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和非民生财政支出对消费的影响.docx

民生和非民生财政支出对消费的影响.docx
民生和非民生财政支出对消费的影响.docx

民生和非民生财政支出对消费的影响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发生和欧洲债务危机不断深化,全球性经济结构的调整宽幅振荡,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剧烈变化,进出口形势日益严峻,依靠出口需求、投资需求推动经济发展的传统模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批判和质疑,强化消费需求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则成为国家和政F新一轮改革的重点。有很多方式和渠道可以被用来强化消费需求,其中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具体表现为扩大政F财政支出。但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之前,有些关键性的问题被忽略了,那就是来源于纳税人的大量财政资金最终被用在什么地方、什么领域,是否可以促进各类居民消费,是否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在这种背景下,本文探究了影响各类居民消费的多种因素,并重点考察了民生财政支出和非民生财政支出对各类居民消费的影响。

财政支出与居民消费的理论分析

财政政策与居民消费的关系在国内外都是一个比较有争议的问题,从理论上来讲,政F财政支出可能会对居民消费产生两种截然相反的效果:一种是它会挤入居民消费,另一种与之相反的效果是它会挤出居民消费,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替代关系。(一)挤入效应根据凯恩斯的需求管理理论,出现产出过剩消费不足时,政F支出的增加便是有必要的,它的增加会弥补这种不足,从而促进生产,并且这种促进作用是以数倍作用于所增加的政F支出,最终将促进经济发展、国民收入和居民消费的增长。在相关的实证研究方面,Murphy

(20XX年人口抚养比、养老保险覆盖率、失业保险覆盖率、文盲率等。模型设定为:其中lconosumei,t表示当期居民消费,lconsumei,

t-1表示前一期居民消费,lminshi,t-1、lnonminshi,t-1分别表示前一期民生财政支出、前一期非民生财政支出,lconsumei,t-1表示前一期人均居民收入,lhousepricei,t-1表示住房价格,lchildi,t-1、loldi,t-1分别表示儿童抚养比、老年人口抚养比,leminsurancei,t-1、loldinsurancei,t-1、lwenmangi,t-1分别表示失业保险覆盖率、养老保险覆盖率、文盲率,β表示各变量对当期居民消费的影响,εi,t 表示误差项。本文在进行实证分析时采用省级面板数据,在进行回归分析时,将固定效应模型(FE)和随机效应模型(RE)进行比较,并采用 Huasman 检验方法判断哪种模型更适合进行回归分析。为探究两类财政支出对不同类别的消费的影响,本文将因变量居民消费细分为八大类,包括食品(lshipin)、衣着(lyizhuo)、居住(ljuzhu)、家庭设备及用品(lnaiyong)、交通通信(ltongxin)、文教娱乐(lwenyu)、医疗保健(lyiliao)、其他。在自变量的选取上,本文将政F民生财政支出(lminsh)定义为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科学研究、社会保障及政策性补贴等方面的财政支出,非民生财政支出(lnonminsh)为除此之外的财政支出。在控制变量的选取上,把人均收入、住房价格、儿童抚养比、老年人口抚养比等作为控制变量。

(二)数据来源和分析本文选取我国30个省份(XXX、港澳台地区除外)进行分析,分析区间为20XX年。鉴于部分变量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存在滞后的特征,因此,本文选取财政支出和人均收入的滞后

一期进行分析,其它变量则选取当期数据。此外,鉴于变量的数值较大,因此,对各个变量取对数。各个变量的统计特征如表1所示。全国财政支出和居民消费情况。就财政支出而言,投资于民生的资金占比为36.12%,非民生类的资金占比为63.88%,比民生资金高出76.85%。就消费类别而言,耐用消费品的支出数额最高,其他类别商品的支出差别不大。区域财政支出和居民消费情况。无论是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还是西部地区,其民生支出占比和非民生支出占比均比较接近,和全国整体占比基本相符。就居民消费而言,西部地区居民对耐用消费品的支出比重较高,东部地区中通讯和交通消费类支出占比较高,中部和东部地区在教育文化和娱乐方面的支出较高,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花在衣服类上的支出较高。城乡居民消费情况。对于农村居民来说,其在居住和耐用消费品上的支出占比高于城镇居民,而城镇居民在通讯、文娱以及衣服类上的支出占比高于农村地区,其余方面的支出在城乡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三)回归结果分析整体回归结果分析。如表2所示,根据分析结果可得,各类别财政支出对整体居民消费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民生类财政支出和居民消费不存在显著关系,而非民生类财政支出和居民消费存在显著的挤入关系。由此可见,当前我国凭借大量的财政支出,有力推动了经济建设,进而带动了经济增长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对于居住类消费来说,民生类财政支出的挤入效应显著,但对交通通讯类、文娱类支出,挤出效应则十分显著,之所以产生这样的差异,原因可能在于消费的本质与用途存在差异。非民生类财政支出和

居住、交通通讯、衣服以及医疗类消费支出的挤入关系十分显著,这表明宽松的财政政策能够增加社会需求,带动生产的提高,进而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改善其消费水平。人均收入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程度最高,这表明要想增加居民消费,应当大力提升其收入水平。房价和居民在耐用消费品、交通和通讯、文化教育方面的支出存在显著的挤入关系,但对居住类消费支出不存在显著关系。随着儿童抚养比的增加,居民消费支出显著降低,原因在于居民更加重视对孩子未来接受的教育质量,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以及金钱投入增加较多。随着失业保险覆盖率的增长,居民其它包括居住、耐用消费品在内的消费支出会相应地减少,挤出效应比较显著。随着养老保险覆盖率提高,居民消费支出增长显著,原因在于养老保险能够为消费提供一定程度的安全保障,促使其能够放心进行消费,从而提高其消费支出。分区域回归结果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可得:影响东部地区居民消费最显著的变量为失业保险覆盖率,中部地区则为人均收入,西部地区则是居民的消费习惯以及政F的非民生类财政支出。这充分反映了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发展水平。民生类财政支出和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以及西部地区的居民消费均无显著关系,和整体分析时的结果相近。非民生类财政支出仅对西部地区居民消费影响显著,且影响方向为正,这表明非民生类财政支出仅对西部地区居民消费具有显著推动作用。就收入的影响而言,收入仅对中部地区居民消费影响显著,东部和西部地区均无显著影响。对于西部地区来说,其居民收入处于较低水平,仅能够应付日常生活必须支出,再加上经济发展滞后,难以

为居民提供有效的供给,这使得居民更愿意将其收入用于储蓄。就商品房价格而言,该变量对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居民消费无显著影响,对西部地区居民消费影响显著,且和整体分析结果相近。就失业保险覆盖率而言,该变量对东部地区的影响程度和方向与总体分析时相符,也就是随着失业保险覆盖率的增加,居民消费的被挤出效应越显著,但对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影响不大。就居住类消费支出而言,民生类财政支出对其挤入效应显著,且西部地区最大,中部地区较低。非民生类财政支出对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以及西部地区居住类消费均无显著影响,和总体回归分析结果不相符。

就耐用品而言,民生类财政支出对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以及西部地区该类支出的影响均不显著,和总体回归分析结果相符。非民生类财政支出仅对西部地区的挤入效应显著,原因可能是耐用品消费支出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稳定性,与政策的关系并不密切。针对食品类消费支出而言,民生财政支出只对东部省份的食品消费具有促进作用,对中西部省份的影响则较小。非民生财政支出对东部、中部、西部省份的食品消费支出影响都不显著,这说明食品更多属于居民生存所必需的消费,受政策影响也较小。针对通讯和交通消费支出,不区分东中西地区时,民生财政支出对居民的通讯和交通消费支出具有显著的挤出效应。进行区分之后,民生财政支出对居民通讯和交通消费支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东西部地区,也存在显著的挤出效应。非民生财政支出对居民通讯和交通消费的挤入效应主要体现在西部地区,可能是西部地区以前的交通和通讯设施非常落后,而非民生财政支出为西部地

民生财政的思考

民生财政的思考 【内容提要】民生财政是“人本财政”,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财政框架的基本内容。近年来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教育、社会保障、就业等民生项目的投资呈现大规模增长,成为我国预算安排的重点和亮点。要推进民生财政,既要增加财政投入,更要加强制度建设。 【关键词】民生财政政府公共服务制度保障 正文: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体现,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同时,明确提出了改善民生的六大任务。改善民生既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人民政府的基本职责。财政作为国民经济综合管理部门,要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将科学发展观落实到财政改革和财政建设之中,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共享公共财政的雨露。 一、民生财政的内涵 简单说,民生就是与人民的生计有关的、牵涉到每一个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事项。民生财政,用经济学的语言表述即促进经济增长基础上的国民消费水平提高,防范消费差距过大,推进基本消费平等化,增加社会总福利,提高社会幸福指数的财政。 民生财政是“人本财政”。民生财政以改进民生、提高人民福利水平为目标,它不只是保障基本消费的财政,还是防范社会差距过大,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财政。民生财政关注的终极目标是“以人为本”,促进每一个社会成员全面发展,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即只要是始终关注社会的终极目标,那就是民生财政;相反,只要是偏离了终极目标,就不是民生财政。政府花的每一分钱都应当体现“以人为本”的终极价值理念。政府花钱的方式可以不同,支出用途可以有别,在不同的时期,也可以有不同的支出重点,但最终都要回归算“财政账”,还要算“社会账”;不能只是着眼当前,而且还要看是否有利于民生的长期改善和长期保障。以降低行政成本为例,有的地方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算“财政账”,减少了支出,效果很好;算“社会账”,老百姓的成本增加了,办事情变得不方便了,政府公共服务的可及性降低了。这样的精简机构和降低行政成本,实际上是以增加老百姓隐性负担为前提的,反而有损民生。 二、民生财政的内容 (一)科学安排民生财政的支出预算。 1. 切实保障民众的生存权,要支持加强扶贫开发,切实解决部分群众的温饱问题;大力加强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解决看病难的问题;实施更加有利于促进就业的财税政策,加强对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大力支持义务教育和基本住房建设,建立健全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全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使民众的基本生存权得到切实保障。 2. 努力保障民众的发展权,在保障生存权的基础上,解除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后顾之忧,消除压力预期,增强消费信心,扩大当期消费,进一步提高生活水准。加强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投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强化社会治安、确保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进一步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有效保证人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 (二)建立财政收入可持续增长机制。 1. 积极稳妥地推进税收制度改革,税收制度不仅是取得收入的手段,也是调节经济的杠杆,要充分发挥税收政策在财政中的积极作用,按照“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原则,加强适应民生财政需求的税收制度建设。

美国财政支出结构

美国财政支出结构 根据美国统计署(https://www.360docs.net/doc/d210663353.html,)分类,美国财政支出分类为: Total expenditure: 1. General expenditure:①Intergovernmental expenditure ②Direct expenditure:Ⅰ. Education. Public welfare. Hospitals. Health. Highways Ⅱ. Police protection. Correction. Natural resources. Parks and recreation. Governmental administration Ⅲ. Interest on general debt. Other and unallocable 2. Utility expenditure 3. Liquor stores expenditure 4. Insurance trust expenditure Government Finances: 2000-2010

General expenditure 占86.124%; Utility expenditure 占1.455% Liquor stores expenditure 占0.280%

Insurance trust expenditure 占12.141% 美国财政结构分析: 按照一般财政项目分类 一.物质投资资本支出 二.国防支出 三.健康保障计划支出

四.研发支出 五.教育与培训支出 六.行政管理费支出 七.利息支出

民生财政支出、人口流动与经济增长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210663353.html, 民生财政支出、人口流动与经济增长 作者:刘欢 来源:《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18年第01期 摘要:基于2007—2014年的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通过建立包含人口流动因素的非线性门槛模型对各地区民生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考察,研究发现,民生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间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关系。随着民生财政支出水平的提高,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人口流动因素则是导致这种结构性变化的重要原因。当地区人口流入规模扩大时,提高民生财政支出水平将带来更大的经济增长效应,但我国仅有少部分地区处于这个区间内,意味着财政资源配置空间失衡。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及建立适应人口跨地区迁移的财政资源配置机制提供了直接的经验证据。 关键词:民生财政支出;经济增长;人口流动;门槛模型 文章编号:2095-5960(2018)01-0013-12;中图分类号:F812.45;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有关财政支出的大量相关研究表明,在中国现行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承担了大部分公共投入责任,受财政资源有限性和官员考核机制影响,其支出结构偏向经济生产性项目,消费性公共服务供给出现不足(傅勇,2007[1];付文林,2012[2])①①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的公共品供给即指地方政府在环保设施、科教文卫和社会福利等方面的财政支出(傅勇,2008)。。尽管近年来政府增加了民生领域的财政投入,但财力分配的重点依旧倾向于经济 建设,且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充分合理的民生财政支出是调节经济、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杠杆,尤其是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财政收入增速急剧下滑的困境下(高培勇,2016)[3],更需增加民生财政支出以提高经济增长效率。因此,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 高民生财政支出比重,以发挥其对经济生产生活的积极作用成了学者们关注的重要问题。但这些研究的主要局限在于未将人口流动因素纳入分析框架,尤其在中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背景下,忽视人口流动因素对地方民生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影响,将导致估计系数与研究结论均存在偏差。基于此,将人口流动因素纳入二者关系问题的考察,以揭示在人口流动的背景下民生财政支出水平的变化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就成了本文研究的主题。 二、文献综述 尽管财政支出规模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但针对财政支出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还是近二十几年来的事情(郭庆旺等,2003)[4],且现有研究在 财政支出项目的划分及不同财政支出项目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上也未能达成一致(孙文祥,2004)[5]。如将财政支出划分为生产性支出与消费性支出(非生产性支出)一般不存在分 歧,但对于生产性支出包含的内容却存在不同观点,具有代表性的如巴罗将公共教育支出与国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现状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现状 1.财政资金供给范围不规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统收的局面已被打破,但传统的国家包揽一切的分配思想和财政统支的局面仍保持着。财政资金的供给范围未能做出大的调整,缺乏明确、科学的界定。一方面财政支出严重越位,即支出范围过宽,包揽了许多既包不了又包不好的事务,如经营性投资支出过大、各种补贴过滥、各类事业费庞杂、财政供养人员过多、负担过重等。另一方面,财政支出又严重缺位,即财力过于分散,支出重点不明确,使得在应由财政供给的市场失灵的领域出现保障不足和无力保障的情况,如对社会保障的支持严重不足。2011年中央财政对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403.16亿元,占全国财政支出的8.1%,但这与发展中国家的25%-30%、发达国家的30%-50%差之甚远。对社会文教、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投入也不足,2011年在文化体育支出380.52亿元,仅仅占全国财政支出的0.7%。这不仅使政府宏观调控的职能和力度弱化也不利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对社会文教、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投入也不足。这不仅使政府宏观调控的职能和力度弱化也不利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 2.经济建设支出比重偏高 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追求纯而又纯的公有制经济发展,因此经济建设方面的支出占财政支出总量的50%以上。后来随着改革开放、经济体制的转变,投资主体日趋多元化,国家经济建设方面的支出有所减少。但在“十一五”期间,仍达到38.5%,高居各项支出之首,从构建公共财政的要求看,其比重仍然偏高。同时必须注意到,我国经济建设支出的内部结构也不尽合理,在很长

时期内,政府参与竞争性、经营性项目过多,用于生产性的支出偏多,而用于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方面的支出不足。近年来这方面情况有所改变,但由于管理方面的疏漏,经济建设支出的总体效益仍不理想。 3.行政管理支出比重逐年上升 我国行政管理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一直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而且呈逐年上升态势。行政管理支出增长率为年均17.7%,与财政支出平均增长率12.3%相比,高出5.4个百分点。行政管理支出的增长有随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而增长的合理性一面;但也有着由于机构膨胀、人员编制过多、经费增长迅速、服务效率低下而不合理的一面。1978年全国财政供养人员为2015万人,到2008年增长至5802万人,增长88.7%。如果把办公设施和公费医疗、离退休保障的因素考虑进去,财政负担更重。现在许多地方政府已成了“吃饭财政”,财政支出大部分用于支付人员工资,有的甚至收不敷出,连工资发放都有困难。 4.社会文教支出比重偏低 我国社会文教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由1981年的18.5%上升到2000年的27.6%,到2011年教育支出2989.82亿元,总体呈增长态势,这是可喜的现象。但其增长速度远低于行政管理支出的增长速度。其中教育费占GDP的3.66%,而世界教育支出水平平均占GDP的4%以上。我国科技事业支出的比重也一直只占财政支出的4%以下,而且还有缓慢下降的趋势。这不仅与发达国家相比处于极低水平,也与我国的经济增长极不适应。在医疗卫生支出上,我国也处于程度较低的水平。社会文教事业大多数属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应成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

我国近十年财政支出变化分析电子教案

我国近十年财政支出 变化分析

我国近十年来财政支出变化分析 财务管理 内容摘要:分析我国近十年来的财政支出变化,分析我国近十年来的财政支出变化原因与趋势,探讨财政支出重大变化的合理性与不合理性。 关键词:财政支出变化原因趋势合理性不合理性 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hanges of the fiscal spending of China in the last ten years and finds the causes and predicts the trends, in the same time, discussing the rationality and irrationality of the major changes. 财政政策的实施,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稳定。财政支出是国家实施财政政策的一项重要手段。中国财政支出大体可分为基础经济建设、一般公共服务、国防、科技教育文化体育费用、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和其他费用。本文结合国家统计局和中国财政年鉴相关数据,纵观财政支出发展趋势,分析我国财政变化的原因,从根源里寻找出财政支出分布的合理性和不合理性,提出一些关于优化中国财政支出结构的建议。 一、我国近十年来财政支出变化情况 1、财政支出相关数据

图1:1980-2009年财政各项主要支出所占比重的变化趋势

图2:2001-2012中国经济GDP增长速度走势图 表3:社会保障支出占全国财政总支出比重一览表

2、财政数据分析 回顾中国2003-2013年,经济增长速度稳定在百分之十左右,国家的财政支出增长速度则达到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二十之间,2007、2008、2009、2011四年均超过百分之二十,2007-2008年,财政支出增长幅度加大(表1、图1)。随着人均GDP的增长,财政支出占GDP比重也相应随之提高。地方财政支出规模高于中央财政支出规模,是中央财政支出的2-3倍,中央财政支出比重逐年下降,地方财政支出比重逐年上升(表1)。经济建设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不断下降,但在财政支出中仍占相当大的规模,社会文教支出稳步增长,且增长速度较慢,行政管理费占财政支出比重较大,社会保障支出总投入大量增加,而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呈下降趋势(表2、表3、图2),可以看出政府虽然对社会保障给予了一定的支持,可是力度相当偏低,社会保障水平低下,仍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 二、原因分析 根据法格纳法则: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也相应随之提高。瓦格纳的结论是建立在经验分析基础之上的,他对19世纪的许多欧洲国家以及日本和美国做了考察,认为一国工业化经济的发展与本国财政支出之间存在着一种函数关系,即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必然会引起社会的进步,社会的进步必然导致国家活动的扩张及财政支出规模的膨胀(财政支出规模变化趋势的理论依据与影响因素分析,作者不详)。我国近十年来,经济迅速发展,人均GDP稳步升高,我国政府对经济建设的支持作用,导致财政支出不断增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家以经济建设支出和行政管理支出为主,经济建设和行政管理支出在财政支出中占相当大的比重。我国社会文教费的不断提高是符合国家“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为了适应经济全球

基于改善民生的财政支出结构优化分析

基于改善民生的财政支出结构优化分析 一、财政必须向民生倾斜 财政向民生倾斜首先是由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的职能所决定的。市场经济下财政的职能主要是纠正市场失灵,解决市场解决不了或解决不好的问题。如包括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就业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在内的民生项目都具有较强的正外部效应,这些项目若由市场提供往往会造成供给不足,这正是市场失灵的表现之一,因此政府应成为这些民生项目的主要提供者,财政必须承担起此类民生项目的支出责任。即使有些民生项目具有私人物品的属性,但由于受个人能力和收入水平的限制,有少数社会成员的基本民生还必须依靠政府财政给予支持。其次是由我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阶段决定的。世界发展进程规律告诉我们,当一个社会进入人均GDP位于1000~3000美元之间的发展阶段,往往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如果对这些矛盾处理不当,就会影响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而我国人均GDP在2003年就首次突破1000美元,2007年达2600美元。为此,我们必须通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实现财政向民生倾斜,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步伐,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再次,这是“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的体现。我们党把执政为民作为最高的价值取向,把人民群众作为最高的价值主体,把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高价值理想,这就是以

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把人的全面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人们的生存、享受和发展的需要,提供充足的物质文化产品和良好的服务。因此,财政作为政府实现其职能的主要手段,应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重要的工作任务,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同时,财政以改善民生为己任有利于提高社会经济福利。“福利经济学之父”庇古根据边际效用基数论认为,国民收入分配愈是均等化,社会经济福利就愈大。因此,要增加经济福利,在分配方面必须消除国民收入分配的不均等。因为边际效用是递减的,穷人收入增加所带来的效用要大于富人等量收入减少所减少的效用。而财政向保障和改善民生倾斜正是逐步使民众享受均等化的公共服务,缩小贫富差距,从而增加整个社会经济福利的客观要求。 二、现行财政支出结构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行政经费支出在一定程度上挤占了民生支出 小政府、大社会是市场经济的一个普遍原则。然而我国目前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是政府占据过多资源,具体表现就是公务员和政府行政人员作为一个阶层已膨胀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行政经费居高不下。唐斯最早对官僚的目标做了系统地描述,认为官僚追求两方面的目标:一是作为职业主义者,希望获得权力、收入、声望、安全感,等等;二是作为父爱主义者,希望能够忠诚地服务于公共事业。但尼斯卡南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分析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分析(变化情况和原因)一、引言 财政支出结构是指各类公共支出占总公共支出的比重,它直接关系到政府动员社会资源的程度,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社会经济结构各个方面,包括社会总供需结构、产业结构、社会事业各个方面构成等,其对市场经济运行的影响可能比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更大。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公共支出的侧重点不同,所以应随经济的发展而不断调整,进行财政支出结构优化。 一般按照政府职能对财政支出结构进行分类,并按照其分类指标进行研究:一是经济建设费,它是一种生产性支出,为私人部门的经济活动提供必要的外部条件,可以提高私人的产出能力;二是社会文教费,形成了政府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三是国防费,该支出可满足全体社会成员对于安全的消费需要,是保卫国家安全及形成和平建设环境所不可或缺的支出;四是行政管理费,是一种纯消耗性的支出,增加政府消费性支出能扩大社会总需求,提高现有生产能力的利用,进而提高利润率,对经济增长产生一定的拉动作用;五是其他支出,包括政策性补贴支出、车辆税费支出、债务利息支出、专项支出等 二、变化情况 随着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政府对经济的管理也逐步从过去直接、微观管理向间接、宏观管理转变,与此相适应,财政支出的重点逐步由偏重经济建设转向公共事业和服务方向。 附表1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变化

从上表可以看出: 1.经济建设支出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但比重仍然偏高。经济建设费所占比重从1978年64.1%降至2006年的26.6%。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仍很薄弱,而通讯、能源、交通等发展是经济增长的根本保障,需要政府大力投入。所以,经济建设支出比重偏高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经济建设支出内部结构不合理,其中基本建设支出比重呈下降趋势。 2.社会文教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逐年增长,但增长速度过慢。1978年该项支出所占比重为13.10%,到2006年则达到26.83%,超过了经济建设支出所占比重26.56%,首次成为财政支出中所占比重最多的一项,这说明我国对教育、文化和社会服务事业发展越来越重视。 3.国防支出比较稳定,并有所下降。1980年国防支出曾达到15.77%,但由于国防支出受国际、国内形势的影响较大,从2000年以来,一直维持在8%以下。在和平发展时期,国防费所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相对稳定,并以适当的比例下降,有力地支援了经济建设。4.行政管理费增长迅猛。从1978年的4.71%增至2004年的19.38%,增长了近4倍。这与我国政府机构膨胀、公共部门的行政效率低下有关。但2006年有所下降,从2005年的19%降到了18.73%,可见政府机构改革略有成效。 5.其他支出比重也呈上升趋势,尤其是90年代后期开始,升幅明显增加。1997年用于其他支出达10.24%,是1980比重的3倍;2002年更是从2001年的12%突增到17%,到2006年是20.51%,增长趋势相当明显。近些年,国家财政用于政策性补贴、科研经费等支出也逐年增加。 附表2 各个时期财政分类支出结构 以上各类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化是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变化而相应产生的: 1998 年中国政府提出建立公共财政基本框架, 这意味着政府职能由生产建设向公共服务转型, 政府职能的重新定位对财政支出结构提出了重大的改革要求。多年来经济建设费的持续下降( 由1994年占全部政府支出的41.3%下降到2005年的27.5% ),相应反映了这一改革趋势。不过, 由于期间适逢亚洲金融危机, 对我国出口需求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政府于1998年下半年不得不扩大公共投资以保持经济社会形势稳定, 使得财政支出改革主要停留在规范支出管理方面, 而财政职能的调整则被相应推后了。

财政民生保障情况报告

财政民生保障情况汇报 关于民生保障情况的汇报 县财政局 民生民本一直是财政工作的中心和重点,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所有财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财政工作一直坚持以民生为重,抓好重点政策的落实。 一、坚持“学有所教”,认真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政策。 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持续增加教育投入,全力保障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全年教育支出70338万元,同比增加7776万元,增长21.8%,按照中央财政教育支出必须达到GTP4%要求,剔除上级专款教育支出35756万元,顺利完成省下达我县财政教育投入占公共财政支出目标比例12.69%的任务,达到12.88%。一是确保教育费附加用于教育事业,教育费附加安排支出1200万元。二是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三是稳步推进中小学校危房改造工作。四是继续实施农村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五是全面落实各项资助政策。六是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学前教育支出1946万元,上年仅23万元。 三、坚持“劳有多得”,大力扶持就业再就业。 抓好城镇新增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培训工作。一是对宝加、安达等企业大力实施“六个一工程”,服务农村富余劳动

力、返乡农民工就业,城镇新增就业8416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3262人,新增农村劳动力培训4510人。二是落实农村转移劳动力、零就业家庭人员、退役军人就业政策。以创业促就业,协调专业银行新发放小额贷款1019万元,带动创业1122人。三是发放职业技能培训补贴190万元,开办创业培训班13期、培训各类人员1428人。四是开发公益性岗位2514个,发放公益性岗位补贴1044万元;发放社会保险补贴3809人、1103万元,发放灵活就业人员补贴116万元,帮助1620名困难人员稳定就业。 二、坚持“老有所养”,不断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不断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财政对基本养老保险补助14793万元,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基金补助5508万元。一是开展社会保险基金征缴、欠缴和扩面工作,制定企业养老金基金预算和征收考核机制,铺开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征缴工作。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适龄参保缴费人员39.73万人。二是协助全县国有农牧渔良种场职工、辞退民办教师、386个建制村1035名村副职干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三是企业军转干部37人(其中退休34人),1953年底复员退伍军人134人,全部参加养老保险。四是及时按政策调整离退休人员工资待遇,做实基本企业养老金个人账户资金114万元。五是发放老年人生活补贴41万元,比上年增加29万元。六是农

中国三农财政支出状况

中国三农财政支出状况 陈多钊 摘要:农业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也是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双重约束的弱质产业,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农业始终受到政府的干预和扶持。财政农 业支持的目的是矫治农业生产领域中的市场失灵和保护农民利益。如果不及时改善政府支 农资金的效率问题,中央增加再多的资金也难达到财政农业支持的目的,国家财力是有限性的,财政农业支持水平不可能无限度增加,因此,如何提高财政农业支持效率,发挥财政支 农资金的导向性作用,是公共财政体制下我国财政农业支出管理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三农,财政,效率,制度,农村经济,农民收入结构,农村消费 一、三农财政的支出现状分析 “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在革命、建设、改革各 个历史时期,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着力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把解决“三农”问题列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农业是国民经济中最为基础的母体产业,是其他产 业发展的基础。同时,农业不仅提供农产品和大量的就业岗位,而且拓展出生态保护、观 光休闲和文化传承等功能。但传统农业的弱质性也是客观存在的: 农业对自然的高依赖, 农业生产周期长,供给调整滞后于市场,承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农业的预期收益低, 投资回报率低,资金和人才等要素由农业单向外流。劳动力素质与其它产业相比明显偏低,农业整体科技素质低,农业经营规模小,生产经营方式落后,农业产业链短而细,集约化 程度低,规模效益小,农产品加工增殖率低,农业生产经营风险大等。 发展现代农业,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 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方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 农业,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这不仅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转变经 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但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大量资金,仅仅依靠农民自身积 累是远远不够的,迫切需要财政支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支农投入逐年增加,如图1,尤其是2003 年以来,无论是用 于“三农”的财政投入数量增加或是比重提高都非常明显。随着财政支农力度的加大,财 政支农取得显著成效: 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促进了农村各项事业发展和农业增产增效增收,同时也有效地提升了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但财政支农资 金的投入总仍然不足,财政支农资金分152配结构不太合理,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体制不够顺,财政支农配套资金不落实,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模式比较落后,财政支农理论研究较为滞后,严重影响了财政支农的效率和效果。

财政学第一次作业

《财政学》第一次作业 第一章一、名词解释1、财政分配2、专卖收入3、特权收入 二、填空 1、国家财政是一个()范畴,同时又是一个()范畴。 2、原始社会末期,在整个社会产品的分配中,分化独立出一种由国家直接参与的社会产品的分配,这就是()。 3、()的发展,()的出现,是财政产生的物质基础,成为财政产生的()的条件,()和()的出现是财政产生的()条件,财政是因()的产生而产生的。 4、()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机器。 5.封建社会,国家税收主要以()为主,()始终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方式。 6、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弥补财政赤字,政府便利用()的形式取得收入。 7、新民主主义财政的根本任务是通过()活动来筹集,供应资金或物质资料,以保证革命战争和其他革命任务的需要。 8、奴隶制国家财政收支基本上采取()和()的形式。 三、单选 1、捐税是在()时期产生的。A、奴隶制B、封建制C、原始初期D、资本主义 2、预算最早产生于()。A、法国B、美国C、英国D、中国 3、平准,就是设置一个官方机构来()。A、评估商品B、平抑物价C、买入商品D、卖出商品 4、首次提出“财政赤字”的经济学家是()。 A、亚当.斯密 B、李嘉图 C、萨缪尔森 D、凯恩斯 5、新中国第一个概算编制于()。A、1949年10月B、1949年11月C、1949年12月D、1950年1月 四、多选 1、奴隶制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包括()。 A、王室土地收入 B、贡物收入 C、捐税收入 D、学赋收入 E、掠夺收入 2、人民政府于1950年6月开始对财经工作进行调整,其中对工商业的调整包括()环节。 A、调整产销关系 B、调整供需关系 C、调整劳资关系 D、调整公私关系 3、资本主义国家财政收入包括()。 A、专卖收入 B、税收 C、国有企业收入 D、官产收入 E、债务收入 4、在资本主义国家采取()隐蔽手段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A、税收 B、通货膨胀政策 C、发行国债 D、赤字财政政策 五、简要回答1、封建制国家财政特点。2、简述奴隶制国家财政支出内容。3、简述新民主主义财政特点。 六、论述1、论述财政是怎样产生的。 第二章一、名词解释 1、国内生产总值 2、财政 3、公共产品 4、资源配置 5、社会公共需要 二、填空 1、国内生产总值从实物形态考察,它是一定时期全社会各种()、()和服务的总和。 2、财政分配的对象是社会产品,但主要是()。 3、财政职能是()的本质反映。 三、判断正误并改错 1、财政分配主体是国有企业。 2、财政职能可以概括为: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和经济稳定职能。 3、公共产品的核心特征是不可分割性和非盈利性。 4、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资源的主要配置是政府。 四、简答题 1、简述财政的一般特征。2、简述公共产品的特征。 3、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包含了哪些含义。 4、简述社会公共需要的特征。 五、论述1、从财政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与发挥的作用上看财政的职能有哪些主要内容。 第三章一、名词解释 1、财政支出 2、成本-效益分析法 3、购买性支出 4、政府采购 5、转移性支出 二、填空1、()直接表现为资金的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 2、()经常居于财政支出的首位。 3、财政支出按收益范围分类,可分为()和()。 4、衡量和考察财政支出的指标通常是以财政支出的()来表示。 5、()是采购过程中非常关键的环节。 三、单选1、财政支出在世界各国都呈现出()的趋势。A、上升B、降低C、平衡D、下滑 2、()支出是我国社会后备基金的主要来源。 A、基本建设支出 B、支援农业支出 C、国家物资储备支出 D、国防支出 3、效益分析中,对于那些有直接经济效益的支出项目,采用()。

中国近年来财政收支状况

中国近年来财政收支状况 目录 一、引言 二、中国的财政收支规模 三、中国的财政收支结构 四、中国财政收支平衡的变化 五、参考文献

一、引言 自中国成立以来,在经济不断发展的条件下,中国财政收支规模由小到大不断壮大,呈现直线上升的发展趋势;为了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财政收支结构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本文将以时间为主线,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财政收支规模和财政收支结构的变化,并且通过纵向和横向对比的方式来揭示我们的主题。 二、中国的财政收支规模 (一)财政收入的发展变化 1.财政收入各阶段的发展情况 财政收入既是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也是经济发展繁荣的直接体现。从增长速度来看,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1950—1977年为第一阶段,财政收入长期保持在百亿元的水平。1978—1998年为第二阶段,财政收入走上了千亿元的台阶。l999—2007年为第三阶段,财政收入跃上了万亿元新高。其中1994-2007年财政收入增长最快,是我国财政发展的黄金时代(见表l)。 在第一阶段中,1950年是开国的第二年,由于经济还处在战火之中,因此是新中国历史上财政收入最低的一年,总收入只有65.19亿元。1951和1952年由于长期衰败的经济开始得到恢复,财政收入上升到了l00多亿元。之后在逐渐增加,长期保持在200亿元~800亿元之间,最高的是1977年的874.46亿元。 在第二阶段中,改革开放为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财政收入从几百亿元跃上了千亿元大关。l978—1984年,财政收入保持在1000亿元左右,最多是l984年的1642.86亿元;1985—1998年,财政收入保持在2000亿元~9000亿元之间,其中1978—1984年为l000亿元左右,1985—1990年为2000亿元左右,1991—1997年为3000亿元—9000亿元之间,最多是l998年的9875.95亿元。 第三个阶段从l999年开始,全国财政收入迈上了万亿元的新台阶,由原来的稳健增长转向了快

论公共财政与民生财政的关系

论公共财政与民生财政的关系公共财政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一种比较普遍的财政形态,即政府财政将按社会公共需要的原则来确定其职能和开支。“公共财政”概念的确立正式表明了财政职能的变化。公共财政是指政府为社会提供公共品和服务,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经济行为。可见,公共财政的主体是政府;公共财政的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公共财政的职责或职能是为社会提供公共品和服务;公共财政的属性是一种经济行为财政不再是为带来更多收入而支出,更多的是为了满足公共需要而进行支出活动,财政支出的“公共性”更加明显。它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税收,二是财政支出主要用于满足公共需要,三是公众有较高的财政参与度。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以上特征的为非公共财政。 民生财政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出现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财政的一个特色。概括来讲,在整个财政支出中,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保和就业、环保、公共安全等民生方面的支出占到相当高的比例,甚至处于主导地位的财政,称为“民生财政”。民生财政的两个基本点是;一是从财政支出中划出若干项目界定为民生支出项目,二是这些支出占总财政支出较大比重。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和现代社会发展中,政府行为与居民生活改善的关系会越来越紧密,特别是政府的财政收支行为直接

影响个体收入水平、公共福利、消费意愿、理财观念等,民生财政管理水平也必然直接影响公共财政职能发挥的效果。 从公共财政的特征来看,公共财政满足公共需要的目标和机制,也就是满足全体人民的共同需要即满足民生需要的目标和机制;从公共财政的实践来看,公平统一的税收制度体现民众平等的纳税义务和财政分配“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收入制度设计,财政支出用于教育、卫生、社会保障、住房、环境等方面,都与民众生活直接相关,用于国防、司法的支出与民众的生存权和财产权亦密切相关。 一、民生领域的界定与公共财政支持原则 ( 一) 民生领域的界定 《辞海》中对于“民生”的解释是“人民的生计”。人民的生计问题, 一般指人民群众的吃、穿、住、用、行, 生、老、病、死等方面。孙中山先生则认为, 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 国民的生计, 群众的生命便是”, 他所指的人民的生活已不局限于吃穿住行等基本的物质生活层面, 而且还包括人民群众为获得物质生活资料而采取的谋生之道,还指一个社会为解决“群众的生命”和“国民的生计”而采取的措施和社会经济政策。[1]如果从人的发展的视角来看, 民生领域范围较广,既涉及到人的基本生存、生产、生活方面, 还可以延伸到精神、文化领域。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 Abraham Maslow, 1908—1970) 将人类需求

财政支出理论与内容

财政支出理论与内容

第二章财政支出理论与内容 一、分类 1.按经济性质 ①购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或劳务的活动。(投入回报) 范围:购买日常政务活动和投资所需的商品和劳务的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国防支出 ②转移性支出:直接表现为资金的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投入无回报) 范围:政府部门用于补贴、债务利息、失业救济金、养老保险、财政补贴支出、社会保障支出等方面的支出。 2.按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作用 ①补偿性支出:用于补偿生产过程中消耗掉的生产资料方面的支出。(以前计划时期用) 范围:目前只剩下企业挖潜改造支出 ②消费性支出:财政用于社会共同消费方面的支出。(没有形成资产) 范围: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行政管理费、国防费等项支出。 ③积累性支出:财政直接增加社会物质财富及国家物资储备的支出。(形成资产) 范围:基本建设支出(非生产性基本建设支出、生产性基本建设支出)、国家物资储备支出、生产性支农支出/(流动资金支出)。 3.按目的性 ①预防性支出:用于维持社会秩序和保卫国家安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与生活稳定等方面的支出。 范围:国防、司法、公安与政府行政部门的支出 ②创造性支出:用于改善人民生活,使社会秩序更为良好,经济更为发展的支出。 范围:基本建设投资、文教、卫生和社会福利等项支出。 4.按政府对财政支出的控制能力 ①不可控制性支出:根据现行法律、法规所必须进行的支出,刚性很强的支出。 范围:A国家法律已规定的个人享受的最低收入保障和社会保障:失业救济、养老金、食品补贴、职工生活补贴B政府遗留义务和以前年度设置的固定支出项目:债务利息支出、对地方政府的补贴 ②可控制性支出:不受法律和契约的约束,由政府部门根据需要决定,即弹性较大的支出。 范围:经济建设支出/国家物资储备支出/(流动资金支出) 5.按受益范围 ①一般利益支出:全体社会成员均可享受其所提供的利益的支出。 范围:国防支出、司法支出、行政管理支出等。 ②特殊利益支出:对社会中某些特定居民或企业给予特殊利益的支出。 范围:教育支出、医疗卫生支出、企业补贴支出、债务利息支出。 二、经济影响 1.购买性支出对经济的影响 ①对流通领域的影响 A社会总需求是由个人与经济组织的消费需求,个人与经济组织的投资需求和政府的消费性需求所构成的。 B个人的消费需求在社会总需求中占主要地位。 ②对生产领域的影响 A政府购买性支出的增加,增加社会总需求—价格上升—企业利润率提高—企业扩大生产—所需生产资料增多—社会生产的膨胀—增加国民收入—形成经济繁荣的局面。 B政府购买性支出的减少,减少社会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形成经济萎缩的局面。 ③对分配领域的影响

民生财政

民生财政的有关理解 内容摘要:财政体现着民生性。本质上说我国所有的财政支出,都应是直接、间接地服务于民生的。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民生财政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出现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财政的一个特色。本文还分析了财政惠及民生的几个政策改革,并强调保持稳健的财政政策发展。 关键字:民生,民生财政,民生财政政策改革,稳健财政政策 民生财政是指财政民主,还财权于民,公众能充分享受到纳税人的权利,能真正掌握着财政预算的审批权,能通过自己选出来的代表对财政进行监督,能看到公共财政中每一分钱的具体流向,在纳税人自始至终的监督下,财政自然能体现着民生性。 首先,我们应了解何为民生?民生是民众生活的总称,涵盖方方面面。包括公民的生存权、发展权及相关的物质条件,以此逻辑延伸下去,广义的民生还包括公民的政治权,如平等参与政治经济生活的权利(当下中国不少地方由公众对于某年预算安排中“民生支出”的关注而引致“预算透明度”以及“听证”的要求。正是体现了这种权利)。所不同的是,处于不同生命阶段的微观个体和处于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的社会群体,民生侧重点会有不同。例如,处于孩童时期的微观个体,其民生的重点是生命权,

而处于青壮年时期,发展权和生命延续权跃居为生活主要内容;战争时期的民众,争取存活下来成为民生的首要内容。和平但物质匮乏时期,吃饱穿暖成为百姓的最大期盼,而物质丰富之后,人们开始追求被尊重和人生价值的实现,等等。而所有这些,体现着民生概念的层次性与动态发展特征,其实都可以被公共财政的正面效应所包容和对应。本质上说我国所有的财政支出,都应是直接、间接地服务于民生的。 作为三民主义之一的议题,民生总是与国家的整体经济状况分不开的。解决民生问题需要靠政府来具体运作,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财政收入过低,政府的腾挪空间过小就很难指望政府做出什么像样的民生业绩。但是财政收入的提高也要靠国民经济的良性发展来支撑,如果超出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一味强调增加税收,就变成了杀鸡取卵,不可持续。因此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民生财政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出现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财政的一个特色。而我国公共财政是为适应经济转轨、政府职能转变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而确立框架且不断完善的一种财政型态。改革开放以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生产建设型财政已无法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尤其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目标之后,财政转型问题更是迫在眉睫。经过约二十年积极而艰难的探索,终于在1998

教育教育财政支出

国外教育支出比较与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的完善 作者: 网络转载发布日期: 无 【摘要】教育支出是一国政府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教育支出规模和结构都发生了一些变化;1993年我国提出“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GNP )的比重,在本世纪(20世纪)末达到4%”的战略发展目标。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的现状与国外教育支出的比较以探讨我国财政教育支出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完善我国财政教育支出规模与结构。【关键词】教育支出;三级教育;GDP;GNP 教育对经济增长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这已成为世界各国所公认。衡量一国的财政教育支出水平主要有财政教育支出规模与财政教育支出结构这两个指标,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财政教育支出规模偏低,结构也不尽合理。一、我国财政教育支出规模的现状分析与国际比较人们一般用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来比较各个国家教育支出的相对规模,衡量各国政府对教育的投入程度。根据江苏省统计局和教育厅公布的数据,全省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2000-2002年分别为1.95%、1.89%和1.98%,这与中共中央、国务院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GNP )的比重,在本世纪末达到4%”的战略发展目标相去甚远。也就是说,实际投入不到应该投入的一半。如果按照4%的比例,江苏省各级政府三年总短缺额达到592亿元。更为令人吃惊的是,2004年所占比例又下降到1.9%以下,而如果按去年全省GDP达到15000亿元计算,这意味着去年欠下的短缺额已经超过300亿元。从全国来看,虽然国家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实施持续增加财政教育投入,由1993年的867.76亿元增长至2002年的

【实用资料】1978年至今我国财政支出的相对规模.doc

1978年至今我国财政支出的相对规模、趋势及原因 表格1

图1 财政支出的相对规模 一、总体趋势:财政支出相对规模呈现U型变动态势 图1反映了我国财政支出占GDP比重变动趋势,可以看出,我国财政支出占GDP比重呈现U型变化态势,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点。 1992年以前可以称之为U型曲线的左半部分,该阶段的明显特征是财政支出占GDP比重呈现明显下降趋势,而且下降速度明显加速发展。1992年财政支出占GDP比重为13.9%,比1978年30.78%下降了近17%,下降速度明显加快,而同期GDP和财政支出绝对值都在迅速增长,说明政府减少财政支出的比例是为了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减少政府干预的力度。 1992-1996年财政支出相对规模可以称之为处于U型曲线的底部。该阶段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也在下降,但下降速度比较缓慢,不存在较大的波动,这一时期中国开始了企在提高两个比重的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1994年分税制财政体制开始正式实行,由于前期的惯性,财政支出占GDP比重在改革前两年仍沿既有的路径缓慢下降,但是从1997年开始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开始恢复性提高。 1997年以来财政支出相对规模处于U型曲线的右半部分的下半截。这一时期财政支出占GDP比重开始缓慢的恢复性上升,其间并伴随有小幅的波动,但总体上升趋势并未受到影响。 二、中国财政支出相对规模弱U型变动态势原因解析 改革开放以前,在高度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我国政府是大包大揽的全能型政府,政府职能范围的极其庞大导致了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比较高。 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改变过去的高度计划经济体制,由逐步的有市场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并完善,这一过程中,政府职能范围明显有所缩小,尤其是经济管理职能,政府逐步退出了竞争性领域,伴随这一过程,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呈现下降趋势是合理的。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并逐步完善,政府职能范围缩小必然到达极低点,财政支出占GDP 的比重也可能下降至谷底,从而开始缓慢的恢复性上升。 与此同时,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也逐渐步入正轨,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此时符合了瓦格纳法则。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必然导致国家活动的扩张,这就要求了这些国家职能的财政支出不断增加。如政治因素和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