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闭式引流课件

胸腔闭式引流课件

胸腔闭式引流课件

导语:胸腔闭式引流课件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有关胸腔闭式引流课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胸腔闭式引流课件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常规

㈠观察要点

⒈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⒉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及水柱波动范围。

⒊观察引流管处伤口的情况。

⒋拔管后观察:有无胸憋、呼吸困难、切口漏气、渗液、出血、皮下气肿等症状。

㈡护理要点

⒈保持管道的密闭和无菌:使用前注意引流装置是否密封,胸壁伤口引流管周围,用油纱布包盖严密,更换引流瓶时,必须先双重夹闭引流管,以防空气进入胸膜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防止感染。

⒉体位: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常置患者于半卧位,以利呼吸和引流。鼓励患者进行有效咳嗽和深呼吸运动,利于积液排出,恢复胸膜腔负压,使肺扩张。

⒊维持引流通畅:闭式引流主要靠重力引流,水封瓶液面应低于引流管胸腔出口平面60cm,任何情况下引流瓶不应高于患者胸腔,以免引流液逆流入胸膜腔造成感染;定时挤压引流管,每30~60分钟1次,以免管口被血凝块堵塞;水柱波动的大小反应残腔的大小与胸腔内负压的大小,正常水柱上下波动4~6cm,如水柱无波动,患者出现胸闷气促,气管向健侧偏移等肺受压的症状,应疑为引流管被血块堵塞,需设法挤捏或使用负压间断抽吸引流瓶短玻璃管,促使其通畅,并通知医生。

⑴挤压方法为:用止血钳夹住排液管下端,两手同时挤压引流管

然后打开止血钳,使引流液流出。

⑵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最简单的方法:观察引流管是否继续排出气体和液体,以及长玻璃管中的水柱是否随呼吸上下波动,必要时请患者深呼吸或咳嗽时观察。

⒋妥善固定:运送患者时双钳夹管;下床活动时,引流瓶位置应低于膝关节,保持密封。

⒌准确记录:每日更换水封瓶,作好标记,记录引流量,如是一次性引流瓶无需每日更换。

手术后一般情况下开始时为血性,以后颜色为浅红色,不易凝血。若第一天的引流量>500ml或每小时引流量在100ml以上颜色为鲜红色或红色,性质较粘稠,易凝血,则疑为胸腔内有活动性出血。

⒍呼吸功能的锻炼: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呼吸功能的'锻炼,是防止肺部感染,促进肺复张的重要措施之一。方法如下:指导患者进行缓慢吸气直到扩张,然后缓慢呼气,重复10次/分钟左右,3~5次/日,每次以患者能耐受为宜。

⒎脱管处理: 若引流管从胸腔滑脱,立即用手捏闭伤口处皮肤,消毒后用凡士林纱布封闭伤口,协助医生做进一步处理。如引流管连接处脱落或引流瓶损坏,立即双钳夹闭胸壁导管,按无菌操作更换整个装置。

⒏拔管指征: 48~72小时后,引流量明显减少且颜色变淡,24h 引流液小于50ml,脓液小于10ml,X线胸片示肺膨胀良好、无漏气,患者无呼吸困难即可拔管。

方法:嘱患者先深吸一口气后屏气即可拔管,迅速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宽胶布密封,胸带包扎一天。

㈢指导要点

⒈做好患者和家属的心理疏导工作,缓解焦虑情绪。

⒉讲解戒烟、咳嗽、预防肺部感染的重要性,以取得患者的主动配合。

⒊告知患者如发生畏寒高热、切口剧痛、呼吸困难等要及时就诊。

⒋保证休息,合理活动及营养均衡。

最新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精品课件)

及注意事项 第一节胸腔穿刺术 【适应证】 1.有胸腔积液者,为明确其积液的性质或抽出胸腔积液以便检查肺部情况。 2。通过抽气、抽液、胸腔减压治疗单侧或双侧气胸、血胸或血气胸。 3。缓解由于大量胸腔积液所致的呼吸困难. 4.向胸腔内注射抗肿瘤或促进胸膜粘连的药物。 【禁忌证】 1。体质衰弱、病情垂危难以耐受穿刺者. 2.对局麻药过敏者。 3.有凝血功能障碍,严重出血倾血,大咯血. 4.严重肺结核及肺气肿者. 5.疑为胸腔包虫病患者,穿刺科引起感染扩散,不宜穿刺。 6.穿刺部位或附近感染者。 【操作方法及程序】 1。术前准备 (1)穿刺点的选择与定位:若是胸腔抽气则多选在锁骨中线第 2 前肋间,若是抽液则多选在肩胛线、腋后线

及注意事项 或腋中线第7、8肋间。若为包裹积液或少量积液穿刺,则要依据胸透或正侧位胸片、超声定位。多发性肺大泡反复气胸导致胸壁粘连的必需根据影响学资料确定穿刺点,防止误穿肺大泡导致张力性气胸。 (2)胸腔穿刺包、局麻药物等物品。 (3)向家属及患者详细说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取得患者配合和家属理解。 2.麻醉与体位 (1)体位:抽取胸腔积液时一般为坐位,嘱患者跨坐在椅子上,面朝椅背,可如病情较重可取半卧位。抽气时一般选取半卧位。 (2)麻醉:皮肤消毒,铺单后,用1%利多卡因或普鲁卡因,先在穿刺点处做一皮丘,然后将麻药向胸壁深层浸润至壁胸膜,待注射器回抽出气体或液体证实已进入胸腔后拔出麻醉针头。 3.手术步骤 (1)局部麻醉后,应用胸腔穿刺针从皮肤穿刺进入,针头应沿着肋间隙的下部,下一肋骨的上缘进入胸腔。这样既可避免损伤肋间血管,又可作为进入胸膜腔的标志,避免进针过深而伤及肺组织。有经验的医师在针头刺入

胸腔闭式引流

胸腔闭式引流 2014.1.8 王敬敏 胸膜腔有关知识 胸膜腔是由脏胸膜与壁胸膜之间形成的封闭腔隙腔内呈负压,助于肺组织膨胀、维持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增加上下腔静脉的回心血量。 目的 1 排除胸膜腔内积液 2 排除胸膜腔内积气 3 恢复和保持胸膜腔负压,维持纵隔的正常位置,促使术侧肺迅速膨胀 4 发现胸膜腔内活动性出血,支气管残端瘘等。 适应症 1 气胸中等量以上气胸交通性气胸张力性气胸。 2 血胸难以自行吸收或难以用穿刺抽吸消除的血胸。 3 脓胸量较多脓液粘稠或合并有食管支气管瘘者。 4 开胸手术后常规均需做闭式引流。 禁忌症结核性脓胸 方法 1患者一般取半卧位,若生命体征不稳定者,可取平卧位。手术部位应依体征、X线胸片或超声检查确定,并在胸壁作标记,常规皮肤消毒,术者戴无菌手套,铺无菌巾,局麻。 2首先用注射器作胸膜腔穿刺,以确定最低引流位置。作皮肤切口,用直钳分开各肌层(必要时切开),最后分开肋间肌进入胸膜腔(壁层胸膜应注入足量局部麻醉剂),置入较大橡胶管。引流管伸入胸腔之长度一般不超过4~5cm,以缝线固定引流管于胸壁皮肤上,末端连接无菌水封瓶。 位置 排出气体---患侧锁骨中线外侧第2肋间,插入导管朝向肺尖。 引流液体---患侧5,6肋骨或第7,第八肋骨,腋中线或腋后线插入导管方向朝后。 包裹性积液或脓胸插管位置按需而定。 护理 1 促进充分引流术后病人若血压平稳取半卧位,帮助病人经常变化体位,鼓励病人做深呼吸,使达到充分引流。避免引流管受压、折曲、阻塞。尤其病人躺向插管侧,注意不要压迫胸腔引流管。 2 密切监测病情记录每日胸腔引流量及其性状变化。如每小时引流液在100ml以上,呈血性,持续3小时,提示有活动性出血的可能。如引流量过多或肺泡漏气严重,根据程度可适当降低引流瓶负压,以防影响肺泡裂隙的愈合。如病人系大量积血或积液,开始引流时应2密切监测血压,防止病人突然休克或虚脱,必要时间放液。观察病人有无呼吸困满及发绀等情况。 3 严格无菌操作,防止逆行感染 引流装置保持无菌;保持伤口处敷料清洁干燥,一旦浸湿及时更换;引流瓶位置低于胸腔60cm~100cm,防止引流液逆流;定时更换引流瓶;严格无菌操作。 4 妥善固定,管道密封胸腔闭式引流主要是靠重力引流,水封瓶应置于病人胸部水平下60~100cm,并应放在特殊的架子上,防止被踢倒或抬高。各衔接处均要求密封。引流管固定,搬运病人前,先用两把止血钳双重夹住引流管,将引流瓶放在病床上以利搬运。搬运后,先把引流瓶放于低于胸腔的位置,再松止血钳。

胸腔闭式引流及护理

胸腔闭式引流及护理 胸腔闭式引流是将引流管一端放入胸腔内,而另一端接入比其位置更低的水封瓶,以便排出气体或收集胸腔内的液体,使得肺组织重新张开而恢复功能。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广泛地应用于血胸、气胸、脓胸的引流及开胸术后, 对于疾病的治疗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胸腔闭式引流的目的、适应证、护理措施以及注意事项等做一介绍。 、胸腔闭式引流的目的 (一)胸腔闭式引流的目的 1.引流胸膜腔内的液体、血液以及气体; 2.促进肺的膨胀; 3.重建胸膜腔内负压,以维持纵膈正常的位置。 (二)胸膜腔的解剖如(ppt4)图片所示,胸膜腔是一个位于肺和胸壁之间的潜在腔隙,内有少量浆液,可减少摩擦。 (三)胸腔引流管放置位置 1.排液:引流管多放置在腋中线和腋后线之间的第6?8肋间; 2.排气:引流管适宜放置锁骨中线第1或第2肋间。 如(ppt6 )图片所示,长的管子是跟胸腔相连而且要在引流瓶内水平面以下还有个短的管子排气体,如果从胸腔内流出的液体或者血液通过引流管流到引流瓶内,会有一段水柱留在引流管内,有利于观察,一般来说,穿刺部位到水封瓶的水面一般是 60~100cm,引流管在水面以下2~3cm,引流管的长度一般1m左右为宜。 二、胸腔闭式引流的适应证 (一)外伤性或自发性气胸,肺萎缩大于50%者; (二)血胸; (三)脓胸; (四)心胸手术后的引流。

三、护理措施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保持管道的密闭、保持引流的通畅、做好观察和记录、严格的无菌操作、拔管以及心理护理六个方面。 (一)保持管道密闭 1.维持密闭,妥善固定管路; 2.定期检查,防止管路滑脱; 3.水封瓶保持直立; 4.穿刺点周围油纱覆盖; 5.搬运病人时夹闭管路以防进入空气。 (二)保持引流通畅嘱患者取半坐卧位;每30~60分钟一次定时挤压引流管,以防止阻塞、扭曲、受压;鼓励患者做咳嗽、深呼吸运动及变换体位,有利于胸腔内液体和气体的排出,促进肺的扩张。 (三)观察和记录1.首先要观察水柱的波动。如(PPt11 )右上方的引流瓶,胸腔内的引流液通过引流管进入引流瓶,因为胸腔随 着呼吸运动会有压力的变化,所以,可以看到水柱上下波动,一般波动范围为内负压的情 4~6公分。波动主要反应了胸膜腔况。如果波动过大,可以造成肺不张或者残腔过大,如果没有波动或者波动很小说明引流不 通畅、引流管堵塞或者是肺已经完全扩张。 2.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和量。如果是做了心脏和胸腔手术,弓I流管引流的主要是血液,所以,开始的时候引流液是鲜红色的血性的,逐渐变成淡红色、淡黄色,如果是咖啡色或墨绿色米汤样,则可能有感染。引流的量一般是在每小时小于100ml或者是24小时小于500ml,如果要有出血,弓I流的量就会增加,所以,在护理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同时把观察到的内容进行准确的记录,以供医生参考。 (四)严格无菌操作,防止逆行感染 1.引流装置应严格无菌; 2.敷料清洁干燥定期更换;

胸腔闭式引流

胸腔闭式引流 胸腔闭式引流是将引流管一端放入胸腔内,而另一端接入比其位置更低的水封瓶,以便排出气体或收集胸腔内的液体,使得肺组织重新张开而恢复功能。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广泛地应用于血胸、气胸、脓胸的引流及开胸术后,对于疾病的治疗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目录 1. 1胸腔闭式引流的适应症 2. 2胸腔闭式引流术的分类 1. 3引流装置的分类 2. 4操作方法(肋间粗管) 1. 5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胸腔闭式引流胸腔闭式引流的适应症 1,气胸:中等量气胸或张力性气胸[1] 2,外伤性中等量血胸 3,持续渗出的胸腔积液 4,脓胸,支气管胸膜瘘或食管瘘 5,开胸术后 胸腔闭式引流胸腔闭式引流术的分类 1,肋间细管插管法(6-10Fr):一般用于排出胸内积液,积气或抢救时应用。因管径较细,操作简单临床上经常应用。但其对排出较稠的液体如积血、脓液等不甚通畅。 2,肋间粗管插管法(20-24Fr):就是经肋间插入一个稍粗一点的管,操作简单,又可引流大部分不是十分粘稠的液体。但此法长时间带管容易引起疼痛。 3,经肋床插管法(28-40Fr):因此法切除一小段肋骨,经肋骨床插管,可插入较粗的引流管。并能通过手指或器械分离胸内感染分隔。因此,适用于脓液较粘稠的具有感染分隔病例,并可长时间带管。但其缺点是损伤较大,手术复杂。 胸腔闭式引流引流装置的分类 1,引流袋引流:适用于吸管引流,多用于引流胸腔积液。引流管直接接到一密封地所料引流袋。因没有水封瓶不能产生负压,因此,不适用肺内仍有漏气的病例[2]。 2,水封瓶引流:适用于大部分病例,可排出胸内积气、积液、积血及脓液。 3,水封瓶负压吸引引流:因能加大胸内负压,故适用于胸内肺膨胀不良残腔较大的病例。 胸腔闭式引流操作方法(肋间粗管) 1、术前先做普鲁卡因皮肤过敏试验(如用利多卡因,可免作度试),并给予肌内注射苯巴比妥钠0.lg或哌替啶50mg。

胸腔闭式引流术

胸腔闭式引流术 目的: 1、保持引流通畅,维持胸腔内压力。 2、防止逆行感染。 3、便于观察胸腔引流液的性状、颜色、量。 用物准备:治疗盘内放无菌水封瓶、无菌生理盐水1000ML或一次性无菌胸腔闭式引流瓶、无菌棉签、0.5%碘伏或安尔碘、垫巾、止血钳2把、清洁手套、弯盘、胶布、别针、或S 挂钩、笔。 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指导内容: 1、嘱患者不要拔出引流管及保持密闭状态,引流瓶低于胸腔。 2、每隔2-3小时做深呼吸锻炼8-10次,促进肺膨胀,将多余的气体、液体排出。 注意事项: 1、术后患者若血压平稳,应取半卧位以利于引流。 2、水封瓶应位于胸部以下,不可倒转,维持引流系统密闭,接头牢固固定。 3、保持引流管长度适宜,翻身活动时防止受压、打折、扭曲、拖出。 4、保持引流管通畅,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并做好记录。如引流液量增多时, 及时通知医师。 5、更换引流瓶时,应用止血钳夹闭引流管防止空气进入。注意保持引流管与引流瓶连接的 牢固紧密,切勿漏气。操作时严格无菌操作。 6、搬动患者时,应注意保持引流瓶低于胸膜腔。 7、如接负压吸引时,注意压力不得过高。 8、拔除引流管后24小时内要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胸闷、憋气、呼吸困难、气胸、皮下气肿 等。观察局部有无渗血、渗液,如有变化,要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相关知识: 1、胸腔闭式引流目的:1.引流胸腔积气、积血和积液。2.重建胸腔负压,保持纵膈的正常 位置。3.促进患侧肺膨胀,防止感染。 2、气胸分类:1.闭合性气胸。2.开放式气胸。3.张力性气胸。 3、胸腔闭式引流置管位置:1.积气:在锁骨中线第2肋间隙或腋中线第3肋间置管引流。 2.引流积液:腋中线6-8肋间插管。 3.脓胸:常选择脓液聚积的最低位置置管。 4、适应症:1..胸部开放伤的创口经处理后,应常规放置胸腔闭式引流,以引流胸膜腔可能 产生的积血、积液,观察有否持续出血,预防感染。2.创伤性或自发性张力性气胸、部分闭合性气胸均应做胸腔闭式引流。 5、禁忌症:1.凝血功能差,有出血倾向的患者。2.穿刺部位的胸壁组织有急性化脓感染者。 3.不合作或有精神病的患者。

胸腔闭式引流课件

胸腔闭式引流课件 胸腔闭式引流课件 导语:胸腔闭式引流课件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有关胸腔闭式引流课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胸腔闭式引流课件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常规 ㈠观察要点 ⒈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⒉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及水柱波动范围。 ⒊观察引流管处伤口的情况。 ⒋拔管后观察:有无胸憋、呼吸困难、切口漏气、渗液、出血、皮下气肿等症状。 ㈡护理要点 ⒈保持管道的密闭和无菌:使用前注意引流装置是否密封,胸壁伤口引流管周围,用油纱布包盖严密,更换引流瓶时,必须先双重夹闭引流管,以防空气进入胸膜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防止感染。 ⒉体位: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常置患者于半卧位,以利呼吸和引流。鼓励患者进行有效咳嗽和深呼吸运动,利于积液排出,恢复胸膜腔负压,使肺扩张。 ⒊维持引流通畅:闭式引流主要靠重力引流,水封瓶液面应低于引流管胸腔出口平面60cm,任何情况下引流瓶不应高于患者胸腔,以免引流液逆流入胸膜腔造成感染;定时挤压引流管,每30~60分钟1次,以免管口被血凝块堵塞;水柱波动的大小反应残腔的大小与胸腔内负压的大小,正常水柱上下波动4~6cm,如水柱无波动,患者出现胸闷气促,气管向健侧偏移等肺受压的症状,应疑为引流管被血块堵塞,需设法挤捏或使用负压间断抽吸引流瓶短玻璃管,促使其通畅,并通知医生。 ⑴挤压方法为:用止血钳夹住排液管下端,两手同时挤压引流管

然后打开止血钳,使引流液流出。 ⑵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最简单的方法:观察引流管是否继续排出气体和液体,以及长玻璃管中的水柱是否随呼吸上下波动,必要时请患者深呼吸或咳嗽时观察。 ⒋妥善固定:运送患者时双钳夹管;下床活动时,引流瓶位置应低于膝关节,保持密封。 ⒌准确记录:每日更换水封瓶,作好标记,记录引流量,如是一次性引流瓶无需每日更换。 手术后一般情况下开始时为血性,以后颜色为浅红色,不易凝血。若第一天的引流量>500ml或每小时引流量在100ml以上颜色为鲜红色或红色,性质较粘稠,易凝血,则疑为胸腔内有活动性出血。 ⒍呼吸功能的锻炼: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呼吸功能的'锻炼,是防止肺部感染,促进肺复张的重要措施之一。方法如下:指导患者进行缓慢吸气直到扩张,然后缓慢呼气,重复10次/分钟左右,3~5次/日,每次以患者能耐受为宜。 ⒎脱管处理: 若引流管从胸腔滑脱,立即用手捏闭伤口处皮肤,消毒后用凡士林纱布封闭伤口,协助医生做进一步处理。如引流管连接处脱落或引流瓶损坏,立即双钳夹闭胸壁导管,按无菌操作更换整个装置。 ⒏拔管指征: 48~72小时后,引流量明显减少且颜色变淡,24h 引流液小于50ml,脓液小于10ml,X线胸片示肺膨胀良好、无漏气,患者无呼吸困难即可拔管。 方法:嘱患者先深吸一口气后屏气即可拔管,迅速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宽胶布密封,胸带包扎一天。 ㈢指导要点 ⒈做好患者和家属的心理疏导工作,缓解焦虑情绪。 ⒉讲解戒烟、咳嗽、预防肺部感染的重要性,以取得患者的主动配合。 ⒊告知患者如发生畏寒高热、切口剧痛、呼吸困难等要及时就诊。 ⒋保证休息,合理活动及营养均衡。

胸腔闭式引流

一:胸腔闭式引流的定义: 胸腔闭式引流又称水封闭式引流,胸腔内插入引流管,管的下方置于引流瓶的水中,利用水的作用,维持引流单一方向,避免逆流,以排出气体或液体,重建胸膜腔负压,使肺复张。 二:胸腔闭式引流的目的: ①引流胸腔内积血、积液和积气; ②恢复和保持胸膜腔内负压,保持纵膈正常位置; ③促进肺复张,防止感染。 三:胸腔闭式引流的适应证: ①中量、大量气胸,开放性气胸,张力性气胸; ②胸腔穿刺术治疗下肺无法复张者; ③剖胸手术后引流。 四:置管和置管位置: ①明确胸膜腔内气体、液体的部位:根据胸部体征、胸部X线、B超检查; ②置管位置选择:气体大部分积聚在胸腔上部,液体大部分位于下部。因此气胸引流一般选在前胸壁锁骨中线第2肋间隙;胸腔积液则在腋中线与腋后线间第6或第7肋间隙插管引流;脓胸通常选择脓液积聚的最低位置进行置管。 五:引流管的种类: 1:用于排气:宜选择质地较软,既能引流、又可减少局部刺激和疼痛、管径为1cm的塑胶管;

2:用于排液:引流管宜选择质地较硬、不宜打折和堵塞且利于通畅引流、管径为1。5~2cm的橡皮管。 六: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1:保持管道密闭性:①引流管周围应用油纱布严密包裹,随时检查整个引流装置是否密闭及引流管有无脱落;②水封瓶长管没入水中3~4cm,并始终保持直立;③更换引流瓶或搬动病人时,先用止血钳双向夹闭引流管,防止空气进入;放松止血钳时,先将引流瓶安置低于胸壁引流口平面的位置。 2:严格无菌技术操作,防止逆行感染:①保持引流装置无菌; ②引流瓶低于胸壁引流口平面60~100cm,依靠重力引流,以防瓶内液体逆流入胸膜腔。 3:观察引流,保持通畅:①观察并准确记录引流液的量、色和性质,定时挤压引流管,防止受压、扭曲和阻塞。②密切注意水封瓶中水柱波动的情况,以判断引流管是否通畅。一般水柱上下波动的范围约为4—6cm。③病人取半坐卧位,鼓励病人咳嗽和深呼吸,以利于胸腔内液体和气体的排出,促进肺复张;经常改变体位,有助于引流。 4:妥善固定:将引流瓶置于安全处并妥善安置,以免意外踢到。保持引流瓶位置低于胸壁引流口平面60—100cm。 5:适时拔管①拔管指征:一般置管48-72小时后,临床观察引流瓶中无气体溢出且引流液颜色变浅、24小时引流液量小于50ml、脓液小于10ml、胸部X线摄片显示肺复张良好无漏气、

胸腔闭式引流操作说明图

1.局部浸润麻醉达壁层胸膜后,进针少许,再将行胸膜腔穿刺抽吸确诊。 2.沿肋间作2~3cm的切口,依次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图1)。 图1 3.用2把弯止血钳交替钝性分离胸壁肌层达肋骨上缘,于肋间穿破壁层胸膜进入胸膜腔(图2)。此时可有明显的突破感,同时切口中有液体溢出或气体喷出。 图2 4.立即将引流管顺止血钳置入胸膜腔中(图3)。其侧孔应位于胸内2~3cm(图4)。 图3 图4

5.切口间断缝合1~2针,并结扎固定引流管,以防脱出(图5)。引流管接于水封瓶,各接口处必须严密,避免漏气(图6)。 图5 图6 6.也可用套管针穿刺置管。切开皮肤后,右手握套管针,示指固定于距针尖4~5cm处,作为刺入胸内深度的标志,左手固定切口处皮肤(图7)。穿刺针进入胸膜腔时,可有明显的突破感(图8)。

图9 图10 图7 图8 7.退出针芯,置往导管(图9),然后边置管边退出套管针。要防止退出套管针时将引流管同时带出(图1 0)

胸腔闭式引流术可能引起的并发症主要有以下几种:1:出血:在胸腔闭式引流术中因解剖不熟,误伤肋间血管或进管过深损伤肺组织.2:漏气:在闭式引流术时引流管误入肺组织,或引流管周缝合不紧密,此外尚需注意引流瓶装置是否闭合.3:引流装置误入腹腔:引流管放置过低或患者过胖,膈肌过高,止血钳向下过深均可有误入腹腔可能.建议引流积血时以第七八肋间为限,不要过下.止血钳入胸腔时不要过深,最好略向上方与水平成一定角度.4.肺水肿:肺水肿发生率不高,一但发生若不重视可有生命危险可能.一次引流积血不宜过多过快.特别是长期肺不张者更应重视.5:胸腔感染和肺不张:与原发疾病关系密切.若肺长期不张,结合病史在保证引流通畅及引流系统无漏气,患者咳嗽咳痰好的情况下应注意有无肺较大裂口或大的气管支气管裂伤或断裂.注意引流术时严格无菌操作.肺复张后若无特殊情况及早拨出引流管.6:残余血气胸:引流不及时,出血过多过快致凝固性血胸,患者畏痛咳嗽差,引流管被血凝块及纤维块堵塞.引流拨除过早.7:血气胸复发:原发病未根治.外伤后迟发性血胸,运动时骨折断端刺破肋间血管,肺.若刺伤心脏有心包填塞,大出血死亡可能.此外引流管拨除时机掌握不当也可致血气胸复发. 胸腔穿刺和胸腔闭式引流在使用上有什么区别 胸腔穿刺术操作简便、快捷,创伤小,主要应用于诊断、治疗 胸腔闭式引流术疗效肯定,对血气胸或复发者使用,适应症广泛

胸腔闭式引流

胸腔闭式引流 胸腔闭式引流是一种用于胸腔积液的治疗方法。当胸腔内发生积液时,可通过引流管将积液排除体外,以减轻患者胸腔压力,改善呼吸功能。本文将对胸腔闭式引流的定义、适应症、操作步骤和护理要点等进行详细介绍。 一、胸腔闭式引流的定义 胸腔闭式引流是一种通过置入胸腔引流管,将积液引流到封闭负压引流系统中,实现胸腔内负压引流的治疗方法。它能够有效地排除胸腔内积液,恢复胸腔内正常负压,减轻患者的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 二、胸腔闭式引流的适应症 1. 胸腔积液:包括血液积液、脓液积液、胸膜渗漏液等。积液量较大或持续时间较长,影响患者呼吸功能时,可考虑胸腔闭式引流。 2. 胸腔出血:外伤或手术引起的胸腔内出血,如无手术指征或宣告手术失败,可尝试胸腔闭式引流。 3. 放置胸腔引流管:某些手术如胸腔镜手术、胸壁病损手术等需要同时放置胸腔引流管进行引流时,可选用胸腔闭式引流。 三、胸腔闭式引流的操作步骤 1. 选择合适的引流管:要根据患者年龄、体格、病情等选择合适的引流管。一般较患者年龄的2/3为引流管的内径。 2. 准备工作:包括消毒、麻醉、术前护理等。对患者进行局部消毒,麻醉部位,给予镇静剂等。

3. 引流管置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入路,并在操作时注意避免伤及重要组织器官。在确认位置正确后,将引流管与封闭负压引流系统连接。 4. 确认负压引流有效:打开引流系统的控制阀门,调整负压,使引流管内建立负压,从而实现积液的引流。并密切观察引流液情况,如有需要可以进行监测和记录。 四、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要点 1. 保持引流管通畅:定期检查引流管的通畅情况,避免引流管被压迫或扭曲。 2. 防止感染:每天更换引流系统的负压收集瓶,定期更换引流管,消毒引流管插入口等。 3. 观察引流液性状:密切观察引流液的性状、量和颜色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及时处理。 4. 定期检查胸腔引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引流液的情况,定期进行复查,以了解治疗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 总结起来,胸腔闭式引流是胸腔积液的一种治疗方法,适应症包括胸腔积液、胸腔出血和手术引流等。操作步骤主要包括选择合适的引流管、准备工作、引流管置入和确保引流有效。护理要点包括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感染、观察引流液性状和定期检查胸腔引流等。通过合理的操作和严密的护理,可以有效地治疗胸腔积液,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

胸腔闭式引流操作方法

胸腔闭式引流操作方法 胸腔闭式引流是一种经皮穿刺或外科手术置入的引流系统,用于从胸腔中排除异常积液,以促进康复和治疗。在胸腔闭式引流术中,一根塑料管或橡胶管被插入胸腔中,通过引流系统将积液引流出来。本文将详细介绍胸腔闭式引流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1. 准备工作 在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术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首先,收集所需的器械和材料,包括闭式引流系统、消毒液、纱布、无菌手套、无菌巾、局部麻醉药、穿刺针和导丝等。其次,准备好手术室,确保手术器械和环境都处于无菌状态。最后,核对患者的基本信息,确认无备孕、过敏等禁忌症,并与患者和家属进行交流和沟通,解释手术目的和过程。 2. 患者定位和准备 在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术之前,患者需要接受适当的定位和准备。通常,患者被要求平卧或半卧位,以便医生更好地进行操作。然后,医生用无菌巾将手术部位(通常在胸部)进行覆盖,以保持无菌环境。接下来,医生使用适当的局部麻醉药对手术部位进行麻醉,以减少术后疼痛和不适。 3. 穿刺和引流管置入 一旦患者就位并麻醉完成,医生可以开始穿刺和引流管置入。医生戴上无菌手套,并将穿刺针插入胸部,穿过肌肉和肋骨,直接进入胸腔。在穿刺过程中,医生需

要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感觉来确定穿刺的深度和角度。当穿刺针到达胸腔后,医生会感到一种明显的“弹性”感,表示已经进入胸腔。 然后,医生会将导丝沿着穿刺针慢慢地插入胸腔,并将穿刺针从导丝上拔出。接下来,医生会沿着导丝的路径将闭式引流管插入胸腔。引流管的尖端应位于胸腔积液的最低点,以便有效排出积液。一旦引流管正确安置后,导丝会被拔出,并将引流系统连接到引流管上,使其与引流瓶相连。此时,医生会检查引流系统是否牢固,确保不会发生漏液或感染。 4. 引流和观察 一旦引流管置入和连接完成,医生会观察引流系统的效果,并开始引流积液。引流瓶应放置在低于患者胸部水平的位置,以利于引流。医生会根据情况调整引流系统的吸引力,以确保积液能够持续有效地排出。此外,医生还会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和量,以确定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在此过程中,医生需要定期更换引流瓶,并注意观察引流系统是否堵塞或泄漏。 5. 术后护理和观察 在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医生需要安排适当的术后护理和观察。首先,医生会对患者的引流部位进行适当处理,包括清洁和消毒。其次,医生会继续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和量,直到引流液停止或减少到可接受的范围内。同时,医生还会仔细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如出血、感染、呼吸困难等,并及时采取措施处理和纠正。在患者康复期间,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逐渐减少引流系统的吸引力,并最终决定

胸膜腔闭式引流术

胸膜腔闭式引流术 一、目的 正常情况下胸膜腔压力随呼吸而改变,一般呼气时压力为:–0.294~–0.490KPa(–3~–5cmH²O);呼气时压力为:–0.782~–0.978KPa(–8~–10cmH²O)左右,在手术或创伤后为了保持这种压力变化而采用胸膜腔闭式引流术。 二、适应症 (一)中、大量闭合性气胸,开放性气胸,张力性气胸。 (二)胸腔穿刺术治疗下气胸增加者。 (三)需使用机械通气或人工通气的气胸或血气胸者。 (四)拔除胸腔引流管后气胸或血胸复发者。 (五)气胸、血胸、脓胸需持续排气、排血、排脓者,切开胸膜腔者。 三、准备工作 (一)张力性气胸应立即给予胸膜腔穿刺减压,以争取手术前的准备时间。 (二)外伤性血胸需同时备足全血。 (三)麻醉:局部胸壁做局部浸润麻醉(0.5%利多卡因)3~5ml浸润全层胸壁。 (四)体位及置管部位:气胸病人取斜坡仰卧位,在锁骨中线外侧第2肋间置管。液胸病人取健侧卧位(合并支气管胸膜瘘者取高坡仰卧或坐位),在腋中线与腋后线第6~8肋间。 (五)器械准备:胸膜腔闭式引流手术包、胸膜腔闭式引流管和引流瓶、手套、治疗盘(碘酒、纱布、酒精、局部麻醉药、棉签、胶布)、

外用生理盐水。 四、操作方法 (一)局部消毒,局部浸润麻醉达壁层胸膜后u,进针少许,再次行胸膜腔穿刺抽吸确诊。 (二)沿肋间做2~3cm切口,依次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 (三)用两把弯止血钳交替钝性分离胸壁肌层达胸壁上缘,于肋间穿破壁层胸膜进入胸膜腔。(此时可有明显突破感,同时切口中有液体溢出或气体喷出)。 (四)立即将引流管顺止血钳置入胸膜腔中。其侧孔应位于胸腔内2~3cm。或插入4~5cm外口接水封瓶,要求在液下3~4cm。 (五)切口间断缝合1~2针,并结扎固定引流管,以防止脱出。(六)也可用套管针穿刺置管。 1.切开皮肤后,右手握套管针,示指固定于矩针尖4~5cm处,作为刺入胸内深度的标志,左手固定切口处皮肤。穿刺针进入胸膜腔时,可有明显的突破感。 2.退出针芯,置入导管,然后导管针将引流管同时带出。边置管边退出套管针。要防止导管退出。 (七)引流管外接闭式引流装置(水封瓶),保证胸腔内气,液体克服3~4cmH²O(0.3~0.4KPa)的压力,能通畅的引流出胸腔,而外界空气,液体不会吸入胸腔。 五、注意事项 (一)胸膜腔大量积气、积液者,开放引流时应缓慢。引流液体首次勿超过1000ml,防止发生纵隔的快速摆动移位或复张性肺水肿的发生。待病情稳定后,再逐步开放止血钳。

第35章 胸腔闭式引流术及胸腔闭式引流管拔除——临床情景实例与临床思维分析

第三十五章胸腔闭式引流术及胸腔闭式引流管拔除——临床情景实例与临床思维分析 1.临床情景实例 ( 1 )患者,女性,80岁,因咳嗽咳痰10年、气促5年,再发加重3天入院。人院时体检:神志清,双肺呼吸音低,可及湿够音。入院后査血气分析示:pH:7.25 ,PCO2 : 85mmHg,P02 : 51mmHg,HCO3—: 37mmHg。请判断初步诊断并予以处理。 临床思维分析:重点病史询问,重点部位体格检查;快速判读血气分析;吸氧;无创呼吸机的使用;静脉通道的建立,心电监护。 (2 ) 患者经无创呼吸机治疗2天后出现烦躁不安,复査血气分析: T: 37℃,,Hb: 145g/L,,FiO2 : 21% ,pH 7.52 ,PCO2 : 57mmHg,PO244 : mmHg,TCO2 : 48.3 ,HCO3—:47mmHg,BE: 20,SO2% : 82.6%。 请子以判读结果并继续处理。 临床思维分析:血气分析的判读;电解质紊乱的处理;体格检查;停用呼吸机改鼻导管给氧。 (3) 处理后,患者仍气促,查体右侧呼吸音低。请予以继续处理;提供体査结果:右侧叩诊呈鼓音,呼吸音低。 临床思维分析:胸腔闭式引流术。 (4) 患者出现昏迷,呼吸减慢,复查血气分析:pH7.10,PCO2 100mmHg,PO2 41mmHg,HCO3—26mmHg。科室暂时无有创呼吸机。请予以处理。

临床思维分析:气管插管,简易呼吸器的使用。 2.临床情景实例 ( 1 ) 患者,男性,26岁,胸部外伤致左侧第6肋骨折并发气胸,呼吸极度困难,发绀,检査:血压75/ 50mmHg,气管向右移位,左胸廓饱满,叩诊鼓音,听诊呼吸音消失,颈胸部有广泛皮下气肿等。造成病人呼吸困难、发结的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 如在现场,如何急救,在模拟人身上完成急救措施? ( 3 ) 阐述胸膜腔闭式引流管拔出指征及方法。 临床思维分析:张力性气胸的急救处理,然后再行胸腔闭式引流。3.临床情景实例 ( 1 ) 患者,男性,58岁,家属诉12小时前患者在采石场工作时,由于锯片弹射右侧颈部,致颈部大出血,伴有呼吸困难。已在当地医院行颈部血管结扎止血、气管插管及建立静脉通道。家属诉当地医院医生认为颈部有大血管出血,要求转院。入院体检:患者血压95/60mmHg,R30次/分,SPO2 69%~72% ,患者意识模湖,右侧颈部锁骨上三角区及胸锁乳突肌区可见不规则伤口,未缝合,伤口内带有2把止血钳,无活动性出血。请予处理? 临床思维分析:重点体格检査,做好术前准备,颈部清创缝合。(2) 患者已行颈部清创缝合及止血,未见气管破损及血肿压迫气道,颈部CT未见异物,但患者SPO2仍低于70% ,请同下一步如何处理? 临床思维分析:颈部清创未见异物及血肿压迫气道,颈部CT无异常,

胸腔闭式引流术(closed thoracic drainage)

胸腔闭式引流术 胸腔闭式引流术(closed thoracic drainage),又称“胸廓造口术”,是一种较为简单的外科手术。一般用于治疗各种胸腔积水、积液和气胸等。过程是先进行局部麻醉后,在肋骨间放置一根导管作引流管,接入装有生理盐水的水封引流瓶以便排出气体或收集胸腔内的液体,使得肺组织重新张开而恢复功能。术后将以X线检查持续观察,并在确认无碍后夹闭导管观察24小时以上,方可拔除导管,并以消毒凡士林布封闭创口。 (一)手术适应证 1.自发性气胸单纯性气胸经胸腔抽气效果不佳、交通性气胸或张力性气胸患者。 2.创伤性气胸各种原因引起的胸部外伤,包括刀枪伤、挤压伤、医疗操作、手术等引起的 气胸、血气胸。 3.继发性气胸由各种疾病引起的气胸,如C0PD、肺结核、哮喘、肺癌等。应迅速胸腔抽气, 继以行胸腔闭式引流术。 4.急、慢性脓胸、脓气胸。 5.其他危重疾病合并气胸又需行机械通气的患者。 6.恶性胸腔积液作胸膜腔闭锁术前的引流。 (二)手术禁忌证 1.胸腔积液为漏出液者。 2.一般情况差,心肺功能不全者(但由于大量胸腔积液、气胸、脓气胸、脓胸等疾病所造 成的心肺功能不全者,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来决定)。 3.结核性胸膜炎及局部结核性脓胸为相对禁忌证。 (三)手术方法 1.准备胸腔闭式引流包及无菌水封瓶1〜3个。 2.患者取半卧位,穿刺部位以患者的体征、胸部X线检查或B超检查确定,一般为第2、 3前肋间或侧胸部第4、5肋间。 3.常规局部皮肤消毒,术者戴无菌手套,铺无菌洞巾,局麻,并确定进针深度。沿下位肋 骨上缘切开一皮肤小口,将胸腔闭式引流套管针插入胸膜腔,退出针芯,插入引流导管至适当 深度,或用止血钳将蕈形管送入胸膜腔,将引流导管的另一端与水封瓶上的长玻管上端连接,长 玻管下端插入水封瓶水面下2〜3cm,观察有无气体或液体流出,并调整引流管深度,然后退出套 管,固定引流管,盖上无菌纱布。 4.水封瓶可用1〜2个,如需负压吸引,那么可用3个。也可用电动负压吸引装置,以调

胸膜腔闭式引流术

胸腔闭式引流术步骤 1.操作前应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明确有无操作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向病人或家属解释胸腔闭式引流术的目的和必要性,取得充分理解与合作,征得患者及其家属的同意后在手术同意书上签字。 2.用物准备无菌静脉切开包、无菌橡皮手套、无菌纱布和胶布、3个无菌空针,0.9%生理盐水500毫升一瓶,消毒棉签、2%利多卡因注射液、碘伏、75%乙醇、一次性无菌引流管及胸膜腔闭式水封瓶、治疗盘。 3.体位:嘱患者患者取半卧位或侧卧位。 4.选择穿刺点:根据X线胸片及超声检查协助定位切开部位,切开部位选择在肋骨上缘,胸腔积液应选择胸水B超定位点或者胸部叩诊实音最明显、语颤和呼吸音消失处进行,胸液多时一般选肩胛线或腋后线第7~8肋间;必要时也可选腋中线第6~7肋间或腋前线第5肋间,。如果是包裹性积液或少量积液,穿刺前应结合超声检查确定穿刺方向与深度。胸膜腔积气的穿刺部位应据胸片及选胸部叩诊鼓音处,通常取患侧胸前第2肋间锁骨中线稍外侧,切开部位在皮肤上作标记。 5.自内向外常规消毒皮肤,术者戴口罩及无菌手套,覆盖无菌洞巾,用胶布固定。 6.用2%利多卡因在定位切开部位自皮至胸膜壁层进行局部浸润麻醉。在肋骨上缘做一长1cm左右的切口,用血管钳分开肌层直达胸膜腔,将一开有侧孔的一次性无菌引流管,经切口插入胸膜腔内4~5cm。确定引流出胸水或气体后缝合切口并固定引流管,局部覆盖无菌纱布,将无菌引流管连接胸腔闭式水封瓶。 8.穿刺完毕后,左手食指与中指固定穿刺皮肤,右手拔出穿刺针,覆盖无菌纱布,稍用力压迫片刻,用胶布固定后嘱患者静卧休息。 9.整理用物。 胸膜腔闭式引流术 适应症:1.气胸、血胸经穿刺抽吸无效者。 2.急性脓胸需持续排脓者。 3.脓胸并发支气管胸膜瘘者。 4.胸外伤、肺及其他胸腔内手术后。 禁忌症:凝血功能障碍有出血倾向者。 肝性胸水,持续引流可导致大量蛋白质和电解质丢失。

胸腔闭式引流教案

重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教案及讲稿(教案首页) 课程名称外科护理 授课对象护理本科三年级授课类型理论教学 授课教师职称 授课章节题目第三十章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学时数 1 授课时间2014.07.15 第6节 教材名称《外科护理学》教材主编李乐之 教材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版次第五版 教学目标主要目标: 1.了解胸膜腔生理特点 2.熟悉胸腔闭式引流的目的和适应症 3.掌握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要点并运用于实际 4解释胸腔闭式引流的原理 同时目标: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临床思维和责任心 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1. 胸腔闭式引流的目的和适应症 2.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要点 难点:1.胸腔闭式引流的原理和 2.胸腔闭式引流异常情况的分析 教学内容的深化与拓宽课后将有关胸腔闭式引流护理和胸膜腔生理的文献上传至群共享中,同学抽时间自学 专业英语词汇要求胸腔闭式引流Closed?Drainage?of?Thoracic?Cavity 胸膜腔Pleural Cavity 胸膜腔负压Intrapleural Negative Pressure 教学方法 教具教学方法:讲授法、讲授、设疑、解答、视频观看教具:多媒体课件、教材、视频 教研室意见课程组长签字:教研室主任: 教学进程手段与时间

第三十章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课程导入:回顾上次课知识、提问 一、胸膜腔解剖生理 1、概念 胸膜腔(Pleural Cavity)是由脏层胸膜与壁层胸膜之间形成的具有负压的封闭腔隙。 2、胸膜腔负压: 正常平静呼吸吸气压:-0.8~-1.0kpa(-8~-10cmH2O) 呼气时:-0.3~0.5kpa(-3~-5cmH2O) 深呼吸:-6~3kpa(-60cmH2O~30cmH2) 3、负压生理作用: 正是由于它存在的负压,才能促使肺组织的膨胀,维持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并且能够增加上下腔静脉的回心血量。 二、胸腔闭式引流的目的及适应证 1、目的 (1)引流胸膜腔内的积气、积血和积液 (2)重建负压,保持纵膈的正常位置 (3)促进肺膨胀 (4)发现胸膜腔内活动性出血,支气管残端瘘等 2、适应证 (1)外伤性或自发性气胸、血胸、脓胸 (2)心胸外科手术后的引流 (3)气管、支气管瘘者 禁忌:结核性脓胸 三、原理及装置 1、原理 (1)将胸腔与外界进行隔离 (2)重力作用排出胸腔内液体或气体 2、装置的介绍 (1)种类:单瓶、双瓶、三瓶 (2)集液瓶特点:装入无菌蒸馏水/无菌生理盐水;橡胶瓶塞封柱;长/短两根玻璃管插入圆孔;短管远离液面与大气相通;长管插至液面下3-4cm 四、置管位置和胸管种类选择 目的插管位置材质管径 引流气体锁骨中线第二肋间软-塑胶管1cm 引流液体腋中/后线第6-8肋 间 硬-橡胶管 1.5-2cm 引流脓液脓腔最低点硬-橡胶管 1.5-2cm 2分钟 回顾 3分钟 讲授 3分钟 讲授 3分钟 结合图片2分钟 结合图片2分钟 2分钟 抛出问题2分钟 结合图片10分钟

胸腔闭式引流术

胸腔闭式引流术 【适应证】 1.急性脓胸及部分慢性脓胸仍有胸腔积脓者。 2.胸部开放或闭合性损伤,肺及其他胸腔大手术后。 【禁忌证】 1.结核性胸膜炎及部分结核性脓胸为相对禁忌证。 2.凝血功能障碍或有明显出血倾向者。 3.胸腔积液为漏出液者。 【术前准备】 1.根据体征或胸部X线、超声检查,确定胸腔积液积气部位,并在胸壁上予以标记,以利于术中定位。 2.术前可给予适量镇静剂。 3.胸腔闭式引流包(可用静脉切开包+胸腔穿刺包代替)、手套、治疗盘(碘酒、酒精、棉签、局部麻醉药等)、一次性水封瓶。 【方法】 1.患者取斜坡卧位。常规皮肤消毒,术者戴无菌手套,铺无菌巾,操作部位局麻。 2.首先用注射器作胸膜腔穿刺,以确定最低引流位置。做皮肤切

口,用直钳分开各肌层(必要时切开),由于肋间血管和神经行走于肋骨下缘,为避免其损伤,分离肋间组织或插套管针时,应紧贴肋骨上缘进行,最后分开肋间肌进入胸膜腔(壁层胸膜应注入足量局部麻醉剂),置入较大橡胶管。引流管伸入胸腔之长度一般不超过4~5cm,以缝线固定引流管于胸壁皮肤上,末端连接无菌水封瓶。 【手术注意】 1.患者取斜坡或侧卧位,局麻。 2.在原胸壁标记处作胸腔穿刺,确定位置后,一般取6~8肋间或合适的最低位引流,单纯气胸应在锁骨中线第2肋间放引流管,置引流管于胸腔后,将其固定于皮肤上,末端接水封瓶。 3.引流管放入胸腔之长度一般不超过4~5cm,胸腔引流管插入的深度因患者年龄(大人或小孩)和胸壁的厚薄而有所不同。原则是既要使液体或气体得到通畅引流,又要避免胸管阻碍肺的扩张或损伤肺组织,故插入不宜过深。对于成年人管端在胸腔内深度以3cm左右较好,对于儿童为防止胸管插入过深和容易脱出,可用蕈形管,使蕈形头恰于胸腔内即可。 4.术中应取胸腔积液作常规检查、细菌培养并测定药物敏感度。 5.正常情况下胸膜腔压力随呼吸而改变。一般呼气时压力为-5~-3cmH2O。吸气时压力为-10~-8cmH2O,但在用力深吸气时,胸腔内压力可达-50cmH2O。为了防止空气被负压吸入胸腔,应接水封瓶,引流管插在水封瓶液面下长度以2~3cm较好,因为过深时胸内空气不

胸腔穿刺术与胸腔闭式引流术

胸腔穿刺术与胸腔闭式引 流术 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

胸腔穿刺术与胸腔闭式引流术 一、胸腔穿刺术 —适应证 1、诊断性穿刺胸部外伤后疑有血气胸,需进一步明确者;胸腔积液性质待定,需穿刺抽取积液作实验室检查者. 2、治疗性穿刺大量胸腔积液或积血影响呼吸、循环功能,且尚不具备条件施行胸腔引流术时,或气胸影响呼吸功能者. 二方法 1、患者反向坐在椅子上,健侧手臂搭在椅背,头枕在手臂上,患侧上肢伸举过头顶;或取半侧卧位,患侧向上,患侧手臂上举过头,以使肋间相对张开. 2、穿刺抽液宜取叩诊实音处,一般在肩胛下角第7~8肋间,或腋中线第5~6肋间.包裹性积液穿刺部位应根据X线透视或超声检查定位. 3、气胸抽气,一般取半卧位,穿刺点取第2~3肋间锁骨中线处,或第4~5肋间腋前线处.

4、术者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戴口罩、帽子及无菌手套,穿刺部位皮肤用碘酊、酒精常规消毒,铺手术巾.局部麻醉应浸润至胸膜. 5、进针应沿下一肋骨之上缘缓慢刺入,与穿刺针相连的乳胶管应先以止血钳夹住.当穿过壁层胸膜进入胸腔时,可感到针尖抵抗突然消失的“落空感”,然后连接注射器,放开乳胶管上的止血钳,即可抽液或抽气抽气时亦可在证实抽出胸腔积气时连接人工气胸器,行连续抽气. 6、抽液完毕,拔出穿刺针,针孔处以无菌纱布按压1~3nin,并胶布固定.嘱患者卧床休息. 7、危重伤病员穿刺时,一般取平卧位,不宜为穿刺而过于移动体位. 三注意事项 1、穿刺抽液量以诊断为目的者,一般为50~100ml;以减压为目的时,第一次不宜超过600ml,以后每次不要超过1000ml.创伤性血胸穿刺时,宜间断放出积血,随时注意血压,并加快输血输液速度,以防抽液过程中突然发生呼吸循环功能紊乱或休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