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招考教育心理学复习要点: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

更多公务员考试信息,请关注兴安盟人事考试信息网!

教育心理学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教育心理学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复习要点】 一、教师成长的历程 从一名新教师成长为一名合格教师需要经历一个过程,一个主动成长的教师在不同的成长阶段所关注的问题不同。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三个阶段。 1、关注生存阶段 这是教师成长的第一个阶段,集中表现为非常需要被认可和肯定。他们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最担心的问题是:“学生喜欢我吗?”“同事们如何看我?”“领导是否觉得我干得不错?”等等。所以有些新教师会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如何与学生搞好个人关系上。还有些新教师则可能想方设法控制学生。所有这些都是为了得到领导和同事的关注和认可,表现出新教师的成就欲望很强。 2、关注情境阶段 当教师感到自己完全能够生存(站稳了脚跟)时,便把关注的焦点投向了提高学生的成绩即进入了关注情境阶段。在此阶段教师关心的是如何上好每一堂课的问题,而且总是关心如班级的凝聚力、时间的压力和备课材料是否充分等与教学情境有关的问题。传统教学评价也集中关注这一阶段。一般来说,老教师比新教师更关注此阶段。 3、关注学生阶段 当教师顺利地适应了前两个阶段后,就会锁定下一个目标—关注学生。教师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不同的社会性需要,即应该怎样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教学材料和方式。我们认为,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长、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教师成长与发展的途径 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通过师范教育培养新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补充,另一方面是通过实践训练提高在职教师。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对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进行观摩和分析是培养和训练新教师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也是目前中小学非常常见的方法。 2、开展微格教学 微格教学指以少数的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5~20分钟),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同时可以把这种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课后再进行分析。这是训练新教师有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

2015教育心理学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

2015教育心理学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复习要点】 一、有效的说服 教师经常应用言语来说服学生改变态度,在说服的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提供某些证据或信息,以支持或改变学生的态度。 1、呈现证据注意点 对于理解能力有限的低年级学生,教师最好只提供正面论据,对于理解能力较强的高年级学生,教师可以考虑提供正反两方面的论据。当学生没有相反的观点时,教师应只呈现正面观点,不宜提出反面观点,当学生原本就有反面观点时,教师应该主动呈现两方面观点。当说服的任务是解决当务之急的问题时,应只提出正面观点;当说服的任务是培养学生长期稳定的态度时,应提出正反两方面的材料。 2、说服注意点 教师的说服不仅要以理服人,还要以情动人。一般而言,说服开始时,富于情感色彩的说服内容容易引起兴趣,然后再用充分的材料进行说理论证,这样比较容易产生稳定的、长期的说服效果。教师进行说服时,还应考虑学生原有的态度。教师应该以学生原有的态度为基础,逐步提高要求。 二、树立良好的榜样 1、班杜拉的社会学习品德理论 社会学习主要指人如何在社会环境中进行学习。班杜拉认为在社会学习过程中,人不是消极地接受外在刺激,而是经过一系列的主动加工过程,对外在刺激进行选择、组织,并以此调节自己的行为。儿童品德的发展既依赖于儿童的内部条件,也同强化、榜样在学习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有关。 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中替代强化或替代惩罚是非常重要的。 2、呈现榜样注意点 由于榜样在观察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所以在给学生呈现榜样时,应考虑到榜样的年龄、性别、兴趣爱好、社会背景等特点,以尽量与学生相似,这样可以使学生产生可接近感。另外,教师还要给学生呈现受人尊敬、地位较高、能力较强且具有吸引力的榜样,这样的榜样具有感染力和可信性,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3、榜样行为示范的方式 榜样行为的示范有多种方式,既可以通过直接的行为表现来示范,也可以通过言语讲解来描述某种行为方式;既可以是身边真人真事现身说法的示范,也可以借助各种传播媒介象征性地示范。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和充分利用恰当的示范方式。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态度是实质 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1.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 2.态度不同于能力,虽然二者都是内部倾向。 3.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不是天生的。 态度的结构 1.态度的认知充成分 2.态度的情感成分 3.态度的行为成分 态度的认知成分:指个体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 态度的情感成分: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态度的核心成分。态度的行为成分:指准备对某对象作出某种反应的意向或意图。 品德是实质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1.品德反映了人的社会特性。 2.品德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3.品德是认知与行为的统一。 品德的心理结构 1.道德认识 2.道德情感 3.道德行为 道德情感:1.直觉的道德情感 2.想像的道德情感。 3.伦理的道德情感。 态度与品德的关系 1.二者所涉及的范围不同。 2.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 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1.自我中心阶段,2-5岁 2.权威阶段,6-8岁 3.可逆性阶段,8-10岁 4.公正阶段,10-12岁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三水平六阶段 前习俗水平 习俗水平 后习俗水平 1.惩罚服从取向阶段 2.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3.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4.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5.社会契约取向阶段 6.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9岁以下儿童处于前习俗道德水平,青年人处于习俗水平,20岁以后处于后习俗水平。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1.逐步形成和谐的道德认识能力 2.道德言行从比较协调到逐步分化 3.明显地表现出自觉纪律的形成 关键年龄在9岁。 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 1.依从 2.认同 3.内化 影响态度和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 1.外部条件 2.内部条件 外部条件 1.家庭教养方式 2.社会风气 3.同伴群体 内部条件 1.认知失调 2.态度定势 3.道德认识水平 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 1.有效的说服 2.树立良好的榜样 3.利用群体约定 4.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教师的说服不仅要以理服人,还要以情动人。

《教育心理学——献给教师的书》

读《教育心理学——献给教师的书》有感(一) 最近一直想再读《教育学》、《心理学》,以促进我专业的继续发展。所以当拿到《教育心理学》这本书后,便细细研读起来。全书分别从学生,学习,教学三方面分析,深刻的分析了学生的学习心理,教师的教学心理。作者也是通过一系列的理论和实例的结合帮助读者很好的学习教育心理学。也做到了理论介绍与教学实践的统一,原理阐述的抽象和通俗的统一,使读者真正做到了学会学习和学以致用的统一。 阅读这本书,应该引发我们的一些思考:我是否真的了解学生的内在思维过程呢?我是否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来进行教学呢?如何发挥教师的作用,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呢?如何借助家长和学生伙伴的力量,帮助那些有各种各样心理问题的学生呢?教学中,我是否扎扎实实地制定过教学计划?我是否想法设法去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我是否真的做到了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中心?……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的工作中,真可谓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书中很多有效可行的方法和策略非常清晰地展示,给我提供了活生生的范例,培养了活学活用能力,更锻炼了我的迁移能力。例如,我从中了解了教师对于学生的期望对学生的学习动机不仅有积极因素,甚至有消极效应;学到了我们如何去避免教师期望的消极因素:

慎用测验、学生档案和其他教师这些渠道的信息;灵活采用分组策略;确保所有学生得到挑战;课堂讨论中对后进生的反应尤其要慎重;在评价和纪律措施方面一视同仁;告诉所有学生你相信他们都能学会;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任务中;控制自己的非言语行为。还有,针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我们可以选用以下方法帮助他们进行有效的学习:一、集中注意力,将其置身在安静的教室中,分发书面材料时强调相关的刺激而消除或淡化其他无关的刺激,进行口头教学时要强调重要的信息而避免不必要的闲扯。二、指导式教学,强调掌握特定领域内学业技能,而非强调改善基本的知觉过程。三、教授策略,教师可经常在各种环境下使用策略训练,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教学。 随着阅读的增加,感受越来越多;随着感受越来越多,自己变得越来越渺小。教育心理学给我们这些一线教师提供进行科学研究的思路和研究方法,使我们不仅能够理解、应用某些基本的原理和方法,而且还可以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创造性的研究,去验证这些原理并解决特定的问题。但愿因阅读《教育心理学》而加速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依托教学实践实现语文教学的高效。 读《教育心理学——献给教师的书》有感(二) 教育心理学的产生,就是心理学与教育结合并逐渐形成一个独立分支的历史过程。教育心理学更注重解决教育实践领域内各种具体的心理学的问题,它拥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课题,那就是如何学、如何教以及学和教之间的相互作用。教育心理学研究内容主要有“学生与学

培养孩子的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培养孩子的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从细微处入手 ——培养合格孩子做合格家长 xxxx 孩子既是父母的希望,也是父母的骄傲,承载着父母太多的希望和梦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每一个父母的良好愿望。同时,从孩子出生到成人,也开始了为人父母的漫漫教子之路。孩子首先接受的教育是父母的教育。正如人们所说: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可见,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事实上,家庭教育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传统教育学派的赫尔巴特认为: 道德教育是教育最根本最首要的任务,一切教育都应围绕对受教育者进行道德教育——培养完善的人进行。 而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在儿童良好习惯的培养中,父母应该成为儿童行为习惯的导师。这给我们教育孩子以很多的启示,因此,在培养孩子的问题上,作为家长,对孩子的成长,我们是在扎扎实实推行素质教育,除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外,我们也很注重培养孩子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在小学阶段,我们特别重视对孩子进行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培养。 事实上,目前,孩子的成长让人满意: 是学校的文明学生和特长生、是永川市“十佳思想品德优秀个人”获得者,是重庆市四星级雏鹰奖章获得者。 而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我认为大人的言传身教,以身示范作用就显得非常的关键。下面就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一些做法摘录如下: 一、教孩子说话算数,信守诺言。在对孩子进行道德品质的培养方面,我们要求孩子要做到:

说话诚实,讲信用;在当今市场经济主导下的社会,事实上就是“契约社会”,“人无信不立”,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我们要求孩子对人诚实,重信守诺。既是对孩子进行品格培养,也是为孩子进入社会做准备。为此,我们与孩子约定: 如果他做了错事隐瞒不报或说了谎话,我们将视情节轻重取消他一周或一个月的自由安排时间,如果他主动告诉大人,我们对他所犯的错误不进行追究。作为家长,我们与孩子如此约定基于两个原因: 一是允许孩子犯错误,孩子犯错并不可怕,孩子是在不断犯错误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二是孩子犯了什么错,作为大人 一定要知道,这有利于帮助孩子改正错误。而且我们家长也做到说话算数。 记得孩子在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回家说要买资料,结果将钱拿去买了动画游戏卡,后来,我提出看看他买的资料,事情自然就露了馅,没话说,作为他说谎所付出的代价是: 卡片全部没收,所花销的钱在他的零花钱中一一扣除,接连两周他的自由活动时间就交由我给他安排了。另一次,是学校课间休息,他在教室和走廊上和同学打闹,把自己的手也擦破了皮,还被罚扫了地。晚上回家吃饭的时候他主动谈了被罚扫地的原因,我们听后,给他指出在教室和走廊上追玩打闹的弊端: 既影响他人,又有严重的安全隐患。我们信守承诺,只是提醒他今后玩耍时要注意选择场地和时间,并未对他再进行惩罚。之后、我们一直信守相互之间的约定,孩子与大人之间的交流非常平等,孩子对大人没有畏惧心理,将发生的事情可以坦然地告诉家长,到现在,孩子在学校的大小事情都愿回家对我们说,这有利于我们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更有利于家长对孩子实施家庭教育。事实上,在日积月累中,孩子诚实守信的品格自自然然的就形成了。 二、在培养孩子行为习惯方面,要从细小的事情或偶然事件入手。特别是不好的行为第一次出现的时候,更不能轻易放过,否则会错失教育良机。记得

教师教育心理学重点(1)

教师教育心理学重点 1、刺激物特点对无意注意得影响: (1)刺激物得强度。刺激物得强度就是引起无意注意得重要原因。无意注意基本上服从于刺激得强度法则。 (2)刺激物之间得对比关系。刺激物在强度、形状、大小、颜色与持续时间等方面与其她刺激物存在显著差别时会引起人们得无意注意. (3)刺激物得活动与变化。活动得、变化得刺激物比不活动、无变化得刺激物更容易引起人们得注意。 (4)刺激物得新异性。新异得事物很容易成为注意得对象.事物相对得新异性更能引起人们得注意. 2、注意得范围也称注意得广度,就是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观察到得对象数量。 3、注意范围得影响因素: (1)知觉对象得特点。 (2)知觉者得知识经验与知觉者得活动任务。 4、注意得稳定性就是指注意保持在某一对象或某一活动上得时间得久暂特性。一般用某一时间范围内工作效率得变化来表示。 5、影响注意稳定性得因素: (1)注意对象得特点。在一定范围内,注意得稳定性程度就是随注意对象得复杂性得增加而提高得。 (2)人得主观状态.人对所从事活动得意义理解得比较深刻,具有积极得态度与浓厚得兴趣,并进行积极地思维活动,注意就容易稳定。 6、注意得分配就是指人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得对象与活动得特性. 7、注意分配得条件: (1)同时进行得几种活动之间得关系。 (2)熟悉程度与自动化程度。 8、注意得转移就是指人有意识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或从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上. 9、影响注意转移得因素: (1)原来注意得强度。原来注意得强度越大,注意得转移就越困难。 (2)新得注意对象得特点。新得注意对象越符合人得需要与兴趣,注意得转移越迅速。 (3)注意得转移与神经过程得灵活性有关.一般来说,神经过程灵活性大得人,能顺利地实现注意力得转移. (4)个体意志力得强弱。 10、知觉得基本特性: (1)知觉得整体性:就是指人在过去经验得基础上,把由多种属性构成得事物知觉为一个统一得整体得特性。 (2)知觉得选择性:就是指在许多知觉对象中,根据当前需要有选择地把其中一部分作为知觉得对象,以产生清晰得知觉。 (3)知觉得理解性:就是指在知觉当前事物得时候,人们总就是借助于已有知识经验对当前知觉对象得意义作出解释,并用词汇把它表示出来。

如何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如何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道德品质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个人思想和行为中的 体现。然而毫无疑问的,当今社会正处在一个空前快速的经济发展阶段,而与快速发展的经济所不匹配的道德修养滑坡也慢慢体现出来,前国务院总理、党组书记温家宝就曾经在其就职期间的一次讲话中直指“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并由此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即使至今依旧有层出不穷的“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彩色馒头”等恶性食品安全事件;“姜你军”,“蒜你狠”,“豆你玩”等恶性囤积居奇以获暴利事件;而“小悦悦”,“跌倒老人扶不起”,“捞尸人挟尸要价”等恶性道德事件更是屡屡挑战社会道德伦理,甚至可以说是毫无道德底线可言。 当今社会道德显现出异常脆弱的一面,正因如此,对当代大学生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也变得尤为重要。青年大学生正处在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虽然在这个时期的大学生无论是思想、道德还是心理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总体而言,青年大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并不够丰富,思想也不够成熟。他们可能会存在对将来的迷惘,一方面具有强烈的成才希望,另一方面又缺乏与之相匹的勤奋刻苦、勇攀高峰以及耐得住寂寞的决心和恒心。这就需要通过学校和前辈的引导下,不断学习,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实现自我修正、自我调节、完善自己。 就高校方面而言,思想道德修养课的设立是必不可少的,这无论

是对于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思想认知水平,还是帮助大学生分辨是非,获得对真、善、美的心灵启迪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当今中国社会正处在社会主义引入市场经济进行发展的阶段,在此阶段,西方文明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但西方资本主义腐朽道德思想中存在的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也不可抵制的传入中国,并且由于现代媒体传播技术的加强,使得这种腐朽错误的思想能够通过多种途径包括书刊、影视、电子游戏、电脑软件等精神文化产品中对中国社会的思想和文化渗透,学生更是最为直接的“受污染者”。09年9月一日,有记者采访刚入学的广州小学学生,广州小学的入学年龄是6岁,有一个6岁的孩子说长大要做贪官,而其原因是贪官可以有很多东西,该段视屏引来很多关注,6岁儿童都受到这样思想的污染,很难想象青年大学生沾染这种物质主义的可能性,更难想象持有这种思想的人在社会普及会为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就我国的传统道德品质修养而言,毫无疑问的,我国的传统道德修养是符合社会进步的道德准绳。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无论在儒家还是道家学说中都得到了良好的体现。传统道德修养的传承来看,古人把为人处事的经验和教训,总结为人处事的准则,流传并且教育后代,产生一种通用的准则来规范自己,衡量别人,而这种准则则慢慢形成了后世的传统道德标准。这种确定下来的标准,绝大多数都是符合现在社会的要求的,甚至就现代人而言是非常空缺的。提高新青年的思想道德修养,就必须接受、传承这些教育。明白这些道理,不是把他们当作封建残留的腐朽文化而予以摒弃。

教师教育心理学

四川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问题解决的过程包括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验证假设。 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倾向性。 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无论是对人还是对事,各种态度都是通过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或改变的。 品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 服从是指在权威的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 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 所谓心理健康,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心理评估,指依据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 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的过程。 习惯上,人们用心理困扰、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分别指称严重程度由低到高的几类心理健康问题。 焦虑症是一种与客观威胁不相适合的焦虑反应为特征的神经症。 抑郁症是以持久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 人格障碍是长期固定的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由一些不成熟的不适当的压力应对或问题解决方式所构成 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12.1) 教学目标是评价教学结果的最客观和可靠的标准,教学结果的测量必须针对教学目标。 如果教学目标侧重知识或结果,则宜于选择接受学习),与之相应的教学策略是讲授教学。 上课开始时,教师明确告诉学生学习目标,将有助于引导学生的集中注意课中的重要信息,对所教内容产生预期。 对所学知识材料的记忆,包括具体事实、方法、过程、概念和原理的回忆。 更多阅读资料欢迎访问中国教师考试网 知识领会过程中的转换,即指用自己的话或用不同于原先表达方式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思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要点第十二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及其培养重点试题解析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要点第十二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及其培养重点试题解析 [日期:2008-12-25] 来源:云南培训认证网作者: [字体:大中小] 一、选择题 1.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 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行为成分 D.能力成分2.( )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 A.能力 B.道德 C.态度 D.情绪 3.下列哪种成分不是品德的心理结构( )。 A.道德认知 B.道德观念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 4.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 )。 A.道德认知 B.道德观念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

8.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 A.与他人基本相同 B.与大家保持一致 C.被他人认可 D.与他人相接近 9.与遵从相比,认同更深人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 )。 A.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 B.积极性 C.适应性和社会性 D.内化性和意志性 10.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第二阶段是( )。 A.遵从 B.接受 C.认同 D.内化 文章来源于云南培训认证网15863c.在柯尔伯格的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中,服从与惩罚取向阶段属于( )。

A.习俗水平 B.前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权威水平 12.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外部条件,不包括( )。 A.家庭教养方式 B.道德认知 C.社会风气 D.同伴群体 13.在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过程中,对榜样的模仿属于哪个阶段?( ) A.依从 B.认同 C.同化 D.内化 14.清楚地意识到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的情感体验称为( )。 A.直觉的道德情感 B.想像的道德情感 C.伦理的道德情感 D.形象的道德情感 18.根据柯尔伯格的观点道德推理的最高阶段是( )。

教育心理学第六章_态度与品德

第六章、态度与品德的养成 1)如何理解态度与品德,他们各自有什么样的结构? 一、态度的实质与结构: 1、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理解: (1)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如某教师虽然对调皮的学生有排斥、回避的行为,便并不一定转化为外在的行为); (2)态度不同于能力,虽然二者都是内部倾向。如爱护公物的行为不是由能力决定的,则是由态度决定的。 (3)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不是天生的。 2、态度的结构: 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一般情况下,上述三种成分是一致的,但有时也可能不一致。 二、品德的实质和结构: 1、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2、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核心部分)、道德情感(直觉的、想象的、伦理的)、道德行为三个方面。 2)态度VS. 品德的关系是怎样的? 二者实质相同,结构也是一致的,都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构成的(可加定义)。 区别: (1)涉及的范围不同:态度涉及的范围较大,其中只有涉及道德规范的稳定的态度才能称为品德。比如我们常说某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但这并不等于他品德不良。 (2)价值的内化程序不同。态度的内化水平由低到高:接受、反应、评价、组织、性格化。其中只有价值观念经过组织且已成为个人性格的一部分时的稳定态度才能被称为品德。 总之,二者有一定的区别,但又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属于同质的问题,所以不作严格区分。 3)简述品德VS. 道德的关系 品德与道德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1、道德的特征: (1)道德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是一定社会为了调整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产生的行为规范或准则的总和。 (2)道德的社会共同性。主要表现:①适应全社会各个成员都必须遵循的简单的共同生活准则。②同一社会中各个阶级间所共有的道德准则或道德观念习俗。 (3)道德的阶级性 (4)道德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 2、品德的特征: (1)形成的后天性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从众行为的原因之一是( )。 A.行为参照 B.省力 C.服从 D.强迫 2.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称为( )。 A.态度的认知 B.态度的评价 C.态度的情感 D.态度的意向 3.爱国主义情感属于( )的道德情感。 A.直觉的 B.想像的 C.行为的 D.伦理的 A.与他人基本相同 B.与大家保持一致 C.被他人认可 D.与他人相接近 7.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 )。 A.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 B.积极性 C.适应性和社会性 D.内化性和意志性 8.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 )。 A.知识经验 B.观念和信念 C.道德认识 D.道德观 9.心理学家研究认为,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 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行为倾向成分 D.认知与情感成分 10.以下道德情感对儿童和青少年尤为重要的一项是( )。 A.事业感 B.自尊感 C.集体主义情感 D.义务感 11.关于态度与品德的关系,说法错误的一项( )。 A.二者涉及范围不同

B.二者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 C.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D.二者的结构不同 12.( )对儿童的道德判断进行系统研究认为儿童道德发展包括两阶段,道德教育目标是使儿童达到自律道德。 A.班杜拉 B.柯尔伯格 C.加涅 D.皮亚杰 13.采用两难故事法研究道德发展阶段的心理学家是( )。 A.柯尔伯格 B.皮亚杰 C.斯金纳 D.巴甫洛夫 C.想象性道德情感体验 D.伦理性道德情感体验 17.有些学生虽然知道道德规范,也愿意遵守,但却受个人欲望的支配,不能抗拒诱惑因素,结果干出了违反道德规范的事。其主要原因是这些学生( )。 A.缺乏正确的道德认识 B.缺乏良好的情感 C.道德意志薄弱 D.没有掌握正确的道德行为方式 18.“亲其师、信其道”,主要表明了( )的作用。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动机 D.道德意志 19.一个集体中多数的道德情感可以形成道德气氛,成为一种心理环境,对生活在其中的人起潜移默化的作用,这主要表明道德情感的( )功能。 A.选择功能 B.鉴别功能 C.动力功能 D.陶冶功能 20.高中生的伦理道德的发展具有( )。 A.分化性 B.半成熟性 C.成熟性 D.动荡性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不答、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影响个体从众的因素主要有( )。 A.群体个数 B.群体凝聚力和群体吸引力 C.成员在群体中的地位 D.人的心理特点

大学生如何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大学生如何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摘要: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大学生需做到自知、自省、自律。大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固然重要,但客观因素亦不可忽略。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绝非一朝一夕之事,而在于长远。 关键词:自知、自省、自律、社会的影响 当今社会,国家间的联系愈加密切,国际竞争的实质就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沟通社会与校园的生力军,更是民族之希望,国家之未来。正如梁启超先生所说,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大学生作为即将迈入社会的群体,更应完善自身品质。 自古即有“未成才,先成人”之说,有德者纵不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但其言行仍足以成为世人楷模。一如《五人墓碑记》中的五位壮士,虽身为市井之人,但所作所为却能屈豪杰之流,不正是如此?相反,纵使腹有经世之才,倘若心中善恶、是非不分,又于社会有何益?林森浩、马加爵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要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必先对自己有合理且客观的认识。倘若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明确自身的定位,又谈何完善自己的不足?举例来说,人们常强调凡事有度,而这个度在哪里,便是取决于个体。同一件事,可能一人做显出自信,而另一人做便让人觉得他(她)自负。自卑、自信、自负之间的度,需得我们自己去体会。孔子云: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自身若不求上进,即便武侯再世,也扶不起自甘堕落的阿斗。进入大学,辅导员老师与我们一再强调的便是“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不以莫大的毅力去自律,又怎能汲取充足的养分?是以,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大学生需做到自知、自省、自律。 大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固然重要,但客观因素亦不可忽略。人生活在社会中,必然具有社会属性,自然而然地也就会受到社会的影响。价值观的形成必然受到外界因素的引导,这些因素对人的影响或好或坏,也就造成了人们不同的价值观。正所谓“性相近,习相远”即使如此。初生的婴孩不过是一张白纸,对他灌输什么样的思想,他就很可能会成长为什么样的人。即便是恶人悔改,善人为恶也多是因为社会因素的刺激,才会生出如此变化。当代大学生中,出现的拜金主义,实用主义等等不良思想大多即是受到社会的影响。 由此可见,大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不仅需要个人的努力,更需要正确积极的引导。举例来说,社会方面可以做出如下努力: 首先,学校方面。加强在校大学生思想教育,开设课程;参观红色教育基地;鼓励大学生了解历史,感受历史等。 其次,政府方面,确定政策,保证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得以落实;同时,大力防范西方国家对我国的思想渗透,打造一个安全的网络环境,避免处于价值观形成期的大学生受到过多不良因素的误导。 最后,社会方面,形成良好的道德风气,培养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不是特定的人、特定的部门所完全承担的责任。更需要每个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体的努力,努力做好示范作用,传播人世间的真善美。 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绝非一朝一夕之事,而在于长远。然,士不可以不弘毅,为国,为家,为己。

如何培养大学生良好态度和品德

如何培养大学生良好态度和品德 河套大学土木工程系王霞 大学生们在追求成才的过程中往往忽视自己品德的完善。殊不知品德乃每个人安身立命之本。试想,如果一个大学生品德败坏,即使他才华出众,又有哪个单位能录用他呢?所以品德修养实在是大学生成才诸因素之首,而树立优良道德风尚无疑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 那么,应当如何对大学生进行品德培养呢?众所周知,品德培养方法包括道德教育与道德修养。道德教育是社会对个人的品德培养,是社会将外在的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人的内在品德,从而使人们自觉遵守道德规范的方法。社会对个人品德的培养,说到底,也就是人们相互间的品德培养,是他人对自己和自己对他人的品德培养。因此,道德教育是品德培养的外在方法,外在因素。反之,道德修养是个人的自我品德培养,是自己对自己的品德培养,是个人将社会道德规范转化为自己内在品德从而自觉遵守道德规范的方法。因此,道德修养是品德培养的内在方法,内在因素。针对大学生而言,道德教育可以分为言教、奖惩、身教、榜样四种方法;道德修养可以分为学习、立志、躬行、自省四种方法。 因为道德认识是品德的指导因素、首要成分,所以大学道德教育的首要方法是言教。 言教。所谓言教是指教育者主要通过语言向受教育者传授道德知识的道德教育方法。言教的目的一方面主要是为了使大学生正确认识

人际行为事实如何和社会创造道德的目的以及人际行为应该如何,从而使他们懂得什么行为是道德的,什么行为是不道德的,知道为什么应该做一个合乎道德的人;另一方面主要是为了使大学生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行为是否道德;最终使他们树立道德信念。学校可通过讲授有关道德方面的课程进行言教,教师可通过撰写论文、著书立说等方式进行言教。由此看来,言教是提高道德认识的道德教育方法,是品德形成和教育的前提与指导。然而,真正讲来,言教只能使大学生知道为什么应该做一个合乎道德的人,而不能使他们想做、愿做、欲做一个合乎道德的人。 奖惩。奖惩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道德的行为给以奖励、不道德行为给以惩罚的教育方法。它可以分为物质奖惩、社会奖惩、精神奖惩。奖惩的作用,在于使大学生看到:他遵守道德、受道德限制,可得到更大快乐——长远的、恒久的、真正的快乐,于是大学生们便会产生遵守道德的需要、欲望、愿望。所以,奖惩是使道德由社会外在规范成为学生自身内在需要、欲望、愿望的教育方法,是培养学生的道德需要、道德欲望、道德愿望的教育方法,是陶冶学生道德感情的教育方法。不过,奖惩只能使大学生愿做一个合乎道德的人,而不能保证他实行道德、实际成为一个合乎道德的人。保证大学生实行道德,从而实际成为一个合乎道德的人的教育方法是身教。 身教。身教是教育者通过自己躬行道德而使受教育者实行道德的道德教育方法。在大学,引导学生实行道德应主要通过身教达到。因为“正人先正己”,“己不正焉能正人?”高校如果不仅对学生实行言

教师考编《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基本内涵 研究对象&内容: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同时又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交叉学科。学习心理是教育心理学的核心。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具体来说包括: a.帮助教师准确的了解问题; b.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c.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 d.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教育研究。 第二节发展 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世界上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书是1877年出版的卡普捷列夫的《教育心理学》。 1903年,桑代克出版《教育心理学》该书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教育心理学由此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桑代克也因此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 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三、成熟时期:学科体系基本形成(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末) 四、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第三节研究方法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要遵循客观性、系统性、教育性、理论联系实际等原则,常用的研究方法有以下几种: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个案法、教育经验总结法。 第二章心理发展及个别差异 第一节心理发展概述 一、个体心理发展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一)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简答题 1. 连续性与阶段性。 2. 定向性与顺序性。 3. 不平衡性。关键期: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劳伦兹首先提 出了关键期的概念) 4. 差异性。 (二)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填空题 1.童年期。 2.少年期。也被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填空题 3.青年初期。 二、心理发展的理论 ★(一)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 瑞士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的知识来源于动作,动作是感知的源泉和思维的基础。

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培养良好品质(上党课)1

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培养良好道德品质 基本内容(五个方面) 一、道德的实质和作用 (一)道德的定义 道德是做人的规矩。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决定的,以善恶标准评价的,依靠人们内心信念、社会舆论和传统习惯维系的,调整个人与个人之间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原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二)道德的特点 第一、道德规范是一种非制度化的规范。它是处于同一社会或同一生活环境的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过程中逐渐积累形成的要求、秩序、准则和信念,它表现在人们的视听言行之上,深藏于习性品格和意向之中。 第二、道德的调节手段是非强制性的,主要借助于传统习惯、教育宣传、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来实现。 第三、道德是自律和内化的规范。道德的要求、戒律、规则等只有在人们真心诚意地接受,并转化为人的情感、意志、良心和信念时,才能得到实施。 第四、道德调节是以必要的个人利益的节制和牺牲为前提的。如果只中从追求某种个人的利益出发,以贪图报偿为前提去实施道德规范就谈不上什么道德价值。 (三)道德的作用 道德的社会作用是通过认识、教育、调节和稳定社会秩序等社会职能来实现的。其主要表现为:

第一、促进社会发展。道德对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对经济(物质的生产、买卖、分配、消费)关系的重大作用来实现的。 第二、稳定社会秩序。道德是从道义上论证产生它的经济基础的合理性和正义性,使社会形成一个共同的思想观念、基本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评价标准,成为大多数社会成员行为自律的准绳,从而在社会成员同心同德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局面的安定团结和社会秩序的稳定。 第三、协调人际关系。道德作为调节人们行为的一种社会规范,它通过教育、示范、激励、指导、沟通和社会舆论评价,为人们提供“应当”和“不应当”的模式与标准,以此来规范、约束、协调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和交往中的行为,调节人们的行为目标,使人们化解矛盾,相互理解,幸福团结。 第四、完善自我人格。人们的思想道德是后天形成的,主要来自社会、环境的影响。道德为人们人格的发展提供了真、善、美的标准,使人们的人格发展有了努力的方向和内心的信念,对消除人格的内在冲突有重要意义。特别是领导者的思想道德品质、个人素质,在被教育者品德形成的过程中,起着定向、激励、调节和感化的心理功能。(看一个人的品德,基本上知道这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所处的环境以及自身修炼的大体情况) 二、弘扬优良道德传统 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第一,强调整体主义精神与为社会、民族、国家的爱国主义思想。中华民族历来就有一种对整体,即对国家、民族、社会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忧患意识,重视国家、民族和社会的利益,强调为整体而献身的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教育心理学练习试题-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一.单选题 1.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行为成分 D.能力成分 2.()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 A.能力 B.道德 C.态度 D.情绪 3.下列哪种成分不是品德的心理结构?() A.道德认知 B.道德观念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 4.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 A.道德认知 B.道德观念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 5.皮亚杰认为形成儿童道德的他律道德在()。 A.0—5岁 B.6—8岁 C.8—10岁 D.10—12岁 6.爱国主义情感属于()的道德情感。 A.直觉的 B.想象的 C.行为的 D.伦理的 7.一个人的对人、对己、对事、对物的态度是()。 A.与生俱来的 B.在先天因素基础上形成的 C.是实践锻炼的结果 D.通过学习形成的 8.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A.与他人基本相同 B.与大家保持一致 C.被他人认可 D.内化性和意志性 9.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 A.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 B.积极性 C.适应性和社会性 D.内化性和意志性 10.道德品质的基础是()。 A.道德认知 B.道德信念 C.道德意志 D.道德情感 11.()是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 A.态度的评价 B.态度的认知 C.态度的意向 D.态度的情感 12.准备对某对象做出某种反应的意向或意图为态度的()。 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行为成分 D.评价成分 13.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称之为()。 A.认同 B.模仿 C.从众 D.内化 1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所表现的当个体出现了与自己的价值标准相反的行动时,会感到内疚、不安的态度与品德的形成阶段是()。 A.依从 B.认同 C.内化 D.参与 15.态度改变和品德形成的阶段可分为()。 A.依从、认同和内化 B.依从和认同 C.逆反、认同和内化D认同和内化 16.衡量品德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志是()。 A.道德意志 B.道德行为 C.道德信念 D.道德情感 17.人们在具有了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的条件下,是否会产生相应的道德行为,主要取决于其()。 A.道德信念 B.道德动机 C.道德意志 D.道德知识 18.从整体发展来看,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时期大致在()。

2019年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辅导: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

2019年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辅导:良好态度与 品德的培养 培养学生良好的态度和品德的方法包括:说服、榜样示范、群体约定、价值辨析、奖励与惩罚等。 一、有效的说服 教师经常应用言语来说服学生改变态度,在说服的过程中,教师要向 学生提供某些证据或信息,以支持或改变学生的态度。 (一)表现证据注意点 对于理解水平有限的低年级学生,教师只提供正面论据,对于理解水 平较强的高年级学生,教师能够考虑提供正反两方面的论据。当学生 没有相反的观点时,教师应只表现正面观点,不宜提出反面观点,当 学生原本就有反面观点时,教师应该主动表现两方面观点。当说服的 任务是解决当务之急的问题时,应只提出正面观点;当说服的任务是培 养学生长期稳定的态度时,应提出正反两方面的材料。 (二)说服注意点 教师的说服不但要以理服人,还要以情动人。一般来说,说服开始时,富于情感色彩的说服内容容易引起兴趣,然后再用充分的材料实行说 理论证,这样比较容易产生稳定的、长期的说服效果。教师实行说服时,还应考虑学生原有的态度。教师应该以学生原有的态度为基础, 逐步提升要求。 二、树立良好的榜样 (一)班杜拉的社会学习品德理论 社会学习主要指人如何在社会环境中实行学习。班杜拉认为在社会学 习过程中,人不是消极地接受外在刺激,而是经过一系列的主动加工

过程,对外在刺激实行选择、组织,并以此调节自己的行为。儿童品 德的发展既依赖于儿童的内部条件,也同强化、榜样在学习过程中所 起的作用相关。① 在班杜拉看来,社会学习主要不是直接强化的操作学习,而是替代强 化的观察学习。他认为,儿童的学习不必事事经过直接反应,亲自体 验强化,而只需要通过 观察他人在相同社会环境中的行为,从而实行体验学习。观察学习是 社会学习的一种最重要的形式,它是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的行为及其 结果发生的替代性学习。观察学习中,观察的对象称为榜样或者示范者,学习的主体称为观察者。这种学习过程并非直截了当完成的,相 反要经过注意榜样的行为特征、在头脑中组织和编码所观察到的信息、以适当的方式再现出所观察到的行为方式、对这种行为方式实行各种 形式的强化等过程来实现。其中强化不但包括外部强化,还包括自我 强化和替代强化。替代强化即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如同自己 也受到强化一样,是一种间接的强化方式。 班杜拉的实验表明,榜样在观察学习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榜 样的特点、示范的形式以及榜样所示范行为的性质和后果都会影响到 观察学习的效果。班杜拉在一个经典实验研究中,将3~6岁儿童分成 三组,先让他们观看一个成年男子(即榜样)对大小如成人一样的充气 玩偶实行攻击,如大声吼叫或拳打脚踢,然后让第一组儿童看到“榜样”攻击玩偶后受到另一成人的表扬和奖励;让第二组儿童看到“榜样”攻击玩偶后受到另一成人的惩罚;而第三组儿童则只看到“榜样”攻击 玩偶。之后,把这三组儿童一个个单独领进一个房间里,房间里放着 各种玩具,其中包括玩偶。对儿童的行为观察表明,第一组儿童产生 较多的攻击性行为,第二组则比第一组显示更少的攻击性行为。实际上,三组儿童都学会了攻击行为,但因为不同的替代强化或替代惩罚,使他们在一定的情境中表现或不表现出与榜样相似的行为。班杜拉认 为观察学习中替代强化或替代惩罚是非常重要的。 (二)表现榜样注意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