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

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

第一篇: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

第一课时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教材小学数学一(上)第40-41页例题,“试一试”和“想想做做”1—6。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这是学生学习加、减法及其计算的开始,引导学生经历联系具体情境写出加法算式的过程,认识加法的含义,认识加号,会读、写加法算式,能根据具体情境填写加法算式;初步掌握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10以内的数,并初步掌握了10以内数的分与合。在此之后,学生要学习加、减法的计算和解决加、减实际问题最基础的知识。教材在安排这部分内容时,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设置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通过对实际情境的观察、理解,利用已有的“把两个数合成一个数”的认识,引出加法算式,初步感受加法的含义。二是引导学生改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探索,让学生联系具体情境,自主探索计算结果并逐步掌握。三是把解决问题与计算紧密结合,使学生在掌握计算方法的同时,不断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学前教育中对5以内的加法计算不再陌生,比如用数数、数手指等方式计算出结果,可以说大多数学生都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出结果,但对加法意义的理解以及完整地表达图意还比较欠缺。因此,要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用前面学到的10以内的数的分与合的知识来进行计算。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加法的含义,通过经历联系具体情境写出加法算式的过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理解加法的意义,认识加号,会读、写加法算式,并能用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经历联系实际探索、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掌握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算式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验分与合的思想,并能正确地计算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初步学会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解决

简单问题,能简单说明自己思考问题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3.使学生在抽象概括加法的意义和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计算的过程中,培养

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和推理能力,发展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探索加法的意义,利用分与合计算得数是5的加法。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抽象归纳加法的意义。教学过程:

一、引入。

学生课前预习2,3,4,5的分与合,在充分理解分与合以后,教师出示2-5的分与合(不完整的格式)。

(呈现后让学生自己先说一说,然后小组边交流边填空。)

【设计说明:以5以内的分与合的复习导入,为下面计算5以内的加法计算作好准备。】

二、认识加法的意义。

(一)情景一——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步骤。1.表达图意。

(PPT动画分步出示主题图)提问:从刚才的图上看到了什么?

学生表达:原来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了2个小朋友。(教师板书这两句话)设疑:你能提一个问题吗?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引导:把这三句话连起来就可以完整地表达这幅图的意思了,谁能连起来说一说?

(自己先说一说,再全班交流。)2.列式计算。

提问:到底有几个小朋友在浇花呢?

追问:5是怎么得来的呢?(把你的方法和同桌交流一下)交流:(1)数出来的(2)3和2合成5.提问:3和2合成5,能列个算式吗?学生列式:3+2=5(教师板书:3+2=5)(1)认识“加号”、书写、书空,学习写法。(2)读法:板书“读作3加2等于5.”(3)追问:“3”“2”“5”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4)提炼:要求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就是要把原来的一部分小

朋友和又来的一部分小朋友合起来。(手势跟进)3.活动小结。

刚刚我们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最后干什么?(同桌互说)

交流并板书:1.说图意 2.列算式 3.算得数

(二)情景二——巩固解决问题的思考步骤。过渡:你能用刚才学到的三个步骤继续来解决问题吗?(PPT动画分步出示“试一试”的两幅图)学生先自己说一说,然后交流:(说话+算式)追问:“1”“2”“3”各代表什么意思?

提炼:要求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就是要把左边的部分和右边的部分合起来。(手势跟进)

(三)情景三——大量举例感悟同类问题。1.解决静态加法实际问题。(PPT一起出示三个情景:)(1)

(2)

(3)

学生按三步骤自己在下面说一说,然后交流。

老师根据交流情况边板书边补充:要求……,就是要把……和……两个部分合起来。

2.根据给定算式举例。(承接2和3这两个情景)

追问:4+1=5这个算式只能表示这两个例子吗?你能再举出一些这样的例子来吗?

(在举例中教师不断打开学生的思路,丰富语言表达。)

(四)归纳提炼——感悟加法的含义。

(PPT呈现前面所有出现的情景)

提问:刚刚我们解决了这么多的问题,回顾这些问题,你发现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

学生发现:都是做的加法。

追问:为什么都用加法来计算呢?(手势跟进)感悟:因为要求一共有多少?都要把两个部分合起来。

揭题:这就是我们今天一起学习的“加法”,要求一共有多少,就要把两个部分合起来。

【设计说明: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为载体,不改变教材意图,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验并感知加法的意义。利用课件演示、老师引导、语言的交流表达等活动明确解决问题的思考步骤,让学生经历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抽象为加法运算的过程,加深对加法含义的理解,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并通过大量举例引导学生从具象走向抽象,又从抽象走向具象,不断感悟加法的本质意义。】

三、学习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算式的计算。

(一)根据分与合想算式。

过渡:(指着3+2=5这道算式)这样的算式我们称为加法算式,那么这些算式是怎么算的呢?

交流:想5的分与合。

课前,我们也做了几个分与合的例子,你能根据一个数的分与合写出相应的加法算式吗?

出示:4可以分成1和3,让学生说有哪些加法算式?(1+3=4 3+1=4)如果只能说一种,启发:4可以分成1和3,马上能想到什么呢?(3和1),算

式怎么写?

其余的:自己说、同桌互说、小组交流。

处理:2+2=4 1+1=4(感悟两个部分相同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情况。)

(二)巩固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的计算。1.抽卡片练习

老师出示得数是5的加法算式卡片,学生说理由。老师出示得数是5的加法算式卡片,学生直接报得数。2.口算小比赛

出示一列口算:比比谁算得又对又快!(因为是首次接触,需指导作业格式。)

四、巩固练习,内化新知。1.“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依次说图意、填算式,再交流每道算式各表示什么意思。选择其中的两道,说说是怎样算出得数的。2.“想想做做”第2题。

根据第1小题,弄清题目要求,让学生先画圆再填得数。3.“想想做做”第3题。

独立计算,说说计算时是怎样想的?4.“想想做做”第4题。

让学生依次说出每幅图的意思,并在图的下面填算式、算得数,并体会三道算式之间的联系,渗透算式变化规律。5.“想想做做”第5题。

游戏:送信。先让学生连一连,再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引导学生说出每道算式的得数。

6.“想想做做”第6题。

说明:写算式时要从左往右按顺序写,注意书写规范。学生独立描一描、写一写。

【设计说明:利用学生能够已有的学习经验——10以内数的分与合,帮助学生理解算理。为了巩固计算,采取多种练习形式,由直观到抽象,由简单到综合,让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实践中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享受到数学成功的快乐和价值。这样的练习实而不乱、活而不死,让学生所学的知识在“用”中得到了有效的反馈。】

五、总结拓展。

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什么?下节课我们还可以研究什么?教学反思:

1、本节课是学生在教学学习中第一次接触计算的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让学生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同时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到把两个数“合起来”要用加法来计算。在此基础上,通过让学生看看、摆摆、算算,学习了5以内的其它加法算式,使其初步学会了用加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练习题的设计具有开放性,能够让学生选择自己的方法去解决,并都能参与到其中。

第二篇: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教案

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

教学内容: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44页例题和“试一试”和第45页“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景初步体会加法的含义,能够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并能用加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2.发展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意识。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和理解加法的含义,能够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教学难点:理解加法的含义。教学准备:教学挂图。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10以内数的分与合。(黑板演示)

2.其他学生以对口令的形式进行10以内数的分与合的练习。如师:4和4组成几?生:4和4组成8。5和几组成9?生:5和4组成9。

教师可以多说几个,让学生进行口答,也可以小朋友之间进行练习。

二、展开

1.教学例1。

(1)媒体出示主题画。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有些什么?有几个?(2)和学生一起分析图画。

①同学们,图上原来有几个小朋友?后来又过来几个?那么现在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呢?

②教师再将图意复述一遍:原来有3个小朋友在浇水,又过来2个,现在一共有5个小朋友。

③教师带领学生将图意复述几遍。

④让学生试着自己将图意复述一遍。⑤多找几名学生将图意复述一遍。(3)教学加法的含义。

①小朋友,原来有3个人,后来又来了2个人,一共有5个人,象这样把3个和2个合起来就可以用加法计算。

②把3个和2个合起来就把3和2加起来,就在3和2的中间加上一个加号(师板书)。

③ “+”这个符号叫做加号,就表示合起来的意思,在这里就表示把3和2合起来的意思,3和2合起来是5,就在“3+2”的后面写上“=”号,表示是的意思。

④像这样的有加号的算式就叫做加法算式。⑤齐读这个加法算式。

⑥这个算式就表示把3和2合起来是5的意思。(让学生复述几遍)。

2.教学试一试。(1)媒体出示图画。(2)明确图意。

(3)说出图意:先走过来1个小朋友,又来了2个小朋友,一共有3个小朋友。(让学生跟旁边的小朋友说几遍,再跟老师说)。

(4)把1个小朋友和2个小朋友合起来是几个小朋友?那么1加2等于几呢?

3.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号,还知道它表示合起来的意思,几加几就是把几和几合起来的意思。

三、拓展

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1)让学生明确图意。

(2)说出图意:有3只小鸡,1只母鸡,一共有3只鸡。(3)让学生跟旁边的小朋友说几遍,再跟老师说。(4)在书上填写。(5)将算式读一遍。(6)用同样的方法完成青蛙图。2.完成第2题。

(1)引导:请小朋友看“2+1”,说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2+1”下面怎样画○表示“2和1合起来”的呢?让学生算出得数,说说怎样想的。(2)同法教学后两道算式。(3)组织交流完成情况。3.完成第3题。

让学生独立思考得数各是几,在算式里填出得数。组织交流,结合提问怎样想的。追问:算加法可以怎样想?4.完成第4题。(1)让学生明确图意。

(2)说出图意:有2个蘑菇,又采来1个,一共有3个蘑菇。(3)让学生跟旁边的小朋友说几遍,再跟老师说。(4)在书上填写。(5)将算式读一遍。5.完成第5题。

(1)引导:我们来做送信游戏,先来看看送信规则。(2)出示题目,明确要求。

(3)让学生算一算、连一连,再交流。

引导学生按组读一读算式,再让学生按顺序试着记一记。

四、总结全课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本领?你对哪些内容很感兴趣?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2.布置作业。

让学生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要求描算式、算得数。教师巡视、指导。

教学反思:

第三篇: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教案

《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教学案例

古海萍

一、复习旧知,作好铺垫

用和小动物捉迷藏的形式出示5以内的数的分与合卡片,让学生猜小动物们身后藏的数字。

(设计意图:小学生比较喜欢小动物,用他们喜欢的小动物复习旧知,既为本节课的学习辅垫,也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认识加法、理解含义

1、创设情境:

出示主题,让学生观察,提问:图中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几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了几个小朋友?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学生交流观察结果)师结:原来有3人在浇花,又来了2人,一共有5人。

2、认识加法

提问:你是怎么知道一共有5人的?

(学生交流想法)

师:把3人和2人合起来,可以用加法计算(板书课题:加法)计算加法时要用到加号(板书:+)也就是3+2 一共有5人。写成3+2=5(板书:3+2=5)认识加号,学生读算式。

让学生结合图意,互相说一说“3+2=5”表示什么意图

3、理解算法

提问:谁再来说一说,你是怎么知道一共有5人的?

(学生各抒已见)

小结:3和2合成5,所有3+2=5

4、学写算式

指导学生在田字格里写算式

(设计意图:利用主题图帮助学生理解加法的含义。掌握算法:并能说出算式的含义,让学生把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联系起来了,也是对简单数量关系的渗透)

5、教学“试一试”

⑴、让学生观察两幅图,说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

⑵、提问:要算出一共多少人,就是把左边1人和右边2人怎样呢?

⑶、追问:把1人和2合起来,可以写出什么算式?同桌互相说一说,在课本上填写算式,算出得数。

(设计意图:有前一例题的基础,这里可以简单一些,并且多进行同桌交流,给每个人更多的锻炼机会)

全班进行交流、汇报。

6、小结

“3+2”表示把几和几合起来?“1+2”呢?可能怎样算它们的得数?

三、实际应用,深化新知。

1、看图列式(“想想做做”第1题)

依次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说出图意,说算式,算法。

独立填写课本上的算示并求出结果

2、先画一画,再填得数(“想想做做”第2题)

先让学生看第1小题,弄清题目要求,画后算出得数,再让学生独立完成其余两个小题

3、送信游戏(“想想做做”第5题)

动物王国国王送来了许多奖品,要想得到奖品,必须把信送对

(准确计算出信封上的加法算式)

(设计意图:课将结束,学生注意力不太集中,把本题设计成答对题得奖品,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同时,也把加法计算从看图算到脱离图进行计算,从计算到课堂都达到了高潮)

四、全课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再次带学生回忆加法的含义、加号、等于号,算式的读法,加法的作用)

第四篇: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

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

一、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年级上册44-45页。

二、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景中,初步认识加法,理解加法的含义,认识加号,会读加法算式。能根据具体情境写加法算式。

2、通过主动探索和交流等形式,初步掌握5以内的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积极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3、在积极交流的情景中让学生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三、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四、教学难点:

学生能较熟练的用喜爱的方法计算5以内的加法。

五、学情分析:

“加法”一课是计算数学的起始课。对于5以内的加法,大多数学生入学时就已经会计算,但是,对于加法的含义未必理解得很清楚。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要能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初步的数学意识。这节课的知识基础是5以内数的分与

合。虽然初步认识加法,知识比较简单,但是,这对学生以后学习计算、解决加法问题等都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快速抢答,考眼力(课件出示5以内的分与合)

□ 4

□ □

﹨∕

∕﹨

﹨∕

∕﹨

∕﹨

﹨∕

□ □ □ 4

□ □ 2、5可以分成2和()1和3合成()

()可以合成2和2 1和()合成2 3可以分成()和2 4和1合成()

3、恭喜大家全部答对!大家对分与合的知识掌握得真不错,今天我们就用分与合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

(二)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第五篇:《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教学设计

《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教学设计与说明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4-例1和试一试,第45页“想想做做”第1-6题。学情与教材分析:

“加法”一课是计算数学的起始课。大多数学生入学时已经会算一些简单的加法,但是,对于加法的含义未必理解得很清楚。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要能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

的兴趣和初步的数学意识。这节课的知识基础是5以内数的分与合。虽然初步认识加法,知识比较简单,但是,这对学生以后学习计算、解决问题等都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设计理念:

本节课的设计力图让学生通过直观感知“合并”的过程、参与和体验“合并”的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加法的含义,并注重引导学生体会和应用简单、明了的数学知识解释我们生活周围的事物,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为了使学生真正学好这一知识,教学中充分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创设逼真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生动、直观的观察材料,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在充足的观察、感悟、发现数学信息的基础上,自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观察能力得以提高,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并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为后续学习积累了一定的感性经验。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联系具体情境写出加法算式的过程,初步认识加法的含义;认识加号,会读、写加法算式;能根据具体情境填写加法算式。

2.使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和相互交流,初步掌握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3.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学会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计算方法,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和推理能力。

4.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产生学习计算的兴趣。教学重点:能根据具体情境和问题写加法算式,会口算5以内的加法。教学难点:理解加法的含义。

教学准备: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算式题卡,学生准备圆片5个。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复习旧知

游戏:我们来做一个填数游戏,看谁又对又快。(最后一题答案不是唯一。)谈话:小朋友对分与合的知识掌握得真不错,今天我们就要用分与合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

【由游戏导入新课,学生的注意力很快投入到课堂中,同时游戏的内容是5以内的分合,这是计算5以内加法的基础,及时唤醒学生

已有的旧知和相关活动经验,为新知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创设情境、教学新知 1.教学例题图。(1)观察图意。

谈话:看,校园里一群小朋友在干什么呢?我们去看看,你看到了什么?生:校园里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

师:你描述很准确。谁愿意再来说说?(我看见校园里有3个小朋友浇花。)师:你说得很完整。咱们接着看(出示图:又来2个小朋友),现在呢?生:又来了2个小朋友。

师:谁还会说?(又来了2个小朋友。)

师:谁能连起来说说?说得既清楚又简洁。(校园里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了2个小朋友。)

师:他说的对吗?(再请一个小朋友说一说)同桌互相说一说。(2)认识加法

谈话:校园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了个小朋友。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呢?(一共有5个小朋友)

师:你能把大家说的连起来说一说吗?(校园里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了2个,一共有5个。)

同桌互相说一说。

谈话:谁能大声响亮地说清楚?(校园里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了2个。一共有5个。)

追问:你怎么知道一共有5个小朋友?预设:生1:3和2合成5,所以一共有5个小朋友。生2:我是从1数到5,就知道一共有5个小朋友。(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随机出示加法算式和板书课题)生3:3+2=5。(你都已经知道用加法算式来表示了,真不错。3+2=5有很多小朋友早就知道了,那它表示什么呢?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知识。教师随机板书课题: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接着半数3+2=5加号)

追问:这是一道什么算式?(加法算式)

追问:这个符号你们认识吗?(加号,老师强调:加号要横平竖直)谈话:这个算式你会读吗?(随机板书读作:3加2等于5)指明读、齐读。(3)理解算法

提问:这里的3表示什么?(表示原来有3个小朋友。)

2表示什么?(又来了2个小朋友)5表示?(一共有5个小朋友)

追问:你怎么知道得数是5?(想3和2合成5)

谈话:那谁来说说3+2=5表示什么意思?(表示把3和2合起来是5或表示3和2合成5)

反复请学生说,再同桌互相说3+2=5表示的含义。讲述:3+2=5表示把3和2合起来,一共是5。

【本环节主要是以具体情境为支撑,经过逐步抽象使学生感悟、认识加法含义。学生在体会现实情境“3人和2人合起来是5人”的同时,抽象出加法算式,并初步意会3和2合起来是5,可以写成3+2=5,将形象上的“合”与意义上的“合”结合起来,从而获得加法含义的感悟。计算教学时,启发学生用自己的经验算得数并交流,然后引导沟通算法,形成用“3和2合成5”计算得数的方法,初步理解算法。】2.教学试一试。

谈话:小朋友看,老师这里有一幅连环画,你能看明白吗?先看哪张,再看哪张?(上面有点表示看图的顺序)

提问:谁来把这幅图的意思说给大家听?(儿童乐园里有1个女孩在玩荡秋千,又来了2个男孩。)追问:你能提一个数学问题吗?生:现在有几个人?

追问:要求现在一共有几个人?你想用什么方法计算?(加法)你会算吗?翻开课本第40页,找到这幅图,自己在课本上填上得数。填完的小朋友轻声地将算式读一读。

谈话:得数是3,你是怎样想的?(因为1和2合成3,所以1+2=3。)提问:那1+2=3这个算式表示什么?(表示把1和2合起来是3。)3.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加法,知道把2个数合起来(手势)用加法计算。【设计说明:这里有了前面例题的基础,所以老师只要以引导学生思考、交流为主,学生也在具体情境中自觉感悟,加深对加法含义的理解,并主动自觉与已经学过的分与合的知识建立联系,再次感悟计算

方法。】

三、练习巩固、拓展思维

1、看图,说一说。(想想做做1)

讲述:今天的新知识小朋友掌握得不错,先请小朋友来看一幅图。师:仔细寻找图片中的信息,你能写出加法算式吗?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交流时,让学生说说3+1=4、2+2=4表示什么意思,再说说是怎样算的。指出:这里都是把两个部分合起来(手势),所以要用加法算式,再按照几和几合成几算出得数。

2、摆一摆,说一说。(想想做做3)

讲述:小朋友表现都很棒,奖励大家一起来玩摆圆片游戏吧!

谈话:1+1怎么摆?(提示:左边摆1个,右边摆1个。)一共有几个呢?谈话:这还有2道算式,你能照样子边摆边说吗?左边几个?右边几个?一共几个?(学生口报,并说说计算时是怎样想的。)指出:算加法时,看算式是几加几,就想几和几合成几,可以很快算出得数。

3、说一说,填一填。(想想做做4)

谈话:看小朋友学习这么认真,小兔子也来凑热闹了,瞧!他们采蘑菇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出示第一幅图提问: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小白兔是怎样采蘑菇的?(先采2个,又采1个是3个)你会列式吗?(把得数填在书上45页第4题)

谈话:这还有2幅图画,你能看懂图意吗?和你的同桌说一说。指名说准备怎样列算式,在书上完成。(指明学生说图意、列算式)追问:这三道算式表示什么?(强调“合起来”)

【这道题目主要是深化加法含义,同时又渗透算式间的联系。学生在体会了情境的变化和联系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图中“合起来”的情境,然后填写算式、交流算式,从而进一步感悟“合起来”要用加法算。】

(2)仔细观察这三道算式,思考发现了什么?(指名读算式)追问:有什么相同的?不同的呢?生1:每次多加一个,得数也多一个。

生2:加号后面的数都是1。

生3:加号前面的数越来越大,得数越来越大。小结:一个数加1后,得数比原来这个数多1。

【这一环节三道算式的联系,主要立足于体会:让学生观察情境变化、列出对应的算式,按顺序读一读三道算式,亲身获得一定程度的体会。】

4、想一想,算一算,写一写。(想想做做2)

讲述:刚才我们看图会写算式,如果没有图,你会算吗?(课件出示)师:看2+1=()表示什么?(表示2和1合起来)怎样想的?还有1+2怎么想?4+1怎么想?怎么算?

谈话:2+1=3和1+2=3观察这2道算式中的数。哪里是一样的?有没有不一样呢?

生1:我想到3的分与合,1和2,2和1合成3。生2:加号前后交换了位置,得数不变。(加交换的手势)

讲述:通过几个小朋友的观察,我们知道了加号前后交换了位置,得数不变。(他们的位置不一样,交换了,得数呢?都是3。)追问:看到4+1=5你能想到什么? 4.连一连。(想想做做5)讲述:大家表现真不错,吸引了邮递员叔叔,他要请小朋友帮忙呢!(出示一张邮递员投信的照片)他在忙着送信呢,我们去帮帮他,好吗?

提问:怎样把信准确送进邮箱?谁知道?

明确送信规则:邮箱上是得数,看出算式的得数是哪个,就送进哪个邮箱。谈话:你能用这样的方法把剩下的信送到邮箱里吗?书上先自己连一连。(发信封,请手上有信的邮递员,把信准确地送到上面的邮箱里)自觉排队。听同学报算式,检查自己的连线对不对。学生汇报,开火车。

师:瞧!这些邮递员的信送的对吗?(这些都是合格的邮递员,不简单,他们能把信准确地送进邮箱。)

讲述:只是看起来有点乱,小朋友们动动脑,有序地重新排一排好吗?师:他的速度很快,他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的,是什么顺序?

生:加号前面的数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按数的大小)。

(这个小朋友真能干,他这种排法就能一个不漏地把得数是2、3、

4、5的算式记清楚,思维真灵活)

四、拓展延伸考考大家!

1.这个算式中括号里填什么数,会吗?你能将得数是5的算式全都报出来吗?同桌互相说一说。()+()=5 讲述:他是按照从小到大的有序地报一报,我们还可以从大到小地排。师: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还记得我们学习分与合的时候?(看到4+1=5就能想到?)讲述:像这样根据数的分与合一组一组地报,也能找到得数是5的算式。2.()+()< 5 同桌互相说一说。

师:这些算式得数小于5,也就是我们刚刚找到的得数是2、3、4的算式。(指着黑板上邮箱下面的算式卡片)

谈话:我们可以把得数在5以内的算式分成两类。一类是得数小于5的算式,另一类得数是5的算式。

【采用多种练习形式,逐步提高计算的要求,将简单规律蕴含于其中,让学生扎实掌握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并加深对加法含义的理解。】

五、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认识了新符号,会读会说加法算式,我们以后会学习更多的知识,同学们会有更多的收获。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力图体现“尊重学生,注重发展”的教学理念。通过学生观察、自主探索、操作、表述,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让学生从中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尝到发现数学的滋味。

学习数学是为了能用它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最主要的目的之一。让学生用自己理解、掌握的知识,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合作的精神,放飞学生的想象,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并且又迁移、默化地渗透了美育,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对于这节课我觉得有几点是比较需要改进的。

1、对教材的处理。

其实加法的认识,小朋友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对于简单的加法还是很容易掌握的,因此,这节课在设计的过程中缺少了重点和新颖的练习设计。在教材的处理上还不灵活。

2、对学生的把握。

虽然知道应该在上课的时候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一部份,但是在具体教学环节中,偶尔为了自己的设计步骤而忽视了学生,这是需要反思的。

《5以内的加减法》教案7篇

《5以内的加减法》教案7篇 《5以内的加减法》教案1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40—41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受联系详细情境写出加法算式的过程,初步熟悉加法的含义,熟悉加号,会读,写加法算式,能依据详细情境写加法算式。 2、使学生通过主动探究和相互沟通,初步把握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的算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3、使学生结合详细情境,初步学会解释自已的思索过程和计算方法,培育初步的观看,比拟和推理力量。 4、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产生学习计算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作好铺垫用和小动物捉迷藏的形式出示5以内的数的分与合卡片,让学生猜小动物们身后藏的数字。(设计意图:小学生比拟喜爱小动物,用他们喜爱的小动物复习旧知,既为本节课的学习辅垫,也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熟悉加法、理解含义 1、创设情境:出示主题,让学生观看,提问:图中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几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了几个小朋友?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学生沟通观看结果)师结:原来有3人在浇花,又来了2人,一共有5人。 2、熟悉加法提问:你是怎么知道一共有5人的?(学生沟通想法)师:把3人和2人合起来,可以用加法计算(板书课题:加法)计算加法时要用到加号(板书:+)也就是3+2一共有5人。写成3+2=5(板书:3+2=5)熟悉加号,学生读算式。让学生结合图意,相互说一说“3+2=5”表示什么意图 3、理解算法提问:谁再来说一说,你是怎么知道一共有5人的?(学生各抒已见)小结:3和2合成5,全部3+2=5 4、学写算式指导学生在田字格里写算式(设计意图:利用主题图帮忙学生理解加法的含义。把握算法:并能说出算式的含义,让学生把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联系起来了,也是对简洁数量关系的渗透) 5、教学“试一试” (1)让学生观看两幅图,说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 (2)提问:要算出一共多少人,就是把左边1人和右边2人怎样呢?

5以内数的加法

教学课题5以内数的加法 教学课时 1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1.认识加号和加法算式,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能用自己理解的方法计算5以内的加法。 2.认识一图二式,初步体会加法交换律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用自己理解的方法计算5以内的加法。 难点:理解加法的含义。 教学准备5根小棒 教学流程 初备复备 一、复习引入 1、按规律填数 ()、1、2、()、4、() 5、()、3、()、1、0 2、拍手游戏:5的组成 教师出示5,拍手2下,学生拍3下 3、引入课题 看来小朋友对5以内的数认识得不错,今天 我们一起学习5以内数的加法。 板书课题:5以内数的加法 二、新课教学 1、教学例1 (初步感知加法的意义,认识 加号) (1)看图说图意(课件演示例1汽车行驶) 看题完整地说一说图意。(2辆车和1辆车合 起来是3辆车。同时板书2、1、3。) (2)初识加法算式 在2和1之间用一个什么符号就能很清楚地 表示出2辆车和1辆车合起来是3辆车呢? 介绍:这种把两部分合起来的情形,我们用 加法计算,“+”叫做加号(板书:加号),可以 写成算式2+1=3表示。(教师板书2+1=3,读作: 2加1等于3。教读算式。) (3)进一步理解加法的意义 说说这里的“2+1=3”表示什么意思?多请几 个小朋友说。(2辆车和1辆车合起来是3辆车) (4)小结:象这种,把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 计算,加法就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 (5)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生活中的2+1= 3。 2、教学例2(再次感知加法,探讨算法) (1)理解情境 (教师在黑板上摆)左边摆3朵花,这是几 朵花?右边摆2朵花,这又是几朵花? 画圈后提这幅图是什么意思?(把3朵花与 2朵花合起来) (2)列式 把3朵花与2朵花合起来,能用一个算式表 示吗?(3+2) (3)计算 3+2等于几呢?你怎么想出来的?同桌交流。

中班五以内的加法教案

中班五以内的加法教案 【篇一:五以内加法教案】 5以内的加法教案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 40-41页。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联系具体情境写出加法算式的过程,初步认识加法的 含义;认识加号,会读、写加法算式;能根据具体情境填写加法算式。 2、使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和相互交流,初步掌握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地计算。 3、发展学生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初步体会数学与生 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4、渗透绿色环境教育,是学生认识到爱护花草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理解加法的含义,并学会5以内的加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迁移导入。 游戏:快速抢答。 2和( )合起来是5 1和3合起来是( ) 2和2 合起来是() 1和( )合起来是2 ( )和2合起来是3 4和1合起来是( ) 二、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一)、学习主题图。 1、师:(出示主题图)学校里有许多美丽的花,为了照看花儿,一 年级的小朋友成立了护花小组。看,他们在干什么? 2、交流结果,师小结:原来有3人浇花,又来了2人,一共有5人。 3、理解加法的含义。 (1)、原来有3个人,又来了2人,一共有5人。象这样把3人和 2人合起来就可以用加法计算。写成算式:3+2=5(板书3+2=5)(2)、认识加号。(板书加号) 5、读算式。 6、说算式表示的意思。 7、小结:像这样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可以用加法来计算。今天这

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板书:五以内的加法) (二)、学习试一试。 1、出示“试一试”的画面。浇完花以后,有几个小朋友就去玩荡秋千了。提问: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2、让学生说图意。 3、把1个小朋友和2个小朋友合起来是几个小朋友呢?你能用加法算式表示吗?那么1加2等于几呢?你怎么算出来的? 4、说说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三、综合运用,巩固提高。 1、“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依次说图意、填算式,再交流每道算式各表示什么意思。选择其中的两道,说说是怎样算出得数的。 谈话:小动物们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好,纷纷把自己的宝宝带来向大家学习。你们看,谁来了? (1)出示图1(鸡妈妈一家),学生说图意,填算式。说说怎样算出来的?(可以用多种方法对算式的含义)。 说说3+1=4这个算式中每个数表示的意思。 (2)出示图2(小鸭一家)、图3(青蛙一家),按图1的要求完成。 2、“想想做做”第4题。 (出示小兔采蘑菇的图)看完了小鸡、小鸭和小青蛙,让我们再来看看小兔在做什么?让学生依次说出每幅图的意思,并在图的下面填算式、算得数。体会三道算式之间的联系。 3、“想想做做”第2题。 刚才小朋友看图列出了加法算式并算出得数,如果没有图,你能自己画一画求结果吗?请你用画圈的方式算出每一道题的结果。 4、“想想做做”第3题。 没有图我们可以画圈求出结果,如果不画圈,你能写出得数吗?独立计算,说说计算时是怎样想的? 7、“想想做做”第5题。 游戏:送信。老师这里有些信要请你们帮我送,这些信分别应该寄到哪一个信箱呢?你知道吗?先让学生连一连,再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引导学生说出每道算式的得数。 8、延伸:看图你能写出几道加法算式。 四、课堂总结。

5以内加减法》六套习题

5以内加减法》六套习题 5以内加减法练一 口算: 1) 2+1=3 2) 1+2=3 3) 2+2=4 4) 1+4=5 5) 0+4=4 6) 0+2=2 7) 1+3=4 8) 1+2=3 9) 0+3=3 10) 0+4=4 11) 1+1=2 12) 4+0=4 13) 1+1=2 14) 2+0=2 15) 1+0=1 16) 2+3=5 17) 1+4=5 18) 1+2=3 19) 1+1=2 20) 2+1=3 21) 1+0=1 22) 2+2=4 23) 2+0=2 24) 4+0=4 25) 2+3=5 26) 5-2=3 27) 5-3=2 28) 4-3=1 29) 5-4=1 30) 3+2=5 31) 5-2=3 32) 2-1=1 33) 2-0=2 34) 5-2=3 35) 4+1=5 36) 2-2=0 37) 2-0=2 38) 1-1=0 39) 5-4=1 40) 3+2=5 41) 1-0=1 42) 3-0=3 43) 4-2=2 44) 3-0=3 45) 2+3=5 46) 3-1=2 47) 3-0=3 48) 5-3=2 49) 5-2=3 50) 4+1=5 填空: 1) 3 2) 2 3) 3 4) 2 5) 5 6) 1 7) 4 8) 5 9) 3 10) 4 11) 1 12) 4 13) 2 14) 2 15) 1

16) 5 17) 1 18) 3 19) 2 20) 3 能力提高:略 5以内加减法练二 口算: 1) 2+3=5 2) 4-2=2 3) 2+2=4 4) 2+0=2 5) 2-0=2 6) 1-0=1 7) 1+4=5 8) 1+3=4 9) 4-3=1 10) 0+3=3 11) 5-1=4 12) 1+1=2 13) 2-1=1 14) 5-2=3 15) 2+1=3 16) 5-5=0 17) 3-2=1 18) 5-3=2 19) 3+1=4 20) 2+3=5 填空: 1) 4 2) 2 3) 3 4) 2 5) 5 6) 1 7) 2 8) 3 9) 2 10) 3 11) 2 12) 3 13) 1 14) 2 15) 3 16) 1 17) 2 18) 2 19) 4 20) 5 能力提高:

得数是5的加法教案

得数是5的加法教案 得数是5的加法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学会用5的组成计算得数是5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观察和比较,进一步渗透加法交换律. 3.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计算兴趣和想象力. 教学重点 掌握算法. 教学难点 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小猴子的图片 师:同学们,你们看,谁来了?小猴子又来给大家出题了,谁来做? 学生口算:

1+1= 2+1= 3+1= 1+2= 2+2= 1+3= 填空: 师:前面的知识同学们掌握得很好,小猴子想出些你们没学过的知识让你们来做,你们敢试一试吗? 探索新知 1.教学得数是5的加法 (1)出示教材第21页例题的两幅兔子图. 小组学习:先说题意,再列式计算. 各组代表汇报: 第一幅图是:有4只小白兔,又跑来1只灰兔,一共有多少只兔? 要求一共有多少只,就要把4只白兔和1只灰兔这两部分合并起来,用加法计算. 4+1=5 问:你是用什么方法想的得数? 师:没有图,我们就要想4和1组成几. 第二幅图是:有1只灰兔,又跑来4只白兔,一共有多少只兔?

要求一共有多少只,就要把1只灰兔和4只白兔这两部分合并起来,用加法计算. 1+4=5 问:怎样想1加4等于几? 比较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摆一摆 学生用学具摆出:3+2= 2+3= 边摆边叙述题意. 2.教学5减几 (1)出示例题中的两幅桃子图. 小组学习:先说图意,再列式计算. 各组汇报:图1和图2为什么都要用减法? 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相同点是两道题都是从整体5里面去掉一部分. 不同点是第一题是去掉1这部分,第二题是去掉4这部分. 问:这两道题你是怎样想得数的? 师:没有图我们就要想5可以分成几和几.

5以内的加法教案15篇

5以内的加法教案15篇 5以内的加法教案1 活动目标: 学习5的第二组加减。 依据实物图讲解并描述算式表达的数量关系,并正确运用“一共”和“还剩”。 积极开动脑筋,大声表述自己的想法。 培育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培育幼儿边操作边讲解并描述的习惯。 活动预备: 教具4幅实物图,2幅图上画有问号。 活动过程: 集体活动复习5的组成。 我做的动作和你做的动作合起来要是5,我跺3下脚,你跺2下脚。 学习5的第二组加法。 引导幼儿观测图上有什么?问号表示什么意思?重点订正幼儿“一共”和“还剩”的用法,谁会用算式来表示?这个问号究竟是几呢? 学习5的`第二组减法。 出示另2幅实物图和另一幅问号图。这里的问号又表

示什么呢?谁会用算式来表示?这个问号是几呢? 看图列算式。看看图上说了一件什么事?这个问号究竟是几呢? 在表格中为图形勾画特征,将图形读出来以后再在适当的地方打勾。 教后感:这节课上下来,大部分孩子都能掌控5以内的加法。他们积极开动脑筋,大声表述自己的想法。 教学反思 1、联系同学的生活实际,让同学体会到加减法就在我们的身边。 2、同学的生活实际,让同学体会到加减法就在我们的身边。 3、要使同学正确、快速地口算,还需要常常地通过多种多样的练习形式进行训练。我积极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为同学提供了数学沟通的机会,目的是促进同学的数学思维活动,提高同学的数学思维技能。由于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不同的同学有不同的解题策略,他们会运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会对解决数学问题有深切的体验,从而取得学习数学的阅历。这些算法都是同学依据自己已有的基础知识和生活阅历思索的结果,每一个不同的算法,就代表了一个创新的意识,从而有效地进行了发散性思维训练。 5以内的加法教案2

5以内的加减法练习题

5以内的加减法练习题 5以内的加减法练习题 学习数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多做题,只有多练习,才能在同样类型上的题目上得心应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以内的加减法练习题,欢迎阅读。 5以内的`加减法练习题一 1) 2+1= 2) 1+2= 3) 2+2= 4) 1+4= 5) 0+4= 6) 0+2= 7) 1+3= 8) 1+2= 9) 0+3= 10) 0+4= 11) 1+1= 12) 4+0= 13) 1+1= 14) 2+0= 15) 1+0= 16) 2+3= 17) 1+4= 18) 1+2= 19) 1+1= 20) 3+1= 21) 1+0= 22) 2+2= 23) 2+0= 24) 4+0= 25) 2+2= 26) 1+4= 27) 3+2= 28) 2+2= 29) 3+2= 30) 0+4= 31) 4+1= 32) 1+0= 33) 1+4= 34) 1+3= 35) 1+0= 36) 1+1= 37) 4+1= 38) 0+0= 39) 3+2= 40) 3+2= 41) 0+4= 42) 2+2= 43) 2+1= 44) 4+1= 45) 4+1= 46) 0+4= 47) 0+3= 48) 0+2= 49) 2+0= 50) 4+1= 51) 4+1= 52) 2+0= 53) 2+1= 54) 4+1= 55) 2+1= 56) 2+2= 57) 1+0= 58) 3+2= 59) 0+0= 60) 4+0= 61) 0+2= 62) 1+4= 63) 4+0= 64) 0+3= 65) 0+1= 66) 1+0= 67) 2+0= 68) 2+2= 69) 1+4= 70) 1+3= 71) 0+2= 72) 0+0= 73) 3+1= 74) 3+1= 75) 1+4= 76) 3+1= 77) 1+4= 78) 2+2= 79) 4+0= 80) 2+2= 81) 2+2= 82) 0+1= 83) 1+0= 84) 2+2= 85) 3+1= 86) 3+2= 87) 3+2= 88) 4+1= 89) 2+1= 90) 1+4= 91) 0+2= 92) 0+1= 93) 2+2= 94) 3+1= 95) 4+1= 96) 1+0= 97) 4+1= 98) 1+0= 99) 4+0= 100) 4+1= 5以内的加减法练习题二 1) 4-2= 2) 4-3= 3) 5-3= 4) 2-0= 5) 1-0= 6) 3-1= 7) 5-2= 8) 3-2= 9) 4-1= 10) 1-0=

5以内的加法

5以内的加法 第一篇:5以内的加法 5以内的加法 教学内容: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44页例题及试一试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联系具体情境写出加法算式的过程,初步认识加法的含义;认识加号,会读、写加法算式;能根据具体情境填写加法算式。 2.使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和相互交流,初步掌握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3.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学会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计算方法,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和推理能力。 4.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产生学习计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初步认识加法的含义,领悟加法的计算方法。(重点)体会加法的含义,建立数感。(难点)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圆片5个。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复习旧知 游戏:我们先来做一个填数抢答游戏,看谁做得又对又快。(5的分与合) 师:你们对分与合的知识掌握得真不错。今天我们就要用分与合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 二、创设情境、教学新知 1.教学例题图。(1)观察图意。 师:学校欢庆十一国庆节,校园里一群小朋友也为此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咱们去瞧瞧他们在干什么呢?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校园里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师:你描述得很准确。谁愿意再来说一说? 生:我看见校园里有3个小朋友在花园里浇花。师:你说得很完

咱们接着看(出示图:又来了2个小朋友),现在呢?生:又来了2个小朋友。师:谁还会说? 生:又来了2个小朋友。 师:谁能把这2句话连起来说一说?说得既清楚又简洁。生:校园里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了2个小朋友。师:他说的对吗?再请一个小朋友说一说。你会说吗?同桌互相说一说。(2)认识加法师:校园里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了2个小朋友。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呢?生:一共有5个小朋友。 师:你能把刚才大家说的连起来说一说吗? 生:校园里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了2个。一共有5个。请同桌互相说一说。 师:谁能大声响亮地说清楚? 生:校园里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了2个。一共有5个。师:你怎么知道一共有5个小朋友? 生:3+2=5。(你都已经知道用算式来表示,真不错。3+2=5有很多小朋友早就知道了,那它表示什么呢?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知识。) 师:你知道这是一道什么算式吗?(加法算式,出示课题)个符号你们认识吗?(加号,横平竖直)(请小朋友先说一说)老师做一个动作,全班猜猜看,是什么意思?(表示合起来)教师板书(3+2=5加号) 这个算式你会读吗?(学生读、齐读)(3)理解算法 提问:这里的3表示什么?(表示原来有3个小朋友。)2表示什么?(又来了2个小朋友)5表示?(一共有5个小朋友)那谁来说说3+2=5表示什么意思?就表示把3和2合起来是5,谁来说一说?反复请学生说,同桌说3+2=5表示的含义。师:你怎么知道得数是5?生:3和2合成5。 讲述:3+2=5表示把3和2合起来,一共是5。2.教学试一试。 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你们非常熟悉的儿童乐园。出示情境

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教案

《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教学设计课前准备:上课,起立!同学好,请坐!坐姿端正,小小手,放桌上,小眼睛,看老师。 一、谈话导入 在上新课之前我想请你看个动作,这是5根手指,这是两根手指,我要做什么动作。(合起来) 今天,我们就学习合起来,用加法计算,先来学习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板书课题: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要用到我们以前学习的5以内的分与合。 复习旧知:3、4、5的分与合习题。 二、探索新知 (一)教学例1(出示主题图) 1.请你观察这幅画面,你看到了谁?有几人?他们在干什么?接着看,你又看到了什么? 板书:左边三个圆片表示原来的三个小朋友,右边两个圆片表示后来的两个小朋友。 2.提出问题: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在浇花?请学生复述问题。 3.请几名学生完整的说明图意。 4.教学加法 (1)加法含义 原来有3个人,后来又来了2个人,一共有5个人,像这样把3个和2个合起来就可以用加法计算。

(2)加法算式 ①根据学生说出的算式板书:3+2=5。 ②教学“+”的名称及写法。 ③正确读出加法算式并说明算式中每个部分的意思。 小结:“一共”就是合起来的意思。当我们把两部分合起来时用加法计算,把三部分、四部分合起来时也可以用加法计算。 ④交流算式的计算方法(数数、数的分与合) (二)教学试一试 引导学生观察流程图。 1.观察第一幅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第二幅图又看到了什么。 2.求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坐在秋千上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你能列算式吗? 抽学生回答,师板书:1+2=3 3.说说1表示什么意思,2表示什么意思,加就是把左边的一个小朋友和右边的两个小朋友合起来,合起来是3个小朋友,也就是一共有3个小朋友。 三、巩固新知 1.想想做做第一题和第四题 让学生说清图意,根据图意列算式、算得数。 2.想想做做第二题:先画一画,再填得数(注意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画的) 3.想想做做第三题和第五题(让学生迅速口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让学生观察算式如何正确写在田字格里。 四、总结全课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让学生再次齐读课题)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教案、反思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教案、 反思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40-41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联系具体情境写出加法算式的过程;初步认识加法的含义;认识加号;会读、写加法算式;能根据具体情境填写加法算式。 2、使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和相互交流;初步掌握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地计算。 3、发展学生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理解加法的含义;并学会5以内的加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迁移导入。 师:可爱的小动物们带着一群数学娃娃来和我们捉迷藏了;瞧!你能猜出它们后面藏的是哪一个数字吗?(多媒体出示5以内的分成与合成)

二、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一)、学习主题图。 1、师:(出示主题图)从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2、交流结果;师小结:原来有3人浇花;又来了2人;一共有5人。 3、理解加法的含义。 (1)、原来有3个人,又来了2人;一共有5人。象这样把3人和2人合起来就可以用加法计算。写成算式:3+2(板书3+2) (2)、认识加号。(板书加号) (3)、那3+2等于多少呢?(板书:=5)你是怎么知道的? 4、理解算法。 5、读算式。 6、说算式表示的意思。 7、指导写算式。 8、小结:像这样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可以用加法来计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板书:加法) (二)、学习试一试。 1、出示“试一试”的画面。提问: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教案、反思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得数在5以内的加 法》教案、反思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40-41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联系具体情境写出加法算式的过程,初步认识加法的含义;认识加号,会读、写加法算式;能根据具体情境填写加法算式。 2、使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和相互交流,初步掌握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地计算。 3、发展学生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理解加法的含义,并学会5以内的加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迁移导入。 师:可爱的小动物们带着一群数学娃娃来和我们捉迷藏了,瞧!你能猜出它们后面藏的是哪一个数字吗?(多媒体出示5以内的分成与合成) 二、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一)、学习主题图。 1、师:(出示主题图)从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2、交流结果,师小结:原来有3人浇花,又来了2人,一共有5人。 3、理解加法的含义。 (1)、原来有3个人,又来了2人,一共有5人。象这样把3人和2人合起来就可以用加法计算。写成算式:3+2(板书3+2) (2)、认识加号。(板书加号) (3)、那3+2等于多少呢?(板书:=5)你是怎么知道的? 4、理解算法。 5、读算式。 6、说算式表示的意思。 7、指导写算式。 8、小结:像这样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可以用加法来计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板书:加法) (二)、学习试一试。 1、出示“试一试”的画面。提问: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2、让学生说图意。 3、把1个小朋友和2个小朋友合起来是几个小朋友呢?那么1加2等于几呢?你怎么算出来的?

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5篇模版)

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5篇模版) 第一篇: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 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 一、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年级上册44-45页。 二、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景中,初步认识加法,理解加法的含义,认识加号,会读加法算式。能根据具体情境写加法算式。 2、通过主动探索和交流等形式,初步掌握5以内的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积极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3、在积极交流的情景中让学生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三、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四、教学难点: 学生能较熟练的用喜爱的方法计算5以内的加法。 五、学情分析: “加法”一课是计算数学的起始课。对于5以内的加法,大多数学生入学时就已经会计算,但是,对于加法的含义未必理解得很清楚。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要能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初步的数学意识。这节课的知识基础是5以内数的分与合。虽然初步认识加法,知识比较简单,但是,这对学生以后学习计算、解决加法问题等都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快速抢答,考眼力(课件出示5以内的分与合)

□ 4 □ □ ﹨∕ ∕﹨ ﹨∕ ∕﹨ ∕﹨ ﹨∕ □ □ □ □ 4 □ □ 2、5可以分成2和()1和3合成() ()可以合成2和2 1和()合成2 3可以分成()和2 4和1合成() 3、恭喜大家全部答对!大家对分与合的知识掌握得真不错,今天我们就用分与合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 (二)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第二篇: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 第一课时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教材小学数学一(上)第40-41页例题,“试一试”和“想想做做”1—6。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这是学生学习加、减法及其计算的开始,引导学生经历联系具体情境写出加法算式的过程,认识加法的含义,认识加号,会读、写加法算式,能根据具体情境填写加法算式;初步掌握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10以内的数,并初步掌握了10以内数的分与合。在此之后,学生要学习加、减法的计算和解决加、减实际问题最基础的知识。教材在安排这部分内容时,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设置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通过对实际情境的观察、理解,利用已有的“把两个数合成一个数”的认识,引出加法算式,初步感

幼儿园数学教案5以内的加法

幼儿园数学教案:5以内的加法 教案概要 •主题:5以内的加法 •年龄段:3-4岁幼儿 •学习目标:掌握5以内的加法运算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 •小黑板或白板 •彩色粉笔或白板笔 •数字卡片或贴纸(1-5) •结果卡片或贴纸(6-10)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1.课堂导入(5分钟) –拿出数字卡片或贴纸(1-5),依次展示给幼儿,让幼儿口头识别每个数字并说出数量。 –引导幼儿回忆之前学过的数字,提问:“谁能告诉老师,1和2加起来得多少?”等等。 2.5以内的加法(10分钟) –将数字卡片或贴纸(1-5)放在小黑板或白板上,让幼儿随机选择两个数字,将它们放在一起。 –由幼儿来数出放在一起的数字的数量,然后说出它们加在一起的总数,并在小黑板或白板上写出算式和答案。例如,如果幼儿选择了数字“2”和“3”,则产生算式“2 + 3 = 5”。 3.组合换位(10分钟) –将数字卡片或贴纸(1-5)重新排列并放在小黑板或白板上,让幼儿选择两个数字并进行相加。 –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组合,例如,如果幼儿选择了数字“4”和“1”,则产生算式“4 + 1 = 5”。 4.游戏练习(15分钟)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拥有一套数字卡片(1-5)和结果卡片(6-10)。

–每个小组的一名幼儿从数字卡片中随机选择两个数字,并计算它们相加的结果。 –该幼儿将结果卡片放在正确的算式上,并将算式和答案展示给其他小组成员。 –鼓励其他小组成员进行验证并给予肯定或指导。 5.课堂小结(5分钟) –回顾当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幼儿的进步和努力。 –提问幼儿:“谁能告诉我,1和4加起来等于几?”等等。 第二课时: 1.课堂导入(5分钟) –回忆上节课学过的内容,提问幼儿:“谁能告诉我,3和1加起来得多少?”等等。 2.数字排序(10分钟) –将数字卡片或贴纸(1-5)放在小黑板或白板上,让幼儿根据数值大小进行排序。 –引导幼儿从最小的数字开始,依次将数字卡片放在正确的位置上,并读出每个数字。 3.数字填空(10分钟) –在小黑板或白板上写下加法算式的一部分,例如:“3 + ? = 5”。 –让幼儿选择正确的数字卡片填入问号的位置,完成和为5的加法算式。 4.数字游戏(15分钟)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拥有一套数字卡片(1-5)。 –给每个小组一个加法算式的结果卡片,并要求小组内的幼儿合作选择正确的数字卡片,完成相应的加法算式。 –每个小组完成后,轮流展示算式和答案,并由其他小组成员进行验证。 5.课堂小结(5分钟) –回顾当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幼儿的收获和努力。 –提问幼儿:“谁能告诉我,2和3加起来等于几?”等等。 教学评估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检查幼儿对5以内的加法运算是否掌握,能否独立解决简单的加法 问题。 拓展活动 •利用水果或玩具等教具进行实际操作,让幼儿模拟加法运算。

5以内的加减法

5以内的加减法 这是5以内的加减法,是优秀的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5以内的加减法第1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 开学了,校园里开了很多的花,一群小朋友为了能使这些花开的更鲜艳,拿着水壶前来浇花。我们一起去看一看来了哪些小朋友?(出示挂图) 二、知识探索 1、看图,先让学生表述题意:3个同学在浇水,又走来2人,一共有5人。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3人和2人合起来是5人”上。 2、告诉学生,把3人和2人合起来可以用加法计算。 3、教学加号、加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4、教学例2,让学生感知加法的含义,体验计算方法,例题是两幅内容连续的图,要让学生明白图意,体会1位小朋友和2位小朋友走到一起是3位小朋友,要用1+2计算。 三、知识巩固 “想想做做”要让学生自己看图,讨论、交流,或者通过学具操作,学习其余的'一些加法算式,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含义和计算方法。对于实际问题,要重视让学生说一说图意,相互交流,并列出算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和理解能力。 1、第1题可以指导学生说说图意,列出算式,并在小组里交流。 2、第2题可以让学生相互合作,摆一摆小棒并算出得数。摆小棒能帮助学生加深对加法含义的理解。 3、第4题是小兔子采蘑菇的情境是连续的,可以激发学生兴趣。通过说一说再写算式,可以加深理解加法的含义,感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

4、第5题是开放题。要引导学生根据图意,列出不同的算式。只要符合图意,都要鼓励,使学生体会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过程。要鼓励学生多列一些算式,培养他们仔细观察,收集信息的能力。在交流时,可以让学生说说算式求的是什么。如2个小朋友甩绳,3个小朋友跳神;2只鸟在树上,又飞来1只鸟;路左边有2朵花,右边有2朵花等。 四、课堂总结 五、能力检测 练习与测试 课堂练习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 昨天我们看到了一些小朋友在校园里浇花,今天他们又来了。你们看……(出示挂图) 二、知识探索 1、看挂图,弄清图意。从连续的两幅图中了解原来有5个同学浇花,走掉2人后,还剩下3人。 2、教学减法的一些知识。对5 – 2 =3的含义,要学生从具体情境里体会、感受。5 – 2 的计算,让学生自己说说算法,可以联系具体问题想,也可以用分与合的方法去想。 3、试一试。多数学生会列出算式3 –2 =1,也有可能一些学生会列出算式3 – 1 =2。只要解释符合图意,就应该肯定。 三、知识应用 1、第1题、第2题要先说一说或摆一摆,再填写算式,并应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 2、第4题先要说一说图意,弄清条件和问题,再写出算式并计算,然后交流自己的想法,体验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减法算式的含义。 3、第5题要让同学之间合作练习。还要根据班级实际,创设一些学生喜欢的练习形式,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巩固2——5的加减法。 四、知识总结

5以内的加法大班数学教案5篇

5以内的加法大班数学教案5篇 5以内的加法大班数学教案篇1 教学内容: 5以内数的加法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情境让同学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加法的意义,熟悉加号+、学会加法算式的读法,会进行5以内数的加法计算。 2.通过与同伴沟通不同的计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3.在详细生活情境中运用所学学问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就在身边,初步培育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5以内的加法计算 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 教学预备: 课件、小圆片、小棒、数字卡片若干 教学过程: 同学们,预备好了吗?上课。 同学们好,请坐。

一、小伴侣们,前面我们学习过5以内数的分成,我们一起来拍手说一说吧。 同学们说的真好,下面我们一起来看这幅图,在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这位同学看到了猴子,这位同学看到了小鸟,还有那位同学,他看到了桃子。孩子们,看一幅图画的时候我们要根据肯定的挨次观看,这样就能有序的找出图画中有关的数学信息。 谁能有序的说一说图画中的数学信息? 你来说。 说得真好:左边有4只小鸟,右边有1只小鸟。 你来说。 说得真清晰:树上有4个桃子。 这位同学,你来说。 他说了有关猴子的信息,石头上有2只猴子,树上有3只猴子。 你还想说什么? 真好,他发觉山上还有5个小伴侣,还有1朵红花、2朵黄花。 二、同学们真棒,找到了这么多的数学信息,我们来看,书上给我们提了一个问题:一共有几只猴子? 1.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用到哪个信息呢? 真棒,我们一起把信息和问题完整的说一说:

岩石上有2只猴子,树上有3只猴子,一共有几只猴子? 说得真完整。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哦,你说用数一数的方法。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1、2、3、4、5、有5只。 还有其它的方法吗? 我们一起用小棒来摆一摆。 用一根小棒表示一只猴子,左边摆两根,表示石头上的2只小猴子,右边摆3根小棒,表示树上的3只小猴子,把他们放到一起,就知道一共有5只小猴子。 同学们,你知道吗?我们刚才摆的过程可以列算式来表示:2+3=5。 你见过这样的算式吗?你知道这个符号+是什么符号吗? 同学们真棒,熟悉这个符号是加号。 你知道该怎么读这个算式吗?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3加2等于5 。 2.我们解决了猴子的问题,依据上面的信息,你还能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吗? 这位同学提出:一共有几只小鸟? 那位同学提出:一共有几个桃子? 这两个问题该怎么解决呢? 你能列出算式来吗? 谁来说一说你列的算式。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