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力习题及答案

【例1】如图1-2-2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三个力即F1、F2和摩擦力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1=10N、F2=2N.若撤去力F1,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为(D)

A.10N,方向向左

B.6N,方向向右

C.2N,方向向左

D.0

【解析】本题中最大静摩擦力是不变的,静摩擦力可变.F1、F2同时作用在物体上时,根据平衡条件知静摩擦力F=F1-F2=8N,方向向左,物体静止说明最大静摩擦力Fm≥8N;若撤去F1,只有F2作用在物体上,F2=2N<8N,物体不会被推动,此时静摩擦力应变为大小等于F2的大小,方向与F2方向相反,故物体所受合外力为0,答案选D.

【例2】如图1-2-3所示,C是水平地面,A、B是两个长方形物块,F是作用在物块B上沿水平方向的力,物体A和B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由此可知,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1和B、C间的动摩擦因数μ2有可能是(BD)

A.μ1=0, μ2=0

B.μ1=0, μ2≠0

C.μ1≠0,μ2=0

D.μ1≠0,μ2≠0

【解析】由于A、B共同向右匀速运动,可把A、B看作一个整体.在水平方向上,整体受合外力为0,则除F以外,C(地面)对B应有一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即B、C之间存在摩擦力,故μ2一定不为0.而物块A在水平方向上不受任何外力作用.即A、B之间没有摩擦力,则μ1可以为0,也可以不为0.故答案选B、D.

【解题回顾】本题的关键在于弄清A、B及B、C之间是否存在摩擦力,而A、B 之间是否存在摩擦力是不少同学拿不准的,这也是导致错误的主要原因.对于A、B之间是否存在摩擦力,我们可以采用假设法.若设B对A有向右的摩擦力,则A 在水平方向必有加速度,这与题设矛盾,故得A、B之间无摩擦力作用.“假设法”是分析物体受力时常用的方法,请同学们注意多体会.

【例3】用水平力F将木块压在竖直墙上,如图1-2-4,已知木块重G=6N,木块与墙壁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问:(1)当F=25N时,木块没有动,木块受

到的摩擦力为多大?(2)当F=10N时,木块沿墙面下滑,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多大?(3)当F=6N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又为多大

如图1-2-4

【解析】(1)木块没动,受到的是静摩擦力.分析木块受力,竖直方向上受重力和竖直墙壁的摩擦力,由平衡条件可得f1=G=6N,方向竖直向上.

(2)当F=10N,木块沿墙面下滑,木块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大小应由f=μN求解.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水平力F和墙对它的支持力F N,F N=F,故f2= μF=2.5N.

(3)当F=6N时,与第(2)问情况相似,可得f3= μF =1.5N.

【解题回顾】在求解摩擦力时,应首先弄清楚物体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还是静摩擦力.对于静摩擦力,一般应从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求解;而滑动摩擦力,则要先求出物体接触面间的正压力F N,然后再由f=μF N求出.

【例4】如图1-2-5所示,质量为m1的木块在质量为m2的长木板上向右滑行,木块同时受到向右的拉力F的作用,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则(AD)

A.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μ1m1g

B.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μ2 (m1+m2)g

C.当F>μ2 (m1+m2)g时,木板便会开始运动

D.无论怎样改变F的大小,木板都不可能运动

【解析】因木板与地面保持相对静止,故m2受到的摩擦力是静摩擦力.分析m2

的受力,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m1的压力、地面的支持力,而水平方向上,受到m1对它的摩擦力和地面对它的摩擦力,木板在水平方向上处于平衡状态,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大小与m1对它的摩擦力大小相等,要求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只要求出m1对它的摩擦力即可.分析m1的受力,竖直方向上,受重力、支持力,水

平方向上受拉力F 和m 2对它的摩擦力,因m 1在m 2上滑动,它受的滑动摩擦力f 1=μm 1g ,故木板受地面的摩擦力大小f 2=μm 1g.

由以上分析可见,地面对木板的摩擦力大小与F 的大小及m 1的运动速度无关,故无论怎样改变F 的大小,木板都不会运动.答案选A 、D.

【例5】如图1-2-9所示,物体A 、B 的质量为m A =m B =6kg ,A 和B 、B 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等于0.3,且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当用水平力F=30N 向右拉轻滑轮时,B 对A 的摩擦力和桌面对B 的摩擦力为多大?g=10m/s 2

.

【解析】本题应先判断A 、B 处于何种状态,F=30N ,滑轮为轻质滑轮,则细绳对A 及B 向右的拉力大小均为15N.A 与B 之间最大静摩擦力f mA =μm A g=18N >15N ,故A 与B 应保持相对静止.B 与桌面间的最大摩擦力f mB = μ(m A +m B )g=36N >30N ,则AB 相对桌面也静止,故不难求出B 对A 摩擦力大小为15N ,桌面对B 的摩擦力大小为30N.

1.摩擦力产生条件

摩擦力的产生条件为:两物体直接接触、相互挤压、接触面粗糙、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这四个条件缺一不可。

两物体间有弹力是这两物体间有摩擦力的必要条件。(没有弹力不可能有摩擦力)

2.滑动摩擦力大小

⑴在接触力中,必须先分析弹力,再分析摩擦力。

⑵只有滑动摩擦力才能用公式F=μF N ,其中的F N 表示正压力,不一定等于重力G 。

例6. 如图所示,用跟水平方向成α角的推力F 推重量为G 的木块沿天花板向右运动,木块和天花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求木块所受的摩擦力大小。

解:由竖直方向合力为零可得

N =sin α-,因此有:f =μ(F sin α-G )

3.静摩擦力大小

⑴必须明确,静摩擦力大小不能用滑动摩擦定律F=μF N计算,只有当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时,其最大值一般可认为等于滑动摩擦力,既F m=μF N

⑵静摩擦力的大小要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共同确定,其可能的取值范围是

0<F f≤F m

例7. 如图所示,A、B为两个相同木块,A、B间最大静摩擦力F m=5N,水平面光滑。拉力F至少多大,A、B才会相对滑动?

解:A、B间刚好发生相对滑动时,A、B间的相对运动状态处于一个临界状态,既可以认为发生了相对滑动,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其大小等于最大静摩擦力5N,也可以认为还没有发生相对滑动,因此A、B的加速度仍然相等。分别以A 和B整体为对象,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可得拉力大小至少为F=10N(研究物理问题经常会遇到临界状态。物体处于临界状态时,可以认为同时具有两个状态下的所有性质。)

4.摩擦力方向

⑴摩擦力方向和物体间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⑵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的运动方向可能成任意角度。通常情况下摩擦力方向可能和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作为动力),可能和物体运动方向相反(作为阻力),可能和物体速度方向垂直(作为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在特殊情况下,可能成任意角度。

例8. 小车向右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物体恰好沿车后壁匀速下滑。试分析下滑过程中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速度方向的关系。

解:物体受的滑动摩擦力的始终和小车的后壁平行,方向竖直向上,而物体的运动轨迹为抛物线,相对于地面的速度方向不断改变(竖直分速度大小保持不变,水平分速度逐渐增大),所以摩擦力方向和运动方向间的夹角可能取90°和180°间的任意值。

摩擦力例题带答案

1.如下图所示,质量为m 的木块在质量为M 的长木板上滑行,长木板与水平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μ1,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已知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那么此时长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A .μ2mg B .μ1Mg C .μ1(m +M )g D .μ2mg +μ2Mg 2.如图所示,位于水平桌面上的物块P ,由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与物块Q 相连,从滑轮到P 和到Q 的两段绳都是水平的.已知Q 与P 之间以及P 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μ,两物块的质量都是m ,滑轮的质量、滑轮轴上的摩擦都不计,若用一水平向右的力F 拉P 使它做匀速运动,则F 的大小为 A .4μmg B .3μmg C .2μmg D .μmg 3、如图所示,物体A 、B 和C 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力为F b =5N 、F c =10N ,分别作用于物体B 、 C 上,A 、B 和C 仍保持静止.以1f F 、2f F 、3f F 分别表示A 与B 、B 与C 、 C 与桌面间的静摩擦力的大小,则 A .1235N,0,5N f f f F F F === B .1235N,5N,0f f f F F F === C .1230,5N,5N f f f F F F === D .1230,10N,5N f f f F F F === 4.如图,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三个力即F 1、F 2和摩擦力作用,木块处于静 止状态.其中F 1=10N 、F 2=2N .若撤去力F 1A .10N ,方向向左 B .6N ,方向向右 C .2N ,方向向右 D .零 5.物体A 的质量为1kg ,置于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从t =0开始物体以一 定初速度v 0向右滑行的同时,受到一个水平向左的恒力F 1=1N 的作用,则反映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 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取向右为正方向)A 6.如图所示,有黑白两条毛巾交替折叠地放在地面上,白毛巾的中部用线 与墙壁连接着,黑毛巾的中部用线拉住,设线均呈水平.欲将黑白毛巾分 离开来,设每条毛巾的质量均为m ,毛巾之间及其跟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均为μ,则将黑毛巾匀速拉出需用的水平拉力为 A .2μmg B .4μmg C .5μmg D . 5 2 μmg 7.A 、B 、C 三物块质量分别为M 、m 和m 0,按如图所示连接,绳子不可伸长,且绳子和滑轮的质 量、绳子和滑轮的摩擦均可不计,若B 随A 一起沿水平桌面作匀速运动,则可以判断 A .物块A 与桌面之间有摩擦力,大小为m 0g B .物体A 与B 之间有摩擦力,大小为m 0g C .桌面对A ,B 对A 都有摩擦力,两者方向相同,合力为m 0g D .桌面对A ,B 对A 都有摩擦力,两者方向相反,合力为m 0g 8.如图所示的皮带传动装置中,O 1是主动轮,O 2是从动轮,A 、B 分别是皮带上与两轮接触的点, C ,D 分别是两轮边缘与皮带接触的点(为清楚起见,图中将两轮与皮带画得略为分开,而实际上皮 带与两轮是紧密接触的).当O 1顺时针启动时,若皮带与两轮不打滑,则A ,B ,C ,D 各点所受静 摩擦力的方向分别是 A .向上、向下、向下、向上 B .向下、向上、向上、向下 C .向上、向上、向下、向下 D .向下、向下、向上、向上 9、木块A 、B 分别重50 N 和60 N ,它们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磨擦因数均为0.25;夹在A 、B 之间轻弹簧被压缩了2cm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400N/m.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现用F =1 N 的水平 拉力作用在木块B 上.如图所示.力F 作用后( ) A .木块A 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2.5 N B .木块A 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1.5 N C .木块B 所受摩擦力大小是9 N D .木块B 所受摩擦力大小是7 N 10、如图所示,两个等大的水平力F 分别作用在B 和C 上.A 、B 、C 都处于静止状态.各接触面与水平地面平行.A 、C 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 1,B 、C 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 2,C 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 3,则( ) A .f 1=0,f 2=0,f 3=0 B .f 1=0,f 2=F ,f 3=0 C .f 1=F ,f 2=0,f 3=0 D .f 1=0,f 2=F ,f 3=F 11.如图所示,一木块B 放在水平地面上,木块A 放在木板B 的上面,木块A 的右端通过轻质弹簧固定在竖直墙壁上.用恒力F 向左拉木板B ,使它以速度v 匀速运动,这时弹簧秤示数为T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木板 B 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F B .地面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F C .若木板以2v 的速度运动,木块A 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2T D .若用力2F 拉木板B ,木块A 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T 12.如图,人站在长木板上用力拉跨过定滑轮连接于板的绳子的一端,绳子与水平面平行,人的拉力为100N,人和板一起沿水平面向左匀速运动,则人和板间的摩擦力及板和地面的摩擦力大小分别为( ) (A )100N、100N. (B )100N、200N. (C )100N、0. (D )0、100N. 13.如图在水平粗糙的桌面上,有两个长方体A 和B ,F 是推力,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A 、、B 静止时,A 、B 间一定存在弹力 B 、A 、B 静止时,A 、B 间一定不存在弹力 C 、A 、B 一起向右匀速运动时,A 、B 间可能不存在弹力 D 、A 、B 一起向右加速运动时,A 、B 间一定存在弹力 14、如图所示,质量201=m kg 和502=m kg 的两物体,叠放在动摩擦因数为0.40的粗糙水平地面上,一处于水平位置的轻弹簧,劲度系数为200N/m ,一端固定于墙壁,另一端与质量为m 1的物体相连,弹簧处于自然状态,现用一水平推力F 作用于 质量为m 2的物体上,使它缓慢地向墙壁一侧移动,取g=10m/s 2 ,当移动0.50m 时,两物体间开始相对滑动,这时水平推力F 的大小为( ) A .80N B .280N C .380N D .100N

(完整版)摩擦力习题及答案

【例1】如图1-2-2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三个力即F1、 F2和摩擦力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1=10N、F2=2N.若撤去力F1,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为(D) A.10N,方向向左 B.6N,方向向右 C.2N,方向向左 D.0 【解析】本题中最大静摩擦力是不变的,静摩擦力可变.F1、F2同时作用在物体上时,根据平衡条件知静摩擦力F=F1-F2=8N,方向向左,物体静止说明最大静摩擦力Fm≥8N;若撤去F1,只有F2作用在物体上,F2=2N<8N,物体不会被推动,此时静摩擦力应变为大小等于F2的大小,方向与F2方向相反,故物体所受合外力为0,答案选D. 【例2】如图1-2-3所示,C是水平地面,A、B是两个长方形物块,F是作用在物块B上沿水平方向的力,物体A和B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由此可知,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1和B、C间的动摩擦因数μ2有可能是(BD) A.μ1=0, μ2=0 B.μ1=0, μ2≠0 C.μ1≠0,μ2=0 D.μ1≠0,μ2≠0 【解析】由于A、B共同向右匀速运动,可把A、B看作一个整体.在水平方向上,整体受合外力为0,则除F以外,C(地面)对B应有一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即B、C之间存在摩擦力,故μ2一定不为0.而物块A在水平方向上不受任何外力作用.即A、B之间没有摩擦力,则μ1可以为0,也可以不为0.故答案选B、D. 【解题回顾】本题的关键在于弄清A、B及B、C之间是否存在摩擦力,而A、B 之间是否存在摩擦力是不少同学拿不准的,这也是导致错误的主要原因.对于A、B之间是否存在摩擦力,我们可以采用假设法.若设B对A有向右的摩擦力,则A 在水平方向必有加速度,这与题设矛盾,故得A、B之间无摩擦力作用.“假设法”是分析物体受力时常用的方法,请同学们注意多体会. 【例3】用水平力F将木块压在竖直墙上,如图1-2-4,已知木块重G=6N,木块与墙壁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问:(1)当F=25N时,木块没有动,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多大?(2)当F=10N时,木块沿墙面下滑,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多大?(3)当F=6N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又为多大

(完整版)摩擦力练习题附详细答案

摩擦力练习题1 一、填空题 1.下列各种摩擦中,属于有害摩擦的是,属于有益摩擦的是. ①机器运转时,各部件之间的摩擦②拔河比赛时,手与绳之间的摩擦 ③汽车行驶时与空气之间的摩擦④吃饭时,筷子与食物之间的摩擦 2.让世人瞩目的我国首条磁悬浮列车线路在上海建成.科学家们利用磁悬浮使得列车与导轨脱离接触,目的是为了,从而提高车速. 3.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_____时,在 _________________上会产生一种_____的力,这种力就叫做_____. 4.实验室中研究滑动摩擦时,是用弹簧秤拉着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_________________ 运动,弹簧秤的示数直接表示______力的大小,根据______条件,这时弹簧秤的示数与_________________ 力的大小相等,因而间接知道了_________________力的大小. 5.在压力和接触面相同的情况下,_____摩擦比 _____摩擦小得多,用_________________来代替_________________可以大大减小摩擦.在移动笨重物体时,人们常在重物下垫上滚木,这是因为_________. 6.汽车轮胎上和鞋底上都有花纹,这是为了使______,起到_____ 的作用. 7. 冬天,汽车在松花江的冰面上行驶时,轮胎上经常缠上防滑链,这是采用的办法来摩擦的. 8.一个质量是10 kg的物体,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20 N,物体受到的拉力是 _____ N,水平面对它的支持力是______N,如果将该物体用绳吊起来,绳对物体的拉力是 _____ N. 9.重为100 N的物体静止在粗糙的水平面上,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 _________________,如果用30 N的力沿水平向右拉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 N,方向 ______ . 10.观察一辆自行车,在它行驶时,有些地方的摩擦是有益的,有些地方的摩擦是有害的.分 别举出自行车一个“有益”和“有害”摩擦的实例,并说明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有益”摩擦:___________,增大摩擦的方法__________ ;“有害”摩擦:________,减 小摩擦的方法_ ______. 二、判断题 11.物体越重受到的摩擦力就越大 .( ) 12.用10 N的力拉着木箱在水平面上运动时,木箱受到的摩擦力是10 N. ( ) 13.因为摩擦有害,所以要想办法来减小摩擦. .( ) 14.用50 N的力推桌子没有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 ) 15.任何情况下物体受到的支持力一定等于重力. .( ) 三、选择题(19题~21题为多项选择题) 16.小孩从滑梯上滑下的过程,受到的力有( ) A.下滑力、摩擦力 B.重力、下滑力、摩擦力 C.下滑力、摩擦力、重力、支持力 D.重力、支持力、摩擦力 17.骑自行车的人,遇到紧急情况刹车时,用力捏闸,其目的是为了() A 增大压力以增大摩擦 B 使接触面粗糙以增大摩擦 C 减小摩擦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18.下列措施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垫上一块胶皮将瓶盖拧开 B.往轴承中注入一些润滑油 C.在皮带传动中将皮带张紧些 D.在皮带传动中往皮带上涂皮带油 19.一物体重100 N,当在水平地面上滑动时摩擦力是30 N,将物体提起时对它的拉力为F1,在地面上匀速运动时拉力为F2,则F1、F2的大小分别是( ) A.100 N、100 N B.30 N、30 N C.100 N、30 N D.30 N、100 N 20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中错误 ..的是() A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物体间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B 在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 C 在任何情况下摩擦力总是有害的 D 轮胎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21.关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木块的接触面积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 B 在同一个接触面上滑动时,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随压力的增加而增大 C 两木块相对滑动得越快,滑动摩擦力就越大 D 只要接触面粗糙,两木块间就存在着滑动摩擦力

摩擦力练习题及答案

摩擦力练习题及答案 摩擦力练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下列各种摩擦中,属于有害摩擦的是—— ,属于有益摩擦的是—— .①机器运转时,各部件之间的摩擦②拔河比赛时,手与绳之间的摩擦③汽车行驶时与空气之间的摩擦④吃饭时,筷子与食物之间的摩擦 2.让世人瞩目的我国首条磁悬浮列车线路在上海建成.科学家们利用磁悬浮使得列车与导轨脱离接触,目的是为了————————————————— ,从而提高车速. 3.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_____时,在_________________上会产生一种_____的力,这种力就叫做_____. 4.实验室中研究滑动摩擦时,是用弹簧秤拉着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 _________________ 运动,弹簧秤的示数直接表示______力的大小,根据______条件,这时弹簧秤的示数与_________________ 力的大小相等,因而间接知道了 _________________力的大小. 5.在压力和接触面相同的情况下,_____摩擦比_____摩擦小得多,用 _________________来代替_________________可以大大减小摩擦.在移动笨重物体时,人们常在重物下垫上滚木,这是因为_________. 6.汽车轮胎上和鞋底上都有花纹,这是为了使______,起到_____ 的作用. 7. 冬天,汽车在松花江的冰面上行驶时,轮胎上经常缠上防滑链,这是采用 的办法来——。

2 8.一个质量是10 kg的物体,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20 N,物体受到的拉力是_____ N,水平面对它的支持力是______N,如果将该物体用绳吊起来,绳对物体的拉力是_____ N.8.一个质量是10 kg的物体,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20 N,物体受到的拉力是_____ N,水平面对它的支持力是______N,如果将该物体用绳吊起来,绳对物体的拉力是 _____ N. 9.重为100 N的物体静止在粗糙的水平面上,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 _________________,如果用30 N的力沿水平向右拉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 N,方向 ______ . 10.观察一辆自行车,在它行驶时,有些地方的摩擦是有益的,有些地方的摩擦是有害 的.分别举出自行车一个“有益”和“有害”摩擦的实例,并说明增大和减小摩擦的 方法.“有益”摩擦:___________,增大摩擦的方法__________ ;“有害”摩擦:________,减小摩擦的方法_ ______. 二、判断题 11.物体越重受到的摩擦力就越大 .( ) 12.用10 N的力拉着木箱在水平面上运动时,木箱受到的摩擦力是10 N. ( ) 13.因为摩擦有害,所以要想办法来减小摩擦. .( ) 14.用50 N的力推桌子没有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 ) 15.任何情况下物体受到的支持力一定等于 .( ) 三、选择题 (19题~21题为多项选择题) 16.小孩从滑梯上滑下的过程,受到的力有( ) A.下滑力、摩擦力 B.重力、下滑力、摩擦力 C.下滑力、摩擦力、重力、支持力

摩擦力经典中考习题及答案

摩擦力经典中考习题及答案摩擦力经典中考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关于摩擦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B。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 C。总是阻碍物体运动 D。总是阻碍相互接触的物体间的相对运动 答案:A 2.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摩擦无时不在,下列现象属于减小摩擦的是() A。汽车的车轮上刻有很多花纹 B。写字时,用力握住钢笔 C。向生锈的锁芯滴润滑油 D。某品牌纯净水瓶盖上刻有一道道竖直的条纹

答案:C 3.下列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A。矿泉水瓶盖上制有很多竖条纹 B。骑自行车的人刹车时用力捏 C。运动鞋的底部制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D。锁头很难打开时,往锁孔中加些润滑油 答案:D 4.摩擦有利也有弊。下列事例中,属于需要减小的有害摩擦是() A。体操运动员上杠前手上擦一些防滑粉 B。写字时,铅笔与作业本的摩擦 C。汽油机工作时,活塞与气缸壁的摩擦 D。爬杆时,人与杆的摩擦 答案:C

二.填空题 5.请在空格中填上合适的单位:一只公鸡的重量大约为20克;一包方便面的质量大约为0.1千克;瓶装牛奶的密度大约为1.2千克/立方米。 6.月球对它表面附近的物体也有引力,这个力大约是地球地面附近同一物体引力的1/6.一个连同随身装备共同90kg宇航员,在月球上重约900N(g=10N/kg),该宇航员从地球到达月球后质量不变。 7.穿行于惊涛骇浪中的冲浪者总是弓着腰,叉着腿,他这样做是为了降低自己的重心,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的几何中心就是它的重心。 8.一般情况下,我们把物体重力的作用点称为重心。重心通常是均匀的规则物体的几何中心,例如圆心、长方形对角线的交点。那么如图所示中的不规则物体的重心是点B。重垂线可以帮助我们确定重力的方向是BC。

(完整版)摩擦力练习题及答案

摩擦力 一、填空题 1.下列各种摩擦中,属于有害摩擦的是,属于有益摩擦的是. ①机器运转时,各部件之间的摩擦②拔河比赛时,手与绳之间的摩擦 ③汽车行驶时与空气之间的摩擦④吃饭时,筷子与食物之间的摩擦 2.让世人瞩目的我国首条磁悬浮列车线路在上海建成.科学家们利用磁悬浮使得列车与导轨脱离接触,目的是为了,从而提高车速. 3.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_____时,在_________________上会产生一种_____的力,这种力就叫做_____. 4.实验室中研究滑动摩擦时,是用弹簧秤拉着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_________________ 运动,弹簧秤的示数直接表示______力的大小,根据______条件,这时弹簧秤的示数与_________________ 力的大小相等,因而间接知道了_________________力的大小. 5.在压力和接触面相同的情况下,_____摩擦比_____摩擦小得多,用_________________来代替_________________可以大大减小摩擦.在移动笨重物体时,人们常在重物下垫上滚木,这是因为_________. 6.汽车轮胎上和鞋底上都有花纹,这是为了使______,起到_____ 的作用. 7. 冬天,汽车在松花江的冰面上行驶时,轮胎上经常缠上防滑链,这是采用的办法来摩擦的. 8.一个质量是10 kg的物体,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20 N,物体受到的拉力是_____ N,水平面对它的支持力是______N,如果将该物体用绳吊起来,绳对物体的拉力是_____ N. 9.重为100 N的物体静止在粗糙的水平面上,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___________,如果用30 N的力沿水平向右拉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 N,方向______ . 10.观察一辆自行车,在它行驶时,有些地方的摩擦是有益的,有些地方的摩擦是 有害的.分别举出自行车一个“有益”和“有害”摩擦的实例,并说明增大和减小摩擦的 方法. “有益”摩擦:___________,增大摩擦的方法__________ ; “有害”摩擦:________,减小摩擦的方法_ ______. 二、判断题 11.物体越重受到的摩擦力就越大.( ) 12.用10 N的力拉着木箱在水平面上运动时,木箱受到的摩擦力是10 N. ( ) 13.因为摩擦有害,所以要想办法来减小摩擦. .( ) 14.用50 N的力推桌子没有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 ) 15.任何情况下物体受到的支持力一定等于重力. .( ) 三、选择题(19题~21题为多项选择题) 16.小孩从滑梯上滑下的过程,受到的力有( ) A.下滑力、摩擦力 B.重力、下滑力、摩擦力 C.下滑力、摩擦力、重力、支持力 D.重力、支持力、摩擦力 17.骑自行车的人,遇到紧急情况刹车时,用力捏闸,其目的是为了() A 增大压力以增大摩擦 B 使接触面粗糙以增大摩擦 C 减小摩擦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18.下列措施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垫上一块胶皮将瓶盖拧开 B.往轴承中注入一些润滑油 C.在皮带传动中将皮带张紧些 D.在皮带传动中往皮带上涂皮带油 19.一物体重100 N,当在水平地面上滑动时摩擦力是30 N,将物体提起时对它的拉力为F1,在地面上匀速运动时拉力为F2,则F1、F2的大小分别是( ) A.100 N、100 N B.30 N、30 N C.100 N、30 N D.30 N、100 N 20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中错误 ..的是() A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物体间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B 在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 C 在任何情况下摩擦力总是有害的 D 轮胎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高中物理摩擦力专题-经典练习题及答案【高考必备】

高中物理摩擦力专题-经典练习题及答案【高考必备】 1.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物体A和B,在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甲、乙两图中A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均为F B.甲图中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0,物体B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F C.甲、乙两图中B物体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均为F D.乙图中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F,物体B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F 2.如图所示,第一次甲单独用50N的力推墙,第二次甲推墙的力不变,乙用30N的力向左推甲,前后两次,人均未运动,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两幅图中,墙壁都受到50N的推力 B.乙受到地面30N的摩擦力,方向向左 C.第二次推时,甲受到地面20N的摩擦力方向向左 D.第二次推时,墙壁受到80N的推力 3.如图所示,有一个重力不计的方形容器,被水平力F压在竖

直的墙面上处于静止状态,现缓慢地向容器内注水,直到将容器刚好盛满为止,在此过程中容器始终保持静止,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容器受到的摩擦力不变B.容器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增大 C.水平力F可能不变D.水平力F必须逐渐增大 4.通过探究发现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接触面的大小无关.如图甲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木块A和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16N 的水平拉力F1作用下,A、B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将甲A、B紧靠着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2推A使它们一起也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乙所示,则F2是______N;若要让图乙中的A、B 在水平桌面上一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不撤除F2的情况下,应该在B的右端施加一大小为______N的水平向左的推力. 5.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重10N的物体在水平桌面上沿直线匀

摩擦力习题(含详细答案)

摩擦力 基础知识: 一名滑冰运动员滑到终点停止用力后,由于冰刀受到力,她会慢慢地停下来。用手握住瓶子,瓶子不会从手中下落,因为瓶子除受重力外,还受到了向上的力,小刚骑自行车上学时发现停止用力蹬车后,车会慢慢地停下来,这是因为车受到了。 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接触面不光滑,两个接触的物体间有(挤压效果);在接触面间有相对运动动或相对趋势。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摩擦力大小的相关因素是:两接触面的和两接触面间的大小。 摩擦力是物体间相对运动的,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是物体运动的力;也可能与物体运动的方向,是物体运动的阻力。 摩擦力的产生及应用: 1对于摩擦力,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只要两个物体接触并相互挤压,且接触面不光滑,它们之间就一定产生摩擦力 B 运动的物体可能不受摩擦力的作用 C 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同 D 静止的物体可能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2 一本字典在下列情况下不会受到摩擦力的是() A 静止放在斜面上 B 在水平桌面上被推动 C 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 D 静止被压在竖直墙壁上 3 下图是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有关此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分析甲、乙可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要接触面所受压力有关 B 分析甲、丁可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受力面积有关 C 乙、丙可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是否有关 D 丙、丁可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受力面积是否有关4 关于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相互压紧的粗糙物体间总有摩擦力 B 相对运动的物体间总有摩擦力作用 C 只要想到压紧并发生相对运动的物体间就有摩擦力 D 只有相互压紧并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的粗糙物体间才有摩擦力的作用 5 假如没有摩擦,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A 钉入天花板的钉子将不碰自落 B 静止在水平公路上的汽车将无法启动 C 打开的鞋带不抽自松 D 在水平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将很容易刹车 6 在公路上加速前行的自行车,前轮受到的摩擦力和后轮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分别是() A 都向前 B 都向后 C 前轮向前后轮向后 D 前轮向后,后轮向前 7 关于摩擦力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B 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 C 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 D 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8 如图所示,一物体以某一速度冲上表面粗糙的固定斜面,请画出物体在上滑过程中所受的力的示意图(力的作用点画在物体的重心)。 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及应用 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接触面受到压力越,接触面越,滑动摩擦力就越。产生摩擦力的基础是两个物体首先要相互,若脱离接触,则滑动摩擦力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关。所以对一各面粗糙程度相同的木块,当它在另一物体表面滑动时,无论木块如何放置,滑动摩擦力都变。 1 下列实例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A 足球守门员戴防滑手套 B 骑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闸 1

摩擦力练习题精选附答案

摩擦力练习题精选 一.选择题(共18小题) 1.在奥运会上,体操运动员在上单杠之前,总要在手上抹些镁粉;而在单杠上做回环动作时,手握单杠又不能太紧.他这样做的目的是() A.前者是增大摩擦,后者是减小摩擦 B.前者是减小摩擦,后者是增大摩擦 C.两者都是减小摩擦 D.两者都是增大摩擦 2.下列实例中,为了增大有益摩擦的是() A.给自行车轴加润滑油 B.移动重物时,在它下面垫上钢管 C.在机器的转动部分装滚动轴承 D.车轮上刻有凸凹不平的花纹 3.自行车是我们熟悉的交通工具.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来看,它涉及到不少有关摩擦的知识.以下分析中,正确的是() A.脚踏凹凸不平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积来增大摩擦的 B.轮胎上制有花纹是通过改变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的 C.刹车时用力捏刹车把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的 D.在转动的部分加润滑油是通过变滑动为滚动来减小摩擦的 4.图中的四个实例,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A.鞋底的花纹B.浴室脚垫做得凹凸不平C.在合页轴上加润滑油D.矿泉水瓶盖上的条纹 5.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A.轮胎上制有花纹B.在轴承中加滚珠C.给车轮的轴中加润滑油D.旅行箱下装有小轮 6.在研究摩擦力时,小明同学用一块各侧面光滑程度完全相同的木块,在同一水平桌面上进行了三次实验.如图所示,当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三次示数F1、F2、F3的大小关系为() A.F1=F2>F3B.F1>F2>F3C.F2>F1>F3D.F1<F2=F3 7.小明观察如下漫画,总结了四个观点,错误的是()

A.甲图此刻人对箱子推力等于箱子受到的摩擦力 B.乙图此刻箱子受到的摩擦力大于甲图此刻箱子受到的摩擦力 C.丙图此刻人对箱子推力大于箱子受到的摩擦力 D.丙图箱子在同一水平面上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 9.如上右图所示,用F=6N水平向右的拉力匀速拉动物块A时,物块B静止不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则物块B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及方向为() A.4N,向左 B.4N,向右 C.6N,向右 D.6N,向左 10.赵强同学学了物理后,养成了观察生活的好习惯,他发现好多药瓶瓶盖的侧面都做有密集的竖条纹,如图所示,其目的是为了() A.坚固耐用 B.增大粗粒程度,从而增大摩擦,便于旋开和旋紧 C.便于运输D.节约材料 11.如图所示,一个工件随着传送带一起沿水平方向匀速运动,则工件 () A.受到向右的摩擦力B.受到向左的摩擦力 C.不受摩擦力作用D.无法确定 12.如图,手拉着木块在粗糙程度不变的水平面上做加速运动,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A.逐渐增大B.逐渐减小 C.保持不变D.总是等于拉力的大小 13.如图所示为工人师傅推车运送纯净水的图片,对于这两种方法中哪种比较省力的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的方法比较省力 B.图乙的方法比较省力 C.图甲和图乙两种方法所用的力大小相等 D.无法判断 14.用5N的水平拉力使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现改用10N的水平拉力使木块仍在这一水平桌面上运动,此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是() A.10N B.大于5N,小于10N C.5N D.无法判断 15.教室的门关不紧,常被风吹开.小明在门与门框之间塞入硬纸片后,门就不易被风吹开了.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门被风吹开是因为门没有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B.塞入硬纸片后,风吹门时门不再受摩擦力的作用 C.塞入硬纸片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 D.塞入硬纸片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

初二物理摩擦力练习题和答案

初二物理摩擦力练习题和答案摩擦力是物体之间接触时产生的一种力,它对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物体运动起着重要作用。为了帮助初二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摩擦力的概念,下面将提供一些摩擦力练习题和答案,供大家参考。 练习题1: 一块质量为2千克的木块放在水平地面上,施加10牛的水平力,木块开始滑动。求木块和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力是多少? 解答1: 根据题目可知,施加在木块上的水平力为10牛,木块的质量为2千克。由于木块开始滑动,可以判断木块和地面之间存在动摩擦力。设动摩擦力的大小为F,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以得到下面的等式: F = m × a 其中,m为木块的质量,a为木块的加速度。由于木块开始滑动,所以a ≠ 0。设木块的加速度为a,那么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我们有: 10 - F = 2 × a 根据摩擦力的定义,动摩擦力F的大小与物体之间的法向压力P和动摩擦系数μ之间的关系为F = μ × P。在这道题中,木块受到的法向压力即为木块所受的重力,记为P。假设重力加速度为g,那么P = m × g。代入上面的等式,可以得到: 10 - μ × m × g = 2 × a

由于我们需要求解的是动摩擦力F的大小,可以根据上式解出F的表达式: F = 10 - 2 × a 同时,我们可以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与摩擦力的关系,解出a的表达式: a = μ × g 将a的表达式代入F的表达式中,可以求解出动摩擦力F与重力加速度g和动摩擦系数μ之间的关系: F = 10 - 2 × μ × g 练习题2: 一个质量为3千克的物体受到10牛的水平力作用,刚开始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求物体和地面之间的静摩擦力是多少? 解答2: 根据题目可知,物体的质量为3千克,施加在物体上的水平力为10牛。由于刚开始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可以判断物体和地面之间存在静摩擦力。设静摩擦力的大小为F,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以得到下面的等式: F = m × a

摩擦力练习题及答案

摩擦力练习题及答案 摩擦力是物体接触时所产生的一种力量,它会影响物体的运动和平衡。在力学中,摩擦力是一个重要的概念,通过练习题可以帮助我们 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摩擦力的原理。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些摩擦力练习题 及对应的答案,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掌握这一概念。 练习题一: 1. 一个质量为10 kg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受到10 N的水平拉力,物体开始运动。已知物体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系数为0.3,求物体的摩 擦力和加速度。 解答: 我们知道,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等于摩擦系数乘以物体所受的垂直压力。这里物体所受的垂直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即10 kg * 9.8 m/s² = 98 N。 所以物体的摩擦力为0.3 * 98 N = 29.4 N。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等于水平拉力减去摩擦力,再除 以物体的质量。即 (10 N - 29.4 N) / 10 kg = -1.94 m/s²(方向由摩擦力的 方向确定,取负号表示与拉力方向相反)。 所以,物体的摩擦力为29.4 N,加速度为1.94 m/s²。 练习题二:

2. 在一个倾斜角为30°的斜面上,有一个质量为5 kg的物体,斜面 与物体之间的动摩擦系数为0.2。已知重力加速度为9.8 m/s²,求物体 滑动的加速度和所受的水平拉力。 解答: 首先,我们需要计算物体在斜面上受到的重力分力和法向力。 重力分力 = 物体的重力 * sin(30°) = 5 kg * 9.8 m/s² * sin(30°) = 24.5 N。 法向力 = 物体的重力 * cos(30°) = 5 kg * 9.8 m/s² * cos(30°) = 42.4 N。 摩擦力 = 动摩擦系数 * 法向力 = 0.2 * 42.4 N = 8.48 N。 物体在斜面上的合力等于物体受到的平行于斜面的力减去摩擦力。 设物体的加速度为a。 平行于斜面的力 = 物体的重力 * sin(30°) = 24.5 N。 合力 = (物体的重力 * sin(30°)) - 摩擦力 = 24.5 N - 8.48 N = 16.02 N。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合力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加速度。即 16.02 N = 5 kg * a。 解得加速度 a = 3.204 m/s²。 所以,物体的滑动加速度为3.204 m/s²,所受的水平拉力为16.02 N。

摩擦力练习题及答案

摩擦力练习题及答案 摩擦力是物体接触时产生的一种力量,它可以阻碍物体相对运动或者使物体保持静止。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与摩擦力有关的问题,下面就让我们来探讨一些摩擦力练习题及其答案。 1. 问题:一个质量为10kg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受到10N的水平拉力,摩擦系数为0.2。求物体的加速度。 解答:首先,我们需要计算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根据公式F=μN,其中F为摩擦力,μ为摩擦系数,N为物体受到的垂直支持力。由于物体在水平地面上,所以N等于物体的重力,即N=mg,其中m为物体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根据题目给出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到N=10kg × 9.8m/s² = 98N。代入公式 F=μN,我们可以计算得到摩擦力F=0.2 × 98N = 19.6N。 接下来,我们可以使用牛顿第二定律F=ma来计算物体的加速度。根据题目给出的数据,F=10N。代入公式F=ma,我们可以得到10N = 10kg × a,从而解得a=1m/s²。 所以,物体的加速度为1m/s²。 2. 问题: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放在倾斜角度为30°的斜面上,斜面上的摩擦系数为0.3。求物体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 解答:首先,我们需要计算物体受到的斜面法向力和斜面平行力。根据题目给出的数据,物体的重力为mg=2kg × 9.8m/s² = 19.6N。斜面法向力为 N=mgcosθ,斜面平行力为F=mgsinθ,其中θ为斜面倾斜角度。 根据题目给出的数据,θ=30°。代入公式N=mgcosθ和F=mgsinθ,我们可以计算得到N=19.6N × cos30° = 16.96N,F=19.6N × sin30° = 9.8N。

完整版)初二物理摩擦力练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初二物理摩擦力练习题及答案 1.写出下列各种摩擦的名称: 1) 皮带传送机运煤时,煤块与皮带之间的摩擦是动摩擦; 2) 洗筷子时,抹布和筷子之间的摩擦是静摩擦。 2.世界上第一条磁悬浮列车示范运营线已于2003年元旦 在我国上海投入运行。磁悬浮列车的速度约是普通列车的三到四倍,原因是利用了磁极间相互作用的原理,使列车能在轨道上“浮”起来,从而减小列车与轨道间的摩擦。气垫船是采用气垫的技术制成的交通工具,简单地说,其原理就是船体与水面间形成气垫,使船体悬浮在水面上,从而地减小船体航行时的阻力。 3.图8-11中,A、B是两只质量相同的旅行箱,B箱容易 被推动,这说明了静摩擦力小于动摩擦力。 4.说明下列情况中是用什么方法来增大或减小摩擦的: 1) 在结冰的公路上撒砂子,增大摩擦力;

2) 冬天,为了防止打滑而在轮子上缠上铁链子,增大摩擦力; 3) 轮胎上刻有花纹,增大摩擦力; 4) 给机器上润滑油,减小摩擦力; 5) 轴承两圈之间装有滚珠,减小摩擦力。 5.缝纫机脚踏旁的大轮是通过皮带与轮子的摩擦来带动机头上的小轮转动。当皮带与轮子之间打滑时,可以用拉紧皮带的办法来克服。这是利用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来增大皮带与轮子之间的摩擦力。 6.下列措施中可以减小摩擦的是鞋底上制有凹凸的花纹,在机器的转动部分安装滚动轴承。 7.下列事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的是在自行车的把套上做出凹、凸花纹。 8.如果世界上不存在一切摩擦,那么下列哪种现象不会发生:物体将漂浮在空中。

9.下列几种现象中,属于有害摩擦的是刷牙时,牙刷与牙 齿之间的摩擦。 B。在“神舟5号”升空时,飞船与空气之间会发生摩擦。 C。自行车刹车时,刹车皮与轮圈之间会发生摩擦。 D。手拿物体时,手与物体之间会发生摩擦。 10.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行了 以下三个实验: 实验一:用弹簧测力计拖动木块在水平木板上运动。 实验二:用弹簧测力计拖动木块在垫有棉布的水平木板上运动。 实验三:用弹簧测力计拖动放有砝码的木块在水平木板上运动。 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回答问题:(题型二) 1)拖动木块时做什么运动? 答:水平运动。 2)实验一、二为什么要用同一木块,实验可得出什么结论? 答:为了消除木块质量的影响,实验可得出在垫有棉布的水平木板上运动时,摩擦力比在水平木板上运动时小。

摩擦力(习题及答案)

摩擦力(习题) 1. 关于摩擦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凡是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有摩擦力 B .两物体保持相对静止时也有可能有摩擦力 C .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 D .只有接触才有可能产生摩擦 2. 人在一般情况下步行前进时,若鞋底与地面不打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地面对鞋底的摩擦力方向向后,阻碍人前进 B .地面对鞋底的摩擦力方向向前,推动人前进 C .鞋底花纹磨损后,摩擦力减小,人更容易前进 D .鞋底花纹磨损后,摩擦力增大,人更难前进 3. 运动员用双手握住竖直的竹竿匀速上爬和匀速下滑时,他受到的摩擦力分别为 f 1 和 f 2,则( ) A .f 1 方向向上,f 2 方向向上,且 f 1=f 2 B .f 1 方向向上,f 2 方向向下,且 f 1>f 2 C .f 1 方向向下,f 2 方向向上,且 f 1=f 2 D .f 1 方向向上,f 2 方向向上,且 f 1<f 2 4. 如图所示,一铁块放在水平地面上,请画出当条形磁铁靠近铁块时,铁块所受摩擦力 f 的示意图。(图中已标出摩擦力的作用点) 5. 用大小为 30N 的力 F 将重 20N 的物体压在竖直墙壁上静止, 作出 物体受摩擦力 f 的示意图。(图中已标出摩擦力的作用点)

6. 如图所示,小明在体育馆地面上测量运动鞋底部受到的滑动摩 擦力。弹簧测力计应沿 方向拉动,并使运动鞋做 直线运动。在运动鞋内再放一个重物,运动鞋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7. 如图,物重为 G =20N 的物体静止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如果用 F 1=10N 的力水平向右拉物体,物体没有被拉动,此时物体受到摩擦力大小为 ,方向 。如果改用 F 2=25N 的力水平向左拉物体,物体刚好被拉向左边并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体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该摩擦力的大小为 ,方向 。 8. 一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探究拔河比赛取胜的“秘密”,做了如图所 示的实验。 (1)拔河比赛时我们要穿上鞋底凹凸不平的鞋子,目的是通过增 大 而增大摩擦力;尽量找体重大的人的目的是通过增大 而增大摩擦力。 (2)比赛时,运动员要穿比较新的球鞋,而且不希望地面有沙子, 这 是因为 。

摩擦力经典习题有答案

摩擦力习题 一.选择题(共24小题) 1.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一个重5N的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2N,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当拉力增大为1.8N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木块受的摩擦力为1.8N B。木块受的摩擦力为1.2N C.木块保持匀速直线运动D.木块的运动速度逐渐减小 2.自行车在我国是很普及的代步工具,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上来看,它涉及了许多物理知识,对其认识错误的是()A.在路上行驶时自行车和地面的摩擦越小越好B.自行车的刹车闸是一个省力杠杆 C.在车外胎、把手塑料套、脚蹬上都刻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D.车的前轴、中轴及后轴均采用滚动轴承以减小摩擦 4.小猴用双手握住竖直的竹竿匀速攀上和匀速下滑时,他所受的摩擦力分别为f上和f下”那么它们的关系是() A.f上向上,f下向下,且f上=f下B.f上向下,f下向上,且f上>f下 C.f上向上,f下向上,且f上=f下D.f上向上,f下向下,且f上>f下 5.如图所示,小明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长方体木块A,木块下端是一长木板,实验时,他以F=12N的拉力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匀速向左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则木块A受到木板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分别为() A.12N,水平向左B.12N,水平向右 C.5N,水平向左D.5N,水平向右 6.如图所示,物块A的重力G A=20N,物块B的重力G B=10N,水平推力F作 用在A上,A与竖直墙面接触,A和B均静止,则墙面受到的摩擦力() A.大小为20N,方向向上B.大小为20N,方向向下 C.大小为30N,方向向上D.大小为30N,方向向下 7.如图水平面上叠放着A、B两个物体,在水平方向力F1和F2作用下,两者以共同速度v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F1=3N,F2=2N,那么物体B的上、下表面所受摩擦力的大 小分别为() A.3N,1N B.2N,1N C.2N,3N D.3N,2N 8.如图所示,用水平拉力F拉上表面粗糙程度各处相同的物体A, 使其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当物体B静止不动时,与水平绳相连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关于该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计绳和弹簧测力计重)() A.B对A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 B.A对B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C.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B所受摩擦力与 水平拉力F的合力 D.弹簧测力计对B的拉力小于A对B的摩擦力 9.水平桌面上平放着一个长方体木块,木块各面的粗糙程度相同,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该木块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1;以较大速度匀速拉动该木块时,弹簧测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