斯兰教的安拉,在信徒们的理解中,也不仅仅是一个人格化的神,而是一个先于现象的本质存在。

我要强调的是,这一切决非偶然。

【宇宙昆仑文明】天人合一 2

【宇宙昆仑文明】天人合一 时间:2013-09-05 04:55来源:未知作者:admin 点击: 127 次 一、能量之源宙心大日如来寂寂然,在寂然中分化成十大菩萨(菩萨原意为离开宙心而聚于宙心边缘的能量团,音为普撒),此十大菩萨即为昆仑十女神,她们离开宙心向外流飘,形成 一、能量之源 宙心大日如来寂寂然,在寂然中分化成十大菩萨(菩萨原意为离开宙心而聚于宙心边缘的能量团,音为普撒),此十大菩萨即为昆仑十女神,她们离开宙心向外流飘,形成千条天河,再分流形成无数天河。女神在银河系各显神通,在不同的星际空间争相造业,是银河系所有文明的造物主。由于各星座的生态环境不同,在不同层次密度空间衍生出了不同的生命现象,如神鸟类(凤凰),爬虫类(龙人,蛇人等),类人类(昂宿星人),灰人类等等。九天的昆仑神玄龙也从宙心边缘九天跑下界来,居北斗七星之中星称王,逐步建立了庞大的天龙帝国。 观音菩萨最先悟出此番造业不好,又见其它女神因造业争来斗去失去和合,更为严重的是,顺天河向外飘移的生命能量光子,沉溺于造业,有去无回,纷纷堕于黑洞苦海之中,于是众昆仑神决定协力普渡众生,以免堕入更底层次的黑洞,又在宇宙边缘拦截生命光子,但昆仑女神仍感力不从心,回请大日如来帮助,大日如来令三清之一转世释迦传法于三界以醒悟众生。 三界众生的灵性原本都是宙心的生命光子,只是随九天昆仑神一路飘移而下,在各星球造业乐趣无穷,一世世耗尽了生命能量而无力回归,但众生之心——指光音色能量体,原本就是佛,故而佛经中说,佛在心中莫远求,只要一味修心养性,坚持修下去,一旦开悟,自见佛心。 天人合一就是要求我们与宇宙昆仑之心、能量之源相应,修出自己的自性能量-摩尼珠,修出头顶的昆仑环(这就是昆仑能量环,环的大小、颜色表示不同等级的能量),能量具足后回到第九密度的昆仑山(九天),从而回到宙心母体,不生不灭,不垢不净,空相无相,如去如来。 二、生命能量 宇宙智慧生命昆仑神留在我们人类身上的重要印记就是生命能量。只有通过生命能量的修炼才能直接与高维密度的神直接沟通相应。在古代印度的瑜珈、气功、西藏密宗、或是印地安人的巫师信仰裡面,都有提到这些人类身体上共同的人体能量中心:三脉七轮。

天人合一和天人二分哲学观念的异同

天人合一和天人二分哲学观念的异同 【摘要】:中国讲“天人合一”强调“天道”,自然不可认识;西方人则认为“天人二分”,人是万物之灵,自然可被认识。(但不是说中国只有“天人合一”而西方只有“天人二分”,而是中国其主流思想是“天人合一”,西方的主流思想是天人二分)。那究竟是什么使得共同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对自然会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本文从天人合一与天人二分观点的起源进行探讨分析二者的异同。因为哲学教人明辨——求因——批判。 【关键词】:天人合一天人二分哲学分析 【正文】: 一、不同的经济和生存环境产生不同的宗教和信仰 (一)天人合一 江河赐予了中国古老文明,“天人合一”被孕育其中。 我国古老文明的发祥地大多分布在江河流域的河谷地带或冲积平原上,从东北的黑龙江、乌苏里江、辽河流域到中原的渭河、黄河流域,南方的江汉、江淮流域和珠江三角洲都留下了中华民族祖先的足迹,尤其是长江和黄河更是以其宽广的胸襟孕育了古老的华夏文明。早在公元前1000多年前的周代,就已经形成了“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尚书·禹贡》)的中华大国。泱泱大国,江河纵横,土地肥沃,物种繁多,有着丰饶的生存资源。这些都是位于尼罗河流域的埃及、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依山傍海的希腊以及印度河流域的文明发祥地无法媲美的。中国的地大物博不仅给她的子民提供了完全的自足生存条件,还孕育着巨大的发展潜能,让生长在这片沃土上的人们和文化能够不断地自我调节和更新。相对优越的地理环境加上中华民族的勤劳和智慧,让中国在西方近代文明兴起之前,长期成为东方乃至整个世界最富足、最强大的国度,再加上中国处于一个半封闭的边缘地形(一面临海,三面环山),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处在和外界相对隔绝的孤立状况,海洋对于远古的中国人来说,仅仅意味着陆地的尽头、自然的天限,激发不起人们的兴趣。这样的自然地理条件,一方面,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独立的发展,创造出与众不同的文化品格和文明成果,并能保持自成一体的延续性。但是另一方面,造成了国民固步自封的保守意识和盲目自尊的大国心态。大自然给中国人民提供了丰厚的物资财富,促进了农业经济的产生和发展,直至今天农业还是中国的第一产业。农业的发展必然离不开上天的“庇佑”,所以自古以来占主流的自然观思想都是“天人合一”。 (二)天人二分 大海孕育的西方文明,“天人二分”暗藏其中。 西方文明发祥地位于亚欧大陆西侧的欧洲,它西、南、北三面环海,东与亚洲接壤,就像是亚欧大陆向西伸出的一个巨大半岛。整个欧洲都离海比较近,所以说,海洋成为欧洲自然环境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另外作为西方文化最早发源地的古希腊罗马文明,更是与大海密不可分。希腊罗马文明的中心位于欧洲南部的地中海地区。那里既没有广袤的草原,也没有东方那种肥沃的大河流域,只有那些被重叠的山峦和起伏的波涛分隔成小块的岛屿、沿海平原和盆地,这种特殊的地理形态形成了古代克里特———迈锡尼人和后来的希腊人独特的“两栖类式的生活”,与众不同的海洋文明也就孕育而生了。由于没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也就不能像中国那样自给自足,这样就注定了大海孕育下的人民必须走出去,或是向天“要”东西。这就是为何黑格尔在讨论历史的地理基础时骄傲的说:“大海给了我们茫茫无定、浩浩无际和渺渺无限的观念,人类在大海的无限里感到他自己的无限的时候,他们就被激起了勇气,要去超越那有限的一切。大海邀请人类从事征服,从事掠夺,但是同时也鼓励人们追求利润,从事商业。平凡的土地、平凡的平原流域把人类束缚在土壤里,把他卷入到无穷的依赖

2020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专题测试:专题1论述类文本核心3题 核心点2(Word版含解析)

专题一|论述类文本核心3题 核心点2整体看结构,局部看手法——论证分析题 一、(2019·武汉市调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天人之学是贯穿中华文化数千年发展史的主线之一。在很长时间里,一提到天人关系,人们就会想起“天人合一”,认为它是最恰当的表述。这个看法值得商榷。“天人合一”出自西汉时期董仲舒的著作《春秋繁露》:“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按其思想体系,这种提法其实是“天人感应”论的一种表述,认为天、人之间存在一种神秘的联系,天主宰人事,人的行为也能感动天,这明显带有天命决定论的色彩。 我国古代思想家对“天”的认识,大概始于夏、商时期。从西周时起,“天”的概念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一种是天命、天神,一种是自然界的天体。以《周易》的经文为例,其中有些对“天”的理解是指自然的天体、天象,但多数是关于天命、天神的记载。至于西周时的重要政治文献《尚书》,其中“天命”一词比比皆是。这种状况到春秋时期才发生变化,出现了重人事而轻天道的观点。 思想上的这种变化,首先见于兵家著作。齐国军事家孙武在《孙子兵法》中首次提出天时、地利、人和的理念。他说的“天时”,指阴阳、寒暑、四时等自然现象;“地利”指路途远近、面积大小、形势险易、环境利弊等方面;“人和”指得民心、得民力、上下同心同德。《孙子兵法》认为,军事家运用好这三个方面,才能取得战争胜利。战国中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认为,天时、地利与人和这三者缺一不可,而人和最为重要。我国古代重人事轻天道的理论来源于战争实践,同时又能提升到理论的高度予以总结,因此不是思想家们空想的产物。 孟子之后的大儒荀子提出的天人之学则认为,在天人合一之前先要有天人相分的观点,这和天命决定论大异其趣,将古代的天人之学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荀子本着孔子的思路,寻求“和”而否定“同”。“和”是多样性的统一,建立在事物相互区别的基础上;而“同”是排除矛盾的一致,是没有生命力的单一。荀子探讨天人之学的名篇《天论》,把这个道理阐发得深刻而清晰。他认为人在自然面前不是完全无能为力的。他又说,“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如果看不到人的作用,只是祈求天的恩赐,就和天人关系的真实情况相背离。基于上述分析,荀子认为:“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意思是说,只有深刻认

【优化指导】2015届高三人教版语文总复习 第1部分 第1章 第2节Word版含答案

第一部分第一章第二节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儒家“天人合一”中的生态文明思想 邵和平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不仅是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哲学问题,它是人类促进可持续发展和延续生存而开创的一个新的文明形态。中国传统文化中蕴藏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儒家“天人合一”学说是其中的代表,它是中国古代具有代表性的思想观念,也是当代生态文化建设的基础。 儒家关于天的解说,是一种生命哲学,天的根本意义是“生”,是万物和人类生命之源。正是在充分肯定天(自然界)生命价值意义的前提下,讲究天道人伦化和人伦天道化,讲求人与自然的融合统一,和谐共处,以仁爱之心对待自然,彰显了深厚的人文精神。儒家认为,在自然界,天、地、人、物不是各自独立、相互对峙的系统,而是不同差异的统一,彼此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这个统一体中,各安其位,各遂其性,各得其所。儒家“天人合一”学说,给了我们诸多启示。 要以自然界为“本”,不能把人类凌驾于自然界之上。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虽然天地之间“人为贵”,但不能以此强调人类中心论,把人类凌驾于自然界之上,主宰自然界。人之所以为贵,贵就贵在人有社会性和主体性,有思虑忧患意识,而不是贵在对自然界实行为所欲为的任意宰割和索取。否则,将会受到自然规律和法则的惩罚。 要对自然界科学地开发利用,既保护好生态环境,又可持续发展。儒家的“天人合一”学说,并不是否定对自然界的开发利用,而是在遵循自然界为生命之源的前提下,开发利用。如荀子强调对自然界的开发利用要“适时”而“有节”,决不能违背自然界的生命规律,乱砍、乱伐、乱采,无节制地、掠夺性地开发利用。这些主张对于我们今天实施环境保护国策,可持续发展,仍具有借鉴启迪的意义。 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搞好生态文明建设。中国传统文化中蕴藏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闪烁着生态文明智慧的光芒。除儒家“天人合一”学说外,道家强调人们的行动、作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倡导“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佛家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认为万物是佛性的统一,众生平等,把“勿杀生”奉为“五戒”之首,表现出慈悲为怀的生态伦理精神。因此,一些西方生态学家认为生态伦理应该进行“东方转向”。1988年,75位诺贝尔奖得主集会巴黎,提出“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两千五百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西方深层生态学的代表人物奈斯说:

天人合一二十四节气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天人合一二十四节气 篇一:二十四节气灸 二十四节气灸(一)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漫长的农业劳动中,通过观察月亮阴晴圆缺变化,总结出指导农业生产的历法,故又称“月亮历”、“农历”等。二十四节气变化除了影响农业生产,还与人体的五脏六腑功能,经络气血运行,阴阳盛衰息息相关。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与自然界是统一的,即“天人和一”的整体观。自然界的四时阴阳变化,是万物生长收藏的根本,只有顺应了这种变化,才不会产生疾病。同时,根据节气的变化来适当地进行预防保健,治未病不治已病,防微杜渐,这才是养生的原则。 那么,如何参照四季来养生呢?中医认为在春夏季的时候,人体的阳气在体表较强盛,而在体内较薄弱,秋冬季的时候则相反,所以应该在春季顾护阳气,在秋冬季滋养阴液。根据这个理论,临床上就有了“冬病夏治”疗法(例如三伏灸疗法),利用在夏天补益阳气,使冬季发作频繁的疾病得

以控制。 这种时间医学与传统中医药针灸法的结合,同样适用于二十四节气。在二十四节气前,通过刺激穴位,调理经脉气血,使机体阴阳平衡而达到治疗与节气相关的疾病。一般采用刺激穴位的方法是艾灸疗法,包括麦粒灸、隔姜灸、艾条灸以及无烟灸疗法-生物陶瓷灸等。由于灸疗具有无痛、刺激小、操作方便的特点,因此特别适用于幼儿、老人、体弱者及不能耐受针刺疗法者。 二十四节气灸特别适应患有下列症状的人群: 1、关节炎:特别是退行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以及因气候变化而出现全身多个关节酸痛。该病在二十四节气均适用。 2、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肺气肿。这一类疾病可选择在夏季三伏天及冬季三九天进行治疗。 3、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胃下垂等胃肠道疾患,临床症状表现以腹泻、不能进食生冷食物、形体消瘦、四肢怕冷等为主要表现,中医辨正属于虚寒型。该类病人建议在三伏天及立春到夏至这段时间进行治疗。 4、小儿秋泻。秋季是小儿腹泻的高发期,由于幼儿胃肠道调节功能差,不能适应季节的变化而致慢性非细菌性腹泻。家长可在立秋到秋分期间带宝宝来作灸疗。

第六讲何为“天人合一”(二)

第六讲何为“天人合一”(二) 第六讲何为“天人合一”(二) 我们已经明白,在中国传统哲学中,无所谓主体与客体,主体就是客体,客体就是主体,人应该向天地学习,人是天地的一个成员,是天地一物,天地的运行法则就应该是人的运行法则。佛家更明确地提出这个客观世界与人的主观世界只是一个过程,是“六根”导致的“六尘”,它不是最本质的,最究竟的。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最究竟的应该是什么? 佛家讲,最究竟的是人的自性。 其实“性”这个词,最早出现在中国的典籍中,比如《中庸》中说:“天命谓之性,率性谓之道。”佛教是外来文化,当佛教典籍被翻译到中国来的时候,这些一流的大师,比如鸠摩罗什,玄奘法师,他们便寻找中国文化中与佛教最根本的那个东西相同的词,于是就找到了“性”。所以,要明白,自性出现在佛教的典籍中,不是一个偶然现象。 佛家认为世间的一切变化都是四大(地大、水大、风大、火大,与中国的五行有相同的地方)的产物,是因缘合和的,缘来则成,缘尽则坏。 在世间一切变化的背后,有一个因素在决定着它,它的存在才是这一切存在的基础,它不存在,世间的一切就不存在。这就是哲学上讲的第一因。佛教把这个东西叫做“自性”或者“心性”,有些佛经中也叫“心”,但请你注意,此“心”非那“心”,此“心”与唯心之“心”区别很大,前者是根本,后者是现象。在佛教的修行中,体验并证悟到心性的境界叫成佛。 中国的道家不说自性,道家也承认世间的变化,并且认为变化也是一个过程,也不究竟。这种变化也有一个主宰,一个根源这个主宰和根源就是“道”。 “道”是在天地存在之前就已经存在的。它的存在是必然的,不受任何其他因素的制约的。是“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的,它是

列出天人合一的天的四层含义 中国文化概论

列出天人合一的天的四层含义中国文化概论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最基本的命题之一,也是中西文化差异之焦点。这个命题学界议论纷纭,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直接反对天人合一观的,他们认为:天人合一只是一套维护礼教、巩固皇权的教化理论,与“人与自然的和谐友好”并没有多大关系,和如今人们提倡的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也风马牛不相及,当然更不能用于医学上了。有赞成天人合一观的,他们认为:天人合一是传统的世界观,是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有完整的技术操作系统,有现代价值,应该深入研究和挖掘。 持天人合一观的学者,对天人合一的理解、阐发,也有分歧。辩论的焦点有三个方面: 其一,“天”是什么天?如冯友兰先生认为先哲所说的“天”主要有五种不同含义:第一种是“物质之天”,指日常生活中所看见的苍苍者,与地相对的天,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天空。第二种是“主宰之天”或“意志之天”,就是指宗教中所说有人格、有意志的“至上神”。第三种是“命运之天”,就是指旧社会中所谓运气。第四种是“自然之天”,就是指唯物主义哲学家所谓自然。第五种是“义理之天”或“道德之天”,就是指唯心主义哲学家所虚构的宇宙的道德法则。这五种含义中最基本的不外乎两个方面:自然方面的“天”和精神领域的“天”。前者是基础,对后者起决定作用,但是后者(精神领域的“天”)一旦生成又可对前者进行意义建构,使自然的无生命无情

感的“天”获得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这里的“天”实际上就是“人”,是“人”的一种外在化或对象化形式。 其二,“人”是什么人,因为人也包括身心灵。天人合一的人,具体指哪个意义上的“人”? 其三,“合一”究竟是什么意思?张岱年先生进行了梳理,认为:“中国哲学中所谓天人合一,有二意谓:一天人本来合一,二天人应归合一。”“关于天人本来合一,有二说:一天人相通,二天人相类。所谓天人相通,如解析之,其意义可分为两层。第一层意义,是认为天和人不是相对待之二物,而乃一息息相通之整体,其间实无判隔。第二层意义,是认为天是人伦道德之本原,人伦道德原出于天。在今观之,在天为根本的,自一意义言,亦是在人为根本的,因人为自然中之一物。然自另一意义言,所谓人性,常指人之所以异于非人者,即人与他类物不同者;而人与他物相同的,虽为根本,亦不含于所谓人性之中。 其四,以此义言,人固以自然为根本,而人性乃是后起之特殊的性质,非即是普遍的天道。将天道与人性合而为一,表面上似将天道说为人性,而实际乃是将人性说为天道,即将人伦义理说为宇宙之主宰原则。这就陷于拟人的错误。”“天人相类之意义,亦可析为两方面。一,天人形体相类,此实附会之谈。二,天人性质相类,此义与天人相同论之天道人性为一之说相似,实际上亦是将人伦道德说为天道。”

二十四节气表中华文明中的天人合一观念

二十四节气表中华文明中的天人合一观念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丰富的农耕文化,而农耕文化的核心就是对自 然界的观察和认识。在中华文明中,二十四节气表是一种独特的时间 观念,不仅仅反映了中国古代人民对于自然变化的敏锐观察,更展示 了他们对天地万物的敬畏和天人合一的观念。本文将探讨二十四节气 表中蕴含的天人合一观念,并分析其在华夏文明中的影响。 中国古代人民观察到了自然界中变化的规律,并以此制定了二十四 节气表。这一表格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的《淮南子》中,而后由汉代 宰相张衡完善,并得到了广泛传承和使用。二十四节气表根据太阳在 黄道上的位置来划分四季和24个节气,通过对太阳直射点的观察,反 映了自然界的变化,如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等。这个表格不仅仅 是一种时间记录的工具,更是展示了中国人如何与自然界相互融合和 相互作用的观念。 天人合一观念是古代中国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界 的和谐共生。在中国的农耕文化中,人们相信自然界的变化和人的行 为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二十四节气表正是天人合一观念的一个 体现。通过仔细观察自然界的变化,人们可以预知自然灾害、农作物 种植的最佳时机等,进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自然的变化和规律。这种观念不仅仅在农业生产中起到了指导作用,还渗透到了中国人民 的日常生活中。例如,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都与二十四 节气表中的节气有关,人们通过庆祝这些节日,表达对自然恩赐的感 激和对天人和谐的崇敬。

二十四节气表中的天人合一观念不仅仅反映在时间观念上,还影响 了中国的文化、艺术和思想。在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的诗歌中,经常描 绘了二十四节气中的自然景观和季节变迁,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慨和对 天人合一的追求。例如,杜牧的《秋夕》诗中写道:“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这里的秋夕正 是二十四节气表中的秋分节气,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色、流动的星辰以 及古老的传说,表达了对秋天的向往和对天人和谐的思考。 二十四节气表中的天人合一观念也影响了中国古代的医学理论和养 生之道。根据二十四节气的变化,古代医家总结出了不同季节中人体 的生理特点和疾病易发的趋势,并提出了相应的养生方法。例如,在 立夏这个节气中,古代医家认为人体的阳气开始旺盛,容易发生火热 的症状,因此提倡养生者多食用清淡、富含水分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以调节体内的阴阳平衡。这种观念在中国传统医学中被广泛运用,至今仍对人们的健康养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总之,二十四节气表是中国古代人民对自然界变化的观察和总结的 产物,也是天人合一观念在中国文明中的重要体现。通过对时间的细 致划分和对自然变化的观察,中国人民建立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 方式。这种观念不仅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文化艺术和医学养生理论,更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在当今社会,尽 管人们对自然界的认知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二十四节气表 中的天人合一观念依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我们应该更 加重视和传承这一观念,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中西文化比较 第四章 天人合一与物我两分

第四章天人合一与物我两分 1、人与自然(人与天) 思维方式2、人与社会 (三层)3、人与人(我与他;我与我) 第一节从宇宙观到认识论 一、“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 **总结:“天人合一”成为中国哲学最基本最重要的命题,它构成了一个阴阳、天人、形神、理物、道器、内外等重大范畴统一的宇宙。 二、二元对立的认识前提

* 萨特“地狱就是他人”。 * 二元的对立还表现为人自身的分裂。(灵肉分裂) * 伊壁鸠鲁“是生活愉快的乃是清醒的理性,理性找出了一切我们的取舍的理 由。”(中世纪灵与肉的分裂达到绝对的程度) 第二节直觉思维与逻辑推理 一、主观联系的直觉思维 * 直觉思维(联想思维)是非逻辑的思维。 * 直觉思维十分重视为认识者留下广大自由的主观空间,有极强的主观性。 * 直觉体验的个体主观性是不确定的,认识本身也就有极大的随意性,灵活性,这也许是直觉思维具有创造力量的原因,是中国哲学思维的绝妙之处。 * 重视个体性的西方文化,在思想和情感方面给了个人以诸多的限制,而重视群体的中国文化则给了个人以更多的自由。 * 直觉思维具有立体有机联系的特征。(1,2,3) * 因为它是主观的,顿悟式的,是难以言说的;它是个体化的,是无法概括的。 * 联系性是直觉思维达到认识目的重要途径。 1、这种联系性首先建立在宇宙整体论的观念上的一切都在联系中。 “‘气’充一切虚,贯一切实。”气无所不包,无所不在,它能贯穿一切有形无形之物。 2、思维的联系性还是互为因果,相互推动变化,彼此包容的联系;也是无所不在,超越 时空、虚实的广泛联系。 3、中国思维的这种联系性还是辩证、转化的关系。 二、细剖精析的逻辑分析 * 西方科学文化极发达,靠了两条重要的认知方法:一是可以理解的逻辑,一是可以控制的实验。 * 分析的方法包含两大步骤: 1、细剖精析 (* 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也不例外。 * 自古希腊的德谟克利特提出原子论起,原子一直被认为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单元。) 2、建立逻辑的认识系统 (* 切割细分得到单一、确定的认识,使认识具有可靠性、明晰性,是认识更深入。) * 分析方法局限(1,2,3) 1、分析力图使事物具有单一的性质,简单的形式,而物质粒子不断切割的可能,使分析 的这一企图只能无限的逼近单一。 2、分析置物质于相对静止状态,以求确定不变的本质。 3、分析不承认偶然性,它只认定物质遵循的铁的规律。 * 分析注重事物间的区别,组合注重事物间的共同点。但无论分析也好组合也好,都必须依据严格的逻辑规则。(优点1,2,3) 1、从一个真实的前提如何推出一个未知但同样真实的结论,遵循推理的规则、步骤就可 以保证实现这一目标。(归纳:个体结论) 2、逻辑作为方法手段是一种纯粹的形式,它的前提则是被证明被公认的经验事实,或者 是在推理中表现为定理、公理的来自经验的抽象概括。(演绎:结论个体) 3、近代方法论尤其系统论的思想与中国古代哲学思维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在动态中协 调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的方法有相同之处。(辩证:运用于历史中)

鲁教版高二地理必修3_知识拓展:“天人合一”蕴涵着人与自然的和谐

知识拓展:“天人合一”蕴涵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当我们提出“天人合一”何以可能这一问题的时候,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已经通过默默接受近代西方人与自然对立分离的前提假定,从而堵塞了通往答案的道路了。在中国古人那里,“天”与“人”原本就是不可分离的整体,所以对于他们来说,需要追问的与其说是“天人合一”何以可能,毋宁说需要追问的是“天人相分”何以可能?中国古代思想的两个主要流派儒道两家都共同推崇“天人合一”的思想,其中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是“仁” 、“义”,道家思想的核心概念是“道”、“德”。下面我们就分别分析“仁”、“义”、“道”、“德”等诸概念中所包含的“天人合一”思想,以及这些概念所包含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内涵,从而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于“天人合一”思想的生态意义的理解。 在儒家看来,“仁”意味着一种和谐共存的品德。“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仁。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论语·雍也》)这种和谐共存首先当然是在人类之间,但是对于儒家而言,这种推己及人的心理机制使得“仁”的适用范围可以推广到自然对象上。董仲舒认为,“天”、“地”、“人”是万物生长发育的3种基本要素,必须协调。“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天生之以孝悌,地养之以衣食,人成之以礼乐。三者相为手足,不可一无也。”(《春秋繁露·立之神》)因此,爱物是仁民的逻辑发展和内在要求,“质于爱民,以下至鸟兽昆虫莫不爱。不爱,奚足以谓仁?”(《春秋繁露·仁义法》)只有发展到“鸟兽昆虫莫不爱”的地步,“仁”字才算实现。 宋明理学家们认为,山川万物原本就是与人连通一气,不可分割的整体。所以程颢说,“医书言手足萎痹为不仁,此言最善名状。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己也。认得为己,何所不至?若不有诸己,自不与己相干。如手足不仁,气已不贯,皆不属己。”(《河南程氏遗书》卷二上)这里程颢巧妙地利用了中文的多义性,发挥了“仁”字所包含的物我一体、和谐共存的思想。张载更明确地提出,“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西铭》) 王阳明认为,“风、雨、露、雷日月星辰禽兽草木山川,与人原只一体。”他还进一步说,“大人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其与天地万物而为一也。岂惟大人,虽小人之心亦莫不然,彼顾自小之耳。”(《大

曾仕强中华文化的特质内容摘要

中华文化的特质——曾仕强 第一讲大哉中华 一、何谓文化 文,就是纹理的意思,就是花样。一群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人所拥有的一些共同的东西,就是我们的文化,是一个民族自然孕育而成的一套花样。 二、中华的概念 1、“中”,不偏之谓中。 2、儒家就是道家,道家就是儒家,儒家就是法家,法家就是儒家。 3、中,是讲合理不合理,但是合理不合理不是固定的,它是变动的。 4、易经,是中华文化的总源头! 5、中华的华,是华丽的意思,也有变化的意思。 6、太极,是一切的总根源,一动就分阴分阳,阴阳一动,就变成了两仪、四象、八卦、六十四卦,所以从这里看,太极就是一。一,就是中,没有发叫中,已发就叫动,然后上边的两仪、四象、八卦、六十四卦,那就叫华。 7、中华民族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个大反省,然后经过一个大调整,我们的文化才能够日新又新。 三、大恩不言谢 四、所有的事情都不是人为的,都是很自然地慢慢演化而成的。这是生态环境造成的,但是生态环境不完全可以决定文化,还要加上人自己的信念。 第二讲至圣先师 一、孔子的“述而不作”我们的文化更重要的是传承的。 二、中国人不太喜欢别人太了解自己,也不喜欢别人替自己做主张 三、什么叫做人? 四、中华民族不能改变的就是“礼要从内心发出” 巧言令色,鲜仁矣!对于那种礼貌很周到的人,我们要特别提高警惕,因为礼多必诈! 五、西方讲个人意见,中华讲集体创作 中国人常说集体领导,集体创作,可见中华文化就是大家好好商量,商量出的结果就是代表了大家的意见,而这样的意见就比较容易贯彻。 六、易经,是中华文化的源头 那一画开天就是宗,宗后来变成了经,经就是经常要遵守的规则,不能变的部分,除了不能变的经以为,其他的都是可以变的。

天人合一中国二十四节气的自然观与哲学思考

天人合一中国二十四节气的自然观与哲学思 考 天人合一:中国二十四节气的自然观与哲学思考 中国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文化独特的时间划分方式。它们不仅 仅是时间点的符号,更是中国人对自然的观察和感悟的产物,蕴含着 深刻的自然观与哲学思考。 一、春 立春:万物苏醒,春回大地 立春标志着寒冬的结束,春季的开始。在这一时刻,大地渐渐苏醒,生机勃发,人们开始种植作物、筹备新的一年。立春背后蕴含着中国 人对于生命力无穷的自然力量的崇敬,同时也透露出他们对于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人生态度的追求。 雨水:万物复苏,回归大地 随着春天的到来,大地开始解冻,降雨增多,万物复苏。雨水节气 中有很多与雨相关的活动,比如交游赋诗、飞燕归巢等。这种对雨水 的留恋和赞美,体现了中国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激之情。他们相信 雨水的滋润能给大地带来丰收,同时也寄寓着对于生命复苏的期盼和 祝福。 二、夏 立夏:万物茂盛,繁花似锦

立夏代表着夏季的正式开始,万物开始茂盛,生机勃勃。人们在此 时会植树、插秧、种花,以示对夏天的迎接。立夏体现了中国人对于 自然生态和农耕文化的重视,也表达出他们对生命、对新鲜事物的热爱。 小满:麦类成熟,五谷丰登 小满标志着夏天的到来,此时农作物已经成熟,五谷丰登。人们在 这个节气里开展纪念五谷神的活动,庆祝丰收的到来。小满传达着中 国人对自然的感恩之情,也强调了勤劳劳动和守望相助的重要性。 三、秋 立秋:凉爽入秋,季节交替 立秋意味着夏季的结束,秋季的开始。此刻天气开始转凉,一年的 收获季节也即将到来。立秋体现了中国人对季节变换的敏感和对自然 律动的观察。他们明晰四时变迁,感受生命的轮回和无穷的自然力量。 处暑:气温下降,炎热退却 在处暑节气里,气温逐渐下降,夏季的炎热开始退去。中国人在这 个时候会祈求秋天的来临,同时也纪念长夏的结束。处暑表达着中国 人对于炎炎夏日的告别,对于凉爽秋天的期待。 四、冬 立冬:寒冷进入,阳气收敛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道法自然 ---- 天人合一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一、什么是真正的养生, 人们越来越注重养生,养生是锻炼身体养筋骨吗,还是吃饱吃好养形态,什么是真正的养生,―善养生者,上养神智、中养形态、下养筋骨。‖也就是说,真正的养生,不单单养身,更要滋养我们的心神,荣养我们的心智,是要涵养我们的生命,是要性命双修,身心俱康。 二、如何养生, (一)顺应自然,天人合一 当下的的社会紧张忙碌,压力很大,无暇顾及自己的情志与健康。往往当一个人功成名就之时,他的神智也耗散了,健康也就失去了。那么,如何滋养自己的神智呢,如何让自己达到养生的最高境界呢,这就需要让人们认识一下我们最古老的传统文化––道。 道。是宇宙的根本。而道家养生,最关键的就是––天人合一。如何做到天人合一, 老子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既规律,规律又有大小之分。一定时空下的规律不是永恒不变的。例如冬天,北方零下十几度,而南方还是温暖如春。 道法自然中的―自然‖是指宇宙中的这个大规律,这种大规律是无始无终,小至精微,大到无穷。你看不见她,但是你又无时无刻的在体验着她。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风霜雨雪,寒来暑往…… 养生能懂得顺其自然,也就是真正开始接近了天地万物。才能够,天人合 一。

每个人都是一个小宇宙,各有自身的独到之处。而每个人又都或多或少的接受的来自自然和大宇宙的信息和灵感。当人体的小宇宙,与自然的大宇宙十分的吻合,毫无偏差的时候,也就是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现在的大众养生,还只是停留在健康的基础上:认为吃的健康一点,运动合理一点,就能够健康一点。生活质量也就随之提高一点。但还没有人提出活的长久一点,活的自在一点的观念。而道家的很多东西,都揭示了长寿的秘密。 人的生命是有一定限度的。所谓限度,是指自然寿命可以活到的年龄,中医学称之为―天年‖。那么,究竟人应该活到多少岁数呢, 《黄帝内经》认为是一百岁,如《素问?上古天真论》里说:―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礼记》称百岁为―期颐‖。《尚书》又提出―一曰寿,百二十岁也‖,即活到120岁,才能叫做活到了应该活到的岁数。大哲学家王充提出:―百岁之寿,盖人年之正数也。犹物至秋而死,物命之正期也。‖晋代著名养生家嵇康认为,―上寿可达百二十,古今所同‖。 据上所述,人的寿命应该是100-120岁左右。但社会的现实告诉我们,绝大多数的人达不到自然寿命的。 为什么不能享尽―天年‖,根本原因是做不到天人合一。做不到顺 应自然。 人生最宝贵的是什么,——生命 生命最珍贵的是什么,——健康 健康最可贵的是什么,——养生~ 养生最关键的是什么,——自然~ 要想顺应自然,我们首先要认识自然。其实自然就再我们的周围。方方面面。我们看动物世界,冬天了,有的动物会冬眠,有的会换上厚厚的皮毛过冬。春天地时候,大地回暖,动物开始觅食。夏季是所有生灵最活跃的季节。秋季是忙碌储存

通识科大纲

《中国历史十五讲》是一部深入浅出的优秀着作。本书与卷帙浩繁的史学着作最大的区别是采用文明史的架构。正如作者所言:“通过历史看文明的价值,通过文明看历史的演进”,正因为有文明史观的提纲总领,才是这部着作显得轻盈和耐读,因此,阅读此书应该努力培养自己的文明史视野。同时,在认真阅读此书的基础上,也应该尽可能地参阅其他相关史学着作。通过本书的了解,掌握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文明史的演进历程,以及中国传统文明的博大精深,达到具有历史认识和历史的思维。 第三部分书目基本内容 第一讲中国文明起源的科学探索 一、读书的目的和读书要求 本讲主要探讨了中国文明的起源问题。围绕着历史记载即中国古史的传说以及考古发现逐步展开。通过本讲内容的涉猎,希望同学们能够认识中国文明起源的多源性和多元特征。本讲在读书中注意历史学、考古学和人类学在叙述古史时的不同概念。 二、重点内容提示和重点知识解析 重点内容:中国古史传说;考古学上文明的多源与多元;农业文明 重点知识解析: (1)顾颉刚的“古史辨”与“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的观点 (2)考古学中文明的一元与多元认识 三、思考题 1、简要说明探索中国文明起源的意义。 2、举例陈述炎黄传说与中国新时期后期考古发现的关系。 第二讲中国古代社会与朝代更替 一、读书的目的和读书要求 本讲主要从朝代更替角度探讨了中国古代社会演进问题。重点放在了秦以前的历史。通过本讲内容的涉猎,希望同学们能够认识中国朝代更替中的各种动力因素,特别是民心向背的决定作用。在读书时注意从国家、王朝和社会等不同角度去分析历史演进问题。

重点内容:华夏族的形成;先秦社会构成及社会变化;王朝更替的因素 重点知识解析: (1)华夏族与四夷的融合 (2)西周社会的宗法制 (3)“大一统”理论 三、思考题 1、为什么了解朝代的更替是学习中国历史的切入口 2、怎样看秦朝的兴亡 第三讲汉代、唐代、清代“盛世”的透视 一、读书的目的和读书要求 本讲主要探讨了中国古代盛世的形成和兴衰问题。围绕着汉代的文景之治、昭宣中兴、唐代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以及清代的康乾盛世逐步展开,最后对盛世进行了历史透视。通过本讲内容的涉猎,希望同学们能够认识中国古代国家的治理。本讲需要同学们认识不同阶段盛世的社会背景。 二、重点内容提示和重点知识解析 重点内容:汉代的文景之治、昭宣中兴;唐代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清代康乾盛世 重点知识解析: (1)盛世的标志 (2)盛世的形成和衰败 三、思考题 1、试比较汉唐清盛世的异同。 2、如何评价中国古代的盛世 第四讲中国古代的交通和文化传播 一、读书的目的和读书要求 本讲主要探讨了中国古代交通与文化传播问题。通过本讲内容的涉猎,希望同学们能够认识中国古代交通与文化传播互动的关系。本讲需要同学们有一个清晰的地理观念。

文化哲学10讲邴正第6讲中国传统文化自我意识矛盾问题

第六讲,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自我意识矛盾问题 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有着不同的渊源、发展经历及其特征,所以中国文化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民族文化的自我意识的表达,从人与文化的矛盾角度,我们可以对中国文化传统中自我意识做以下的剖析。 一、神人一体 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在传统上有很大区别,所以自我意识的形式也有很大的不同。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在文化自我意识上的差别,也就形成了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文化差别,人们经常发现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有很多不同,这些不同在原始神话当中,就表现的已经非常明显。 中国神话反映的原始意识,大量的是一种抗争意识,比方说,“刑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1,“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等等。但是很有趣的是,中国成熟的哲学儒家和道家却都是以一种平和的心态,来看待人与自然的矛盾,所以他就启发我们应该深入地去剖析中国文化的内涵。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在这一点也是一样的,我们也有我们的创世神话,也有我们的诸神的时代,盘古开天地、伏羲女娲造人,这是我们的创世神话、洪水神话,而炎黄的神话,就是我们的英雄神话,传说中的黄帝,率领的几乎是一个发明集团,黄帝发明了指南车、黄帝的妻子发明了衣服,黄帝的大臣们也有很多发明,仓颉造了文字等等。在中国古代神人是相通的,在中国远古的神话中,也曾有过许多神奇,日神炎帝、火神祝融,木神句芒、金神蓐收,水神禺强、土神后土,时神噎鸣、吉神泰逢,爱神瑶姬、灶神穷蝉,虽然他们住在天上,但是天梯曾经和人间相通。龚自珍就曾经说过,“人之初,天下通,人上通,旦上天,夕上天,天与人,旦有语,夕有语。” 2神人经常混杂在一起,这些神大多都是自然神奇,有些究竟是人是神,如伏羲、神农、炎黄、舜禹,谁也说不清,诸神虽然本领比人高强,但有时也受人愚弄,像灶神穷蝉专门蹲在别人家里,窥视别人的隐私向天帝打小报告,后果是什么呢,被人塞一嘴灶糖让他说不出话来,这说明在远古时代,中国人从文化意识上说,和自然还是没有完全分化的,而且有些浑然一体。 与西方的上帝不同,中国的诸神并不是人类的审判者和考验者,而是人类的庇护者,而是人类的屁护者,他们不断的给人类带来新的发明创造,改变人类的处境。共工撞倒了不周山 ,女娲就来补天。愚公挖山不止,天帝就派夸娥之子把山走。人类要比共工、刑天、蚩尤这些败了的神幸运的多。天帝可以抛弃神但不肯抛弃人,其实这不过是人类偏袒自己的,自恋意识的杰作,到了颛顼(zhuan xu)时代就改变了人神关系,他派出重和黎两位天神,隔绝了天梯,神和人不再来往,神人分离实质上是人和自然的分离。颛顼是黄帝的孙子,黄帝时代人类已经有了很多发明,逐渐地进入文明时代,人类对自然的优越性,已经通过这些发明创造表现出来,此后诸神渐渐消失,形成了一个统一的万能的、主宰宇宙的天代表神的世界,这个天既是天然之天,又是天道、天神、天命之天,是现象和本体之间,精神和自然之间的统一体,人则包容在天罗地网中,成为普天下万事万物的中心。此后神人虽然在形式上分离,但是实质仍然相通,这和西方有很大的区别。 1源出自陶渊明在《读山海经•其十》诗句中写道“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形容失败了的刑天仍然挥舞着板斧和盾牌继续战斗,其刚毅的精神仍然存在。形天即刑天,形天和天帝在这里争夺神位,天帝砍断了他的头,并把他葬在常羊山。形天竟然用两乳为双目,用肚脐作口,操持干(盾牌)戚(武器)来舞动。 2龚自珍《定庵续集》卷二《壬癸之际胎观第一》

天人合一与道法自然

天人合一与道法自然——道教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与追求 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丁常云 人与自然的关系始终是人类社会关注的问题。道教的自然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人与自然和谐的法则就是“天人合一”与“道法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道教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准则,它反映了道教“天人合一”的和谐理念,“道法自然”的和谐原则。 一、道教对理想仙境的追求 道教对于理想仙境的追求,实际上是对于人与自然万物和谐的一种向往,也是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的一种借助力。这种追求,一方面表现在对神仙洞府的描述;另一方面也体现在道教的神仙信仰之中和对自然的态度上。 道教对理想仙境的追求,首先表现在对神仙洞府的描述。早在《山海经》中就有万神共住的昆仑山,山上有西王母和黄帝等神仙居住。山中有各种神兽,有不死树和掌管不死药的仙人,还有壮如蜂、大如鸳鸯的鸟,有无核仙果和吃了不疲劳的草。《庄子·逍遥游》中描述的仙人为:“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此外,还有大量的典籍中描述了道

教的神仙洞府,如《史记·封禅书》载:海上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列子《冲虚真经》载:海上有五神山,一叫岱舆,二叫员峤,三叫方壶,四叫瀛洲,五叫蓬莱。东汉时道教正式形成以后,又逐步形成了以“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为主的人间仙境,成为道教徒修道和举行宗教活动的神圣殿堂。道教所描述的这些仙境和洞天福地,皆为道教神仙居住之所,同时亦为自然环境保护最好的地方,也是自然世界最为和谐的福地。 道教对理想仙境的追求,还反映在神仙信仰之中。道教的根本信仰是“道”,道生天生地化生万物,是宇宙的本原。老子也是道的化身,《圣母碑》说:“老子者,道也”。所谓“聚则成形,散则为气。老子一气化三清”。道教认为:天下万物皆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下万物从“无”到“有”的化生过程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有三十六天,地有三十六地,天地之间五岳四渎、十洲三岛、洞天福地等,皆有神仙圣真主理。道化生宇宙天地万物,神仙也是道气所化。所以,人对神仙信仰的背后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人与自然关系中,道教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万物之中,人为最灵,能够认识掌握自然之道,所谓“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因而制之”①,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遵循自然规律而不妄为。因此,道教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平衡,表现在神仙信仰中就是对自然神灵的敬畏和崇拜,进而对自然万物的关爱和保护。 道教对理想仙境的追求,还体现在对自然的态度

福建省漳州市名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福建省漳州市名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总分:150分 一、选择题(一题2分,共10分) 1. 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项是() ①吾师道也②耻学于师③眄庭柯以怡颜④小学而大遗⑤非能水也,而绝江河⑥是故圣益圣,愚益愚⑦引以为流觞曲水⑧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A. ①⑤/②③⑦/④⑥⑧ B. ①③/②⑦⑧/④⑥⑤ C. ①⑤/②/③⑦/④⑥/⑧ D. ①⑤/②⑦/③⑧/④⑥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假舆马者也(借助)而绝江河(横渡)今之众人(许多人)勖尔植(勉励) B. 字而幼孩(养育)聊乘化以归尽(姑且)慈父见背(被)列坐其次(排列) C. 责臣逋慢(逃避)茂林修竹(修整)金就砺则利(接近、靠近)参省乎己(检验) D. 形影相吊(安慰)群贤毕至(全,都)则刘病日笃(病重)感慨系之矣(连接) 3. 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孝廉”,是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制度,用以任用官员的一种科目,孝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后代,“孝廉”这个称呼,也变成明朝、清朝对举人的雅称。

B. “期功”,古代丧服的名称。期,服丧十个月。功,按关系亲疏分大功和小功,大功服丧九个月,小功服丧五个月。 C. “先妣”,过世的母亲。古时称已去世的母亲为“妣”,称已去世的父亲为“考”。成语“如丧考妣”中“考妣”就是此意。 D. “束发”,清朝以前汉族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因用以指代成童,可以学习各种技艺了。“束发”与“及笄”都指15岁。 4.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 恨晨光之熹微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B. 既自以心为形役木欣欣以向荣 C. 风飘飘而吹衣泉涓涓而始流 D. 将有事于西畴遂见用于小邑 5. 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而刘夙婴疾病 A. 则告诉不许 B.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C. 故不我若也 D.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二、现代文阅读(27分)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共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至少在春秋战国,中国就已经确立了以农耕为主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并逐步形成了精耕细作技术体系。这个体系的起点应该是如何把握农时。种植需要确定合适的时间才会有好的收获,它是一个较漫长的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