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与汉民族文化心理

汉语与汉民族文化心理
汉语与汉民族文化心理

333第26卷第4期绥化学院学报2006年7月 Vol.26 No.4Journal of Suihua University J ul.2006

汉语与汉民族文化心理

闫晶淼

(绥化学院中文系 黑龙江绥化 152061)

摘 要:汉语是汉民族共同创造和使用的一种语言,在其产生、发展和变革的过程中深深地带上了汉民族文化心理的烙印,汉民族传统的思维心理、文化心理已不自觉地渗透到汉语中。今天,我们分析这种语言,无论是在语音、文字上,还是在词汇、语法上,无不充满着鲜明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心理。

关键词:汉语;民族文化心理;民族精神

中图分类号:H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499(2006)04-0107-02

语言在其产生、发展和变化中,一直受到文化心理的制约和影响,语言被看作是民族文化的模式和构成民族文化的符号系统。语言与文化有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一种语言的发生、扩布、流传总是与相应的文化的发生、扩布和流传在时间和空间上相一致,一种语言的式威与消亡也意味着一种文化的式威与消亡。”[1](p24)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民族语言就是民族文化心理的模式体现,是民族文化心理的天然“图腾”。任何一种民族语言都充满了民族文化特征,体现了整个民族的世界观。这是因为语言始终植根于与之同生共长的民族大众之中,与该民族产生了血肉相依的关系,因此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因素定会渗透到民族语言中,我们也就可以通过对民族语言的分析来认识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心理。

一、语音和汉民族文化心理

人类的发音器官能发出的音素有上百种,而每一民族语言只选用其中的几十个作为该语言语音体系的构成要素,这几十个音如何组合,组合以后的总体面貌怎样,往往显示出很强的民族性,音和音的组合过程也是民族文化心理的累积过程。汉语的语音面貌从上古到现代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汉语的音节由声母和韵母两部分拼合而成,再配上一个富于升降抑扬的声调变化,音节结构中元音占优势。其中声母和韵母的配合显示出严整的规律性,各种语音要素在构成聚合时又表现出对称性的分布特点。这种语音结构和汉民族的辨证思维有很大关系。我国古代的世界观认为:“有限的声母韵母两两组合,再加上声调,可构成上千个音节,表示不可计数的意义。中国古代学者根据汉语音节结构的这种特点,又把汉语音节分成阴声阳声、阴调阳调、平声仄声、舒声促声等等两两相对的类别。汉语的语音结构最容易纳入表格,显示出井然有序的情况。”[1](P125)同时汉民族崇尚均衡对称,追求和谐统一的民族文化心理也尽现其中。汉语语音在运用过程中,更是追求一种和谐优美的节奏韵律。汉语中元音占优势的音节结构首先就赋予汉语一种音乐美,再加上使用时讲究平仄对仗,讲究声调和韵律的互相配合,使汉语读起来铿锵有声,跌宕多姿。如刘禹锡的《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这首诗音节与音节之间平仄交错,读起来抑扬顿挫,富于节奏美。我国古人的诗作多是如此。而把崇尚均衡对称的民族文化心理表现得最充分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骈体文。骈体文更是讲究骈偶对称,押韵和谐,多用对偶句,以四字、六字句为主。

二、文字和汉民族文化心理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它是汉族人的祖先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创造出来的。汉字的创制和发展,含蕴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深深地融入了汉民族的文化心理意识。仓颉造字的传说,首先就反映了先民对汉字的一种崇拜意识及其对汉字神异魅力的解释,给汉字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汉字各方面特征的形成,实际就是汉民族文化心态、观念意识

701

[作者简介]闫晶淼(1972-),女,绥化学院中文系讲师,南京师范大学硕士。[收稿日期]2006-04-30

的产物。最能体现汉民族文化心理和思维特征,最契合汉民族文化精神的莫过于汉字的形体结构。汉字在构形上表现出均衡对称的特点。绝大多数汉字的形体,相互对称,相互平衡,匀称而整齐,反映了汉民族以平衡对称为美的审美观念。讲究空间对称,是汉民族文化精神的基本原则。如,口、日、火、天、木、皿等独体字都是对称图形,而汉字中大量的合体字更是体现了这一特点,如召、岩、轴、眼、期、蝉等字里面包含着对称图形。另有一些汉字,由三个相同的字符组成,而构造这些字时三个相同的字形总是呈上一下二的“品”字形,如:“卉、众、森、淼、晶、磊、鑫”等等,这些字的构形一方面符合平衡对称的要求,同时,也正贯彻了汉民族文化精神中的稳健原则。因此,汉字从产生之初,一直固守着表意文字的特性,汉字形体本身浓缩着汉民族的文化内涵,蕴藏着汉民族的审美意识、伦理思想、哲学思想等。

三、词汇与汉民族文化心理

语言是一个个词按照有关的语法规则组合起来造出种种句子进行交际的。词汇是语言各要素中最易受时代和社会感染的,词汇自它产生的那一刻起,便包含着深刻而丰富的文化信息。词汇往往反映社会发展和语言发展的状况,也标志着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广度和深度。词汇是人类认识成果的反映和体现,因而总是反映着人们在认识过程中的心理特点。汉语在构词上的特点是以复合法构词,双音节词占优势,表现出汉民族崇尚和谐均衡的审美心态。另外,汉民族形象思维能力发达,构词时重意合,合成词的意义往往不是各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如领袖≠领+袖,聪明≠聪+明等。汉民族的形象思维能力也使得汉民族在使用汉语的过程中创造出很多新鲜、活泼、形象生动的词语,如“墙头草”、“铁饭碗”、“马后炮”、“排山倒海”、

“狐假虎威”等,使得汉语具有通俗简明、形象生动的民族特点。此外,由于汉民族有过长期的封建统治的历史,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尊卑分明、贵贱有序的观念,这种观念表现在词语结构上,就是当两端对举的方式构成复合词时,往往需按照“先尊后卑”的次序加以排列,如“天地、君臣、父子、男女、老少、长幼”等词语,前一部分所指的都是“尊者,主导者”,后一成分所指的都是“卑者,服从者”。汉语复合词构成成分的这种尊卑、优劣的先后顺序明显地体现了汉民族在言语表述中的价值取向。长期的民族文化积淀也使一部分汉语词获得了一定的文化义。如梅花,具有不畏严寒、傲霜斗雪的精神以及清雅高洁的形象,被人们用来象征坚贞不屈的志士,它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向来为中国人民所尊崇。而竹因其挺拔且空中有节,所以常用来象征正直、坚毅、有气节。牡丹被誉为“国色天香”,象征富贵、幸福。万年青历来被人们看作吉祥长寿的象征,常常在保健食品或长寿药物的包装上,用作引人注目的商标。这一类的词语还有很多,不胜枚举,从其蕴含的文化意义可以折射出汉民族在生活方面向往幸福平安、健康长寿,在道德方面崇尚坚毅、纯洁、高雅的高尚情操和宁

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体现了汉民族的观念和心态。

四、语法和汉民族文化心理

语法是组词造句的结构规则,是从大量的语言事实中抽象概括出来的结构规则,也是使用同一种语言的全体成员要共同遵守的语言规则。因此,语法的抽象过程,往往带上民族思维方式的印记。不同民族的不同思维方式往往造就不同的语法特征。由于汉民族重意合的整体思维特征,使得汉语缺乏形态变化,语序和虚词成为表达语法意义的重要手段。如清朝大将曾国藩打了败仗,事实上是屡战屡败,而上报给皇上的奏疏却写上“屡败屡战”,不但没有获罪,反而受到了封赏。可见,词序不同,造成的语义不同,产生的后果也不尽相同。“来客人了”、和“客人来了”语序造成了结构上的细微差别,也造成了语义上的细微差别。汉语语法注重联想,以达意为止,不尚形式完整,重视意向组合,汉语中很多句子的含义需要通过意合去领悟。如“他有病没来上班”,虽没有表示原因的词,却能看出原因来;“酽酽的沏了一杯茶”,“酽酽”虽放在动词前,却是在说茶是酽酽的;“王冕七岁上死了父亲”,“父亲”一词虽处在宾语的位置上,却是“死”这个动作的发出者。这些含义光靠形式上的组合是无法获得的,必须经过再次整理和重新组合才能得到准确的理解。而汉语这种”意象丰满”的特点,特别适合诗歌艺术形象的营造。特别是在古典诗词中,不用或少用虚词和人称代词是突出意象的重要手段。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全部都用实词,语意凝练,意象超远,全部意象融合成一幅整体性的画面。而把这种意合特点发挥到极致的,就是“回文诗”的创作。如,

枯眼望遥山隔水,往来曾见几心知?

壶空怕酌一杯酒,笔下难成和韵诗。

途路阻人离别久,讯音无雁寄回迟。

孤灯夜守长寥寂,夫忆妻合父忆儿。

顺读是夫忆妻,倒读是妻忆夫。这种现象也只有汉语才可能产生。

不同的民族由于文化历史不尽相同,所具有的民族文化心理也不尽相同,这些差异性主要反映在言语和言语行为中。民族语言实际是对民族文化的一种继承和发展,语言始终是富有民族共性的精神表现,一个民族的社会历史、风俗习惯、文学艺术都会在语言中表现出来。我们在运用语言时,既要有一定的创新和规范,也要兼顾语言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特征,这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继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戴昭铭.文化语言学导论[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6.

[2]曹丽环.从汉语汉字看汉民族的贵和心理[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2(3).

[3]申小龙.汉语与中国文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 钟伟东]

8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