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家长的恭敬心最重要(传统私塾教育)

00家长的恭敬心最重要(传统私塾教育)
00家长的恭敬心最重要(传统私塾教育)

【传统私塾教育】

家长的恭敬心最

重要

各位同学:

大家好!大家请坐。

这个新栏目叫【传统私塾教育】,它涵盖的范围很大,那么今天呢,是开播,我们从事传统文化教育大概有几年,所遇到的老师、家长、学生,确实很多了,我们有一个很大的体会,不管是海内还是海外,这种私塾啊,传统文化学校非常多,要去学的人也很多,小到几岁,大到二、三十岁都在进私塾,说明大家认识到传统文化的宝贵,那么现在问题是什么呢?我们看到无论是从教学的内容、理论方法,包括教材,还有呢,就是师资队伍,就是老师们,我们看到五花八门,什么样子、什么方式方法、什么路数都有,尤其你在网上看到所谓莫衷一是,大家也不知道哪个是正宗哪个是

好的,说实话我们如果没有遇到师父老人家我们也不

知道,无从分辨哪,太多啦,甚至于你看两个私塾挨得

很近,走路五分钟,教法都不一样,你选哪一个?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乃至于有志做老师的这些人都不好

选择,所以我们希望通过【传统私塾教育】这么一档栏目课程能够提供一些借鉴,我们所提供的原理从哪里来呢?我们有一万多套

藏书,这里边很多都是古版的,代代传下来的,是经过古大德验证的,尤其是我们遵照师父老人家的教导,告诉给我们教学和学习的原

理原则,我们不偏离这个,时时刻刻以师教作为总指导、总方针,只要这个不变,那么其他的就都好办。那么现在向我们提出问题的非

常多,无非就是三种:学生家长是一类;想当老师的是一类;管理学校的校长,这些管理人员是一类。那么在这个节目开始之前,我们刚

1

刚有这么一个经历,给大家一同分享,现在你看这个传统文化学校很多呀,有一些传统文化学校请我去帮帮忙,做做顾问,我们遇到了有的家长找到我,通过网上的视频,他那边有个镜头,我这边有个镜头,互相能对话,能看到对方,我们交流,因为他离得很远,那么这个家庭呢,孩子有几个,都是五岁左右,那么昨天有很难得的机缘,通过这个网络视频跟我对上话了,头一句话,他说请问陈老师,他有问题,别的都没问,他头一个问题,这个古人讲?半部论语治天下?,请问你,你知不知道是上半部治还是

下半部治?我这么多年还

是头一次遇到这样的家长,他别的都不关心,上来先问这个问题,他看着我,我很真诚地回答他这个问题,我说:?你说的这是宋朝的事情,赵普,宋太宗非常倚重他。你看在雪夜去他家里,去问怎么来治理天下,赵普,他的名言就是半部论语治天下。?你看看说明这个《论语》了不起呀,这个人也不是一般人哪,但是我就跟这个家长讲,我说那是宋代,现在行不行?不行,为什么呢?传统文化已经断

了一、两百年啦。师父常讲,《论语》、《孟子》、《中庸》、《大学》、【四书五经】、《十三经》,那是枝叶花果,看着很好,能不能用?不能用,为什么不能用?没有根,没有基础,你上来直接跟他说这个,他接受不了。无论是我们的官员、专家学者、大人物、小人物、贩夫走卒,统统都不知道,没有基础,一点基础都没有,基础是什么呢?《弟子规》,所谓人生在世的行为规范,起码的做人的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它不是人形啊,起码的道理在里边哪。你比如说「父母呼应勿缓」,这里边有道理不光有规矩呀,它有事,就是你该怎么做事,它还有理呀,没有理你这个事怎么做,它没有指导啊,所以它

2

有理有事。现在不行啊,有时候有一些人来问我,我都跟他讲,我说现在《弟子规》都难都不行,他说为什么?我说你看《弟子规》教人「首孝悌次谨信」,教人先孝顺父母对吧,这在古代,你不要太古老,三、四十年前,这都不用讲,这还要问吗?这是公理呀,普世的真理呀,家家户户都遵守的,都明白的,你看三、四十年之后今天,你跟他讲「首孝悌,次谨信」,你还没往下说那学生站起来提问,问你什么?请问老师为什么我要

孝顺父母?你这《弟子规》怎么讲啊?《弟子规》是在孝顺父母的基础上,在常识的基础上来讲啊,他不认可你的常识,他也不知道,他问你什么?我为什么要孝顺他们??还有的人,这是我亲身经历啊,就跟我讲当人太累,我们家养的那个小宠物贝贝,卷毛狮子狗,它好,我来世愿意当它,哎呀你能不感慨吗?我这个年岁的

人感慨,年轻人听到?嗯,对!?。我学佛了之后我就感慨呀,我心里就想有这么多的人都在发誓啊,来世要到畜生道去,不愿意在人道呆着了,你要不要怪他们?不要怪,确实太糊涂,没人告诉他。过去我们骂一个人,你不要过去现在骂,你这么说人,人家也会跟你急,他也知道是骂人的话,但是他自己呢?你说他是畜生他也不高兴,但是他自己有时候还挺想当畜生,现在就是这么一个时代。所以有人问这个问题,我为什么要孝顺父母?不奇怪呀,人他都不想当了嘛,所以在这么一个情况下,师父常讲用「忠恕」,恕就是原谅,宽恕一切伤害我们的,小小不言这些都不算什么,那更要原谅,他没人教他嘛,他不知道嘛。所以这个家长问我第一个问题,我就给他讲,我说现在不行,必须要按照师父老人家所说,全民学习《弟子规》,从人道的基础开始,恢复常识,先不要想当畜生,先当好人,你得先

3

从这儿教起呀。我们这才知道《弟子规》的教育有多重要,你不要看不起它,没有这个基础你学什么,空中楼阁。我曾经在北大、清华做过报告,还有的是企业家开的培训班请我去讲,他们讲的都是什么呢?《周易》、《诗经》、《十三经》,都是这个,管用吗?不管用。你要给他教《弟子规》他说你看不起他,必须让他交五万、八万,让他教高深莫测的他愿意,实际上他什么都学不到,爱好,结个缘而已,不能受益呀。一点基础都没有,脑子里都是西化的,跟父母要平等,凭什么父母教须敬听啊?儿子教须敬听,他以这种观念学【四书五经】能学对吗?能学好吗?不可能啊!所以我就跟这个家长讲,我说要《弟子规》做基础才能治得了天下,《弟子规》治天下,师父教的。我在回答他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也在观察他,我看他那个样子不大真诚,是上半部还是下半部啊,这个半部论语治天下?但是我很真诚地回答他,我说完之后我发现他好像对我这个结果不大满意,好像没有听大明白。他说我还有个问题,都是学佛的嘛,他说佛法常讲「五眼圆明」,请问是哪五眼?他一说这个我就看明白了,他是来考我的,我当时就回答他,我说这些问题呀,你都可以在《佛学大辞典》上、《三藏法数》上这些工具书里都能查的到,后边话我没说,我的意思就是你不必跑那么远的地方来问我,你在家里能查的到嘛,网上也可以查到,为什么来问我呢?我就看着他,他对我这个回答好像就有点更加不大满意了。他说我还有第三个问题,学佛人常讲「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你说说这三心是哪三心?我说这些问题的答案哪,都在师父老人家的经教当中,都在光盘里,师父讲经常常讲,我说你去听你就能够得到答案了,你不必来问我,

4

我说我们大家都很忙,我们今天就谈到这里好不好?好,谢谢。那么这个视频结束之后我就很感慨,周围有一些同修就来问我,说老师你怎么看这个事情?我说师父老人家在过去讲经当中曾经讲过,佛陀当年在世,什么人都能遇到啊,各色人等,佛教给人弘法利生的过程中有几种情况人家向你提问你可以不必回答。你看《大藏经》里边有经、律、论,在《律志》里边就有,五种情况人来问你不用回答:头一个,试问;第二个,无疑问;还有这个故意刁难而问。你看这五种,试问就是有人来向你提问题他是试着来问,试一试,也想问也不想问,反正就是可问可不问,你不用回答;还有一种是考试,考你来的,他知道答案,他很清楚,他没有疑问,他是来考你来了,这种情况佛告诉我们,不必回答。你要问为什么?不要佛来回答,「儒」都能回答,这低很多的,儒家告诉我们,人来学习呀,用两个字叫?求学?,求这个字用的非常妥当、传神,至诚心,诚心诚意,我孩子以后的慧命、人生的幸福,能不能成就全部托付在老师这儿了,这种恳切就像人得了绝症要求生,家人也帮着要救,跪在地上给大夫磕头,给医生求救,就那种心情,治身命跟求慧命是一样的,所以这种恳切的心古来都是一样,为什么呢?它是自然的,它不用人教,你为了孩子真诚所至,它自然就那样。那么家长来考老师,信不过,就怀疑,他也不是傲慢,他就不相信你,他半夜翻了很多书,明天我得考考这个老师,这种情况我就跟周围的同修讲,我说可惜呀,这三个孩子我看着都非常好啊,但是我就给他们建议,我不是负责人哪,我给他们建议家长对老师怀疑,他的孩子你教不好。你比如说,你给这孩子辛辛苦苦教了一年,他对老师言听计从,那是圣贤教育呀,回家

5

之后这父母翻过来调过去就问这孩子,那老师教得对吗?未必吧,你甭多了,就几句话你这一年教的打折一半,父母这种心态怀疑呀,这种情绪呀,都会极大地影响到孩子,你白教啦。为什么?他父母不相信,对你有怀疑,那孩子是听父母的,听爸爸妈妈的,这个我们体会太深了,所以说父母不信任你,你想把他教好了都很难,那你说这种情况怎么办呢?你要劝告他,让他去找他信得过的老师去教。师父在讲经的时候常常跟我们说,古大德碰到有求学的弟子来了,一看就知道,告诉他你的缘分不在我这里,你可以去找哪个地方某某大德,他可能能教得好你。因为什么呢?他喜欢那个,他信任他。所以师父常常教给我们哪,一个人一生要想成就,第一个条件要有好老师,这个老师你要真正佩服他,信得过他,言听计从,这就是对老师的恭敬,所以过去古人常讲,尊师重道,道理就在这,你没有这四个字你的孩子教不好,为什么?你都怀疑你说孩子,我们就知道根出了问题,枝叶花果就枯萎了。你看一棵树,这个枝杈剪、那个枝杈剪都没事,你只要动根,两个时辰枝叶花果都枯萎了,父母就是孩子的根,他正一切都正,他要是有怀疑,营养跟不上啊,它不往上输啊,它不往上输送啊,所以传统私塾教育我们就看出来了,孩子能不能学好,你先不要在那个孩子身上下工夫,他们这几个孩子我看照片都很好啊,太好啦,可惜可惜呀,这个父母挡在前边,你说四、五岁的孩子他的命运在谁手里?不在老师手里,在父母手里,因为你随时都可以把孩子从老师手里要走,不学了,那个更好,找他去,过些年找那个去,再过几天找那个好,最后孩子就耽误在你手里,他心不定他怀疑呀,碰到这种情况我们不能勉强,更不能批评人家,我们只能把正

6

确的说出来,告诉给他们,我们不是不慈悲、不接收,是因为你们对传统私塾教

育不了解,不知不觉啊,所以佛菩萨教给我们为什么

要这样对人呢?我们要做

好榜样,我知道的不多,我们要听老师的话,常常地遇到很多人来问,我就是一句话,我说请大家多听老法师讲经,咱们都是在电视机前追随老法师讲经的学生,你问我为什么不去问老师

呢?我都是这话,没有下边的话了。还有的时候特别地恳切,你不告诉人家于心不忍,所以把师父老人家讲的经教义理呀,你复述给他听这也可以,总之没有自己的意思。但是你碰到来考你的,佛教给我们五种不答,不必回答,回答他我们就不明智,就不智,帮助他造这个恶业就错了。你看那儒家《孟子》,孟夫子告诉我们,五种情况你不用回答:挟贵而问不用回答,不但不回答连教都不教,什么叫挟贵而问呢?我的财富、我的地位比你高太多了,这种情况他来自恃富贵,不要教他,傲慢,傲慢的人你是永远都教不好的,他时常挑剔你,时常指责你;挟贤而问,我自己的品德比你还高呢,而且呢,以此为得意,表现出来了,有这个心态,这样的不教,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尤其是孩子那就更不能教,那父母他会影响到孩子,除非父母不这么想,否则的话那教起来会很困难;挟长而问,我自己的辈分、我自己的年龄比你长,那也不能教,他以长辈自居你怎么教他呀?他比你高啊;你看,挟有勋劳而问,我有功劳而且我有恩于你,我对你来说那是恩人,你教不教?不能教;最后第五,就是我跟你有交情,挟故而问,教不教?不能教。你看这五种里边头四种都是高高在上的,有钱有势,我有德行,我这个辈分,我有恩(于)你,现在加一种,我比你有学问,考考你,这些情况统统都不能教,古人常讲「祗闻

7

来学未闻往教」,什么意思?你到这儿是来求学的,你不是到这来当老师的,你如果以这种心态,跟各位讲,佛菩萨在你面前你都不能受益,你的孩子一定教不好,你选八十个学校你也找不到好老师,那有人会问哪,那我们该用什么态度来找学校找老师呢?这个是不对的,确实是有问题,那我们该怎么办呢?我们有一套光盘叫《人生要有好老师》,大家有机会可以看一看,人生在世能找到一个好老师太不容易啦,太难太难啦,所以不但你有这个问题,天下人不要说是一般的家长给孩子,国家领导人都需要老师,他也有疑问哪,专家学者科学家都解决不了问题,他要解决,你怎么办?所以说人人都需要老师,所以中国从古至今都有国师啊,到哪里去找?我曾经请教过师父老人家,到哪去找好老师,好老师的标准是什么?师父告诉我,第一条你要看,你找的这个人他的德行,德行有很多种啊,排在头一位的,师父讲你看他是不是很谦卑、恭敬,这是第一个标准,如果你找的这个老师他没有这个德行,你还可以再找,所以在很多的学佛人心目当中把师父

老人家当成佛在人间来看哪,他老人家说的话我们要听,找老师头一个标准你就看他不收钱,免费的,而且吃穿住用学校掏钱给他,所教的不是自己发明,是古大德代代传下来的,那些课本教材很多都是古籍、古版、古注,他的志向不求任何回报,为了这个事业培养人才,处处谦让,不爱出风头,任何那些什么这个活动那

个活动啦,名闻利养这些东西,他看都不看、听都不愿意听,那么你最重要的要去看这些老师,他们有没有老师,你至于传统文化学校,你去问他班主任、校长,你们这儿有没有导师啊?他

说没有,那你要再问,像孟子私淑孔子一样,他没见到孔子,差着一百多年呢,他

8

以孔老夫子的经教为老师,私淑弟子,你们师从哪一脉呀?他有老师,他老师怎么样你还要考察,所以在这个人间真的是遇到一个好老师可太不容易啦。

有一些人说我们学佛的人是迷惑了、是糊涂了,我跟大家讲,我在电视台做记者时间很久了,什么样的人我们都见识过,一般人按照过去的习气呀,那没学佛的时候傲慢的还不放在眼里呢,所以能把我说服了的、能让我把很多事情放下,就是一心一意跟着去求学的那可真的不是一般人哪,我过去是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死刑犯,这些大师大家我都采访太多了,真的是没法比。师父老人家,我们再看古书一比,再看现代的历史再一比,这样的人在当今这个社会绝无仅有。所以你看这传统文化学校如果它是师从老法师的,你们家孩子有福报了,但是有的时候它会曲解,同样是师父的话他没理解对,或者是话是这么说,做的时候不是这样,所以你还要慎重。也就是说你找的那个老师,他的老师得是明师啊,「从明师受戒专信不犯」,明是明白、没有迷惑,不是出名这个意思,如果他的老师都有问题,那你说他以盲导盲,他自己还糊涂着呢,所以说这个导师太重要了,那么在今天这个课程当中我们还给

大家推荐两部书,一个是《小学集解》,这是朱老夫子所作,张伯行老先生所著的。张伯行老先生在清朝官至礼部尚书啊,相当于现在的副总理呀,这个级别呀,他的注解非常难得;还有这一本就是《养正遗规》,师父老人家说这个是非常重

要的课程,一切圣贤都是从落实《养正遗规》开始,实际上就是《弟子规》,《养正遗规》。我们为什么要跟大家推荐这两部书,而且希望大家都能做到,什么原因呢?我们学习圣贤教育,我们明白了,你的孩子或者你

9

这一家人要想成就,这一辈子要想能够有所作为,基础是什么呢?基础就是恭敬

心的?敬?,大家要花一点时间把它们读一读,你会发现句句不离敬,事事不离敬,没有不教敬的,这个基础没有一事无成啊!古来圣贤你不要光羡慕他们,你要知道他是枝叶花果,他的根是什么?根就是敬,换句话说,一切的传统私塾教育都离不开敬,所以昨天那个家长以考官的这种心态来考

老师,这叫什么呢?大不敬。如果家长对老师是这种心态,怀疑也好、不敬也好,那么你的孩子都学去了,他对老师也是怀疑,也是大不敬,这是肯定的,所以师父常常在经教中讲这个话,就说当年,就(是)老人家小的时候啊,上过私塾,父亲亲自带着,拿着礼物去看老师,拜老师,三跪九叩的大礼,孩子在边上看着没见过呀,没见过父母这样,他敢不恭敬老师吗?所以现在

的家长不会做家长,虽然说是学佛,没有传统文化的基础、没有敬的基础啊,他那个孩子就可怜啦。那有的人说整个社会现在不都这样嘛,对呀,现在都开学店哪,店铺,他做买卖的嘛,所以现在家长们对老师也无从

敬起,你说恭敬他什么?还得给他送红包哪,所以现代的老师很多不能叫老师,商人。我们真的遇到肯教孩子、舍己为人的要非常地恭敬,缜密地考察,总之,我们在尤其是孩子面前不能

够表现出一丝一毫地慢待,那你就是在害孩子,否则的话就是害他。所以【传统私塾教育】这头一堂课我们就从?敬?字讲起,因为它是根,我们就从家长讲起,因为他是孩子的根,老师再好,没说佛菩萨、孔老夫子在这儿教不好啊,所以不在老师这一边,在求学这一边,我们大家要懂、要了解,这些都是师父老人家常常

在经教里说的,希望我们大家都要学,都要落实。有的孩子会说,你看老师这一点

10

做得不如我、那一点做得不如我,不可以说,这叫大不敬,老师有任何的失误毛病,学生、家长不可以讲,这是古法,这是规矩。那你说他有问题怎么办呢?做学生的看到之后,人情事理要通啊,老师花了多少心血来教你,这一片心难得呀!他有一些毛病正常,他不是圣人,说实在话,你看有的那个老师,正体字认得还不如学生认得多,你要不要笑话他?他学问没你高啊,你认字认得比他多啊,你要笑话他你就太刻薄了,良心沦丧,为什么呢?你要知道啊,他有大量的时间用来备课,用来照顾你的生活,用来维护,用来准备很多很多的事情,他哪有时间去学这些东西,他都为了你呀。所以这就跟子女对父母一样,父母把你拉扯大,一把屎一把尿把你拉扯大了,你有时间学习呀,你在那吃的饱喝的足,你在这舒舒服服地长了学问,你反过头来笑话他,他撅着屁股伺候你十几年了,最后你笑话他,你是人吗?我们这就明白做老

师很不容易呀,他为了培养你全部的精力、心血、生命都花在这上边了,所以有人就问哪,请教师父老人家,五伦里边,人生在世五种基本的人伦关系:头一个,父子有亲,父母和子女;第二个,长辈和晚辈;第三个,夫妇;第四个,上级和下级,君臣;第五个是朋友,为什么没有师生关系?师父老

人家说师徒如父子啊,不用再多说什么了,头一伦,就按照那个来就对,说明什么呢?当老师你就要以父母

对儿女的心,你才能把他教得好,儿女呢,以对父母的心你才能学得好,所以《弟子规》头一句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

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说的是什么呢?一个字,恭敬的敬,你对父母有多恭敬对老师就有多恭敬,谁来教呢?从古至今都是家长教,那么老师不能说‘同学们你们要恭敬我’,这怎么说

11

呀?家长教,代代教,所以师父常讲中华文明靠家教传承啊。学生到了学校,老师教什么呢?你要孝顺父母,家长不能在家里‘你们这些孩子要孝顺我’,怎么说呀,怎么说得出口啊?老师教,老师教给这些孩子们孝道,家长教给这些孩子们恭敬,孝敬两样都学会要配合啊,古来都是这样啊。要不然师父老人家的老父亲怎么可能当着孩子面在那儿三跪九叩对老师?给孩子看,看到没有?父亲就是这么对老师的,你敢有一点造次,古人常讲打不死你呀!现在,现在是相反的,回家第一句话老师有没有欺负你?老师有没有伺候好你?有没有照顾好你?老师是他的仆人,是他的奴才,你说这孩子能学好吗?老师呢?老师问孩子,你爸爸开买卖的,一个月挣多少钱?你爸爸当官的、妈妈当官的,有什么关系?老师不像老师,家长不像家长,结果呢?学生不像学生。怎么办呢?师父讲的好啊,全民都学习传统文化,回归本位,安守本分,该怎么做父母啊?父父;该怎么做领导啊?君君;自自然然呢,就是臣臣。我曾经有一次问师父,我说师父,现在为什么领导不像领导?就是所谓君不君、臣不臣,师父告诉我们,因为父不父、子不子啊,听明白了,家庭教育,父父子子是第一根本,说你孩子能不能教得好先看父母,不要看老师,这个道理很深,就是没人大力弘扬、没人讲,所以今天就师父老人家一个,八十八岁,我们看到心里很难过,所以我们一直呼吁,大家都来学师父讲经,学传统文化这个教学,都讲,蔚然成风,大家就听明白了,是这么回事,要家长会当,孩子就有基础啊,他好成才,有了成才的基础了。所以我们今天借这个机会,这是开课第一堂,我们给各位所讲就是一个敬字,《礼记》头一篇「毋不敬」,对什么没有不恭敬

12

的,无论是人还是事情还是物件,人、事、物都要恭敬,这个话传承了四千多年,《礼记》里的,周朝的,要不对能传吗?所以传统文

化的最核心就是一个敬字,你能不能受益全看这个字,所以我们现在很多人拿起

来这个《养正遗规》,刚开篇怎么做子弟呀?你看上

边写「凡为人子弟」,无论是做子女还是做弟子的,「须是常低声下气」,须是必须,经常低声下气,不敢趾高气扬,我爸爸是王局长,我们家多有钱,那人家不收,你把孩子教好了再来吧,从古都这样,所以那孩子缺德他没人教啊,「语言详缓不可高言喧闹浮言

戏笑父兄长上有所教

督但当低首听受不可妄

大议论」,长辈教训你,你要是在那辩论辩解,不可以,挨打,打手板,打屁股,能不能打?你去看古人怎

么教人,还是讲《礼记》,《学记》里边告诉怎么教育,那是规律呀,孔老夫子最向往的就是周朝,文王治世啊,所以周朝的《礼记》上就记载「夏楚二物收其威也」,夏楚二物是什么呀?藤条、荆条,打屁股,你不听话拿这个收拾你,收拾完了他就怎么样呢?整

齐严肃,代代相传哪,不听话教鞭伺候,但是你要先给他讲道理,你不讲道理上来就打,「不教而刑谓之虐」,你那是虐待他,你不讲理。讲明白了,警告他,责骂他,罚跪,再不听话别吃饭了,跪着去,根性很劣,很顽劣,那就要受皮肉之苦,师父常讲,好好地揍他一顿,让他好好做人,古来都是这样啊。老师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还不是为了这孩子好嘛,不管他那你就有罪,老师有什么罪呢?你看《三字经》上讲「教不严」你不严格地管教,「师之惰」老师懒惰懈怠,撒手不管了,所有的管教目的只有一个,培养他的恭敬心,让他听话、老实,就为这个,所以传统的私塾教育最根本一点就

13

是培养恭敬心,你别看他做老师,他教你们,他也有老师呀,他不是无师自通啊,他对他的老师也要恭敬,这个敬是代代相传才能代代受益,代代辈有才人出啊,靠一个敬字立身、行道,所以我们希望家长们都来听听这个有好处,你知道这个孩子他一生成就立在哪一个字上,立在这个孝、敬上面,没有这个不行,我们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了解传统文化,了解它的本义,这样我们才不会出现很多的误会,才能够实现我们的愿望,让孩子成就,你那个学校真正培养出好人来了,如果教出来的四书五经倒着背,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上台讲课夸夸其谈,口若悬河,他做不到啊,你那个教学是失败的,为什么呢?他没有恭敬心,你把孩子给毁了,碰到这样的家长,有钱有势的是吧,你还是照教不误、照收不误,反正你就是为了让孩子看上去,表面功夫,你真的把人孩子毁了,要教给他什么呢?宁可不

教不收你也要告诉他这样

做是错的,但是也不能结怨,他如果不接受你这个话也不能说,请他到合适的地方,你看哪个学校好,你很赞叹、很佩服、很相信它,你去到那个地方去,这就很好嘛,不必非得在这里学呀,不要批评他,批评就结怨了,那你说这个家长谁都信不过,处处去考别的老师那怎么办?那这是孩子的

业障,能听,侧面地劝一劝;不能听,那要等来世啊,所以万事随缘,总之不离开一个敬字,我们也是恭敬他,我们今天这堂课就讲到此地,谢谢大家!

14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问题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关注,但被做为一种学科进行研究,在我国也就是近年来的事情。这是时代的发展,人才的需求,国民整体素质提高所必须涉及的问题。这里与家长们探讨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目的是要家庭与社会、教育部门共同担负起教育下一代的任务。人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这里包含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集体(托幼园所、学校)教育,三者相互关联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这项教育工程离开哪一项都不可能,但在这项系统工程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家庭;2学校;3 儿童所在的集体;4儿童本人;5书籍;6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得出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这位教育学家心中占据相当的地位。为此家长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十分必要的。 一、家庭教育是教育人的起点和基点 家庭教育一般是指家庭中的父母及其成年人对未成年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其教育目标应是:在孩子进入社会接受集体教育(幼儿园、学校教育)之前保证孩子身心健康地发展,为接受幼儿园、学校的教育打好基础。在孩子入园、入校后,配合幼儿园、学校使其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教育的重点是以品德教育为主,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为主,行为习惯包括:生活习惯、劳动习惯、学习习惯等,教会孩子如何学“做人”。家庭教育由于发生在家庭之中,与幼儿园、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比较,具有以下特点,这些特点使家庭教育成为教育人的起点与基点,具有其他教育所没有的优势。 (一)家庭教育早期性 家庭是儿童生命的摇篮,是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即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即启蒙之师。所以家长对儿童所施的教育最具有早期性。一般来说,孩子出生后经过三年的发育,进入幼儿时期,从3岁……6岁是学龄前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早期教育阶段,这是人的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我国古谚有:

【传统私塾教育答问】第7集

【传统私塾教育答问】 第七集为什么背完就忘 班主任:老师好。 陈老师:大家好。我们今天继续。传统私塾教育有很多的疑问,我们有缘分,全国各地,乃至于海外,有一些参与过这些传统文化学校的教学的这些老师跟我们一同来交流,我们共同来学习。目的是什么呢?不要走错路,不要教错了,不要学错了。尤其是不能教错了,这是我们做传统文化私塾老师的本分,绝对不能够自以为是,自己发明创造,没有师承,瞎教乱教,那就麻烦了。今天,这位义工老师有一些自己的见闻,一块把它讲出来。我们大家一同来按照古圣先贤的教导,按照经典,我们来看看,是对还是错。 班主任:老师,学生就是以前在一些传统文化学校做过生活老师,也做过教学,看到了很多的现象,就有一些疑问想请教,因为自己有很多的疑惑。 陈老师:不敢当。 班主任:就有的孩子,他在传统文化的学校,他学了几年了,而且都十几岁了,但是就是一部完整的经典都没有,就不会背。 陈老师:他在学校背没背过? 班主任:背过。 陈老师:背过。学了几年之后你再让他背背不出来了。 班主任:对。 陈老师:都忘了。 班主任:对。一部完整的都背不下来。再就是他背了几年的经典,他还会跟老师顶撞。就是前段时间才发生的一件事情,他跟生活老师顶撞,生活老师让他早点睡觉、关灯,跟他讲一些生活的这些常识。他不听,然后他跟老师顶撞,他说不听,然后还拿着【弟子规】来量老师,就说你哪一条没有做到,你怎么样,你凭什么管我。 陈老师:你这个问题实际上是两个问题,我们一个一个地来说。头一个,传统文化的学校的孩子,背经典滚瓜烂熟,甭多了,再过也就是一两年吧,什么都忘了,你们见到过这样的学生吧。 班主任:见到过。 陈老师:很多。原来四书五经都会背,后来什么都忘了。这是什么原因呢?第一个,这些孩子在背这个经典的时候就不如法,背的时候就有问题。你看背,我们讲要指读,而且这一遍,你不是会背,要背多少次?十次、百次,你们有一堂课叫【读书千遍】。大家一定要记得,是千遍不是百遍,所以要常常地温习,这是第一个。第二个,这个孩子在背书的时候当时能记住,其实不要等两年,

《顽童闹学堂》背后的中国古代教育智慧

《顽童闹学堂》背后的中国古代教育智慧 2016年2月15日下午,听徐建顺老师讲中国古代教育,受到很多启发,尤其是讲《顽童闹学堂》那一段特别精彩,原来,在顽童闹学堂的背后,竟然隐藏着如此丰富的中国古代教育智慧。听完他的讲座最大的感受就是,我们真的误会中国古代的教育了,西化的教育把我们害惨了!下面的内容是我做的听课笔记,文中许多观点是随手记录徐老师所讲,也加了一些自己的理解,可能会与老师的本意不完全一致。老师讲的内容非常丰富,记录得很匆忙,语言有些零乱,分享给大家,供参考与批判。 一、中国古代教育总的特点是“人”的教育 从培养目标上看,中国古代教育可以分为三类:1、成人教育——以品性为最终目标2、化人教育——以熏陶为主要形式3、立人教育——以生活能力为基础 从结构上看,中国古代教育可以分为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专业教育三个层面。大的也可分为普及教育与专业教育两个层面。 从这些特点上看,中国古代教育的核心是人,目标是成人、化人、立人,今天的教育有的说法是培养考试机器,有的说法是培养劳动大军,有的说法是培养接班人,比较起来,哪个更科学呢?

二、中国传统蒙学的力量,让农村也很有文化 按照时间顺序,中国古代的教育先有家庭教育,后有蒙学教育。家庭教育主要覆盖的是0-3岁,主要是由母亲负责的性情习惯养成,这是蒙学基础。《礼记》上就记载了从胎教说到出生的养育常识,一个核心的思想是养成人的中正,主要是性情习惯的培养。 4-7岁的孩子,则要进入蒙学馆学习,主要由蒙学先生教生活习惯和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徐建顺老师说,生活包括衣、食、住、行等主要方面,是中国蒙学的教育目标。当今中国的教育体系,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不教生活的教育。根据对一些上过私塾的老先生们的采访,可以得知,孩子们到蒙馆里读书时,发现《三字经》和其他歌谣,都是母亲教过的。在中国古代,蒙馆先生、学馆先生分得还是比较清楚的。不同的阶段也有不同的教育目标。蒙学馆的教育目标主要了解中国的基本文化常识,养成生活的良好习惯,这是所有孩子都要达到的。另一个目标,是极少一部分孩子要达到的,即养成学习的习惯和能力,达到了这个要求,先生就会推荐他到学馆。《官场现形记》里有类似这样的记载。没有这份资质的,所谓的知识学习就此就结束了。 中国古代没有规定,穷苦人家的孩子不能读书。从先秦到明清,都有穷苦人家读书出来的例子。中国古代宗族聚居,一个家族一定会有富人,富人有三件事必做,修祠堂,修路,

教育学期末考试范围及答案

一、问题简答(4道,每一道题5分) 1、学校教育产生得条件 在我国古代学校以形式存在,如“私塾”“舍”等。在西方,学校为school,源于希腊语,意为休息、休闲得场所。教育在我国古代指得就是教诲人们做人得活动,“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幸也”,“天命之为性,率性之为道,修道者为教”。我国得学校教育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得发展与社会需求得影响下产生于奴隶社会: 社会生产力得发展与奴隶制国家得产生为学校教育创造了物质条件。随着社会分工日益明确,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物质资料生产不断丰富,人们得剩余产品不断增多,社会阶层得产生与国家得出现,随着奴隶制国家得产生,占统治地位得奴隶主为了维护本阶级得经济利益与社会秩序,教育得产生成为必然。 体力与脑力劳动得分工与专任教师得出现;为学校教育提供了客观条件与人才支撑。社会分工不断深入,从传统得生产领域发展到整个社会体系之中,使得一部分人从生产领域中分立出来从事专门得管理与知识活动,促成了脑力与体力得分工。同时国家得产生,为了方便国家得管理,传承国家得意志,代表本阶级利益得专任教师也由此产生。 文字得出现与广泛应用,为学校教育得产生提供了必要得文化基础。文字得出现成为人们记载生活经验、文化知识得唯一工具,文字产生后,促进了专门进行教育得场所(学校)与从事教育得教师得产生。 国家机器得出现,为学校教育得出现提供社会需求得帮助。国家得出现,机器得产生,国家机器得操作需要专门得知识分子进行管理,因此,进行专门得学校教育成为社会得要求。 以上我们可以得出,学校教育得产生不仅仅就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统治得需要,更多层面上就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需求共同作用下得结果。 2、概括杜威教育思想得核心内涵 杜威就是美国著名得实用主义代表人,其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具有重要得影响。 从教育本质上来瞧,杜威将教育本质归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重组(有得也称之为教育即改造)。 从教育目得论来讲,杜威提倡教育无目得论,认为教育过程就就是教育目得。 从教育起源来讲,杜威认为教育起源于生活,在恩格斯得教育起源于劳动得观点上进一步深化,认为教育不仅仅传递得就是劳动经验,同时她也传递得就是生活经验。 从教学论方面来讲;杜威提倡“儿童中心论”与做中学。杜威在法国著名教

中考语文作文学而推广之兼济天下素材

学而推广之兼济天下 2012年9月29日,一代禅宗大德,文化大师南怀瑾与世长辞,无数人为之哀恸。南怀瑾在中西文化界有巨大声望,被视作一代宗师,是现代中国文化“引路人”。 1918年,南怀瑾先生诞生于浙江乐清柳市的一个世代书香之家,从孩提时起即接受严格的传统私塾教育。到十七岁时,先生除精研儒家四书五经外,涉猎已遍及诸子百家,兼及拳术剑道等多种中国功夫,同时苦心研习文学历史、琴棋书画、诗词曲赋、医药卜算、天文历法诸学。 为求深研佛法,南怀瑾奔赴峨眉山大坪寺闭关修持。三年闭关批阅佛教经典<大藏经>,南先生穿上僧衣,于青灯古佛旁斋戒素食,日夜苦读经、律、论三藏十二部五、六千卷佛家经典,以经为法,印证个人修持所得,遂致终生受益无穷。后来,南先生从峨眉山又来到乐山竹根滩五通桥多宝寺闭关静修,由于来访者日见其多,遂移至弟子张怀恕家书楼之上安居,禅修打坐外,便埋头于书丛之中,披阅了全套<永乐大典>、<四库备要>等经史典籍,所获甚丰。1945年,南先生在神通俱足的风了和尚陪同下,远走西康、西藏,参访密宗各宗各派,得以参透密宗各派奥秘。在川九年,南先生虽历尽艰险曲折,然终于修得大成。 1949年春,南怀瑾先生经波历险,始来台湾。刚开始,生活甚为清苦。然先生素来超然物外,依旧满面春风,并在此困厄之中完成了他在台湾的第一部巨着<禅海蠡测>。几年后,先生相继受聘于文化大学、辅仁大学执掌教席,且应邀到多所大学、机关、社会团体讲学。1969年,他立“东西精华协会”,意欲为台港工商社会注入中华文化之清泉,并促进中西文化交流。接着,先生创立了“老古出版社”,后更名为“老古文化事业公司”,创立了“大乘学舍”,后更名为“十方丛林书院”,并出版发行<知见>杂志。虽日见繁忙,然先生矢志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夜以继日,挥毫写下系列传世之作,<论语别裁><孟子旁通><老子他说><易经杂说><易经系传别讲>……南先生将毕生心血结晶尽数贡献给了社会大众02006年7月1日至7日,年届九旬的南怀瑾在大学堂首次开讲,吸引了各方人士。可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把余热发挥到了极致。 素材运用:其实,不仅是大师需要闭关,我们平常人也都需要闭关。当你心情烦躁时,当你事业困顿时,当你运道不顺时,就有必要退居一室,屏息万缘,澄心凝虑,对自己的以往做一番反省。直到找出应对的策略。如此,当你出关之后,必能比以前飞得更高,走得更远。

浅谈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浅谈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令狐采学 高坑镇茶亭学校:唐蓉娜 人的一生要经历三大教育,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而家庭教育对一个人来说,既是启蒙教育,也是终身教育,因为家庭是孩子的天然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人们常说:孩子是家长的影子,家长是孩子的镜子,就是这个道理。可见,家庭教育对儿童的健康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家长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十分必要的。 家庭教育一般是指家庭中的父母及其成年人对未成年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其教育目标应是:在孩子进入社会接受集体教育(幼儿园、学校教育)之前保证孩子身心健康地发展,为接受幼儿园、学校的教育打好基础。在孩子入园、入校后,配合幼儿园、学校使其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家庭教育由于发生在家庭之中,与幼儿园、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比较,具有早期性、连续性、权威性、感染性、及时性特点,这些特点使家庭教育成为教育人的起点与基点,具有其他教育所没有的优势。而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家长“不仅仅是人类发展的传承者,还是孩子健康发展的维护者,更是孩子心灵火花的点燃者。”因此,作为父母,要想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在家庭教育中就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为儿童设立良好的家庭环境 因为环境因素有广泛性、经常性、自然性、偶然性的特点,所以,儿童会受到种种影响。尤其是自然性的特点,它有与教育相平行的影响,也有与教育相矛盾的影响,这时儿童的身心发展有时可能是有利的、积极的,有时可能是不良的、消极的。所以,不能低估环境因素的作用。如饭桌上,一位母亲对一个上一年级的女儿说:“你吃水饺要不要醮点芝麻酱?”“麻将还能吃?”女儿回答说。可见,在不同的家庭中成长的儿童,往往会具有不同的个性心理倾向。作为乡村学校的老师,我对这一点深有感触:曾经问过学生一个这样的问题“妈妈的爱好是什么?”居然有一半的学生回答说是“打牌!”。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一定意义说明上说明了环境对人影响的作用。古代曾有“孟母三迁”,从“其舍近墓”到“迁居市旁”,最后徙居“学官之旁”,终于使孟轲在学官的影响下,成为学者。这说明人们很早就重视环境影响人的作用。 为了使孩子能够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健康地成长,家长应尽量在家创建良好的氛围,如学习氛围,儿童娱乐氛围,而不是经常在家打麻将,玩扑克。 二、家长以身作则,为孩子做出榜样 孔子云:“人之初,性本善”、“人非生而知之,亦非生而贵之”,那么为什么先天区别不大的婴儿,长大后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这主要是因为每个人成长的家庭环境,所受的家

古代蒙学与当代小学教育问题之思考 (1)

古代蒙学与当代小学教育问题之思考 引言: 最近,几次走进小学,都听见朗朗的读书声,而学生诵读的不是课本上的文章,而是古代蒙学教材——《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弟子规》等。 感叹之余,也引起了我的很多思考。现将几个思考不成熟的问题显摆这里,与同行、家长及坛友们相互学习、探讨,以求能为重视孩子教育的家长提供一些有益的东西。 说明:本文参阅了很多书籍和文章,这里就不一一注明了。 一、为什么今天的学校里重现了封建社会私塾教育的学习内容? 要弄明白这个问题,关键是应该弄懂“国学”这一概念。 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国学既然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那么无疑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这些当然是属于国学范畴,但也可以说是国学的外延了。 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儒家贯穿并主导中国思想史,其它列从属地位;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但以经、子部为重,尤倾向于经部。 《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丛书,编撰于乾隆年间,由当时的纪晓岚、王念孙、戴震等等一流学者完成。“四库”指经、史、子、集四部,“全书”指所收都是全本。 国学,兴起于二十世纪初,而鼎盛于二十年代,八十年代又有“寻根”热,九十年代“国学”热再次欣起遂至今,无不是今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正视。于今而言,则正是对传统文化在今日中国乃至世界多元文化中的重新定位。 古代蒙学属于国学的范畴。让今天的孩子学习封建社会私塾的教育内容,这不但是顺应国学教育从孩子开始的社会需求,更重要的是肯定了古代蒙学的价值以及对古代蒙学的重新审视和定位,同时,也是时代的需要,社会的需要,更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需要。诵读古代蒙学教材和文化经典,似乎更能激发我们的民族热情,陶冶我们的道德情操,增强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因此,古代蒙学进入我们的学校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对中国古代蒙学的初步认识 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认识古代蒙学。 第一、教材。最早出现的蒙学教材是南朝梁代的《千字文》,由周兴嗣所撰。以后有南宋初钱氏所著《百家姓》;南宋王玉麟所撰《三字经》;明朝萧有良撰《龙文鞭影》;明未清初程登吉撰《幼学琼林》。其它还有《千家诗》、《增广贤文》、《声律启蒙》、《千金裘》……等。“蒙学”的教材在明清时基本上定型,《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成为统一定型的教材,简称为“三”、“百”、“千”。 这些教材最惊人之处就是使用时间长。,使用范围广。《千字文》使用了千年,而其它教材也用了五六百年,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而且这并不是政府编写,颁发全国统一使用的教材,而是民间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逐渐形成和完善的统一教材。更惊人的是朝代在不断地更替,政策和方针也在不断地改变,而教材却一如既往地沿用。教材基本上是统一的,科举考的四书五经历代也是统一的,正由于有了这两个方面的统一,使全国的学子处于相对公平的起跑线上,科举考试中,穷乡僻壤的学子也有金榜题名的可能,这也是华夏文化得传播到边远地区的根本原因。 第二、教育方式。中国古代没有师范教育,但文化教育却走在世界的前列,成为世界

2018书院会讲发言稿:古代书院教学

2018书院会讲发言稿:古代书院教学 书院是为我国历史中教学机构,培养了诸多的精英,创造了辉煌的成果,也形成了一套机制完善的传统私学模式,下面是小编带来的2018书院会讲发言稿:古代书院教学,有兴趣的可以看一看。 中国传统教育有三个部分,一是官学,是指中国封建王朝统治者直接开办和管辖及历代官府按照行政区划在地方所办的学校系统,是中国古代社会最主要的官学教育制度;二是私塾,是我国古代社会一种开设于家庭、宗族或乡村内部的民间幼儿教育机构,是进入官学教育机构之前的基础教育阶段;三是书院,是私塾毕业之后进入的有别于官学的另一种教育系统,有固定场所,形成了固定的学制,有名师讲学,取得了突出的教育成就,形成了广泛的影响。在历史上私人讲学是儒学传播的主要方式,而书院则是高级别讲学活动展开的主要场所,名宿大儒就是通过聚众讲学的方式一代又一代的传承着文人的精神特性。 1、私学的不同发展阶段 私学与官学相对立存在,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古代私学教育主要产生于于春秋时期,其中以孔子的私学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孔子拥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门生,培养了大批掌握文化知识的人才。孔子为代表的儒家重视教育,以六经为教科书:诗——语文课,书——政治课,易——数学课,礼——道德伦理课,乐——音乐艺术美学课,春秋——历史课。秦朝采纳丞相李斯的建议颁“禁私学令”,否定教育的作用,违

背历史发展规律,实为秦二世而速亡的原因之一。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今文经学为官学,但是并不禁止私学。于是古文经学面为由私人传授的私学,到东汉末年已取得了压倒官学的地位,如马融、郑玄等古文经学大师的私学学生多达千人以上。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学衰颓,私学却呈现繁荣局面,名儒聚徒讲学仍占重要地位,学生人数上百人或计千人屡见不鲜。这个时期的私学教学内容突破了传统的儒学,还包括玄学、佛学、道教、以及科学技术等。萧梁周兴嗣编辑了影响深远的蒙学读物《千字文》、颜推之的《颜氏家训》成为家庭教育的代表作。《五经》《论语》《千字文》等教材还传入日本。唐代私学遍布城乡,制度不一,程度悬殊,既有名士大儒,如颜师古、孔颖达在任官之前,均是私学教师,“以教授为业”、“以教授为务”,一代名儒刘焯、国子学博士尹知章,不仕尹知章,不仕归田后均在家乡教授生徒;另一方面也有村野启蒙识字的私立小学。唐代以后,宋元明清私学教育,一方面是书院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形成私学的重要形式;另一方面蒙学教育主要是私人设立的学塾、村学和蒙学,启蒙教材宋代有《百家姓》《三字经》,以及以后编的《千家诗》《杂字》等到。明清,学塾有坐馆(或教馆)、家塾(或私塾)义学(或义塾)等三种形式。清代一钧(1783-1854)撰《教童子法》是一部专门论述启蒙教育著作,对蒙学教授方法作全面论述,并对蒙学的一般原理提出了独特的见解。 2、书院的千余年发展 据《新唐书》记载:唐开元“六年(718年),乾元院更号丽正修书院……十一年(723年),置丽正院修书学士。光顺门外亦置书院。十二年,东都明福门外,亦置丽正书院。十三

亳州市2021版高三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A卷

亳州市2021版高三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 1. (6分) (2019高一下·丽水月考)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小题。 “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以来,[甲]不仅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人们对它评头论足,大加赞赏;而且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截至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表达了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支持,中国已与40余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50余份“一带一路”相关合作协议。[乙]协议的主要内容分为8个部分:时代背景、共建原则、框架思路、合作重点、合作机制、双方积极行动、中国各地方开放态势、共创美好未来,然而,美国总统却在国会的国情咨文里,宣称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丙]同时大事渲染希腊、土耳其受到共产主义的严重威胁,要求国会拨款4亿美元,给予所谓“援助”。 (1)文段中加下划线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评头论足 B . 截至 C . 大事 D . 给予 (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 . 甲 B . 乙 C . 丙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春节期间,打车需求量增加,正是网约车大显身手的时候,可是频频出现的打车难、打车软件乱加价,让人心堵,也凸显了供需矛盾。 B . 15日上午7时18分,在溪边下游发现了伤痕累累的、没有了生命特征的周炳耀,听到了这个不幸的消息传来,人们伤心不已。

C . “双十一”期间,许多网络诈骗分子瞄准消费者抢购期间放松警惕的机会实施诈骗,他们采用的诈骗手段包括假链接、假客服、弹出窗口、网络诈骗等。 D . 《舌尖上的中国》这部风靡海内外的纪录片,用镜头展示烹饪技术,用美味包裹乡愁,给观众带来了心灵的震撼。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统计数据显示,在德国的实体书店、网络书店以及电子书三种销售形态中,实体书店销售额始终占据图书市场的半壁江山。 B . 所谓诗学,就是将生活中可以成为诗的原料融合、升华、提炼到诗的境界,使之陶冶、熔铸、炼化为文学艺术作品的手段。 C . 由于文化断层已久,传统私塾教育失传,导致民间各种“读经教育”由于缺乏引导和规范,甚至带有愚昧的宗教色彩。最流行的“弟子规”、“老实大量纯读经”等模式已经成为一种极为荒唐野蛮的愚民“读经教育”。 D . 创新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创新的高水平决定了供给能力大小,创新不仅体现在研发上,还体现在营销方式及产品质量追溯和售后上。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 2. (6分)(2017·广安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美国文化人类学者克利福德?吉尔兹曾提出著名论断:“法律是一种地方性知识。”法国启蒙思想家、法学理论奠基人孟德斯鸠在其名著《论法的精神》中试图从地理、宗教、民情、风俗中追寻法的精神。他们虽然都没有洞悉法最终根源于特定社会的经济物质条件,但都从德与法的关系角度,阐释了一个民族的德性惯习极大地影响到法的内容与形式。在这个意义上,德与法相互交融,德乃人们心中之法。 道德是人们心中的法律,法律是成文的道德。法律与道德相互促进与融合的成熟形态,即表现为法律信仰与法治观念,亦即形成法律至上的规则意识。法治成功的内在标志,是法律被民众所普遍尊重和信仰,而不是畏惧、忌惮法的强制力,即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于日常社会生活之中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引导并赢得“人心” 法律与道德并非浑然一体。一般而言,国人擅长整体性和综合性思维方式,因而常常容易将道德与法律做一体性认识和处理,然后如太极八卦一般,讲究两者的相互转化。这也是中国古代法律道德化与道德法律化的根本原因之一。然而,现代社会,道德与法律相对分离,法律获得相对独立性和自足性,有助于形成适应现代工商业社会生活的法律体系、树立法律权威、构建现代法治国家。当然,在分析法律的相对独立性、看到法律与道德相对分离的

小学阶段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小学阶段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幸福,关系着中华民族的传承、兴盛和发展,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主要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个方面。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延伸和补充,具有不可替代性。 家庭教育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伴随孩子的成长开始进行。引导孩子感知色彩、事物的形状,教他(她)们牙牙学语,学会迈步走路……这些就是家庭教育的最初形式——启蒙教育。 孩子进入学校,完成了幼小衔接的成功转型,开始了学校教育。现在的孩子都比较聪明,但往往会出现一个现象,同是一个老师任教,有的成绩很好,发展较为全面;有的成绩老是较差,发展不均衡。其实,这与家庭教育有着很大的关系。 小学阶段,特别是小学低年级阶段,家庭教育抓得好、抓得科学,就能为孩子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家庭教育抓得不好,父母只顾自己安逸或者忙于其它事务,顾不上管理教育孩子,错过了教育打好基础的季节,孩子的进步就会慢了,学习就会较差。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养成良好习惯。”这点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特别重要。要有好的习惯养成教育,父母的榜样言传身教特别重要。小学阶段的家庭教育和家庭生活密不可分,父母要相机而教,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良好的生活习惯,社会行为,学习态度等等,这些父母都给孩子扮演着重要的榜样角色。 一次,去学校接孩子,一位衣着时髦的学生家长也在拥挤的

家长群中接孩子,两个男孩打闹着走出校门,不小心碰了这位家长一下,这位家长不依不饶,揪住两个男孩不放了,手指指到孩子脑门:“你们还是学生呢!不知老师怎样教你们的?”两个男孩满脸通红,连赔不是:“对不起,对不起!”家长仍不罢休。这时,这位家长的女儿走出校门,看了这一幕,拉了母亲一下:“妈妈,算了,同学又不是故意的,再说人家已经说对不起了。”旁边的家长也劝说着。家长甩开女儿的手:“怎么能算了?把我撞了,至少要让他们的老师知道。”女儿满脸失望的看了母亲一眼,独自先走了。以追赶女儿为台阶,这位家长终于放下了两个男孩走了。 看着家长远去的背影,我在思考,这位家长的做法会给女儿心里带来多大的心理阴影啊! 在孩子知识教育方面,家庭教育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大家都可能遇到一个相似的问题,小学低年级的孩子老爱问:“为什么?”不是所有的问题我们都能回答得上来的,就算你当时能回答了他(她)们,可能过一段时间他(她)们就会忘了,还会再问相同的问题。我觉得较好的做法是,为孩子准备一些《十万个为什么》等一类的课外书,告诉他(她)们,要想知道为什么,可以从书上得到答案,并陪同他(她)们一起阅读,帮助他(她)们进行分析,这样他(她)们可能就会记得比较牢,同时也知道书籍是获得知识很好的一种工具,从而养成爱学习的良好习惯。 教会孩子如何获得知识的方法和过程远比直接告诉他(她)

古代私塾经验

古代私塾经验 私塾一般分为家塾、族塾、村塾(亦称社学)、义塾、散馆。前四者都是由组织者(如族长、约长)延请教师。唯散馆是教师自行开馆,接纳学生。就今天的私塾复兴来看,两者并非泾渭分明。许多私塾都是一位家长教子读经,周围邻里积极响应筹办,然后又对外招生,可谓由家塾而村塾而散馆。但总体而言,私塾的存在,不论是因为家长的责任感,还是民间团体的职责,还是教师自身的生存需要……其产生皆来自民间。 《礼记?学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郑注:“古者仕焉而已者,归教于闾里,朝夕坐于门,门侧之堂谓之塾。”疏:“百里之内,二十五家为闾,同共一巷,巷首有门,门边有塾,谓民在家之时,朝夕出入,恒受教于塾,故云家有塾。”按宋以前,民皆居于闾中,没有市肆林立的街道。闾中出入,皆由闾两侧的大门。《汉书?食货志》载“春将出民,里胥平旦坐于右塾,邻长坐于左塾,毕出然后归,夕亦如之。入者必持薪樵,轻重相分,班白不提挈。”可见原本村塾的教育,是针对大众的,且以宣化德行为主。然后,闾中俊选,升于党之庠,再选而入遂之序,再选而入国学,与世子及公卿大夫世子同学。正是这些散落闾里的私塾,与国家抡才大选一起,构成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选举社会。 唐宋以降,人们所以把民间普遍的教育组织称为“塾”,一方面是因为“家有塾”的教化渊源。还有一方面,是因为从《仪礼》看,士之外门、庙门皆有两塾;由《尚书?顾命》知天子路门亦有两塾。可见古时门侧大都有塾,自天子达于庶人。从这两个意义上讲,“塾”既是进入朝廷的最基层教育单位,同时又是各家各户,里甲厢坊力所能及的风化之源。 私塾的开办,与尊师之礼。 大明黄佐《泰泉乡礼》具体记载了社学(就组织看,实际是乡约组织下的村塾)的建立,及礼仪:众共推择学行兼备而端重有威者,送有司考选,以为教读。约正率钱具礼,于正月望后择日开学。预期,遣人赍[jī,同赍]书聘之。届期,乃躬迎之。约正率钱,凡有子弟愿入学者,人各不过五十文,多则纱一疋,侑以羊酒,少则布一疋,侑以鹅酒。书式曰:“乡侍生某姓名顿首启硕德某先生道丈执事:侧闻先生学行纯懿,里闬[hàn]钦仰之日久矣。古者士大夫居乡,则推尊以为父师,子弟从之游,而孝弟忠信之俗兴焉。兹某择某月日,敢以乡校教事见屈。盖欲一乡童蒙观感,弗纳于邪,启其聪明,养之以正,他日成人,克遵名教,是大有造于某也。倘不遐弃,则某荣幸之至。敬因执事者以闻。某年月日,某再拜启。”择子弟能供事者赍赴其家,再拜敬请。教读固辞。复再拜以请。俟诺,乃复命。除在城大馆外,俱用儒士,不许罢闲吏役及非儒流出身之官或丁忧生员及因行止有亏黜退者。其四方流寓于此者,踪迹无常,恐或梗化,尤当精择。届期,约正会各父兄躬诣其家,再拜迎之。退,乃各盛服候于社学门外,诸生候而前至门,让主人入而右,教读入而左。至阶,让主人升自东阶,教读升自西阶。至堂,让主人东向,教读西向,行再拜礼。师席南向。主人各前布席。席定,诸生行四拜礼,以次献茶具饭。毕,辞而退,就馆,入便室。若有司备礼延聘在城大馆,亦令附近乡约约正帅各父兄主其事。 值月于前一日,列诸生长少之序挂于门内东西两壁。质明,生徒至,依序立于两阶下。约正、约副入,与教读誓戒,社祝致辞,出。乃就坐开馆。馆堂设先圣位。约正、约副入,与教读上香,行四拜礼。毕,社祝抗声致辞曰:“凡预此会者,以孝弟忠信为本。其不顺于父母,不友于兄弟,不睦于宗族,不诚于朋友,言行相反,文过遂非者,不在此位。”教读拱手应曰:“诺。”社祝复抗声致辞曰:“凡预此会者,以立教、明伦、敬身为本。其闻善不相告,闻恶不相警,礼俗不相交,患难不相恤,阳善阴恶,二三其德者,不在此位。”约正、约副皆拱手应曰:“诺。谨受教。”相与揖逊而出。俟先生就坐,诸生以次执事赞礼,乃升堂侍教。其未冠者,从俗总角。已冠者,平头巾,服绢布青圆领,或直领,不许用纻丝纱罗及违制服色。出入不许驺从舆马。侍于先生,虽富贵,冬毋炉,夏毋扇,坐毋用脚凳。坐必依齿序。若有贵贱相远者,亦当更处,以存大体。若先生起居及客至,俱一体执事。 古代,塾师称为西席,这是源于《学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周朝室中以西席为尊,故师者居之。若是后代无堂室之别,则通以南面为尊,故拜师礼上,塾师皆南面。 所以,古代即便末世风俗凋敝,对于师长的尊敬,至少在表面上是从来不曾少过的。比如《明史》记载海瑞公“署南平教谕。御史诣学宫,属吏咸伏谒,瑞独长揖,曰:台谒当以属礼,此堂,师长教士地,不当屈。”明朝教谕未入流。御史虽正七品,而在地方,权高于布政使,以品官相见礼,当在下位再拜。然而海公抗礼,御史亦无可奈何。可见古人皆知师道尊贵,虽达官,不敢以富贵加也。

职业教育课程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A卷 选择题:(2*10=20分) 1.职业教育在古代社会采取的主要是(C)形式。 A.家庭教育 B.私塾教育 C.学徒制 D.官府办学 2. 目前在我国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模式是(D) A.集群式课程模式 B. 能力本位课程模式 C.MES课程模式 D.三段式 3. 以学科为基础组织起来的各门学科的课程形态的是( C )。 A.学生中心课程 B.社会中心课程 C.学科中心课程 D.科目本位课程 4.下列特点中,(A)不属于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特点 A.直接性 B.多样性 C.共适性 D.应变性 5. 职业教育课程分析可划分为(B)三个阶段。 A.社会需求分析、行业分析、学科分析 B. 社会需求分析、行业分析、教学分析 C. 行业分析、学科分析、教学分析 D. 社会需求分析、学科分析、教学分析 6. MES课程内容的基本单位是( B) A.培训大纲 B.学习单元 C. 学习材料 D.培训模块 7. 在课程理论研究上,( D )把研究范围从课程开发拓展到了如何教学,提出了行动导向和项目导向的教学理论 A.能力本位课程模式 B. MES C.“双元制”课程模式 D.学习领域课程模式 8. 学习领域,是行动领域的教学归纳,是按照教学论要求对职业行动领域进行归纳后用于职业学校的教学行动领域。下列命名,能够体现学习领域命名原则的是(A)。 A.人力资源信息收集与处理 B.点钞票 C.最优化策略 D. 经济学 9. 下列关于学习情景与学习情境区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学习情景设计时间跨度长,学习情境设计时间跨度短 B学习情景难度较低,学习情境难度较高 C.学习情景涉及的要素较少,学习情境涉及的要素较多 D.学习情景活动空间较小,学习情境活动空间较大 10.集群式模块课程力图吸收现有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优点,及我国传统模式的长处,形成既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又符合教育内在规律并考虑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模式,其最主要特点是(B)。

传统私塾教育—教孩子的学问(第八集)

【传统私塾教育】 教孩子的学问第八集 传统文化老师:老师好! 陈老师:大家好! 传统文化老师:老师,我们在前几期的节目中有提到,孩子背书的方法,可以用这个读一百遍背一百遍。 陈老师:四门功课,读一百遍背一百遍,自己要能正体字默写,还能够把它讲解出来大意。 传统文化老师:有家长来信呢就讲到,说有一个学校,他们这个学习的方法叫做“一三七”学习计划,这“一”呢,是一天读十分钟,“三”呢,是读三种经典,“七”呢,是读七天,也就是说每一天读三种经典,每一种经典读十分钟,然后读七天,用这种方法。 陈老师:这个时间不够,如果说三种经典,每天都读十分钟的话,才半个小时啊,二十四小时其它时间做什么呢?这个时间远远不够啊;第二,三种经典在同一天来背诵,这个也不好,师父常常教给我们,这个经典哪,他还没记住,下一部又来了,下一部没记住,再下一部又来了,他脑子是糊的。 传统文化老师:那这个家长就问,像我们这种,一种经典读一百遍背一百遍,孩子会不会枯燥啊? 陈老师:孩子会不会枯燥,你通过实验就够看得出来,你之所以会问这个问题,我想是应该站在这个成年人这个角度,孩子会不会枯燥啊?其实啊孩子的心呢,他很接近纯净纯善,当然现在的孩子那就另讲了,就像你们说的三岁都管不了,他那心里边脑子里都是糊的啊,那是另当别论,总的来说呀,孩子应该是心比较安定的,那么读一百遍背一百遍目的何在呢?让他保持他现在这种清净心,是这个意思,他小时候心清净啊,受污染少啊,让他保持住,你说他会不会觉得枯燥啊?不会!什么人会觉得枯燥呢?心里边杂念欲望很多的人会觉得这个枯燥,他本身就比较清净,本身比较清净哪里来的枯燥啊,古人一直都是这么来的,所以我们现在是以污染的心、大人的心去揣度他,你那个教不好,你说这一天背三部经典,好像是不枯燥的,其实你把他的定力破坏了,背书为什么?这是最原始的问题呀,不是为了不枯燥啊,不枯燥是为什么?这讲不通嘛,所以这些都是西方人的、现代人的这些非常错误的观念,你去问很

三分钟读完父母教育的重要性

三分钟读完,受益代代人;愿每个父母能受益 1.影响孩子成绩的主要因素不是学校,而是家庭。 2.如果家庭教育出了问题,孩子在学校就可能会过的比较辛苦,孩子很可能会成为学校的“问题儿童”。 3.成绩好的孩子,妈妈通常是有计划而且动作利落的人。父亲越认真,越有条理,越有礼貌,孩子成绩就越好。 4.贫穷是重要的教育资源,但并非越贫穷越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做父母的,需要为孩子提供基本的文化资料,不让孩子陷入人穷志短的自卑深渊。 5.富裕是另一种更高级的教育资源,西方人的经验是:“培育一个贵族需要三代人的努力。”“阶层是会遗传的。”但是,更高级的教育资源需要有更高级的教育技艺,如果没有更高级的教育技艺,富裕的家庭反而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灾难。 6.不要做有知识没文化的家长。有些人有高学历,但不见得有文化。如果家长不懂得生活,不知道善待他人,甚至不懂得善待自己的孩子,无论他拥有多高的学术水平,他也是没有文化的人。 7.父母可以把孩子作为世界的中心,但是不要忘了父母也要过独立的生活。如果父母完全围绕孩子转而没有了自己的生活主题,这样的父母常常会以爱的名义干扰孩子的成长。有时侯,并不是孩子离不开父母,而是父母离不开孩子。 8.父母需要承担教育孩子的责任,不过,也不要因为教育孩子而完全取消了自己的休闲生活。“没有责任感伤害别人,太有责任感伤害自己。”(吴稼祥语) 9.如果孩子一哭闹父母就赶紧抱起孩子,那么,孩子就会利用父母的这个特点经常纠缠父母,提出更多的要求。所以,孩子哭闹,不要着急把孩子抱起来,父母最好让自己有事情做,让孩子看着自己动作麻利地做事。 10.夫妻关系影响孩子的性格。一个男人如果不尊重他的妻子,那么,他的儿子就学会了在学校不尊重他的女同学。一个女人如果不尊重她的丈夫,那么,她的女儿就学会了在学校瞧不起她的男同学。 11.教育就是培育人的精神长相。家长和教师的使命就是让孩子逐步对自己的精神长相负责任,去掉可能沾染的各种污秽,培育人身上的精神“种子”,让人可以呼吸高山空气,让人可以扬眉吐气。 有修养的父母是“伏尔泰主义者”,“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他们从孩子出生的那天就开始跟孩子讲道理,耐心的征求孩子的意见。不要指望打骂孩子就能让孩子学会服从。杀鸡给猴看的结果是:猴子也学会了杀鸡。 13.让孩子成为既有激情又有理智的人。“没有激情,任何伟业都不可能善始,没有理智,任何壮举都不能善终。” 14.让你的孩子成为有教养的人,有教养从守时,排队,在公共场合不大声说话,不轻易发怒开始。 15.做人要厚道。如果你的孩子比较厚道,请不要嘲笑他的软弱。喜欢占小便宜的人,往往吃大亏,因为他被别人厌恶。愿意吃小亏的人,将来会占大便宜,因为他被人喜欢。 16.身体的活力能够带来精神的活力。身体好的人,性格阳光。身体不好的人,做事犹犹豫豫,躲躲闪闪,说话吞吞吐吐。 17.不要以为孩子1到6岁只是长身体的年龄。如果父母让孩子1到6岁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那里度过,等到孩子6岁时父母再把孩子接回来上小学,那么,这个孩子在小学要么成为默默无语的沉默者,要么成为无法无天的捣乱者。 18.经常和孩子一起做三件事:一是和孩子一起进餐,二是邀请孩子一起修理玩具,家具或衣物,偶尔邀请孩子帮忙解决工作中的困难。三是给孩子讲故事并邀请孩子自己讲故事。

学校教育_社会教育_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人的观念也随之而变化。如此,教育显得更加重要。一直以来,群众们都认为教育只是学校的事,殊不知它与家庭,社会都有很大关系。一、学校教育的重要性 学校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一般说来,学校教育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学校教育是个人一生中所受教育最重要组成部分,个人在学校里学校教育是个人一生中所受教育最重要组成部分,个人在学校里接受计划性的指导,系统地学习文化知识、社会规范、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学校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决定着个人社会化的水平和性质,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基地。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社会尊师重教,学校教育越来越受重视,在社会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教育有这些特点:1.职能的专门性.学校教育职能是专门培养人,学校是专门教育人的场所。学校教育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相比,其不同之处首要的便是学校教育的专门性。2.组织的严密性.教育的特点在于对人影响的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学校教育正是体现了教育的特点。学校教育的目的性和计划性集中体现在严密组织性上。是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态所不具备的。3.作用的全面性.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作用是全面的。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对人的成长影响多少都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影响的范围也往往只侧重在某些方面。4.内容的系统性.适应培养造就全面完整社会人的需要,学校教育内容特别注重内在连续性和系统性。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在教育内容上一般具有片断性。5.手段的有效性.学校具有从事教育的完备的教育设施和专门的教学设备,如声像影视等直观教具,实验实习基地等等,都是学校教育的有效手段。6.形式的稳定性.学校教育形态比较稳定。它有稳定的教育场所、稳定的教育者、稳定的教育对象和稳定的教育内容,以及稳定的教育秩序等等。这些特点都表明了学校教育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非常重要。 二、社会教育的重要性 社会教育是通过学校以外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对青少年和人民群众进行的教育。社会教育同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相比有许多自身的特点:1 开放性.社会教育部向学校教育具有诸多限制。它没有年龄,时间,地点,等局限,随时随地都可以接受教育。2 群众性.社会教育的服务对象不仅是青少年,对各个年龄阶段,各行各业人员都有重要意义。3 多样性.社会教育的形式和内容有极大的灵活性和多样性。4 补偿性.有些学校尚不具备的知识需要社会教育予以补充。5 融合性.社会教育不仅具有独立形式,而且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会教育日益发展,尽管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目前还处于辅助和补偿地位,但他越来越显示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现代的社会教育具有其他教育形态不可比拟的特殊作用,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下述各个方面:第一,社会教育直接面向全社会,又以社会政治经济为背景,它比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具有更广阔的活动余地,影响面更为广泛,更能有效地对整个社会发生积极作用第二,社会教育不仅面对学校,面对青少年,更面对社会的成人劳动者。这不仅可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满足成年人继续学习的要求,有效促进经济发展,还可以通过政治、道德教育,促进社会安定与进步。第三,社会教育形式灵活多样,没有制度化教育

浅析中国古代音乐教育的发展

浅析中国古代音乐教育的发展 内容摘要::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她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本文介绍了从远古,夏商、西周、春秋战国,到秦汉,三国, 魏晋南北朝,再到隋唐。宋元,明清的音乐教育的发展脉络;对中国 音乐教育在历史的发展中,所取得的成就和利弊得失进行客观的评 价。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阶段,或者是一种社会形态正在形成的过 程之中,古代音乐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古代音乐历史古代音乐教育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她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音乐教育活动作为历史文化传承与传播的重要载体,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产生过具大作用,而且在今天将更加发挥着它应有的功能,为人类文明做出新的贡献。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认为的那样:“历史不过追求着自己的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①因为,人所追求的目的,应该是建立在人类自身发展的客观实际的基础上的理性思维,所确定的能动地改造世界的一种目标。如果这样理解不错的话,那么,我们不妨将中国古代音乐教育发生发展的全部历史活动,看作是人类追求实现自我完善的构想的目标活动。因为历史研究的真正目的,应当是进一步从历史中接受启发,并对其合理思想加以发挥,以为今天理论与实践发展之需要。”②教育是什么?孔子:“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鲁迅:“教育是要立人。”儿童的教育主要是理解、指导和解放。蔡元培:“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每个时代的教育家们都有着自己对教育的观点,而中国的音乐教育又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呢?中国是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音乐文化内容丰富,自远古时期开始音乐教育就开始萌芽。 一.远古时期 远在几十万年前我们炎黄子孙的祖先就已经居住在祖国的大地上,他们辛勤的劳动,改善他们的生活,在这劳动实践过程中他们也创造了音乐。劳动的动作和呼声,给予了音乐以及舞蹈节奏和音调。当时的音乐多数以歌颂部落的图腾以及天神为主,而且多数都是歌舞,也有了专业掌管乐官。 在远古尧舜时期有一位杰出的乐官名叫夔,他负责掌管部落里的祭祀等活动的音乐,同时也负责教导乐人以及贵族子弟学习与音乐有关的知识。说明在尧舜时期便有了类似于音乐教师的音乐家,但当时的音乐教育系统还不完善,还没有固定的教学场所。而音乐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传承祭祀音乐,以保证祭祀活动的正常进行。远古时期的音乐教育还没有被统治者重视,没有统治者的关注音乐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 二.夏商 尧舜时期氏族公社已经处于发展末期,夏商时期基本上是奴隶制度。由于生产的发展,房子,牲畜,农产品开始成为各个家庭的私有财产,氏族里出现了富有的大家庭,出现了贵族。战争中抓到的俘虏开始成为了奴隶,于是氏族公社开始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