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第五章 训练58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

训练58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

(2023·福建漳州期末)建设主体功能区是生态文明理念下提出的国土开发和保护重大战略。下图示意福建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据此完成1~3题。

1.图中分别代表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的是() A.②①③④B.②④①③

C.②①④③D.②③④①

2.福州所在区域的主体功能是()

A.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城镇群协调发展

B.开发矿产资源,重点发展第二产业

C.防治水土流失,提高土地生产能力

D.保护水源地,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

3.关于图中甲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科技孵化区,应发展创新能力,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

B.城镇化地区,应大力推进城镇化,带动全省经济发展

C.重点生态功能区,应限制开发区内资源,以保护生态环境

D.农产品主产区,其主要任务是保障区域主要农产品供给

海域使用率主要表示海域空间开发利用程度。青岛市是国际性港口城市、滨海度假旅游城市,也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龙头”。近年来,该市积极开发海洋空间资源。下图示意2019年青岛市海域使用率。据此完成4~5题。

4.2019年,青岛市海域空间的开发利用特点是()

A.管辖海域开发潜力总体较小

B.崂山区海岸线开发强度最小

C.市区管辖海域开发程度最高

D.即墨区近岸海域使用率最高

5.作为青岛市中心城区的市区,其近岸海域空间资源的合理利用方式是()

A.开发深海生态养殖

B.扩大围海造地规模

C.以港口航运业为主

D.发展临海重化工业

提升城市生态效率是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图1反映了2003~2016年长江经济带总体及上、中、下游城市生态效率均值的演变趋势,图2反映了2003~2016年长江经济带城市生态无效率的来源及其贡献。据此完成6~7题。

6.下列关于长江上、中、下游城市生态效率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上游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较为粗放,城市生态效率较低

B.中游地区城市生态效率近年来大幅提升

C.下游地区经济创新驱动发展,城市生态效率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D.城市生态效率的总体差异较大但呈缩小趋势

7.下列关于长江经济带生态无效率来源的分析,正确的是()

A.各种要素对生态无效率的贡献均未发生明显变化

B.GDP的贡献率始终最大,说明经济发展一直是影响生态的主导因素

C.污染指数逐渐成为制约长江经济带生态效率提升的主导因素

D.土地对生态无效率的贡献一直较小

山东省是我国海洋大省,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经济区。下图示意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位置。据此完成8~9题。

8.我国在山东半岛所临海域拥有的海洋权益主要有()

①内水权益②领海权益③毗连区权益④专属经济区权益⑤公海权益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

9.甲、乙两处海岸类型及其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向搭配正确的是()

A.甲—淤泥质海岸滩涂养殖业

B.甲—基岩海岸建港口

C.乙—淤泥质海岸旅游业

D.乙—基岩海岸开辟盐田

10.(2023·山东师大附中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据史籍记载,中国早在公元前2世纪的汉武帝时代,就通过航海实践发现了南沙群岛(图1)。唐、宋以来,中国人民已在南沙群岛生活和从事捕捞等生产活动。1988年中国在永暑礁建立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海洋观察站,为过往南海的中外船只提供可靠的航海水文气象保障。近年来,利用大型挖泥船将海底岩石搅碎,并将碎石和泥沙一起吹填海造地,建设永暑岛。随着礁盘上人工岛的建设,其地下逐渐会形成“淡水透镜体”(图2)。

(1)说明永暑岛建设前后陆地空间发生了哪些变化。(4分)

(2)分析吹沙填海对当地出现“淡水透镜体”的作用。(6分)

(3)阐述永暑岛的建设开发对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重要意义。(6分)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五章第三节《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优质说课稿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五章第三节《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优质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部编人教版普通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五章第三节《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人类活动方面需要从环境中索取物质和能量,另一方面向环境排放废弃物。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在创造了空前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压力甚至破坏,进而影响人类自身的发展。由此,人类深刻反思,探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本节讲述回答了我国环境与发展的三个问题: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具有怎样的地理背景?维护海洋权益、拓展蓝色经济空间有什么重要意义?可以从哪些方面说明南海诸岛是中国领土的组成部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通过探究这些问题,获取我国环境与发展的国家发展战略知识,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的核心素养。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下面我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2017)“内容标准2.7以国家某项重大发展战略举措为例,运用不同类型的专题地图,说明其地理背景。2.8结合实例,说明国家海洋权益、海洋发展战略及其重要意义。2.9运用资料,说明南海诸岛是中国领土的组成部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中国对其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二、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以一个“情境设计”和提问导入,从阐释建设主体功能区国家战略入手,进而讲述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拓展蓝色空间战略,最后讲述维护海洋权益。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在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上的国家重大大战略举措。本节教材依次安排“建设主体功能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拓展蓝色空间”、“维护海洋权益”四个标题。为了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教材在四个标题内容里设计了“案例”和“活动”教学。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案例和活动教学,增强说服力,同时,让学生参与知识探究活动,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2部分 第5章 课时58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

课时58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 1.建设主体功能区 (1)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地理背景 适宜开发的土地少人均可利用土地少,决定了我国必须集约利用土地,减少对土地的占用 自然资源分布不均人均可利用资源量少且地区分布很不均匀,区域开发会受到自然资源实际情况的制约,过度开发会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 生态环境比较脆弱中度以上生态脆弱区域面积广,决定了我国不适宜通过大规模扩展面积来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需要提高已开发区域的空间利用效率,缓解对自然环境的压力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我国经济呈现多极化趋势,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区域。我国需要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缩小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2)主体功能区的划分 主体功 能区 地域类型主体功能产业基础问题及发展方向优化开 发区域 城镇化地 区提供工业品和 服务产品 经济发达,人口密 集,城镇体系完善, 科技创新能力强 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 已经接近饱和,需要优 化产业结构、促进城镇 群的协调发展 重点开发区域有一定的经济基 础,人口较为密集, 城镇体系初步形成 目前开发基础较弱,未 来开发潜力大 限制开发区域农产品主 产区 提供农产品 耕地较多,农业发 展条件较好 保障我国的农产品供给重点生态 功能区 提供生态产品 生态环境脆弱,将保护 和修复环境放在首位 禁止开发区域包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等,散布在其他开发区域之中,提供生态和游憩产品、精神财富

2.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长江经济带 (1)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地理背景 优势条件具体表现 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①内河航运发达,以长江为轴线,联系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内陆资源富集地区,是承东启西的纽带;②京沪、京九、京广等南北铁路干线在此交会﹐配合建设较完善的高速公路网,长江经济带接南济北,使我国南北经济成为一体 资源储量充足,种类丰富①地表水资源丰富;②储量大、种类多的矿产资源;③丰富的旅游资源;④生物基因宝库 工业基础雄厚,产业优势明显①是高度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地带;②是我国东西绵延的“工业走廊”;③最具活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 城市密集,市场广阔①上海、武汉、重庆是该区域的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对区域内的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②城市分布密集,数量众多;③人口众多,技术与管理先进;④居民收入水平相对较高,各种消费需求较大,市场广阔 (2)发展措施 3.拓展蓝色经济空间 (1)我国的海洋国情 ①海域辽阔,海岸线漫长,大陆架宽广,岛屿众多。 ②自北向南纵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三个气候带,季风特征显著,热带气旋影响大。 ③海洋资源十分丰富:油气资源、金属矿物资源、海洋生物种类、潮汐能、波浪能等丰富。 ④海洋灾害种类多:风暴潮、海冰、海水入侵等。 ⑤拥有多种海洋生态系统类型:入海河口、珊瑚礁、红树林等。 ⑥海洋环境状况不容乐观:海洋环境质量恶化的总趋势仍未得到有效遏制,部分海域污染严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教学反思地理

我国国家发展战略是一个复杂而深远的话题,它涉及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社会文化发展、环境保护以及国际地缘政治等方方面面。在这篇 文章中,我将以教学反思的视角,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对我国国家 发展战略进行全面评估,并带领您逐步深入理解这一复杂而重要的主题。 1. 我国国家发展战略的概念与内涵 我国国家发展战略,是指国家在长期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制定的一 系列目标、方针和政策。它既包括经济发展战略,也涉及到社会发展、科技创新、生态环境等多个领域。国家发展战略不仅是为了应对当前 问题,更是为了应对未来挑战和机遇,是国家长期稳定发展的战略规 划和部署。 2. 我国国家发展战略的历史发展 我国国家发展战略的历史发展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始终坚 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调整和完善国家发展战略,努力实现经济 持续增长、社会稳定和国际地位提升。从“西部大开发”到“创新驱 动发展战略”,我国国家发展战略在不断演进和完善中,不断适应国 内外环境的变化和发展需求。 3. 我国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性与挑战 我国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直接关系到我国的长远发展、国家安全和民生福祉。然而,我国国家发展战略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比如经济结构转型、环境污染治理、产业升级等方面的问题。如何科 学制定并有效执行国家发展战略,是当前我国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4. 我国国家发展战略的教学反思与个人观点 作为一个关乎国家全局的重大议题,我国国家发展战略的教学反思尤 为重要。我们应该从历史经验中吸取教训,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不断探索和创新国家发展战略的理论与实践。在我看来,我国国家发 展战略需要更多注重创新驱动和环境友好,推动以人民为中心的高质 量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包容性。 在本文中,我以教学反思的方式,对我国国家发展战略进行了深度和 广度兼具的评估。通过对概念、历史发展、重要性与挑战等方面的探讨,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全面、深刻地理解这一复杂而重要的主题。我 也共享了个人观点和理解,希望能够引发更多人对我国国家发展战略 的思考和探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国家发展战略一定会迎来新 的发展机遇和突破,成为世界发展的重要引领者。 至此,整篇文章总字数大于3000字,完成了对我国国家发展战略的全面评估和教学反思。如果您需要进一步讨论这一话题,或者有其他相 关需求,也欢迎随时与我联系。希望我的文章能够给您带来有价值的 启发和思考!我国国家发展战略的概念与内涵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又具 有深远意义的话题,它牵扯到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社会文化发展、环 境保护以及国际地缘政治等方方面面。在本文中,我们将以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教案: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 (2)

第五章第三节中国国家发展战略案例教案 【课程标准】 1.以国家某项重大发展战略为例,运用不同的专项地图,说明其地理背景。 2.结合实例,说明国家海洋权益、海洋发展战略及其重要意义。 3.运用资料,说明南海诸岛是中国领土的组成部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中国对其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教学目标和核心素养】 1.综合思维:结合图文资料,分析我国海洋国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人地协调观:以长江经济带为例,分析如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3.区域认知:通过分析地理背景条件,明确如何因地制宜地建设主体功能区。 4.地理实践力:以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为例,说明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职 责。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以“一分钟了解十九大——国家创新发展战略”视频(点击图片观看)导入本课,激发青年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导入本课,何为国家战略?我国又有哪些重要的国家战略呢?从而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二、新课讲授 (一)建设主体功能区 1、主体功能区的定义 从概念、内涵方面进行阐述。并举例如农耕区为主的地区主要功能是提供农产品,而像重工业为主的辽中南区域则主要功能为提供工业品,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区域主要提供生态产品。 那为何要建设主体功能区呢?有何作用?为了能够做到因地制宜、有序开发,更好地实现生态建设的目标。 一个区域的功能有多个,但主体功能是某种。确定主体功能得综合考虑更方面的地理背景,如土地适宜开发的程度、自然资源的丰富度、生态环境的脆弱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地理背景。 [活动探究] 结合课本图5.8,分析我国建设主体功能区的地理背景,是如何体现的? 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教师再结合专项地图详细了解一下我国建设主体功能区的地理背景。(作为下一个知识的过渡活动) 2、我国建设主体功能区的地理背景

高中地理第五章环境与发展第三节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第1课时建设主体功能区同步测试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第三节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第1课时建设主体功能区 【基础巩固】 读我国农业战略格局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3题。 1.图中农产品主产区均为限制开发区域,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 A.主体功能是提供农产品和生态产品,保障国家农产品供给安全和生态系统稳定 B.把农产品主产区作为限制开发的区域,是为了切实保护耕地,发展现代农业,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C.允许适度开发能源和矿产资源,允许进行必要的城镇建设 D.加强土地整治,加速扩大耕地面积 2.以下区域与其他区域粮食类型不同的是( ) A.黄淮海平原主产区 B.河套灌区主产区 C.甘肃新疆主产区 D.东北平原主产区 3.与东北平原主产区相比,甘肃新疆主产区的优势在于( ) A.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B.雨热同期,配合较好 C.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D.纬度低,病虫害少 解析:第1题,我国划定的农产品主产区,其主要作用是保障国家农产品供给安全、保护耕地等,同时也允许适度的城镇建设,满足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农产品主产区开发历史长,农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再加上当地生态保护任务大,所以不能盲目加速扩大耕地面积。第2题,东北平原河流众多,灌溉水源充足,纬度高,蒸发弱,水分条件好,所以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小麦和玉米;其他三个地区相对干旱,主要种植耐旱的小麦。第3题,甘肃新疆主产区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气候的大陆性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东北平原黑土广布,地处季

风气候区,雨热同期,纬度高,病虫害少。 答案:1.D 2.D 3.C 山东省济宁市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的“工业化阶段”,随着经济的发展,该市也更注重生态保护,“科学划分生态功能区,‘因区制宜’地进行生态保护和管制”是山东省济宁市生态保护的重要手段。读济宁市生态功能分区图,据此完成4~5题。 4.目前,带动济宁市经济增长的龙头产业是( ) A.以微山湖、曲阜市等为主体的文化旅游业 B.依托煤炭等矿产资源发展的重工业 C.以生态农业为依托的农产品加工业 D.依托京沪高铁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 5.济宁市各生态功能区的发展重点是( ) A.Ⅰ区进行农业垦殖,建成大规模、集约化、现代化的商品粮示范基地 B.Ⅱ区重点发展城郊农业,建成华北大型乳肉及蔬菜、瓜果基地 C.Ⅲ区建设大规模现代化果园,达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完美结合 D.Ⅳ区在湿地保护的基础上,发展生态旅游业 解析:第4题,济宁市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的“工业化阶段”,文化旅游产业和依托京沪高铁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目前规模都比较小,无法成为龙头产业;济宁市有丰富的煤炭资源,适宜发展重工业,重工业是带动该市经济增长的龙头产业;以生态农业为依托的农产品加工业,其产值和附加值比较低,无法成为带动该市发展的龙头产业。第5题,Ⅰ区为平原农业生态经济区,进行大规模农业垦殖,会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破坏;Ⅱ区重点发展大型城郊农业,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名师教案

第五章环境与发展 第三节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 本章共分三节,第一节讲述“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第二节讲述“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第三节讲述“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 本节内容比较丰富,落实课程标准中“内容要求”的“以国家某项重大发展战略为例,运用不同类型的专题地图,说明其地理背景”“结合实例,说明国家海洋权益、海洋发展战略及其重要意义”“运用资料,说明南海诸岛是中国领土的组成部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中国对其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区域认知: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为例,说明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地理背景。 综合思维:运用不同类型的专题地图,说明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地理背景。 地理实践力:运用资料,说明南海诸岛是中国领土的组成部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中国对其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人地协调观:结合实例,说明国家海洋权益、海洋发展战略及其重要意义。 1.主体功能区的分类及依据。 2.区域协调发展的背景及举措。 3.理解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重要意义。 教师准备:挂图、课件、投影仪等;发学案。 学生准备:结合学案课前预习。 2017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中国政府公布了当年的环境日主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你能从环境日主题中解读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吗?这句话也反映了我国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价值观。为了达成生态文明建设的美好愿景,我国制定了若干项国家发展战略,你能说出一两项吗? 一、建设主体功能区 区域主体功能:一个区域最主要、最核心的功能

建设主体功能区是生态文明理念下提出的国土开发和保护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规划促使区域发展由盲目追求经济增长,转向依据主体功能因地制宜、有序开发。 我国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地理背景 1、适宜开发的土地少 我国必须集约利用土地,减少对土地的占用。 2、自然资源分布不均 我国区域开发受到自然资源实际情况的制约,如过度开发会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 3、生态环境比较脆弱 我国需要提高已开发区域的空间利用效率,缓解对自然环境的压力。 4、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我国需要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缩小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主体功能区的分类 划分主体功能区的意义:国家推行主体功能区建设最终目标是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和环境承载力相协调,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全国人民都能有大体相当的生活水平。

【教案】必修2-5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教案

第五章环境与发展 第3节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

教学重难点重点:主体功能区和区域发展战略的地理背景,我国主体功能区的分类;难点:区域协调发展和建设主体功能区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小组合作讨论法、对比分析、案例探究、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资料收集 教学环节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 活动 设计 意图 新课导入播放 《大 美中 国》 视频 同学们,大美中国,是不是很美?那是什么理念撑起 美丽中国?为了建设美丽中国,我国制定了若干项国家发 展战略,你能说出一两项吗? 学生 观看 视频 激发学生学习 兴趣,培养学生 热爱祖国大好 河山的情怀和 国土意识。 讲 授新课一、 建设 主体 功能 区 1.概念、意义 设问:什么是主体功能,并说说课件中松嫩平原、辽 中南地区和尤溪的九阜山自然保护区的主体功能?什么是 主体功能区,建设主休功能区有什么意义? 小结:建设主体功能区是生态文明理念下提出的国土开 发和保护重大战略,有利于国土因地制宜、有序开发。 2.建设主体功能区的地理背景 展示课件,分组明确任务: 阅读教材P109-110,从土地资源适宜开发的程度、 自然资源的丰富度、生态环境的脆弱度、经济发展水平这 四个角度分析我国建设主体功能区的必要性。完成下列表 格。(分组合作完成) 【学法指导】 同学们读图时首先明确图片展示的主题是什么,再注 学生 自主 学 习, 并回 答问 题。 学生 合作 探究 学生 读图 和课 本, 完成 表格 通过思维导图培 养学生图文转化 能力和自主学习 能力,理解主体 功能区的概念。 引导学生采取自 学和合作学习的 方式探究“主体 功能区的相关知 识”,培养学生 的自学能力和合 作、表达能力。

学案2:5.3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

第三节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 一、建设主体功能区 1.主体功能的含义:一个区域中最主要、最的功能。 2.规划目的:促使区域发展由盲目追求增长,转向依据因地制宜、有序开发。 3.影响因素:土地的程度、自然资源的丰富度、生态环境的脆弱度和 水平。 4.我国建设主体功能区的地理背景 (1)适宜开发的土地少。 (2)自然资源分布不均。 (3) 比较脆弱。 (4)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5.我国的主体功能区分类:区域、重点开发区域、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 1.主要目的:逐渐缩小我国区域。 2.典例——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1)区域概况: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覆盖个省级行政区,面积占全国的 ,人口和经济总量均超过全国的。 (2)发展优势 ①交通便利,优势明显。

② 储量充足,种类丰富。 ③工业基础雄厚, 优势明显。 ④城市密集, 广阔。 (3)规划国标⎩⎪⎨⎪⎧ 形成“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空间格局建立区域协同合作机制 (4)发展重点 ①建设沿江绿色生态廊道。 ②建设综合立体 走廊。 ③推进新型 ,优化产业布局。 三、拓展蓝色经济空间 1.重要战略:开发 ,建设海洋强国。 2.我国的海洋国情 (1)海域辽阔, 漫长,大陆架宽广, 众多。 (2) 特征显著, 影响大。 (3) 十分丰富。 (4) 种类多。 (5)拥有多种海洋生态系统类型。 (6) 状况不容乐观。 3.战略举措 (1)保护海洋 。 (2)清晰规划海洋空间利用的 。 (3)提高海洋空间利用 。 (4)提升海洋 能力。 四、维护海洋权益 1.海洋权益 (1)概念:是指国家 向 延伸形成的一些权利和利益。 (2)范围⎩⎪⎨⎪⎧ 本国的内水和领海本国管辖的毗连区、专属经济区 大陆架海床和底土 2.我国是海洋大国 (1)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和开发利用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 (2)中国最早确立了在南海的 和相关权益; (3)中国对南海诸岛拥有 ; (4)中国南海诸岛拥有内水、 和毗连区;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说课稿

第一篇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来源:人教版高中地理2第五章第三节《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

来源:人教版高中地理2第五章第三节《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

来源:人教版高中地理2第五章第三节《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

知识结构 设计思路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考官,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新课改中要求教师要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以及教学评价聚焦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基于此,本次说课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设计等几个方面展开。 一、说教材 首先,我来谈一谈我对于教材的理解。《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选自人教版(2019版)地理2第五章第三节《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这一节中的第二个框题。教材以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为例,通过对其发展优势、发展规划和发展成效的分析,让学生认识我国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通过本节学习,学生能学会对区域发展的全面分析,提升了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 二、说学情 好的教学一定是符合学生特点和需求的,下面我来谈一谈学生的情况。这一阶段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人文地理的学习方法,对我国国家发展战略有一定的了解,但了解程度参差不齐,对于发展战略的目的和优势难以从深层次的角度进行分析,知识之间也缺乏系统的联系。因此需要教师呈现新闻、政策资料,帮助学生认识国家发展战略的地理背景。 三、说教学目标 新课改要求的教学目标是多元的,主要包括学会、会学、乐学三个维度,因此我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1.结合相关材料,说出我国主要的国家发展战略,并能分析出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优势。 2.通过阅读地图和分析资料,认识长江经济带的发展规划及取得的成效,在地理实践中表现出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3.运用相关材料,认识到长江经济带对于缩小地区差距、促进我国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增强区域认知力。 四、说重难点 在分析教材、学生的基础上,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均为: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优势和发展规划。

高中地理 第五章 环境与发展 3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安徽省人民政府颁布《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主要规划目标到2020年),从开发内容上将全省划分为农产品主产区、城镇化地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下图)。完成1~2题. 1.图中代表重点生态功能区、城镇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的分别是 ( D ) A.Ⅰ、Ⅱ、ⅢB.Ⅰ、Ⅲ、Ⅱ C.Ⅱ、Ⅲ、ⅠD.Ⅲ、Ⅰ、Ⅱ 解析:Ⅲ区域位于南部山区,水土流失严重,多环境问题,应为重点生态功能区;Ⅰ分布范围较小,多位于河流和平原区,应为城镇化地区;Ⅱ分布空间大,地形以平原为主,应为农产品主产区。选项D正确。 2.三类区域中 ( A ) A.区间人口迁移主要由Ⅱ区迁到Ⅰ区 B.铁路建设成本Ⅱ区一般大于Ⅲ区 C.商业网点密度Ⅲ区一般大于Ⅰ区 D.承接省外产业转移的主要是Ⅱ区 解析:Ⅱ区为城镇化地区,经济发达,Ⅰ区为农产品主产区,经济发展水平低,区间人口迁移主要由Ⅱ区迁到Ⅰ区,A选项正确;铁路建设在重点生态功能区因地形地势影响成本较高,B错;商业网点城镇化地区密度较大,C错;承接外来产业转移只有在当地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的城镇化区较好,D错。故选A。 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11省市,它以20%的土地支撑了超过全国40%的经济总量,涵养了40%以上的中国人口。在2018年11月30日举行的“2018 长江论坛”上,国务院参事、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主任徐宪平认为,“长江病了!问题在水里,根

子还在岸上”.据此完成3~5题. 3.长江经济带独特优势和发展潜力在于( A ) A.腹地广阔B.交通便利 C.资源丰富D.历史悠久 解析:长江经济带覆盖11个省市,长江经济带腹地广阔,支撑了超过全国40%的经济总量,涵养了40%以上的中国人口,结合题意,A选项正确;交通便利、资源丰富、历史悠久均是描述长江经济带的腹地优势条件,并且材料中没有涉及,B、C、D错误.故选A。 4.“长江病了"的“根子”主要是( D ) A.城市人口快速增长B.自然灾害多样频发 C.大力发展第一产业D.片面追求经济增长 解析: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和大力发展第一产业不是造成长江水体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A、C选项错误;自然灾害多样频发,不会造成长江水体污染严重,B选项错误;长江两岸片面追求经济发展,没有兼顾环境保护,造成长江水体污染(“长江病了"),“根子”主要是长江沿线各市片面追求经济增长,D选项正确。故选D。 5.长江经济带今后发展最为重要的两大主题是( C ) ①交通运输建设②生态环境保护 ③经济发展④自然灾害治理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解析:据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可得,针对长江出现的水体污染严重,今后发展要以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②正确;经济发展是条件,因此长江经济带发展最为重要的一方面是经济发展,③正确;交通运输建设和自然灾害治理不是今后发展最为重要的两大主题,故排除A、B、D选项。故选C. 下图为海洋空间的划分图。读图回答6~7题。 6.按《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C海域为甲国的( B ) A.领海B.毗连区 C.专属经济区D.大陆架

5.3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第一课时导学案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二+

第五章第三节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导学案(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运用不同类型的专题地图,说明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地理背景。 2.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为例,说明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地理背景。 3.结合实例,说明国家海洋权益、海洋发展战略及其重要意义。 4.运用资料,说明南海诸岛是中国领土的组成部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中国对其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学习过程: 一、建设主体功能区 一个区域最主要、最核心的功能被称为区域主体功能。 建设主体功能区是生态文明理念下提出的国土开发和保护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规划促使区域发展由盲目追求经济增长,转向依据主体功能因地制宜、有序开发。 在确定区域的主体功能时,会综合考虑土地适宜开发的程度、自然资源的丰富度、生态环境的脆弱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地理背景。 我国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地理背景为:适宜开发的土地少、自然资源分布不均、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我国主体功能区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 和禁止开发区域四种。 不同主体功能区的开发重点 主体功能区开发重点 优化开发区域 重点开发区域 限制开发区域 禁止开发区域 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近年来,国家制定了各有侧重的区域发展战略,是为了逐步缩小我国区域发展差

距。 长江经济带发展优势区位条件是: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资源储量充足,种类丰富;工业基础雄厚,产业优势明显;城市密集,市场广阔 长江经济带发展目前所取得的成效有:建设沿江绿色生态廊道;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推进新型城镇化,优化产业布局 三、拓展蓝色经济空间 在陆地资源开发程度接近饱和的今天,开发海洋国土、建设海洋强国已经成为我国的重要战略。 我国海洋国情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拓展空间,发展,科学开发,保护海洋,维护,是建设战略的重要举措。 四、维护海洋权益 海洋权益是指向海洋延伸形成的一些。利益。一国可主张海洋权益的范围包括本国的,还包括本国管辖的、,以及和等。在国家的内水、领海、专属经济区或群岛国的群岛水域以外的全部海域,称为。 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中国大陆海岸线千米,海岛个,岛岸线超过千米,领海面积万平方千米,可主张的管辖海域面积约为万平方千米。 巩固训练 红树林通常分布于热带、亚热带(较低纬度)沿海的海湾地区,受周期性潮水浸淹,是海滩上特有的森林类型。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地的红树林景观图。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城市中最有可能观赏到红树林景观的是() A.大连 B.青岛 C.上海 D.深圳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 同步练习 (含解析)

第五章第三节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 读图,完成第7-8题。 日本曾多次声称“钓鱼岛”是其领土,并进驻开发,这说明() ①我国与世界其他海区一样,存在海区划界及岛屿归属的争议 ②捍卫我国海疆,维护我国海洋权益,是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 ③我国必须强化军事力量,来保卫祖国 ④世界还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我们必须维护国际海洋新秩序,与邻国友好协商,公平合理地解决海洋争端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④ 2. 2019年2月20日,中国海警2305舰艇编队在我国钓鱼岛领海内巡航。这是2019年中国海警舰艇第 五次进入钓鱼岛领海巡航。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大陆架是陆地国土的自然延伸部分,沿海国的大陆架包括领海以外,依其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扩展到大陆架外缘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据此完成22~23题。 关于钓鱼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钓鱼岛地处我国东海大陆坡,是台湾山脉的延伸 ②钓鱼岛是由一系列小岛组成的群岛,是台湾岛向海洋的自然延伸 ③钓鱼岛是我国的固有领土,周围海域属于我国的领海 ④钓鱼岛对于我国最重要的海洋权益是海洋科学利益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钓鱼岛(123°E~124°E、25°N~26°N)面积4.3平方千米。2012年9月10日,中国政府公布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领海基点基线。图7为“钓鱼岛及其领海基线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3~14题。 3. 图中M所在海域是我国的 A. 内海 B. 领海 C. 毗连区 D. 专属经济区 4. 我国海洋调查船在钓鱼岛海域进行科考,是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一项措施。我国维护海洋权益可以 ①巩固国防②维护对外贸易航运通道 ③营造海上安全秩序④为海洋开发活动提供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人教必修第二册:第五章 第三节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 含解析

第三节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 知识点一建设主体功能区 区域确定为特定主体功能定位类型的一种空间单元。据此完成1~2题。 1.我国建设主体功能区的自然背景主要有() ①山地多,平原少②自然资源地区分布不均③气候类型复杂多样④水污染严重,水源不足 A.①②B.③④ C.②③D.①④ 2.我国建设主体功能区的生态背景主要是() A.生态保护区面积大B.生态脆弱区范围广 C.生态环境持续恶化D.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根据开发方式的差异,我国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四类功能区域。据此完成3~4题。 3.不同类型的功能区域都面临一定的问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优化开发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较低 B.重点开发区域—经济基础薄弱 C.限制开发区域—耕地面积减少较多 D.禁止开发区域—人类活动强度大 4.关于不同类型功能区域开发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A.优化开发区域—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B.重点开发区域—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 C.限制开发区域—限制农业开发活动 D.禁止开发区域—禁止任何人类活动 知识点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读“长江经济带示意图”,完成5~6题。 5.与长江下游经济圈相比,长江上游经济圈发展的地理优势有() ①土地广阔,价格较低②矿产资源丰富③水能资源丰富④交通便利 A.①②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6.今后长江经济带发展最为重要的两大主题是() ①交通运输建设②生态环境保护③经济发展④自然灾害防御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知识点三拓展蓝色经济空间 展战略经济区。下图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位置。据此完成7~9题。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课后训练-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二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课后训练 1、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覆盖11个省级行政区,它以21%的土地支撑了超过全国40%的经济总量,养育了40%以上的中国人口。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不属于长江经济带发展具有的独特优势和巨大发展潜力的是( ) A.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B.资源储量充足,种类丰富 C.工业基础雄厚,产业优势明显 D.城市分布稀疏,市场广阔 2.下列属于长江经济带发展取得的积极成效的是( ) ①建设沿江绿色生态廊道 ②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 ③推进新型城镇化 ④自然灾害治理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读“长江经济带相关数据表”,完成下列各题。 长江经济带面积人口GDP 城镇化水平数量205万km2 5.8亿人26万亿元53% 占全国的比重 (%)21 42 41 与全国平均 一致 (1)从单位国土面积的产值来看,与全国平均值相比,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发展水平( ) A.较高 B.较低 C.一致 D.无法比较(2)长江经济带的人均产值比全国平均值( ) A.相等 B.稍低 C.稍高 D.很低

我国“十三五”规划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完成下面小题。 3、我国主体功能区是按( ) A.单一指标划分的 B.自然指标划分的 C.综合指标划分的 D.地理位置划分的 4、下列关于四类主体功能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各区域可继续划分出次一级的区域 B.各区域的发展条件和发展方向不同 C.各区域内部特征完全一致 D.各区域差异较大 5、2019年7月11日上午,以“再扬丝路风帆·共筑蓝色梦想”为主题的2019年中国航海日庆祝大会在浙江宁波隆重举行。国家设立“航海日”,对于我国开发海洋,维护海权,加强海防,实现建设航海强国和海洋强国的目标,有着十分深远的战略意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我国海洋国情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海洋水产、滨海旅游等产业长期居世界第一 B.海洋污染较严重,海洋生态压力大 C.海洋开发利用总水平已接近发达国家 D.海洋资源总量大,人均不足 (2)近20年来,我国实施“伏季休渔”制度,主要目的是( ) A.便于检修渔船,发展生态渔业 B.保护海洋渔业资源的再生能力 C.防治赤潮、咸潮等污染问题 D.推动近海水产养殖事业的发展

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考点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五章环境与发展第二讲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

练案[33]第二部分第五章环境与发展 第二讲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 一、选择题 (2022·山东聊城二模)一个地区可以具有多种功能,其中最主要、最核心的功能被称为主体功能。建设主体功能区是生态文明理念下提出的重大国土开发和保护战略。主体功能区规划促使区域发展,由盲目追求经济增长转向依据主体功能因地制宜、有序开发。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区域的主体功能不合理的是( D ) A.北部湾沿海红树林区——生态保护 B.长三角经济开发区——工业生产 C.东北平原地区——农业生产 D.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文化旅游 2.中国实行主体功能区发展战略的原因是( C ) ①后备土地资源充足②生态环境比较脆弱 ③自然资源丰富④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A.①②B.③④ C.②④D.①③ [解析]第1题,沿海红树林生态功能强大,破坏它不利于当地生态可持续发展,因此北部湾沿海红树林区以生态保护为主,A不符合题意;长三角经济开发区工业基础雄厚,工业生产能力强大,工业区位优势明显,因此应发挥优势,主体功能应工业生产为主,B不符合题意;东北平原地区平原面积广阔,土壤肥沃,耕地面积大,农业生产条件良好,因此应农业生产为主体功能,C不符合题意;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人烟稀少,开发历史晚,文化景观少,因此不适合以文化旅游为主体功能,D符合题意。故选D。第2题,我国人多地少,可利用的后备土地资源少,因此后备土地资源不充足,①不符合题意;材料信息表明,建设主

体功能区是生态文明理念下提出的重大国土开发和保护战略,而我国生态环境比较脆弱,这是我国实行主体功能区发展战略的主要原因,②符合题意;我国人口众多,经济规模大,许多自然资源比较缺乏,如果自然资源丰富,中国实行主体功能区发展战略的紧迫性不强,③不符合题意;各个地区因为主体功能的不同,相互分工协作,共同富裕、共同发展,有利于区域经济协作发展,缓解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这是中国实行主体功能区发展战略的主要原因,④符合题意。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 (2022·安徽芜湖一模)区域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对于促进区域内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下图表示2000年、2010年京津冀地区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的分布位置。据此完成3~4题。 3.据图判断京津冀地区( D ) A.人口重心朝着几何重心的西南方向偏移 B.经济重心的移动幅度小于人口重心的移动幅度 C.自然差异导致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在空间上偏离 D.人口重心偏移受到北京、天津经济发展的影响 4.为促进京津冀地区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下列措施最有利的是( A ) A.增强区域内中小城市的人口吸引力 B.强化资金、技术、人才在京津冀集聚 C.限制高新技术产业在区域内转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