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父亲李大钊的一些革命活动

回忆父亲李大钊的一些革命活动
回忆父亲李大钊的一些革命活动

回忆父亲李大钊的一些革命活动

李葆华

我在父亲身边生活的岁月并不长。但是,父亲作为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的坚定革命信念,炽烈的政治热情,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刻苦学习的精神,大无畏的革命气慨,以及他被捕后坚贞不屈、壮烈牺牲等事迹,给我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长期以来鞭策教育着我。

1918年7、8月间,我们全家离开渤海之滨的故乡--河北乐亭大黑坨村,随父亲来到北京。那时候,父亲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工作。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协约国击败德国而宣告结束。那时古老沉寂的北京突然笼罩着一派表面的喜庆气氛。中央公园(即现在的中山公园)连日免费开放,招待市民。一天,吃过晚饭以后,父亲很有兴致地带着我们一家人去中央公园。虽然已近黄昏,公园里仍然人山人海,拥挤非常。父亲带着我们来到按照克林道碑改建的“公理战胜”牌坊前,意味深长地说:“总有一天我们要把这个牌坊拆掉!”十分鲜明的以对许多知识分子把战争的终结说成是什么“公理战胜强权”的谬论。父亲的这种远见和卓识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父亲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Bolshevism的胜利》两篇光辉著作。前者是他在天安门庆祝大会上的讲演稿,随后又在中央公园的庆祝大会上讲过一次。父亲在这两篇文章中明确地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是民主主义的胜利,是世界劳工阶级的胜利,是二十世纪新潮流的胜利。他热情地讴歌十月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新曙光,以高昂的战斗激情预言,布尔什维主义一定能在全世界取得胜利。尽管我们当时不能真正理解父亲的见解,但他那种欢欣鼓舞的热烈情绪,还是深深地感染了我们。“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他的这些话一直为后人所传诵,鼓舞着人们为真理而斗争。

这两篇文章的发表,在父亲的思想发展史中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标志着父亲从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转变,开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宇宙观来观察世界,并以此为武器,奋起向旧世界宣战,成为在我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战士。

五四运动时期,父亲还发起组织了少年中国学会,并任《少年中国》月刊的总编辑。这个学会在北京设总会,南京、成都及法国巴黎设有分会。在父亲的努力下,少年中国学会成为了“本科学的精神,为社会的活动,以创造少年中国”为宗旨,以改造中国为目的的学术团体,是五四时代一个有影响的进步青年组织。1921年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之后,父亲等人为争取确立少年中国学会的社会主义方向,多次同学会内的国家主义分子、无政府主义者进行斗争。后来,由于会员成份太复杂和时局的激烈变化,到1925年终于分化了。少年中国学会早期的功绩是不能抹煞的,它团结了一批热心研究马克思主义的青年,其中很多是信仰共产主义的革命知识分子。我们党许多早期的党员,台邓中夏、黄日葵、赵世炎、高君宇、蔡和森、恽代英、张闻天、罗章龙、张申府等,都是少年中国学会的会员。毛泽东同志也参加了这个学会。

1919年夏天,我跟随父亲到昌黎五峰山去度暑假。夏季的五峰,风景如画,气候宜人,是避暑的好地方。父亲进山以来,他就投入紧张而有秩序的工作。他随身带了许多马列主义

书籍,每天除了埋头读书,就是伏案挥笔疾书。只是在工作实在疲劳时,才走出祠堂休息休息。

父亲这次来五峰山,正值五四运动后不久。行前,父亲看到了胡适在《每周评论》发表的反动文章《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文中鼓吹所谓点点滴滴改良,把马克思主义说成是“阿猫、阿狗、鹦鹉、留声机都能谈的事情”,提倡少变些主义,多研究些问题。胡适的这种公开挑战,激起父亲的无比愤慨。到五峰山以后,他便写了一篇题为《再论问题与主义》的公开信。这篇战斗檄文,发表在《每周评论》第35期上。父亲在这篇文章里公开宣布:“我是喜欢谈谈布尔扎维主义的。”他批驳了包括修正主义在内的形形色色的假社会主义、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指出,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要“因时、因所、因事的性质情形,有引起不同”,不应把“主义”变成纸上空谈。

从1922年底到1924年初,父亲经常不在北京,频繁地奔走于大江南北,为党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而努力工作。早在建党初期,父亲就通过林伯渠同志结识了孙中山先生。党的二大、三大,正式确定了同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的方针和政策。父亲受党委托,负责同孙中山先生联络,本着既联合又斗争的精神,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实行国共合作,推进国民革命。由于父亲和其他老一辈共产党人的不懈努力,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迅速发生转变,开始认识到要想革命成功,依靠少数地方军阀不成,必须实行“联俄、联共、扶助民工”三大政策。在1924年1月召开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帮助下,正式确定了“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同意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父亲被孙中山先生指派为这次大会的代表,并担任大会的重要领导工作。就是在这次大会上,父亲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并担负北方地区国民党的领导工作。

在促进革命统一战线的事业中,父亲同孙中山先生建立了真挚的革命友谊。孙中山对中国共产党人给予他的真诚帮助非常感动,对父亲的为人也极为钦佩。父亲很敬佩孙先生,认为孙中山是个伟大的革命家。1925年孙中山离开广州北上,中共北方区委在北京组织了盛大的欢迎,父亲亲自前往车站迎接。此后不久,孙先生不幸病逝,父亲异常悲恸。中共北方区党委组织了大规模的隆重的追悼活动,父亲是孙先生治丧委员会成员,亲自扶灵。在开追悼会那天,《晨报》上专门刊登了父亲步出中山堂的照片。

1924年底,北方地区的斗争形势开始发生变化。党的统一战线政策的正确实施,加快了新的革命高潮的到来同时促成了反动统治阶级内部的很大分化。冯玉祥的“倒戈”,以段祺瑞为首的段、张、冯三派联全政府的建立,使北京的政局变得异常复杂。

那时父亲正在苏联,他是五月里接到党中央的命令,作为中共代表团首席代表,赴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的。大会结束后,其他代表先期回国,父亲在苏联又逗留了一个时期。他到各地参观、访问、考察和讲演,并抓紧一切时间学习俄文。在苏联期间,父亲给家里来过几封信。他那时化名“李琴华”。父亲曾写信向家里要一件皮大衣,看来他是打算在苏联至少过了冬天再回国。他非常渴望在十月革命的发源地,在伟大列宁的故乡多走走,多看看。然而,他的这个计划没有能够实现。北京政变的消息使父亲再也住不下去了。11月份,遵照组织的决定,父亲怀着“回到战场上去”的战斗激情,回到了祖国。

父亲回国后不久,根据中央指示,成立了中共北方地区执委会,由父亲全面负责北方区委的领导工作。1924年底到1925年初,父亲和中共北方区执委在广大北方地区大力开展工

作,党在工人、农民、士兵、学生等各阶层人民中间,进行着非常活跃、卓有成效的活动,积极慎重地发展了大批党团员。我也是这个时期加入共青团的。

为了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北方区党委开办了第一个区委党校,利用寒假培训骨干力量。党校设在距沙滩不远的北大三院二楼的一间大教室里。学员主要是北京的党团员,也有从北方其它省市来的,学习时间约一个月。1926年春节前后,我每天到党校参加学习。党的领导同志赵世炎、陈乔年等亲自给我们讲课。他们除了讲马列主义基本理论、党的基本知识外,也讲国内国际形势。最后一课是父亲讲的,讲课的主要内容,以《土地与农民》为题目,发表在1925年12月30日到1926年2月3日的《政治生活上》。后来毛泽东同志把它收入农民运动讲习所的教材,供讲习所的党员学习。

父亲很早就开始注意研究农民问题。他说:“在经济落后沦为半殖民地的中国,农民约占总人口百分之七十以上,在全人口中占主要的位置,农业尚为国民经济安家落户基础。故当估量革命动力时,不能不注意到农民是其重要的成分。”又说:“在乡村中作农民运动的人们,第一要紧的工作,是唤起贫农阶级组织农民协会。”“中国的浩大的农民群众,如果能够组织起来,参加国民革命,中国国民革命的成功就不远了。”他提出了“耕地农有”的口号。他花了很大功夫调查、统计、研究土地问题。父亲在讲课中特别强调了依靠农会和建立农民武装的重要性。

中共北方地区执行委员会成立以后,对北京政变后的北方地区的斗争形势做了认真的分析。当时段祺瑞虽是临时执政,但他手中无兵,只有一个几百人的卫队;奉系军阀张作霖依附于日本帝国主义,政治上极端反动,军事上比较强大,是一个最危险的敌人;冯玉祥的国民军在公开打出反直倒曹的旗号后,还有一点同情革命的表示。他的国民军曾提出“不扰民、真爱民”的口号,并从故宫中轰出清末皇帝溥仪,一时颇得社会上好评。北方区委分析了冯玉祥的政治态度,认为应当争取冯玉祥,特别是国民军,经过做工作之后,有可能争取它倾向革命。因此,北方区党委确定了争取国民军,打击段、张的革命策略。

父亲对争取国民军的工作十分重视,他亲自做冯玉祥及其手下的高级军官的工作。父亲还把一些同志派进国民军中去做中、下层官兵的工作。后来,国民军各军中有不少负责工作是共产党员担任的。1926年“三·一八”惨案发生的前一天,群众包围段政府,要求段政府公开表示态度,抵抗帝国主义的强盗行径。这次行动是党组织统一布置的,我也参加了。群众来到段祺现在的住宅前,要求段祺现在出来。那天守门的卫兵是冯玉祥的国民军。卫兵没有开门,愤怒的群众便把住宅团团包围起来,有人还想翻墙进去抓段祺瑞,受到卫兵的阻拉,因此双方发生了口角,相持了五、六小时,直围到天色很晚,人群方才散去。当天晚上,总指挥韩麟符向父亲汇报当天群众运动情况。父亲听到我们同国民军的士兵发生纠葛时,即表示同国民军士兵不要搞得太僵,我们还是要争取国民军的。

党对国民军的一系列争取工作收到了积极的效果。在国民军的驻防区内,他们对共产党的活动往往采取不干预的态度。“三·一八”惨案后,冯玉祥解除了段祺现在的卫队的武装,对段屠杀人民群众表示抗议。后来奉系军阀张作霖向北京进攻,国民军准备撤出北京时,国民军一位旅长跑到父亲住所,恳切地要求保护父亲出京,到他的部队里暂避一时。父亲坚决不肯离开自己的战斗岗位,这位旅长只好很惋惜地走了。父亲牺牲后,冯玉祥命令国民军全体官兵戴孝,悼念父亲。国民军同情革命的倾向,为我党发展北方地区的革命形势,创造了有利条件。

1924年,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以后,在父亲等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的共同努力之下,北京等地的国民党市、区各级党部陆续建立起来,并成立了国民党北方的最高领导机

关。在父亲牺牲前的一段时间,由父亲主持北方国民党的工作。为了发动群众参加国民革命,中共北方区委专门设立了国民革命运动委员会,由陈毅同志领导。改组以后的国民党发展了一大批党员,很多要求革命和进步的青年加入国民党,给国民党带来了革命的生气。其中的许多人以后参加了共产党、共青团,当时我们党内的同志们在谈话中,常常称国民党是“民校”,共青团是“中学”,共产党是“大学”。这些表明了在当时的革命形势下,我们党与国民党合作,推进了革命向前发展。

在贯彻执行党的统一战线政策时,父亲始终坚持团结国民党左派,同国民党右派作了尖锐的斗争。随着革命的深入,国民党右派邹鲁、林森之流反共反人民的面目一天比一天暴露得清楚了。他们处处同共产党和革命的左派作对,使用种种手段破坏我党所领导的革命斗争。早在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他们就要取消父亲等共产党员的国民党党籍。父亲代表我党同志发表了“意见书”,坚决回击了右派的进攻,使他们的阴谋破产了。孙中山先生逝世后,臭名昭著的“西山会议派”立即“宣布开除”父亲等共产党人,同上次一样仍然未能得逞。1926年年初,国民党市党部在翠花胡同一事情举行了一次升旗典礼,这次升旗典礼是针对右派另立伪市党部的分裂行为而举行的。父亲在典礼上发表了题为《青天白日旗帜之下》的演讲。这天父亲回到家里以后,向我们讲起同国民党右派的这场激烈斗争。他说,右派只讲“青天白日”,那怎么行!我们还要“满地红"嘛。后来在国民党市、区党部的选举中,左派大获全胜。

在当时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中,同国家主义派的斗争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这派的代表人物曾琦也是少年中国学会的发起人之一。少年中国学会分化以后,他同共产党成了死对头。有一次国家主义派在北大三院召开大会,曾琦要发表反共讲话,党组织事先得到消息,发动了许多党、团员和进步群众前去参加。曾琦刚上讲台讲了几句反动话,听讲的群众就高喊“打倒国家主义!”的口号,随后大家又“嘘”又“轰”,曾琦十分狼狈,连忙从讲台上溜下来,偷偷地逃掉了。其后不久,还是在这个礼堂里,父亲发表讲演,党组织组织了纠察队,防止国家主义派捣乱,大会开得十分成功。

“五卅”运动前后,北方地区的革命形势进入新的高潮,大规模的群众运动一浪高过一浪,迅猛异常。尤其是北京,几乎平均每个星期都有一次游行、示威或请愿、集会。父亲是党在北方的主要领导者,他总是亲自参加重要的群众运动,做实际的领导工作。他是一位重实践不尚空谈的革命活动家。

1926年,震惊全国的“三·一八”惨案发生了。父亲始终同群众战斗在一起。那天我跟着团组织活动,事先不晓得父亲也来参加示威请愿。由于前一天曾发生流血事件,我们特意做了准备,每人做游行示威的小旗时,都挑选了较粗的棍子当“旗杆”,用以自卫。但是谁也没有想到丧心病狂的反动军阀政府,竟然动用排枪、刺刀,大肆屠杀无辜群众。

血腥的镇压完全是段祺现在执政府精心笄好的。段对国民军十分不放心,把门卫全部换成他自己的卫队,还预先埋伏了许多全副武装的军警。请愿群众进入执政府门前的广场后,有一位青年爬到大门一侧的石头狮子上讲演。就在这个时候,段政府的卫队朝这位青年开了一枪,成为镇压群众的信号,于是一场残酷野蛮的血腥大屠杀开始了。许多事先埋伏的军警,纷纷钻进人群中,一边咒骂,一边用手枪射击。无数爱国青年在排枪、刺刀和大刀下牺牲了。在混乱中,我随着人流,向铁狮子胡同东边奔去,终于避开了刺刀和枪弹,跑了出去。事后得知,从西口走的同志大多数牺牲了,大部分人是从东口跑出来的。

回到家里,听母亲说父亲也去了,而且一直没有回来,她和妹妹正急得不知如何是好。直么很晚了父亲才进门来,他的脸和手都负了伤。原来,那天他和赵世炎同志在天安门前主

持完抗议帝国主义挑起大沽口事件的十万人大会,也赶到铁狮子胡同参加群众的请愿示威。惨案发生后,父亲沉着、镇定地指挥群众迅速离开现场,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最后他才从胡同东口撤出来,立即到党机关所在地,召开了党、团地委联席会议,商量了下一步的工作。一切安排好之后,他才回到家里。见到了他,我们全家松了一口气。听完父亲的讲述,他那种同人民群众生死与共、为了革命的利益丝毫不顾个人安危的精神,深深教育了我们全家。

“三·一八”惨案发生以后,我国北方的革命运动开始转入低潮,段祺瑞执政府再三通缉父亲和其他一些革命者,北京的反革命气焰一时嚣张起来。为了保存革命力量,父亲和中共北方区委做了暂时的退却,转入地下坚持斗争。

这时我们的家几经辗转搬进了朝阳里三号,父亲虽然不在家里住,但每天仍有许多书信寄到朝阳里来,其中有每周一期的《共产国际通讯》和其它许多国家的革命书刊,各种文字的都有,几乎每个星期都积存很多,由我送给父亲。

我的另一个任务是给要求同父亲谈话的人传信。来见父亲的人很多,除了青年人外,还有一些进步教授、军人等。尽管父亲的工作很忙,但对每个要求见他的人,不管是什么身份,都要尽量挤出时间来接待。我记得,我的一位老师很想同父亲谈谈,父亲把他请了去,谈话后,又把他介绍到广州去参加革命。“三·一八”前后,李立三同志从南方到北京来办事,住在北京大学。党组织得知反动派发现了李立三同志的行踪,立刻派我到北大送信,让他立即转移,使李立三同志安全脱险。

反动的军阀政府极端仇恨燃烧在它身边的革命火种。1927年4月6日,敌人突然包围苏联大使馆,进行了蓄谋已久的大搜捕,父亲等一大批革命者不幸被捕,同时被捕的还有我的母亲和两个妹妹,那天我偶然因事到西郊去,才免遭这场横祸。

父亲在敌人的监狱里受尽折磨,身体受到严重摧残,但他仍以昂扬斗志,继续同敌人进行斗争。他遵守党的纪律,严守党的秘密,表现了共产党人崇高的革命气节。为了躲避敌人的迫害,父亲的朋友们把我隐匿在他们家里,我只能从报纸上读到一点有关父亲的消息。当时所谓的“党安全”是轰动一时的大事,每天报上都登载有关新闻。从报纸的字里行间,我看到父亲在敌人法庭上大无畏的革命形象。报上说:“闻李大钊受讯时,直认真姓名,并不隐讳。态度甚为从容,毫不惊慌,彼自述其信仰共产主义之由来,没谈党之工作,……俨然一共产党领袖气慨”,等等。

父亲一生热爱真理,崇信真理,曾为寻求真理历尽辛苦,走过不少崎岖的路。但只有在找到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他才真正寻求到救国救民的真谛。从此,他怀着无比坚定的信念,为捍卫马克思主义真理。为实现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直至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正象父亲在一篇短文中说过的一样:“人生的目的,在发展自己的生命,可是也有为发展生命必须牺牲生命的时候。因为平凡的发展,有时不如壮烈的牺牲足以延长生命的音响和光华。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1927年4月28日,父亲正是怀着这样高尚的革命情操,牺牲在敌人的绞刑架下。父亲是为建立新中国为全世界劳苦大众的解放而牺牲的,他死的伟大。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们的祖国发生了翻天覆行的变化,父亲等千百万革命先烈英勇牺牲、鞠躬尽瘁为之奋斗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已经取得了伟大胜利。他们为这献身的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必将在全世界实现。我们要继承先烈的革命精神,继续先烈开创的革命事业,在党中央领导下,团结一致,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向着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欢迎阅读本文档!

《无言的爱——回忆我的父亲》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无言的爱——回忆我的父亲 ①午后明媚的阳光照在白色的沙滩上,远处的海岸边,一个孩子欢快的尖叫声传进了我的耳朵。一个父亲和他年幼的 儿子正在小沙丘上相互追逐。父亲追上了自己的儿子,将他 高高举起在空中转了一圈后,让他骑在了自己的肩上,转身 朝停车场走去。 ②我的父亲一个月前去世了。他才38岁,和人们印象中这个年纪的人一样健康。一天晚上,他像往常一样上床睡觉,可第二天早上就再也没有醒过来。医生告诉我们,父亲死于 肾脏破裂引起的内出血。 ③他是一个好父亲,至少比我知道的大多数父亲都要称 职。他总是面带笑容、话语亲切,也总能针对糟糕透顶的情 况给出甚至可以扭转乾坤的建议。我小的时候,他会带我去 钓鱼,或是去公园,所有小孩能去的地方他都带我去过。那 时我们非常亲近,他是我最崇拜的人。我那时的愿望就是长 大以后做一个像父亲那样的人。 ④后来,情况开始变了。我长成了大小伙子,不愿意去钓 鱼了,也不再能抽出时间和他一起干这干那了,尽管我现在 知道,其实那时我本可以抽出时间陪陪他的。我记得在那段 日子里,特别是在最适合堆雪人和打雪仗的冬日清晨,我能 从他看我的眼神里捕捉到一丝闷闷不乐,甚至可以说是悲伤

的神情。 ⑤有时我们也会争吵,尽管现在我已经记不得我们是为什 么而吵,但我知道挑起事端的通常都是我。他是一个温和而 质朴的人,而那时的我还是个少年,满脑子净是些年轻孩子 们喜欢的玩意儿。他传统守旧,在他的眼里,凡是他没见过 的东西都不是真的。我则会欣然接受出现在我面前的一切新 鲜事物。 ⑥父亲曾试图和我谈心,但这种谈话对我俩都是一种折 磨。那时在我的眼中,他已经开始让我觉得丢脸了。要知道,父亲根本没怎么读过书,大字不识几个,他上中学的时候, 刚能去一家汽修店打工,就立马辍学了。后来,他攒够了钱 开了自己的汽修店。我们不富裕,但也远远算不上是穷人。 对于这一点我本应该觉得知足,但我却仍然觉得父亲让我很 丢脸。而最糟糕的是,我觉得他知道我的心思。 ⑦此后他的行为就变得古怪起来。他每天总是熬到深夜才睡,早晨又像个僵尸一样,带着重重的黑眼圈出现在厨房。 但就是这样一双眼却闪烁着一丝微光。他总会时不时地看我 一眼,眼神中饱含一种无可名状的深意,我试着想读懂他, 可总也无法参透,直到一个夜晚。 ⑧那天正值寒冬,晚间的时候,天空便阴云密布,响雷一个接着一个,道道闪电劈开了层层黑幕,院里的树枝被风吹 得喀嚓作响,转瞬之间,倾盆大雨就落了下来。我躺在床上

冰心《回忆父亲》

回忆父亲 冰心 是除夜的酒后,在父亲的书室里。父亲看书,我也坐近书几,已是久久的沉默一一我站起,双手支颐,半倚在几上,我唤:“爹爹!”父亲抬起头来。“我想看守灯塔去。” 父亲笑了一笑,说:“也好,整年整月的守着海一一只是太冷寂一些。”说完仍看他的书。 我又说:“我不怕冷寂,真的,爹爹!” 父亲放下书说:“真的便怎样?” 这时我反无从说起了!我耸一耸肩,我说:“看灯塔是一种最伟大,最高尚,而又最有诗意的生活……” 父亲点头说:“这个自然!”他往后靠着椅背,是预备长谈的姿势。这时我们都感着兴味了。 我仍旧站着,我说:“只要是一样的为人群服务,不是独善其身;我们固然不必避世,而因着性之相近,我们也不必避‘避世’!”父亲笑着点头。我接着:“避世而出家,是我所不屑做的,奈何以青年有为之身,受十方供养?” 父亲只笑着。我勇敢的说:“灯台守的别名,便是‘光明的使者’。他抛离田里,牺牲了家人骨肉的团聚,一切种种世上耳目纷华的娱乐,来整年整月的对着渺茫无际的海天。除却海上的飞鸥片帆,天上的云涌风起,不能有新接触。除了骀荡的海风,和岛上崖旁转青的小草,他不知春至。我抛却‘乐群’,只知‘敬业’……” 父亲说:“和人群大陆隔绝,是怎样的一种牺牲,这情绪,我何航海人真是透彻中边的了!”言次,他微叹。 我连忙说:“否,这在我并不是牺牲!我晚上举着火炬,登上天梯,我觉得有无上的倨傲与光荣。几多好男子,轻侮别离,弄潮破浪,狎习了海上的腥风,驱使着如意的桅帆,自以为不可一世,而在狂飙浓雾,海水山立之顷,他们却蹙眉低首,捧盘屏息,凝注着这一点高悬闪烁的光明!这一点是警觉,是慰安,是导引,然而这一点是由我燃着!” 父亲沉静的眼光中,似乎忽忽的起了回忆。 晴明之日,海不扬波,我抱膝沙上,悠然看潮落星生。风雨之日,我倚窗观涛,听浪花怒撼崖石。我闭门读书,以海洋为师,以星月为友,这一切都是不变与永久。 “三五日一来的小艇上,我不断的得着世外的消息,和家人朋友的书函;似暂离又似永别的景况,使我们永驻在‘的的如水’的情谊之中,我可读一切的新书籍,我可写作,在文化上,我并不曾与世界隔绝。”

李大钊的故事

李大钊与昌黎五峰山 位于河北省昌黎县境内的五峰山,是李大钊同志生前最喜爱的名山胜境,也是他从事重要革命活动,并借以躲避反动军阀缉捕的地方。将李大钊当年在五峰山留下的旅迹游踪一一查寻清楚,对研究这位伟大的革命先驱的生平及革命实践活动,无疑是很有意义的。 李大钊的家乡——乐亭县大黑坨村,是个沿海村庄,其地一马平川,但村北偏东70华里开外的昌黎县城北,却有着古今有名的观海胜地碣石山。碣石山为燕山主峰伸向东南海边的突起余脉,由近百座峰峦组成,方圆达数十里,跨越与乐亭县比邻的昌黎和抚宁、卢龙三县境界;其主峰仙台顶(又名“汉武台”,俗称“娘娘顶”)海拔695米,山势险峻奇特,为渤海近岸最高的山峰,相传为历史上的秦皇、汉武、魏武等帝王巡行观海、刻石纪功之地。晴天朗日,立足大黑坨村头北望,能把碣石山那如屏似障横列排开的群峰看个清清晰晰,而且显得既悠远又神奇。因此,从小生活在海边平原上的李大钊,对朝夕可见的碣石山非常神往,并不为怪。那么,他第一次游览碣石山,为何不去登主峰仙台顶,却与友人“相率竟至西五峰韩昌黎祠一憩”呢?这是因为,西五峰韩昌黎祠当时为游览碣石山的第一去处。五峰山,为碣石山群峰的一支,它位于仙台顶迤东,由两组颠连交错的10座山峰组成,按方位分称为东、西两个五峰,由于山势都很奇丽险要,均被列为古碣石十大名胜,一名“东峰耸翠”,一名“西嶂排青”。由于五峰山临海较近,景色异常宜人,再加上西五峰半山腰平台上筑有为纪念唐代大文学家韩愈而建的韩昌黎祠(亦名“韩文公

祠”),在京东一带久负盛名。古人曾留由下“北平山水古称奇,五峰兀然当昌黎”(清·龚应霖《游五峰山》)、“北平山水称五峰,五峰屹立摩苍穹”(清·彭延禨《登五峰山望海》)等诗句,赞美其地的山光水色。五峰山,数百年来一直被列为古北平郡的名山胜境,为临碣石必游之地。李大钊等人首次到昌黎,欲进山游览,当地人引导他们先去五峰山韩文公祠“一憩”,并不偶然。还有一个原因,即他们上山这天正赶上“是日零雨不止,山中浓雾荡胸”⑴这样的天气是登不得碣石绝顶的,即使登上去也只见云雾,无任何胜景可览。正因此种种因素,使自幼“神往”碣石的李大钊得以同五峰山结下不解之缘。 李大钊第一次登临五峰山的时间,他自己在后来写的游记中并没有具体记述,仅说“曩者”(从前)。据分析,极可能是在1907年夏天,他“与二三同学,乘暑假之便,赴天津投考学校”⑵归来,在昌黎下火车之时。他们是由卢龙永平府中学出发,经滦州上火车去天津的。李大钊考取的是北洋法政专门学堂,该校招生考试于8月13、15日进行。也就是说,李大钊一行人由天津归来,当在是年8月16日或17日。倘若此说属实,那与李大钊同游五峰的“二三友辈”,即与他同赴天津投考学校的“二三同学”。另一种可能是1908年夏天,即李大钊到天津上学后的第一个暑假到来之际。从李大钊追述的口气看,以前一种可能性较大;再者,云“时适溽夏”,也似在8月中旬。 李大钊在文中提及,和他同与碣石山结下初度之缘的一共三人,分称“子蘅”、“守恒”、“际青”;到李大钊几年后再上五峰时,旧游已天涯零散,“子蘅则从戎南下,守恒则执法塞北,际青则侨寓云津”

初二作文:革命先驱——李大钊

初二作文:革命先驱——李大钊 也许,岁月能改变山河,但历史将不断证明,有一种精神永远不会失落。崇高,坚贞和无私。它将超越时空,成为人类永恒的追求。也许,时间会冲淡记忆,但人们绝不会忘记,20世纪20年代有这样一位共产党员,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是千万人的心灵为之震撼。 他,就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李大钊先生。他把自己的全部生命奉献给了祖国,奉献给了人们,是真正的“为人类而活”。他是一位进步的知识分子。早在日本留学期间,他就参加过抗议斗争,极力反对日本帝国主义提出的灭之中国的“二十一条”;在回国期间也曾于陈独秀、胡适等人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向封建礼教提出全面挑战……试问现在的人们,有谁可以向李大钊一样,年纪轻轻,却有着忧国忧民的情怀和为人民着想的一颗真心?有谁不是永远把 自己排在第一位,永远为自己的切身利益作斗争?相比之下,我们是多么的惭愧呀!那我们又有和理由不去学习他呢?他,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三一八”惨案后,北京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在这怀旧极端危险和困难的情况下,他没有退缩,仍坚持为党工作。仍继续为党工作,仍继续为

人民服务。被捕后的他在狱中受尽了非人的折磨,狠毒的敌人们甚至竹签钉他的手指,但他始终严守党的秘密,坚贞不屈。这是多么的大义凛然啊!“十指连心”,平时,被针不小心眨一下手指的我们就会大喊大叫,谁又会想到用签钉自己的手指呢? 然而李大钊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都没有向敌人屈服过,这是多么伟大的壮举啊?他,更是一位令人敬佩的大英雄。当侩子手把绞绳套他脖子上的时候,面对十九位即将遇难的同志,面对死神,他不但没有畏惧,而且还慷慨即昂地说:“不能因为反动派今天绞死了我,就绞死了伟大的共产主义,我们已经培养了很多同志,如同红花的种子,散遍各地。我深信共产产主义在中国、在世界,必然得到最终的胜利。”他死的是那么悲壮,那么坦然。因为他是为人民而死,为共产主义而死的。他对这个世界没有任何亏欠,是真正的“为人民而生,为人民而死”的大英雄,我们应该永远记住他!这就是李大钊,一位进步的知识分子的形象,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的典范,一位活在我们心目中的英雄,一位在中国历史上永远璀璨的明珠!

关于李大钊的历史故事

关于李大钊的历史故事 1.专心学习 李大钊在少年求学期间,就养成了专心学习的良好习惯。他家里有一只花猫,天真活泼,很惹人喜爱,他在空闲时常常逗它玩。可是当李大钊做作业时,任凭小花猫在他身边“喵、喵、喵”直叫,甚至有时还伸出小爪子抓他,他却连看也不看一眼,仍旧做他的作业。后来时间一长,小猫也习惯了,只要看到李大钊俯下身子看书或做作业,就躲得远远的,从不打扰他。还有一次,李大钊正在聚精会神地做作业时,突然从窗外飞来两只麻雀,“唧喳、唧喳”地叫着,在窗台上打起架来,你啄我一下,我啄你一下,还不时在窗台上 打起滚。此时,如果李大钊急忙伸手去抓,便可轻而易举地把它们逮住。可是他动也不动,就像根本没看见似的,始终埋头写自己的作业。由于刻苦学习,李大钊15岁时就中了秀才。18岁时又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学习政治经济。1913年冬,他怀着忧国忧民的 情怀,东渡日本,考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学习。1916年回国后,积极参与正在兴起的新文化运动。 2.尊重孩子 有一年夏天,李大钊从北京回河北老家歇暑假,给孩子们每人买回一包礼物——笔、 墨和方格字帖。孩子们很是高兴,立即研墨展帖,端端正正坐在八仙桌前写了起来。李大 钊的女儿李星华是生平第一次临帖写大字,所以她左临一张,看看不像,右临一张,看看 还是不像,气得她放下笔,躲到后院里偷偷地抹眼泪。这时李大钊和妻子发现星华在哭, 但摸不清她为什么哭。妻子正要张口问星华,却被李大钊拦住了。他说:“女孩子的心理 是很难揣摸的,你要是问她为什么哭,她不会告诉你的,所以不要硬逼着问她。”妻子莫 名其妙。李大钊接着说:“我记得在一本什么书上看过:一个很可爱的小女孩,一不留神,用小刀划破了自己的手指,这个小女孩立即把伤口包了起来,生怕别人包括自己的爸爸妈 妈发现,直到伤口长好了才给人看。你说这是一种什么心理呢?这就是女孩的一种自尊心 和好胜心,你明白了吗?”妻子这才恍然大悟。过了一会儿,李大钊把小星华叫来,一同 走到八仙桌前,指着星华写的字帖微笑着说:“你的字写得很好,有点像魏碑帖上的。因 为这是你第一次临帖,写得还不大整齐。笔画有的地方粗,有的地方细;字有的个儿大, 有的个儿小。要是天天耐心练习,就一定会写好的。你看,你哥哥写得也不整齐呀,可是 他不着急,沉得住气,只有这样,将来才会把它慢慢地写好。” 3.让孩子们劳动 一年冬天,大雪纷纷扬扬下个不停,院子里像铺了一层厚厚的棉絮。李大钊对儿子和 女儿说:“雪下得多大啊,你们快拿着扫帚到院子里去扫雪吧。要是高兴的话,堆个大雪 人也好。”孩子们的外祖母心疼小外孙:“天这么冷,你还叫孩子们去扫雪,要是冻病了 可怎么办?”李大钊笑着说:“孩子应当从小养成吃苦的习惯,免得长大了什么也不会做。身体经常活动,也会增强抵抗力。待在家里不动弹,就更怕冷了。”说完,他和孩子们拿 了簸箕与扫帚,走到院子里。他一面扫雪,一面对孩子说:“将来谁也不能当寄生虫,谁

回忆我的父亲作文600字

回忆我的父亲作文600字 回忆我的父亲作文600字(一) 他有着一个刺猬头,总喜欢用来捉弄我;他有着一个高挺的鼻子,会闻到各种各样的味道;他有着一张好吃的嘴巴,总是“哗啦哗啦”得流口水;他还有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总是盯着我的一言一行,弄的我不得不认真学习。我说的那个人就是我最心爱的父亲。 我的父亲是一个特别厉害的人,电脑坏了他来修理;车胎没气了他来补气;桌椅坏了有了他还是可以做的安安稳稳,不会掉下来。可是,你们不要把他认为是一个修理工了,因为呀,他只是为我们一家人服务。他也有一个大大的烦恼:就是如何讨得妈妈的欢心。我妈是我家里的主厨,一家人吃什么菜全掌握在她一个人的手里,所以,父亲想让妈妈每天都炒可口的饭菜给他吃。他绞尽了脑汁,用尽了所有的办法,终于讨得了妈妈的欢心,现在,我们一家人每天每顿都可以吃到妈妈亲手炒的香喷喷的饭菜了。 我的父亲还是一个二十四小时随时随地随叫随到的拖车匠,半夜三更的时间因为一个电话就可以飞快的起床,然后开车立马赶到别人交代的地点。他有时也会做别人的“专职司机”,也就是帮别人拉拉货.运运人这些工作,十分的轻松。他是一个脸上随时充满笑容的人,不敢做什么事情都是一如既往的快乐高兴。 在我的家里,只要有父亲的身影,就会充满了欢声笑语。我爱我

的父亲,是他让我的童年里充满了回忆,也充满了他对我浓浓的父爱!父亲是我童年里的一个引路人,是他带我进入了一个充满了快乐的领域!我现在只想对他说一句话:“我爱你,最疼我的父亲!” 回忆我的父亲作文600字(二) 曾几何时,您已有了白发;曾几何时,您脸上已有了皱纹;曾几何时,您的双手布满了老茧;曾几何时,您的脊背已经弯曲…… 许多人认为:“父亲”和“爸爸”都是一个意思,可我不这么认为。我觉得“父亲”代表了严父。“父亲”好比家庭的顶梁柱,就算被压弯了腰也会顶着,因为那是一种责任,一种不可推托,非“他”不可的责任。因为有妻子,有孩子,有父母都需要他照料,他再苦,再累也得顶着,因为“家”不能垮了。 而“爸爸”代表的是慈父。他会用自己的言行温和地告诉你哪些错了,也代表着他会与你谈心,分享心情,甚至是无话不谈的“朋友”。他会教你有压力才有动力,就算是再困难也要挺直脊梁做人。 我有一个对我爱得深但不苟言笑的父亲。他做不到时时刻刻呵护着我,但他却是在背后默默关注着我的人。小时候,我曾问过母亲:“父亲他爱我吗?为什么他从来都没有说过呢?”母亲看着我的眼睛认真地说道:“他爱你,他的爱不会说出来,而是用行动表明着一切。我们吃的、穿的、用的都是你父亲赚来的,所以他爱我们,更爱你,他只是没有时间告诉你他爱你而已!”我明白了,从那一刻开始,我明白我一直有一个爱我的父亲。上小学一年级时,我让母亲陪我一起去,可是父亲说要我一个人去。那一刻我很生气,甚至又在质疑父亲

茅盾《回忆父亲(二则)》

回忆父亲(二则) 父亲的抱负 外祖父逝世后,母亲回家,我亦跟着回家了。两年后,曾祖父去世,老三房分家。又一年,我五岁,母亲以为我该上学了,想叫我进我们家的家塾。但是父亲不同意。他有些新的教材要我学习,但猜想起来,祖父是不肯教这些新东西的。他就干脆不让我进家塾,而要母亲在我们卧室里教我。这些新的教材是上海澄衷学堂的《字课图识》,以及《天文歌略》和《地理歌略》;后两者是父亲要母亲从《正蒙必读》里亲手抄下来的。母亲问父亲:为什么不教历史?父亲说,没有浅近文言的历史读本。他要母亲试编一本。于是母亲就按她初嫁时父亲要她读的《史鉴节要》,用浅近文言,从三皇五帝开始,编一节,教一节。 为什么父亲自己不教我,而要母亲教我呢?因为一则此时祖母当家,母亲吃现成饭,有空闲;二则,一一也是主要的,是父亲忙于自己的事,也可以说是他的做学问的计划。 父亲结婚那年,正是中日甲午战争的那一年。清朝的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投降派,在这一战争中丧师辱国割地求和,引起了全国人民的义愤。康有为领导的公车上书,对于富有爱国心的士大夫,是一个很大的刺激。变法图强的呼声,震动全国。乌镇也波及到了。我的父亲变成了维新派。亲戚中如卢鉴泉,朋友中如沈听蕉(呜谦),都与父亲思想接近。父亲虽然从小学八股,中了秀才,但他心底里讨厌八股。他喜欢的是数学。恰好家里有一部上海图书集成公司出版的《古今图书集成》(那是曾祖父在汉口经商走运时买下来的)。父亲从这部大类书中找到学数学的书。由浅入深自学起来。他还自制了一付算筹(用竹片),十分精致(母亲一直保存着直到她逝世)。但当时,曾祖父尚在,父亲只学偷偷学习,而且结婚以前,父亲没有钱,不能购买那时候已在上海出版的一些新书。 当时(曾祖父尚在梧州),老三房各房的用度,都由曾祖父供给,家中称为公账开支;这公账包括了老三房各房的一切费用,外加零用钱,每房每月五元……统归祖母掌握,如果父亲向祖母要钱买书,祖母就会说:家中有那么多书,还要买? 但在结婚以后,父亲知道母亲有填箱银元八百元,他就觉得他的一些计划可以实现了。这些计划,除了买书,还有同母亲到上海、杭州见见世面,到苏州游玩等等(父亲那时也没有到过上海、苏州),甚至还想到日本留学。当时母亲笑道:“你没有当过家,以为八百块钱是个大数目,可以做这,做那。我当过家,成百上千的钱常常在我手上进出,我料想这八百元大概只够你买书罢了。” 事实上,当时曾祖父尚在,除了到杭州乡试,是不许父亲到别处去“见世面”的,何况到日本!曾祖父自己三十岁过上海,后来走南闯北,是最喜欢新环境,新事业的,不料他管教儿孙却另是一套。 父亲暂时只能满足于买书,求新知识。他根据上海的《申报》广告,买了一些声、光、化、电的书,也买了一些介绍欧、美各国政治、经济制度的新书,还买了介绍欧洲西医西药的书。 曾祖父告老回家之第二年,四月问,光绪帝下诏定国是,决定变法维新。

李大钊

李大钊纪念馆导游 李大钊纪念馆于1996年8月18日奠基,1997年8月16日落成。纪念馆位于河北省乐亭县新城区,占地面积66700平方米,建筑面积4680平方米,建筑风格融地方特色、民族风格与现代建筑格调为一体,主体建筑是一座多功能综合性的三层大楼,分上、中、下三层。一楼建有图书室、阅览室、会议厅等。二楼建有办公室、会议室、研究室、接待室、贵宾室、珍藏室、书画厅、影视报告厅。三楼建有瞻仰厅、展厅。整个建筑物呈灰、白色调,多用自然采光,朴实、大方、简明、庄重。 纪念馆坐北朝南,其建筑布局沿中轴线由南向北是:牌楼式的南大门,用黑色花岗岩做成的门匾上,镶嵌着江泽民总书记题写的“李大钊纪念馆”六个苍劲有力的鎏金大字。进入纪念馆,迎面是八根功绩柱,建在导向路南端的平台上,柱高3.8米,呈六棱形,用淡红色毛面花岗岩镶砌而成。柱体上端,雕刻着红旗托党徽的图案,象征李大钊在中国革命史上立下的丰功伟绩。李大钊的8大功绩是:“首传马列播真理,照亮神州启明星;学十月革命经,选社会主义道路;领导五四导航向,开创历史新纪元;关怀青年倾心向,培养干部建业勋;创建中国共产党,开天辟地奠核心;受托会见孙中山,促成国共首合作;领导北方党组织,发动工农闹革命;重视军事抓武装,争取将领冯玉祥”。沿功绩柱平台向北是一条通往纪念广场的导向路,导向路的北端有四根导向柱,把集中的人流分散到纪念广场。在纪念广场东西两侧的浮雕墙上,镶嵌着八块高1 2米、宽5米的大型汉白玉浮雕。这八块浮雕的内容分别是:(一)童年岁月;(二)含愤东渡;(三)五峰情深;(四)红楼星火;(五)五四旗手;(六)开天辟地;(七)国共合作; (八)赤旗世界。从纪念广场北端,登上38级台阶,可到瞻仰大厅。这38级台阶,象征李大钊走过的38年人生历程,寓意让前来参观的人们踏着先驱的革命足迹,学习李大钊同志业绩,寻找大钊同志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继承他的革命遗志,完成他的未竟事业。进入序厅,东西两侧墙上镶嵌着反映李大钊当年发动工农革命运动场面的浮雕,形象逼真,气势磅礴。瞻仰大厅内,正面安放着李大钊汉白玉坐像,高2 6米,基座高1米,沉静、深思的神态再现他忧国忧民的心境,和蔼可亲的面容表现他曾为一代青年的良师益友。整个造型体现李钊同志既有革命家的气度,又有政治家的风范;既有领袖人物的气质,又有学者的风度。雪白的汉白玉象征着李大钊同志高风亮节,光照千秋,大公无私,一尘不染的品格。坐像背后是邓小平同志的题词:“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烈士永垂不朽。” 瞻仰大厅的西侧,是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朱德、陈云、叶剑英、彭真、李先念、邓颖超等的题词。瞻仰大厅的东侧,是现任党和国家领导人李鹏、乔石、李瑞环、刘华清等的题词。瞻仰大厅的东西两侧是展厅,展览以目前搜集到的有关实物、图片、文献等,展示李大钊伟大的一生和光辉业绩。整个展览共分12个专题,展出文物、资料、照片、图表、模型、素描、油画等492件(套)。其中东展厅5部分,西展厅7部分。前言及12部分主要内容是:前言展示:李大钊,字守常,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少年立志,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奋斗终生。他从爱国主义立场出发,经过民主主义而走向共产主义,并顺应时代的需要,率先在中国大地上高举起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旗帜,为中国昭示了新的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他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中,在中国人民的民族解放和社会解放事业中,占有崇高的历史地位。第一部分,题目是“幼失怙恃的爱国少年”。李大钊出生在中国已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代,帝国主义的蛮横侵略,中华民族的灾难和人民的英勇反抗,在他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第二部分,题目是“立志为苦难的中国寻求出路”。1907年9月,李大钊为寻求振兴国群之良策,到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读书。6年间,潜心学习法政诸学和英语、日语,奠定了良好的治学基

我的父亲(200字)作文

精选作文:我的父亲(200字)作文我的父亲我的父亲是一位普通的警察,但是就在2014年1月22日晚上10点,我的脚被一枚生锈的钉子刺伤,我马上脱开鞋子,脱开袜子,我用酒精擦了下。我就打电话给我的母亲,然后我叫人去通知了我的父亲。然后我父亲叫我跳到她的背上,在我们去第一人民医院的时候,我在父亲的背上感觉到了此生的第一次父亲对我的体贴、她的背是那么的体贴、温柔、安全。父亲一口气把我背到了医院,在到的同时我的泪水不停的留了下来。在这一秒中我感觉到了一个父亲的辛苦与对我们的体贴,在我们那个叛逆的时代可能父亲就是我们的避风港。我的父亲;伟大的父亲;对不起!初一:王国明篇一:我的父亲作文 我的父亲作文 这辈子最爱的漫漫长路,悄然回首。奇迹带给我的力量,眼朦胧,心中依然温暖!——题记 出生,带着母亲的血液来到人世间。这时,一双有力的大手抱起了我。从此,他知道。这辈子要用行动全心全意地爱我。这个人,就是我的父亲。 3岁,我是父亲手心中的宝。记忆里依稀很多次,都在父亲的脖梗上玩耍。 5岁,天生冒险好奇精神的我,喜欢“挑战”。家里吃面条,父亲端着热腾腾的面正要坐下,而年幼的我,盯准时机,拿走板凳。瞬间,一大碗面条全都扣在了父亲的脑门上,而我,早已无影无踪。事后,父亲还是宽恕了我。 6岁,母亲每逢值夜班,我总是枕着父亲教我的,用枕巾卷成的一个娃娃,当成妈妈,安然入睡。而父亲,小心呵护着我的美梦。 7岁,搬进楼房。假期放假,父母都上班。生活突然变得冷清寂寞。因此,父亲买了一袋又一袋的零食哄我。当然,还有从小陪伴我的“娃哈哈”。 8岁, 中考的脚步声近了,同学们都在玩命地复习迎考,而这更使我处于高度的紧张之中。 但我不敢懈怠,尽管我心力疲惫;真想合一会儿眼,可我又不敢,尽管双眼早已布满了血丝。 实在撑不住了,我努力地抬起眼皮向外望去。视野之内,只有路灯孤独地立在那里,发出微弱的光。四下里一片静寂,想必已经是深夜——大脑的混沌已经使我无法分清白昼和黑夜,我就这样没日没夜地学习着。

回忆爸爸

《回忆爸爸》教学设计 黄淑香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能用自己的话把主要内容讲清楚。 3、体会爸爸对作者指导与鼓励给我们的启示,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回忆爸爸》,齐读课题。(板书课题) 2、这个爸爸指的是谁呢?(海明威)你都知道海明威的哪些事情?(老师要表扬他,真会学习!他是从课文后边的课文链接里找到了海明威的资料。) 3、这就是“海明威”(出示图片),肯尼迪总统称他“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回忆爸爸》就是海明威的儿子回忆父亲的一篇文章。让我们再读课题。 4、同学们,你们注意了吗?在课题上还有一个符号(星号),这是什么意思?(这篇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略读课文就是需要大家运用以前所学习的方法自己来读懂这篇文章,老师只能简单地提示你们一下。有信心读懂吗?) 5、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147页,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后作业,课后作业可为我们指明了读懂课文的方向。谁来读一读?(出示:) 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从父亲与儿子的第二次谈话中,小男孩明白了什么?你从中懂得了什么? 同学们,知道要做什么了吧!(好的,边读边思考这两个问题,并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当我们需要边读边思考的时候,不妨选择默读,开始吧!)相机指导边读边画,边读边批的学习方法。 二、检查预习,整体把握。 1、读课文首先要做到正确流利,课文中四个比较难读的词语,谁来读?

契诃夫教诲当然喽啰里啰嗦 2、读课文第二个要做到的是从整体上来把握课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谁来说说? 3、读课文第三个要做到的是通过阅读解决心中疑难。阅读前提出的问题能解决吗?(出示课题) 三、汇报交流、适当点拨。 1、谁来谈一谈,从爸爸对我的写作启示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注意老师有要求,先带着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读你找到的句子,再谈启示。) 2、适当点拨。(引导学生进行补充) 3、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些同学所获得的启示。 4、质疑解惑。 5、刚才吴老师特别认真地倾听了同学们的发言,我发现你们的全部启示都是从父亲的这些话中得到的。这些都是父亲给我的——(指导)。下面,老师就当一当小海明威,谁愿意用父亲的语气把这几句指导再次地说给我听听。(找七个)这几个同学是善读者。其他同学也不能闲着,你们是善听者,在他们读得过程中,哪些地方你还不明白?用符号标出来。 6、在“爸爸为我开了一张必读书的书单”这件事里,你得到了哪些启示?(先读你画出的句子,再谈你得到了哪些启示?)出示:爸爸建议我说:“……好好看,深入到人物的性格和情节发展中去。此外,当然喽,看书也是一种‘享受’。” ①谈一谈,哪些地方你好像懂又好像还有些不懂?(都懂啊!那我可要考考你们!) ②平时你读的书里边,哪些情节让你现在还感到感到很难忘?(你看,不知不觉中,你便深入了文章的情节,它带给了你——,这就是看书带给你的享受。)四大名著里边有哪些人物,让你记忆犹新?(读这个人物,让你——,你看不知不觉,你便深入到了人物的性格中去,这也是一种享受。) ③在向儿子列出的必读书书单里,《哈利贝克·芬历险记》是海明威最喜欢读的书之一。他主要讲了顽童哈克和黑奴吉姆一起逃亡历险的故事,非常的惊险刺激,大家想不想看一看? ④那老师就将海明威的建议送给你们,谁再来读?

李大钊是一个怎样的人

李大钊是一个怎样的人 李大钊是清代末期一名充满热血的革命党人,他是革命先辈的领袖,那么李大钊是个怎样的人?下面是为你搜集李大钊是个怎样的人,希望对你有帮助! 在现在的充满和平幸福的生活中,我们也应该记住历史,记住李大钊是个怎样的人。我们更不能忘记,他是一个无私奉献的人,本来当时的留学生回国可以走上很好的仕途,可是他却没有,只是在学校工作,可是他并不是消极的面对生活,他努力观察学习其他国家,借鉴有用的经验教训,他观察中国的社会环境,看到了人民生活的辛苦不容易,解救人民不只是身体上伤痛的治愈。 李大钊是个怎样的人?李大钊通过其他国家的一些思想文化,敏锐的发现了适合中国的新制度,走上这条道路以后会面对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可是他并没有放弃,他一直奔走在人民群众之中,在这路上遇到很多挫折,可是他也没有轻言失败,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革命是需要行动的,它不是一两天的事情,也不是说说就行,很多事情坚持了就要走下去。正是因为李大钊的坚持才会有后来的一切,李大钊在最后因为国共合作,国民党的一些人反革命,绞杀革命党人员,李大钊被绞杀,当时只有38岁。我们应该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为国家的稳固发展提供绵薄之力,所以我们不能颓废,像李大钊这样的革命先辈致敬学习。

鲁迅和李大钊关系鲁迅李大钊两个人都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先进知识分子。他们的关系非常的友好。在那个艰苦的革命时期,两个人虽然经常天南地北的分隔两地,但经常有书信来往。 在后人整理鲁迅李大钊的遗物时,发现了他们来往的很多书信。既有李大钊写给鲁迅的,也有鲁迅写给李大钊的。而书信里面几乎都是互相勉励的话语。言辞澎湃,激发人的激情。大概鲁迅李大钊两个人之间的友情就是这样日复一日的加深的吧。 而对于那个处在水深火热时期的中国人民,正是需要鲁迅李大钊这样的仁人志士来解救。于是,在报刊上,在爱国主义者的爱国运动中,到处都出现了他们的身影。坚持,坚持,再坚持!这就是他们的信念。而随着他们和众多革命者的救国存亡运动的逐渐开展,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这个站,不是站的比谁都高,而是站的比谁都直!而鲁迅李大钊他们穷极一生去证明,他们所探索的道路是正确的,是没有歪掉的一条道路。 鲁迅李大钊两位前辈,如果现在我们去参观他们当年的故居,依稀还会看见他们当年革命过程中留下的成果。正是因为有了他们这些不怕死不怕牺牲的革命者,才有了今天的我们。鲁迅李大钊他们都曾经说过,我并不是不怕死,但我更怕的是我死了之后这片丰饶美丽的国土会被敌人的铁骑无情的践踏!所以,他们必须不怕死,只有不怕死的革命者,才能在革命这条道路上走得更远! 李大钊简介李大钊是早期共产党的领导人物,他拥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和人际关系,他从小生活在兵荒马乱充满战争的环境中,造就他

毛概:我心目中的李大钊

陕西科技大学2011-2012-1期末课程考核?课程论文课程名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论文题目:我心目中李大钊 院系: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系 班级: 学号: 姓名: 电话: 电邮: 教师: 得分: 2011年11 月26 日完成 我心目中的李大钊 摘要:2009年,李大钊被授予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恰逢现在正在进行党课学习,看到习近平同志在2009年10月28日发表了题为在纪念李大钊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为响应党课中学习党史的号召,同时基于各类文献,在我个人心底对李大钊同志的印象有一定的形成,并且就其个人,思想,与其社会影响展开讨论。并阐述人物印象形成的依据,过程和感想。 关键词:我心目中;李大钊 若要认真地说起来,我只能说,我并不能真正的理解李大钊同志和他的思想,当然这其实仅与时代有关,没有那种环境,没有那种压力,所以不会迸发出那样的爱国之心,不会有改革的激情。这种隔阂应该是十分正常的了,就如同生在现代化的人永远想象不到古代点煤油灯

的生活。作为一个正在申请入党的团员,我真的正在试图去理解那些先辈,我清楚地知道,只有理解才能珍惜。只有理解才不会遗忘。 一、他是一个父亲 他是一个严格,慈爱的父亲。 一开始知道李大钊是小学时的一篇语文课文《我的父亲李大钊》,每当想起,眼前总是隐约浮现一个身材魁梧,表情严肃的男子,弹着风琴教儿女唱国际歌的场景。 那时他的儿女们还还很小,他们学习的歌曲总是带着那个年代的一点点浮夸,都是赞扬目前的生活,学校的生活多美好,生活多美好,实际是,那个年代正是中国最屈辱的时候,改良总是不见效果,李大钊同志直接见证了中国改良的失败,并且由唯心主义进行了巨大的转变,支持了共产主义。他这样的举动,无疑教会了他的孩子们从小就对政治放长目光,从小就忧国忧民,从小就爱国。 “我在父亲李大钊身边生活的岁月并不长。但是,父亲作为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的坚定革命信念,炽烈的政治热情,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刻苦学习的精神,大无畏的革命气概,都给我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长期以来鞭策、教育着我。”[1]——李葆华由此可见,李大钊是让儿女又敬又爱的,是一个有责任心的父亲。 二、他是一个爱国者 他是一个执着,冷静,有责任和担当的爱国者。 习近平这样说道:李大钊同志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2]。 我不禁想多了解李大钊同志一些,根据人民网李大钊的生平简介和生平年表,青年时代,目睹在帝国主义侵略下的国家危亡局势和社会黑暗状况,激发了爱国热忱,立志要为苦难的中国寻求出路。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夺后,开始发表文章,揭露军阀官僚的统治只是加深了民族的灾难和人民的痛苦[3]。不得不说李大钊同志的思想觉悟是一种天赋,有一种执着的勇气,因为我在那样的环境里,或许我会有救国的思想,但我必然不会有救国的勇气,也正是这一点,我明白这就是伟人和无知的差距。我或许是思想的巨人,但我无疑是行动的矮子,我们需要这样的李大钊,带领我们走进新的时代,带领那时候思想没有觉悟的人们。 当然很难想象,李大钊同志由一个改良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拥护者,由唯心论者转变为唯物论者需要克服多少困难,如果不是热烈的爱国情怀,不是执着的救国信念,怎么能达到“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相比,自己的学业微不足道”的思想呢? 面对多灾多难的祖国,李大钊同志表现出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辛亥革命后,面对封建军阀篡夺政权、新生的共和国有名无实的现状,他不得不发出自己的“隐忧”和“大哀”。他忧国之所忧,哀民之所哀,下定决心为挽救“神州陆沉”、“再造中华”而努力奋斗。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大钊同志的老师、滦州起义的主要领导人白亚雨在起义中 壮烈牺牲,但他不怕。[5] 1915年,他因参加反日斗争而被当时就读的学校除名,但他不悔。 强烈的爱国之心和对社会、对人民的高度责任感,促使他奋不顾身、英勇战斗 他身上体现出的时刻牵挂国家兴亡、时刻不忘人民疾苦并为之奋斗的精神和风范,永远值得我们敬仰和提倡。 三、他是一个领导者 他是一个有远见,能变通,成功的领导者。 进入二十世纪,辛亥革命爆发、新文化运动涌起,特别是五四运动的发生,使中国社会

回忆我的父亲阅读答案

回忆我的父亲 李开复 对儿时的我来说,父亲是个严肃而遥远的人。在印象中,父亲言语不多,也不爱逗孩子们笑。所以,在我们的感觉中,母亲的爱像太阳,温暖、无私而透明,父亲的爱则像月亮,冷静、理性而朦胧。 虽然来台湾多年,但是父亲一直不变的,是那满口的乡音。因此,我们的家庭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孩子们跟爸爸讲四川话,跟妈妈和兄弟姐妹讲普通话。所以,一直到现在,我依然可以讲出很多四川话。听到川音,还觉得分外熟悉亲切。 我曾经一度以为父亲并不爱我。他很少表达他的感受,当我逐渐成年的时候,发现他也有他的“爱的语言”。比如他经常趁出门散步的时候,叫我一起出门上学,这样,我们就可以一起走一小段路,这几乎是我们唯一的独处时间。现在想想,父亲总是把这种爱隐藏在沉默的行动里,以至于太阳的光芒总是使月亮的光辉失色。 但是父亲总是说到做到,对孩子们的承诺从未食言。有一次,父亲突发奇想给我出了一道他自认为非常难的数学题,他觉得我肯定答不出来,说如果我做出来,他马上把他的派克金笔送给我。我还清楚地记得那是一道摆火柴的数学题,需要用六根火柴摆出四个同样大的三角形,没想到年幼的我三下五除二,不到两分钟就摆好了。父亲“喜出望外”,立即把派克金笔交到我的手里,要知道,那时候,派克金笔是连大人也少有的贵重物品。 父亲虽然沉默寡言,但是内心一直藏着对中国的大爱,这是我后来才了解到的,他当年为官一场,却又厌恶官场作风,到台湾之后,一直致力于写作。 父亲最宠爱五姐。他过世以后,五姐非常悲痛,专门写文章追忆他。她说,“爸爸来台湾,祖母留在大陆,是他一生最大的遗憾。”从小,爸爸教她的第一首诗是“清明时节雨纷纷”。小时候过年的对联,爸爸就写“时时勤秣马,年年望还乡”。 父亲的中国情结像一条无声的溪流,注入了我的价值观。不知不觉中,当我的人生需要做一些选择时,这些理念影响了我。而这些都是我成年以后逐渐理解的。在父亲的书房里,父亲一直珍藏着钱穆先生赠送给他的书法,上面的字苍劲而从容: 有容德乃大,无求品自高。 我知道,这是父亲一生的写照。 13.文段回忆了与父亲有关的哪几件事?(4分) 14.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给我们展示了一位怎样的父亲?(2分) 15.联系文中多次提到“父亲沉默寡言”,说说文中画线句中“太阳的光芒总是使月亮的光辉失色。”与前文哪句话相照应?(2分) 16.结尾提到钱穆先生的书法,有什么作用?(3分) 17.古往今来,人们歌颂母亲的诗句很多,如“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可是歌颂父爱的却很少。请你依据本文表现出的伟大而厚重的父爱,在例句后面写两个连贯的歌颂父爱的句子。(2分) 例:父爱如大海,让我领略了它的浩瀚与深邃; ,;

永远的怀念_回忆父亲刘忠_刘蒨

2016·9 201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 周年,是抗大建校80周年,也正好 是我们亲爱的父亲、开国中将刘忠诞辰110周年。父亲已经离开我们整整14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一直在我们身边,好像他并没有走远,只是静静地微笑着看着我们。 忠孝难两全 我们常听到有人说:“成功人士大都是孝子。”我的父亲就是一个孝子。2004年秋,我前往四川省雅安市追寻父亲战斗和工作过的足迹,希望收集他当年任西康省军区司令员、六十二军军长时的故事,结果意外地在雅安军分区干休所见到了父亲当年的警卫员李永 海叔叔。他告诉我:因父亲自1932年打福建漳州时路过家门,已经 18年没有家里的消息了。1950年, 他奉命前往我们老家福建省上杭县才溪乡寻找我的奶奶。当地区公所派人陪同李叔叔刚走到才溪村口,恰恰遇到正在讨饭的奶奶林连秀。奶奶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独子还活着,而且还当了司令、军长,当场就晕倒在土路上…… 父亲1906年阴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出生在福建省上杭县才溪乡一个穷苦农民的家里,取名刘永灿,小名太平,是个独生子。家中祖祖辈辈忠厚善良。父亲小时候家贫,7至9岁时在伯父、舅父资助下仅读了3年的私塾 。 父亲5岁那年,因祖爷爷病故,无钱安葬,家里 把仅有的半亩秧田典当给了地主。不久,爷爷又得了重病,家里一贫如洗。奶奶只好每日上山砍柴去换点吃的,父亲也常随奶奶挖野菜充饥。为了生活,12岁的他开始学做泥瓦 匠,被工头打骂 是家常便饭,受尽了欺压和屈辱,奶奶每每见到瘦骨嶙峋的儿子都心如刀绞。 1927年,南昌起义部队来到 才溪乡,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在才溪乡展开了。父亲要参加农民协会,奶奶听到后很支持,说:“儿子加入农民协会是要为穷人办事。”后来,父亲成为才溪乡农民武装暴动的领导人之一。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被迫离开闽西根据地长征,还乡团卷土重来残酷地迫害红军亲属,奶奶一家吃尽了苦头…… 解放后,父亲曾多次接奶奶到雅安、南京和北京生活,希望多尽孝心。无论白天工作再忙,每次下班回来,父亲都会到奶奶的屋里坐坐,陪她老人家说说话。后来,奶奶因为不习惯城市生活最终还是回到了老家,父亲总是在百忙中每月写信、寄生活费给奶奶。1963年9月,父亲接到来自福建的急电,告知奶奶病危。经批准,父亲心急火燎地回到才溪。奶奶一见到父亲,病情竟有了好转。由于北京的工作忙,过了两天,父亲只能含泪告别了奶奶,可刚回到北京就接到奶奶过世了的电话。此时父亲已无法再返回老家,只能向着南方鞠了几个 1951年,刘忠和母亲在南京中山陵。 ○刘蒨(北京) 永远的怀念 ———回忆父亲刘忠 19

李大钊

近代百年历史人物之李大钊观后感 1889年10月29日,李大钊诞生在一个农家宅院。生命的诞生从来都是夹杂着痛苦与欣喜的,他的母亲在他刚刚一周岁零三个月时追随丈夫而去,而他是在60多岁爷爷李如珍膝下长大的。谁也没想到,这样一个从下就是去父母的孩子将来能成为名重当世的学者,青年导师,马克思主义的的先驱者,共产党的创始人,这样的一个人让我感慨万分,佩服至极,我想让更多的人,更深入的了解李大钊这个人,所以着笔写下这一文章,借以评析李大钊这一生的事迹。 是什么促使一个农村子弟长为一个革命的领袖?是什么使得他在走上绞刑架时那样的从容不迫?翻阅历史资料我了解到是因为爱!是是对祖国和人民深沉的爱给了他无尽的勇气和动力!从少年时代开始,李大钊便为中国被列强欺辱、人民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痛苦,数年间探索中华民族新生之路。直到他找寻到马克思主义,并坚信马克思的学说才是“拯救中国的导星”,他就像一个播火者,给中国传播着马克思主义的火种。这火种在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前赴后继的奋斗中,终于燃成燎原之势,最终改变了中国的命运。 战乱动荡的年代,艰辛备尝的生活,是李大钊从小养成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沉稳坚强的性格。1915年,日本提出了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李大钊积极参加留学日本的抗议斗争。他起草了《警告全国父老书》,并且传遍全国,他也因此成为著名爱国志士。一年后,李大钊回国积极投身于正在兴起的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科学精神,抨击旧礼教、旧道德,向封建顽固势力展开猛烈斗争,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一员主将,他和他的战友们改造旧中国的决心和激情,有力激发了当时中国青年的蓬勃朝气和进取精神。再之后,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俄国的十月革命的胜利极大地鼓舞和启发了李大钊,连续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新纪元》等文章和演讲,热情讴歌十月革命。他以敏锐的眼光,深刻认识到这场革命将对二十世纪世界历史进程中产生划时代的影响,也从中看到了中华民族争取独立和中国人民求得解放的希望。 为了更加了解李大钊我上网查阅了关于他的书籍,其中《李大钊与现代化意识》让我印象深刻。我从中得出结论李大钊的现代化意识应该说比较强。纵观李大钊

部编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十六年前的回忆》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案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了解李大钊同志在被捕前、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2.体会本课前后照应的写法以及这种写法的好处。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深入领会描写李大钊同志革命精神的重点词句。 2.深入体会课文前后照应的写法。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2.读课文,初知全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明确学习目的 1.默看导读,明确要求

2.导入课题 毛主席在“咏梅”词中,赞颂了梅花顽强不屈的斗争精神。梅花的品格在无数革命者身上得到具体体现。李大钊同志就是其中的一个,为了革命,他不谓艰险,面对敌人,他大义凛然,表现了革命者无所畏惧的崇高品德。 本课是革命先驱李大钊烈士的女儿李星华在1943年写的,这年正值李大钊同志遇难16周年——李大钊烈士牺牲于1927年,所以文章题目叫《十六年前的回忆》。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同志,在父亲遇难十六周年所写的回忆录中,把我们带到那腥风血雨的年代。 3.简介背景 1927年,军阀张作霖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率兵进关,占领河北、山东等地,以武力威胁正在胜利北阀的国民革命军,还下令通缉在北京坚持革命斗争的李大钊同志,但李大钊同志毫不畏惧,在极端危险的情况下仍然留在北京从事革命工作。1927年4月9日被张作霖逮捕,受尽酷刑,始终坚贞不屈,在狱中继续领导党的工作,4月28日被敌人绞死。 二、初读课文,思考 1.自读课文,让作者永远忘不了的是哪一天?为什么永远忘不了? 2.本文介绍了谁的什么事?(李大钊被捕前、被捕时、被捕后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