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是否有不同版本或不同的翻译版本?它们之间是否存在差异?

华严经是否有不同版本或不同的翻译版本?它们之间

是否存在差异?

一、不同版本的华严经:

1. 多种版本的存在

华严经有不同的版本,主要分为三个版本:中国大藏经版、韩国大藏

经版和日本脱北版。这些版本在经文篇目、注释和排列等方面存在一

定的差异。

2. 不同版本的经文篇目

不同版本的华严经在经文篇目上可能会有所差异。以《百丈清規疏鈔》为例,该版本将华严经设为一部独立的经典,对经文进行了重新划分

和注释,与其他版本存在一定的差异。

3. 注释和排列的差异

不同版本的华严经在注释和排列上也存在一些差异。比如在《华严经

玄义记》中,注释对经文的解读和理解与其他版本有所不同。而在排

列方面,《大佛顶首楞严经玄义记》将经文按照逻辑顺序排列,而其

他版本则可能存在排列上的差异。

二、不同翻译版本的华严经:

1. 早期的翻译版本

早期的华严经翻译版本主要有《大方广佛华严经》和《佛说大乘华严

宣说三昧经》。这些版本在翻译风格和文学表达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2. 近代的翻译版本

近代的华严经翻译版本主要有日本学者玄奘、日本学者空海、韩国学者律词等人的翻译版本。这些版本在翻译方法、语言风格和修辞手法上存在一定区别。

三、版本和翻译的差异及影响:

1. 经文解读的差异

不同版本和翻译的华严经对经文的解读和理解可能有所差异。不同的注释和翻译会对经文进行不同程度的解释和诠释,导致读者对华严经的认识存在一定差异。

2. 文学表达的差异

不同版本和翻译的华严经在文学表达上也存在差异。不同的翻译者和注释者在对经文进行阐述时,会运用不同的修辞手法和语言风格,使得经文的表达方式和效果有所不同。

3. 地域文化的影响

华严经在东亚地区广泛流传,不同地区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也会对版本和翻译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中国大陆、台湾、韩国和日本等地的华严经版本和翻译,都受到当地文化传统的影响,呈现出各自的特色和风格。

综上所述,华严经的版本和翻译问题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不同

版本和翻译的存在会对经文的解读、文学表达以及地域文化的传承产生影响。因此,在研究和阅读华严经时,我们应该多角度、多版本地进行对比,以更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华严经的内涵与价值。通过学习和研究华严经,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佛教智慧的精髓,拓展我们的思维和人生视野。

佛教和道教的区别

佛教和道教的区别 佛教和道教的区别 1、佛教和道教区别 (一)对待生和死的态度。佛教追求的目标是“涅磐”,脱离生死轮回。佛教认为,人生是苦。生是苦,死是苦。而且这种苦是没有尽头的,是在一个循环往复、不到头的生死轮回中。只有实现涅磐,才能脱离生死轮回。那么怎样实现涅磐呢?就是人要“觉悟”。佛者,觉也。说到底,就是对人生是苦的觉悟。佛教认为,当你真正认识到人生是苦的时候,你就“觉悟”了。佛教的核心思想就是这个。道教对人生总的来说持积极的、正面的态度。这是道教与佛教乃至其他宗教的最大不同之处。比如,基督教认为人生来就带有原罪,人生下来就要赎罪,佛教认为人生是苦。就是通过修炼达到不死,长生不老。道教修行秘诀中有一句话,“顺成人,逆成仙,全在阴阳颠倒颠”,就是道教对如何取得长生不老的方法。这句话是源自中国的五行理论,而五行理论又是中医的基础理论。(二)道教与佛教的最大区别就是,“道曰今生,佛说来世”。佛说来世,劝世人忍耐,所谓今世作孽,来世偿还,这辈子凄惨,可能下辈子不再受苦,简单地说,它的宗旨是,把希望寄托在来世. 而道教则完全不同,所谓修炼成功的第一步就是长生不老,道教讲究今世,

信道则信永生,来世的事来世讲,反正今世就要成不灭。和尚需禁欲,心中只有佛,死后坐化,留舍利,莲花宝座重生;道士的要求则不是那么严,且更实际,有助人的信念,讲究修炼,最后羽化飞升。(三)基本区别在于:道教主张以生为真实,追求延年养生、肉体成仙。道教认为,人的生命由元气构成,肉体是精神的住宅,要长生不死,必须形神并养,即有"内修""外养"的工夫。与道教相反,佛教主张"无生",认为现实对一切来说都是苦海。对现实,人们是无能为力的,所以只能忍受。要忍受,必须放弃各种欲望,把希望寄托在来世上,要追求超脱生死轮回的"苦海"而进入涅般木(无苦的极乐世界)。可见,道教主张对现实生活的追求,而佛教则主张舍弃对现实物质的追求,注重的是精神的修持和对来世的向往。佛教以其悲天悯人的情怀,弃恶杨善的教条,因果轮回的法则还是令人敬佩的,也是佛教的生命力所在对比于伊斯兰和基督教,佛教少了一些野蛮的排他性,多了出世性。佛教更像是一朵娇嫩而精致的莲花。(四)命本源应该来自易经及河图洛书等中。在小乘佛法里,四分律规定,佛教弟子,无论在家还是出家,不能算命、卜卦、风水等等。大乘佛教,佛陀在《梵网经菩萨戒本》也是规定不能做这些的,被称为邪命。但是佛法在中国,有中国的特色,中国人向来信命,易经本来就是从占卜而来,所以孔夫子就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中国的几千年的文化,实际就是周易文化,

太原崇善寺旅游景点介绍

太原崇善寺旅游景点介绍 (崇善寺山门作者:道无为) 崇善寺是一处隋末唐初创建的佛教寺庙。历史上经多次扩建曾显赫一时,至清代崇善寺毁于一场大火,现仅存大悲殿、山门、钟楼、东西厢房。大悲殿是一处明代的标准建筑,殿内塑有千手千眼11面观音、千钵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三尊塑像高达8.5米,为明代彩塑艺术的珍品。寺内还珍藏着大量宋、元、明版藏经,两册释迎牟尼应化事迹画册和善财童子五彩画,至今色泽艳丽,为名家手笔。 景点信息 景区级别: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崇善街9号 门票:2元 开放时间:8:00-17:00

景区相关服务设施:景区门口有停车场,不收费;加油站在火车站旁边;景区附近有家普康医院;五一广场周边工行、农行、邮政储蓄都有。 交通:崇善寺距离火车站较近,步行10分钟即可到达;也可以在太原市内乘坐3、4、102路公交车前往。 周边景区:太原文庙太原纯阳宫双塔寺 旅游小贴士 崇善寺是山西佛教协会所在地。 景区地图 景区方位交通示意图 景区相关资料 一、崇善寺概况 崇善寺在山西太原市东南隅。创建于唐。初名白马寺,后改延寿寺、宗善寺,明代又改崇善寺。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三子晋恭王朱为荐其母高皇后,就

该寺旧址大事扩建,南北长550米,东西长250米,总面积达14万平方米。 寺内大雄宝殿居中,面宽九间,高达30余米。殿堂楼阁、亭台廊庑数近千间。清同治三年1864年大部份建筑毁于火。现存崇善寺的局部,包括山门、钟楼、东西两厢和大悲殿,亦自成格局。后为大悲殿,面宽七间,进深四间,重檐歇山顶,为明代最完整、最标准的建筑,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前檐安有隔扇,背面装有板门,殿内设天花板,檐下有斗拱承托屋檐,瓦顶黄绿色琉璃剪边,瑰丽壮观。殿内中间的神台上供千手千眼十一面观音;左边是千钵文殊菩萨,右边是普贤菩萨,像高85米,比例适度,衣饰流畅,完好无损。寺内还珍藏有宋绍定四年宋版碛砂藏经(全部)、元版藏经(部分)、明下统五年明版北藏经(全部)、明成化八年赤金写德华经七卷、明嘉靖三十年南藏经(全部),此外,还保存上下两册释迦如来应化事迹和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五彩画(这些画册,虽是明代作品,但色彩艳丽如新,十分吸引人),明洪武二十四年铸造的铁狮一对,明正统十四年铸造的大钟一口,这些都是研究中国宋、元、明各代艺术的宝贵资料。 (古寺烛香作者:道无为) 二、崇善寺历史 崇善寺,初建于唐,名白马寺,后改称延寿寺、宗善寺,后来又叫新寺。据记载,那是因为崇善寺是在原有旧寺的基础上大兴土木,重新修建的。崇善寺新寺的

汉藏佛教文献编目特征对比研究

汉藏佛教文献编目特征对比研究 摘要:汉藏文佛教文献浩如烟海,种类繁多,历史上多有各种形式的编纂和汇集,对比两种文本的文献,二者的编目特征也都不尽相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汉藏文《大藏经》的编目。本文通过主要对汉藏两种文字的《大藏经》编目特征进行对比,同时兼顾两种文字其他藏外文献的编目比较,从而探究出汉藏佛教文献编目特征之间的相似和区别。 关键词:汉藏;佛教文献;编目特征;对比 佛教创始以来,经过历史上数次经典结集,产生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并同时也有了初步的编目汇总工作,例如将藏典分为经、律、论三部分,就是最初最简单的一种编目分类。随着佛教传播进中原和西藏,汉藏两种文字的佛教文献也经过翻译而产生。在佛教文献的数目与日俱增的同时,无论在印度,还是汉藏两地,不同的文献载体也相继出现。从最初的贝叶树皮,到后来广泛使用流通的纸质本,还有记述于金、石等之上的文献,以及近代胶片、磁盘等新型文献承载方式,各不相同,而且从来源上又经历了讲诵、誊抄、刻印等不同途径,所以呈现出千差万别的局面,因此对于海量庞杂文献的编目就显得尤为重要。其实,早期佛教的僧侣们就已经意

识到了分类、归纳和总结佛教文献的重要性。如在第一次经典结集时,就先分出了经藏和律藏,随后的历史发展中在经藏之下又分成五个经集部类,即五阿含――长阿含、中阿含、杂阿含、增一阿含、小阿含。同时,论藏也逐渐的结集成形,从而初步奠定了佛教文献三藏的基本格局。然而由于佛教内各个部派的分化与整合,以及最后大众部和上座部的决裂,僧侣们对于不同佛教文献的理解与认识也发生了分歧,于是对佛教文献又在经、律、论三种基本分类上,开始区别大众部和上座部的属性划分。上座部佛教对于很多大众部佛典都不承认,而大众部佛教虽然对上座部多有批判,但却承认其大部分典籍,所以在大众部佛教文献分类中包含并保留了上座部的佛教文献。大众部佛教也就是后来的大乘佛教,逐步发展壮大,广泛传播,并贬抑上座部称其为小乘。因此随着大乘佛教传入中原与西藏,汉、藏两地的佛教文献编目自然也继承了之前的基本格局,即先区别大小乘,再划分经、律、论。 汉文佛经翻译在汉代佛教传入时就一同开展了,据费长房《历代三宝纪》记载,到了曹魏时代,僧人朱士行就已编纂出最早的汉译佛经目录――《汉录》。但其文早已遗失,而且《高僧传》中朱士行的传记里并未提及此目录,故有疑为后人托名伪作之嫌。其后,见诸史载的佛经目录陆续出现,但也都已佚失。现存可见全貌的最早佛经目录,是由南朝齐

古代翻译史中的玄奘

古代翻译史中的玄奘 翻译是人类文化交流的一项重要活动。在古代,语言和文字的 不同限制了文化交流的范围。然而,一些突出的人物通过翻译使 得东西方文化得以交流。其中玄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翻译家,他 们在古代翻译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一、玄奘的生平 玄奘是一个与佛教密切相关的人物。他的原名叫陈玄靓,生于 6世纪中国陕西省渭南市。他从小就表现出对佛教的浓厚兴趣,后来成为了一个僧人。他认为如果要真正理解佛教的精神,那么必 须熟悉原始的佛经,他因此努力学习梵文,希望了解原汁原味的 佛教经典。然而,那个时代的中国并没有人可以为他翻译佛经, 他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于是他决定亲自动身前往印度寻 找这些古老的经典。 公元629年,玄奘离开了家乡,踏上了长达17年的求经之旅。他来到印度,不断寻找佛教经典,并将这些经典翻译为汉语。他 在印度学习了梵文,也学习了佛教的其他方面,并结交了很多来 自印度、伊朗、中亚等地的学者。

公元645年,玄奘抵达中国的西安,带回了华严经等三百多万 字的佛教经典,他的学问和勇气受到了很多人的钦佩。他后来还 创办了大雁塔,将出版物和图书投入其中,为后来的学术研究和 文化传承建立了非常良好的基矗。 二、玄奘的意义 玄奘的旅程和成就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首先,他的旅程通过 翻译佛教经典,将印度佛教文化引入中国,起到了连接这两个文 化圈之间的桥梁作用。他的译文使得中国人能够领悟佛教的精神,并将佛教文化融入到了中国的思想和信仰体系学中,也促进了汉 传佛教学说的发展; 其次,玄奘的成就通过翻译文化交流,使得中国文化在世界上 扩大了影响力。他的翻译让印度书面语言的最纯粹的东西被传到 了中国——这也是让中国的学者有机会了解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 文化内容,为中国的文化发展留下了重要的痕迹; 最后,作为一位求经远行者,玄奘还拓展了人们对于世界的认知。他经历了长年的行走,跨足了不同的国度和文化,所以他的

百年沉淀 希世珍藏

百年沉淀希世珍藏 将山东省图书馆馆藏以时代来区分,可分为古代文献、近代文献、现当代文献3大部分。其中古代文献中的特色馆藏主要有:海源阁专藏、易学专藏、佛藏、齐鲁地方文献、金石拓片;近代文献中的特色馆藏有:解放区书刊、“满铁资料”;现当代文献中以鲁版书刊、轻工、医药、哲学、化工、电子技术等中外书刊为收藏重点。这里主要介绍古代文献、近代文献中的特色馆藏。 一、海源阁专藏。 “海源阁”是晚清著名四大藏书楼之一,其藏书于民国二三十年开始散佚。山东省馆所藏主要以1945年济南绅士辛铸九、苗兰亭、张蔚斋等人捐赠为主,另外王献唐任馆长时零星购置的几种。 二、易学专藏。山东省馆易学专藏按照来源的不同,可分为两部分:一是该馆历年来零星入藏的易类书籍,约700种左右。二是卢松安捐赠的“易庐易学”藏书980余种1064部3534册,其中比较珍贵的版本有元代吴澄撰《周易纂言外翼》,内有元版、明版各一部;明代何楷撰《古周易订诂》,传世多为清乾隆版,此为崇祯溪邑文林堂刻本;清光绪永盛斋刻刘一明《??易考》,传世亦不多见。

山东省馆的易经专藏,是海内外屈指可数的一座易经文献宝库,共收入易经文献1240种(上述两部分有重复者),2205个不同版本,近1万册。其收录范围为古今中外对易经进行注释、论说、考订、图解者,以及专著、古易、易纬、易占等类书籍。 三、齐鲁地方文献专藏。 包括山东地方名人手稿、齐鲁方志、山东革命文献、“满铁资料”等几部分。 1、山东地方名人手稿。在山东省馆善本专藏中,有关齐鲁先贤著述的收藏非常宏富,且多为稀见珍本,如蒲松龄《聊斋文集》手稿,张笃庆《厚斋自著年谱》,李文藻《恩平程记》等,都是研究齐鲁文化的珍贵资料。在善本古籍中,还保存有王士祯、刘墉、丁耀亢、桂馥、许瀚、高凤翰等许多齐鲁名人的手迹。 2、齐鲁方志。包括旧志、新志两部分。海内现存齐鲁旧志约640种,山东省馆馆藏为528种,占82.4%。其内容涉及范围之广,覆盖全省各地。现存最早记载古齐地的方志为元代于钦撰《齐乘》六卷《音释》一卷,该馆藏有其乾隆刻本。在馆藏528种方志中,有善本58种,《(万历)兖州府志》为海内孤本。 3、山东革命文献。建国初期,该馆从胶东、渤海、鲁中、鲁南等老解放区的党、政、军机关的图书资料室,搜集了大批革命文献。加上后来零星搜集,使省馆所藏革命文献图书有6000余种13600余册;

道教与佛教的区别和联系

道教与佛教的区别和联系 道佛两教,一个是中土文化,一个是外来文化,但二者在中国哲学、宗教进展史上,却有着大致相同的兴衰经历。佛教于东汉时期传入中国,道教亦在现在发生,二者又都经魏晋南北朝的蕴酿发育,到隋唐而繁荣并盛。此种情形,从来引发人们的浓厚爱好,尤其是两教之间的彼此抗争、互不相让的关系备受研究者的关注和探讨。但是,在互不相让的另一面,是彼此融摄,这是二者得以并存,进而繁荣共昌的要紧缘故,亦是道佛二教关系的一个极重要的方面。 一、道教摄取了佛教的名相术语 道教在建构自己的辨思哲学时,大量地吸收了佛教的方式和范围,但是这些范围却是依照道教自身的需要进行改造的。隋唐的道教学者一方面发挥道教的兼容特性,深切纳佛;另一面他们的道教主体意识也很强,他们要因循其本,再博采他说。他们的主旨是,借佛教的名相术语阐扬老庄的思想,进而使老庄思想依照宗教进展的实际需要得以提升,达到安身立命的目的。 (一)佛性说。道教有“道性说”,佛教有“佛性说”。把宇宙本体作为某种抽象的本质来看,并非佛教的独创,初期道家把道确信为万物的最高规定性,已经具有了这种抽象力。但是,“道法自然”,道“出于自然”,当“自但是然”被明白得为道的最大体特性并与人性

论联系起来时,“道性”便应运而生,道性即指人性之“自然”。这在东汉时产生的《老子想尔注》中就明确地表述出来了: “道性不为恶事,故能神,无所不作,道人当法之。”(“道常无为而不为”注)“道性於俗间都无所欲,王者亦当法之。”(“无名之朴,亦将不欲”注)“不为恶事”,“与俗间都无所欲”,确实是要顺其自但是然道性,“道常无欲,乐清静,故令天下常正”(“无欲以静,天地自正”注)。道教发明了“道部”,却没有专门好的发挥,被六朝时期蓬勃兴起的佛性说取而代之。佛教自竺道生倡“一阐提人皆有佛性”说以来,加上《大乘涅盘经》被翻译过来,佛性说慢慢成为佛学主流思想。其谓“佛性”,乃指“真如法性”,即抽象的宇宙本体。作为一种本体论学说,它是将印度诸法实相说结合魏晋玄学本体论而产生的。作为一种修道论,它关切终极的抽象宇宙本性与有生灭的具体的人物有何关系,真理翻译的《佛性论》说: “问曰:佛何因缘说于佛性?答曰:如来为除五种过失,生五功德,故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 六朝到隋唐,道教大讲道性说,确实同意了佛性说阻碍。但道教并非在本体论意义上,而是在修养论方面同意了佛性说。魏晋六朝,道教奉行外丹学说,其中虽有修炼身心的内容,其要紧目的只在于以清静不动之心神迎受永久不朽的道,并无明确地认定客观的道与主观的精神有着某种直接同一性,而佛性说却完成了这方面的论证。道教本来讲道体论,但为了说明道体与人性之间的关系,也提倡道性说。《常清静经》强调“真常得性”,《升玄经》主张“思维别离,得其真性”,

论道安的佛经翻译与解释理论的学术启迪

论道安的佛经翻译与解释理论的学术启迪 道安(319-386)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佛教大师,他以佛经翻译、讲解、注释、合编而著称,其所著佛经翻译与解释理论可以为今 人所借鉴和学习,对于翻译与解释有一定的学术启迪。 首先,道安在佛经的翻译上有独特的理论和实践方法。他强调 要将佛教经典的精神实质传达出来,而不是直译。例如,《法华经》第七卷,他写道:“道德之言,非以文字为宗,而意有所追求也。”这是说,佛教经典不是为了文字而存在的,它们的存在是为 了传递智慧和精神。而道安则认为,翻译者的任务就是将这种精 神实质传达出来。因此,他采取了一种自然而然的翻译方式,不 是一味地按字面翻译,而是注重意境和语感,在文化差异、词汇 语法、逻辑等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调整和变化。这一点对于今人在 翻译与翻译工作中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其次,道安在佛教经典的注释方面也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他提 倡注释,注释要注重传递佛教的思想,不仅局限于语言或文字的 解释,而是要阐明经典的思想核心。因为佛教经典的思想跨越了 时空,存在不同解读和理解方式,注释可以使人更好地理解经文,具有深刻的学术价值。他在注释《华严经》时,提出了“易于学习、容易理解、便于记忆、意义深远的”原则,即所谓的“四教”。这种

注释方式,既满足了佛教的宗教需求,也提升了佛教经典的文化 价值。 再次,道安在佛教义理方面也有独到之处。他提出了“三教”、“两元”、“阴阳”、“五行”等重要佛教概念,有助于佛教思想的深入 学习和理解。其中最重要的是“三教”——“分别义、顺义、圆通义”,道安讲解了佛教经典中的“三教”,这也是一些佛教教派的基础理论。他不仅仅是传统的理论家,还拥有很高的实践能力;他推广 了佛教教义,鼓励人们去应用佛教思想,这也是经文中智慧的体现。他讲解佛教义理时,一方面注重传统文化传承,另一方面又 将佛教思想与当时的中国文化、哲学相结合,使佛教能够更好地 传入中国。 最后,在今天的社会背景下,佛教思想及其经文的学习,对于 我们解决日常生活经历中的问题,提高当代的精神文化修养,具 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道安的佛经翻译与解释理论,不仅有助于我 们更好地理解佛教经典,也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华传统文化。对于 今人,我们可以从中汲取佛教教义的精华,通过佛教的智慧,提 高自己的精神境界。而在翻译与解释学习方面,道安的翻译理论 方法可做为指导和启示,为我们的工作学习提供一定的帮助。

早期汉译佛典语言研究

早期汉译佛典语言研究 早期汉译佛典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之一,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早期汉译佛典语言的研究,是探究中国古代翻译文化和佛教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了解当时社会文化和语言演变的参考之一。本文将从语言表现手法、语言转换模式、文字标点符号等角度入手,举5个例子,探讨早期汉译佛典语言的特点。 一、语言表现手法 早期汉译佛典语言具有浓厚的文学色彩,采用的是具有对比效果的对仗句式。例如《金刚经》中“诸法无我”一句,汉译本采用“一切法门,悉无自性;所言诸法,无有自者”表达,既保留了原文的字面意思,又与传统的文学范畴相契合。 在早期汉译佛典中,语言表现手法还表现在一些修辞手法上。例如《法华经》中宝瓶喻法,讲的是一瓶毒药,但是在经文中宝瓶扮演了一个象征本质的角色,使得宝瓶和毒药都成为了特殊的符号,表现出了一种高度的修辞手法。 二、语言转换模式 早期汉译佛典的语言转换模式,是从印度原始语言转换而来,又融合了中国汉语语言习惯而产生的变化。这种语言转换模式比较复杂,常常涉及到音、形、义等多个方面。 例如,《大般涅槃经》中的“妙观菩萨”一词,在印度梵语中

“妙观”是“mahāyāna”的译音,为了方便汉语阅读者的理解,汉 译经师加入了汉语表音的“菩萨”一词,形成了“妙观菩萨”的翻译。 三、文字标点符号 早期汉译佛典使用的文字标点符号与现代汉语使用的标点符号有很大的差异。在没有提供形态指示的前提下,标点符号在早期汉译佛典应用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例如,在《金刚经》翻译中,为了保持原文的韵律,经文中没有标点符号,将整篇经文看成一个完整的句子。这种表现手法,也带来了考古学和语言学上的一些意义。 四、语言对比 对比是早期汉译佛典语言研究的一种重要手法,早期佛经翻译中涉及到了许多反复出现的词汇,通过对比这些词汇在不同翻译版本和时期的表现,有助于了解这些词语在语言演化和文化传承中的变迁。 例如,《大方广佛华严经》中的“法藏菩萨”,在不同的版本中表现不一,有时候是“藏法菩萨”,有时候是“法藏大士”,但无 论怎样表现,都能表达一种相对稳定的概念,即道理和“藏”,也反映出佛教信仰中对这个概念的重视。 五、语言意象

修改的古诗

修改的古诗 其实现今流传下来的许多诗词,乃至书籍,都有经刊刻者、编撰者、后世之人改动的可能。 许多名诗都是在宋朝被修改的,或者在宋朝才出现了另外的版本,如《将进酒》、《黄鹤楼》等,甚至同为宋人的苏轼之《题西林壁》,也被宋人篡改。大概宋人自持才华,所以自然对前人诗词,就看不“顺眼”了,加以修改是常事。 但不得不佩服宋人的才华,这些修改过的版本,流传到今,都已经成为了“不可动摇”的经典。 如李白那首妇孺皆知的《静夜思》,在宋蜀刻本《李太白文集》中,其全诗如下: 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而今版的《静夜思》如下: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宋代蜀刻本《静夜思》中,是“看月光”、“望山月”;今版是“明月光”、“望明月”,二字之差,诗义有无改变,值得商榷。 在我看来,两者各有所长。 宋蜀刻本《静夜思》“看月光”、“望山月”,更着重反映了李白个人的生命体验和情感体悟。 看见月光,以为是霜。进而望“山”月,起思乡之情。

其实两版就二字之差,最关键的改动就在于“山”字,“山月”这个意象,比较有局限性,只限于独特的环境中才能引发共鸣,比如没有山的地方,如何望“山月”?但它是李白个人当时的真实体验和所见景象,且画面感较强,别具意境。 而今版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明月”就没有“山月”的环境局限性,因为无论是在海上,还是在山区,亦或高原,还是江南塞北,都能举头“望明月”。 一言以概之:宋蜀刻本《静夜思》抒发的是个人的生命体验,而今版《静夜思》则具有一种普适性的生命体验。这正是一字之差,其义立变。 《题西林壁》此诗,初见于苏轼自撰的《东坡志林》,权威性毋庸置疑。 苏轼原创版: 横看成岭侧成峰,到处看山了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今版: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原创与今版,差别在于第二句。 其实除了今版,还有多个版本,存在差异,且都在第二句。 如: 《苏东坡全集》:“远近高低无一同”

古籍版本知识:版别、结构、版式、装帧、名词术语、演变、发行史

古籍版本知识:版别、结构、版式、装帧、名词术语、演 变、发行史 2011-01-02 21:38ZT古籍版本知识 古籍的版别从总体看来,历代流传下来的古籍分为抄写本、刻印本两类,抄写本即人工抄写的图书,刻印本即采用雕版印刷或活字印刷的图书。但具体区分,又有种种不同的版本名称。z h{,.c (1)按照写刻的不同情形,可分为写本、影写本、抄本、精抄本、稿本、彩绘本、原刻本、重刻本、精刻本、精刻本、修补本、递修本、配本、百衲本、邋遢本、活字本、套印本、巾箱本、袖珍本、两截本、石印本、铅印本等等。 写本早期的图书,都依赖于抄写流传,雕版印刷术普及之后,仍有不少读书人以抄写古籍为课业,所以传世古籍中有相当数量是抄写本。宋代以前,写本与抄本、稿本无较大的区别,但宋元以后,写本特指抄写工整的图书,例如一些内府图书,并无刻本,只以写本形式传世,像明代《永乐大典》、清代《四库全书》以及历朝实录。 影写本明清时期,藏书家为保存稀见宋元版书原稿,雇请抄手,用优良纸墨,照原样影摹下来,版式、字体往往与原本相差无几,这样的写本被称作影写本,又叫影抄

本。其中以汲古阁毛氏影宋写本最为著名。 抄本精抄本由于工抄写的图书,非抄写者亲撰。其中抄写精美,字体工整的称为精抄本。 稿本已经写定尚未刊印的书稿,称为稿本。其中,由作者亲笔书写的为手稿本,由书手抄写又经著者修改校定的为清稿本。稿本因其多未付梓,故受人重视,尤其是名家手稿及史料价值较高的稿本,一向为藏书家珍爱。 彩绘本以两种或两种以上颜色绘写的图书。多用于插图或地图较多的图书,如民间流传的《推背图》等。 原刻本据原刻本重印的图书。其中凡版式、行款、字体依照原刻本摹刻的,称为仿刻本、翻刻本、覆刻本、影刻本;对原刻本内容进行增删校订或添加评注的,则称为增刻本、删刻本、评注本。 精刻本指校勘严审、字体工整、纸墨优良的刻本。其中请名人书写上版的刻本(多在书版上留有姓名)称为写刻本。 修补本递修本将旧存书版重新修整、补配之后印出的图书称为修补本或重修本。有的书版保存时间较长,历经多次修补,则称递修本。如果宋朝书版经过宋、元、明三朝修补的,则称为三朝递修本或三朝本。 配本将不同地区的书版,配合起来印成一种完整的书,称为配本。如清代金凌、淮南、江苏、浙江、湖北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