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霉素过敏教你六种处理方法

青霉素过敏教你六种处理方法

青霉素过敏是因为机体免疫系统对青霉素药物及降解产物的异常反应,荨麻疹、发热、瘙痒、呼吸困难等都是常见症状。对于急性期的青霉素过敏,需要对

症采用抗过敏的治疗手段,症状严重的应进行抢救,一般来说预后良好,不会留

下任何后遗症。

1青霉素的原因

青霉素过敏是由青霉素降解产物,比如青霉烯酸、青梅噻唑蛋白等导致,在

机体接触后的5-8天左右就会产生抗体,如果再次接触就会引起较为严重的过敏

反应。很多患者会在接触药物之后立刻就过敏,部分患者也可数日之后出现过敏

反应。根据变态反应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等级:(1)I型过敏反应,也被称为速发

型过敏反应,是由IgE免疫球蛋白介导的速发型过敏反应;(2)迟发型过敏反应。一是II型过敏反应:是在细胞毒作用下引起的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等。二是III型过敏反应,是抗原-抗体复合物反应,会引起血清病、药物热等症状。三是IV型过敏反应,指的是细胞介导的过敏反应。此外,如果为过敏体质,那

么出现青霉素过敏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

2青霉素过敏症状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不同类型的过敏反应会表现出不同的症状,如果没

有及时解决,还会对患者生命危险带来严重威胁。(1)速发型过敏反应,一般

发生在给药后的数分钟至一小时内。具体症状如下:一是急性荨麻疹,隆起在皮

肤和粘膜表面的、大小不等的水肿型团块,会伴随有瘙痒、疼痛,如果抓挠力度

过大,会导致破裂。二是支气管哮喘。呼吸困难、气促、胸闷、咳嗽、哮鸣音等,都是比较典型的症状。三是喉头水肿。这是一种情况十分危急的症状,患者会有

明显的全身发热、呼吸困难。四是过敏性休克。这是青霉素过敏最为严重的症状,患者血压在短时间内波动比较大,但是脉压缩小,有十分明显的全身症状,比如

面色苍白、手足湿冷、心动过速等。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治疗,还会出现反应迟钝、

神志不清、晕厥等;(2)迟发型过敏反应,一般发生在给药之后的一小时至数

天内。一是皮肤性病变,比如皮肤瘙痒、水泡、斑丘疹等。二是非皮肤性病变,

常见症状有全身发热、血清病型反应、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肾功能损害等。

3青霉素过敏的六种处理方法

一是现场救援。当出现了青霉素过敏的症状时,要立刻让患者保持平摊姿势,注意做好保暖工作,可以掐人中,尝试让患者始终保持清醒。二是使用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可以起到缓解青霉素过敏的作用,同时要第一时间停止使用青霉素,稍

微抬起双脚,将肾上腺素注入到皮肤或肌肉中,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以及患者

个人体质,剂量一般在0.5-1.0mg。五到十分钟之后可以对患者个人情况进行评估,查看是否需要继续使用肾上腺素,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利用生理盐水进行

稀释。三是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选择50%葡萄糖+地塞米松,用静脉注射的方式

给药;随后用5%葡萄糖+地塞米松二次给药。注意,在使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时,这里地塞米松必须要用两种不同浓度的葡萄糖做溶液进行穿刺注射治疗。四

是使用血管活性药物。血管活性药物可以作为一种备选手段,如果肾上腺素和激

素冲击治疗的效果不理想,患者血压一直处于比较低的水平,而且没有任何恢复

的迹象,那么就可以采用阿拉明+生理盐水静脉输液的方式进行治疗,同时查看

患者血压的恢复情况,以此为基础调整注射速度。五是抗缺氧处理。立刻保持氧

气吸入,以免出现因缺氧而导致的窒息;如果呼吸不顺畅,可以进行人工呼吸,

同时在专业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肌肉注射尼可刹米注射液或其他类型的呼吸兴奋剂。必要的情况下,可进行气管插管,利用呼吸机来辅助进行呼吸。六是心肺复苏。如果出现了心脏骤停的情况,应当第一时间进行心肺复苏治疗,同时采取其

他手段,共同缓解过敏症状。

4青霉素过敏注意事项

一般来说,青霉素过敏引起的荨麻疹会在停药后的24小时内慢慢消失,如

果各种不良症状的抢救处理及时,通常预后恢复良好,不会留下后遗症;但是如

果过敏反应比较严重,患者脏器功能会严重受损,甚至引起死亡。感染、呼吸系

统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等,都是青霉素过敏比较常出现的并发症。在日常生活

中如果患上疾病,在使用青霉素之前,应该主动向医生告知是否有过敏史,如果

对过敏史不了解的,可在使用之前进行皮试。在使用青霉素之后,观察患者身体

的变化情况,查看是否出现了过敏症状,如果有,则要及时就医治疗。临床常用

的青霉素类药物有青霉素G、氨苄西林、哌拉西林等,如果对其中某一药物过敏,那么也会对其余类型的青霉素过敏,但是过敏程度并不相同。头孢菌素类与青霉

素类药物的化学结构比较相似,会出现交叉过敏反应,如果患者对青霉素过敏,

那么很有可能对头孢类抗菌药物也过敏,需要谨慎使用。

总而言之,青霉素过敏如果发现的及时,并不会留下后遗症,但是处理不当

会引起严重后果。对于有过敏史的患者,要避免使用青霉素类药物,主动向医生

汇报真实情况,家属和医护人员应当掌握科学、合理的处理方法,在最短的时间

内缓解不良症状,以免对患者生命健康带来影响。

青霉素过敏反应的处理办法

青霉素过敏反应的处理方法 1.过敏性休克在做青霉素皮试后、注射过程中及注射后均可发生,一般多在用药后20分钟内,有 时呈闪电式,属Ⅰ型变态反应,其临床表现综合如下: (1)呼吸道阻塞症状:胸闷、气促、窒息感、呼吸困难、紫绀。 (2)循环衰竭症状: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脉搏细弱,血压下降,压差小,尿少。 (3)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烦躁不安,昏迷,抽搐,大小便失禁等。 2.血清病型反应一般在用药后7~12天内发生,临床表现与血清病相似,属Ⅲ型变态反应,可见发 热,荨麻疹,关节肿痛,淋巴结肿大,腹痛,皮肤发痒等。 3.各器官或组织的过敏反应

7.确认洗胃完成后,在出胃状态下将洗胃管与胃管分开,再关机, 8.洗胃完毕后,可根据病情向胃管内注入解毒药、导泻药等;如无需保留胃管,先反折胃管,再将 其拔出,注意动作轻柔 9.协助患者漱口,擦净面部污物,整理用物;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交代注意事项,观察病情变化 10.记录洗胃液的名称、量、洗出液量、色、味、性质等,必要时留取标本送检, 11.清理洗胃机,将进液管、洗胃管和排污管放在消毒液中,按“自动”键循环冲洗,做机内消毒; 再将其放入清水中,循环多次做机内消毒;机内的水完全排净后,按“停止键关机 血压的测量 1、推车至床旁,再次核对床号、姓名,向患者解释,取得患者配合,帮患者合适体位,查看测量 肢体。。。王老师是吗?。。。刚才休息了20分钟了,让我来为您测量血压,了解一下血压的变化情况,您能配合一下吗?。。。请您平躺好,我来看一下你的右胳膊)?

2、为患者卷袖露臂(肘部伸直,掌侧向上)3挂听诊器于胸前,检查血压计,性能良好(血压计 无破损,无水银外漏,水银柱顶点位于刻度“0”点水平处,袖带完好)? 3、挂听诊器于胸前,检查血压计,性能良好(血压计无破损,无水银外漏,水银柱顶点位于刻度 “0”点水平处,袖带完好) 4、放置血压计,使水银柱“0”刻度处与肱动脉、心脏处于同一水平面位置、打开水银槽开关,驱 尽血压计袖带内余气 5.打开水银漕开关,驱尽血压计袖带内余气 6、将袖带平整缠于上臂中部,下缘距肘窝2-3CM,松紧以插入一指为宜?、触摸肱动脉,戴听诊器, 将听诊器头放于肱动脉搏动处 7.触摸肱动脉,戴听诊器头放于肱动脉搏动处 8、屈膝,保持视线水平视水银波动 ?9、, ?10 13 3 4、 须隔20分钟才能 (2) 进食、饮水或吸烟,须隔半小时后测温②寒冷季节从室外进屋,须隔15分钟;③如不慎咬破口表,应用清水漱口并吐出口腔内碎玻璃及水银,也可口服牛奶或鸡蛋清。? (3)肛门:主要用于婴幼儿及昏迷病人。应先在水银端涂少许润滑油(食用油、石蜡油均可),再慢慢将水银端插入肛门内约3厘米深(婴儿仅将水银头插入即可),3分钟后取出,用软手纸将肛表擦净。注意:测温期间最好握住体温表的上端,以防脱落折断。有腹泻、直肠、肛门疾患者不宜采用肛门测温。?查看度数时,一手横拿体温表的上端,使表与眼平行,轻轻转动体温表,就可清晰地看到水银柱上升的度数。测毕后,体温表用冷水予以清洗,擦干后 收存。如为传染病人,体温表须在70%酒精中浸泡半小时。 ?正常人的口腔温度是37℃左右,直肠内温度比口腔高O.3~O.5℃,腋下则比口腔低O.2~O.4℃。正常体温在一昼夜可以稍有变动,但不应超过l℃。体温低于36℃称为体温过低,37.5~38℃低低热,39℃ 以上称为高热。

青霉素过敏及处理方法

青霉素过敏及处理方法 青霉素过敏是怎么回事呢?青霉素又被称为青霉素G、peillin G、盘尼西林、配尼西林、青霉素钠、苄青霉素钠、青霉素钾、苄青霉素钾。青霉素是抗菌素的一种,是指从青霉菌培养液中提制的分子中含有青霉烷、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并在细菌细胞的繁殖期起杀菌作用的一类抗生素,是第一种能够治疗人类疾病的抗生素。青霉素类抗生素是β-内酰胺类中一大类抗生素的总称。临床应用青霉素类时,较多出现过敏反应,包括皮疹、药物热、血管神经性水肿、血清病型反应、过敏性休克等,统称为青霉素类过敏反应,其中以过敏性休克最为严重。临床应用青霉素类时,较多出现过敏反应,包括皮疹、药物热、血管神经性水肿、血清病型反应、过敏性休克等,统称为青霉素类过敏反应,其中以过敏性休克最为严重。过敏性休克多在注射后数分钟内发生,症状为呼吸困难、紫绀、血压下降、昏迷、肢体强直,最后惊厥,可在短时间内死亡。各种给药途径或应用各种制剂都能引起过敏性休克,但以注射用药的发生率最高。过敏反应的发生与药物剂量的大小无关。对本类高度过敏者,虽极微量也能引起休克。对有青霉素过敏史的病人,宜改用其他药物治疗。 宝宝青霉素过敏的症状 青霉素过敏症状有什么?药物的过敏反应又称变态反应,是指有特异体质的患者使用某种药物后产生的不良反应。宝宝青霉素过敏常表现为皮肤潮红、发痒、皮疹、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出现休克或死亡。那么,在生活中,如何判定药物过敏反应呢?青霉素过敏症状是什么呢? 青霉素过敏症状: 1、青霉素过敏的症状一般不发生于首次用药。 2、青霉素过敏的症状机体处于敏感状态下,再次接触过敏源后可在几分钟到24小时内发病,个别情况可延迟到几天后发生。 3、青霉素过敏的症状过敏反应发生后,停用药物,轻微的可较快消退,预后良好。重症者如救治不及时可导致死亡或导致后遗症。 4、已致敏的患者对于该药的致病性可持续很久,甚至终身不退,再次用药可重现原来的症状或更严重,接触该药的次数越多,反应往往越严重。 5、具有类似结构的药物常常发生交叉或完全交叉的过敏反应。

青霉素过敏教你六种处理方法

青霉素过敏教你六种处理方法 青霉素过敏是因为机体免疫系统对青霉素药物及降解产物的异常反应,荨麻疹、发热、瘙痒、呼吸困难等都是常见症状。对于急性期的青霉素过敏,需要对 症采用抗过敏的治疗手段,症状严重的应进行抢救,一般来说预后良好,不会留 下任何后遗症。 1青霉素的原因 青霉素过敏是由青霉素降解产物,比如青霉烯酸、青梅噻唑蛋白等导致,在 机体接触后的5-8天左右就会产生抗体,如果再次接触就会引起较为严重的过敏 反应。很多患者会在接触药物之后立刻就过敏,部分患者也可数日之后出现过敏 反应。根据变态反应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等级:(1)I型过敏反应,也被称为速发 型过敏反应,是由IgE免疫球蛋白介导的速发型过敏反应;(2)迟发型过敏反应。一是II型过敏反应:是在细胞毒作用下引起的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等。二是III型过敏反应,是抗原-抗体复合物反应,会引起血清病、药物热等症状。三是IV型过敏反应,指的是细胞介导的过敏反应。此外,如果为过敏体质,那 么出现青霉素过敏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 2青霉素过敏症状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不同类型的过敏反应会表现出不同的症状,如果没 有及时解决,还会对患者生命危险带来严重威胁。(1)速发型过敏反应,一般 发生在给药后的数分钟至一小时内。具体症状如下:一是急性荨麻疹,隆起在皮 肤和粘膜表面的、大小不等的水肿型团块,会伴随有瘙痒、疼痛,如果抓挠力度 过大,会导致破裂。二是支气管哮喘。呼吸困难、气促、胸闷、咳嗽、哮鸣音等,都是比较典型的症状。三是喉头水肿。这是一种情况十分危急的症状,患者会有 明显的全身发热、呼吸困难。四是过敏性休克。这是青霉素过敏最为严重的症状,患者血压在短时间内波动比较大,但是脉压缩小,有十分明显的全身症状,比如 面色苍白、手足湿冷、心动过速等。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治疗,还会出现反应迟钝、

青霉素过敏处理方法推荐

青霉素过敏处理方法推荐 青霉素是广泛应用于医疗当中的药物,它具有很强的杀菌性。但是青霉素虽然有很好的医药用途,但是有相当一部分人会对它产生过敏反应。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关于青霉素过敏处理方法方面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到你。 青霉素过敏正确处理方法 在人群中,有5%-6%对青霉素过敏,而且任何年龄,任何剂型和剂量,任何给药途径,均可发生过敏反应。因此在使用各种青霉素前都应先做过敏试验,试验结果阴性者方可用药。 过敏反应系抗原与抗体在致敏细胞上相互作用后引起组织损伤和生理功能紊乱。青霉素属于药物的半抗原物质,进入机体后,其降解产物――青霉噻唑和青霉稀酸与组织蛋白结合成全抗原――青霉噻唑蛋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IgE.,由于IgE与组织细胞具有特殊的亲和力,故形成的抗体固定在某些组织的肥大细胞上和血液中的白细胞表面,使机体呈致敏状态。 当具有过敏体质的人再次接受类似抗原刺激后,即与特异性抗体(IgE)结合,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导致细胞破裂,释放组织胺、缓激肽、5-羟色胺等血管活性物质。这些物质作用于效应器官,使平滑肌痉挛、微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腺体分泌增多。由于血管活性物质作用的部位不同及个体差异,故临床表现也是多种多样。 青霉素过敏的治疗方法 药物过敏反应发生后,首先要迅速判断可能的致敏药物,并迅速阻断患者继续接触过敏药物。已经明确为青霉素过敏的患者,不宜再做青霉素皮试试验。应及时治疗。治疗过程中、恢复后要注意药物多价过敏、交叉过敏等情况。 过敏性休克病例抢救:患者平躺,监测生命体征(血压等),保持液体通道,进行吸氧。先要设法升高血压(立即给予肾上腺素0.5~1mg,必要时再次给予;根据需要可给予升压药物。);喉头水肿者,应先解决呼吸困难或窒息。根据病情需要,给予适量皮质激素、抗组胺药物、

青霉素过敏的症状及处理方法

青霉素过敏的症状及处理方法引言: 青霉素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抗生素,对于治疗细菌感染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有些人对青霉素过敏,这可能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本文将介绍青霉素过敏的症状及处理方法,以帮助医学人员更好地应对这一问题。 一、青霉素过敏的症状 青霉素过敏是指个体对青霉素类药物产生的免疫反应,其症状可以从轻微到严 重不等。常见的症状包括皮肤过敏反应、呼吸系统反应、消化系统反应以及全身过敏反应。 1. 皮肤过敏反应: 皮肤过敏反应是最常见的青霉素过敏症状之一,表现为皮疹、荨麻疹、瘙痒等。这些症状通常在用药后几小时内出现,但也可能在几天后才出现。有些患者还可能出现水肿、红斑、疱疹等。 2. 呼吸系统反应: 青霉素过敏还可能引起呼吸系统反应,包括哮喘、喉头水肿、呼吸困难等。这 些症状可能是由于过敏反应导致支气管收缩、黏液分泌增加以及气道水肿所致。 3. 消化系统反应: 部分患者在接受青霉素治疗后会出现消化系统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 这些症状可能是由于过敏反应引起的胃肠道炎症所致。 4. 全身过敏反应:

少数患者可能出现全身过敏反应,也称为过敏性休克。这是一种严重的过敏反应,表现为血压下降、呼吸急促、心率加快、意识丧失等症状。过敏性休克是一种紧急情况,需要立即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二、处理青霉素过敏的方法 对于出现青霉素过敏症状的患者,医学人员应该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以 下是一些常用的处理方法: 1. 停用青霉素类药物: 一旦患者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用青霉素类药物,以避免进一步加重过敏症状。医学人员应尽快评估患者的病情,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 给予抗过敏药物: 对于轻度过敏反应,如皮肤过敏反应或轻度呼吸系统反应,可以给予抗过敏药 物进行处理。常用的抗过敏药物包括抗组胺药物和糖皮质激素。然而,对于严重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抗过敏药物可能不足以控制症状,需要进行其他紧急处理。 3. 紧急处理: 对于出现严重过敏反应的患者,如过敏性休克,医学人员应迅速采取紧急处理 措施,以避免患者生命危险。紧急处理包括静脉输入液体、使用肾上腺素等药物,以维持患者的血压和呼吸功能。 4. 进行过敏测试: 对于出现青霉素过敏的患者,进行过敏测试可以帮助确定具体的过敏原。过敏 测试可以通过皮肤测试或血清测试进行,以确定患者对青霉素的过敏反应。这对于未来的治疗选择和用药安排非常重要。 结论:

青霉素过敏

青霉素过敏 篇一:青霉素过敏反应的处理方法 青霉素过敏反应的处理方法 1.过敏性休克在做青霉素皮试后、注射过程中及注射后均可发生,一般多在用药后20分钟内,有时呈闪电式,属Ⅰ型变态反应,其临床表现综合如下: (1)呼吸道阻塞症状:胸闷、气促、窒息感、呼吸困难、紫绀。 (2)循环衰竭症状: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脉搏细弱,血压下降,压差小,尿少。 (3)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烦躁不安,昏迷,抽搐,大小便失禁等。2.血清病型反应一般在用药后7~12天内发生,临床表现与血清病相似,属Ⅲ型变态反应,可见发热,荨麻疹,关节肿痛,淋巴结肿大,腹痛,皮肤发痒等。 3.各器官或组织的过敏反应 (1)呼吸道过敏反应:引起哮喘或促发原有的哮喘发作。 (2)消化道过敏反应:腹痛、腹泻、便血等,可引起过敏性紫癜。 (3)皮肤过敏反应:瘙痒,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严重者可引起剥脱性皮炎。 过敏性休克的处理 1.立即停药,就地抢救,让病人平卧。可采取中凹卧位。

2.立即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0.5~1ml,小儿酌减。如症状不缓解,可每隔30分钟皮下或静脉注射该药0.5ml. 3.给予氧气吸入。呼吸抑制时,肌内注射可拉明、洛贝林等呼吸兴奋剂。如出现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或插入气管导管借助人工呼吸机辅助或控制呼吸。遇有喉头水肿引起的窒息时应尽快做气管切开。 4.应用组胺类药物。 5.静脉滴注10%葡萄糖溶液或平衡溶液以扩充血容量,如血压仍不回升,可按医嘱给予多巴胺或去甲肾上腺素静脉滴注。 6.如心跳骤停,应立即进行复苏抢救。 7.密切观察病情,如面色、神志、呼吸、脉搏、血压、尿量等并作好记录。 8.一般过敏反应的处理停药,对症处理,加强观察,应用抗组胺类药物,并告知病人及家属其以后禁用青霉素。 心衰的治疗 端坐吸氧退下垂,强心利尿打吗啡,扩张血管硝普钠。 端坐吸氧退下垂有利心脏血液泵出,强心剂用:洋地黄,西地兰,吗啡在给予硝普钠扩张血管,降低内压 心力衰竭又称"心肌衰竭",是指心脏当时不能搏出同静脉回流及身体组织代谢所需相称的血液供应。急性左心衰竭的处理 1、坐位,双腿下垂。 2、吸氧。氧气宜通过50%乙醇,或用1%二甲基硅油气雾剂,以利去除肺内泡沫,并可用面罩或气管插管加压给氧。

青霉素过敏护士应急预案

青霉素过敏护士应急预案 1. 简介 青霉素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有效抗生素,但是部分人群可能会对青霉素产生过敏反应。作为一名护士,了解青霉素过敏护理的紧急预案是至关重要的。本文档旨在为护士提供相关指导,以便能够有效应对并处理青霉素过敏引发的急救情况。 2. 青霉素过敏的症状 青霉素过敏的症状因人而异,可能包括以下一些或多个方面: •皮肤过敏反应,例如荨麻疹、瘙痒或皮肤红肿; •呼吸道症状,例如喘息、胸闷或气短; •气道水肿,可能引起严重的呼吸困难; •消化系统症状,如呕吐、腹痛或腹泻; •心血管症状,例如低血压、心率增加或头晕; •过敏性休克,是极其严重的过敏反应,可能导致意识丧失、心脏骤停或死亡。

3. 青霉素过敏护士应急预案 步骤一:辨认患者症状 当患者出现可能与青霉素过敏有关的症状时,护士应立即辨认并记录这些症状。快速反应非常重要,可能有助于防止严重的并发症发生。 步骤二:立即停用青霉素 如果青霉素过敏反应症状确实存在,护士应立即停止患者接触青霉素药物,停用与其相关的任何其他药物。 步骤三:评估患者病情 护士应进行全面的患者病情评估,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以及其他相关症状。在评估过程中,护士应保持与患者的有效沟通,以了解患者的感受和症状进展情况。 步骤四:紧急护理措施 根据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护士可能需要采取以下一些或多个护理措施: •呼叫急救车辆:如果患者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症状,如气道水肿或过敏性休克,立即呼叫急救车辆并安排患者尽快送往医院急诊室。 •维持呼吸道通畅:如有必要,护士应帮助患者保持呼吸道通畅,可以采取头后仰姿势、使用呼吸道扩张器或进行紧急气管插管等方法。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急救措施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急救措施 第一篇: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急救措施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急救措施 一、就地抢救 立即停药,协助病人平卧,报告医生,就地抢救。 二、首选肾上腺素 立即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0.5~lmL,病儿酌减。此药是抢救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它具有收缩血管、增加外周阻力、兴奋心肌、增加心输出量及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如发生心搏骤停,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 三、纠正缺氧改善呼吸 氧气吸入。当呼吸受抑制时,应立即进行口对口的人工呼吸,并肌肉注射尼可刹米或山梗菜碱等呼吸兴奋剂。喉头水肿影响呼吸时,应立即准备气管插管或配合施行气管切开。 四、抗过敏抗休克 抗过敏。根据医嘱立即给予地塞米松5~10 mg,静脉推注,或氢化可地松20mg 加5%~10%葡萄糖液500mL 静脉滴注,能迅速缓解症状。并根据病情给予升压药物,如多巴胺、间羟胺等。 五、纠正酸中和抗组胺类药物 纠正酸中毒和遵医嘱给予抗组织胺药物。 六、密切观察 密切观察病人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及其它病情变化,注意保暖,并做好病情动态记录。病人未脱离危险期,不宜搬动。 第二篇:青霉素过敏性休克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与护理措施 过敏性休克,是青霉素过敏反应中最严重、最常见的反应,可发生于使用青霉素的整个过程中。 临床表现: 1、呼吸道阻塞症状:胸闷气短、喉头阻塞、呼吸困难、窒息、紫

绀等,由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水肿和肺水肿引起。 2、循环衰竭症状:面色苍白、畏寒、冷汗、四肢发冷、烦躁不安、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等。 3、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意识丧失、昏迷抽搐、大小便失禁等,可能由脑部缺氧引起。个别患者可产生失语、半身不遂、帕金森综合症等后遗症。 4、皮肤过敏反应,如:瘙痒、荨麻疹或其他皮疹。 5、消化道症状: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护理措施: ① 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应立即停药,就地抢救,同时报告医生和护士长。② 将患者平卧,保持气道通畅、吸氧,做好气管插管或切开的准备工作,迅速建立静脉通路。 ③ 遵医嘱使用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血管活性药、抗组胺类药等。④ 密切观察并记录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及尿量等变化,注意保暖。患者未脱离危险时,不宜搬动。 ⑤ 发生呼吸、心脏停止时立即行心肺复苏术。⑥ 做好患者和家属的安抚工作。⑦ 6小时内完善抢救记录。 第三篇: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及急救措施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及急救措施 一、静脉输液常见的过敏反应有 1、热源反应 2、急性肺水肿 3、静脉炎 4、空气栓塞 5、过敏性休克——最严重的输液反应 二、过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 1、呼吸道阻塞症状:表现为胸闷,气短,伴頻危感,喉头水肿等。 2、循环衰竭症状:面色苍白,冷汗,口唇紫绀,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等。 3、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头晕,眼花,面部及四肢麻木,烦躁不安,意识丧失,抽搐,大小便失禁等。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及急救措施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及急救措施 一、静脉输液常见的过敏反应有 1 热源反应 2 急性肺水肿 3 静脉炎 4 空气栓塞 5 过敏性休克——最严重的输液反应 二、过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 1.呼吸道阻塞症状:表现为胸闷,气短,伴頻危感,喉头水肿等。 2.循环衰竭症状:面色苍白,冷汗,口唇紫绀,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等。 3.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头晕,眼花,面部及四肢麻木,烦躁不安,意识丧失,抽搐,大小便失禁等。 4.皮肤过敏症状:有痒感,荨麻疹等。 三、急救措施 1.立即停药,换输液器及所输液体,保持静脉通路通畅,就地平卧,进行急救。同时我们一定想办法通知主治医生,必要时启动院内应急预案。 2.如果患者突然晕倒,大汗,面色苍白,口唇紫绀,血压下降,判断患者发生了过敏性休克,应立即想到盐酸肾上腺素(副肾)0.5ml-1ml皮下注射,小儿酌减,可每隔30min注射一次,直至脱离危险期。 3.改善缺氧症状,吸氧。严重发生抽搐的患者,应解开衣扣,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抑制时,立即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并肌注尼可刹米或洛贝林等呼吸兴奋剂,喉头水肿影响呼吸时,应立即行气管插管

或施行气管切开术。 4.根据医嘱给药,应立即测患者生命体征(T 、P 、R 、Bp).报告医生,地塞米松5mg-10mg加滴管,氢化可的松200mg加5%-10%葡萄糖500ml静滴。根据病情给血管活性药物,例如多巴胺;给抗组胺类药,例如扑尔敏、非那根肌注等。 5.心跳骤停的处理,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同时施行人工呼吸。 6.记录患者发生过敏反应的时间、症状、所用药物及护理措施等。 7.抢救患者执行口头医嘱,执行者应口头复述一遍,待医生确认无误方可执行。用药时,应两人核对,夜间护士一人值班,应与医生共同核对确认无误方可使用。抢救完毕,保留抢救所用的空安掊,嘱医生补开医嘱,确认无误后方可丢弃。 四、输液室常见过敏反应的处理 1.先更换液体及输液器,通知医生。 2.立即平卧。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扶患者进抢救室。如情况不允许,放倒输液室椅子,使患者平卧。 3.过敏症状明显如全身荨麻疹,喉头水肿,应当机立断,地塞米松10mg加滴管。 4.胸闷、气短的吸氧2L/每分,测生命体征。 5.遵医嘱给药。 6.做好记录。

浅谈青霉素过敏反应的处理及注意事项

浅谈青霉素过敏反应的处理及注意事项 青霉素主要用于敏感的革兰阳性球菌、阴性球菌和螺旋体感染。青霉素的毒性较低,最 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过敏反应,其发生率在各种抗生素中最高,为3%—6%,多发生于多次接 受青霉素治疗者。偶见初次用药的患者,各种类型的变态反应都可以出现,但以皮肤过敏反 应和血清样反应较为多见。 1主要表现为:荨麻疹。严重者会发生剥落性皮炎,后者一般于用药后7—14天出现临 床表现与血清病相似。有发热、关节肿痛、皮肤发痒、荨麻疹、全身淋巴结肿大等症状。上 述反应多不严重,停药或应用H1受体阻断药可恢复,属一型变态反应的过敏性休克,虽然 少见,但要发生,发展迅猛,可因抢救及时而死于严重的呼吸困难和循环衰竭。 2由于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发生迅猛,务必要做好预防及急救准备并在使用过程中密切观 察患者的反应,一旦出现过敏性休克立即采取以下措施组织抢救。 2.1立即停药,协助患者平卧,报告医生,就地抢救。 2.2立即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1ml。小儿剂量酌减,症状如不缓解,可每隔半小 时皮下或静脉注射该药物0.5ml,直至脱离危险期。盐酸肾上腺素是抢救过敏性休克的首选 药物,具有收缩血管,增加外周阻力,提升血压,兴奋心肌,增加心排血量以及松弛支气管 平滑肌的作用。 2.3给予氧气吸入,改善缺氧症状。呼吸受抑制时,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并肌 内注射尼可刹米、洛贝林等呼吸兴奋药,有条件者可插入气管导管。借助人工呼吸机辅助或 控制呼吸。喉头水肿导致窒息时,应尽快施行气管切开。 2.4根据医嘱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10mg或琥珀酸钠氢化可的松200—400mg加入5%—10%葡萄糖溶液500ml内静脉滴注,应用抗组织胺类药物,如肌肉注射盐酸异丙嗪25—50mg 或苯海拉明40mg。 2.5静滴液10%葡萄糖溶液或平衡溶液扩充血容量,如血压仍未回升,可按医嘱加入多 巴胺或去甲肾上腺素静脉滴注。 2.6若发生呼吸心跳骤停,立即进行复苏抢救,如施行体外心脏按压,气管内插管或人 工呼吸等急救措施。 2.7密切观察病情,记录患者生命体征,神态和尿量等病情变化,不断评估治疗与护理 的效果,为进一步处理提供依据。在护理的实践当中,青霉素注意事项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1青霉素过敏试验前详细询问患者的用药史、药物过敏史及家族过敏史。2凡初次用药,停药3天后再用,以及在应用中更换青霉素批号时均需按常规做过敏试验。3皮肤试验必须 现配现用,浓度与剂量必须准确。4严密观察患者,首次注射后需观察30分钟,注意局部和 全身反应,倾听患者主诉,并做好急救准备工作。5皮试结果阳性者不可使用青霉素,并在 体温单、病历、医嘱单、床头卡,醒目注明,注射本上注销,同时将结果告知患者及其家属。6如对皮试结果有怀疑,应在对侧前臂皮内注射生理盐水0.1ml已做对照,确认青霉素皮试 结果为阴性,方可用药。使用青霉素治疗过程中要继续严密观察反应。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是护士应尽的职责。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及急救措施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及急救措施 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及急救措施 一、静脉输液常见的过敏反应有 1、热源反应 2、急性肺水肿 3、静脉炎 4、空气栓塞 5、过敏性休克——最严重的输液反应 二、过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 1、呼吸道阻塞症状:表现为胸闷,气短,伴频危感,喉头水肿等。 2、循环衰竭症状:面色苍白,冷汗,口唇紫绀,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等。 3、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头晕,眼花,面部及四肢麻木,烦躁不安,意识丧失,抽搐,大小便失禁等。 4、皮肤过敏症状:有痒感,荨麻疹等。 三、急救措施 1、立即停药,换输液器及所输液体,保持静脉通路通畅,就地平卧,进行急救。同时我们一定想办法通知主治医生,必要时启动院内应急预案。 2、如果患者突然晕倒,大汗,面色苍白,口唇紫绀,血压下降,判断患者发生了过敏性休克,应立即想到盐酸肾上腺素(副肾)皮下注射,小儿酌减,可每隔30min注射一次,直至脱离危险期。 3、改善缺氧症状,吸氧。严重发生抽搐的患者,应解开衣扣,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抑制时,立即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并肌注尼可刹米或洛贝

林等呼吸兴奋剂,喉头水肿影响呼吸时,应立即行气管插管或施行气管切开术。 4、根据医嘱给药,应立即测患者生命体征(T 、P 、R 、Bp).报告医生,地塞米松5mg-10mg加滴管,氢化可的松200mg加5%-10%葡萄糖500ml静滴。根据病情给血管活性药物,例如多巴胺;给抗组胺类药,例如扑尔敏、非那根肌注等。 5、心跳骤停的处理,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同时施行人工呼吸。 6、记录患者发生过敏反应的时间、症状、所用药物及护理措施等。 7、抢救患者执行口头医嘱,执行者应口头复述一遍,待医生确认无误方可执行。用药时,应两人核对,夜间护士一人值班,应与医生共同核对确认无误方可使用。抢救完毕,保留抢救所用的空安掊,嘱医生补开医嘱,确认无误后方可丢弃。 四、输液室常见过敏反应的处理 1、先更换液体及输液器,通知医生。 2、立即平卧。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扶患者进抢救室。如情况不允许,放倒输液室椅子,使患者平卧。 3、过敏症状明显如全身荨麻疹,喉头水肿,应当机立断,地塞米松10mg加滴管。 4、胸闷、气短的吸氧2L/每分,测生命体征。 5、遵医嘱给药。 6、做好记录。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及处理注意事项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及处理、注意事项 一、发生机制: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属Ⅰ型变态反映,发生率为5~10/万,特点是反应迅速、强烈、消退亦快;目前对其发生机制的解释是:青霉素本身不具有抗原性,其降解产物青霉噻唑酸和青霉烯酸为半抗原,进入机体后与蛋白质或多肽分子结合而发挥完全抗原的作用,有些个体在此作用下能产生相当的量IgE类抗体;IgE能与肥大细胞核和嗜碱性粒细胞结合;当再次接触相同的变应原时,变应原与上述细胞表面的IgE特异性地结合,所形成的变应原——IgE复合物能激活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使之脱离颗粒;从排出的颗粒中及从细胞内释放出的一系列生物活性介质,如组胺、激肽、白三烯等,引起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平滑肌收缩和腺样体分泌增多;临床上可表现为荨麻疹、哮喘、喉头水肿;严重时可引起窒息、血压下降或过敏性休克;至于初次注射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则很可能与患者在以往生活中,通过其他方式解除过于青霉素有关的变应原成分有关; 临床表现: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多在注射后5~20分钟内,甚至可在数秒内发生即可发生于皮内试验过程中,也可发生于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时皮内试验结果阴性;还有极少数患者发生于连续用药过程中;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呼吸道阻塞症状:由于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肺水肿引起胸闷、气促、哮喘与呼吸困难,伴濒死感; 2循环衰竭症状:由于周围血管扩张导致有效循环量不足,而表现为面色苍白,出冷汗、发绀,脉搏细弱,血压下降; 3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因脑组织缺氧,可表现为面部及四肢麻木,意识丧失,抽搐或大小便失禁; 4其他过敏反应表现:可有荨麻疹,恶心,呕吐,腹痛及腹泻等; 注意事项 1、青霉素过敏实验前详细询问患者的用药史、药物过敏史及家族过敏史; 2、凡初次用药、停药3天后再用,以及在应用中更换青霉素批号时,均须按常规做过敏试 验; 3、皮肤试验液必须现用现配,浓度与剂量必须准确; 4、严密观察患者首次注射后须观察30分钟,注意局部和全身反应,倾听患者主诉,并 做好急救准备工作; 5、皮试结果阳性者不可使用青霉素,并在体温单、病历、医嘱单、床头卡醒目注明,注射 薄上注销,同时将结果告知患者及其家属; 6、如对皮试结果有怀疑,应在对侧前臂皮内注射生理盐水,以作对照,确认青霉素皮试结 果为阴性方可用药;使用青霉素治疗过程中要继续严密观察反应; 一、处理措施 1立即停药,就地抢救,使病人平卧,注意保暖,同时报告医生; 2首选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按医嘱立即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成人剂量为~1ml,患儿酌减;如症状不缓解,可每隔30分钟皮下或静脉注射,直至脱离危险期;此药可收缩血管、增加外周阻力、兴奋心肌、增加心排出量、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是抢救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 3立即给予氧气吸入,以纠正缺氧,改善呼吸;如呼吸受抑制,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按医嘱应用呼吸兴奋剂,可肌内注射尼可刹米或洛贝林等;如出现喉头水肿影响呼吸,应立即配合医生准备气管插管或施行气管切开术; 4根据医嘱给药

青霉素过敏的处理和抢救方法

青霉素过敏的处理和抢 救方法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青霉素过敏的处理和抢救方法 1. 肾上腺素应用---- 立即停止使用青霉素,将患者放入水平卧位,足部稍抬高。迅速皮下或肌注肾上腺素~1mg,5~10min后根据病情、患者年龄等重复使用肾上腺素~1mg,用%生理盐水稀释10倍后静注。25例患者中有7例1~2h内肾上腺素达4mg。青霉素过敏性休克为临床上常见的Ⅰ型变态反应。肾上腺素作为首选药,可反复使用,剂量因人而异 2 .突击量糖皮质激素应用---- 首次地塞米松20mg加入50%葡萄糖40ml静注,然后用地塞米松20mg加入5%葡萄糖静滴;或用琥珀酸氢化考的松100~ 600mg/d,先分次用50%葡萄糖稀释后静注,然后静滴.辅以突击量激素,可增强肾上腺素作用,克服β受体阻断,在高浓度时可阻止环磷腺苷的分解,提高患者应激能力,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 3 .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 在使用肾上腺素、激素后患者血压仍不回升时,可应用阿拉明20~100mg加入生理盐水250~500ml中静滴,根据血压随时调整滴速,以维持到正常血压水平。 4 .心肺脑复苏---- 对心脏骤停、呼吸抵制的患者,按心肺脑复苏程序处理。 5 .其他 ----酌情应用抗过敏药用,保持呼吸道畅通,必要时做气管插管进行人工呼吸。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其特点为反应迅猛,反应过程中一般不损伤组织细胞,故恢复后不留后遗症,抢救重点是要发现早,给予及时的抢救处理,降低病死率。 药物的过敏反应又称变态反应,是指有特异体质的患者使用某种药物后产生的不良反应。常表现为皮肤潮红、发痒、心悸、皮疹、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出现休克或死亡。 1 迅速把正在输液的药品换下,换成葡萄糖,封存剩余药液.结扎注射或虫咬部位以上的肢体以减缓吸收,也可注射或受螫的局部以%肾上腺素2~5ml封闭注射。。肾上腺素是救治本症的首选药物, 2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20mg,琥珀酸氢化考的松200~400mg。也可酌情选用一批药效较持久,副作用较小抗休克药物如去甲肾上腺素、阿拉明(间羟胺)等。同时给予血管活性药物,并及时补充血容量,首剂补液500ml可快速滴入,成人首日补液量一般可达400ml。4 严密观察并对症治疗 3抗过敏及其对症处理,常用的是扑尔敏10mg或异丙嗪25~50mg,肌肉注射,平卧、吸氧,保持呼吸道畅通。 心率不好,可以使用强心药物 血压不好,洛贝林10ML 呼吸不好,强地松龙 由于处于过敏休克疾患时,病人的过敏阈值甚低,可能使一些原来不过敏的药物转为过敏原。故治疗本症用药切忌过多过滥。 2

青霉素过敏试验及过敏反应的处理

青霉素过敏试验及过敏反应的处理 青霉素主要用于敏感的革兰阳性球菌,阴性球菌和螺旋体感染。青霉素的毒性较低,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过敏反应,其发生率在各种抗生素中最高。为 3%~6%。多发生于多次接受青霉素治疗者,偶见初次用药的患者。各种类型的变态反应(Ⅰ、Ⅱ、Ⅲ、Ⅳ型)都可以出现,但以皮肤过敏反应和血清反应较为多见。前者主要表现为荨麻疹,严重者会发生剥落性皮炎;后者一般与用药后7~14天出现,临床表现与血清病相似,有发热、关节肿痛、皮肤发痒、荨麻疹、全省淋巴结肿大及腹痛等症状。上述反应多不严重,停药或应用H1受体阻断药可恢复。属Ⅰ型变态反应的过敏性休克虽然少见,但其发生、发展迅猛,可因抢救不及时而死于严重的呼吸困难和循环衰竭。 青霉素本身不具有免疫原性,其制剂中所含的高分子聚合物及其降解产物(如青霉素烯酸、青霉噻唑酸等)作为半抗原进入人体后,可与蛋白质、多糖多肽结合而成为全抗原,引起过敏反应。此外,半合成青霉素(如阿莫西林、氨苄西林、羧苄西林等)与青霉素之间有交叉过敏反应,用药前同样要做皮试过敏试验。 (一)青霉素过敏试验法 青霉素过敏试验通常以0.1ml(含青霉素20~50U)的试验液皮内注射,根据皮球变化及患者全身情况来判断试验结果,过敏试验阴性方可青霉素治疗。 [目的] 通过青霉素过敏试验,确定患者是否对青霉素过敏,以作为临床应用青霉素治疗的依据。 [操作前准备] 1.评估患者并解释 (1)评估患者:①用药史、过敏史及家族过敏史,如有青霉素过敏史者应停止该项试验。有其他药物过敏史或变态反应疾病史者慎用。②病情、治疗情况、用药

情况。如曾使用青霉素,停药3天后再次使用;或在使用过程中改用不同生产批号的制剂时,需重做。③心理状态、意识状态,对青霉素过敏试验的认识程度、合作态度。 (2)向患者解释过敏试验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 2患者准备 (1)患者了解过敏试验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 (2)患者空腹时不宜进行皮试,因个别患者于空腹时注射药物,会发生有眩晕、恶心等反应,易于过敏反应相混肴。 3.护士自身准备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4.用物准备 (1)基础治疗盘、1ml注射器、2~5ml注射器、4.5~5号、6号针头,青霉素药液、生理盐水。 (2)抢救用物:0.1%盐酸肾上腺素,急救小车(备常用抢救药物),氧气,吸痰器等。 5.环境准备注射环境安静、整洁、光线适宜。 【操作步骤】 1.试验液的配制以每ml含青霉素200~500U的皮内试验液为标准(表12-4),注入剂量为20-50U (0.1ml)。 表12-4 青霉素皮试试验液的配置(以青霉素钠80万U为例)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