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地形模型.

三维地形模型.
三维地形模型.

三维地形模型

Autodesk Civil 3D为测绘和土地开发行业提供了强大的三维地形模型。可以使用多种源数据(测量点、等高线、特征线等)生成地形模型,并且从模型完成多种常见的分析任务,包括分析场地的坡度、高程分布、流域划分等等。如果您的原始数据改变,整个模型可以自动更新来反映最新的状况——例如修改了测量点的高程,模型的等高线图形就会自动更新。(1_surface.avi)

道路设计

Autodesk Civil 3D具有强大的三维道路设计功能。使用参数化的布局工具生成平面路线,从地形模型生成地形剖面,并完成纵曲线设计。从丰富的预定义路面部件库中选择合适的部件,组装出标准的路面结构,然后构建整个道路的三维模型。从道路模型可产生各种输出结果,包括截面图形和土方计算报告。

(2_Corridor.avi)

土方工程

在土木工程项目中,经常需要进行土方工程,例如开挖水池、砌筑大坝,或者是场地平整。土方计算是通常是一项困难的任务,而计算的准确性对工程造价有着相当大的影响。Civil 3D 提供了强大的三维参数化放坡功能,能帮助您进行土方工程的设计。您可以从放坡对象中计算土方量,或者根据目标土方量自动调整放坡高程,进行土方平衡。

(3_Grading.avi)

地块规划

在Civil 3D中的地块是智能的拓扑对象,例如当您在地块中间添加一条路线,该地块会自动分成两个新的地块,而移动界线位置会同时修改相邻的两个地块。Civil 3D会自动计算地块的面积与周长等几何属性,您也可以为地块增加自定义属性。可以根据自定义样式生成地块的标签、表格和报表。当地块布局发生改变时,相关的表格和标签都将自动更新。

(4_Parcel.avi)

4 项目建设技术路线与三维建模方案

4 项目建设技术路线与三维建模方案

朝阳区数字化三维仿真模拟城市管理系统 建设方案

版本控制 修改记录说明

1.概述 1.1.项目建设背景 “数字城市”是城市信息化发展的方向,是数字地球的一部分,三维地理信息是“数字城市”的重要基础空间信息。三维城市的建立能够全方位地、直观地给人们提供有关城市的各种具有真实感的场景信息,并可以以第一人称的身份进入城市,感受到与实地观察相似的体验感。 随着二十一世纪的互联网技术、计算机技术、3S(GIS/RS/GPS)技术、虚拟现实、航空与航天技术等的飞速发展,给地理信息技术手段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利用高分辨率卫星影像以及航空像片,通过对影像的平面、高程、结构、色彩等的数字化处理,按照统一坐标无缝拼接而成可以迅速建立基于真实影象的“三维数字城市”,人们可以直观的从三维城市上判读处山川、河流、楼宇、道路。借助传统平面地图的概念,叠加空间矢量数据,地物兴趣点数据、以及三维模型数据形成可视化“三维数字”城市展示系统。 与传统二维地图相比,“三维数字城市”展示系统突破平面地图对空间描述二维化、三维空间尺度感差、没有要素结构与纹理信息等诸多限制,通过对真实地形、地物、建筑的数字化三维模拟和三维表达,提供给使用者一个与真实生活环境一样的三维城市环境。通过数字化三维仿真模拟城市的实现对城市的管理,把传统的限于二维的城市管理范围扩展到了三维甚至多维的管理范畴,为城市建设、政务管理、企业信息发布与公众查询提供多维的、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化服务,将大大提高城市整体信息化管理和经营管理水平,并有利于提高公众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1.2.项目建设目标 以先进的技术手段,在三维仿真模拟城市场景中实现朝阳辖区单位、人口、部件、事件、社区绿化等相关信息的管理,进一步提高朝阳区政府城市管理水平,提高居民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能够很好的展现数字朝阳的建设成果。最终为建设和谐朝阳提供技术保障,为数字奥运做出贡献。

三维地形建模技术标准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企业标准 Q/SIDRI1XX.XX-2014 三维地形建模技术标准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发布

目录 前言 ......................................................................................................... I 1 总则 (1) 2 术语 (1) 3 工作环境 (1) 4 数学基础 (2) 5 原始地形图规定 (2) 6 建模规定 (3) 7 成果要求 (4) 8 交付与使用 (5)

前言 本标准是参照SL1—2002《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进行制订,是我院企业技术标准编写的依据。 本标准由上海勘测设计研究信息与数字工程中心提出。 本标准主编部门:信息与数字工程中心 本标准参与部门:勘测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方毅 本标准于2014年7月首次制定。

1 总则 1.0.1 目的 为了落实公司的发展规划,推动三维协同设计的应用,提升公司信息化水平,为了保障三维地形建模工作的顺利进行,规范其建模流程,方便后续专业进行三维设计工作,以提高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特制定本标准。 1.0.2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项目中三维地形模型的建立、应用和管理。 2 术语 2.0.1 DTM Digital Terrain Model,数字地面模型,本公司的三维地形建模就是指建立数字地面模型。 2.0.2 高程 从某一基准面起算的地面点的高度,我国采用的是水准高程,即基准面为似大地水准面。 2.0.3 等高线 指的是地形图上高程相等的各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 3 工作环境 3.0.1 使用软件 三维地形建模使用的软件主要是Mircrostation、GeoPak以及AutoCAD。 3.0.2 专业环境 使用GeoPak建立DTM模型时,工作环境执行如下规定:

地形三维建模

实验三地形三维建模 实验内容: 1、以实测高程点为基础数据,在Cass中制作地形三维模型。 2、以实测等高线为基础数据,在ArcGIS中制作地形三维模型。 主要操作步骤: 1、获取实测高程点的坐标文件数据。(*.dat) 1)使用全站仪、棱镜等测量设备,在指定区域内实测若干高程点,并记录每个高程点的平面坐标及高程。注意:测量高程点时,每个点的间距在5米左右,均匀覆盖所测区域,测站时量测仪器高、棱镜高,输入测站点高程值。高程点数不少于60个。在测高程点的同时,兼顾地物的测量。线性地物数(道路、陡坎、沟渠)不少于5个。 2)实测结束后,将数据转换成Cass坐标文件(*.dat) 在这里以CQSJ.dat数据文件为例 2、在Cass软件将高程点进行展绘,绘制成等高线。将绘制完成的数据保存为DGX.dwg。(本讲义以CQSJ.dat数据为例) 1)打开Cass,导入CQSJ.dat中的高程点 选择“绘图处理—》展高程点”菜单,依次输入绘图比例尺“1:500”,高程点的间距“1”米,即可展绘文件中的高程点。

选择“等高线—》建立DTM”菜单,构建三角网。

再选择“等高线—》绘制等高线”菜单,生成等高线

再选择“等高线—》删三角网”,删去三角网。

3)修饰等高线 在图上标注相应等高线的高程值 4)绘制其他地物(道路、陡坎、沟渠等) 注意:线性地物穿过等高线时,等高线要断开。 5)完成后,保存为DGX.dwg文件。 3、在Cass中进行地形三维建模 使用“等高线—》三维模型—》绘制三维模型”菜单,选择高程点数据文件CQSJ.DAT。 依次输入高程乘系数(默认是1.0,此值是高程值的缩放比例,如果高程值的变化不大,可适当输入较大的系数,三维地形的起伏将比较明显,本例中输入5),输入网格间距(默认是8.0,绘制网格的大小,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选择进行拟合。即可看到地形的三维模型,由于此处的高程乘系数为5,地形起伏得到放大,显得比较明显。

地形地质作用与地貌专题

专题 地质作用与地貌 【知识结构】 知识点一:岩石类型及地壳物质循环 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是构成地貌、土壤的物质基础,是生命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提供各种矿产资源。 1.岩石及其成因 岩石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的集合体,如花岗岩由长石、石英、云母等组成。按照岩石成因可以分为: 岩浆岩:岩浆在上升过程中冷却、凝结而成,在地表以下凝结(花岗岩)形成侵入岩;喷出地表冷却凝结形成喷出岩又叫火成岩(玄武岩); 沉积岩:岩石在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下形成由化学沉积物或生物遗体堆积而成如石灰岩,具有层理构造和化石。 变质岩:已生成的岩石在高温高压下成分和性质发生变化,形成变化岩,如石灰岩变质形成大理岩。 2.地壳物质的循环: 例1:(2011·大纲全国卷)读图,完成(1)~(2)题。 (1)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 A .地表 B .地壳上部 C .地壳下部 D .地幔 (2)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该山体岩石在地球表层可转化为 A .喷出岩 B .侵入岩 C .沉积岩

D.变质岩 知识点二:地质作用与地貌 1.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地质作用 地质作用:由于自然界原因,引起地壳的表面形态、组成物质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 分类能量来源表现形式相互关系 内力 作用 地球本身,主要是放射 性元素衰变产生热能 地壳运动、岩浆活 动、变质作用、地震 内力作用形成高山盆地,外 力作用把高山削低凹地填 平,两者同时进行,一般内 力作用起主导作用外力 作用 地球外部太阳辐射能 和重力能 风化、侵蚀、搬运、 沉积、固结成岩 性质方向概念结果关系 水平运动 沿平行于地球表 面方向的运动 使地壳物质弯曲变形常形成巨 大褶皱山系,有的断裂张开,形 成裂谷和海洋 相伴发生,以水 平运动为主,垂 直运动为辅升降运动 (垂直运动) 沿垂直于地球表 面方向的运动 表现为地壳的抬升或下沉,引起 地表高低起伏和海陆变迁 板块概念:岩石圈(地壳和地幔上部软流层以上)被海岭、海沟等分割成许多单元。 全球六大板块:亚欧、美洲、非洲、印度洋、南极洲、太平洋(几乎全部是海洋)。 运动规律: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交界处地壳比较活动 板块张裂(生长边界)地区——裂谷或海洋(例证:大西洋、东非大裂谷) 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大陆边缘受挤压隆起 为岛孤和海岸山脉,大洋板块俯 冲到大陆板块之下形成海沟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 (例证:喜马拉雅山系、阿尔卑斯山系)需要关注的几处地方: ①大褶皱山系、大岛弧链几乎都是消亡边界。如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安地斯山脉、日本群岛、马来群岛、新西兰等,均由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山脉、岛弧链、深海沟。 ②澳大利亚、南亚、阿拉伯半岛属于印度洋板块。 板块相撞(消亡边 界)地区 运动结果

利用Smart3D建模软件生成三维地形过程精编版

利用Smart3D建模软件生成三维地形过程本篇经验将和大家介绍以一组无人机倾斜摄影照片为原始数据,通过Smart3D 建模软件,重建生成三维地形的过程,希望对大家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 工具/原料 ?包括Smart3D建模软件 ?一组垂直拍摄而且多角度、重叠度满足重建要求的航片 ?航片对应的pos数据文件 概况 关于通过无人机航拍的照片,照片进行三维重建生产模型,一些情况下照片中是自带有GPS数据信息的,而另一些情况则是会导出一组无定位信息的照片和对应的pos数据文本。 前者我们直接新建区块,把照片直接导入给软件跑出结果就ok了。 那么,这次我们主要来谈论研究第二种情况,即照片和pos分开的情况。 END 区块导入表格的编辑 区别于第一种情况我们需要编辑下导入区块的表格,我们将照片的文件路径、参考坐标系、传感器的基本信息等信息嵌入到这个表格里,通过它来实现对照片和pos信息数据的导入。后面的操作处理是跟直接导入照片的方法是没有差别的。 首先,我们看到原始数据的文件夹如下图所示,包括一组照片和相应的pos 文件,如下图所示:

1. 2 可以看到,这个pos数据是以文本文档的形式存在,如下图所示: 3 而在导入区块的过程当中,我们需要导入Excel表格,那么,这时需要运用一定的办公软件的技巧将其转换为Excel表格,这个表格需要包含如下图的4个工作表,如下图所示: 4 结果如下图所示: 5 Photogroups工作表中,名称列需要与照片工作表的PhotogroupName一致,如下图所示:

6 Photos工作表的编辑结果,如下图所示: 2.7 控制点工作表中,由于无人机航拍的区域不是很大,且对于建模成果的精度没有设定范围,追求建成模型的速度,我们本次先不设控制点,很多朋友都是误把照片放到了这个工作表中,致使处理出现问题,需要注意一下。编辑结果,如下图所示: 8 Options工作表中,是坐标系和照片路径的信息,设置如下,如下图所示:

地形地貌专题 考核

地球表面形态 12.30考核 一、单项选择题(20*3=60分) 1.下列岩石中,有可能都找到化石的一组是( ) A .花岗岩、玄武岩 B .石灰岩、砂岩 C .石英岩、大理岩 D .大理岩、石灰岩 2.关于地质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背斜岩层一般向上拱起,在地貌上常形成裂谷 B.外力作用中,流水的作用是弱小而不普遍 C.“背斜成山向斜成谷”是判断地质构造和地貌成因的方法之一 D.断层构造地带在地貌上常形成裂谷或陡崖 3.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的形成原因是( ) A .风力侵蚀作用 B .流水侵蚀作用 C .风化作用 D .风力沉积作用 读所示的两种地貌,回答4~5题。 4. 图1所示地貌名称为( ) A .三角洲 B .沙丘 C .冲积扇 D .沙丘 5.图2所示地貌,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 A .风力侵蚀 B .风力堆积 C .流水侵蚀 D .流水堆积 6、关于地质构造对人类活动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含石油、天然气的岩层,向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 B.断层附近岩层破碎利于隧道工程建设 C.背斜谷地利于储存地下水,形成自流水盆地 D.水库建设应该避开断层带 7、红海将会不断扩大的是因为它位于( ) A.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张裂处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相撞处 C.板块的消亡边界 D.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处 8.右图为我国北方某区域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示意图。图中I 、II 、III 、IV 处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 A I 、II B III 、IV C I 、III D II 、IV

9.下列土地整治方式中合理的是() ①甲处平整土地,提高土地质量 ②乙处修建护坡堤,防止岸坡侵蚀 ③丙出修建梯田,增加耕地面积 ④丁处修建挡土坝,拦截泥沙以淤地 A ①④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 读某地海陆轮廓和板块示意图,回答10-11题 10.按照六大板块的划分,M小板块属于() A.亚欧板块 B.非洲板块 C.印度洋板块 D.太平洋板块 11.从受力情况看,图中板块边界属于() A.生长边界 B.陆地边界 C.消亡边界 D.海洋边界 12.图2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图中甲地层褶皱后, 该区域先后发生() A.沉积作用、侵蚀作用、岩浆侵入 B.岩浆侵入、侵蚀作用、沉积作用 C.岩浆侵入、沉积作用、侵蚀作用 D.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岩浆侵入 读“某地质剖面图”,回答13--15题。 13.图中①处的岩浆侵入活动发生() A.在褶皱运动之前 B.在断层运动之后 C.在断层运动之前 D.在图中④处岩层形成之前 14.图中②处的山地成因是() A.背斜成山 B.向斜成山 C.褶皱隆起成山 D.断层上升成山 15.造成③处易成谷地的内因是() A.岩石破碎 B.挤压力大 C.张力影响 D.侵蚀作用 下图为“内蒙古某山一处花岗岩‘石林’景观”。完成16题。

如何使用3DMax制作三维地形

如何使用3DMax制作三维地形 1.概述 水经注软件除了可以轻松下载无水印Google Earth卫星影像、有明确拍摄日期的历史影像、地方高清天地图、百度高德大字体打印地图,按1万/5千等国家标准图幅下载,对百度坐标与火星坐标进行纠偏;下载陆地及海洋高程、STRM高程、提取10米等高线等深线、CASS高程点之外,还可以将下载的高程数据进行拓展运用。这里,我们以制作3DMax三维地形为例,讲解一下如何制作三维地形模型。 2.下载高程数据 在万能地图下载器中,将地图切换到高程地图,在菜单栏上点击“下载\框选范围下载”框选上需要下载的范围,如下图所示。 框选下载范围 双击后,在显示的“新建任务”对话框中选择下载级别为15级,如下图所示。

新建任务 点击“导出设置”,在显示的导出设置对话框内,坐标投影选择WGS84 UTM投影,点击确定后开始下载,如下图。

导出设置 3.下载卫星影像 在导出的高程DEM文件夹内有一个kml文件,可以加载该kml文件下载同范围的卫星影像,由于范围比较大,考虑到效率问题,这里下载17级,如下图所示。

下载影像 同样还是点击导出设置,在显示的导出设置对话框内,保存选项选择GeoJPG,坐标投影选择WGS84 UTM投影,点击确定后导出备用,如下图所示。

导出设置 4.制作DEM数据 将下载的高程数据加载到Global Mapper内,点击“文件\输出\输出海拔网格格式”,如下图所示。

在显示的选择输出格式对话框内,选择输出格式为DEM,如下图所示。 选择输出格式 5.制作三维模型 打开3DMax,点击左上角的按钮,选择导入,如下图所示。

倾斜摄影三维建模技术流程及案例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517498508.html, 倾斜摄影三维建模技术流程及案例分析 作者:刘森 来源:《科技资讯》2017年第30期 DOI:10.16661/https://www.360docs.net/doc/d517498508.html,ki.1672-3791.2017.30.001 摘要:本文介绍了倾斜摄影测量原理、实景三维建模技术流程及其技术优势,并探讨了 利用倾斜摄影自动三维建模的方法对输电线路走廊资源进行快速调查,尤其是在建筑物拥挤地区、林木密集覆盖区、恶劣地质区和交叉跨越设施复杂地区,可有效提高输电线路的设计质量,优化工程投资造价,具有创新性和先进性。 关键词:倾斜摄影真三维模型输电线路走廊资源快速调查 中图分类号:P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10(c)-0001-02 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建设环境日益恶化,地质灾害频繁发生,输电线路走廊规划设计难度日益加大。采用传统的测量方式对输电线路走廊资源进行调查,工作量大、效率低,成本高,难以满足电网建设需求。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利用倾斜摄影技术进行实景三维建模的方法对输电线路走廊资源进行快速调查,可有效提高输电线路的设计质量,优化工程建设投资造价,保护生态环境。 1 倾斜摄影工作原理及技术优势 1.1 倾斜摄影测量原理 倾斜摄影技术是国际测绘遥感领域新兴发展起来的一项高新技术,融合了传统的航空摄影和近景测量技术,颠覆了以往正射影像只能从垂直角度拍摄的局限,通过在同一飞行平台上搭载多台传感器,同时从垂直、前视、左视、右视与后视共5个不同的角度采集影像。其中,垂直摄影影像,可经过传统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处理,制作4D(DEM、DOM、DLG与DRG)产品;前视、左视、右视与后视4个倾斜摄影影像,倾斜角度在15°~45°之间,可用于获取地物侧面丰富的纹理信息。 通过高效自动化的三维建模技术,快速构建具有准确地物地理位置信息的真三维空间场景,直观地掌握目标区域内地形地貌与所有建筑物的细节特征,可为电力和水利工程建设、地质灾害应急指挥等提供现势、详尽、精确、逼真的空间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支持和公共服务。 1.2 实景三维建模技术流程 目前,采用倾斜摄影技术进行三维建模的后处理软件以法国ASTRIUM公司的StreetFactory和Acute3D公司的Smart3DCapture软件为典型代表[2]。利用地物的垂直与倾斜影

高中地理 地形地貌专题复习(含答案)

地形地貌专题复习 石河一般多发育在0 ℃海拔高度附近,高大山地冻土层发育,其山坡上崩解的巨大块砾顺着湿润的碎屑垫面发生整体运动,大量砾石充填凹槽或沟谷形成石河景观。读“新疆天山地形剖面示意图和天山石河景观图”,完成1~3题。 1.天山上的石河最可能分布在( ) A.500米以下B.1500~2000米 C.2500~3000米D.3500~4000米 2.天山石河景观的形成原因主要是( ) A.冻融堆积B.冻融侵蚀 C.流水堆积D.流水侵蚀 3.天山石河景观分布明显的地带主要在( ) A.南坡沟谷 B.北坡沟谷 C.南坡高地 D.北坡高地 在准噶尔盆地西北部边缘山前地带,有一奇特地貌区,当地人称其为龙脊谷。龙脊谷的核心地貌是距今2亿年前不同的砂岩与泥岩互层构成的,这里起伏的垄和槽相间分布,高差约5~10米,走向为东北—西南,出露的岩层近似于垂直地面,其中的垄状如龙脊。下图为游客拍摄的龙脊谷照片。据此完成4~5题。 4.推测2亿年前,该地区地势( )

A.起伏和缓 B.陡峭高峻 C.低洼积水 D.平坦广阔 5.当地的岩层之所以近似于垂直地面,是因为( ) A.岩层性质差异 B.岩块断裂上升 C.岩浆向上喷发 D.岩层挤压隆起 冰帽是一种规模比大陆冰盖小,外形与其相似,而穹形更为突出的覆盖型冰川。下图为西昆仑山古里雅冰帽附近丘陵地貌(a~d)剖面图。据此完成6~8题。 6.图中丘陵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冰川侵蚀 B.风力堆积 C.冰川堆积 D.风化作用 7.丘陵地貌a~d( ) A.厚度由大到小 B.组成颗粒物由大到小 C.坡度由小到大 D.形成年代由新到老 8.冰帽附近丘陵地貌的形成过程反映了( ) A.气候变暖B.气候变冷 C.气候变湿D.气候变干 霍林河发源于大兴安岭,为山前半干旱区及部分半湿润区的平原带来了流水及泥沙。受上游修建水库和灌溉的影响,山前平原河段多年断流。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据此完成9~11题。 9.修建水库前,营造该地区山前平原地表形态的力主要来自( ) A.构造运动B.流水 C.冰川D.风 10.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是由于( ) A.地面沉降 B.流水侵蚀 C.风力侵蚀 D.冻融塌陷 11.伴随着洼地增多增大,周边地区可能出现( ) A.水土流失 B.沼泽化 C.土地沙化 D.盐碱化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以下要求。 材料一挪威,位于欧洲的北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西部,是北欧四国中海岸线最长、港口最多的一个国家。挪威的海岸线长度足足有2.1万公里,比海

地形模型设计

一、制作底盘 底盘是用以承受地形模型的。一般要将一张复制的底图裱贴在底盘上,粘贴材料可用稀虫胶溶液(比例∶10克虫胶溶于1升酒精)或一般胶水。 底盘材料的选择要视堆塑模型材料的轻重而定,可用木板、三夹板、纤维板、塑料板或马粪纸等,以力求兼顾坚固而又轻便为好。用一层或数层马粪纸粘合制成的底盘最轻,但承重差,且不能在上面堆塑湿的材料。塑料板也较轻,但若过薄则易变形。 模型的底盘应具有边框。一般边框的高度以略高于地形最大垂直高度即可。但模型四周断面要显示地质构造和地层的,边框就宜矮。大型模型的底盘与边框应用活动螺丝来衔接,以便必要时拆卸。 需要显示地形模型某一剖面的地质构造特征时,可以将模型制成对接的2块乃至3块,相应的底盘也是2块或3块。只是此时的底盘可做成双层套叠的,分底盘置于一块大的整底盘之中。 二、堆砌高度 堆砌高度的目的是堆制出地形模型的骨架,完成地形模型高低起伏的总体态势。 堆砌高度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剖面法 先将底图画成若干正方形方格,方格的密度视模型精度要求而疏密不同。精度要求高的,方格密度要适当加大。对划分方格的纵横线要编号。然后,沿各纵横编号直线切制地形剖面,也将各剖面编号。切制的地形割面可直接绘在厚纸板上,也可转绘或贴在层板、塑料板、泡沫塑料板上,然后用剪刀或切刀将厚纸板地形剖面剪、切下来;层板则用钢丝锯;塑料板与泡沫塑料板除钢丝锯外,用电烙铁或用5-8V电源加热的电炉丝进行分割也很方便。最后,将各剖面按方格边长切出上下卡口,并依编号将它们卡接起来,用胶水粘在对应的底

盘方格上,地形模型的骨架就作成了。对于方格空隙的处理,可用泡沫塑料小碎块、粗锯末等填充。填充材料也可混和适量的胶水或石膏浆以增加牢固程度。 2.分层叠堆法 此法是选择厚度均一的板状材料,运用复写纸将底图的各级等高线及其相邻的较高一级等高线分别描在板状材料上,加以编号;再沿等高线切割下来,成为保留有相邻较高一级等高线的、边沿曲折的一块块模板。最后,在底板所贴底图上,按编号由低到高,顺序将模板一层层分别对准下一层上画的等高线叠起来,每叠一层就用小钉钉固,或用胶水粘牢。最后就成为等高线鲜明的叠堆地形模型。 叠堆法可以选用的材料很多。一般可用层板、厚纸板(马粪纸)、塑料板、吹塑纸、薄泡沫塑料板、有机玻璃等。不管用哪种材料,材料的厚度要与选用的垂直比例尺相配合。例如1∶50000的垂直比例尺,等高间距为100米,选用厚度为2毫米的吹塑纸作模型是适合的。但如等高间距不变,常难找到合适厚度的材料,这时最好的办法是使等高间距适合板状材料的厚度。在设计底图时,先考虑板状材料的厚度,选择适当的等高间距描出底图。例如,作为叠堆材料的有机玻璃板,如其厚度为5毫米,在制作垂直比例尺为1∶50000的地形模型时,底图的等高间距应为250米;在制作垂直比例尺为1∶800时,底图的等高间距应为4米。有时板状材料厚度过小,也可以双层或多层作一个等高间距。 用吹塑纸制作叠堆模型,因材料厚度小,以制作大比例尺、地面起伏不大的地形模型为最佳。吹塑纸颜色则以绿色为好。吹塑纸也可以用来制造分层设色地形模型,只要选用的吹塑纸颜色与底图的分层设色相近就行了。吹塑纸质软,用剪刀剪、刀子切都很方便,是指导中学生制作叠堆的地形模型的好材料。 用透明有机玻璃板制作叠堆地形模型成本最高,但它透明美观,布置一定的模底灯光后,看上去十分精彩,是展览、陈列中常用的一种地形模型。有机玻璃的粘接可先将粘接面打磨光平,用毛笔蘸上氯仿涂在需接处,对接压紧即可。

CAD三维实体地形建模在建设工程中的运用

CAD三维实体地形建模在建设工程中的运用摘要:针对三维建模中的不精确、反坡部分不好建模及施工隧道无法建模的情况,采用CASS软件和ZDM软件在CAD平台上建立原始地貌的三维实体模型,使得建立的模型达到既“可视”又“可算”的目的。将其应用于双沟水电工程的大坝工程量计算中,证明了该法具有准确、快捷和合理等优点。 关键词:ZDM;CASS;三维实体建模 1、引言 在传统的工程量计算中做法是:对于带状的开挖,采用剖面法,对于封闭区域的开挖采用网格法,进行计算。一般采用断面法计算,断面计算法在实际的断面布设过程中可能由于地形的变化布置断面的间距也不同,数量也不同,而且好要考虑设计断面的变化才能合理的布置断面,这一过程工作量较大,容易出现布置断面不合理。在国外软件中,很多均采用构造三维地形面模型,开挖体面模型,求解地形面模与开挖体面模的交集进行开挖计算。在国内水利水电行业采用三维实体计算工程的专门软件很少,但是计算工程量的软件确实很多,各自有着自己的优势,也有各自的不足,如果把各个软件的优势相结合起来,那么对我们计算工程量有着很大帮助。特别是利用原始地貌的三维实体建模的方法来计算工程量不仅准确而且直观。 本文就以CASS和ZDM相结合在CAD平台上吉林省抚松县双沟水电站大坝进行三维实体建模证明了该法具有准确、快捷和合理等优点。 2、三维实体的建模过程 本文介绍三维实体地形制作的步骤:首先利用CASS建立地形图;其次利用ZDM 软件生成三维实体地形,然后在用布儿运算来计算开挖或者填筑等工程量,具体步骤如下:2.1地形图的构建 目前国内比较好的做地形图的软件是南方CASS软件,CASS软件做地形图比较灵活,特别是它利用地形线能很好的调整三角网与实际地形相符。在CASS中展点并处理所展的高程点,然后利用所展的高程点生成三角网,利用CASS的加入地形线的功能处理好三角网后生成地形图。如下图1: 图1

制作等高线地形图模型

制作等高线地形图模型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制作等高线地形模型 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了解等高线的知识,理解等高线地形图与等高线地形模型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能够熟练运用一些工具(如橡皮泥),把枯燥,抽象的理论表现出来。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 初步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地理审美情趣。 2通过此次活动锻炼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和动手能力。 一.导入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讲讲有关等高线的知识,我们前面已经讲了等高线的概念,下面我想请一位同学给我们回忆等高线的概念。(学生答)回答很好,在我们学习地理知识过程中,这是一个难度比较大的知识点,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这节课我们亲自体验制作等高线地形图模型,好不好 二.组织指导 1.介绍活动时所需的材料:橡皮泥,小木棍,小刀,剪刀,以及先绘制好的等高线地形图,并把全班同学分成11个小组。 2.讲解如何制作等高线地形模型。(见黑板) 黑板板式: A.数一数等高线地形图中有多少条等高线。

B.将橡皮泥压成块状,每块厚1厘米,橡皮泥的块数和等高线的条数相同,大小和等高线地形图图幅大小相当。 C.在已经画好的等高线地形图上,用剪刀顺着最外面的等高线剪去图幅范围以外的部分。 D.将剪下的等高线地形图放置在橡皮泥块上,沿着纸的边缘将等高线画在橡皮泥块上,切去等高线外面的橡皮泥。 E.再沿着靠近外面的等高线剪纸片,把剪下的纸环放置在上一步中做好的橡皮泥块上,使纸环外圈和橡皮泥块的边缘吻合。 F.用剩下的地形图和新的橡皮泥块重复步骤. G..把第二块橡皮泥块叠放在第一块上,使它的边缘和第一块上的纸环内圈吻合。 H.重复D和G,直到把所有的橡皮泥块都叠放在一起。 3.提出这次活动课的要求。(要求在25分钟之内完成作品) 4.组织教学,强调纪律和安全(注意小刀和剪刀) 三:合作体验 同学们分组根据画好的等高线地形图动手制作模型。教师巡视。 四:观护评点 学生把制作好的模型呈放在讲台上,教师根据同学们的制作给予肯定的表扬,同时对于不足的地方也要提出来 五:学生情感交流 把印好的表发给每个同学,根据上面的问题作出回答,最后教师总结:通过此次活动,一方面对等高线的有关知识有了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也

地质地形地貌专题复习

地质地形地貌专题复习 一、专题精析 (一)关于地质地形地貌的有关知识 1、地壳的组成(元素、矿物、岩石) 2、地质作用(概念、按能量来源分类、内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 3、地壳运动(分类、机制、地形、构造、地貌) 4、外力作用与地形、地貌 5、地质作用与自然资源:岩浆活动金属矿产的形成、沉积岩的形成 火山爆发温泉变质作用 6、地质灾害(地震、火山爆发、滑坡、泥石流等) 7、地壳物质循环(包括物质循环、能量转换、地形地势的变化,自然资源的形成和自然灾害的发生)。 (二)地形 1、地形的特点的描述 a 对高度(地形的起伏)b平均海拔(地形的高低)c地形的类型d主要地形类型e地势 2、各类地形的特点及主要分布区 3、地形的形成(内外力共同作用) 4、地形的分布(各大洲及我国地形的特点)1)各大洲分布 (2)我国地形分布 5、地形类型的判断(依经纬度位置判断、依“等高线”判断、依河流判断、依等温线判断、依等降水量线判断、依等潜水位线判断、) 6、地形的部位的判断(山谷、山岭、山坡、山脊、鞍部、陡崖等) 7、地形、地貌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地形不仅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一个组成要素,而且是和气候一样的两大基本要素之一。 (1)地形与气候 A、地形对气候的影响通道作用、阻挡作用(例如北美洲气候的形成),热力作用(例如青藏高原、东非高原、横断山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界线作用(如秦岭)。 B、气候对地形的影响 主要是通过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沉积等作用影响地形,使高山削低,把盆地填平。 (2)地形与植被、自然带 A、地形对植被、自然带的作用 从山麓到山顶形成垂直地域分布(如喜马拉雅山南坡)。 非地带性因素(如南美洲温带沙漠气候的形成)。 B、植被对地质、地形、地貌的影响(参与沉积的形成,促成岩石的风化,促进土壤的形成)。 (3)地形与水文 A、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a、地势影响河流的流向和流速、水能的多少。 b、地形地貌影响水系特点和流域范围(分水岭划分流域)、河流的形态,干

地形地貌划分

根据一定原则对地表起伏形态划分的类型。一般认为,普通地貌类型应按形态与成因相结合的原则划分,但由于地貌形态,地貌营力及其发育过程的复杂性,目前尚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的分类方案,一般采用形态分类和成因分类相结合的分类方法。 地貌形态类型指根据地表形态划分的地貌类型。目前世界各地的形态分类并不统一。我国的陆地地貌习惯上划分为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和盆地五大形态类型。由中国1:1 000000地貌图编辑委员会审定的《中国1:1 000 000地貌图制图规范》(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确定了平原、台地、丘陵和山地四个基本形态类型。在这一形态分类中,把盆地和高原视为有关形态类型的组合。较小的形态类型,大多与其成因结合起来进行划分,如新月形沙丘、冰斗、溶斗等,只有这种形态—成因结合的分类,才能更好的反映这些形态类型的特点。 地貌成因类型指根据地貌成因划分的地貌类型。由于地貌形成因素的复杂性,目前也没有统一的成因分类方案。根据外营力,通常划分为流水地貌、湖成地貌、干燥地貌、风成地貌、黄土地貌、喀斯特地貌、冰川地貌、冰缘地貌、海岸地貌、风化与坡地重力地貌等。外力地貌一般又可以划分为侵蚀的和堆积的两种类型。根据内营力,通常划分为大地构造地貌、褶曲构造地貌、断层构造地貌、火山与熔岩流地貌等。无论是外营力地貌还是内营力地貌,在动力性质划分的基础上,都可以按营力的从属关系和形态规模的大小,做进一步的划分。 比较完整的地貌分类系统,常常是既考虑外营力和内营力,又考虑形态及其规模的多级的混合分类系统。另外,根据实际需要,还可以进行专门的地貌分类,如有喀斯特地貌分类、风沙地貌分类,以及直接为生产服务的应用地貌分类等。

12000数字数地形图与数字数高程模型项目设计书.doc

1:2000 数字地形图及数字高程模型项目设计书 1概述 1.1 任务来源及内容 ********** 中交远洲交通科技有限公司设的委托完成** 高速公路张家口段、 保定段测绘工程。项目包括:航空摄影,基础控制点埋设,基础控制测量,像片 控制测量,像片调绘, 1:2000 数字化地形图及数字高程模型测制。 张家口段、保定段正线148.5Km;比较线共41.8Km。正线和比较线数字化地 形图及数字高程模型测制范围为设计线路中心线两侧各400m;互通立交桥测制范围2Km× 2Km。 1.2 测区自然地理概况 测区为山区和丘陵区,沟壑、河渠众多,地形复杂。测区最高处1559 米,最低处 40 米,高差达到1519 米。测区内桑干河、拒马河穿过。路线起于涿鹿县单 家堡西南,与在建的京化高速公路连接,途经涿鹿、房山、涞水、涿州四县,止 于涿州市榆林村西北接在建的张石三期高速公路,路线位于东经115°16′~ 115 °50′和北纬 39°24′~ 40°25′。测区内大秦铁路、沙蔚铁路、京原铁路、国 道 109、国道 108、宝平公路穿过。 2基本技术要求 2.1 作业依据 本次作业执行以下规范和设计: (1)《 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GB6962-86) (2)《公路勘测规范》( JTG C10-2007) (3)《公路勘测细则》( JTG/T C10-2007)

(4) 《 1:500 1:1000 1:2000地形式》(GB/T7929-1995)称《地形 式》 (5)《 1:500 1:1000 1:2000 地形要素分与代》( GB14804-93) (6)本技 本技是依据工程所需和地形限制所写,当上述范与本技 矛盾,以本技准。 2.2 测图规格及精度 (1)平面坐系采用抵高程面上的高斯正形投影任意平面直角坐系。保区内投影度形不大于 2.5cm/km,全共划分五个独立平面坐系,具体划分如下:第一坐系中央子午 115°26′,位于 K98 , 于路 K0-K17, K63-K76 段,投影面高程 650m,坐形最大 23.2mm/km;第二坐系中央子午 115°26′,位于 K98 , 于路 K17-k34, K55-K63 段,投影面高程 850m,坐形最大24.7mm/km;第三坐系中央子午 115°26′,位于 K98 , 于路 K34-K55 段,投影面高程1100m,坐形最大 16.1mm/km;第四坐系中央子午 115°26′,位于 K98 , 于路 K76-K118 段,投影面高程 400m,坐形最大 22.0mm/km;第五坐系中央子午 115°26′,位于 K98 , 于路 K118-k150 段,投影面高程 110m,坐形最大 10.5mm/km; (2)高程系采用 1985 国家高程基准。 (3)地形的比例尺 1∶2000。基本等高距 2 米,加粗等高距 10 米。 (4)地形根据路的走向采用自由分幅,基本幅格50cm× 50cm。 幅号自北向南以阿拉伯数字按序号( 字前左方向 ) ,前面冠以 ** 二 字写“ ZZ-”,如: ZZ-1 、ZZ-2、ZZ-3、??。 (5)精度要求: ①三等 GPS网最弱点点位中差不超±5cm,最弱相点相中差小 于1/70000 ;一最弱点点位中差不超± 5cm,最弱相点相中差小于 1/20000 。 ②三等水准量,路或合差不大于± 15 L㎜。四等光距三角高 程,附和路或合差不大于±25L ㎜。 ③像片控制点(平高点)最近基控制点的平面位置中差不超地物

三维地形分析

实习(六)三维分析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吴艳兰 一、主要内容 1、对地理数据进行透视观察、三维浏览; 2、将图像作为纹理贴在地形表面; 3、利用离散三维点建立TIN,以此表达地形; 4、练习剖面图绘制等地形分析。 二、学时安排:2学时 三、预习内容 1、ArcScene的主要功能:进行三维显示和三维场景分析的模块; 2、GIS中数字高程模型的概念、表示、TINDEM建立方法、GridDEM内插、地形分析等相关知识。 四、具体内容及操作 实习数据为: Arctutor/3Danalyst 1、用ArcCatalog预览三维数据 1) 在ArcCatalog中定位到Arctutor/3Danalyst/Exercise1,点Death Valley Terrain数据(tin),点preview,再点preview下拉箭头,选3dView. 2) 鼠标放在ArcCatalog的菜单或工具栏上,按右键,选取3d View tools ,可以对三维场景进行各种观察。 2、将图象覆盖在地表上 1) 类似ArcMap加图层的操作,在ArcScene 中添加Death Valley Terrain数据。 同样可以应用3d View tools,观察场景。 2) 用工具,添加位于Arctutor/3Danalyst/Exercise1/data下的遥感影象数据dvim3.TIF。可以看到该遥感影象是平地,与三维地形没有匹配,明显地看到是两层数据。

3) 关闭地形数据,点取影象数据层,击右键,properties 中的Base Height,选取Obtain for layer from surface,如下图。按确定。 4)用工具对场景进行局部放大,可见该影象就随着地形有了起伏。 5)修改场景的高度比:点Scene layers,按右键,点Scene Properties,弹出场景的属性,将垂直夸大比vertical Exaggeration 由none改为2,观察效果。 3、建立TIN 来表达地形 1)在ArcScene中点File\Open打开Arctutor/3Danalyst/Exercise4下的BuildTIN.sxd文件。观察数据层,有道路、离散点、等高线等。

地形三维可视化

地形三维可视化 何为地形三维可视化? 地形三维可视化及其绘制技术是指在计算机上对数字地形模型(DisitalTerrainModels)中的地形数据实时地进行三维逼真显示、模拟仿真、虚拟现实和多分辨率表达等内容的一项关键技术,在现实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ERDAsIMAGINE虚拟地理信息系统(virtualGis)是一个三维可视化工具,给用户提供了一种对大型数据库进行实时漫游操作的途径。它使用户能在虚拟的地理信息环境中交互操作,既能增强或查询叠加在三维表面上图像的像元值及相关属性,还能可视化、风格化和查询地图矢量层的属性信息,能够实现仿真多图层的统一管理、所见即所得的地形景观通视与威胁分析,输出高质量的三维景观图。 为何使用地形三维可视化? GIS的核心是空间数据库,三维地理空间定位和数字表达是地理信息系统的本质待征。地形数据(如DEM等)作为空间数据库的某个持定结构的数据集合.或所有这些数据集台的总体.被包含在地理信息系统中。成为它的核心部分的实体。显然.对地形空间数据的真三维显示和在二维空间的查问与分析.也是GIS的核心内容之一。目前众多的以高性能工作站为支撑的G1S系统(如ARC/INFO、ERDAS、Genamap等),已具有一定的地形三维显示功能,但十分薄弱。表现之一是三维图类型局限于线划式或模拟灰度表示,而对计算机图形学中的高真实感三维图形的最新的生成技术并没有及时地取而用之;表现之二是所有的空间操作和分析都在二维图形上进行相显示,缺乏直观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从远古到现代,地形的三维显示技术(地形三维模型的制作)最直接、最重要的莫过于军事上的应用。从美军50年代的SAGE防空指挥系统.著名的C3I系统,到在海湾战争中起丁重要作用的Terra—Base系统,不难看出,以地形三维显示以及军事地形分析在指挥白动化上的应用,—直是各国军方颁心研究的重要内容。其军营上的应用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就我国同情而言,在以高性能微机和图形卡上实现地形的高逼真件三维显不以及相应的空间分析等功能,具有普遍的应用价值。 地形三维可视化应用 地形三维可视化应用广泛,如:农田三维地形测量数据处理与可视化、地质环境破坏现状三维景观可视化、水库三维淹没区域分析、公路典型路段中的应用

地质地形专题

高中地理简答题规范系列(二):地质地形专题 ⑴南极发现有丰富煤炭(北极地区埋藏丰富石油),说明: 南极(北极)地区曾经位于温暖湿润地区,森林茂密,后经大陆漂移至此, 这是板块构造学说的有力佐证. ⑵地形成因分析:运用地质作用(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震;外力作用——流水、风、海浪、冰川的侵蚀、搬运、沉积作用等)与板块运动(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及板块的碰撞或张裂)来解释判读分析与地形有关的地理知识 例1:刚果盆地的形成原因: 刚果盆地原来是内陆湖,后经地壳抬升,河流下切,湖水外泄形成。(可类于四川盆地) 例2:死海(贝加尔湖、坦噶尼喀湖、吐鲁番盆地、汾河谷地、渭河谷地)成因: 内力作用----断裂陷落 例3:北美五大淡水湖(欧洲峡湾地形、湖泊)成因:冰川作用 金字塔多年来不断遭受着破坏,遭破坏的自然原因主要是:风化与风蚀作用 例4:庐山(华山、泰山)的形成:断块山地 落基山: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相撞形成 例5:地貌倒置的产生: ①背斜成谷:背斜顶部因受张力,易被侵蚀成谷地。 ②向斜成岭:向斜槽部因受挤压,坚实不易被侵蚀,称为山岭。 日本(台湾)火山地震的原因: 处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壳运动、火山活动频繁。 (3) 东南亚(南亚)多火山地震原因: 处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交界处(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交界处),地壳运动、火山活动频繁。 注:必须答出具体的板块名称和交界是挤压还是拉伸表明是生长或是消亡。 (4)七大洲地形地势特点: 分析地形地势特点重要因素:什么地形;地形走向;海拔高低;地势起伏;地表状况 亚洲:①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起伏大,高原山地占地面积广; ②地形中部高,四周低,平原多分布在河流中下游 非洲:①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起伏不大,东部裂谷; ②东南高,西北低 欧洲:①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冰川广布; ②地势地平,南北高,中间低 北美洲:①三大地形区,西部山地,东部山地高原,中部平原,北部冰川; ②地势东西高,中部低 南美洲:①西部山地,东部平原高原相间排列 大洋洲:①地形三分,东部山地,中部平原,西部高地; ②地势低平,地表起伏和缓 南极洲:①海拔高;地形以冰川为主 (5)西南地区地质灾害严重

三维地形模型.

三维地形模型 Autodesk Civil 3D为测绘和土地开发行业提供了强大的三维地形模型。可以使用多种源数据(测量点、等高线、特征线等)生成地形模型,并且从模型完成多种常见的分析任务,包括分析场地的坡度、高程分布、流域划分等等。如果您的原始数据改变,整个模型可以自动更新来反映最新的状况——例如修改了测量点的高程,模型的等高线图形就会自动更新。(1_surface.avi) 道路设计 Autodesk Civil 3D具有强大的三维道路设计功能。使用参数化的布局工具生成平面路线,从地形模型生成地形剖面,并完成纵曲线设计。从丰富的预定义路面部件库中选择合适的部件,组装出标准的路面结构,然后构建整个道路的三维模型。从道路模型可产生各种输出结果,包括截面图形和土方计算报告。 (2_Corridor.avi) 土方工程 在土木工程项目中,经常需要进行土方工程,例如开挖水池、砌筑大坝,或者是场地平整。土方计算是通常是一项困难的任务,而计算的准确性对工程造价有着相当大的影响。Civil 3D 提供了强大的三维参数化放坡功能,能帮助您进行土方工程的设计。您可以从放坡对象中计算土方量,或者根据目标土方量自动调整放坡高程,进行土方平衡。 (3_Grading.avi) 地块规划 在Civil 3D中的地块是智能的拓扑对象,例如当您在地块中间添加一条路线,该地块会自动分成两个新的地块,而移动界线位置会同时修改相邻的两个地块。Civil 3D会自动计算地块的面积与周长等几何属性,您也可以为地块增加自定义属性。可以根据自定义样式生成地块的标签、表格和报表。当地块布局发生改变时,相关的表格和标签都将自动更新。 (4_Parcel.av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