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收支状况的实证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收支状况的实证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经济总量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财政收

支作为一个与经济密切相关的指标,在这一过程中也经历了较大的变化和发展,本文在此进行实证分析。

一、财政收入的变化

1.1 财政收入总体趋势

改革开放前,我国财政收入主要依靠计划经济的宏观调控和计划配给来实现。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和企业化经营的发展,财政收入产生了较大的变化。

据统计,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财政收入的增长主要来自于国有企业,随后随

着税制改革的推进,财政收入由税收为主逐步转变为税收和非税收入同时发挥作用。2016年,我国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占比超过80%,非税收入收入占比约20%。

1.2 主要税种增长情况

从主要税种来看,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是我国财政收入的两大支柱。改革开放

以来,这两个税种的税率和税制都经历了多次调整,但增长趋势均稳定上升。根据财政部统计数据,2019年我国增值税收入和企业所得税收入分别达到6.9万亿元和3.3万亿元。

此外,个人所得税、消费税、印花税等税种也在财政收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个人所得税在最近几年中呈现出较快增长的趋势,主要得益于税制逐步升级和扩大征收范围所带来的增长。

1.3 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统计数据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收入和国内生产总值之间呈现出良好的相关性,即经济总量越大,财政收入越高。

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经济下行周期中,财政收入难免受到影响。例如,2015年中国股市和全球经济增长均出现下滑,导致我国全年财政收入增速萎缩至8.4%。因此,在实际政策制定中,需要通过财政政策的调节和优化来保持财政收入的平稳增长。

二、财政支出的变化

2.1 财政支出总体趋势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财政支出也呈现出不断增长的态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0年我国财政支出为21369亿元,2019年则达到了32822亿元,年均增速为7.2%。

目前我国财政支出的主要领域包括社会事业、国防和国家安全、经济建设等。其中,社会事业领域包括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占比较大;国防和国家安全领域则体现了国家投入在军备与国家安全上的重要性;经济建设则是维护国家发展的基础。

2.2 领域间支出差异分析

不同领域的财政支出占比并不均衡,其中社会事业领域的支出占比最高,近年来保持在50%左右,其次是经济建设领域,国防和国家安全领域则相对较少。

政策制定方面,我国财政支出也充分考虑了不同领域的需要。例如,教育、卫生和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在10年规划中被列为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展现出政策鼓励和支持的态度;国防和国家安全也得到了必要的保障和投入,助力维护国家整体安全。

2.3 政府债务发展情况

随着财政支出的不断增长,政府债务也在快速累积。截至2020年底,我国政府债务余额超过了46万亿元,约占GDP的67.5%。随着疫情的影响和政府加大投资力度的背景下,政府债务规模在未来一段时间仍将继续扩大。

但同时,我国政府债务比例在国际上仍处于安全水平范围内,且政府债务结构相对稳健,大多数债务为长期债务,有充足的回报时间和空间。因此,需要在加强风险防范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债务投资的合理配置和提高回报率。

结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收支状况经历了巨大变化,生动体现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历程。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领域的不断调整和政策优化,为促进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切实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然而,仍需在优化财政收支结构、合理配置财政资源等方面继续努力,推动财政事业高质量持续发展。

三年财政收入支出情况 报告

三年财政收入支出情况报告 一、引言 近三年来,我国财政收入和支出情况出现了一系列变化,受到国内外经济环境影响,财政收支状况也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波动。本报告将对近三年的财政收入和支出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财政收入情况分析 1. 近三年的财政收入总体呈现增长趋势,2019年财政收入为X亿元,2020年为Y亿元,2021年为Z亿元,年均增长率约为A%。 2. 财政收入结构方面,税收仍是主要来源,其中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占比较大。非税收入中,土地使用权出让金、资源税、城市建设税占比较高。 3. 财政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有:国内经济稳步增长,部分税种税率调整以及税收征管力度加大等。 三、财政支出情况分析 1. 近三年的财政支出总体上也呈现增长态势,2019年财政支出为X亿元,2020年为Y 亿元,2021年为Z亿元,年均增长率约为B%。 2. 财政支出的结构方面,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支出仍然占据较大比重。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等也是财政支出重点领域。 3. 财政支出增长的主要原因有:政府加大对社会保障、民生事业的投入力度,同时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投入。 四、财政收支状况分析 1. 三年来,财政收支状况总体上保持平衡,财政盈余主要用于国债、基金等领域。 2. 财政收入增速略高于财政支出增速,导致了财政盈余的形成。这有利于国家财政的稳健发展,降低了财政风险。 3. 财政收支状况的平衡性得到了一定的保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财政支撑。 五、对策建议 1. 加大财政预算管理力度,提高财政收支的透明度和规范性。

2. 加强跨部门协调,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民生事业的投入力度。 3. 加强税收征管工作,进一步提高税收征收效率,促进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 4. 健全财政风险防控机制,确保国家财政收支平衡,提高财政支出的效益。 六、结论 近三年来,我国财政收入和支出情况总体上保持稳定增长,财政收支状况基本保持平衡。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财政管理和风险防控。希望通过本报告的分析与总结,能够为相关部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促进财政工作的健康发展。

新形势下我国财政收支现状问题及改革对策

新形势下我国财政收支现状问题及改革对策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我国财政收支状况面临新形势和新问题。本文将分析目前我国财政收支现状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革对策,以应对新形势下的挑战。 一、财政收入问题 目前我国财政收入主要依赖于税收,但是税收收入存在以下问题: 1. 税种结构问题:我国税收收入主要依赖于间接税,如增值税和消费税。这种税种结构导致税基较窄,征税方式相对单一,容易受到经济周期和行业波动的影响,使财政收入不稳定。 2. 高企业税负:我国企业税负较高,包括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和各项附加税费。这使得一些企业难以承担高额税负,影响企业投资和创新动力。 针对这些问题,应提出以下对策: 1. 调整税种结构:逐步推进直接税的比重提高,减少间接税的比重。可以通过减少税率、扩大直接税征收范围等措施来实现。 2. 减轻企业税负:可以通过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减少各项附加费用和增值税税率等方式来减轻企业税负,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刺激企业投资和创新动力。 二、财政支出问题 我国财政支出存在以下问题: 1. 支出结构问题:我国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社会保障和民生支出占比较低,而基础设施建设和行政支出占比较高。这导致社会福利和民生水平较低,难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 2. 支出效率问题:我国一些投入大、产出低的项目较多,行政成本较高,缺乏有效统筹和管理,导致财政支出效益不高。 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以下对策: 1. 调整支出结构:加大对社会保障和民生支出的投入,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同时减少行政支出,降低行政成本。 2. 提高支出效率:加强财政支出的规范管理,严格审批流程,加强财政资金的监管和使用。同时加强对项目的评估和考核,确保财政支出的效益最大化。

新形势下我国财政收支现状问题及改革对策

新形势下我国财政收支现状问题及改革对策 新形势下,我国财政收支现状面临诸多问题。一方面,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税收收入增长趋缓,加之物价上涨和防疫、教育等民生支出的增加,导致财政收支矛盾日益突出。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需要,对财政收入增长的要求也相当高。 我国财政收入增长趋缓的问题。近年来,我国税收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增值税改革、个人所得税改革等措施相继出台,税收收入取得了长足发展,但随着改革不断推进,增长动力逐渐减弱。现有的税收制度体系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税法规定不够完善,税制不够科学公正,执法监管不够严格等,这些问题制约了税收收入的增长。 我国财政支出增加的问题。我国经济长期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民生支出也随之增加,教育、医疗、社保等社会福利方面的开支持续增加。特别是防疫支出的增加,国家在疫情期间投入了大量财政资金,加大了财政支出压力。随着国防力量的现代化建设需求增加,国防支出也在不断增加。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改革对策。 加强税收体制改革。完善税收法规制度,提高税收执法监管的力度,加大对逃税行为的打击力度。进一步深化增值税改革,推进资源税改革,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等,使税收体系更加科学公正,增加税收收入。 加强财政支出的管理和调控。建立健全财政预算制度和绩效评价机制,加强对财政支出的规范管理,严格执行预算法定制度,加强预算决策的科学性和透明度。在财政支出方面,要坚持中长期规划和短期调控相结合,促进支出结构优化,合理安排各项支出,确保财政资金的有效利用。 加大财政改革力度。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深化地方财政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控机制,实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监控,防止债务风险对财政收支的影响。加大对公共财政和政府财务的审计力度,加强财政预决算的监督和审计,保证财政收支的规范和透明。 加强政府职能转变。要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从直接干预型向服务型转变,优化政府职能和行政管理体制,提高政府效能和公共服务水平,提高财政资源的配置效率。 新形势下我国财政收支现状面临诸多问题,但也有改革对策可行。通过加强税收体制改革、加强财政支出管理和调控、加大财政改革力度以及加强政府职能转变,可以有效解决财政收支问题,为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坚实的财政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收支状况的实证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收支状况的实证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经济总量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财政收 支作为一个与经济密切相关的指标,在这一过程中也经历了较大的变化和发展,本文在此进行实证分析。 一、财政收入的变化 1.1 财政收入总体趋势 改革开放前,我国财政收入主要依靠计划经济的宏观调控和计划配给来实现。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和企业化经营的发展,财政收入产生了较大的变化。 据统计,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财政收入的增长主要来自于国有企业,随后随 着税制改革的推进,财政收入由税收为主逐步转变为税收和非税收入同时发挥作用。2016年,我国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占比超过80%,非税收入收入占比约20%。 1.2 主要税种增长情况 从主要税种来看,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是我国财政收入的两大支柱。改革开放 以来,这两个税种的税率和税制都经历了多次调整,但增长趋势均稳定上升。根据财政部统计数据,2019年我国增值税收入和企业所得税收入分别达到6.9万亿元和3.3万亿元。 此外,个人所得税、消费税、印花税等税种也在财政收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个人所得税在最近几年中呈现出较快增长的趋势,主要得益于税制逐步升级和扩大征收范围所带来的增长。 1.3 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统计数据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收入和国内生产总值之间呈现出良好的相关性,即经济总量越大,财政收入越高。 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经济下行周期中,财政收入难免受到影响。例如,2015年中国股市和全球经济增长均出现下滑,导致我国全年财政收入增速萎缩至8.4%。因此,在实际政策制定中,需要通过财政政策的调节和优化来保持财政收入的平稳增长。 二、财政支出的变化 2.1 财政支出总体趋势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财政支出也呈现出不断增长的态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0年我国财政支出为21369亿元,2019年则达到了32822亿元,年均增速为7.2%。 目前我国财政支出的主要领域包括社会事业、国防和国家安全、经济建设等。其中,社会事业领域包括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占比较大;国防和国家安全领域则体现了国家投入在军备与国家安全上的重要性;经济建设则是维护国家发展的基础。 2.2 领域间支出差异分析 不同领域的财政支出占比并不均衡,其中社会事业领域的支出占比最高,近年来保持在50%左右,其次是经济建设领域,国防和国家安全领域则相对较少。 政策制定方面,我国财政支出也充分考虑了不同领域的需要。例如,教育、卫生和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在10年规划中被列为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展现出政策鼓励和支持的态度;国防和国家安全也得到了必要的保障和投入,助力维护国家整体安全。 2.3 政府债务发展情况

我国近几年财政收入规模变化及原因

我国近几年财政收入规模变化及原因 财政收入作为政府行使职能的保证,其规模和组成结构反应了财政政策的导向。财政收入也一直是社会大众相当关注的一项统计数据。在漫长的财税体制改革中,财政收入的分类和比例不断调整,数量快速增长,其占GDP的比例也不断变化,不同年份的财政收入持续波动,中央和地方的财政收入比例也在不断改变。财政收入的改变直接反应了财政政策对平衡贫富差距,调节经济运行,强化政府效力的影响,收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一、近年我国财政收入总体情况 (一)近年财政收入规模、增速对比——财政收入快速增长,中央财政收入稳固提高,财政收入规模(占GDP比重)仍需扩大 分析:从财政收入自身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收入总量连年增长,尤其是自2003年突破2万亿关口之后,开始大幅度增长。2004-2006年,财政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4681。22 、5252.82 、7110.91万元,2007年实现财政收入5.1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25亿元。 与GDP的增长对比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实现了较大增长,2007年GDP达到24。66万

亿元,比1978年的3645.2亿元增长了66.7倍,比2002年增长65。5%。近五年来,我国GDP年均增长10。6%,而名义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1.09%,实际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6。69%,相比之下,财政收入增长速度明显高于GDP的增长速度。财政收入占GDP的比率在改革开放后的20年间持续下降,从1978年的31。06%下降到1996年的10。41%,1997年这种下降势头开始得到扭转,并在近10年间稳步上升,从1997年的10。95%上升到2007年的20.8%,年均上升约1个百分点,尤其是2007年该比率比2006年上升了2.4个百分点,表现出明显加速的势头。从增量对比来看,财政收入增量占GDP增量的比重近五年逐年升高,其中2006、2007两年显著上升。 我国财政收入中税收比重仍然偏低.虽然税收收入是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但08年税收所占财政收入比例为88。41%;与美国、英国、阿根廷等国则超过90%的税收收入相比仍然偏低。 09年前10月财政收入中的税收收入51,317.65亿元,同比增长只有4.7%;而非税收入为7,046。15亿元,同比增长达到33。8%,非税收收入过快增长会影响经济运行效率。 2010年全国公共财政收入83101.51亿元,完成预算的112.4%,比2009年增加14583.21亿元,增长21。3%,与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几年平均增幅基本持平(2005-2008年全国财政收入增幅分别为19。9%、22.5%、32。4%和19.5%). 2010年全国公共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73210。79亿元,完成预算的112.6%,比2009年增长23.0%,占全国公共财政收入的88.1%。 纳入一般预算管理的非税收入包括专项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等。2010年全国非税收入9890。72亿元,完成预算的110.8%,比2009年增长9.9%,占全国公共财政收入的11。9%,比2009年下降1.2个百分点。 对比我国与欧美发达国家财政收入水平可以发现,欧美发达国家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普遍在30%—45%这一范围内,而中国无论是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还是人均财政收入都远不及欧美发达国家。 (二)近年财政收入结构及比例对比——税收占财政收入比例不断上升,收费仍有不可替代左右,宏观税负水平处于稳定水平 2010年全国公共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73210.79亿元,完成预算的112.6%,比2009年增长23.0%,占全国公共财政收入的88。1%。纳入一般预算管理的非税收入包括专项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等。2010年全国非税收入9890.72亿元,完成预算的110。8%,比2009年增长9。9%,占全国公共财政收入的11.9%,比2009年下降1.2个百分点。1税收依然成为财政收入中的主要组成,税收收入与非税收收入大致呈现了9:1的比例态势。世界各国的财政收入基本都是以税收为主,但收费也占有一定的比重 1《2010年全国公共财政收入基本情况》,财政部,2011-08-03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财政规模变化及原因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财政规模变化及原因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巨大的经济体量,我国财政规 模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将分析我国财政规模的变化及其原因。 我国财政规模的变化 我国财政规模的变化主要可以从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两个方面来看: 财政收入的变化 从1980年到目前,我国的财政收入呈现出了迅猛的增长态势。根据国家统计 局的数据,1980年我国的全国财政收入仅为309.9亿元,而2019年达到了23.6 万亿元,增长了75倍以上。其中最大的贡献者是税收收入,税收收入在我国财政 收入中占据了绝对优势。除此之外,利润收入、非税收入等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财政支出的变化 与财政收入相对照,我国的财政支出也呈现出了快速增长的趋势。财政支出涉 及到国家的各个领域,包括公共卫生、教育、科技、文化、社会保障、国防等方面。相较于1980年的仅为240亿元左右的支出,2019年我国的财政支出已超过了38 万亿元,相当于1980年的160倍。其中,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的支出增长最为迅猛。 我国财政规模变化的原因 我国财政规模的增长离不开多种因素的共同推动。下面将会从多个方面细说明。 经济的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是惊人的。从最初的封闭半封闭到开放和 扩大开放,中国经济的发展一路狂奔。随着经济的飞速增长,我国的税收收入也与之同步增长。与此同时,中国的企业家、投资者也日益壮大,在投资和创新上不断发力,同时为财政收入积累力量。 税收改革的成功 我国税收改革是我国财政规模不断扩大的重要原因之一。税收制度改革好比在 高速公路上拓宽车道,为税收收入的增长提供畅通的道路。首先,国家改革了税种和税率,例如建立了增值税、消费税等新型税种,对各项经济活动进行征收;其次,税务机构也进行了改革,提高了征收效率;最后,针对税收征管,我国税务部门推行便捷化服务,r优化服务流程,让企业缴纳税款变得轻松便利。

财政收支不匹配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

财政收支不匹配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 摘要:本文结合近年来我国财政收支有关数据,总结了财政收支的主要特点,并从体制机制和管理操作两个层面出发,分析了导致财政收支矛盾的主要因素:体制机制层面,我国在分税制设计上存在共享税收比例偏大、地方主体税种匮乏等问题,是导致财政收支矛盾的体制根源;管理操作层面,存在预算编制不科学、预算执行有偏差、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偏低等问题,加剧了财政收支矛盾。同时指出当前存在的问题及潜在风险:财政收支矛盾导致债务规模迅速扩张,隐性债务风险须警惕;部分资金流向财政专户和融资平台,加大了库款监督难度;转移支付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效率仍需提升。针对有关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建议:进一步厘清各级政府责任,合理划分事权、明晰财权;科学编制预算,严格预算执行与监督,完善预算管理体制;完善转移支付制度,促进转移支付安排与财政事权划分相适应;严格落实债务管理制度,优化债务管理模式,加强债务风险防控。 一、近年来我国财政收支的主要特点 (一)财政收支缺口扩大,收支缺口占GDP的比重波动上行。 据统计,自2008年以来,我国财政收支缺口加速扩大。2016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96万亿元,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8.76万亿元,收支缺口达 2.80万亿元、较上年同期扩大16.1%,为2008年的22.3倍(见图1)。与之相应,财

政收支缺口占GDP的比重波动上行,2016年该比重达 3.8%,较上年提高0.37个百分点,较2008年提高3.4个百分点,为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高点(见图2)。 (二)近五年财政收支增速持续回落态势明显,收入增速总体低于支出。 自2012年以来,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增速双双回落,2012-2016年,收入增速分别较上年回落12.1个、2.7个、1.6个、0.1个和3.7个百分点,支出增速除2015年有所回升外,其余各年均呈回落态势,分别较上年回落 6.3个、4.0个、3.0个和9.1个百分点。2016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 4.8%,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 6.8%,收支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财政支出的变化趋势及原因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财政支出的变化趋势及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支出的变化趋势经历了多个阶段。起初,在经济实力较为薄 弱的情况下,政府财政支出规模不大,主要用于基础建设和社会保障。随着国家经济发展 速度不断加快,财政支出逐渐增加,并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经济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我国的财政支出规模和内容发生了重大变化。1980年到1990年代初期,政府出于推行市场经济的需要,进行了一系列经济体制改革,如财税体制、金融体制、企业制度改革等,政府需要大量的财政投入支持改革进程,财政支出规模持续 增长。 2000年以后,我国的财政支出呈现出一个分明的特点:一方面政府大力推行经济结构调整、发展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另一方面也为了保障国家安全和民生,大幅度增加了国防、医疗、教育、城市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支出。 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支出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国家对经济和社会建设的不断投入和加大政 府职能扩张的需要。改革开放初期,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对滞后,资金投入主要用于基 础建设和补贴企业,以促进经济发展。 随着经济发展的迅猛,政府职能扩张需求不断增大,对某些领域进行资金投入,促进 市场产生良性循环。此外,农村扶贫、环境保护、文化建设等领域的支出也不断增加,这 是政府对民生的保障和民生服务水平的提升。 再次,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政府逐渐进行了一系列财税制度和金融体制改革,同时也进行了政府组织体制变革和简政放权,降低了政府运作成本,提高了财政效 率。 总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财政支出规模逐渐增加,表明政府逐渐扩 大了职能范围,积极推行了经济和社会建设,提高了民生服务水平。需要指出的是,如何 保证财政支出的合理性和效率性也是一个需要继续努力的方向。

陕西财政支出状况实证分析

陕西财政支出状况实证分析 在现代社会,国家、政府机构的活动在整个经济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财政活动是政府活动的主要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财政支出管理在财政管理中的重要性日益显著。因此,在理财指导思想上,必须尽快扭转那种只重视收入、忽视支出效益的思想观念。地方财政是国家财政的组成部分,其支出水平的变动,在一定程度上对地方区域内的社会生活有很大影响,对于当地经济的发展,亦产生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历史数据为基础,对陕西1978~2003年财政支出状况进行描述和评价。 一、财政支出数量变动分析 根据陕西1978~2003年财政支出状况历史数据可以看出,改革开放后陕西财政支出呈现持续上升趋势,甚至很多年份的上升幅度高达两位数。人均财政支出也从1978年的65.8元上升到2003年的1133.3元,增长了16倍之多。 1、与全国的比较。2002年陕西财政支出规模为404.91亿元,位居全国第17位,占全国财政支出水平的1.8%,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是2.6%。人均财政支出1102.10元,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排第18位。当年财政赤字为254.62亿元,位居全国第12位,即使是在西部12省区中也居第4位,可见陕西的赤字水平是比较高的。 2、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财政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一般来说,财政支出规模应随经济的增长而逐步扩大。根据有关数据,对陕西1978~2003年财政支出(CZZC)和GDP之间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得到线性回归模型及双对数回归模型如下: CZZCt=-14.384+0.167GDPt (1978—2003) (1) (-1.523) (17.957) R2=0.931 F=322.447 r=0.965 LnCZZCt=-1.444+0.922LnGDPt (1978—2003) (2) (-6.351) (25.037) R2=0.963 F=626.850 r=0.981

中国财政收入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中国财政收入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摘要:财政收入是保证国家有效运转的经济基础,在一国经济建设中 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建国到现在,中国经济正是在财政收入、政府支出的 循环往复中得到快速发展的。在这个长期过程中,财政收入规模随着经济 增长而加大,经济增长速度也随着财政收入规模的扩大而加快,二者密切 相关。本文以1978-2007年的相关数据为依据,对中国财政收入增长和经 济增长做了简单的对比分析,同时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和Granger 因果关系的分析框架,对中国财政收入和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 结果显示:中国财政收入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且存 在着较强的正向相关性,财政收入增长对中国经济增长有一定的正向的促 进作用;财政收入和GDP之间存在双向Granger意义上的因果关系,增加 财政收入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因此,中国应在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前提下,逐步提高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不断加强国家运行的经济基础,同时在 今后实施财政政策过程中,根据国内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充分把握好调 整财政收入的时机,不断深化财税制度改革,实现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的 协调发展。 关键词:财政收入经济增长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Granger因果关系 一、引言 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理论分析回顾在财政学说史上,有许多关于财政 收入、税收和经济增长关系的文献。从历史上来看,威廉·配第最早在这 方 面做了研究,不仅在国家财政支出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而且在国家 财政收入理论上也有很多建树。在其代表作《赋税论》中,阐述了关于税

收制度的建设和税收对于国家重要性的理论。Hanen以及nyderandTanaka 也对财政支出和财政收入对经济增长的效应作过测算。 国内学者对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做了一定的研究,袁培全等(1998) 利用数学回归方法对山东省GDP与财政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得 出财政收入增长速度为27%时,GDP增长最快。。付树农、何建华(2004)分析了我国财政收入体系的特殊性———税费并存,尤其是大量非规范的 收费存在,削弱了中央政府的经济调控职能,加剧了企业税费总负担;认 为当前应进一步完善财政收入体系,在清费立税的基础上,确定以税收收 入为主体的财政收入增长略高于经济增长的速度,促进公共财政体系的建立。靳黎民(2007)对国内外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的基本理论进行了回顾,分析了河南省财政收入占GDP比重较低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 提高财政收入比重的政策建议,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经济结构调整 和加强非税收入管理等。本文将在此基础上运用单位根,协整,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对财政收入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第一部分是文 献综述,第二部分是实证分析,第三部分是结论及政策含义。 二、实证分析 1、财政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的趋势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财政收入和经济总量均出现大幅增长(见图1),总的来看,中国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表现出如下特点:(1)财政收入规 模 与经济总量不断扩大,1978-2007年,中国财政收入总体上呈增长趋势,2007年中国财政收入规模达到51321.78亿元,比改革开放初期增加 了45倍多,30个年份中的财政收入均表现为正增长;在GDP的增长中, 中国经济保持了近30年的持续快速增长,经济总量逐年增加。(2)财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支出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分析 1978~2007年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分析 财政支出规模分析回答了公共需要量的满足程度,可以用绝对数指数来表示,也可以用相对数指数即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来表示,并由这个指标又可以衍生出反映财政支出发展变化的其他指标。例如财政支出增长率和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前者表示当年财政支出比上年同期财政支出增长的百分比(%),后者表示财政支出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下面将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财政支出规模作具体的分析。 表1 国家财政支出、GDP增长情况及各项指标数据

图1 我国财政支出占GDP比重的发展变化趋势 一、总体特征:财政支出相对规模呈现弱U型变动态势 图1反映了我国财政支出占GDP比重变动趋势,可以看出,我国财政支出占GDP比重呈现弱U型变化态势,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点。 1992年以前可以称之为U型曲线的左半部分,该阶段的明显特征是财政支出占GDP 比重呈现明显下降趋势,而且下降速度明显加速发展。1981-1985年,预算内财政支出占GDP比重平均值为23.29%,比上一时期下降了5个多百分点,下降速度明显加快,该时期预算内外财政支出平均比重为38.15%,充分表明改革开放之初,政府参与国民经济活动的程度很高。

1992-1996年财政支出相对规模可以称之为处于U型曲线的底部。该阶段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也在下降,但下降速度比较缓慢,不存在较大的波动,这一时期中国开始了企在提高两个比重的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1994年分税制财政体制开始正式实行,由于前期的惯性,财政支出占GDP比重在改革前两年仍沿既有的路径缓慢下降,但是从1997年开始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开始恢复性提高。 1997年以来财政支出相对规模处于U型曲线的右半部分的下半截。这一时期财政支出占GDP比重开始缓慢的恢复性上升,其间并伴随有小幅的波动,但总体上升趋势并未受到影响。 二、中国财政支出相对规模弱U型变动态势原因解析 改革开放以前,在高度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我国政府是大包大揽的全能型政府,政府职能范围的极其庞大导致了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比较高,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改变过去的高度计划经济体制,由逐步的有市场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并完善,这一过程中,政府职能范围明显有所缩小,尤其是经济管理职能,政府逐步退出了竞争性领域,伴随这一过程,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呈现下降趋势是合理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并逐步完善,政府职能范围缩小必然到达极低点,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也可能下降至谷底,从而开始缓慢的恢复性上升。 同时,政府职能在某些领域又有所扩大,如社会管理职能,政府职能范围的局部扩大,必然导致财政支出在这一领域的增加,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实现恢复性上升是必然的。 三、其他相关数据、指标分析

我国财政收入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我国财政收入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摘要:影响财政收入的经济因素很多,文中介绍了利用向前逐步回归法结合EVIEWS 软件对财政收入的影响因素进行筛选的方法,得到了财政收入与对其有显著影响的总投资、净出口、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三个因素的线性回归模型,并给予模型合理的经济解释,最后给出提高财政收入的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字:财政收入多重共线性逐步回归需求结构实证分析 一、文献综述 本文研究财政收入的影响因素,通过阅读多篇文献及资料,发现大多数相关的研究文献中都把总税收、国内生产总值这两个指标作为影响财政收入的基本因素,还有一些文献中也提出了其他一些变量,比如其他收入、经济发展水平等。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众多复杂,部分论文通过研究经济理论对财政收入的解释将财政收入影响的因素主要有总税收、国内生产总值、其他收入和就业人数,据此做出相关模型,并进行检验及经济意义讨论。也有部分论文将:国家工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建筑业总产值、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全国人口总数和受灾面积6 个因素为自变量建立模型。查阅资料可知财政收入主要由总税收、国有资产收入、国债收入、收费收入和其他收入组成。同时发现财政支出将对财政收入有一定影响。以此,希望建立一个新的模型,对财政收入的影响因素做出一些解释。最后对增加财政收入提出一些相关对策与建议。 概括起来,变量的选择和研究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1)以财政收入为因变量y(单位:亿元),对于自变量的选择,鉴于数据的可得性以及对财政收入可能产生影响的几个经济因素:国家工业总产值(单位:亿元)、农业总产值(单位:亿元)、建筑业总产值(单位:亿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单位:亿元)、全国人口总数(单位:万人)和受灾面积(单位:万公顷)共6 个因素为自变量的候选变量。数据样本区间选择1989—2003 年。运用逐步回归的方法,除去不显著变量,简化了模型,又消除了多重共线性,最后得到了财政收入与对其有显著影响的农业总产值和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两因素的线性回归模型,并通过了统计准则检验和计量经济学准则检验。最后对农业总产值和社会商品的零售总额对财政收入的影响做了经济分析。 张振强《基于逐步回归分析的财政收入模型研究》(2)以重庆市为例,从不同角度实证分析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首先,运用spss软件对1997-2004年重庆市辖区内财政收入和同期国民生产总值做

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支出与税收收入关系的实证分析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 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支出 与税收收入关系的实证分析 姓名班级学号分工情况 张文娜08税务(2)班2008204143126模型检验 林琳08税务(2)班2008204143131报告制作 伍琼英08税务(2)班2008204143132模型检验 杨慧08税务(2)班2008204143138PPT讲解 王娟08税务(2)班2008204143144PPT制作 指导老师:张子昱 日期:2010-12-23

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支出与税收收入关系的实证分析 摘要 本文旨在对1978年至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与财政收入对税收收入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首先,我们列出了几种有可能对税收收入产生影响的因素,经过讨论从中选定两种,即: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支出。随后我们建立了理论模型,在有关的数据网站搜集了相关的数据,利用EVIEWS软件对计量模型进行了参数估计和检验,并加以修正。最后,我们对所得的分析结果作了经济意义的分析,并相应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支出;税收收入 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的财政收支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利,参与一部分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分配与再分配所进行的一系列经济活动。税收既是财政收入的支柱,又是宏观调控的杠杆。从宏观经济角度看,经济增长是税收增长的基本源泉。 从公共财政的需求角度看,税收收入是财政收入的主体,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保障的完善等都对公共财政提出要求,因此对预算支出所表现的公共财政的需求对当年的税收收入可能会有一定的影响。从税收政策角度看,我国自1978年以来经历了两次大的税制改革,一次是1984年至1985年的国有企业利改税,另一次是1994年的全国范围内的新税制改革。税制改革对税收会产生影响,特别是1985年税收徒增215.42%。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体系中,

近六十年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及结构变化分析

近六十年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及结构变化分析 一、财政支出规模变化 新中国成立后财政支出规模的变化可大致分为三阶段:1949~1977年;1978~1997年;1998~至今。第一阶段的财政支出处在百亿元的水平。1949~1952年三年间,国家实施一系列没收官僚资本,稳定物价、统一财经政策,合理调整工商业,土地改革,工矿企业的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等方面的政策;是国民经济得到基本恢复和发展的过渡时期。1951年和1952年财政支出的增长率很高,分别为79.4%和41.0%。1952~1957年,财政支出增长率逐年下降,在57年甚至出现了负数;1958~1960年,财政支出规模又以30%的增长率扩大,这与当时大跃进和三年饥荒有着直接的联系。1961~1962年的负增长与当时的经济调整政策有关,由于大跃进导致的破坏影响,中央召开七千人大会,提出来“八字方针”,大幅度压缩预算基本建设拨款,并于1964年完成国民经济调整任务。1966~1976年,在“文革期间”,除了个别年份有负增长率,财政支出均保持一定的增长,尤其1969年,财政支出的增长了46.95%,这是与同时期财政收入的高增长相关的。在计划经济时期,由于国家可以平衡收支,所以很多年份的财政支出都是和财政收入同增同减。 财政支出第二阶段的规模保持在千亿元的水平。1978~1984年,连续五年支出保持在1000多亿元;1985~1989年,连续五年支出保持在2000多亿元;1990-1997年,保持在3000亿元~9000亿元以上,

最多的是1997年的9233.56亿元。增长的速度较不稳定的,1978年最高,增长率为33.0%,1987年最低,增长率为2.6%。1980年和1981年等个别年份出现过负增长。究其原因是在1979-1980两年间,财政赤字非常严重,中央进行了第二次经济调整的,缩小了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 第三阶段的财政支出,整体上升到了万亿元和十万亿元的水平,从10000亿元逐渐增加到60000亿元。1998~2001年保持在10000亿元以上,2002~2004年保持在20000亿元以上,2005~2007年从30000亿元扩大到60000?|元,每年增加10000亿元。到2011年财政支出扩大到十万亿以上。此阶段财政支出增长的速度在10%~26%之间,没有出现负增长,比较稳定。 总结来说,六十几年特别是近年来的财政支出的特点表现在:(1)财政支出不断增加,呈不断上升趋势。从财政支出绝对规模来看,除个别年份以外是逐年增加的,增长的速度也在年均15%左右。(2)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趋势。这种变化从经济角度来解释是我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体制从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转变到商品经济,走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这个转型过程中,政府财政的集中程度逐渐下降,国民收入分配开始向企业、个人倾斜,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不断下降,直到20世纪中期后比重新上涨。从政府角度来看,这种变化也透露出经济体制转轨中,特别是由集中的政府计划经济转向合理有序的市场经济,政府的职能转变,由原先的包揽一切转为公用服务,使得政府合理履行调整职能和分配

中国财政收入分析

中国财政收入分析 一财政收入概述 财政收入,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实施公共政策和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需要而抽泣的一切资金的总和。财政收入表现为政府部门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个财政年度)所取得的货币收入。财政收入是衡量一国政府财力的重要指标,政府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范围和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财政收入的充裕状况。财政就是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弥补市场失灵,以国家为主体参与的社会产品分配活动。它既是政府的集中性分配活动,又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 二财政总量规模分析 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财政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我国财政收入保持着较高的增长幅度。1978—2005年,我国财政实力不断增强,不含债务的财政收入从1132.26亿元增加到31649.29亿元,按现价的可比口径计算,增长了25倍左右,年均增长15%左右。特别是1994年财税体制改革以来,财政收入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1994—1997年,财政收入年均递增18.8%,年均增加额超过1000亿元。随着国家财力的不断增强,财政对国家政权建设以及经济建设的保障能力不断提高。1978 —2005年,不含债务的财政支出从1122亿元增加到33930.28亿元,同口径比较,增长了25.2倍,年均增长15.7%。国家财政通过资金投入和制定实施相应的财政政策,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有力

地支持了国家重大改革措施的出台和重要方针政策的实施,促进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表一我国历年财政收入总额以及增长速度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规模长期保持较快的增长水平(见表一),为我国社会经济的长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十分重要的基础,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我国财政快速增长是中央和地方共同作用的结果,改革开放以后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