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复习材料

一、名词解释

1、电子政务:政务:狭义是指政府所开展的行政管理和社会服务活动。广义是指各类行政管理事务,包括党、政府、人大、政协、军队等系统所从事的行政管理活动。

电子政务:从深层次看,电子政务是对现有的工业时代的政府形态的一种改造,即利用信息技术和其他相关技术来构造更适合以互联网为主要特征的信息时代的政府结构和运作模式。

电子政务的概念包括三层含义:(1)电子政务处理的是与公共权力行使相关的业务;(2)电子政务的发展必须借助信息基础设施和相关软件技术的发展;(3)电子政务是对现有的政府组织结构、运作模式、行政流程进行重组和再造。

2、三网一库:政务内网,即政府机关内部的“办公业务网”;

政务专网,即“办公业务资源网”,是政府涉密网络,可以实现地区级政府共享,并可以与内网有条件互联。政务外网,即以Internet为依托的“政府公众信息网”。“一库”:政府系统共建共享的“信息资源数据库”。

3、政府职能:指政府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所承担的职责或作用。具体说,就是政府作为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在国家的政治、经济以及其他社会事务的管理中所应履行的职责及其所应起的作用。政府职能有普遍性、强制性、系统性、不可替代性和服务性等特点。

4、网络安全: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

网络安全又分为:(l)运行系统安全,即保证信息处理和传输系统的安全。(2)网络上系统信息的安全。(3)网络上信息传播的安全。(4)网络上信息内容的安全。

5、数字签名:就是通过某种密码运算生成一系列符号及代码组成电子密码进行签名,来代替书写签名或印章,对于这种电子式的签名还可进行技术验证,其验证的准确度是一般手工签名和图章的验证而无法比拟的。采用了规范化的程序和科学化的方法,用于鉴定签名人的身份以及对一项电子数据内容的认可。它还能验证出文件的原文在传输过程中有无变动,确保传输电子文件的完整性、真实性和不可抵赖性。

6、网络信息保障:PDRR(1)保护(Protect):采用可能采取的手段保障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和不可否认性。(2)检测(Detect):利用高级术提供的工具检查系统存在的可能提供黑客攻击、白领犯罪、病毒泛滥脆弱性。(3)反应(React):对危及安全的事件、行为、过程及时作出响应处理,杜绝危害的进一步蔓延扩大,力求系统尚能提供正常服务。(4)恢复(Restore):一旦系统遭到破坏,尽快恢复系统功能,尽早提供正常的服务。

7、政府再造:以信息技术为契机,全面改造政府的工作理念、体制、职能、业务流程、工作方式等。

二、简答题

1、简述电子政务的内涵和实质

内涵:电子政务就是将政府的主要职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电子化、网络化,利用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对政府进行信息化改造,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重组优化,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制约,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的服务,是政府管理手段的变革。

实质: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信息资源共享为核心,面向公众提供个性化服务。代表着政府的角色转变、结构重组、流程再造。

2、简述电子政务系统框架的组成

电子政务网络平台、电子政务数据资源平台、电子政务支撑平台、电子政务应用平台、电子政务门户、系统维护管理体系、电子政务安全体系、电子政务标准体系。

3、简述政府网站的种类

(1)根据网站所有者及其同其他网站的关系划分基本网站和门户网站;门户网站提供整个行业或地区的有关政府网站的陈列表,作用好似通向这些政府网站的大门;基本网站为某一个政府机关建设和拥有的网站。(2)根据网站的功能划分政府网站可分为信息发布型、单向互动型和双向互动型;信息发布型网站:以宣传和介绍

与政府有关或为政府所有的各种信息为主;单向互动型网站:单向互动型政府网站除了发布信息外,还向用户提供某种形式的服务,如表格下载;双向互动型网站:用户除了能够从网站上浏览和查询信息外,还能向政府网站上发送信息;除了能够从网站下载表格外,还能够通过网站上传表格完成办公的全过程(3)根据用户的情况划分为政府网站可分为外部网站、内部网站和内外集成型网站。外部网站:政府在Internet上开设的面向政府外部人员所提供的网站;内部网站:政府机关采用Browser/Server架构的内部办公系统,将内部用户原先所用到的应用系统集成到Web网页;内外集成型网站:外部用户和内部用户使用同样的办公平台

4、简述网络安全的措施及方法

1)网络安全措施:(1)社会的法律、法规以及企业的规章制度和安全教育等外部软件环境。

(2)技术方面的措施,如网络防毒、信息加密、存储通信、授权、认证以及防火墙技术。

(3)审计和管理措施,这方面措施同时也包含了技术与社会措施。

2)(1)修补系统漏洞(2)病毒检查(3)加密(4)执行身份鉴别(5)防火墙

(6)捕捉闯入者(7)直接安全(8)空闲机器守则(9)废品处理守则(10)口令守则

5、简述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任务

是为政府创新的目标服务。当前我国政府创新基本目标:(1)符合WTO基本规则的要求。(2)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3)符合“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意见》在明确电子政务发展目标的同时,还进一步明确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任务:建设和整合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建设和完善重点业务系统、规划和开发重要政务信息资源、积极推进公共服务、基本建立电子政务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完善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加强公务员信息化培训和考核、加快推进电子政务法制建设

6、简述电子政务立法内容

(1)电子政务组织法:主要包括电子政务的主管部门及其职权职责以及电子政务的设置及其法律地位。(2)信息公开法:指政府在面向公众进行信息公开方面的法律规范。(3)隐私权与个人数据保护立法:指政府对与公民个人隐私相关的电子数据信息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4)电子政务安全立法:与电子商务法相通用。

电子政务安全应包括政府的信息化状态能全面而稳定运行,不受外来的威胁和侵害;电子政务的信息技术不受外来的威胁和侵害。(5)电子政务财政法

三、论述分析

1、分析我国电子政务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问题:1)对电子政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1)推动电子政务建设的原动力不足;(2)政府公务员的观念有待提高;(3)对信息化的片面认识或误解;(4)各群体的利益差异导致的不同态度;(5)“重建设、轻应用”,“重信息、轻服务”现象普遍存在。

2)管理中的不规范现象严重:(1)缺少统一规划和科学论证;(2)信息管理缺乏专门化、制度化;(3)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滞后;(4)传统政府运作机制阻碍电子政务的发展

3)资金分配存在明显缺陷:(1)资金不足;(2)资金浪费。

4)实际应用障碍重重:(1)应用目标定位不明确,应用效果差:信息更新慢;信息互动差;服务内容少。(2)与政府业务流程分离,降低了应用程度(3)数字鸿沟影响应用范围。(4)人员素质问题影响应用质量

5)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从中国目前的情况看,信息安全不容乐观,存在诸多问题和漏洞。特别是911事件后,这个问题显得更加突出。电子政务的安全问题包括很多方面,最主要的是网络信息安全,包括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等。目前我国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整体研发能力还有待提高——要自主开发——提出挑战。

6)人才结构亟待调整:(1)信息产业专业人才匮乏(2)政府部门信息管理人才奇缺

(3)公务人员的信息知识和运用信息工具的能力不足。

对策:1)电子政务法制体系的构建:(1)规划出切实有利于电子政务发展的法制体系;(2)确保列入电子政务法规体系中的重点法律法规能尽快出台;(3)加快与电子政务密切相关的电子商务法规建设步伐;(4)要进一步完善严厉防范和打击的网络犯罪的相关法律。

2)技术层面;(1)要进行全面系统的信息源调查,准确掌握信息形成的规律和特点,以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措施保证信息能源源不断地被创造出来并得到有效的积累。(2)要进一步广开信息源,增加各类信息的储存量,

特别是电子化信息的储存量。(3)要充分发挥社会各个方面的积极性,积极培育信息资源市场,以市场的机制和力量促进信息资源基础的建设。(4)要坚持以开发利用推动信息资源建设的发展,真正建立起信息资源共享的机制。

3)管理层面:(1)树立反映时代发展要求的全新管理理念;(2)熟悉并正确运用新的管理方式;(3)全面实施管理的规范化。

2、论述如何对政府网站进行评价

(1)确定评估的对,如政府网站的服务成熟度和传递成熟度,并建立可量化的评估指标体系。

(2)服务成熟度具体包括服务成熟广度和服务成熟深度两个方面,服务成熟广度是指政府负责提供的服务中已经在网上实现的比例;服务成熟深度是指GES的完备水平。

(3)传递成熟度具体包括: 政府网站实现“一网式”传递信息与服务的程度;网站根据顾客意向作设计的程度;网站链接的能力;网站在传递信息与服务时额外增值的程度。

(4)实施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公民对政府电子化服务的认识、感受和接受状况:①委托评估公司评估:委托国内外一些专业的网站评估公司来进行评估。②权威机构网站评比活动:国内外一些权威网站管理机构,如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③自我评测:由网站管理人员或组织内部独立于网站管理的监测人员,对从网站搜集到的各种数据,如访问次数、浏览者信息等进行分析统计。④用户评价:通过网站向用户发送调查表,然后由网站管理人员自己对获得的反馈信息进行统计分析。

(5)具体调查方法主要有: 调查(亲自、委托和通讯调查;普查和抽样调查)、登记、实验、次级数据的搜集。(6)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数据采集途径:在主页中设置访问计数器、发布在线统计表单、统计电子邮件刊物的预定数量、定期监测网上合作网站情况、检索国内外的权威统计站点、服务质量跟踪统计及顾客投诉意见分类归纳。

(7)政府网站评价的内容:政府网站受关注的程度包括①外部环境的变化分析②网民的变化情况③政府网站的设计:使网站信息内容丰富且有足够的吸引力和新鲜感,并能为用户提供所需服务。

四、填空题要点

1:、电子政务的基本模式:G2G、G2B、G2C

2、1993年美国总统克林顿宣布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政府,电子政务就迅速列入了所有工业化国家的政治日程。

3、我国从1997年正式启动了“政府上网工程”,2002年被称为“电子政务年”。

4、“四库”,即建立人口、法人单位、空间地理和自然资源、宏观经济等四个基础数据库。

5、“三网一库”是国务院办公厅提出的电子政务系统网络架构。

6、XML是可扩展标记语言的缩写,对数据赋予上下文相关功能。

7、安全风险包括:(1)物理风险(2)无意错误风险(3)有意破坏风险(4)管理风险(5)其他风险

8、安全包括:(1)物理安全(2)网络安全(3)系统安全(4)应用安全(5)信息访问安全(6)制度安全(7)人员安全

(8)有关防病毒方面的安全(9)电子政务系统的身份认证等。

9、电子政务子系统包括:(1)网络应用平台子系统(2)网络安全管理子系统(3)信息发布子系统(4)公文运转子系统(5)协同办公子系统。

10、电子政务系统建设的原则:(1)开放性原则(2)实用性原则(3)先进性原则(4)扩展性原则(5)安全性原则(6)可靠性原则。

11、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内容:网络基础平台、系统支撑平台、信息应用平台、系统安全平台。

12、网络安全的特征:(1)保密性;(2)完整性;(3)可用性;(4)可控性

13、网络安全的威胁:(1)非授权访问;(2)信息泄露;(3)拒绝服务。

14、威胁网络安全的因素:(1)计算机系统的脆弱性;(2)协议安全的脆弱性;(3)人为的因素。

15、为了加强对计算机犯罪的打击力度,在1997年对刑罚进行重新修订时,加进了计算机犯罪的条款。

16、计算机安全保护等级最低为用户自主保护级,最高为访问验证保护级即身份认证。

17、信息安全的三个基本方面:(1)保密性;(2)完整性;(3)可用性;

18、电子政务技术安全体系的功能:保障网络的物理安全、系统安全、信息安全、用户安全、传输安全和管理

安全等。

19、电子政务的技术安全体系可以概括为:保障、防御、监控和认证四个基本要素。

20、从系统和应用出发,可将电子政务的技术安全框架分为四个层次:物理层;网际层;系统层;应用层。

21、电子政务立法的特征:技术性、复杂性、国际性、长期性。

22、我国第一部计算机安全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1994.2.28)

23、我国网络信息安全立法的标志性法律——《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24、Web服务以超文本方式将信息资源提供给用户。

25、政府网站的作用:信息交流中心、形象大使、民情情报站、电子办公台、经济助推器、电子商店、文化使者。

26、政府网站的建设的总体原则:以客户为中心。

27、政府网站构建和运行过程:规划、分析、系统设计、实施、测试、运行。

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网络 一、概述 1.1 电子政务的概念 电子政务名词:电子政府、电子政务、网络化政府、数字政府、政府上网、办公自动化、无纸化办公、政务信息化、三网一库……还有很多英文名词如:e-Government、Government Online、e-governor、e-Government Affairs等。 联合国经济社会理事会:将电子政务定义为,政府通过信息通信技术手段的密集性和战略性应用组织公共管理的方式,旨在提供效率、增强政府的透明度、改善财政约束、改进公共政策的质量和决策的科学性,建立良好的政府之间、政府与社会、社区以及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提供公共服务的质量,赢得广泛社会参度。 所谓电子政务,就是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互联网上实现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和空间及部门之间的分隔限制,向社会提供优质和全方位的、规范而透明的、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 1.2 电子政务的相关概念 1.2.1 物理隔离和逻辑隔离 ◆物理隔离 最初物理隔离的概念是双终端、双网络,即每个用户拥有两台独立的计算机,分别接入两个互相独立的网络,这种方式的最大缺点就是对资源的严重浪费。随着硬件和软件技术的飞速发展,许多新型物理隔离产品相继问世。 物理隔离的一个特征,就是内网与外网永不连接,内网和外网在同一时间最多只有一个同隔离设备建立非TCP/IP协议数据连接。其数据传输机制是存储和转发。 物理隔离的好处是明显的,即使外网在最坏的情况下,内网不会有任何破坏。修复外网系统也非常容易。正常情况下,隔离设备和外网,隔离设备和内网,外网和内网是完全断开的。保证网络之间是完全断开的。隔离设备可以理解为纯粹的存储介质,和一个单纯的调度和控制电路。 每一次数据交换,隔离设备经历了数据的接受,存储和转发三个过程。如果要保证数据最大限度的安全,最好的方法就是采取物理隔离了。通常来说,对于需要保护的内网与公共的外网来说存在着两种概念隔离,这就是物理隔离和逻辑隔离。 物理隔离在技术上主要解决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在物理传导上隔断内部网与外部网,确保外部网不能通过网络连接而侵入内部网;同时防止内部网信息通过网络连接泄露到外部网。在物理存储上隔断内部网与外部网,对于断电后会逸失信息的部件,如内存、处理器等暂存部件,要在网络转换时作清除处理,防止残留信息窜网;对于断电后非逸失性设备如磁带机、硬盘等存储设备,内部网与外部网信息要分开存储;严格限制软盘、光盘等可移动介质的使用。在物理辐射上隔断内部网与外部网,确保内部网信息不会通过电磁辐射 或耦合方式泄露到外部网。 物理隔离与逻辑隔离有很大的不同。物理隔离的哲学是不安全就不连网,要绝对保证安全;逻辑隔离的哲学是在保证网络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尽可能安全。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防火墙不是物理隔离产品,有防火墙的根本起因是不同网络间既要保证需要的数据交换和相互访问,又要防御恶意或非法访问。而无论从包过滤技术还是从代理技术来说,其关键点都在于使数据有选择地通过,而不是彻底地把数据隔离。 物理隔离技术与防火墙是两个概念,它们功能互补,但不能互相代替。其安全策略非常清楚,即:把需要保密的核心数据,进行严格的保护,实行物理隔离;而对一般的数据,则

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概念 联合国定义:指政府部门应用信息通信技术来改变政府内部和外部之间的关系。通过信息通信技术在政府事务中的应用,政府部门并没有改变它在保持其有用性、合法性、透明度和责任心等方面的功能和义务,改变的是,因为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社会对政府执行能力的期望值。 世界银行定义:电子政务是指拥有或运行着信息通信技术系统的政府部门,利用这一系统改变政府与公民、私营部门以及其他政府部门的关系,目的是为了促进公民的自我实现,提高政府服务的传递能力,加强政府的责任性,增强政务处理的透明度或提高政府效率。 电子政务内涵 •以信息通信技术为技术基础 •“电子”与“政务”的有机结合 •必须与政府改革和流程重组紧密结合 •“政务”是根本,“电子”是手段 范围 •政务是指与国家政权有关的所有公共性事务。在我国,它除了政府机关的行政事务以外,还包括党委、人大、政协、军委等方面的事务。因此,电子党务、电子人大、电子政协、电子军务都可以纳入电子政务的范畴。 电子政务体系结构:支撑环境层、基础设施层、信息资源层、业务应用层、对外服务层。 •支撑环境层包括政策法规、标准规范、组织机构、人才队伍、管理制度和信息安全,这些是电子政务得以正常运转的基础。 •基础设施层包括网络链路、路由器、交换机、服务器、PC、外设等各种网络及硬件设备。 •信息资源层包括四大基础数据库和各种专题数据库。 •业务应用层包括政府部门内部应用的各种专业信息系统。 •对外服务层包括为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的各种终端,如网站、手机、触摸屏、呼叫中心等。 几个相关概念 •数字政府(Digital Government)是一个与电子政府接近的概念,是一种具有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可视化特征的政府。狭义的数字政府是指遥感、全球定位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等空间信息技术在政府部门的应用,特别是规划建设、国土资源、水 利、交通、公安等部门。 •虚拟政府(Virtual Government)是一个与实体政府相对应的概念,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把传统地理分布的多个政府机构的业务集成起来,使他们能 够密切合作,在短时期内完成应该由一个政府部门完成的任务。 •移动政府(Mobile Government,M-Government)出现在移动通信技术出现以后,是指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社会公众可以通过移动通信网络获取政府部门提 供的服务。 •泛在政府(Ubiquitous Government,U-Government)是指政府部门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可用的方式、为任何人提供服务。泛在政府以客户为中心 (user-oriented),提供的是普遍(universal)服务、个性化的(unique)服务。 电子政务的价值分析 •提升政务处理效率:一站式服务、7×24服务、信息资源共享、数字化信息传输、机构精简 •促进政府服务:提高政府服务满意度、降低政府服务成本

电子政务的概念

1、电子政务的概念: 电子政务即政务信息化,是指国家机关在政务活动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办公和管理,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电子政务是政府机关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一个“行为规范、运转有效、公正透明、兼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的有效途径。 2、电子政务的内涵和外延: 电子政务的内涵电子政务是借助电子信息技术而进行的政务活动,其基本内涵包括三个部分:一是政府部门内部的电子化和网络化办公,如目前各级政府部门所广泛使用的办公自动化系统;二是政府部门之间通过计算机网络而进行的信息共享和实时通信,如国家的“三金"工程和电子口岸执法系统;三是政府部门通过网络与民众之间进行的双向信息交流,如政府部门通过自己的互联网站发布政务信息,以及进行网上招标、网上招聘,接受网上投诉等。一个完整的电子政务系统,应当是上述这三类系统的有机的结合。关于电子政务的外延界定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区别。(一)电子政务与办公自动化的区别。(二)电子政务和“电子政府”的区别。(三)电子政府和政府上网的区别. 3、电子政务的社会意义: 一、电子政务有助于推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电子政务对于提高党和政府工作效率,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民主化,改善公共服务,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是有助于提高党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二是有助于提高党建设社会

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三是有助于提高党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四是有助于不断提高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五是有助于提高党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二、电子政务有助于提高政府创新能力 随着电子政务建设的不断深化,电子政务对政府创新的作用和重要性正在进一步增强。一是有助于转换政府的运行机制。电子政务改变过去单一的信息传递渠道为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多途径跨越时空的传输渠道,使中央政府的政令能够畅通无阻地抵达权力底层;二是有助于转变政府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政府通过电子政务宣传政策,扩大服务职能,提高办事效率,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三是有助于提高政府的管理绩效。电子政务为政府管理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信息处理工具,有效地驾驭信息,提高政府的管理效率;四是有助于节约行政成本;五是有助于促进民主政治的发展。电子政务为公民行使民主权力和参政议政开辟了一条有效的途径。政府也可通过电子政务直接采纳群众的合理化建议,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三、电子政务有助于提升区域性竞争力 一个地区电子政务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了这个地区的区域性竞争力和未来发展潜力。信息社会发展到现阶段,随着电子政务建设的逐步深化和成熟,电子政务对于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影响也愈加明显。通过电子政务将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高行政效率,增强政府监管和服务能力,促进政务公开以及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实现廉洁、高效政府的目标,引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提

电子政务

第一章什么是电子政务 1.为什么说信息通用技术是一种通用目的技术? 信息通用技术具有目的的通用性和创新的互补性两个重要特点,可以出现在通用目的技术和应用产业之间,和出现在不同的应用产业之间,所以其实一种基于通用目的的技术。 开始阶段有广大的提高空间;存在着多样化的应用;在经济的绝大部分中可以应用;与其它技术之间存在着强烈互补性。 2.简述电子政务的本质特征。 电子政务,既包括信息通信技术应用,也包括公共行政改革目标,缺一不可,是政府促进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的一个逐渐演化的过程。政务是本质,电子是手段,两者有机融合,通过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促进行政流程优化、效率提高、效能提升。政府严格控制保证政府规模适度,遵循管理规律,尽量简化环节,提高公共管理科学化水平,不断拓展公共服务领域和项目,提高服务质量,提高社会和公众满意度,实现电子政务“规模适度、管理科学、高效服务”目标。 3.结合工作实践或生活体验,简述如何理解e-Government 的“e”。 观点一:电子政府与电子政务的关系理解为行为的组织实体及其活动程序的关系。 观点二:电子政府和电子政务的关系理解为目标与过程的关系。 观点三:在区分“政治”和“行政”的基础上,强调“电子政府”侧重于政治,而“电子政务”侧重于行政。 观点四:将两者之间的关系理解为包含关系。有观点指出,电子政务包含电子政府;但也有观点认为,电子政府包含电子政务。 由工业社会发展到政府信息社会,e代表了效率和效能(efficiency and effectiveness),以及演化(evolving)

4.简述影响电子政务发展的因素。 1,信息通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状况 2,政府信息资源整合和利用程度 3,政府人力资源状况 4,电子政务相关法律 5,电子政务组织与管理 内因:信息安全,领导力,管理手段,业务需求,标准,技术能力 外因:行政改革,法律法规,经济社会发展,技术进步 5.从政府网站建设水平的视角,分析你所生活的城市政府 电子政务的发展阶段。 北京电子政务已经实现政府相关信息定期更新,对于实际业务已经能够在政府网站上下载表格及在线咨询等简单交互功能;可以利用电子邮件进行交流;建设业务管理信息系统,提供业务信息检索;政府网站在政府与用户之间提供单向或者是简单的双向信息服务。所以从政府网站建设水平的视角,北京政府电子政务处于5阶段理论中的交互阶段、4阶段理论中的提高阶段。 6.如何理解智慧政府。 现代政府事务日益复杂,传统政府的智能水平已经难以应付这种新的形势,必须建立“智慧政府” “智慧政府”是指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知识管理等技术,提高政府办公、监管、服务、决策的智能化水平,形成高效、敏捷、便民的新型政府。“智慧政府”是电子政务发展的高级阶段,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手段。 政府的四大职能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智慧政府”就是要实现上述职能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精细化。与传统电子政务相比,“智慧政府”具有透彻感知、快速反应、主动服务、科学决策等特征。 7.论述电子政务建设与行政体制改革的关系。 电子政务建设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

电子政务基础知识

电子政务基础知识 电子政务基础知识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政务已成为政府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介绍电子政务的基础知识,包括其定义、发展历程和重要性,以及与政府治理的关系。 一、电子政务概述 电子政务是指政府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政府机构、职能、流程和服务的电子化、网络化和信息化。电子政务的主要目标是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增强政府透明度,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以及提升政府服务质量。 二、电子政务发展历程 电子政务的发展可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初,当时各国政府开始尝试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政府服务。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电子政务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各国政府纷纷推出各类在线服务,包括申请执照、报税、办理身份证等。 近年来,移动政务成为电子政务发展的新趋势。通过移动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政府机构能够向公众提供更为便捷的在线服务。此外,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发展,也为电子政务

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三、电子政务的重要性 电子政务在政府治理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电子政务提高了政府服务效率,减少了繁琐的办事流程,为公众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服务体验。其次,电子政务增强了政府透明度,公众可以随时了解政府的工作动态和决策过程。再者,电子政务有助于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通过数据分析和技术支持,提高决策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最后,电子政务提升了政府服务质量,满足公众多样化的需求,增强了政府的公信力和亲和力。 四、总结 电子政务是政府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其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政府治理效能。通过不断引入新兴技术,优化政府服务流程,提高政府决策水平,电子政务将为构建更加公正、高效、透明的现代政府发挥重要作用。 未来,电子政务将进一步与、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深度融合,实现更为智能化、个性化的政府服务。电子政务也将加强对公共数据的安全保护,确保政府信息系统的稳定与安全。 总之,电子政务是政府治理的重要手段,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未来,电子政务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政府治理现代化进程,为

电子政务的概念、有关名词

电子政务的概念、性质和意义 关于电子政务( Electronic Government(E-Government))的概念,国内外没有形成统一的表述,叫法也各异,如政府办公自动化、电子政府、数字政府、政府信息化等。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子政府的概念和内涵还在不断深化和拓展,但其基本的内涵是一样的。即“电子政务是政府机构利用网络通讯与计算机等现代信息技术将其内部和外部的管理和服务职能进行无缝隙集成,在政府机构精简、工作流程优化、政府资源整合,政府部门重组后,通过政府网站大量频繁的行政管理和日常事务按照设定的程序在网上实施,从而打破时间、空间及部门分割的制约,全方位的为社会及自身提供一体化的规范、高效、优质、透明、符合国际惯例的管理和服务”。 根据上述界定、电子政务至少包括了三层含义:一、电子政务必须借助信息技术和数字网络技术,依赖于信息基础设施和相关软件的发展。二,电子政务并不是简单地将传统政府服务进行简单网上移植,而是要对其进行组织结构重组和业务流程再造。电子政务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对传统政府管理的重组、整合和创新,不仅是技术创新,而是包括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在内的社会的全面创新。三,电子政务的目的是要大力利用网络通讯与计算机等现代信息技术更好地履行政府职能,塑造一个更有效率、更精简、更公开、更透明的政府,为公众、企业和社会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最终构建政府、企业、公民和社会和谐互动的关系。电子政务堪称政府管理的革命。 随着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政府作为信息资源的最大拥有者理应成为信息社会的中心节点。电子政务成为推动国家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建设电子政府,开展电子政务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主要表现在:推动公共行政理论发展与创新;转变政府管理的观念;重塑政府业务流程、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提高决策的科学化、透明化、民主化,强化政府监管的力度,加强廉政和勤政建设。最终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建设政府与公众、企业、社会和谐融洽关系,从而促进整体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框架结构与业务模式 电子政务所包含的内容极为广泛,几乎可以包括传统政务活动的各个方面。电子政务系统是一个条块结合、纵横交错的网状立体交叉结构。既有横向的按行政划分的不同的各级地方政府部门,又有纵向的按行业划分的不同的具体职能部。以我国为例,从政务层次看和政务部门看,电子政务系统横向分为国家级电子政务系统、省级电子政务系统、地(市)级电子政务系统和县级电子政务系统四个层面。横向的电子政务系统主要侧重同一层面上的各级政府机关和业务系统之间的行政管理和协作。而纵向各政府职能部门按业务层次序列构成电子政务系统,如党中央――省(市)委――地(市)委――县(市)委,国务院――

1-电子政务的概念及内涵

1 电子政务的概念及内涵? 答:是指各级政府部门以信息网络为平台,综合运用信息技术,在对传统政务进行持续不断的革新和改善的基础上,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重组优化,将政府的管理和服务职能进行集成,超越时间、空间的界限,打破部门分隔的制约,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标准的管理和服务,实现公务、政务、商务、事务的一体化管理和运行。实际上就是政府业务的信息化。 2 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相比具有哪些优势? 答:1)、在政府机构存在形式上,传统政务是以物理实体存在的,而电子政务是以网络虚拟化存在。 2)、在政务办理方式上,传统政务是面对面地办理的,它依赖于纸质文件作为信息传递的介质,办公手段落后,效率低。人们到政府部门办事,要到各管辖部门的所在地,如果涉及到不同的部门,更是费时费力。而电子政务可以跨越地理限制办理。 3)、在政务办理时间上,传统政务受到了严格的时间限制,而电子政务是以7*24的方式,7*24就是说每周7天,每天24小时,那也就是说,随时随地地都能办理。3)、在政务办理时间上,传统政务受到了严格的时间限制,而电子政务是以7*24的方式,7*24就是说每周7天,每天24小时,那也就是说,随时随地地都能办理。

4)、在政府组织结构上,传统政务是金字塔型的垂直结构,而电子政务是网络型扁平结构。传统政务的机构设置是管理层次多,决策与执行层之间信息沟通的速度较慢,费用较多,信息失真率较高,往往使行政意志在执行与贯彻的过程中发生不同程度的偏离,从而影响了政府行政职能的有效发挥,也造成了机构臃肿膨胀、行政流程复杂、办事效能降低等不良后果。电子政务的发展使信息传递高效。快捷,使政府扭转机构膨胀的局面成为可能。政府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适度地减少管理层次,拓宽管理幅度,这不但能保证信息传递的高速度,也那低颀成本,大大提高信息传递的准确率和利用率、政府还可以使行政流程尽量优化、标准化,使大量常规性、例行性的事务电子化,这既可以减轻政府部门人员的管理劳动强度,又可以使政府内部的领导层与执行层之间、各职能部门之间直接对话,从而极大地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因此,电子政务的实施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政府的运作方式,使现代政府办公更加高效、快捷、方便。 3 电子政务的工作模式以及每种模式都有哪些主要内容?答:目前,电子政务的主要模式有G to C模式、G to B模式、G to G模式和G to E模式等四种。G to C电子政务是指政府(Government)与公民(Citizen)之间的电子政务,又称作G2C,是政府通过电子网络系统为公民提供各种服务。 G to C电子政务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主要的应用包括

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 第一章 一、电子政务的含义 电子政务是指各种公务机构通过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政务活动方式的变革,提高行政效率,发展民主决策进程,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的管理与服务的过程与结果。 二、电子政务基本应用模式 G2G——政府对政府的电子政务 G2B——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 G2C——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 1、G to G模式,又称作G2G,它是指: 政府内部;政府与公务员及其它政府工作人员之间 政府上下级之间;首脑机关与中央、政府各部门及各级地方政府之间 不同地区之间;中央政府各部门与各级地方政府之间 不同职能部门之间实现的电子政务活动;中央政府的各个部门之间 2、G to B 模式 G2B电子政务是指政府(Government)与企业(Business)之间的电子政务,又称作G2B。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经济细胞,促进企业发展,提高企业的市场适应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是各级政府机构共同的责任。 各种方针、政策、法规、行政规定等。 协助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各种措施。 各种营业执照、许可证、合格证、质量认证等。 3、G to C 模式 G to C 电子政务是指政府(Government)与公民(Citizen)之间的电子政务,又 称作G2C,是政府通过电子网络系统为公民提供各种服务。 信息服务:政府法规、办事程序、主管部门,以及各种与公共安全有关的信息。 出生死亡登记、结婚离婚登记、自行车牌照及驾驶执照办理、车辆登记、迁移和户口管理、证件防伪等。 各公共部门如学校、医院、图书馆、公园等面向居民的服务。 4、G to E 模式(Government to Employee ) G2E 电子政务是政府机构通过网络技术实现内部电子化管理的重要形式,也是G2G、G2B和G2C电子政务模式的基础。G2E电子政务主要是利用Intranet 建立起有效的行政办公和员工管理体系,为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公务员管理水平服务。 三、国外电子政务的发展 1)美国 2)新加坡

电子政务概论

电子政务概论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电子政务成为了现代政 府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政务是指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来改进政府运行和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式。通过电子政务,政府可以更高效地管理资源,提升公共服务的质量,促进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互动与沟通。本文将从电子政务的定义、发展背景、应用范围和挑战等方面进行探讨。 电子政务的定义 电子政务是指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支持政府运作的一种方式,通过数字化的手段来改善政府行政机关的决策、运行和服务能力。它涵盖的范围很广,包括电子政务基础设施、电子政务系统建设、电子政务服务等方面。 电子政务的发展背景 电子政务的发展源于信息技术的迅速进步和普及。随着互 联网的普及和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政府公共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政府也面临着更大的管理和服务压力。

电子政务的出现为政府提供了一种更加高效、便捷和可靠的管理方式。 电子政务的应用范围 电子政务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涵盖了政府各个领域的管理和服务。下面列举几个典型的应用场景: 1.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政府网络基础设施建 设、数据中心建设等。 2.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包括政务管理系统、公共服务 系统等。 3.政府数据开放:政府通过开放数据,提供更多的信 息资源和数据支持。 4.电子商务:政府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提供更方便、 快捷的服务,如在线缴费、电子证照等。 5.政府门户网站建设:政府通过门户网站,提供公共 服务、政策信息、在线申办等功能。 6.电子政务服务:包括在线申报、电子证照、数据查 询等服务。

电子政务的挑战 电子政务的发展面临着一些挑战: 1.安全和隐私问题:电子政务涉及大量的公民个人信 息,安全和隐私成为重要的关注点。 2.数字鸿沟:在发展中国家,数字鸿沟可能导致部分 人群无法享受到电子政务带来的便利。 3.技术更新和保障:电子政务需要不断跟进最新的信 息技术,同时需要保障技术的稳定和安全。 4.沟通和培训:电子政务需要政府与公民之间的有效 互动和沟通,并提供培训支持,以确保公众能够正确使用电子政务服务。 结论 电子政务作为现代化政府管理的一种方式,对提升政府效能和公共服务质量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电子政务的发展仍面临着各种挑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解决。未来,电子政务将继续发展,为公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是指国家公共部门在政府活动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办公自动化技术等进行公共事务管理和为社会服务的一种全新的管理方式和运行机制。 “一站式电子政务”:是指通过利用网络技术、整合公共部门的信息资源、实现跨部门的网络化协同办公等措施建设来构筑一个“虚拟政府”,从而使公众能够随时随地地获取各类公共服务。 1.4.如何正确认识电子政务管理价值与服务价值的关系?P6 答:从根本上改善公共服务是电子政务的终极价值。电子政务最终发展目标及其效益来自公共部门对社会的电子化服务。为公众提供一体化的电子化服务是电子政务最根本的应用。服务是电子政务的第一要务,也是电子政务建设的发展方向。管理与服务本来就是公共部门的两项根本职能,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只不过根据不同发展阶段和面临的不同社会问题而有所侧重。电子政务服务价值的实现程度反映了电子政务发展完善的程度,电子政务服务价值的实现程度与电子政务发展的历史阶段相联系、与电子政务建设和应用的基础条件相联系,是一个分步实施、逐步发展的过程。兼顾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是现阶段我国电子政务价值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在服务能力日益成为公共部门合法性来源和决定性竞争力的基本手段之一的信息化时代,电子政务的价值就日益表现为提升公共部门的服务绩效,并通过网络技术的应用实现公共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 2.3.比较分析电子政务的运行模式及其内容。P43 通常所说的电子政务的运行模式包括政府间电子政务、政府与企业间电子政务、政府与公众间电子政务以及政府与其所属雇员间电子政务。 1、政府间电子政务(G2G)内容:(1)电子法规政策系统、(2)电子公文系统、(3)电子邮递系统、(4)电子司法档案系统、(5)电子财政管理系统、(6)电子办公系统、(7)电子培训系统、(8)网络绩效评估系统、(9)垂直化网络管理系统、(10)风险网络协调管理系统、(11)城市网络化管理系统和城市综合化执法系统。 2、政府与企业间电子政务(G2B)内容: (1)电子采购与招标、(2)电子税务、(3)电子政照办理、(4)信息咨询业务、(5)对中小企业电子化服务。 3、政府与公众间电子政务(G2C)内容:(1)教育培训服务、(2)就业服务、(3)电子福利支付、(4)电子医疗服务、(5)社会保险网络服务、(6)电子身份“一卡通”、(7)公众信息服务、(8)交通管理服务、(9)公民电子税务 4、政府对公务员的电子政务(G2E)内容:(1)公务员日常管理、(2)电子人事管理 2.8.分析电子政务的“5E”功能:P55 (1)促使公共管理更加高效。 电子政务促进了公共管理改革和业务流程优化,使组织结构更加合理、部门分割和条块分割被打破、资源共享,进而大大提高了公共管理效能和社会服务质量。 (2)促使公共部门与公众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更为流畅。 首先,电子政务中公共部门网站的建立为政府公开和公众监督提供了新的载体;其次,政府公开是电子政务建设和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电子政务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政务公开就不可能最终建成电子政务;再次,电子政务创建了平等、一体化和规范化的服务。 (3)促使交易成本更加节省。 这主要表现在:第一,电子政务为公共部门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公共部门之间的交易成本、提高公共管理效能和服务质量,提供了更为有效的途径。第二,电子政务的社会服务功能,使公民和企业的办事成本最小化。

电子政务

名词解释 1.数字鸿沟:因地理区隔、族群、经济状况、性别,以及技术、知识及能力在使用因特网等信息技术资源应用上差异所造成的差距。 2. 电子政务:是一个包含内容广泛的政府转变创新行动,通过发挥和利用信息和通讯技术的驱动作用,发展 和递送高质量,无缝和集成的信息和公共服务,重构政府部门的业务和流程,整合系统应用及功能,实现以公民为中心的电子包容和电子民主。 3.政府门户网站:是用以整合政府所有机构网站的电子接口,以提供外部公民与政府内部人员在线一站式服务的虚拟平台。政府门户网站是政府在信息时代对社会进行管理和服务的核心窗口,它打破了政府部门之间的界限,将不同部门的服务集中起来,通过一个入口向用户来提供,从而大大提高信息服务的有效性。 4.微博是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或者叫“一句话博客”。将您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事情写成一句话(不超过140个字),或发一张图片,通过电脑或者手机随时随地分享给朋友,您的朋友可以第一时间看到你发表的信息,随时和您一起分享、讨论。是目前发展最为迅猛的互联网业务。 5.政务微博:由党政机关依托主流网站微博客平台专门开设的,用于发布信息、倾听民意、收集政见、服务大众的官方网络互动平台,被形象地称之为“开放式议政大厅”。其主要目的在于:通过与公众的互动,搭建一个社会化参政、议政、问政的网络交流平台。 6.网络舆情:人们在网络上呈现和表达出来的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信息。 简答题 1.信息化社会内涵及特征:信息化是指以信息为主要资源、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信息处理为主要生产方式的过程。 -观点一:信息化是一种过程,是指随着人们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引起的知识信息的生产率的提高过程,其本质就是知识化。 -观点二:信息化就是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普遍地采用信息技术。 -观点三:信息化是指经济发展从以物质和能源为基础向以信息为基础的转变过程。 -观点四:信息化是指从事信息处理的部门以及各部门的信息活动(包括信息的生产、传输、交换和利用)的作用在国民经济中相对扩大,并最终超过农业、工业、服务业的过程。 -观点五:信息化是指信息产业高度发达并且在国民经济中占优势地位的动态过程,它体现了由物质产品起主导作用向信息产品起主导作用的根本性转变。 -观点六:信息化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比较充分的信息资源共享,以解决社会和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2.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的区别: 根本区别:管理与服务模式的变迁 组织结构:横向集成、纵向压缩(扁平化) 职能设置:从集权到分权 资源分配:从分立到共享 运行模式:从分割独立到整合协同(整体性与分权制衡的调和) 工作方法:从以政府职能为中心到以社会用户为中心(服务理念) 3.电子政务的基本内容 (一)政府对政府的电子政务 政府内部办公自动化:政府内部网络办公系统可分为领导决策服务子系统、内部网站子系统、内部财务管理子系统、日常办公管理等。 电子化人力资源管理:包括电子化的招聘、电子化的学习、电子化的沟通等内容。 电子公文系统:通过电子公文流转和审批系统,传统的政府间公文的收文处理和发文处理就可以在保证信息安全的前提下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在不同的政府部门间实现瞬时传递。 电子监察系统:对各行政审批事项的办理过程实施综合监察、程序监察、时限监察、收费监察、预警纠错、绩效评估等。 电子财政管理系统:通过网络向政府主管部门、审计部门和相关机构提供分级、分部门、分寸段的政府财政预算及其执行情况报告,包括财政收入、开支、拨付款数据以及相关的文字说明和图表。 电子培训(E-learning)系统:借助网络随时随地注册参加各类培训课程、接受培训、参加考试。 纵向层次网络管理系统:适合于一些垂直管理的政府机构,如国家税务系统、海关、国土资源等部门,通过组建本系统的内部网络,形成垂直型的网络化管理系统,以实现统一决策,分层控制和实施、信息实时共享,提高系统的整体决策水平和反应速度。

电子政务名词解释

电子政务名词解释 电子政务是指政府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政务活动的方式,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电子平台来提供公共服务、公共信息和公众参与的机制和方式,以实现政府效能的提升、政务公开和信息透明、便捷的公共服务以及全民参与的民主化进程。 电子政务名词解释: 1. 电子政务门户网站:是政府在互联网上建立的一个综合性门户网站,旨在为公众提供政府行政信息、服务、公共管理和公民参与等内容的便捷渠道。 2. 电子政务服务平台:是利用信息技术整合政府各级部门的资源和信息,提供在线申请、查询、支付等政务服务的平台,为公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 3. 电子政务标识:是电子政务系统中用于标识政务信息和服务的统一标志,以增加公众对信息的识别和信任度。 4. 电子政务数据开放:是政府将政务数据通过互联网等电子手段向公众开放和共享,促进政府信息透明和公众参与。 5. 电子政务办公系统:是政府机关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内部办公管理的系统,包括电子文件管理、电子公文交换、电子会议等功能。 6. 电子政务安全管理:是针对电子政务系统进行安全性保护和

管理,包括信息安全管理、网络安全管理、身份认证管理等方面的措施。 7. 电子政务网络化建设:是将政府各级部门和相关机构通过信息网络进行连接和整合,实现信息的共享和统一管理。 8. 电子政务一站式办公:是利用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实现政务服务全流程的在线办理,提供一站式的服务和查询平台。 9. 电子政务评价指标体系:是用来评估电子政务系统和服务的指标体系,包括服务质量、技术支持、公众满意度等方面的指标。 10. 电子政务创新应用:是指在电子政务领域中,利用新技术、新模式和新方法,推动政府行政管理的创新和改进。 电子政务的发展有助于提高政府效能、促进政府服务的可及性和透明度,加强政府与公民的沟通与互动,推进政府内部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它不仅是政府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数字化政府转型的重要手段。

电子政务基础知识

第一节电子政务基础知识 一、政府信息化的发展演变 1.办公自动化阶段:公自动化是电子政务的雏形。办公自动化的概念提法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所谓办公自动化(Office Automation,OA)是指借助技术手段,将人的部分业务转交给各种设备来处理,并由这些设备和办公人员共同完成办公业务。 2.政府上网阶段:我国始于1999年1月 3.电子政务建设阶段:目前处在此阶段 二、电子政务相关概念 “政务”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关于政治方面的事务,也指国家的管理工作”。 其含义有两个,一是指“关于政治方面的事务”;二是指“国家的各类行政管理活动,即专指政府部门的管理和服务活动”。 电子政务中“政务”的含义是侧重于后面的含义。 政府是社会的上层建筑,它主要的工作目的是:协调社会各个部门的工作,调整社会资源的再分配;与公众广泛联系,服务于公众等。 三、电子政务的概念的提出 这个概念最早由美国总统克林顿在1992年提出。目前,关于电子政务的概念还没有统一的定义,综合国内外对电子政务的含义的理解,我们认为应该包含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1)电子政务必须借助于现代信息与通信技术; (2)电子政务是在对传统“政务”改革和业务流程重组的前提下实现的高效率、高透明、方便快捷的新型政府管理与服务体系。 联合国的定义:电子政务就是运用信息与通讯技术改革政府的内部以及外部运作关系,但不改变政府的功能与职责。 四、什么是电子政务 政府部门运用现代管理思想对传统“政务”进行改革和业务流程重组,充分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将政府的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实现超越时间、

空间与部门分隔的限制,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和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 电子政务的特征是“以信息技术为工具、以政务数据为中心;以业务应用为动力,以便民服务为目的”。 五、如何理解电子政务的概念 1.广义上理解:是指政府机构在其管理和服务职能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重组优化,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制约,建成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政府运作模式。 2.狭义上理解:一是指在政府内部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电子办公网络环境,主要服务对象是政府内部的公务员;二是指政府为了提高公众形象,增强为公众服务的功能,对外提供电子信息系统(包括网站及其他各种电子服务手段)。 3.理解电子政务概念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电子政务”中的“政务”是核心,“电子”是手段; (2)电子政务不只是政府业务的全面“无纸化”; (3)电子政务不只是政府现有业务的电子化与网络化; (4)电子政务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 六、电子政务的基本组成 一个完整的电子政务系统,就是由以下三类系统有机结合而成。 1.政府部门内部的电子化和网络化办公 2.政府部门之间通过网络实现的信息共享和实时通信 3.政府部门通过网络与公众之间进行的双向交流 七、电子政务主要的模式(G2G) 1.政府内的互动(Government-Government, G2G) G2G是上下级政府、不同地方政府、不同政府部门之间的电子政务。政府内的互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①电子公文系统 ②电子法规、政策系统 ③电子司法档案系统 ④电子财政管理系统 ⑤电子办公系统

电子政务发展前景与改进建议

电子政务发展前景与改进建议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政务成为现代政府服务的主流。目前我国的电子政务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本文将从电子政务的发展前景以及改进方案两个方面,对电子政务进行深入探讨。 一、电子政务发展前景 1. 从信息化角度看,电子政务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当 前的信息时代,一切都离不开互联网,政务服务也不例外。因此,实现政务服务的电子化是大势所趋。 2. 从便民化角度看,电子政务能够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 的需求。传统的政府服务需要前往政府部门进行办理,人们的时间和精力成本都比较高。而电子政务则免去了群众奔波路途,让政府服务更加便捷和高效。 3. 从服务质量角度看,电子政务能够更好地保障服务质量。传统的政府服务容易出现服务不规范、效率低下等问题,而电子政务则可以提供更全面、更准确、更及时的服务。 4. 从促进政府透明度和公正性的角度看,电子政务能够 更好地加强政府的透明度和公正性。通过电子政务平台,政府服务的全过程都可以记录下来,使政府的服务更加规范化、法治化。 二、电子政务改进建议

1. 加强信息安全。因为电子政务是依赖于互联网的,所以信息安全至关重要。政府需要加强安全措施,防止黑客攻击和信息泄露等问题的发生。 2. 提升平台的便利性。虽然电子政务可以避免人们奔波办理事务,但是如果电子政务平台不够方便,会使办事的过程变得繁琐冗长。要让电子政务平台真正符合人们的需求和使用习惯。 3. 完善电子政务服务的全过程管理。政府应当强化对电子政务服务的全流程管理,改善服务过程中存在的不合理、不规范现象,并加强对服务监督和责任追究。 4. 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提高政策制定和服务效率。大数据技术能够帮助政府发现问题和需要改进的方面,同时也能够提升政府服务效率,提高政府决策科学程度和精准性。 总之,电子政务发展前景广阔,但同时也需要我们去积极面对它的不足之处。通过加强信息安全、提升平台便利性、完善全过程管理以及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等措施,可以让电子政务更加高效、更加便捷、更加规范。这也是未来电子政务发展的必由之路。

名词解释电子政务

名词解释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E-Government)是指利用信息通信技术(ICT)为 政府和公共部门提供各种公共服务和信息,以提高政府机构效率、透明度和服务质量的方式。其目标是通过数字化、网络化和电子化手段促进政府治理的现代化,实现政府与公众、企业和其他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交流和协作。 电子政务通过建立和推动电子政务系统,实现了政府和公众之间信息的快速流通和无障碍获取。通过电子政务系统,公众可以通过网络渠道提交申请、查询政府服务、支付费用、参与公众决策等。同时,政府也可以通过电子政务系统提供在线服务、发布政策信息、收集民意反馈等。电子政务将政府的服务和决策过程向公众公开,使政府的行为更加透明,增强了政府的公信力和合法性。 电子政务的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信息化:电子政务利用信息技术将政府的各种业务、服务和决策电子化和网络化,实现了政府信息的数字化存储、传输和处理。 2. 网络化:电子政务建立了政府与公众、企业以及其他政府部门之间的网络连接,实现了信息的共享和交流。 3. 自动化:电子政务系统可以自动化地处理各类政府事务,减少人工操作,提高工作效率和精度。

4. 开放性:电子政务倡导政府的信息和决策向公众和企业开放,提供公开透明的政府管理和服务。 5. 互动性:电子政务实现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双向交流和互动,通过网络渠道收集民意、征求意见,增强了公众参与的机会和实效。 电子政务在提高政府效率、促进政府公开透明、增进政府与公众的互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提高政府机构的工作效率,减少行政成本,提升服务质量和满意度。同时,电子政务还可以促进政府与公众、企业之间的信息流通和合作,加强社会治理的共治效果。电子政务的发展对于推动政府治理现代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电子政务理解

电子政务理解 1.1 电子政务运行模式 ◆政府间电子政务 ◆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 ◆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 1.2 电子政务的网络平台 1.3 电子政务的体系平台 电子政务的体系平台是为特定的政务应用软件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并为电子政务应用提供软件平台和技术标准支持。从功能上讲,他包括三大方面:一是电子政务体系结构,保障电子政务系统的技术体系环境。而是系统及其应用和资源治理〔如:网络治理、平安治理、认证效劳、负载均衡、数据治理〕名目治理、工作流治理等〕;三是应用软件的开发环境。 中国最庞大的数据库下载 电子政务系统及其应用和资源治理要紧目标是实现以集中的数据资源治理为核心的电子政务模式统一综合应用,即统一的资源治理、统一的平安保障、统一的网络治理、统一的业务治理和统一的效劳治理。 1.3.1 统一的资源治理要紧实行信息资源集中 尽管数据资源在物理上能够分布于不同的地域,但整合电子政务系统能够借助于存储区域网络〔storageareanetwork,SAN〕等技术形成一个灵活、可扩展、可用、可访咨询、和可靠的逻辑上数据大集中的数据中心,以此为根底实行信息采集、信息存储、信息传输、信息分析、信息公布等完整的信息需求链过程,为实现电子政务系统全程业务内容网络化提供了一条捷径。、 1.3.2 统一的平安保障目标是构建给予统一策略、产品和行为模式集成的平安体系 一个成功的电子政务系统需要一个平安的治理平台,他不仅是有多种相关硬件和软件组成的,更需要有完善的政策和正确的行为模式来支持。一方面,哟建立综合平安检测、实体平安、运行平安、信息平安、网络公共秩序和人员治理等平安法规的平安治理体制。另外,要有实现的稽查制度和事故应变制度也是治理体制的重要组成局部。 另一方面,需要运用适合网络结构的平安技术,提供用户身份平安、网关平安主机平安、网络平安、内容平安和系统平安等系统平安保障。 1.3.3 统一的网络治理确实是基本网络资源集中

电子政务的基本概念

第一讲 电子政务的基本概念 一、电子政务的概念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网络技术的成熟和Internet/Internet技术的运用,办公自支化技术在政府公共管理中的应用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和扩展,并推动了政府信息化向纵深发展,电子政务的概念随之孕育而生。电子政务是指政府机构运用网络一计算机等现代信息技术,将政府的管理与服务职能通过精简、优化、整合后在网络上实现运作,从而提高政府的运行效率和行政监管能力,并为社会公众提供向高效、优质、廉洁的一体化管理和服务。 电子政府是西方国家政府信息化的一个通用概念,是现有的政府机构、结构和工作流程进行优化重组以后所重新构成的全新的一体化政府管理形态,是一个和传统政府相对应的概念,其重点在政府电子化。从政府信息化的角度讲,一体化政府上一个虚拟的政府,是一个跨时间、地点、部门的全天候的电子政府服务体系。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在我国与电子政务有关的词汇有“电子政务”、“电子政府”等。电子政府和电子政务这两个概念从严格意义上讲还不能等同视之。 电子政府从政府业务上讲是一个程序概念,强调政府业务通过电子化手段来运作及实现,即政府有效地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来进行公共行政管理和服务,其重点在政务,电子是政务的手段。这一概念强调对原有政府管理结构以及政府业务活动的组织方式和方法要进行重大的乃至根本的改造(Government Reengineering),从而构建成一个基于形态。 电子政府与电子政务的联系在于:电子政府的建立以一系列电子政务的实现为前提,如果没有大量政务工作的信息化,电子政府是不可能建立的,好电子政府的建立必须是以电子政务的发展为基础,电子政府的建立过程也就是电子政务的发展过程。 电子政府与电子政务的区别在于:电子政务通常是指一个一个具体政务工作的信息化,而电子政府则指政府组织结构和管理的信息化。在实践中,有的政府机构在某些领域或某几项政务工作中实现了信息化,并不意味着电子政府的建立。但只要建立了电子政府,则政务工作必然都实现了信息化。 简而言之,电子政务概念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含义: 第一,电子政务必然借助于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办公自动化技术; 第二,电子政务处理的是与公共权力行使相关的公共事务; 第三,电子政务要对政府现有的行政管理和业务流程进行改造,以适应时代进步和发展的需要。 二、电子政务的特征 与传统政务相比,电子政务在管理形态、管理区域、决策权限、管理模式、管理幅度与层次、运行环境、基本概念、运作方式、沟通模式、组织结构、遵循法则、管理方式、成本与效率等一系列方面均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见表达1.1)。 表1.1 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的特征比较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