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七年级数学--图形的运动

沪教版七年级数学--图形的运动
沪教版七年级数学--图形的运动

教师姓名学生姓名年级上课日期学科课题名称图形的运动计划时长

教学目标1、掌握旋转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

2、会判别给出图形是否是旋转对称图形或中心对称图形.

3、会画出给定条件的旋转对称图形或中心对称图形.

教学重难点1.旋转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及其应用.

2.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及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设计:

一、平移

1、平移的意义:

平移(translation)是指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方向作相同距离的移动,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图形的平移运动,简称平移[1]。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2、平移的特征:

①平移前后图形的形状大小不变,位置改变。

②新图形与原图形个对应点的连线平行且相等。

③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

3.基础练习:

1、填空:

(1)将线段AB向右平移3cm得到线段CD,如果AB=5 cm,则CD= cm.

(2)将∠ABC向上平移10cm得到∠EFG,如果∠ABC=52°,则∠EFG= °,

BF= cm.

(3)将面积为30cm2的等腰直角三角形ABC向下平移20cm,得到△MNP,则△MNP是三

角形,它的面积是cm2.

2、图中小船经过平移到了新的位置,你发现少了什么?请补上.

3、如图1,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AB=CD ,AD <BC ,要探究∠B 与∠C 的关系,可以采用平移的方法

(如图2、3)。请你分别说明图形的形成过程,同时判断∠B 与∠C 的关系并叙述理由,

你还有其他方法吗?请在图1中画出你的方案。

一、旋转 1.旋转的概念

1.在下图中图形都可以看成是由一个或几个基本平面图形转动而产生的奇妙画面。

这些图形有什么特征?

这些图形都可以看成是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而形成的新图形。 这就是我们今天将要研究的课题“图形的旋转”。

如图,单摆上小球的转动,由位置P 转到位置P ′,像这样的运动就叫做旋转(rotation ),这悬挂点就叫做小球旋转的旋转中心。 旋转的概念: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旋转一定的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图形的旋转。这个定点称为旋转中心,旋转的角度称为旋转角。

“一个图形绕着一个定点旋转一定角度”,意味着图形上每个点同时都按相同的方式旋转相同的角度。 注意:图形旋转时,每个点都按相同的方式旋转相同的角度 ,但每个点所经过的路线不同。

(1)

(2)

(3)(2)

(1)

F

E

E

A

D

C

C

D

A

C

D

A

B

B

B

G

2.练习:

1、下列现象中属于旋转的有( )个

①地下水位逐年下降;②传送带的移动;③方向盘的转动;④水龙头开关的转动;⑤钟摆的运动;⑥荡秋千运动。

A.2

B.3

C.4

D.5

2、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中央的紫荆花图案由5个相同的花瓣组成,它是由其中一瓣经过几次旋转得到的?

2.旋转的决定因素:

如图(1),点A 绕着点O 转过80°到了点A ′的位置,那么点A ′与点A 称为对应点,点O 就是旋转中心,而∠AOA ′的度数等于旋转角度80°。

如图(2),线段AB 绕着点O 转过60°到了线段A ′B ′的位置,那么线段A ′B ′和线段AB 称为对应线段,而点B ′和点 是对应点。

如图(3),△AOB 绕着点O 旋转45°到了△A ′OB ′的位置,那么图中旋转中心是点 ,旋转的角度是 ,对应点是 ,对应线段是 ,∠A 与∠A ′称为对应角,图中对应角还有 。

归纳 从三个图形中我们可以发现:旋转中心在旋转过程中 ,图形的旋转是由 和 决定的。

3、操作探索活动

1、将三角尺ABC 绕点C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到DEC 的位置,度量∠ACD 与∠BCE 的度数,线段AC 与DC ,BC 与EC 的长度。你发现了什么?

2、将△ABC 绕点O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到△A ′ B ′ C ′的位置,度量∠AOA ′ 、∠BOB ′ 、∠COC ′的度数, 线段AO 与AO ′,BO 与BO ′,CO 与CO ′的长度。你发现了什么?

B

D A

C

E

B

C A

B

(1)

(3)

4、实践应用

例1 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D是BC边上一点,△ABD经过旋转后到

达△ACE的位置。

(1)旋转中心是哪个点?

(2)旋转了多少度?

(3)如果M是AB的中点,那么经过上述旋转后,点M转到了什么位置?

例2 点M是线段AB上一点,线段AB绕着点M顺时针方向旋转90°,旋转

后的线段与原线段的位置有何关系?如果逆时针方向旋转90°呢?

例3、如图,△ABD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成△ACE,写出图中的对应顶点、对应角、对应线段以及旋转中心和旋转角度,并试着写出图中相等的线段,相等的角(指两个三角形中的边和角).

5、课堂小结

(1)图形的旋转是将一个图形绕着一点顺(逆)时针转过某个角度;

(2)旋转中心在旋转过程中保持不动;

(3)图形的旋转是由旋转中心和旋转的角度决定的。

D

B

C A

E F

B'

C'

A'

A B

C

O

A

B

F

D

C E B

A

F

D

E

C 三、巩固练习

一、 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而旋转则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B 、

平移和旋转的共同点是改变图形的位置

C 、图形可以向某方向平移一定距离,也可以向某方向旋转一定距离

D 、在平移和旋转图形中,对应角相等,对应线段相等且平行

2、如图1,△DEF 是由△ABC 经过平移后得到的,则平移的距离是( ) A 、线段BE 的长度 B 、线段EC 的长度 C 、线段BC 的长度 D 、线段EF 的长度

3、如图2,△ABC 与△A 'B 'C '关于点O 成中心对称,则下列结论不成立的是( ) A 、点A 与点A '是对称点 B 、 BO=B 'O

C 、AB ∥A 'B '

D 、∠ACB= ∠C 'A 'B '

图1 图2

4、将一图形绕着点O 顺时针方向旋转700后,再绕着点O 逆时针方向旋转1200,这时如果要使图形回到原来的位置,需要将图形绕着点O 什么方向旋转多少度? ( ) A 、顺时针方向 500 B 、逆时针方向 500 C 、顺时针方向 1900 D 、逆时针方向 1900

5、如图3,图形旋转一定角度后能与自身重合,则旋转的角度可能是( ) A 、300 B 、600 C 、900 D 、1200

6、如图4,面积为12cm 2的△ABC 沿BC 方向平移至△DEF 的位置,平移的距离是边BC 长的两倍,则图中的四边形ACED 的面积为( )

A 、24cm 2

B 、36cm 2

C 、48cm 2

D 、无法确定

7、如图5,在正方形ABCD 中,E 为DC 边上的点,连结BE ,将△BCE 绕点C 顺时针方向旋转900得到△DCF ,连结EF ,若∠BEC=600,则∠EFD 的度数为( ) A 、100 B 、150 C 、200 D 、

250

图3 图4 图5

二、 填空题

A

B C

B'

A'

B'C'

A

B

C

D'

C'

B'

A'

A

B

C

D

E

A

B

C

D

G F

B

A

C

E

D

A

B

B

B

A

C

C

C A

图2

C

图2

图1

图1

C

B

A

B A

1、等边三角形至少旋转__________度才能与自身重合。

2、如图6,△ABC 以点A 为旋转中心,按逆时针方向旋转600,得△AB 'C ',则△ABB '是__________三角形。

3、如图7,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BC >AD ,∠B 与∠C 互余,将AB ,CD 分别平移到EF 和EG 的位置,则△EFG 为________三角形,若AD=2cm ,BC=8cm ,则FG=____________。

4、如图8,把三角形△ABC 绕着点C 顺时针旋转350,得到△A 'B 'C ,A 'B '交AC 于点D ,若∠A 'DC=900,则∠A 的度数是__________。

图6

图7

图8

5、如图9,AD 是△ABC 的高线,且AD=2,若将△ABC 及其高线平移到△A 'B 'C '的位置,则A 'D '和B 'D '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__,A 'D '=_________。

6、如图10,△ABC 绕点B 逆时针方向旋转到△EBD 的位置,若∠A=150, ∠C=100,E ,B ,C 在同一直线上,则∠ABC=________,旋转角度是__________。

图9 图10

三、 解答题

1、根据要求,在给出的方格图中画出图形:(本小题12分) ⑴画出四边形ABCD 关于点D 成中心对称的图形A 'B 'C 'D ',

⑵将图形A 'B 'C 'D '向右平移3格,再向下平移2格后的图形A "B "C "D "。

2、如图,图⑴⑵⑶⑷⑸中的图2由图1经过轴对称,

平移,旋转这三种运动变换

而得到,请分别指出它们是如何运动变换的。(10分)

7

4

D

A

F

C

B

E B

C

A

D

E

3、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ADF 旋转一定角度后得到△ABE ,如图所示,如果AF=4,AB=7,求(1)指出旋转中心和旋转角度(2)求DE 的长度(3)BE 与DF 的位置关

系如何?(12分)

4、在△ABC 中,∠B=100,∠ACB=200

,AB=4cm ,△ABC 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后与△ADE 重合,且点C 恰好成为AD 中点,如右图,⑴指出旋转中心,并求出旋转的度数。

⑵求出∠BAE 的度数和AE 的长。(本小题12分)

二、旋转对称与中心对称:

1. 旋转对称图形:把一个图形绕着一个定点旋转一个角度后,与初始图形重合,这种图形叫做旋转对称图形,这个定点叫做旋转对称中心,旋转的角度叫做旋转角.(旋转角 00< <3600

).

2.中心对称图形:如果把一个图形绕着一个定点旋转1800后,与初始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叫做对称中心.

例1:说出下列各组图形中的旋转中心和旋转角(阴影部分为旋转后的图形)

D

C

F

C

B

C

B

A

B

C

O

例2: 已知△ABC 和点O ,画出△DEF ,使△DEF 和△ABC 关于点O 成中心对称。

三、翻折与轴对称:

1.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翻折过来,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相互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

例1.在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是( )

(A )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 ②④

四、图形的运动综合训练

1、下面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 对称图形的是( ) A .等腰梯形 B . 正三角形 C .矩形 D .平行四边形

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① 中心对称图形肯定是旋转对称图形

② 关于某一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③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它的每一条直径都是它的对称轴

④ 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它只有一个对称中心,就是两个对角线的交点 ⑤ 等边三角形既是中心对称,又是轴对称图形

A .124

B . 34

C .135

D .14

3、如图,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ADE 绕着点A 旋转90°后到达△ABF 的位置,连接EF ,则△AEF 的形状是( )

A. 等腰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① ② ③ ④

C. 等腰直角三角形

D. 等边三角形

4、如图,△ABC经过旋转得到△A‘B’C’,且∠AOB=25°,∠AOB′=20°,则线段OB的对应线段是______;∠OAB的对应角______;旋转中心是______;旋转的角度是______°.

5.已知△ABC与△FDC关于CE对称,若∠CFD=35°,∠B=90°,CD=10,求∠ACB的度数和BC的长.

6.如图,在△ABC中,AB=10,AC=7,如果将△BCD沿BD翻折与△BDE重合,点E落在AB上,则△AED周长是______.

7.如图所示,把△ABC沿直线DE翻折,翻折后的图形面积与原三角形面积之比为2:3,S阴=5,则原三角形面积是______.

8.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AB=2cm,BC=3cm,E. F分别是AD、BC的中点,如果将长方形ABFE绕点F顺时针旋转90°,则旋转后的长方形与长方形CDEF重叠部分的面积是()cm2.

9.(2010?嘉定区三模)如图,在矩形ABCD中,AB=1,AD=2,点E在边DC上,连接AE,将△AED沿折痕AE翻折,使点D落在边BC上的D1处,那么∠EAD=______度.

10.如图,已知:△ABC中,AB-AC=2cm,

(1)作BC边的对称轴L

(2)若线段BC的对称轴交AB于点D,联结DC,若△ADC的周长为14,求AB,AC的长.

沪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题

沪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 A . B . C . D . 2.计算(2x )3 ÷x 的结果正确的是( ) A .8x 2 B .6x 2 C .8x 3 D .6x 3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题型注释) 2 0,则代数式-3a 2+9a+4 的值为______ . 4.已知(m ,n )是函数 与 的一个交点,则代数式 的值为 __________ 5.已知点()3,1P -关于y 轴的对称点Q 的坐标是(),1a b b +-,则b a 的值为_______. 6.如图,把△ABC 纸片沿DE 折叠,点A 落在四边形BCDE 的外部,用∠1和∠2 表示出∠A ,则关系式是______. 7.计算: 22x xy x y y x x ÷-+=____________________. 8.分解因式: 2+a =______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三、解答题(题型注释) (1)把△ABC 平移至1A 的位置,使点A 与1A 对应,得到△111A B C ; (2)线段1AA 与1BB 的关系是: ; (3)求△ABC 的面积.

10.(1)计算:; (2)先化简,再求值:,其中a =﹣. 11.如图,抛物线y= 12 x 2 +bx -2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C 点,且A (一1,0).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及顶点D 的坐标; (2)判断△ABC 的形状,证明你的结论; (3)点M 是x 轴上的一个动点,当△DCM 的周长最小时,求点M 的坐标. 12.如图,已知ABC 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2,2A -、()5,0B -、()10C -,,P (a , b )是△ABC 的边AC 上一点: (1)将ABC ?绕原点O 逆时针旋转90°得到111A B C ?,请在网格中画出111A B C ?,旋转过程中点A 所走的路径长为 . (2)将△ABC 沿一定的方向平移后,点P 的对应点为P 2(a +6,b +2),请在网格画出上述平移后的△A 2B 2C 2,并写出点A 2、的坐标:A 2( ). (3)若以点O 为位似中心,作△A 3B 3C 3与△ABC 成2:1的位似,则与点P 对应的点P 3位似坐标为 (直接写出结果).

学年第一学期初一数学期末专题复习图形的运动

2016学年第一学期初一数学期末专题复习 班级 姓名 学号 复习专题:《图形的运动》 一、图形的旋转 1. 图形的旋转定义: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按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运动叫做图形的旋转(rotation ),这个定点叫做旋转中心 . 2. 图形旋转的特点: 1)图形绕任意一点旋转360°都与初始图形重合. 2)图形旋转前后的几个对应相等:“对应边、对应角、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 3)图形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大小;改变的是位置. 3. 两种对称图形: 1)旋转对称图形:绕一个定点旋转一个角度后,与初始图形能够重合的图形.定点:旋转对称中心,转动的角度叫做旋转角(0°<α<360°) 2)中心对称图形:绕一个定点旋转180°后与初始图形能够重合的图形.定点:对称中心. 3)两者关系:中心对称图形是旋转对称图形的特例. 4. 两个图形的中心对称关系:把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旋转180°后,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这两个图形就关于这点对称.也叫作中心对称.这个定点:对称中心,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叫做关于中心的对称点(对称点的连线,被对称中心平分). 一、 填空题: 1. 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按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运动叫做图形的旋转,这个定点叫做. 2. 将一个图形绕任意一点旋转 ,都可以与初始图形重合. 3. 旋转对称图形(一定是,不一定是)中心对称图形. 4. 旋转对称图形的旋转角α的取值范围是. 5. 两个成中心对称的图形,它们的对应相等、对应相等. 6. 国旗上的五角星是旋转对称图形,它的最小旋转角是°. 7. 如图7:将△ABC 绕点C 顺时针旋转40°后得到△DEC ,那么图中∠=40°. 8. 如图8是日本三菱公司的标志,它可以看作是由一个菱形经过次旋转,所以它是 对称图形. (7)E D C B A D C B A

沪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几何图形

相关资料 学习目标: 4.1 几何图形 1、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大量图片或实物,经历把实物抽象成几何图形的过程; 2、能由实物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形状; 3、能识别一些简单几何体,正确区分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 4、加强学生数学思想的教育。 学习重点:几何图形,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概念。 学习难点:找出一个立体图形中包含那些平面图形以及平面图形在立体图形的位 置。 学习过程: 一、 自主学习: 1、大家观察下面的图形 第一幅图是一个长方体的盒子,它有两个面的正方形,其余各面都是长方形。观察盒子的外形,从整体上看是___;看不同的侧面是___ 和___ ;只看棱顶点等局部,得到的是___、___. 2、有些几何体(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球等)的各部 分都不在___,它们是___. 3、有些几何体(如线段、角、长方形、圆等)的各部分都在__, 它们是___. 二、合作探究: 1、下面图形实物的形状对应那些立体图形?把相应的实物与图形用线连起来 .

2、下面各图形包含那些简单的平面图形?请再举出一些平面图形的例子. 3、下面各立方图形的表面包含哪些平面图形?试指出这些平面图形在立体图形中的位置. 三、归纳总结: 1、我们见过的长方体、圆柱、圆锥、球、圆、线段、点,以及小学学习过的三角形、四边形等,都是从形形色色的物体外形中得出的。我们把这些图形称为几何图形。 2、立体图形的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而平面图形的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立体图形中某些部分是平面图形。

3、直线、角、三角形、圆等它们上面的各点都在同一个平面内,这样的图形叫做平面图形。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圆锥等它们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立体图形。 4、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圆锥等它们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这样的图形叫做立体图形。 5、几何图形是由点、线、面、体组成的。 四、随堂练习: 1.课本 P132 练习 2.习题 4.1 第1、2、3 题。 五、小结与反思: 1、现实物体看外形几何图形(平面图形、立体图形) 2、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 立体图形的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而平面图形的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立体图形中某些部分是平面图形。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期末冲刺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期末测试 (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一、选 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 4分,满分40分) 1.下列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 A .x -3y =4 B .xy =4 C.4 x -1=0 D .3y -1 2=1 2.下列各数中,最小的数是( ) A .-3 B .|-2| C .(-3)2 D .2×103 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x 5-x 4=x B .23=6 C .-(2x +3)=2x -3 D .-x 3+3x 3=2x 3 4.解方程1-2x -43=-x -7 6去分母,得( ) A .1-2(2x -4)=-(x -7) B .6-2(2x -4)=-x -7 C .6-2(2x -4)=-(x -7) D .6-(2x -4)=-(x -7) 5.为了了解2019年某县九年级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的数学成绩,从中随机抽取了1 00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 019年某县九年级学生是总体 B .样本容量是1 000 C .1 000名九年级学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

D .每一名九年级学生是个体 6.某项工作甲单独做4天完成,乙单独做6天完成,若甲先做1天,然后甲、乙合作完成此项工作,若甲一共做了x 天,则所列方程为( ) A.x +14+x 6=1 B.x 4+x +16=1 C.x 4+x -1 6=1 D.x 4+14+x +16=1 7.如图,将正方形纸片ABCD 折叠,使边AB ,CB 均落在对角线BD 上,得折痕BE ,BF ,则∠EBF 的大小为( ) A .60° B .45° C .30° D .15° 8.设方程组?????ax -by =1, (a -3)x -3by =4的解是?????x =1,y =-1, 那么a ,b 的值 分别为( ) A .-2,3 B .3,-2 C .2,-3 D .-3,2

沪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教学计划 (20## 学年度第一学期) 制定日期:20##-

教学进度表 (20## 学年度第一学期)

一、教材内容: 本册内容是精选学生终生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于这些,本学期学生学习的基础内容时整式、分式、图形的运动等。根据课程标准,在学生对数的通性、通法充分理解和掌握了解方程(组)的基础上再学习整式,使学生逐渐体会代数的思想。通过数到式的学习提高学生抽象表述和抽象思维的能力。在分式这章中,主要学习分式的概念、基本性质与运算,而在数学思想上主要学习类比的思想,通过类比分数的有关运算法则,得出分式的运算法则。图形的运动这一章的学习,定位在操作感知、试验几何的阶段,通过贴近学生生活实例、操作试验,理解图形和图形运动的有关概念,为进一步学习平行、全等等几何概念作好数学知识的准备。 二、教材目标: 1、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理解代数式的意义。 2、通过列代数式,初步掌握文字语言与符号语言之间的转换,领悟字母“代”数 的数学思想,提高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 3、掌握整式的加、减、乘、除及乘方的运算法则,掌握平方差公式、两数和 (差)的平方公式及其简单的运用。 4、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掌握提取公因式法、分组分解法、公式法和二次项系 数为1时的十字相乘法等因式分解的基本方法。 5、理解分式的有关概念及其基本性质,通过与分数运算法则的类比,掌握分式 的加、减、乘、除的运算法则。 6、展现整数指数幂的扩展过程,理解正整数指数幂、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 的概念,掌握有关整数指数幂的乘(除)、乘方等运算法则。 7、通过对具体事例的描述,理解图形平移的意义。 8、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图形的旋转及其基本特征,知道旋转对称图形,知道 中心对称图形是旋转对称图形的特征,理解中心对称的意义。 9、通过操作活动,认识平面图形的翻折过程,理解轴对称的意义。 10、在认识图形基本运动的过程中,感知几何变换思想,知道在经过平移、旋 转、翻折等运动过程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保持不变。 三、总体设想: 1、为全体学生学习数学构建共同基础; 2、提供现实、有趣、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数学背景材料; 3、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4、满足不同学生学习数学的需求; 5、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 9.1 字母表示数

沪教版(上海)初中数学七年级第一学期 本章小结 图形的运动 复习 教案

1 / 3 《图形的运动》复习(一) 教学目标: 通过画图加深理解图形三种运动的要素及其相关概念,厘清平移、旋转、画已知图形关于某点成 中心对称的图形、画已知图形关于一直线成轴对称的图形等几种常见画图问题的要点,增强画图的能力。在认识图形基本图形运动的过程中,更进一步领悟在平移、旋转、翻折运动中图形形状和大小的不变性。结合弱化运动要素的图形运动问题,更深入地感悟图形变换的思想,渗透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初步形成动态地研究几何图形的意识。 教学重点: 加深理解图形三种运动的要素及其相关概念,厘清平移、旋转、画已知图形关于某点成 中心对称的图形、画已知图形关于一直线成轴对称的图形等几种常见画图问题的要点,增强画图的能力。 教学难点:弱化运动要素的图形运动问题中,分类讨论思想方法的渗透与运用。 教学过程: 一、画图题: 1.在图(1)中画出ABC 向下平移5个方格,向左平移4个方格后的△111C B A . C B A 图(1) 图(2)

2 / 3 2. 在图(2)中,△ABC 的∠A 是直角,画出△ABC 绕点A 逆时针旋转90o后得到的△111C B A 1补充:(1)若∠B =30°,∠A=80°,11C A =2.3cm,则AC=_____cm,∠=_____°. (2)若将ABC 经过一次平移后得△111C B A ,请画出平移的方向,量出平移的距离。 2补充:(1)若∠11C AB =60°,AB=2cm,1AC =3.5cm,则∠C=_____°,C B 1=_____cm. (2)若延长交BC 于P ,则BC 与之间是什么位置关系? 3. 在图(3)中,画出△ABC 关于点O 成中心对称的△A ’B ’C ’. 4.在图(4)中,已知四边形ABCD ,如果点D 、C 关于直线MN 对称, (1) 画出直线MN ; (2)画出四边形ABCD 关于直线MN 的对称图形. 设计意图:本组练习主要通过组织学生画图和补充思考题,加深理解图形三种运动的要素及其相关概念,厘清平移、旋转、画已知图形关于某点成中心对称的图形、画已知图形关于一直线成轴对称的图形等几种常见画图问题的要点,增强画图的能力,更进一步领悟在平移、旋转、翻折运动中图形形状和大小的不变性,为后续综合分析打好基础。 二、综合练习: 1. 如图,一块含有60°角(∠BCA =60°)的直角三角板ABC ,在水平的桌面上 1C 11B C 1 1B C 图(4) 图(3)

沪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十三章 相交线 平行线 练习

第十三章 相交线 平行线 一、单选题 1.下面四个图形中,1∠ 与2∠ 是对顶角的是( ) A . B . C . D . 2.如图,点O 为直线AB 上一点,∠COB =27°29′,则∠1=( ) A .152°31′ B .153°31′ C .162°31′ D .163°31′ 3.如图,因为直线AB l ⊥于点B ,BC l ⊥于点B ,所以直线AB 和BC 重合,则其中蕴含的数学原理是( ) A .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B .垂线段最短 C .过一点只能作一条垂线 D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4.如图,∠B 的同位角可以是( ) A .∠1 B .∠2 C .∠3 D .∠4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线段必平行

B .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射线必平行 C .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一条线段与一条直线必平行 D .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必平行 6.如图,点E 是四边形ABCD 的边BC 延长线上的一点,则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D ∥BE 的是( ) A .12∠=∠ B .34∠=∠ C . D 5∠∠= D .B BAD 180∠∠+=o 7.如图,下列条件:①∠1=∠2;②∠3=∠4;③∠B =∠5;④∠1+∠ACE =180°;⑤∠B =∠D ;⑥∠5=∠D .其中,能判定 AD ∥BE 的条件有( ) A .5 个 B .4 个 C .3 个 D .2 个 8.如图,已知AB ∥CD ,∠2=100°,则下列正确的是( ) A .∠1=100° B .∠3=80° C .∠4=80° D .∠4=100° 9.将一直角三角尺与两边平行的纸条按如图所示放置,下列结论: ①∠1=∠2;②∠3=∠4;③∠2+∠4=90°;④∠4+∠5=180° .正确的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4

沪教版数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

2016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 数学试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30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或答题纸上一律不计分。 3.除一、二大题外,其它各题如无特别说明,都必须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写出推理或计算的主要步骤。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有16题,每题2分,满分32分) 1.当 时,2x 2-45可取到最小值. 2.已知:a ≠b 且a (3)(3),则 . 3.一条山路的上坡路长m 米,下坡路长n 米,某人上坡时速度为a 米/分,下坡时速度为b 米/分,则他走完全部山路的平均速度为 . 4.化简:2-n 1-n n 1-n 2n 21n 2x 6-x x x 4x 4-x +++= . 5.计算:x 2x ·4-x 412++)(= . 6.若分式 方程

的取值范围是的解是正数,那么a 2-x x a 1-x x -2x 1x 2+=++ . 7.解分式方程x -2x 33-4-x m 2=时,若产生增根,那么 . 8.利用分式的基本填空:) ()( y 16x y 8-x y 2-x y 8-x y 2x y 16-x 2 22222+==+. 9.已知a 22=4,c 22=10,2,则的值为 . 10.若3-21 -)(,则) 10)(9(1...)3)(2(1)2-x )(1-x (1)1-x (x 1--++--++x x x x = . 11.如图,在△中,点D 在边上,△绕点A 旋转后与△重合,如果∠100°,那么旋转角的大小是 . 12.钟表上的分针绕其轴心旋转,分针经过15分钟后,转过的角度是 . 13.计算:=++++)12)...(12)(12)(12(32842 . 14.计算 )()()224488b a b a b a +÷+÷-( . 15.已知942+-ax x 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 . 16.21世纪,纳米技术已被广泛应用,纳米是长度计算单位,1纳米=10-9 米,光碟的两面有用激光刻成的小凹坑,已知小凹坑的宽度只有0.4微米(1微米=10-6米)那么它的宽度为 纳米.(结果用科学计数法表示)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有4题,每题2分,满分8分) 【下列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七年级第一学期数学图形的运动专题复习

七年级第一学期数学图形的运动专题复习 1、如图,直线l 1与直线l 2相交于点O . (1)画出三角形ABC 关于直线l 1的轴对称图形,并写出结论; (2)画出三角形ABC 关于点O 的中心对称图形,并写出结论. 2、如下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先把梯形ABCD 向左平移6个单位长度得到梯形A 1B 1C 1D 1. (1)请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梯形A 1B 1C 1D 1 ;(4分) (2)以点C 1为旋转中心,把(1)中画出的梯形绕点C 1顺时针方向旋转90 得到梯形A 2B 2C 2D 2 ,请你画出梯形A 2B 2C 2D 2.(4分) 3、 成余下的工作: (1)画出四边形OACB OA 1C 1B 1; (2)将四边形OACB 绕点O 旋转后的图形OA 2C 2B 2。 A B C l 1 l 2 O

4、如图3,44?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一个单位长. (1)请在方格纸上画出三角形ABC 绕点C 逆时针旋转 ?90之后的三角形C B A 11,并涂上阴影; (2)请在方格纸上画出三角形ABC 向上平移一个单位长之后的三角形222C B A ,并涂上阴影; (3)在直线MN 的右侧,画出与左侧三个阴影三角形成轴对称的图形,并涂上阴影. 5、如图,在10×10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 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个单位,将ABC ?向下 平移4个单位,得到C B A '''?,再将C B A '''? 绕点C '顺时针旋转 90,得到C B A ''''''?,请你 画出C B A '''?和C B A ''''''?.(不要求写画法) 6、如图,ABC ?经过一次平移到△DFE 的位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点C 的对应点是点____, ____D ∠=,BC =_______; (2)联结CE ,那么平移的方向就是________的方向,平移的距离就是线段_______的长度,可量出约为__________cm ; (3)联结AD 、BF 、BE ,与线段CE 相等的线段有_____________. 7、如图,长方形ABCD 绕点C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45o后得到图形A B CD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点A 的对应点是点_______,线段AB 的对应线段是________,D ∠的对应角是_______; (2)旋转中心是_______,BCB '∠的大小是________,四边形 A B CD '''的形状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四边形A B CD '''中与线段AD 相等的线段有________. C B A A B C D ' A ' B ' D A B C D E F

沪教版七年级数学上4.1多彩的几何图形同步练习含答案

4.1《多彩的几何图形》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1.下图中所示几何体从左面看到的是() 选A. 从左面能看到几何体的两个面,故选A. 2.下列四个图中,是三棱锥的表面展开图的是() 选B. 本题主要考查空间想象能力,平时多动手操作,训练是培养空间想象能力的关键,此题动手操作即可解决. 3.如图是某几何体的从三个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则这个几何体是() (A)圆柱 (B)正方体 (C)球 (D)圆锥 选A. 圆柱从正面、左面看到的都是长方形,从上面看到的是圆.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4.观察下列图形并填空. 上面图形中,圆柱是_____,棱柱是_____,圆锥是_____,棱锥是_____,圆台是_____,棱台是_____,球体是_____.

④③⑥①⑦②⑨⑩⑤⑧ 上面图形中,圆柱是④,棱柱是③⑥,圆锥是 ①⑦,棱锥是②,圆台是⑨,棱台是⑩,球体是⑤⑧. 5.如图所示,这些物体所对应的立体图形分别是:______. 正方体,圆柱,圆锥,球,棱柱 6.一个长、宽、高分别为15 cm、10 cm、5 cm的长方体包装盒的表面积为______cm2. 550 2(15×10+15×5+10×5)=550(cm2). 三、解答题(共26分) 7.(8分)桌上放着一个圆柱和一个长方体,如图(1),请说出下列三幅图(如图(2))分别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 分别是从左面、上面和正面看到的. 8(9分)下图是用5个棱长为1厘米的小立方块搭成的几何体,请画出从正面、左面、上面看得到的图形. 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如下:

9.(9分)马小虎准备制作一个封闭的正方体盒子,他先用5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制成如图所示的拼接图(实线部分),经折叠后发现还少一个面,请你在图中的拼接图形上再接一个正方形,使新拼接成的图形经过折叠后能成为一个封闭的正方体盒子.(注:(1)只需添加一个符合要求的正方形;(2)添加的正方形用阴影表示) 有下列几种添法,可供参考.

人教版七年级平面直角坐标系图形的运动与点的坐标规律专题.docx

七年级数学 平面直角坐标系图形的运动与点的坐标规律专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如图,所有正方形的中心均在坐标原点,且各边与x轴或y轴平行.从内到外,它们的边长依次为2,4,6,8,…,顶点依次用A1,A2,A3,A4,…表示,则顶点A55的坐标是() A、(13,13) B、(﹣13,﹣13) C、(14,14) D、(﹣14,﹣14) 第1题第6题第9题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平面内任一点(a,b),若规定以下三种变换:1、f(a,b)=(﹣a,b).如:f(1,3)=(﹣1,3); 2、g(a,b)=(b,a).如:g(1,3)=(3,1); 3、h(a,b)=(﹣a,﹣b).如:h(1,3)=(﹣1,﹣3). 按照以上变换有:f(g(2,﹣3))=f(﹣3,2)=(3,2),那么f(h(5,﹣3))等于() A、(﹣5,﹣3) B、(5,3) C、(5,﹣3) D、(﹣5,3) 3、在坐标平面内,有一点P(a,b),若ab=0,则P点的位置在() A、原点 B、x轴上 C、y轴 D、坐标轴上 4、点P到x轴的距离为3,到y轴的距离为2,则点P的坐标一定为()A、(3,2)B、(2,3)C、(﹣3,﹣2)D、以上都不对 5、若点P(m,4﹣m)是第二象限的点,则m满足() A、m<0 B、m>4 C、0<m<4 D、m<0或m>4 6、一个质点在第一象限及x轴、y轴上运动,在第一秒钟,它从原点运动到(0,1),然后接着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运动,且每秒移动一个单位,那么第2008秒时质点所在位置的坐标是() A、(16,16) B、(44,44) C、(44,16) D、(16,44) 7、已知点P(3,a﹣1)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则a的值为()

沪教版(上海)数学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数学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七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总 分 得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每题2分,共12分) 1. 下列实数中,有理数是( ) (A )0.2525525552……(相邻的两个“2”之间每次增加一个“5”); (B )π3-; (C )8; (D ) 7 22 . 2. 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6,则第三边的长不可能是( ) (A )3; (B ) 4; (C )5; (D )6. 3. 如图1,能推断AD//BC 的是( ) (A )43∠=∠; (B ); (C )345∠=∠+∠ ; (D )213∠+∠=∠. 4.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正方形向上平移3个单位后,得到的正方形各顶点与原正方形各顶点坐标相比 ( ) (A )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加3 (B ) 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加3 (C )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乘以3 (D )纵坐标不变,横坐标乘以3 5. 若点()b a P ,到y 轴的距离为2,则( ) (A )2=a ; (B )2±=a ; (C )2=b ; (D ) 2±=b . 6.如图2,已知两个三角形全等,那么∠1的度数是( ) (A )72°; (B )60°; (C )58°; (D )50°. 24∠=∠E D C B A 5 4321 图1 (图2)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2分,共24分) 7. 8 27 - 的立方根等于. 8. 比较大小:3-2-. 9. . 10.计算:51515÷?= . 11. 位于浦东的“中国馆”总建筑面积约为1601000平方米,这个数字保留两个有效数字可写 为平方米. 12. 经过点P ()1,3-且垂直于y 轴的直线可表示为直线_________. 13.若三角形三个内角的比为2︰3︰4,则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按角分类). 14. 如图3,已知△ABC ,ACB ∠的平分线CD 交AB 于点D ,//DE BC ,且8AC =, 如果点E 是边AC 的中点,那么DE 的长为. 15. 如图4,在△ABC 中,?=∠70A ,如果ABC ∠与ACB ∠的平分线交于点D ,那么 BDC ∠=度. 16. 如图5,如果AB ∥CD ,∠1 = 30o,∠2 = 130o,那么∠BEC =度. 17.如图6,将Rt △ABC 绕点O 顺时针旋转90o,得到Rt △A ′OB ′,已知点A 的坐标为(4, 2),则点A ′的坐标为____________. 18.已知三角形ABC 是一个等腰三角形,其中两个内角度数之比为1:4,则这个等腰三角形 顶角的度数为.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E C B A D C B A D 图3 图4 2 1 D C B A E 图5 图6

沪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考试(期末测试)

沪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考试(期末测试)

————————————————————————————————作者:————————————————————————————————日期:

七年级第二学期 期末考试试卷 一、填空题 1.25 的平方根是________________. 2.计算:38-=________________. 3.计算:2)3( =_______________. 4.比较大小: 3________10(填“>”,“=”,“<” ). 5.计算:28?=______________. 6.计算:5253 -=______________. 7.三峡三期围堰于今年6月6日成功爆破.围堰的混凝土总量约186000立方米.保留两个有效数字,近似数186000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 8.点(2, 3)P -在第___________象限. 9.在△ABC 中,30B ∠=?,50C ∠=?,那么根据三角形按角分类,可知△ABC 是_________三角形(按角分类). 10.如图,已知:AB // CD ,∠A =58°,那么∠BCD =________度. 1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65°,那么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等于___________度. 12.如图,在△ABC 中,∠BAC =80°,∠C = 45°,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那么∠ADB =__________度. 13.在直角坐标平面内,将点(3,2)A -向下平移4个单位后,所 得的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 13.在△ABC 中,AB = AC ,要使△ABC 是等边三角形需添加一个条件,这个条 件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只需写出一种情况). A B C D (第12题图) A C D B E (第10题图)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沪教版七年级数学单元测试题第十一章图形的运动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 沪教版七年级数学单元测试题 第十一章图形的运动 做题时间100分钟 满分120分 姓名 一.单选题(共10小题,每题3分,计30分) 1. 下图是我国几家银行的标志,其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2. 在下列现象中,是平移现象的是( ) ①方向盘的转动,②电梯的上下移动,③保持一定姿势滑行,④钟摆的运动.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3. 如图,在5×5方格纸中,将图①中的三角形甲平移到图②中所示的位 置,与三角形乙拼成一个矩形,那么,下面的平移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先向下平移3格,再向右平移1格 B .先向下平移2格,再向右平移1格 C .先向下平移2格,再向右平移2格 D .先向下平移3格,再向右平移2格 4. 如图,一块砖的外侧面积为x ,那么图中残留部分墙面的面积为( )

A.4 B.12 C.8 D.16 5. 如图是一个旋转对称图形,要使它旋转后与自身重合,至少应将它绕中心逆时针方向旋转的度数为() A.30° B.60° C.120° D.180° 6. 下列图形一定是旋转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线段 B.角 C.等边三角形 D.平行四边形 7. 4张扑克牌阵图(1)所示放在桌面上,小敏把其中一张旋转180°后得到如图(2)所示,那么她所旋转的牌从左到右数起是() A.第一张 B.第二张 C.第三张 D.第四张 8. 如图所示,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B=90°,将△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60°后得到的△AB′C′,则∠BAC′等于() A.60° B.105° C.120° D.135° 9. 如图,该图形绕点O按下列角度旋转后,不能与其自身重合的是()

沪教版七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 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 精品教育资料——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 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 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

第九章整式 第一节整式的概念 9.1.2.3、字母表示数 代数式:用括号和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而成的式子叫代数式。单独的数或字母也是代数式。 代数式的书写:1、代数式中出现乘号通常写作“*”或省略不写,但数与数相乘不遵循此原则。 2、数字与字母相乘,数字写在字母前面,而有理数要写在无理数的前面。 3、带分数应写成假分数的形式,除法运算写成分数形式。 4、相同字母相乘通常不把每个因式写出来,而写成幂的形式。 5、代数式不能含有“=、≠、<、>、≥、≤”符号。代数式的值:用数值代替代数式中的字母,按照代数式的运算关系计算出的结果,叫代数式的值。 注意:1、代数式中省略了乘号,带入数值后应添加×。 2、若带入的值是负数时,应添上括号。 3、注意解题格式规范,应写“当…..时,原式=……..”. 4、在实际问题中代数式所取的值应使实际问题有意义。 9.4整式

1、由数与字母的乘积组成的代数式称为单项式。单独一个数或字母 也是单项式。 2、系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 3、单项式的次数: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 式的次数。 4、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其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 项式的项,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5、多项式的次数:多项式里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 次数 6、整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9.5合并同类项 1、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 同类项。 2、合并同类项: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 一个多项式合并后含有几项,这个多项式就叫做几项式。 3、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是: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的结果作为合并后 的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第二节9.6整式的加减: 去括号法则: (1)括号前面是"+"号,去掉"+"号和括号,括号里各项的不变号;(2)括号前面是"-"号,去掉"-"号和括号,括号里的各项都变号。添括号法则

沪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试题(期末测试)

七年级第二学期 期末考试试卷 一、填空题 1.25 的平方根是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 3.计算:2)3( =_______________. 4.比较大小: 3________10(填“>” ,“=”,“<” ). 5 ______________. 6.计算:5253 -=______________. 7.三峡三期围堰于今年6月6日成功爆破.围堰的混凝土总量约186000立方米.保留两个有效数字,近似数186000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 8 .点(2, P -在第___________象限. 9.在△ABC 中,30B ∠=?,50C ∠=?,那么根据三角形按角分类,可知△ABC 是_________三角形(按角分类). 10.如图,已知:AB // CD ,∠A =58°,那么∠BCD =________度. 1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65°,那么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等于___________度. 12.如图,在△ABC 中,∠BAC =80°,∠C = 45°,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那么∠ADB =__________度. 13.在直角坐标平面内,将点(3,2)A -向下平移4个单位后,所 得的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 13.在△ABC 中,AB = AC ,要使△ABC 是等边三角形需添加一个条件,这个条件 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只需写出一种情况). A B C D (第12题图) A C D B E (第10题图)

14.在等腰三角形ABC 中,AB = 6cm ,BC = 10cm ,那么AC =_________cm . 二、选择题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41的平方根是12 ; (B )41的平方根是12-; (C )18的立方根是12 ; (D )18的立方根是12-. 16.下列长度的三根木棒,不能构成三角形框架的是……………………………( ) (A )5cm 、7cm 、10cm ; (B )5cm 、7cm 、13cm ; (C )7cm 、10cm 、13cm ; (D )5cm 、10cm 、13cm . 17.下列语句中,错误的语句是………………………………………………………( ) (A )有两个角及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B )有两个角及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C )有两条边及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D )有两条边及其中一条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18.如图,在△ABC 中,已知AB = AC ,∠ABC 的平分线BE 交AC 于点E ,DE ∥BC , 点D 在AB 上,那么图中等腰三角形的个数是…………………………………( ) (A )2; (B )3; (C )4; (D )5. 三、计算题 A B (第18题图) E D C

沪教版七年级数学--图形的运动

1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2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一、旋转 1.旋转的概念 1.在下图中图形都可以看成是由一个或几个基本平面图形转动而产生的奇妙画面。 这些图形有什么特征? 这些图形都可以看成是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而形成的新图形。 这就是我们今天将要研究的课题“图形的旋转”。 如图,单摆上小球的转动,由位置P 转到位置P ′,像这样的运动就叫做旋转(rotation ),这悬挂点就叫做小球旋转的旋转中心。 旋转的概念: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旋转一定的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图形的旋转。这个定点称为旋转中心,旋转的角度称为旋转角。 “一个图形绕着一个定点旋转一定角度”,意味着图形上每个点同时都按相同的方式旋转相同的角度。 注意:图形旋转时,每个点都按相同的方式旋转相同的角度 ,但每个点所经过的路线不同。 2.练习: 1、下列现象中属于旋转的有( )个 ①地下水位逐年下降;②传送带的移动;③方向盘的转动;④水龙头开关的转动;⑤钟摆的运动;⑥荡秋千运动。 A.2 B.3 C.4 D.5 2、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中央的紫荆花图案由5个相同的花瓣组成,它是由其中一瓣经过几次旋转得到的? 2.旋转的决定因素: 如图(1),点A 绕着点O 转过80°到了点A ′的位置,那么点A ′与点A 称为对应点,点O 就是旋转中心,而∠AOA ′的度数等于旋转角度80°。 如图(2),线段AB 绕着点O 转过60°到了线段A ′B ′的位置,那么线段A ′B ′和线段AB 称为对应线 段,而点B ′和点 是对应点。 如图(3),△AOB 绕着点O 旋转45°到了△A ′OB ′的位置,那么图中旋转中心是点 ,旋转的角度是 ,对应点是 ,对应线段是 ,∠A 与∠A ′ 称为对应角,图中对应角还有 。 归纳 从三个图形中我们 可以发现:旋转中心在旋转过程中 , 图形的旋转是由 和 决定的。 3、操作探索活动 1、将三角尺ABC 绕点C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到DEC 的位置,度量∠ACD 与∠BCE 的度数,线段AC 与DC ,BC 与EC 的长度。你发现了什么? 2、将△ABC 绕点O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到△A ′ B ′ C ′的位置,度量∠AOA ′ 、∠BOB ′ 、∠COC ′的度 B D A C E A (1) (2) (1) (3)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图形的运动》教案

5.2图形的运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对图形的旋转,认识“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几何事实,初步探索图形之间的变化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和动手拼图,使学生经历“观察——思考——探究——实践——创作”过程,使学生认识到复杂图形是由简单图形组成(或变化而成)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点、线、面和体等图形可组合成各种优美的图案。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以及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教具准备:两个相同的直角三角纸板、方格纸、彩纸、彩笔、剪刀,相关课件。 教学实录: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请欣赏老师手中的剪纸。(由剪好的简单图形,慢慢打开后变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剪纸图案) 生:(欣赏) 师:再来看这幅杂乱的图片。(点击:运动,就变成了一幅学生非常熟悉的奥运会的五连环标志图) 师:这些图形美吗? 生:美 师:从这几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一些简单的图形经过设计和变化,就能变成一幅幅美丽的图案。大家想不想做这样的设计师呢? 生:想 师:那就跟我一同走进今天的这节课:图形的变化

1.长方形纸板绕它的 一条边旋转1周, 形成怎样的几何体?二、 组织活动,探究新知 探究活动1:想一想 师:下面我们进入本节课的第一个环节,想一想。(点击) 师:这是一个点,想一想:这个点运动后会变成什么样的图形呢? 生:线(师演示) 师:这条线运动以后又会形成什么图形呢? 生:长方形(师演示) 师:可以看成是一个面,这个长方形的面如果绕它的一边旋转一周会形成怎样的几何体呢? 生:(讨论)圆柱(师演示) 师:三角形绕它的一边旋转一周呢? 生:圆锥(师演示) 师:圆呢? 旋转 旋转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

七年级数学期末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一组是() A.3与1 3 B.2与2C.(-1)2与1 D.-4与(-2)2 2.据统计,苏州旅游业今年1至10月总收入998.64亿元,同比增长15%,创下历年来最好成绩.998.64亿这个数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9.9864×1011B.9.9864×1010C.9.9864×109D.9.9864×108 3.下列方程中,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A.2x-3=4 B.x2-3=x+1 C.1 x -1=3 D.3y-x=5 4.下列四个图中,是三棱锥的表面展开图的是() 5.如图,∠AOB=130°,射线OC是∠AOB内部任意一条射线,OD、OE分别是∠AOC、∠BOC的角平分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DOE的度数不能确定B.∠AOD=1 2 ∠EOC C.∠AOD+∠BOE=65°D.∠BOE=2∠COD 6.下列计算结果为负值的是() A.(-3)÷(-2) B. 0×(-7) C. 1-9 D. -7-(-10) 7. 一款新型的太阳能热水器进价2000元,标价3000元,若商场要求以利润率不低于5%的售价打折出售,则售货员出售此商品最低可打() A. 六折 B. 七折 C. 八折 D. 九折 8. 小红家的冰箱冷藏室温度是3℃,冷冻室的温度是-1℃,则她家的冰箱冷藏室比冷冻室温度高() A. 2℃ B. -2℃ C. 4℃ D. -4℃ 9. 下列方程的变形中正确 ..的是() A. 由x+5=6x-7得x-6x=7-5 B. 由-2(x-1)=3得-2x-2=3 C. 由 3 1 0.7 x- =得 1030 10 7 x- = D. 由 13 93 22 x x +=--得2x=-12 10. 若一个角的补角等于它的余角的3倍,则这个角为()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期末考试卷(2010-2011)

茁壮培训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姓名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 说明:本试题(卷)共4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认真选一选(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每小题3分,共30分) 1.- 1 3 的倒数是( ). (A )3 (B )-3 (C )13 (D )-13 2.下面合并同类项正确的是( ) (A )3x +2x 2=5x 3 (B )2a 2b -a 2b =1 (C )-ab -ab =0 (D )-y 2x +x y 2=0 3.已知地球上的陆地面积约为149000000平方千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地球上的陆地面积 约为( )平方千米 (A ) 1.49×108 (B )1.49×109 (C )14.9×108 (D )14.9×109 4.下列去括号正确的是( ) (A )()a b c a b c +-=++ (B )()a b c a b c --=-- (C )()a b c a b c --=-+ (D )()a b c a b c +-=++ 5.在同一平面内有不重合的三个点,过每两个点画一条直线,则共能画出( )条直线. (A )1 (B )3 (C )1或3 (D )不能确定 6.已知(2 )2-x +1+y =0,则x+y 的值是( ) (A )3 (B )-1 (C )-3 (D )1 7.某种商品的价格为a 元,降价10%后又降价10%,销售一下子上升了,降价后这种商品 的价格为( ) (A ) a 元 (B ) 0.81a 元 (C ) 1.08a 元 (D )0.96a 元 8.如果线段AB=6cm ,BC=5cm ,那么A 、C 两点间的距离是( ) (A )1 (B )11 (C )5.5 (D )11或1 提醒: 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到第一页页首的表格中,以方便改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