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三年级第一单元教案

小学数学三年级第一单元教案

小学数学三年级第一单元教案

小学数学三年级第一单元教案1 学习目的:

1.结合“买文具”详细情境,体会小数的含义与特征。

2.能认、读、写小数。

学习重点:

简单小数的读写

学习难点:

1.小数意义的理解。

2.小数的写法。

导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说说你对元、角、分有哪些认识?

2.你会读出以下小数吗?

例:每支铅笔0.50元〔读作:零点五零元〕

每支钢笔8.00元每把尺子1.06元

每个笔记本3.50元每盒水彩笔16.85元

3.你能用小数表示以下的数吗?

5元4角=〔〕元15元9角=〔〕元

二、自主学习新知

1.认识小数

〔1〕老师出示“买文具”详细情境图,同桌互相说一说每一种文具的单价是多少。

〔2〕学生独立填写各种文具的价格

每个笔记本〔〕元〔〕角每把尺子〔〕元〔〕分

每支钢笔〔〕元每支铅笔〔〕角

每盒水彩笔〔〕元〔〕角〔〕分

〔3〕学生自主认识这些小数

〔4〕师随机说明:像3.50,0.50,8.00,1.06,

16.85……这样的数都叫做小数。

〔5〕同桌合作交流:观察小数,你能发现小数有什么特点?

〔6〕交流反应小数特点。

2.小数读法

〔1〕自己试读小数16.85。

〔2〕学生合作互读小数:3.50,0.50,8.00,1.06

〔3〕学生自主归纳小数读法的要求。

〔4〕自我检测:读小数。

0.02读作:20.00读作:

3、小数的写法。

〔1〕师随机提出问题。

〔2〕学生互相讨论小数的写法。

〔3〕反应小结小数的写法。

〔4〕学生互读互写。

三、老师根据学生互动结果进展课堂总结。

四、检测达标

1.根底达标题。

找小数。〔在小数下面画横线〕

2 3.2 0.02 1.00 50 10.00

读小数。

0.7读作:0.09读作:10.02读作:10.00读作:

2.稳固进步题

2元1角=〔〕元7.52元=〔〕元〔〕角〔〕分

50.50元=〔〕元〔〕角〔〕分8分=〔〕元

10元2分=〔〕元1角5分=〔〕元

五、拓展迁移

小熊的妈妈带小熊到超市购物,他们买一支牙刷1.23元,一盒牙膏3.46元,聪明的你能否用你所学的知识算出小熊的妈妈一共花了几元几角几分?

小学数学三年级第一单元教案2 学习目的:

1. 结合“买文具”详细情境,体会小数的含义与特征。

2. 能认、读、写小数。

学习重点:

简单小数的读写

学习难点:

1. 小数意义的理解。

2. 小数的写法。

导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说说你对元、角、分有哪些认识?

2.你会读出以下小数吗?

例:每支铅笔0.50元〔读作:零点五零元〕

每支钢笔 8.00元每把尺子1.06元

每个笔记本3.50元每盒水彩笔 16.85元

3. 你能用小数表示以下的数吗?

5元4角=﹙﹚元 15元9角=﹙﹚元

二、自主学习新知

1.认识小数

﹙1﹚老师出示“买文具”详细情境图,同桌互相说一说每一种文具的单价是多少。

﹙2﹚学生独立填写各种文具的价格

每个笔记本﹙﹚元﹙﹚角每把尺子﹙﹚元﹙﹚分

每支钢笔﹙﹚元每支铅笔﹙﹚角

每盒水彩笔﹙﹚元﹙﹚角﹙﹚分

﹙3﹚学生自主认识这些小数

﹙4﹚师随机说明:像3.50,0.50,8.00,1.06,

16.85……这样的数都叫做小数。

﹙5﹚同桌合作交流:观察小数,你能发现小数有什么特点?

﹙6﹚交流反应小数特点。

2.小数读法﹙1﹚自己试读小数16.85。

﹙2﹚学生合作互读小数:3.50,0.50,8.00,1.06

﹙3﹚学生自主归纳小数读法的要求。

﹙4﹚自我检测:读小数。

0.02读作: 20.00读作:

3、小数的写法。

﹙1﹚师随机提出问题。

﹙2﹚学生互相讨论小数的写法。

﹙3﹚反应小结小数的写法。

﹙4﹚学生互读互写。

三、老师根据学生互动结果进展课堂总结。

四、检测达标

1.根底达标题。

找小数。﹙在小数下面画横线﹚

2 3.2 0.02 1.00 50 10.00

读小数。

0.7 读作: 0.09读作: 10.02读作: 10.00读作:

2.稳固进步题

2元1角=﹙﹚元 7.52元=﹙﹚元﹙﹚角﹙﹚分

50.50元=﹙﹚元﹙﹚角﹙﹚分 8分=﹙﹚元

10元2分=﹙﹚元 1角5分=﹙﹚元

五、拓展迁移

小熊的妈妈带小熊到超市购物,他们买一支牙刷1.23元,一盒牙膏3.46元,聪明的你能否用你所学的知识算出小熊的妈妈一共花了几元几角几分?

小学数学三年级第一单元教案3 设计说明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教学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使学生理解小括号的作用,掌握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展计算。为了让学生深入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并能在独立解决问题时学以致用,本节教学设计有如下特点:

1.在引入小括号之前,注重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

在教学中,当学生列出错误的综合算式时,抓住契机,通过组织学生讨论,结合问题情境明确运算顺序,引起学生的认

知冲突,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引入小括号的必要性及小括号能改变运算顺序的作用,这样的设计既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又进步了教学效率。

2.在学习新知之后,注重安排学生的理论应用。

在教学中,当学生理解了小括号的作用,并掌握了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之后,及时安排学生独立解决需要小括号的问题,给学生提供理论的时机,不仅能进步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

课前准备

老师准备:PPT课件、关于小括号由来的资料

学生准备:关于小括号由来的资料

教学过程

⊙解决问题,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问题,请学生独立阅读题目并口答。

(1)一辆出租车能坐4名乘客,一个旅游团有36人,需要多少辆这样的出租车?

(2)三(2)班有24人去南湖公园划船,每条小船可乘坐6人,这些人一共需要多少条这样的小船?

2.导入新课。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混合运算。

⊙观察讨论,发现新知

1.观察教材8页情境图,搜集数学信息。

(1)独立观察情境图,获取图中的数学信息。

师:从图中你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

(2)组织学生交流各自获取的数学信息。

师:如今把你获取的数学信息向大家说一说吧。

(学生汇报)

师:这些数学信息你们都看懂了吗?能说说它们的含义吗?(引导学生理解“每条小船比大船少坐学生3人”的含义) 2.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明确要解决的问题。

师(出示教材8页第二个问题):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需要哪些相关的信息呢?

(请学生把要解决的问题表达完好:同学们过河,男生29人,女生25人,一条大船坐学生9人。同学们都坐大船,需要几条船?)

(2)尝试独立列式解决问题。

(3)交流解题方法。

方法一:分步计算。

29+25=54(人) 54÷9=6(条)

师:为什么先算29+25?54÷9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引导学生明确:要求需要几条大船必须先求出一共有多少人,再看54里面有几个9,有几个9就需要几条大船) 方法二:列出错误的综合算式。

29+25÷9

师:你认为这样列式正确吗?

师:按照前面学习的除加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应该先算25÷9,而根据解决问题的过程,应该先算一共有多少人,也就是先算29+25,有什么方法能改变运算顺序呢?

(4)引入小括号。

师:假如我们要改变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有一位朋友可以帮助,它的名字叫“小括号”。

(5)介绍小括号的来历。

师:在没有创造运算符号以前,人们运算都要用很复杂的文字进展说明。随着社会的开展,与人民生活需要有亲密联络的各种计算也逐渐复杂起来。这些计算常由两个或几个算式合成,而且在计算时常常需要先算某一个算式,再算另一个算式,于是便产生了区别先后运算顺序的符号。大约400多年以前,在大数学家魏芝德的数学运算中,首次出现了

“( )”“[ ]”和“{ }”。“( )”叫小括号,是荷兰人吉拉特最先开场使用的。

师:由于小括号可以改变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所以在有小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小括号的来历,使学生对小括号有所理解,激发学生对小括号的好奇心,有助于学生记住小括号。

小学数学三年级第一单元教案4 教学内容:

毫米的认识〔教材第2—3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第1至第2题。〕

教学目的: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厘米度量比拟短的物体的长度。

2、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才能。

3、培养学生的动手理论和合作学习的才能,并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毫米,会用毫米度量物体长度。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估测方法。

教具准备:

情景图〔课件〕,照片,蜡笔,尺子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创设让学生测量数学课本的长、宽和厚的情境,在测量中发现它们的长度都不是整厘米。从中提出问题:要想准确地表示出测量结果,而测量的长度又不是整厘米时怎么办呢?

二、探究交流、解决问题

1、估测数学书的长、宽、厚的长度。

师:请同学们观察数学书的长、宽、厚,并估一估大约有多长,然后

把估测的结果填入下表?

小组合作学习,估计课本的长、宽、厚。

〔1〕采用小组〔建议4人小组为宜〕合作的形式,分别估计一下数学课本的长、宽、厚。为了确保人人参与,可选专人将估计的结果填在记录表〔老师事先准备好,每组发一张〕的?估计?一栏中〔见下表〕。

〔2〕对估计的结果进展反应。

反应时,学生选择性的估计课本长、宽、厚,其他同学可以提出不同的意见进展补充。将学生估计的结果板书在黑板上,提出问题:?谁估计的结果比拟准确呢?怎样来验证??

2.用测量的方法验证估计的结果。

〔1〕分组测量课本的长、宽和厚。测量时,将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互相讨论如何表述课本的长、宽、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测量的结果。

〔2〕组织全班学生交流测量的结果,并由此引出毫米。长:不到21厘米、差2个小格。

宽:不到15厘米、差2个小格。

厚:不到1厘米、只有6个小格。

小结:当测果不是整厘米时,我们可以用毫米表示。位于厘米间的一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3、建立1毫米的概念

〔1〕.认识学生尺上的1毫米有多长。

〔2〕让学生看尺子,数一数1厘米长度有几个小格,然后汇报小结1厘米里面有多少个1毫米。

〔3〕.闭上眼睛想一想1毫米有多长。然后再比一比1厘米和1毫米,你发现了什么

生1、把1厘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就是1个小格,长是1毫米。1厘米=10毫米

生2:从学生尺中,我能发现毫米与厘米的关系,1厘米=10毫米。

4、认识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

考虑:如今你觉得毫米与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汇报交流

1厘米=10毫米

板出:1厘米=10毫米

5、举例说明1毫米的长度

手比划一下1毫米的长度,硬币、卡、储蓄卡、医疗保险卡等?这些东西的厚度大约都是1毫米。?

三、稳固应用、内化进步。

1.完成数学课本第3页的做一做。

2.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一的第一、第二题。

3.找出自己周围物品,并用毫米作单位量一量它的长度。

四、回忆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又长了什么本领?

小学数学三年级第一单元教案5 教学内容:

例2、例3及练习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地图上的方向。

2、使学生会看简单的道路图,并能描绘行走的道路。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重点难点:

使学生学会看简单的道路图,并能描绘行走的道路。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汇报课外认方向的情况。

2、说说教室和校园的东西南北各有什么。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2

1、观察第3页的校园图,你能画出校园的示意图吗?怎样画,能让别人看懂方向?

2、学生同桌合作画。

3、交流汇报:把学生画的多种情况展示出来。

4、请大家观察这几种不同的示意图,你觉得怎么样?(没有统一的标准,太乱了。)

5、为了方便交流,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如今,你能按这个要求画出示意图吗?并注意标上“北”的方向。

6、学生独立绘制“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示意图。

(二)教学例3

1、观察例3图,你是怎么找到“北”边的?(图上标有)

2、两个小朋友在做什么?

3、少年宫怎么走?请你先用手指出道路图,同桌互相看看指对了吗?

4、同桌互相说

去体育馆怎么走?去医院怎么走?去商店怎么走?去电影院怎么走?

三、稳固练习

1、认一认地图上的方向:(课件)

2、做一做

从图上获知“北”,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练习指一指。

四、综合练习

1、观察第2页广场图,请根据示意图指出东西南北。

2、你能说说这幅广场图中哪个建筑物分别在哪边吗?

3、第6页第3题、第7页第4题:观察中国地图,先找出“五岳”。如今告诉你中岳是嵩山,你能根据这个说说其他的山分别是什么“岳”吗?比一比,谁说得对!讲评。

4、引导学生阅读:你知道吗?

五、总结。

六、布置预习

1、查找有关指南针的资料。

2、寻找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方位的知识。

板书设计:

绘制平面图弄清方向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找到位置

学看道路图说出道路

小学数学三年级第一单元教案6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9-61页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并知道1分=60秒。

2、让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通过各种活动准确的体验一分、一秒。

3、浸透珍惜时间的教育,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品质,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

认识秒,并准确建立一分、一秒的时间观念,知道分秒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钟表,自制钟面。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

出示钟面唤起学生记忆,并拨几个学生熟悉的时间让学生认读。

师:大家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谁能说说关于时钟你知道些什么?

生:我知道有时针和分针。(与学生共同说说它们分别是什么样子的,是及时补充)

生: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走一大格是5分钟,走一圈是60分钟,也就是一小时。(假设是学生说的不够完好,老师引导学生共同进展复习)

师:同学们的记忆里可真好,看来大家学过的知识是难不倒你们了!那你们能正确迅速的说出钟面上的时间吗?来比比赛!(老师拨时间,学生认读,对于不正确的给予指正,并说说是怎样认读的?)

二、导入新课

1、提醒课题

师:同学们可真聪明啊!敢不敢继续挑战自己?大家仔细看看老师出示的这些钟面上针的多少,你能看出有什么不同吗?

生:有的钟面上有三种针,有的钟面上有两种针。(师提示:较短的一根指针叫时针,它表示多少时;较长的一根指针叫分针,它表示多少分。)

师:你知道最长最细的是什么针吗?秒针走一小格是多少呢?对,就是一秒!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来认识一下秒。(板书课题——-秒的`认识)

2、说说是几秒,老师提问:秒针走一大格表示几秒,从

1走到4表示几秒,从7走到1是几秒,……同桌再互相说一说。

3、正确认读钟面上的时间(适当的给学生讲解秒表的读法)

4、体验1秒钟

①师:1秒到底有多长呢?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

听。(利用时钟的“滴答声”让学生感受。)这是什么发出的滴答声?

钟表发出“滴答”一声所经过的时间就是1秒。

②学生跟着时钟的“滴答声”,做拍手练习,每一秒拍一

下手,看看谁拍得最准。

③比一比,哪位学生不看时钟,每秒数一个数,看谁数得

最准确。

看了你们刚刚的表演,你觉得1秒的时间过得怎样?(学生

畅谈1秒时间感受)是呀,1秒的时间很短很短。但是有些现

代化的工具在这短短的1秒钟里却可以做很多事情呢。(出示

几个具有说服力的数据说明1秒钟的价值)所以,我们可别小

看了这短短的1秒钟,它的作用可大了。我们要珍惜时间,不浪费每1分、每1秒。

5、学习1分=60秒,并体验1分钟

师:假如秒针从数字12起,走一圈,又回到数字12,这时经过多长时间,分针有没有什么变化。秒针走一圈是60秒,分针正好走一小格,由此得出1分=60秒。

让学生静静地观看钟面上的秒针走一圈。

问:1分钟我们能做些什么呢?请你选一个你喜欢的活动,咱们来做一个1分钟的体验活动。

师生共同总结一分钟可以做的事。

三、联络稳固

1、填单位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时间单位,知道了1分=60秒,以前我们还学过哪些时间单位呀?如今老师想来考考你们,填上适宜的时间单位。

人每天睡觉大约9( )、系红领巾大约20( )、煮饭大约30( )

2、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秒。

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计量时间的单位——-秒。知道了1分=60秒,一秒过得快不快?所以我们要珍惜时间,不能浪费1秒钟!

五、课外作业。(略)

小学数学三年级第一单元教案7 教学目的:

通过复习能比拟纯熟地口算一位数除整百、几百几十的数,能比拟纯熟地笔算一位数除三位数。培养学生估算才能和估算意识,养成良好的检查习惯。

复习过程:

一、根本训练

1、P15.1

出示口算题,学生先独立口算,再指名口算,并选择几题要求说出口算根据。

2、P15.2

分组练习,组织比拟。进一步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评讲,归纳计算的注意点。

3、P15.3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

组织评讲。

总结归纳:你在计算中发现了什么?

4、P15.4

引导学生理解题目意思。

学生独立完成。

组织讨论:此题的数量关系是什么?

二、课堂练习

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教案优秀6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教案优秀6篇小学教案位置与方向篇一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生活,学会根据给定东、西、南、北中的一个方向辩认其余三个方向。 2、使学生知道地图上的方向,并且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4、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教学重、难点: 在具体的情境中,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三个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教具: 小黑板字条(打印)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今天老师第一次来到石良完小,谁能给帮老师一个忙。介绍一下校园的情况,分别找一找校园的东西南北各有什么建筑?我有一些了解了,感谢同学们的介绍。 一、课前小游戏,导入新课(复习东南西北,起立,指说) 现在,上课(师生起立问好)咱们来个小竞赛,看哪个小队的同学反应快,回答流利、干脆。准备好了吗?想一想,你现在是面对什么方向,(三个小队分别说)?再一个问题:你的前后左右各是什么方向?为什么老师提同样的问题,而你们的回答却不一样?这节课咱们来研究方向与位置。(板书) 二、联系实际,自主探究 1、刚才,同学们给我介绍了校园的情况,我也找了几个建筑物,你们知道它在校园的哪个方向吗?(厕所操场科技楼食堂)(东西南北)从你现在的位置来观察,它在你的哪个方向?从你的前后左右四个方向来找一找? 2、为了让我更清楚地认识校园,请同学们再帮我一个忙。把校园这四个建

筑物填在课前老师发给你的图上,制成一个平面图。利用你们已有的经验,开始独立完成。(生独立完成平面图,师巡视指导) 3、请3个学生把不同结果板演到小黑板上,并让学生讲解为什么要这样做,讲明白是面对哪个方向,这个方向是什么建筑?后面?左面?右面?(转身,分3个方向演示小黑板,并标上方向。演示完成后再把小黑板集中摆放。) 4、同学的平面图都有道理,但为什么不一样?同一个校园,平面图却不一样。怎么办?所以必须统一规则。在国际上人们绘图或者平面图时,规定按上北,下面就应该是(学生说,师板书到中间)以后再绘图的时侯就必须按这个方位。再把校园这四个建筑物按到方位图上。哪个平面图是符合这个标准?为了看的更明白,再加上方向标。 5、这两个图怎么变一变让它也符合标准?(旋转,也标上方向标。) 三、实践应用 1、实小平面图 通过这个图,你说一说知道学校的哪些情况? 2 做一个学校周边环境平面图 师:同学们课余时间可以制作一个平面图。调查一下学校周边的情况?(板书东埠西埠下河头石良集)把它们写到另一张纸上,做成一个平面图。 板书设计:略 小学教案位置与方向篇二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学会根据太阳的位置辨别方向。体会一天中,早、午、晚天气冷热变化。 2、科学探究目标:能利用太阳的位置辨别方向及冷热变化。 3、科学态度目标:开展小组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勇于发言,积极动手,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将学生置于现实情境中,鼓励学生亲近自然、关注自然、发现自然规律。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整理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整 理 教学设计 第1课时:秒的认识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材第2~3页内容,第4页“做一做”,以及第6~8页练一的第1、6、7题。 内容简析: 第2页通过具体情境感知秒的表象及秒在生活中的应用。第3页通过认识钟表和电子表来认识秒的意义,体会1秒有多久,并掌握分和秒的进率关系。 教学目标: 1.认识新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时间观念。

3.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交流、合作,通过动手操作等丰富的研究活动,培养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 教学重难点: 借助丰富的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理解时、分、秒之间的进率。 教法与学法: 1.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新知的特点,采用直观教学手段,适当设计一些游戏来调动学生的研究积极性。 2.学生通过形象感受来理解时间单位秒,理解分与秒的关系,即1分=60秒。通过动作、声音等多种活动,体验1秒有多长。 承前启后链: 1.复:回顾时和分的进率,进行看钟面写几时整或几时几分的练。

2.研究:认识时间单位“秒”,建立秒的观念,体会分、秒 的实际意义。知道1分=60秒。 3.XXX:掌握时间单位间的换算问题,体会时刻与经过时间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能解决时刻和经过时间的简单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导入课题 采用游戏体验法,进行“倒计时”游戏。游戏一:教师从5 倒数到1,学生马上站起来,看谁的反应速度快。游戏二:反 方向用手触摸耳朵,比如用左手摸右耳朵,用右手摸左耳朵。老师手握秒表,伴随着“滴答”声,进行倒计时,像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秒。今天,我们就共同来认识这个新朋友,秒。(板书课题) 改写】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时间单位“秒”,我们采用游戏体验法,进行“倒计时”游戏。游戏一:教师从5倒数到1,学生马 上站起来,看谁的反应速度快。游戏二:反方向用手触摸耳朵,比如用左手摸右耳朵,用右手摸左耳朵。老师手握秒表,伴随着“滴答”声,进行倒计时,像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与反思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与反思 第一单元 第一课时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 教学内容:教材第2—3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第1至第2题。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厘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2、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并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毫米,会用毫米度量物体长度。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估测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言 二、估测数学书的长、宽、厚的长度。 师:请同学们观察数学书的长、宽、厚,并估一估大约有多长,然后把估测的结果填入下表? 估计实际测量 数学书的长 数学书的宽 数学书的厚 生1:数学书的长大约是21厘米、宽大约是14厘米、厚有1厘米。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1:因为1厘米大约有一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长大约就有21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宽有14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厚有1个指甲长那么厚。…… 三、学生动手测量实际长度 1、让学生用学具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厚。 2、让学生先在小组上交流,然后再在全班上交流。 四、揭示课题: 板出:毫米的认识 五、建立1毫米的概念 1、认识尺度上的1毫米有几长。 2、闭上眼睛想一想1毫米有多长。然后再比一比1厘米和1毫米,你发现了什

么? 3、举例子说说生活中那些物品的长度是1毫米。 六、认识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 让学生看尺子,数一数1 厘米长度有几个小格,然后汇报小结1厘米里面有10个1毫米。 板出:1厘米=10毫米 七、巩固发展 1、完成数学课本第3页的做一做。 2、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一的第一、第二题。 3、找出自己周围物品,并用毫米作单位量一量它的长度。 八、全课小结。 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目标,这里所说的“有价值的、必要的数学”就可以理解为对生活有用的数学.新课程标准突出了数学的生活化,也更加重视学生对知识的应用。因此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尽可能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改变课本中原有的例题,从现实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来呈现课本所要学的内容。反过来,在进行应用题的练习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让学生估计测量身边的事物,这就拉近了书本与学生的亲近度,真正让学生体会到所学知识的实际用途,还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更加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在这节课中发现学生的估计、估量能力比较差,出现了一些笑话,以后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我相信要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最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感受数学是有价值的.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直接经验,把教学归朴于实践,归朴于生活。同时再将数学运用与生活的过程中感悟数学的价值。 第二课时 分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材第4—第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实践,使学生意识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的长度可以用分米作单位。 2、认识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 3、培养学生估测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分米,建立1 分米的长度概念

小学数学三年级第一单元教案

小学数学三年级第一单元教案 小学数学三年级第一单元教案 小学数学三年级第一单元教案1 学习目的: 1.结合“买文具”详细情境,体会小数的含义与特征。 2.能认、读、写小数。 学习重点: 简单小数的读写 学习难点: 1.小数意义的理解。 2.小数的写法。 导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说说你对元、角、分有哪些认识? 2.你会读出以下小数吗? 例:每支铅笔0.50元〔读作:零点五零元〕 每支钢笔8.00元每把尺子1.06元 每个笔记本3.50元每盒水彩笔16.85元 3.你能用小数表示以下的数吗? 5元4角=〔〕元15元9角=〔〕元

二、自主学习新知 1.认识小数 〔1〕老师出示“买文具”详细情境图,同桌互相说一说每一种文具的单价是多少。 〔2〕学生独立填写各种文具的价格 每个笔记本〔〕元〔〕角每把尺子〔〕元〔〕分 每支钢笔〔〕元每支铅笔〔〕角 每盒水彩笔〔〕元〔〕角〔〕分 〔3〕学生自主认识这些小数 〔4〕师随机说明:像3.50,0.50,8.00,1.06, 16.85……这样的数都叫做小数。 〔5〕同桌合作交流:观察小数,你能发现小数有什么特点? 〔6〕交流反应小数特点。 2.小数读法 〔1〕自己试读小数16.85。 〔2〕学生合作互读小数:3.50,0.50,8.00,1.06 〔3〕学生自主归纳小数读法的要求。 〔4〕自我检测:读小数。 0.02读作:20.00读作: 3、小数的写法。

〔1〕师随机提出问题。 〔2〕学生互相讨论小数的写法。 〔3〕反应小结小数的写法。 〔4〕学生互读互写。 三、老师根据学生互动结果进展课堂总结。 四、检测达标 1.根底达标题。 找小数。〔在小数下面画横线〕 2 3.2 0.02 1.00 50 10.00 读小数。 0.7读作:0.09读作:10.02读作:10.00读作: 2.稳固进步题 2元1角=〔〕元7.52元=〔〕元〔〕角〔〕分 50.50元=〔〕元〔〕角〔〕分8分=〔〕元 10元2分=〔〕元1角5分=〔〕元 五、拓展迁移 小熊的妈妈带小熊到超市购物,他们买一支牙刷1.23元,一盒牙膏3.46元,聪明的你能否用你所学的知识算出小熊的妈妈一共花了几元几角几分? 小学数学三年级第一单元教案2 学习目的: 1. 结合“买文具”详细情境,体会小数的含义与特征。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全册教案1000字 由于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全册共包含了8个单元,笔者在此列出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重点知识点、教学重难点,希望对教师教学提供一些指导。 第一单元:整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 了解整数的概念; 2. 掌握正整数、负整数的概念; 3. 能辨别正整数和负整数; 4. 能用数轴表示整数。 重点知识点: 1. 整数的概念; 2. 正整数和负整数的概念; 3. 数轴的表示和使用。 教学重难点: 1. 正整数和负整数的概念区分; 2. 数轴表示整数的方法。 第二单元:数的比较 教学目标: 1. 熟悉数的大小比较; 2. 能用大于、小于、等于符号表示大小关系; 3. 能进行数的排序。 重点知识点: 1. 数的大小比较;

2. 大于、小于、等于符号的使用; 3. 数的排序方法。 教学重难点: 1. 各种数的大小比较; 2. 数的大小排序。 第三单元:数的计算 教学目标: 1. 掌握数的加减法运算; 2. 能对简单的数计算题进行运算; 3. 能进行简单的数的口算。 重点知识点: 1. 加减法的运算; 2. 运算法则; 3. 口算技巧。 教学重难点: 1. 运算法则的理解; 2. 口算速度提高。 第四单元:图形的认识 教学目标: 1. 熟悉常见图形的名称; 2. 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图形的特点; 3. 能进行简单的图形分类。 重点知识点: 1. 常见的平面图形; 2. 平面图形的特点;

3. 平面图形的分类。 教学重难点: 1. 平面图形的特点描述和分类; 2. 平面图形的名称和特征的理解。第五单元:长度和时间的认识 教学目标: 1. 掌握长度的计量单位; 2. 能进行简单长度换算; 3. 能用时钟表示时间。 重点知识点: 1. 长度的计量单位; 2. 长度换算方法; 3. 时间的表示方法。 教学重难点: 1. 长度的换算; 2. 时钟的使用和时间的简单计算。第六单元:重量的认识 教学目标: 1. 掌握重量的计量单位; 2. 能进行简单重量的换算; 3. 能通过质量比较判断重量的大小。重点知识点: 1. 重量的计量单位; 2. 重量换算方法; 3. 通过质量比较判断重量大小。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教案7篇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教案7篇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1、通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充分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 2、通过练习,学生比较熟练地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3、进一步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 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教学难点: 用时针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完成“练习一”第3题。 要求学生先估计,再实际进行验证,验证的数据可以由学生和家长一起完成。 2、完成“练习一”第4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让学生说一说每一题是怎么比较的,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只要说得有道理就行。 3、完成“练习一”第5题。 读读书上的三个例子,并要求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说一说做这些事情需要多长时间。 4、完成“练习一”第6题。 先让学生尝试做一做,分别测量在跑步或跳绳后,1分钟内心跳和呼吸次数的变化情况。 5、完成“练习一”第8题。 学生计算经过的时间。如果部分学生有困难,让他们借助钟面模型加以演

示、理解,教师给予适当的帮助。 6、完成“练习一”第9题。 指名说说题意。学生独立列式,说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二、补充题目。 1、 1分=()秒 4时=()分 9分○9秒 36分○2时 5分=()秒 150秒○2分 400分○4时 10分○1时 2、电影《神奇的宇宙》从2:05开始,到2:50结束,这场电影放映了多长时间? 三、全课总结 你现在回算经过的时间吗?计算经过的时间应注意什么? 四、布置作业 “练习一”的第10、11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练习课,通过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等活动,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善于表达的能力。学生在倾听与表达中,可以学到的时间计算方法,体验到将数学知识应用与生活的快乐。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教案篇二 教学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分与秒的关系,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 2、通过观察与操作,体验时间在生活中的价值。 3、借助生活实例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遵守、爱惜时间的意识与习惯。 教学重难点: 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各种钟表、收集的资料 教学过程:

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教案【优秀10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教 案【优秀10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教案篇一 教学内容: 教材第2至3页例1及练习一第1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体验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形成辨认东、西、南、北等方向的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在观察主题图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重点难点: 会在实景中辨认东、南、西、北,并能运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儿歌铺垫,引出新课 同学们,你们会背有关东、南、西、北方向的儿歌吗? 学生背儿歌: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

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读了这首儿歌,你们能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认识东、南、西、北方向) 二、探究新知 1、早晨,太阳从哪边升起?引出东。 2、指一指哪边是东?教室的东边有什么?(黑板) 3、东和西是相对的,那西边是哪边呢?教室的西边有什么? 4、组织全班活动,起立,指一指东和西。指左边练习表达:这边是北。指右边:这边是南。练习用教室的北和南各有什么说一说? 5、完成书本填空和做一做 (1)观察例1图 问:图书馆在操场的东面,体育馆在操场的( )面。教学楼在操场的()面,大门在操场的( )面。 (2)完成“做一做”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一第2题 先观察,你从对话中了解到什么?(可以确定了两个方向:北和西) 你能说说哪边是东、哪边是南吗?说说房间是怎样布置的?东南西北方向各有什么? 2、在教室玩“走方向的游戏”。 3、小组讨论:你怎样记住我们学校的东西南北方向?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和反思

第课时 教学内容:例及练习 学习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地一个方向辨认其余地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地方向. 、培养学生良好地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创造情景让学生说说“前、后、左、右、向左、向右、向后转”.复习和感受方位. 、师:“谁认得东、西、南、北方向?你是怎样认识地?” 、出示课题:东西南北 二、新知: 、早晨,太阳从哪边升起?引出东. 、指一指哪边是东?教室地东边有什么?(黑板) 、东和西是相对地,那西边是哪边呢?教室地西边有什么? 、组织全班活动,起立,指一指东和西.指左边练习表达:这边是北.指右边:这边是南.练习用教室地北和南各有什么说一说?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说说你地东西南北都有谁? 、完成书本填空和做一做: 图书馆在操场地东面,体育馆在操场地()面.教学楼在操场地()面,大门在操场地()面.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完成“做一做” 三、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一第题 先观察,你从对话中了解到什么?(可以确定了两个方向:北和西)你能说说哪边是东、哪边是南吗?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在教室玩“走方向地游戏”. 、小组讨论:你怎样记住我们学校地东西南北方向?各个方向各有什么? 、小组讨论:你怎样记住叶滩小学地东西南北方向?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背儿歌:早晨起床面向太阳,前边是东后边是西,左边是北右边是南. 四、小结. 课外作业:认方向. 第课时 教学内容:例、例及练习 目标:、使学生知道地图上地方向. 、使学生会看简单地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地路线.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重点:使学生会看简单地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地路线. 过程: 一、复习: 、汇报课外认方向地情况. 、说说教室和校园地东西南北各有什么. 、玩“认方向”地游戏.

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除法》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除法》教课设计本单元教课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 是在二年级(上册)表内除法和二年级(下册)有余数除法 的基础上安排的。详细内容以下。 计算 口算:被除数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分别除以除数都没有余数 的除法,包含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商是整十数。笔算:两位 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验算。 估量:预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十多。 解决问题 一步计算的问题:在解决的实质问题中领会数目关系。 总价单价 =数目 总价数目 =单价 两步计算的问题:先求总和或节余是多少,再均匀分的实 质问题。 全单元教课内容以笔算为主线。先经过比较简单的除法(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以除数没有余数),教课除法竖式及除法的 验算;而后教课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以除数有余数的情 况;最后教课商的个位上是 0 的除法。教材把口算、估量和解决实质问题合理穿插到各想想做做或练习中。单元教课结束时安排了场景型的实践活动《乡村新貌》。 本单元编写的三道思虑题,让有条件的学生进一步理排除法

中商与余数之间的关系,被除数与除数、商、余数之间的关 系,进一步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锻炼初步的 演绎推理能力。 本单元教材有以下特色: 1?供给的学习资料能引起学生的操作活动,经过有序的操作 带动有条理的思虑,理排除法竖式的构造与算法。 除法竖式的形式和构造与加、减、乘法有很大的差异,理解 并掌握除法竖式中的分段计算是教课难点。教材充足利用学 生能够均匀分实物这个已有经验,在均匀分的操作活动和除 法竖式计算之间成立一种对应联系进而解决这个教课难点。 教材里有三道例题教课除法竖式计算,第 1 页例题侧重解决 竖式的构造与计算步骤等问题。例题选择的素材是把46 枝铅笔均匀分给 2 个女孩,让学生经历每人先分得 2 捆再分得3 枝,每人获取23 枝的操作过程,并理清思路先算402=20 ,再算 62=3,而后把 20 与 3 合成 23。教材把这些感性认识作 为存心义地接受除法竖式的必需基础,在竖式上用两种色块 显示分两步除的过程,指引学生把操作经验上涨成计算方 法。竖式上每一位商的含义及其书写地点很重要,教材由大 卡通提出问题 2 为何写在十位上让学生思虑,联系分铅笔 的操作理解商的地点。 第 7 页例题侧重解决被除数十位上的余数要和个位上的数合 起来持续除的问题。例题的素材是把5筒及 2个(即 52个)

2022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范文

2022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范文 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应该具有以下内容:课题名称、设计者、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或资源、教学过程、板书、教学评价反思等。今天小编在这里整理了一些2021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范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021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范文1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让学生在模拟旅游情境中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旅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过程方法目标:在解决如何合理“租车”的活动中,渗透列表解决问题的策略。经历观察、思考,运算等数学练习过程,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积累生活经验。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活动中感悟数学的价值,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积累用数学解决生活问题的经验,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渗透有序列表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准备: 课件及车溪风景区美景视频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喜欢),大家去过哪些地方旅游,或者有什么非常想去的地方呢? 课件:春天来了 同学们一定也感受到了春天气息,这节课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去欣赏春天美丽的景色,到民俗风景区宜昌车溪去看看。我们要到车溪旅游首先要解决什么问题?(生:租车)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唤起学生对以前旅游美好经历的回忆或向往,为后面旅游活动作铺垫;接着出示宜昌风景区春天美景图片,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学生参入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二、合作探究 (一)活动一:租车 1、(课件完整出示情境信息)生独立阅读信息后提问: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信息? (1)我们班的同学有31名,为了安全学校还派了9名老师。 (2)大车每辆限乘18人;小车每辆限乘12人。(大车、小车图) 2、我们怎样租车呢?(对话框出示问题) 3、研究租车方案 温馨提示: (1)请独立设计租车方案,把你的方案填在表格里。看谁的办法多! (2)四人小组交流,并对组内租车方案进行整理,填在小黑板上的表格中。 (3)看哪组合作,能把组内的想法有条理的进行描述。 A、学生活动 B、全班交流。(各组派代表上台发言) 教师白板出示自己的整理表格。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这些表格,你认为那种整理得?为什么?(学生比较租车方案统计表)(板书:有序思考) 4、这么多种方案,你会选择哪种方案?为什么? 请看(课件添加信息):大车每辆160元,小车每辆120元。 5、猜一猜:哪种方案最省钱? (板书:空位最少最省钱) 5、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分组计算各种方案需要多少钱. 比较得出租1辆大车2辆小车最合理,花了400元,空座位也最少。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得出不同的租车方案,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小组合作的优越,培养了学生与人合作交流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例文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例文 从教学内容的角度来看,每节课的教学必定是环绕着几个重点的教学内容 来展开,这些重点内容理应成为教学进程中须牢牢掌控的主线。今天作者在这 里整理了一些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202X例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202X例文1 一、教材分析: 《毫米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的第一节课。学生已经认识了厘米、米这两个长度单位。本节课是连续学习长 度单位毫米。教材中的例1采取让学生估计、测量、讨论等活动,使学生明确 毫米产生的意义,然后利用学生尺让学生认识毫米,知道毫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并通过一分硬币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做一做和实际测量等活 动进一步巩固深化了这部分内容。学习好本课的内容是以后学习长度单位、估 测和实际测量的重要基础。 二、学情分析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背景,家庭环境和一定的文化感受,从而导致不 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知识基础,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对于本节课学生并 不陌生,从知识角度方面来讲有厘米、米的认识做基础,从体会角度来讲在每 个学生的尺上都有毫米的刻度。可以说对此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因此我在教 学中重视让学生在学习程中尽可能多地经历数学交换的活动,使得学生能够在 活动中感受别人获取知识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进程。 根据教材和学情分析,我肯定以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测量的进程,知道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 2、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初步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厘米、毫米单位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3、会用毫米做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4、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换,培养学生的视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时、分、秒单元备课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学生第三次接触时间,学生已经认识了几时几分,而本单元主要在这些基础上来认识“秒”,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教材在编排上具有如下特点: 1、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帮助学生认识抽象的时间概念。 2、借助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 3、注意让学生收集有关时间的信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分=60秒,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2、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三、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分=60秒,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 四、课时安排: 3课时。 1、秒的认识…………1课时 2、时间单位的换算…1课时 3、时间的计算……1课时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1 课题:时分秒 学习内容:教材第2、3、4页以及相关练习 课程标准描述:能认识钟表,了解24时计时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 学习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体会秒在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观察、体验等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渗透珍惜时间,从一分一秒做起. 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知道时间单位秒,掌握1分=60秒. 学习难点: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评价活动方案: 1、结合生活实际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体会秒在生活中的应用,完成目标评价1。 2、通过观察、体验等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以完成评价目标2.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渗透珍惜时间,从一分一秒做起,以完成评价目标3。 课时安排:1课时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时间单位“秒”。(落实目标1) 1、情境激趣:同学们,谁还记得每年的除夕夜的人们一起等待新年钟声的情景吗? 在这个场景中还藏着一些数学知识呢,谁找到了藏着的数学知识了?生自由回答。师小结:刚才我们每数一个数的时间就是一秒,“秒"也是一种时间单位。 2、小朋友,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秒这个时间单位的呢?生举例。 师小结:刘翔在奥运会上用12秒91的成绩夺得了男子110米栏的冠军;这是我们过马路时,常常看到的红绿灯,显示屏上跳动的数字也是用秒来计时的。 师小结:在生活中用到“秒"这个时间单位的地方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一

小学数学三年级第一单元教案精选11篇

小学数学三年级第一单元教案精选11篇 小学数学三年级第一单元教案精选11篇 小学数学三年级第一单元教案1 教学内容: 例2、例3及练习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地图上的方向。 2、使学生会看简单的道路图,并能描绘行走的道路。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重点难点: 使学生学会看简单的道路图,并能描绘行走的道路。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汇报课外认方向的情况。 2、说说教室和校园的东西南北各有什么。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2

1、观察第3页的校园图,你能画出校园的示意图吗?怎样画,能让别人看懂方向? 2、学生同桌合作画。 3、交流汇报:把学生画的多种情况展示出来。 4、请大家观察这几种不同的示意图,你觉得怎么样?(没有统一的标准,太乱了。) 5、为了方便交流,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如今,你能按这个要求画出示意图吗?并注意标上“北”的方向。 6、学生独立绘制“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示意图。 (二)教学例3 1、观察例3图,你是怎么找到“北”边的?(图上标有) 2、两个小朋友在做什么? 3、少年宫怎么走?请你先用手指出道路图,同桌互相看看指对了吗? 4、同桌互相说 去体育馆怎么走?去医院怎么走?去商店怎么走?去电影院怎么走? 三、稳固练习 1、认一认地图上的方向:(课件) 2、做一做

从图上获知“北”,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练习指一指。 四、综合练习 1、观察第2页广场图,请根据示意图指出东西南北。 2、你能说说这幅广场图中哪个建筑物分别在哪边吗? 3、第6页第3题、第7页第4题:观察中国地图,先找出“五岳”。如今告诉你中岳是嵩山,你能根据这个说说其他的山分别是什么“岳”吗?比一比,谁说得对!讲评。 4、引导学生阅读:你知道吗? 五、总结。 六、布置预习 1、查找有关指南针的资料。 2、寻找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方位的知识。 板书设计: 绘制平面图弄清方向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找到位置 学看道路图说出道路 小学数学三年级第一单元教案2 学习目的: 1.掌握小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能解决小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

小学数学三年级第一单元教案(11篇)

小学数学三年级第一单元教案(11篇) 小学数学三年级第一单元教案(11篇) 小学数学三年级第一单元教案1 第一单元测量 1、学科数学课题认识长度单位——毫米课型新授课时 让学生先在小组上交流,然后再在全班上交流。 强调合作的重要性和方法。 用手比出的1分米去量一量自己身体上哪两个部位之间的间隔是1分米。 学科数学课题千米的认识课型新授课时 学科数学课题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课型新授课时 板书设计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 学科数学课题吨的认识课型新授课时 平均每人体重25千克,多少人重1吨呢 板书设计吨的认识 1吨=1000千克 教后反思 学科数学课题生活中的数学课型新授课时1 教学目的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千米和质量单位吨,牢记单位之间的进率。

2、能联络生活,理解生活中处处存在这些数学知识。 3、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的才能。 教学重点能联络生活,说出生活中的数学。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步骤个人修改 一、复习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 1、复习长度单位: 〔1〕让学生说一说你认识了哪几个长度单位。 〔2〕举例子说一说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1千米的长度。 2、复习质量单位 〔1〕让学生说一说你认识了哪几个质量单位。 〔2〕举例子说一说1克、1千克、1吨有多重? 二、联络生活,理解生活中的数学 〔一〕自学课本第一十四页的内容 1、学生看书第十四页的内容。 2、各学习小组交流,你看到了什么? 3、全班交流 师:请各小组代表汇报你们组发现了什么? 生:我们组发现一辆汽车限载重量8吨,……。

〔二〕学生汇报社会调查情况 师:请同学们汇报这两天来你通过什么方法,发现生活里存在我们学过的长度和质量知识。 生1:我爸开摩托车的速度一般是每小时40千米,我家到学校的路程大约是2千米。 …… 三、全课总结 要学生记下一些典型的物体的质量: 1个1角硬币重1克; 李老师重75千克; 一个同学重25千克; 一般的小汽车重1吨。 板书设计生活中的数学 1个1角硬币重1克; 李老师重75千克; 一个同学重25千克; 一般的小汽车重1吨。 教后反思 小学数学三年级第一单元教案2 教学目的: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Those you hate work harder than you.整合汇编简单易用(页眉可删)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即将面临毕业的师范生们,即便是在校内已经模拟了N遍,还是害怕自己的教案写不好,不用担心啦,不是还有我妈?看看为你精心准备的教案吧! 第一课时毫米、分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科书P2-5例1、2及相应的"做一做"中的练习一的第1、2题。 三维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 通过直观演示和学生自己操作,使学生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让学生知道米、分米、厘米、毫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会用毫米、分米做单位度量物体的长度。 3.初步渗透辨证思维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2.难点: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具准备: 师:一把米尺、直尺和一根带子。 生:一把小尺子、一根带子、一枚一分硬币。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米、厘米 (1)我们已经学过哪些长度单位? 1米、1厘米大约有多长? 2、复习量法: (1)量物体的长度一定要注意把物体的一端对着尺子的什么刻度线? (2)认整厘米 第二课时米和米以内长度单位的换算教案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7~68页例3、例4及相应的“做一做”中的习题,练习十七的第3、4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加深对毫米、分米的认识,会进行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及简单的计算。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给每个学生准备一张7厘米长的纸条。 教学过程 : 一、复习 1米=( )分米 1分米=( )厘米 1厘米=( )毫米 1米=( )厘米 二、新课 1.教学例3。 教师将纸条发到每个学生手中,让他们量一下纸条的长度是几厘米。 对量得不正确的加以指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