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校准规程

仪器校准规程

一、引言

仪器校准是确保仪器装置能够准确测量并满足预定要求的重要步骤。本文将介绍仪器校准的规程和步骤,以确保校准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校准的目的

仪器校准的目的是保证仪器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校准可

以帮助我们发现仪器的误差和偏差,并进行相应的修正,从而提高测

量结果的精确度。

三、校准的基本原则

1. 校准的周期性:仪器校准应根据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进行周期性

执行,以确保仪器的长期稳定性和可靠性。

2. 校准的跟踪性:仪器校准应按照国际或国家标准进行,确保校准

结果的可比性和互认性。

3. 校准人员的资质:仪器校准应由具备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人员进行,确保校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校准记录的保存:校准结果和过程记录应合理保存,以备查阅和

验证。

四、校准步骤

1. 准备工作:确认要校准的仪器和相关标准仪器。检查校准仪器的状态和准确性,确保其可靠性和可追溯性。

2. 校准计划:根据校准周期和实际需求,制定校准计划,并确定校准的频率和方法。

3. 校准环境:校准应在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稳定的实验室或设备中进行,以减小环境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4. 校准操作:按照校准流程和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校准操作。比较被校准仪器和标准仪器的测量值,记录差异和偏差。

5. 校准结果评估:根据校准的结果和标准要求,评估被校准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确定是否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校准或修正。

6. 校准报告和记录:根据校准结果,生成校准报告和记录,包括校准日期、校准人员、校准方法、校准结果和建议等信息。

7. 校准认证:根据相关要求,对校准结果进行认证和核准,以确保校准的有效性和可信度。

五、校准的频率

校准的频率应根据仪器的使用环境、要求和周期性进行确定。一般情况下,仪器应至少每年进行一次校准,或根据生产工艺或质量管理要求进行调整。

六、校准结果的处理

根据校准结果,对仪器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修正,以确保仪器的测量

结果满足要求。对于严重偏差或不合格的仪器,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修理、更换或重新校准。

七、校准的验证和追踪

校准结果应进行验证和追踪,以确保校准的有效性和持续性。对于

重要仪器和关键参数,应建立校准标准和测量方法的追溯体系,确保

校准结果的可比性和互认性。

八、校准记录的保存

校准记录应按照相关要求和标准,进行合理的保存和管理。校准记

录应包括校准日期、校准人员、校准仪器、校准方法、校准结果和建

议等信息,以备查阅和追溯。

结语

仪器校准是确保仪器测量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过程。根据规程和步

骤进行仪器校准,能够提高仪器的工作效率和测量准确性,进而保证

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遵循校准规程,定期进行仪器校准是企业质量

管理和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

仪器仪表校验检定操作规程

仪器仪表校验检定操作规程 一、前言 为了保证各种仪器仪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及满足国家和企 业的质量管理和监管要求,进行仪器仪表校验检定是必不可少的。 本规程将介绍仪器仪表校验检定的基本流程和操作规范,以确保正 确地进行校验检定工作。 二、基本要求 1. 对需要校验检定的仪器仪表必须了解其使用范围、精度等基 本参数。 2. 校验检定需要的测试设备、工具和质量标准要符合国家和企 业要求。 3. 校验检定员必须熟练掌握检定方法、检定步骤和操作流程, 并具有一定的检定经验。 4. 校验检定记录必须准确完整、规范、清晰,便于审查和管理。 三、操作流程 1. 准备工作 (1)根据校验检定要求和计划,确定校验检定内容和标准。 (2)对校验检定仪器仪表进行外观检查和功能检测,检查其是 否完好、清洁和运转正常,对于存在问题的仪器仪表应当予以处理 或更换。 (3)准备好校验检定需要的测试设备、工具、质量标准和相关 文献资料等,确保测试设备可靠、正常运行。 2. 校验检定操作

(1)将需要校验检定的仪器仪表连接到测试设备上,并按照校 验检定要求和标准进行测试和比对。 (2)对测试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判断校验检定对象的精度和 误差,并与标准值进行比较和评价。 (3)如果校验检定对象的精度和误差符合标准要求,应当在校 验检定报告中注明正常,并写明具体的校验检定数据和结果。 (4)如果校验检定对象的精度和误差不符合标准要求,则应当 在校验检定报告中注明不合格,并记录具体的校验检定数据和原因;当校验检定对象的误差比标准要求大得多时,应当第一时间报告相 关负责人,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排查和处理。 3. 结束工作 (1)清理测试设备,将其放置在规定的存放位置。 (2)对校验检定报告进行归档处理,确保记录完整、规范、清晰。 (3)对存在问题的校验检定仪器仪表进行维护、更换或送修, 并告知相关人员。 四、安全注意事项 1. 操作前应仔细阅读仪器仪表的使用说明书和校验检定标准, 了解其使用和校验检定要求和规范。 2. 测试设备应当符合国家和企业的安全要求,不得存在故障、 不稳定等问题,操作时应当谨慎。 3. 在进行高电压、高温、高压力等危险操作时,必须穿戴符合 安全要求的防护装备,并遵守相关安全规定和规范操作流程。

常见仪器的校正操作规程

常见仪器的校正操作规程 1 容量瓶的校正 1.1 将待校正的清洁、干燥的容量瓶恒重,称重。 1.2 测量纯化水的温度(可将纯化水置仪器室1小时以上,仪器室室温即为纯化水的温度)将纯化水注入容量瓶标线处,称重。 1.3 根据纯化水的温度,查出该温度下水的密度,计算该温度下该容量瓶标示刻度体积的水的质量,并称重,视水液的弯月面是否与刻度吻合。 1.4 校正刻线:若与刻度不符合,可用纸条与水液的弯月面成切线贴成圆圈,然后倒去内容水,在纸圈上,下涂以石腊薄层,再沿纸圈用别针刻一圆圈,涂上氢氟酸,几分钟后洗去过量的氢氟酸,并除去石腊及纸圈,即见容量瓶上的新刻度。 1.5 重复1.1和1.2步骤,取平均值计算容量瓶体积,算出允差,并填附表A。 2 移液管,刻度吸管的校正 2.1 在洁净的移液管或刻度吸管内吸入已测过温度的纯化水,并使水弯月面恰好在刻线处。 2.2 将水放入预先恒重并称好重量的具塞小锥形瓶中,称量,计算,可得水的重量。(应测2次,得放出水的平均重量)。 2.3 根据水的温度查水的密度表(见附表B),计算,可得移液管或刻度吸管的体积。 2.4 将结果记录在附录A表中。 3 滴定管容积的校正 3.1 在洗净的滴定管内注入纯化水,使弯月面最低处与刻度零位相切。 3.2 由滴定管中放水到已恒重并称重的具塞锥形瓶中,密塞,称重。 3.3重复3.1和3.2操作,取平均值。 3.4根据水的温度查水的质量及该温度下水的密度表(见附录B),计算,可计算出滴定管该部分管柱的体积。 3.5将结果记录在附录A表中。 4 量筒、量杯的容积校正 4.1 将洁净的量筒或量杯注入已知温度的纯化水,并使水弯月面恰好在刻线处。 4.2 将水倒置已恒重并称重的具塞锥形瓶中,密塞,称重,可得水的质量。 4.3 根据水温查附表B水的密度,可计算出该量筒或量杯的体积。 4.4 根据附表B规定的标准容量允差,判断被校正量筒或量杯是否合格,并将校正结果记录在附录A表中。

仪器仪表行业仪器校准规程

仪器仪表行业仪器校准规程 引言: 在仪器仪表行业,仪器校准是保证测量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各类测量仪器的校准流程、方法和标准。本文将从仪器校准 的目的、标准和流程等方面进行论述,以帮助行业内从业人员更好地 了解仪器校准规程。 一、仪器校准的目的 仪器校准的主要目的是确保仪器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一致性。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校准能够验证仪器设备的准确性和精度,以提供客观可靠的测量 数据。 2. 校准能够发现和排除仪器设备存在的问题或缺陷,保障其在使用 过程中的稳定性和长期可靠性。 3. 校准能够确保仪器设备的测量结果与国家或行业标准之间的一致性,保证所测量数据的可比性和可追溯性。 4. 校准能够提供基准值和误差值,为后续数据处理和分析提供参考,以及对仪器设备的维护和调整提供依据。 二、仪器校准的标准 仪器校准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国家或行业标准:校准过程中,仪器设备的测量结果应与国家或行业标准之间保持一致,确保所测量数据的可比性和可追溯性。 2. 设备生产商的规格和说明书:校准过程中,需要参考仪器设备生产商提供的规格和说明书,了解其技术参数以及校准方法和要求。 3. 校准实验室的管理体系和技术要求:校准过程中,需要选择具备相关认证和资质的校准实验室,以确保校准过程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三、仪器校准的流程 仪器校准的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 前期准备:校准前需要对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和准备工作,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并且能够满足校准要求。 2. 校准计划制定:根据仪器设备的类型和规格,制定校准计划,明确校准的目标、方法和流程。 3. 校准执行:按照校准计划和标准,进行校准操作,包括校准样品的选取、校准仪器的调整和测量数据的记录等。 4. 校准结果分析:对校准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评估仪器设备的准确性和精度,得出校准报告。 5. 校准报告编制:将校准结果整理成报告形式,包括所校准仪器的基本信息、校准方法和过程、校准结果和误差分析等。 6. 后续处理:根据校准结果,对仪器设备进行调整、维护或保养,以保证其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仪器设备校准验证规程

测量设备校准验证规程 编制: 审核: 批准: 受控状态: 编号:AK/JC-2010-() 2010年11月1日 温州安科消防检测有限公司

校准结果验证规程 校准人员在取得相应的《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时,应按下列规则进行符合性评定。 一、根据实际工作需求,可以有选择地排除校准仪器一些工作中不使用的档位及功能。 二、测量设备U95≤1/3MPEV(被评定测量设备的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示值误差符合性评定若出具校准证书机构评定的测量设备示值误差的不确定度U95小于或等于被评定测量设备的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MPEV的1/3 (即U95≤1/3MPEV) ,则可不考虑示值误差的测量不确定度的影响。校准人员根据《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内页中“校准结果”栏内的数据,对给出最大示值误差的,可直接与测量设备说明书或原技术指标相比较;若无误差值的,则要使用证书/报告中校准数据计算最大误差值(可采用绝对误差、相对误差或引用误差等表达) ,将计算结果与测量设备说明书或原技术指标相比较, 若测量设备的示值误差(Δ)在其最大允许误差限内时,即(Δ≤MPEV)满足测量设备示值误差符合性评定的基本要求后,则该测量设备可判为满足技术要求,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三、测量设备U95 >1/3MPEV(被评定测量设备的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示值误差符合性评定当U95>1/3MPEV时,须考虑测量不确定度因素影响, 其示值误差就不能根据相应计量检定规程或计量校准规范要求简单做出合格与否的判定,一般可按以下判定。 A、合格判定 被评定测量设备的最大示值误差(Δ)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其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MPEV 与示值误差的扩展不确定度U95之差时可判为合格,即:|Δ| ≤MPEV - U95 ,则为合格。 B、不合格判定 被评定测量设备的最大示值误差(Δ)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其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MPEV与示值误差的扩展不确定度U95之和时,可判为不合格,即:|Δ| ≥MPEV +U95 ,则为不合格。 C、待定区 当被评定测量设备的最大示值误差既不符合“合格判定”又不符合“不合格判定”时,为处于待定区。这时不能下合格或不合格的结论,即为待定区。 四、待定区测量设备处理:(MPEV-U95<|Δ|

实验室仪器设备检定校准操作规程

计量检验仪器设备检定、校准 管理规程 一、目的 为了对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的校准、检定进行管理,确保所有计量检验仪器设备正常、稳定的工作,以保证检测数据准确、有效,制定本管理规程。 二、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管理。 三、职责 QC检验人员:确保校准检查工作能够及时执行,使用前检查仪器是否在校准有效期内,进行仪器的开机校准工作。 设备管理部:负责计量仪器设备的统计、编号、标志管理。负责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的送检工作和有关计量设备档案的管理。 设备管理部部长:监督本规程的实施。 QC主管:负责本规程的审核并监督本规程的实施。 质量管理部部长:负责本规程的批准执行。

四、内容 1.检验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管理 1.1检验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分为外部检定校验和内部校准。外部检定校验由具有计量检定资质的单位执行;内部校准主要针对必须进行开机校准才能运行的仪器的校准,该校准由QC检验员进行。 2.外部检定、校准的管理 2.1计量检验仪器设备必须按照国家和公司统一要求进行计量检定及校准。 2.2质量管理部QC检验员每年年底对下年度需要购进并校准的玻璃器具(容量瓶、移液管等)提出计划,报设备管理部计量管理员备案。 2.3质量管理部确定需要进行检定校验的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目录、检定方式(见附表),且每年一次进行跟踪和修改。 2.4设备管理部计量管理员负责编制检验用仪器设备的年度计量检测计划表,按计划定期组织进行检定或校准。在距检定日期一个月或半个月以前,由计量管理员统安排检定及校准,相关记录及校准部门出具的鉴定证书或校验证书由计量管理员统一保管。 2.5检验仪器设备的标识 2.5.1经检定、校准合格的检验仪器设备,正常使用期间,均使用绿色的“合格”标识。且标识完好。 2.5.2标识粘贴在仪器设备的明显位置以表明其状态,标识上有仪器设备的检定编号及有效期。 2.6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的使用 2.6.1计量检验仪器设备投入使用前,必须经过检定或校准。 2.6.2未经计量检定合格或已超过有效期的仪器设备不得正式投入检测活动。 2.6.3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经自校、检定不合格时,应立即停止使用,报告设备管理部计量管理员进行检定或校准,待合格后方能再次使用。 2.6.4 QC检验员应熟练掌握所使用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的技术性能,正确使用计量检验仪器设备,杜绝误操作,防止因操作不当造成设备损坏或数据失效。 2.7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的维修及报废 对检定或校准不合格或使用中损坏的计量检验仪器设备,仪器使用人员立即停止使用并报告设备部进行维修,修好后再次进行检定或校准;如不能维修,则由设备管理员按照《设备更新改造与报废调拨管理规程》执行。 2.8计量检验仪器设备搬运、防护和贮存 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的领取、送检和使用,应遵照生产厂家规定的要求和注意事项进行操作,杜绝野蛮装卸和运输。贮存要满足计量检测设备存放的环境条件要求。 3. 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的内部校准

仪器仪表校准操作规程

仪器仪表校准操作规程 第一章引言 为了确保仪器仪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证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避免因非合格的测试数据带来的经济损失和安全隐患,制定本《仪器仪表校准操作规程》。 第二章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所有仪器仪表的校准操作。 第三章定义 1. 仪器仪表校准:通过对仪器仪表进行系统的比对和调整,以确保其测量结果与已知标准值的一致性。 2. 校准记录:对仪器仪表校准过程中的各项操作进行详细记录的文件。 第四章校准管理 1. 所有仪器仪表应进行定期校准,校准周期应根据仪器的使用频率和重要性进行确定。 2. 校准应由经过培训并具备相应能力的人员进行操作。 3. 校准过程中应严格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1) 准备工作:确认仪器仪表的型号、序列号和校准范围,检查校准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校准方法:根据仪器仪表的类型和校准要求,选择合适的 校准方法和标准设备。 (3) 校准操作: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校准操作,记录校准 结果。 (4) 校准结果评定:根据校准结果与校准要求之间的偏差,判 断仪器仪表是否合格。 (5) 校准记录:将校准过程中的各项操作和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校准时间、校准人员、校准设备、校准方法等。 第五章校准设备的管理与维护 1. 校准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检验,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校准设备的管理应包括设备标识、定期的校准和维护记录、在 用设备的定期校验等。 3. 对于无法在本公司进行维护和校准的设备,应委托专业的第三 方机构进行校准,且应与该机构签订合同,确保校准质量。 第六章校准结果评定与处理 1. 对于校准合格的仪器仪表,应予以标识,并进行相应记录。 2. 对于校准不合格的仪器仪表,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复或更换,确保其正常使用。 3. 校准记录应保存至少五年,并定期进行复查和验证。

仪器设备校准操作规程

仪器设备校准操作规程 1. 引言 在科学研究、工业生产以及质量检测等行业中,仪器设备的准确性 和可靠性至关重要。为了保证仪器设备的正常工作和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仪器设备的校准工作显得尤为关键。本文根据实际工作经验,总 结了一套仪器设备校准的操作规程,以期提高校准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2. 校准前准备工作 2.1 确定校准的目的和标准:在进行仪器设备校准之前,首先要明 确校准的目的和校准所依据的标准。只有明确了校准目标和标准,才 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校准操作。 2.2 准备校准工具和校准物:根据需要进行校准的仪器设备类型, 准备相应的校准工具和校准物。校准工具应该具备准确度高、稳定性 好的特点,而校准物则应具备已知准确值的特性。 2.3 确定校准环境:选择一个稳定的校准环境,远离干扰和噪声源。确保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符合校准要求。 3. 校准操作步骤 3.1 进行预校准操作:首先,对待校准的仪器设备进行预校准操作。这一步可以用于初步判断仪器设备是否在正常工作范围内,并可以为 后续校准步骤提供参考。

3.2 进行零位校准:根据校准目的和标准,确定需要进行零位校准 的项目。根据校准标准,使用校准工具和校准物进行准确的零位校准,并记录相关数据。 3.3 进行量程校准:根据校准目标和标准,选择需要进行量程校准 的项目。按照标准要求,使用校准工具和校准物,以不同的测量点进 行量程校准。同样,要记录相关数据。 3.4 进行灵敏度校准:确定需要进行灵敏度校准的项目,并按照标 准要求,使用校准工具和校准物进行灵敏度校准,记录相关数据。 3.5 其他校准项目:根据需要,进行其他需要的校准项目,如线性 度校准、频率响应校准等。根据标准要求,完成相应的校准操作,并 记录相关数据。 4. 校准结果评估与记录 4.1 校准结果评估:在校准完成之后,需要对校准结果进行评估。 根据校准标准,对校准结果进行比对和分析,判断仪器设备是否符合 要求,以及校准的有效性。 4.2 校准记录:在校准过程中,要详细记录校准的各项数据和结果,并进行签字和日期确认。同时,应建立校准记录档案,用于后续的追 溯和参考。 5. 校准后工作

检测仪器校准规程

检测仪器校准规程

文件审批表 日志

检测仪器校准规范 1、目的: 为了确定专用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测量系统所测试的量值,是否偏离正常状态、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保证产品质量,特制定本规范。 2、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测量设备自校准使用,并开展自行校准的专用检验、测量设备周期校准、日常校准和不定期的校对,具体有:光时域反射仪、CD300、光纤几何尺寸测试仪、光纤综合参数测试仪、游标卡尺等检测设备。 3、专用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校准 3.1专用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操作人员必须认真学习掌握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等。 3.2专用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校准质检部指派专人进行操作。 3.3校准后将校准记录记录在校准表上,该纪录由质检部保管,保管期为1年。 3.4当校准结果出现异常时,应及时向质检部长汇报,并把该校准设备进行隔离并标识其检验状态。4、专用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周期校准校准规程 4.1OTDR校准规程 4.1.1适用范围 适用于新购、使用中和修理后的OTDR的校准。

4.1.4校准方法 4.1.4.1打开OTDR主机,预热30分钟后进行; 4.1.4.22根据《光时域反射仪操作指导书》规定进行操作,测量标准光纤的1310nm、1550nm衰减值,并确认标准光纤需设定量程、脉冲等测量参数; 4.1.4.3将实测值与标准光纤的标准值及该设备的修正值进行比较其测试误差是否在其精度范围内。4.1.5校准时间 4.1. 5.1连续上班,OTDR连续开机时,由每白班检验员于早10:30前进行OTDR校准测试并及时填写OTDR日校准表; 4.1. 5.2OTDR不连续开机时,由开机检验员在开机后半小时进行OTDR的校准测试并及时填写OTDR 日校准表。 4.1. 5.3OTDR除每天校准外,应在每年3月份进行一次全面比对校准测试外,还应定期进行运行检查, 以判断测量设备能否用于规定的测量活动,并保存自校记录。 4.1. 5.4运行检查规定每季度末进行一次设备运行检查,用本年度比对标准光纤进行设备测试,通过对 比标准标准光纤,确定被检设备结论,当一旦发现设备功能失效时,可追溯至已检产品。 4.2光纤几何参数测试仪校准规程 4.2.1必要时将检测仪器处于规定的环境下:温度15~35℃,相对湿度45%~75%,无振动; 4.2.2电源电压应稳定在200V±10%,无外电磁干扰; 4.2.3打开PMD440系统所有电源开关,预热30分钟以上; 4.2.4将模拟器用尾纤串接于测试系统,在Windows活动桌面上点击进入PMD400快捷文件; 4.2.5点击屏幕下方“输入”按钮,填写相关信息及选择测试光纤类型; 4.2.6输入信息后,点击“采集”按钮,调整镜头将光纤图像在屏幕上完全显示,进入待测状态; 4.2.7点击“显示”按钮,屏幕上显示被测光纤的数据; 4.2.8校准完成后对校准结果进行确认,并进行记录和标识; 4.2.9校准时间:每年3月份。 4.2.10除在每年3月份进行一次全面比对校准测试外,还应定期进行运行检查,以判断测量设备能否用 于规定的测量活动,并保存自校记录。

仪器仪表校验操作规程

仪器仪表校验操作规程 仪器仪表校验操作规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确保仪器仪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证其正常运行和可靠使用,制定本操作规程。 第二条本操作规程适用于全公司范围内的仪器仪表校验工作。 第三条仪器仪表校验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的要求。 第四条仪器仪表校验工作应通过专门的设备和相关软件进行。 第五条仪器仪表校验工作应由具备相关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的人员负责。 第六条仪器仪表校验工作应制定相应的计划,并按计划执行。 第二章仪器仪表校验程序 第七条仪器仪表校验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一)准备工作:包括校验设备的准备、校验仪器的准备、校验标准的准备等。 (二)校验仪器连接:将待校验仪器与校验设备连接,并确保连接正确和稳定。

(三)校验仪器参数设置:根据校验要求,设置待校验仪器的相关参数,如量程、精度等。 (四)校验仪器操作:按照校验要求,进行仪器校验操作,记录校验数据。 (五)评定校验结果:根据校验数据,评定校验结果,判断仪器是否合格。 (六)报告生成:根据校验结果,生成校验报告,并妥善保存。 第三章仪器仪表校验要求 第八条校验设备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并定期进行检定。 第九条校验仪器应具备准确、可靠、稳定的功能,并定期进行检定和维护。 第十条校验操作应按照标准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 第十一条校验标准应具备准确、可靠、稳定的特性,并定期进行检定和更新。 第十二条校验结果应符合标准规定的要求,具备可比性和可重复性。 第十三条校验报告应包括校验项目、校验数据、校验结果等内容,并由校验人员签字确认。 第四章仪器仪表校验管理 第十四条公司应制定仪器仪表校验管理制度,明确校验工作的组织、职责、流程等。

仪器校准操作规程

仪器校准操作规程 一、背景介绍 仪器校准是确保仪器准确度和性能稳定的重要过程。本文将详细介 绍仪器校准的操作规程,包括前期准备、校准步骤、记录与报告等内容。 二、前期准备 1. 确定校准对象: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待校准的仪器种类和具体型号。 2. 资源准备:准备校准所需的参考标准或基准仪器,并确保其可靠 性和准确度。 3. 准备校准文件:查阅仪器的使用手册、校准标准和相关规章制度,熟悉仪器校准的要求和流程。 三、校准步骤 根据具体仪器的特点和校准要求,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1. 环境准备:确保校准环境符合要求,如温度、湿度等。 2. 仪器检查:检查仪器外观是否完好,是否需要清洁或维护。 3. 校准准备:根据校准要求,调整仪器参数和设置。 4. 校准实施:使用参考标准或基准仪器对待校准仪器进行比较测量,并记录结果。

5. 结果评估:比较校准结果与要求标准,评估仪器的准确度和性能。 6. 纠正措施:如结果不符合要求,采取相应纠正措施,如调整、更 换部件等。 7. 仪器标识:对校准完成的仪器进行标识,以便后续跟踪和管理。 四、记录与报告 1. 数据记录:记录每次校准的详细数据,包括校准日期、操作人员、校准结果等。 2. 校准报告:根据组织要求,编制校准报告并交付相关部门,报告 内容包括校准仪器、校准结果、校准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等。 3. 校准证书:对于需要提供校准证书的仪器,编制校准证书并加盖 合格章。 五、校准周期及跟踪 1. 校准周期:根据仪器的使用频率和精度要求,制定合理的校准周期。 2. 校准提醒:及时提醒相关人员进行校准操作,确保按时进行校准。 3. 校准跟踪:建立相应的校准记录数据库,并定期进行校准结果的 回顾和分析,以便制定改进措施。 六、操作规范与培训

仪器仪表校准、校验管理规程

一、目的:建立仪器、仪表管理规程,使生产过程中的计量、化验的指标,设备对应产品的工艺控制参数符合国家计量法的要求,确保生产产品的质量在传送过程中的准确一致,并符合GMP相关规定。 二、范围:适用于公司内所有计量用仪器、仪表。 三、责任:设备管理员、QA、计量员。 四、内容: 1.仪器、仪表台账的建立 1.1将公司内所有用于采购、生产、质检、贸易的计量仪器、仪表做专一的台账。 1.2建立仪器、仪表台账,将仪器、仪表划分等级,将其进行分类管理。 1.3分类依据: A 类仪器、仪表是指有计量保证要求、国家列入强制检定、对产品质量有重大影响的仪器、仪表。对A类仪器、仪表应进行周期检定计划,检定时要严格执行,校准、校验时也要明确规定。A类仪器、仪表规定等级为Ⅰ级 B 类仪器、仪表是指通用的、有准确度要求的、对产品质量有明确影响的仪器、仪表。此类仪器、仪表的检定周期原则上不应超过检定规定的最长周期,如工作需要对其可适当减少检定项目或只作部分检定,可使用校准,经评估测试后可延长校准周期。B类仪器、仪表规定等级为Ⅱ级 C 类仪器、仪表是指国家规定进行一次性检定和国家暂无要求的仪器、仪表。对此类仪器、仪表可在入库验收检定后投入使用,使用过程可进行功能检查。尤其是附在设备上的仪表。C 类仪器、仪表规定等级为Ⅲ级 1.4新购入的仪器、仪表,需增加到《仪器、仪表台账》上,并建立其相关资料,如说明书、合格证、操作手则等的档案。 1.5台账的所有仪器、仪表应与生产要求相配套。 2.仪器、仪表的使用 2.1经过检定或校准、校验合格后的仪器、仪表,在其规定的环境条件下方可使用。

2.2仪器、仪表的使用严格遵守其标准操作规程进行,不允许超量程,超范围使用。 2.3使用精密的仪器、仪表操作人员,需进行专业的培训,并合格后才可上岗操作。 2.4使用过程中依据等级的不同,测量精度、范围要求不同,可作降级使用,并做变更处理。 2.5仪器、仪表使用人员不得私自拆装,更换以及改变其中的电(气)路部分。 2.6未经检定、校准及校验合格的仪器、仪表,严禁投入使用,以免造成产品质量事故或设备事故。 2.7仪器、仪表操作使用人员填写《仪器、仪表使用记录》。 3.仪器、仪表的维护保养及维修 3.1仪器、仪表要在其规定的环境下保存,并做好日常清洁工作,对不常用的仪器、仪表需装入专用的工具箱或用干净的布罩盖其表面。 3.2仪器、仪表的存放按其具体要求摆放整齐,有序,且具备存放仪器、仪表的辅助设施。 3.3需要有保护措施的仪器、仪表,按其使用要求,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3.4使用过程中,发现仪器、仪表出现异常或故障,需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检修,维修结束需做校准、校验工作,达不到使用要求的,作降级使用或报废处理。 3.5精密仪器、仪表的维修,需要求厂家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由设备部负责联系。 4.仪器、仪表的检定、校准及校验 4.1依据仪器、仪表台账的分类,制定《仪器、仪表检定周期计划表》。 4.2属于A类的仪器、仪表,送检人员需按国家相关规定定期送到指定的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检定、校准。 4.3属于A类的仪器、仪表需按检定周期,及时送检,不得无故拖延。 4.4属于A类的仪器、仪表未经周期检定或检定不合格的,在台账不得投入生产、检验使用,岗位人员有权拒绝使用。 4.5属于B 类仪器、仪表的检定及校准,需有资质的单位及人员(计量员)进行,按规定的周期进行检定及校准。 4.6属于B 类仪器、仪表检定及校准,需按计量法相关规定制定检定及校准的标准操作规程,计量员严格按照规程对此类仪器、仪表进行检定及校准工作。 4.7属于B类的仪器、仪表,在更改检定周期,减少检定项目时,需经过相关人员评估或由当地技术监督部门同意后方可进行。 4.8属于B类的仪器、仪表,在生产过程中用于装量检测的,每班使用前需用标准砝码做校验工作。 4.9属于C类的仪器、仪表,需做好校验工作或日常巡查工作,以确保其使用功能符合要求。 4.10所有的仪器、仪表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异常或偏差,需计量员做校准及校验工作,确定是否仍然可继续投入使用。

仪器校准操作规程

仪器校准操作规程 仪器校准操作规程 一、概述 仪器校准是确保仪器测量结果准确可靠的关键步骤。本操作规程旨在规范仪器校准的操作流程,确保校准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二、校准操作流程 1. 校准前准备 a. 确定校准的目的和标准要求。 b. 查阅仪器的操作手册以了解校准的具体步骤和要求。 c. 清洁仪器及周围环境,清除尘埃和杂物,确保校准环境整洁干净。 2. 校准前的检查 a. 检查仪器的外观是否完好无损,仪器是否存放在正确的环境条件下。 b. 检查仪器的各功能是否正常,如按键、显示和指示灯等。 c. 检查仪器的传感器和探头是否工作正常。 3. 校准操作 a. 根据仪器操作手册的要求,将仪器接通电源并打开仪器。

b. 进入校准模式或菜单,按照仪器操作手册的步骤进行校准操作。 c. 根据校准标准和要求,调整仪器的参数或设置,使仪器符合校准要求。 d. 校准时需要注意环境条件的稳定性,如温度、湿度等。 4. 校准结果的记录 a. 记录仪器的初始状态和校准前的参数设置。 b. 记录校准过程中的各步骤和操作,包括校准标准的使用和仪器参数的调整。 c. 记录校准后的仪器参数和校准结果。 d. 校准结果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审核确认,并签名确认校准结果的准确性。 5. 校准结果的评估和处理 a. 比较校准结果与标准要求之间的差异,评估仪器的偏差。 b. 如果仪器的偏差超出了标准要求的范围,需要进行调整或维修。 c. 对于无法调整或维修的仪器,应根据仪器校准记录,重新计算其测量值的不确定度。 6. 校准后的验证 a. 校准后,使用标准物质对仪器进行验证,确认仪器的测量准确性和稳定性。

仪器校准规程

仪器校准规程 一、引言 仪器校准是确保仪器装置能够准确测量并满足预定要求的重要步骤。本文将介绍仪器校准的规程和步骤,以确保校准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校准的目的 仪器校准的目的是保证仪器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校准可 以帮助我们发现仪器的误差和偏差,并进行相应的修正,从而提高测 量结果的精确度。 三、校准的基本原则 1. 校准的周期性:仪器校准应根据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进行周期性 执行,以确保仪器的长期稳定性和可靠性。 2. 校准的跟踪性:仪器校准应按照国际或国家标准进行,确保校准 结果的可比性和互认性。 3. 校准人员的资质:仪器校准应由具备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人员进行,确保校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校准记录的保存:校准结果和过程记录应合理保存,以备查阅和 验证。 四、校准步骤

1. 准备工作:确认要校准的仪器和相关标准仪器。检查校准仪器的状态和准确性,确保其可靠性和可追溯性。 2. 校准计划:根据校准周期和实际需求,制定校准计划,并确定校准的频率和方法。 3. 校准环境:校准应在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稳定的实验室或设备中进行,以减小环境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4. 校准操作:按照校准流程和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校准操作。比较被校准仪器和标准仪器的测量值,记录差异和偏差。 5. 校准结果评估:根据校准的结果和标准要求,评估被校准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确定是否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校准或修正。 6. 校准报告和记录:根据校准结果,生成校准报告和记录,包括校准日期、校准人员、校准方法、校准结果和建议等信息。 7. 校准认证:根据相关要求,对校准结果进行认证和核准,以确保校准的有效性和可信度。 五、校准的频率 校准的频率应根据仪器的使用环境、要求和周期性进行确定。一般情况下,仪器应至少每年进行一次校准,或根据生产工艺或质量管理要求进行调整。 六、校准结果的处理

实验室仪器设备检定校准操作规程

实验室仪器设备检定校准操作规程 一、目的 为了确保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证实验结果的真实性 和可比性,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适用范围 本操作规程适用于实验室内对各类仪器设备进行检定和校准的操作。 三、检定和校准的定义和区别 1.检定:利用已知标准或者物理常数等方法,对仪器设备进行一系列 的比较、测量,以确定仪器的测量精度和正确性。 2.校准:将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测量误差调整到指定范围内,使其测量 结果与标准值之间的误差最小化。 四、仪器设备检定和校准的周期 1.新购的仪器设备应在进入实验室后的一个月内进行首次检定和校准。 2.日常使用中的仪器设备应按照《实验室设备管理制度》的要求进行 定期检定和校准。 3.仪器设备出现故障或者被维修后,应进行检定和校准。 五、仪器设备检定和校准的步骤 1.准备工作 (1)查阅《相应仪器设备操作手册》和《仪器设备检定和校准标准》。

(2)确保晴天时进行检定和校准,避免天气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保持实验室环境干净整洁,避免外界因素干扰实验结果。 2.检定和校准装置的选择 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检定和校准装置,并确保其状态良好,符合相关 标准和规定。 3.检定和校准操作 (1)按照《相应仪器设备操作手册》中的要求,进行检定操作。 (2)记录仪器设备的初始读数和检定装置的标准值,并计算出测量 误差。 (3)根据测量误差的大小,调整仪器设备的相关参数,进行校准操作。 (4)再次记录仪器设备的读数和检定装置的标准值,并计算出校准 之后的测量误差。 4.结果处理和记录 (1)根据检定和校准之后的测量误差,判断仪器设备是否合格,如 不合格,应标示并进行相应的维修。 (2)将检定和校准的各项数据记录在《仪器设备检定和校准记录表》中,并签字确认。 六、仪器设备检定和校准的注意事项 1.操作人员应熟悉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和相关操作规程,并经过专门 培训。

仪器仪表内部校准规程

仪器仪表内部校准规程 1.目的 本规范的目的是建立测量/计量仪器的检定和校准管理规范,对公司内部的所有测量/计量仪器进行有效的校准管理,使其能客观正确的反应生产中的实际数据和信息,有效的管控产品的质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用于物料接收、产品制造、质量检验、验证实验等工作的测量/计量仪器仪表的校准。 3.定义 3.1仪器仪表校准---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测量仪器仪表或测量系统所指示的量值,或实物量具或参考物质所代表的量值,与对应的由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 3.2仪器仪表校准目的:通过与标准比较确定测量装置的示值。 4.职责 各区域仪表工按规定的标准及制成文件进行内部校准。 5.程序 5.1 仪器仪表校准前准备 5.1.1 校准工具:仪器仪表校准前,选用相对应的标准器具,而且所有标准器具都经具有检定资质的机构进行过检定且在检定有效期内才可作为校准工具。(按检定标准使用的器具需在器具上标明具体误差)。 5.1.2 校准环境条件基本要求:校验区域的温湿度、噪音、防尘、防腐蚀等方面的环境条件应符合在室内开展的所有检定项目和计量标准器具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5.1.3 校准人员资格要求:按国家、地方检定规程从事检定/校准工作的人员,应按国家制订的有关检定员管理办法,按所能够从事的检定项目进行考核,合格者颁发检定员证。也可由本单位编制校准规范,并对从事此项测量仪器校准的人员进行培训学习,然后考核通过,由公司人力资源部颁发校准人员证。 5.2 仪器仪表校准 5.2.1 各部门仪校人员将新采购回的仪器仪表领出,参照相关校准作业规范对仪器仪表进行校验,并填写《内校记录表》。填写字迹要求工整规范,无涂改,每月月底将记录表交由工艺设备部统一存档。 5.2.2 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仪器仪表,各部门仪校人员在仪器到期前20天,陆续将需要校准的仪器仪表收集齐全,并负责完成所有的校准工作。 5.3.3 对于需送出外校的仪器仪表,使用单位必须提前5天将仪器仪表标准器具送至供应处,便于供应处提交仪器仪表校验计划和准备。外校必须送政府部门认可并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进行校准,校准合格后用标签来表明其校准状态,有关证书由工艺设备部保存,并将外校合格的仪器仪表登入《仪器仪表外校总表》,注明测量仪器的详细相关资料信息。标准器具则由品质部保存。 5.3 仪器仪表校准标识管理 5.3.1 对于外校合格的仪器仪表,贴上检定机构给予的合格标签,标签上记录:出厂编号、校准日期、有效期、检定员等信息,见图一。

仪器设备校准操作规程

水泥厂企业标准 仪器设备校准操作规程(文书类别:内部管理类) 受控状态 —————————————————————分发号 —————————————————————持有人 —————————————————————持有人部门 ————————————————————

水泥厂2006年10月8日批准 2006年10月8日实施 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是否处于校准状态,其精密度和准确度直接关系到最终产品的质量特性,保证对检验、测量和实验设备进行有效控制是各项质量活动提供可靠的质量信息的基础,对此ISO9002“4.11”对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控制提出要求如下: a)、制定和执行校准程序,并按成文的校准规程校准; b)、标明校准状态; c) 、保存校准记录; d)、保证校准、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有适宜的环境条件。 2、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企业自校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条件。 3、相关文件 程序文件《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控制程序》 4、职责和权限 4、1化验室为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校准的归口管理部门。 4、2计量管理人员有权制止一切未经检验的计量检测设备投入生产。 5、校准程序 5、1校准的依据:按1990国家计量技术法规目录中的标准。 5、2检定与校准的形式 企业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校准分为“送检”与“自校”两种形式。 5、3量值传递 标准计量器具必须按规定经上级计量行政主管部门校准,不合格或超周期的一律不准使用。 5、4检定与检定周期 a)、依据建材工作计量管理办法中的规定。制定周期。 b)、企业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周期见附表一、附表二。 5、5标准状态标识 合格证(绿色)、准用证(黄色)、禁用证(红色)。 5、6校准的实施 5、6、1新购进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应由检定员进行入库检定或首检,不合格的应退还供应厂商。 5、6、2发放使用前,由计量管理部门发放登记,不合格的不准透入使用。 5、6、3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搬迁、失准和损坏时,使用部门应立即报告计量管理部门,由计量专业人员进行修理和重新校准,同时请使用人员对结果进行验收评价。 5、6、4检定后应分别填写报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检验记录,粘上相应的标签。 5、7发现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未处于校准状态时如下措施: 5、7、1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未处于校准状态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报计量管

仪器设备校准规程

仪器设备校准规程(共28页)

————————————————————————————————作者: ————————————————————————————————日期: 2

仪器设备校准规程名目 一、压碎指标值测定仪校准ZJ-01 二、工作温度计校准ZJ-02 三、坍落度筒校准ZJ-03 四、洛杉矶磨耗试验机自校ZJ-04 五、灌砂筒自校Z J-05 六、摆式磨擦仪校准ZJ-06 七、混凝土及砂浆、无侧限试模自校ZJ-07 八、容量筒校准ZJ-08 九、环刀自校ZJ-09 本方法适用于压碎值试验仪的校准。 一、技术要求 1.1压碎值试验仪由钢制圆试筒、压住、地板组成,外表光滑、平整、压碎值试验仪不

得有凹凸、啃边等缺陷。 1.2、压碎值试验仪的压头应平整、光滑,使用后不得产生凸陷。 1.3、GB /T 14685和JTG E 42-2005 JT G E42-2 005 1.4金属捣棒:直径(10±10)mm,长450m m-600mm,端部加工成半球形。 1.5金属筒:内径(112±0.2m m),高度(179.4±0.2mm),(J TG E42-2005压碎值试验仪专用,下同) 二、校准项目 2.1外观检查。 2.2试筒、压柱和底板。 2.3金属捣棒和金属筒尺寸。 三、校准环境及校准器具 3.1游标卡尺:量程不小于20mm,分度值0.02mm 。 4.1外观检测:依据本方法2.1条、2.2条要求进行外观检查。 4.2试筒尺寸小组:用游标卡尺测量试筒的内径、壁厚和高度,每120°测量1次。共测量3次。取平均值。 4.3压柱尺寸校准:用游标卡尺分别测量压柱头直径、压杆直径、压柱总厂、压头壁厚,每120°测量1次,共测量3次,取平均值。 4.4底板尺寸校准:用游标卡尺分别测量底板的厚度和边缘厚度、用钢直尺测量底板的直径,每120°测量1次,共测量3次,取平均值。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