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内卒中发病风险,一张表轻松预测!

10年内卒中发病风险,一张表轻松预测!

2017-09-30 阅读1409

据计统我每国12秒钟有就1位风中新患发者,每21秒钟有就1死人中于风,中已风为成国我国死民因位首[1]。

中又风称脑为卒中,脑中卒病发高率、复率发高、致死残致率高、病疾担负重。大资量表料明,活存脑的血病管者患中,50%~80%留下不了同度程致的后残症遗,比半如不身遂、话讲不清、关僵节硬、力智降下、痴呆等。除患去者身自承的受痛苦,脑中卒治疗、理护用费高,成会为庭家和会社沉的重担负:

· 10%严有的重疾残要需长护期理;

· 30%需要有人照顾他们的起居一整年;

· 60%的患者社交活动或户外活动受限。

因此,想离远中风,积预极防是才最途佳径,那么底到该何如有预效呢防?

1

测测表量算算分,血缺卒性中病发风轻险松测预!

风评险估识是别卒脑中生发、发复的危高群人,明确防预重的点效有具工,脑对卒一中、级二防预有具重意要义。

2011年美国卒中一级预防指南建议对每一例具有卒中危险因素暴露的个体使用风险评估量表进行卒中风险评估[2],例如改良的弗明汉卒中量表(Framingham Stroke Profile)。国内验证显示,改良的弗明汉卒中量表能比较好地预测缺血性卒中发病风险[3]。

得值意注的是,该并表非有所卒类中都型用适,用适缺于性血卒的中发风病险测预且测被试年者龄大需等于于54岁。

弗汉明中卒表量涉被及测者试年的龄、缩收压、降治压疗、尿糖史病、吸烟、心管血病病史、心房动颤史及以左室心肥等厚,建的立险风分评值卒与中病发率数的模学可型预未测来10年卒的中病发风险。

明弗卒汉中表量怎用么?两就个骤步!

骤步一:对改照良弗的明卒汉中表量,据根项各险危素因分得算计总出分评值;

步二骤:照对良改弗的汉明中卒表量,到找每个一总值分应对个一相的应10卒年中病发风险。

男测性试看这里

表1. 良改的明弗汉中卒量表(男性)

女性测看试这里

表2. 良改弗的明卒汉中表量(女性)

表量不还会用?个举子例来明说

举例:

A.位一70岁女性(5分);

B.收压缩135 mmHg,正服在用压降药物(6分);

C.有吸史烟(3分);

D.无糖病尿病史(0分);

E.往既有曾心冠史病(2分);

F.心无房动颤史(0分);

G.无左肥心厚史病(0分)。

改的良弗汉明中卒表量(性女)

结查果询:分总16分,应对的10年血缺性中卒病发险风为19%。你的10年中卒风分险值多为少?测完来了不来妨一投票下吧↓

★史历剧小场:改良弗的明卒汉中表量诞记生

弗汉明卒量中表早最由Wolf于等1991年先首弗在汉明研中究出

提,研究群人主为要来美自国萨马诸州塞弗汉明小的镇居民,研筛究出选龄年、缩收压、压降疗治、糖尿史病、吸烟、心管血病史病、房心颤史动心及图电诊的断心左肥室厚预等因测并子赋分予值重权,立建了险风评值分与中卒发率病的学数型模,预测来未10卒年中病发风险。

D Agostino等[4]

由于血压水平受药物治疗的影响较大,D Agostino等[4]根据接受降压治疗前后收缩压水平,对该风险积分规则进行调整后,建立了改良的弗明汉卒中量表,进一步提高了模型对发病风险的预测能力。

显示

全文

热文推荐...

二手车价格评估明创优品加盟费包子加盟费多少

关闭

阅读 1409

版权声明:本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脑卒中风险(SHAS)评分表(2023年版)

脑卒中风险(SHAS)评分表(2023年版) 简介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严重疾病,对个体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为了帮助医生和患者评估脑卒中的风险,我们制定了脑卒中风险评分表(SHAS)。本文档介绍了2023年版的脑卒中风险评分表。 脑卒中风险评分表 背景 脑卒中风险评分表是基于全球大量的研究和数据分析制定的,旨在预测个体发生脑卒中的风险。该评分表综合考虑了多个与脑卒中相关的因素,并根据这些因素为个体进行评分。 构成要素 脑卒中风险评分表包括了以下几个重要因素: 1. 年龄:年龄是一个重要的风险因素,随着年龄增长,脑卒中的风险也增加。 2. 性别:男性在某些情况下比女性更容易患上脑卒中。

3. 高血压:高血压是脑卒中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 4.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发生脑卒中。 5. 吸烟:吸烟是脑卒中的危险行为。 6. 饮酒:过量饮酒也增加了脑卒中的风险。 评分和风险等级 根据脑卒中风险评分表,对于每个因素,个体都被分配一个特 定的得分。这些得分被累加,得出总分。根据总分,个体被分为不 同的风险等级,如下所示: - 低风险:总分0-5 - 中等风险:总分6-10 - 高风险:总分11及以上 使用注意事项 1. 该评分表仅作为风险评估工具,不能用于诊断或治疗脑卒中。 2. 评分表中的数据来源于大规模的研究,但个体的实际风险可 能会有所不同。 3. 评分表仅适用于成年人,不适用于儿童或青少年。

4. 评分表应由专业医生进行评估和解读,个体应咨询医生以获得具体建议。 结论 脑卒中风险评分表是一种有用的工具,可以帮助医生和患者评估脑卒中的风险。通过综合考虑多个因素,该评分表能够提供有关个体风险等级的信息。然而,评分表的结果应作为参考,个体应咨询医生以获得更详细和具体的建议。

14种脑出血预后评估量表总结,不怕找不到了!

14种脑出血预后评估量表总结,不怕找不到了!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量表是医生评估与诊断疾病的好帮手,本文总结了14种脑出血预后评估量表,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是脑卒中的一种,约占脑卒中的13%,是由脑动脉破裂而导致周围组织局限性出血。ICH有发病急、病情凶险、病死率及致残率高等特点,所以应当尽早评估病情发展和临床预后,指导制订治疗方案并采取干预措施,进而改善预后效果。 自从2001年原始ICH量表(original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scale,OICH)诞生以来,已有20余种脑出血预后测评量表问世,其适用范围各有不同。本文将对常见的一些脑出血预后评估量表进行介绍。 一 原始ICH量表 (original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scale,OICH) OICH由加利福尼亚大学的Hamphill等学者于2001年提出。该量表总分0~6分,根据总分值评估临床患者30天病死率,评分越高

预后越差。OICH评价指标包括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血肿量、患者年龄、血肿是否破入脑室和血肿是否来自幕下这5项。 OICH量表是迄今为止临床使用最为广泛的ICH短期预测量表,使用起来简单便捷,判断30天的病死率准确度较高,得到了大量研究验证。例如2018年Nisar等对美国特拉华州245例成人脑出血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研究,结果显示OICH可以较好地评价脑出血患者发病30天内的死亡结局,评分≤2分时患者死亡的风险较低,≥3分时死亡的风险增高。但该量表仍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不能动态性地对患者进行评估、对长期神经功能预后的评价受到限制等等。 二

脑卒中防治指南(大众版)

脑卒中防治指南 (大众版) 脑卒中,俗称“中风”,临床上称脑血管意外,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两大类,是由于脑的供血动脉突然堵塞或破裂所导致。其中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占85%;出血性脑卒中就是人们常说的脑出血或脑溢血,蛛网膜下腔出血也属于这一类。 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经济负担XX特点;它也是一种可防可控的疾病,早期筛查、积极干预效果显著,但实际上我国脑卒中防治知识的知晓率较低。为落实国家脑防委脑卒中防治“关口前移、重心下沉;提高素养、宣教先行”的宏观策略,提高国民对脑卒中防治知识的了解,从而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致残率和致死率,XX省脑血管病防治学会组织省内脑血管病专家,制定脑卒中防治科普宣教方案与规划,旨在为医疗机构有效开展脑卒中科普宣教工作提供指导。 一、中国脑卒中疾病概况 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显示,我国总体卒中终生发病风险为39.9%,位居全球首位。近30年,我国卒中发病率总体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并呈现出低收入群体快速增长、地域和城乡差异以及年轻化趋势。根据中国国家卒中筛查调查数据显示,我国40~74岁人群首次卒中总体发病率由2002年的189/10万上升至2013年的379/10万,平均每年增长8.3%o2018年,中国居民脑血管病死亡率为149/10万

(死亡人数约157万),较1990年上升41虬分别为城市居民的第3位死因和农村居民的第2位死因。 卒中出院人数及人均医药费用均持续增长,2017年我国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患者人均住院费用分别为9607元和18525元,相比2007年分别增长60%和118%o 推荐意见:脑卒中发病率、致残率及死亡率高,疾病负担重,开展卒中防治工作意义重大。 二、脑卒中防治科普任务 要降低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首先,应使公众知晓卒中的危险因素,针对危险因素做好预防。脑卒中危险因素知晓率与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以及从事的职业有密切关系。年轻、文化程度高、行政工作人员知晓率相对较高,农业人群对脑卒中危险因素知晓水平最低。有研究显示危险因素知晓率从高到低依次为高血压病(65%)、糖尿病(36%)、高脂血症(33%)、吸烟(31%)、心脏病(28%)、饮酒(26%),对房颤及高同型半胱氨酸(HCy)的知晓率最低,仅有7%o其次,应教育公众知晓卒中常见症状,一旦发生卒中,能够做到尽早识别,及时就诊。关于脑卒中的常见早期症状,居民对肢体无力麻木及口角歪斜的识别率相对较高,为55.6%,对突发无诱因剧烈头痛的知晓为49.5%,对脑卒中早期症状全部知晓率仅为 7. 6%o居民对溶栓、取栓等脑卒中急救措施 知晓率低,仅有23%知晓静脉溶栓治疗时间窗为发病后6小时, 76%的受访者认为溶栓无时间限制。再次,教育公众了解正确的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风险评估量表使用专家共识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风险评估量表使用专家共识 脑卒中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死致残率高、疾病负担重,已跃升为我国国民死因首位。在目前有效特异性治疗手段相对缺乏的情况下,早期预防是减少脑卒中疾病负担的最佳途径。风险评估是识别脑卒中发生、复发的高危人群,明确预防重点的有效工具,对脑卒中一、二级预防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已有了一些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及复发风险的评估工具,但面对多种工具临床应该怎样选用尚缺乏规范化的推荐意见。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和脑血管病学组组织专家全面查阅国内外文献、多次反复讨论后对常用风险评估工具的选择达成共识性推荐意见如下,以便于临床应用。 一、缺血性脑卒中一级预防风险评估量表 1. 改良的弗明汉卒中量表(Framingham Stroke Profile,表1):弗明汉卒中量表是最早提出并得以广泛应用的简易卒中风险评估工具,由Wolf 等于1991年首先在弗明汉研究中提出,研究人群主要为来自美国马萨诸塞州弗明汉小镇的居民,研究筛选出年龄、收缩压、降压治疗、糖尿病史、吸烟、心血管病病史、心房颤动史及心电图诊断的左心室肥厚等预测因子并赋予分值权重,建立了风险评分值与卒中发病率的数学模型,预测未来10年卒中发病风险。由于血压水平受药物治疗的影响较大,D’Agostino 等根据接受降压治疗前后收缩压水平,对该风险积分规则进行调整后,建立了改良的弗明汉卒中量表,进一步提高了模型对卒中发病风险的预测能

力。国内验证显示该量表能较好预测卒中发病风险[曲线下面积(AUC):男性0.726;女性0.656],但在一定程度上高估了研究人群的实际卒中发病率,同时由于量表中缺乏一些重要的卒中预测因素,可能存在一定局限性。国内学者也建立了一些基于国人数据的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风险评 估量表,但未获广泛应用。2011年美国卒中一级预防指南建议对每一例具有卒中危险因素暴露的个体使用风险评估量表(如改良的弗明汉卒中量表)进行卒中风险评估。 2. 汇集队列方程(Pooled Cohort Equations,表2):汇集队列方程运用在线计算器或手机软件 (https://www.360docs.net/doc/c819068939.html,/cvriskcalculator)评估个体未来10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发生风险(致死性及非致死性心血管疾病及脑卒中)。汇集队列方程的建模数据来源于美国心肺和血液研究所的多项大型队列研究(ARIC研究、CARDIA研究、Framingham研究等),模型包括性别、年龄、种族、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收缩压、是否接受抗高血压治疗、糖尿病、吸烟等项目。结果显示该模型能较好预测未来10年ASCVD的发生风险(AUC:男性0.713,女性0.818)。2014年美国卒中一级预防指南建议使用汇集队列方程计算未来10年ASCVD发生风险,对风险超过10%的高危人群建议使用阿司匹林预防卒中的发生。2014年美国胆固醇治疗指南推荐可使用该工具评估未来10年ASCVD发生风险,用于指导他汀治疗的启动时机及治疗强度,如对不伴临床ASCVD及糖尿病,且低密度脂蛋

2020年脑卒中规范化诊治简明手册21.脑卒中量表

第二十一节卒中相关量表 目录 一、缺血性卒中发生与复发风险评估量表 1.缺血性卒中一级预防风险评估 a)改良弗明汉卒中量表(表1) b)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发生缺血性卒中风险的评分量表 CHADS2和CHA2DS2-VASc(表3) 2.缺血性卒中及TIA二级预防风险评估 a)ABCD评估系统(表4) b)Essen量表(表5) c)卒中预测工具(SPI-2 表6) 二、早期识别与诊断量表 1.辛辛那提院前卒中量表(CPSS,表7) 2.国际通用的快速识别脑卒中的FAST评估法(表8-1) 3.中国版脑卒中简易识别法-中风120(表8-2) 三、病因诊断评估量表 1.STAF评分(表9) 2.RoPE评分(表10) 四、脑卒中后神经功能缺损与分级评估量表 1.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NIHSS表11) 2.Glasgow 昏迷评分(表12) 3.SAH临床分级: a)Hunt-Hess评分(表13) b)WFNS分级(表14)

4.脑出血临床分级(ICH评分表15) 5.动脉畸形分级:SPETZLER分级(表16) 五、卒中分型: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ISS分型及临床干预 六、卒中并发症发生风险评估量表 1.深静脉血栓评估 住院病人深静脉血栓形成(DVT)风险评估(表17) 2.压疮风险评估 Braden评估表及其评估指引细则(表18) 3.营养风险筛查 NRS-2002评估表(表19) 4.卒中后肺炎 a)AISAPS量表(表20) b)A2DS2 评分(表21) c)急性缺血性卒中相关性肺炎评分(Acute Ischemic Stroke- associated Pneumonia Score, AIS-APS)(计算相对复杂,较 少使用) 七、卒中并发症诊断评估量表 1.中风后抑郁状态的评估 a)综合医院焦虑/抑郁(HAD)情绪测定表(表22) b)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HAMA/D)(表23) c)PHQ-9(表24) 2.中风后认知障碍的评估

10年内卒中发病风险,一张表轻松预测!

10年内卒中发病风险,一张表轻松预测! 2017-09-30 阅读1409 据计统我每国12秒钟有就1位风中新患发者,每21秒钟有就1死人中于风,中已风为成国我国死民因位首[1]。 中又风称脑为卒中,脑中卒病发高率、复率发高、致死残致率高、病疾担负重。大资量表料明,活存脑的血病管者患中,50%~80%留下不了同度程致的后残症遗,比半如不身遂、话讲不清、关僵节硬、力智降下、痴呆等。除患去者身自承的受痛苦,脑中卒治疗、理护用费高,成会为庭家和会社沉的重担负: · 10%严有的重疾残要需长护期理; · 30%需要有人照顾他们的起居一整年; · 60%的患者社交活动或户外活动受限。 因此,想离远中风,积预极防是才最途佳径,那么底到该何如有预效呢防? 1 测测表量算算分,血缺卒性中病发风轻险松测预! 风评险估识是别卒脑中生发、发复的危高群人,明确防预重的点效有具工,脑对卒一中、级二防预有具重意要义。

2011年美国卒中一级预防指南建议对每一例具有卒中危险因素暴露的个体使用风险评估量表进行卒中风险评估[2],例如改良的弗明汉卒中量表(Framingham Stroke Profile)。国内验证显示,改良的弗明汉卒中量表能比较好地预测缺血性卒中发病风险[3]。 得值意注的是,该并表非有所卒类中都型用适,用适缺于性血卒的中发风病险测预且测被试年者龄大需等于于54岁。 弗汉明中卒表量涉被及测者试年的龄、缩收压、降治压疗、尿糖史病、吸烟、心管血病病史、心房动颤史及以左室心肥等厚,建的立险风分评值卒与中病发率数的模学可型预未测来10年卒的中病发风险。 明弗卒汉中表量怎用么?两就个骤步! 骤步一:对改照良弗的明卒汉中表量,据根项各险危素因分得算计总出分评值; 步二骤:照对良改弗的汉明中卒表量,到找每个一总值分应对个一相的应10卒年中病发风险。 男测性试看这里 表1. 良改的明弗汉中卒量表(男性) 女性测看试这里

ESSEN中风风险评估量表对预测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价值

ESSEN中风风险评估量表对预测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价值 目的:探讨ESSEN中分风险评估量表在预测缺血性脑卒中复发中的應用价值。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6月-2015年5月收治的20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ESSEN中风风险评估量表(ESRS)评分分为高危组(评分≥3分,n=100)与低危组(评分0.05),有可比性。 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所选患者分为三组。阿司匹林组69例,其中男49例、女20例,平均年龄(61.89±10.89)岁;ESSEN中风风险评估:高危37例、低危32例。氯吡格雷组67例,其中男45例、女22例,平均年龄(62.87±11.50)岁;ESSEN中风风险评估:高危30例、低危37例。联合用药组69例,其中男46例、女23例,平均年龄(63.18±12.01)岁;ESSEN中风风险评估:高危33例、低危36例。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采取连续登记住院或门诊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纸质版登记表,内容包括患者基本资料、既往病史、危险因素、进步血管彩超及影像学情况等。并采取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ESRE进行评分,检测患者临床症状,头颅CT或者核磁共振检查。采取面谈或者电话方式进行随访,并记录3、6、12个月后患者脑卒中复发情况。 1.2.2 检查方法其中头颅CT检查采取德国西门子公司64层螺旋CT机(SOMATOM Defintion AS64),以OM线为基准间隔5 mm进行连续扫描;而核磁共振(MRI)检查则采取SIEMENS ESSENZA 1.5T MRI仪,以标准头部成像体位进行冠状、矢状及轴状三平面扫描,眼部正中矢状面与XO平面(正中矢状面)一致,双侧眼裂连线平行于ZO平面(正中横断面),侧外眦与YO(正中冠状面)等距离,双侧听、眦线平面平行于ZO平面。扫描序列为T1WI、T2WI 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SE),长T1快速反转恢复序列(FLAIR)。 1.2.3 治疗方法患者在入院后均给予阿托伐他汀钙20 mg/d常规治疗及相应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阿司匹林组患者给予拜阿司匹林肠溶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意大利),国药准字J20130078],200 mg/d,饭前用适量水送服,1周后改为100 mg/d;氯吡格雷组患者给予氯吡格雷首剂300 mg/d,后改为75 mg/d;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组组给予阿司匹林100 mg/d,氯吡格雷75 mg/d,3周后改为阿司匹林100 mg/d。三组患者均服药12个月。 1.3 观察指标 比较患者治疗后3、6、12个月的NIHSS评分及复发率,观察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出血转化、心血管事件、其他不良事件)。

深圳市社区居民脑卒中影响因素分析及风险评估模型研究

深圳市社区居民脑卒中影响因素分析及风险评估模型研究 目的:1、分析深圳市40岁及以上居民脑卒中的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为脑卒中的病因学研究及脑卒中发病风险评估模型的建立提供线索。2、构建适合我国中老年人群的脑卒中发病风险评估模型,为我国脑卒中的防控工作提供评价工具。3、探索系统动力学(System Dynamics,SD)方法在脑卒中发病风险评估模型构建中的应用,为脑卒中发病风险的定量预测研究提供依据,也为慢性病的风险评估提供新的思路。方法:以2012~2014年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二五”医改专项“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为依托。根据国家筛查项目点选择要求,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深圳市抽取3个社区筛查点,以选定社区40岁及以上常住居民为筛查对象,筛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社会经济状况、行为生活方式、主要慢性病史、慢性病家族史、生理生化指标等,共筛查12908人。采用频数、构成比对居民脑卒中分布特征及危险因素暴露水平进行描述性分析,运用χ2检验和Fisher’s确切概率法比较脑卒中患病情况在不同组间的分布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模型和决策树(DecisionTree,DT)模型分别探讨脑卒中患病的主要影响因素;基于循证医学证据、专家咨询和相关研究资料,利用哈佛癌症风险指数法构建脑卒中风险评估模型;基于文献研究、专家咨询和系统分析,运用流率基本入树建模法探索构建脑卒中发病风险评估SD流图 结构模型。本研究主要采用SAS9.2和STATA1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具体包括描述性分析、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使用

8+2:预测脑卒中风险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c819068939.html, 8+2:预测脑卒中风险 作者:赵宗礼 来源:《大众健康》2013年第06期 对于年龄在40岁及以上,具有以下3项及以上危险因素者,可列为脑卒中高危人群:1. 血压>140/90 mmHg;2.心律不齐、房颤;3.吸烟;4.低密度脂蛋白(LDL)>240mg/dl;5.糖尿病;6.很少进行体育活动;7.明显超重;8.有卒中家族史。 对高危人群或既往有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病史者,建议依照个体情况,选择性进行相关检查,主要内容包括:颈动脉听诊、实验室检查、颈动脉超声检查、经颅多普勒检查(TCD)等。 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王陇德院士曾提出脑卒中风险评估“8+2”:“8”指的是每个人都应该问自己8个问题,“2”是指高危人群要做2项检查。通过“8+2”,能让绝大多数人了解自己的卒中风险,减少因卒中造成致死、致残的悲剧发生。 8问 1. 你血压正常吗? 高血压是脑卒中最常见且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治疗高血压可以降低脑卒中的发生。舒张压每下降5~6毫米汞柱,脑卒中的危险下降42%;仅仅控制收缩压,也可以将脑卒中减少1/3。成年人每年至少要检查一次血压。高血压是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发病因素。在所有脑卒中的患者中,至少有50%的人是由高血压引起的,尤其是危险的出血性脑卒中(脑溢血)。??? 2.你血脂正常吗? 血脂异常是代谢综合征的主要表现,会引发脑卒中、冠心病等诸多问题。血脂是血液中各种脂类物质的总称,其中最重要的是胆固醇和甘油三脂。胆固醇可分为“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胆固醇”浓度超过正常值后,就会在血管内逐渐形成斑块,阻塞血管,而“好胆固醇”则能减缓斑块的生长速度。无论是“坏胆固醇”含量增高,还是甘油三脂增高,或两者皆高,统称为高脂血症。 世界卫生组织从事公共卫生疾病与社区医疗的服务专家克力斯·南达拉博士说过,“坏胆固醇”形成的粥样硬化斑块,就像潜伏在动脉壁上的肿瘤,外面是层包膜。血液里的“坏胆固醇”越多,斑块就越大,甚至引起阻塞,引起冠心病、心肌缺血等,“这些斑块像是定时炸弹,会在没有先兆时‘爆炸’。”

四种脑卒中风险评分量表对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的诊断价值比较

四种脑卒中风险评分量表对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的诊断 价值比较 摘要】目的: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患者应用四种脑卒中风险评分量表诊断 的临床价值分析对比。方法:将本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接收治疗的90 例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患者作为甲组,另选择同期接收治疗的90例非后循 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患者作为乙组,两组均应用Essen卒中风险评分量表(ESRS)、改良弗明汉卒中量表(FSP)评分、ABCD2评分、缺血性心血管病10 年发病危险评估(ICVD)脑卒中风险评分量表评定,观察对比其结果。结果:(1)甲组ESRS中位数偏高者所占比例为13.33%,FSP中位数偏高者所占比例为34.44%、ABCD2中位数偏高者所占比例是12.22%,ICVD中位数评分偏高者所占 比例是13.33%,均分别高于乙组的1.11%、15.56%、1.11%、1.11%,对比有统计 学意义,P<0.05。(2)FSP评分、ESRS评分、ABCD2评分、ICVD评分对后循环 缺血性孤立性眩晕患者诊断的敏感性依次是72.22%、66.67%、、68.89%、70.00%,比较无意义,P>0.05。结论:FSP评分、ESRS评分、ABCD2评分、ICVD评分对 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均有较高的预测与诊断价值。 【关键词】脑卒中;风险评分;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临床诊断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1-0076-02 后循环缺血的临床发病率逐年增加,孤立性血管性眩晕患者数量也随之不断 增多,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患者的临床预后效果较差,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 安全,往往需要及时诊断并治疗。为了在众多眩晕者中有效鉴别恶性眩晕者,是 目前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临床真的端的一大重点[1]。鉴于此,本研究通过研 究ESRS评分、FSP评分、ABCD2评分、ICVD评分对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的诊断价值,获得满意的效果,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接收治疗的90例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 晕患者作为甲组,另选择同期接收治疗的90例非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患者 作为乙组。甲组包括男性40例、女性50例;年龄范围是45岁~75岁,平均(66.5±10.0)岁。乙组包括男性39例、女性51例;年龄范围是44岁~74岁, 平均(66.0±10.5)岁。两组患者入院时均主诉头晕或眩晕;体检结果提示未见肢 体活动障碍、感觉障碍、复视等;均伴随恶心、头痛、呕吐、行走不稳症状。排 除精神性、耳源性以及心源性非中枢性眩晕者;排除合并有出血、占位或者其他 性质病变者。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对比无差异,可比较,P>0.05。 1.2 评分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的查体、颅脑CT、MRI、颈部血管彩超、心电图、心脏超声、头颈ct血管成像等检查,且入院后1d内均ESRS评分、FSP评分、ABCD2评分、ICVD评分。其中,ABCD2评分与ICVD评分均以患者出院时的血压 为准;FSP评分以未接受治疗时的收缩压为准、治疗后的收缩压以入院时的血压 结果为准;ESRS评分高血压以既往病史为准;左心室肥厚以心电图检查结果为准。另外所有患者均在入院1d抽取6ml空腹静脉血进行肝肾功能、血脂血糖、凝血 以及心肌酶等监测[2]。 1.3 数据统计处理

脑卒中风险因素的个体化预测模型

脑卒中风险因素的个体化预测模型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且具有严重后果的疾病,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负担。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改变的影响,脑卒中的发病率正在不断上升。为了减少脑卒中的发生和提供更加精确的预测信息,研究人员致力于开发个体化风险预测模型。本文将介绍脑卒中风险因素个体化预测模型的相关内容。 一、什么是个体化预测模型 个体化预测模型是基于大规模流行病学数据和机器学习算法构建而成,可以根据每个患者的特定情况进行风险评估和预测。与传统的群体风险评估相比,个体化预测模型能够更好地识别出高风险个体,并为他们提供定制化的干预措施。 二、脑卒中风险因素 1. 常见非可逆性因素 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高血脂和心房颤动等因素是脑卒中的主要风险因素。这些因素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从而增加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 2. 可干预的因素 除了非可逆性因素外,还有一些可干预的因素可以减少脑卒中的发病风险。例如,改善饮食结构、增加体育锻炼、控制体重、限制饮酒以及合理处理压力都能有效降低患者脑卒中的患病率。 三、个体化预测模型的构建 个体化预测模型的构建分为两个主要步骤:特征选择和模型训练。 1. 特征选择

特征选择是指从大量可能影响脑卒中发生的相关变量中筛选出最具预测能力的 变量。基于统计学方法和机器学习算法,研究人员可以分析大规模数据集,确定与脑卒中相关联的关键特征。 2. 模型训练 模型训练是将所选特征输入机器学习算法进行迭代训练,构建个体化脑卒中风 险预测模型。常用的机器学习算法包括逻辑回归、支持向量机和人工神经网络等。这些算法能够通过对大规模数据的学习和模式识别,提高预测模型的准确性和泛化能力。 四、个体化预测模型的应用 个体化脑卒中风险预测模型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和公共卫生领域。 1. 临床实践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可以通过输入患者相关特征信息,使用个体化预测模型来 评估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可以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如调整药物治疗方案或制定健康管理计划等。 2. 公共卫生政策 个体化预测模型还可以为公共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政府部门可以根 据该模型对不同人群进行风险评估,并制定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宣传活动。此外,个体化预测模型还可以帮助决策者评估干预措施的效果,推动卫生政策的优化和调整。 五、个体化预测模型的局限性 个体化脑卒中风险预测模型虽然具有很大潜力,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1. 数据收集和隐私问题

(完整版)卒中预测量表

ABCD2评重量表(TIA 早期卒中风险展望工具)(7 天内卒中发生风险)ABCD评2 分(总分 0-7分)得分 A年龄≥60岁 1 B血压≥140/90mmHg 1 C临床表现 单侧肢体无力 2 有语言阻挡而无肢体无力 1 D症状连续时间 ≥60分钟 2 10-59 分钟 1 D糖尿病:口服降糖药或应用胰岛素治疗 1 0-3 分为低危人群, 4-5 分为中危人群, 6-7 分为高危人群。 SPI- Ⅰ( 卒中发生展望工具 -1) (3 个月内卒中发生风险) 年龄>65 岁 3 分 糖尿病 3 分 严重高血压(缩短压 >180mmHg 或和舒张压 >100mmHg) 2 分 脑卒中事件 ( 不含 TIA) 2 分 冠芥蒂 1 分 0-2 分:低危组 3-6 分:中危组 7-11 分:高危组

ESRS(Essen 卒中复发风险评分) ( 1 年内卒中发生风险)危险峻素评分 年龄<65岁 1 年龄 65-75 岁 1 年龄>75岁 2 高血压 1 糖尿病 1 既往心梗史 1 其他心脏病(消除心梗和房颤) 1 外周动脉疾病 1 吸烟 1 既往 TIA 或缺血性卒中史 1 0-2 分为低危, 3-6 分为高危, 7-9 分为极高危 SPI- Ⅱ( 卒中发生展望工具 -2) (2 年内卒中发生风险)年龄≥ 70 岁 2 分 糖尿病 3 分 严重高血压(缩短压 >180mmHg 或和舒张压 >100mmHg) 1 分脑卒中事件 ( 不含 TIA) 2 分 冠芥蒂 1 分 脑卒中病史 3 分 充血性心衰 3 分 0-3 分:低危组 4-7 分:中危组 8-15 分:高危组

2021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再通治疗的预后预测模型(全文)

2021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再通治疗的预后预测模型(全文) 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在我国已超过心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成为第一位死亡病因。循证医学表明,急性缺血性卒中最有效的治疗是在发病后的早期进行血管再通治疗,以挽救缺血半暗带,恢复神经功能。目前血管再通的方法主要有rt-PA静脉溶栓、动脉溶栓、机械取栓及颅内动脉支架治疗等。血管再通治疗有其局限性,除了要求在发病后有效的时间窗内进行,还可能存在开通后血管再闭塞、出血转化甚至死亡等并发症。因此,若能在血管再通治疗前有效预测可能的预后和并发症,对选择适合的血管再通方法至关重要,可直接影响治疗决策的制订,并可为患者减轻痛苦、改善预后、节省医疗费用。为此,近年来国外相继研发出多种用于预测血管再通治疗预后及风险的预测模型,并在国内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验证,现回顾总结分析以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一、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血管再通治疗预后的评判标准 目前还没有关于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血管再通治疗预后的专门评判标准,预后的评判与非血管再通治疗一样,发表的研究中最多采用的是发病后90d时患者mRS评分,少数使用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个别的研究将二者结合起来使用。少数研究采用出院时这一时点的mRS 评分来评估患者的预后。通常将mRS评分0-2分、BI≥90分作为预后良

好的评判标准,mRS评分3-6分、BI<90分,或接受静脉溶栓后mRS 评分5-6分为预后不良的评判标准。 二、急性缺血性卒中出血转化的评判标准 急性缺血性卒中超早期血管再通治疗最严重的并发症是出血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HT可以发生在溶栓或机械血管再通治疗的当时,也可在治疗后一段时间。临床症状出现恶化应立即复查脑CT,单纯的临床症状恶化并不能诊断为HT,必须结合脑CT出血病灶才能诊断,这属于症状性颅内出血(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hemorrhage,sICH);临床症状无变化也可能出现了出血转化,属无症状性颅内出血。比较经典的分类是根据影像学表现中有无血肿占位效应,将出血转化分为脑血肿形成(parenchymal hematoma,PH)和出血性梗死(hemorrhage infarction,HI)。实际上症状性颅内出血转化才是临床研究的重点,目前症状性颅内出血转化有三个评判标准:一是欧洲急性卒中协作研究-II(European Cooperative Acute Stroke Study-II,ECASS-II)标准,定义为血管再通治疗后7d内相对基线或最低NIHSS 评分增加≥4分,CT显示脑出血,这是应用最多也是最实用的评判标准;二是静脉溶栓实施安全监测研究(Safe Implementation of Thrombolysis in Stroke-Monitoring Study,SITS-MOST)标准,定义为血管再通治疗后22-36h内相对基线NIHSS评分增加≥4分, CT/MRI显示有占位效应的血肿;三是美国国立神经疾病与卒中研究院

2022缺血性卒中诊疗流程及评估量表(全文)

2022缺血性卒中诊疗流程及评估量表(全文) 缺血性卒中 缺血性卒中指脑血循环障碍病因导致脑血管堵塞或严重狭窄,使脑血流灌注下降,进而缺血、缺氧导致脑血管供血区脑组织死亡。临床上表现为突发局灶性或弥散性的神经功能缺损,头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或磁共振成像(MRI)上形成新的局灶性脑梗死病灶,24 h之后往往留有后遗症。 缺血性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患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及高死亡率的特点,且近几年在我国有年轻化并愈演愈烈的趋势,加上导致缺血性卒中发生风险增高的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及病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等,也是危害公众健康的主要慢性疾病,因此针对缺血性卒中的防治与管理意义重大。 ➤不同亚型的卒中可能存在不同的、特征性的临床表现,没有头部CT或MRI的检查结果时,通过各自的临床特点可以做出基本鉴别,但最终的鉴别和确诊需要头部影像学检查的支持。 卒中主要不同亚型的鉴别诊断见表1。 表1 卒中主要不同亚型的鉴别诊断

➤基层医生应当做好疑似卒中患者的院前救治工作,并尽快将患者转至上级医院,以利迅速明确卒中的性质;一旦明确为缺血性卒中,则需要按照缺血性卒中诊疗流程进一步实施精准诊疗。卒中诊疗流程见图1。 图1 卒中诊疗流程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于缺血性卒中的管理见图2。 图2 缺血性卒中基层管理内容及流程

➤特定时限缺血性卒中首次风险评估量表及计分方法见表2~5。 表2 改良的Framingham卒中评分内容(男性) 注:1 mmHg=0.133 kPa 表3 改良的Framingham卒中评分内容(女性) 注:1 mmHg=0.133 kPa 表4 改良的Framingham卒中评分计分方法(男性)

脑卒中病情监测中国多学科专家共识(2021全文版)

脑卒中病情监测中国多学科专家共识(2021全文版) 脑卒中(stroke)又称脑血管意外(cerebralvascular accident,CVA),分为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和未分类的卒中(stroke of undetermined type)。脑卒中是西方国家继冠心病和癌症之后第三位的死亡原因[1, 2],根据2019年系统性全国总体疾病负担研究显示,脑卒中已成为我国国民首位死亡原因[3],我国脑卒中死亡人数几乎占到全世界脑卒中死亡人数三分之一[2]。我国脑卒中总体患病率、年发病率和年死亡率分别为1114.8/10万、246.8/10万和114.8/10万[4]。 脑卒中的预后不仅与原发损伤有关,并与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继发性脑损伤相关,降低原发损伤和防治继发损伤是脑卒中救治的核心,这一核心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病情的严密监测。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影像学、颅内压(intracranial prssure,ICP)监测、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TCD)、电生理等手段可以提供包括大脑结构、生理、生化和功能等方面的信息,揭示许多超前于临床观察所获得的颅脑病情变化。将这些来自于不同监测手段的信息聚合起来,形成多模态监测 (multi-modality monitoring,MMM)是未来发展趋势[5]。所以,

规范脑卒中病情监测措施,有助于及时掌握患者病情变化,指导临床救治,改善神经功能预后。 为此,笔者组织国内相关学科的专家,通过查询和评价现有相关的研究证据,参考国际相关共识和指南内容,结合国情和国内需求,对脑卒中病情监测相关内容和技术方法进行了梳理,经国内不同学科多位专家反复讨论后定稿,提出了脑卒中病情监测的共识性意见,希望为脑卒中病情监测及临床诊治提供重要参考。 一、文献检索、证据等级及推荐力度 本专家共识针对脑卒中监测相关重要问题,在MEDLINE、EMBASE 和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综合数据库中进行文献检索,文献检索时间为1993年1月到2019年5月。采用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美国卒中协会(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ASA)统一方法,将推荐力度分为Ⅰ类(应当实施)、Ⅱa类(实施是适当的)、Ⅱb类(可以考虑)、Ⅲ类(无益或有害),证据级别分为A(多项随机临床试验或荟萃分析)、B(单项随机试验或非随机研究)、C(专家共识、病例研究或医疗标准)三级。根据该系统先对证据类别及级别进行评估,然后评估监测获益与风险之间的平衡、负担以及费用,综合确定推荐力度。

脑卒中发病环境因素分析及干预模型(全国一等奖)

脑卒中发病环境因素分析及干预 摘要 目前,脑卒中(俗称脑中风)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严重疾病之一,它的发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旦得病就很难逆转。该病的诱发已被证实与环境因素,包括气压、气温和湿度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本文旨在进行疾病的风险评估,对脑卒中高危人群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也让尚未得病的人了解自己得脑卒中的风险程度,做好预防。分析了脑卒中的发病环境因素;同时,通过建立数据模型,掌握该病发病率的变化规律,对于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合理调配医务力量、改善就诊治疗环境、配置床位和医疗药物等都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针对问题一,首先,根据处理附件中所给的数据统计不同性别的发病人数,绘制出发病人数的性别分布饼图,发现女性脑中风发病率低于男性;其次,将不同年龄段的发病人数统计出来,绘制出发病人数的年龄分布直方图,基本符合正态分布,表明患病人群的年龄主要集中于50~90岁,为高危发病人群;再次,将8类职业的发病人数统计出来,绘制出发病人数的职业分布直方图,显示发病人群中农民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7类职业,为高危发病人群;最后,将2007~2010年的各月的发病人数统计出来,绘制出了各年发病人数随月份变化的折线图,直观显现各年发病率的变化趋势。 针对问题二,首先,以2007年为例,分别绘制出该年各月的发病率和该月的平均气压、平均气温以及平均相对湿度的折线图,直观上得出发病率和气压、温度以及相对湿度的关系;再次,分别建立非标准化和标准化的面板数据(Panel Data)回归模型,得到2007年发病率受气温、气压、相对湿度的影响程度依次递减;最后,利用MATLAB 统计工具箱建立并比较3种多元二项式回归模型及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别根据2007 ~2010年的数据建立剩余标准差最接近于0的多元二项式回归模型,依次为多元交叉二项式回归模型、完全二次多元二项式回归模型、完全二次多元二项式回归模型和纯二次多元二项式回归模型,显著性均比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即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好。 针对问题三,我们充分运用各种资源查阅和搜集脑卒中高危人群的重要特征和关键指标,根据这些重要特征和关键指标,并结合问题一、二中所得结论,对高危人群提出了预警和干预的具体建议方案,以便预防和控制脑卒中的发生,抑制该疾病的不合理增长。 关键词 统计描述正态分布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多元二项式回归模型MATLAB软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