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微循环保健方法

改善微循环保健方法
改善微循环保健方法

改善微循环的方法

核心提示:改善微循环对人体的好处有哪些?怎样才能改善微循环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做些什么?

人体单纯靠心脏的收缩力量不能将血液直接灌注到人体各

器官的组织细胞,必须靠微循环将血液进行第二次调节、第二次灌注,所以在医学上把微循环比喻为人体的“第二心脏”。

微循环的功能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物质交换的场所。二是调节血流和血量。微循环的血管数量极多、容量很大。改变这个血库的容血量,就可以调节全身的循环血量和静脉的回心血量。

如果微循环的血管变形,血管中堵塞不通,就会造成器官组织的细胞缺血及缺氧性细胞坏死、病变等,发生微循环障碍,使人体产生多种不适感,严重的可导致疾病。衡量人体微循环系统是否正常的方法,除了观察下面介绍的五个信号是否出现外,更专业的办法是定期到医院,用特殊的微循环显微镜来进行甲襞和眼环结膜微循环检查。

改善微循环障碍主要是增加毛细血管的柔韧性,扩张血管,加快血流速度。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

1.多多运动。运动可活动血脉、通经活络。慢跑、散步、打太极拳等强度较低的运动比较适合秋冬季锻炼。

2.均衡膳食。身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尽量一应俱全,容易手脚冰凉的人可多吃一些含热量较高的食品,如牛肉、羊肉、辣椒、葱、蒜等食品。

3.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建议多从天然药材中补充抗氧化剂以促进微循环,如银杏叶、当归、四君子等。

改善微循环保健方法

微循环是指直接参与组织、细胞间新陈代谢物质交换的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它直接给细胞供血、供氧、供能量及有关营养物质,同时还排出对人体有害的代谢产物,例如肌酸、乳酸、二氧化碳等,这样微循环就是人体新陈代谢的场所,是人体的内环境,是生命的最基本的保证。人体的任何器官,任何部位(包括心脏在内)都必须要有一个正常的健康的微循环,否则就会出现相应器官的病变。正常情况下,微循环血流量与人体组织、器官代谢水平相适应,使人体内部各器官生理功能得以正常进行。若微循环不通畅,就好像一块秧田的水渠堵塞,禾苗得不到水分就会枯死一样,人体脏器也会因新陈代谢不正常而出现疾病和衰老等。例如当心肌需求障碍时,人体可以出现心慌、胸闷、早搏、心律不齐、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等;当脑的微循环发生障碍可出现神经衰弱、失眠健忘、头痛头晕,甚至面瘫、中风、痴呆等;当肝微循环障碍时会出现腹痛、腹胀、

食欲不振等;当肾循环发生障碍时会出现腰痛、血尿、蛋白尿、水肿等症状;当皮肤微循环发生障碍时会出现瘀斑、老年斑以及手足麻木、身体上有蚁走感、全身不适等异常感觉;全身微循环出现衰退时也就是人体衰老的开始。人们说微循环不通则中风,微循环好心肌梗死少,微循环流畅健康长寿。

拍打法即用双空心拳或健身锤,从上到下拍打全身,重点敲击背部及足三里、命门、涌泉等重要穴位。此法可以促进击打部位的血液循环。产生振动波和冲击波,传至肌肉和内脏器官的深部,促进肌肉和内脏的微循环,使全身末梢

血液供应得到改善。

抖动法是由自身发动的浑身颤抖。方法是挺胸站立,以脚跟和膝盖为轴,有意识地进行全身上下各部位肌肉和内脏颤抖,此法对全身微循环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擦身法每天坚持冷水擦身或干毛巾擦身,从上到下把全身皮肤都擦得发热发红,此法是促进体表微循环的有效方

法。

改善你的微循环

改善你的微循环 黑芝麻、黑豆、核桃仁、何首乌等打成粉,调粥喝,像市面上的黑芝麻糊 天热中老年人容易出现胸闷、头晕、失眠多梦、手脚麻木、听力下降等症状,其实这是微循环障碍导致的。科学研究发现,当气温升高到30℃以上时,人的微循环系统压力增大,容易出现各种不适症状。专家认为,改善微循环是中老年朋友减少疾病和延年益寿的关键。记者采访北京电力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肖青时了解到,微循环是指人体中微小动脉、毛细血管、微小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由于微小血管特别细,只有人的头发丝的二十分之一;而且特别多,人体内约有一百亿根,连起来长达十一万公里,可绕地球两圈半。血液在这么多、这么细的血管中流动,很容易因各种原因造成血流缓慢受阻。特别是夏季出汗多,血液黏稠,微循环中的血液很容易形成小血栓,出现局部循环障碍,使部分器官组织缺血缺氧,诱发多种老年性疾病。 肖大夫告诉记者,随着年龄的增长,血液中的红细胞会衰老,携氧能力下降,造成微小血管管腔狭窄和血流受阻,容易形成微循环障碍,而且年龄越大微循环功能会变得越差。此外,吸烟、过量饮酒、吃得过于油腻、运动少、喝水少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会造成微循环障碍。因为血液中的胆固醇、酒精、尼古丁、药物残渣等杂质过多,就会堵塞微小血管,中老年常见病高血压,就是全身的微小血管痉挛性收缩所引起的血压增高。而高血脂、高血糖等,都与微循环血流缓慢及受阻有关。 中老年人微循环障碍的早期症状多为手脚发凉、发麻,抬高时变苍白,下垂时变红紫;皮肤干燥、角化(变厚、硬)、变脆(容易破损),毛发脱落;睡眠不好,记忆力下降,头痛头晕等。一旦出现以上症状,应引起高度重视,并及时采取措施来疏通微循环。 末梢微循环:出现障碍可表现为手脚冰凉、发麻及指尖发紫等。由于末梢血液循环较差,血液容易淤滞,血液含氧量下降,导致手脚发麻、指尖变紫。末梢微小血管变细还可引起植物神经调节功能下降,出现即使在夏季也十白冷的情形。 解决办法。可采取拍打、抖动的方法来改善末梢微循环,降低外周阻力,防止血压骤然大幅波动诱发中风等疾患。每天早晚用双空心拳或健身锤,从上到下拍打全身,重点拍打背部及小腿、足底,每个部位拍打30下,可促进击打部位的血液循环,防止细胞聚集成团,改善全身末梢血液供应。同时配合身体抖动,挺胸站立,以脚跟和膝盖为轴,有意识地进行全身上下肌肉和内脏颤抖,保持1—2分钟。长期坚持效果尤佳。 眼部微循环:出现障碍会有视物模糊,眼周皮肤发黑,看东西时头晕、头痛等症状,常常看书时间稍长会感到眼涩、眼胀、疲劳。这与随年龄增大动脉山现粥样硬化、血管壁粥柞斑从脱落,导致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寒仃关,仙供应视网膜营养的微循环受阻,早期往往会出现黑眼圈,伴随看东西时常感眼涩、不适。解决办法。通过冷热敷,使得眼部微血管收缩和舒张,在一缩一张中,微血管被激活,微血管内的血液循环得到改善。将袋装绿茶用开水浸泡.待茶水变得温热(约45℃),取出茶袋(茶水放入冰箱冷藏室中冷却),在眼部热敷10分钟,再把茶袋放到冷却后茶水中2分钟,将冷茶袋敷在眼部10分钟,每日1—2次。也可将双手十指交叉固定颈部,头用力向后或左右抻.然后用手抓捏颈后部皮肉由下至上反复20遍每日3次。 耳部微循环:出现障碍表现为听力下降、耳鸣。微循环障碍导致耳内细胞组织缺血、缺氧是诱发耳鸣的主要原因。内耳组织血供减少,养分及营养物质缺失还会造成毛细胞损伤、丢失,最终表现为听力下降或丧失。 解决方法。水中锻炼和喝麦冬茶。研究显示,水中运动可促使毛细血管管壁的中膜增

尼可地尔改善冠脉微循环

尼可地尔改善冠脉微循环 【摘要】目的:探究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口服尼可地尔对冠状动脉微循环阻力指数(IMR)的效果。方法:以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接诊的60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为探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择期经皮腔内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之前,对 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药物治疗,实验组采用口服尼可地尔诊治,术后比较两组患者IMR。结果:两组患者术前PCI、术前用药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实验组IMR要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IMR超过22患者所占比例实验组要明显好于 对照组,为6/30对14/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针对即将进行PCI手术 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手术前口服尼可地尔能明显改善冠脉微循环阻力指数,此外,患者 在冠脉支架植入手术后出现胸痛、胸闷等症状,在使用尼可地尔后症状消失。 【关键词】尼可地尔;改善;冠脉微循环 引言 有相关研究发现,冠脉微循环功能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手术患者的长期临床治疗,以及 不良心血管疾病关系重大[1]。在PCI手术之前进行治疗改善冠脉微循环,已经得到临床医学 的重视。尼可地尔是一种开放血管平滑肌药物,具有扩充冠脉微小血管,改善冠脉微循环的 效果[2]。冠脉微循环阻力系数(IMR)可切实体现微循环功能,且不受到心外膜功能狭窄的 限制,是当前公认评估冠脉微循环受损程度、精确性、敏锐性的重要指标。不过,当前我国 对于尼可地尔对冠心病稳定性绞痛者PCI术后微循环改善情况研究不多。因此,本文运用 IMR值估测PCI术后冠脉微循环功能,探究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术前服用尼可地尔对PCI术后IMR的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以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接诊的60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为探 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男18例,女12例,年龄分布 21~78岁,平均年龄(55.4±15.5)岁,PCI术前使用常规的药物治疗。实验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分布22~79岁,平均年龄(55.3±15.6)岁,PCI术前口服尼可地尔。两组患者经临 床诊断,均符合加拿大心脏病歇会劳力心绞痛分级[3];两组患者无论年龄、性别、病症等一 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诊治方法 冠脉造影、支架置入术依照传统方法开展,球囊选取和球囊扩充压力依照术中患者病况 决定,支架大小根据病变血管近端和远端参考血管内径决定。使用0.014英寸压力导丝系统 检测IMR和FFR。在生理盐水充入导丝管套后,维持压力传统器位置和患者心脏高度相同。 利用6F指引导管,把压力感受器停放在引导管开口处,撤离导引针,并再次核对。核对完成后把压力导丝放入靶血管远端,等压力曲线读数平稳后,由肘正中静脉迅速输ATP140ug/(kg·min),诱使最大充血情况出现。绝大多数患者在用药90s后进入最大充血状态,血压 迅速下降10%左右。给药环节要观测患者身体反应,例如房室传导困难、血压过低、呼吸障 碍等。在给药完成后继续进行记录,选取最低FFR值为检测结果。PCI术后在冠脉最大充血 情况下,把处于压力导丝头端的感受器放入病变远处血管中,检测远端冠脉血管内的压力大小,并经过导管向冠脉内迅速注入室温生理压水3mL获取热稀释曲线,借助热稀释测算出平 均用时,IMR值选用公式PdXTmn估算。 1.3 统计学分析

改善循环扩血管药物

改善循环扩血管药物 1.血塞通: 主治通脉活络视网膜中央静脉塞属淤血阻滞证者,活血祛瘀 不良反应:头面部发红、潮红、轻微皮疹,轻微头胀痛,偶见寒颤、发热、胸闷现象。 禁忌:禁用于脑溢血急性期,禁用于既往对人参、三七过敏的患者;禁用于对酒精高度过敏的患者。 注意事项:孕妇及过敏体质者慎用,老人肝肾功能异常者慎用或加强监测,输液速度不能过快。 2.丹参酮 适应症: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的辅助治疗。 不良反应:未见报道 禁忌: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不宜与其他药物混合使用,尽可能单独使用。输液后若产生浑浊或沉淀,应立即停止使用重新调配,部分病人肌内注射后有疼痛,个别有皮疹反应,停药后可消失。 3.疏血通 主治:活血化淤,通经活络。淤血阻络所致的中风中经络急性期,症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急性期脑梗塞见上述证候者。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禁忌: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1有过敏史及过敏性疾病史者禁用2孕妇禁用3无淤血证者禁用 4 有出血倾向者禁用。 4.盐酸川芎嗪 商品名称:川青 适应症: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如,脑供血不足、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及其他缺血性血管疾病如冠心病,脉管炎等。 不良反应:无明显不良反应,个别病例偶有口干、嗜睡等。 禁忌:以下患者禁用:1、对本品过敏者。2、脑出血及有出血倾向者。3、本品静脉滴注速度不宜过快。 4.舒血宁 功能主治: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用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心绞痛,脑栓塞,脑血管痉挛等。 不良反应:极少见过敏反应 禁忌:孕妇及心力衰竭者慎用,新生儿、婴幼儿禁用。 注意事项:(1)本品是纯中药制剂,保存不当可能影响产品质量。发现药夜出现浑浊、沉淀浑浊、沉淀、变色亦不得使用。(2)因本品含有少量乙醇,对乙醇过敏者慎用。(3)对银杏过敏体质者不建议使用此药。(4)对孕妇、哺乳期妇女的安全性尚未确立,请谨慎使用。(5)严禁与其他药物混合配用。谨慎联合用药。(6)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用药反应,使用时滴注速度不能过快,不能过量。 5.前列地尔 适应症:1、治疗慢性动脉闭塞症,引起的四肢溃疡及微小血管循环障碍引起的四肢静息疼痛,改善心脑血管微循环障碍。2、脏器移植术后抗栓治疗,用以抑制后血管内的血栓形成。 3、动脉导管依赖性先天性心脏病。 4、用于慢性肝炎的辅助治疗。 不良反应:1、休克:偶见休克。要注意观察,发现异常现象时,立刻停药,采取适当的措施。2、注射部位:有时出现血管疼、血管炎、发红、偶见发硬、瘙痒等。3、循环系统:有

改善微循环障碍药物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摘要】目的综述近年来改善微循环障碍药物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查阅国内外近年有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结果改善微循环药物包括血管保护药、抗凝血药、溶栓去纤药、抗血小板、降低血粘度药物及中药制剂。结论微循环至关重要,近年对改善微循环药物的研究也越发突出。 【关键词】改善;微循环;障碍 微循环(microcirculation)这个名词是1954年在美国召开的第一届国际微循环会议上正式提出的。指微(细)动脉和微(细)静脉之间微血管的血液循环。 微循环发生障碍,可能导致人体器官功能低下,引起一系列疾病。由此可见,改善微循环至关重要。 常用的改善微循环障碍药物有以下几类。 1 血管保护药 1.1 2,5-二羟基苯磺酸钙 2,5-二羟基苯磺酸钙-水合物,结构式如下: ca2+ hoso2ohh2o 分子式:c12h10cao10s2·h2o,分子量为436.4。该药作为一种微循环改善剂,1997年载入欧洲药典,1998年载入英国药典。 药理作用:2,5-二羟基苯磺酸钙通过降低微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其抵抗力,增加血浆酶原活性物质,活化淋巴循环系统,促进淋巴循环[1],降低血液和血浆粘稠度,纠正白蛋白/球蛋白比值,降低血小板高聚性,进而预防血栓形成,提高红细胞柔韧性;还可抑制血管活性物质(组织胺、5-羟色胺、缓激肽、透明质酸酶、前列腺素)引起的微血管高渗透作用,促进基底膜胶原的合成,能减少毛细血管基底膜厚度,抑制醛糖转换酶,减少细胞内山梨醇的含量,降低山梨醇对血管内皮的损伤,从而起到保护微血管的作用[2]。 临床评价:该药疗效确切,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副作用小。国内由西安利君制药厂生产,商品名为“多贝斯”、“羟苯磺酸钙胶囊”;进口商品名为“导升明”。 1.2 恩必普该药为由芹菜和芹菜籽提取的有效物质-芹菜甲素的消旋体,属绿色植物性药品,主要成分为丁苯酞。该药可阻断缺血性脑卒中所致脑损伤的多个病理环节,具有较强的抗脑缺血作用,明显改善缺血脑区的微循环和脑血流量,改善脑能量代谢、抑制神经细胞凋亡。该药临床上已用于轻、中度缺血型脑卒中的治疗。 1.3 递法明递法明的主要成分有天然视紫质(rhodopsin)和类黄酮(flavonoid)。它能够改善微循环,具有抗炎、抗渗出、抗出血性的作用,其主要的药理作用分为几个方面:通过稳定毛细血管胶原纤维网增强毛细血管抗性, 维护血管正常的通透性, 改善微循环, 调节微血管血液流量;具有非常强的抗氧化作用, 抑制自由基对毛细血管的损害;加速视紫红质的再生速率,改善(夜)视力,减轻目眩,提高暗适应[3]。 1.4 虾青素(astaxanthin)虾青素是一种萜烯类不饱和化合物,是600多种类胡萝卜素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