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市质量发展的背景及现状

丽水市质量发展的背景及现状
丽水市质量发展的背景及现状

丽水市质量发展战略“十三

五”规划

丽水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二0一六年七月

目录

前言 (1)

一、质量发展现状 (2)

(一)现实基础 (2)

1. 质量水平持续上升 (2)

2. 质量工作体系不断完善 (5)

(二)发展前景 (7)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战略目标 (9)

(一)指导思想 (9)

(二)基本原则 (9)

(三)战略目标 (10)

三、以“三强”建设为统领,持续提升质量效益 (13)

(一)标准强市建设 (13)

(二)质量强市建设 (17)

(三)品牌强市建设 (21)

四、以“六大工程”为核心,稳步推进质量创新 (25)

(一)质量共治推进工程 (25)

(二)质量技术支撑工程 (26)

(三)质量诚信建设工程 (30)

(四)生态质量示范工程 (31)

(五)农村电商创新工程 (32)

(六)质量文化营造工程 (34)

五、强化规划实施保障 (35)

(一)加强组织领导 (35)

(二)完善工作机制 (36)

(三)加大财政投入 (36)

(四)强化人才培养 (37)

前言

质量是发展的基石,是生态的根本,是绿色的源泉。质量兴则经济兴,质量强则社会强。“十三五”时期,是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关键时期,是我市建设质量强市、实现生态发展的重要时期。

编制《丽水市质量发展十三五规划》,对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与效益、促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获得感与满意度、打造“两山”样板、争创“两区”示范,有重要意义。

本规划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3.《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

4.《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质量强省的若干意见》;

5.《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标准强省的意见》;

6.《丽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7.《浙江省质量强省标准强省品牌强省建设“十三五”规划》。

本规划是指导丽水市质量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规划基年为2015年,规划期限为2016-2020年。

1

一、质量发展现状

“十二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市积极贯彻《浙江省“十二五”质量发展规划》和《丽水市质量强市建设“十二五”规划》,全面实施标准强市、质量强市、品牌强市战略,将质量工作贯彻融入到生态文明和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中,质量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力和贡献率显著提升,质量工作摆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现实基础

1. 质量水平持续上升

“十二五”以来,全市积极实施“质量强市”战略,社会质量意识得以提升,质量基础得以强化,质量安全保障能力不断增强。食品、农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保持稳定,生产许可证产品、强制性认证产品取证率不断提高,没有发生重、特大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工程质量安全状况明显改善。质量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取得初步成效,质量工作再上新台阶,为我市实现创新转型发展、建设美丽幸福新丽水奠定了坚实基础。

与“十一五”相比,质量建设主要指标均获得了明显提升(见表1)。其中,工业产品省级监督抽查批次合格率达到93.9%,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平均抽检合格率达95.9%;参与制修订国家和行业标准64项,农业标准化生产程度达56.0%,新增浙江名牌产品31个。

2

(1)产品质量平稳上升

“十二五”期间,工业产品、食品、农产品、水产品、林产品抽检合格率都达到较高水平,整体处于稳定上升趋势(见表2、表3)。

3

(2)工程质量保持稳定

建立健全工程质量管理制度,积极完善工程质量监督体系建设,工程质量维持在较高水平。全市防洪排涝、危旧房改造、安居保障等新开工建筑工程质量监督覆盖率均达到100%。2011年-2015年,建筑工程、交通工程、水利工程合格率均达到100%。共有10个项目获得“钱江杯”。

(3)服务质量平稳发展

服务质量平稳发展。医疗质量方面,截止2015年末,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725家,共有病床位11957张,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2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1家,三级甲等精神病专科医院1家,病床周转次数从2011年的26.5次/年增长到2015年的27.4次/年。交通运输服务质量方面,截止2015年末,全市公交车628辆、公交专用道划线15.6公里、公交线路139条、公共自行车9090辆,丽水在全省率先推出办理公交公务卡,首推公交自行车IC卡系统“1+9”模式;全市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水平处于AAA等级,行政村班车通达率为87.3%。旅游服务质量方面,全市旅游安全形势良好,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遂昌县为全国首批旅游标准化试点县;经省级监测,旅游服务质量满意度2011-2015年分别为70.5%、71.5%、73.8%、71.3%和74.9%。教育质量方面,2011-2015年期间,全市共完成教育基础设施投资37.2亿元,实施学校新建、改(扩)建项目873个;普通4

中小学教师持证率达到95%以上。

(4)环境质量保持领先

环境生态质量保持全省领先。2011-2015年间,丽水市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保持全省第一;丽水成为省政府命名的第一批省级生态市,遂昌、云和、庆元与缙云相继创成国家级生态县。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连续8年位居全省首位。全市90%以上行政村创建为洁净村庄,新打造10条美丽乡村风景线,新建20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莲都碧湖镇等9个镇入选新一批全国重点镇,青田洞背村、缙云鼎湖村入选“中国最美村镇”20强。全面消除垃圾河、黑臭河,完成“十二五”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总指数跃居全省第一,打响了“秀山丽水、养生福地、长寿之乡”区域品牌。

2. 质量工作体系不断完善

“十二五”期间,我市不断夯实工作基础,努力促进“制造向创造转变、速度向质量转变、产品向品牌转变”。以质量为核心,以标准作引领,以品牌促带动,质量工作向科学化、规范化和体系化的目标迈进。

(1)质量基础不断夯实

“十二五”期间,我市各级政府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推进,完善扶持政策、加大质量投入,健全考核体系、落实工作责任,质量工作基础不断夯实。市、县两级政府先后成立了由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质量强市(县)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分别由发改、建设、环保、质监等部门为组长单位的四大实体质量建设工作组。市政府陆续出台了《贯彻落实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品牌创建与质量建设的若干意见》、《丽水市政府质量奖管理办法》、《丽水市创建质量品牌示范乡镇(街道)实施办法》、《关于加强“浙江制造”品牌创建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快建设标准强市促进绿色生态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质量强县工作纳

5

丽水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年)

丽水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年) 一、指导思想及原则 规划坚持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指导思想,围绕“秀山丽水、养生福地、长寿之乡”的区域定位,建立生态、集约、高效的山区中等城市特色新型城市化发展路径,打造国际生态休闲养生旅游城市。规划以“生态优先、区域整体、城乡统筹、城市特色、紧凑集约”为原则,合理安排城市空间布局,统筹城乡,促进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规划期限及范围 本次规划期限为:2013年——2030年;近期为:2013——2020年;远期为:2020——2030年。本次规划形成三个层次: (1)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层次。范围为丽水市域,面积为1.73万平方千米。重点提出市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城镇空间布局、区域网络梳理、资源环境控制、生态环境功能划分等内容。(2)市区城乡布局规划层次。范围为莲都区及青田腊口镇需规划控制协调范围,对丽水中心城市及其城郊土地利用进行体协调布局。重点考虑机场及空港经济区、瓯江生态旅游景区的纳入,范围内特色城镇(碧湖-大港头、老竹—丽新、雅溪)的打造、美丽乡村建设以及生态空间的保育等,并充分协调中心城市与腊口镇的关系。 (3)中心城市总体规划层次。用地范围为莲都区白云、万象、紫金、岩泉、南明(富岭、水阁)、联城街道行政区划范围及丽水机场发展需要规控制范围,面积约为392平方千米。三、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1)围绕“112”城市组团发展体系,结合“小县大城、组团发展”模式,新一轮总体规划提出了“一心两轴四区四级”的市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 一心:提高中心城市首位度。 两轴:规划充分结合杭闽广轴线和港口—腹地轴线,提出缙丽龙庆城镇发展轴和遂松丽青城镇发展轴,引领区域中心城市和各县市协同发展,与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格局高度契合。 四区:主要包括市域北部的缙云组团集聚区、西北部的松阳-遂昌组团集聚区、东部青田组团集聚区、南部龙泉-庆元组团集聚区,强化组团发展。 四级:注重城乡统筹,构筑丽水中心城市、县市域中心城市、中心镇(卫星镇)、一般镇为层级骨干的城乡聚落体系,打造传统特色村庄。 (2)丽水城镇化发展总体战略方针是:强心、优镇、美村 强心战略,即重点发展浙西南中心城市,强化丽水中心城区的集聚和辐射能力;积极发展经济板块中心城市和县(市)域中心城市,结合点-轴发展,强化小城市建设。 优镇战略,即结合新型城市化的要求,择优着力打造和培育中心镇,合理调整引导一般镇。美村战略,即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突出农村社区职能的完善,努力促成城乡体系整体协调发展。 四、市域综合交通规划 按照“强化通道、优化网络、突出枢纽、注重服务”方针,推进运输通道建设、优化基础设施网络、完善交通枢纽体系、努力建设旅游交通网络、发展支持保障系统。规划丽水市高速公路主骨架为“两纵、两横、七支”;规划国道形成以“两纵、两横”和省道“五纵、九横”交通网;并规划形成“两纵两横两辅”井字型铁路网布局;并通过市域轨道交通规划,联系中心城市与各组团城市。 五、市域旅游规划 结合市域空间结构,形成“一心多点五级”的市域旅游城镇格局,即强化中心城市旅游功能,加强其在全市旅游产业发展中的组织中心和集散中心地位,重点加强中心城市生态景观、特

丽水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市直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

丽水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市直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 丽政发〔2008〕68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 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两创”总战略,加快市直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特制定本意见。 一、科学拓展工业发展空间。继续加大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力度。建设用地指标适当向工业用地倾斜,确保每年有50%以上的建设用地指标用于开发区建设。建立工业用地熟地动态储备制度,做到地等项目。新建工业项目投资强度要在省规定控制指标之上,项目投产第三年起,工业产值和税收贡献应达到200万元/亩、5万元/亩以上。 二、加强开发区产业规划编制。抓好水阁东扩区块产业规划编制,在区块内设立高新产业园区,努力提高开发区主导产业的集聚度和高新技术产业比重。 三、完善工业创新的有关奖励政策。通过验收(鉴定)并投入运行的省级以上技术创新项目、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技术攻关项目、高新技术产品项目,分别给予企业每个项目10万元奖励。 通过验收(鉴定)并实现产业化的省级以上新产品开发项目,给予企业每个项目国家级10万元、省级5万元奖励。新产品开发项目同系列不同型号只奖励一次。 被新认定为国家级、省级、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的,分别给予30万元、10万元和5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企业研发的产品通过省级软件产品认定的,给予每只产品10万元奖励;当年首次通过软件企业认定的给予20万元奖励;列入省、市企业信息化项目计划并通过验收的,分别给予10万元、5万元奖励。 四、鼓励企业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对企业实施的技术改造项目,按实际新增的技术和设备投入额给予一定比例补助,单个企业享受此项补助不超过100万元。 (一)属于机械加工、汽摩配、金属制品、微电机、羽绒、医药、电气等7类产业的技术改造项目和拥有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的企业实施的技术改造项目按6%补助。

丽水市建设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介绍

专题1:“十二五”期间丽水市建设事业发展的回顾与总结 一、城市发展概况 “十二五”期间,市建设系统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为主线,紧紧围绕“绿色崛起、科学跨越”战略总要求和省建设厅、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全面推进丽水特色新型城市化发展,攻坚克难、勇于创新,城乡建设实现了较大跨越。至2015年底,城市建设总投入152.8亿元,全市建成区面积102.61平方公里、城镇人口120.64万人、城市化率56.4%,分别比“十一五”末提高了15.55平方公里、18.14万人和8个百分点,城市化率超出“十二五”预期目标2.4个百分点。其中,市区建成区面积34.9平方公里、城镇人口33.60万、城市化率72%,分别比“十一五”末提高了2.59平方公里、4.2万人和6.9个百分点。这五年,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城区街头绿地项目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荣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城市建设成绩斐然。 中心城市按照“北居、中闲、南工”城市功能定位,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城市、休闲养生(养老)基地。各县(市、区)城市建设定位逐步清晰。如,龙泉的“山水古城、剑瓷名城、旅游新城”,云和的“老云和、新童话、真山水”,松阳的“千年古县、田园松阳”,青田的“欧陆风情、山水家园”,遂昌的“五行遂昌,一诺千金”,庆元的“寻梦菇乡、梦幻廊桥”,景宁的“中国畲乡、小县名城”,莲都的碧湖-大港头组团发展战略等。 二、城乡规划管理工作 1、规划龙头地位进一步突出。十二五期间,完成《丽水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实施评估工作,并于2013年2月经省政府

批准开展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丽水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于2015年1月经市人大常委会议审议通过,并于2015年12月经省级部门和专家审查通过。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各专项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加快推进。丽水市区相继完成42项控规、专项规划、概念性规划等规划研究。全市共完成各类专项规划126个,详细规划91个,城市设计75个,建制镇总体规划24个,集镇建设规划18个,村庄建设规划807个。 2、规划议事制度进一步完善。强化多规融合理念,始终坚持“超前性、协调性、统一性、严肃性”原则,科学编制城市规划,提高规划编制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严格实施“阳光规划”。强化城乡规划是建设、管理及项目的源头、龙头作用,同时根据《浙江省城乡规划条例》,加强城乡统筹,及时修改规划委员会议事规则。在丽水市建设局网站设立“阳光规划”栏,作为规划事前公示、事后公布的平台。同时在规划展示馆中设立规划公示区,将现阶段在编的一些规划、重大项目的建筑设计方案等在展示馆中展出,征求市民的意见。 3、规划编制管理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2012年成立了丽水市城乡规划编审中心。开展城乡中长期规划发展战略、城乡规划编制方法以及重大项目可行性前期规划的研究,为上级提供决策建议;受行政主管部门委托,负责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重要地段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的编制、评审工作。 4、四美建设和规划特色进一步提升。将美丽县城和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作为贯彻落实“绿富美”新丽水建设的载体,累计启动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试点村庄82个,其中龙泉市宝溪乡溪头村获得2014年度全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入选国家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试点村。传统村落在全国占有重要席位。我市有77个村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

2019-2020学年浙江省丽水市发展共同体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浙江省丽水市发展共同体2019-2020学年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5题,每题2分,共70分。每题只有一正确『答案』。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太阳黑子活动的变化会对地球的气候产生明显影响。下图显示北半球部分高纬度地区太阳黑子活动与年均降水量的关系。读图,完成1题。 1.观测显示,所测地区年平均降水量 A.随太阳黑子活动的增强而增大 B.随太阳黑子活动的增强而减小 C.变化周期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吻合 第1题图 D.变化周期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无关 科学家最近发现,距太阳4.2光年的比邻星周围有一颗潜在的宜居行星。宜居行星与比邻星相距约700万km,比邻星比太阳暗1000倍。据此完成2题。 2.判断该行星宜居的主要依据是 A.具有与地表相近的温度 B.具有地月系一样的天体系统 C.距比邻星接近日地距离 D.获得与地面上相似的可见光 2017年11月21日至27日,印尼巴厘岛阿贡火山陆续猛烈喷发,大量灰黑色火山灰最高上升到8000米高空,岩浆涌出地表。完成3、4题。 3.岩浆来源的地球圈层和此次火山灰喷发到的大气层分别是 A.地壳对流层 B.岩石圈平流层 C.上地幔对流层 D.软流层平流层4.关于火山灰的叙述,正确的是 A.减少大气逆辐射使夜晚气温偏高 B.削弱太阳辐射使白天气温降低 C.反射地面辐射多使夜晚气温偏低 D.降落地表使土壤有机养分增加 西成高铁的开通运营,使西安到成都列车运行时间由16小时缩短至3小时。读图完成5、6题。 5.西安到成都沿线自然景观的递变,主要体现了 A.纬度地带分异 B.干湿度地带分异

浙江省丽水市高中发展共同体(丽水五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合测试通用技术试题

浙江省丽水市高中发展共同体(丽水五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合测试通用技 术试题 第二部分通用技术(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新冠疫情期间,门框式红外体温检测仪被广泛应用。当监测到有人体温超过37.3℃时,蜂鸣器报警。下 列说法正确 ..的是() A.门框式红外体温检测仪能够检测人体体温,体现了技术的目的性 B.门框式红外体温检测仪价格比普通手持式的贵,体现了技术的两面性 C.门框式红外体温检测仪能够在很多公共场合使用,体现了技术的综合性 D.无接触测量体温,有利于保障人的健康,体现了技术具有发展人的作用 2.2020年郑州市自动驾驶公交1号线开启试运行。车身周围安装有多个传感器,保证车辆能360°感知周围环境;车厢内设置有母婴椅,爱心座椅;上车处设置有易燃液体安全监测仪,车厢内多处放置有安全锤; 该公交车还能与交通信号灯联动,实现一路畅通:报站采用智能显示屏呈现。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A.车厢内设置有母婴椅、爱心座椅,主要考虑到了普通人群的需求 B.上车处设置有易燃液体安全监测仪,实现了人机关系的健康目标 C.报站采用智能显示屏呈现,考虑了信息交互 D.该公交车还能与交通信号灯联动,实现一路畅通,主要考虑到了人的心理需求 3.如图所示,这是某款用合金材料制作的坚果钳。它适合破开各种脆皮坚果,具有省时省力、强度高、无 毒无害等优点。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该产品强度高,主要是从“环境”角度设计分析的

B.该产品是用合金材料做的,主要是从“环境”角度设计分析的 C.该产品破开坚果省时省力,主要是从“人”的角度设计分析的 D.该产品无毒无害,主要是从“人”的角度设计分析的 4.SolidWorks是一款三维CAD机械设计软件。小明用软件设计了一个机械臂模型,并在平台上模拟了该杋械臂各种运动场景和极限状态的荷载情况,为实际制造提供了优化的数据。该过程采用的试验方法是() A.模拟试验法B.虚拟试验法C.强化试验法D.优选试验法 5.下列选项不是 ..从最终产品角度评价的是() A.B. C. D.该书立严格按照需求方设计的图纸等要求进行加工,质量认定为合格。

丽水市金融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0年)

丽水市金融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0年) 丽水市金融办 二O一六年五月

目录 一、发展的现实基础 (一)金融产业规模稳步扩大------------------------1 (二)行业竞争力日益增强--------------------------2 (三)金融机构体系逐步完善------------------------2 (四)金融要素市场建设步伐加快--------------------3 (五)科技与金融结合成效显著----------------------3 (六)金融产业贡献度不断提升----------------------4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5 (二)发展目标------------------------------------6 1. 总量目标-----------------------------------6 2. 结构目标-----------------------------------7 3. 质量目标-----------------------------------8 三、主要任务与战略举措 (一)全力打造农村普惠金融示范区------------------9 1. 创建普惠金融服务三农示范区-----------------9 2. 创建新兴金融服务三农示范区----------------10 3. 创建现代保险服务三农示范区----------------10 4. 创建侨资金融服务三农示范区----------------10(二)打造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七大金融板块--------12

丽水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项目名称:丽水市旅游发展规划(2005-2020) 委托单位:丽水市旅游局 编制单位:浙江大学风景旅游规划设计研究中心 规划编制组: 组长:程玉申王少华金平斌 成员:汪波李睿翟国庆方幼君李超韩悦芬郎富平邵祎陆佳黄金华 吴从越苏琼琼温燕吴昊 制图:李超 审核:金平斌 审定:程玉申 规划资质:旅规乙18-2004 编制时间:2004.6-2005.08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一、规划范围与期限 (1) 二、规划性质与任务?1 三、规划的主要依据?1 第二章旅游产业发展的市域背景?2 一、境域概况 (2) 二、自然环境特点 (2) 三、历史文化积淀?3 四、经济社会发展?5 第三章旅游产业发展的资源支撑?6 一、市域旅游资源概况 (6) 二、资源特色与比较优势?6 第四章旅游产业基础与发展机遇 ··············································································································································8 一、现实基础与发展阶段?8 二、有利条件与制约因素 (9) 三、发展机遇与内外挑战?9 第五章客源市场需求现状与前景 (11) 11 一、客源市场需求现状? 二、客源市场区域合作与竞争力分析 (11) 三、市场需求前景 ··································································································································································12 第六章旅游产业发展战略?13 13 一、旅游产业的总体地位? 二、旅游产业发展思路 ····························································································································································13 13 三、旅游产业的发展目标? 14 四、各个阶段的预期目标? 15 第七章形象定位与市场营销? 15 一、市域旅游总体形象? 15 二、目标客源市场定位? 三、目标市场营销规划 (15) 第八章旅游产品开发?18 18 一、旅游产品开发方向? 二、休闲度假产品开发 ····························································································································································18 三、山水观光产品开发?20 20 四、特色旅游产品开发? 2 五、旅游购物品开发?4 六、旅游节事活动开发?24 第九章旅游开发空间布局 (25) 一、旅游开发总体布局 (25) 26 二、各县市开发方向与重点?

2019-2020学年丽水市发展共同体高一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丽水市发展共同体高一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 1. 下列物质属于酸的是( ) A. KCl B. O 2 C. NaOH D. HNO 3 2. 下列仪器和仪器名称正确的是( ) A. 坩埚 B. 分液漏斗 C. 冷却管 D. 溶量瓶 3. 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 A. 醋酸溶液 B. 蔗糖 C. AgCl D. 盐酸溶液 4. 下列化合物不能由单质直接化合得到的是( ) A. Na 2O 2 B. Fe 3O 4 C. NO D. FeCl 2 5. 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SiO 2+CaO 高温????????? ? CaSiO 3 B. 2Mg +CO 2?点燃?????????? 2MgO +C C. N 2+3H 2?△ 催化剂 2NH 3 D. C +2H 2SO 4(浓) △ ??????? 2SO 2↑+CO 2↑+2H 2O 6. 在反应3Cl 2+6NaOH △ ??????? 5NaCl +NaClO 3+3H 2O 中,氧化产物是( ) A. Cl 2 B. NaCl C. NaClO 3 D. H 2O 7. 下列解释实验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 可用氯气进行自来水的杀菌消毒:Cl 2+H 2O =HCl +HClO B. 将“NO 2球”浸泡在热水中,颜色变深:2NO 2(g)=N 2O 4(g)△H <0 C. 在刻制印刷电路板时,用FeCl 3溶液腐蚀铜箔:2Fe 3++3Cu =2Fe +3Cu 2+ D. 在KNO 3和稀硫酸混合液中,铜片溶解:3Cu +8H ++2NO 3?=3Cu 2+ +2NO ↑+4H 2O

2020-2021学年浙江省丽水市高中发展共同体(丽水五校)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数学试卷及答案

2020-2021学年浙江省丽水市高中发展共同体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 数学试卷 ★祝考试顺利★ (含答案)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共4页,选择题部分1至2页,非选择题部分3至4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在试题卷和 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卷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 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选择题部分(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过点()()2,14,5P Q ,的直线斜率为 A .1 B .2 C .3 D . 12 2.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 在空间中两条直线没有公共点,则这两条直线平行 B. 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可能有无数个公共点 C. 经过空间任意三点可以确定一个平面 D. 若一个平面上有三个点到另一个平面的距离相等,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3.已知空间向量(2,1,2)a =-,(,2,4)b x =--,若//a b ,则实数x = A. -5 B. 5 C. -4 D. 4 4.已知两直线()1:3453l a x y a ++=-与()2:258l x a y ++=平行,则a 等于 A . -7或-1 B .7或1 C .-7 D .-1

5.已知椭圆的焦点是1F 、2F ,是椭圆上的一个动点,如果延长P F 1到Q ,使得 PQ =2PF ,那么动点Q 的轨迹是 A.圆 B.椭圆 C.双曲线的一支 D.抛物线 6.已知实数x,y 满足不等式202501x y x y y -+≥??+-≤??≥? ,则3y z x =+的最大值为 A. 35 B. 45 C. 34 D. 32 7.“ 10<与抛物线2:8C x y =相交于,A B 两点,点F 为C 的焦点, 4FA FB =,则k = A .34 B .54 C .3 D .32 2 11.正四棱锥ABCD S -中,侧棱与底面所成的角为α,侧面与底面所成的角为β,

2019-2020学年浙江省丽水市发展共同体(松阳一中、青田中学等)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2019-2020学年浙江省丽水市发展共同体(松阳一中、青田中学等)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 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5题,每题2分,共70分。每题只有一正确答案。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太阳黑子活动的变化会对地球的气候产生明显影响。下图显示北半球部分高纬度地区太阳黑子活动与年均降水量的关系。读图,完成1题。 1.观测显示,所测地区年平均降水量 A.随太阳黑子活动的增强而增大 B.随太阳黑子活动的增强而减小 第1题图 C.变化周期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吻合 D.变化周期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无关 科学家最近发现,距太阳4.2光年的比邻星周围有一颗潜在的宜居行星。宜居行星与比邻星相距约700万km,比邻星比太阳暗1000倍。据此完成2题。 2.判断该行星宜居的主要依据是 A.具有与地表相近的温度 B.具有地月系一样的天体系统 C.距比邻星接近日地距离 D.获得与地面上相似的可见光 2017年11月21日至27日,印尼巴厘岛阿贡火山陆续猛烈喷发,大量灰黑色火山灰最高上升到8000米高空,岩浆涌出地表。完成3、4题。 3.岩浆来源的地球圈层和此次火山灰喷发到的大气层分别是 A.地壳对流层 B.岩石圈平流层 C.上地幔对流层 D.软流层平流层

4.关于火山灰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减少大气逆辐射使夜晚气温偏高 B .削弱太阳辐射使白天气温降低 C.反射地面辐射多使夜晚气温偏低 D .降落地表使土壤有机养分增加 西成高铁的开通运营,使西安到成都列车运行时间由16小时缩短至3小时。读图完成5、6题。 5.西安到成都沿线自然景观的递变,主要体现了 A.纬度地带分异 B.干湿度地带分异 C.垂直地带分异 D.地方性分异 6.A 附近地区野生中草药种类丰富,是因为 A.跨热带与亚热带 B.纬度较高 C.山地垂直高差大 D.病虫害少 丹霞地貌形成的必要条件是砂砾岩层(沉积岩)巨厚,垂直节理发育,因在中国广东省北部仁化县丹霞山有典型发育而得名,下图为该地丹霞山景观图。完成 7、8题。 7. 读下面“丹霞地貌形成示意图”,丹霞地貌的形成过程排序正确的是 第7、8题图 第5、6题图

丽水市质量发展的背景及现状

丽水市质量发展战略“十三 五”规划 丽水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二0一六年七月

目录 前言 (1) 一、质量发展现状 (2) (一)现实基础 (2) 1. 质量水平持续上升 (2) 2. 质量工作体系不断完善 (5) (二)发展前景 (7)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战略目标 (9) (一)指导思想 (9) (二)基本原则 (9) (三)战略目标 (10) 三、以“三强”建设为统领,持续提升质量效益 (13) (一)标准强市建设 (13) (二)质量强市建设 (17) (三)品牌强市建设 (21) 四、以“六大工程”为核心,稳步推进质量创新 (25) (一)质量共治推进工程 (25) (二)质量技术支撑工程 (26) (三)质量诚信建设工程 (30) (四)生态质量示范工程 (31) (五)农村电商创新工程 (32) (六)质量文化营造工程 (34) 五、强化规划实施保障 (35) (一)加强组织领导 (35) (二)完善工作机制 (36) (三)加大财政投入 (36) (四)强化人才培养 (37)

前言 质量是发展的基石,是生态的根本,是绿色的源泉。质量兴则经济兴,质量强则社会强。“十三五”时期,是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关键时期,是我市建设质量强市、实现生态发展的重要时期。 编制《丽水市质量发展十三五规划》,对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与效益、促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获得感与满意度、打造“两山”样板、争创“两区”示范,有重要意义。 本规划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3.《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 4.《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质量强省的若干意见》; 5.《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标准强省的意见》; 6.《丽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7.《浙江省质量强省标准强省品牌强省建设“十三五”规划》。 本规划是指导丽水市质量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规划基年为2015年,规划期限为2016-2020年。 1

丽水创新发展状况与思考

丽水市企业科技创新发展状况与思考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科技创新水平,尤其是自主创新能力的高低决定了未来经济发展的水平,科技创新领域的分布决定了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科学、客观地对我市科技创新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有利于探索科技创新的路径选择,并为我市科技创新发展和科技创新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一、我市科技创新发展的现状分析 “十二五”期间,我市科技创新发展进入重要跃升期,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创新基础加强,创新环境改善,创新成果凸显,科技创新发展为抵御金融危机,推动转型升级,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科技投入快速增长。五年来,随着我市经济总量稳步增长,综合实力不断增强,财政科技拨款、科技经费投入和R&D经费支出均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增幅超过GDP。2015年,我市GDP 为1103.29亿元,是2010年的1.66倍,年均增长10.7%。地方财政科技投入5.45亿元,是2010年的2.22倍,年均增长17.3%。全市R&D经费投入13.01亿元,是2010年的4.02倍,年均增长32.1%。R&D经费投入与当年生产总值(GDP)之比为1.18%,比2010年提高0.69个百分点。 图1 “十二五”期间丽水R&D经费投入情况

(二)以企业为主体的研发投入快速增长。“十二五”期间,我市规上工业企业创新活动活跃,已成为我市自主创新中科技投入、研究开发、应用受益的主体。2015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科技经费投入总额15.71亿元,是2010年的3.25倍,年均增长26.6%;企业R&D经费投入12.32亿元,是2010年的4.31倍,年均增长33.9%。企业R&D经费支出相当于主营业务收入比重0.75%,比2010年提高0.24个百分点。全市规上工业企业中开展R&D活动的企业295家,是2010年的3.21倍。设立研发机构的企业数160家,相比2010年净增107家。企业从事科技活动人员为7779人,是2010年的2.36倍,年均增长18.7%;其中R&D活动人员6235人,是2010年的2.77倍,年均增长22.6%。拥有折合全时的R&D人员4404 人年,是2010年的2.58倍,年均增长20.9%。 (三)科技基础条件不断改善。“十二五”期间,我市科技创新载体建设成效显著。产业链布局逐渐完善,产业结构正向着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转变,并形成了特色产业基地。截至2015年,全市共有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2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1个,省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5个,省级创新服务平台6家,市级创新服务平台8家。高新技术企业210家,是2010年的5倍;科技型中小企业322家,是2010年的7.2倍。省级创新型试点、示范企业12家。省级企业研究院14家,其中,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3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省级高新技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