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奥数专题练习:追及问题(无答案)全国通用

五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奥数专题练习:追及问题(无答案)全国通用
五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奥数专题练习:追及问题(无答案)全国通用

追及问题 年级 班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

1、狗追狐狸,狗跳一次前进1.8米,狐狸跳一次前进1.1米.狗每跳两次时狐狸

恰好跳3次.如果开始时狗离狐狸有30米,那么狗跑 米才能追上狐狸.

2、B 处的兔子和A 处的狗相距56米,兔子从B 处逃跑,狗同时从A 处跳出追兔

子,狗一跳前进2米,狗跳3次时间与兔子跳4次时间相同,兔子跳出112米到达C 处,狗追上兔子,问兔子一跳前进多少米?

3、甲、乙两地相距60千米.小王骑车以每小时行10千米的速度上午8点钟从甲地出发去乙地.过了一会儿,小李骑车以每小时15千米的速度也从甲地去乙地.小李在途中M 地追上小王,通知小王立即返回甲地.小李继续骑车去乙地.各自分别到达甲、乙两地后都马上返回,两人再次见面时,恰好还在M 地.小李是 时出发的.

4、甲、乙两地相距20公里,A 、B 、C 三人同时从甲地出发走往乙地(他们速度 保持不变),当A 到达乙地时,B 、C 两人离乙地分别还有4公里和5公里,那么当B 到达乙地时,C 离乙地还有 公里.

5、甲、乙二人在周长是120米的圆形池塘边散步,甲每分走8米,乙每分走7米.现在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相背而行,出发后到第二次相遇用了多少时间?

6、右图的两个圆只有一个公共点A ,大圆直径48厘米,小圆直径30厘米.两只甲虫同时从A 点出发,按箭头所指的方向以相同速度分别沿两个圆爬行. 当小圆上的甲虫爬了 圈时,两只甲虫相距最远.

7、如图是一座立交桥俯视图.中心部分路面宽20米,AB =CD =100米.阴影部分为四个四分之一圆形草坪.现有甲、乙两车分别在A ,D 两处按箭头方向行驶.甲车速56千米/小时,乙车速50千米/小时.甲车要追上乙车至少需要 分钟.(圆周率取3.1)

A B ? ? A 20 20 甲

D

B C

A

8、有甲、乙、丙三人同时同地出发,绕一个花圃行走,乙、丙二人同方向行走,甲与乙、丙相背而行.甲每分钟走40米,乙每分钟走38米,丙每分钟走36米.出发后,甲和乙相遇后3分钟和丙相遇.这花圃的周长是 米.

9、一个圆的周长为1.26米,两只蚂蚁从一条直径的两端同时出发沿圆周相向爬行.这两只蚂蚁每秒分别爬行 5.5厘米和3.5厘米.它们每爬行1秒,3秒,5

秒……(连续的奇数),就调头爬行.那么,它们相遇时,已爬行的时间是 秒.

10、甲乙两个同学分别在长方形围墙外的两角(如下图所示).如果他们同时开始

绕着围墙反时针方向跑,甲每秒跑5米,乙每秒跑4米,那么甲最少要跑 秒才能看到乙.

二、解答题

11、甲、乙两人环绕周长400米的跑道跑步,如果两人从同一地点出发背向而行,那么经过2分钟相遇,如果两人从同一地点出发同向而行,那么经过20分钟两人相遇,已知甲的速度比乙快,求甲、乙两人跑步的速度各是多少?

12、小强和小江进行百米赛跑.已知小强第1秒跑1米,以后每秒都比前面1秒多跑0.1米;小江则从始至终按每秒1.5米的速度跑,问他们二人谁能取胜?简述思维过程.

13、A ,B 两地相距105千米,甲、乙两人骑自行车分别从两地同时相向而行,出发

后经4

31小时相遇,接着二人继续前进,在他们相遇3分钟后,一直以每小时40千米速度行驶的甲在途中与迎面而来的丙相遇,丙在与甲相遇后继续前进,在C 地赶上乙.如果开始时甲的速度比原速每小时慢20千米,而乙的速度比原速度每小时快2千米,那么甲、乙就会在C 地相遇.求丙的骑车速度是每小时多少千米?

14、甲、乙两名运动员在周长400米的环形跑道上进行10000米长跑比赛,两人从同一起跑线同时起跑,甲每分跑400米,乙每分跑360米,当甲比乙领先

整整一圈时,两人同时加速,乙的速度比原来快4

1,甲每分比原来多跑18米,并且都以这样的速度保持到终点.问:甲、乙两人谁先到达终点?

甲 乙

15m

20m

最新五年级数学奥数题

五年级数学奥数题 1、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72,这三个数分别是多少?如果是三个连续偶 数,这三个数又分别是多少? 2、五(1)班有43名同学,现派他们到4个社区参加劳动,每个社区只 能派奇数名同学,你能完成任务吗? 3、456789是质数还是合数?为什么? 4、2011年,东东和妈妈的年龄都是质数,乘积是259,2013年母子各多少 岁?年龄差是多少? 5、下面算式()里的数字各不相同,求这四个数字的积是多少? ()()×()()=546 6、300=2×2×3×5×5,则300一共有多少个不同的因数? 7、一个长方体的铁块,被截成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体。两个正方体棱长 之和比原来长方体棱长之和增加了16厘米。求原来长方体的长是多少厘米? 8、李师傅要制作40根长方体的通风管。管口是边长30厘米的正方形, 管长1米。一共需要多少平方米的铁皮? 9、一个正方体木块,把它分成3个大小相同的长方体之后,表面积增加 了36平方厘米,这个木块原来的表面积是多少? 10、一根铁丝长120厘米,先将这根铁丝焊接成一个长方体模型,长是14 厘米,宽和高相等,这个模型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11、有一个长方体的铁块,底面积是32平方厘米,高是4厘米。把它锻造 成一个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截面边长4厘米。求这个长方体的长是多少 12、一个长方体,表面积是368平方厘米,底面积是40平方厘米,底面周 长是36厘米。求这个长方体的体积。 13、将一个长方体的长减少5厘米,变成了正方体,正方体表面积比原来 表面积减少了60平方厘米。原来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14、一个长方体的高如果增加2厘米,就成为一个正方体,这时表面积就 比原来增加了48平方厘米。原来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15、一条长50厘米,宽40厘米,高40厘米的鱼缸中水深25厘米,放入 几条金鱼后,水面上升了3厘米。这几条金鱼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16、有一个长60厘米,宽32厘米,高22厘米的长方体箱子里,最多可 以装棱长为4厘米的正方体物品多少个? 17、一个底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铁箱,如果把它的侧面展开,正好得到一 个边长电话20厘米的正方形,那么这个铁箱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18、从一个长方体上截下一个体积是72立方厘米的长方体后,剩下的部分 是一个棱长6厘米的正方体。原来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19、学校的围墙长200米,宽150米,高2米,现外墙要重新粉刷。需要 粉刷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如果每千克涂料可粉刷4平方米,购买1 千克涂料16元,购买涂料要多少元?粉刷外墙人工费每平方米要8 元,粉刷外墙人工费和涂料费共需多少元? 20、幼儿园张阿姨买了4袋同样的糖果,每袋1.5千克。她要把这些糖果

五年级奥数数阵问题

学生课程讲义 填“幻方”是同学们比较熟悉的一种数学游戏,由幻方演变出来的数阵问题,也是一类比较常见的填数问题。这里,和同学们讨论一些数阵的填法。 解答数阵问题通常用两种方法:一是待定数法,二是试验法。 待定数法就是先用字母(或符号)表示满足条件的数,通过分析、计算来确定这些字母(或符号)应具备的条件,为解答数阵问题提供方向。 试验法就是根据题中所给条件选准突破口,确定填数的可能范围。把分析推理和试验法结合起来,再由填数的可能情况,确定应填的数。 例1: 把5、6、7、8、9五个数分别填入下图的五个方格里,如图a使横行三个数的和与竖行三个数的和都是21。 先把五格方格中的数用字母A、B、C、D、E来表示,根据题意可知:A+B+C+D+E=35,A+E+B+C+E+D=21×2=42。 把两式相比较可知,E=42-35=7,即中间填7。然后再根据5+9=6+8便可把五个数填进方格,如图b。 练习: 1、把1——10各数填入“六一”的10个空格里,使在同一直线上的各数的和都是12。 2、把1——9各数填入“七一”的9个空格里,使在同一直线上的各数的和都是13。 3、将1——7七个自然数分别填入图中的圆圈里,使每条线上三个数的和相等。

例2: 将1——10这十个数填入下图小圆中,使每个大圆上六个数的和是30。 分析设中间两个圆中的数为a、b,则两个大圆的总和是1+2+3+……+10+a+b=30×2、即55+a+b=60,a+b=5。在1——10这十个数中1+4=5,2+3=5。 当a和b是1和4时,每个大圆上另外四个数分别是(2、6,8,9)和(3、5,7,10);当a和b是2和3时,每个大圆上另外四个数分别为(1、5,9,10)和(4,6,7,8)。 练习: 1、把1——8八个数分别填入下图的○内,使每个大圆上五个○内数的和相等。 2、把1——10这十个数分别填入下图的○内,使每个四边形顶点的○内四个数的和都相等,且和最大。 3、将1——8八个数填入下图方格里,使上面四格、下面四格、左四格、右四格、中间四格以及对角线四格内四个数的和都是18。 例3: 将1——6这六个数分别填入下图的圆中,使每条直线上三个圆内数的和相等、且最大。

五年级上册数学竞赛试题-奥数经典例题一(含解析)

五年级奥数精典例题一 例1: 甲乙两车同时分别从两地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72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4千米。两车相遇时距全程的中点20千米。两地之间相距多少千米? 解答:20×2÷(72-64)=40÷8=5(小时)……相遇时间 (72+64)×5=136×5=680(千米) 答:两地之间相距680千米。 解析:在相同的时间内,甲的速度快,行的路程多,比全程的一半多20千米,而乙则比全程的一半少20千米,所以甲应该比乙多行20×2=40(千米)。而甲1小时比乙多行72-64=8(千米),多少小时甲比乙多行40千米呢?40÷8=5(小时),这就是他们行驶的时间,即相遇时间。 例2: 甲、乙、丙三人中,甲每分钟走50米,乙每分钟走60米,丙每分钟走70米,甲、乙两人从A地,丙从B地同时相向出发,丙遇到乙后2分钟遇到甲,A、B两地相距多远?解答:(50+70)×2=240(米) 240÷(60一50)=24(分钟) (60+70)×24=3120(米) 答:A、B两地相距3120米。 解析:丙与乙相遇时,甲与丙还相距一段路程,这段路程甲、丙还要行2分钟相遇,说明甲、丙还相距(50+70)X2=240(米)。由于乙、丙相遇处在同一位置,所以240米也是甲、乙相距的路程,即甲、乙的路程差,根据路程差÷速度差=时间,列式240÷(60-50)=24(分),这也是乙、丙的相遇时间,就可求出全程。 例3:

3头牛和4只羊一天共吃草77千克,6头牛和5只羊一天共吃草130千克。每头牛、每只羊每天各吃草多少千克? 解答:(77×2-130)÷(4×2-5)=24÷3=8(千克) (77-8×4)÷3=45÷3=15(千克) 答:每头牛每天吃草15千克,每只羊每天吃草8千克 解析:本题中,牛的头数和羊的只数都不相同,这样比较时不能直接消去一个量。我们观察比较发现,后面条件中的6头牛是前面条件中3头牛的两倍。把前面的牛的头数和羊的只数各扩大2倍得6头牛和8只羊,吃的草也扩大2倍是154千克。这样再与后面比较就可以消去牛吃的草。 例4: 五(2)班同学去公园划船。如果租来的船每条船坐4人,则有7人不能上船;如果每条船坐5人,则多一条船。五(2)班租了多少条船?共有学生多少人? 解答:设租了x条船。 4x+7=5(x-1) 4x+7=5x-5 X=12 4×12+7=55(人) 答:五(2)班租了12条船,共有学生55人。 解析:解答这道题目,可以用盈亏问题的思路来思考,如果用列方程来解答,同样很合适。 前后两种安排座位的方法总人数是不变的。如果设租了X条船,那么总人数既可以表示为(4x+7)人,也可以表示为5(x-1)人,就可以列出方程。例5: 在平行的轨道上两列火车齐头并进。快车车长320米,每秒行25米,慢车车长280米,每秒行20米,问:以并头并进经过多少时间快车完全超过慢车?

小学五年级奥数题

小学五年级奥数题 一、 小数的巧算 (一)填空题 1. 计算 1.996+19.97+199.8=_____。 答案:221.766。 解析:原式=(2-0.004)+(20-0.03)+(200-0.2) =222-(0.004+0.03+0.2) =221.766。 2. 计算 1.1+ 3.3+5.5+7.7+9.9+11.11+13.13+15.15+17.17+19.19=_____。 答案:103.25。 解析:原式=1.1(1+3+...+9)+1.01?(11+13+ (19) =1.1?25+1.0175 =103.25。 3. 计算 2.89? 4.68+4.68?6.11+4.68=_____。 答案:46.8。 解析:4.68×(2.89+6.11+1)=46.8 4. 计算 17.48?37-17.48?19+17.48?82=_____。 答案:1748。 解析: 原式=17.48×37-17.48×19+17.48×82 =17.48×(37-19+82) =17.48×100 =1748。 5. 计算 1.25?0.32?2.5=_____。 答案:1。 解析:原式=(1.25?0.8)?(0.4?2.5) =1?1 =1。 6. 计算 75?4.7+15.9?25=_____。 答案:750。 原式=75?4.7+5.3?(3?25) =75(4.7+5.3) =75?10 =750。 7. 计算 28.67?67+3.2?286.7+573.4?0.05=____。 答案:2867。 原式=28.67?67+32?28.67+28.67?(20? 0.05) =28.67(67+32+1) =28.67?100 =2867。

五年级下册奥数题.

五年级下册奥数题 一、填空题(只写答案即可,每题3分) 1 一个数, 减去它的20%, 再加上5, 还比原来小3。那么, 这个数是 ______________。 2. 甲数比乙数小16%, 乙数比丙数大20%, 甲、乙、丙三数中, 最小的数是 _________数。 3. 时钟上六点十分时, 分针和时针组成的钝角是______________度。 4. 一个真分数, 如乘以3, 分子比分母小16, 如除以, 分母比分子小2, 这真分数是________。 5. 11 只李子的重量等于2只苹果和1只桃子的重量, 2只李子和1只苹果的重量等于1只桃子的重量, 那么, 一只桃子的重量等于__________只李子的重量。 6. A、B两数的和是, A数的倍与B数的两倍的和是16, A数是 ______________。 7. "六一"画展所参展的画中, 14幅不是六年级的, 17幅不是五年级的, 而五、六年级共展画21幅, 那么, 其它年级参展的画是___________幅。 8. 100克15%浓度的盐水中, 放进了盐8克, 为使溶液的浓度为20%, 那么, 还得再加进水_________克。 9. 甲、乙两厂生产的产品数量相等, 甲厂产品中正品的数量是乙厂次品数的3倍, 乙厂正品的数量是甲厂次品数量的4倍, 那么, 甲、乙两厂生产的正品的数量之比是__________。

10.1000只鸽子飞进50个巢,无论怎么飞,我们都能找到含鸽子最多的巢,它里面至少有__________只鸽子。 11.试卷上有4道题,每题有3个可供选择的答案,结果对于其中任何3人都有一道题目答案互不相同。这个班有__________人。 12.悉尼与北京时差是3小时,例如:悉尼是12:00,北京就是9:00。某日当悉尼是9:15时,小明和小红分别乘机从悉尼和北京同时出发去对方的所在地,小明于北京时间19:33到达北京。小明和小红所用时间之比为7:6,那么当小红到达悉尼时,当地时间是__________。 二.应用题:(每题9分, 要求列式计算, 仅有答数不给分) 1. 两数相除的商是22, 余数是8, 被除数、除数、商数、余数的和是866, 问:被除数是多少? 2. 六一歌手大奖赛有407人参加, 女歌手未获奖人数占女歌手总数的, 男歌手16人未获奖, 而获奖男女歌手人数一样多, 问:参赛的男歌手共几人? 3. 甲从A地往B地, 乙、丙两人从B地往A地, 三人同时出发, 甲首先在途中与乙相遇, 之后15分钟又与丙相遇, 甲每分钟走70米, 乙每分钟走60米, 丙每分钟走50米, 问:A、B两地相距多少米? 4. 一批拥军物资, 如用8辆大卡车装运, 3天可运完, 如用5辆小卡车装运, 8天可运完全部的75%, 现用3辆大卡车、4辆小卡车装运, 几天可以运完?

2018最新五年级奥数.杂题.游戏与策略(ABC级).学生版

知识框架 实际操作与策略问题这类题目能够很好的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 并通过寻找最佳策略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也是各类考试命题者青睐的这类题目的原因。 例题精讲 一、探索与操作 【例1】将1—13这13个自然数分别写在13张卡片上,再将这13张卡片按一定的顺序从左至右排好.然 后进行如下操作:将从左数第一张和第二张依次放到最后,将第三张取出而这张卡片上的数是1;再将下面的两张依次放到最后并取出下一张,取出的卡片上面的数是2;继续将下面的两张依次放到最后并取出下一张,取出的卡片上面的数是3……如此进行下去,直到取出最后一张是13为止.则13张卡片最初从左到右的顺序为. 【巩固】在纸上写着一列自然数1,2,…,98,99.一次操作是指将这列数中最前面的三个数划去,然 后把这三个数的和写在数列的最后面.例如第一次操作后得到4,5,…,98,99,6;而第二 次操作后得到7,8,…,98,99,6,15.这样不断进行下去,最后将只剩下一个数,则最后剩下的数是. 【例2】在1,9,8,9后面写一串这样的数字:先计算原来这4个数的后两个之和8+9=17,取个位数 游戏与策略

字7写在1,9,8,9的后面成为1,9,8,9,7;再计算这5个数的后两个之和9+7=16;取 个位数字6写在1,9,8,9,7的后面成为1,9,8,9,7,6;再计算这6个数的后两个之和 7+6=13,取个位数字3写在1,9,8,9,7,6的后面成为1,9,8,9,7,6,3.继续这样 求和,这样添写,成为数串1,9,8,9,7,6,3,9,2,1,3,4…那么这个数串的前398个 数字的和是________. 【巩固】圆周上放有N枚棋子,如图所示,B点的那枚棋子紧邻A点的棋子.小洪首先拿走B点处的1枚棋子,然后沿顺时针方向每隔1枚拿走2枚棋子,这样连续转了10周,9次越过A.当将 要第10次越过A处棋子取走其他棋子时,小洪发现圆周上余下20多枚棋子.若N是14的倍 数,请精确算出圆周上现在还有多少枚棋子?欢迎关注:“奥数轻松学” 【例3】有足够多的盒子依次编号0,1,2,…,只有0号是黑盒,其余的都是白盒.开始时把10个球放入白盒中,允许进行这样的操作:如果k号白盒中恰有k个球,可将这k个球取出,并给0号、1号、…,(1) k-号盒中各放1个.如果经过有限次这样的操作后,最终把10个球全放入黑盒中,那么4号盒中原有个球. 【巩固】一个数列有如下规则:当数n是奇数时,下一个数是1 n+;当数n是偶数时,下一个数是n .如

2018年五年级奥数竞赛试卷

五年级奥数比赛 一:填空:(每空5分.共30分.) (1):某数与60的最大公因数是12,最小公倍数是120,这个数是________ (2):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余二,五五数之余三,七七数之余二,问物最少是___ (3):A,B表示两个数,定义A@B表示(A+B÷2),则 6@4=_______ (3@4)@6=_________. (4):把0.? 7化为分数是_______. 把0.1 ? 8化成分数是_________. 二::计算下列各题,能简便运算的用简便方法运算.(:每小题10分.共30分.) (1) 17.48×37-174.8×1.9+1.748×820 (2): 99999×22222+33333×33334 (3) 20172017×2017一20172017×2017 三: 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56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8千米.两车在离中点32千米处相遇,求A,B两地之间的距离. (10分)

四: 小刚和小强租一条小船,向上游划去,不慎把水壶掉进了江中,当他们发现并调过船头时,水壶与船已经相距2千米,假定小船的速度是每小时4千米,水流速度是每小时2千米,那么他们追上水壶需要多少时间? (10分) 五: 两列火车同时从甲,乙两站相向而行,第一次相遇在离甲站40千米的地方,两车到站后立即返回,又在离乙站20千米的地方相遇,问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10分) 六: 快、慢两列车的长分别为150m,200m,相向行驶在平行轨道上,若坐在慢车上的人见快车驶过窗口的时间为6s,问坐在快车上的人见慢车驶过窗口所用的时间是多少?(10分)

五年级数学奥数专题组合图形面积

五年级数学奥数专题组 合图形面积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组合图形面积(一) 【知识点击】 组合图形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简单的几何图形组合而成的。组合的形式分为两种:一是拼合组合,二是重叠组合。由于组合图形具有条件相等的特点,往往使得问题的解决无从下手。要正确解答组合图形的面积,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切实掌握有关简单图形的概念、公式,牢固建立空间观念; 2.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看清所求图形是由哪几个基本图形组合而成的; 3.适当采用增加辅助线等方法帮助解题; 4,采用割、补、分解、代换等方法,可将复杂问题变得简单。 【典型例题1】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最长的边是12厘米,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对点演练1】1.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单位:厘米) 2.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是7厘米,求正方形EFGH的面积。 【典型例题2】正图正方形中套着一个长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12厘米,长方形的四个角的顶点把正方形的四条边各分成两段,其中长的一段是短的2倍。求中间长方形的面积。 【对点演练2】1.(如下图)已知大正方形的边长是12厘米,求中间最小正方形的面积。 2.正图长方形ABCD的面积是16平方厘米,E、F都是所在边的中点,求三角形AEF 的面积。 【典型例题3】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DEFG都是正方形,已知三角形AFH的面积是7平方厘米。三角形CDH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对点演练3】1.图中两个正方形的边长分别是6厘米和4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2.下图中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重叠在一起,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典型例题4】下图中正方形的边长为8厘米,CE为20厘米,梯形BCDF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对点演练4】1.如下图,正方形ABCD中,AB=4厘米,EC=10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2.在一个直角三角形铁皮上剪下一块正方形,并使正方形面积尽可能大,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单位:厘米) 【典型例题5】图中ABCD是长方形,三角形EFD的面积比三角形ABF的面积大6平方厘米,AB=4厘米,BC=6厘米。求ED的长。 【对点演练5】1.如图,平行四边形BCEF中, BC=8厘米,直角三角形中,AC=10厘米,阴影 部分面积比三角形ADH的面积大8平方厘米。 求AH长多少厘米? 2.图中三个正方形的边长分别是1厘米、2厘米和3厘米,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答记者问】大家还有什么疑问吗? 【学以致用】 1.有一个梯形,它的上底是5厘米,下底7厘米。如果只把上底增加3厘米,那么面积就增加4.5平方厘米。求原来梯形的面积。 2.求下图(上右图)长方形ABCD的面积(单位:厘米)。 3.下图中,甲三角形的面积比乙三角形的面积大多少平方厘米?

五年级下册数学专项训练 奥数第九讲 数字游戏 _ 全国版 (含答案)-word

第九讲数学游戏 游戏对策问题因常与智力游戏相结合,因此具有很大的趣味性.又由于解题方法灵活,技巧性强,所以对开阔解题思路,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很有益处的。 例1 在一个3×3的方格纸中,甲乙两人轮流(甲先)往方格纸中填写1、3、4、5、6、7、8、9、10九个数中的一个,数不能重复.最后甲的得分是不计中间行的上下两行六个数之和,乙的得分是不计中间列的左右两列六个数之和,得分多者为胜.请你为甲找出一种必胜的策略。 分析把题中的九个格标上字母:a、b、c、d、e、f、g、h、i。 甲的得分为:a+b+c+g+h+i =(a+c+g+i)+(b+h); 乙的得分为:a+d+g+c+f+i =(a+c+g+i)+(d+f) 要想使甲的得分高于乙的得分,必须且只需使b+h>d+f.要想使b +h>d+f,甲有两种策略:一是增强自己的实力——使b、h格内填的数尽可能地大;二是削弱对方的实力——使d、f格内填的数尽可能地小.下面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取胜的总策略是“增强自己,削弱对方”两者兼顾。 为了使叙述方便起见,我们分别用(甲2)和(a5)分别表示“甲第二轮”和“在a处填数字5”,其余如(乙1),(甲1,b10)等含义类同。 一、甲首先使b、h处填的数尽可能大.譬如,(甲1,b10)。 1.乙为了不输,(乙1)必须在h处填数.(否则,即如(乙1)不在h处填数,(甲2)在h处填余下来的最大数后,无论(乙2)怎么填,最后总有b+h≥10+8=18>16=9+7≥d+f,甲胜).这样,必须(乙1,h1).(乙当然在h处填最小数) 2.(甲2)不能在d处或f处填数.(否则,如(甲2,dx),x为任一数,则(乙2)在f处填余下来的最大数后,即有d+f≥3+9=12>11=10+1=b+h,乙胜).当然(甲2)填9,譬如(甲2,eg).(以后,只要甲不填错,即只要把余下数中的最小者填入d或f,就不会输了) 3.显然,(乙2,d8),乙就不会输了.因此不分胜负(此时(甲3)必须(f3))。

2020五年级数学奥数竞赛模拟试卷二【含答案】

五年级数学奥数竞赛模拟试卷二及答案 姓名:得分: 一、填空。(每题4分,共56分) 1、一个三位数,最高位上的数是a,十位上的数是b,个位上的数是c,这个三位数是()。 2、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是5米、4米和3米,面积是()。 3、用一个杯子向空瓶里倒水,如果倒进3杯水,连瓶共重440克,如果倒进5杯水,连瓶共重600克,这个瓶子是()克。 4、爸爸今年43岁,儿子今年11岁,()年后爸爸的年龄是儿子的3倍。 5、早晨6时,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所成的角是平角,下午3时,时针和分针所成的角是直角。5时的时候,时针和分针所成的角是()度。 6、某班有56人,参加语文竞赛的有28人,参加数学竞赛的有27人,如果两科都没有参加的有25人,则同时参加语文、数学两科竞赛的有()人。 7、有6个学生都面向北站成一排,每喊一次口令只能有五个人向后转,则最少喊 ()次,才能使这6人都面向南。 8、三个数的平均数是4.2,其中第一个数是4.25,第二个数比第一个数多0.3,第三个数是()。 9、新学期开学,第一天见面每两位同学互相握手问候一次,全班40人共握手()次。 10、在等差数列7、10、13、16……中,907是第()个数,第907个数是()。 11、从A城到B城,甲用10小时,乙用8小时,甲、乙两人的速度比是()。 12、猴妈妈从山上摘回一篮梨和苹果,平均分给一群小猴,每只小猴分2个梨和3个苹果,最后梨刚好分完,而苹果还剩10个。已知苹果个数是梨的2倍。这群小猴共有()只。 13、水池内有棵水草,每天都要长大一倍,10天正好长满水池,第()天正好长满水池的一半。 14、有一批货物,原计划16天运完,实际每天多运了5吨,结果12天就运完了,这批货物原有()吨。 二、判断。(每题2分,共10分) 1、循环小数都是无限小数。() 2、两个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3、两个因数相乘,所得的积一定大于其中一个因数。() 4、长方体的6个面展开后,一定都是长方形。() 5、用一个平底锅煎饼,每次可以放3张饼,每面要煎1分钟。如果有4张饼,两面都要煎,至少要4分钟。() 三、简便计算。(每题3分,共12分) 1、1+2+3+4+5+6+1+2+3+4+5+6+1+2+3+4+5+6+1+2+3+4+5+6 2、333×334+999×222 3、0.5+1.5+2.5+......9.5 4、39×149 5、148+148×14986+48×14974

五年级奥数讲义:棋盘中的数学(含答案)

五年级奥数讲义:棋盘中的数学(含答案) 1.棋盘中的图形与面积; 2.棋盘中的覆盖问题: (1)概念:用某种形状的卡片,按一定要求将棋盘覆盖住,就是棋盘的覆盖 问题。实际上,这里并不要求一定是某种棋盘,只要是有关覆盖若干行、若干列 的方格网的问题,就是棋盘的覆盖问题。 (2)分类:棋盘的覆盖问题可以分为三类,一是能不能覆盖的问题,二是最 多能用多少种图形覆盖的问题,三是有多少种不同的覆盖方法问题。 (3)重要结论: ① m×n 棋盘能被2×1 骨牌覆盖的条件是m、n 中至少有一个是偶数. ② 2×n 的方格棋盘能用形骨牌覆盖的条件是3|n. 3、棋盘中的象棋问题: 所谓棋盘,常见的有中国象棋棋盘(下图(1)),围棋盘(下图(2)),还有国际象棋棋盘(下图(3)).以这些棋盘为背景而提出的问题统称为棋盘问题。这里面与数学推理、计算相关的棋盘问题,就叫做棋盘中的数学问题。解决棋盘中的数学问题所使用的数学知识,统称棋盘中的数学。

1、利用卡片覆盖已知图形,掌握一是能不能覆盖的问题,二是最多能用多少种图形覆盖的问题,三是有多少种不同的覆盖方法问题; 2、利用象棋知识寻找路线; 例1 一种骨牌是由形如的一黑一白两个正方形组成,则下图中哪个棋盘不能用这种骨牌不重复地完全覆盖? (A)3×4 (B)3×5 (C)4×4 (D)4×5 (E)6×3 答案:通过试验,很容易看到,应选择答案(B). 分析:这类问题,容易更加一般化,即用2×1的方格骨牌去覆盖一个m×n的方格棋盘的问题. 定理1: m×n棋盘能被2×1骨牌覆盖的充分且必要的条件是m、n中至少有一个是偶数. 例2 下图中的8×8棋盘被剪去左上角与右下角的两个小方格,问能否用31个2×1的骨牌将这个剪残了的棋盘盖住?

小学五年级奥数题集锦及答案

小学五年级奥数题集锦及答案 1、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甲行驶了全程的5/11,如果甲每小时行驶4.5千米,乙行了5小时。求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2、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向开出。货车的速度是客车的五分之四,货车行了全程的四分之一后,再行28千米与客车相遇。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3、甲乙两人绕城而行,甲每小时行8千米,乙每小时行6千米。现在两人同时从同一地点相背出发,乙遇到甲后,再行4小时回到原出发点。求乙绕城一周所需要的时间? 4、甲乙两人同时从A地步行走向B地,当甲走了全程的1\4时,乙离B地还有640米,当甲走余下的5\6时,乙走完全程的7\10,求AB两地距离是多少米? 解:甲走完1/4后余下1-1/4=3/4 那么余下的5/6是3/4×5/6=5/8 此时甲一共走了1/4+5/8=7/8 那么甲乙的路程比=7/8:7/10=5:4 所以甲走全程的1/4时,乙走了全程的1/4×4/5=1/5 那么AB距离=640/(1-1/5)=800米 5、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75千米,乙车行完全程需7小时。两车开出3小时后相距15千米,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解:一种情况:此时甲乙还没有相遇 乙车3小时行全程的3/7 甲3小时行75×3=225千米 AB距离=(225+15)/(1-3/7)=240/(4/7)=420千米 一种情况:甲乙已经相遇 (225-15)/(1-3/7)=210/(4/7)=367.5千米 6、甲,已两人要走完这条路,甲要走30分,已要走20分,走3分后,甲发现有东西没拿,拿东西耽误3分,甲再走几分钟跟已相遇? 解:甲相当于比乙晚出发3+3+3=9分钟 将全部路程看作单位1 那么甲的速度=1/30 乙的速度=1/20 甲拿完东西出发时,乙已经走了1/20×9=9/20 那么甲乙合走的距离1-9/20=11/20 甲乙的速度和=1/20+1/30=1/12 那么再有(11/20)/(1/12)=6.6分钟相遇 7、甲,乙两辆汽车从A地出发,同向而行,甲每小时走36千米,乙每小时走48千米,若甲车比乙车早出发2小时,则乙车经过多少时间才追上甲车? 解:路程差=36×2=72千米 速度差=48-36=12千米/小时 乙车需要72/12=6小时追上甲 8、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36千米的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从a地出发至1千米时,发现有物品以往在a地,便立即返回,去了物品又立即从a地向b地行进,这样甲、乙两人恰好在a,b两地的终点处相遇,又知甲每小时比乙多走0.5千米,求甲、乙两人的速度? 解: 甲在相遇时实际走了36×1/2+1×2=20千米

最新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奥数题

五年级下册数奥试题 姓名班级得分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20.36-7.98-5.02-4.36 117.8÷2.3-4.88÷023 9.56×4.18-7.34×4.18-0.26×4.18 1、有123名小朋友,把他们分成12人一组或7人一组,恰好分完,而无剩余。又知总的组数在15组左右。那么,12人的多少组?7人的有多少组? 2、张妮5次考试的平均成绩是88.5分,每次考试的满分是100分,为了使平均成绩尽快达到92分以上,那么张妮要再考多少次满分? 3、父亲与三个儿子年龄和是108岁,若再过6年,父亲的年龄正好等于三个儿子年龄的和。问父亲现年多少岁? 4、加工一批零件,原计划每天加工80个,正好按期完成任务。由于改进了生产技术,实际每天加工了100个,这样,不仅提前4天完成加工任务,而且还多加工了100个。他们实际加工零件多少个? 5、一个水池能装8吨水,水池里装有一个进水管和一个出水管,两管齐开,20分钟能把一池水放完。已知进水管每分钟往池里进水0.8吨,求出水管每分钟放水多少吨? 6、将一根电线截成15段。一部分每段长8米,另一部分每段长5米。长8米的总长度比长5米的总长度多3米。这根铁丝全长多少米? 7、把一条大鱼分成鱼头、鱼身、鱼尾三部分,鱼尾重4千克,鱼头的重量等于鱼尾

的重量加鱼身一半的重量,而鱼身的重量等于鱼头的重量加上鱼尾的重量。这条大鱼重多少千克? 8、体育室买回5个足球和4个篮球需要付287元,买2个足球和3个篮球需要付154元。那么买一个足球、一个篮球各付多少元? 9、有5元的和10元的人民币共14张,共100元。问5元币和10元币各多少张? 10、某人从A村翻过山顶到B村,共行30.5千米,用了7小时,他上山每小时行4千米,下山每小时行5千米。如果上下山速度不变,从B村沿原路返回A村,要用多少时间? 11、甲、乙两人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甲骑车每小时行16千米,乙骑摩托车每小时行65千米。甲离出发点62.4千米处与乙相遇。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12、乌龟与兔子赛跑,兔子每分钟跑35千米,乌龟每分钟爬10米,途中兔子睡了一觉,醒来时发现乌龟已经在自己前50米。问兔子还需要多少长时间才能追上乌龟? 13、在一个600米长的环形跑道上,兄妹两人同时在同一起点都按顺时针方向跑步,每隔12分钟相遇一次。若两人速度不变,还是在原出发点同时出发,哥哥改为按逆时针方向跑,则每隔4分钟相遇一次。两人跑一圈各要几分钟? 14、静水中,甲乙两船的速度分别是每小时20千米和16千米,两船先后自某港顺水开出,乙比甲早出发2小时,若水速是每小时行4千米,甲开出后几小时追上乙?

五年级数学奥数题专题练习题

例题:某小学有366位1995年出生的学生,那么至少有几个同学的生日是在同一天? 分析:1995年有365天,把365天看作365个抽屉,把366个同学看作苹果,366个苹果放进365个抽屉中,一定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两个苹果。这就说明,至少有两个同学是同一天出生的。 解题的关键是根据抽屉少,苹果多的特点,利用抽屉原理,构造合适的抽屉来解答。 1.某小学有369位1996年出生的学生,那么至少有几个同学的生日是在同一天? 2.3A奥数五年级某班有学员13人,请说明在这13名同学中一定有两个同学是同一星座。 3.有3个不同的自然数,至少有两个数的和是偶数,为什么? 4.4个连续自然数分别被3除后,必有两个余数相同。为什么? 5.在1米长的直尺上标出任意5个点,请你说明这5个点钟至少有两个点的距离不大于25厘米。

6.班上有38个人,老师至少要拿几本书,随意分给大家,才能保证一定有至少一名同学得到两本或两本以上的书? 7.黑、白、黄三种颜色的袜子各有很多只,在黑暗处至少拿出几只袜子袜子就能保证有一双是同一颜色的? 8.某小学五一班有48名同学,至少有几个同学在同一月过生日? 9.有4个运动员练习投篮,一共投进50个球,一定有一个运动员至少投进几个球? 10.布袋中有60块大小、形状都相同的木块,每15块涂上相同的颜色,一次至少取出多少块,才能保证其中至少有3块颜色相同? 1.有一堆割下来的青草可供45头牛吃20天,那么可供36头牛吃多少天? 2.有一堆割下来的青草可供20头牛吃15天,若一头牛每天的吃草量相当于4头羊的吃草量,那么这堆青草可供120头羊吃多少天?

小学五年级奥数题试卷及答案-50题

小学五年级奥数题 一、工程问题 1.甲乙两个水管单独开,注满一池水,分别需要20 小时,16 小时.丙水管单独开, 排一池水要10小时,若水池没水,同时打开甲乙两水管,5小时后,再打开排水管丙,问水池注满还需要多少小时? 2.修一条水渠,单独修,甲队需要20天完成,乙队需要30 天完成。如果两队合作,由于彼此施工有影响,他们的工作效率就要降低,甲队的工作效率是原来的五分之四,乙队工作效率只有原来的十分之九。现在计划16天修完这条水渠,且要求两队合作的天数尽可能少,那么两队要合作几天? 3.一件工作,甲、乙合做需4小时完成,乙、丙合做需5 小时完成。现在先请甲、丙合做 2 小时后,余下的乙还需做 6 小时完成。乙单独做完这件工作要多少小时? 4.一项工程,第一天甲做,第二天乙做,第三天甲做,第四天乙做,这样交替轮流做,那么恰好用整数天完工;如果第一天乙做,第二天甲做,第三天乙做,第四天甲做,这样交替轮流做,那么完工时间要比前一种多半天。已知乙单独做这项工程需17 天完成,甲单独做这项工程要多少天完成? 5.师徒俩人加工同样多的零件。当师傅完成了1/2 时,徒弟完成了120 个。当师傅完成了任务时,徒弟完成了4/5 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

6.一批树苗,如果分给男女生栽,平均每人栽6 棵;如果单份给女生栽,平均每人栽 10 棵。单份给男生栽,平均每人栽几棵? 7.一个池上装有3根水管。甲管为进水管,乙管为出水管,20 分钟可将满池水放完,丙管也是出水管,30 分钟可将满池水放完。现在先打开甲管,当水池水刚溢出时,打开乙,丙两管用了18 分钟放完,当打开甲管注满水是,再打开乙管,而不开丙管,多少分钟将水放完? 8.某工程队需要在规定日期内完成,若由甲队去做,恰好如期完成,若乙队去做,要超过规定日期三天完成,若先由甲乙合作二天,再由乙队单独做,恰好如期完成,问规定日期为几天? 9.两根同样长的蜡烛,点完一根粗蜡烛要2 小时,而点完一根细蜡烛要1 小时,一天晚上停电,小芳同时点燃了这两根蜡烛看书,若干分钟后来点了,小芳将两支蜡烛同时熄灭,发现粗蜡烛的长是细蜡烛的 2 倍,问:停电多少分钟? 二.鸡兔同笼问题 1.鸡与兔共100只,鸡的腿数比兔的腿数少28条,, 问鸡与兔各有几只? 三.数字数位问题 1.把1至2005这2005个自然数依次写下来得到一个多位数123456789 ...... 2005, 这 个多位数除以9余数是多少?

小学数学奥数基础教程(五年级)--27

小学数学奥数基础教程(五年级) 本教程共30讲 逻辑问题(一) 四年级已经学习过用列表法和假设法解答逻辑推理问题。从广义上说,任何一道数学题,任何一个思维过程,都需要逻辑分析、判断和推理。我们这里所说的逻辑问题,是指那些主要不是通过计算,而是通过逻辑分析、判断和推理,得出正确结论的问题。 逻辑推理必须遵守四条基本规律: (1)同一律。在同一推理过程中,每个概念的含义,每个判断都应从始至终保持一致,不能改变。 (2)矛盾律。在同一推理过程中,对同一对象的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至少有一个是错误的。例如,“这个数大于8”和“这个数小于5”是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其中至少有一个是错的,甚至两个都是错的。 (3)排中律。在同一推理过程中,对同一对象的两个恰好相反的判断必有一个是对的,它们不能同时都错。例如“这个数大于8”和“这个数不大于8”是两个恰好相反的判断,其中必有一个是对的,一个是错的。 (4)理由充足律。在一个推理过程中,要确认某一判断是对的或不对的,必须有充足的理由。 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在思考、分析问题时,都自觉或不自觉地使用着上面的规则,只是没有加以总结。例如假设法,根据假设推出与已知条件矛盾,从而否定假设,就是利用了矛盾律。在列表法中,对同一事件“√”与“×”只有一个成立,就是利用了排中律。 例1 张聪、王仁、陈来三位老师担任五(2)班的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体育六门课的教学,每人教两门。现知道: (1)英语老师和数学老师是邻居; (2)王仁年纪最小; (3)张聪喜欢和体育老师、数学老师来往; (4)体育老师比语文老师年龄大; (5)王仁、语文老师、音乐老师三人经常一起做操。

小学五年级上册奥数测试题

小学五年级上册奥数测试题 (时间:分数:100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如图,利用空白转盘设计了一个实验,指针指在白色区域的可能性约占( ) A 、2 1 B 、3 2 C 、4 1 D 、8 1 2、已知A=8.8+8.98+8.998+8.9998+8.99998,则A 的整数部分是( ) A 、42 B 、43 C 、44 D 、45 3、下面的图形中与其他三个不一样的是( ) 4、小林在计算3.69除以一个数时,由于粗心大意,将商的小数点向右多点了一位,结果得24.6,则这道题的除数是( ) A 、0.15 B 、1.5 C 、15 D 、150 5、把7 4 化成小数,小数点后面第1000位的数字是( ) A 、4 B 、5 C 、7 D 、8 6、有34个偶数的平均数,如果保留一位小数是15.9,如果保留两位小数,应是( ) A 、15.85 B 、15.86 C15.87 D 、15.88 7、用4 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分别拼搭,要求从正面看到的是,共有 ( )种拼法. A 、2 B 、3 C 、4 D 、5 8、a 、b 、c 、d 分别表示四个自然数,且a>b>c>d ,请你写出一个算式,表示一个数与另外三个数的和相乘的积,其中乘积最大的是( ) A 、a ·(b+c+d) B 、b ·(a+c+d) C 、c ·(a+b+d) D 、d ·(a+b+c) 9、如图所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72平方厘米,E 、F 分别是AD 、AB 的中点,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A 、36 B 、27 C 、24 D 、18 10、实验小学买了8个足球和12个篮球,一共用去984元,英才小学买了同样的16个足球和10个篮球,一共用去1240元,问每个足球和篮球各_____元,______元.( ) A 、45,48 B 、46,48 C 、45,52 D 、46,52 二、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1、计算:0.5×0.8×0.4×1.25×25=________; 12、计算:5.1×0.3+5.2×0.3+…+5.8×0.3+5.9×0.3=_________; 13、如图,不必剪开,就可以做成一个正方体,这个正方体有三组相对的面,它们分别是2和_______,1和_______,6和_______; 14、如图,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在多边形内添一些辅助线,分别算出几个多边形的内角和,则多边形的内角和与边数的关系是:多边形的内角和=____________×180° ;

五年级奥数题100题(附答案)

五年级奥数题100题(附答案)1. 765×213÷27+765×327÷27 解:原式=765÷27×(213+327)= 765÷27×540=765×20=15300 2. (9999+9997+...+9001)-(1+3+ (999) 解:原式=(9999-999)+(9997-997)+(9995-995)+……+(9001-1) =9000+9000+…….+9000 (500个9000) =4500000 3.19981999×19998×19991999 解:(19981998+1)×19998×19991999 =19981998×19998×19991999+19991998 =19998 =10000 4.(873×477-198)÷(476×874+199) 解:873×477-198=476×874+199 因此原式=1 5.2000×1999-1999×1998+1998×1997-1997×1996+…+2×1 解:原式=1999×(2000-1998)+1997×(1998-1996)+… +3×(4-2)+2×1 =(1999+1997+…+3+1)×2=。 6.297+293+289+…+209 解:(209+297)*23/2=5819 7.计算: 解:原式=(3/2)*(4/3)*(5/4) *…*(100/99)*(1/2)*(2/3)*(3/4)*…*(98/99) =50*(1/99)=50/99 8. 解:原式=(1*2*3)/(2*3*4)=1/4 9. 有7个数,它们的平均数是18。去掉一个数后,剩下6个数的平 均数是19;再去掉一个数后,剩下的5个数的平均数是20。求去掉的两个数的乘积。 解: 7*18-6*19=126-114=12 6*19-5*20=114-100=14 去掉的两个数是12和14它们的乘积是12*14=168

第14讲数学游戏-(带完整答案)五年级奥数

第十四讲 数学游戏 编写说明 此讲的趣味性很强,希望教师能够精心安排,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好奇心、积极性,互动热烈,打出一个漂亮的结尾战役!考虑到各个班级之间进度上存在差异,所以本讲安排的例题中的前铺和巩固学生版都没有,附加题目中也有不错的游戏,教师可灵活掌握时间! 我来考老师! 相信吗?你的老师他(她)有着惊人的记忆力,他(她)能记住许许多多长长的数 字,让你不可思议!譬如,下面的卡片上写着40个多位数,当然还可以更多,无论你 问老师第几个数,他(她)都能回答出来,真神了!不信我们来一起考考老师的记忆力? (1)5312 (11)10423 (21)17534 (31)26645 (2)8404 (12)13516 (22)20628 (32)297310 (3)13516 (13)18609 (23)257112 (33)348215 (4)20628 (14)257112 (24)328016 (34)419120 (5)297310 (15)348215 (25)419120 (35)5010025 (6)408412 (16)459318 (26)5210224 (36)6111130 (7)539514 (17)5810421 (27)6511328 (37)7412235 (8)6810616 (18)7311524 (28)8012432 (38)8913340 (9)8511718 (19)9012627 (29)9713536 (39)10614445 (10)9330 (20)16440 (30)25550 (40)36660 怎么样?你们的老师很厉害吧!嘿嘿!其实老师根本没有背这40个数,只是耍了个小花招.秘密在哪?请听老师的讲解吧!按照老师的方法,你也可以制作一个大大的数表,向你的伙伴们炫耀一下你非凡的记忆能力,保证使你的伙伴们摸不着头脑. 好了!进行完这个游戏以后,让我们快快进入其他环节来看一看! 秘密大揭露(学生版没有):(1)对于一个标号,将标号加上20,得到ab ,以 ab 为基础进行计算; (2)将22 ,,a b a b a b b a ab ++--或(大减小), 依次写出,排成一个数.例如标号17,17+20=37, 32+72=58,3+7=10,7-3=4,3×7=21,对应的数就是5810421.规定的运算一定要简单,否则张口结舌地算不出来,或算错了,场面多尴尬呀.运算太简单也不行,容易让人识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