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教育学会生物学教学专业委员会

广东教育学会生物学教学专业委员会
广东教育学会生物学教学专业委员会

广东教育学会生物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地址:广州市中山大道西55号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邮编:510631

广东教育学会生物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广东省生物科学普及协会

关于举行全省中学生物教师概念教学竞赛的通知为了促进我省中学生物教师对重要概念教学的研究,我会定于在2018年8月18日至8月19日举办全省中学生物教师概念教学竞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 课型及课题范围

课型:新授课

课题:初中或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内所要求的重要概念的教学片段

2.评比的具体要求

(1)程序:

①说教学设计思路(2~3分钟),选手阐述参赛教学片段的设计思路。

②模拟授课(8~10分钟),选手根据设计的教学片断进行模拟授课。

③现场答辩(2~3分钟),评委根据选手教学设计、模拟授课情况进行提问。

每位参赛选手的说课、授课、答辩连续进行,总时长为15分钟。说课+讲课共13分钟,不间断计时,但是第13分钟结束时必须强制停止,进入答辩环节,回答完两分钟强制停止。

(2)比赛场地提供常规多媒体、白板及笔(包括磁铁、激光笔),其余教具或需特殊播放器者请自行准备。

(3)要求选手以新课标为指导,深入领悟概念教学的内涵,教学设计及授课过程体现促进学生主动建构概念、理解概念、形成良好知识结构的过程。(评分标准见附件一)

3. 需要提交的参评材料

(1)各地级市需在2018年8月1日之前统一提交代表队联系人《报名汇总表》及《参评选手个人信息》电子版(见附件二)。

(2)如需住宿,请在2018年8月1日之前填写并提交住宿登记表(见附件三)。上述材料提交时统一命名“概念教学住宿登记表+选手姓名”

(3)选手需在2018年8月12日之前提交参评选手教学设计电子版,命名“教学设计+选手姓名”。

(4)请参赛选手于2018年8月18日15:00-18:00到华师生科院报到,报到当天需要提交的材料有:

①诚信承诺书(见附件四),交纸质打印稿,且参评选手应在打印稿上签名。

②纸质教学设计一式15份及到指定地点拷贝课件。(课件和纸质版的教学设计不能透露学校单位和个人信息)

注:电子稿请保存为Word(PPT)2003及以下版本,或WPS 2000及以下版本,视频保存为DVD格式;报到当天领取号码牌后可到比赛场地调试课件,确定无误后比赛当天不再提供课件调试的时间。

4. 参赛名额及费用

每个地级市可选派教师8-10名。每位参评选手需缴纳评审费400元整(报到当天交现金)。食宿及交通费自理。

5.本次比赛时间:8月18日下午报到,19日全天为比赛时间。

6.接收参评材料邮箱(组委会邮箱:联系方式:; ;联系人:方妍妮078,;王开

078, ;李娘辉078 ,)。

广东教育学会生物学教学专业委员会

广东省生物科学普及协会

2018-5-5

附件一:

2018年广东省中学生物教师概念教学竞赛模拟授课评分标准

生物学课堂教学技能

生物学课堂教学技能 一、课堂教学导入技能 导入是教师在一个新的教学内容或新的教学活动开始时,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集中学生注意力,使其主动学习新知的一种教学行为方式。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在中学生物教学中一个恰当的导入,可以激起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求知欲,将学生带入学习情境等作用。 (一)课堂教学的导入原则 导入的原则:七个字“准、启、联、形、趣、巧、简”。 “准”:导入要紧扣教材,根据学习者的特征来构思导入。对与同一个教学内容,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导入方法,但无论哪种方法都要遵循目的性和针对性原则,否则,导入的形式再新颖,导入的内容再充实都很难达到很好的效果。切忌盲目的偏离教学内容的导入。 “启”:导入要具有启发性,要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发现,以促进对知识的掌握和思维能力的提高,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他们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 “联”:导入要有一定的关联性。导入内容既要与新知识紧密相连,又要与学习者原有知识联系。 “形”:导入要体现直观性和形象性。直观事物往往给人很深刻的印象,而生物教学内容大多的具体而形象的,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获得感性认知的基础上,通过积极思维而形成概念,从而理解原理。 “趣”:有趣的导入可以使教学内容以新鲜活泼的面貌呈现在学

生面前,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欢快的氛围学习,可以最大限度的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其主动学习。 “巧”:导入语言要有艺术性,要求精辟、准确、朴实易懂,更要实事求是。 “简”:导入要有一定的概括性。导入不是教学的主体。如果导入过于繁冗,是不能发挥它的真正作用。 (二)导入的方法 随着教师素质的提高,理念的革新,教学媒体的发展,导入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导入方法: 1、以旧拓新,承前启后 【案例】在学习“光合作用”时,可以这样导入:在初中我们学过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知道光合作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可以把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那么,今天我们接着原有的知识一起深入的探讨光合作用的过程。 2、开门见山,单刀直入 【案例】在学习“人类对全球环境的影响”时,可以这样导入:全球的环境与我们人类息息相关,而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人类对全球环境的影响。 3、引用实例,贴近生活 【案例】大家都打过乙肝疫苗吧,大家知道打了乙肝疫苗就很不容易患乙肝,大家想没想过这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打了疫苗以后就不容易患病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解决的问题——特异性免疫

生物新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迁安二镇中林桂霞 生物教师在实施新课程时,必须在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对新课改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但是在课堂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课堂上教师讲多练少,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太小 虽然新课改实施多年了,通过深入课堂听课,不难发现我们的教师课堂教学理念还没有得到真正的更新,教学观念陈旧老套,“一言堂”、“满堂灌”依然存在,而且很严重,有的教师课堂上自己讲课时间将近30分钟,留给学生自由可支配的时间还不到10分钟,这与新课改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是格格不入的,课改要求的“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等新课程理念很难得到落实。教师对新课标理念理解不透、认识也不到位,对课程教学目标把握必然会失之偏颇,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都得不到很好的培养。 二、教师包办代替多,学生主动归纳少 初中生物教学概念多、规律多和需要记忆和总结的也多,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敢放手,也不相信学生的能力,无论哪个年级的教师,都是把概念图、规律和方法总结好,然后交给学生记忆,让学生主动构建知识体系的任务布置较少,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得不到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很差,这与新课改是不协调的。 三、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激发没有良策 新课程课堂教学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这毫无疑问是非常正确的。但师生对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认识不尽一致,以致于很多学习活动都流于形式。有的老师动辄组织学生讨论,讨论的问题没有明确的目的和意义,造成了学生的“无效参与”;有的学生已经习惯了“接受式”的学习方式,现在课堂一放开,让他自主学习,则显得无所适从,不知自己应该干什么学什么,学习效率很差,因而学生两极分化现象越来越大。我听了一节《人类遗传病》的课堂教学,上课伊始,教师提出三个问题:1、什么叫遗传病?2、遗传病有哪些常见类型?3、怎样才能预防遗传病的发生呢?然后让学生开始自学,最后教师就这三个问题简单做以讲解。我认为这样的课堂教学,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 四、对探究性学习的认识和操作问题认识不清

生物科学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生物科学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1. 概述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是人们观察和揭示生命现象、探讨生命本质和发现内在规律的科学。 生物科学在国家建设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具有战略意义和核心地位。生物科学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人类所面临的粮食安全、人口健康、能源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等重大问题的解决。高新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已成为推动世界新技术革命的重要力量,新型的以基因、蛋白质为基础的巨大的新型知识经济产业已经形成,并将在21世纪产生越来越重要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生物科学研究成果使相关科技产业逐步成为社会经济结构重要的支柱产业。近年来,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科学和信息学形成各种Bio-X交叉学科,使得生物科学不断涌现出了新的研究领域和生长点,如:合成生物学、系统生物学、生物信息学、后基因组科学等。同时,由于环境不断恶化,资源日渐衰竭,生物物种急速消亡,人类逐渐认识到生物科学不可估量的地位和作用,使生物科学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 生物科学的主干学科涉及到生物学、医学、农学等众多领域。可以按照研究对象、生物类型、生物结构和生命运动的层次、生物功能的类型以及研究的主要手段等加以划分,并体现为二级及二级以下的学科。如依据生物类型,可分为古生物学、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等;依据生物结构和生命运动的层次,分为分类学、解剖学、组织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等;依据生物功能的类型,可分为生理学、免疫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等;依据研究的手段分为合成生物学、计算生物学等。此外,由于生物科学学科内外的交叉还产生出化学生物学、生物物理学、肿瘤生物学和干细胞生物学等。总之,研究内容的细化以及相互交融、新老学科的更迭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值得提出的是,近年来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其他“组学”的迅速发展,在学科越分越细的进程中出现了综合和系统化的新动态,系统生物学的重要性已经显现。 现代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基础性很强的学科,具有涉及面宽、知识更新快等特点。生物科学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数理化基础知识,同时又要具备敏锐观察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生命过程是物质运动的高级形式,因此,数学、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和信息科学都会在生物学的研究领域找到恰当的结合点,生物科学相关技术的进步离不开其他自然科学的发展,生物科学理论的创新也离不开其他学科的参与。数学、物理、化学等多门学科与生物学密切交叉,相互渗透,是当前生物学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推动生物学飞速发展和取得重大突破的动力。 2. 适用专业范围 2.1 专业类代码 0710 生物科学类 2.2 本标准适用的专业 071001生物科学 3. 培养目标 3.1 专业类的培养目标 生物科学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较系统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有效教学”的策略 王利芬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科学观念的改变,世界各国纷纷开始重新审视科学教育。生物学作为新科技时代的热点学科,其基础教育更加迫切需要通过重大变革来提高生物教学。目前的生物教学体现了基础性,但忽略了对内容的更新以及对学生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动手能力的培养,理论与实践脱节。现在有些生物教学仍然是一支粉笔和一块黑板,生物界是丰富多彩的,这就决定了生物的教学形式应该多样化。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因此要求教师在生物教学中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地学习,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培养多种能力的主渠道。然而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实现用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 一.有效备课 1、有效备课要求教学目标明晰、具体、精确传统备课中常用了解、掌握、理解等动词描述的教学目标,学生因太抽象而不知所措。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课标已不同于传统的教学大纲,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三维目标”应达到怎样的“度”,需要准确了解。备课时应尽量用知道、说出这样的动词。 2、有效备课要求对学生学情的把握,考虑学生的求知热情学生并不只是一张白纸。现代社会中,孩子在信息渠道中已有了一定的积淀,教师必须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有效备课更要强调“如何让学生对学习这些知识保持热情”。因为学生的学习状态并不限于知识水平,而在于求知热情。 3、有效备课要求对教材有效利用,并“再度开发”教材是众多学者、专家心血的结晶,是经过精挑细选、反复洗练的。教师必须给予重视,充分利用教材,进行教学设计。但传统备教材中,教师一般主要是分析本节内容在本章中的地位,教材重难点,与前后知识的联系等。而有效备课应更强调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情绪状态对教材进行“再度开发”。即对教材内容重新选择、组织和排序,也就是说教师要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二.有效讲授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导入

浅谈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导入 ——王世兴 俗话说: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教师对每堂课的开场白应该认真仔细推敲,要使开场白起到激起学生兴趣,从而为传授新知识扫清心理障碍,就需要根据不同情况、不同的内容设计不同的导言。如对初一新生上第一堂课,一般可采用先松后精,即先来段精彩的开场白,讲神秘的奇花异草,动物一些特殊行为及仿生学在军事和民用的发展前景,其间穿插一些有些生物学家的趣闻秩事。这样旁征博引、深入浅出,使学生整个身心都融于生生不息、奥秘无穷的生物界之中,学生自然会对生物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一、导入新课的意义 在教学中,熟练运用导课技能,可以达到如下的教学功能: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时,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利用各种手段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惊奇疑惑,造成“概念冲突”或悬念,使学生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为活跃状态,由此引导学生思维“上路”,为学习新知识做好充分准备。 2、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的注意是保证听好课的首要条件,新课引入的好,可以强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教师在刚上课时,学生学习成绪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因为在学生动脑过程中往往有好多个兴奋中心,它们之间相互干扰,影响学习效果。运用恰当的手段或方法使学生的注意力尽快集中到对知识的学习上来,使学生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心理准备,为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创造了条件。 3、承上启下好的新课导入,应该起到复习旧知识,引入新知识,在新旧知识之间架起“桥梁”的作用,从而为学生学习新知识铺平道路,明确目标,打下基础。复习旧知识,为理解新知识作了铺垫,可自然顺畅地把新知识“植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同时也巧妙地引出了新课的知识内容,起到承上起下的作用,使新知识更易被理解。 4、联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论文中一定要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使理论再回到实践,这样不仅可使学生培养各种思维能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蒸馒头和面时,为什么加入酵母粉蒸出的馒头总是喧软多孔?天冷和面时,为什么就不容易发开?讲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大分子不能通过后,我提出淹姜时加入醋和白糖为何糖可进到细胞内部?做酸菜时为何要密封?种菜时为何施肥前一般要松土?当这些问题解答后,学生不但对课本知识领悟得更深,而且对学习生物学产生强烈的兴趣。 二、新课导入的类型 (一)、置疑导入法 提出带有悬念性的问题来导入新课或问题,能够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在悬念中既巧妙地提出了学习任务,又创设出探索知识的良好情境。悬念的设置要适度,不悬会使学生一眼望穿,则无念可思;太悬学生则无从下手,则会无趣可激;只有在悬中寓实,才能引起学生开动脑筋,琢磨思考,兴趣盎然地去探索未知。 如在讲述“光合作用”时,这样设疑导入:同学们想一想公共汽车如果没有油会怎么样?“不能开动”“地球上没有绿色植物会怎么样呢?”“后果不堪设想”“那么绿色植物在自然界为什么如此重要呢?”这一设问立即引起学生

生物学教学技能训练

华中师范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生物学教学技能训练编写人崔鸿、李娟课程代码84306002 编写时间200812 周学时数 2 总学时数17 任课教师崔鸿 开课院系 生命科学学院李娟 课程性质 A、公共基础课 B、专业基础课 C、√专业必修课 D、专业选修课 先修课程生物科学各专业课,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学等。 使用教材(按作者、教材名称、出版社、出版年月顺序填写)崔鸿,李娟 二十一世纪生物教学技能训练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年 教学参考资料 (按作者、参考 资料名称、出版者、出版年月顺序填写;填写的教学参考 资料应不少于三种)1.汪忠 生物学课堂教学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年 2. 郭友 新课程下的教师教学技能与培训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 3.俞如旺 生物微格教学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7年 陈传峰 微格教学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1998年 2.崔鸿、杨华、王重力生物课程教育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 3.刘恩山中学生物学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8月 4. 生物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 走进课堂——初中生物新课程案例与评析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 5.陈继贞 张祥沛 曹道平 生物学教学论 科学出版社 2003年7月 6.张海珠 毕润成 生物学教学设计论 科学出版社 2004年6月 7.冯莉 体验生物科学探究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10月8.[美]国家研究理事会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9年1月 9.[美]国家技术教育协会 美国国家技术教育标准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3年1月 10. 汪忠 刘恩山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5月 11.刘恩山 汪忠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4年3月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胡秀芝 初中生物教材内容丰富,视野开阔,教材中充满了问题、观察、实验、探究、讨论和信息浏览的任务,如何根据学生身心特点,根据生物教材的特点,使初中生物课堂符合新课程三维目标(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的落实,以学生为中心,以交流合作为形式,让初中生物课堂充满着生命的活力和思维的交融,让老师和学生一起走向高效的课堂,是我们课堂教学探索的重要课题。我初步探索了初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的“五环节范式”,即:问题呈现、对话交流、情境探究、信息阅读、反馈评价。 下面以五个环节中的问题呈现、对话交流、情境探究作为案例进行分析: 1、问题呈现:问题呈现就是教师通过某种方式和情景引出文本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这是课堂教学的核心环节,是重中之重。问题提出应重点呈现学生问题。教师要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指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学会提炼问题,学会归纳问题,学会解决问题。 案例1 七年级《生物体的基本结构》 生物课上,我首先出示了这样一份问题表格: 生物体的结构由什么构成的 1 如何使用显微镜? 2 你在显微镜下看到了什么? 3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有什么差异? 4 细胞中指导和控制生命活动的中心在哪儿 5 什么是dna? 这些问题主要根据学生学习生物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需求和认知欲望设计的,符合学生生物课上探究规律。问题引起了学生的好奇,问题也引导学生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以让学生寻找解决的办法。问题1让学生学会了制作临时装片;问题2让学生画出了细胞结构图;问题3 让学生明白了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相同与不同;问题4 让学生知道了细胞核的作用;问题5 让学生初步明白了dna的主要作用。 通过问题呈现,学生找到了学习生物的路径,把握了生物的知识,激活了课堂的活力。 2、对话交流:教育本质是一种交往,一种对话。课堂上,应让教师与学生带着问题走进对话,使问题解决逐步引向深入。“对话交流”是构建高效课堂教学的有效捷径和平台。教师要从合理营造对话环境,有效构建对话关系,有序组织对话交流,及时进行归纳整合,让问题进一步凸现和明了,使对话层层深入,实现对话效益最优化。 案例2 七年级《植物体的组成》 生物课本p25页有一个讨论题:通过观察,你发现叶片是由哪几种组织构成的?每种组织的功能一样吗?在观察的基础上,我让学生进行了分组讨论,相互交流看法,接着我们师生展开了如下对话: 师:如果一棵树的树皮被剥了,这棵树能活吗? 生:不能活了。 师:你有什么依据吗? 生:树皮是植物的表皮,属于保护组织,它的作用就是保护、控制植物体与外界的物质交换,停止了这种保护和物质交换,树的生命就会衰竭,最后死亡。 师:真聪明。 这种对话,跳跃了书本情景,又切合了书本原理,在更高层次上显现了学生的理解,在实际情景里,体现了学生生物基本知识的运用。这种对话视角独特,让学生品尝了生物学习的价值。

(完整版)中学生物学教学论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 1:简答题:举例说明什么是"前科学概念”。 参考答案: 许多学生在进入课堂之前已经思考过一些在生活中所见到的生物学现象,并形成了一些想法来解释身边发生的现象,这就是"前科学概念”。学生的前科学概念有些与科学家的认识接近或相同,但大多数是科学界不能接受的结论,有人也将其称为"错误概念或迷思概念”。例如人们腐肉生蛆的认识。 2:简答题:请你介绍一个中学生物学教育相关的网站,并对其进行评价。 参考答案: 提供一个中学生物学教育相关的网站的网址;主要栏目、特色;简单评价。 3:简述概念图在教学中的用途。 参考答案: (1)作为教的工具,主要是用于组织课程内容; (2)作为学的工具; (3)作为评价工具。 4:简答题:你是如何理解教学目标与评价之间的关系的。 参考答案:教学目标是制定评价标准的基础;评价是围绕着目标展开,否则就是无效的评价。 5:简答题:简要介绍导入的基本结构。 参考答案:引起注意;激起动机;组织引导;建立联系。 6:简答题:举例说明建构主义学习观的某些合理性。

参考答案: (1)强调学习者的经验(举例证明该观点的合理性); (2)注重以学习者为中心(举例证明该观点的合理性); (3)创造冲突的真实的学习情境(举例证明该观点的合理性); (4)注重互动的学习方式(举例证明该观点的合理性)。 7:简答题:简述初中生物学新课程倡导的课程理念。 参考答案: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 8:简答题:简述中学生物学实验的类型。 参考答案: (1)从生物学学科特点看,生物学实验可分为:形态学实验、解剖学实验、生理学实验和分类学实验等。 (2)从教学活动的特点看,可以将生物学实验分为:观察实验、验证性实验、探究性实验及设计和制作实验等。 9:[多选题]教态的变化包括() A:声音的变化B:停顿C:目光接触D:面部表情变化E:身体移动F:头手的动作变化 参考答案:ABCDEF 10:[单选题]讲授"光合作用”这部分内容时,按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属于理解水平的问题是()。 A:叶绿体中含有哪两类色素B:光反应的场所C:光合作用的实质D:作物栽培要合理密植参考答案:C 11:[多选题]下列属于"模型”的特点的是()。

整改措施 初中生物教学措施

初中生物教学措施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下面是整理初中生物教学措施的范文,欢迎阅读! 初中生物教学措施篇一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生物科学从20世纪中叶以来发展极为迅速,取得了许多重大的突破。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学课程更关注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更多地反映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的最新进展,更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 一、初中生物教学现状 (一)重视不够、认识不足。所谓重视不够、认识不足,包括形成了很久的社会认同,学生家长,学校的管理层,也包括任课教师,甚至也包括学生。在形成了很久的社会认同中,将语数外认为是大科,史地生是小科,在绝大多数人的眼中,初中生物就是一个小副科,学好学不好没什么大的必要,这样的分科意识是最容易导致连锁反应的,这样的反应也就造成了生物学科课堂上的弱势。在绝大多数人的眼中,初中生物就是一个小副科,学好学不好没什么大的必要,在一般的教科研活动中,生物教学也处于微不足道的地位,每周一般每班2课时,多一点是每周每班3课时,生物是一门自然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实验学科。很多知识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但有些实验却由于诸多条件限制而流于形式。 我也经常听到有人说"生物你再学的好有什么用,中考也不考它。

""到高中我学文,更不用学生物了""就生物那点东西,我不学都知道",殊不知,生物学是21世纪的领先科学,即使你高中不学理,但在高中会考中依然会考生物,再说在初中生物学习中你将获得很多的知识和乐趣。 (二)师资不硬。自己有亲身体验,没教生物前感觉教生物很容易,教上了生物才知道,课堂上不敢多说话,怕自己误导学生。知识面的挑战,主要是对素质的挑战,并不是谁都能教生物,非专业老师与专业老师差距很大,需要付出更多。在我从事生物教学的过程中真正的认识到了生物,说起来很简单但教好确实不容易,你在课堂上真的不能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除非你具备非常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不然你说的话很可能就是对学生的误导,语言的严密性和科学的严谨性对生物老师要求是很高的。初中生物教师师资队伍很多是别科转过来的,并不是很专业,跟专业老师比存在很大的差距,专业的生物老师适应起来肯定更容易一些。 二、应对策略 (一)提高认识 1.理解掌握初中生物的课程性质 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学课程是自然科学领域的学科课程,其精要是展示生物科学的基本内容,反映自然科学的本质。它既要让学生获得基础的生物学知识,又要让学生领悟生物学家在研究过程中所持有的观点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学课程是国家统一规定的、以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为主要目的的学科课程,是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实录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实录《生态系统》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好!上课之前,我们先来放松并感受一下《美丽的大森林》。(播放一段视频) 师(强调):在观看影片的同时大家要认真听里面的解说,并思考森林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之间存在怎么样的关系? 师(看完影片并经学生思考后总结):这片森林中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关系,就像一张无形的网,牵一而动全身。无论是非生物因素的变化,还是生物的数量发生变化,都会有许多种生物受到影响。因此,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像这样在一定区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这个整体该怎么称呼呢? 二、联系实际,探索新知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让学生知道生态系统的概念。 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如:一片树林,一个池塘,一片草地等,都可以看做一个生态系统。 师:同学们看完了《美丽的大森林》的影片,我们再来感受一下水的世界。(课件展示:一个水族箱) 师:大家仔细观察一下水族箱,你们认为这个水族箱能称做一个生态系统吗?为什么?(学生回答,老师进行总结) 师(强调):同学们一起分析一下生态系统中的“生命之网”,这样你们对生物与环境是一个整体将会有更深入的认识。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课本第23页插图,并讨论其中的思考题。老师最后进行归纳总结。 师:生态系统是多种多样的,它们的组成有共同的地方吗? 生: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等。 播放《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影片录像。要求学生观看后分组讨论问题:它们在生态系统中分别扮演着什么角色? 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因而叫做消费者。随着动物摄食的过程,食物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流入动物体内。 细菌和真菌:它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它们把动物的残体及其他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物质,归还土壤,供植物重新利用。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是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份除了有生物以外,还有非生物部分,它们在生态系统中起什么作用呢? 在生态系统中,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和水等,它们是各种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 三、列举实例,加强说服力 师(举例说明):我们知道,动物都是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所以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关系总是存在吃与被吃的关系。如: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泥巴,当然这边的泥巴不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泥巴,它实际上是一种藻泥。像这样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叫食物链。我们用箭头把它们连起来,注意箭头要指向捕食者,而且链头都是生产者。

浅论初中生物课堂教学

浅论初中生物课堂教学 发表时间:2016-10-08T15:33:09.237Z 来源:《现代教育教学探索》2016年8月作者:韩亚丽[导读]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经历思考和探究的过程,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让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 (邯郸市育华中学河北邯郸 056000)【摘要】新的一轮课程改革正以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去激发学生的潜能,课堂教学的提高涉及教学活动的许多方面,要求我们围绕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目标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把大纲和教材规定的内容和要求落实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 【关键词】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优化策略新的一轮课程改革正以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去激发学生的潜能,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经历思考和探究的过程,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让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那么在新的课程改革中,教师究竟该怎样去教,学生该怎样去学,才能使我们的生物课堂充满生机呢? 下面就此谈谈自己的认识。 1.从课堂提问入手,培养学生生物学习兴趣 古语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容易引起学生好奇心,从而促使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善于提问,把问题带入课堂。笔者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挖掘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反射这一概念时,教师提出问题:“反射能发生在哪些生物身上?”这时,学生通过阅读能回答:“发生在动物或人身上。”然后,教师可继续提问:“是否所有的动物都可能发生反射现象。”这样一问,学生不会马上回答出来,这时教师可安排学生讨论,让学生充分发表见解。这样,即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如:在讲授叶的结构时,可提出如下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①为什么叶片正面的绿色比背面的要深些?②秋天落叶时,为什么落在地上的叶片多是背面向上正面向下?再如:讲完叶绿素的形成条件后,提问学生,产生韭黄、蒜黄为什么要遮光?你们在语文课学了杜牧的《山行诗》和《香山红叶》,为什么霜叶红于二月花?为什么说香山红叶是北京最浓的秋色?香山的黄栌和枫树为什么在重阳节才红? 2.注意课堂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贯彻能力 观察对象和观察方法对学生来说往往是陌生的,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观察对象和实验目的,指导学生正确使用相应的观察方法,以达到实验目的,培养观察能力。 2.1 验证观察法:通过观察,对课本关于生物现象、本质特征的理论加以观察验证。如课本以白菜、萝卜为代表植物,归纳出十字花科的主要特征。教师还要求学生对当地种植的其他十字花科植物,如芥菜、油菜的花、果实的特征进行观察,对十字花科植物主要特征加以验证,然后,根据验证结果去识别更多的十字花科植物。运用此法,既验证了课本理论,又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思想品质。 2.2 比较观察法:是抓住事物的特征,比较其异同的观察方法。在观察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特征时,要指导学生用比较观察法。如在用显微镜观察血液中自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的形态、结构、大小、数量时,先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三种血细胞的诸方面的特点及异同点,然后填写比较表。利用比较观察法,既使各项观察点清楚、明白,又容易记忆,避免了观察内容的混乱,使学生获得了对不同事物进行分析、对比的能力。 3.根据新课程标准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 新课程理念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把探究性学习列为三大课程理念之一,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有的应试教育下的填鸭式教学,改变了让学生死记硬背的传统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探究性学习是指以课题的形式进行较系统的专题研究,是以相对独立的探究性实践活动来进行的;广义的探究性学习则是融于教学的各个环节,是指导学习内容以问题的形式,间接地呈现出来,学生通过思考或实践来发现结论,不论是狭义还是广义的探究性学习,“问题”都是探究性学习的首要构成因素。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有问题意识,一个优秀的教师不是只善于拿出现成的结论,而是要善于提出问题或创设问题情境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新课程背景下的生物教学,应该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又带着更多的问题去,教师应该积极地提供机会让学生亲自实践来主动探究,并将科学探究的教学方式尽可能渗透到各环节的教学活动中。 4.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学生由于受条件的限制,对自然环境中各种现象的认识很肤浅,或未被认识。我在生物教学中有意识地提出新话题,组织学生作社会调查,也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去了解、去调查。既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确保全体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学生在领略了中华民族利用生物和改造自然的情景。也领略了人类与自然的密切关系。讲到“环境的污染”和“环境保护”时,要求学生向村里老人们了解以前和现在本地施用过哪些农药和化学肥料?也了解原有的哪些动物减少了,哪些动物不见了?增多的是哪些动物?通过此活动,学生了解到以往在本地生长繁衍的乌鸦和麻雀等动物减少了许多。花喜鹊和灰喜鹊不见了。而蚜虫和鼠害的威协未被减少。从而很自然的领悟到保护环境的必要性。怎样保护利用环境便成了学生的话题。便于教师进一步讲解。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完成教学任务。 5.精心设计课堂练习,巩固学习效果 5.1 准备练习。在新课开始前完成,其内容手段与教材有密切联系,目的是以旧引新,为学生探索新知识及迁移转化做准备。 5.2 基本练习。在讲完新课后进行,目的在于进一步巩固新知识,帮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和方法,探索新知识,并让学生在探究中领悟到学习方法。 综合上述,课堂教学的提高涉及教学活动的许多方面,要求我们围绕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目标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把大纲和教材规定的内容和要求落实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在这方面,我虽然做了初步探索,但这仅仅是一个开端,我愿意和广大教育同仁一道为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共同努力,共同创新。 收稿日期:2016-08-19

生物学教学论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是由生物学、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技术等诸多学科的相互交叉、渗透形成的,兼有文理科特点的学科课程。课程内容主要涉及中学生物学教学的基本规律,教学手段及方法。 生物教学论以中学的生物课程与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基本任务是认识生物课程与教学现象,揭示生物课程与教学规律,指导生物课程与教学实践。详见P3 本次课改是我国建国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生物课程改革的背景: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时代发展的需要;3、我国基础教育本身存在的问题要求基础课程改革:1)学校课程的知识本位倾向2)课程缺乏多样性和选择性3)生物科学发展迅猛,生物课程不能与之相适应4)生物课程受重视程度不够5)生物课程结构欠妥6)生物课程的安排不尽合理。详见P19 生物课程的理念和追求:1、提高生物科学的素养:发展科学态度科学世界观,科学探究方法与技能,STS的教育,生物学的知识和技能2、面向全体学生:同等的学习机会,课程内容的多样性,教学因材施教,学习资源公平,教学评价必须公正3、倡导探究性学习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是国家对学生在某一方面或领域应该具有的素质所提出的基本要求,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标准。 生物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比较:详见P29 课程目标(三级教育目标)就是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是各学科、各目的对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上期望达到的程度。 教学目标(四级教育目标):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教育目标。

我国初中阶段生物课程总目标:获得生物学的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初步具有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为确定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必要的基础。详见P38 我国高中阶段生物课程总目标: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联系,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判断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详见P39 布鲁姆将目标分为:知识、技能、情感态度 三维目标: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课程目标的三个层次:课程的总体目标、学科课程目标、教学目标 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知识维度、过程方法维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 初中阶段内容体系。以人与生物圈为主线的是个内容,1、科学探究2、生物体的结构层次3、生物与环境4、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5、生物圈中的人6、动物的运动和行为7、生物的生殖、发育和遗传8、生物的多样性9、生物技术10、健康地生活详见P56 高中阶段内容体系。必修:1、分子与细胞2、遗传与进化3、稳态与环境;选修:

【整改措施】初中生物教学措施

初中生物教学措施 初中生物教学措施篇一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生物科学从20世纪中叶以来发展极为迅速,取得了许多重大的突破。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学课程更关注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更多地反映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的最新进展,更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 一、初中生物教学现状 (一)重视不够、认识不足。所谓重视不够、认识不足,包括形成了很久的社会认同,学生家长,学校的管理层,也包括任课教师,甚至也包括学生。在形成了很久的社会认同中,将语数外认为是大科,史地生是小科,在绝大多数人的眼中,初中生物就是一个小副科,学好学不好没什么大的必要,这样的分科意识是最容易导致连锁反应的,这样的反应也就造成了生物学科课堂上的弱势。在绝大多数人的眼中,初中生物就是一个小副科,学好学不好没什么大的必要,在一般的教科研活动中,生物教学也处于微不足道的地位,每周一般每班2课时,多一点是每周每班3课时,生物是一门自然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实验学科。很多知识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但有些实验却由于诸多条件限制而流于形式。 我也经常听到有人说“生物你再学的好有什么用,中考也不考它。”“到高中我学文,更不用学生物了”“就生物那点东西,我不学都知道”,殊不知,生物学是21世纪的领先科学,即使你高中不学理,但在高中会考中依然会考生物,再说在初中生物学习中你将获得很多的知识和乐趣。

(二)师资不硬。自己有亲身体验,没教生物前感觉教生物很容易,教上了生物才知道,课堂上不敢多说话,怕自己误导学生。知识面的挑战,主要是对素质的挑战,并不是谁都能教生物,非专业老师与专业老师差距很大,需要付出更多。在我从事生物教学的过程中真正的认识到了生物,说起来很简单但教好确实不容易,你在课堂上真的不能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除非你具备非常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不然你说的话很可能就是对学生的误导,语言的严密性和科学的严谨性对生物老师要求是很高的。初中生物教师师资队伍很多是别科转过来的,并不是很专业,跟专业老师比存在很大的差距,专业的生物老师适应起来肯定更容易一些。 二、应对策略 (一)提高认识 1.理解掌握初中生物的课程性质 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学课程是自然科学领域的学科课程,其精要是展示生物科学的基本内容,反映自然科学的本质。它既要让学生获得基础的生物学知识,又要让学生领悟生物学家在研究过程中所持有的观点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学课程是国家统一规定的、以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为主要目的的学科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领域之一。 2.提高重视程度。 学校的领导首先要加强对生物学科的重视,不能从领导的口中说出生物是小科的类似话语,加强对生物学科教科研活动,平时多走进生物课堂,从老师和学生那里得到反馈,为老师专业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其次是生物教师更要重视自己所教授的学科,自己是学生最好的表率。老师的热情在很大程度上能唤起学生的热情,学生会在老师的感染下更好的投入到生物学科的学习中来。

分子生物学基础和技术教学大纲(精)

分子生物学基础和技术教学大纲 (适用于医学检验和医学相关专业) 课程性质与目的 分子生物学是医学领域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日新月异的技术使它逐渐成为医学发展的重要支柱。随着本世纪初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医学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疾病基因的不断发现和克隆,使人们对疾病的认识也不断深入,而这些重大的医学进步离不开技术上的更新和发展,生物芯片技术、基因测序技术、毛细管电泳技术等,每一次技术的进步都为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分子生物学技术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和应用课程,教学方式目前主要以理论课程为主,分基础理论和基础技术两个部分,重点讲述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并引入近年发展的新理论、新技术,使学生了解和学习最新进展和相关内容。同时分子生物学技术最主要的作用是作为研究医学的一种媒介和工具,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其基本知识和理论来源于科学实验,因此现在现针对本科学生开展了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实验教学是强化理论课的重要方式,是培养医学生实验科学概念和实验技能的重要途径,通过综合性的实验可以强化学生对理论的深入理解和实际运用,可以更全面直观的分析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科学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 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分子生物学重要技术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一门可运用于医学研究的技术和工具,了解医学发展的最新进展和前沿技术,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将分子生物学融入医学研究的各方面,分析疾病基因、从分子水平分析疾病发生的原因、跟踪疾病发展过程、检测感染人类的病原生物以及未来根据个体化治疗奠定理论和技术基础。 课程的设置与要求 本课程是在学生系统学习了前期课程的基础上由检验系临床化学教研室负责开设的,与本课程相关的基础课程有生物化学和生化技术等。本课程分为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两部分。理论课主要包括基础理论和基本技术,基础理论主要讲授基因和基因组、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基因组、人类基因组计划、蛋白质组学、肿瘤分子生物学等;基本技术包括了核酸提取、DNA重组技术、核酸干扰技术、核酸分子杂交、聚合酶链反应、DNA芯片等。实验操作可以使学生将晦涩的理论知识更加融会贯通,因此针对本科学生选择性开设了实验课程——基

生物学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doc

生物学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华侨中学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明确将生物学核心素养作为课程宗旨,生物学课程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终身发展所需的生物学核心素养[1]。生物学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生物学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学生通过学习生物学内化的带有生物学科特性的品质,是学生科学素养的关键成分。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2]。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学生要能够掌握生物学知识,养成勇于探究的精神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念,用理性的思维进行科学探究,提升自身社会责任感。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形成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以生物知识为载体,通过具有针对性的有效课堂教学逐步培育的。下面结合教学实践,我谈谈对生物学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尝试与一些思考。 将生命观念渗透进课堂教学中。生命观念是指对观察到的生命现象及相互关系或特性进行解释后的抽象,是经过实证后的想法或观点,是能够理解或解释相关事件和现象的品格和能力。生命观念是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基础和支柱,生命观念的形成离不开理性思维和科学探究。学生应该在较好地理解生物学概念的基础上形成生命观念,如结构与功能观、进化与适应观、稳态与平衡观、物质与能量观等。能够用生命观念认识生物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和世界观,指导探究生命活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3]。 以“进化与适应观”为例:在教学中渗透进化与适应观,有助于学生理解物种的产生、群落的演替、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理解生物体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微观到宏观的变化历程,从而形成科学的进化发展观。进化是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不断适应环境的过程,自然界中的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态位,才能获得最佳的发展。优胜者不一定是最强的个体,而是最适应环境的个体。这些观点都能让学生积极应对生活,应对学习,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有倍增的选择转向主动的适应,使生活更有质量,生命更有价值。 第二、科学思维是指尊重事实和证据,崇尚严谨和务实的求知态度,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习惯和能力。科学思维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内涵。学生应该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发展理性思维,如能够基于生物学事实和证据运用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模型与建模、批判性思维等方法,探讨、阐释生命现象及规律,审视或论证生物学社会议题[4]。 以“模型与建模”为例,在“有丝分裂”一节教学中,教师提供磁性教具,让学生主动建构有丝分裂分裂各个时期染色体的物理模型。学生通过展示模型,讨论染色体行为变化和数目变化的规律,总结出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教师再根据学生讨论结果,引导学生建构有丝分裂染色体和DNA、染色单体变化的数学模型,从而理解有丝分裂核心概念。 科学探究是指能够发现现实世界中的生物学问题,针对特定的生物学现象,进行观察、提问、实验设计、方案实施以及结果的交流与讨论的能力[5]。在探究中,乐于并善于团队合作,勇于创新。科学探究是理性思维的实证过程。探究的过程就是在理性思维驱动下完成,一般遵循一定的科学程序,即“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与论证→得出结论”,若论证错误,则需要重新“猜想与假设”。 以“实验设计”为例,在实验“探索酶的最适温度”中,我尝试让学生写出

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近年来,中国的生物科学和技术发展迅速,人们对生物学的关注日益增加。初中生才刚刚开始接触这一学科,这个时期的学习能够为后续生物学习奠定基础。在传统的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递,使学生无法深入理解抽象的生物学理论。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传统生物学教学方法需要进行改革。让学生能够将基础知识与实验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生物学习的效率,确保学生能够掌握丰富的基础知识,从而全面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对生物课程不够重视,设施建设不完善 由于中学入学考试中初中生物学知识的比例相对较小,因此许多学校没有对生物学教学给予足够的重视,而只对生物学课程进行授课。这很容易导致学生养成不注意生物学学习的心理。如果学生在心理上不重视生物学课程,将会降低他们的学习热情,也将无法真正掌握与生物学有关的知识内容。此外,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对提高初中生物学的教学效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许多学校并不重视生物学教学,这严重制约了学校生物实验设施的建设,致使教师无法通过实验教学辅助完成生物教学,无形之中降低了学生对生物课程学习的效率。

2. 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较为陈旧、单一 多媒体技术和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逐步深入,为初中生物学教学提供了更多的教学渠道。但是,从今天的实际教学情况来看,一些教师还没有充分发挥现代教学技术的重要作用。他们仍然以人工讲授为主要教学形式,忽视了学生主观学习的状态,指导学生用自己的思想进行学习。这不仅难以保证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而且使学生在这种课堂教学状态下容易失去主动性,过多地依赖老师,难以提高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生物素养。 3. 没有正确进行实验教学,生物实验形同虚设 对于刚接触生物学知识的学生来说,生物学实验就像是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充满了许多新事物。因此,学生对生物学实验具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通过观察微观世界中的生物学现象。尽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但许多学生对生物实验感到很兴奋,停留在某些实验的表面,根本没有通过实验现象发现和探索生物知识的内容。这样就偏离了实验辅助生物教学的宗旨,生物实验也就变得形同虚设了。 二、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 1.培养学生对生物现象的认识,加强学生对生物本质的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