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门

盘门
盘门

盘门景区大门牌坊前】

老苏州都知道盘门有“冷水”之贬称,地处苏州古城的西南角,抗战后疮痍满目,处处坟茔,瑞光塔残陋不堪,偏僻而成为贫民的棚户聚积地,俨然苏州的“下只角”一直到八十年代,传统的盘门三景—瑞光塔、盘门古城门、吴中桥才被重新提及。苏州市政府着力修复了300米长的城墙,修缮了盘门城楼,修整了瑞光塔;同时中新两国政府在苏州工业园区建设的同时在此建设了一个五星级宾馆—喜来登,几乎完美的组合了苏州古典风格和西方文明享受,整个建筑在盘门景区的北端,如同古国吴王的黄城浩荡铺张,外观气势非凡,内观秀美柔丽,而提供的是最高档的西式服务。1997年苏州市政府提出了建设盘门景区“城市性”、“历史性”、“大众性”的指导思想,把盘门景区划为五大功能区:瑞光塔院、中央塔院、明清商业街、街坊民居和城墙公园,历时两年,盘门景区初见规模,在色调上与古城协调,在风格上区别与传统古典园林的含蓄内敛,在功能上凸显大众娱乐性,成为现代苏州的一方热土。

景区大门座西向东,一反常规。我们看到大门前的牌坊上写着:赤屋遗踪、瑞光胜迹。讲的是三国东吴政权王孙权在赤乌四年(公元241年)为报效母恩,建造了普济禅院,说明当时的佛教兴盛中国,已经吸收了大量儒家道德教训,佛教的经变故事带上了很多忠孝色彩了;6年后在院中又建了舍利塔,相传塔上屡次放射五色祥光,因此叫瑞光塔。

【走进大门,瑞光塔前】

现在我们看到的塔院,以瑞光塔为中心,四周的院墙按照四尺半的旧制,在东南北开有三个“将军门”,简洁无任何装饰,是苏州人所说的“大辖口”的样子,门框、门坎、门楣都没有。是有限的空间中,为了使游客不至于在高耸的瑞光塔前产生逼迫感,我们所建造的塔院平地比塔基高出一米,整个瑞光塔好象被盛在了一个盘子中;为了不产生单调的视觉感受,我们在空旷的空间中,用大量的彩色植物交织,树草高低错落,这样既突出了瑞光塔的中心位置,又透出了一种亲和力。

同时,在公园外面北部的吴宫喜来登酒店占据了我们的大片视野,庞大铺张的建筑态势非常端庄的静立一侧,园中绵延的土山和院墙巧妙的遮挡了这片建筑群的建筑底层,在无边的天空里用墨色的麒麟屋面和栗色的飞檐翘角划出了一条无比优美流畅的天际线,别巨匠心的构思实现了园林借景的佳作,成为盘门公园的一大亮点。不但从建筑比例上,大小远近相得益彰,而且一横一纵上午空间交叉丰富了游园者的视觉感受。特别是在平原江南的土地上,在雍容规整的城市结构上,塔的独树一帜无疑象一座风向标,张扬着城市的个性,而使这个城市不至于一味的低调俯首听落水的陈腐,终于用青春的信心飞动裙檐褶,鲜活灵动如同浅吟低唱的江南运河。

我们眼前的瑞光塔是北宋年间重修的,砖木结构。塔高54.3米,七级八面,由下至上逐层收缩,轮廓线微成曲线,形体古朴,保存了唐宋多层塔的风格和结构特点,为江南宋代砖木结构楼阁式塔典型。塔内由外壁、回廊和塔心三部分构成。塔层外匝有石刻的须弥座,上面雕

有狮、兽、蔓花、云纹图案,二层以上都有平座腰檐。经过大修,以旧还旧,一改以为往的衰败气息,巍巍然,用风动的铃声传送历史的讯息。

最初的佛塔是与寺庙共存的。原型是佛教兴盛的古印度寺院的浮屠,专门用于保存佛和高僧舍利子的,随着佛教引入中国,它的造型与中国固有的阁楼建筑相结合,形成了今天塔的样式。塔的位置也由北魏时期占据的寺院中心,渐渐移到大殿的前面或者侧面,而到宋代以后,一般就固定在大殿的后面。苏州是全国保留最多古塔的城市,而且大部分现存的都是宋代的砖木结构的塔,那为什么都是宋以后的塔?最主要的是砖塔建造技术在宋代的发展已经达到成熟的阶段了。我们注意到苏州寒山寺妙利普明塔是仿唐风格的,典型特征是空筒式结构,中央立有塔心柱,木梁、木版做楼梯,一旦遇上火灾,木结构烧毁后,由于塔心柱和塔外壁之间不是连成一体的,没能形成横向的牵引作用,所以稳定性非常差;到了宋代以后,塔的结构设计得到了极大的完善,塔壁、楼层和楼梯三味一体,大大增加了横向拉力,得以使宋代古塔千年不倒,流芳世代。正因为如此,我们眼前的瑞光塔历经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的考验挺立至今,巍峨如巨树,成为苏州古城西南一隅的象征。

【绕过瑞光塔,穿过四瑞堂,向西的围廊前】

我们可以注意到中央庭院由身后的钟楼、四瑞堂鼓楼,背面园外的吴宫喜来登酒店,对面的丽景楼,南面的假山自然围合成一个院落。整个气氛完全与苏州明清园林不同。在那里,小家碧玉似的精致有时不

免铺张到神经质的地步,而出了个人的“小天地”来到盘门,一步一诗、俯拾皆文的酸腐气去清洗殆尽中央的湖池拥抱着蓝天碧云,虽然沿用“一池三岛”传统的造景模式,已经没有了欲吐还收、欲露还藏的羞答答,而是一味的铺展,毫无保留的开放,新时代的象征不可避免的体现在这个公共公园上。饶有趣味的是,时代精神的载体却任然是粉墙黛瓦、飞檐翘角、崇台高楼。我们不得不相信,历史的文化的积淀永远是可能通过各种形式各种方式传递出来的。

我们身后的四瑞堂,名取自传说:北宋时候有一个叫圆照的大和尚在寺里放生池边谈经说法,真是惊天地泣鬼神,道理说透,此时“法鼓自鸣,枯竹爆青,灵龟出水,宝塔放光:,四瑞齐祥。如今我们在法师说法的地方重建了”四瑞堂“以资纪念,在三层高台建筑基石上烘托出纪念馆的庄重,同时用高低上下的廊连接着钟楼、鼓楼,在凝重中不乏生动。一弯清流南行,柔和了建筑的曲直。而从庭院的西南角小桥上远眺,秀挺的瑞光塔如同一管墨笔架在砚台似的四瑞堂上,到也十分应景,符合苏州文化古城的特性了。

对面的丽景楼是占据全园的制高点,重檐歇山。遥想当年“学丘崇建,雄威甲于诸楼”,“雄家6三吴”的气魄和豪奢的吴宫生活,巍峨的丽景楼完全成了“琼楼玉宇”的实在形体了。而台前阶下的月台,呈八卦形,难道是五子胥“象天法地”的占星?抑或是馆娃宫女临流照影、偏偏起舞的地方?背面在喜来登主楼的映衬下渐近渐低,廊桥两翼生凤,有亭翼飞天,三孔拱桥下在湖石上常年跳动着二阶小落差瀑不;在最低处,一平桥飞渡水榭平缓的舒展,显得水面愈加开阔。在建筑

空间上构思奇巧工整,使园内外的景致连成一体。而南面则以一座低矮的丛桂小山似院墙般稍作阻隔,更多的却是为了增加景深,牵引我们的视线一直到最尽头的盘门城墙和城楼。几乎不做更多的人工雕琢,以绿地自然伸展,成为街中的城隅、吴宫高楼到盘门城楼的一个缓冲区。

【由北绕行,经丽景楼,出南部庭院门,经过明清商业街,上盘门城楼】

盘门是苏州仅存的水陆城门,始建于春秋吴王阖闾元年(公元514年),使2500年前的苏州古城的八座城门之一。

为了适应春秋后期激烈的诸侯争霸战,吴王阖闾命令大臣五子胥修筑新城。五子胥“相土尝水,象天法地”,在古城姑苏山东北0里的江南平原上,筑起了一座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池,称“姑苏城”,史称“阖闾大城”。苏州古城周长47里,立陆门八座,“以象天之八风”,水门八座,“以象地之八卦”,“八门皆通水陆”。原为板筑土城,只在水关等处用石头和砖木砌成;五代吴越国时代才用砖砌城墙,里外开有壕沟;元代政府和张士诚小朝廷都十分注意驻防,加厚了城墙,加深了壕沟,马可波罗曾惊叹这座“美得惊人的城市”;清兵南下毁城后在康熙年(1622年)重修,留6门,城垣45里;民国(1928年)时增辟了金门;可惜的是在958年“大跃进”运动时,大部分城墙城门被拆,只剩下盘门保留了水陆城门的样式。但是苏州城“古为全国第一”,历经战火洗礼,大体如旧,对照藏于苏州文庙的宋代的苏州地图——《平江图》碑,其城市规模、结构、位置,与现在苏州城基本

相符,苏州古城成为研究春秋古城的活动标本。

《吴越春秋》记载:吴在辰,其住龙也;所以城门上屋盖反宇,勾心斗角,屋面成凹曲状,而屋脊两侧盘曲相绕似龙角。而盘门位踞古城西南,门朝东南,因门上刻有蟠龙,以镇蛇位的越国,初名“蟠门”;后因“水陆相半,治泗屈曲,谓之盘也”,改称“盘门”。在这里,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苏州古城的“三双”格局:水陆相邻、河街并行、前街后河的双棋盘格局,水陆双城门,双护城河。怪不得,著名学者陈从周教授说:北看长城,南看盘门。我想,不管从建筑学、风水学的角度看盘门,还是从城市规划、攻防战略上看,盘门无疑浓缩了古代吴文化的精髓,高度体现了苏州先民的智慧。

在这里,我们清楚地看到盘门不但水陆两门并列,还同时包括两道陆门和两道水门,这在全国已是绝无仅有的。两道陆门间构成翁城,城墙陡峭,城门中间有通天狭道,作为盘门提升、开闭闸门之用,易守难攻;水门设水闸和栅门,用绞盘启闭,两门之间有暗道相通,既是重要的防御设备,又能控制入城水势。城墙上还有雉堞、女墙、绞石关等古代防御设施。我们刚才上城门的坡道是以前上城楼的唯一通道。这样的一个实体是我们研究古代攻防工工事颇有价值的实物资料。南面旗杆上飘扬着吴王的旗帜,和我们身后新翻新的重檐歇山门楼显示出那个时代壮观的景象,从中我们可以想象到阖闾大城的威仪。

【在水门的上部,向东南看吴门桥】

城墙的内外两侧我们注意到有并行与城墙的两道护城河,内护城河有

水门联系着护城河。古运河上往来频繁的舟楫送来鱼迷之乡的富足,同时它是联系苏州城和京城的漕运枢纽。三十公里以西的太湖得以通过苏州城的护城河和四十公里以北的长江联系了起来,把江南天朝和遥远的京都联系了起来。几千年来,送走了负箕北上踏上仕途的学子,带来了科举失意夜泊枫桥作证。看尽了锦帆的意气风发,长子胥先生不瞑目的惨烈,迎来送往早吴王城的门口,吴门桥在沉寂了半个世纪以后,重新听到了机帆船的卜卜声,船工吭哟坑哟的装卸声,渔家盘点收获欢快的声音,还有河两岸的居民推着的自行车、主动车、摩托车上下桥的声音。一切都在今天苏州的繁华图了。

吴门桥地处要津,气势雄伟;它和外水门前小巧的平梁石桥——水关桥,一圆一方,相得益彰。吴门桥始建于宋代元丰七年(1084年),原为三孔桥;现在的桥建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桥长66.3米,拱顶离正常水位9米,跨径16米,南坡49级台阶,北坡48级,是苏州最大的单孔石拱桥之一。

传统的“盘门三景”——瑞光塔、盘门古城门、吴门桥,在现代的今天,小康的苏州,以它独有的方式让我们追忆过去,展望将来,如同滔滔运河水东流,宁静、自在。灵动,永远滋润着吴地江南,人间天堂。

最新[苏州盘门三景是哪三景]苏州盘门三景导游词范文.doc

【个人简历范文】 导语苏州盘门三景是雄踞苏州西南的“盘门”水陆城门、横跨运河的“吴门桥”、临流照影的“瑞光寺塔”,由滔滔大运河把三景连结在了一起,成为苏州古城的名胜区。下面是为你整理的苏州盘门三景导游词范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盘门景区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 盘门景区位于苏州古城西南隅,在唐宋年间曾是南北交通要冲,而且当时的瑞光禅院香火旺盛,因此而形成了商贸云集的繁华地区。到了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攻打苏州,清军溃退纵火,使昔日繁华付之一炬,盘门逐步成为冷水盘门,但仍保存众多古迹涵丰富,景观独特。盘门景区占地286公顷,早在1983年苏州市政府就立项改造盘门景区,1986年重建城楼,修复城墙及驳岸各300米;1988年起逐步修复了伍相祠;1990年整修加固了瑞光塔;为了加快盘门景区的建设速度,1997年,市政府把这项任务交给了苏州市国际经济发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并列入苏州市跨世纪重点实事工程之一。盘门景区建设总投资历约2亿元人民币(除吴宫大酒店)。 整个景区由三个部分组成南面为闻名中外的水陆古城门,是由春秋时期吴国的伍子胥设计和督造,是现今全国仅存的一座水陆城门,著名学者陈从周先生曾称道北看长城雄伟,南看盘门秀丽。北面是由中新合资建造的五星级宾馆,耗资近十亿人民币的吴宫喜来登大酒店,目前是苏州档次最高,经营较好的酒店之一。1997年市委、市政府决定由苏州市国际经济发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实施改造,通过近二年的建设,搬迁居民七百户,单位近十家,投资近二亿人民币。目前已建成东部商市区,占地1公顷,仿明清古建群2万㎡。中部也就是我们所处的位置,中央庭园占地113亩,投资近2亿元,自98年10月开工,至99年9月竣工,恢复、修缮景点二十几处。西部为高档别墅区,依园傍水。现已投资四千余万元,用于拆迁和基础设施改造,建成后高档别墅为70套,高档公寓2万㎡。 1999年建成开发的中央庭园,位于景区中部,传承“一池三山”的造园思想,园中挖地成湖堆山,水面与内城河连成一脉,水路贯穿景区各个景点,重建的塔园、丽景楼、四瑞堂、涛隐翠野及钟鼓楼、瑞光胜迹牌坊、白牛助役、白龟听禅、放生池、水上蓬莱、绿坪广场、双亭廊桥、碧波夕照、春水宫影、听枫拜月、千年夹石、蟠龙迎贵等二十多处重要景点,山池亭榭、湖光山影、绿地草坪、古树名花,和历史文物盘门水陆城门、瑞光塔、吴门桥等构成一个极富江南特色的盘门景区。 请你们看那座高大的牌坊,这是进入景区的标志性建筑。牌坊除用作纪念先贤、旌表功德之外,现已引申用来表示仪注,引导游客进入游览胜迹的象徵。牌坊高8米,宽18米,8、8、1、2、8谐音是发、发、要、你、发,象征欣欣向荣,不断发展。牌坊采用吴地之传统风貌重檐四柱三间三楼石木结构,坊顶两精饰开口哺龙脊,合角处、戗脊上分别塑饰12只雄师和12条飞龙,象征中华腾飞。正间坊前额为谭以文书《瑞光胜迹》,后为郦方书《赤乌遗踪》,告诉人们盘门景区瑞光胜迹源自三国时期赤乌年间,额书雄浑纹饰,牌坊檐角高挑,群昂飞动与古塔相得益彰。穿过牌坊,来到庄重肃穆的将军门楼,大门两侧为高低错落的仿古建筑组成的明清商市区,位于塔园的东、南、北三个方位的三座将军门楼由5米高的仿宋式

盘门导游词

盘门导游词 盘门景区位于苏州古城西南隅,在唐宋年间曾是南北交通要冲,而且当时的瑞光禅院香火旺盛,因此而形成了商贸云集的繁华地区。到了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攻打苏州,清军溃退纵火,使昔日繁华付之一炬,盘门逐步成为冷水盘门,但仍保存众多古迹涵丰富,景观独特。 盘门景区占地24.86公顷,早在1983年苏州市政府就立项改造盘门景区,1986年重建城楼,修复城墙及驳岸各300米;1988年起逐步修复了伍相祠;1990年整修加固了瑞光塔;为了加快盘门景区的建设速度,1997年,市政府把这项任务交给了苏州市国际经济发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并列入苏州市跨世纪重点实事工程之一。盘门景区建设总投资历约3.2亿元人民币(除吴宫大酒店)。 整个景区由三个部分组成:南面为闻名中外的水陆古城门,是由春秋时期吴国的伍子胥设计和督造,是现今全国仅存的一座水陆城门,著名学者陈从周先生曾称道:北看长城雄伟,南看盘门秀丽。北面是由中新合资建造的五星级宾馆,耗资近十亿人民币的吴宫喜来登大酒店,目前是苏州档次最高,经营较好的酒店之一。1997年市委、市政府决定由苏州市国际经济发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实施改造,通过近二年的建设,搬迁居民七百户,单位近十家,投资近二亿人民币。目前已建成东部商市区,占地2.1公顷,仿明清古建群1.2万㎡。中部也就是我们所处的位置,中央庭园占地113亩,投资近1.2亿元,自98年10月开工,至99年9月竣工,恢复、修缮景点二十几处。西部为高档别墅区,依园傍水。现已投资四千余万元,用于拆迁和基础设施改造,建成后高档别墅为70套,高档公寓1.2万㎡。 1999年建成开发的中央庭园,位于景区中部,传承“一池三山”的造园思想,园中挖地成湖堆山,水面与内城河连成一脉,水路贯穿景区各个景点,重建的塔园、丽景楼、四瑞堂、涛隐翠野及钟鼓楼、瑞光胜迹牌坊、白牛助役、白龟听禅、放生池、水上蓬莱、绿坪广场、双亭廊桥、碧波夕照、春水宫影、听枫拜月、千年夹石、蟠龙迎贵等二十多处重要景点,山池亭榭、湖光山影、绿地草坪、古树名花,和历史文物盘门水陆城门、瑞光塔、吴门桥等构成一个极富江南特色的盘门景区。 请大家看那座高大的牌坊,这是进入景区的标志性建筑。牌坊除用作纪念先贤、旌表功德之外,现已引申用来表示仪注,引导游客进入游览胜迹的象徵。牌坊高8.8米,宽12.8米,8、8、1、2、8谐音是发、发、要、你、发,象征欣欣向荣,不断发展。牌坊采用吴地之传统风貌重檐四柱三间三楼石木结构,坊顶两精饰开口哺龙脊,合角处、

绩优员工外出考察激励方案

绩优员工外出考察激励方案 一、目的 为丰富绩优员工及时激励,增强员工企业文化的认同度及归属感,公司现决定按期组织绩优员工外出考察。 二、实施对象 一二级部以下员工 三、实施周期 1-12月,分月度、季度执行。 四、职责分工 (一)公司领导:负责绩优员工外出考察总体预算、激励政策及应用签批。 (二)人力资源部:统筹安排绩优员工外出考察激励方案制定,并指导实施部门结合月度考核落实各岗位激励。 (三)总经理办公室:负责企业文化活动微信线上宣传。 (四)各部门:负责各部门绩优员工外出考察激励政策执行落实。 五、绩优员工外出考察激励形式 (一)激励形式:结合员工绩效考核成绩,选取绩优员工组织外出考察活动,原则上符合条件的同一名员工年度出行(月度&季度)不得超过2次以上。 公司层面:以季度为单位,选取季度绩效为A/B的员工,由公司统筹安排季度外出考察(国内)。

1.准备阶段: (1)各部门于下季度首月5日前提报名单至人力资源部,人力资源部于10日前完成名单审核,根据名单评选出行领队,领队及时解决外出考察过程中遇到问题。 (2)人力资源部于下季度第二月之内完成出行安排。 2.出行安排: (1)时间: 序号批次线路时间领队出行人数 人报价(参考) 元/人 总预算 (参考) 1 第一批江南古镇线5月1-31日(待定)待定17 2280 171700 2 第二批桂林线8月1-31日(待定)待定18 2080 3 第三批厦门线11月1-31日(待定)待定18 2680 4 第四批西安线2月-3月(待定)待定17 2780 (2)具体安排:详情见附件一 3.出行结束后:每批外出考察返回后,项目考察负责人需在2天内提交不少于1篇旅游新闻稿并提交至人力资源部。 部门层面:以月度为单位,选取月度绩效为A/B,安排月度外出考察(省内或周边)。 1.准备阶段: (1)各部门于下月5日前提报名单至人力资源部,人力资源部于10日前完成名单审核; (2)各部门轮流排期完成出行安排的组织与实施,原则上不允许

古诗过苏州·东出盘门刮眼明翻译赏析

古诗过苏州·东出盘门刮眼明翻译赏析 《过苏州·东出盘门刮眼明》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苏舜钦。其古诗全文如下:东出盘门刮眼明,萧萧疏雨更阴晴。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万物盛衰天意在,一身羁苦俗人轻。 无穷好景无缘住,旅桌区区暮亦行。【前言】《过苏州》是北宋诗人苏舜钦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中盛赞苏州山明水秀、风物清雅的美景,又写出诗人怀无限眷恋、不忍离开此地的心情,并于羁旅穷愁的抒发中,见其放旷闲逸、一任自然的豁达胸襟。诗写得感情至深,别有韵致。【注释】⑴盘门:苏州城西南门。初名蟠门,后因此地水陆萦回曲折,改称盘门。刮眼明:景物格外美好,使眼界开朗。唐韩愈《过襄城》诗:“郾城辞罢过襄城,颍水嵩山刮眼明。”⑵更:改变。⑶自得:自己得意舒适。⑷盛衰:兴盛与衰败。⑸羁苦:客居困顿。俗人轻:被世俗之人所看轻。 ⑹住:留住。⑺无穷:一作“无情”。⑻旅桌:客船。区区:即仆仆,形容旅途劳累困顿。【翻译】东出盘门景物看得格外分明,落一阵萧萧细雨改换了阴晴。绿杨依依白鹭点点,全都各自怡乐欢欣,近处的水远处的山,一处处隐含着深情。世间万物有盛有衰,凭仗上天旨意施行,叹息我尝尽羁旅愁苦,却被凡夫俗子们看轻。这无穷美景可惜无缘留住,客船黄昏时竟还匆匆远行。【鉴赏】首联总写苏州风光之明媚爽目,和“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之江南景物特色。诗人喜爱苏州,留恋苏州之情,从“刮眼明”

三字传出。陈衍《宋诗精华录》称“三、四是苏州风景”,就是说写出了苏州风景的特点。同时,这联诗也是这首诗中最工丽的,最精彩的。从句法上看,和李商隐的“花须柳眼各无赖(无心),紫蝶黄蜂俱有情”颇相近,但苏舜钦另辟蹊径,别创意境,并非一味模仿。李诗表现的是“无赖者自无赖,有情者自有情,与我总无与也”之心中隐痛,并非对浓丽春色的留连和陶醉。这联诗还可以说是诗中有画,而且色彩鲜明,风光漪旎,生机盎然,韵味无穷。颈联转入议论,诗人体会到万物的盛衰是有自然规律的,可是人世间的万事也是有规律的吗?宠辱升迁,穷达进退,却为什么往往被颠倒了呢?“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志士仁人莫嗟怨,古来材大难为用”,许多古人的这类名句像狂涛巨浪在诗人的脑海中翻腾。至于世俗不识道德学问,只认荣华富贵,那更是无可奈何了。尾联表达了离开苏州时的依恋之情。钱钟书先生曾指出:宋诗“爱讲道理,发议论;道理往往粗浅,议论往往陈旧,也煞费笔墨,去发挥申说。”这一缺陷也可以从这首诗中(尤其是尾联)找到──煞费笔墨议论,而在议论中又缺少形象思维。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苏州概况导游词

中国有句古话:“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今天我们今天就来到了人间天堂—苏州,为什么这座城市会被比喻为人间天堂呢?主要是因为千年以前中原地区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大批难民南迁,到达江南后看到一片和平富足,安居乐业的景象,恍若来到了天堂,所以就把苏州比喻为人间天堂。苏州市地处富饶的长江三角洲南部,东靠上海,南界浙江,西濒太湖,北邻长江。现下辖八区(平江、沧浪、金阊、虎丘)和苏州工业园区、苏州新区及湘城、吴中区以及五市(常熟、张家港、昆山、吴江和太仓市)。现全市面积8488平方公里,人口为574万,其中市区人口为107万。苏州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大量的新石器时代出土文物证明,苏州历史可以追溯到六七千年前。公元前10世纪前后,出现一个录属于周朝的诸侯国“勾吴”,即吴国。公元前560年迁都于苏州,公元前514年吴王阖闾命大臣伍子虚建造阖闾大城,周长47公里,建有水陆城门各八座,其中盘门水陆城门保存最完整,是我国一座典型的水陆城门,所以在中国旅游界就有一就话说:“北看长城,南看盘门”,给了盘门很高的评价。由此推算苏州建城距今有2500多年的历史。苏州的建城是从吴国开始的,所以在苏州人人都知道春秋时期吴国和越国之争的故事。在勾践元年(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兴师伐越,越王勾践战败,阖闾也身受重伤,在回京途中去世,死后就葬在苏州今天的虎丘,因为在葬入阖闾以后,人们发现有老虎蹲在阖闾墓上久久不离去,所以起名叫虎丘。他的儿子吴王夫差继位,吴王夫差就将越王勾践抓到吴国当奴仆,被关在石城。三年后,夫差动了侧隐之心,准备放勾践回越国,大臣伍子胥坚决反对,告戒夫差如果放勾践回去,就等于放虎归山,夫差不听,将勾践放了回去。勾践回国以后就委托范蠡建城作都,勾践更是每晚睡在柴木上,在房门口挂一个苦胆,每天都要舔一舔,卧薪尝胆,不听音乐,不近美色,念念不忘复仇,但对外还是继续讨好吴王,不短送礼,给吴王送去了美女西施,让吴王沉溺于酒色,以削弱吴国的国力,对内菅ⅲ还棵瘢睦黾尤丝冢栽銮抗:痛蟪家黄鹉被ノ庵啤5搅斯年,吴王向北进攻齐国,勾践听了非常高兴,并鼓励吴王攻齐,伍子胥知道后告诉吴王这是越国要灭掉吴国啊,劝吴王放弃攻齐,而改攻越国,而吴王不听,还下令将伍子胥斩首。公元前473年,越国攻打吴国,吴国至此灭亡。两汉至六朝时期,苏州一直都是江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之一,三国孙权时苏州已成为“江南第一大都会”,魏晋南北朝,苏州出现了最早的私家花园和寺庙园林,由隋至唐300年间,江南社会比较稳定,随着大运河的开凿,经济中心由贡河流域转移到江南,当时苏州是一派繁荣景象,大诗人白居易就评价:“当今国用多出江南,江南诸洲,苏州最大。”到了五代十国,虽然国内分裂,但苏州却是全国最富裕的地区,明清两代经济迅速发展,出现资本主义的萌芽,苏州被曹雪芹喻为“富甲风流之地”苏州园林也达到了登峰造极,名冠江南的程度。这座城市为什么称为苏州?苏州最早称之为吴县,或是吴国、吴州,直到隋文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始称苏州,这是因为当时吴地有座“姑苏”山。此后虽有过“长州”、“平江府”等称谓,但用的最长并沿用至今的是苏州。喜欢拆字游戏的人把“苏州”与当地的物产联系起来,苏的繁体字拆成花草、鱼和稻米三部分,由此从字本身就证明了苏州就是鱼米之乡。苏州历来都是文人荟粹之地,有大家熟知的明代四大才子,文征明、唐寅、徐祯卿、祝允明,在苏州民间流传了许多关于他们的传说故事,比如在苏州虎丘有块枕石,就传说有一天唐伯虎和文征明都来到虎丘游玩,恰巧在枕石边相遇,于是两人就有枕石想到了夫妻共枕,又进一步想到了生儿育女,于是就玩了个游戏,就是往这石头上仍铜钱,如果掉下来就寓示着以后是生女儿,如不掉下来就是生儿子,结果文征明仍的铜钱掉了下来,而唐伯虎仍的没有掉下来,果真这个唐伯虎是抱了一个大胖儿子,文征明抱了个女儿。之后,苏州未生儿育女的都回来到虎丘试一下,很有意思。还有孙武是在苏州写下“古代第一兵书”《孙子兵法》,一直为各国军事家,思想家所崇拜,今天更是被在商界打拼的人士所崇拜。还有宋代范仲淹“先天下之优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训,明朝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谏言,至今对人们道德修养仍产生着巨大影响,据统计,自隋唐开科举制到清代近1300年间,苏州辖区

苏州导游词自己整理版(1)讲课稿

苏州古称“吴”简称“苏”又名平江和姑苏,是中国著名的鱼米之乡,位于江苏省东南部,长江三角洲中游,东临山海,西抱太湖,南接嘉兴,北靠长江,是中国首批的24个文化旅游名城,是吴文化得发祥地,苏州自古以来就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著称,也是整个江苏省内13个地级市最富裕的一个城市,超过了省会南京,人口达到了(包括外来新市民)1300多万,早在远古农耕时期就是三吴都会,在今天依然是长江三角洲的经济重镇。从小我们就听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很多人说苏州是梦里水乡。提起苏州,很多人可能想到的是窄窄的街道,幽幽的水巷,青青的石板路和瘦瘦的乌篷船。可能想到的是张继的那首千古绝唱《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还有可能想到的是邓丽君的那首。小城故事里的那一句:看似一幅画,听像一首歌。苏州的确是一副美丽的画卷。但绝对不是浓妆淡抹的油画,而是一副清新的水墨画。苏州呢,他是有自己独特的特性的!苏州也被称作是东方的威尼斯,是中国著名的水城。 苏州的苏繁体字就能很好的体现了苏州的特性。是一个上下结构,上面是一个草字头下边的左边是一个鱼,右边是一个禾,象征着苏州自古以来就水草丰茂,河网密布,是鱼米之乡,同时也是著名的江南水乡。苏州古城内现有河道35km桥梁350多座被誉为东方威尼斯。曾经有人呢,也把苏州的桥与威尼斯的桥做了一个比较,发现苏州的桥数量是威尼斯的20倍,所以说苏州是一座漂在水上的城市。我们都知道,全中国的110警察都是开着汽车执勤的,唯有苏州的110警察是坐在小船上执勤的,叫做110水警。而苏州这个城市的主要交通工具就是船。 苏州的历史,像水一样源远流长。已经安安静静的生活了2000多年。所以苏州这座城市绝对是一座值得你尊敬的城市。苏州这座城市最引人注目的不是高楼大厦和灯火辉煌,苏州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他所经历过的沧海桑田。苏州的历史,最早要追溯到家喻户晓的《吴越春秋》。可能是因为《吴越春秋》时期产生了太多经典的成语和故事。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美女西施沉鱼落雁,《孙子兵法》千古奇谋,吴子胥一夜白头,还有范蠡激流勇退。说到吴越争霸,首先得从伍子胥说起。 伍子胥这个人原来是楚国人,因为哥哥和父亲被楚平王杀害,为报父兄之仇,他远走他乡。为了躲避官兵的追杀,他在韶关期盼河水结冰,结果一夜之间急白了头。他千里奔吴来到了吴国。找到了一位公子,名叫光,想借吴国国力为他报仇。两个人呢,一见如故,光就收留伍子胥作了门下的食客。有一天,这个光就对伍子胥说我想废了吴王,自立为王。伍子胥就答应了下来,并找到他的一位好朋友叫专著,专著这个人呢,是南京人,原来是一个卖肉的,此人力大无穷,很讲义气。因为吴王有一个嗜好,特别爱吃烤鱼,光就把专著送到太湖边上,专学烤鱼学了三个月,等专著烤鱼技术炉火纯青之时光就宴请他的堂兄吴王来吃烤鱼。这个吴王王僚一直对他的堂弟怀有戒备之

苏州古城

苏州古城,古称吴,又叫阖闾大城,姑苏,平江,茂苑,吴门,东吴等,广义指苏州,狭义仅指苏州古城区。 苏州古城,面积14.2平方公里,是古代江南的大城市之一。于公元前514年,吴王阖闾令伍子胥建城至今,2500多年,城址未变为世所罕见。是中国最早的城市之一。先后为春秋吴国,三国东吴(前期),元代农民政权周等政权都城。苏州在春秋时期是吴国的政治中心;西汉武帝时为江南政治、经济中心,司马迁称之为“江东一都会”(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唐代是江南唯一的雄州;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南移,陆游称“苏常(州)熟,天下足”(陆游《奔牛水闸记》),宋人进而美誉为“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而苏州则“风物雄丽为东南冠”;明清时期又成为“衣被天下”的全国经济文化中心之一;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誉称苏州“乃红尘中第一等富贵风流之地”。 苏州古城的位置至今未变,与宋《平江图》(中国现存最早的城市平面图)相对照,总体框架、骨干水系、路桥名胜基本一致,这在世界上是罕见,苏州也是中国最精致的城市,古城基本保持着古代“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三纵三横一环”的河道水系和“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古迹名园”的独特风貌,古城内宋代有河道82公里,桥314座;清末有河道58公里,桥241座;现存河道35.28公里,桥168座,是全国河道最长、桥梁最多的水乡城市,被马可·波罗称为“东方威尼斯”,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称赞为“鬼斧神工”。 1986年,国务院批复苏州总体规划时明确了“全面保护古城风貌,积极建设新区”的方针。拥有2500多年悠久历史的苏州古城,全市已有9座园林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有500多个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60多处控制保护古建筑、800多处古构筑物。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是世界物质和非物质“双遗产”集于一身的城市,为中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历史街区有平江历史街区、拙政园历史街区、怡园历史街区、西中市历史街区等;传统风貌地区有盘门地区、观前地区、十全街地区等;历史地段共有45个。其中平江历史街区为首批“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之一,进入国家申请世界遗产预备名单,获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文化遗产保护荣誉奖. 苏州古城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仅列古城22.63平方公里保护范围内,截至2008年: 1 云岩寺塔五代虎丘 2 瑞光寺塔北宋盘门内 3 苏州文庙及宋代石刻南宋~明人民路 4 拙政园明清东北街 5 留园明清留园路 6 太平天国忠王府 1860-63 东北街 7 玄妙观三清殿南宋观前街 8 网师园清阔家头巷 9 环秀山庄明清景德路 10 罗汉院双塔及正殿遗迹北宋定慧寺巷

苏州盘门三景导游词

我们身后的四瑞堂,名取自传说:北宋时候有一个叫圆照的大和尚在寺里放生池边谈经说法,真是惊天地泣鬼神,道理说透,此时“法鼓自鸣,枯竹爆青,灵龟出水,宝塔放光:,四瑞齐祥。如今我们在法师说法的地方重建了”四瑞堂“以资纪念,在三层高台建筑基石上烘托出纪念馆的庄重,同时用高低上下的廊连接着钟楼、鼓楼,在凝重中不乏生动。一弯清流南行,柔和了建筑的曲直。而从庭院的西南角小桥上远眺,秀挺的瑞光塔如同一管墨笔架在砚台似的四瑞堂上,到也十分应景,符合苏州文化古城的特性了。 对面的丽景楼是占据全园的制高点,重檐歇山。遥想当年“学丘崇建,雄威甲于诸楼”,“雄家6三吴”的气魄和豪奢的吴宫生活,巍峨的丽景楼完全成了“琼楼玉宇”的实在形体了。而台前阶下的月台,呈八卦形,难道是五子胥“象天法地”的占星?抑或是馆娃宫女临流照影、偏偏起舞的地方?背面在喜来登主楼的映衬下渐近渐低,廊桥两翼生凤,有亭翼飞天,三孔拱桥下在湖石上常年跳动着二阶小落差瀑不;在最低处,一平桥飞渡水榭平缓的舒展,显得水面愈加开阔。在建筑空间上构思奇巧工整,使园内外的景致连成一体。而南面则以一座低矮的丛桂小山似院墙般稍作阻隔,更多的却是为了增加景深,牵引我们的视线一直到最尽头的盘门城墙和城楼。几乎不做更多的人工雕琢,以绿地自然伸展,成为街中的城隅、吴宫高楼到盘门城楼的一个缓冲区。 【由北绕行,经丽景楼,出南部庭院门,经过明清商业街,上盘门城楼】盘门是苏州仅存的水陆城门,始建于春秋吴王阖闾元年(公元514年),使2500年前的苏州古城的八座城门之一。为了适应春秋后期激烈的诸侯争霸战,吴王阖闾命令大臣五子胥修筑新城。五子胥“相土尝水,象天法地”,在古城姑苏山东北0里的江南平原上,筑起了一座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池,称“姑苏城”,

苏州导游词自己版(1)

苏州导游词自己整理版(1)

————————————————————————————————作者:————————————————————————————————日期:

苏州古称“吴”简称“苏”又名平江和姑苏,是中国著名的鱼米之乡,位于江苏省东南部,长江三角洲中游,东临山海,西抱太湖,南接嘉兴,北靠长江,是中国首批的24个文化旅游名城,是吴文化得发祥地,苏州自古以来就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著称,也是整个江苏省内13个地级市最富裕的一个城市,超过了省会南京,人口达到了(包括外来新市民)1300多万,早在远古农耕时期就是三吴都会,在今天依然是长江三角洲的经济重镇。从小我们就听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很多人说苏州是梦里水乡。提起苏州,很多人可能想到的是窄窄的街道,幽幽的水巷,青青的石板路和瘦瘦的乌篷船。可能想到的是张继的那首千古绝唱《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还有可能想到的是邓丽君的那首。小城故事里的那一句:看似一幅画,听像一首歌。苏州的确是一副美丽的画卷。但绝对不是浓妆淡抹的油画,而是一副清新的水墨画。苏州呢,他是有自己独特的特性的!苏州也被称作是东方的威尼斯,是中国著名的水城。 苏州的苏繁体字就能很好的体现了苏州的特性。是一个上下结构,上面是一个草字头下边的左边是一个鱼,右边是一个禾,象征着苏州自古以来就水草丰茂,河网密布,是鱼米之乡,同时也是著名的江南水乡。苏州古城内现有河道35km桥梁350多座被誉为东方威尼斯。曾经有人呢,也把苏州的桥与威尼斯的桥做了一个比较,发现苏州的桥数量是威尼斯的20倍,所以说苏州是一座漂在水上的城市。我们都知道,全中国的110警察都是开着汽车执勤的,唯有苏州的110警察是坐在小船上执勤的,叫做110水警。而苏州这个城市的主要交通工具就是船。 苏州的历史,像水一样源远流长。已经安安静静的生活了2000多年。所以苏州这座城市绝对是一座值得你尊敬的城市。苏州这座城市最引人注目的不是高楼大厦和灯火辉煌,苏州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他所经历过的沧海桑田。苏州的历史,最早要追溯到家喻户晓的《吴越春秋》。可能是因为《吴越春秋》时期产生了太多经典的成语和故事。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美女西施沉鱼落雁,《孙子兵法》千古奇谋,吴子胥一夜白头,还有范蠡激流勇退。说到吴越争霸,首先得从伍子胥说起。 伍子胥这个人原来是楚国人,因为哥哥和父亲被楚平王杀害,为报父兄之仇,他远走他乡。为了躲避官兵的追杀,他在韶关期盼河水结冰,结果一夜之间急白了头。他千里奔吴来到了吴国。找到了一位公子,名叫光,想借吴国国力为他报仇。两个人呢,一见如故,光就收留伍子胥作了门下的食客。有一天,这个光就对伍子胥说我想废了吴王,自立为王。伍子胥就答应了下来,并找到他的一位好朋友叫专著,专著这个人呢,是南京人,原来是一个卖肉的,此人力大无穷,很讲义气。因为吴王有一个嗜好,特别爱吃烤鱼,光就把专著送到太湖边上,专学烤鱼学了三个月,等专著烤鱼技术炉火纯青之时光就宴请他的堂兄吴王来吃烤鱼。这个吴王王僚一直对他的堂弟怀有戒备之心,这天来赴宴时身穿三层金丝铠甲,这个金丝铠甲就是把蚕丝夹在衣服中间,因为蚕丝的韧性很强,古人呢,就用这个作为贴身的铠甲可以抵挡锐利的武器,然后带着数百侍卫就来赴宴。这时就看见一个人光着膀子,端着一盘香喷喷的烤鱼出来了,这个厨师就是

[整理]上海到苏州一日游攻略

[整理]上海到苏州一日游攻略

[整理]上海到苏州一日游攻略 上海到苏州自助一日游全攻略 上有苏杭,下有天堂,苏州号称是世界园林之首。小桥流水,亭台楼阁。吴侬软语说的就是苏州啦~下面就让我们带您去苏州走一圈吧~~行程安排6:00—8:10 乘虹桥枢纽4路从东川路闵行交大站到上海虹桥火车站 8:30 乘坐D3018列车上海虹桥开往苏州。 9:17 转乘202号线(平门东站)上车坐3站至(苏州博物站)下车,全程约30分钟,总车程2.4公里。 游玩景点: 拙政园、狮子林、苏州博物馆等约2个小时。 12:20午餐美味斋或朱鸿兴面馆(拙政园) 13:20 乘坐923路(或 202529, 178, 518, 游5北环, 游5南环, 55, 游2), 在下车, 从(苏州博物馆首末站)上车坐2站至(醋坊桥观前街东站站)下车,全程约10分钟,总车程2公里。 13:30 游观前街大约1个小时 14:30 乘坐 301路(或 313路, 33路), 从(察院场站)上车坐9站至(何山桥站)下车,全程约20分钟,总车程5.7公里。 15:30 游寒山寺大约1个小时 15:40 寒山寺步行至何山桥站,乘坐816路, 在虎阜大桥站下车,600米步行至虎丘风景区,全程约30分钟,总车程4.8公里。 16:20 游玩虎丘大约1.5小时 17:30 虎丘风景区220米步行至虎丘北门站乘坐36路, 在留园路站下车,500米步行至山塘街或者乘坐816路,从虎阜大桥站到留园站,全程约15分钟,总车程3.2公里。

鸡爪小店地理位置偏僻,但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这里的鸡爪超好吃,和哑巴生煎一样,登过苏州旅游杂志,是推荐来苏必吃的小吃之一。点上10个鸡爪,套上老板娘附送的手套,顾不得淑女形象了,锃亮的外表伴随着一股茴香的香味,一口咬下去,十分软糯却不又不失劲道,浓郁的脂膏黏黏得粘满双唇。接着第二只、第三只……一晃眼的功夫,眼前的一盆鸡爪已被干光,这下胶原蛋白是补够了,却还是意犹未尽。 但是如果以为这里只有鸡爪,那就错了哦~~赤豆圆子,皮蛋瘦肉粥,水果粥,薏仁粥,土豆鸡肉卷,肉粽子都是人气超火爆~~ 5.蟹壳黄 蟹壳黄因其形圆色黄似蟹壳而得名。其实苏州很多地方蟹壳黄很有名:雅都啦,山塘街啦。。但是最好吃的永远不是最大众的,苏州最王牌的蟹壳黄是在景德路黄鹂坊桥菜场附近,一家小小的饼店,永远是门庭若市。发酵面加油酥制成皮加馅的酥饼,精心烘焙而出,呈褐金黄色,吃口酥、松、香,饼色与形状酷似煮熟的蟹壳。 6.徳仔煲仔饭 地址:十全街与人民路交接处,雨果书店对面 隆重推荐啊推荐~~~~虽说煲仔饭不是苏州的特色,但俗话说美味没有地域限制。高中几乎就是靠此店维生,至今没有吃厌迹象,每周必定光顾N次。。这里的叉烧是秘制的,而且每次做的不多,去的不巧得等很久,但是一点也不影响这里的人气。外鲜内嫩的叉烧,烤得吱吱做声的锅巴,香脆鲜美。招牌:叉烧煲仔,金针牛肉盖浇饭,叉烧炒饭,炒细粉等。ps:这里的辣椒酱和酱油也都是秘制的,吃的时候一定要记得放些。 7.同德兴面馆 地址:嘉馀坊 同德兴的发家具有着很强的传奇色彩。十年前同德兴,只是一家在众多老字号阴影下的默默小店,对朱鸿兴、陆振兴这样的百年老店只能望其项背。那年,日本

苏州名胜古迹

无忧E 书网推荐 到北京看奥运到苏州观名胜

虎丘 位于苏州西北角的虎丘 山景区,已有2500多年悠 久历史,素有“吴中第一名 胜”的美誉,宋诗人苏东坡 留下了“到苏州不游虎丘乃 憾事也!”的千古名言。 虎丘,原名海涌山,据 《史记》载吴王阖闾葬于此, 传说葬后三日有“白虎蹲其 上”故名。虎丘占地仅三百 余亩,山高仅三十多米,却 有“江左丘壑之表”的风范,绝岩耸壑,气象万千,并有三绝九宜十八景之胜,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云岩寺塔、剑池和千人石。高耸入云的云岩寺塔已有1000多年历史,古朴雄奇,早已成为苏州古城的标志性建筑;剑池幽奇神秘,埋有吴王阖闾墓葬的千古之谜,令人留连忘返;千人石气势磅礴,留下了“生公讲座,下有千人列坐”的佳话。虎丘的景观还有:断梁殿、试剑石、枕头石、真娘墓、天下第三泉、孙武亭、望苏台等。

北寺塔 北寺塔位于人民路652。北寺塔是报恩寺的俗称, 是中国楼阁式佛塔,号称“吴中第一古刹”,始建于三国,相传是孙权为 报母恩所建,因而得名抱恩寺塔。 北寺塔为九级八面砖木结构楼阁式,每层挑出平座、腰檐, 塔高76米,重檐覆宇, 朱栏萦绕,金盘耸立,峻拨雄奇为吴中诸塔 之冠,登塔远眺,可俯瞰苏州全景。 塔的四周尚存部分明清时期重建的报恩寺殿堂建筑。位于塔东的不染尘观音殿, 是苏州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建筑。观音殿南建有一长廊,陈列着目前国内最大的巨型 漆雕“盛世滋生图”也称‘姑苏繁华图”,长32 米,高昂2米。塔后有罕见的元代石雕“张士诚纪功碑”。塔北有古铜佛殿,藏 经阁。

古 樟 园古樟园以古樟为中心,左右以围廊相 连。园内有“绣幕”、“天趣”、“临 流”、“竞芳”、“乘虹秋色”等石刻和 砖刻30余处,匾额10余块,抱柱对联十多 幅,书画作品40多幅,多为苏州书画家的 作品。园西北有一山池,池水清澈,周围 均植梅树等花果,清幽开阔,具园林之美,更富山野之趣。 古樟园位于西山后堡村,园中有古樟两株。西樟高30米,胸径1.4米,约一千龄,称“独威”;东樟高15米, 胸径1.1米,约五百龄,称 “争雄”。两樟交枝接叶, 遮天蔽地,有“吴中第一树” 之称。

苏州盘门景区导游词

( 江苏导游词)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BH-036651 苏州盘门景区导游词Tour guide of Panmen scenic spot in Suzhou

苏州盘门景区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 欢迎您来苏州盘门景区游览,我是导游员小萌。今天有幸陪同大家游览盘门景区,共度美好时光,我感到十分荣幸。 苏州历史文化名城遐迩闻名在于她的历史悠久、人文荟萃、风景优美。盘门景区位于苏州长古城西南隅,在唐宋年间曾是南北交通要冲,加上瑞光禅院香火旺盛,形成商贸云集的繁华地区,到了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攻打苏州,清军溃退纵火,使昔日繁华付之一炬,盘门逐步成为冷水盘门,但仍保存众多古迹涵丰富,景观独特。 盘门景区占地24.86公顷,早在1983年苏州市政府就立项改造盘门景区,1986处重建城楼,修复城墙及驳岸各300米; 1988年起部公修复了伍相祠;1990年整修加固了瑞光塔;为了加快盘门景区的建设速度,1997年,市面上政府把这项任务交给了苏州市国际经济发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并列入苏州市跨世纪重点实事工工程之一。盘门景区建设总投资历约3.2亿元人名币(除吴宫大酒店),整个景氏由五个部分组成:南面为闻名中外的古水陆城门,早在春秋时期吴国伍子胥设计和督造,是现今全国仅存的一座水陆城门,著名学者陈从周先生曾称道:北看长城雄伟,南看盘门秀丽。

北面是由中新合资建造的五星级宾馆,耗资近十亿人民币的吴宫喜来登大酒店,目前是苏州档次最高,经营较好的酒店之一。 东、中、西区,97年市委、市府决定由苏州市国际经济发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实施改造,通过近二年的建设,搬迁居民七百户,单位近十家,投资近二亿人民币。目前已建成东部商市区,占地2.1公顷,仿明清古建群1.2万m2。中部也就是我们所处的位置,中央庭园占地113亩,投资近1.2亿元,自98年10月开工,至99年9月竣工,恢复、修缮景点二十几处。西部为高档别墅区,依园傍水。现已投资四仟余万元,用于拆迁和基础设施改造,建成后高档别墅为70套,高档公寓1.2万m。九九年建成开发的中央庭园,位于景区中部,传承“一池三山”的造园思想,园中挖地成湖堆山,水面与内城河连成一脉,水路贯穿景区各个景点,重建的塔园、丽景楼、四瑞堂、涛隐翠野及钟鼓楼、瑞光胜迹牌坊、白牛助役、白龟听禅、放生池、水上蓬莱、绿坪广场、双亭廊桥、碧波夕照、春水宫影、听枫拜月、千年夹石、蟠龙迎贵等二十多处重要景点,山池亭榭、湖光山影、绿地草坪、古树名花,和历史文物盘门水陆城门、瑞光塔、吴门桥等构成一个极富江南特色的盘门景区。请大家看那座高大的牌坊,这是进之景区的标志性建筑。 牌坊作为一种用以纪念先贤,旌表功德之外,已引申用来表示仪注,引导游客进入游览胜迹的象徵。牌坊高8.8米,宽12.8米,8、8、1、2、8皆音是发、发、要、你、发,象征欣欣向荣,不断发展。牌坊采用吴地之传统风貌重檐四柱三间三楼石木结构,坊顶两精饰开口哺龙脊,合角处、戗脊上分别塑饰12只雄师和12条飞龙,象征中华腾飞。正间坊前额为谭以文书《瑞光胜迹》,后为郦方书《赤乌遗踪》,告诉人们:盘门景区瑞光胜迹源自三国时期赤乌年间,额书

盘门景区英文版

Suzhou is known as its historiy, culture ,humanities ceremony,and beautiful sceneries。Pan gate scenic area is located in the ancient city of suzhou long southwest corner, during tang and song dynasty,it is a north-south traffic crossroads,。with the auspicious and active rui guang temple, this area became the business prosperous area.in 1860, taiping rebels attacked suzhou, qing army retreated to this area and made fire, former pan gate gradually become cold water pan gate, but many historical sites and unique landscape remained. The whole pan gate area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the south to the world-famous ancient land and water gates, which was desighed by wu zi xu,as early as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it is now the only remaining a land and water gates,.a famous scholar Mr Chen Congzhou once praised: north to see the Great Wall majestic, south to see beautiful pan gate. North of five-star hotel was built by the joint venture,.this hotel cost nearly billion yuan wu gong sheraton hotel. Now it is highest level hotel in suzhou. Please look at the tall arch, this is a scenic spot of entrance landmark building. Monument.it is also used for commemorating sages.the monument is 8.8 meters high, 12.8 meters wide, 8, 8, 1, 2, 8 .its chineses prounciation is fortune fortunre,symbol of prosperity and development. The rui guang tower is 53.57 meters high ,and Dasha is 9.14 meters,.the tower is an important buddhist art. The tower is designed to store the Buddha and the buddhist relics,such as she li. The Buddhism thought: she li is a symbol of the Buddha and it is holy and pure. 解释什么是舍利?Whorshipping she li is to worship bodhisattva, so the buddhism tower is always built behind the temple .now You can have a count,how many layers the tower have ? Yes, it should be seven layers. Why is the seven layers, not six or eight layer? Because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five elements of Yin and Yang, even is yin, odd for Yang, Yin for ground, Yang for the heaven. Layers of the tower is upwards,it should be an odd number. Usually,one tower has 7 layers. So \"7 class floor\" is a synonym for tower. In 241, monk kang,came to the wu county for preaching buddhism, the king built a temple for the monk.in 247,to return

苏州概况

苏州概况 各位团友,外国有水城威尼斯,那么我们现在来到的是东方水城、人间天堂——苏州。到了苏州,大家就可以看到大把大把的美女了,哈哈。中国有句古话:“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说到这儿,很多人都会好奇,为什么这座城市会被比喻为“人间天堂”呢?这主要是说千年以前中原地区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大批难民南迁,到达江南后看到一片和平富足,安居乐业的景象,恍若来到了天堂,所以就把苏州比喻为“人间天堂”。 这座城市为什么称为“苏州”?苏州最早称之为吴县,或是吴国、吴州,直到隋文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始称苏州,这是因为当时吴地有座“姑苏”山。此后虽有过“长州”、“平江府”等称谓,但用的最长并沿用至今的是苏州。喜欢拆字游戏的人把“苏州”与当地的物产联系起来,苏的繁体字拆成花草、鱼和稻米三部分,由此从字本身就证明了苏州就是鱼米之乡。 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苏州。苏州市域面积是8488平方公里,下辖姑苏区、虎丘高新区、相城区、工业园区、吴中区、吴江区6个区和昆山、张家港、常熟、太仓、五个地级市。苏州全市户籍人口600多万,市区人口约230万。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境内河道纵横,湖泊众多,大小湖泊300多个,河道2万多条,全市水域面积占总面积的42.5%,这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是不多见的,被称为“东方威尼斯”。 苏州坐落于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长江三角洲的中心地带, 经济领跑江苏省。滨江近海,北枕长江,西抱太湖,与中国大陆最具实力的国际大都市上海相隔仅80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苏嘉杭高速公路贯穿南北,沪宁高速公路、京沪铁路、沿江高速公路和312国道连接东西,这些道路和绕城高速公路,以及建设中的沪苏淅高速公路等构成了全市的交通网络。苏州的空中交通也极为便利,东有上海虹桥机场和浦东机场,西有光福机场和无锡硕放机场,南有杭州萧山国际机场。改革开放以来,苏州迅速崛起为一个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交相辉映,极富生机和活力的现代化国际城市。 苏州是一个古老的城市。始建于公元前514年,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虽然历经沧桑,但苏州城仍然在当年的古城遗址上,这样的城市,在中国,乃至在世界上,只有苏州这么一座城市。苏州是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也是4个全国重点环境保护城市之一。苏州是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实际享受副省级城市待遇,是江苏省的经济、对外贸易、工商业和物流中心,也是重要的文化、艺术、教育和交通中心。目前仍坐落在春秋时

苏州盘门三景导游词_盘门景区导游词

苏州盘门三景导游词_盘门景区导游词 盘门三景是苏州古城的名胜区,有来自各地的游客慕名前来参观,作为导游,也要做好盘门三景的解说词,介绍给旅游了解。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苏州盘门三景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苏州盘门三景导游词篇1 “盘门三景”是雄踞苏州西南的“盘门”水陆城门、横跨运河的“吴门桥”、临流照影的“瑞光寺塔” ,由滔滔大运河把三景连结在一起,成为苏州古城的名胜区。 “盘门”始建于春秋吴国阖闾元年(公元514年)。虽经历代多次改筑,但位置基本未变。由于吴国在辰位,越国在已位,因此刻林木作蟠龙镇北,面向越国,以示吴国征服越国之意,故名“蟠门”。后因水萦回交错,改称“盘门”

。历史上盘门一带的繁华仅次于阊,胥二门。盘门是苏州仅存的古城门遗迹,其水陆城门并存在全国已绝无仅有。今城垣是元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所建。相传,意大利的马可波罗曾绕城巡视,并登城楼眺望。 “盘门”水陆城门并峙气势雄伟。陆城门分内外两重,内外两道城垣构成迷长约20米的方形瓮城。古时战守,诱敌至城下,从城上放箭、坠石,宛如“瓮中捉鳖”,全歼入侵之敌人,内城门北面左侧有和条坡度约为20度的城墙跑马道,直抵城墙顶上的一座由巨砖铺铺成的宽阔平台。在此能看到整个陆门、水门、瓮城面区和结构的全貌。为适应古代防御战而设置的锯齿形雉碟、女墙、射孔、闸口、关石、开井(防火用的设置)及眺望台俱在。正在的城楼是1986年重建,飞檐翘角,巍然耸立。城楼前方。架着三尊土炮。重现昔日吴都的风貌。 与陆城门毗连的两道水城门,是沟通西南角城内外的唯一水路通道。内外两道水城门全用花岗岩石构筑,高大的城门洞,可容两船并列而过。每重门都在巨型闸门以控制水流。不难想象,当年盘门双重水陆城门照临大运河,车马出入城关彩幡飘扬,船只进出水门扳舵击桨的繁盛景象。“盘门” 水城门遗迹是研究我国古代政防工事极在价值的实物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