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苯胺蓝染色液(细胞专用)使用说明

甲苯胺蓝染色液(细胞专用)使用说明

https://www.360docs.net/doc/d11742161.html,

甲苯胺蓝染色液(细胞专用)使用说明

货号:G3660

规格:20mL/50mL

保存:室温避光保存,有效期12个月。

产品说明:

甲苯胺蓝(Toluidine Blue O)中的阳离子有染色作用,组织细胞的酸性物质与其中的阳离子相结合而被染色。甲苯胺蓝还含有两个助色团,能促使染料产生电离成盐类,帮助发色团对组织产生染色力,使切片上的组织细胞着色,可染细胞核使之呈蓝色。临床上,经常用甲苯胺蓝对软骨细胞和肥大细胞进行染色。

甲苯胺蓝染色液(细胞专用)适用于细胞内酸性黏液多糖染色,尤其适用于含硫的酸性黏液物质染色,染色后酸性黏多糖呈红色。

操作步骤(仅供参考):

1、细胞涂片后,立即放入95%的乙醇中固定15s,取出放在纸巾上。

2、滴加甲苯胺蓝染色液(细胞专用)迚行滴染5min。

3、滴加等量蒸馏水于涂片上混匀,染色15min。

4、水洗、晾干、镜检。

染色结果:

细胞内酸性黏液多糖呈红色。

注意事项:

1、为了证实染色效果,可选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血片(嗜酸性粒细胞)或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涂片(组织嗜酸性粒细胞)作对照。

2、为了您的安全和健康,请穿实验服并戴一次性手套操作。

几种常用的染色方法

几种常用的染色方法 1.美蓝染色法??? 在已干燥、固定好的抹片上,滴加适量的美蓝染色液,经1—2min,水洗,沥去多余的水分,吸干或烘干,镜检。 2.革兰氏染色法?? (1)在已干燥、固定好的抹片上,滴加草酸铵结晶紫染色液,经1—2min,水洗。 (2)加革兰氏碘溶液于抹片上媒染,作用1—3min,水洗。 (3)加95%酒精于抹片上脱色,约30s---1min,水洗。 (4)加碱性复红液(或沙黄或稀释石炭酸复红液)复染10---30s,水洗。(5)吸干或烘干,镜检。革兰氏阳性菌呈蓝紫色,革兰氏阴性菌呈红色。3.抗酸性染色法 (1)在已干燥、固定好的抹片上,滴加较多量的石炭酸复红染色液,在玻片下以酒精灯火焰缓缓加热,至发生蒸汽即止,维持微微发生蒸汽,经3—5min,水洗。 (2)用3%盐酸酒精脱色,直至标本无色脱出为止,充分水洗。 (3)用美蓝染色液复染约1min,水洗。 (4)吸干或烘干,镜检。抗酸性细菌呈红色,非抗酸性细菌呈蓝色。 以下方法也可:即在干燥、固定好的抹片上,滴加石炭酸复红染色1min,水洗,用1%美蓝染色液复染约20s,水洗。 对光观察,标本务必全呈蓝色,在火焰上烘干、镜检。抗酸性细菌呈红色,非抗酸性细菌和背景呈蓝色。 4.瑞氏染色法 (1)抹片自然干燥后,滴加瑞氏染色液于其上,为了避免很快变干,染色液可

稍多加些,或看情况补充滴加,经1—3min,加约与染液等量的中性蒸馏水或PBS 液,轻轻晃动玻片,使与染液混匀,约3min左右,直接用水冲洗(不可先将染液倾去),吸干或烘干、镜检。细菌染成蓝色,组织、细胞等物呈其它颜色。(2)另一方法? 抹片自然干燥后,按涂抹点大小,盖上一块略大的清洁滤纸片,在其上轻轻滴加染色液,至略浸过滤纸,并看情况进行补滴,维持不使变干;染色3--5min,直接用水冲洗,吸干或烘干、镜检。此法使染色液经滤纸过滤,可大大避免沉渣粘附于抹片上影响镜检观察。 5.姬姆萨染色法 (1)于5ml新煮过的中性蒸馏水中滴加5—10滴姬姆萨氏染色液原液,即稀释成为常用的姬姆萨氏染色液。 (2)抹片经甲醇固定干燥后,在其上滴加足量的染色液或将抹片浸入盛有染色液的染色缸中,染色30min,或者染色数小时至24h,取出水洗,吸干或烘干、镜检。细菌呈蓝青色,组织、细胞等呈其它颜色。视野常呈淡红色。 6.克利特氏荚膜染色法 (1)染色液配制 ①美蓝溶液? 美蓝1g,95%酒精10ml,蒸馏水100ml。将美蓝溶于酒精内,再加蒸馏水混合。 ?②碱性复红溶液? 碱性复红0.03g,95%酒精1ml,蒸馏水99ml。将碱性复红溶于酒精内,再加蒸馏水混合。 (2)染色法 ①涂片经火焰固定后,滴加美蓝溶液,将玻片至火焰上面加热至发生蒸汽为止。 ②水洗,以碱性复红溶液复染15—30s。 ?③水洗后、吸干、镜检。 ④染色后,菌体呈蓝色,荚膜呈红色。 ?7.结晶紫福尔马林荚膜染色法

软骨染色液(甲苯胺蓝法)染色步骤及注意事项

软骨染色液(甲苯胺蓝法)染色步骤及注意事项 货号:G2543 规格:100ml 保存:室温,避光,12个月。 产品说明: 甲苯胺蓝(Toluidine Blue O)是一种常用的人工合成染料,属于醌亚胺染料类。这类染料主要含有胺基和醌型苯环两个发色团,从而成色原显色。甲苯胺蓝中的阳离子有染色作用,组织细胞的酸性物质与其中的阳离子相结合而被染色。甲苯胺蓝不仅含有两个发色团,还含有两个助色团,能促使染料产生电离成盐类,帮助发色团对组织产生染色力,使切片上的组织细胞着色,可染细胞核使之呈蓝色;肥大细胞胞质内含有肝素和组织胺等异色性物质遇到甲苯胺蓝可呈异染性紫红色。甲苯胺蓝染色液(甲苯胺蓝法)呈强碱性,更利于组织细胞的着色。操作说明:(仅供参考) 1、常规脱钙,包埋,固定。 2、石蜡切片入二甲苯2次。 3、系列乙醇各1min。自来水洗2min。 4、入Toluidine Blue O Stain浸染30min。根据不同组织,染色时间不完全相同。 5、自来水洗2min,滤纸吸干水分。 6、丙酮分化至软骨细胞呈紫蓝色清楚可见。 7、逐级乙醇脱水。 8、二甲苯透明,中性树胶封固。 染色结果: 软骨、成骨细胞呈紫红色;背景呈淡蓝色。

注意事项: 1、第一次使用本试剂时建议先取1-2个样品做预实验。 2、针对于胃粘膜组织、软骨组织等较难着色组织的染色,浸染于甲苯胺蓝染色液的时间应相应延长。 3、为了您的安全和健康,请穿实验服并戴一次性手套操作。 相关试剂: G3661甲苯胺蓝染色液(1%,磷酸盐法) G3662甲苯胺蓝染色液(0.5%,磷酸盐法) G3665甲苯胺蓝染色液(0.5%,硼酸盐法)

几种常用的染色方法精编版

几种常用的染色方法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几种常用的染色方法 1.美蓝染色法在已干燥、固定好的抹片上,滴加适量的美蓝染色液,经1—2min,水洗,沥去多余的水分,吸干或烘干,镜检。 2.革兰氏染色法 (1)在已干燥、固定好的抹片上,滴加草酸铵结晶紫染色液,经1—2min,水洗。 (2)加革兰氏碘溶液于抹片上媒染,作用1—3min,水洗。 (3)加95%酒精于抹片上脱色,约30s---1min,水洗。 (4)加碱性复红液(或沙黄或稀释石炭酸复红液)复染10---30s,水洗。(5)吸干或烘干,镜检。革兰氏阳性菌呈蓝紫色,革兰氏阴性菌呈红色。3.抗酸性染色法 (1)在已干燥、固定好的抹片上,滴加较多量的石炭酸复红染色液,在玻片下以酒精灯火焰缓缓加热,至发生蒸汽即止,维持微微发生蒸汽,经3—5min,水洗。 (2)用3%盐酸酒精脱色,直至标本无色脱出为止,充分水洗。 (3)用美蓝染色液复染约1min,水洗。 (4)吸干或烘干,镜检。抗酸性细菌呈红色,非抗酸性细菌呈蓝色。 以下方法也可:即在干燥、固定好的抹片上,滴加石炭酸复红染色1min,水洗,用1%美蓝染色液复染约20s,水洗。 对光观察,标本务必全呈蓝色,在火焰上烘干、镜检。抗酸性细菌呈红色,非抗酸性细菌和背景呈蓝色。 4.瑞氏染色法

(1)抹片自然干燥后,滴加瑞氏染色液于其上,为了避免很快变干,染色液可稍多加些,或看情况补充滴加,经1—3min,加约与染液等量的中性蒸馏水或PBS液,轻轻晃动玻片,使与染液混匀,约3min左右,直接用水冲洗(不可先将染液倾去),吸干或烘干、镜检。细菌染成蓝色,组织、细胞等物呈其它颜色。 (2)另一方法抹片自然干燥后,按涂抹点大小,盖上一块略大的清洁滤纸片,在其上轻轻滴加染色液,至略浸过滤纸,并看情况进行补滴,维持不使变干;染色3--5min,直接用水冲洗,吸干或烘干、镜检。此法使染色液经滤纸过滤,可大大避免沉渣粘附于抹片上影响镜检观察。 5.姬姆萨染色法 (1)于5ml新煮过的中性蒸馏水中滴加5—10滴姬姆萨氏染色液原液,即稀释成为常用的姬姆萨氏染色液。 (2)抹片经甲醇固定干燥后,在其上滴加足量的染色液或将抹片浸入盛有染色液的染色缸中,染色30min,或者染色数小时至24h,取出水洗,吸干或烘干、镜检。细菌呈蓝青色,组织、细胞等呈其它颜色。视野常呈淡红色。 6.克利特氏荚膜染色法 (1)染色液配制 ①美蓝溶液美蓝1g,95%酒精10ml,蒸馏水100ml。将美蓝溶于酒精内,再加蒸馏水混合。 ②碱性复红溶液碱性复红0.03g,95%酒精1ml,蒸馏水99ml。将碱性复红溶于酒精内,再加蒸馏水混合。 (2)染色法 ①涂片经火焰固定后,滴加美蓝溶液,将玻片至火焰上面加热至发生蒸汽为止。 ②水洗,以碱性复红溶液复染15—30s。 ③水洗后、吸干、镜检。

革兰氏染色液配制

革兰氏染色液 保质期:2-8度一年. 革兰氏染色法是细菌学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鉴别染色法,媒染剂碘液进入菌体后与结晶紫结合,革兰氏阳性菌对碘与结晶紫摄取量多且牢固,不易被酒精脱色。革兰氏阴性菌对碘与结晶紫摄取量少,不牢固,易被酒精脱色。为观察方便,脱色后再用一种红色染料如碱性蕃红进行复染。阳性菌仍带紫色,阴性菌则被染上红色。 操作步骤: 1、标本处理: (1).有菌部位的标本,如痰液、粪便、各种拭子、创面等可直接涂片。(2).无菌部位的标本,如脑脊液、胸水、腹水、胆汁、尿液、关节液等,应取适量标本(最高可达5-7ml),经3000rpm 离心10min.,取沉渣涂片染色。 2、涂片制作:菌液涂片时,用接种环沾取菌液点在载玻片上,标本可直接在玻片上涂布;菌落涂片时,先取生理盐水一滴,置玻片上,用接种针挑取菌落在盐水中涂布。制作的涂片应自然干燥,并经火焰固定,固定的温度不宜过高,以玻片背面接触手背不烫为准,否则可能使细菌形态改变。将固定后的涂片进行染色。 3、染色方法: 革兰氏染色的关键在于严格掌握酒精脱色程度,如脱色过度,则阳性菌可被误染为阴性菌;而脱色不够时,阴性菌可被误染为阳性菌。此外,菌龄也影响染色结果,如阳性菌培养时间过长,或已死亡及部分菌自行溶解了,都可能会呈阴性反应。 (1).加上结晶紫后,染色1分钟,水洗。 (2).加上碘液后染色1分钟,水洗。 (3).加上95%酒精,摇动玻片,根据涂片厚度,脱色约30-60秒,水洗,吸去水分。

(4).加上蕃红后,染色1分钟,水洗。 (5).吸干或在空气中凉干后,油镜镜检。 4.结果观察:紫色为革兰氏阳性,红色为革兰氏阴性。 注意事项: 1.标本涂片不能太厚,严格按操作要求进行。 2.玻片通过火焰温度不能太高。 3.若涂片较厚,应延长脱色时间,直至不再出现紫色为止。 4.碘液变透明,则不能使用。 5.水洗时动作要轻柔,沿载玻片对角线方向用洗瓶冲洗,以免把菌体冲掉。 革兰氏染色液如果用量少,买现成的比较话算,如果用量大,自己配起来也溶液,就是试剂种类多了点。其配制方法如下: (1)结晶紫(crystal violet)液:结晶紫乙醇饱和液(结晶紫2g溶于20mL95%乙醇中)20mL,1%草酸铵水溶液80mL 将两液混匀置24h后过滤即成。 (2)卢戈(Lugol)氏碘液:碘0.33g,碘化钾0.66g,蒸馏水100mL。先将碘化钾溶于少量蒸馏水中,然后加入碘使之完全溶解,再加蒸馏水至100mL即成。配成后贮于棕色瓶内备用,如变为黄色即不能使用。 (3)95%乙醇:用于脱色,脱色后可选用以下(4)或(5)的其中一项复染即可。 (4)番红溶液:番红O(safranine,又称沙黄O)2.5g, 95%乙醇100mL,溶解后可贮存于密闭的棕色瓶中,用时取20mL与80mL蒸馏水混匀即可。

甲苯胺蓝染色液(0.5%,磷酸盐法)使用说明

甲苯胺蓝染色液(0.5%,磷酸盐法)使用说明 货号:G3662 规格:100ml 保存:室温,避光,12个月。 产品说明: 甲苯胺蓝(Toluidine Blue O)是一种常用的人工合成染料,属于醌亚胺染料类。这类染料主要含有胺基和醌型苯环两个发色团,从而成色原显色。甲苯胺蓝中的阳离子有染色作用,组织细胞的酸性物质与其中的阳离子相结合而被染色。甲苯胺蓝不仅含有两个发色团,还含有两个助色团,能促使染料产生电离成盐类,帮助发色团对组织产生染色力,使切片上的组织细胞着色,可染细胞核使之呈蓝色。肥大细胞胞质内含有肝素和组织胺等异色性物质遇到甲苯胺蓝可呈异染性紫红色。 操作说明:(仅供参考) (一)肥大细胞染色 1、脱蜡至蒸馏水。 2、浸染于甲苯胺蓝染色液10-15min,具体的染色时间根据切片厚度和组织的不同而定。 3、蒸馏水或去离子水轻轻冲洗。 4、(可选)0.5%冰乙酸分化,直到细胞核和颗粒清晰可见。 5、快速95%和无水乙醇脱水。 6、二甲苯透明,封固。 染色结果:肥大细胞呈紫红色;背景呈淡蓝色。 (二)软骨染色 1、石蜡切片入二甲苯2次每次15min。

2、系列乙醇各1min。 3、自来水洗2min。 4、入Toluidine Blue O Stain浸染30min。 5、自来水洗2min,滤纸吸干水分。 6、丙酮分化至软骨细胞呈紫蓝色清楚可见。 7、逐级乙醇脱水。 8、二甲苯透明,中性树胶封固。 染色结果:软骨、成骨细胞呈紫红色;背景呈淡蓝色。 (三)细胞涂片染色 1、用20%的乙醇溶液稀释甲苯胺蓝染色液,一般要求稀释到0.1%即可。 2、细胞涂片后,立即放入95%的乙醇中固定,取出放在纸巾上。 3、滴加稀释后的甲苯胺蓝染色液进行滴染,加盖玻片让染料渗透到细胞中。 4、将玻片竖起,稍加压力,使多余染料被纸巾吸去。 5、无需干燥,直接镜检。 染色结果:细胞核、淋巴细胞呈深蓝色;核仁呈紫红色;红细胞呈橘红;细胞质、单核细胞呈淡蓝色。 (四)原位杂交染色 1、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稀释到相应的浓度,凭经验一般稀释比例大于1:100。 2、玻片在稀释好的染色液中短暂浸泡。 3、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浸泡数次。 4、按需求进行压片固定。 注意事项:

几种常用的染色方法修订稿

几种常用的染色方法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几种常用的染色方法 1.美蓝染色法??? 在已干燥、固定好的抹片上,滴加适量的美蓝染色液,经1—2min,水洗,沥去多余的水分,吸干或烘干,镜检。 2.革兰氏染色法?? (1)在已干燥、固定好的抹片上,滴加草酸铵结晶紫染色液,经1—2min,水洗。 (2)加革兰氏碘溶液于抹片上媒染,作用1—3min,水洗。 (3)加95%酒精于抹片上脱色,约30s---1min,水洗。 (4)加碱性复红液(或沙黄或稀释石炭酸复红液)复染10---30s,水洗。(5)吸干或烘干,镜检。革兰氏阳性菌呈蓝紫色,革兰氏阴性菌呈红色。3.抗酸性染色法 (1)在已干燥、固定好的抹片上,滴加较多量的石炭酸复红染色液,在玻片下以酒精灯火焰缓缓加热,至发生蒸汽即止,维持微微发生蒸汽,经3—5min,水洗。 (2)用3%盐酸酒精脱色,直至标本无色脱出为止,充分水洗。 (3)用美蓝染色液复染约1min,水洗。 (4)吸干或烘干,镜检。抗酸性细菌呈红色,非抗酸性细菌呈蓝色。 以下方法也可:即在干燥、固定好的抹片上,滴加石炭酸复红染色1min,水洗,用1%美蓝染色液复染约20s,水洗。 对光观察,标本务必全呈蓝色,在火焰上烘干、镜检。抗酸性细菌呈红色,非抗酸性细菌和背景呈蓝色。 4.瑞氏染色法 (1)抹片自然干燥后,滴加瑞氏染色液于其上,为了避免很快变干,染色液可

稍多加些,或看情况补充滴加,经1—3min,加约与染液等量的中性蒸馏水或PBS液,轻轻晃动玻片,使与染液混匀,约3min左右,直接用水冲洗(不可先将染液倾去),吸干或烘干、镜检。细菌染成蓝色,组织、细胞等物呈其它颜色。 (2)另一方法? 抹片自然干燥后,按涂抹点大小,盖上一块略大的清洁滤纸片,在其上轻轻滴加染色液,至略浸过滤纸,并看情况进行补滴,维持不使变干;染色3--5min,直接用水冲洗,吸干或烘干、镜检。此法使染色液经滤纸过滤,可大大避免沉渣粘附于抹片上影响镜检观察。 5.姬姆萨染色法 (1)于5ml新煮过的中性蒸馏水中滴加5—10滴姬姆萨氏染色液原液,即稀释成为常用的姬姆萨氏染色液。 (2)抹片经甲醇固定干燥后,在其上滴加足量的染色液或将抹片浸入盛有染色液的染色缸中,染色30min,或者染色数小时至24h,取出水洗,吸干或烘干、镜检。细菌呈蓝青色,组织、细胞等呈其它颜色。视野常呈淡红色。 6.克利特氏荚膜染色法 (1)染色液配制 ①美蓝溶液? 美蓝1g,95%酒精10ml,蒸馏水100ml。将美蓝溶于酒精内,再加蒸馏水混合。 ?②碱性复红溶液? 碱性复红0.03g,95%酒精1ml,蒸馏水99ml。将碱性复红溶于酒精内,再加蒸馏水混合。 (2)染色法 ①涂片经火焰固定后,滴加美蓝溶液,将玻片至火焰上面加热至发生蒸汽为止。 ②水洗,以碱性复红溶液复染15—30s。 ?③水洗后、吸干、镜检。 ④染色后,菌体呈蓝色,荚膜呈红色。

标准革兰氏染色液

标准革兰氏染色液 简介: 革兰氏染色法是丹麦医生Christain Gram 于1884年所发明,是细菌学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鉴别染色法,亦是一种复染法。未经染色的细菌,由于其与周围环境折光率差别甚小,故在显微镜下极难观察。染色后细菌与环境形成鲜明对比,可以清楚地观察到细菌的形态、排列及某些结构特征,用以分类鉴定。通过此法染色可将细菌鉴别为革兰阳性菌(G +)和革兰阴性菌(G -)两大类。细菌的不同显色反应是由于细胞壁对乙醇的通透性和抗脱色能力的差异,主要是肽聚糖层厚度和结构决定的。经结晶紫染色的细胞用碘液处理后形成不溶性复合物,乙醇能使它脱色。在革兰阴性细胞染色中,乙醇或丙酮破坏了胞壁外膜、损伤肽聚糖层和细胞质膜,结晶紫和碘复合物从细胞中渗漏出来,当再用其他染色液复染时,显现红色。红色染料虽然也能进入已染成紫色的G+细胞,但被紫色盖没,所以红色显示不出来。在革兰阳性细胞染色中,乙醇还能使厚的肽聚糖层脱水,导致孔隙变小,由于结晶紫和碘复合物分子太大,不能通过细胞壁,不易脱色,所以保持着紫色。 Leagene Standard Gram ˊs Stain 采用最经典的革兰染色配方, 临床标本直接涂片,背景干净,胞核胞质对比强烈,胞内吞噬体清晰易辨认,细菌染色特征典型。 组成: 自备材料: 1、 接种环或挑取细菌的其他工具 2、 酒精灯 3、 载玻片 4、 光学显微镜 操作步骤(仅供参考): 1、 涂片:取待检细菌,于载玻片中央涂成薄层或者或在载玻片上滴加少许无菌水,取菌与 的水混合均匀,涂成一薄层。 编号 名称 DM0015 4×10ml DM0015 4×100ml DM0015 4×250ml DM0015 4×500ml Storage 试剂(A): 结晶紫染色液 10ml 100ml 250ml 500ml RT 避光 试剂(B): Gram 碘液 10ml 100ml 250ml 500ml RT 避光 试剂(C): 脱色液 10ml 100ml 250ml 500ml RT 试剂(D): 沙黄染色液 10ml 100ml 250ml 500ml RT 避光 使用说明书 1份

7细菌的革兰氏染色 (1)

微生物实验报告 细菌的革兰氏染色及形态观察 一、目的要求: 1、熟悉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掌握革兰氏染色法。 3、掌握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染色结果和形态特征 二、器材和器皿: 1、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2、革兰氏染色液、香柏油、二甲苯 3、显微镜、擦镜纸、酒精灯、载玻片、盖玻片、接种环等 三、实验原理: 革兰氏染色法是细菌学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鉴别染色法,1884年由丹麦医师Gram 创立。未经染色的细菌,由于其与周围环境折光率差别很小,在显微镜下极难观察。染色后细菌与环境形成鲜明对比,可以清楚地观察到细菌的形态、排列及某些结构特征,而用以分类鉴定。革兰氏染色属复染法。 该染色法所以能将细菌分为G+菌和G-菌,是由这两类菌的细胞壁结构和成分的不同所决定的。 G-菌的细胞壁中含有较多易被乙醇溶解的类脂质,而且肽聚糖层较薄、交联度低,故用乙醇或丙酮脱色时溶解了类脂质,增加了细胞壁的通透性,使初染的结晶紫和碘的复合物易于渗出,结果细菌就被脱色,再经蕃红复染后就成红色。 G+菌细胞壁中肽聚糖层厚且交联度高,类脂质含量少,经脱色剂处理后反而使肽聚糖层的孔径缩小,通透性降低,因此细菌仍保留初染时的颜色,呈现蓝紫色。 四、实验步骤: 1、取载玻片用纱布擦干,涂菌的部位在火焰上烤一下,除去油脂。 2、涂片: 液体培养基:左手持菌液试管,在酒精灯火焰附近5cm左右打开管盖;右手持接种环在火焰中烧灼灭菌,等冷却后从试管中沾取菌液一环,在洁净无脂的载玻片上涂直径2mm左右的涂膜,最后将接种环在火焰上烧灼灭菌。 固体培养基:先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无菌水,再用接种环取少量菌体,涂在载玻片上,使其薄而均匀。 3、晾干:让涂片在空气中自然干燥。 4、固定:让菌膜朝上,通过火焰2-3次固定(以不烫手为宜)。 5、染色:在菌膜上滴加草酸铵结晶紫液,染1min。 6、水洗:用蒸馏水轻轻冲洗涂片上的染色液,用吸水纸吸干。简单染色结束可观察细胞形态。 7、媒染:滴加1滴碘液,染1min,水洗。 8、脱色:吸去残留水,连续滴加95%乙醇脱色20-30s至流出液无紫色,立即水洗。 9、复染:滴加蕃红复染约2min,水洗。至此,革兰氏染色结束。

血细胞化学染色检验

血细胞化学染色检验 发表时间:2011-05-13T17:08:37.94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5期作者:张辉[导读] 中性、嗜酸性较细胞及单核细胞胞质能将试剂中的联苯胺氧化为联苯胺蓝,生成蓝色颗粒。 张辉 (黑龙江省林甸县中医院 166300) 【中图分类号】R4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5-0146-02 【关键词】血细胞检验染色 (一)过氧化物酶(POX)染色中性、嗜酸性较细胞及单核细胞胞质内含过氧化物酶(POX),能将试剂中的联苯胺氧化为联苯胺蓝,生成蓝色颗粒。 1.酶活性增高可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放射病,嗜碱性粒细胞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时可出现阳性。 2.酶活性减低可见于肿瘤、MDS、链球菌感染、风湿热等。 (二)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 中性粒细胞中的碱性磷酸酶(NAP)能使试剂中的成分产生一系列化学反应,形成棕黑色颗粒定位于胞质中。胞质中出现灰色到棕黑色颗粒为阳性反应,视反应强度可分为阴性反应,+~4+。由此可计算出NAP阳性细胞的百分率和阳性积分值。 1.NAP积分增高可见于①细菌性感染时,NAP活性明显增高,病毒性或寄生虫性感染时常无明显变化或减低,这有助于感染性质的鉴别;②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以及再生障碍性贫血;③类白血病,由化脓性球菌引起的白血病反应;④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⑤多发性骨髓瘤时,NAP活性显著升高;⑥烧伤、中毒、手术、外伤等。 2.NAP积分降低可见于①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时NAP活性明显降低,经治疗病情缓解时活性恢复正常,急变时活性增强,有助于对病情判断;②粒细胞缺乏症、脾功能亢进等疾病;③感染革兰阴性杆菌、结核、病毒感染以及立克次体病等。 (三)酸性磷酸酶染色 血细胞中的酸性磷酸F(ACP)在酸性条件下水解试剂中的成分,产生的化学反应形成黑色颗粒定位于胞质中。 1.单核细胞、网状细胞、巨噬细胞、组织细胞中此酶呈阳性反应,有助于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组织细胞性淋巴瘤及恶性组织细胞病的诊断。 2.毛细胞白血病时呈阳性反应,且不为左旋酒石酸所抑制,有助于毛细胞白血病的诊断。 3.高雪细胞呈阳性反应尼曼-匹克细胞细胞呈阴性反应,有助于两者鉴别。 (四)特异性酯酶染色 特异性酯酶(SE)为粒细胞所特有,能将试剂成分形成不溶性红色沉淀定位于胞质中。 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时,原粒及早幼粒细胞的SE活性显著增强;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时一般呈阴性反应;急性淋巴细胞性及单核细胞性白血病时均呈阴性反应。 (五)非特异性酯酶染色 血细胞中的非特异性酚酶(NSE)能将试剂中的成分形成不溶性的有色沉淀定于胞质中。 NSE主要存在干单核细胞系,从原单核细胞到成熟单核细胞其活性逐渐增强,粒系细胞一般为阴性或弱阳性反应,淋巴细胞系一般呈阴性反应。在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时呈强阳性反应,但其活性能被氟化钠抑制。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时,有部分病理可呈弱阳性反应,但其活性不被氟化钠抑制,有助于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与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鉴别。 (六)糖原染色 糖原染色又称过碘酸-雪夫(FAS)反应。过碘酸能将血细胞内的糖原氧化后与雪夫试剂反应形成紫红色化合物定位于细胞质中。胞质中出现红色颗粒或块状物质为阳性反应因细胞不同,其反应程度各异粒系细胞中原始粒细胞多呈阴性反应;早幼粒细胞以下各阶段随细胞成熟,阳性反应增强;红系细胞呈阴性反应;单核细胞呈弱阳性淋巴细胞多呈阴性;巨核细胞及血小板均呈阳性反应按阳性强度计算积分值。 1.鉴别良性与恶性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在良性淋巴细胞增生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时,其淋巴细胞PAS阳性反应产物呈细小颗粒状,积分值正常;在恶性增生时如恶性淋巴瘤、急或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时,其淋巴细胞中常呈粗颗粒或块状红细胞沉淀的阳性反应,积分值增高。 2.鉴别幼红细胞增生的性质在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时,幼红细胞PAS反应积分值正常;在红血病、红白血病时则呈强阳性反应,积分值增高。 3.鉴别急性白血病的类型原始及幼稚粒细胞PAS反应呈阴性;原始淋巴细胞及幼稚淋巴细胞反应呈颗粒状或块状阳性;原始单核细胞及幼稚单核细胞反应呈弥漫性强阳性。 4.鉴别某些细胞类型如巨核细胞呈强阳性反应,尼曼-匹克细胞呈弱阳性或阴性,李-斯细胞一般为阴性或弱阳性反应。 (七)铁染色 骨髓组织中的含铁血黄素(细胞外铁)和幼红细胞中的铁粒(细胞内铁)在酸性溶液中与亚铁氰化钾反应,生成蓝色沉淀定位于含铁部位及胞质中。 1.细胞内外铁消失或减低,见于铁原料摄入降低,铁吸收功能障碍或铁的丢失和消耗过度,使幼红细胞血红蛋白合成量减少或障碍,如临床常见的缺铁性贫血及能引起机体缺铁的相关疾病,如钩虫病、ITP等均能使机体细胞内外铁减少,产生贫血症状。 2.细胞内外铁增多,见于机体造血功能障碍,铁利用和转换能力下降或迟缓,临床常见的疾病有再生障碍性贫血、铁粒幼细胞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溶血性贫血、白血病等。 3.铁染色与血清铁、总铁结合力联合检测,有助于了解机体内铁的动态变化以及铁剂治疗的效果,可评价骨髓代偿造血能力。参考文献

甲苯胺蓝染色液(1%,磷酸盐法)

甲苯胺蓝染色液(1%,磷酸盐法) 简介: 甲苯胺蓝(T oluidine Blue O)是一种常用的人工合成染料, 属于醌亚胺染料类, 这类染料主要含有胺基和醌型苯环两个发色团,从而成色原显色。甲苯胺蓝中的阳离子有染色作用, 组织细胞的酸性物质与其中的阳离子相结合而被染色。甲苯胺蓝还含有两个助色团,能促使染料产生电离成盐类, 帮助发色团对组织产生染色力, 使切片上的组织细胞着色,可染细胞核使之呈蓝色。 组成: 操作步骤(仅供参考): (一)肥大细胞染色 1、脱蜡至蒸馏水。 2、根据切片厚度和组织的不同,浸染于甲苯胺蓝染色液。 3、蒸馏水或去离子水轻轻冲洗。 4、(可选)0.5%冰乙酸分化,直到细胞核和颗粒清晰可见。 5、快速95%和无水乙醇脱水。 6、 二甲苯透明,封固。 染色结果:肥大细胞呈紫红色;背景呈淡蓝色。 (二)软骨染色 1、 石蜡切片入二甲苯2次每次。 2、 系列乙醇各1min 。 3、 自来水洗2min 。 4、 入Toluidine Blue O Stain 浸染。 5、 自来水洗2min ,滤纸吸干水分。 6、 丙酮分化至软骨细胞呈紫蓝色清楚可见。 7、 逐级乙醇脱水。 8、 二甲苯透明,中性树胶封固。 染色结果:软骨、成骨细胞呈紫红色;背景呈淡蓝色。 (三)细胞涂片染色 编号 名称 DA0055 Storage Toluidine Blue O Stain(1%,磷酸盐法) 100ml RT 避光 使用说明书 1份

1、用20%的乙醇溶液稀释甲苯胺蓝染色液, 一般要求稀释到0.1%即可。 2、细胞涂片后,立即放入95%的乙醇中固定,取出放在纸巾上。 3、滴加稀释后的甲苯胺蓝染色液进行滴染,加盖玻片让染料渗透到细胞中。 4、将玻片竖起,稍加压力,使多余染料被纸巾吸去。 5、无需干燥,直接镜检。 染色结果:细胞核、淋巴细胞呈深蓝色;核仁呈紫红色;红细胞呈橘红;细胞质、单核细胞呈淡蓝色。 (四)原位杂交染色 1、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稀释到相应的浓度,凭经验一般稀释比例大于1:100。 2、玻片在稀释好的染色液中短暂浸泡。 3、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浸泡数次。 4、按需求进行压片固定。 注意事项: 1、针对于胃粘膜组织、软骨组织等较难着色组织的染色,浸染于甲苯胺蓝染色液的时间应 相应延长。 2、为了您的安全和健康,请穿实验服并戴一次性手套操作。

几种常用的染色方法

几种常用的染色方法 1.美蓝染色法在已干燥、固定好的抹片上,滴加适量的美蓝染色液,经1—2min,水洗,沥去多余的水分,吸干或烘干,镜检。 2.革兰氏染色法 (1)在已干燥、固定好的抹片上,滴加草酸铵结晶紫染色液,经1—2min,水洗。 (2)加革兰氏碘溶液于抹片上媒染,作用1—3min,水洗。 (3)加95%酒精于抹片上脱色,约30s---1min,水洗。 (4)加碱性复红液(或沙黄或稀释石炭酸复红液)复染10---30s,水洗。 (5)吸干或烘干,镜检。革兰氏阳性菌呈蓝紫色,革兰氏阴性菌呈红色。 3.抗酸性染色法 (1)在已干燥、固定好的抹片上,滴加较多量的石炭酸复红染色液,在玻片下以酒精灯火焰缓缓加热,至发生蒸汽即止,维持微微发生蒸汽,经3—5min,水洗。 (2)用3%盐酸酒精脱色,直至标本无色脱出为止,充分水洗。 (3)用美蓝染色液复染约1min,水洗。 (4)吸干或烘干,镜检。抗酸性细菌呈红色,非抗酸性细菌呈蓝色。 以下方法也可:即在干燥、固定好的抹片上,滴加石炭酸复红染色1min,水洗,用1%美蓝染色液复染约20s,水洗。 对光观察,标本务必全呈蓝色,在火焰上烘干、镜检。抗酸性细菌呈红色,非抗酸性细菌和背景呈蓝色。 4.瑞氏染色法 (1)抹片自然干燥后,滴加瑞氏染色液于其上,为了避免很快变干,染色液可

稍多加些,或看情况补充滴加,经1—3min,加约与染液等量的中性蒸馏水或PBS液,轻轻晃动玻片,使与染液混匀,约3min左右,直接用水冲洗(不可先将染液倾去),吸干或烘干、镜检。细菌染成蓝色,组织、细胞等物呈其它颜色。 (2)另一方法抹片自然干燥后,按涂抹点大小,盖上一块略大的清洁滤纸片,在其上轻轻滴加染色液,至略浸过滤纸,并看情况进行补滴,维持不使变干;染色3--5min,直接用水冲洗,吸干或烘干、镜检。此法使染色液经滤纸过滤,可大大避免沉渣粘附于抹片上影响镜检观察。 5.姬姆萨染色法 (1)于5ml新煮过的中性蒸馏水中滴加5—10滴姬姆萨氏染色液原液,即稀释成为常用的姬姆萨氏染色液。 (2)抹片经甲醇固定干燥后,在其上滴加足量的染色液或将抹片浸入盛有染色液的染色缸中,染色30min,或者染色数小时至24h,取出水洗,吸干或烘干、镜检。细菌呈蓝青色,组织、细胞等呈其它颜色。视野常呈淡红色。 6.克利特氏荚膜染色法 (1)染色液配制 ①美蓝溶液美蓝1g,95%酒精10ml,蒸馏水100ml。将美蓝溶于酒精内,再加蒸馏水混合。 ②碱性复红溶液碱性复红0.03g,95%酒精1ml,蒸馏水99ml。将碱性复红溶于酒精内,再加蒸馏水混合。 (2)染色法 ①涂片经火焰固定后,滴加美蓝溶液,将玻片至火焰上面加热至发生蒸汽为止。 ②水洗,以碱性复红溶液复染15—30s。 ③水洗后、吸干、镜检。 ④染色后,菌体呈蓝色,荚膜呈红色。 7.结晶紫福尔马林荚膜染色法

甲苯胺蓝染色液(0.5%,硼酸盐法)

甲苯胺蓝染色液(0.5%,硼酸盐法) 简介: 甲苯胺蓝(Toluidine Blue O)是一种常用的人工合成染料, 属于醌亚胺染料类, 这类染料主要含有胺基和醌型苯环两个发色团,从而成色原显色。甲苯胺蓝中的阳离子有染色作用, 组织细胞的酸性物质与其中的阳离子相结合而被染色。甲苯胺蓝还含有两个助色团,能促使染料产生电离成盐类, 帮助发色团对组织产生染色力, 使切片上的组织细胞着色,可染细胞核使之呈蓝色。另外,肥大细胞胞质内含有肝素和组织胺等异色性物质,遇到甲苯胺蓝可呈异染性紫红色,临床上经常用于肥大细胞染色。 Leagene 甲苯胺蓝染色液(Toluidine Blue,1%,硼酸盐法)由于硼酸盐缓冲液呈强碱性,更利于组织细胞的着色。 组成: 操作步骤(仅供参考): (一)肥大细胞染色 1、脱蜡至蒸馏水。 2、根据切片厚度和组织的不同,浸染于甲苯胺蓝染色液。 3、蒸馏水或去离子水轻轻冲洗。 4、冰乙酸分化,直到细胞核和颗粒清晰可见。 5、快速和无水乙醇脱水。 6、 二甲苯透明,封固。 染色结果:肥大细胞呈紫红色;背景呈淡蓝色。 (二)软骨染色 1、 石蜡切片入二甲苯。 2、 系列乙醇各。 3、 自来水洗。 4、 入Toluidine Blue O Stain ,浸染。 5、 自来水洗,滤纸吸干水分。 6、 丙酮分化至软骨细胞呈紫蓝色清楚可见。 7、 逐级乙醇脱水。 编号 名称 DA0059 Storage Toluidine Blue O stain (0.5%,硼酸盐法) 100ml RT 避光 使用说明书 1份

8、二甲苯透明,中性树胶封固。 染色结果:软骨、成骨细胞呈紫红色;背景呈淡蓝色。 (三)细胞涂片染色 1、用乙醇溶液稀释甲苯胺蓝染色液, 一般要求稀释即可。 2、细胞涂片后,立即放入乙醇中固定,取出放在纸巾上。 3、滴加稀释后的甲苯胺蓝染色液进行滴染,加盖玻片让染料渗透到细胞中。 4、将玻片竖起,稍加压力,使多余染料被纸巾吸去。 5、无需干燥,直接镜检。 染色结果:细胞核、淋巴细胞呈深蓝色;核仁呈紫红色;红细胞呈橘红;细胞质、单核细胞呈淡蓝色。 (四)原位杂交染色 1、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稀释到相应的浓度,凭经验一般稀释比例大于1:100。 2、玻片在稀释好的染色液中短暂浸泡。 3、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浸泡数次。 4、按需求进行压片固定。 注意事项: 1、针对于胃粘膜组织、软骨组织等较难着色组织的染色,浸染于甲苯胺蓝染色液的时间应 相应延长。 2、为了您的安全和健康,请穿实验服并戴一次性手套操作。 有效期:12个月有效。 相关: 编号名称 DA0056甲苯胺蓝染色液(0.5%,磷酸盐法) DC0032Masson三色染色液 DG0005糖原PAS染色液 DH0006苏木素伊红(HE)染色液 TC0713 葡萄糖检测试剂盒(GOD-POD比色法)

增强革兰氏染色液

增强革兰氏染色液 简介: 在革兰阴性细胞染色中,乙醇或丙酮破坏了胞壁外膜、损伤肽聚糖层和细胞质膜,结晶紫和碘复合物从细胞中渗漏出来,当再用其他染色液复染时,显现红色。红色染料虽然也能进入已染成紫色的G+细胞,但被紫色盖没,所以红色显示不出来。在革兰阳性细胞染色中,乙醇还能使厚的肽聚糖层脱水,导致孔隙变小,由于结晶紫和碘复合物分子太大,不能通过细胞壁,不易脱色,所以保持着紫色。 Leagene Enhanced Gram ˊs stain 采用最经典的革兰染色配方进一步改进,使用复红复染液替代沙黄染色液,增强了染色效率,用于极难染色的细菌。临床标本直接涂片,背景干净,胞核胞质对比强烈,胞内吞噬体清晰易辨认,细菌染色特征典型。 组成: 操作步骤(仅供参考): 1、 涂片:取待检细菌,于载玻片中央涂成薄层或者或在载玻片上滴加少许无菌水,取菌与 的水混合均匀,涂成一薄层。 2、 干燥:涂片后在室温下自然干燥,也可在酒精灯上略加温,使之迅速干燥。 3、 固定:手持载玻片一端,标本面朝上,在酒精灯的火焰外侧快速来回移动3~5次,每 次1s ,温度不宜过高,防止菌体蛋白变性,放置待凉后染色。也可以用甲醇或乙醇固定。 4、 初染:滴加结晶紫染色液染色,清水冲洗去染色液。 5、 媒染:滴加Gram 碘液,并覆盖载玻片,室温放置,水洗。 6、 脱色:滴加脱色液,摇动,直至流下的脱色液不出现紫色时为止,立即用水冲去脱色液, 终止反应。 7、 复染:滴加复红复染液染色,水洗。 8、 干燥。镜检:置油镜观察。 编号 名称 DM0016 4×10ml DM0016 4×100ml DM0016 4×250ml Storage 试剂(A): 结晶紫染色液 10ml 100ml 250ml RT 避光 试剂(B): Gram 碘液 10ml 100ml 250ml RT 避光 试剂(C): 脱色液 10ml 100ml 250ml RT 试剂(D): 复红复染液 10ml 100ml 250ml RT 避光 使用说明书 1份

常用血细胞化学染色原理及应用

常用血细胞化学染色原 理及应用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常用血细胞化学染色原理及应用 (1)过氧化物酶染色的原理和临床意义(POX) [原理]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胞浆中含有的过氧化物酶能将底物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新生态氧,它将四甲基联苯胺氧化为蓝色联苯胺。后者进一步变成黑色化合物,沉积于胞质内。 正常血细胞的染色反应: 1.粒细胞系---原粒大多数呈阴性反应,有点渴出现少量蓝黑色颗粒。自早幼粒致成熟中性郡城阳性反应,细胞月成熟,阳性越强。中性分叶核强阳性,嗜酸性粒细胞阳性反应最强,其阳性颗粒比中性粗大,有折光性。定位于胞质内。嗜碱性粒细胞呈阴性反应。 2.单核细胞系-原始单核呈阴性反应,幼稚单核及单核呈弱阳性,阳性颗粒少而细小,均匀分布,有时也可呈阴性反应。 3.红细胞系、淋巴细胞系、巨核细胞系、浆细胞系---均呈阴性。有的巨噬细胞可呈阳性。 (2)过碘酸-雪夫染色的原理和临床意义(PAS) [原理]过碘酸-雪夫又称糖原染色。胞浆内存在的糖原或多糖类物质(如黏多糖、黏蛋白、糖蛋白、糖酯等)中的乙二醇基经过碘酸氧化,转变为二醛基,与雪夫试剂中的无色品红结合,形成紫红色化合物而沉积于胞浆中糖原类物质所存在的部位。该反应称为过碘酸-雪夫(PAS)阳性反应。 正常血细胞的染色反应: 1.粒细胞系-----原粒细胞多呈阴性,至早幼粒至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呈阳性反应,并随细胞熟,阳性反应的强度逐渐增强。嗜酸粒细胞本身不着色,而颗粒之间的胞浆呈红色,嗜碱粒细胞为阳性反应,阳性物质为大小不一的紫红色颗粒。 2.单核细胞系---原单位阴性,幼单为(+)阳性反应,单核细胞为(+)~(++)阳性反应。 3.淋巴细胞系---大多数淋巴细胞为阴性反应,少数淋巴细胞可为(+)阳性反应。 4.红细胞系----红细胞系的各个阶段皆呈阴性反应。

甲苯胺蓝染色液(软骨专用)使用说明书

甲苯胺蓝染色液(软骨专用)使用说明书 货号:G2493 规格:100ml 保存:室温,避光,12个月。 产品说明: 甲苯胺蓝(Toluidine Blue O)是一种常用的人工合成染料,属于醌亚胺染料类。这类染料主要含有胺基和醌型苯环两个发色团,从而成色原显色。甲苯胺蓝中的阳离子有染色作用,组织细胞的酸性物质与其中的阳离子相结合而被染色。甲苯胺蓝不仅含有两个发色团,还含有两个助色团,能促使染料产生电离成盐类,帮助发色团对组织产生染色力,使切片上的组织细胞着色,可染细胞核使之呈蓝色;肥大细胞胞质内含有肝素和组织胺等异色性物质遇到甲苯胺蓝可呈异染性紫红色。甲苯胺蓝染色液(Toluidine Blue,1%,硼酸盐法)由于硼酸盐缓冲液呈强碱性,更利于组织细胞的着色。 操作说明:(仅供参考) 1、常规脱钙,包埋,固定。 2、石蜡切片入二甲苯2次,每次15min。 3、系列乙醇各1min。自来水洗2min。 4、入Toluidine Blue O Stain浸染15-20min。根据不同组织,染色时间不完全相同。 5、自来水洗2min,滤纸吸干水分。 6、丙酮分化至软骨细胞呈紫蓝色清楚可见。 7、逐级乙醇脱水。 8、二甲苯透明,中性树胶封固。 染色结果: 软骨、成骨细胞呈紫红色;背景呈淡蓝色。 注意事项: 1、第一次使用本试剂时建议先取1-2个样品做预实验。

2、针对于胃粘膜组织、软骨组织等较难着色组织的染色,浸染于甲苯胺蓝染色液的时间应相应延长。 3、为了您的安全和健康,请穿实验服并戴一次性手套操作。 相关产品: G3661甲苯胺蓝染色液(1%,磷酸盐法) G3662甲苯胺蓝染色液(0.5%,磷酸盐法) G3665甲苯胺蓝染色液(0.5%,硼酸盐法)

细菌的简单染色和革兰氏染色

实验细菌的简单染色和革兰氏染色一、目的要求 1、学习制染色片技术,学习简单染色的原理和方法。 2、初步掌握细菌涂片方法及革兰氏染色法步骤。 二、实验原理 细菌的菌体很小,活细胞的含水量在80%~90%,因此对光的吸收和反射与水溶液相差不大,所有观察其细胞结构必须染色。根据实验目的不同,可分为简单染色法、鉴别染色法和特殊染色法等。本实验只学习前两种。 简单染色法是利用单一染料对细菌进行染色的一种方法。此法操作简便,适用于菌体一般形态的观察。 革兰氏染色法是1884年由丹麦病理学家C.Gram所创立的,是细菌学上最常用的 鉴别染色法。革兰氏染色法可将所有的细菌区分为革兰氏阳性菌(G+)和革兰氏阴性菌(G—)两大类。该染色法所以能将细菌分为G+菌和G—菌,是由这两类菌的细胞壁结构和成分的不同所决定的。G—菌的细胞壁中含有较多易被乙醇溶解的类脂质,而且肽聚糖层较薄、交联度低,故用乙醇或丙酮脱色时溶解了类脂质,增加了细胞壁的通透性,使初染的结晶紫和碘的复合物易于渗出,结果细菌就被脱色,再经蕃红复染后就成红色。G+菌细胞壁中肽聚糖层厚且交联度高,类脂质含量少,经脱色剂处理后反而使肽聚糖层的孔径缩小,通透性降低,因此细菌仍保留初染时的颜色。 三、实验器材 菌种:培养24小时的大肠杆菌 染色剂和试剂:石炭酸复红染色液,革兰氏染色液(草酸铵结晶紫染液、卢戈氏碘液、95%乙醇、石炭酸复红液等),香柏油、二甲苯 器材和器皿:显微镜,酒精灯,载玻片,盖玻片,接种环,擦镜纸,吸水纸,火柴,小烧杯,玻片架、试管、小滴管等 四、操作方法 1、简单染色: (1)涂片:取干净的载玻片一块,滴一小滴生理盐水于载玻片中央,严格按无菌操作程序,挑取大肠杆菌于载玻片的水滴中,调匀并涂成薄膜。注意滴生理盐水时不宜过多;涂片必须均匀;涂布面积直径约1.5cm为宜;挑取菌种时切勿将培养基挑破。 (2)晾干:让涂片自然晾干或者在酒精灯火焰上方文火烘干。 (3)固定:手执玻片一端,让菌膜朝上,通过火焰2-3次固定(以不烫手为宜)(4)染色:将固定过的涂片放在搁架上,加复红染色1-2min。 (5)水洗:染色时间到后,用自来水冲洗,直至冲下之水无色时为止。注意冲洗水流不宜过急,过大,水由玻片上端流下,避免直接冲在涂片处。 (6)干燥:将洗过的涂片放在空气中晾干或用吸水纸吸干。 (7)镜检:先低倍观察,再高倍观察,并找出适当的视野后,将高倍镜转出,在涂片上加香柏油一滴,将油镜头浸入油滴中仔细调焦观察细菌的形态。 2、革兰氏染色: (1)涂片:涂片方法与简单染色涂片相同。

实验室做细胞常用的细胞固定及染色方法(详细)

实验室做细胞常用的细胞固定与染色方法 一、爬片前盖玻片处理方法 对于悬浮培养的细胞,在进行各种染色前常需先制备成涂片。为了保证细胞在长时间的染色过程中不从载玻片脱落,必须使其牢固贴附于载玻片上。在载玻片上涂布一层有助于细胞黏附的物质是经常采用的方法之一。能促进细胞黏附的物质主要有多聚赖氨酸、铬矾明胶等,这里介绍多聚赖氨酸的涂布方法。 1、将载玻片用玻璃专用洗涤剂(如Decon)浸泡5min,间或振荡。 2、用自来水冲洗5min。 3、以1%盐酸—70%乙醇溶液浸泡5min。 4、烤箱干燥(至此即可用于普通染色)。 5、多聚L-赖氨酸(1:10溶于去离子水)浸泡5min,振荡。 6、入60℃烤箱1 h,或室温过夜干燥(用于细胞化学、免疫细胞化学及原位杂交细胞化学)。 二、细胞固定常用方法 固定细胞的目的在于把组织和细胞的原有结构尽可能完整地保存下来,避免组织和细胞发生降解、自溶、腐败和变形等,使细胞和组织内的各种酶失去活性,防止细胞和组织的各种分子变性、解离,使细胞的化学物质和酶能准确定位,并在以后的处理和制片过程中亦不发生改变和破坏。同时,固定还可使细胞的各部分易于着色,适于观察、长期保存和分析。 1.固定组织、细胞的基本原则:尽可能选用新鲜培养物;根据检测工具、对象、目的和要求选择固定剂和固定方法。 2.培养物的准备和固定前处理:各种细胞培养物,如双盖片悬滴培养物、悬液培养物、单层培养物和盖片单层培养物都可作固定材料。对双盖片悬滴培养物和悬液培养物来说,常通过离心收集细胞,PBS漂洗2~3次后,备固定制片;对盖片单层培养物来说,将盖片从培养器皿中取出后,PBS液漂洗2~3次,以洗去血清和附着于细胞表面的残渣,备固定用。 3.常用固定液:常用的固定液分两类,一类是以单一化学物质配成的固定液,称简单固定液。主要有甲醇、乙醇、甲醛、醋酸、丙酮、戊二醛、苦味酸、铬酸、重铬酸钾、氯化汞、氯化镉、四氧化锇(锇酸)。另一类是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学物质配合成的固定液,称混合固定液。如Mueller固定液、Flemming固液、FAA 固定液、Carnoy固定液、Rossman固定液、Altmann固定液、Bouing固定液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