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霉素过敏反应的应急预案及抢救流程

青霉素过敏反应的应急预案及抢救流程青霉素过敏应急预案及抢救流程应急预案:

1、已知有青霉素过敏者,禁止做过敏试验。

2、对接受过敏过敏试验者,不能空腹进行,在过敏试验观察期间病人不得随意离开病室。

3、对接受青霉素治疗的患者,药液必须现配现用,如果停药3天以上或改用其他批号时,则必须重新做过敏试验。

4、皮内试验的结果判断:

阴性:皮丘无改变,周围不红肿,无自觉症状。

阳性: 局部皮丘隆起,并出现红晕硬块,直径大于1厘米,或红晕周围有伪足或痒感,严重时可发生胸闷、气短、发麻等过敏反应,甚至过敏性休克。

试验结果阳性者,应禁用青霉素,同时做好以下工作: 将青霉素试验的结果在病人的体温单、医嘱单、注射卡、门诊卡、床头卡等处做好“青霉素阳性”标记记录;告知病人及家属、管床医生;青霉素过敏者需3三天交班。

5、发生过敏性休克反应时的急救处理方法:

,立即停药,通知医生的同时,就地抢救。病人取半卧位并保暖,保持气道通畅,给予氧气吸入,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1ml(1mg)

或地塞米松5~10mg可反复使用,尽快建立静脉通道。 ,心脏骤停应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术。

,积极配合抢救,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并做好记录。

程序:

皮下注射0.1%肾上50%葡萄糖糖注射液

腺素溶液 40ml加地塞米松

5~10mg

对生命立即停症体征氧气氧气吸入建立静脉通道止用药处及病理平卧保情观暖察

心脏骤停按

压术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急救措施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急救措施 第一篇: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急救措施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急救措施 一、就地抢救 立即停药,协助病人平卧,报告医生,就地抢救。 二、首选肾上腺素 立即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0.5~lmL,病儿酌减。此药是抢救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它具有收缩血管、增加外周阻力、兴奋心肌、增加心输出量及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如发生心搏骤停,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 三、纠正缺氧改善呼吸 氧气吸入。当呼吸受抑制时,应立即进行口对口的人工呼吸,并肌肉注射尼可刹米或山梗菜碱等呼吸兴奋剂。喉头水肿影响呼吸时,应立即准备气管插管或配合施行气管切开。 四、抗过敏抗休克 抗过敏。根据医嘱立即给予地塞米松5~10 mg,静脉推注,或氢化可地松20mg 加5%~10%葡萄糖液500mL 静脉滴注,能迅速缓解症状。并根据病情给予升压药物,如多巴胺、间羟胺等。 五、纠正酸中和抗组胺类药物 纠正酸中毒和遵医嘱给予抗组织胺药物。 六、密切观察 密切观察病人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及其它病情变化,注意保暖,并做好病情动态记录。病人未脱离危险期,不宜搬动。 第二篇:青霉素过敏性休克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与护理措施 过敏性休克,是青霉素过敏反应中最严重、最常见的反应,可发生于使用青霉素的整个过程中。 临床表现: 1、呼吸道阻塞症状:胸闷气短、喉头阻塞、呼吸困难、窒息、紫

绀等,由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水肿和肺水肿引起。 2、循环衰竭症状:面色苍白、畏寒、冷汗、四肢发冷、烦躁不安、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等。 3、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意识丧失、昏迷抽搐、大小便失禁等,可能由脑部缺氧引起。个别患者可产生失语、半身不遂、帕金森综合症等后遗症。 4、皮肤过敏反应,如:瘙痒、荨麻疹或其他皮疹。 5、消化道症状: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护理措施: ① 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应立即停药,就地抢救,同时报告医生和护士长。② 将患者平卧,保持气道通畅、吸氧,做好气管插管或切开的准备工作,迅速建立静脉通路。 ③ 遵医嘱使用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血管活性药、抗组胺类药等。④ 密切观察并记录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及尿量等变化,注意保暖。患者未脱离危险时,不宜搬动。 ⑤ 发生呼吸、心脏停止时立即行心肺复苏术。⑥ 做好患者和家属的安抚工作。⑦ 6小时内完善抢救记录。 第三篇: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及急救措施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及急救措施 一、静脉输液常见的过敏反应有 1、热源反应 2、急性肺水肿 3、静脉炎 4、空气栓塞 5、过敏性休克——最严重的输液反应 二、过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 1、呼吸道阻塞症状:表现为胸闷,气短,伴頻危感,喉头水肿等。 2、循环衰竭症状:面色苍白,冷汗,口唇紫绀,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等。 3、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头晕,眼花,面部及四肢麻木,烦躁不安,意识丧失,抽搐,大小便失禁等。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及急救措施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及急救措施 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及急救措施 一、静脉输液常见的过敏反应有 1、热源反应 2、急性肺水肿 3、静脉炎 4、空气栓塞 5、过敏性休克——最严重的输液反应 二、过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 1、呼吸道阻塞症状:表现为胸闷,气短,伴频危感,喉头水肿等。 2、循环衰竭症状:面色苍白,冷汗,口唇紫绀,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等。 3、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头晕,眼花,面部及四肢麻木,烦躁不安,意识丧失,抽搐,大小便失禁等。 4、皮肤过敏症状:有痒感,荨麻疹等。 三、急救措施 1、立即停药,换输液器及所输液体,保持静脉通路通畅,就地平卧,进行急救。同时我们一定想办法通知主治医生,必要时启动院内应急预案。 2、如果患者突然晕倒,大汗,面色苍白,口唇紫绀,血压下降,判断患者发生了过敏性休克,应立即想到盐酸肾上腺素(副肾)皮下注射,小儿酌减,可每隔30min注射一次,直至脱离危险期。 3、改善缺氧症状,吸氧。严重发生抽搐的患者,应解开衣扣,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抑制时,立即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并肌注尼可刹米或洛贝

林等呼吸兴奋剂,喉头水肿影响呼吸时,应立即行气管插管或施行气管切开术。 4、根据医嘱给药,应立即测患者生命体征(T 、P 、R 、Bp).报告医生,地塞米松5mg-10mg加滴管,氢化可的松200mg加5%-10%葡萄糖500ml静滴。根据病情给血管活性药物,例如多巴胺;给抗组胺类药,例如扑尔敏、非那根肌注等。 5、心跳骤停的处理,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同时施行人工呼吸。 6、记录患者发生过敏反应的时间、症状、所用药物及护理措施等。 7、抢救患者执行口头医嘱,执行者应口头复述一遍,待医生确认无误方可执行。用药时,应两人核对,夜间护士一人值班,应与医生共同核对确认无误方可使用。抢救完毕,保留抢救所用的空安掊,嘱医生补开医嘱,确认无误后方可丢弃。 四、输液室常见过敏反应的处理 1、先更换液体及输液器,通知医生。 2、立即平卧。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扶患者进抢救室。如情况不允许,放倒输液室椅子,使患者平卧。 3、过敏症状明显如全身荨麻疹,喉头水肿,应当机立断,地塞米松10mg加滴管。 4、胸闷、气短的吸氧2L/每分,测生命体征。 5、遵医嘱给药。 6、做好记录。

青霉素过敏护士应急预案

青霉素过敏护士应急预案 1. 简介 青霉素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有效抗生素,但是部分人群可能会对青霉素产生过敏反应。作为一名护士,了解青霉素过敏护理的紧急预案是至关重要的。本文档旨在为护士提供相关指导,以便能够有效应对并处理青霉素过敏引发的急救情况。 2. 青霉素过敏的症状 青霉素过敏的症状因人而异,可能包括以下一些或多个方面: •皮肤过敏反应,例如荨麻疹、瘙痒或皮肤红肿; •呼吸道症状,例如喘息、胸闷或气短; •气道水肿,可能引起严重的呼吸困难; •消化系统症状,如呕吐、腹痛或腹泻; •心血管症状,例如低血压、心率增加或头晕; •过敏性休克,是极其严重的过敏反应,可能导致意识丧失、心脏骤停或死亡。

3. 青霉素过敏护士应急预案 步骤一:辨认患者症状 当患者出现可能与青霉素过敏有关的症状时,护士应立即辨认并记录这些症状。快速反应非常重要,可能有助于防止严重的并发症发生。 步骤二:立即停用青霉素 如果青霉素过敏反应症状确实存在,护士应立即停止患者接触青霉素药物,停用与其相关的任何其他药物。 步骤三:评估患者病情 护士应进行全面的患者病情评估,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以及其他相关症状。在评估过程中,护士应保持与患者的有效沟通,以了解患者的感受和症状进展情况。 步骤四:紧急护理措施 根据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护士可能需要采取以下一些或多个护理措施: •呼叫急救车辆:如果患者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症状,如气道水肿或过敏性休克,立即呼叫急救车辆并安排患者尽快送往医院急诊室。 •维持呼吸道通畅:如有必要,护士应帮助患者保持呼吸道通畅,可以采取头后仰姿势、使用呼吸道扩张器或进行紧急气管插管等方法。

患者发生青霉素过敏反应时应急预案演练

患者发生青霉素过敏反应时应急预案演练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患者发生青霉素过敏反应时 应急程序演练脚本 为有效的应对青霉素过敏反应的发生,提高护理人员的应急处置的能力,特组织本次演练。 一、演练的目的 熟练掌握青霉素过敏反应时应急程序及流程,一旦发生青霉素过敏反应病人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二、演练内容 21床杨家安在做青霉素过敏试验时,患者发生过敏反应,医护人员的应急处理过程。 三、烧伤科护理应急预案演练指挥小组 总指挥:于令艳(护士长) 参演人员:值班医生、全体护理人员 四、演练实施 【背景设置】2014年5月15日 10:00责任护士在为21床杨家安做青霉素过敏试验时,患者发生过敏反应,立即给予紧急处理。 隋军霞在为21床杨家安做青霉素过敏试验时,患者突然面色苍白、烦躁不安、呼吸困难、四肢湿冷,立即给予停药、平卧、吸氧。 张言玲快速通知值班医生及其他医护人员。 李芬遵医嘱即刻给予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 刘明名遵医嘱给予地塞米松5mg加液静滴。 张贝贝给予抗组胺类药物如盐酸异丙嗪25mg肌注。 张利针刺患者人中、十宣、涌泉穴。 王红珍肌注镇静剂。 隋军霞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 赵静通知科主任、护士长、必要时通知医务科、护理部。 张言玲记录患者抢救过程。 病情平稳后,加强巡视,重点交接班。 五、演练总结: 应急演练结束,护士长对整个演练过程进行总结,指出演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个别人员不到位,操作不熟练。 2、个别人对自己的职责不明确。 整改措施: 1、加强应急预案演练,熟练掌握发生青霉素过敏反应的应急程序及流程。 2、熟练过程中要明确职责,配合默契。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应急预案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应急预案演练 执行者 护士1: 1 巡视发现患者出现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症状,呼叫其他医护人员抢救。 2 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病情变化。 3 向医生汇报患者相关情况,与医生共同做好抢救记录,做好交接班及药物过敏标示。 4 填写药物不良反应上报表,并上报药材科。 护士2: 1 为患者更换输液器及液体,建立另一路静脉通路。 2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为患者吸氧。 护士3: 1遵医嘱给予急救药物,规范执行抢救及口头医嘱,做好用药记录。 2 及时补充抢救车,做好抢救结束后的清理工作。 医生: 1 立即查看患者病情并进行评估。 2 根据病情正确下达医嘱。

3 完善相关抢救医嘱及记录,做好医患沟通工作,告知患者及家属此种药物过敏。 演练过程 09:00演练开始 09:00护士1:巡视发现10床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自诉胸闷感,监护显示患者:HR120次/分,BP80/50mmHg,观察静脉输注液体为阿莫西林颗粒酸钾药液,输注约5分钟,立即停药,并呼叫其他医护人员急救。 09:00护士2:立即为患者更换输液器,并改为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建立另一路静脉通道以方便抢救:,并通知护士长,护士长上报医务科、护理部。 09:00医生:听到呼叫立即至患者床旁,查看患者情况,询问患者感受,并嘱予肾上腺素1ml皮下注射,多巴胺40mg入5%GS中静滴,予面罩吸氧。 09:00护士3:推抢救车至患者床旁,遵医嘱正确给予急救药物,配合医生给予急救处理,规范执行抢救及口头医嘱,并做好用药记录。 09:02护士2:安装氧气装置,调节氧流量6L/min,为患者面罩吸氧,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 09:05护士3:遵医嘱给予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快速静滴扩容。 09:15护士1: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患者心率降至100次/分,血压升至110/65mmHg,,胸闷症状消失,面色转为红润。抢救结束,与医生共同做好抢救记录,填写药物不良反应上报卡上报药材科。做好交接班并做好药物过敏的标示。 09:15医生:为患者讲解过敏反应的相关知识,解除其紧张焦虑情绪。告知患者及其家属

药物引起过敏性休克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药物引起过敏性休克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心内科文件 一、过敏反应应急预案 (一)护理人员给患者应用药物前应询问患者是否有该药物过敏史,按要求做过敏试验,凡有过敏史者禁忌做该药物的过敏试验。 (二)正确实施药物过敏试验。过敏试验溶液的配制、皮内注射剂量和试验结果判 断应按要求正确操作。过敏试验阳性者禁止使用。 (三)该药试验结果阳性患者或对该药有过敏史者,禁用此药。同时在该患者医嘱单、病历夹上注明过敏药物名称,在床头挂过敏试验阳性标志,并告知患者及其家属。 (四)药物过敏试验后,所有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应停止使用该药物超过3天,并 且应在再次使用前重新进行过敏试验。(5)现在就应该使用和准备抗生素。尤其是青霉 素水溶液在室温下很容易分解,产生过敏物质,引起过敏反应。它还可以降低药物的效力,影响治疗效果。 (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做药物过敏试验前要警惕过敏反应的发生,治疗盘内备肾 上腺素1支。(七)药物过敏试验阴性,第一次注射后观察20~30min,注意观察巡视患 者有无过敏反应,以防发生迟发过敏反应。 二、过敏性休克应急预案 (一)患者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立即停止使用引起过敏的药物,输液者更换药液和 输液管道(必要时更换针头),更换生理盐水及输液器,就地抢救,是病人平卧同时迅速 通知医生,撤掉的药液及管道按程序进行封存。妥善封存剩余药液。 (二)立即仰卧,根据医生建议皮下注射1mg 0.1%盐酸肾上腺素,儿童可减少注射量。如果症状没有缓解,每30分钟皮下或静脉注射0.5毫升,直到脱离危险。保持温暖。 (三)给予氧气吸入,改善缺氧症状,呼吸抑制时应遵医嘱给予人工呼吸并按医嘱应 用呼吸兴奋剂,喉头水肿影响呼吸时,应立即准备气管插管,必要时配合施行气管切开。(四)发生心脏骤停,立即进行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心肺复苏的抢救措施。 (五)快速建立静脉通路以补充血容量,必要时建立两条静脉通道。按照医生的建 议使用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呼吸兴奋剂、维持血压的降压药、缓解支气管痉挛的氨茶碱,以及抗组胺药。(6)根据医生的建议,立即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10mg或氢化可的松, 并根据病情给予升压药。(7)观察并记录,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体温、脉搏、呼吸、 血压、尿量等临床变化。在病人脱离危险之前不应移动他。

药物引起过敏性休克的应急预案

药物引起过敏性休克的应急预案 (2011年) 其内容包括: 一、过敏反应的预防 二、过敏反应试验法 三、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 四、过敏性休克的急救措施 一、过敏反应的预防 1、患者用药前应询问患者的用药史、过敏史(包括药物、食物过敏史及过敏性疾病史)、家族史。按要求做过敏试验,凡有过敏史者停止做该药物的过敏试验。 2、正确实施药物过敏试验。过敏试验药液的配制、皮内注入剂量都应按要求正确操作,试验结果判断应准确,过敏试验阳性者禁用。 3、过敏试验药液注射盘和注射器、稀释药液的生理盐水应专用,以防“隐性接触”而致过敏反应的发生。 4、病人在饥饿、剧烈运动或麻醉情况下和傍晚以后不宜做过敏试验。 5、该药试验结果阳性患者或对该药有过敏史者,禁用此药。同时在该患者医嘱单、注射卡、病历夹上醒目地注明过敏药物名称,在床头挂过敏试验阳性标志,并告知患者及其家属。 6、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做药物过敏试验及注射前均应备好急救药品(盐酸肾上腺素等)及器械,第一次注射后观察20-30min,注意观察巡视患者有无过敏反应,以防发生迟发反应。 7、经药物过敏试验后凡接受该药治疗的患者,停用此药3天以上或者批号更换时,均需做过敏试验,阴性时方可再次用药。 8、抗生素类药物应现用现配,特别是青霉素水溶液在室温下极易分解产生过敏物质,引起过敏反应,还可使药物效价降低,影响治疗效果。 二、过敏反应试验法 目的

预防发生药物过敏性休克,提高用药安全性。 评估 ①病人的用药史、过敏史与家族史,有其他药物过敏史或变态反应疾病史者应慎用(变态反应也叫超敏反应,是指机体对某些抗原初次应答后,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发生的一种以机体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为主的特异性免疫应答。人们日常遇到的皮肤过敏,皮肤骚痒、红肿,就是一种变态反应.); ②注射部位皮肤情况; ③病人对过敏试验目的理解、接受、合作程度及心理反应. 操作前准备 ①抢救药物与用物准备:注射盘内备0.1%盐酸肾上腺素1支,各种抢救药物及用物应处于备用状态,供急需时用。 ②病人准备:病人不宜空腹时进行皮试,个别病人空腹时注射用药,会发生眩晕、恶心等反应,易与过敏反应相混淆。向病人说明注射目的及皮试观察时间(30分钟)内,不要随意离开,不要搔抓或揉按皮试部位,如有异常不适要随时告知医务人员. 操作步骤 ①皮内试验药液的配制(见附表)。 ②试验方法:取配好的皮试溶液,按皮内注射法在病人前臂腕侧横纹上三横指正中与腕横纹保持平行进针(可减轻疼痛)注入0。1ml,20分钟后评价皮试结果。 ③皮内试验结果判断:阴性--皮丘无改变,周围不红肿,无红晕,无自觉症状。阳性——局部皮丘隆起增大,并出现红晕硬块,直径大于 1cm,红晕周围有伪足,局部有痒感。严重时可有头晕、心慌、恶心、面色苍白、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可疑阳性—-如对皮试结果不肯定,可用生理盐水0。ml在对侧手作对照试验,确认该药物皮试结果阴性方可使用。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处理应急预案

过敏性休克抢救应急预案 患者出现过敏性休克的应立即就地抢救。 1.立即停用青霉素,立即清除口鼻内的分泌物,平卧、吸氧,保持呼吸道畅通,对严重的喉头水肿应气管切开术,对气管痉挛的应气管插管和辅助呼吸; 2.立即肌肉注射0.1%肾上腺素0.5-1.0ml,小儿0.02-0.025ml/kg/次。严重病例还可以用50%GS 加肌肉注射的1/2量作静脉注射。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生命体征,尿量,测量呼吸,血压脉博1次/15-30分钟。肾上腺素是抢救的重要药物,这个方案也是救治过敏性休克的主要环节。高血压.冠心病.心动过速者,肾上腺素剂量宜偏小; 3.心脏骤停的可用呼吸兴奋剂(如可拉明,樟脑),还可用0.1%肾上腺素1.0m】作心内注射(不过要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 4.反之,若休克持续不见好转,乃属严重病例,应及早静注地米10-20mg或加5%葡萄糖100 毫升ivgtt,或可的松200-400mg+5%GNS500ml.ivgtt。也可酌情选用一批药效较持久,副作用较小抗休克药物如去甲肾上腺素1-4mg、阿拉明(间羟胺20- 40mg+5%GS250ml.ivgtt)等; 5.同时给予血管活性药物,并及时补充血容量,首剂补液(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可快速滴入,成人首日补液量一般可达4000ml。无低分子右旋糖酐用5%GNS ; 6.加用抗组胺药物如扑尔敏10mg或异丙嗪25mg肌注; 7.10%葡萄糖酸钙20毫升,静脉缓注; 8.氨茶碱0.25克加50%糖40毫升静脉缓注; 9.对症治疗,如吸氧,抗休克,强心,防抽搐等。 10.防止并发症:肺水肿,脑水肿,心脏骤停或代谢性酸中毒,升压药剂量根据血压高低来调节。 预防 1.详细询问病人的用药史、过敏史和家族过敏史。 2.凡首次用药,停药3天后再用者,以及更换药物批号,均须按常规做过敏试验。 3.皮肤试验注入必须新鲜配制,皮试液浓度与注射剂量要准确;溶媒、注射器及针头应固定使用。 4.青霉素过敏试验或注射前均应做好急救的准备工作(备好盐酸肾上腺素和注射器等)。 5.严密观察病人,首次注射后须观察30分钟以防迟缓反应的发生。注意局部和全身反应,倾听病人主诉。 6.试验结果阳性者禁止使用青霉素,病历上醒目地注明青霉素过敏试验阳性反应,并告知病人及其家属。 年龄剂量1:1000 (1mg/ml) 6个月以下50ug0.05ml 6个月〜6 岁120ug0.12ml >6〜12 岁250 ug0.25ml

患者发生输液反应时的应急预案脚本

发生输液反应时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应急预案】 1.立即停止输液或者保留静脉通路,改换其他液体和输液器。 2.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药。 3.情况严重者就地抢救,必要时行心肺复苏。 4.记录患者生命体征、一般情况和抢救过程。 5.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科、药剂科、消毒供应中心、护理部。 6.保留输液器和药液分别送消毒供应中心和药剂科,收集整理取相同批号的液体、输液器和注射器分别送检。 7.患者家属有异议时,立即按有关程序对输液器具进行封存。 【程序】 立即停止输液一更换液体和输液器一报告医生一遵医嘱给药一就地抢救f观察生命体征一记录抢救过程一及时上报一保留输液器和药液一送检【过敏反应应急预案】 询问是否有该药物过敏史,有过敏史者禁忌做该药物的过敏试验f皮内注射剂量及试验结果判断要两人核对后方可确认,过敏试验阳性禁用f 该药试验结果阳性患者,在医嘱单、病历夹、床头卡上注明过敏,并告知患者及其家属f停用此药三天以上,应重新做过敏试验,方可再次用药f 抗生素类药物应现用现配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治疗盘内备有肾上腺素f试

验阴性者,第一次注射后观察20~30分钟,有无过敏反应,以防发生迟发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应急预案] 患者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立即停药,就地抢救,并迅速报告医生一立即平卧,遵医嘱皮下注射肾上腺素1毫克,小儿酌减,注意保暖一给予氧气吸入,呼吸抑制时应遵医嘱给予人工呼吸,必要时配合施行气管切开f发生心脏骤停,立即进行心脏复苏等抢救措施f迅速建立静脉通路,补充血容量f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生命体征,尿量,及其它临床变化f准确地记录抢救过程㈠过敏反应防护过程询问过敏史f有过敏史者禁做过敏试验f阳性患者禁用此药f该药标记告知家属f阴性患者接受该药治疗f现用现配f严格执行查对制度f首次注射后观察20~30分钟㈡过敏性休克急救流程立即停用此药f平卧f皮下注射肾上腺素f改善缺氧症状f解除支气管痉挛f发生心脏骤停行心脏复苏f密切观察病情变化f补充血容f记录抢救过程住院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的应急预案及流程[应急预案]立即抢救,通知医生f室颤造成心脏骤停时,心前区撞击,准备除颤仪进行非同步电击转复心律f非室颤造成心脏骤停时,立即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加压给氧、气管插管后机器通气心电监护等心脏复苏抢救措施f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应用抢救药物f采取脑复苏,头部置冰袋、冰帽f严密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意识、瞳孔的变化,做好抢救记录f患者心肺复苏成功,做好基础护理、心理护理[流程]立即抢救f通知医生f观察生命体征f基础、心理护理f记录抢救过程猝死应急预案 输液反应应急预案演练脚本(共2篇) 输液反应应急预案演练脚本一、演练目的1.通过演练让护士更加熟悉输液反应的表现和熟悉抢救流程2.加强护士处理输液反应的应急能力二、演练依据《周口市中心医院临床应急预案与流程》三、参加人员应急演练总指挥:

药物不良反应应急预案[小编整理]

药物不良反应应急预案[小编整理] 第一篇:药物不良反应应急预案 药物不良反应应急预案1、2、3、阅读药物使用说明书正确使用药物 病人若出现药物说明书上提到的不适主诉或症状 (1)、症状轻微,病人能耐受,应减慢滴速或减少口服剂量,并配以能减轻副作用的药物,继续观察症状。若症状仍未消失或有加重趋向,即停药,如静滴则更换输液器及液体,并保持原输液器及液体,按医嘱进行抗药物不良反应。继续观察病人的症状和体征。进行护理记录,并报告药物不良反应督察员或直接填写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 (2)、症状严重,病人不能耐受,即停药,如静滴则更换输液器及液体,并保持原输液器及液体,按医嘱进行抗药物不良反应。继续观察病人的症状和体征。进行护理记录,并报告药物不良反应督察员或直接填写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 4、病人若出现药物说明书上未提到的不良反应,症状严重,病人不能耐受,即停药,如静滴则更换输液器及液体,并保持原输液器及液体,按医嘱进行抗药物不良反应。继续观察病人的症状和体征。进行护理记录,并报告药物不良反应督察员或直接填写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 第二篇:药物不良反应应急预案及处理程序(打印) 药物不良反应应急预案及处理程序 一、应急预案 1、应严格适应症,出现不良反应停药报告医生并遵医嘱处理。 2、若为一般过敏反应,情况好转者可继续观察并做好记录。 3、患者在注射或输液时发生反应,如心悸、胸闷、呼吸困难、寒战、面色苍白、皮疹、发热等,就地抢救,必要时行心肺复苏。 4、出现休克者,行抗休克治疗 5、记录患者生命体征、一般情况和抢救过程。 6、及时报告药剂科、护理部。

7、患者家属有异议时,立即按有关程序对输液器具和药物进行封存。 二、处理程序 停药→报告医生并遵医嘱处理→就地抢救→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记录抢救过程→及时上报→保留药物→送检 用药错误应急预案及处理程序 一、应急预案 1.立即停止用药,静脉用药者保留静脉通路,改换其他液体和输液器。 2.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药。 3.情况严重者就地抢救,必要时行心肺复苏,口服者清除胃内容物。 4.记录患者生命体征、一般情况和抢救过程。 5.及时报告药剂科、护理部。 6.保留输液器和药物送药剂科。 7.患者家属有异议时,立即按有关程序对输液器具进行封存。 二、程序 立即停止用药→更换液体和输液器→报告医生→遵医嘱给药→就地抢救→观察生命体征→记录抢救过程→及时上报→保留输液器和药物→送检化疗药物外渗应急预案及流程 1.立即停药,回抽残留药物,回抽的血及液体量以3~5ML为宜。 2.在渗漏部位皮下环行注射相应的解毒剂:A:蒽环类抗生素:局部注射地塞米松5mg+2%利多卡因100mg,1次/天,连续三天,减少局部疼痛和炎症反应;或局部注射8.4%碳酸氢钠5ml+地塞米松5mg,减少药物与NDA结合,减少炎症反应。B:氮芥、丝裂霉素:10%硫代硫酸钠4ml+0.9%NS6ml混合局部注射,使药物迅速碱化,减少与DNA结合,减少损伤。或维生素C1ml+5%GS5ml,局部注射,阻止药物与局部组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植物碱类:也与蒽环类一样,用8.4%碳酸氢钠5ml+地塞米松5mg局部注射,起化学中和作用。 3.抬高患肢24~48小时,避免局部受压,促进血液回流,减少局部组织肿胀。 4.局部用冰袋冷敷,冷敷温度4~6℃,每隔15分钟冷敷15分钟,最长48小时,以降低药物活性,减轻局部肿胀。但植物碱类不能冰敷,

药物不良反应应急预案

药物不良反应应急预案 药物不良反应应急预案 1、 2、 3、阅读药物使用说明书正确使用药物 病人若出现药物说明书上提到的不适主诉或症状 (1)、症状轻微,病人能耐受,应减慢滴速或减少口服剂量, 并配以能减轻副作用的药物,继续观察症状。若症状仍未消失或有 加重趋向,即停药,如静滴则更换输液器及液体,并保持原输液器 及液体,按医嘱进行抗药物不良反应。继续观察病人的症状和体征。进行护理记录,并报告药物不良反应督察员或直接填写药品不良反 应报告表。 (2)、症状严重,病人不能耐受,即停药,如静滴则更换输液 器及液体,并保持原输液器及液体,按医嘱进行抗药物不良反应。 继续观察病人的症状和体征。进行护理记录,并报告药物不良反应 督察员或直接填写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 4、病人若出现药物说明书上未提到的不良反应,症状严重,病 人不能耐受,即停药,如静滴则更换输液器及液体,并保持原输液 器及液体,按医嘱进行抗药物不良反应。继续观察病人的症状和体征。进行护理记录,并报告药物不良反应督察员或直接填写药品不 良反应报告表。 104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摘要】目的通过研究分析我院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科学的依据,减少ADR事件的发生。方法对我 院2014.4.1-2014.6.30.发生的104例ADR报告,按药物的种类、 剂型、患者的年龄及性别、给药途径、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进行汇

总分析。结果发生不良反应的104例中女性所占比高于男性;药物 剂型中,注射液比例最高,其次为粉针剂;给药途径中,主要是静 脉滴注;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多,其次为胃肠出系统损害;药物种类中,以抗菌药物为主。结论通过对我院不良反应的观察, 临床应加强ADR监测工作,以减少ADR的发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 供了依据。【关键词】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药物不良反应(adwersedrugreactions,简称ADR)是指患者服 用正常剂量的药物用于预防、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出现的与治疗目的 无关的反应【1】。ADR的监测是加强药物安全管理,保障患者合理 安全用药的最重要措施。对我院2014.4.1-2014.6.31发生的104例ADR报告,通过汇总分析,现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1资料 与方法 1.1一般资料104例ADR报告中,其中男性发生44例,占 42.31%;女性发生60例,占57.70%。男女比例0.73:1。年龄15~44岁29例,占27.88%;年龄45~64例52例,占50%;年龄≥65 岁23例,占22.12%。 1.2研究方法通过分析104例ADR报告,按药物剂型、给药途径、新的严重的不良反应与严重的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等进行汇总分析。2结果 2.1药物不良反应的剂型分布104例ADR报告中涉及的药物剂型,其中注射液比例最高,占32.14%,其次为粉针剂和片剂均占30.71%和14.29%。见表1。 表1药物不良反应的剂型分布 药物剂型数量(例) 比例(%) 注射液4532.14粉针剂4330.71片剂2014.29胶囊1611.43肠溶胶囊21.43颗粒21.43其它128.52合计140100 2.2药物不良反应的给药途径分布104例不良反应报告涉及的给 药途径主要为静脉滴注,占57.14%。见表2。

药物不良反应应急预案

药物不良反应应急预案 第1篇:药物不良反应应急预案 药物不良反应应急预案 1、2、3、阅读药物使用说明书正确使用药物 病人若出现药物说明书上提到的不适主诉或症状 (1)、症状轻微,病人能耐受,应减慢滴速或减少口服剂量,并配以能减轻副作用的药物,继续观察症状。若症状仍未消失或有加重趋向,即停药,如静滴则更换输液器及液体,并保持原输液器及液体,按医嘱进行抗药物不良反应。继续观察病人的症状和体征。进行护理记录,并报告药物不良反应督察员或直接填写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 (2)、症状严重,病人不能耐受,即停药,如静滴则更换输液器及液体,并保持原输液器及液体,按医嘱进行抗药物不良反应。继续观察病人的症状和体征。进行护理记录,并报告药物不良反应督察员或直接填写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 4、病人若出现药物说明书上未提到的不良反应,症状严重,病人不能耐受,即停药,如静滴则更换输液器及液体,并保持原输液器及液体,按医嘱进行抗药物不良反应。继续观察病人的症状和体征。进行护理记录,并报告药物不良反应督察员或直接填写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 第2篇:药物不良反应 104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摘要】目的通过研究分析我院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科学的依据,减少ADR事件的发生。方法对我院2014.4.1-2014.6.30.发生的104例ADR报告,按药物的种类、剂型、患者的年龄及性别、给药途径、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发生不良反应的104例中女性所占比高于男性;药物剂型中,注射液比例最高,其次为粉针剂;给药途径中,主要是静脉滴注;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多,其次为胃肠出系统损害;药物种类中,以抗菌药物为主。结论通过对我院不良反应的观察,临床应加强ADR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