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临床病理学

39临床病理学
39临床病理学

病理学作为一门医学基础学科,一方面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生机制,为人类认识和掌握疾病发生发展规律,为防治疾病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同时病理学从创建以来就在临床医学的实践中担负了重要的使命,即同临床医师一起对各种疾病做出诊断,因此病理学也是一门重要的临床学科。

一、临床病理学的任务

1、确定疾病的诊断。

2、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3、提供有关病人预后的信息。

4、了解疾病的发展及判断疗效。

5、为医学科学研究积累资料。

6、为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服务。

二、病理诊断的种类

1.细胞学病理诊断:主要是通过对人体病变部位脱落、刮取及穿刺抽取的细胞形态和性质的观察,对某些疾病进行诊断,当前主要用于肿瘤的诊断。其特点是损伤小,操作简单,经济、快速、安全,且常有较高的阳性率。其不足之处是可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往往只能区别病变的良恶性,进一步分类有困难。此外,一些主要依赖组织结构区别良恶性的病变(如小细胞性淋巴瘤与淋巴结反应性增生、内分泌肿瘤的良恶性)诊断有困难。因此,对细胞学阳性的病人,在施行重大治疗措施前要作组织学诊断证实并进行分型。

2.组织学病理诊断:是病理诊断中最重要的部分,常常是最后的诊断。其依赖于对活检组织或手术标本的肉眼及光学显微镜观察,通过对病变组织及细胞形态的分析和识别,对各种疾病进行诊断。常规的病理检查通常是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切片苏木素—伊红(HE)染色即可进行观察。大多数病例通过该方法可得到确诊,但疑难病例的诊断则需要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特殊染色、电镜或分子生物学等方法进一步检查才得以完成。

3.手术中病理诊断:包括手术中的冷冻切片,快速石蜡切片和细胞学诊断。手术中的病理诊断主要适用于①确定病变性质。②了解恶性肿瘤浸润及扩散的情况。③确定所取的标本是否含有足够做出诊断的组织。由于手术中病理诊断取材有限、组织图像不如常规切片好、做出诊断的时间短等原因,其准确率不如常规病理诊断。其准确率在90%一98%,有2%一3%的延迟诊断(即不能立即做出诊断,需等常规切片)。

三、病理与临床

获得完整而准确且较为迅速的病理诊断,除了病理医师对疾病的临床和病理形态的了解及正确的判断外,同时也取决于临床医师对病理诊断的全面了解和积极参与。临床医师应注意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①尽量争取活检标本具有代表性。取材要取最可疑的病灶,且有一定的深度,避开坏死和明显继发感染区,避免挤压和烧灼。很大的标本宜标明解剖部位,淋巴结活检宜完整切除送检等。②填写好病理检查申请单。清楚填写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病房、床号、住院号或门诊号、临床病史、有关的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手术所见、取材部位和临床诊断等,这些内容对病理诊断均有重要意义。如病人曾经作过病理检查,还需注明以往的病理号以备查。③病理标本及时固定与送检。

④熟悉各种病理诊断方法、适用范围及其局限性。

四、正确理解病理诊断报告

并非所有的送检标本均可得到确切的病理诊断,其原因是所送检的材料无代表性、病变处于早期阶段其特征性尚未完全表现出来或有些疾病在形态学上特征不突出等。病理医师只能实事求是,根据病理材料客观地做出诊断,既不能诊断过头,也不能诊断不足。

根据病理材料对病理诊断的支持程度一般采用以下几种不同层次的诊断:

(1)病变具有明确的形态特征,直接做出诊断,如鼻咽低分化鳞状细胞癌、喉结核。

(2)病变的特征虽指向某种疾病,但尚无十足的把握,则在诊断病名前冠以“考虑”或“可能”。如支气管镜下活检组织中见到很多深染挤压的细胞条素,但异型性明显的小细胞很少,则诊断考虑为小细胞未分化癌。病变性质能肯定但分型尚无把握时,也常如此,如“肺癌,腺癌可能性大”。

(3)病变虽有一定的特征,但可供诊断的组织太少,难以完全肯定诊断时常在诊断病名前加上“疑为”或“高度疑为”字样。这种情况在各种内镜检查和针吸活检标本中较多,若经深切组织蜡块后仍不能肯定诊断,则需重新取材才能进一步肯定诊断。

(4)送检组织无诊断特异性或某些疾病本身在活检诊断中无特征性,而其组织形态与临床诊断相符,则常在病名冠以“符合”。

(5)送检材料的材料中仅见某疾病的部分特征,诊断依据尚不足,既不能肯定,也不能否定临床诊断时,则可写明“不能排除”或仅作镜下描述,以供参考。例如增生的淋巴组织,不能排除恶性淋巴瘤。对非明确的诊断,一般需进一步确诊。

(6)特殊情况或必要时,在病理诊断书中可另加附注说明,包括对病变的进一步解释,对临床提出某些要求和建议等。如:(颈)淋巴结转移性乳头状腺癌,建议临床检查甲状腺、腮腺等部位。

五、尸体解剖

尸体解剖是对尸体进行病理诊断,观察病变所在部位和性质,查找死亡原因。它有利于积累经验和提高医疗水平,是病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尸体解剖可较全面地观察疾病过程中各器官的病理改变,结合死者生前一系列临床表现得出正确的诊断,并查明死亡原因,从而验证活检诊断或临床诊断是否正确。

通过尸检还能及时发现和确诊某些传染病、地方病、流行病,并为防治措施提供依据。通过对常见病、多发病以及其他疾病的尸检,可为深入研究这些疾病提供大量人体病理材料,是研究疾病的极其重要的方法和手段。一个国家尸检率的高低往往可以反映其文明进步的程度,世界上不少国家尸检率达到90%以上,有的国家在法律中对尸检作了明文规定。我国医院分级管理标准要求三级医院的尸检率≥15%,二级医院≥10%,因此临床医师应关心和支持尸检工作,同时应做好舆论宣传,对死亡的病人应尽量争取能做尸检,特别对比较少见、疑难、死因不明的病例,更应积板争取,不要轻易放弃尸检机会。

(一)申请尸检注意事项

1.填写好尸检申请单,包括:姓名、年龄、性别、死亡时间、详细病史、临终前表现、临床诊断、疾病诊断及死因诊断,各项重要检查结果如B超、X光、血常规、血压等。

2.尸检申请单上一定要有直系亲属或组织单位签名,否则病理科医师不能做尸检。

3.尸检申请单填好后,及时送病理科,通知病理科作解剖,以免尸体腐败。

4.对准备作尸体解剖,但手续尚未办好,或要等待1—2天者,可先通知病理科,将尸体放入尸体冷藏室,以防尸体腐败、自溶,影响诊断。

(二)解剖报告书

尸解后,做好大体解剖记录。全身内脏器官均按常规取材、固定,进行切片组织学检查,然后进行综合分析,向临床医师发出最后尸体解剖报告书。尸检报告书主要内容有如下。

1.主要病症:即直接引起死亡的主要疾病。

2.死亡原因:是指致死的直接原因,如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肾衰竭或休克等。

3.解剖诊断:包括所有全身各脏器大体及显微组织学诊断。主要脏器病变写在前面,次要病变写在后面,以报告书的形式报告。

4.对复杂病例,必要时可加以讨论,包括对疾病发生、发展及死因的分析。

5.对疑难病例、死因不明病例、少见病例或临床误诊病例均可举行临床病理讨论会,以便临床医师和病理医师对疾病、死因进行更深人分析,从中取得经验,以利于医疗水平的提高。

基本知识问答

1.病理学上所指的组织损伤是什么?

组织和细胞遭到不能耐受的有害因子刺激后,引起细胞及其间质的物质代谢、组织化学、超微结构乃至光镜和肉

眼可见的异常变化,称为组织损伤。

2.何谓萎缩?病理性萎缩常见有哪些类型?请各举一例说明。

萎缩是指已正常发育的实质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缩小。组织与器官的萎缩除了其自身实质细胞体积缩小外,也可伴发实质细胞的数量减少。常见的病理性萎缩有:

(1)营养不良性萎缩,如脑动脉硬化时大脑萎缩。

(2)压迫性萎缩,如肾盂积水。

(3)失用性萎缩,如骨折后长期固定后肌肉萎缩。

(4)去神经性萎缩,如小儿麻痹症下肢肌萎缩。

(5)内分泌性萎缩,如席蒙氏病。

3.何谓可逆性损伤,常见的有哪些?

可逆性损伤旧称变性,是指细胞或细胞间质受损伤后,由于代谢障碍,而使细胞内或细胞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异常蓄积的现象,通常伴有功,能低下。常见有细胞水肿、脂肪变、玻璃样变、淀粉样变、黏液样变、病理性色素沉着和病理性钙化等。

4.何谓脂肪变性,脂变常发生于哪些器官?

中性脂肪(三酰甘油)的蓄积在非脂肪细胞的细胞质中称为脂肪变性。见于心、肝、肾和骨骼肌等器官和组织。

5.何谓细胞水肿?常见于哪些器官?原因如何?

细胞水肿又称之为细胞水肿或水变性,表现为细胞肿大,细胞质内有许多细微淡红色蛋白颗粒,肉眼观察时可见脏器肿大,失去光泽,苍白混浊。常见于心、肝、肾等器官的实质细胞,多由于感染、中毒、缺氧等原因引起。

6.何谓玻璃样变性?常见玻璃样变性有哪些类型?

玻璃样变性(简称玻变)是指细胞内或间质中出现HE染色为均质嗜伊红半透明状的蛋白质蓄积称为玻璃样变。玻璃样变包括细胞内玻璃样变、血管壁玻璃样变和结缔组织玻璃样变。

7.何谓坏死?坏死分为哪几种?

坏死是指机体(活体)局部组织或细胞死亡。常见坏死的类型有凝固性坏死、液化性坏死、纤维素样坏死和坏疽。

8.何谓凋亡?凋亡细胞的形态和生化特征有哪些?

凋亡是由体内外某些因素触发细胞内预存的死亡程序而导致的细胞主动性死亡方式,在形态和生化特征上都有别于坏死。

其形态学特征是细胞皱缩,胞质致密,核染色质边集,而后胞核裂解,胞质出现芽突并脱落,形成含核碎片和/或细胞器成分的膜包小体,称为凋亡小体,由吞噬细胞吞噬、降解。其生化特征是内切核酸酶和需钙蛋白酶活化,早期出现180—200bp的DNA降解片段,在电泳中呈特征性的梯带状,以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和凋亡蛋白酶活性增高。

9.何谓肉芽组织?它有哪些功能?

肉芽组织是由新生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多少不等的炎性细胞所构成的新生结缔组织,鲜红色,质软似鲜嫩肉芽,故称肉芽组织。其主要功能包括:(1)抗感染及保护创面。(2)机化血凝块、坏死组织及其他异物。(3)填补伤口及其他缺损。

10.何谓完全再生和不完全再生?

再生组织完全保持原有组织的结构和功能称完全再生。组织缺损后,不能通过原组织的再生恢复原来的结构与功

能,而由纤维结缔组织代之,称不完全再生。

11.试述“一期愈合”的含义及条件。

“一期愈合”指较短时间内,创口(切口)完全愈合,仅留下一条线状瘢痕。其条件是:组织缺损少,创缘整齐,无感染,经粘合或缝合后能使创面对合严密。一般无菌手术伤口应该属“一期愈合”。

12.“二期愈合”的伤口与“一期愈合”伤口有什么不同?

二期愈合有如下特点:

(1)组织坏死多,或由于感染,继续引起明显的局部组织变性、坏死及炎症反应,只有等到感染被控制,坏死组织基本被消除后,组织再生才能开始。

(2)伤口大,只有从伤口底部及边缘长出多量的肉芽组织才能将伤口填平。

(3)愈合时间长,形成瘢痕大。

13.何谓淤血?引起淤血的原因有哪几种?各举例说明。

淤血是由于静脉血液回流受阻,血液淤积于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使受影响的局部器官或组织内血液含量异常增多的现象。常见淤血的原因有

(1)静脉血管受压:如肠套叠、妊娠子宫压迫髂静脉。

(2)静脉血管阻塞:如静脉内血栓形成,栓子栓塞。

(3)心力衰竭:如左心衰致肺淤血,右心衰致肝淤血

14.淤血有哪些后果?举例说明。

淤血可引起器官或组织的萎缩、变性、坏死、硬化、水肿、出血等,如肝淤血形成槟榔肝甚至淤血性肝硬化,肺淤血引起肺水肿及肺褐色硬变。

15.何谓血栓,其形成条件如何?

在活体心脏或血管内血液凝固或血流中某些成分凝集形成的固体质块称血栓。其形成条件为:心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流状态改变和血液凝固性增加。

16.常见血栓有哪几种?常发生于哪些部位?

(1)白色血栓:主要见于静脉血栓起始部、心脏和动脉内血栓。

(2)混合血栓:主要见于静脉及心房附壁血栓、动脉瘤内血栓。

(3)红色血栓:见于静脉血栓尾部。

(4)透明血栓:见于微循环小血管内的微血栓。

17.何谓栓子?常见的栓子有哪些?

引起血管栓塞的异常物质称为栓子。常见的栓子有:血栓栓子、脂肪栓子、空气栓子、细胞栓子、细菌栓子和羊水栓子等。

18.何谓梗死?引起梗死的原因有哪些?

器官或局部组织由于血管阻塞、血流停止导致缺氧而发生的组织坏死称为梗死。常见梗死的原因有:血栓形成,动脉栓塞,动脉痉挛和血管受压闭塞。

19.常见的出血性梗死部位有哪些?其条件如何?

常见的出血性梗死部位有肺、肠。形成出血性梗死的条件有:高度淤血,组织疏松和具有双重血液供应的脏器。

20.简述血栓形成对机体的影响。

血栓形成对机体起着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的影响。

(1)血栓形成是机体自动止血的防御措施,如外伤、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形成血栓,堵塞破口,起止血作用。

(2)血栓形成对机体主要的危害是引起局部甚至全身性血液循环障碍,如阻塞血管、引起栓塞、导致心瓣膜变形和广泛出血。危害的严重程度与阻塞管腔的程度、阻塞血管的大小、阻塞器官的部位、阻塞发生的速度以及侧支循环建立的状况等有关。

21.血栓本身的结局有哪些?

其结局有:①血栓软化、溶解、吸收。②机化及再通。③血栓钙化。

22.何谓炎症?炎症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什么?

炎症是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防御反应。炎症局部主要临床表现为红、肿、热、痛和局部功能障碍。在损伤因子刺激较为强烈、组织损伤较为严重的情况下,常出现不同程度的全身反应,如发热和白细胞增多等。

23.炎症的局部基本病理变化是什么?

炎症的局部基本病理变化通常包括局部组织的变质、渗出和增生。

(1)变质:炎症局部组织发生变性和坏死。

(2)渗出:炎症局部组织血管内的液体、蛋白质和白细胞通过血管壁进入间质或浆膜腔或体表、粘膜表面的过程。

(3)增生:包括实质细胞和间质细胞增生。

24.何谓急性炎症和慢性炎症?各有何病变特征?

炎症通常可依其病程经过分为两大类:急性炎症和慢性炎症。急性炎症起病急骤,持续时间短,几天到1个月,以液体和血浆蛋白质的渗出及中性粒细胞游出为其病变特征。对各种不同的致炎因子,急性炎症反应的表现比较一致。慢性炎症持续时间较长、数月到数年,以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浆细胞的浸润为主,伴有小血管和结缔组织增生为其特征。

25.试述急性炎症的结局。

(1)痊愈:大多数急性炎症能够痊愈。在炎症过程中,病因被清除,炎性渗出物和坏死组织被吸收,周围健康的细胞再生修复,如损伤组织原来的结构和功能完全恢复,为痊愈;如炎症灶坏死范围较广,则由肉芽组织修复,留下瘢痕,不能完全恢复组织原有的结构和功能。

(2)迁延不愈,转为慢性。

(3)蔓延扩散。在病人抵抗力低下或病原微生物毒力强、数量多的情况下,病原微生物可通过局部蔓延、淋巴管和血行蔓延,血行蔓延可导致毒血症、菌血症、败血症和脓毒败血症。

26.何谓肉芽肿性炎症?常见的病因有哪些?

肉芽肿指由渗出的单核细胞和局部增生的巨噬细胞增生构成的、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直径一般存o.5~2mm。以肉芽肿形成为特点的特殊性慢性炎症称为肉芽肿性炎症。常见的病因如下。

(1)某些细菌感染,如结核、麻风和伤寒等。

(2)螺旋体感染,如梅毒。

(3)真菌和寄生虫感染,包括组织胞浆菌病和血吸虫病等。

(4)异物,如手术缝线、石棉和滑石粉等。

(5)原因不明,如结节病等。

27.何谓浆液性炎症?有何临床表现?试举例说明。

浆液性炎症以血浆渗出为其特征,含有3%一5%的蛋白质,其中主要为清蛋白。同时混有少量白细胞和纤维素。浆液性炎症常发生于疏松结缔组织、浆膜和粘膜等处。浆液性渗出物弥漫地浸润于组织内,局部出现明显的炎性水肿,如毒蛇咬伤、皮肤Ⅱ度烧伤时,在表皮内形成水疱;体腔的浆液性炎症造成炎性积液,如结核性胸膜炎、风湿性关节炎等。粘膜的浆液性炎症又称浆液性卡他,如感冒初期的鼻炎。

28.何谓纤维素性炎症?临床上哪些疾病属于纤维素性炎症?

纤维素性炎症以纤维蛋白原渗出为主,继而形成纤维蛋白,即纤维素。HE切片中可见大量红染的纤维素交织成网状,间隙中有中性粒细胞及坏死细胞的碎片。大片纤维素在镜下表现为片状、红染、质地均匀的物质。病变常发生于粘膜、浆膜和肺。发生在粘膜的纤维素性炎症有白喉、细菌性痢疾等。渗出的纤维素、白细胞和坏死的粘膜上皮常混合在一起,形成灰白色的膜状物称为伪膜,又称为伪膜性炎。发生在浆膜的纤维素性炎症有纤维素性胸膜炎、纤维素性心包炎等。发生在肺的纤维素性炎症,有大叶性肺炎等。

29.何谓化脓性炎症?化脓性炎症有哪些类型?

化脓性炎症是以中性粒细胞大量渗出为特征的炎症,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组织坏死和脓液形成,多由化脓菌引起。根据化脓性炎症发生的原因和部位的不同,可将其分为以下三类:

(1)表面化脓和积脓:表面化脓是指浆膜或粘膜组织的化脓性炎症,当发生在浆膜或胆囊、输卵管的粘膜时,脓液则在腔内蓄积,称为积脓。

(2)蜂窝织炎:疏松组织中大量中性粒细胞弥漫性浸润称为蜂窝织炎。主要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

(3)脓肿:为局限性化脓性炎症,主要特征为组织发生坏死溶解,形成充满脓液的腔,称为脓肿。

30.何谓肿瘤?肉眼应从哪些方面观察肿瘤?

肿瘤是机体的细胞异常增殖形成的新生物,常表现为局部肿块。这种异常增殖一般是克隆性的。肿瘤的形成,是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细胞生长调控发生严重紊乱的结果。肉眼上应从下面几个方面观察肿瘤:肿瘤的数目和大小,肿瘤的形状,生长方式,有无包膜,肿瘤的颜色和肿瘤的质地等。

31.何谓肿瘤的异型性?它与分化程度有什么关系?

肿瘤组织无论在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上,都与其发源的正常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差异称为异型性(atypia)。肿瘤组织的异型性反映肿瘤组织的成熟程度,即分化程度。异型性小者,说明它和正常组织相似,肿瘤组织成熟,肿瘤组织分化程度高。相反,异型性越明显,表示肿瘤组织分化程度越低。区别这种异型性是区别肿瘤良、恶性的主要组织学依据。

32.何谓肿瘤的结构异型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肿瘤组织在空间排列方式上与相应正常组织的差异称为肿瘤的结构异型性。良性肿瘤的细胞异型性不明显,但有不同程度的结构异型性,如纤维瘤的细胞和正常纤维细胞很相似,只是其排列与正常纤维组织不同,呈编织状。恶性肿瘤的组织结构异型性明显.细胞排列紊乱,失去正常的层次和排列。

33.恶性肿瘤细胞的异型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良性肿瘤细胞的异型性小,一般与其发源的正常细胞相似。恶性肿瘤细胞具有高度的异型性,表现为以下特点。

(1)恶性肿瘤细胞一般比正常细胞大。

(2)瘤细胞呈多形性。瘤细胞的大小和形态很不一致,有时出现瘤巨细胞。

(3)肿瘤细胞核体积增大,胞核与细胞质的比例(核浆比)增高。

(4)核的大小、形状和染色差别大(核的多形性),细胞核体积增大,核大小形状不一,并可出现巨核、双核、多核或奇异形核。

(5)核仁明显,体积大,数目增多。

(6)核分裂象增多,出现病理性核分裂象。

34.肿瘤的生长方式有哪几种?

肿瘤的生长方式有下列三种。

(1)膨胀性生长:这是大多数良性肿瘤的生长方式,瘤细胞生长缓慢,不侵袭周围正常组织,随着肿瘤体积的逐渐增大,将四周组织推开或挤压。这样生长的肿瘤往往呈结节状,周围常有完整的包膜,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

(2)浸润性生长:为大多数恶性肿瘤的生长方式,瘤细胞侵入周围组织间隙、淋巴管或血管内,像树根长人泥土一样,浸润并破坏周围组织,因而肿瘤没有包膜,与临近组织无明显界限。

(3)外生性生长:发生在体表、体腔表向或管道器官表面的肿瘤常向表面生长,形成突起的乳头状、息肉状、蕈状或菜花状肿物。

35.肿瘤的扩散有哪些途径?

(1)局部浸润和直接蔓延:随着肿瘤的不断长大,瘤细胞常常连续不断地沿着组织间隙、淋巴管、血管或神经束侵入并破坏邻近正常器官或组织继续生长,称为直接蔓延。

(2)转移:瘤细胞从原发部位侵入淋巴管、血管或体腔,被带到其他部位而继续生长,形成与原发瘤同样类型的肿瘤,此过程称为转移。常见的转移途径有淋巴管转移、血行转移、种植性转移。

36.试述肿瘤的分化和分化程度。

肿瘤组织在形态和功能上均可表现出与其来源的正常组织的相似之处,这种相似性称为肿瘤的分化,相似的程度称为肿瘤的分化程度。如果肿瘤的形态和功能比较接近正常组织,则为分化程度就高或分化好;如果相似性较小,则说明其分化程度低或分化差;如果肿瘤完全缺乏与正常组织的相似之处,称为未分化肿瘤。

37.列表说明常见肿瘤的免疫组织化学标记。

常见肿瘤的免疫组织化学标记

(图略)

38.列表比较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

(图略)

39.举例说明肿瘤的命名原则。

肿瘤命名的一般原则是良性肿瘤在其来源组织名称后加一“瘤”字,如平滑肌的良性肿瘤称为平滑肌瘤,腺上皮的良性肿瘤称为腺瘤。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统称为“癌”,如鳞状细胞癌。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统称为肉瘤,如纤维肉瘤、横纹肌肉瘤等。

少数恶性肿瘤不按上述原则命名,如有些在来源组织名称后加“母细胞瘤”,如神经母细胞瘤。有些在肿瘤的名称前加“恶性”两字,如恶性黑色素瘤等。有些恶性肿瘤以人名命名,如尤文瘤、霍奇金病等。有些则采用习惯名称,如乳头状瘤等。

40.何谓癌前病变?常见的癌前病变有哪些?

癌前病变是指某些本身不是恶性肿瘤,但具有发展成为恶性肿瘤潜在可能性的病变。常见的癌前病变有以下几种:大肠腺瘤、粘膜白斑、子宫颈糜烂、纤维囊性乳腺病、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溃疡性结肠炎、皮肤慢性溃疡等。

41.何谓原位癌?何谓上皮内瘤变?

原位癌是指癌变仅见于粘膜上皮层内或皮肤表皮层内,常波及上皮的全层,但基底膜完整,无间质浸润的癌。原位癌是一种最早期癌,如能及时发现和治疗可防止其发展为浸润性癌。

上皮内瘤变(intraepithelialneoplasia)是描述上皮从非典型增生到原位癌这一连续过程。将轻度和中度非典型增生分

别称之为上皮内瘤变I级和Ⅱ级,重度非典型增生和原位癌统称为上皮内瘤变Ⅲ级。

42.列表比较癌与肉瘤的区别。

癌与肉瘤的区别表

(图略)

43.何谓癌肉瘤?

同一肿瘤中既有癌又有肉瘤成分者称为癌肉瘤。癌的成分可为鳞状细胞癌、移行细胞癌、腺癌、分化差的癌等;肉瘤成分可为纤维肉瘤、平滑肌肉瘤、骨肉瘤等。癌和肉瘤的成分可按不同比例混合。

44.风湿病的基本病变分哪几期?

基本病变可分为三个时期。即变质渗出期,增生期(亦称肉芽肿期)和瘢痕期(或愈合期)。

45.风湿性心内膜炎的主要病理改变如何?

风湿性心内膜炎主要累及心瓣膜,其中以二尖瓣最常受累(约50%),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共同受累次之,三尖瓣受累者少,肺动脉瓣病变则极罕见。典型者在内膜闭锁缘上形成单行排列的细小赘生物。赘生物直径为1~2mm,灰白色,半透明状,附着比较牢,一般不易脱落。赘生物系由血小板和纤维素形成的小血栓,由于小血栓呈疣状突起,故又有疣状心内膜炎之称。

46.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形成的疣赘物有什么特点?

一般较大,质地松软,灰黄或浅绿色,易脱落而形成含菌栓子,引起心、脑、肾、脾等脏器栓塞和梗死,以及形成多发性栓塞性小脓肿。

47.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时,可以引起哪些器官的淤血性改变?

(1)心脏:左心房扩大,严重时右室、右房也扩大。

(2)肺脏:淤血、水肿及漏出性出血,长期慢性肺淤血可引起肺褐色硬化。

(3)大循环淤血:各脏器淤血水肿,肝脏淤血肿大。长期慢性肝淤血,可引起槟榔肝。

48.高血压病最常累及哪些脏器?其主要病理特点如何?

高血压病最常累及的是心脏、肾脏、脑和视网膜。心脏主要病理表现为向心性肥大,心室腔不扩张,心肌肥厚。肾脏表现为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为双侧对称性、弥漫性病变。脑表现为脑内细小动脉硬化或破裂,出现脑萎缩、脑软化、脑出血等。视网膜病变表现为细动脉硬化、血管迂曲、严重者视盘水肿、视网膜出血、视力减退。

49.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常见的继发变化有哪些?

常见的有斑块内出血,斑块破裂、血栓形成、钙化、动脉瘤形成、血管管腔狭窄等。

50.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常累及哪些动脉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对心脏的影响如何?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以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发病最多,其余依次为右冠状动脉主干、左冠状动脉主干或左旋支、后降支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对心脏的影响取决于动脉管腔狭窄的程度、管腔阻塞的速度和侧支循环建立等状况,可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等。

51.心肌梗死常见的合并症有哪些?

心肌梗死常见的合并症有心力衰竭、心脏破裂、室壁瘤、附壁血栓形成、心源性休克、急性心包炎和心律失常等。

52.硅沉着病的基本病变是什么?其并发症有哪些?

硅沉着病简称硅肺(旧称矽肺),其基本病变是硅结节的形成和肺组织的弥漫性纤维化。其并发症有①肺结核病。②慢性肺源性心脏病。③肺部感染和阻塞性肺气肿。

53.试述支气管扩张症的肉眼病变特点。

病变支气管可呈圆柱状、囊状或梭形扩张。扩张的支气管和细支气管可连续延伸至胸膜下,亦可呈节段性扩张。各种形状扩张可同时并存,由豌豆至鸡蛋大,数目多少不等。扩大的支气管腔内常含有黄色或黄绿色粘稠的脓性或血性渗出物,并常因腐败菌寄生、分解而具有臭味。支气管粘膜常因管壁平滑肌萎缩、破坏或粘膜增生肥厚而形成纵行皱襞。周围肺组织呈不同程度的萎陷、纤维化和肺气肿。

54.试述大叶性肺炎的主要病变特点及其临床病理联系。

大叶性肺炎根据病变特点可分为四期:

(1)充血水肿期:肺叶肿胀,质量增加,呈暗红色,切面上可挤出带泡沫的浆液,镜下肺泡壁毛细血管显著扩张充血,肺泡腔内可见较多的浆液性渗出物。临床上可闻及捻发音或湿哕音,X线显淡薄而均匀的阴影。

(2)红色肝样变期:病变肺叶肿胀,质量增加,色暗红,质地实变如肝,肺泡腔内充满含大量纤维蛋白和中等量红细胞的渗出物。临床上表现肺实变体征,因肺泡腔内红细胞崩解,可使痰液呈铁锈色。

(3)灰色肝样变期:此期充血消退,故病变肺由红色变为灰白色,切面干燥,颗粒状,镜下肺泡壁毛细血管受压,肺组织呈贫血状态,肺泡壁内红细胞大多溶解消失,而纤维素和中性粒细胞增多。临床特点基本上与红色肝样变期类似。

(4)溶解消散期:病变肺略带黄色,切面颗粒观消失,质地变软,挤压切面上可涌出混浊液体,镜下中性粒细胞大多变性崩解,肺泡巨噬细胞明显增多。临床上肺实变体征消失,又可闻及湿性罗音。

55.小叶性肺炎的病变特征是什么?常见的合并症有哪些?

以细支气管为中心的肺组织化脓性炎症为本病的主要病变特征。常见的合并症有:呼吸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毒血症、肺脓肿、脓胸、支气管扩张症等。

56.何谓肺气肿?有哪些基本类型?

肺气肿是末梢肺组织因含气量过多伴肺泡间隔破坏,肺组织弹性减弱,导致肺体积膨大、功能降低的一种疾病状态,是支气管和肺部疾病最常见的合并症。根据病变部位、范围和性质不同将其分为:

(1)肺泡性肺气肿:病变发生在肺腺泡内,常合并小呼吸道阻塞,也称阻塞性肺气肿。该型又可进一步分为腺泡中央型肺气肿,腺泡周围型肺气肿和全腺泡型肺气肿。

(2)间质性肺气肿:肋骨骨折,胸壁穿透伤或剧烈咳嗽引起肺内压急剧增高导致细支气管或肺泡间隔破裂,空气进人肺间质形成间质性肺气肿。

(3)其他类型肺气肿:包括瘢痕旁肺气肿、代偿性肺气肿和老年性肺气肿等。

57.肺痛早期诊断的依据有哪些?

(1)临床早期表现:肺癌早期可出现咳嗽、痰中带血等症状,但也有少数病例可全无症状。

(2)X线检查:对40岁以上居民进行X线胸片普查,是早期发现肺癌的最有效的方法。

(3)肺癌痰细胞学检查:可查出在X线下尚未形成肿块阴影的隐性肺癌,并可检出癌细胞,判断肺癌的类型。

(4)支气管镜检查:除可观察支气管情况外,还可在可疑部位采取组织做病理检查,或吸其分泌物作涂片,检查癌细胞,以进一步确定诊断。

58.肺癌的肉眼类型有哪些?

肺癌的肉眼形态多种多样,根据其位置和形态可分为三种主要类型。

(1)中央型:癌块位于肺门部,主要发生于主支气管和肺段、肺叶支气管。

(2)周边型:癌块位于肺叶的周边部,呈境界不清的结节状或球形,直径多在2—8cm,多发生于肺段及亚肺段支气管。

(3)弥漫型:此型罕见,癌组织沿肺泡呈弥漫性浸润生长,外观呈肺炎样或呈无数小结节状密布于两肺。

59.肺癌常见的组织学类型有哪些?

常见的镜下组织学类型有鳞状细胞癌,多由近肺门处大支气管粘膜、上皮经鳞状化生癌变而成,以低分化鳞癌居多。其次为腺癌、腺鳞癌、小细胞癌、大细胞癌和肉瘤样癌等。

60.鼻咽癌的好发部位及组织学类型如何?

鼻咽癌最常发生于鼻咽顶部,其次为外侧壁及咽隐窝,发生于前壁者最少。原发癌占据两个部位者(如顶部和侧壁)颇多见。常见的组织学类型有分化性鳞状细胞癌(包括角化型鳞癌和非角化型鳞癌)、未分化性鳞状细胞癌(包括泡状核细胞癌和未分化鳞癌)和腺癌。以非角化型鳞癌常见。

61.泡状核细胞癌有哪些形态特点?

泡状核细胞癌是鼻咽癌的一种特殊组织学类型,亦称大圆形细胞癌。癌巢不规则,境界不甚明显。癌细胞浆丰富,细胞界限不清楚,往往呈合体状聚集成堆。细胞核大,圆形或卵圆形,染色质少,呈空泡状,有1—2个肥大核仁,核分裂象不多见。癌细胞之间常可见淋巴细胞浸润。

62.何谓肠上皮化生?肠上皮化生分为哪几类?有何意义?

肠上皮化生是指胃粘膜上皮被肠型腺上皮替代的现象,表现为胃粘膜中出现分泌粘液的杯状细胞,具有纹状缘的吸收上皮细胞和潘氏(Paneth)细胞。肠化生上皮中有杯状细胞和吸收上皮细胞者称完全化生,只有杯状细胞者为不完全化生。不完全化生中其氧乙酰化唾液酸阳性者分为大肠型不完全化生,阴性者为小肠型不完全化生。一般认为不完全性大肠化生与肠型胃癌关系密切。

63.慢性胃溃疡病主要镜下特点如何?常见合并症有哪些?

胃溃疡底部镜下大致由四层组织组成:渗出层、坏死层、肉芽组织层和瘢痕层。常见合并症包括幽门狭窄、穿孔、出血和癌变。

64.病毒性肝炎常见临床病理类型有哪些?

根据病变的轻重,病毒性肝炎可分为普通型及重型两大类。在普通型中又分为急性及慢性两类。急性有急性无黄疸型及黄疽型;慢性又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型。重型又可分为急性及亚急性两种。

65.何谓肝脏假小叶?其形态结构如何?

肝硬化时正常的肝小叶结构被破坏,广泛增生的纤维组织将原来的肝小叶分隔,包绕成大小不等、圆形或椭圆形的肝细胞团,称为假小叶。假小叶不同于正常肝小叶,假小叶内肝细胞索排列紊乱,小叶中央静脉缺如、偏位或出现两个以上的中央静脉,有时还可见被包绕进来的汇管区。

66.何谓早期胃癌?其肉眼形态有哪几种?

癌组织浸润仅限于粘膜层及粘膜下层而未侵及肌层者,无论是否有胃周淋巴结转移均属早期胃癌。其肉眼形态可分为隆起型、表浅型和凹陷型三种。

67.列表说明良性与恶性胃溃疡的主要肉眼形态鉴别要点。

(图略)

68.原发性肝癌的肉眼类型有哪些?它们与肝硬化有何关系?

(1)巨块型:常不合并或仅合并轻度肝硬化。

(2)多结节型:最常见,通常合并肝硬化。

(3)弥漫型:常发生于肝硬化基础上。

69.前列腺增生症病变部位及与临床表现的关系如何?

一般认为发病早期多在尿道粘膜下的中叶或侧叶,先是纤维肌组织增生,随后腺体增生,故病变多见于中、侧叶,尤其是中叶病变最明显。中叶隆起不仅压迫尿道,且可突入膀胱,以致尿道内口被掩盖,因此引起排尿困难。

70.何谓脑积水?其发病机制如何?

脑室系统内脑脊液量异常增多伴脑室持续性扩张状态称为脑积水,其发生与下列两种因素有关:①脑脊液循环通道发生阻塞。②脑脊液产生过多或吸收障碍。

71.何谓冷脓肿?其特点如何?

骨关节结核累及周围软组织,形成大量的干酪坏死和结核性肉芽组织,坏死物液化后在骨旁形成结核性“脓肿”。由于局部无红、肿、热、痛,故又称“冷脓肿”。

72.流行性出血热最基本的病理变化是什么?最常累及哪些器官?

流行性出血热最基本的病变是全身性小血管损害,表现为毛细血管内皮肿胀、脱落和纤维素样坏死。全身皮肤和各脏器广泛出血,肾、肾上腺、下丘脑和垂体出血、血栓形成和坏死,右心房、右心耳内膜下大片出血为特征性病变。

73.何谓结核球?它是怎样形成的?

结核球又称结核瘤,是一种孤立的有纤维包裹、境界分明的球形干酪样坏死灶,直径为2—5cm,多为一个,有时多个,常位于肺上叶。结核球可由浸润型肺结核转向痊愈时,干酪样坏死灶发生纤维包裹而形成;亦可由于结核空洞的引流支气管被阻塞后,空洞由干酪样坏死物质填满而成;或由多个结核病灶融合而成。

74.结核结节的组成成分有哪些?有何意义?

典型结核结节的中央常见干酪坏死,周围有许多类上皮细胞和朗汉斯巨细胞,外围可有多少不等的淋巴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此乃诊断结核病的重要依据。

75.血吸虫虫卵结节有哪些形态特点?

急性虫卵结节肉眼观察为灰黄色,是粟粒至绿豆大(0.5~4mm)的小结节。镜下见结节中央有1~2个成熟虫卵,卵壳上附有放射状嗜酸性棒状体。虫卵周围是一片无结构的颗粒状坏死物质及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因其病变类似脓肿,故也称为嗜酸性脓肿。慢性虫卵结节中央为破裂变性和钙化的虫卵,其周围有类上皮细胞和异物巨细胞,外围有淋巴细胞,形态上似结核结节,故称为假结核结节。最后虫卵结节均可纤维化,形成纤维化的虫卵结节。

76.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基本病理变化有哪些?

类风湿性关节炎最常累及小关节及关节以外组织或器官的结缔组织, 属于结缔组织疾病,其主要病变有以下3种:

(1)弥漫性或灶性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可伴淋巴滤泡形成。

(2)血管炎:血管内皮细胞增生,管腔狭窄和阻塞,血管壁纤维素样变性或纤维素样坏死,血管周围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

(3)类风湿肉芽肿: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中央为大片的纤维素样坏死,周围有呈栅状或放射状排列的增生的组织细胞包绕,再外围为增生的毛细血管及成纤维细胞。

77.甲状腺癌有哪些组织学类型?

甲状腺癌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乳头状癌、滤泡癌、髓样癌和未分化癌。

78.简述毒性甲状腺肿的病变。

毒性甲状腺肿是甲状腺滤泡上皮显著增生并伴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疾病。肉眼观察甲状腺呈对称性肿大,一般为正常的2~4倍,质较软,切面灰白色,胶质含量少,牛肉样。镜下①滤泡上皮呈高柱状,有的呈乳头状。②滤泡腔内胶质稀薄,滤泡周边胶质出现许多大小不一的吸收空泡。③间质血管丰富、充血,淋巴组织增生。

79.乳腺癌有哪些类型?

乳腺癌形态结构十分复杂,类型很多。一般根据组织发生和形态结构将乳腺癌分为三大类型:

(1)导管癌:来源于乳腺导管系统,特别是末梢导管,包括导管内癌和浸润性导管癌。

(2)小叶癌:发生于小叶,包括小叶原位癌和浸润性小叶癌。

(3)特殊类型癌:如典型髓样癌、小管癌、粘液癌、鳞癌、顶泌汗腺(大汗腺)癌等。

80.试述葡萄胎的病变特点。

(1)肉眼观:病变局限于宫腔内,不侵入肌层。大部或全部纤细分支的绒毛水肿,形成大量成串的半透明水泡,状似葡萄。水泡大小不一,小者肉眼勉强可见,大者直径可达Icm以上。

(2)镜下观:葡萄胎有3个特点:①绒毛因间质高度水肿而增大。②绒毛间质内血管消失,或仅见少量无功能的毛细血管。③滋养层细胞不同程度增生,并有轻度异型性。

81.何谓宫颈上皮非典型增生?如何分级?

宫颈上皮非典型增生表现为在上皮层内出现分化较低的细胞,细胞核大深染,染色质增粗,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巨核、多核,核浆比例增大,核分裂象增多,病理性核分裂,细胞极性紊乱以致消失。一般根据非典型增生范围而将其分为三级:①I级(轻度):上述非典型增生细胞局限于上皮层下部1/3。②Ⅱ级(中度):非典型增生占上皮层下部1/3至2/3范围。③Ⅲ级(重度):非典型增生超过全层2/3范围。当非典型增生累及粘膜上皮全层时,即为子宫颈原位癌。

82.霍奇金氏恶性淋巴瘤有哪几种组织类型?

霍奇金淋巴瘤分为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和经典型2类,经典型又可根据肿瘤组织内肿瘤细胞成分和比例进一步分为四种组织类型:淋巴细胞为主型、结节硬化型、混合细胞型和淋巴细胞消减型。

83.霍奇金恶性淋巴瘤中Reed—Sternberg细胞有哪些形态特点?

Reed-Sternberg细胞(RS细胞)是肿瘤细胞。其体积大,直径为15—45μm,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胞浆丰富,双色性或略嗜酸性;核大,为双核或多核,染色质常沿核膜聚集成堆,排列稀疏,核膜厚,核内有一个大的嗜酸性核仁,直径为3—4urn;核仁边界光滑整齐,周围有一透明晕,有时可见到核仁与核膜之间有染色质细丝相连。双核的RS细胞的两核并列对称,均有大的嗜酸性核仁,称“镜影细胞”,这些双核和多核的RS细胞是诊断霍奇金氏恶性淋巴瘤的重要依据。

84.试述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主要病理及临床特点。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包括急性弥漫性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又称Leterer-Siwe病)和嗜酸性肉芽肿。其共同特点是都有一种特殊类型的组织细胞即Langerhans细胞增生。朗格汉斯细胞类似于组织细胞,表达HLA—DR、CDla和S—100抗原。电镜下细胞胞质中可见特征性的Birbeck颗粒,该颗粒为5层棒状结构,为两层膜夹着呈周期性横纹状的高电子密度颗粒,有时其末端扩张,呈网球拍样。该病的临床特点如下:

(1)急性弥漫性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多见于2岁以下幼儿,偶见于成人。主要病变为全身性皮疹,大多数病人肝脾和淋巴结肿大,也可引起广泛内脏和骨组织损害。

(2)嗜酸性肉芽肿:主要为骨组织内大量Langerhans细胞增生浸润。病变可累及任何骨,最常见的是颅骨、肋骨和股骨。有时可以多发,多发病变常见于儿童。少数情况下本病可累及皮肤和内脏。

85.何谓猝死?常见于哪些疾病?

猝死又称急死,是指平素似乎健康的人,由于潜在性疾病或功能障碍而突然出现意外的非暴力死亡。引起猝死常见的疾病有冠心病、心肌病、心瓣膜病、动脉瘤、羊水栓塞、脑出血、脑血管畸形破裂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出血性胰腺炎、异位妊娠内出血等。

86.列举常用的病理组织特殊染色法及其意义。

(1)Mallory's磷钨酸苏木素染色:用于区别神经纤维横纹肌、胶原纤维等。

(2)Masson's三色染色:主要用于区别肌肉、胶原纤维,软骨、粘液等。

(3)地依红染色:可染弹力纤维、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等。

(4)银染色:用于染网状纤维,了解网纤维的多少及分布,区别未分化的癌和肉瘤。

(5)苏丹Ⅲ、苏丹Ⅳ和苏丹黑染色:均为脂肪染色,证明组织中是否有脂肪,特别用于脂肪肉瘤或脂肪变性和脂质代谢障碍或含有脂质肿瘤的辅助诊断。

(6)普鲁氏蓝染色:可染含铁血黄素,证明组织中的色素是否含铁血黄素,组织是否有陈旧性出血。

(7)黑色素染色:证明组织中是否有黑色素,用于诊断恶性黑色素瘤,区别含铁血黄素及甲醛溶液色素等。

(8)抗酸染色:用于检测结核分枝杆菌、麻风分枝杆菌等。

(9)PAS染色:可染粘液、基底膜等,常用于染粘蛋白,证明组织的变性是否粘液变性,肿瘤组织中是否有粘液,也可染基膜样物等。

(10)VG染色:可用于区别胶原纤维、神经纤维、平滑肌纤维等。

2019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大纲病理学解析含真题第八章共16页word资料

“病理”大纲要求 ——消化系统疾病 1. 慢性胃炎的类型及其病理特点。 2. 溃疡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特点及其并发症。 3. 阑尾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其并发症。 4. 病毒性肝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及基本病理变化,肝炎的临床病理类型及其病理学特点。 5. 肝硬化的类型及其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特点和临床病理联系。 6. 早期食管癌的概念及各型的形态特点,中晚期食管癌各型的形态特点、临床表现及扩散途径。 7. 早期胃癌的概念及各型的形态特点,中晚期胃癌的肉眼类型和组织学类型、临床表现及扩散途径。 8. 大肠癌的病因、发病机制、癌前病变、肉眼类型及组织学类型,分期与预后的关系,临床表现及扩散途径。 9. 原发性肝癌的肉眼类型、组织学类型、临床表现及扩散途径。 阑尾炎 病理变化 1.急性阑尾炎有三种主要类型: (1)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为早期的阑尾炎,病变以阑尾黏膜或黏膜下层有中性粒细胞浸润和纤维素渗出。黏膜下各层有炎性水肿。 (2)急性蜂窝织炎性阑尾炎或称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常由单纯阑尾炎发展而来。镜下,阑尾壁各层皆为大量中性粒细胞弥漫浸润。 (3)急性坏疽性阑尾炎:是一种重型的阑尾炎。阑尾因内腔阻塞、积脓、腔内压力增高及阑尾系膜静脉受炎症波及而发生血栓性静脉炎等,均可引起阑尾壁血液循环障碍,以至阑尾壁发生坏死。 此时常导致穿孔.引起弥漫性腹膜炎或阑尾周同脓肿。 2.慢性阑尾炎 多为急性阑尾炎转变而来,也可开始即呈慢性经过。主要病变为阑尾壁的不同程度纤维化及慢性炎细胞浸润等。 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是指由一组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实质细胞变性、坏死为主要病变的一种常见传染病。 病因 1.甲型肝炎病毒(HAV)特点:经消化道感染,通常急性起病,大多数可痊愈,RNA。

《病理学》期末考试重点——名词解释

变性:指细胞或细胞间质受损伤后,由于代谢障碍,使细胞内或细胞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异常蓄积的现象;通常伴有细胞功能低下。 细胞水肿:细胞损伤中最早出现的改变;是因线粒体受损,ATP生成减少,细胞膜NaK 功能障碍,导致细胞内Na和水的过多积聚;常见于缺氧、感染、中毒时肝、肾大会心等器官的实质细胞。 玻璃样变:细胞内或间质中出现半透明状蛋白质蓄积。 病理性钙化:骨和牙齿之外的组织中固态钙盐沉积,可位于细胞内和细胞外;分为营养不良性钙化和转移性钙化。 坏疽:指局部组织大块坏死并继发腐败菌感染,分为干性、湿性和气性。 纤维素样坏死:是结缔组织及小血管壁常见的坏死形式;病变部位形成细丝状、颗粒状或小条块状无结构物质,由于其与纤维素染色性质相似,故得名;主要见于风湿病和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等变态反应性疾病。 机化:新生肉芽组织长入并取代坏死组织、血栓、脓液、异物等的过程。 肉芽组织:由新生薄壁的毛细血管和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并伴有炎性细胞的浸润,肉眼表现为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形似鲜嫩的肉芽。 槟榔肝:慢性肝淤血时,肝小叶中央区严重淤血呈暗红色,两个或多个肝小叶中央淤血区可相连,而肝小叶周边部细胞则因脂肪变性呈黄色,致使在肝的切面上出现红黄相间的状似槟榔切面的条纹。 心衰细胞:慢性肺淤血时,若肺泡腔内的红细胞被巨噬细胞吞噬,其血红蛋白变为含铁血黄素,使痰呈褐色。这种巨噬细胞在左心衰竭的情况下出现。 梗死:器官或局部组织由于血管阻塞,血流停止导致缺氧而发生的坏死。 渗出:炎症局部组织血管内的液体成分,纤维蛋白原等蛋白质和各种炎症细胞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体腔、体表和粘膜表面的过程。 蜂窝织炎:指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疏松结缔组织中的弥漫性化脓性炎症,常发生于皮肤、肌肉、阑尾。 脓肿:为局限性化脓性炎症,主要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其主要特征是组织发生溶解坏死,形成充满脓液的腔,主要发生于皮下和内脏。 慢性肉芽肿:是由巨噬细胞局部增生构成的、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病灶较小,直径一般在0.5~2mm。 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生长调控发生严重紊乱,导致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常形成局部肿块。 癌: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肉瘤: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 异型性:由于分化程度不同,导致肿瘤的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相应的正常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此差异称异型性。 转移:恶性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侵入淋巴管、血管或体腔,迁徙到其他部位,继续生长,形成同样类型的肿瘤。 乳头状瘤:见于鳞状上皮、尿路上皮等被覆的部位,乳头状瘤呈外生性向体表或体腔面生长,形成指状或乳头状突起,也可呈菜花状或绒毛状。 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常发生在鳞状上皮被覆的部位,如皮肤、口腔、阴道等处,大体上呈菜花状,可形成溃疡。 脂肪肉瘤:起源于脂肪组织的恶性肿瘤,常发生于软组织深部、腹膜后等部位,较少从皮下脂肪层发生,多见于成人,多呈结节状或分叶状。 平滑肌肉瘤:多见于子宫,好发于中老年人……

病理科工作流程图

病理科工作流程图

病理科技术室工作制度 1. 病理科技术人员应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程,提供合格的病理常规 染色切片、特殊染色切片和可靠其他检测结果,并确保经过技术流程处理的检材真实无误。 2 .熟练掌握病理科各种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经常检查脱水机、 包埋、切片机等设备有无故障;使用时应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 每天取材后应检查脱水机、包埋机内的试剂,定期更换试剂,并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3. 在制片的包埋、切片、染色等过程中应按照操作常规进行,严格 执行查对制度,发现问题及时与取材医师取得联系。 4. 负责细胞学者做好胸、腹水等液体的离心、沉淀、涂片、固定和 染色。以及气管镜刷片、宫颈刮片的固定、染色。 5. 病理制片及病理诊断工作是病理科的中心任务,每天应主要保证常规切片、冷冻切片及细胞学制片的按时完成,常规切片应每日4-5点出片;冷冻切片一般应在15~20分钟以内出片,传统细胞学当日出片。 6. 按操作常规做好标本的接收、登记、编号以及病理诊断报告登记 和送发。并做好病理切片、蜡块及病理文字的归档工作。 7. 严格执行新疆物价的收费标准。 8. 免疫组化项目2日内完成。

9. 每月由专职人员制定各类试剂及各种消耗品采购计划。各种化学试剂按防潮、防变质、易燃、剧毒等分类由专人负责,严格管理。免疫组化试剂按冷藏、冷冻要求存放。

诊断室工作制度 1. 病理医师进行病理诊断时,应首先核对切片号码、标本种类及组织块是否相符;应认真阅读申请单提供的各项资料和大体描述,全面、细致地阅片,切勿遗漏任何部分。注意各种有意义的病变。必要时应向有关临床医师了解更多的临床信息。 2. 进行初检的病理医师,应提出初诊意见,送交主检病理医师复查。 3 .负责复检的病理医师应认真阅读活检记录单中关于标本巨检的有关描述,核对切片数,必要时亲自观察标本,补充或订正病变描述,指导或亲自补取组织块。 4. 应了解患者既往病理学检查情况,及时调(借)阅相关切片等病理学检查资料,以资对比。镜检完毕要提出切片质量的意见。 5. 主检病理医师对难以明确诊断的病例,应提请科内上级医师会诊,必要时约见患者或患者亲属,了解病情。 6. 对各种病理组织学变化作准确的描述,作为诊断依据,但要密切 结合临床。如与临床诊断存在重大出入时,需检查取材、制片过程中有无错误;或再深切蜡块、重取组织;或与临床医师商榷。 7. 疑难病例应多取材,作特殊染色、免疫组化或电镜,并应请示科 主任或提请全科会诊及院外专家会诊。 8. 主检病理医师根据常规切片的镜下观察,结合标本巨检、相关技 术检查结果、有关临床资料和参考病理会诊意见等,作出病理

全科医学期末考试重点

一、概论 1、医学模式:指解释和处理医学问题的整体思维方式。①生物医学模式把人作为生物体进行解剖分析,力图寻求每一种疾病特定的生理、病理变化,研究相应的生物学治疗方法。该模式以疾病为中心来解释病人的健康问题,视疾病为独立于社会行为的实体。将疾病从病人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抽离出来,形成了该模式的重要缺陷(1、忽视了病人的需求:医师致力于搜索各种资料作为疾病证据,作为评价病人健康状况的标准。而对于病人心理和社会方面的问题不予评价,致使诊疗过程机械化和失人性化。 2、医患关系疏远,病人依从性降低:病人被动接受医师的检查和处理,医师的关注重点在于疾病的病理生理变化,对疾病的热衷和对病人的冷漠,致使医患关系疏远,必然导致病人依从性的降低。 3、医师思维的局限和封闭:强调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的客观意义,而忽略了与病人密切相关的人格、个人经历、经济情况、家庭和社会支持等因素,导致促进健康的措施收效甚微。)②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该模式是指从生物、心理和社会等方面来观察、分析、思考和处理疾病与健康问题的科学观和方法论。该医学模式强调,作为医学研究对象的人,不仅是由各种组织器官构成的有机体,而且是具有各种复杂心理活动的社会成员。在生物医学模式中,病人是待修理的机器,疾病是机器上损坏的零件,医师是负责修理各种零部件的工程师。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以人的整体健康为最终目标,疾病是病人的一部分而并非全部,病人的需求和期望与生理疾病同等重要。 2、初级卫生保健的基本内容:①健康促进:健康教育、环境保护、合理营养、饮水卫生、体育锻炼、促进心理卫生、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②预防保健: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流行③合理治疗:及早发现疾病、及早提供有效治疗、防止疾病恶化、争取早日痊愈④社区康复:对丧失功能和有功能缺陷的人士,提供医学的、教育的、职业的和社会的帮助,尽量恢复其功能,使他们重新获得生活和社会活动能力。 3、健康: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而且是一种躯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 5、全科医学(General Practice/Family Medicine):是一个面向家庭与社区,整合生物医学、行为科学及社会学科为一体的一门综合性医学学科。 6、社区卫生服务概念:社区卫生服务是政府领导、社区参与、上级卫生机构指导下,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全科医师为骨干,合理使用社区资源和适宜技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等为重点,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满足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标,集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 7、康复医学:又称第三医学。指利用一切医疗的、训练的、心理的各种方法来促进病人躯体功能、心理状态的恢复,使他们能重新回归生活、回归社会。 二、临床全科理念 1、全科医生(General Practitioner)是全科医疗的主要执行者,是受过正规全科医学训练的科班医生。 2、全科医疗是由全科医生所从事的医疗实践活动. 它是在现代医学模式指导下,以个人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的连续性、综合性、协调性、个体化和人性化的医疗保健服务。特点:(一)四性两化:①连续性服务:包括从生到死的生命周期、健康-疾病-康复的疾病周期(三级预防)和任何时间地点的持续责任。②协调性服务:全科医生是为病人组织各类资源的中心和枢纽,健康代理人。 ③综合性服务:服务对象:所有的人,服务内容:防治保康教一体化,服务层面:生物

病理学检查规定与流程

南木林县卫生服务中心手术部位识别标示制度 为了确保手术患者的医疗安全,防止手术过程中患者及手术部位出现识别差错。根据国家卫生部《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等文件精神,制定手术患者识别标识制度。请各科室认真贯彻执行,切实保证手术患者安全。 一、临床医生在医疗活动中要严格执行《术前讨论制度》及《围手术期管理制度》。 二、手术病人术前必须做好识别标识。术前由手术医师用甲紫(龙胆紫)在手术部位进行体表标识,以“+”号作为识别标识;主动邀请患者及家属参与对手术患者及手术部位共同确认。 三、涉及有双侧、多重结构(手指、脚趾、病灶部位)、多平面部位(脊柱)的手术时,对手术侧或部位应做标记。 四、对于不便在体表作手术部位识别标识的患者,则在手术患者左腕加一红色腕带,并于该腕带上注明患者姓名、性别、临床诊断和手术名称。 五、责任护士遵医嘱对手术患者进行查对(内容包括:床号、姓名、性别、年龄、手术名称、手术部位),经查对确认无误后,对手术区域进行皮肤准备。在患者手腕上戴上腕带;标明床号、姓名、手术名称、双侧手术部位注明左、右。六、术前一日夜班护士认真检查手术患者的术前准备情况,核对患者腕带标识是否与医嘱相符。

七、接病人时,手术室人员依据手术通知单和病历,与病房护士及患者或家属三方共同核对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疾病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体表标识,确认无误后双方签字,将患者送到手术室。若无标示,禁止将患者接到手术室。 八、手术医生、麻醉师、手术室护士在麻醉开始前和手术开始前,严格按照《手术安全核查制度》进行三方核对,查看即将手术的患者身体切口位置是否有标示,并查对术前切口标示是否和患者即将的手术部位一致,特别是涉及相邻的部位,再次确认手术患者及手术部位体表标识。经反复核对后,方可开始麻醉、手术。若无标示或标示与手术部位不一致,麻醉医生拒绝为患者进行麻醉手术,直至经治医生标示清楚方可进行麻醉。 九、术后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再次核查实际手术方式是否与手术患者及部位相符。切实做到手术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患者离开手术室前“三确认”。 十、各类有创操作的标识参照本制度执行。 附: 手术部位识别、标识工作流程图 手术患者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病理学辅导讲义及习题

病 理 学 第1章 细胞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 考纲要求 ①适应性改变:萎缩的概念,肥大、增生和化生的概念及类型。 ②损伤:可逆性损伤,不可逆性损伤(细胞死亡)。 ③修复:再生的概念,各种细胞的再生潜能,肉芽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创伤愈合,骨折愈合。 复习要点 一、适应性改变 1.适应的形态学表现 细胞和由其构成的组织、器官对内、外环境中各种有害因子和刺激作用而产生的非损伤性应答反应,称为适应。适应在形态学上一般表现为萎缩、肥大、增生和化生。 概念 定义 好发点/举例 萎缩 是指已发育正常的实质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缩 小 组织器官的未曾发育或发育不全不属于萎缩范畴 心肌、肝、肾上腺细胞 神经节细胞 肥大 由于功能增加,合成代谢旺盛,使细胞、组织或器官体积增大 可分为生理性肥大和病理性肥大;代偿性肥大和内分泌性肥大 妊娠期子宫、哺乳期乳腺 高血压时左心室肥大 增生 是指组织或器官内实质细胞数量增多,常导致组织或器官体积增大 增生分生理性增生和病理性增生 妊娠期子宫、青春期乳腺 肝叶切除后肝细胞的增生 化生 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被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所取代的过程 上皮组织、间叶组织的化生 【例1】 2002A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性反应不包括 A .化生 B .萎缩 C .再生 D .肥大 E .增生 2.化生 化生的病理特点是“一种细胞/组织→另一种细胞/组织”。化生常发生于上皮组织或间叶组织。 (1)上皮组织的化生 以鳞状上皮化生(简称“鳞化”)最常见。化生的上皮可以恶变。 上皮组织的化生 常见例子 化生癌变 ①柱状上皮→鳞状上皮 慢性支气管炎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化生 支气管黏膜发生鳞癌 ②移行上皮→鳞状上皮 肾盂上皮的化生、膀胱上皮化生 膀胱鳞癌 ③腺上皮→含杯状细胞或潘氏细胞的肠上皮组织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肠上皮化生(肠化) 胃黏膜发生肠型腺癌

组织病理学技术

组织病理学技术 组织病理学技术 一. 实验综述 组织病理学切片技术是融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及技术、病理学及技术和临床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在当今不断发展、变革的社会中,在学科相互融合,知识相互渗透,技术不断发展、概念不断更新的时代,在时代要求综合素质人才辈出的今天,组织病理学切片技术的兴起尤为必要和重要。主要任务是:使学生获得和掌握学会观察人体重要器官的解剖学特征、组织学结构、病理学变化并联系相关功能,从而在形态上观察、机能上分析、综合上判断和科学上研究疾病。同时联系病变器官的代谢和机能的改变,探讨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以及病理变化与临床表现的内在联系和相互的关系。为由基础走向临床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实验目的 1. 掌握病理组织切片的基本制作过程步骤 2. 掌握病变器官的代谢和机能的改变 3. 明白病理组织切片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4. 了解病理切片的制作程序及仪器的操作和注意事项 二.实验材料 1. 实验材料:手术盘、镊子、手术刀、石蜡、小鼠病理组织、纱布、烧杯、脱水机、塑料包埋盒、水浴锅、切片机、染色机、载玻片、盖玻片、铅笔、标签 2. 实验试剂:福尔马林、酒精(50% 55% 70% 75% 80% 85% 95% 无水浓度)、二甲苯、苏木素、盐酸酒精、伊红染液、树胶 四.实验步骤 (一)取材 从尸体解剖材料或临床手术切除的待检材料上选取供作切片标本的病理组织切块,称为取材。 1. 取材要全面具有代表性,能显示病变的发展过程。为此要选取病变显著的区域和可疑 灶,在统一组织块中最好包括病灶及其周围的健康组织,并应包含该器官的主要结构部分。较大而重要的病变可从病灶中心到外周的不同部位取材,以反映病变各阶段的形态学变化。

手术后标本病理学检查的规定及流程

惠东县中医院 手术后病理标本检查规定与流程管理制度为了规范病理标本管理,避免各类差错事故的发生,保证准确及时发出病理报告,根据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规定。 一、手术中取下的标本(不论组织大小),都必须送做病理检查,不得随意丢弃。 二、凡需手术的病人,由主管医师术前填写“病理申请单”,于手术当天与病历一起送入手术室。手术中切下的标本由巡回护士或手术医师给家属或委托人确认后放入标本袋内,并贴好标码(姓名﹑住院号、科室、主要诊断等),送交手术室专职人员登记签收。 三、送检的病理标本连同病理申请单由手术室专职人员送到病理科,负责送检标本人员必须带上“病理标本签收簿”,由病理科工作人员核对无误签收后,方能留下标本。 四、凡送检冰冻病理标本,手术医师必须按要求填写冰冻病理申请单,并由手术主刀或一助(特殊情况下可由手术室专职人员)将手术标本给病人家属或委托人确认。然后由手术室专职人员将冰冻标本﹑病理申请单一同送到病理科。凡需送冰冻检查,临床医师应提前一天通知病理科。 五、病理科收到标本后应及时操作检查。病理报告签发时限: 1、冰冻报告一般在收到标本后半小时左右通过电话通知手术室临时冰冻报告结果。手术室及病理室应按照我院有关规定在快速冰冻病理登记表上登记。如遇特殊情况应及时通知手术室,三天后发出正式冰冻报告。 2、石蜡切片报告在实际收到标本后五个工作日内发出,如遇特殊情况(需做酶标﹑特染﹑脱钙等)应及时发出临时报告。 3、细胞学检查:穿刺涂片一般在穿刺后一小时发出报告,如有特殊情况需和病人约定发出报告日期,脱落细胞检查在收到标本后二个工作日内发出报告。

六、病理标本检查后至少保留一个月。 手术后标本病理学检查流程

临床执业医师病理学模拟试题 2

下笔如有神读书破万卷 临床执业医师《病理学》模拟试题 卷面总分:40分合格分数线:24分最高分数:14分已考次数:156次答题时间:40分钟试题星级:试题来源:好学教育试卷年份:20XX年 A1型题(25)A2型题(7)B1型题(8) A1型题以下每一考题以下有A、B、C、D、E 5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方框涂黑。 第1题: 交界性肿瘤是: A.混合性肿瘤 B.癌前病变 C.良性瘤局部恶性变 D.分化好的恶性瘤 E.性质介于良恶性肿瘤之间 参考答案:E 【解析】交界性肿瘤:是指组织形态和生物学行为介于良性与恶性之间的肿瘤,也称为中间性(或中间型)肿瘤。 交界性肿瘤有如下3种表现形式: 1、肿瘤细胞的形态(显微镜下所见)介于良性、恶性肿瘤之间。 2、肿瘤细胞的形态上属于良性,但呈侵润性生长,切除后易复发,多次复发后有的可出现转移。 3、肿瘤细胞的形态符合恶性,但没有明显的扩散转移等恶性表现 第2题: 下列不属于抑癌基因的是: A.p53 B.pl6 C.Abl D.Apec E.BRCA-2 参考答案:C 【解析】抑癌基因的产物主要包括:①转录调节因子,如Rb、p53;②负调控转录因子,如WT; ③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CKI),如p15、p16、p21;④信号通路的抑制因子,如rasGTP 酶活化蛋白(NF-1),磷脂酶(PTEN);⑥DNA修复因子,如BRCA1、BRCA2。⑥与发育和干细胞增殖相关的信号途径组分,如:APC、Axin等。 第3题: 诊断恶性肿瘤的主要依据是: A.肿瘤迅速增大 B.肿瘤局部疼痛

C.瘤细胞出现明显异型性 所属淋巴结肿大D.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E.机体明显消瘦 参考答案:C 【解析】 第4题: 诊断转移瘤的主要理论依据是: A.恶性瘤细胞侵入小静脉 B.恶性瘤细胞侵入毛细血管 C.血中发现肿瘤细胞 D.瘤细胞栓塞远隔器官 E.在远隔部位形成与原发瘤相同的肿瘤 参考答案:E 【解析】瘤细胞从原发部位侵入淋巴管、血管或体腔,迁徙到他处而继续生长,形成与原发瘤同样类型的肿瘤,这个过程称为转移。 第5题: 肿瘤的间质主要指哪些成分: A.血管 B.淋巴管 C.结缔组织 D.血管及结缔组织 E.网状支架 参考答案:D 【解析】肿瘤的间质主要指血管及结缔组织 第6题: 恶性肿瘤的主要生长方式为: A.内生性生长 B.浸润性生长 C.膨胀性生长 D.内翻性生长 E.外生性生长 参考答案:B 【解析】侵袭性生长是造成恶性肿瘤转移的基础,也是恶性肿瘤与良性肿瘤的最重要的形态学指标。 瘤细胞借助于自身的运动能力,穿破原有的组织,到达周围甚至远处,瘤细胞像树根长入泥土一

病理生理学期末考试重点

1.简述引起低渗性脱水与高渗性脱水常见的原因及对机体的影响。

6.慢性缺氧时红细胞增多的机制。 1)始动环节:血容量减少;血管床容量增加;心泵功能障碍。 2)休克早期(微循环缺血期)微循环变化的代偿意义:有助于动脉血压的维持[回心血量增加;心排出量增加;外周阻力增高] 有助于心脑血液供应。 8.简述休克微循环淤血期微循环变化特点及其主要机制: 1)变化特点:血管扩张——组织淤血性缺氧;灌流特点[灌而少流,灌大于流] 2)主要机制:组织细胞长时间缺氧,导致酸中毒、扩血管物质生成增多和白细胞粘附。 9.DIC的发生机制及影响DIC发生发展的因素。 组织因子释放,外源性凝血系统激活,启动凝血过程。2)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凝血、抗凝调控失调。 3)血细胞大量破坏,血小板被激活。[红细胞大量破坏;白细胞的破坏或激活;血小板的激活]。4)促凝物质进入血液。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受损;2)肝功能严重障碍;3)血液高凝状态;4)微循环障碍 10.DIC患者出血的发生机制是什么 1)凝血物质大量消耗;2)继发性纤溶激活;3)FDP形成;4)血管损伤,微血管壁通透性增高。 11.心功能不全时心脏本身的代偿反应 1)心率加快;2)心脏紧张源性扩张;3)心肌收缩性增强;4)心室重塑[心肌细胞重塑:心肌肥大(向心性肥大;离心性肥大),心肌细胞表型改变;非心肌细胞及细胞外基质的变化。

12.试述心力衰竭的发生机制 1)心肌收缩性降低;2)心肌舒张功能障碍;3)心脏各部分舒缩活动不协调 13.试述麻醉剂过量(或重度胸腔积液、溺水)引起呼吸衰竭的发病机制及血气变化特点。 发病机制:呼吸中枢抑制; 血气变化特点:PaO2降低,PaCO2上升。 14.呼吸衰竭的发病机制: 1)通气障碍:限制性通气不足;阻塞性通气不足。 2)换气障碍:弥散障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解剖分流增加 15.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 1)肾血管及血流动力学异常[肾灌注压降低;肾血管收缩(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肾内收缩及舒张因子释放失衡);肾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肾血管内凝血;2)肾小管损伤[肾小管阻塞;原尿回漏;管-球反馈机制失调]3)肾小球滤过系数降低。 16.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功能代谢变化及其机制 1)少尿或无尿;2)水中毒;3)高钾血症;4)代谢性酸中毒;5)氮质血症。 17.急性肾功能衰竭多尿期多尿的机制; 1)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恢复;2)肾小管的浓缩功能仍低下;3)阻塞解除,水肿消退;4)渗透性利尿。 18.肾性贫血的发病机制: 1)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2)血中毒性物质蓄积;3)红细胞破坏增多;4)出血。 19.肾性骨营养不良的发病机制:

2018年临床执业医师病理学练习题:细胞、组织的适应(一)

2018年临床执业医师病理学练习题:细胞、组织的适应(一)2018年执业医师考试时间在12月9日,考生要好好备考,争取一次性通过考试!小编整理了一些执业医师的重要考点,希望对备考的小伙伴会有所帮助!最后祝愿所有考生都能顺利通过考试!更多精彩资料关注医学考试之家! 一、A1 1、关于细胞水肿下列叙述中哪项是不正确: A、细胞膜受损钠泵功能障碍所致 B、胞质疏松并透明 C、胞核淡染或稍大 D、属于可恢复性病变 E、继续发展,可形成玻璃样变 2、哪种疾病不易发生玻璃样变性: A、肾小球肾炎 B、动脉粥样硬化 C、原发性高血压 D、酒精性肝炎 E、急性支气管炎 3、Russell小体的本质是: A、肝细胞内玻璃样变性 B、肾小管上皮细胞内玻璃样变性 C、锥体细胞内嗜酸小体 D、浆细胞内免疫球蛋白体形成小体 E、肝细胞凋亡小体 4、引起虎斑心的病变,属于下列哪一项: A、水样变性 B、脂肪变性 C、粘液变性

D、玻璃变性 E、坏死 5、下列病变哪一项是正确的: A、慢性肝淤血晚期,脂肪变性主要位于肝小叶周围 B、磷中毒时肝脂肪变性主要位于小叶中心 C、白喉杆菌外毒素引起心肌脂肪变性,乳头肌常呈红黄相间 D、贫血时心肌脂肪变呈弥漫分布 E、脂性肾病时,远曲小管上皮脂肪变最明显 6、下列哪种器官最易发生脂肪变性: A、心脏 B、肺脏 C、肝脏 D、脾脏 E、肾脏 7、脂肪变性原因中,下列哪一项不正确: A、四氯化碳中毒 B、缺氧 C、饥饿 D、败血症 E、食过多脂肪可致心肌细胞脂肪变性 8、气球样变性的细胞最常见于: A、心 B、肝 C、脾 D、肾 E、脑 9、关于细胞水肿下列叙述中哪项是不正确:

《病理学》期末考试重点名词解释

细胞水肿: 细胞损伤中最早出现的改变;是因线粒体受损,ATP生成减少,细胞膜NaK 功能障碍,导致细胞内Na和水的过多积聚;常见于缺氧、感染、中毒时肝、肾大会心等器官的实质细胞。 玻璃样变: 细胞内或间质中出现半透明状蛋白质蓄积。 病理性钙化: 骨和牙齿之外的组织中固态钙盐沉积,可位于细胞内和细胞外;分为营养不良性钙化和转移性钙化。 坏疽: 指局部组织大块坏死并继发腐败菌感染,分为干性、湿性和气性。 纤维素样坏死:是结缔组织及小血管壁常见的坏死形式;病变部位形成细丝状、颗粒状或小条块状无结构物质,由于其与纤维素染色性质相似,故得名;主要见于风湿病和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等变态反应性疾病。 机化: 新生肉芽组织长入并取代坏死组织、血栓、脓液、异物等的过程。 肉芽组织: 由新生薄壁的毛细血管和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并伴有炎性细胞的浸润,肉眼表现为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形似鲜嫩的肉芽。 槟榔肝: 慢性肝淤血时,肝小叶中央区严重淤血呈暗红色,两个或多个肝小叶中央淤血区可相连,而肝小叶周边部细胞则因脂肪变性呈黄色,致使在肝的切面上出现红黄相间的状似槟榔切面的条纹。 心衰细胞:

慢性肺淤血时,若肺泡腔内的红细胞被巨噬细胞吞噬,其血红蛋白变为含铁血黄素,使痰呈褐色。这种巨噬细胞在左心衰竭的情况下出现。 梗死: 器官或局部组织由于血管阻塞,血流停止导致缺氧而发生的坏死。 渗出: 炎症局部组织血管内的液体成分,纤维蛋白原等蛋白质和各种炎症细胞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体腔、体表和粘膜表面的过程。 蜂窝织炎: 指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疏松结缔组织中的弥漫性化脓性炎症,常发生于皮肤、肌肉、阑尾。 脓肿: 为局限性化脓性炎症,主要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其主要特征是组织发生溶解坏死,形成充满脓液的腔,主要发生于皮下和内脏。 慢性肉芽肿: 是由巨噬细胞局部增生构成的、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病灶较小,直径一般在 0.5~2mm。 肿瘤: 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生长调控发生严重紊乱,导致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常形成局部肿块。 癌: 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 肉瘤: 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 异型性:

病理学技术考点总结

酶组织细胞化学技术 酶组织化学技术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1、金属沉淀反应,如硫代胆碱铜法,可证明胆碱酯酶和酯酶; 2、藕联偶氮色素法 3、色素形成与染色法 一碱性磷酸酶(AKP) AKP最适宜PH值为9.2-9.4,可被金属阳离子或某些氨基酸激活,多见于活跃的部位,如小动脉、肾小管上皮等。 ?AKP染色方法: 1、Gomri钙钴法:AKP为黑色 注意事项:此法对含铁血黄素和钙盐也可形成棕黑色沉淀,必要时应予以鉴别。并且用于透明的二甲苯为AR级别。 2、Gossrau偶氮吲哚酚法:酶活性部位呈暗褐色(坚牢蓝VB)、浅红色(坚牢蓝BB)、蓝色(坚牢紫B) 二酸性磷酸酶(ACP) ACP前列腺活性最强,在肝脏内毛细胆管旁活性最强。 ?ACP染色方法: 1、Berry硝酸铅法:ACP为棕黑色,特异性抑制酶是氟化钠。 2、Leder-Stutt改良萘酚AS-TR磷酸酯法:ACP为红色。 三三磷酸腺苷酶(ATP) ATP分为三类:膜性ATP、肌球蛋白ATP、线粒体ATP,以上三种酶不可用甲醛固定,用冷冻法。 ?ATP染色方法: 1、Wachstein-Meisel镁激活酶法:ATP为棕黑色。 2、Dubowitz-Brooke钙激活酶法:ATP为棕黑色。 注意事项:镁激活的ATP正常肝定位于毛细胆管;钙激活ATP区分于红肌纤维和白肌纤维有意义,对于区分神经性肌萎缩和肌源性肌萎缩有价值。

四胆碱酯酶(CHE) 广义胆碱酯酶分为胆碱酯酶和乙酰胆碱酯酶,胆碱酯酶的活性中心是丝氨酸,主要分布于血浆、胰腺和唾液腺;乙酰胆碱酯酶主要分布于神经肌肉接头等处。 CHE染色法 1、Snell-Garrett胆碱铜法:CHE呈黄色或棕黄色。 2、Karnovsky-Roots铁氰化铜法:CHE呈红棕色或深棕色。

病理科操作规范及流程

病理标本的验收规范及流程 病理科应有专人验收普通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常规活检)申请单和送检的标本。 (二)病理科验收人员必须: 1.同时接受同一患者的申请单和标本。 2.认真核对每例申请单与送检标本及其标志(联号条或其他写明患者姓名、送检单位和送检日期等的标记)是否一致;对于送检的微小标本,必须认真核对送检容器内或滤纸上是否确有组织及其数量。发现疑问时,应立即向送检方提出并在申请单上注明情况。 3.认真检查标本的标志是否牢附于放置标本的容器上。 4.认真查阅申请单的各项目是否填写清楚,包括:①患者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送检单位(医院、科室)、床位、门诊号/住院号、送检日期、取材部位、标本数量等],②患者临床情况[病史(症状和体征)、化验/影象学检查结果、手术(包括内镜检查)所见、既往病理学检查情况(包括原病理号和诊断)和临床诊断等]。 5.在申请单上详细记录患者或患方有关人员的电话号码,以便必要时进行联络,并有助于随访患者。 (三)验收标本人员不得对申请单中由临床医师填写的各项内容进行改动。

不合格标本的处理规范与程序 1.申请单与相关标本未同时送达病理科; 2.申请单中填写的内容与送检标本不符合; 3.标本上无有关患者姓名、科室等标志; 4.申请单内填写的字迹潦草不清; 5.申请单中漏填重要项目; 6.标本严重自溶、腐败、干涸等; 7.标本过小,不能或难以制做切片; 8.其他可能影响病理检查可行性和诊断准确性的情况。 病理科不能接收的申请单和标本一律当即退回申请医师,不予存放,并记录。

病理标本检查和取材规范及程序 1.取材前阅读申请单中的内容,初步判断病变的性质。 2.核对申请单的编号与标本的编号、标本的份数是否相符。 3.对于核对无误的标本应按下列程序取材: 3.1小标本和不完整的标本通常为活检标本,应按如下标准取材。 3.1.1应描述和记录送检标本的数量(少量时精确计算,多量时进行估计)、大小(若干mm或cm;多量时聚拢测量)、 形状、色泽和质地等。 3.1.2少量的小标本应全部取材制片。 3.1.3多量的小标本,原则上全部取材制片;数量过多时,可尽量多地取材制片,剩余的标本应置于4%的中兴甲醛中 妥善保存备用。 3.1.4.黏膜和皮肤组织应“立埋”,即将黏膜面与包埋盒的底面垂直。 3.1.5使用镊子夹取标本时须严防挤压组织。 3.2大标本通常为手术标本,应按如下标准取材: 3.2.1 记录切除标本的手术类型。 3.2.2应描述和记录送检标本的大小(三维长度,mm或cm)、形状、色泽、表面、质地等,球形或接近球形的标本可测 其直径(mm或cm)。必要时称重(g或kg)。 3.2.3检查切面:通常沿标本长径切开或剪开(囊性标本时),

病理学复习重点资料完美版

绪论 病理学 任务:研究疾病发生原因、发病机制,以及疾病过程中患病机体的形态结构、功能代谢改变与疾病转归,为疾病诊断、治疗、预防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研究方法 1.人体病理学研究:尸体解剖、活体组织检查、细胞学检查 2.实验病理学研究:动物实验、组织培养和细胞培养 观察方法:大体观察、镜下观察等 第一章、疾病概论 疾病 是机体在一定病因和条件作用下,因稳态破坏而发生损伤和抗损伤反应的异常生命活动,表现为组织和细胞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变化,并引起各种症状、体征和社会行为异常。病理过程 是指存在于不同疾病中所共同的、具有内在联系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变化的综合过程。病因:是指引起疾病并决定该疾病特异性的因素。生物学因素是最常见的病因。 诱因是疾病发生条件之一 危险因素 当某些疾病的病因、条件还分不清楚时,可笼统的将促进该疾病的因素称为危险因素,如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 1.疾病过程中的损伤和抗损伤反应 2.疾病过程中的因果转化 3.疾病过程中局部与整体关系 疾病的过程:潜伏期、前驱期、临床症状明显期、转归期 死亡过程:濒死期、临床死亡期、生物学死亡期 临床死亡期主要标志:心跳、呼吸停止,各种反射消失,瞳孔散大。 脑死亡 定义:指全脑功能不可逆的永久性停止。自主呼吸停止是其首要指征。 指征:1、自主呼吸停止;2、不可逆性深昏迷和对外界刺激无反应性;3、瞳孔放大或固定;4、脑干反射消失(瞳孔对光、视听、角膜、恶心反射等);5、脑电波消失;6、脑血管灌流停止。 意义:1.脑死亡一旦确定,就意味着在法律上已经具备死亡的合法依据,可协助医务人员判断死亡时间和确定终止复苏抢救的界线,以减轻社会和家庭的负担,以及家 属的精神压力。 2.脑死亡者的脑以外器官在一定时间内仍有血液供应,能提供最新鲜的器官移植材 料,以挽救其他患者。 第二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 适应:细胞、组织、器官耐受内环境中各种因子的刺激作用而得以存活的过程,称为适应。适应性反应:萎缩、肥大、增生、化生

组织病理学技术

组织病理学技术 一.实验综述 组织病理学切片技术是融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及技术、病理学及技术和临床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在当今不断发展、变革的社会中,在学科相互融合,知识相互渗透,技术不断发展、概念不断更新的时代,在时代要求综合素质人才辈出的今天,组织病理学切片技术的兴起尤为必要和重要。主要任务是:使学生获得和掌握学会观察人体重要器官的解剖学特征、组织学结构、病理学变化并联系相关功能,从而在形态上观察、机能上分析、综合上判断和科学上研究疾病。同时联系病变器官的代谢和机能的改变,探讨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以及病理变化与临床表现的内在联系和相互的关系。为由基础走向临床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验目的 1.掌握病理组织切片的基本制作过程步骤 2.掌握病变器官的代谢和机能的改变 3.明白病理组织切片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4.了解病理切片的制作程序及仪器的操作和注意事项 二.实验材料 1.实验材料:手术盘、镊子、手术刀、石蜡、小鼠病理组织、纱布、烧杯、脱水机、塑料包埋盒、水浴锅、切片机、染色机、载玻片、盖玻片、铅笔、标签 2.实验试剂:福尔马林、酒精(50%、55%、70%、75%、80%、85%、95%、无水浓度)、二甲苯、苏木素、盐酸酒精、伊红染液、树胶 四.实验步骤 (一)取材 从尸体解剖材料或临床手术切除的待检材料上选取供作切片标本的病理组织切块,称为取材。 1.取材要全面具有代表性,能显示病变的发展过程。为此要选取病变显著的区 域和可疑灶,在统一组织块中最好包括病灶及其周围的健康组织,并应包含该器官的主要结构部分。较大而重要的病变可从病灶中心到外周的不同部位取材,以反映病变各阶段的形态学变化。 2.取材时要尽量保持组织的自然状态与完整性,避免认为变化。为此,切取组 织块的剪刀要锋利,切取时勿使组织受挤压、拉扯胡揉搓。 3.组织块的大小要适当,通常其长、宽、厚以1.5×1×0.4cm为宜,必要时可 增大到2×1.5×0.5cm,以便于固定液迅速浸透。尸体剖检时采取病理组织块可切得稍大些,待固定几小时后在家以修整,切到适当的大小。 4.对于特殊病灶要做适当标记。 5.注意避免类似的组织块混淆。 6.制片的组织块,越新鲜越好。 7.接受送检标本时,须依据送检单详细检查送检物。 (二)固定和固定液 将组织浸在固定液内,使细胞组织内的物质成为不溶性,让固有形态和结构得以保存叫作固定。固定是为了保持组织、细胞与生活时的形态相似。 1. 本次试验的固定液为:10%福尔马林液(实验室常用固定液) 福尔马林 100ml 自来水 900ml

(推荐)手术后标本病理学检查规定与流程

手术后标本病理学检查规定与流程 为规范病例标本管理,避免各类差错事故的发生,保证准确及时发出病理报告,根据我院实际情况特制订以下规定。 一、手术中取下的标本(不论组织大小),都必须送做病理检查, 不得随意丢弃。 二、凡需手术的患者,由主管医生术前填写《病理申请单》,于 手术当天与病历一起送入手术室。手术中切下的标本由巡 回护士放入容器内,按规定将标本完全浸入10%中性福尔马 林溶液或95%乙醇溶液内,并贴好标码(患者姓名、住院号),送交手术室专职人员登记签收。 三、送检的病理标本连同病理申请单由手术室专职人员送到病 理科,负责送检标本人员必须带上“病理标本签收簿”,由 病理科工作人员核对无误签收后方能留下标本。 四、凡送检冰冻病理标本,手术医师必须按要求填写冰冻病理 申请单,并由手术主刀或一助(特殊情况下可由手术室专 职人员)将手术标本给病人家属或委托人确认。然后由手 术室专职人员将冰冻标本、病理申请单一同送到病理科。 凡有需送冰冻检查的情况,临床医师应提前一天通知病理 科。 五、病理科收到标本后应及时操作检查,病理报告签发时限。 1、冰冻报告一般在收到标本后半小时左右发出临时冰冻报 告。如遇特殊情况应及时通知手术室,三天后发出正式冰

冻报告。

2、石蜡切片报告在实际收到标本后五个工作日内发出,如遇 特殊情况(需做酶标、特染、脱钙等)应及时发出临时报 告。 3、细胞学检查:穿刺涂片一般在穿刺后一小时发出报告,如 有特殊情况需和病人约定发出报告日期,脱落细胞检查在 收到标本后两个工作日内发出报告。 六、病理标本检查后至少保留一个月。 七、凡违反上述规定者按事件性质、后果责任到人。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 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十三、 十四、

临床执业医师病理学14

[模拟] 临床执业医师病理学14 A1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第1题: 不属于肉芽肿性炎病变的是 A.伤寒小结 B.结核结节 C.肺肉质变 D.慢性虫卵结节 E.Aschoff小体 参考答案:C 属于慢性肉芽肿性炎症的疾病有结核病、麻风病、梅毒、血吸虫病、组织胞浆菌病、肉样瘤病和异物引起的炎症如手术缝线、石棉和滑石粉等。 第2题: 高血压病脑出血最多见于 A.基底节 B.脑桥 C.小脑 D.大脑白质 E.脑干 参考答案:A 高血压病脑出血最多见于基底节。 第3题: 胃溃疡最少见的并发症是 A.癌变 B.呕血 C.幽门梗阻 D.穿孔 E.黑便 参考答案:A 胃溃疡常见的并发症有出血、穿孔、幽门梗阻,少数胃溃疡可以癌变,十二指肠溃疡不癌变,而出血和黑便是由出血导致。

第4题: 细支气管不完全阻塞所致的阻塞性通气障碍可造成 A.肺不张 B.肺纤维化 C.支气管扩张 D.气胸 E.肺气肿 参考答案:E 慢性细支气管炎时,管壁纤维组织增生,引起细支气管不完全阻塞,吸气时空气尚易进入肺泡,但呼气时支气管回缩,阻塞加重,气体呼出困难,使肺内储气量增加而致肺气肿。 第5题: 单纯性二尖瓣狭窄时,首先发生代偿性肥大和扩张的是 A.左心室 B.右心室 C.左心房 D.左房、左室同时发生 E.左房、右室同时发生 参考答案:C 单纯性二尖瓣狭窄时,左心房内血液流入左心室时受阻,导致左心房内压力增加,发生代偿性肥大和扩张,如果病情继续发展,会导致肺动脉高压,从而引起右心室肥大。 第6题: 弥漫性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时,增生的细胞主要是 A.肾小球脏层细胞和中性粒细胞 B.肾小球壁层细胞和系膜细胞 C.肾小球系膜细胞和基质 D.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和系膜细胞增生 E.肾小球各种细胞均有较明显增生 参考答案:D 弥漫性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时,增生的细胞主要是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和系膜细胞增生。 第7题: 宫颈癌最常见的转移途径是 A.直接蔓延

病理学期末考试简答题总结

1植物病害的定义及特点:植物由于受到病原生物或不良环境条件的持续干扰,其干扰强度超过了能够忍耐的程度,使植物的正常的生理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在生理上和外观上表现出异常,并造成了经济损失。特点:①病因:必须具有病原物或不良环境条件;②病程:植物病害是一个生理病变过程,应与机械创伤不同;③症状:植物病害使植物外观上表现出异常,即病状;④造成了经济损失。 引起病害的因素有:①生物因素(具有传染性)包括:菌物病害、细菌病害、病毒病害、线虫病害、寄生性植物病害。②非生物因素(不具有传染性)包括:物理因素(温度、湿度、光照等气象因素的异常)化学因素(营养的不均衡、空气污染、农药等化学物质的毒害)。 2症状:植物生病后的不正常表现 病状:发病植物本身所表现的反常现象①变色(花叶,退绿与黄化)②坏死(叶斑、叶枯、叶烧、猝倒、溃疡如:苹果树腐烂病)③腐烂(干腐、湿腐、软腐如:苹果树腐烂病)④萎蔫(枯萎、黄萎、青萎如:黄瓜枯萎病)⑤畸形(十字花科根瘤病) 病症:病原物在发病植株所表现出来的特征性结构①粉状物:真菌病毒(月季白粉病)②霉状物:真菌病毒(黄瓜霜霉病)③粒状物:真菌④菌核:真菌⑤脓状物:细菌病毒菌脓(黄瓜细菌性角斑病)⑥锈状物:真菌病毒(苹果锈病)3真菌及特点:一类营养体通常为菌 丝体,具有细胞壁和真正的细胞核, 以吸收为营养方式,通过产生孢子进 行繁殖的真核生物。特点:①真菌种 类多,分布广②大部分是腐生的,少 数共生和寄生③真菌引起病害不但 种类多,而且危害性大④具有细胞壁 和真正的细胞核⑤以菌丝体为营养 体⑥真核质生物 4无性繁殖产生的孢子:①游动孢子: 鞭毛菌产生的无性孢子②孢囊孢子: 结核菌产生的无性孢子③分生孢子: 子囊菌、半知菌和担子菌产生的无性 孢子④厚垣孢子:各类真菌 有性生殖产生的孢子:①休眠孢子囊: 鞭毛菌②卵孢子:鞭毛菌③接合孢子: 接合菌④子囊孢子:子囊菌⑤担孢子: 担子菌 5病原菌物的分类:①卵菌亚门(藻 物界):无性-游动孢子,有性-卵孢 子,菌丝无隔膜及单细胞②接合菌亚 门(真菌界):无性-胞囊孢子,有 性-接合孢子,菌丝无隔膜③子囊菌 亚门(真菌界):无性-分生孢子,有 性-子囊孢子,有隔菌丝体极少单细 胞④担子菌亚门:无性-无能动孢子, 有性-担孢子,有隔菌丝体⑤半知菌 亚门:无性-分生孢子,且未发现有 性阶段,有隔菌丝体及单细胞 6原核生物分类:①薄壁菌门:有细 胞壁,革兰氏染色阴性(包括土壤杆 菌属、欧文氏杆菌属、假单孢杆菌属、 黄单孢、根部小菌属)②厚壁菌属: 有壁较厚,革兰氏阳性(包括芽孢菌 属和链霉菌数)③无壁菌门:菌体无 壁(包括菌原体)④疵壁菌门:没有 进化的原细菌或古细菌。 7植物病毒定义及特点:包被于保护 性的蛋白(或脂蛋白)衣壳中,只能 在适宜的寄主细胞内完成自身复制 的一个基因组核酸分子。特点:①形 体微小,缺乏细胞结构②病毒粒体内 只有一种核酸,即DNA或RNA,单 链或双链③依靠自己的基因组核酸 进行复制④缺乏完整的酶和能量系 统⑤严格寄生性的细胞内专性寄生 菌 8 植物病毒的分类依据:①构成病毒 基因组的核酸类型②核酸是单链还 是双链③病毒粒体是否存在脂蛋白 包膜④病毒形态⑤基因组核酸分段 状况 9病毒分类:①真病毒②亚病毒:a 卫星病毒:可编码衣壳蛋白b卫星核 酸:不可编码c阮病毒:只有蛋白质 10线虫致病性的机理:①机械损伤: 由线虫穿刺植物细胞取食后造成的 伤害②营养掠夺和营养阻碍:由于线 虫取食夺取寄主的营养,或者由于线 虫对根的破坏阻碍植物对营养物质 的吸收③化学致病:线虫的食道腺能 分泌多种酶或其他生物化学物质,影 响寄主植物细胞的生长代谢④复合 侵染:线虫侵染造成的伤口引起菌物 细菌等微生物的次生侵染,或者作为 菌物细菌和病毒的介体导致复合侵 染。 11侵染过程四个时期:①侵入前/接 触期:病原物与寄主识别的关键时期, 要是防治的关键时期②侵入期:侵入 途径(直接侵入,自然孔口侵入,伤 口侵入)此时期,湿度是必要条件温 度影响萌发和侵入的速度③潜育期: 温度是最主要的影响因子④发病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