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_墙上的斑点_看伍尔夫的意识流写作特色

从_墙上的斑点_看伍尔夫的意识流写作特色
从_墙上的斑点_看伍尔夫的意识流写作特色

作品评述从《墙上的斑点》看伍尔夫的

意识流写作特色

◎史江静

(西安科技大学外语学院,陕西西安710054)

《墙上的斑点》以意识流的写作特色著称,主张还原生活的真实性。本文针对这个问题分析了伍尔夫意识流创作意识、《墙上的斑点》中伍尔夫意识流写作特色的体现。

一、前言

自20世纪初开始,意识流小说在西方国家盛行起来,它是在现代哲学与心理学基础上出现的一种新型小说。然而,通常人的意识活动并不会通过不相关联的、零散的形式开展,相反则是通过一种思想流或者意识流的形式进行的。事实上,人的意识构成包含自觉意识与无逻辑非理性意识两部分。通常,人的以往意识能够和目前意识相互融合,从而形成一种在人的主观感觉中的时间感。在当时的年代,伍尔夫是意识流小说的杰出代表。然而,她并未将小说核心内容放到事件与人物关系方面,而将重点放到再现任务思想与情感等方面,从而突出环境与景物所产生的印象效果。例如在《墙上的斑点》中,主要讲述一妇女在看到墙体上出现的模糊不清斑点之后在头脑中产生意识的过程。

二、伍尔夫意识流创作简要分析

伍尔夫(1882—1941)是当时英国非常有名的小说家、散文家。她创作的小说进一步加快了我国现代小说的迅猛发展,而她的意识流小说是其小说影响力经久不衰的主要原因。她出生于伦敦,她的父亲是一位声望颇高的哲学家和评论家。1912年,她与伦纳德结婚,结婚五年后她在自己的住处成立了一家出版社,为自己的写作生涯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是,进入30年代后,她的病情出现了恶化,坚毅的她仍然不断努力写作,往往是一部作品刚刚接近尾声就开始另一部作品的创作,但是她对自己的写作品质感到不满,后来逐渐处于沉迷状态。《墙上的斑点》是她1915年的作品,从此她开始阐述意识流的基本观点并要求作家要注重作品的真实观和艺术观。她提倡作家不要停留在对客观事物的描写上而要追求生活的真实。小说家的职责就是要把那些表面上看起来即使不连贯的东西在每一个情节和细节上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墙上的斑点》中伍尔夫意识流

写作特色的体现

(一)无意识想象与自由联想之间的融合

意识的本质是回归到事物本身,显现出事物的原本面貌。然而,这里的“显现”指的是应该正视自明性,想要实现此目标,必须要从非理性意识转变成一个理性表达的过程。

《墙上的斑点》的开头部分,主人公通过墙上出现的斑点,进而在头脑中出现大量的幻觉,如展现在她面前的是在一座城堡中飘着一面旗帜,随后又看到诸多骑士如同潮水般涌到岩石上的画面。站在心理学家的角度,我们得出世界大战的到来势必会改变每一个人的生活,这里也包含小说主人公的生活以及思想等,而上述改变多数是通过战争的爆发才会出现的。小说主人公在受到战争的影响后,才会通过墙体上所出现的斑点联想到和战争有关的一系列的幻觉,而这属于必然心理活动。换言之,它是主人公没有经过预定的、自由联想的意识活动,也就是所谓的无意识想象。通过对主人公联想部分的描写,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小说主人公对斑点产生遐想的原因和主人公匆匆与房客分手的理由,并且想进一步知道斑点是什么。读者还会思考到底为什么主人公会出生在这里,主人公想弄清楚斑点是什么实际上也预示着主人公想弄清楚战争是什么。主人公的一切思绪就会随着注视墙上的斑点来展开,因而,无论是使人感到兴奋的思想还是令人感到痛苦的思想,都是想要弄清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然而,尽管主人公自始至终都未能弄清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但她却真正体会到了战争。在小说结尾部分,主人公将墙上所出现的斑点比作蜗牛,随后又联想到期待让该死的战争见鬼的场面。不管怎么样我们都认为蜗牛不应该趴在墙上,这样在潜意识里就暗示我们小说中的斑点即为战争的一个象征体。

意识流小说的另一特征为自由联想,此联想是蕴含广泛意义的一个集合体,主要涉及事实和梦幻以及现实和回忆之间的循环流动。因而,在创作意识流小说时,尽可能吸纳哲学家自由联想理论,而这是常采用的一种创作方法。例如在伍尔夫创作的《墙上的斑点》中,主人公从看到斑点的那一刻开始就展开了丰富的自由联想。首先联想到的是鲜红的旗帜和

083

总第期

454M angZhong

Literature

红色的骑士,后来又联想到斑点为钉子所留下的痕迹,之后再由钉子联想到斑点为贵妇人的肖像,进而想到了赝品以及过去房客的生活习惯。当面对墙上的斑点时,主人公未能真正弄清它究竟是什么,不禁感慨生命的神奇。最能反映主人公这一点的一句话是“人的生活究竟存在多少偶然性啊”,在这句话之后,作者又引出诸多的东西,例如罐子、鸟笼子、奔马等。从中也可以看出人对外界事物的观察是引起人思绪的斑点,斑点一旦出现就会被人的意识活动所埋没,留下的只有让人思绪万千的意识的火花。

(二)建立非理性的内心独白

在所创作的意识流小说中,作者主要是对人的灵魂世界进行深入的研究,而这一写作风格通常是借助内心独白进而深入挖掘人的内心深处的奥秘,这样一来,人所产生的意识流不会受到时空限制,其跳跃性十分明显。然而,对非理性潜意识内心独白来说,它指的是在不借助其他外在景物描写,一切都是利用人物内心的独白予以表达的。另外,在建立内心独白阶段,不会涉及他人的倾听,而单纯将作者内心情感不受任何约束地予以表达,这也正是意识流最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段。不过,在运用非理性意识独白时,作者始终都在幕后,其他内容都必须交由小说主人公意识予以展现,从而使读者产生更真切的情感,如同能够和人物灵魂进行沟通与交流。然而,伍尔夫创作的意识流小说,人物形象塑造并不借助人物肖像和语言,而是采用人的意识作为主要塑造手段,使读者可以直接解读人物的内心和性格,这一点与哲学中讲的非理性意识下产生的内心独白本质是相同的。

《墙上的斑点》中,除主人公之外不涉及其他人物,也不包含其他的故事情节。主人公在小说开始的部分就看到墙上的斑点便开始了自己的潜意识联想,在差不多4000字的描述中我们所能感受到的就是小说的主人公头脑中所产生的各种复杂的意识。我们可由主人公所说的“该死的战争,让这次战争见鬼去吧!”这句话充分体会到,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主人公厌恶战争的心情。之后一句“然而不论怎么说,我认为都不应该让一只蜗牛趴在墙壁上”的出现,在主人公看来,她联想到的战争如同蜗牛一样,让人产生憎恨之情。此外,“为了证明我们对自己的私有物品是多么无法加以控制———和我们的文明相比,人的生活带有多少偶然性啊”这句话将主人公对战争带来的忧伤和感慨推向了高潮。生活在战争期间的妇女对战争充满仇恨,她们对社会动荡不安、民不聊生的现状、缺乏自由和平等的社会充满强烈不满,她们非常向往安定平静的社会生活,于是主人公的思绪又开始了内心的独白。通常都是由男性观点来支配女性的生活,我们可以试着去猜想,在爆发战争之后,很多的男男女女都沾上幻影的味道,因而,我们迫切地把它送到垃圾箱中,从而让人们充分感受到那种使人陶醉、具有非法律性质的自由的感觉。当读者在仔细品读这些主人公的独白时,就会随着主人公的思绪共同思考一些关于战争的问题,进而

联想到人类的无知和投生的无奈。

(三)从“内心的真实”还原“生活的真实”在伍尔夫看来,真实是客观的,唯一不同的是人们对于客观的真实有着不同的感受。这一观点我们可以理解为伍尔夫否定生活的真实和客观性,强调人的内心的真实性。她认为生活是一圈光晕,始终让我们生活在半透明的意识中,在普通的日子里普通人的头脑总是接受着无数个细小的印象,这些印象可能转瞬即逝,也可能是清晰的,但是这些印象却是生活的真实。因此那些倾向于探究生活真实的作家就会深入这些细小的印象中,探究生活的本来面目,所以这些作家的作品就会没有情节,没有喜剧,没有悲剧,也没有所谓的结局。他们所提倡的就是要读者能够感受喜爱万千微尘坠落的时候,他们只是按照顺序捕捉了这些瞬间,从而让读者跟着去感受这些意识上所留下的痕迹。

在《墙上的斑点》中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主人公对斑点的心理活动就是主人公对生活的真实感受,也是主人公对战争厌恶情绪的真实反映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主人公的思绪我们可以看出斑点不仅是一个斑点,还是一种存在物的代表,可以让人从痛苦中挣扎出来,是一种真实的东西,它代表着一种现实感,给人一种安慰和平静,消除人的不愉快的思想。当主人公从赞赏衣柜联想到木头,然后又从木头联想到树,由树联想到草地、森林和小河,等等,最后联想到暴风雨过后这些生命都结束了,后来又回归到卧室内男人和女人在平静的生活。主人公的这个思绪过程就是对生命光晕的真实反映。

四、结语

伍尔夫认为生活的真实就是强调内心的真实,

她认为普通人的头脑会接受千千万万个印象,这些印象虽然来自各个方面,就像无数的微尘,这就是生活的真实。

[参考文献][1]马学强.通过《墙上的斑点》看伍尔夫的生活和生

命观[J ].前沿,2013(4).[2]王华颖.宛如青瓷般碎裂:通过《墙上的斑点》看伍

尔夫的生活和生命观[J ].时代文学,2009(22).[3]郑兰.《墙上的斑点》:女性主义视角下的修辞设计

[J ].长春大学学报,2012(11).[4]苏景龙.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短篇小说《墙上的斑

点》中的意识流[J ].剑南文学,2013(5).[作者简介]史江静(1974—),女,山西高平人,硕士,西安科技大学外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外语教学与研究。

[责任编辑李佳怡]

084

意识流小说the stream

意识流小说the stream-of-consciousness novel “意识流”是西方现代文学艺术中,特别是小说和电影中广为应用的写作技巧。是现代派小说的一个重要类型。 Stream-of-consciousness narration The narrator conveys a subject’s thoughts, impressions, and perceptions exactly as they occur, often in disjointed (不连贯的) way and without the logic and grammar of typical speech and writing. Stream-of-consciousness narration usually is written in the first person, as in Marcel Proust’s Remembrance of Things Past , but it can also, by means of free indirect discourse, be written i n the third person, as in Virginia Woolf’s Mrs. Dalloway. During the modern period of English literature, the first three decades of this century were golden years of the modernist novel. In stimulating the technical innovations of novel creation, the theory of the Freudian and Jungian psycho-analysis levels of consciousness existed simultaneously in the human mind, that one's present was the sum of his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and that the whole truth about human beings existed in the unique, isolated, and private world of each individual, writers like Dorothy Richardson, James Joyce and Virginia Woolf concentrated all their efforts on digging into the human consciousness. They had created unprecedented STREAM-OF-CONSCIOUSNESS novels such as Pilgrimage(1915-1938)by Richardson, Ulysses(1922)by Joyce, and Mrs.Dalloway(1925) by Woolf. Among them, James Joyce is the most outstanding stream-of-consciousness novelist; in Ulysses, his encyclopedia-like masterpiece, Joyce presents a fantastic picture of the disjointed, illogical, illusory, and mentalmotional life of Leopold Bloom, who becomes the symbol of everyman in the post-World-War-I Europe. Within the realistic period of American literature, one writer named Henry James is generally regarded as the forerunner of the 20th-century "stream-of-consciousness" novels and the founder of psychological realism. James's realism is characterized by his psychological approach to his subject matte. His fictional world is concerned more with the inner life of human beings than with overt human actions. His best and most mature works will rende the drama of individual consciousness and convey the moment-to-moment sense of human experience as bewilderment and discovery. And we as readers observe people and events filtering through the individual consciousness and participate in this experience. This emphasis on psychology and on the human consciousness proves to be a big breakthrough in novel writing and has great influence on the coming generations. 发展 20世纪20年代起,意识流技巧在小说领域取得了十分引人注目的成就,但是并未形成一个文学流派。这是因为运用意识流方法写作的作家并没有共同的组织和纲领,也没有发表宣言,而是一些不同国家的作者,如法国的马塞尔·普鲁斯特、爱尔兰的詹姆斯·乔伊斯、英国的弗吉利亚·伍尔芙和美国的威廉·福克纳等人,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运用新的概念与方法创作小说。他们的作品着力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采用迥异于传统文学的心理描写方法,开创了现代小说的新纪元。这些作品在当时虽然受到某些责难,但并未引起重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才得到承认和广为流传。20世纪60年代以后,创作这类小说的作家越来越多,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现代小说的一种传统创作手法。 意识流小说是20世纪初兴起于西方、在现代哲学特别是现代心理学的基础上产生的小说类作品。意识流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所提出。他认为人的意识活动不是以各部分互不相关的零散方法进行的,而是一种流,是以思想流、主观生活之流、意识流的方法进行的。同时又认为人的意识是由理性的自觉的意识和无逻辑、非理性的潜意识所构成;还认为人的过去的意识会浮现出来与现在的意识交织在

《到灯塔去》意识流写作手法浅析

《到灯塔去》意识流写作手法浅析 [摘要]弗吉尼亚·伍尔夫是英国小说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也是现代意识流小说的杰出代表之一,《到灯塔去》伍尔夫意识流作品的代表作。通过分析作家在《到灯塔去》中意识流创作手法的运用,着重剖析人物的内心世界。 [关键词]《到灯塔去》意识流内心独白 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是英国著名女作家,她在小说创作和文学评论两方面都有卓越的贡献,是世界三大意识流作家之一,女权主义运动的先驱人物。她一生中创作出许多不朽的名篇,其中《到灯塔去》标志着伍尔夫小说艺术的完美,是一部炉火纯青的意识流小说。 意识流技巧是文学艺术的一种。其中个人永无休止的感觉、思想、记忆、联想和回忆通过一系列的文字、形象和象征以相似的方式表达为无续自发的意识流。 《到灯塔去》发表于1927年,全书共分三个部分:“窗口”、“岁月流逝”和“到灯塔去”。 其中,一、三两部分着重记录人物在几个瞬间的意识活动,时间分别限制在一天之内;第二部分篇幅不长,记录10年间的岁月的流逝、自然的变化和人世的变迁。物理时间的倏忽而逝与心理时间的绵延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了小说的主题生命的意义在于瞬间的感悟。 在这部作品中,弗吉尼亚·伍尔夫得心应手地运用了间接内心独白的手法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来揭示人物微妙的心理变化,并自由地出入于人物的情感世界。根据人物心理时间的跳跃灵活地将回忆、现实、幻想等穿插起来,将过去、现在和未来几年、几十年乃至一生的主要经历浓缩在极短的时间内加以表现,从而勾勒出一幅生动、鲜活的画面。小说第一章第五节拉姆齐夫人用詹姆斯量袜子一节,只用了几句话概括客观事物,其余的部分都是拉姆齐夫人的意识流动。而望着伫立在佩戴着蓝色缎带嘉德勋章的维多利亚女王肖像前的拉姆齐夫人,塔斯莱进入了自己的意识流状态“她从万花丛中轻盈地走来,怀里抱着凋谢的花蕾和坠地的羔羊;她的眼里星光闪烁,她的鬓发在风中飘拂……”伍尔夫在运用意识流的过程中适当穿插了间接内心独白的方式,使读者能够深入小说中人物的灵魂深处,直接接触到人物意识活动的脉搏。 除了内心独白的手法,小说还运用了丰富的联想和象征等手法,使内容更生动,寓意更丰富而深邃。《到灯塔去》中的象征意象丰富而形式多样。例如:花园中的篱栅象征着拉姆齐夫妇之间的分歧;丰盛精致的晚宴象征着世间的和谐完整。另外,小说中还用了一些文学典故来象征性地表达人物的情感变化和心理活动。除此之外,灯塔则是贯穿全文的象征,灯塔是一种理想标准,到灯塔去是寻

论伍尔夫意识流小说的艺术技巧

作家杂志Writer Magazine2011No.1借鉴与比较摘要意识流小说是20世纪西方现代文学所有流派中取得成就最大的文学流派,弗吉尼亚·伍尔夫是英国伟大的意识流小说家,她在小说形式和技巧上不倦的探索和创新,形成其小说独特的艺术特色。伍尔夫在艺术技巧探索上的杰出贡献,使意识流小说达到了一个后人无法企及的高度,对20世纪的小说创作起到了巨大的影响。 关键词:伍尔夫意识流小说艺术技巧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作为20世纪西方文学最引人注目的文学流派之一,意识流小说是其中的一个分支。意识流小说是西方现代社会意识的产物,是现代心理学和现代哲学与文学相结合的产物,它的理论基础是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威廉·詹姆斯的心理学。“意识流”的概念由詹姆斯首次提出,他认为人的意识活动像一条河流一样,是不间断的主观思想意识的流动。由于意识流小说注重对人物内在意识的把握和内心世界的描写,主要通过描述人的意识流动来组织故事,所以其故事情节的安排一般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往往表现为时间、空间的跳跃、多变,有时甚至故意打破正常的时空顺序。 意识流小说是西方现代派文学所有流派中取得成就最大的流派。弗吉尼亚·伍尔夫是世界上三大意识流作家之一,与詹姆斯·乔伊斯、威廉·福克纳齐名。她被广泛地赞誉为现代主义艺术的开创者以及英国现代主义意识流小说的一个主要人物。因此,直至今天,以弗吉尼亚·伍尔夫为代表的意识流小说一直是文学研究者关注的焦点。 二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人物弗吉尼亚·伍尔夫 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941)是英国一位著名的意识流作家和意识流小说的奠基者,是英国20世纪文学中开创意识流小说的重要作家之一。她摒弃了传统小说的形式与结构,以时间与意识为中心,将一段飘忽不定的意识流作为小说的基本内容,发掘人的潜意识和无意识,展示现代人纷乱复杂的心态及生存处境。在小说的创作技法上她能够娴熟地运用意识流技巧来展现人物的性格、思想,来刻画不同的人物的生动形象,从而来建构小说的独特意境,并赋予小说以深刻的内涵和突出的意义。 在伍尔夫的一生中,她共写了八部长篇小说以及无数的短篇小说,她不注重表现事件、人物之间的关系,相反,她把创作重心放在对人物思想感情的再现上,讲究环境和景物描写的印象效果。她善于捕捉感觉、意识、一瞬间的心情变化,善于用意识流的手法、交响乐乐章式的结构、雅洁的文字、诗话趋势的写法,因此,她既是意识流小说理论的阐释者,又是美学的倡导者。 伍尔夫对文学最大的贡献是她对意识流这一叙述技巧的发展。她成功地将意识流技巧运用于现代小说之中,以细腻的笔触、清新的风格书写了现代人生存中的种种困惑,并在创作中融入了独具个人风格的写作技巧。伍尔夫通过新颖、独特、智巧的创作技法,成功地让读者看到了人物意识深处所散发的光芒。因为她为意识流小说的发展做出的卓越的贡献,她被赞誉为意识流小说大师,并对其后各个新小 说流派和新的表现手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弗吉尼亚·伍尔夫意识流小说的创作特色 在弗吉尼亚·伍尔夫意识流小说中表现人物心理活动的最常用技巧有:内心独白、自由联想、蒙太奇、时空跳跃、象征以及旁白等。本文将以《达洛卫夫人》、《到灯塔去》和《海浪》三部意识流小说为主,对其艺术创作技巧加以分析,进而展示伍尔夫在意识流小说领域的辉煌成就。 1内心独白 内心独白是意识流小说中最主要的创作技巧之一,是表现人物意识活动使用频率最高的技巧。“内心独白”即无声的语言意识。在内心独白的运用过程中,作者退居幕后,作品中的人物以独白方式展示自己的思想意识,无所顾忌地袒露自己的内心活动,这时我们听不到作者的声音,读者不需要任何媒介便可直接进入人的思想深处,接触他的心理现实,仿佛直接进入人物的灵魂。内心独白按其具体方式可以分为直接内心独白和间接内心独白。 间接内心独白的方法是由伍尔夫创造的。它是一个使用第三人称描述人物意识活动的方法。写作时小说家采取一种“半介入”的状态,所谓“半介入”,即小说家不完全沉入人物的意识之中,而是在人物意识和读者之间起着某种现场向导的作用。这时人物表现的意识活动较为连贯,读者阅读时,易于把握人物意识与现实的联系。在《达洛卫夫人》、《到灯塔去》以及《海浪》里,间接内心独白的非传统表达手段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它的出现又分几种不同的形式。 而伍尔夫更惯常使用的是间接的内心独白,间接内心独白较为连贯,读者易于把握其意识内容与现实的联系。这种间接的内心独白在《达洛卫夫人》中使用得非常频繁:“现在,她不愿再去谈论世界上的人谁长,谁短。她感到自己非常年轻幼稚,同时又是难以形容的老迈。她像一把尖刀插到一切事物的里面,而同时又置身外面,冷眼旁观。她内心总是感到哪怕再活一天都是非常危险的。这并非因为她认为自己聪明,比一般人有什么了不起。” 在这里,伍尔夫这种叙述方式是相对的客观化,她本人偶尔也在书中插话,但她不是以全知全能的叙述者的身份来发言,而是以一个疑惑的不确定人的身份来插话。同时伍尔夫通过对这种第三人称代词的灵活使用,使人物之间的意识经常穿插转换,相互交织,以实现人物意识活动的灵活转换。 2自由联想 自由联想是用以揭示人物的意识活动和心理变化的常用手法,往往不作任何解释或说明,而是让各种念头随意结合,自由地闪现在人物的头脑中。自由联想是意识流作家描 论伍尔夫意识流小说的艺术技巧车晓睿郝莲欣062

技法(七)意识流、蒙太奇种种

记叙文写作系列训练:技法(七)意识流、蒙太奇种种 知识例话 “意识流”又称“思想流”,是一种当今盛行的艺术表现手法。在记叙文写作中,中学生根据表现中心思想的需要,借鉴一点“意识流”手法也未尝不可。所谓意识流,它着重于人们的感受、感觉、联想、潜意识等心理活动的流程。它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常以颠倒时序,变更叙述观点等方法,反映纷繁复杂、瞬息变换的现实,以立体、多层次、真实地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它具有鲜明的艺术表现力。 运用意识流的写法,经常采用“内心独白”的形式。“内心独白”可以是作者用第一人称,从头到尾以主人公自我独白的形式表现出来;也可以用第三人称写出人物的内心独白。 意识流作为一种刻画人物内心世界的表现手法,它不同于常规的、理智的心理描写,其具体特征是:一、辐放纷呈,以心灵为交汇点;二、自由联想,无边无际,错杂闪接;三、随意跳跃,时空跨度大。因此它具有流动性、飘忽性和层次性。 运用意识流便于自由地描绘人物的心理活动,展示人物丰富、变换、交错、复杂的内心世界。 □例文评析 “明天不上课” 陈文山 像雨果走进巴黎圣母院时所看见的“命运”一样,走进学校的大门,便看见了一根电线杆上写着“明天不上课”五个炭字。歪斜的这五个字显出幼稚的模样。是学校的学生,还是教师子女? 想象中,眼前竟走来了两个小孩,一个背着书包弯着腰的小男孩和一个也背着书包也弯着腰却多了副眼镜的小女孩。 两个天真、可爱的孩子在风中走着。秋风吹起落叶,轻轻地落在他们的身上,像蝴蝶落在花朵上那般轻盈。女孩的长发在风中飘扬,像一方秀丽的头巾。 他们弯着腰,脚步沉重地走着,沉重得像一只被驱赶的蜗牛。架在女孩鼻梁上的眼镜根本没有抬高的机会。他们从校门口走来,带着一身的疲惫和忧伤,眼中透着无奈的光。 他们的脚步明显地加快了,一种回家的感觉油然而生。回家了!女孩幻想着父母亲在家门口,跑过来拥抱着她,她依在父母的臂弯里,对他们讲着悄悄话。女孩甚至还想到晚上,

浅析王蒙小说中的意识流

---------------------------------------------------------------最新资料推荐------------------------------------------------------ 浅析王蒙小说中的意识流 浅析王蒙小说中的意识流【内容提要】新时期王蒙创作了一系列被称为“东方意识流”的小说,近几年又有评论者认为“东方意识流”并非意识流,甚至有人认为王蒙的这一系列小说仍是现实主义小说。 本文不对王蒙的这一系列小说定性,只探讨这一系列小说中意识流的特点并指出王蒙小说中意识流与西方意识流的根本区别。 【关键词】意识流;内心独白;自由联想;借鉴在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王蒙的“集束手榴弹”----中篇小说《布礼》《蝴、蝶》,短篇小说《夜的眼》《春之声》《海的梦》以及《风筝飘带》在文坛引起、、不小轰动,并引发了关于“意识流”问题的争论。 那么,王蒙当时文学实践的思想观念与西方文学“意识流” 之关系到底是怎样的呢?本文从西方意识流产生的背景入手对王蒙小说中的意识流作简单分析。 一、意识流的产生及其特点西方意识流产生于“一战”后,属于表现主义、未来主义、荒诞派戏剧等在内的现代主义文学大家庭中的一员。 20 世纪初,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各种社会矛盾日益激化,政治经济的窘迫形态加剧了西方社会的精神危机,导致了民众普遍的孤独感与苦闷感。 因此,人们的精神生活也相应地转向内心化。 1/ 12

为了发泄内心的失望、孤独、彷徨、抑郁、苦闷、恐惧等,知识分子用文学手段将人们的心理活动与意识生活完整、细致地刻画出来,意识流小说的出现满足了这种需要。 另一方面,社会的动荡导致人们对传统信念的动摇,人们开始怀疑过去的一切,认为不确定性才是一种真正的规范。 作家们也在寻找一种新的表达方式,来表现真正复杂的社会人生。 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在 1919 年发表的《论现代小说》中,是这样评价传统小说家的:“他们写了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他们浪费了无比的技巧和无穷的精力,使琐屑的、暂时的东西变成貌似真实的、持久的东西。 ”可见,传统小说的按时间顺序、因果关系叙事的线性结构模式,以及着力刻画人物性格的表面真实已无法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 当时一些作家们认为应该把单一的、物质的、简单的、客观的外部真实“转向内心的、复杂的、特殊的、主观的真实” 。 他们认为对客观真实的了解是间接的,这种了解只有通过深层次的内心描写与透彻的精神感受来表达和阐述,才能真正做到真实地持久地反映现实和刻画生活。 外在的结构和客观的表面只是一种金玉其外的短暂性和肤浅化的文学存在。 哲学上意识流以 19 世纪下半叶以来的非理性为基础。 20 世纪初法国哲学家亨利·柏格森提出“心理时间说” ,认为“心理时间”是各个时刻互相渗透的、表现强度的质量概念,他劝

伍尔夫《到灯塔去》意识流手法的运用

伍尔夫《到灯塔去》意识流手法的运用 摘要:间接内心独白, 自由联想和空间蒙太奇, 象征手法,叙述视角的转换时间倒叙等意识流叙事手法的娴熟运用, 使得《到灯塔去》这部伍尔夫意识流的文学作品成为了令人注目的范本。通过这些叙事手法, 意识流的思维在跳跃中达到了和谐, 在和谐中构建了跳跃, 达到时间、空间、文本、内涵的完美统一。 关键词:蒙太奇叙事手法意识流 一、关于伍尔夫的《到灯塔去》 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 - 1941) 出生于英国伦敦富裕的知识分子家中。她的父亲莱斯利·斯蒂芬不仅藏书量丰富得惊人,而且经常邀请当时的一些知名人士来家中举办文艺沙龙。这些人富有朝气,思想激进,充满着要为自由和艺术献身的精神。受这种环境的影响,伍尔夫养成了敢于表达思想、勇于探索和实践、并不断超越自我的性格。在创作上,她与爱尔兰的乔伊斯、法国的普鲁斯特齐名。她被称作意识流小说的杰出代表,世界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她一生中创作出许多不朽的名篇,其中《到灯塔去》是一部炉火纯青的意识流小说。在叙事方式上与传统的现实主义的作家彻底的决裂,把叙事的重点从对客观世界的记录转移到对人物心理的抽象刻画上。 二、关于意识流 意识流是心理学家们使用的一个短语。它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创造的,指人的意识活动持续流动的性质。詹姆斯认为:人类的思维活动并不是由一个一个分离的、孤立的部分组成,而是一条连续不断的、包含各种复杂的感觉和思想“流”。小说中的意识流,是指小说叙事过程对于人物持续流动的意识过程的模仿。具体说来,也就是以人物的意识活动为结构中心,表面看来似乎是随机产生,且逻辑松散的意识中心,但实际上它是将人物的观察、回忆、联想的全部场景与人物的感觉、思想、情绪、愿望等交织叠合在一起加以展示,以“原样”准确地描幕人物的意识流动过程。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和法国直觉主义哲学家亨利·柏格森的两点理论对意识流文学作品的影响也很大。弗洛伊德提出“无意识是精神的真正实际”,作家应努力发掘潜意识的冲动,捕捉人脑中一闪而过的感觉和印象。特别是他关于梦幻意识的研究,给意识流作家以极大的启发。亨利·柏格森提出了关于“心理时间”的新概念。他认为,人类对时间的理解

浅析《墙上的斑点》中的意识流手法

浅析《墙上的斑点》中的意识流手法 姓名:孙波专业:汉语言文学学号:100140222 摘要:英国女作家弗吉利亚·伍尔夫是意识流大师,她一生都在研究意识流的创作手法和形式,注重在意识流的手法写作中能突出人物的个性。《墙上的斑点》是她尝试具有自己风格的意识流小说的经典之作,除具有意识流小说的一般特点之外,还具有鲜明的伍尔夫的创作特色,本文就以《墙上的斑点》为例,浅析其中包含的意识流小说的写作手法。 关键词:《墙上的斑点》;意识流;蒙太奇;内心独白 伍尔夫为了变革意识流小说的写作方法进行了许多尝试,《墙上的斑点》就是她尝试中的经典之作。她认为小说不应该只描写事物的表面,而应该从事物的表象升入到生活的真实和人物的内心世界,她称之为“这种变化多端、不可名状、难以界说的内在精神”。 《墙上的斑点》描写了小说主人公在一天无意的发现了面前的墙上有一个斑点,便以此展开了一系列的丰富联想:从这个斑点可能是一枚钉子想到以前的房主;从一个可能的花瓣想到人类的秩序;从“在某种光线下看那个点,它竟然像是突出在墙面上的。它也不完全是圆形的”想到一座座古冢及其探险家;从一枚巨大的旧钉子的钉头想到没有尊卑秩序的世界的宁静;从“好似在大海中抓住了一块木板”想到树,想到了数的生存,最后另一个人对“我”说“然而不论怎么说,我认为我们也不应该让一只蜗牛趴在墙壁上”,到这里主人公才明白:“哦,墙上的斑点!那是一只蜗牛”。 《墙上的斑点》是伍尔夫变革后的代表作,主要具有意识流中的以下写作手法。 1.内心独白 内心独白是意识流创作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手法,主要是通过人物独白的方式来展现人物的思想和内心活动,并且多是人物内心不易被察觉的最真实的想法。 在《墙上的斑点》中伍尔夫运用了大量的内心独白的创作手法。可以说《墙上的斑点》整篇文章都是主人公的内心独白,除了主人公外没有任何人物,也没有其他情节。“大约是在今年一月中旬,我抬起头来,第一次看见了墙上的那个斑点。”伍尔夫与传统作家不同,她没用全知全能的上帝视角,从个人内心出发,通过主人公自己的感情流露来展开叙述。作者不用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而采用第一人称进行写作,在大约6000字的小说的一开始, 读者便被主人公告知看到墙上有一个斑点, 于是直接进入到她的精神世界,一会儿想到主人公

追忆逝水年华意识流写作手法

追忆逝水年华意识流写作手法 一、将时间作为小说真正的主角进行艺术创作 《追忆逝水年华》这部小说在世界文学界可以说是阳春白雪,对于这部小说,永远是谈论的人多,而真真正正阅读到最后一个文字的人少。小说通过作者自身的回忆进行艺术创作,其内容包括做着自己的童年生活、父亲与母亲以及作者的家庭关系、自己成长之后的恋爱经历与失恋回忆、作者一生之中经历的历史事件和对社会的深刻洞悉观察,以及作者自己对人生的感悟以及对哲学的深刻理解。这本小说是作者在世界文学史上的一次伟大创新,作者通过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勾勒出一幅丰富而精彩的人生乐章,将亲情、爱情、仇恨、死亡、实践、历史等多种艺术元素融合于一体,让读者们游离在他的文字之间深深地沉迷着,可以说真正读懂这部小说的人,其所获得的收获是根本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在《追忆逝水年华》这部小说之中,作者看似以自己为主人公进行回忆和抒情,但当我们统观这部小说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其实时间才是这部小说真正的主角。作者借用自己的一种“追忆”的方式,将时间这种抽象的概念进行人格化塑造,使时间成了游走于小说文字之中的真正主角。在读小说前三卷的时候(卷一《在斯万家的时候》、卷二《在少女花影下》、卷三《盖尔芒特家那边》),作者一边讲自己童年与少年时的回忆进行穿插,一边对回忆展现出自己的一种美好的怀念情感,时间在作者的笔尖上跳跃着,带领着读者的思绪进入到普鲁斯特的精神生活之中。在文字之间我们可以发现,普鲁斯特在自己的童年和少年回忆中沉淀出一种质地温暖的物质,通过时间传达给我们,这种物质像是爱,可又比爱要厚重和结实,让我们不禁感叹着普鲁斯特的优雅与高超的观察力。在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将时间进行人格化作为这部小说的主角,有着独到的好处。意识流的写作特点就是思维的跳跃性以及想象力在回忆和抒情之中穿梭的自由性。普鲁斯特将自己的回忆作为小说的基本背景,通过回忆中的一个点展开描写和抒情,有一个点变成了一条线,在这条线上以时间作为推动性力量,让这条线逐渐的蔓延,变成一条河流,在这条河流之中作者可以进行的进行抒情、感慨、议论、分析。而读者随着作者思绪的蔓延最后也被带到这条河流之中,在作者的想象里尽情的遨游。 二、着重描写人物的内心和精神世界 着重对人物的内心和精神世界的描写是普鲁斯特小说《追忆逝水年华》意识流创作的另一大特点。作者通过已有的历史事件和个人回忆将自己大片的内心情感展露无遗,而小说人物和作者本身在人物内心的描写过程中逐渐淡化,退出读者们的视线。在小说进入第四卷时,这种着重对于人物内心的描写开始变得尤为强烈,主要变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动态性。作者在第四卷《索多玛与蛾摩拉》中,将同性恋作为这卷小说的主题,通过描写男爵的同性恋怪癖来深刻的展现出人类内心的复杂性。在这里普鲁斯特通过人物内心世界的展现,将小说的风格从前三卷的光明与美好一下子带进无尽的黑暗和让人失落的情绪之中。作者将人物的内心进行充分的陈列,其描写的细致程度后人称之为“可以说是将一根头发分成四个叉的那种细致。”由此,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充分的融入到故事人物的内心之中,随着作者的追忆将意识进行流动;第二,无逻辑性。无逻辑性这一特点可以说是贯穿整个小说的一种写作风格。在读者们初读《追忆逝水年华》的时候一般都不会适应这种毫无章法的写作特征。作者在创作小说的过程中也是处于一种任由思绪游走的过程,在描写一杯牛奶的时候,作者在一句话中可以运用大量的定语从句和修饰词,致使书中的一行文字往往装不到半句话。同时,这种无逻辑性的意识流创作手法给人一种跑题的错觉。往往作者在描述一件事的时候,说着说着已经将叙事的主题聊到了远处,而随着作者所描写的一声汽笛响,或者是一声口哨,叙事的主题又被作者拉回来,以至于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前面的时间还没有了解清楚,随

对墙上的斑点中的一段话的解读

对《墙上的斑点》中的一段话的解读 宋建荣 要是拿什么来和生活相比的话,就只能比做一个人以一小时五十英里的速度被射出地下铁道,从地道口出来的时候头发上一根发针也不剩。光着身子被射到上帝脚下!头朝下脚朝天地摔倒在开满水仙花的草原上,就像一捆捆棕色纸袋被扔进邮局的输物管道一样!头发飞扬,就像一匹赛马会上跑马的尾巴。对了,这些比拟可以表达生活的飞快速度,表达那永不休止的消耗和修理;一切都那么偶然,那么碰巧。 ──弗吉尼亚·伍尔夫 《墙上的斑点》是英国现代著名的女小说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早期作品。伍尔夫的小说创作推动了现代小说的发展,进一步巩固了意识流小说的地位。作为一般的中学生对意识流的作品知之甚少,更不要说能清楚地解读意识流的作品。在解读《墙上的斑点》中的这段话之前,我们先有必要了解伍尔夫的创作理念。伍尔夫否定生活 的客观性和现实性,强调“内心真实”。她认为“生活是一圈光晕,一个始终包围着我们意识的半透明层”,在一个普通的日子里,一个普通人的“头脑接受着千千万万个印象——细小的、奇异的、倏忽即逝的,或者用锋利的钢刀刻下来的。这些印象来自四面八方,宛如一阵阵不断坠落的无数微尘”,这就是真实的生活。因此,视接近生活的本来面目为己任的作家,就会深入到人物的意识深层,他们的作品也就会“没有情节,没有喜剧,没有悲剧,没有已成俗套的爱情穿插或是最终结局”。她呼吁:“让我们在那万千微尘纷坠心田的时候,按照落下的顺序把它们记录下来,让我们描出每一事每一景给意识印上的(不管表面看来多么互无关系、全不连贯)的痕迹吧。” 从伍尔夫所说的来看,人们头脑中接受到的意识和印象这才是真实的生活,而作家的作品就应该通过人们所接受到的意识和印象来反映生活,而这样的生活才是最真实的。下面我们就试图从作品中采用的意识和印象来解读伍尔夫的这段话所体现的真 实的生活含义。第一句话作者就告诉我们用什么来比拟生活。作者说“就只能比做一

从_墙上的斑点_看伍尔夫的意识流写作特色

作品评述从《墙上的斑点》看伍尔夫的 意识流写作特色 ◎史江静 (西安科技大学外语学院,陕西西安710054) 《墙上的斑点》以意识流的写作特色著称,主张还原生活的真实性。本文针对这个问题分析了伍尔夫意识流创作意识、《墙上的斑点》中伍尔夫意识流写作特色的体现。 一、前言 自20世纪初开始,意识流小说在西方国家盛行起来,它是在现代哲学与心理学基础上出现的一种新型小说。然而,通常人的意识活动并不会通过不相关联的、零散的形式开展,相反则是通过一种思想流或者意识流的形式进行的。事实上,人的意识构成包含自觉意识与无逻辑非理性意识两部分。通常,人的以往意识能够和目前意识相互融合,从而形成一种在人的主观感觉中的时间感。在当时的年代,伍尔夫是意识流小说的杰出代表。然而,她并未将小说核心内容放到事件与人物关系方面,而将重点放到再现任务思想与情感等方面,从而突出环境与景物所产生的印象效果。例如在《墙上的斑点》中,主要讲述一妇女在看到墙体上出现的模糊不清斑点之后在头脑中产生意识的过程。 二、伍尔夫意识流创作简要分析 伍尔夫(1882—1941)是当时英国非常有名的小说家、散文家。她创作的小说进一步加快了我国现代小说的迅猛发展,而她的意识流小说是其小说影响力经久不衰的主要原因。她出生于伦敦,她的父亲是一位声望颇高的哲学家和评论家。1912年,她与伦纳德结婚,结婚五年后她在自己的住处成立了一家出版社,为自己的写作生涯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是,进入30年代后,她的病情出现了恶化,坚毅的她仍然不断努力写作,往往是一部作品刚刚接近尾声就开始另一部作品的创作,但是她对自己的写作品质感到不满,后来逐渐处于沉迷状态。《墙上的斑点》是她1915年的作品,从此她开始阐述意识流的基本观点并要求作家要注重作品的真实观和艺术观。她提倡作家不要停留在对客观事物的描写上而要追求生活的真实。小说家的职责就是要把那些表面上看起来即使不连贯的东西在每一个情节和细节上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墙上的斑点》中伍尔夫意识流 写作特色的体现 (一)无意识想象与自由联想之间的融合 意识的本质是回归到事物本身,显现出事物的原本面貌。然而,这里的“显现”指的是应该正视自明性,想要实现此目标,必须要从非理性意识转变成一个理性表达的过程。 《墙上的斑点》的开头部分,主人公通过墙上出现的斑点,进而在头脑中出现大量的幻觉,如展现在她面前的是在一座城堡中飘着一面旗帜,随后又看到诸多骑士如同潮水般涌到岩石上的画面。站在心理学家的角度,我们得出世界大战的到来势必会改变每一个人的生活,这里也包含小说主人公的生活以及思想等,而上述改变多数是通过战争的爆发才会出现的。小说主人公在受到战争的影响后,才会通过墙体上所出现的斑点联想到和战争有关的一系列的幻觉,而这属于必然心理活动。换言之,它是主人公没有经过预定的、自由联想的意识活动,也就是所谓的无意识想象。通过对主人公联想部分的描写,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小说主人公对斑点产生遐想的原因和主人公匆匆与房客分手的理由,并且想进一步知道斑点是什么。读者还会思考到底为什么主人公会出生在这里,主人公想弄清楚斑点是什么实际上也预示着主人公想弄清楚战争是什么。主人公的一切思绪就会随着注视墙上的斑点来展开,因而,无论是使人感到兴奋的思想还是令人感到痛苦的思想,都是想要弄清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然而,尽管主人公自始至终都未能弄清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但她却真正体会到了战争。在小说结尾部分,主人公将墙上所出现的斑点比作蜗牛,随后又联想到期待让该死的战争见鬼的场面。不管怎么样我们都认为蜗牛不应该趴在墙上,这样在潜意识里就暗示我们小说中的斑点即为战争的一个象征体。 意识流小说的另一特征为自由联想,此联想是蕴含广泛意义的一个集合体,主要涉及事实和梦幻以及现实和回忆之间的循环流动。因而,在创作意识流小说时,尽可能吸纳哲学家自由联想理论,而这是常采用的一种创作方法。例如在伍尔夫创作的《墙上的斑点》中,主人公从看到斑点的那一刻开始就展开了丰富的自由联想。首先联想到的是鲜红的旗帜和 083

中国意识流探讨

14级汉语言文学4班张沁晓 141011215 中国意识流小说 ——以王蒙《蝴蝶》、刘以鬯《酒徒》、林徽因《九十九度中》为例 [摘要]中国意识流小说多运用内心独白、联想、空间切换等手法进行创作,淡化情节但别有深意,文笔跳跃却缺少“绵延”的味道。本文用西方意识流观点观察中国意识流小说,并分析中国意识流小说的不足之处。 [关键词] 跳跃联想空间切换绵延 中国“十年”文革结束后,迎来了文学新时期,创作家们努力学习和模仿西方各种思潮的方式进行创作。意识流便是其中一种,但是应用的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至少目前还没有哪本书可以与乔伊斯的《尤利西斯》相媲美,我是这么认为的。但中国意识流小说亦有特别之处。 中国意识流小说创作者不乏其人,被誉为“东方意识流”的王蒙、《酒徒》作者刘以鬯、《你别无选择》的作家刘索拉、《九十九度中》作家林徽因、白先勇、穆时英等。作家们对西方文思进行探索和模仿,带着东方韵味的意识流小说纷纷问世。 一、技巧与特点 和其它小说不同之处,意识流小说变幻莫测,以意识的流动代替客观现实活动。伍尔夫主张,伯格森绵延论。中国意识流小说中,确有不同于说理、叙事的意识的流动。采用的手法多采用内心独白、自由联想、空间转换等手法。下面讲述几个有趣的例子 内心独白 王蒙的《蝴蝶》内心独白很多,海云与张思远离婚后,有一大段内心独白“枝头的输液呀,每年的春天,你都是那样鲜嫩,那样充满生机….虽然这颗大树可以预见的将来也许永远不会衰老,然而,你这一片树叶确实永远不会再出现了。……”张思远“这是我吗?我是张思远吗?……我们应该相信群众,相信党,这是两条基本的原理。”“你那因为爱,因为恨,因为幸福和因为失望常常颤抖的,始终像儿童一样纯真的,纤小的身躯呀!而我仍然坐在车上呢。”这一句亦有跳跃的色彩。

《墙上的斑点》读后感

今天读完了伍尔夫的《墙上的斑点》,在几天前我就开始读这篇作品,这几天断断续续地读下去,终于读完了。原来墙上的斑点是一只蜗牛。读意识流小说最痛苦的是没有故事情节,所有的文字都是作者根据思想写下来的,有时会觉得枯燥无味,很多时候都会有读不下去的感觉,这篇文章我用了四天的时间才把它读完。读完之后有什么感想呢?说实在话我根本不知道有什么感想,只不过有一种终于解放的感觉。墙上的斑点只是作者联想的一个突破口,在想象的世界里,关于斑点的思想并不多,就像中国古代所说的神游太虚一样,只是通过某一个东西渐渐进入自己的思想世界。思想是一个人长时间对外部世界的感受的累积,他的思想中最多积累的是平时的感受和触动,是平时最关心关注最多的事物,也代表了潜在的意识。我们的思想总是被身边的事物所左右的,主人公总是在寻找平静安逸的生活。在第一段有这样一句话:我透过香烟的烟雾望过去,眼光在火红的炭块上停留了一下,过去关于在城堡塔楼上飘扬着一面鲜红的旗帜的幻觉又浮现在我脑际,我想到无数红色骑士潮水般地骑马跃上黑色岩壁的侧坡。这个斑点打断了这个幻觉,使我觉得松了一口气,以为这是过去的幻觉,是一种无意识的幻觉,可能在孩童时期产生的。红色骑士代表战争和不平静的生活,这种无意识的幻觉可能是在早期产生的,根深蒂固的在思想里面,但这并不是我想要的,我一直想摆脱它,直到看到这个斑点,使我打断了这个幻觉,指引我想一些新事物,使我思绪一哄而上。我思绪中向往的是平静的生活,像老房客那样的人家为老房子挂上一幅小肖像画,那才是有意思的人家,但是想拥有这样的生活好像很难,就像火车和路旁的老太太、年轻人一样,一晃而过。我希望能静静地、安稳地、从容不迫地思考没有谁来打扰,一点也用不着从椅子里站起来,可以轻松地从这件事想到那件事,不感觉敌意,也不觉地阻碍。渴望的东西通常是我们生活中所缺少的,因为不曾拥有才特别想要。很明显战争在主人公的思想上刻下了很深的烙印,时时被战争的不安定感困扰着,战争意味着死亡,那么死亡又是什么呢?来世呢?人死了之后是不是就不存在了呢?不是的,即使是一棵树倒了,它的生命也没有并没有结束。这棵树还有一百万条坚毅而清醒的生命分散在世界上,有的在卧室里,有的在船上,有的在人行道上,&&人也一样,虽然死了,但是会有各种各样的方式存在着。生命是神秘的,而人类又是无知的,就像墙上的斑点一样,无论你怎么想它也只是一只蜗牛罢了。以上是我对《墙上的斑点》读后感,不知道有没有领悟到作者的思想,但确实那是《墙上的斑点》给我的最直接的感受。

王蒙与伍尔夫的意识流小说差异性比较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a595766.html, 王蒙与伍尔夫的意识流小说差异性比较 作者:张妤君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6年第17期 摘要:伍尔夫作和王蒙作为东西方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家,二者的意识流小说有着许多 的相似之处,但是在主题思想的把握、人物情节的处理和意识流动的表现上又有着各自的特点。本文通过这三个方面将王蒙和伍尔夫的意识流小说进行对比,并由此初看中西方意识流的不同之处。 关键词:意识流;王蒙;伍尔夫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7-0-02 意识流小说是西方现代主义潮流中的一支重要的力量,以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为基础,将文学的创作由外视角转向内视角,将人物的主观世界放到了第一位,表现人物由表及里的复杂多变的意识流动,而非人物的行为语言,伍尔夫是西方意识流小说流派的重要作家之一。而王蒙作为新时期以来小说变革的先锋者,率先将意识流的创作方法引入中国,却又不是照搬,《夜的眼》、《海的梦》、《春之声》、《风筝飘带》、《布礼》、《蝴蝶》六部“集束手榴弹”小说的问世,走出了一条“东方意识流”的路线。东西方的意识流小说在发展变化中,虽然有许多的相似之处,但通过王蒙和伍尔夫意识流小说代表人物的小说的比较分析中,我们会发现有许多不同之处。 一、主题思想的差异性 文学作品是对不同社会、时代的艺术再现,不同的社会背景带给作者的是不同的生活体验,因而在意识流小说中表现的主题和感情基调也是各不相同的。 20世纪初,维多利亚王朝的结束也是传统价值观念的崩溃的年代,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 过渡,科技的发达带来了工业的高度机械化也带来了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人对自身价值的怀疑,战争更是给人们打来了物质与精神上的严重的伤害,人性受到扭曲和压抑,混乱不安,困顿孤独,焦灼恐惧还有梦想的幻灭感是人们的普遍感觉和情绪。伍尔夫的意识流小说大多是反映理想和价值观受到冲击之后,迷失无措、惶惑抑郁的心理境况,那些病态的、神秘的和孤独的心理描写相对较多。《达罗卫夫人》中在主人公就是处于一种精神失常的状态中,字里行间都表现了其敏感和恐惧的心理。她“相信一死即可了之”,只有死亡才能获得安全感和心灵的解脱。这与当时西方意识流小说乃至整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感情基调和价值取向是一致的,笼罩在一种黑色调之中。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写的就是人内心的猥琐污秽,反映了资本主义大城市中的小市民的无聊庸俗的世界,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中的人物或是冷酷自私,或是贪

论小说的写作技巧

浅谈小说的写作技巧 肇州县教师进修学校赵春梅 小说从理论上讲,是作者对社会生活进行艺术概括,通过人物、情节和环境的具体描写来展开作品主题,表达作者思想感情,从而艺术地反映和表现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是散文体叙事文学的一种重要形式。但与叙事散文相比,小说中的人物、事件都是作者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虚构的,但在反映社会生活上,小说却具有明显的优势。本文拟从小说的特点、小说的类型、写作手法方面谈一谈小说的写作技巧。 一、小说的特点 对于什么是小说,作家们都有着自己的认识,如贾平凹说:“小说是一种说话,说一段故事,我们做过许许多多的努力,世上已经有那么多的作家和作品,怎样从他们身边走过,其实都是在企图着新的说法。”别林斯基说,小说“结合了一切其他类别的诗:既有作者对所描写事件的感情的吐露——抒情诗,也有使人物更为鲜明而突出地表达自己的手段——戏剧因素。其他类别的诗所不能容忍的旁白、议论和教训,在长篇和中篇小说里都有合法的地位。”这说明小说比诗、戏剧都自由得多,更广泛地反映社会生活。 (一)能够多方面细致地刻画人物 人物塑造是小说创作的核心任务。由于小说不像戏剧文学那样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又能兼用人物的语言和叙述人的语言,所以作者可以自由地运用各种表现手法来直接地塑造人物形象。既可以通过人物的对话、行动、外貌和心理活动来细致地刻画人物性格,也可以通过环境气氛的渲染烘托来显示人物的个性特征。如《断魂枪》中写沙子龙性格的变人:“这条枪与这套枪,二十年的工夫,在西北一带,给他创出来‘神枪沙子龙’五个字,没遇见过敌手。现在,这条枪与这套枪不再替他增光显胜了;只是摸摸这凉、滑、硬而发颤的杆子,使他心中少难过一些而已”;既可以写人

墙上的斑点 英文

THE MARK ON THE WALL Perhaps it was the middle of January in the present that I first looked up and saw the mark on the wall. In order to fix a date it is necessary to remember what one saw. So now I think of the fire; the steady film of yellow light upon the page of my book; the three chrysanthemums in the round glass bowl on the mantelpiece. Yes, it must have been the winter time, and we had just finished our tea, for I remember that I was smoking a cigarette when I looked up and saw the mark on the wall for the first time. I looked up through the smoke of my cigarette and my eye lodged for a moment upon the burning coals, and that old fancy of the crimson flag flapping from the castle tower came into my mind, and I thought of the cavalcade of red knights riding up the side of the black rock. Rather to my relief the sight of the mark interrupted the fancy, for it is an old fancy, an automatic fancy, made as a child perhaps. The mark was a small round mark, black upon the white wall, about six or seven inches above the mantelpiece. How readily our thoughts swarm upon a new object, lifting it a little way, as ants carry a blade of straw so feverishly, and then leave it. . . If that mark was made by a nail, it can't have been for a picture, it must have been for a miniature--the miniature of a lady with white powdered curls, powder-dusted cheeks, and lips like red carnations. A fraud of course, for the people who had this house before us would have chosen pictures in that way--an old picture for an old room. That is the sort of people they were--very interesting people, and I think of them so often, in such queer places, because one will never see them again, never know what happened next. They wanted to leave this house because they wanted to change their style of furniture, so he said, and he was in process of saying that in his opinion art should have ideas behind it when we were torn asunder, as one is torn from the old lady about to pour out tea and the young man about to hit the tennis ball in the back garden of the suburban villa as one rushes past in the train. But as for that mark, I'm not sure about it; I don't believe it was made by a nail after all; it's too big, too round, for that. I might get up, but if I got up and looked at it, ten to one I shouldn't be able to say for certain; because once a thing's done, no one ever knows how it happened. Oh! dear me, the mystery of life; The inaccuracy of thought! The ignorance of humanity! To show how very little control of our possessions we have--what an accidental affair this living is after all our civilization--let me just count over a few of the things lost in one lifetime, beginning, for that seems always the most mysterious of losses--what cat would gnaw, what rat would nibble--three pale blue canisters of book-binding tools? Then there were the bird cages, the iron hoops, the steel skates, the Queen Anne coal-scuttle, the bagatelle board, the hand organ--all gone, and jewels, too. Opals and emeralds, they lie about the roots of turnips. What a scraping paring affair it is to be sure! The wonder is that I've any clothes on my back, that I sit surrounded by solid furniture at this moment. Why, if one wants to compare life to anything, one must liken it to being blown through the Tube at fifty miles an hour--landing at the other end without a single hairpin in one's hair! Shot out at the feet of God entirely naked! Tumbling head over heels in the asphodel meadows like brown paper parcels pitched down a shoot in the post office! With one's hair flying back like the tail of a race-horse. Yes, that seems to express the rapidity of life, the perpetual waste and repair; all so casual, all so haphazard. . . But after life. The slow pulling down of thick green stalks so that the cup of the flower, as it turns over, deluges one with purple and red light. Why, after all, should one not be born ther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