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初二数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

苏科版初二数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
苏科版初二数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

苏科版初二数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1.正方形具有而矩形不一定具有的性质是 ( )

A .对角线互相垂直

B .对角线互相平分

C .对角线相等

D .四个角都是直角 2.4的平方根是( )

A .2

B .2±

C .2

D .2± 3.已知实数,a b 满足2|2|(4)0a b -+-=,则以,a b 的值为两边的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

( )

A .10

B .8或10

C .8

D .以上都不对 4.若a 满足3a a =

,则a 的值为( ) A .1 B .0 C .0或1 D .0或1或1-

5.如图,一艘轮船停在平静的湖面上,则这艘轮船在湖中的倒影是( )

A .

B .

C .

D .

6.下列各数中,是无理数的是( )

A .38

B .39

C .4-

D .227

7.下列等式从左到右的变形,属于因式分解的是( )

A .()a x y ax ay -=-

B .()()311x x x x x -=+-

C .()()21343x x x x ++=++

D .()2

2121x x x x ++=++ 8.若分式242

x x -+的值为0,则x 的值为( ) A .-2 B .0 C .2 D .±2

9.正比例函数y kx =的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则一次函数y x k =+的图象大致是() A . B .

C .

D .

10.对于函数y =2x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它的图象过点(1,0)

B .y 值随着x 值增大而减小

C .它的图象经过第二象限

D .当x >1时,y >0 11.下列四组线段中,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4,5,6

B .1.5,2,2.5

C .2,3,4

D .1,2, 3 12.下列一次函数中,y 随x 增大而增大的是( )

A .y=﹣3x

B .y=x ﹣2

C .y=﹣2x+3

D .y=3﹣x 13.已知:如图,在△AOB 中,∠AOB =90°,AO =3cm ,BO =4cm ,将△AOB 绕顶点O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到△A 1OB 1处,此时线段OB 1与AB 的交点D 恰好为AB 的中点,则线段B 1D 的长度为( )

A .12cm

B .1cm

C .2cm

D .32

cm 14.直线11:l y k x b =+与直线22:l y k x =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关于x 的不等式12k x b k x +>的解为( )

A .x >-1

B .x <-1

C .x <-2

D .无法确定

15.设2的整数部分用a 表示,小数部分用b 表示,4﹣2的整数部分用c 表示,小数部分用d 表示,则

b d a

c +值为( ) A .12 B .14 C .212- D .2+12

二、填空题

16.如图,△ABC 中,D 是BC 上一点,AC =AD =DB ,∠C =70°,则∠B =_____°.

17.写出一个比4大且比5小的无理数:__________.

18.如图,点C 坐标为(0,1)-,直线334

y x =

+交x 轴,y 轴于点A 、点B ,点D 为直线上一动点,则CD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

19.对于分式23x a b a b x

++-+,当1x =时,分式的值为零,则a b +=__________. 20.已知一次函数()12y k x =-+,若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则k 的取值范围是___.

21.在2,227,254

-,3.14,这些数中,无理数有__________个. 22.点()2,3A 关于y 轴对称点的坐标是______.

23.如图,在ABC 中,ABC ∠和ACB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F ,过F 作//DE BC ,交AB 于点D ,交AC 于点E .若3,5BD DE ==,则线段EC 的长为______.

2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2,0A ,()0,4B ,作BOC ,使BOC 与ABO 全等,则点C 坐标为____.(点C 不与点A 重合)

25.如图,Rt △ABC 中,∠C =90°,AD 是∠BAC 的平分线,CD =4,AB =16,则△ABD 的面积等于_____.

三、解答题

26.小明和小华加工同一种零件,己知小明比小华每小时多加工15个零件,小明加工300个零件所用时间与小华加工200个零件所用的时间相同,求小明每小时加工零件的个数.

27.定义:若两个分式的和为n (n 为正整数),则称这两个分式互为“n 阶分式”,例如分式31x +与31x x

+互为“3阶分式”. (1)分式

1032x x +与 互为“5阶分式”; (2)设正数,x y 互为倒数,求证:分式

22x x y +与22y y x +互为“2阶分式”; (3)若分式24a a b +与222b a b

+互为“1阶分式”(其中,a b 为正数),求ab 的值. 28.已知21a -的算术平方根是3,31a b +-的平方根是4±,c 是25的整数部分,求2a b c +-的平方根.

29.如图,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中,∠ACB =90°,AC=BC ,AD 平分∠BAC ,BD ⊥AD 于点D ,E 是AB 的中点,连接CE 交AD 于点F ,BD =3,求BF 的长.

30.某年级380名师生秋游,计划租用7辆客车,现有甲、乙两种型号客车,它们的载客量和租金如表.

甲种客车乙种客车

载客量(座/辆)6045

租金(元/辆)550450

(1)设租用甲种客车x辆,租车总费用为y元.求出y(元)与x(辆)之间的函数表达式;

(2)当甲种客车有多少辆时,能保障所有的师生能参加秋游且租车费用最少,最少费用是多少元.

31.如图,△ABC中,∠ABC=30°,∠ACB=50°,DE、FG分别为AB、AC的垂直平分线,E、G分别为垂足.

(1)求∠DAF的度数;

(2)若△DAF的周长为10,求BC的长.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A

解析:A

【解析】

试题分析:正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矩形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

考点:(1)、正方形的性质;(2)、矩形的性质

2.D

解析:D

【解析】

【分析】

根据平方根的定义直接作答.

【详解】

解:4的平方根是2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平方根的定义,掌握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是本题的解题关键.

3.A

解析:A

【解析】

【分析】

先根据非负数的性质求出a 和b 的值,然后分两种情况求解即可.

【详解】

∵2|2|(4)0a b -+-=,

∴a-2=0,b-4=0,

∴a=2,b=4,

当a 为腰时,2+2=4,不合题意,舍去;

当b 为腰时,2+4>4,符合题意,

∴周长=4+4+2=10.

故选A.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运用;已知没有明确腰和底边的题目一定要想到两种情况,分类进行讨论,还应验证各种情况是否能构成三角形进行解答,这点非常重要,也是解题的关键.

4.C

解析:C

【解析】

【分析】

只有0和1的算术平方根与立方根相等.

【详解】

=∴a 为0或1.

故选:C .

【点睛】

本题考查了立方根: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 ,那么这个数叫做a 的立方根或三次方根.也考查了算术平方根.

5.D

解析:D

【解析】

【分析】

易得所求的图形与看到的图形关于水平的一条直线成轴对称,找到相应图形即可.

【详解】

解:如下图,

∴正确的图像是D;

故选择:D.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找到相应的对称轴;难点是作出相应的对称图形,也可根据所给图形的特征得到相应图形.

6.B

解析:B

【解析】

【分析】

根据无理数的定义结合算术平方根和立方根逐一判断即可得.

【详解】

382

=,为有理数,故该选项错误;

39

D. 42

--,为有理数,故该选项错误;

D. 22

7

,为有理数,故该选项错误.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无理数的定义,立方根,算术平方根.初中范围内学习的无理数有:π,2π等;开方开不尽的数;以及像0.1010010001…,等有这样规律的数.

7.B

解析:B

【解析】

【分析】

根据因式分解的定义逐个判断即可.

【详解】

解:A、不是因式分解,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是因式分解,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C、不是因式分解,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D、不是因式分解,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的定义,能熟记因式分解的定义是解此题的关键,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叫因式分解.

8.C

解析:C

【解析】

由题意可知:24020

x x =?-?+≠?, 解得:x=2,

故选C.

9.A

解析:A

【解析】

【分析】

根据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及性质即可求出k 的取值范围,然后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即可判断.

【详解】

解:∵正比例函数y kx =的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

∴0k >

∵一次函数y x k =+中,1>0, 0k >

∴一次函数y x k =+经过一、二、三象限

故选A .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及性质和一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掌握一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与各项系数的关系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10.D

解析:D

【解析】

画函数的图象,选项A, 点(1,0)代入函数,01=,错误.

由图可知,B ,C 错误,D,正确. 选D.

11.B

解析:B

【解析】

试题分析: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只要验证两小边的平方和等于最长边的平方即可:

A、42+52=41≠62,不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

B、1.52+22=6.25=2.52,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正确;

C、22+32=13≠42,不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

D、

2

22

1233

+=≠,不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B.

考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12.B

解析:B

【解析】

【分析】

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对各选项进行逐一分析即可.

【详解】

解:A、∵一次函数y=﹣3x中,k=﹣3<0,∴此函数中y随x增大而减小,故本选项错误;

B、∵正比例函数y=x﹣2中,k=1>0,∴此函数中y随x增大而增大,故本选项正确;

C、∵正比例函数y=﹣2x+3中,k=﹣2<0,∴此函数中y随x增大而减小,故本选项错误;

D、正比例函数y=3﹣x中,k=﹣1<0,∴此函数中y随x增大而减小,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的性质,即一次函数y=kx+b(k≠0)中,当k>0时,y随x

的增大而增大,函数从左到右上升;k<0,y随x的增大而减小,函数从左到右下降.13.D

解析:D

【解析】

【分析】

先在直角△AOB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B=5cm,再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

的一半得出OD=1

2

AB=2.5cm.然后根据旋转的性质得到OB1=OB=4cm,那么B1D=OB1

﹣OD=1.5cm.

【详解】

∵在△AOB中,∠AOB=90°,AO=3cm,BO=4cm,

∴AB=5cm,

∵点D为AB的中点,

∴OD=1

2

AB=2.5cm.

∵将△AOB绕顶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到△A1OB1处,

∴OB1=OB=4cm,

∴B1D=OB1﹣OD=1.5cm.

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勾股定理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图形旋转的性质,掌握“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是解题的关键.

14.B

解析:B

【解析】

【分析】

如图,直线l1:y1=k1x+b与直线l2:y2=k2x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像如图所示,则求关于x的不等式k1x+b>k2x的解集就是求:能使函数y1=k1x+b的图象在函数y2=k2x的上方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详解】

解:能使函数y1=k1x+b的图象在函数y2=k2x的上方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x<-1.

故关于x的不等式k1x+b>k2x的解集为:x<-1.

故选B.

15.A

解析:A

【解析】

【分析】

和4的值,确定其整数部分,再用原数减去其整数部分可得小数部分,将求得的值代入求解即可.

【详解】

解:∵1<2<4,

∴1<2.

∴a=1,b﹣1,

∵2<4<3

∴c=2,d=4﹣2=2.∴b+d=1,ac=2.

∴b d

ac

+

1

2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实数的估算,灵活的利用估算确定无理数的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是解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

16.【解析】

【分析】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DC=70,再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和等腰三角形可求∠B的度数.

【详解】

∵AC=AD,∠C=70,

∴∠ADC=∠C=70,

∵AD=DB,

∴∠

解析:【解析】

【分析】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DC=70?,再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和等腰三角形可求∠B 的度数.

【详解】

∵AC=AD,∠C=70?,

∴∠ADC=∠C=70?,

∵AD=DB,

∴∠B=∠BAD,

∴∠B=1

2

∠ADC=35?.

故答案为:35.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①等腰三角形的两腰相等;②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7.答案不唯一,如:

【解析】

【分析】

根据无理数的定义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42=16,52=25,∴到之间的无理数都符合条件,如:.

故答案为答案不唯一,如:.

【点睛】

本题考查了无理数的

解析:

【解析】

【分析】

根据无理数的定义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42=16,52=25.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无理数的定义,其中初中范围内学习的无理数有:π,2π等;开方开不尽的数;以及像0.1010010001…,等有这样规律的数.

18.【解析】

【分析】

过点C作直线AB的垂线段CD,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即可求出CD的长.

【详解】

连接AC,过点C作CD⊥AB,则CD的长最短,如图,

对于直线令y=0,则,解得x=-4,令x=0

解析:16 5

【解析】

【分析】

过点C作直线AB的垂线段CD,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即可求出CD的长.【详解】

连接AC,过点C作CD⊥AB,则CD的长最短,如图,

对于直线334y x =+令y=0,则3304x +=,解得x=-4,令x=0,则y=3,

∴A(-4,0),B(0,3),

∴OA=4,OB=3,

在Rt △OAB 中,222AB OA OB =+

∴22

435 ∵C (0,-1),

∴OC=1,

∴BC=3+1=4, ∴1122ABC S BC AO AB CD ==,即1144=522

CD ????, 解得,165CD =

. 故答案为:

165

.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以及三角形面积公式的运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利用三角形面积相等求出CD 的长.

19.-1且.

【解析】

【分析】

根据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为0的条件可得且,则可求出的值.

【详解】

解:∵分式,当时,分式的值为零,

∴且,

∴,且 故答案为:-1且.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分式值为 解析:-1且5233

a

b ,. 【解析】

根据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为0的条件可得10a b

且230a b ,则可求出+a b 的

值.

【详解】 解:∵分式

23x a b a b x

++-+,当1x =时,分式的值为零, ∴10a b 且230a b , ∴1a b +=-,且5233a

b , 故答案为:-1且5233

a

b ,.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分式值为零的条件,关键是掌握分式值为零的条件是分子等于零且分母不等于零,注意:“分母不为零”这个条件不能少. 20.k <1.

【解析】

【分析】

一次函数y=kx+b ,当k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据此列不等式解答即可.

【详解】

解:∵一次函数y=(k-1)x+2中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k -1<0,

解得k

解析:k <1.

【解析】

【分析】

一次函数y=kx+b ,当k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据此列不等式解答即可.

【详解】

解:∵一次函数y=(k-1)x+2中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k-1<0,

解得k <1,

故答案是:k <1.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增减性.一次函数y=kx+b ,当k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k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21.1

【解析】

【分析】

根据无理数的定义,即可得到答案.

解:根据题意,是无理数;,,3.14是有理数;

∴无理数有1个;

故答案为:1.

【点睛】

本题考查了无理数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熟

解析:1

【解析】

【分析】

根据无理数的定义,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是无理数;

227, 3.14是有理数; ∴无理数有1个;

故答案为:1.

【点睛】

本题考查了无理数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无理数的定义. 22.(?2,3)

【解析】

【分析】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意一点P (x ,y ),关于y 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x ,y ),即关于y 轴的对称点,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变成相反数.

【详解】

解:点(2,3)关于y 轴对

解析:(?2,3)

【解析】

【分析】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意一点P (x ,y ),关于y 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x ,y ),即关于y 轴的对称点,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变成相反数.

【详解】

解:点(2,3)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2,3),

故答案为(?2,3).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个关于坐标轴成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关于y 轴对称的点,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关于x 轴对称的点,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23.2

【分析】

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DBF=∠FBC,∠ECF=∠FCB,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DFB=∠FBC,∠EFC=∠FCB,等量代换可得∠DFB=∠DBF,∠EFC=∠ECF,根 解析:2

【解析】

【分析】

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DBF=∠FBC ,∠ECF=∠FCB ,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

∠DFB=∠FBC ,∠EFC=∠FCB ,等量代换可得∠DFB=∠DBF ,∠EFC=∠ECF ,根据等角对等边可得到DF=DB ,EF=EC ,再由ED=DF+EF 结合已知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

∵BF 、CF 分别是∠ABC 和∠ACB 的角平分线,

∴∠DBF=∠FBC ,∠ECF=∠FCB ,

∵DE ∥ BC ,

∴∠DFB=∠FBC ,∠EFC=∠FCB ,

∴∠DFB=∠DBF ,∠EFC=∠ECF ,

∴DF=DB ,EF=EC ,

∵ED=DF+EF ,3,5BD DE ==,

∴EF=2,

∴EC=2

故答案为:2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腰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等,准确识图,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24.或或

【解析】

【分析】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结合已知的点画出图形,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解:如图所示

∵,

∴OB=4,OA=2

∵△BOC ≌△ABO

∴OB=OB=4,OA=OC=2

解析:()2,4或()2,0-或()2,4-

【解析】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结合已知的点画出图形,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解:如图所示

∵()2,0A ,()0,4B

∴OB=4,OA=2

∵△BOC≌△ABO

∴OB=OB=4,OA=OC=2

∴123

C (2,0),C (2,4),C (2,4)-- 故答案为:

()2,4或()2,0-或()2,4-

【点睛】

本题考查坐标与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注意要分多种情况讨论是解题的关键 25.【解析】

【分析】

作DH⊥AB 于H ,如图,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到DH=DC=4,然后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

【详解】

作DH⊥AB 于H ,如图,

∵AD 是∠BAC 的平分线,

∴DH=DC=4,

解析:【解析】

【分析】

作DH ⊥AB 于H ,如图,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到DH =DC =4,然后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

【详解】

作DH ⊥AB 于H ,如图,

∵AD是∠BAC的平分线,∴DH=DC=4,

∴△ABD的面积=1

2

×16×4=32.

故答案为:32.

【点睛】

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及三角形面积公式,熟练掌握“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是解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

26.45

【解析】

【分析】

设小明每小时加工零件x个,则小华每小时加工(x-15)个, 根据时间关系,

得300200

15 x x

=

-

【详解】

解:设小明每小时加工零件x个,则小华每小时加工(x-15)个

由题意,得300200

15 x x

=

-

解得:x=45

经检验:x=45是原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

答:小明每小时加工零件45个.

【点睛】

考核知识点:分式方程应用.理解题,根据时间关系列方程是关键.

27.(1)

15

32x

+

;(2)详见解析;(3)

1

2

【解析】

【分析】

(1)根据分式的加法,设所求分式为A,然后进行通分求解即可;

(2)根据题意首先利用倒数关系,将x,y进行消元,然后通过分式的加法化简即可得解;

(3)根据1阶分式的要求对两者相加进行分式加法化简,通过通分化简即可得解.【详解】

(1)依题意,所求分式为A ,即:

10+532x A x =+, ∴1015101015532323232x x x A x x x x

+=-=-=++++; (2)∵正数,x y 互为倒数

∴1xy =,即1x y

= ∴3322333221

2222222(1)211111x y y y y y x y y x y y y y y y y

++=+=+==+++++++ ∴分式22x x y +与2

2y y x +互为“2阶分式”; (3)由题意得

222142a b a b a b +=++,等式两边同乘22(4)(2)a b a b ++ 化简得: 2222(2)2(4)(2)(4)a a b b a b a b a b +++=++

即:32232848ab b a b b +=+

∴22420a b ab -=,即2(21)0ab ab -= ∴12

ab =或0 ∵,a b 为正数 ∴12

ab =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分式的加减,熟练掌握分式的通分约分运算知识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28

.【解析】

【分析】

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求出a 的值,根据平方根的定义求出b 的值,根据微粒数的估算求出c 的值,然后代入计算,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解:∵21a -的算术平方根是3,

∴21=9a -,

∴5a =;

∵31a b +-的平方根是4±,

∴31=16a b +-,

∴351=16b ?+-,

∴2b =;

∵25=20,

又4205<<,

∴25的整数部分为4,

∴4c =,

∴252245a b c +-=+?-=,

∴2a b c +-的平方根为:5±.

【点睛】

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平方根、估算无理数的大小等知识点,能根据已知得出a 、b 、c 的值是解此题的关键.

29.BF 的长为32

【解析】

【分析】

先连接BF ,由E 为中点及AC=BC ,利用三线合一可得CE ⊥AB ,进而可证△AFE ≌△BFE ,再利用AD 为角平分线以及三角形外角定理,即可得到∠BFD 为45°,△BFD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即可解得BF .

【详解】

解:连接BF .

∵CA=CB ,E 为AB 中点

∴AE=BE ,CE ⊥AB ,∠FEB=∠FEA=90°

在Rt △FEB 与Rt △FEA 中,

BE AE BEF AEF FE FE =??∠=∠??=?

∴Rt △FEB ≌Rt △FEA

又∵AD 平分∠BAC ,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中∠CAB=45°

∴∠FBE=∠FAE=12

∠CAB=22.5°

初二数学下册月月考数学试题

八年级(下)4月份月考数学试题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细心填一填:(每小题2分,共20分) 1.当x = 时,分式3 92+-x x 的值为0. 2.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1纳米=9 10-米,已知某植物的花粉的直径约为3500纳米,那么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该花粉的直径为 米. 3.已知函数2 )1(-+=m x m y 是反比例函数,则m = . 4.已知反比例函数x m y 2=,当x=6,y=8时,则m = . 5.方程 2 3 32-= -x x 的解是 . 6.在函数1 21 -=x y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 7.若点A(7,1y )、B(5,2y )在双曲线x y 2 =上,则1y 和2y 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 8.化简=+--4 422a a a . 9.当m = 时,关于x 的方程3 232-+ =-x m x x 会产生增根. 10.已知3-=kx y 的值随x 的增大而增大,则函数x k y -=的图象在 象限. 二.精心选一选(每小题3分,共18分) 11.下列各式: 2b a -,x x 3+,πy +5,()1432+x ,b a b a -+,)(1y x m -中,是分式的共有( ) A .1个 个 个 个 12.下列各式与x y x y -+相等的是( ). A.()5()5x y x y -+++ B. 222()x y x y -- C . 22x y x y -+ D.22 22x y x y -+ 13.如图,321,,P P P 是双曲线上的三点.过这三点分别作y 轴的垂线,得到三个三角形O A P 11、O A P 22、O A P 33,设它们的面积分别 第13题图

初二数学月考试卷

初二数学月考试卷 一、 填空题。(每空2分,计24分) 1、等式(x -5)(x +5)=x 2-25,从左到右的变形是_______________,从右到左的变形 是______________。 2、因式分解:4m 2-9n 2 =__________________ 1+mn +m +n =________________ 3、若x 2-kx +16是完全平方式,那么k=____________ 4、依照下列各图所示条件,填写角的度数 ∠A=_______ ∠B=________ 5、如图,工人师傅砌门时,常用木条EF 固定矩形门框 ABCD ,使其不变形,这种做法的依照是 . 6、△ABC 中,两边长分别为4㎝和3㎝,第三边长为一个偶数,则那个三角形的周 长为 ㎝. 7、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和6㎝,则那个三角形的周长为 ㎝. 8、长方形的长是a +2b ,面积是a 2+3ab +2b 2,则它的宽是____________ 9、若三角形三边长是三个连续自然数,其周长满足 10 < m < 22 ,则如此的三角形 有___ _个。 二、选择题。(请将各题的选择之填入下面的方框里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答案 10A 、(x +2)(x -2)=x 2-4 B 、x 2-4=(x +2)(x -2) C 、x 2-4+3x=(x +2)(x -2)+3x D 、x 2-9=(x -3)2 11、假如多项式242--mx x 可分解因式为()()83+-x x ,那么m 的值是( ) A 、5; B 、-5; C 、11; D 、-11; 12、对多项式x 2+y 2+2xy -1分解因式,使用到的方法有( ) A 、分组分解法、公式法 B 、分组分解法 C 、公式法、提公因式法 D 、分组分解法、提公因式法 1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小于与它相邻的内角,那个三角形是( ) A 直角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斜三角形 14、如图AD 、B E 、C F 分别是△ABC 的高、中线、角平分线,下列表达式中 错误的是( ) A 、 AE=CE B 、 ∠ADC=90° C 、 ∠CAD=∠CBE D 、 ∠ACB=2∠ACF 15、在△ABC 中,∠A 和∠B 差不多上锐角,则∠C 是( ) A 锐角 B 直角 C 钝角 D 都有可能 16、已知a 、b 、c 是ΔABC 的三条边,代数式a 2-2ab+b 2-c 2的值是( ) A 大于零 B 等于零 C 小于零 D 不能确定正负 17、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有( ) (1)等腰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2)等腰直角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等边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4)等边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三、将下列各式分解因式(每题4分,计24分) 18、2 1 22-x 19、m ma ma 442+- 20、b a b a ++-2422 21、222224)(b a b a -+ 22、(x -1)(x -2)-6 23、3)2(2)2(222----x x x x 60°67° A B C A B C 110° 56° 第5题 A B C D E F

初二数学上册月考(完整资料).doc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 初二数学考试题 一、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 、7)7(2-=- B 、39±= C 、 4)2(2=- D 、33348=- 2、三角形各边长度的如下,其中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 ) A. 3,4,5 B. 6,8,10 C. 5,11,12 D. 15,8,17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已知c b a ,,是三角形的三边,则222c b a =+ B 、在直角三角形中两边和的平方等于第三边的平方 C 、在ABC Rt ?中,?=∠90C ,所以222BC AC AB =+ D 、在ABC Rt ?中,?=∠90C ,所以222AB BC AC =+ 4、如图,有一块直角三角形纸片,两直角边 AC=6cm,BC=8cm,现将直角边AC 沿直线AD 折 叠,使 它落在斜边AB 上,且与AE 重合,则CD 等于 ( ) A. 2cm B. 3cm C. 4cm D. 5cm 5、若9,422==b a ,且0

-0.333…, 4, 5, π-, 3π, 3.1415, 2.010101…(相邻两个1之间有1 个0),76.0123456…(小数部分由相继的正整数组成). A.3个 B.4个 C. 5个 D. 6个 7. 若规定误差小于1, 那么60的估算值为( ) A. 3 B. 7 C. 8 D. 7或8 8. 以下语句及写成式子正确的是( ) A.7是49的算术平方根,即749±= B.7是2)7(-的平方根,即7)7(2=- C.7±是49的平方根,即749=± D.7±是49的平方根,即749±= 9. 若a 和a -都有意义,则a 的值是( ) A.0≥a B.0≤a C.0=a D.0≠a 二、 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1、16的平方根是 ,64的立方根是 ,2-的绝对值是 12、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为6、8、x ,则以x 为边的正方形的面积为_____。 13、 若12351+-b a 和都是5的立方根,则a= , b= 14、若a 、b 互为相反数,c 、d 互为负倒数,则______3=++cd b a ; 15、已知5-a +3+b =0,那么a —b= ; 三、 化简(每小题5分,共30分) 16、 ?31 (273+); 17、()()3737-+ 18、2)52(- 19、 246 12? 20、 ()3222143-??? ??-?+ 21、 5336015-+ 四、解答题(共25分) 22、(6分)“交通管理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小汽车在城街路上行驶速度

八年级数学(下)学期3月份月考测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已知:△ABC 中,BD 、CE 分别是AC 、AB 边上的高,BQ =AC ,点F 在CE 的延长线上,CF =AB ,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AF ⊥AQ B .AF=AQ C .AF=AD D .F BAQ ∠=∠ 2.如图,在矩形纸片ABCD 中,AD =9,AB =3,将其折叠,使点D 与点B 重合,折痕为EF ,那么折痕EF 的长为( ) A .3 B .6 C .10 D .9 3.如图,等边ABC ?的边长为1cm ,D ,E 分别是AB ,AC 上的两点,将ADE ?沿直线DE 折叠,点A 落在点'A 处,且点'A 在ABC ?外部,则阴影部分图形的周长为( ) A .1cm B .1.5cm C .2cm D .3cm 4.如图,菱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的长分别为6cm ,8cm ,则这个菱形的周长为 ( ) A .5cm B .10cm C .14cm D .20cm 5.在ABC 中,90C ∠=?,30A ∠=?,12AB =,则AC =( )

A .6 B .12 C .62 D .63 6.如图,△ABC 中,AB=10,BC=12,AC=213,则△ABC 的面积是( ). A .36 B .1013 C .60 D .1213 7.如图,分别以直角ABC ?三边为边向外作三个正方形,其面积分别用123,,S S S 表示,若27S =,32S =,那么1 S =( ) A .9 B .5 C .53 D .45 8.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90C ∠=?,两直角边长及斜边上的高分别为,,a b h ,则下列关系式成立的是( ) A . 222 221a b h += B . 222 111a b h += C .2h ab = D .222h a b =+ 9.由下列条件不能判定△ABC 为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A+∠B=∠C B .∠A :∠B :∠C=1:3:2 C .a=2,b=3,c=4 D .(b+c)(b-c)=a2 10.如图,△ABC 中,AB =AC ,AD 是∠BAC 的平分线.已知AB =5,AD =3,则BC 的长 为( ) A .5 B .6 C .8 D .10 二、填空题

初二第二学期月考数学试卷

第二学期月考数学试卷 1. 仔细选一选(每题 3分,共 30分) (1) 如果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一个三角形的外角和,那么这个多边形是 ( ) A.三角形 B.四边形 C.五边形 D.六边形 (2) 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 ( ) A.平行四边形 B.梯形 C.等腰梯形 D.平行四边形或梯形 (3) 在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腰梯形中,对角线相等的图形有 ( ) A.2 个 B.3 个 C.4 个 D.5 个 (4)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和它的边组成的全等三角形有 ( ) A.2 对 B.6 对 C.4 对 D.8 对 (5) 平行四边形周长是 60cm,那么较长的对角线至多不超过 () A.20cm B.30cm C.40cm D.60cm (6) 已知△ ABC 若存在点D 使以A B C 、D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则这样 (9) 梯形中位线长为12,上、下底的比为1 : 3,那么这梯形上下底的长为 () A.6, 18 B.3, 9 C.4, 12 D.5 , 20 (10) 在矩形、菱形、平行四边形、等腰梯形中,四边中点的线段组成的四边形为菱形 的有( ) 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 2. 认真填一填(每题 3分,共 30分) (1) 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内角都等于 108°,则它的内角和是 ____________ (2) 在线段、角、等腰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矩形、菱形、正方形这些图形中, 轴对称图形是 ________ ,中心对称图形是 __________ (3) 等腰三角形的一腰长为 5,在它的底边上任取一点作两腰的平行线,则所得平行 四边形周长是 _______ (4) 在梯形 ABCD 中, AD// BC / B=90° , / C=30°,若 AB=8cm 则 DC 长是 ____________ (5) 如图,AE 是平行四边形 ABCD 中/A 的平分线,CD=5cm 那么BE= __________ 的点D 有() A.1 个 (7) 任意三角形两边中点连线与第三边的中线 A. 互相平分 (8) 菱形的周长为 ( ) A.4.5cm B.2 个 C.3 个 D.4 个 ( B. 互相垂直 C. 相等 12cm,较长的对角线所对的角为 D. 互相垂直且平分 120°,那么较短的对角线长为 B.4cm C.3.5cm D.3cm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次月考测试题附答案

大布初级中学第二学期八年级第一次月考试卷 出卷人:薛兵燕 一、填空题(3×10=30) 1.数3的平方根是 ,算术平方根是 ; 2的平方根是 ,a 2的算数平方根是 ; 3.a 的取值范围是 ; 4= ,2(= ,= ,= ; 5= ; 6.已知a+b =-3,ab =2,= ; 7.(2)a -= ; 8.=成立的条件是 ; 9.a = ,的值为 ; 10.在一个半径为2m 的圆形纸片上截出一个面积最大的正方形,则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 二.选择题(3×8=24) 11. ) A .0 B .2 C D .不存在 12. ) A B .3 4 C 12的算数平方根 D 13.a 的值是( ) A .2 B .3 C .4 D .5 14.1x -,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1 B .x ≥1 C .x <1 D .x >1 15.下列各数中,与2-的积为有理数的是( ) A B .2+ C .2 D .2-+ 16.若a ≤0,化简a 的结果是( ) A .0 B .2a C .-2a D .2a 或-2a 17.化简,正确的结论是( ) A B C D 18.35 === 完全正确的个数是( ) A .2 B .1 C .4 D .3 三.解答题(共66分) 191计算: (1) 解: 解:

(- (3)2 解:解: 20.(5分)化简求值:2a(a+b)-(a+b)2,其中a,b 21.(24分)化最简二次根式: (1(2 解:解: (3(4 解:解: (5)-(6+ 22.(10分)计算:

(1) (2)222)(2- 23.(61x x -=- 24.(5 25.(5分)若8a ,小数部分是b ,求2ab -b 2的值.

(完整版)初二上学期数学月考试卷

初二上学期月考数学试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每组数能构成三角形的是( ) A.1cm ,2cm ,3cm B.4cm ,5cm ,6cm C.2cm ,3cm ,7cm D.4cm ,4cm ,10cm 2.在ABC ?中,AB=14,BC=4x ,AC=3x ,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A .2x > B .14x < C .714x << D .214x << 3.在ABC ?中 ,::1:2:3A B C ∠∠∠=,则ABC ?是( ) A .直角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都有可能 4.如图 1,P 是ABC ?内一点,延长CP 交AB 于D , A .21A ∠>∠>∠ B .21A ∠>∠>∠ C .12A ∠>∠>∠ D .12A ∠>∠>∠ 5.已知等腰△ABC 的底边BC =8㎝,且AC BC -=则腰AC 的长为( ) A .10㎝或6㎝ B .10㎝ C .6 ㎝ D .8 6.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有两边和一角所对的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B .有两边对应相等,且有一角为30?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 C .有一角和一边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D .有两角和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7.如图2 AM 是ABC ?中的中线,2( ) A . 82cm B . 42cm C . 22cm D . 以上答案都不对 8.如图3,AD BC ⊥,D 为BC A .ABD ?≌ACD ? B . ∠C .AD 是角平分线 D .?

9.ABC ?中,AB=AC ,D 是AB 上一点,连结CD ,且AD=BD=CD 则A ∠的度数为( ) A .45? B .36? ??10.如图4,已知12∠=∠,AD=BD=4 CE AD ⊥,2CE=AC ,那么CD 的长 是( ) A .2 B .3 C .1 D . 1.5 二、 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1 .三角形按边分可分为 和 ; 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7cm 和4cm ,则它的周长为 ; 3.在ABC ?中 ,80,20C B B A ??∠-∠=∠-∠=,则C ∠= ; 4.已知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与一个底角之和为100?,则其顶角的度数为 ________ ; 5.在ABC ?中::1:2:3A B C ∠∠∠=,6.如图5,如果A B ∥CD ,AD ∥BC , E 、 F 为AC 上的点,AE=CF 共有 对; 7.如图6在ABC ?中,90ACB ?∠=,C D ⊥于D ,30A ?∠=,E 为AB 的中点,则ECD ∠=8.如图7,ABD ∠与∠ACE 是ABC ?的两个外角,若70A ?∠=,则 ABD ACE ∠+∠= ; 9.如图8,A D ∥BC ,BD 平分∠ABC ,则图中的等腰三角形是 ;

初二数学月考试卷

初二数学阶段试题 2007.4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请将正确选项前 1.在1x ,3a π ,23a b ,—0.5xy+y 2,2x x ,b c a +中,是分式的有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2.如图,在△ABC 中,D 、E 分别是AB 、AC 边上的点,若 AD DB =AE EC ,且AD=15,AB=40,AC=32,则AE 的长为 A.12 B.15 C.18 D.19.2 3.下列各式从左到右的变形正确的是 A.2230.20.3a a a a --223 23a a a a -=- B.11x x x y x y +--=-- C.1 1632162 3 a a a a --=++ D.22 b a a b a b -=-+ 4.亮亮准备用自己节省的零花钱买一台英语复读机. 他现在已存有55元,计划从现在起以后每个月节省20元,直到他至少..有350元. 设x 个月后他至少有350元,则可以用于计算所需要的月数x 的不等式是 A.20x -55≥350 B.20x +55≥350 C.20x -55≤350 D.20x +55≤ 350 5.如果反比例函数y 1k x -=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那么k 的取值范围是 A.k ≥1 B.k > 1 C.k ≤1 D.k <1 6.已知点A (x 1,y 1),B (x 2,y 2)和C (x 3 ,y 3)都在反比例函数y k x = (k <0)的图象上,且x 1<0<x 2<x 3,则y 1、y 2、y 3的大小关系是 A.y 2>y 3>y 1 B.y 1>y 3>y 2 C.y 3>y 2>y 1 D.y 1>y 2>y 3 7.下列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如图所示的是 A.2010x x -??+≤? B.2010x x -≤??+?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初二数学第一次月考试题

初二数学第一次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 1.平行四边形ABCD 中,∠B-∠A=?20,则∠D 的度数是( ). A .?80 B .?90 C .?100 D .?110 2.平行四边形的一边长为6cm ,周长为28cm ,则这条边的邻边长是( ). A .22cm B .16cm C .11cm D .8cm 3. AC 、BD 的对角线,AC 和BD 交于点O ,AC=4,BD=5,BC=3, 则△BOC 的周长是( ).A .7.5 B .12 C .8.5 D .9 4.如果平行四边形有一组对角互补,那么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四个角一定都是( ).A .直角 B .钝角 C .锐角 D .不确定 5.下列条件中,能判定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条件是 ( ). A .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 B .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 C .两条对角线相等且交角为?60 D .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 6.菱形具有而平行四边形不一定具有的性质是( ). A .对角相等 B .对边相等 C .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 D .两条对角线相等 7.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是6cm 和8cm ,则菱形的边长是( ). A .10cm B .7cm C .5cm D .4cm 8.下列判别错误的是( ). A .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 B .有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的四边形是菱形 C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D .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将ΔABC 沿某个方向平移3cm ,则ΔABC 上每一点都沿某个方向移动了3cm B. 将ΔABC 沿某个方向平移3cm 得到ΔA'B'C',则AA'∥BB'∥CC'且AA'=BB'=CC' C. 将ΔABC 沿某个方向平移3cm 得到ΔA'B'C',则ΔABC 与ΔA'B'C'面积相等但形状不 同 D. 将ΔABC 沿某个方向平移3cm ΔA'B'C',则ΔABC 与ΔA'B'C'不仅形状相同而且大小 相等. 10.如图,已知△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C 为斜边,若AP=3,将△ABP 绕点A 逆时针旋转后能与△A P C '重合,则P P '的长为____. 二、填空题 第10题 第14题 11.用20cm 长的铁丝围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使长边比短边长2cm ,则它的长边长为 _______. 中,∠A 的2倍与∠B 的补角互为余角,那么∠A=_____度. O F E D C B A P 'P C B A

初二数学上册第一次月考分析.doc

初二数学上册第一次月考分析 这篇关于初二数学上册第一次月考分析,是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考试总体情况。 本次月考考了八年级数学上册十一至十三章共三章内容,即全等三角形、轴对称和实数。全年级共 72 人参加考试,有32 人及格, 100 人以上的有 1 人, 90 分以上有 6 人, 80 分以上有14 人, 70 分以上有 18 人, 60 分以上有 32 人, 40 分以下有 13 人,平均分为 56.6,低分率为 18%,优秀率为 8.33%,及格率为 41.67%。 二、试卷分析 本次月考共三大题即24 小题,选择题14 题共 42 分,填空题 4 题共 12 分,解答题6题共56分。 三、得失分情况。 在第一大题的12 道选择题中,没有全错的,只有一人全对,71 人半对半错。其中第 2 和 6 题正确率达 80%,而第 9 题的错误率达 98%。 在第二大题的 4 道填空题中,全对的有 2 人,全错的有 5 人,其余的均为半对半错。其中第 15 的正确率为90%,第 18 题错误率为 80%。 在第三大题的 5 道解答题中,有 1 人全对的,也没有全错的,得分率占80%的题有第19、 20 和 21 题,失分率占80%的题有 22 和 24 题。 四、比较分析 1、与七年级第一次月考对比: 平均分名次 及格率名次

优秀率名次 低分率名次 七年级 21 21 21 18 本次 12 13 14 9 结论:学生有了很大进步,说明有许多学生是想学好并有能力学好,作为教师要给予帮助,不要给学生太大的打击,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2、与七年级最后一月考对比:

八年级数学月考分析

八年级数学月考分析 第一次月考结束后八年级数学成绩不理想,经过自我分析、年级组分析,总结了优点与不足,及时反思自己、反思教学、教法,纠正不足,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有一个新的突破。我就这次考试的试题和学生的答题情况以及以后的教学方向分析如下: 一、试题特点 试卷包括选择题、填空、解答题三个大题,共120分,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测检,以书本为主,主要考查了第11章——12.2的内容。 二、试题解题情况 1、本次考试试卷总分120分,上线人数30人,最高分112分,最低分6分。 2、根据对试卷成绩的分析,学生在答卷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主面的问题 ①一题多种情况考虑不周全;如选择题4、6、8、10题,填空题12题,解答题20题; ②以前学过的知识遗忘,新旧知识不能融会贯通的使用;如18题; ③数学思维能力,从图象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概括归纳的能力差;如21、24、25题; ⑤审题能力及解题的综合能力不强。审题在答题中比较关键,如果对题目审的清楚,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此题已做对一半。 三、今后的教学建议 通过这次的考试出题方向,以及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看,我认为在以后的教学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立足教材,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扎扎实实地给学生渗透教材的重难点内容。不能忽视自认为是简单的或是无关紧要的知识。 2、教学中要重在突显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作为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 3、多做多练,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教学,对学生要求要严格 4、知识点巩固落实到位;批改到位; 5、分层辅导,对学困生要耐心辅导,多与他们的家长交流、沟通,促使他们不断进步。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会一如既往的精钻教材、教法、学法,加强集体备课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查缺补漏,引领学生的成绩有质的飞跃。

八年级数学月考试卷及答案

分,共 ﹣ ≤ =﹣×. B C D 第9题图第10题图第16题图 .已知

第3页,共8页 第4页,共8页 (5)+ ﹣( ﹣1)0 19.(5分)已知:a ﹣=2+10,求(a+)2 的值. 20.(4分)如图,在数轴上画出表示17的点(不写作法,但要保留画图痕迹). 21、(8分)如图,已知在△ABC 中,CD ⊥AB 于D ,AC =20,BC =15,DB =9。 (1)求DC 的长。 (2)求AB 的长。 22.(7分)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 中,∠B =90°,AB =3,BC =4,CD =12,AD =13.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 23.(8分)一架方梯AB 长25米,如图所示,斜靠在一面上: (1)若梯子底端离墙7米,这个梯子的顶端距地面有多高? (2)在(1)的条件下,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了4米,那么梯子的底端在水平方向滑动了几米? D A B C

第5页,共8页 第6页,共8页 沙雅五中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下册数学月考答案 一、选择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请将正确答案按序号填入上面的答题卡中)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 x ≧3且x ≠4 12. < 13. -a-b 14. 11 15. 1 16. 10m 三、解答题(共52分) 18.化简计算(20分) 解:(1)原式=4+3 ﹣2 +4 =7 +2 ; (2)原式=5﹣6+9+11﹣9 =16﹣6 ; (3)原式=+1+3 ﹣1 =4 ; (4)原式 =﹣﹣ 2 =4﹣ ﹣2 =4﹣3. (5)原式= +1+3 ﹣1=4 . 19.(5分)解:∵a ﹣=1+ , ∴(a+)2=(a ﹣)2﹣4=(1+ )2﹣4=11+2 ﹣4=7+2 . 20.(4分)解:所画图形如下所示,其中点A 即为所求. 21.(8分)解:(1)∵CD ⊥AB 于D,且BC=15,BD=9,AC=20 ∴∠CDA=∠CDB=90° 在Rt △CDB 中,CD 2+BD 2=CB 2, ∴CD 2+92=152 ∴CD=12; (2)在Rt △CDA 中,CD 2+AD 2=AC 2 ∴122+AD 2=202 ∴AD=16, ∴AB=AD+BD=16+9=25 22.(7分)解:在△ABC 中, ∵∠B=90°,AB=3,BC=4, ∴AC=22B C AB +=5, S △ABC=21AB ?BC=21×3×4=6, 在△ACD 中,

八年级上册数学月考试卷

八年级上册数学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下列长度的线段,不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1,2,3 B.2,3,4 C.3,4,5 D.5,12,13 2、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3倍,则这个多边形是() A.五边形 B.六边形 C.七边形 D.八边形 3、如图所示,AB∥CD,∠A=∠ACB=70°,则∠DCE等于() A.55° B.70° C.40° D.110° 4、如图所示,已知ΔABC为直角三角形,∠C=90°,若沿图中虚线剪去∠C,则∠1+∠2等于() A.90° B.135° C.270° D.315° 5、如图所示,点O是ΔABC内一点,∠A=80°,∠1=15°,∠2=40°,则∠BOC等于() A.95° B.120° C.135° D.无法确定 6、如图所示,AD,AE分别是ΔABC的高和角平分线,且∠B=76°,∠C=36°,则∠DAE的度数为 () A.20° B.18° C.38° D.40°

7、已知ΔABC≌ΔA1B1C1,且ΔABC的周长是20,AB=8,BC=5,那么A1B1等于() A.5 B.6 C.7 D.8 8、下列条件能判定ΔABC≌ΔDEF的是() A.AB=DE,∠A=∠E,BC=EF B.AB=DE,∠C=∠F,BC=EF C.∠A=∠E,AB=DF,∠B=∠D D.AB=DE,∠B=∠E,BC=EF 9、如图所示,已知AB⊥BD,ED⊥BD,C是BD上一点,AB=CD,BC=ED,那么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A=∠DCE B.AC=CE C.∠ACB+∠CED=90° D.AC⊥CE 10、如图所示,H是ΔABC的高AD,BE的交点,且AD=BE,则下列结 论:①AE=BD,②AH=BH,③EH=DH,④∠HAB=∠HBA.其中正确的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1、如图所示,要测量湖两岸相对两点A,B间的距离,可以在AB的垂线BF上取两点C,D,使CD=BC,再作出BF的垂线DE,使A,C,E在一条直线上,这时可得ΔABC≌ΔEDC,用于判定全等的方法是 () A.SSS B.SAS C.ASA D.AAS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一次月考含答案

八年级数学第一次月考 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B。C。AD.。 2、和点P(-3,2)关于y轴对称的点是() A.(3,2) B.(-3,2) C. (3,-2) D.(-3,-2) m的值等于(.若x+2(m-3)x+16是完全平方式,则31 2) 或-D.7 C.7 1A.或5 B.5 4.圆、正方形、长方形、等腰梯形中有唯一条对称轴的是() (A)圆(B)正方形(C)长方形(D)等腰梯形 33)b2b??2)((,那么这个多项式是()5、一个多项式分解因式的结果是 66664??4?44?bbb?b B、、A、D、C6.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等腰三角形的是() (A) 1,1,2 (B) 2,2,5 (C) 3,3,5 (D) 3,4,5 4x?1得(7、分解因式) 2222)11)(x?(x?)?1?1)(xx(、 B 、A23(x?1)(x?1x?1)(x?1)()x?1)( C 、D、8.已知∠AOB=45°,点P在∠AOB内部,P与P关于OB对称,P与P关于OA对称,21则P,O,P 三点构成的三角形是 ( ) 21(A)直角三角形 (B)等腰三角形 (C)等边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9.如果一个三角形两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在第三边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不能确定.m 10、如图,如果直线m是多边形ABCDE的对称轴,A E 其中∠A=130°,∠B=110°,)那么,∠BCD的度数等于(D B 、40° B、50° A C、60° D、70°C 分)3二.填空题(每题分,共3032a?ab分解因式的结果是、多项式1 242?y?16?49x())(2、?7050?。AD3.在

初二数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108? C B A 初二数学月考试卷 1.在下图所示的四个汽车标志图案中,属于轴对称图案的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9 4的平方根是3 2 B.-2是4的一个平方根 C. 10的平方根是±10 D.0.01的算术平方根是0.1 3.若三角形三边分别为5,12,13,那么它最长边上的中线长是 ( ) A. 1.7 B. 5 C. 5.5 D. 6.5 4.如果三角形一边的垂直平分线经过三角形一个顶点,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 A .直角三角形 B .等腰三角形 C .等边三角形 D .不能确定 5.到三角形三个顶点距离相等的点是 ( ) A .三边高线的交点 B .三条中线的交点 C .三条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D .三条内角平分线的交点 6.如图,在下列三角形中,若AB =AC ,则能被一条直线分成两个小等腰三角形的是( ) (1) (2) (3) (4) A.(1)(2)(3) B. (1)(2)(4) C.(2)(3)(4) D. (1)(3)(4) 7.如图,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 其中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为10cm ,正方形A 的边长为6cm 、 B 的边长为5cm 、C 的边长为5cm ,则正方形D 的边长为 ( ) A . B .4cm C . D . 3cm 90? C B A 45? C B A 36? C B A

8.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 中,AD BC ∥,对角线AC BD ⊥于点O ,AE BC DF BC ⊥⊥,,垂足分别为E 、F ,设AD=2,BC=4,则梯形ABCD 的面积是( ) A .18 B .9 C .8 D .12 二、填空题 9.立方根等于它本身的数是 . 10 的平方根是 。 11.已知一个正数a 的平方根为2m -3和3m -22,则a= . 12 (填>或=或<) 13.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和5㎝,则第三边的长为 。 14.如果等腰梯形的腰长为6cm ,上底长2cm ,下底长8cm ,则该等腰梯形的较小内角 是___________0 . 15.如图,DE 是AC 边的垂直平分线,AB =5cm ,BC =4cm 。那么△BEC 的周长是 16.如图,在△ABC 中,∠C=90°,AD 平分∠CAB,CD=4cm,AB=8cm ,那么ADB S =_________cm 2. 17.如图,将矩形纸片ABCD 折叠,使点D 与点B 重合,点C 落在点C ′处,折痕为EF ,若∠ABE =20°,那么∠EFC ′的度数为 度. 18.如图,在一个长为2米,宽为1米的矩形草地上,如图堆放着一根长方体的木块, 它的棱长和场地宽AD 平行且大于AD ,木块的底面是边长为0.2米的正方形, 一只蚂蚁从点A 处,到达C 处需要走的得最短路程是 米. 三、解答题 (第17题) D C A B E F O (第15题) (第16题) D B A (第18题)

初二数学月考试卷

竹口镇中心学校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质量调研 八年级数学问卷.3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精心选一选(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代数式中,x 能取一切实数的是—————————( ) 4.3.1.1 .2+-x D x C x B x A 2、化简()23-的结果是———————————————( ) A .3 B.-3 C.±3 D.9 3、的值是则若2)3(1,31-+-<>≥≥≥b a D b a C b a B b a A 5、若)6(6-=-?x x x x ,则————————————( ) A.x ≥6 B.x ≥0 C.0≤X ≤6 D.x 为一切实数. 6、若x,y 都是实数,且0y 2x 11x 2=+-+-,则xy 的值为( ) A 、0 B 、0.5 C 、2 D 、 不能确定 7、下列方程中,一元二次方程是———————————( ) (A ) 221 x x +(B ) bx ax +2(C ) ()()121=+-x x (D ) 052322=--y xy x 8、计算:753248-+的结果是——————————( ) 7536.35.1.3.-D C B A 9、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110a x x a -++-=的一个根是0,则a 的值是—————( ) A 、 1 B 、 -1 C 、 1或-1 D 、1 2 10、若正三角形的边长为52cm ,则这个正三角形的面积是( ) 35.155.152.15.D C B A 二、细心填一填(每小题3分,共30分) 11、当m 时,式子m 3-有意义.

2013-2014学年初二上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

八上数学第一次月考试题 班级:姓名:成绩: 一选择:(每小题3分,共36分) 1.以下是四位同学在钝角三角形ABC中画BC边上的高,其中画法正确的是() A B C D 2.王师傅用4根木条钉成一个四边形木架,如图.要使这个木架不变形,他至少还要再钉上几根木条?() A 0根 B 1根 C 2根 D 3根 3.现有3cm,4cm,7cm,9cm长的四根木棒,任取其中三根组成一个三角形,那么可以组成的三角形的个数是()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一个正多边形的每个外角都是36°,那么它是() A 正六边形 B 正八边形 C 正十边形 D 正十二边形 5. 如图,在△ABC中,AD平分∠BAC且与BC相交于点D,∠B=40°,∠BAD=30°,则∠C的度数是() A 70° B 80° C 100° D 110° 6.如图,△ABC中,∠A=50°,点E、F在AB、AC上,沿EF向内折叠△AEF,得△DEF,则图中∠1+∠2等于() A 130° B 100° C 65° D 120° 7.如图,将一副三角板按图中方式叠放,则角α等于() A 30° B 45° C 60° D 75° 8.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边AC、BC上的点,若△ADB≌△EDB≌△EDC,则∠C 的度数为() A 15° B 20° C 25° D 30° 9.如图是用直尺和圆规作角平分线的示意图,通过证明△DOP≌△EOP可以说明OC是∠AOB的角平分线,那么△DOP≌△EOP的依据是() A SSS B SAS C ASA D AAS 10.具有下列条件的两个等腰三角形,不能判断它们全等的是() A 两腰对应相等 B 底边、一腰对应相等 C 顶角、一腰对应相等 D 一底角、底边对应相等

初二数学(上)第一次月考

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初二数学 满分:100 时间:100分钟 班级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函数(1)y= x (2)y=2x-1 (3)y=3 x (4)y=2-3x (5)y=x2-1中, 是一次函数的有()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2、在一次函数y=kx+3中,当x=3时,y=6,则k的值为() A、-1 B、1 C、5 D、-5 3、过点(2,3)的正比例函数解析式是() A、y=2 3 x B、y= 6 x C、y=2x-1 D、y= 3 2 x 4.已知点(-4,y1),(2,y2)都在直线y=- x+2上,则y1与y2大小关系是( ) A、y1 >y2 B、y1 =y2 C、y1

初二数学月考试卷实用模板(word)

9题图 12题图 10题图 15题图 16题图 高里中学2015-2016第二学期八年级月考数学试卷 提醒: 1.本卷共2页26 2.密封线不要答题选择题要答在答题卡上否则不得分,只交第2页。 一选择(每小题31.以下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①平行四边形 ②长方形 ③菱形 ④正方形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2. 在 ABCD 中,AB=6,BC=4, ABCD 的周长为( ) A 10 B 24 C 16 D 20 3 ABCD 中∠A 与∠B 的度数之比为5:4则∠C 、∠D 的度数分别为( ) A 100°和80° B80°和100° C 40°和50° D 50°和40° 4.把两个三边互不相等的全等的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可以拼成( )个不同的平行四边形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5.若DE 是△ABC 的中位线且△ADE 的周长为16,那么△ABC 的周长为( ) A 24 B 32 C 40 D 48 6. 如图, ABCD 的对角线AC,BD 相交于点O,点E,F 分别是线段AO,BO 的中点.若AC+BD=24厘米,△OAB 的周长是18厘米,则EF 为( )厘米. (8题图) (6题图) A 6 B 4 C 5 D 3 7.矩形具有而一般平行四边形不一 定具有的性质是( ) ①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 ②两条对角线相等 ③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 ④四个角都是90° A ① ③ B ② ④ C ② ③ D ① ④ 8.如图:矩形ABCD 的两条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已知∠AOB=60°,AC+AB=15,则对角线AC 长为( ) A7 B 8 C 9 D 10 9.如图,在矩形ABCD 中,∠BAD 的平分线交BC 于点E ,点O 为对角线的 交点,且∠CAE=15°,则∠BOE 为( )度. A75 B 70 C 65 D60 10.如图所示,在菱形ABCD 中,AC 、BD 是对角线,若∠BAC=50°,则∠ABC 等于( ) A.40° B.50° C.80° D.100° 11. 已知菱形ABCD 中,对角线AC=8,BD=6,则菱形的周长为( ) A 16 B 18 C 20 D 22 12. 如图,点E 是正方形ABCD 的边BC 延长线上的一点,且 CE=AC ,若AE 交CD 于点F ,则∠AFC 为( )度 A 100 B 112.5 C 120 D135 13.一个n 边形角之和与外角之和的比为7:2则n 的值为( ) A 6 B 7 C 8 D9 14分别过三角形ABC 的顶点作它的对边的平行线,围成三角形DEF 如果三角形ABC 的周长为a,那么三角形DEF 的周长是( ) A 2 a B a C3 a D 不确定 15.如图将矩形纸片ABCD 沿对角线AC 折叠,使点B 落在点E 处,若∠ACE=25°,则∠AFE 为( )° A 30 B 40 C 50 D 20 16.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B=5,AD=8,∠BAD 、∠ADC 的平分线分别交BC 于E 、F 两点,则EF 长为( ) A 2 B 3 C 4 D 5 选择题答题卡: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题号 13 14 15 16 答案 17.如果平行四边形ABCD 的周长为40 cm ,AB =12 cm ,那么它的对边C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