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工作方案

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工作方案

为做好X年度县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X省审计监督条例》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国、省审计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依据县人代会批准的X年度县本级预算,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不断创新审计理念,拓展审计思路,创新审计方法,提升审计实效,提高公共资金、公共资产、公共资源绩效,规范预算执行行为,健全完善预算体系,更好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服务我县经济转型升级发展。

二、审计项目

(一)县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审计。对X年度县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审计。

(二)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审计。对县委党校、县司法局、县公管局、县城管委、县卫计委、县信访局、县畜牧水产局、县旅游局等8个部门及其所属二级单位X年度部门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审计。

(三)专项审计和审计调查。对X县X年度扶贫政策落实及扶贫资金分配管理使用情况、X县X年度农业产业化发展资金使用管理情况进行专项审计调查,对X县X-X年度灾后水利薄弱环节治理建设项目进行审计。

三、审计内容和重点

(一)县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审计内容。

1.重大政策贯彻落实及财政管理制度执行情况。审查重大政策措施的执行情况,重点关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财政支持政策落实情况以及三大攻坚战、乡村振兴等政策措施落实情况,重大民生政策资金保障情况以及财税制度改革情况,地方政府性债务结构和规模、资金来源和去向情况,3年滚动财政规划对年度预算的约束和年度预算对支出的约束情况,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的建立健全等情况。

2.预算编制管理及执行情况。审查县本级财政按照本级人大批准的年度预算组织各项预算的执行情况,预决算公开情况,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编制的完整性,预算项目细化情况,预算批复及调整的规范性以及收支预算执行结果、结构变化情况及预算执行率,重点支出的安排和使用情况,财政供养人员以及“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的压减情况,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安排使用以及总预备费使用等情况。

3.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及考核情况。重点审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情况,财政政策贯彻落实情况、财政资金的存量和增量以及优化增量支

出结构情况,专项资金整合和统筹安排使用情况以及减少财政资金沉淀、财政资金合理配置和高效使用情况。

4.税收政策执行和征收管理情况。审查税收(基金)收入征收、入(退)库及清缴结算、非税收入征缴等情况,重点关注营改增全面推开、减税降费政策接续、政府预算收入执行情况以及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合规性等情况。

(二)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审计内容。

1.预算编制情况。审查预算编制的完整性,重点支出预算安排标准的建立健全情况,重点关注基本支出、项目支出、非税收入、政府采购、“三公”经费、会议费及培训费等预算编制的完整性、准确性及细化程度,部门预决算对外公开等情况。

2.预算执行情况。审查部门组织收入计划完成情况及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情况,基本支出定员定额管理,公务卡使用管理情况,部门预算与实际执行的差异情况,预算调整的依据、审批程序以及追加预算执行情况,结余结转资金与当年预算资金统筹安排使用情况。

3.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及绩效情况。审查项目支出预算与支出政策衔接匹配情况,重点关注专项资金分配、管理、使用及投向等情况,部门重大项目支出绩效目标设定、实现及评价结果运用等情况。

4.国有资产资源管理使用情况。审查国有资产购置、处置程序履行情况,资产使用、管理、核算、出租出借、对外投资、收益等情况,国有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情况,货物、工程和服务类项目执行政府采购情况。

5.政策措施落实和监管制度建设情况。审查部门预算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县重大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情况,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情况,内部管理和监督制度健全性,执行的有效性以及对所属单位财务收支管理监督、检查等情况。

(三)专项审计和审计调查内容。

1.X县X年度扶贫政策落实及扶贫资金分配管理使用情况专项审计调查。重点关注扶贫政策和资金的精准、安全、绩效方面,检查扶贫政策措施落实情况、扶贫资金分配管理使用和绩效情况、精准扶贫目标实现和扶贫项目建设运营等情况。

2.X县X年度农业产业化发展资金使用管理情况专项审计调查。重点关注项目投资计划和资金结构、资金管理和使用、支出的真实性、合规性和效益性、项目实施和效果等情况。

3.X县X-X年度灾后水利薄弱环节治理建设项目跟踪审计。重点关注政策措施贯彻落实、建设管理、资金管理使用、土地利用和征地拆迁、资源环境保护、财务管理、造价管理和运营管护、投资绩效等情况。

四、时间安排

X年3月起全面组织开展审计;6月上旬完成现场实施阶段,提交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6月底前出具审计报告和审计决定,7月上旬向县政府、县审计委提交审计结果报告,7月底前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X年度县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结果。

五、工作要求

(一)积极配合审计工作。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依法接受审计、配合审计,及时全面提供审计所需的财务会计、业务和管理等资料,并提供完整准确真实的电子数据信息和必要的技术文档。县公安、检察以及其他有关主管部门,对审计移送的违法违纪问题线索要认真查处,及时向审计机关反馈查处结果。

(二)创新审计业务管理。强化审计过程管控和风险防控,拓展大数据技术运用,促进以大数据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与审计业务的深度融合,全面提高审计现场动态管理水平,打造智慧审计新模式。

(三)促进体制机制完善。紧紧围绕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大力推进财政资金审计监督全覆盖,突出对重点领域、部门、资金和重大项目的审计监督,立足宏观揭示问题,立足改革促进发展,着力反映影响和阻碍改革、创新、发展的宏观性问题,注重从制度层面分析原因和提出建议,促进深化改革和创新体制机制。

(四)整改审计发现问题。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审计建议,相关部门和单位要及时整改落实,认真查找问题产生的根源,制定整改方案,明确具体措施,限期整改,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从制度上堵漏洞,以问题整改推动工作开展,并按规定及时向审计机关报送审计整改结果。对问题严重、整改不力的,要严格追责问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