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化学题库(题库+答案)

基础化学题库(题库+答案)
基础化学题库(题库+答案)

第二章稀溶液依数性练习题

一、是非题(共10题)

1. 溶液的沸点是指溶液沸腾温度不变时的温度。()

2. 溶液与纯溶剂相比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是由于溶剂摩尔分数减小引起的。()

3. 等物质的量硝酸钾和碳酸钾分别加入等量的水中,该两溶液的蒸气压下降值相等。()

4. 凡是浓度相等的溶液都是等渗溶液。()

5. 溶液的蒸气压下降和沸点升高仅适用于难挥发的非电解质溶质,而凝固点降

低及渗透压则不受此限制。()

6. 电解质浓溶液也有依数性变化规律,但不符合拉乌尔定律的定量关系。

()

7. 一定量的电解质加入纯水中,此溶液的沸点一定高于100℃,但无法定律计

算。()

8. 任何两种溶液用半透膜隔开,都有渗透现象发生。()

9. 分散质粒子大小在合适的范围内,高度分散在液体介质中就能形成稳定的溶

胶。()

10. AlCl3、MgCl2、KCl三种电解质对负溶胶的聚沉值依次减小。()

二、选择题( 共11题)

1. 以下论述正确的是

---------------------------------------------------------------------------

()

(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B)甲醇是易挥发性液体,溶于水后水溶液凝固点不能降低

(C)强电解质溶液的活度系数皆小于1

(D)质量摩尔浓度数值不受温度变化

2. 已知乙醇和苯的密度分别为0.800 g·cm-3和0.900 g·cm-3,若将86.3cm3乙醇和901 cm3苯互溶, 则此溶液中乙醇的质量摩尔浓度为-----------------------------------------------------( )

(A) 1.52 mol·dm-3(B) 1.67 mol·dm-3

(C) 1.71 mol·kg-1(D) 1.85 mol·kg-1

3. 2.5 g 某聚合物溶于100 cm3水中, 20℃时的渗透压为100 Pa, 则该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A) 6.1×102(B) 4.1×104(C) 6.1×105(D) 2.2×106

4. 1.0 mol·dm-3蔗糖的水溶液、1.0mol·dm-3乙醇的水溶液和1.0 mol·dm-3乙醇的苯溶液, 这三种溶液具有相同的性质是-----------------------------------------------------------------( )

(A) 渗透压(B) 凝固点

(C) 沸点(D) 以上三种性质都不相同

5. 1.17 % 的NaCl 溶液产生的渗透压接近于-----------------------------------------------( )

(相对原子质量: Na 23, Cl 35.5)

(A) 1.17 % 葡萄糖溶液(B) 1.17 % 蔗糖溶液

(C) 0.20 mol·dm-3葡萄糖溶液(D) 0.40 mol·dm-3蔗糖溶液

6. 同温同浓度的下列水溶液中, 使溶液沸点升高最多的溶质是--------------------------( )

(A) CuSO4(B) K2SO4

(C) Al2(SO4)3(D) KAl(SO4)2

7. 要使溶液的凝固点降低1.00℃, 必须向200 g 水中加入CaCl2的物质的量是(水的K f=1.86 K·kg·mol-1)--------------------------------------------------------------------------------( )

(A) 1.08 mol (B) 0.108 mol (C) 0.0540 mol (D) 0.0358 mol

8. 某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沸点为100.400℃, 则其凝固点为---------------------( )

(水的K b= 0.512 K·kg·mol-1, K f= 1.86 K·kg·mol-1)

(A) -0.110℃(B) -0.400℃(C) -0.746℃(D) -1.45℃

9. 与纯溶剂相比,溶液的蒸气压-----------------------------------------------------------------( )

(A) 一定降低

(B) 一定升高

(C) 不变

(D) 需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判断,若溶质是挥发性很大的化合物就不一定降低

10. 60℃时, 180 g水中溶有180 g葡萄糖, 已知60℃时水的蒸气压为19.9 kPa, C6H12O6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0, 则此水溶液的蒸气压应为------------------------------------------------( )

(A) 1.81 kPa (B) 9.95 kPa (C) 15.9 kPa (D) 18.1 kPa

11. 若氨水的质量摩尔浓度为mmol·kg-1,则其中NH3的摩尔分数为---------------------( )

m m

(A) ─────(B) ──────────

1000/18 [(1000-17m)/18]+m

m

(C) ───────(D) 不确定

(1000/18) + m

三、填空题( 共8题)

1. (2 分)

体温为37℃时, 血液的渗透压为775 kPa, 此时与血液具有相同渗透压的葡萄糖(相对分子质量为180)静脉注射液的浓度应为__________________ g·dm-3。

2. (2 分)

当13.1 g未知难挥发非电解质溶于500 g苯中, 溶液凝固点下降了2.3 K, 已知苯的K f= 4.9 K·kg·mol-1 , 则该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 。

3. (2 分)

在100g 水中溶有4.50 g 某难挥发非电解质, 于-0.465℃时结冰, 则该溶质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 (已知水的K f= 1.86 K·kg·mol-1)。

4. (2 分)

樟脑的熔点是178.0℃, 取某有机物晶体0.0140 g, 与0.201 g 樟脑熔融混合(已知樟脑的K f= 40.0K·kg·mol-1), 测定其熔点为162.0℃, 此物质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

5. (2 分)

2.6 g某非挥发性溶质溶解于62.5 g水中, 该溶液的沸点为100.78℃, 已知H2O的

K b= 0.51 K·kg·mol-1, 该溶质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

6. (2 分)

若37℃时人体眼睛的渗透压为770 kPa, 则所用眼药水的总浓度(假定溶质全是非电解质)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ol·dm-3。

7. (2 分)

对下列几种水溶液, 按其凝固点由低到高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1) 0.1 mol·kg-1 C6H12O6(2) 1 mol·kg-1C6H12O6

(3) 0.1 mol·kg-1 NaCl (4) 1 mol·kg-1 NaCl

(5) 0.1 mol·kg-1 CaCl2(6) 0.1 mol·kg-1 HAc

8. (2 分)

若萘(C10H8)的苯溶液中, 萘的摩尔分数为0.100, 则该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四、计算题( 共7 题)

1. (10 分)

某浓度的蔗糖溶液在-0.250℃时结冰. 此溶液在25.0℃时的蒸气压为多少? 渗透压为多少? (已知纯水在25℃时的蒸气压为3130 Pa, 水的凝固点下降常数为1.86 K·kg·mol-1)

2. (10 分)

某非电解质6.89 g 溶于100g 水中, 将溶液分成两份, 一份测得凝固点为- 1.00℃, 另一份测得渗透压在0℃时为1.22×103kPa。根据凝固点下降实验求该物质相对分子质量, 并判断渗透压实验是否基本准确? (水的K f= 1.86 K·kg·mol-1 )

3. (10 分)

称取某碳氢化合物3.20 g, 溶于50.0 g苯(K f= 5.12 K·kg·mol-1)中, 测得溶液的凝固点比纯苯下降了0.256℃。

(1) 计算该碳氢化合物的摩尔质量;

(2) 若上述溶液在25℃时的密度为0.920 g·cm-3 ,计算溶液的渗透压。

4. (10 分)

临床上用的葡萄糖(C6H12O6)等渗液的凝固点降低值为0.543℃, 溶液的密度为1.085 g·cm-3。试求此葡萄糖溶液的质量分数和37℃时人体血液的渗透压为多少? (水的K f= 1.86 K·kg·mol-1 )

5. (10 分)

已知10.0 g 葡萄糖(相对分子质量180 )溶于400 g 乙醇(相对分子质量60.0),乙醇沸点升高了0.143℃,而某有机物2.00 g溶于100 g乙醇时,其沸点升高了0.125℃, 在20℃乙醇的蒸气压为5851 Pa。

试求(1) 该有机物的摩尔质量是多少?

(2) 在20℃该有机物乙醇溶液的蒸气压是多少?

6. (5 分)

KNO3在373 K 和293K时的溶解度分别为246 g/(100 g水)和32 g/(100 g 水)。现有9.9 mol·kg-1 KNO3溶液100 g从373 K 冷却至293 K,将析出固体KNO3多少克?

(相对原子质量: K 39, N 14 )

7. (10 分)

取2.67 g AlBr3溶于200 g 水中, 测得溶液的凝固点为- 0.372℃;

0.753 g BBr3溶于50.0 g 水中, 测得此溶液的凝固点为- 0.112℃。通过计算判断这两种盐在水中的电离情况。( 水的K f= 1.86 K·kg·mol-1; 相对原子质量: B 11; Al 27; Br 80 。)

五、问答题( 共2题)

1. (5 分)

乙二醇的沸点是197.9℃, 乙醇的沸点是78.3℃, 用作汽车散热器水箱中

的防冻剂, 哪一种物质较好? 请简述理由。

2. (5 分)

有一种称“墨海”的带盖砚台,其结构如图所示,当在砚台中加入墨汁,在外

圈加入清水,并盖严,经足够长的时间,砚中发生了什么变化?请写出现象并解释原因。如果告诉你所需要的各种数据,能否通过计算来说明,为什么?

第一章溶液练习题(答案)

一、是非题(共10题)

1. 错

2. 对

3. 错

4. 错

5. 对

6. 对

7. 错

8. 错

9. 错10. 错

二、选择题( 共11题)

1. (D)

2. (D)

3. (C)

4. (D)

5. (D)

6. (C)

7. (D)

8. (D)

9. (D) 10.

(D)

11. (C)

三、填空题( 共8题)

1. (2 分) 54.2

2. (2 分) 56

3. (2 分) 180 g·mol-1

4. (2 分) 174 g·mol-1

5. (2 分) 27 g·mol-1

6. (2 分) 0.299

7. (2 分) (4) (2) (5) (3) (6) (1)

8. (2 分) 1.42 mol·kg-1

四、计算题( 共8题)

1. (10 分)

?T f= K f m

m = ?T f/K f= 0.250/1.86 = 0.134 (mol·kg-1)

高考化学基础复习测试题(带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下列概念分类标准正确的是( ) A.强碱和弱碱:每个分子能电离的OH-数目 B.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强弱 C.浊液、胶体、溶液:分散剂粒径大小 D.氧化剂、还原剂:在化学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变化 解析:碱的强弱分类是根据碱溶于水后,能否完全电离出OH-,能完全电离的碱为强碱,不能完全电离的碱为弱碱,A项错误.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划分的标准是溶于水的电解质是否完全电离,与其水溶液的导电能力的强弱无直接关系,B项错误.划分分散系的标准是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与分散剂无关,C项错误.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作还原剂,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作氧化剂,D项正确. 答案:D 2.(2011?佛山模拟)生物学家借助新的显微技术,成功观察到小于200纳米的粒子.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半径最小的是( ) A.雾B.蛋白质溶液 C.石灰乳D.KNO3溶液 解析:在分散系中溶液的分散质粒子最小,又因为蛋白质属于大分子,故D符合. 答案:D 3.(2011 ?济南模拟)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 A.水泥厂和冶金厂常用高压直流电除去大量烟尘,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B.将植物油倒入水中用力搅拌形成油水混合物 C.一束平行光线射入蛋白质溶液里,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D.氢氧化铁胶体中滴入稀硫酸,先看到红褐色沉淀生成而后沉淀溶解 解析:烟尘是气溶胶,其中的胶粒带电,在直流电作用下可产生电泳现象,使烟尘沉降而除去;蛋白质溶液是胶体,能发生丁达尔现象;在氢氧化铁胶体中滴入稀硫酸,先发生胶体的聚沉,然后氢氧化铁与酸反应而溶解;将植物油倒入水中用力搅拌形成的油水混合物是乳浊液,不是胶体. 答案:B 4.(2011?抚顺重点高中协作模拟)磁流体是电子材料的新秀,它既具有固体的磁性,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可用于潜水艇推进器等.制备某种磁流体时,将等物质的量的硫酸亚铁溶液和硫酸铁溶液混合,滴入稍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随后加入油酸钠溶液,所得磁流体黑色粒子直径在5.5~36 nm之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得的分散系属于悬浊液 B.所得的分散系中的分散质为Fe2O3 C.给分散系通电时阳极周围黑色不变 D.该分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解析:根据粒子直径为5.5~36 nm,判断该分散系属于胶体,A错误;Fe2O3是红色物质,B错误;磁流体是胶体,通直流电发生电泳现象,阴阳极周围黑色会发生改变,C错误;该分散系是胶体,有丁达尔效应. 答案:D 5.(2011?哈尔滨质检)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并煮沸一段时间,可得到红褐

基础生物化学复习题目及答案

第一章核酸 一、简答题 1、某DNA样品含腺嘌呤15、1%(按摩尔碱基计),计算其余碱基的百分含量。 2、DNA双螺旋结构就是什么时候,由谁提出来的?试述其结构模型。 3、DNA双螺旋结构有些什么基本特点?这些特点能解释哪些最重要的生命现象? 4、tRNA的结构有何特点?有何功能? 5、DNA与RNA的结构有何异同? 6、简述核酸研究的进展,在生命科学中有何重大意义? 7、计算(1)分子量为3 105的双股DNA分子的长度;(2)这种DNA一分子占有的体积;(3)这种DNA一分子占有的螺旋圈数。(一个互补的脱氧核苷酸残基对的平均分子量为618) 二、名词解释 变性与复性 分子杂交 增色效应与减色效应 回文结构 Tm cAMP Chargaff定律 三、判断题 1 脱氧核糖核苷中的糖苷3’位没有羟基。错 2、若双链DNA 中的一条链碱基顺序为pCpTpGpGpC,则另一条链为pGpApCpCpG。错 3 若属A 比属B 的Tm 值低,则属A 比属B 含有更多的A-T 碱基对。对 4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染色体均为DNA 与组蛋白的复合体。错 5 核酸的紫外吸收与pH 无关。错 6 生物体内存在的核苷酸多为5’核苷酸。对 7 用碱水解核苷酸可以得到2’与3’核苷酸的混合物。对 8 Z-型DNA 与B-型DNA 可以相互转变。对 9 生物体内天然存在的DNA 多为负超螺旋。对 11 mRNA 就是细胞种类最多,含量最丰富的RNA。错 14 目前,发现的修饰核苷酸多存在于tRNA 中。对 15 对于提纯的DNA 样品,如果测得OD260/OD280<1、8,则说明样品中含有蛋白质。对 16 核酸变性或降解时,存在减色效应。错 18 在所有的病毒中,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即含有RNA 又含有DNA 的病毒。对 四、选择题 4 DNA 变性后(A) A 黏度下降 B 沉降系数下降C浮力密度下降 D 紫外吸收下降 6 下列复合物中,除哪个外,均就是核酸与蛋白质组成的复合物(D) A 核糖体 B 病毒C端粒酶 D 核酶 9 RNA 经NaOH 水解的产物为(D) A 5’核苷酸B2’核苷酸C3’核苷酸 D 2’核苷酸与3’核苷酸的混合物 10 反密码子UGA 所识别的密码子为(C) A、ACU B、ACT C、UCA D TCA 13 反密码子GψA 所识别的密码子为(D) A、CAU B、UGC C、CGU D UAC

基础化学题库(题库+答案)

第二章 稀溶液依数性 练习题 一、是非题(共10题) 1. 溶液的沸点是指溶液沸腾温度不变时的温度。( ) 2. 溶液与纯溶剂相比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是由于溶剂摩尔分数减小引起的。( ) 3. 等物质的量硝酸钾和碳酸钾分别加入等量的水中,该两溶液的蒸气压下降值相等。( ) 4. 凡是浓度相等的溶液都是等渗溶液。( ) 5. 溶液的蒸气压下降和沸点升高仅适用于难挥发的非电解质溶质,而凝固点降低及渗透压则 不受此限制。( ) 6. 电解质浓溶液也有依数性变化规律,但不符合拉乌尔定律的定量关系。( ) 7. 一定量的电解质加入纯水中,此溶液的沸点一定高于100℃,但无法定律计算。( ) 8. 任何两种溶液用半透膜隔开,都有渗透现象发生。( ) 9. 分散质粒子大小在合适的范围内,高度分散在液体介质中就能形成稳定的溶胶。( ) 10. AlCl 3、MgCl 2、KCl 三种电解质对负溶胶的聚沉值依次减小。( ) 二、选择题 ( 共11题 ) 1. 以下论述正确的是 ---------------------------------------------------------------------------( ) (A )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B )甲醇是易挥发性液体,溶于水后水溶液凝固点不能降低 (C )强电解质溶液的活度系数皆小于1 (D )质量摩尔浓度数值不受温度变化 2. 已知乙醇和苯的密度分别为0.800 g ·cm -3 和0.900 g ·cm -3,若将86.3cm 3 乙醇和 901 cm 3 苯互溶, 则此溶液中乙醇的质量摩尔浓度为-----------------------------------------------------( ) (A) 1.52 mol ·dm -3 (B) 1.67 mol ·dm -3 (C) 1.71 mol ·kg -1 (D) 1.85 mol ·kg -1 3. 2.5 g 某聚合物溶于 100 cm 3水中, 20℃时的渗透压为 100 Pa, 则该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A) 6.1×102 (B) 4.1×104 (C) 6.1×105 (D) 2.2×106 4. 1.0 mol ·dm -3蔗糖的水溶液、1.0mol ·dm -3乙醇的水溶液和 1.0 mol ·dm -3乙醇的苯溶液, 这三种溶液具有相同的性质是 -----------------------------------------------------------------( ) (A) 渗透压 (B) 凝固点 (C) 沸点 (D) 以上三种性质都不相同 5. 1.17 % 的 NaCl 溶液产生的渗透压接近于-----------------------------------------------( ) (相对原子质量: Na 23, Cl 35.5) (A) 1.17 % 葡萄糖溶液 (B) 1.17 % 蔗糖溶液 (C) 0.20 mol ·dm -3葡萄糖溶液 (D) 0.40 mol ·dm -3蔗糖溶液 6. 同温同浓度的下列水溶液中, 使溶液沸点升高最多的溶质是--------------------------( ) (A) CuSO 4 (B) K 2SO 4 (C) Al 2(SO 4)3 (D) KAl(SO 4)2

化工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1.(20分)有立式列管式换热器,其规格如下:管数30根、管长 3 m、管径由25×2.5 mm,为单管程。今拟采用此换热器冷凝冷却CS2 饱和蒸汽,从饱和温度46℃冷却到10℃,CS2 走管外,其流量为250 kg/h,其冷凝潜热为356 kJ/kg,液体CS2的比热为 1.05 kJ /(kg·℃ );水走管内与CS2成总体逆流流动,冷却水进出口温度分别为5℃和30℃。已知CS2 冷凝和冷却时传热系数(以外表面积为基准)分别为K1= 232.6和K2= l16.8 W/(m2·℃),问此换热器是否适用? 1.解:CS2冷凝的热负荷:Q冷凝=250×356=89000kJ/h=24.72 KW CS2冷却的热负荷:Q 冷凝=250×1.05×(46-10)=9450kJ/h =2.6 KW 总热负荷Q 为:Q=24.7+2.63=27.3 KW 冷却水用量q m2 为:q m2=27.3 =0.261kg/s=940kg/h 4.187×(30-5) 设冷却水进入冷却段的温度为t k,则有:0.261×4.187×(t k- 5)=2.6KW 解之得:t k=7.38℃,则:(5 分) 冷凝段对数平均温差:Δ t m=(46-30)-(46-7.38) =25.67℃ ln46 -30 46-7.38 所需传热面积: A 冷凝=24.7/232.6×10-3×25.67= 4.14m2,(5 分) 冷却段对数平均温差:Δ tm=(46-7.38)-(10-5)= 16.45℃ ln 46-7.38 (5 分)10-5 所需传热面积: A 冷却= 2.6/116.8×10-3×16.45= 1.35m2, 冷凝、冷却共需传热面积:Σ A i=4.14+ 1.35=5.49m2, 换热器实际传热面积为:A0=30×3.14×0.025×3=7.065>ΣA i ,所以适宜使用。(5分) 2.(20 分)某列管换热器由多根Φ 25×2.5mm的钢管组成,将流量为15×103kg/h 由20℃加热到55℃, 苯在管中的流速为0.5m/s ,加热剂为130℃的饱和水蒸汽在管外冷凝,其汽化潜热为2178kJ/kg ,苯的比热容cp为1.76 kJ/kg ·K,密度ρ 为858kg/m3,粘度μ为0.52 ×10-3Pa·s,导热系数λ为0.148 W/m·K,热损失、管壁热阻及污垢热阻均忽略不计,蒸汽冷凝时的对流传热系数α 为10×104 W/m2·K。试求: (1)水蒸汽用量(kg/h );(4分) (2)总传热系数K(以管外表面积为准);(7 分) (3)换热器所需管子根数n及单根管子长度L。(9 分)

基础化学试题及答案

填空选择3 1、下列各组物质可能共存的是( A )。 A..Cu2+、Fe2+、Sn4+、Ag B. Cu2+、Fe2+、Ag+、Fe C Cu2+、Fe3+、Ag+、Fe D Fe3+、Fe2+、Sn4+、I- 2、通常配制FeSO4溶液时,加入少量铁钉,其原因与下列反应中的哪一个无关?( D ) A.O2(aq)+4H+(aq)+4e==2H2O(l) B. Fe3+(aq)+e== Fe2+(aq) C. Fe(s)+2Fe3+(aq)==3Fe2+(aq) D. Fe3+(aq)+3e== Fe(s)3、已知Φ°(Fe3+/ Fe2+)=0.771V,K稳(Fe(CN)63-)=1.0×1042,K稳(Fe(CN) 64-)=1.0×1035,则Φ°Fe(CN) 6 3-/ Fe(CN) 6 4-)=(A )。 A、0.36V B、1.19V C、-0.36V D、0.77V 4、若两电对在反应中电子转移分别为1和2,为使反应完成程度达到99.9%,两电对的条件电势之差ΔΦ°至少应大于( B)。 A、0.09V B、0.27V C、0.36V D、0.18V 5、影响氧化还原反应方向的因素有( B )。 A、压力 B、温度 C、离子强度 D、催化剂 6、在 1 mol·L-1 H2SO4介质中,Φ°(Ce4+/ Ce3+)=1.44VΦ°,(Fe3+/ Fe2+)=0.65V,以Ce4+滴定Fe2+时,最适宜的指示剂为( B )。 A、二苯胺碘酸纳[Φ°(In)=0.84V] B、邻二氮菲-亚铁[Φ°(In)=1.06V] C、硝基邻二氮菲-亚铁[Φ°(In)=1.25V] D、邻苯氨基苯甲酸[Φ°(In)=0.89V] 7、用K2Cr2O7法测定Fe时,若SnCl2量加入不足,则导致测定结果( B)。 A、偏高 B、偏低C、不变 D、无法判断 8、碘量法要求在中性或弱酸性介质中进行滴定,若酸度太高,将会( D)。 A、反应不定量B、I2易挥发C、终点不明显 D、I-被氧化,Na2S2O3被分解 9、标定Na2S2O3的基准物是下述哪一种?( B ) A、H2C2O4·H2O B、K2Cr2O7 C、As2O3D、Fe 10、用KMnO4滴定Fe2+之前,加入几滴MnSO4的作用是( A)。 A、催化剂 B、诱导反应剂 C、氧化剂 D、配合剂 11、用法扬司法测定Cl-时,用曙红为指示剂,分析结果会(B)。 A、偏高B、偏低 C、准确 12、在PH=4时,用莫尔法测定Cl-时,分析结果会( A)。 A、偏高 B、偏低 C、准确 13、化合物Ag2CrO4在0.001 mol·L-1的AgNO3溶液中的溶解度比在0.001 mol·L-1的KCrO 4液中的溶解度( B )。 A、较大 B、较小 C、一样 14、常温下,AgCl的溶度积为1.8×10-10,Ag2CrO4的溶度积为1.1×10-12,,CaF2的溶度积为2.7×10-11,(1)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C),(2)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小的是(A ) A、AgCl B、Ag2CrO4 C、CaF2 15、在沉淀形成过程中,与待测离子的半径相近的杂质离子常与待测离子一道与构晶离子形成( B )。

生物化学《基础生物化学》试题考试卷模拟考试题.docx

《《基础生物化学》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 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DNA 是遗传物质,而 RNA 则不是。( ) 2、天然氨基酸都有一个不对称α -碳原子。( ) 3、蛋白质降解的泛肽途径是一个耗能的过程,而蛋白酶对蛋白质的水解不需要 ATP 。( ) 4、酶的最适温度是酶的一个特征性常数。( ) 5、糖异生途径是由相同的一批酶催化的糖酵解途径的逆转。( )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密----------------------------------封 ----------------------------------------------线-------------------------

6、哺乳动物无氧下不能存活,因为葡萄糖酵解不能合成 ATP。() 7、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的催化反应都需要引物。() 8、变性后的蛋白质其分子量也发生改变。() 9、tRNA的二级结构是倒 L型。() 10、端粒酶是一种反转录酶。() 11、原核细胞新生肽链 N端第一个残基为 fMet,真核细胞新生肽链 N端为Met。()

12、DNA复制与转录的共同点在于都是以双链 DNA为模板,以半保留方式进行,最后形成链状产物。() 13、对于可逆反应而言,酶既可以改变正反应速度,也可以改变逆反应速度。() 14、对于任一双链 DNA分子来说,分子中的 G和C的含量愈高,其熔点( Tm)值愈大。() 15、DNA损伤重组修复可将损伤部位彻底修复。() 16、蛋白质在小于等电点的 pH溶液中,向阳极移动,而在大于等电点的 pH 溶液中将向阴极移动。() 17、酮体是在肝内合成,肝外利用。()

基础化学试题

d区元素一 一、过渡元素有哪些特点? 二、铬酸洗液是怎样配制的?失效后现象如何?为何它有去污能力?如何使用 它比较合理? 三、根据锰的价层电子构型以及锰的元素电势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在酸性或碱性介质中,锰的哪些氧化态的物质稳定? 2. 在酸性或碱性介质中,锰的哪些化合物可作氧化剂? 四、完成并配平下列反应式 1. Cr 3++ OH-+H 2 O 2 → 2. K 2 Cr 2 O 7 +HCl(浓)→ 3. Cr 3++S2-+H 2 O→ 4. Ag+ Cr 2 O 7 2- +H 2 O→ 5. Cr 2O 7 2-+S2-→ 6. K 2 Cr 2 O 7 +H 2 C 2 O 4 → 五、说明铬价化合物在酸性溶液中比在碱性溶液中的氧化性强。 六、有一钴的配合物,其中各组分的含量分别为钴23.16%、氢4.71%、氮33.01%、 氧25.15%和氯13.95%。如将配合物加热则失去氨,失重为该配合物原质量 的26.72%。试求该配合物中有几个氨分子,以及该配合物的最简式。 七、某绿色固体可溶于水,其水溶液中通人,即得棕黑色沉淀和紫红色溶 液。与浓溶液共热时放出黄绿色气体,溶液近乎无色,将此溶液和溶液混合,即得沉淀。将气体通入溶液,可得。判断A是哪种盐,写出有关的反应方程式。 八、某含铬和锰的钢样品10.00g,经适当处理后,铬和锰被氧化为Cr 2O 7 2-和MnO 4 - 的溶液共250ml。精确量取上述溶液10.00,加入BaCl 2 溶液并调节酸度,使铬

全部沉淀下来,得到0.0549gBaCrO 4 。另取一份上述溶液10.00ml,在酸性介质中用Fe2+溶液(浓度为0.075 mol?L-1)滴定,用去15.95ml。计算钢样中铬和锰的百分含量。 九、用盐酸处理Fe(OH) 3 、Co(OH)和NiO(OH)时各发生什么反应?写出反应式,并加以解释。 十、填空。 1.Cr 2O 7 2-色, Cr 2 O 4 2-色,CrO 5 色。 2.MnO 4-色,MnO 4 2-色,Mn2+色。 3.Fe(OH) 3色, Fe(OH) 2 色,Co(OH) 2 色,Ni2+色,Ni(NH 3 ) 4 2+ 色。 十一、举出鉴别Fe3+、Co2+、Ni2+、Cr3+、Mn2+离子常用的方法。 十二、金属M溶于稀HCl时生成MCl 2 ,其磁矩为5.0B.M。在无氧操作条件下,溶液遇NaOH溶液,生成一白色沉淀A。A接触空气就逐渐变绿,最后变成棕色沉淀B。灼烧时,B生成了棕红色粉末C,C经不彻底还原而生成了铁磁性的黑色物质D。 B溶于稀盐酸生成溶液E,它使KI溶液被氧化成I 2 ,但在加入KI前先加入NaF,则KI不能被E所氧化。 若向B的浓NaOH悬浮液中通Cl 2时,可得到一紫红色溶液F,加入BaCl 2 时, 就会沉淀出红棕色固体G。G是一种强氧化剂。 试确认各字母符号所代表的化合物,并写出反应方程式。 十三、在酸性介质中,用锌还原Cr 2O 7 2-时,溶液颜色由橙色经绿色而变成蓝色。 放置时又变回绿色。试解释之,并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化学基础试题 会考专用

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或说法正确的是() A.20278Pt和19878Pt的质子数相同,互称为同位素 B.8个中子的碳原子的符号:12C C.H2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 D.Cl-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2.根据原子序数,下列各组原子能以离子键结合的是() A.2与8 B.6与16 C.8与14 D.9与11 3.设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4g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N A B.1mol甲烷分子所含质子数为10N A C.1mol乙烯分子中的共价键是4N A D.标准状况下,22.4L乙醇的分子数为N A 4.苯加溴水后,溴水层颜色变浅,这是由于() A.溴挥发了 B.发生了取代反应 C.发生了萃取 D.发生了加成反应 )X Y Z A.X,Y,Z中X的单质最稳定 B.Y的氢化物为HY C.X能生成HXO D.能发生ZO2+2H2Z=3Z+2H2O的反应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H4Cl中含有共价键,所以NH4Cl是共价化合物 B.阴阳离子之间有强烈的吸引作用而没有排斥作用,所以离子键的核间距相当小 C.失电子难的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一定强 D.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必是离子化合物 7.下列有关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https://www.360docs.net/doc/cc19019925.html,l4可由CH4发生加成反应制得 B.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能用饱和Na2CO3溶液制得 C.糖类、蛋白质、油脂均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D.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因此苯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8.下列有关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聚氯乙烯塑料袋包装食品 B.等物质的量的乙醇和乙酸完全燃烧时所需氧气的质量相等 C.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 D.检验乙醇中少量的水:加无水硫酸铜 9.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向蛋白质溶液中加氯化钡溶液以提纯蛋白质 B.向淀粉中加稀硫酸加热,冷却后再加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检验淀粉是否水解

基础生物化学习题及答案

《基础生物化学》习题 练习(一)蛋白质 一、填空 1.蛋白质具有的生物学功能是 、 、 、 、 、 、 和 等。 2.蛋白质的平均含氮量为 ,这是蛋白质元素组成的重要特点。 3.某一食品的含氮量为1.97%,该食品的蛋白质含量为 %。 4.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 种,它们的结构通式为 ,结构上彼 此不同的部分是 。 5.当氨基酸处于等电点时,它以 离子形式存在,这时它的溶解 度 ,当pH>pI 时,氨基酸以 离子形式存在。 6.丙氨酸的等电点为6.02,它在pH8的溶液中带 电荷,在电场中向 极移动。 7.赖氨酸的pk 1(-COOH)为2.18,pk 2(3H N +-)为8.95,pk R (εH N + -)为10.53,其 等电点应是 。 8.天冬氨酸的pk 1(-COOH)为2.09,pk 2(3H N +-)为9.82,pk R (β-COOH)为3.86, 其等电点应是 。 9.桑格反应(Sanger )所用的试剂是 ,艾德曼(Edman )反应 所用的试剂是 。 10.谷胱甘肽是由 个氨基酸组成的 肽,它含有 个肽键。 它的活性基团是 。 11.脯氨酸是 氨基酸,与茚三酮反应生成 色产物。 12.具有紫外吸收能力的氨基酸有 、 和 。 一般最大光吸收在 nm 波长处。 13.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中,含硫的氨基酸有 和 两种。 能形成二硫键的氨基酸是 ,由于它含有 基团。 14.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时,蛋白质的含量应等于测得的氨素含量乘 以 。 二、是非 1.天氨氨基酸都具有一个不对称性的α-碳原子。( ) 2.蛋白质分子中因含有酪氨酸,色氨酸和苯丙氨酸,所以在260nm 处有最大吸 收峰。( ) 3.自然界中的氨基酸都能组成蛋白质。( ) 4.蛋白质在280nm 处有紫外吸收是因为其中含有—SH —的氨基酸所致。( )

基础化学期末考试试题

一、填空题(共20分) 1、主量子数n为4时,其轨道总数为,电子层电子的最大容量为。 2、根据共价键形成时原子轨道重叠方式不同,共价键可分为和两种。 3、在等温等压条件下,系统的焓变ΔH=。 4、质量作用定律适用的范围是。 5、用有效数字表示下列计算结果: (3.202+0.01301)×12.9= ; 158.7÷2 - 5.11×10-3 = 。 6、已知NaHCO3注射液的质量浓度为50g/L,则其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NaHCO3的摩尔质量为84 g/ mol)。 7、医学上的等渗溶液的渗透浓度范围是。 8、在NH4Cl-NH3•H2O的体系中,抗酸成分是。 9、用0.1 mol/L的NaOH溶液滴定0.1 mol/L的HC1溶液20 ml,选用的指示剂是 。 10、[Ag(NH3) 2]OH的名称是。 二、选择题(共20分) 1、下列各组量子数中不合理的是()。 A、n=2,l=1,m=0 B、n=3,l=2,m=1 C、n=2,l=2,m=l D、n =3,l=2,m=2 2、原子序数为7的氮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A、1S22S22P1 B、1S22S22P2 C、1S22S22P3 D、1S22S22P4 3、已知PC13分子中,中心原子采用不等性SP3杂化,则分子的空间构型为()。 A、直线型 B、平面三角型 C、三角锥形 D、正四面体 4、在水分子之间存在的主要作用力是() A、氢键 B、取向力 C、色散力 D、诱导力 5、下列各种函数中,不属于状态函数的是()。 A、恒压反应热 B、反应的焓变 C、系统的内能 D、物质的标准生成自由能 6、今有反应:A+B=C,其速率方程式为:u=kCAC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反应一定是基元反应 B、这反应一定是复杂反应 C、这是个一级反应 D、这是个二级反应 7、用万分之一的天平称取的质量为2.3801g一级标准物质K2Cr2O7,则其相对误差是()。 A、±0.0001 g B、±0.0002 g C、±0.004% D、±0.008% 8、会使红细胞发生皱缩的溶液是() (A) 10.0g/LCaCl2•2H2O(Mr=147) (B) 12.5g/LNaHCO3(Mr=84.0) (C) 9.0g/LNaCl(Mr=58.5) (D) 112g/LC3H5O3Na(乳酸钠,Mr=80) 9、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室温条件下,任何水溶液都有[H+] [OH-]=1×10-14

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试题

化学实验基本知识试题 6. a. 红色 b. 兰色 c. 无色 d. 7. 通常所说的浓硫酸的浓度为: a. 50% b. 75% c. 98% d. 100% 8. 1ng 为: a. 1X10 -3g b. 1X10 -6g c. 1X10 9. 摄氏 100o C 为: 绿褐色 (d ) (c ) -9 g d. 1X10 -12g (c ) a. 373.15K b. 273.15K c. 125K d. 473.15K 10. 有效数字 1.0079 、 32.06 和 26.017 相加,结果为: a. 59.0849 b. 59.09 c. 59.1 d. 59.085 11. 若需配置1M 的NaOH 溶液0.5L ,则需NaOH 固体: a. 10 g b. 20 g c. 30 g d. 40 g (b ) 12 . 若需配置1N 的KOH 溶液0.5L,则需KOH 固体: a. 10 g b. 28 g c. 56 g d. 33 g (b ) 13. 浓度为 98%,密度为 1.84g/cm -3 的硫酸的摩尔浓度为: a. 18.4 M b. 12.8 M c. 9.8 M d. 49 M (a ) 14. 实验试剂瓶的标签颜色为: a. 棕色 b. 蓝色 c. 红色 d. 绿色 (a ) 15. 化学纯试剂瓶的标签颜色为: a. 棕色 b. 蓝色 c. 红色 d. 绿色 (b ) 16. 分析纯试剂瓶的标签颜色为: a. 棕色 b. 蓝色 c. 红色 d. 绿色 (c ) 一、 单选题 1. 碱式滴定管内不宜装下列物质: a. 氧化剂 b. 还原剂 c. 水 d. 碱液 2. 酸式滴定管的下端具有: a. 玻璃珠 b. 橡皮管 c. 玻璃活塞 d. 其它 a ) c ) 3. 1升水的质量为 1000g 时的温度为: a. 0 o C b. 10 o C c. 25 o C d. 3.98 o C 4. 砂心漏斗不能用过滤下列液体: a. 水 b. 碱液 c. 酸液 d. 盐溶液 d ) b ) 5. 配置铬酸洗液时,加入浓硫酸应: a. 尽快地加 b. 缓慢的加 c. 无所谓 d. 静止时加入 b ) 洗液用到什么颜色时,就不能使用了 a ) b )

基础化学题库

选择题 1.下列有关偶然误差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D) A、偶然误差具有随机性 B、偶然误差具有单向性 C、偶然误差在分析中是无法避免的 D、偶然误差的数值大小、正负出现的机会是均等的2.如果要求分析结果达到0.1%的准确度,使用灵敏度为0.1mg的天平称取试样时,至少应称取:(B) A、0.1g B、0.2g C、0.05g D、0.5g 3.已知T(H2C2O4/NaOH)= 0.004502g·mL-1则NaOH溶液的浓度是:(A) A、0.1000 mol·L-1 B、0.05000 mol·L-1 C、0.02000 mol·L-1 D、0.04000 mol·L-1 1毫升H2C2O4相当于0.004502g NaOH,1升H2C2O4相当于4.502g NaOH,4.502/40=0.113接近A 4.下列各组酸碱对中,属于共轭酸碱对的是:(C) A、H2CO3—CO32- B、H3O+—OH- C、HPO42-—PO43- D、NH3+CH2COOH—NH2CH2COO- 给出质子(H+)是酸→HPO42-,接受质子的是碱→PO43-。共轭酸碱对是二者之间仅差一个H+ 5.用25ml移液管移出的溶液体积应记录为:(C) A、25.0ml B、25ml C、25.00ml D、25.000ml 6.间接碘量法中正确使用淀粉指示剂的做法是:(D) A、滴定开始就应该加入指示剂 B、为使指示剂变色灵敏应适当加热 C、指示剂须终点时加入指示剂 D、指示剂必须在接近终点时加入 7.莫尔法测定Cl-所用标准溶液、PH条件和应选择的指示剂是:(D) A、AgNO3、碱性和K2CrO4 B、AgNO3、碱性和K2Cr2O7 C、KSCN、酸性和K2CrO4 D、AgNO3、中性弱碱性和K2CrO4 8.用佛尔哈德法测I-时,指示剂必须在加入过量AgNO3溶液后才能加入,这是因为:(C) A、AgI对指示剂的吸附性强 B、对I-的吸附性强 C、Fe3+氧化I- D、Fe3+水解 9.指出下列条件适于法扬斯测定Cl-的是:(D) A、PH=1~3 B、以K2CrO4为指示剂 C、滴定酸度威0.1~1mol·L-1 D、以荧光黄为指示剂 10、下列试剂中,可用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的是:(A)。 A、K2Cr2O7 B、NaOH C、H2SO4 D、KMnO4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指示剂的变色点即为化学计量点 B、分析纯的试剂均可作基准物质 C、定量完成的反应均可作为滴定反应 D、已知准确浓度的溶液称为标准溶液 12.将Ca2+沉淀为CaC2O4,然后溶于酸,再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生成的H2C2O4,从而测定Ca 的含量。所采用的滴定方式属于:(B)。 A、直接滴定法 B、间接滴定法 C、沉淀滴定法 D、配位滴定法13.下列误差中,属于终点误差的是:(B)。 A、在终点时多加或少加半滴标准溶液而引起的误差 B、指示剂的变色点与化学计量点不一致而引起的误差 C、由于确定终点的方法不同,使测量结果不一致而引起的误差 D、终点时由于指示剂消耗标准溶液而引起的误差 14.下列试剂中,可作为基准物质的是:(D)。 A、NaOH B、HCl C、KMnO4 D、K2Cr2O7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化工原理》试题库答案

《化工原理》试题库答案 一、选择题 1.当流体在密闭管路中稳定流动时,通过管路任意两截面不变的物理量是(A)。 A.质量流量 B.体积流量 C.流速 D.静压能 2. 孔板流量计是( C )。 A. 变压差流量计,垂直安装。 B. 变截面流量计,垂直安装。 C. 变压差流量计,水平安装。 D. 变截面流量计,水平安装。 3. 下列几种流体输送机械中,宜采用改变出口阀门的开度调节流量的是(C)。 A.齿轮泵 B. 旋涡泵 C. 离心泵 D. 往复泵 4.下列操作中,容易使离心泵产生气蚀现象的是(B)。 A.增加离心泵的排液高度。 B. 增加离心泵的吸液高度。 C. 启动前,泵内没有充满被输送的液体。 D. 启动前,没有关闭出口阀门。 5.水在规格为Ф38×的圆管中以s的流速流动,已知水的粘度为1mPa·s则其流动的型态为(C)。 A.层流 B. 湍流 C. 可能是层流也可能是湍流 D. 既不是层流也不是湍流 6.下列流体所具有的能量中,不属于流体流动的机械能的是(D)。 A. 位能 B. 动能 C. 静压能 D. 热能 7.在相同进、出口温度条件下,换热器采用(A)操作,其对数平均温度差最大。 A. 逆流 B. 并流 C. 错流 D. 折流 8.当离心泵输送液体密度增加时,离心泵的(C)也增大。 A.流量 B.扬程 C.轴功率 D.效率 9.下列换热器中,需要热补偿装置的是(A)。 A.固定板式换热器 B.浮头式换热器型管换热器 D.填料函式换热器 10. 流体将热量传递给固体壁面或者由壁面将热量传递给流体的过程称为(D)。 A. 热传导 B. 对流 C. 热辐射 D.对流传热 11. 流体在管内呈湍流流动时B。 ≥2000 B. Re>4000 C. 2000

化学基础试题A

选择题(A)(B)(C)(D) 1.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能鉴别下列哪组物质() (A)丁烷和1,3-丁二烯(B) 丁烷和1-丁炔(C)乙烷和乙烯(D) 丙烷和环丙烷2.下列不是有机化合物的是() (A) C2H5OH (酒精) (B) (NH4)2CO3(碳酸铵) (C) (NH2)2CO (尿素) (D)CH3COOH(醋酸) 3.下列化合物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 (A) CH3COCH3(B)CH3COOH (C)CH3CHO (D)CH3CH2OH (A) 丙酮(B) 乙醛(C) 乙醇(D)乙酸4.下列化合物中酸性最强的是() (A) H2O (B)CH3CH2OH (C)C6H5OH (D)CH3COOH (A) 乙醇(B) 水(C) 苯酚(D)乙酸 5.下列物质中沸点最高的是() (A) 乙醇(B) 甲醚(C) 乙酸(D)乙醛 (A) CH3CH2OH (B) CH3OCH3(C) CH3COOH (D)CH3CHO 6.下列化合物发生水解反应活性最强的是() (A) 酸酐(B) 酯(C) 酰胺(D) 酰卤 (A)(CH3CO)2O (B)CH3COOC2H5(C)CH3CONH2(D)CH3COCl 7.乙醇、丙醇混合后与浓硫酸共热,若反应生成醚类化合物,可能生成几种醚() (A) 2 (B) 3 (C) 4 (D) 5 8.禁止用工业酒精配制饮料酒,是因为工业酒精中含有少量的有毒的() (A) 甲醇(B) 乙二醇(C) 丁醇(D) 甘油 9.“来苏儿”的组成中有() (A) 苯酚(B) 乙醇(C) 甲酚(D) 甘油 10.以下各组化合物不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基础化学》复习题

《基础化学Ⅱ》复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有机基团叫做异丁基的是() 2、将下列化合物按沸点降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丁烷②己烷③3-甲基戊烷④2-甲基丁烷⑤2,3-二甲基丁烷 A ②>③>⑤>④>① B ③>②>⑤>④>① C ①>③>⑤>④>② D ②>③>④>⑤>① 3、下列碳正离子中,最稳定的是() A CH2=CH—CH2+ B CH3—CH2—CH2+ C CH3—CH+—CH3 D CH2=CH—CH+—CH3 4、结构CH3CH==C(CH3)2的烃中,下列哪种碳类型是不存在的() A 伯碳原子 B 仲碳原子 C 叔碳原子 D 季碳原子 5、下列各组物质中,用Br2/CCl4试剂不能加以区别的是() A 环丙烷和丙烷 B 环已烯和环已烷 C 1—丁炔和1—丁烯 D 苯和苯乙烯 6、分子式为C4H8化合物结构中,其中属于烯烃(包括顺反异构体)有() A 3种 B 4种 C 5种 D 6种 7、按照“次序规则”基团大小的比较方法,下列四种基团中,其中最大的是() A —OH B —CH2CH3 C —COOH D —NO2 8、正丁烷最稳定的构象是() 9、下列有机物结构中不存在顺反异构体的物质是() 10、(反)1,2—二甲基环己烷最稳定的构象是() 11、在室温下往下列化合物中加AgNO3醇溶液,即可生成沉淀的是() A氯苯B1-氯乙烷C苄氯D1-氯丙烯 12、下列化合物在AgNO3/C2H5OH体系中最不易生成沉淀的是() A CH3Cl B H2C=CH-Cl C CH3CH2Cl D CH2=CHCH2-X 13、下列关于卤代烃亲核取代反应历程特点描述,属于S N2反应的特点是() A 反应速率与碱的的浓度无关B反应分两步进行 C反应过程中生成活性中间体碳正离子D产物的构型完全转化 14、下列有机物发生硝化反应时,活性由强到弱顺序正确的是() A ①>②>③>④ B ④>③>②>① C ③>④>②>① D ①>②>④>③ 15、下列物质名称叫做(R)-2-溴丁烷的是() 16、根据休克尔规则,下列化合物具有芳香性的的是() 17、将下列化合物的沸点最高的是() A CH3CH2COOH B CH3CH2CH2OH C CH3CH2CHO D CH2CH2CH3

基础化学试题及答案

填空选择3 1、下列各组物质可能共存的是( A )。 A..Cu2+、Fe2+、Sn4+、Ag B. Cu2+、Fe2+、Ag+、Fe C Cu2+、Fe3+、Ag+、Fe D Fe3+、Fe2+、Sn4+、I- 2、通常配制FeSO4溶液时,加入少量铁钉,其原因与下列反应中的哪一个无关?(D) A.O2(aq)+4H+(aq)+4e==2H2O(l) B. Fe3+(aq)+e== Fe2+(aq) C. Fe(s)+2Fe3+(aq)==3 Fe2+(aq) D. Fe3+(aq)+3e== Fe(s) 3、已知Φ°(Fe3+/ Fe2+)=0.771V,K稳(Fe(CN)63-)=1.0×1042,K稳(Fe(CN)64-)=1.0×1035,则Φ°Fe(CN)63-/ Fe(CN)64-)=(A)。 A、0.36V B、1.19V C、-0.36V D、0.77V 4、若两电对在反应中电子转移分别为1和2,为使反应完成程度达到99.9%,两电对的条件电势之差ΔΦ°至少应大于(B)。 A、0.09V B、0.27V C、0.36V D、0.18V 5、影响氧化还原反应方向的因素有( B )。 A、压力 B、温度 C、离子强度 D、催化剂 6、在1 mol·L-1 H2SO4介质中,Φ°(Ce4+/ Ce3+)=1.44VΦ°,(Fe3+/ Fe2+)=0.65V,以Ce4+滴定Fe2+时,最适宜的指示剂为(B)。 A、二苯胺碘酸纳[Φ°(In)=0.84V] B、邻二氮菲-亚铁[Φ°(In)=1.06V] C、硝基邻二氮菲-亚铁[Φ°(In)=1.25V] D、邻苯氨基苯甲酸[Φ°(In)=0.89V] 7、用K2Cr2O7法测定Fe时,若SnCl2量加入不足,则导致测定结果(B)。 A、偏高 B、偏低 C、不变 D、无法判断 8、碘量法要求在中性或弱酸性介质中进行滴定,若酸度太高,将会(D)。 A、反应不定量 B、I2易挥发 C、终点不明显 D、I-被氧化,Na2S2O3被分解 9、标定Na2S2O3的基准物是下述哪一种?( B ) A、H2C2O4·H2O B、K2Cr2O7 C、As2O3 D、Fe 10、用KMnO4滴定Fe2+之前,加入几滴MnSO4的作用是( A )。 A、催化剂 B、诱导反应剂 C、氧化剂 D、配合剂 11、用法扬司法测定Cl-时,用曙红为指示剂,分析结果会(B)。 A、偏高 B、偏低 C、准确 12、在PH=4时,用莫尔法测定Cl-时,分析结果会(A)。 A、偏高 B、偏低 C、准确 13、化合物Ag2CrO4在0.001 mol·L-1的AgNO3溶液中的溶解度比在0.001 mol·L-1的K CrO4液中的溶解度( B )。 A、较大 B、较小 C、一样 14、常温下,AgCl的溶度积为1.8×10-10,Ag2CrO4的溶度积为1.1×10-12,,CaF2的溶度积为 2.7×10-11,(1)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C),(2)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小的是(A) A、AgCl B、Ag2CrO4 C、CaF2 15、在沉淀形成过程中,与待测离子的半径相近的杂质离子常与待测离子一道与构晶离子形成( B )。 A、吸留形成 B、混晶形成 C、包藏形成 D、后形成 16、将黄铁矿分解后,其中的硫沉淀为BaSO4,若以BaSO4的量换算黄铁矿中FeS2的铁量,则换算因素为(C)。 A、2M(FeS2)/M(BaSO4) B、M(FeS2)/M(BaSO4) C、M(FeS2)/2M(BaSO4)

基础化学题库(题库+答案)

第二章稀溶液依数性练习题 一、是非题(共10题) 1. 溶液的沸点是指溶液沸腾温度不变时的温度。() 2. 溶液与纯溶剂相比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是由于溶剂摩尔分数减小引起的。() 3. 等物质的量硝酸钾和碳酸钾分别加入等量的水中,该两溶液的蒸气压下降值相等。() 4. 凡是浓度相等的溶液都是等渗溶液。() 5. 溶液的蒸气压下降和沸点升高仅适用于难挥发的非电解质溶质,而凝固点降 低及渗透压则不受此限制。() 6. 电解质浓溶液也有依数性变化规律,但不符合拉乌尔定律的定量关系。() 7. 一定量的电解质加入纯水中,此溶液的沸点一定高于100℃,但无法定律计 算。() 8. 任何两种溶液用半透膜隔开,都有渗透现象发生。() 9. 分散质粒子大小在合适的范围内,高度分散在液体介质中就能形成稳定的溶 胶。() 10. AlCl 3、MgCl 2 、KCl三种电解质对负溶胶的聚沉值依次减小。() 二、选择题 ( 共11题 ) 1. 以下论述正确的是---------------------------------------------------------------------------() (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B)甲醇是易挥发性液体,溶于水后水溶液凝固点不能降低 (C)强电解质溶液的活度系数皆小于1 (D)质量摩尔浓度数值不受温度变化 2. 已知乙醇和苯的密度分别为0.800 g·cm-3和0.900 g·cm-3,若将86.3cm3乙醇和901 cm3苯互溶, 则此溶液中乙醇的质量摩尔浓度为-----------------------------------------------------( ) (A) 1.52 mol·dm-3 (B) 1.67 mol·dm-3 (C) 1.71 mol·kg-1 (D) 1.85 mol·kg-1 3. 2.5 g 某聚合物溶于 100 cm3水中, 20℃时的渗透压为 100 Pa, 则该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A) 6.1×102 (B) 4.1×104 (C) 6.1×105 (D) 2.2×106 4. 1.0 mol·dm-3蔗糖的水溶液、1.0mol·dm-3乙醇的水溶液和 1.0 mol·dm-3乙醇的苯溶液, 这三种溶液具有相同的性质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