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 比例的认识

第二课时  比例的认识
第二课时  比例的认识

第二课时比例的认识(二)

教学内容:比例的认识

北师大数学六年级下P16-18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进一步理解比例的意义,掌握比例各部分名称,能通过化简比或求比值等方法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2.通过观察、计算,发现并理解“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等于外项的积”,并能根据这一规律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3.经历观察比较,自主探究等活动,提高分析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等于外项的积”,并能根据这一规律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教学难点:理解“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等于外项的积”,并能根据这一规律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比例的认识,谁知道什么是比例。

2.判断。教师出示几组比,学生根据求比值和化简比判断是否成比例。

二、探究新知。

1.媒体出示

8∶4=()∶() 15:10=()∶4 12∶()=()∶5 媒体依次出示三道题,学生独立完成并思考:为什么这样填?你有其它的发现吗?

2.师提出问题:在一个比例中,它们项有什么特点?

3.学生观察以上式子,自主思考,尝试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

4.集体交流,发现性质。

学生自主交流,发现: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5.观察自己写的其它几个比例,验证发现。

6.小结性质

学生尝试用完整的数学语言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媒体出示学生的发现,教师指出这就是比例的基本性质。

三、巩固练习

1.书P18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说说自己判断的依据。

2.书P18第4题。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3.书P18第5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4.书P18第6题。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5.书P18第7题。学生尝试独立完成,说说思考的方法。

四、全课总结:学生回顾全课,说说比例基本性质。

五、作业:

六、板书设计:比例的认识

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等于外项的积

2015新北师大版《比例尺》教学设计

比例尺(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21页《比例尺》。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比例尺,初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三个量中的两个量求第三个量。 2.认识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学会求出平面图的比例尺。 3.能运用所学的比例尺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根据三个量中的两个量求第三个量,运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把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 【教学方法】引导法 【学习方法】自主探究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一只蜗牛从上海爬到北京只用了2分钟?为什么? 2.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要用到把一些实际的物体按一定的比缩小(或扩大)一定的倍数画在图纸上。这就要确定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新知识——比例尺。 二、探究新知 1.淘气和笑笑分别根据右面的信息画 了图,他们画得合理吗?为什么?与 同伴交流。 2.什么叫比例尺? 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副图的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3.认识数值比例尺1∶10000 比例尺1∶10000所表示的意义是“图上1cm表示实际100m”。10000cm=100m 强调:(1)比例尺与一般的尺不同,它是一个比,不应带有计量单位。 (2)求比例尺时,前、后项的长度单位一定要化成同级单位。

(3)比例尺的前项,一般应化简成“1”。如果写成分数的形式,分子也应化简成“1”。 在学校的东北方向400m 处,有一个社区活动中心。先算一算,再在笑笑的图中标出来。(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 400m=40000cm 40000÷10000=4(cm ) 实际400m 就要在图上画4cm 。 4.认识线段比例尺。 比例尺不仅可以写成数值比例尺,还可以用线段来表示一幅图的比例尺。你能说说图中线段比例尺表示什么意思? 图中线段比例尺意思是: 图上1cm 表示实际距离90km 。 90km =9000000cm 图上1cm 表示实际距离9000000cm 数字比例尺1:9000000 三、新知应用 1.学校一幢教学楼长42m ,宽9m 。在纸上画出教学 楼的示意图,并和同伴交流你是如何画的。 2.说说下面两幅图的比例尺的实际意义。 (1)比例尺 1:9000000 意义:图上1cm 表示实际距离9000000cm ,也就是90km 。 (2) 意义:图上1cm 表示实际距离5000000cm ,也就是50km 。 3.北京到广州的实际距离大约是1920km ,在一幅地图上量得这两地间的距离是20cm 。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1920km =192000000cm 20:192000000=1:9600000 答: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9600000。 四、小结:比例尺有数字比例尺、线段比例尺。 【板书设计】 比例尺 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副图的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数值比例尺 1∶10000 线段比例尺 【课后反思】 0 90km 比例尺 比例尺 0 50km 100km 0 90km 比例尺

《认识钟表》第二课时(练习课)教案设计

认识钟表》第二课时(练习课) 练习内容:认识时间的有关内容及练习十九。 练习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较熟练地掌握认识整时的方法,进一步巩固钟表的读法和写法,能比较熟练地说出钟表上的时间,并能在钟面上拨出指定的时刻,正确、熟练地记录时刻。 2 、在练习过程中用实物钟表亲自拨一拨,感受“快到”与“刚过”。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主探索的意识与能力以及积极的学习情感与态度。 4、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与生活的联系,学会合理利用时间,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好习惯。 练习重点: 多层练习提高学生读、写时间的能力和速度。 练习难点: 仔细分辨的习惯。 练习关键: 加强拨钟的练习。 教学方法: 以实际训练形式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 练习准备: 学生自备学具钟面 练习过程: 1、情境引入。

上课铃声一响,教师出示实物钟,定格在8:00 师:(指着钟面上的时刻)现在是几时几分,这个时间我们开始上课! 2、复习看整时的方法。 师:你怎么知道钟面上表示的时间是8 时整的呢?电子表示法如何表达?请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整时:中文表示法分针指向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电子表示法表面上有2 个点,点的左边是几,同时点右边是“ 00”,就是几时)。 3、活动巩固谁来当小老师给大家出题?每次请一名学生用老师的钟面模型拨一个整时时间,让全班同学来认。 二、师生拨钟、操作体验 1、你认识这些时间吗?请连一连。(书上86页第1 题)请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汇报。你能 说说这些钟表的时间吗? 2、你会写下列钟面时间吗?(书上86页第2题) 大家准备好笔和纸,老师拨个时间,请你用两种方法表示出来。10:00 9 :00 5 :00 等等,然后请几名同学到黑板上写出来,大家一起来订正,纠正时间写法上容易出现的错误。 3、你会拨时间吗?(书上87页第7题) 还是请学生继续来做小老师,每次请一名学生说一个时间,让大家在自己的钟面模型上拨出来,然后同座相互检查。 三、走近生活、解决问题 1、快乐的周末(书上86页第4题) (1)小明在周末干了什么事?先干什么?后干什么?谁能完整的说一说?几时他在干什么? 如:8:00起床10 :00 放风筝11 :00 回家12 :00吃饭

新北师大版比例的认识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比例的认识 教学设计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比例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16页《比例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能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成比例。 2.在比的知识基础上引出比例的意义,结合实例,培养学生将新、旧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教学重点】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找出相等的比组成比例。 【教学方法】引导法。 【学习方法】自主探究。 【教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你能根据以前学过的知识来解决这几个问题吗? 1.什么是比? (1)一辆汽车5小时行驶300千米,写出路程与时间的比,并化简。 (2)小明身高1.2米,小张身高1.4米,写出小明与小张身高的比。 2.求下面各比的比值。 12 :16 1/3 :2/5 4.5 :2.7 10 :6 二、探索新知

1.用ppt课件出示课本情境图。 (1)观察课本情境图。(不出现相片长、宽数据) ①说一说各幅图的情景。②图中图片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2)你知道这些图片的长和宽是多少吗? (3)这些图片的长和宽的比值各是多少? A.6 ∶4= B.3∶2= C.3∶8 = D.12∶8= E.12∶2= (4)怎样的两张图片像?怎样的两张图片不像? ①D和A两张图片,长与长、宽与宽的比值相等,12∶6=8∶ 4,所以就像。 ②A长与宽的比是6∶4,B长与宽的比是3∶2,6∶4=3∶2,所以就也像。 2.认一认。 图D和图A两张图片,长与长、宽与宽的比值相等,图A和图 B两张图片长和宽的比值相等。 板书:12∶6=8∶4 6∶4=3∶2 (5)什么是比例? 板书: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从比例的意义我们可以知道,比例是由几个比组成的?这两个比必须具备什么条件?因此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关键是看 什么?如果不能一眼看出两个比是不是相等的,怎么办?”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认识比例尺》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认识比例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学会求比例尺。 2、使学生经历比例尺产生过程和探究比例尺应用的过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结合情境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根据比例尺的意义求出比例尺。 难点: 从不同角度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教学内容: 一、情景导入,明确比例尺用途。 师:同学们,我国国土面积有多大?(960万平方公里) 大家知道吗?我国的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位。这么大的面积,我可以现在就展示出来,大家相信吗?(大屏)我是怎样做到的呢?(缩小)在现实生活中有时根据需要把图形放大或缩小若干倍再画到图纸上。那么大家猜猜:这张图把中国领土缩小了多少倍?(100000000) 二、归纳概念。 师:1:100000000中的1表示什么?(图上距离)那么,100000000呢?(实际距离)这两个距离是以什么形式出现的呢?(比)我们赋予这个比一个新的名称------比例尺。(板书课题)那么,比例

尺怎么求呢??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板书)我们还可以把它写成比的形式。(板书) 理解1:100000000的意义。(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00000000厘米。)同桌互说。出示习题。 师:比例尺是一个大家族,他们是一对孪生兄弟。左面的这个比例尺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由于他们是数字组成的,我们称他们为数值比例尺。右面的这个比例尺所表示的意思是图上距离1厘米,实际距离50千米。也可以用它(大屏)表示。他们是由线段组成的,我们称为线段比例尺。在画线段比例尺的时候要注意线段的长度要是1厘米。在最后面的数字末尾加一个单位名称。 师:在生产中,有时由于机器零件比较小,需要把实际尺寸扩大一定的倍数以后再画到图纸上。 师问:你知道2:1是什么意思吗?(图上距离2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厘米)你发现了什么?前项大于后项。这个图形比实际的要大。(比例尺前项比后项大时,就表示放大。) 师:请看大屏,仔细观察这2个比例尺,你发现了什么??(总有一个数字是1)(小结:为了计算方便,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或后项是1的比。) 三、讲解例题。 1、出示例题,指名读题。 2、结合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列式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第十一单元认识钟表 课标要求与教材分析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应着力让学生通过参与有效的数学活动来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从而突破学生认知的难点。 “数与代数”领域在第一学段安排“常见的量”这一内容,课标的要求是能认识钟表,了解24 时记时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课标对本单元的要求是在学生认识20 以内数的基础上,联系日常生活,初步识别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认识钟表面上的整时和接近整时的时刻。对接近整时的时刻只要求能说出大约几时。 认识整时是教学的重点,教材充分利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初步积累的认钟表的经验,让学生在交流中分别认识时针、分针以及怎样确定钟面上表示的是几时。在认识整时后教学大约几时,使学生更准确地体会整时,为以后教学“时、分、秒”的知识作些准备。此外,教材还注意结合教学内容,使学生受到爱惜时间、按时作息的教育。 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钟表,所以选取了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化的素材,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探索中获取知识,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对于钟面的一些知识和整时的认识不成问题。但对于接近整时的时刻,我们的学生必须在教师的引导下,先用“几点还不到”“快到几点了”进行交流,再逐步学会用“大约几时”来表达。让学生建立时间观念可能更困难,因此必须把时间观念的教学作为本单元难点。 低年级的课堂教学组织非常重要,关系到有效教学设计能否顺利实施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另外,一年级的小朋友行为习惯还在养成中,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带了自制的钟表学具,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很浓,但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会被学具干扰,不能有序地投入学习活动中,教师应注意学习活动的组织评价外还应借助其余激励手段,如:智慧星、智慧果、智慧花等在教学中的运用。教学目标 1. 能说出钟面上有12 个数、分为12 个大格,会辨认时针和分针,还会看钟面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并能在学具钟上拨出整时和大约几时。 2. 通过认真观察、小组交流、认一认、说一说、拨一拨、修一修等活动,发展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概括能力和合作意识。 3. 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从小养成按时作息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4.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认识钟表 教学目标: 1. 能说出钟面上有12 个数、分为12 个大格,会辨认时针和分针,还会看钟面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并能在学具钟上拨出整时和大约几时。 2. 通过认真观察、小组交流、认一认、说一说、拨一拨、修一修等活动,发展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概括能力和合作意识。 3. 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从小养成按时作息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4.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百分数的认识同步测试A卷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百分数的认识同步测试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小朋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掌握了多少知识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检测一下吧!一定要仔细哦! 一、填空 (共7题;共17分) 1. (1分)写出横线上的数. 在第三届自然资源委员会会议上,占世界人口百分之九十八点八三的153个国家进行了调查分析.(________%) 2. (2分)写出下面各百分数. (1)百分之八写作:________% (2)百分之三十六写作:________% 3. (1分)一个百分数去掉百分号后,这个百分数就扩大到原来的________倍。 4. (2分)把12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同学,每人分到这些苹果的 ________,每人分到________个苹果。 5. (3分)下面的大正方形表示“1”,按要求表示图中涂色部分. 用小数表示________ 用分数表示________

用百分数表示________ 6. (5分) (2020六上·武宣期末) 图中的75%表示________占________的;25%读作________,把它化成小数是________,化成最简分数是________。 7. (3分)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________,又叫________或________. 二、按要求动笔 (共2题;共2分) 8. (1分)抛出一枚质量均匀的硬币,出现正面的可能性是百分之五十.写作:________. 9. (1分)读出下面的百分数. 我国每年垃圾总量约为5亿吨,价值250亿元.其中32%为生物垃圾,18%为塑料垃圾,8%为纸垃圾,4%为纺织品垃圾,3%为金属垃圾,1.5%为玻璃制品垃圾.而这些约占总量67%的垃圾是可以回收利用的.(按题中百分数的先后顺序填写)________

新北师大版《比例的认识》教学设计

比例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材第16页《比例的认识》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能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成比例。 2. 在比的知识基础上引出比例的意义,结合实例,培养学生将新、旧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教学重点】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找出相等的比组成比例。 【教学方法】引导法。 【学习方法】自主探究。 【教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旧知铺垫 你能根据以前学过的知识来解决这几个问题吗? 1. 什么是比? (1)一辆汽车5小时行驶300千米,写出路程与时间的比,并化简。 (2)小明身高1.2米,小张身高1.4米,写出小明与小张身高的比。 2. 求下面各比的比值。 12 : 16 1/3 : 2/5 4.5 : 2.7 10 : 6 二、探索新知 1. 用ppt课件出示课本情境图。

(1)观察课本情境图。(不出现相片长、宽数据) ①说一说各幅图的情景。②图中图片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 处? (2)你知道这些图片的长和宽是多少吗? (3)这些图片的长和宽的比值各是多少? A.6 : 4= B.3 : 2= C.3 : 8 = D.12 : 8= E.12 : 2= (4)怎样的两张图片像?怎样的两张图片不像? ①D和A两张图片,长与长、宽与宽的比值相等,12 : 6=8: 4, 所以就像。 ②A长与宽的比是6 : 4, B长与宽的比是3 : 2, 6 : 4=3 : 2,所以就也像。 2. 认一认。 图D和图A两张图片,长与长、宽与宽的比值相等,图A和图B 两张图片长和宽的比值相等。 板书:12 : 6=8 : 4 6 : 4=3 : 2 (5)什么是比例? 板书: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从比例的意义我们可以知道,比例是由几个比组成的?这两个比必须具备什么条件?因此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关键是看什么?如果不能一眼看出两个比是不是相等的,怎么办?” 比例是由两个相等的比组成的。在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时,关键是看

比例尺教学设计与反思

《比例尺》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中的比例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比例尺产生的必要性,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学会求比例尺。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比例尺产生的过程和探究比例尺应用的过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目标: 知道比例尺的具体意思,会计算一幅图的比例尺。 学习任务: 任务一: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任务二:求比例尺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课 1、课前练习 (1)1km =()m =( )cm (2)50km =( )m =( )cm (3)300km =( )cm (4)100000000cm =( )m =( )km (5)2000000cm =( )km 交流:上面的单位换算,怎样才能做到又对又快? 2、引入课题: 一只蜗牛从北京爬到上海只用了两分钟,为什么?(在地图上爬)在绘制地图或平面图的时候,需要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缩小(或扩大),再画在图纸上。这就用到今天要学的新知识----比例尺。3、明确目标: 关于比例尺,你都想知道什么呢? 预设:意义、表示、计算、应用等。

二、民主导学 任务一: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1、任务呈现: 自学课本53页,尝试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1、什么是比例尺? 比例尺实质就是一个,前项是,后项是。 2、比例尺的形式有比例尺和比例尺两种。 1:100000000是比例尺,也可以写成,表示图上1cm的距离相当于实际 km 的距离,还可以表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倍。 3、是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1cm相当于实际距离 km.你能把它改成数值比例尺吗?(写过程) 4、一幅零件图纸的比例尺是2:1,它表示,这是一个(填放大或缩小)的比例尺。 2、自主学习 先独立完成,再在小组内交流,做好小组展示的准备。教师巡视指导。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及意图雁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及意图 ——徐艳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84—85页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认识时针、分针及钟面上的数,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和学会两种方式记录时刻。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操作、观察、分析、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主动参与、探究的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渗透遵守时间、爱惜时间的教育。 教学重点:能区别钟表上的时针和分针,会看,记录整时。 教学难点:学会用两种方式表示时间。 教师准备:课件、教具钟、练习单。 学生准备:学具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1、猜谜语,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我们来看看谁是

猜谜高手。请仔细听。出示谜语:“小马不停蹄,日夜不休息。嘀嗒嘀嗒响,催人早早起。(打一日用品)” 师:猜猜它是谁? 生齐答:闹钟 师:你们都是猜谜高手!看来我们班的同学很会动脑筋!闹钟只是我们钟表家族的其中一个成员,你还想认识钟表家族的其他成员吗?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钟表家族认识它们吧。(板书课题:认识钟表,生齐读两遍) 2、欣赏钟表,激发学习兴趣 (课件出示各类钟表图片) 师介绍:这是各种各样的小钟表,这是古老的带底座的座钟,这是现代的记时工具“电子表”,这是古代的一种记时工具“日晷”,这是“沙漏”,也是记时工具。 师:喜欢这些钟表吗?想和钟表做朋友的同学请坐正。 【设计意图:运用媒体演示,从儿童喜欢猜的谜语和熟知的钟表图引入,使学生产生亲切感,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一)、初步认识钟面 1、认识12个数 师:看来同学们都想和钟表做朋友,那就让我们先来了解了解它。

比例的认识第二课时教案、反思

灵武市第四小学教案 学科:数学年级:六主讲教师:主备课人:杜瑞玲课题比例的认识课时 2 教学设计二次备课意见 教学目标1、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帮助学生探索并掌握比例的性质。 2、会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能根据乘法等式写出正确的比例。渗透有序思考,感受变与不变的思想,体验比例基本性质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根据乘法等式写出正确的比例。 教学方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实践操作、讲解引导 教学 用具题卡 教学流程 一、探索比例的基本性质 1、谈话引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比例的认识”(板书课题)。 2、课件出示上节课写出的比例。引出问题串①(课件出示) 12:6=8:4 6:4=3:2 3:2=15:10 10:2=15:3 (1)请学生在题卡上标出以上比例里的内项与外项。(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2)仔细观察每个比例里的内项与外项,你有什么发现?写在题卡上。 3、引导探索比例的性质 (1)、学生仔细观察并写一写。 (2)、指名交流,说一说自己的想法。(教师板演学生的猜想)运用投影展示。 4、引出问题串②课件出示淘气的发现你同意吗?再写出几个比例验证一下。(验证)

教学设计 教学流程(1)、学生在提卡上举例 (2)、展示学生的例子。(板书) 5、得出结论。(课件演示并板书) 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 二、巩固应用 1、完成书18页3题,学生在题卡上完成。(课件出示) 2、集体订正。(运用投影) 3、小结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的方法。指名说一说。(求比值、化简比、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引出18页4题。 4、课件出示4题,在练习本上完成。(指名两位学生在白板上完成)补充其他不同比例,找出一一对应的关系。 5、课件出示5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在白板上写出比例,再次体会一一对应) 6、课件出示6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三、拓展提高 根据下面的两组乘法算式,分别写出两个不同的比例。 9×0.4=1.2×3 3a=2b 1.学生写一写(第一个乘法等式)。 2.指名介绍方法(在白板上演示学习利用比例的性质完成) 3.补充其他方法。 4.独立完成第二个乘法等式并订正。 四.小结: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比例的认识 猜想外项×外项=内项×内项 ↓ 12:6=8:4 验证 12×4=8×6 ↓结论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 随堂检测

认识比例尺教学设计

《认识比例尺》教学设计 裴家营九年一贯制学校张宝成 教学内容: 认识比例尺(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P5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含义,能正确说明比例尺所表示的具体含义。 2.认识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能将线段比例尺改成数值比例尺,将数值比例尺 改成线段比例尺。 3.理解比例尺的书写特征。 教学重难点: 1.比例尺的意义 2.将线段比例尺改成数值比例尺 3.弄清线段比例尺的具体含义 教学方法: 讲解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旧知导入: 1.单位换算(出示习题) 2.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趁势导入。 二、揭示课题 认识比例尺(出示课件) 三、全面认识解比例 1、初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根据刚才的过程,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什么是比例尺: 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就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课件演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或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比例尺 2.进一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你知道这些比例尺是代表的意思吗?(图上1cm代表实际的…cm) 指名说说. 3.介绍怎么求比例尺(课件出示例题) 4. 强调比例尺的特点:

请同学观察这些比例尺你能发现什么? (小组讨论汇报,教师课件演示) a.比例尺是一个比,不应带有计量单位。 b.比例尺的前项一般应化简成“1”。 思考:对“一般”怎么理解?点名回答(通常,大多数,还有特殊情况)也就是说还有其他的情况.( 出示课件.) 5、介绍扩大、缩小比例尺。 (1)说比例尺2:1的含义 (2)判断与前面比例尺的不同之处(扩大与缩小) (3)什么时候用到放大或缩小的比例尺? 6、比例尺的分类和互化。 (1)、课件出示一幅比例尺为1:100000000的中国地图。介绍:像这样的比例尺是一个比的形式,并且前项后项都是数值,我们把它叫做数值比例尺。也能把它写成分数的形式。 (2)、课件出示一幅北京市地图。介绍线段比例尺。 (3)、将线段比例尺化成数值比例尺。(先说说线段比例尺的含义,再独立完成。) 四、巩固练习 1、3道练习题 2、判断题 五、全课小结 通过本节课同学们有哪些收获? 六、作业:练习十第1、2小题. 板书设计: 认识比例尺 比例尺 = 图上距离 : 实际距离 数值比例尺 线段比例尺缩小比例尺扩大比例尺按形式分 或比例尺= 实际距离 图上距离 按用途分

2015新北师大版《比例的认识》教学设计

2015新北师大版《比例的认识》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比例的认识》教学设计 赵庄镇三座楼小学:张贤伦 【教学内容】教材第16页《比例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能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成比例。 2.在比的知识基础上引出比例的意义,结合实例,培养学生将新、旧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教学重点】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找出相等的比组成比例。 【教学方法】引导法。 【学习方法】自主探究。 【教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你能根据以前学过的知识来解决这几个问题吗? 1.什么是比? (1)一辆汽车5小时行驶300千米,写出路程与时间的比,并化简。 (2)小明身高1.2米,小张身高1.4米,写出小明与小张身高的比。 2.求下面各比的比值。 12 :16 1/3 :2/5 4.5 :2.7 10 :6 二、探索新知 1.用ppt课件出示课本情境图。 (1)观察课本情境图。(不出现相片长、宽数据) ①说一说各幅图的情景。②图中图片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2)你知道这些图片的长和宽是多少吗? (3)这些图片的长和宽的比值各是多少? A.6 ∶4= B.3∶2= C.3∶8 = D.12∶8= E.12∶2= (4)怎样的两张图片像?怎样的两张图片不像? ①D和A两张图片,长与长、宽与宽的比值相等,12∶6=8∶4,所以就像。 ②A长与宽的比是6∶4,B长与宽的比是3∶2,6∶4=3∶2,所以就也像。2.认一认。 图D和图A两张图片,长与长、宽与宽的比值相等,图A和图B两张图片长和宽的比值相等。 板书:12∶6=8∶4 6∶4=3∶2 (5)什么是比例?

认识比例尺 教学设计

《认识比例尺》教学设计 南岔区二中:刘霖教学内容:课本第48-49页内容,及相应做一做。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学会求比例尺。 2、使学生经历比例尺产生过程和探究比例尺应用的过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结合情境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根据比例尺的意义求出比例尺。 难点从不同角度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教学内容: 一、情景导入,明确比例尺用途。 师:同学们,我国国土面积有多大?(960万平方公里) 大家知道吗?我国的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位。这么大的面积,我可以现在就展示出来,大家相信吗?(大屏)我是怎样做到的呢?(缩小)在现实生活中有时根据需要把图形放大或缩小若干倍再画到图纸上。那么大家猜猜:这张图把中国领土缩小了多少倍?(100000000) 二、归纳概念。 师:1:100000000中的1表示什么?(图上距离) 那么,100000000呢?(实际距离) 这两个距离是以什么形式出现的呢?(比) 我们赋予这个比一个新的名称------比例尺。(板书课题) 那么,比例尺怎么求呢??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板书) 我们还可以把它写成比的形式。(板书) 理解1:100000000的意义。(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00000000厘米。) 同桌互说。出示习题。 师:比例尺是一个大家族,他们是一对孪生兄弟。左面的这个比例尺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由于他们是数字组成的,我们称他们为数值比例尺。右面的这个比例尺所表示的意思是图上距离1厘米,实际距离50千米。也可以用它(大屏)表示。他们是由线段组成的,我们称为线段比例尺。在画线段比例尺的时候要注意线段的长度要是1厘米。在最后面的数字末尾加一个单位名称。 师:在生产中,有时由于机器零件比较小,需要把实际尺寸扩大一定的倍数以后再画到图纸上。 师问:你知道2:1是什么意思吗?(图上距离2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厘米)你发现了什么?前项大于后项。 这个图形比实际的要大。(比例尺前项比后项大时,就表示放大。) 师:请看大屏,仔细观察这2个比例尺,你发现了什么??(总有一个数字是1)(小结:为了计算方便,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或后项是1的比。) 三、讲解例题。 1、出示例题,指名读题。 2、结合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列式 3、强调:比例尺在计算的时候要统一单位。比例尺没有单位名称。 四、习题练习。

《认识钟表》第二课时教学实录(精品课)

《认识钟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复习 纪律调控。看哪组的羊最先到达羊村。 上课。 1.复习时针和分针。 师:黄老师跟大家上了一节《认识钟表》的课,对不对。(对)那谁来告诉我你对钟表有什么印象呢? 生1:有数字。 师追问:有哪些数字? 生1:1、2、3、4、5、6、7、8、9、10、11、12。 师:讲得真好。还有吗? 生2:还有分针和时针。 师:分针怎么样呢? 生2:分针长,时针短。 师:非常棒,还有吗? 生3:钟表很好玩很有趣。 师:哦,上节课我们还玩了钟表,很好玩很有趣。 师:看来同学们对钟表的认识还很深刻的嘛,那你们会不会认识时间?(会) 师:那谁最快告诉我老师这个钟面上是什么时间呢? 出示没有时针分针的钟面。 生4:没有针,怎么看呀。 师:哦,没有针,我们就不能够看时间,对不对。 师:所以我们必须请谁来帮忙?(时针和分针) 师:哦,要请时针和分针这两兄弟帮忙,咦,那你看老师这两根谁做时针?谁做分针? 生5:短的是时针,长的是分针。 师:那该怎么放呢?我想请一个同学帮我放一放。 一个学生上台贴了3时。 师:那请问同学们现在是什么时间呢?(3时或3点) 师:现在我听到两个声音,那数学里面我们叫什么?(3时) 师:哦,谁来告诉我你是怎么看的? 生:因为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3,所以就是3时。 师:同不同意?(同意)掌声送给他。 2、复习钟面上12个数字 师:看来同学们认识时间这么厉害,那这个时间谁认识? 出示钟面 生1:6时。 师:哇,没数字哦,这么神奇,没有数字你也能认出来。你能不能告诉大家你是怎

么认出来的? 生2:因为6和12是对齐的。 师:哦,6和12是对齐的,是不是?(是)那其他的数字在哪里,你能不能告诉我们。 让学生指一指12个数字的位置。 师:同意吗?(同意)好,我们来看一看。 课件依次出示12个数字。 师:这12个数字朝着怎样的方向走的?你能用手比划一下给我看吗。 学生伸出手比划。 师:哦,原来是这样子,是不是。(老师比划)原来这些数字按照这样顺时针方向走的。(老师画箭头) 师小结:只要我们知道数字的位置,我们也能读出时间。 师:谁帮我把这个时间写在黑板上,用两种方法。 请一个学生到讲台前写:6时 6:00 师讲评:对不对?(对)一个可以在后面写个“时”字,一个是我们电子表的形式。中间两个圆点要点在正中间,点粗一点。 全班读时间:6时。 [设计说明与自我评析:通过看没有时针和分针的钟面说时间和没有数字的钟面说时间来复习,激起学生的思考,在思考中复习,顺其自然。] 二、练习 1、修钟表。 师:同学们真聪明。乐乐的爸爸送给乐乐一块手表。希望乐乐能够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乐乐很喜欢这块手表,他每天都戴着它,由于日久失修,那么手表出现了一些问题,你们能不能帮乐乐修一修呀?(能) 师:请你们拿出这张练习纸,完成第一题,修钟表。先仔细看看钟表是什么问题,再动手修。 学生独立完成第一题。老师巡视。 老师组织学生收好练习纸。集体评讲。 师:先看第一个钟面,这个钟面有什么问题? 生1:没有时针。 师:哦,没有时针,对吧。那你的时针为什么要指着3呢? 生1:因为下面写着3时。 师:哦,因为下面写着3时,所以时针要指着3,对不对?(对) 师:我们来看看第二个钟面,也是一样的,对不对?(对)好,我们来看看第三个钟面,12时,时针和分针怎么样? 生1:时针和分针是合在一起的。 师:那怎么区分它们呢? 生2:分开一点点。 师:如果分开一点点,那分针是不是指着12了?(不是)不是指着12,那还是不是12时了?(不是)那想什么办法呢?时针和分针有什么区别呀? 生3:长短的区别。 生4:时针比较短,分针比较细。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 认识百分数 说课

《百分数的认识》说课稿 一、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第十一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百分数是在学生学过整数、小数、分数,特别是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分之几”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这一内容是学习百分数与分数,小数互化和用百分数知识解决问题的基础,是小学数学中重要的基础知识之一。百分数在学生生活社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大部分学生都直接或间接的接触过一些简单的百分数,对百分数有了一些零散的感性认识,所以在教学中我从学生实际入手,让学生在生活实例中感知并能正确地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真正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二、教学目标 新课标的要求是“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结合本节教材内容,根据学生的知识现状和年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使学生通过比较,体会引入百分数的必要性,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②掌握百分数的读、写法;知道百分数在实际生活、生产中应用非常广泛。 ③弄清分数与百分数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④会用百分数分析、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①经历探索百分数意义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比较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②让学生主动参与观察思考、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等活动,并学会与人合作。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激发学生求知欲,让学生在民主、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习,使学生能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②激发学生求知欲,并适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三、教学重点、难点。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百分数的意义和读法、写法 教学难点: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 四、教法 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通过认真分析教材,贯彻新课标的精神,并结合小学五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教学中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比例的认识》教学设计

《比例的认识》教学设计 灵城南李小学李侠 1、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第16页内容,练一练1-3题。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比例的知识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这部分知识是在学习了比的知识和除法、分数等基础上教学的。本节课内容是这个单元的第一节课,主要属于概念教学,是为以后解比例,讲解正、反比例做准备的。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不仅可以初步接触函数的思想,而且可以用来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具体的问题。 3、教学目标的确定: 依据小学“课程标准”的要求,遵循小学生的认识规律,以及教材的特点,我制定出本节教学目标如下: (1)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2)能根据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3)能根据比例的意义正确写出比例,知道比例有两种书写形式。 (4)练习有条理地说话。规范书写比例。感受数学的奥秘,培养数学兴趣。 4、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 教学难点:掌握组成比例的条件,能正确组成比例; 教学关键:会运用比例的意义检验两个是否能组成比例。 5、教具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流程 一、回忆旧知,谈话导入 1.课件出示教材16页上面的情境图。 师:五张不同的图片,哪两张图片像,哪两张图片不像? 学生仔细观察后回答。 师:请同学们联系比的知识,再想一想,怎样的两张图片像?怎样的两张图片不像呢?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个体汇报。 预设 生1:比相等的像,不相等的不像。如D和A两张图片长与长、宽与宽的比相等,12∶6=8∶4,所以D和A两张图片像。 生2:图片A长与宽的比是6∶4,图片B长与宽的比是3∶2,6∶4=3∶2,所以这两张图片也像。 2.引出问题,导入新课。

《认识比例尺》教学设计及反思

《认识比例尺》教学设计及反思 《认识比例尺》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中需要的比例尺。使学生认识比例尺 的意义,学会求一幅平面图的比例尺。 2.在操作、观察、思考、归纳等学习活动中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正确计算比例尺,了解比例尺在实际生活中的各种用途。使学生感 受数学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 认识比例尺的意义。 教学难点: 求一幅平面图的比例尺。 板书设计: 比例尺 (1)9.5厘米:95米=9.5:9500=1:1000 6厘米:60米=6:6000=1:1000 (2)19厘米:95米=19:9500=1:500 12厘米:60米=12:6000=1:500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教学过程: (包括导引新课、依标导学、异步训练、作业设计等)

一、生活原型再现 师:(出示孙楠同学的照片)你们认识他吗?他是谁? 生:孙楠。 师:怎么可能呢?照片上的人这么小,怎么会是他呢? 生:是缩小了…… 师:如果孙楠的眼睛不缩小,鼻子和嘴巴缩小了,那会怎么样? 生:不像他了,像丑八怪…… 师:那怎样才能像他呢? 生:都要缩小。 师:一起缩小,是吧。如果他的眼睛缩小100倍,鼻子和嘴巴缩小10倍,像他吗? 生:不像,要缩小相同的倍数。…… 二、创设情境,以疑激思 同学们都喜欢足球,踢足球要讲究战术,要研究战术需要设计足球场的平面图,下面我们就来当一回小小设计师,设计出足球场的平面图。 出示:足球场:长95米,宽60米。学生作图。 三、独立探究,合作交流。 1、通过学生讨论,引出学习要求。 (1)确定图上的长和宽的长度; (2)画出足球场的平面图; (3)写上图上的长和宽的长度; (4)分别写出图上长、宽与实际长、宽的比,并化简。

《认识钟表》第二课时(练习课).doc

《认识钟表》第二课时(练习课) 练习内容:认识时间的有关内容及练习十九。练习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较熟练地掌握认识整时的方法,进一步巩固钟表的读法和写法,能比较熟练地说出钟表上的时间,并能在钟面上拨出指定的时刻,正确、熟练地记录时刻。 2、在练习过程中用实物钟表亲自拨一拨,感受“快到”与“刚过”。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主探索的意识与能力以及积极的学习情感与态度。4、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与生活的联系,学会合理利用时间,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好习惯。练习重点:多层练习提高学生读、写时间的能力和速度。练习难点:仔细分辨的习惯。练习关键:加强拨钟的练习。教学方法:以实际训练形式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练习准备:学生自备学具钟面练习过程:1、情境引入。上课铃声一响,教师出示实物钟,定格在8:00师:(指着钟面上的时刻)现在是几时几分,这个时间我们开始上课!2、复习看整时的方法。师:你怎么知道钟面上表示的时间是8时整的呢?电子表示法如何表达?请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整时:中文表示法分针指向,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电子表示法表面上有2个点,点的左边是几,同时点右边是“00”,就是几时)。3、活动巩固谁来当小老师给大家出题?每次请一名学生用老师的钟面模型拨一个整时 时间,让全班同学来认。

二、师生拨钟、操作体验1、你认识这些时间吗?请连一连。(书上86页第1题)请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汇报。你能说说这些钟表的时间吗?2、你会写下列钟面时间吗?(书上86页第2题)大家准备好笔和纸,老师拨个时间,请你用两种方法表示出来。10:00 9:00 5:00等等,然后请几名同学到黑板上写出来,大家一起来订正,纠正时间写法上容易出现的错误。3、你会拨时间吗?(书上87页第7题)还是请学生继续来做小老师,每次请一名学生说一个时间,让大家在自己的钟面模型上拨出来,然后同座相互检查。三、走近生活、解决问题1、快乐的周末(书上86页第4题)(1)小明在周末干了什么事?先干什么?后干什么?谁能完整的说一说?几时他在干什么?如:8:00起床 10:00放风筝 11:00回家:00吃饭看书上86页第4题,连一连(2)小朋友你在周末休息时,要做许多事情,你是怎样安排时间的,几时你在干什么?小组内互相说一说。2、我们的学校生活在学校我们上课、下课、放学也有作息时间 (课件出示:学校作息时间表)从这张表中你可以看出什么呢?这张作息时间表反映了小朋友在学校一天的生活与学习,认识时间以后就要懂得遵守学校的作息时间,做个遵纪守时的好学生。四、层层深入、提高兴趣1、时间的简单计算(书上86页第3题)出示一个时间,过1小时是几时?怎么知道的。看书上的第3题,先看清钟面时间,再算算(也可以在钟面上数一数)过1小时是什么时间,写在横线上。2、看谁的眼力最棒

《百分数的认识》教学设计和反思

五年级数学《百分数的认识》教学设计与反思 南康市第五小学刘本香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教学主要内容 《百分数的认识》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第六单元的第一课时。这一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认识百分数,会正确读写百分数。在具体情境中,正确解释百分数的意义,了解百分数与分数的异同,体会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教材编写特点 百分数学生曾经在现实生活中有所接触,但没有一个完整的正确的认识。本课是在学生学过整数、小数特别是分数的意义和应用的基础上设计的。教材在设计上注重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的思想,以足球比赛中谁来罚点球这一具体情境导入,让学生通过比一比,算一算等多种形式与方法来感悟学习百分数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然后再以形式多样的习题来巩固学生的认知。教材遵循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引领学生逐步认识百分数。充分关注了学生学习兴趣与各种能力的培养。 3.教材内容的数学核心思想 由实际生活抽象出具体的数学问题,在尝试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与各种能力的形成情况,再将抽象的数学思想运用于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从而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会数学学习中的乐趣。 4.我的思考 教材中呈现的内容与我本节课想传授给学生的内容有一定的距离,在充分研读教材后,我对教材进行了再创造,放弃了教材中的二个情境,结合学生的实际设计了评选文艺节目的教学情境,从而引出百分数,体会引入百分数的必要性。而且本堂课我努力营造一个开放的课堂,让学生在课前搜集生活中的百分数,自主探索百分数的意义。学生对“百分数的意义”的理解在具体的实例中自主感悟和逐步抽象,在探讨选哪个节目参加公开汇演时,自然而然的明确了百分数的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