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人教版基因的表达单元测试3

2020届人教版基因的表达单元测试3
2020届人教版基因的表达单元测试3

基因的表达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一个tRNA一端的三个碱基是CUC,则这个RNA运载的氨基酸是

A. 酪氨酸(UAC)

B. 谷氨酸(GAG)

C. 精氨酸(CGA)

D. 丙氨酸(GCU)【答案】B

【解析】转运RNA一端三个碱基称为反密码子,其与密码子互补配对,一个转运RNA的一端三个碱基的排列顺序是CUC,则与之相配对的信使RNA上的密码子为GAG,因此,这个RNA运载的氨基酸是谷氨酸,故选B。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要掌握密码子与tRNA上的反密码子之间的关系,密码子与反密码碱基互补。

2.在真核细胞中,不会在同一结构中发生的生命活动是

A.[H]的生成与利用 B.染色体上DNA的转录与翻译

C.丙酮酸的生成与分解 D.信息交流与物质交换

【答案】B

【解析】[H]的生成与利用可以发生在同一细胞内的线粒体或叶绿体中,A不符合题意;染色体上DNA的转录发生于细胞核中,翻译发生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B符合题意;丙酮酸的生成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其分解发生于细胞质基质中或线粒体中,C不符合题意;信息交流与物质交换可发生于细胞膜,D不符合题意。

【考点定位】细胞代谢的过程及其场所

3.3.下列有关图中的生理过程(图中④代表核糖体,⑤代表多肽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图中所示的生理过程发生在原核细胞中,主要有转录和翻译

B. ①链中(A+T)/(G+C)的比值与②链中此项比值相同

C. 一种细菌的③由480个核苷酸组成,它所编码的蛋白质的长度为160个氨基酸

D. 遗传信息由③传递到⑤需要3种RNA

【答案】C

应发生在原核生物中,故A正确;图中①链与②链中碱基A与T互补,G与C互补,则①链中(A+T)/(G+C)的比值与②链中此项比值相同,故B正确;③为mRNA,一种细菌的mRNA含有480个核苷酸,由于含有终止密码,编码的蛋白质的氨基酸数目少于160个氨基酸,故C错误;遗传信息由③传递到⑤的过程为翻译过程,需要mRNA、tRNA和rRNA的参与,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的表达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4.如图为人体内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过程,分析可知

A. 基因1和基因2 一般不会出现在人体内的同一个细胞中

B. 图中①过程需RNA聚合酶的催化,②过程需tRNA的协助

C. ④⑤过程的结果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是血红蛋白结构的不同

D. 过程①②③表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体的所有性状

【答案】B

【解析】人体的体细胞均由同一个受精卵经有丝分裂和细胞分化而形成,因此基因1和基因2会出现在人体内的同一个细胞中,A项错误;图示中的①和②过程分别表示转录和翻译,转录过程需RNA聚合酶的催化,翻译过程需tRNA运载氨基酸进入核糖体,B项正确;④⑤过程的结果存在差异的直接原因是血红蛋白结构的不同,C项错误;过程①②③表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相应性状,但不是所有性状,D项错误。

【考点定位】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名师点睛】本题以图文结合的形式,综合考查学生对基因的表达过程、基因与性状的关系等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解决此类问题,除了需要熟记并理解相关的基础知识、形成知识网络外,更主要的是依据题图中呈现的信息,准确识别①~⑤过程蕴藏的生物学信息,将这些信息与所学知识有效地联系起来,进行图文转换、实现对知识的整合和迁移。

5.下面哪项有关密码子转录的叙述是不真实的?

A含有3种核苷酸

C对相同的氨基酸可有多于1个密码子

D在tRNA上不能编码多于1种的氨基酸

【答案】D

【解析】密码子,即遗传密码,或三联体。为基因或转录本信使RNA中3个连续核苷酸组成的序列,每一个密码子一种氨基酸。这样,基因通过其结构中的密码子序列决定所表达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64个不同的密码中,只有61个密码子为不同的氨基酸编码,有3个不是任何氨基酸编码,是多肽合成的终止信号。故有此氨基酸不止有一个密码子。6.已知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红眼W、白眼w),且雌雄果蝇均有红眼和白眼类型。现有若干红眼和白眼的雌雄果蝇,某实验小组欲用一次交配实验证明这对基因位于何种染色体上。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若子代中雌果蝇全部为红眼,雄果蝇全部为白眼,则这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B. 若子代中雌雄果蝇全部为红眼,则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或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

C. 若子代中雌雄果蝇均既有红眼又有白眼,则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D. 这对基因也有可能只位于Y染色体上

【答案】D

【解析】若这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亲本的基因型为X w X w×X W Y,后代雌果蝇(X W X w)均为红眼,雄果蝇(X w Y)均为白眼,A正确;若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亲本的基因型有两种情况,一种是WW×ww,则后代无论雌雄都表现为红眼,另一种是Ww×ww,则子代中雌雄果蝇均既有红眼又有白眼.若这对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则亲本的基因型可能为X w X w×X W Y W,子代中雌雄果蝇全部为红眼,BC正确;根据题干信息“雌雄果蝇均有红眼和白眼类型”可知,这对基因不可能只位于Y染色体上,D错误.【考点定位】伴性遗传

【名师点睛】1、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红眼基因型为WW和Ww,白眼基因型为ww;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红眼基因型为X W X W、X W X w和X W Y,白眼基因型为X w X w和X w Y.

2、若用一次交配实验即可证明这对基因位于何种染色体上,可选择表现型为雌性的隐性性状和雄性的显性性状进行杂交,然后根据后代的性状进行判断.

【答案】ABC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基因运载体的有关知识,A、B、C、D都是正确的。

8.埃博拉出血热(EBHF)是由EBV(一种丝状单链RNA病毒)引起的,EBV与宿主细胞结合后,将其核酸-蛋白复合体释放至细胞质,通过下图途径进行增殖。如直接将EBV 的RNA注入人体细胞,则不会引起EBHF。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

A. 过程③所需嘌呤数等于过程③所需嘧啶数

B. 分别用32P和35S标记EBV的核酸和蛋白质不能证明谁是遗传物质

C. 过程①所需的原料由宿主细胞提供

D. 参与过程②的RNA有3种

【答案】A

【解析】RNA是单链结构,①③过程是以RNA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①③过程形成的mRNA的嘌呤数=模板RNA中的嘧啶数,因此过程③所需嘌呤数与过程③所需嘌呤数不一定相同,A错误;由题意知,由于蛋白质和RNA都进入宿主细胞质,因此分别用32P和35S标记EBV的核酸和蛋白质不能证明谁是遗传物质,B正确;过程①所需要的模板来自埃博拉病毒,而原料由宿主细胞提供,C正确;图中②过程表示翻译,需要tRNA、mRNA、rRNA三种RNA的参与,D正确。

9.如图为人体内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过程,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 人体皮肤细胞中不存在基因1

B. 人体衰老引起白发的原因是⑥⑦过程不能完成

C. 正常情况下,①②④⑥⑦过程都会在皮肤细胞中发生

D. ③④反映了基因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解析】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①②发生在红细胞中,⑥⑦发生在皮肤细胞中,AC错误;人体衰老引起白发的原因是酪氨酸酶活性降低,不是酪氨酸不能合成,B 错误;③④说明基因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D正确。

【考点定位】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名师点睛】

1.基因对性状控制的两种方式

(1)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进而控制生物性状

(2)基因通过影响蛋白质的结构直接影响生物性状

2.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10.下列关于氨基酸、tRNA、遗传密码子的关系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一种氨基酸由一种或多种遗传密码子决定,由一种或多种tRNA转运

B.一种遗传密码子只能决定一种氨基酸,一种t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

C.同一种氨基酸的遗传密码子与tRNA的种类一一对应

D.遗传密码子与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上一一对应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因为密码子有兼并性,一种氨基酸由一种或多种密码子决定,可以由一种或多种tRNA转运,故A正确。但一种遗传密码只能决定一种氨基酸,一种t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故B正确。同一种氨基酸的遗传密码子与tRNA上的反密码子时候一一对应的,故C正确。遗传密码有64种,能编码氨基酸的有61种,但氨基酸有20种,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表达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11.中心法则反映了遗传信息在细胞内的生物大分子间转移的基本法则,RNA病毒的发现丰富了经典中心法则的内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DNA分子和RNA分子的复制均为半保留复制

B. DNA分子复制中模板链和子链的A+T/G+C互为倒数

C. 各种RNA分子都可以作为翻译的模板

D. 图中遗传信息传递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解析】试题分析:DNA分子的复制为半保留复制,RNA分子通常为单链,其复制不是半保留复制,A项错误;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分子复制中模板链和子链的A+T/G+C相等,B项错误;RNA分子包括tRNA、mRNA、rRNA,只有mRNA才可作为翻译的模板,C项错误;图中遗传信息传递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项正确。考点:本题考查中心法则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12.如图为某DNA片段示意图,该片段含有酶甲基因,图中数字表示基因的长度(单位:kb,1 kb=1 000碱基对),转录合成的初始RNA中d区间对应的区域被切除,剩余部分被加工成为成熟的mRNA,则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图中“转录起点”和“起始密码子对应位点”发生的碱基配对方式不同

B.基因转录的场所可能是细胞核,也可能是细胞质

C.酶甲基因形成的成熟mRNA含有3 100个核苷酸和1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D.RNA聚合酶识别的位点是DNA片段中的转录起点

【答案】A

【解析】图中的转录起点和起始密码子对应位点都是在酶甲基因上,无论该基因是进行复制还是转录,其配对方式是相同的,故A错误。基因转录在真核生物中主要是在细胞核,但也可以在细胞质,故B正确。酶甲基因形成的成熟mRNA中含有7.5-1.2-(5.2-2.0)=3100个核苷酸,但因为mRNA通常是单链所以只有1个游离的磷酸基团,故C正。RNA 聚合酶识别的位点是转录起点即启动子,故D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基因表达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和对图形分析能力。

【名师点睛】分析转录和翻译

13.下列有关右图的解释,说法正确的是

A.该图可发生在细胞内的核糖体上

B.图中共有5种碱基,对应8种核苷酸

C.HIV病毒在寄主细胞内也会发生该过程

D.该过程不需要消耗ATP

【答案】BC

【解析】

试题分析:分析题图,图中一条链中含有碱基T,为DNA链,另一条链中含有碱基U,为RNA链,故该图表示转录过程,不可能发生在核糖体上,故A错误;图中共有A、G、C、T、U五种碱基,故B正确;HIV病毒为逆转录病毒,在宿主细胞内能逆转录生成DNA,然后发生转录和翻译,故C正确;转录时需要消耗能量,能量的直接来源为ATP,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转录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4.图为细胞内基因的表达过程,其中①②③④⑤分别表示不同结构或物质,图2表示氨基酸及其对应的密码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①→②的碱基配对方式与②→④相同

B. ⑤所运载的氨基酸是苯丙氨酸

C. ③在mRNA 上的移动方向是b→a

D. 如果①中某个碱基发生改变,②和④对应部分一定发生改变

【答案】B

【解析】图中①→②为转录过程,②→④表示翻译过程,两个过程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不完全相同,A 错误;⑤所运载的氨基酸的反密码子是AAG ,则密码子是UUC ,所以运输的是苯丙氨酸,B 正确;③在mRNA 上的移动方向是a→b ,C 错误;如果①中某个碱基发生改变,②对应部分一定发生改变,但是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④对应部分不一定发生改变,D 错误。

【考点定位】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名师点睛】转录是在细胞核内,以DNA 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 的过程;翻译是在核糖体中以mRNA 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以tRNA 为转运工具、以细胞质里游离的氨基酸为原料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15.下列关于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转运氨基酸的

tRNA 由3个核糖核苷酸组成

B. 翻译过程需要DNA 和多种RNA 共同参与

C. 转录和翻译过程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 遗传密码的简并性不利于保持生物体性状的稳定

【答案】C

【解析】tRNA由许多个核糖核苷酸组成的,有折叠的RNA单链,A错误;翻译过程不需要DNA参与,B错误;转录和翻译过程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C正确;遗传密码的简并性有利于减少合成蛋白质时的出错率,所以对保持生物体性状的稳定有积极意义,D错误。

【考点定位】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名师点睛】转录、翻译的比较

16.下图是某基因型为AaBb的动物睾丸内细胞分裂图像及相关的生理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1中一个D细胞经C细胞可形成基因型为Ab、aB的两种配子

B.萨顿在研究蝗虫精原细胞的D→F过程时发现并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C.图2表明一个基因转录出的mRNA可翻译出多个相同种类的肽链

D.图2所示的生理过程可发生在D→A和D→F的各个时期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能形成2种精子,故A正确;萨顿在研究蝗虫精原细胞的D→A过程中发现并提出基因与染色体具平行关系的假说,故B错误;图2表示翻译过程,可以发生在减数分裂(D→A)和有丝分裂(D→F)的各个过程中,故D正确;图2表明一个基因转录出的mRNA可翻译出多个相同种类的肽链,故C错误.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减数分裂过程和蛋白质的合成,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1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DNA与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

B.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中的DNA上

C.T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

D.一个tRNA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

【答案】B

【解析】DNA与ATP都含有C、H、O、N、P元素,A正确;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内没有线粒体,B错误;T2噬菌体的核酸只有DNA,DNA由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C正确;tRNA虽然有多个核苷酸,但只含一个反密码子,D正确。

【考点定位】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A.人体可经过②⑤过程合成生长激素

B.某些病毒的信息流是④⑤过程

C.图乙可发生在图甲的②③过程中

D.图乙⑥⑦⑧表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生长激素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可通过转录翻译形成,A正确;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B正确;图乙表示的可能是DNA的复制或转录,故C正确;⑥是下一个核苷酸的磷酸D错误。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基因的表达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19.某生物细胞中基因表达过程如图所示,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图示中的多个核糖体合成的肽链不完全相同

B. RNA聚合酶能解开DNA的双螺旋结构

C. 一个mRNA能同时指导多条肽链的合成

D. 图示中的生物有可能是大肠杆菌

【答案】A

【解析】图示是多个核糖体合成多肽链的过程,由于模板相同,所以合成的多肽链也相同,A错误;RNA聚合酶能解开DNA的双螺旋,并与启动子结合,催化转录过程,B正确;据图可知,一个mRNA能同时指导多条肽链的合成,提高翻译效率,C正确;据图可知,转录与翻译同时进行,该过程发生在原核细胞中,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细胞,

图示中的生物可能是大肠杆菌,D正确。

【点睛】本题结合某生物基因表达过程图,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与翻译过程、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形态与结构的异同,要求学生识记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形态与结构的异同,明确图示过程发生在原核细胞中;识记遗传信息转录与翻译的场所、条件及产物等基础知识,能结合所学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20.研究表明,下丘脑SCN细胞中PER基因表达与昼夜节律有关,其表达产物的浓度呈周期性变化,如图为相关过程。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PER基因只存在于下丘脑SCN细胞中

B. 图1过程①的原料为脱氧核苷酸,需要的酶是RNA聚合酶

C. 图2中DNA模板链中一个碱基C变成了T,则mRNA中嘌呤与嘧啶比例不变

D. 图3中mRNA沿着核糖体的移动方向是从右向左

【答案】C

【解析】PER基因存在于所有组织细胞中,只在下丘脑SCN细胞中表达,A错误;过程①是以PER基因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mRNA的转录过程,原料为核糖核苷酸,需要的酶是RNA聚合酶,B错误;图2中DNA模板链中一个碱基C变成了T,则mRNA中相应位置的碱基由G变成了A,因此嘌呤与嘧啶比例不变,C正确;在翻译时,核糖体沿着mRNA 分子向终止密码子的方向移动,因此核糖体在mRNA上移动的方向是从左向右,D错误。21.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大肠杆菌合成的膜蛋白在高尔基体中加工

B. 蓝藻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完成

C. 酵母菌核基因的表达在细胞核中完成

D. 水绵在叶绿体基质中合成淀粉

【答案】D

【解析】大肠杆菌为原核生物,其细胞中没有高尔基体,A错误;蓝藻为原核生物,其细胞中没有线粒体,B错误;酵母菌核基因的表达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其中转录在细

胞核中完成,翻译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中完成,C错误;淀粉是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的产物,发生在水绵的叶绿体基质中,D正确。

22.下列关于体外处理“蛋白质-DNA复合体”获得DNA片段信息的过程图,叙述正确的是()

A.如图所示,过程①②两种酶的作用体现了酶的高效性

B.若该“蛋白质-DNA复合体”是染色体片段,则可能存在于产甲烷杆菌中

C.过程①的酶作用于非结合区DNA的磷酸二酯键

D.如果复合体中的蛋白质为RNA聚合酶,则其识别结合的序列是mRNA的起始密码【答案】C

【解析】分析题图可知:过程①表示用DNA酶处理“蛋白质-DNA复合体”并去除部分DNA,过程②表示用蛋白酶处理去除蛋白质,过程①②两种酶的作用体现了生物分子特异性结合的特点,A项错误;产甲烷杆菌为原核生物,其细胞中没有染色体,B项错误;过程①的DNA酶可水解DNA分子,其作用部位是磷酸二酯键,C项正确;如果复合体中的蛋白质为RNA聚合酶,则其识别结合的序列是基因上的启动子,D项错误。

考点:酶的特性、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结构、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基因工程

【名师点睛】本题关键在于依题意和图示过程,从中提取出有效信息:过程①用DNA 酶处理去除部分DNA、程②用蛋白酶处理去除蛋白质、产甲烷杆菌、RNA聚合酶,再依据这些“信息”并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进一步分析各选项的问题情境。这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理清相应的知识脉络,以强化记忆和理解。

23.在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中,不会发生的是()

A.基因的空间结构改变B.DNA聚合酶的催化

C.消耗四种核糖核苷酸D.识别并转运氨基酸tRNA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会发生基因的空间结构改变,所需原料为四种核糖核苷酸,A、C 项错误;DNA分子的复制需要DNA聚合酶的催化,因此在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中不会发生,B项正确;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以tRNA为转运氨基酸的工具,将游

别并转运氨基酸的tRNA,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DNA复制、基因表达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24.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是指

A. DNA上三个相邻的碱基

B. mRNA上三个相邻的碱基

C. tRNA上三个相邻的碱基

D. 基因上的三个相邻的碱基

【答案】B

【解析】密码子是指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所以正确答案选B。【点睛】注意:遗传信息、遗传密码和反密码子的区别。

遗传信息:基因中能控制生物性状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遗传密码:又称密码子,是指 mRNA 上能决定一个氨基酸的 3个相邻的碱基。

反密码子:是指tRNA的一端的三个相邻的碱基,能专一地与 mRNA 上的特定的 3个碱基(即密码子)配对。

25.下图为原核生物某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①处有RNA聚合酶参与,并消耗细胞呼吸产生的ATP

B. ②处有核糖体参与,翻译结束后形成的多条肽链完全相同

C. ①②两处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配对方式均为A和U、G和C

D. ①②两处分别表示转录和翻译,都能合成生物大分子

【答案】C

【解析】①处有RNA聚合酶参与,并消耗细胞呼吸产生的ATP,A正确;②处有核糖体参与,由于模板mRNA相同,故翻译结束后形成的多条肽链完全相同,B正确;①②两处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①处配对方式为A-U、T-A、G-C、C-G,②处配对方式为A-U、U-A、G-C、C-G,C错误;①②两处分别表示转录和翻译,转录合成RNA,翻译合成蛋白质,RNA和蛋白质都是生物大分子,D正确。

【考点定位】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名师点睛】转录和翻译的比较:转录是以四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在RNA聚合酶的作用下消耗能量,合成RNA的过程。翻译是在核糖体中以mRNA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以tRNA为转运工具、以细胞质里游离的氨

基酸为原料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二、非选择题

26.下面是玉米某些性状的遗传实验:

(1)玉米子叶颜色(BB表现深绿;Bb表现浅绿;bb呈黄色,幼苗阶段死亡)和花叶病的抗性(由R、r基因控制)遗传的实验结果如下表:

①在花叶病的抗性这对相对性状中,其隐性性状是:_________。

②组合一中父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组合二中父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

③用表中F1的子叶浅绿抗病植株自交,在F2的成熟植株中,表现型的种类有________,其比例为_____________。

④用子叶深绿与子叶浅绿植株杂交得F1,F1随机交配得到的F2成熟群体中,子叶深绿的植株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

⑵在玉米地里生活着某种老鼠,其体色有三种:黄色、灰色、青色。其生化反应原理如右图所示。已知基因A控制酶1的合成,基因B控制酶2的合成,基因b控制酶3的合成(基因B能抑制基因b的表达)。纯合aa的个体由于缺乏酶1使黄色素在鼠内积累过多而导致50%的个体死亡。

分析可知:

①细胞内基因的表达包括_____和______两个过程,黄色鼠的基因型有_______种;

②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基因通过________________,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③两只青色鼠交配,后代只有黄色和青色,且比例为1 :6,则这两只青色鼠不同组合类型中相同亲本个体基因型一定是______。让多只基因型为AaBb的成鼠自由交配,则后代个体表现型比例为黄色:青色﹕灰色=__________。

【答案】

病(2分)、3: 6: 1 :2(2分)④ 3/5(2分)

⑵①转录、翻译、3 ②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2分)③AaBB (2分)2:9:3 (2分)

【解析】

试题分析::⑴①由表中F1的表现型及其植株数可知,两对性状均呈现出固定的比例,因此,都属于细胞核遗传,由组合一:不抗病与抗病杂交,F1全为抗病,说明花叶病的抗性基因为显性,不抗病为隐性性状。②组合一中的父本和母本基因型分别为BbRR、BBrr;由于组合二的后代中出现了不抗病的后代,因此,组合二中父本的抗病基因组成为杂合子,即组合二中父本的基因型为BbRr。③分析表中数据可知,F1中的子叶浅绿抗病植株的基因型为BbRr,其自交后代F2的成熟植株中会出现子叶深绿抗病(3/12BBR_ ):子叶深绿不抗病(1/12BBrr):子叶浅绿抗病(6/12BbR_ ):子叶浅绿不抗病(2/12Bbrr),其比例为3:1:6:2。④子叶深绿(BB)与子叶浅绿(Bb)植株杂交所得F1的成熟植株基因型及其比例为1/2BB、1/2Bb,让F1随机交配则所得F2的基因型及其频率为9/16BB、6/16Bb、1/16bb,但bb植株不能成熟,因此,子叶深绿的植株概率为 9/15=3/5。(2)①细胞内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由题意可知青色素的合成必须由酶1和酶2,则青色鼠的基因型为A_B_;灰色素的形成需要由酶1和酶3,灰色鼠的基因型为A_bb。由两对基因构成的基因型中,除了青色和灰色的基因型外,余下的基因型即aa_ _都表现为黄色,所以黄色鼠有3种基因型,即aaBB、aabb、aaBb。②基因控制性状的途径有两种,一种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本题中体现的就是这条途径,还有种是基因直接控制蛋白质结构来控制生物性状。③基因通过后代中没有灰色即不会出现--bb,且后代成体中黄色和青色比例为1:6,说明部分黄色出现了死亡现象,故会有aa的出现,因此亲本应为AaBb×AaBB或AaBB×AaBB。则这两只青色鼠不同组合类型中相同亲本个体基因型一定是AaBB。AaBb杂交本应出现4种表现型比例为9(双显):3(单显):3(单显):1(双隐),其中的aa_ _和aabb都是黄色,成体中有一半死亡,故表现型及比例是黄色:青色:灰色=2:9:3。

考点: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和生物性状控制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27.囊性纤维病是一种严重的遗传性疾病,导致这一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编码CFTR 蛋白的基因发生突变,下图表示CFTR蛋白在氯离子跨膜运输过程中的作用。

(1)图中所示的是目前普遍接受的细胞膜的__________模型,其中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_________,图中氯离子跨膜运输的正常进行是由膜上___________决定的。(2)在正常细胞内,氯离子在CFTR蛋白的协助下通过___________方式转运至细胞外,随着氯离子在细胞外浓度逐渐升高,水分子向膜外扩散的速度___________,使覆盖于肺部细胞表面的黏液被稀释。

(3)主动运输所需的载体蛋白实际上是一些酶蛋白复合体。与被动运输不同,该类膜蛋白都能水解_______,但与普通的酶不同的是,它不对所转运的分子进行催化。(4)研究表明,大约70%的患者中,编码一个CFTR蛋白的基因缺失了3个碱基,导致CFTR蛋白在第508位缺失苯丙氨酸,进而使其功能受影响,这表明转基因能通过__________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答案】(1)流动镶嵌磷脂双分子层(功能正常的)CFTR蛋白

(2)主动运输加快(3)ATP (4)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2分)

【解析】(1)图中表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其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氯离子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转运,需要载体蛋白(CFTR蛋白)和能量,所以氯离子跨膜运输的正常进行是由膜上功能正常的CFTR蛋白决定的。

(2)因为细胞外氯离子多于细胞内,逆浓度运输,所以氯离子运入细胞内为主动运输;随着氯离子在细胞外浓度逐渐升高,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水分子由膜内向膜外渗透加快。

(3)结合“主动转运需要能量”和“主动转运所需的载体蛋白实际上是一些酶蛋白复合体”可推知该类膜蛋白都能水解ATP为主动转运提供能量。

(4)研究表明,大约70%的患者中,编码一个CFTR蛋白的基因缺失了3个碱基,导致CFTR蛋白在第508位缺失苯丙氨酸,进而使其功能受影响,这表明转基因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名师点睛】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其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主动运输的特点是需要载体和能量。

28.下图甲曲线表示三类遗传病在人体不同发育阶段的发病风险;表乙是某一小组同学对一个乳光牙女性患者家庭成员的情况进行调查后的记录(空格中“√”代表乳光牙患者,“○”代表牙齿正常)。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多基因遗传病的显著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2)图甲中,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的发病风险在出生后明显低于胎儿期,这是因为_________。

克莱费尔特症患者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父亲色觉正常(X B Y),母亲患红绿色盲(X b X b),生了一个色觉正常的克莱费尔特症患者,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根据表乙统计的情况绘制遗传性乳光牙遗传系谱图(利用下边提供的图例绘制)。从遗传方式上看,该病属于________遗传病,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

(4)同学们进一步查阅相关资料得知,遗传性乳光牙是由于正常基因中第45位决定谷氨酰胺的一对碱基发生了改变,引起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合成终止而导致的,已知谷氨酰胺的密码子为CAA、CAG,终止密码子为UAA、UAG、UGA。那么,该基因突变发生的碱基对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与正常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相比,乳光牙致病基因控制

【答案】(1)成年人发病风险显著增加

(2)大多数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是致死的,患病胎儿在出生前就死亡了

母亲减数分裂形成X b型卵细胞;父亲减数第一次分裂时,X、Y染色体未正常分离,形成X B Y型精子,二者结合形成X B X b Y型的受精卵

(3)如下图显性常

(4)G—C突变成A—T 减小

【解析】由图1信息可知,多基因遗传病的特点是成年人中发病个体数量明显增多,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在出生后就大幅度下降,原因可能是在胚胎期就死亡了;XXY型的个体从染色体角度分析,多出的一条染色体可能来自父方,也可能来自母方,但本题中X B和Y只能来自父方。父母均患病,生有正常的女儿,可以判断出此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29.下图为线粒体中部分大分子物质来源的示意图,其中①?③表示相关过程,酶系甲、乙、丙表示相关过程需要的一系列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催化过程①的酶是__________,催化过程③的酶有__________。

(2)与过程②相比,过程①中特有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的量和活性,发现都没有降低,说明该酶是受__________中基因控制。溴化乙啶处理细胞后,有氧呼吸过程中将受到影响的反应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

(4)用α-鹅膏蕈碱处理细胞后发现,细胞质基质中RNA含量显著减少,则有氧呼吸的第__________阶段会受到影响。

(5)线粒体被称为半自主性细胞器,据图分析,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RNA聚合酶解旋酶、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T-A细胞核(或染色体)还原氢和氧气结合生成水一、二、三线粒体自身具有一套遗传表达系统,但其转录、翻译等过程必须依赖于核基因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线粒体的结构、线粒体中的转录和翻译,以及有氧呼吸的过程,通过分析题图中的相关过程,再结合所学知识点作答。

(1)过程①为转录,需要RNA聚合酶,过程③为DNA的复制,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等。

(2)过程②为翻译,该过程含有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有A-U、U-A、G-C、C-G,过程1为转录,该过程含有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有A-U、T-A、G-C、C-G,与过程②相比,过程①中特有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是T-A。

(3)过程①为转录,需要RNA聚合酶参与,溴化乙啶能抑制图中过程①RNA的合成,从而抑制翻译过程,抑制蛋白质(或酶)的合成,但过程①的RNA聚合酶和活性没有降低,说明该RNA聚合酶的合成是由细胞核中的基因指导合成,而不是细胞质中的基因指导合成的。由图可知,过程①②形成的酶参与线粒体内膜上的反应,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因此溴化乙啶处理细胞后,有氧呼吸过程中将受到影响的反应过程是还原氢和氧气结合生成水。

(4)由图可知,用α-鹅膏蕈碱处理细胞后发现,细胞质基质中RNA含量显著减少,会影响由氧呼吸三个阶段所需要的酶,因此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都会受到影响。(5)线粒体自身具有一套遗传表达系统,但其转录、翻译等过程必须依赖于核基因,因此线粒体被称为半自主性细胞器。

30.下图表示细胞内遗传信息表达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1)图中1表示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它在图中2上的移动方向是从__________。

基因的表达测试题

基因的表达测试 1.甲、乙两图为真核细胞中发生的代谢过程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所示的过程叫作翻译,多个核糖体共同完成一条多肽链的合成 B.乙图所示过程叫作转录,转录产物的作用一定是作为甲图中的模板 C.甲图所示翻译过程的方向是从右到左 D.甲图和乙图中都发生了碱基互补配对且碱基互补配对方式相同 2.下列有关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转录和翻译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原核细胞内,转录还未结束便启动遗传信息的翻译 B.真核细胞内,在转录的同时,核糖体进入细胞核启动遗传信息的翻译 C.原核细胞内,转录促进mRNA在核糖体上移动,以便合成肽链 D.真核细胞内,一个mRNA分子在多个核糖体上移动,同时合成多条肽链 3.下列关于正常的干细胞内遗传信息传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遗传信息的复制阶段,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基因突变可发生在该阶段 B.遗传信息的转录阶段,转录产物的碱基序列与非模板链对应区段不完全相同 C.遗传信息的翻译阶段,mRNA上的密码子都会与tRNA上的反密码子发生碱基配对现象D.遗传信息的复制和转录阶段,都需要聚合酶的催化,且主要场所都是细胞核 4.真核细胞编码蛋白质的起始密码子是AUG,决定的氨基酸为甲硫氨酸。图中①、②、③分别是与起始密码子有关的碱基对序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真核细胞每个基因中只含有一组① B.图②所示碱基配对方式发生在转录过程中 C.含有②中UAC的tRNA只转运甲硫氨酸 D.③中存在5种核苷酸 5.研究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携带的RNA在宿主细胞内不能直接作为合成蛋白质的模板。结合中心法则(下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子代病毒蛋白质外壳的合成至少要经过④、②、③过程 B.进行①、②、③过程的原料来自宿主细胞 C.通过④形成的DNA可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DNA上 D.②、③过程分别在宿主细胞核内和病毒的核糖体上进行 6.如图表示有关遗传信息传递的模拟实验。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 )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管理信息系统试题-2013年10月

绝密★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管理信息系统试题 课程代码:02382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企业信息化的主要目的是 A.建立企业信息网络B.推广应用信息技术 C.广泛利用信息资源D.改善数据处理业务 2.信息有各种特性,下述不属于 ...信息特性的是 A.真伪性B.可传输性 C.独占性D.可变换性 3.管理决策的基础是 A.信息B.目标 C.资源D.环境条件 4.将世界各地各种网络联合起来形成的网络称为 A.局域网B.互联网 C.城域网D.广域网 5.用于放大增强信号的网络互联设备称为 A.集线器B.路由器 C.中继器D.交换机 6.属于战略规划的内容是 A.设备信息系统的整体结构B.安排开发项目的进度计划 C.项目的资源条件的具体安排D.确定最佳项目组合 7.结构化生命周期法主要特点之一是 A.严格区分用户与开发者任务B.严格区分开发的工作阶段 C.严格规定开发进度D.系统开发与用户使用相结合好 8.系统分析中初步调查要回答的主要问题是新系统

A.开发目标是否明确B.开发方法是否得当 C.开发计划是否可行D.进行开发有无必要 9.属于技术可行性分析的是 A.信息技术人员的数量与水平 B.管理基础数据的完整性与可靠性 C.系统运行维护与信息服务的组织与制度 D.系统运营的成本与效益 10.数据流程图中,数据处理的图形符号是 A.B. C.D. 11.在系统开发中,系统设计阶段的任务主要应回答拟开发的系统 A.目标是什么B.做什么 C.怎么做D.做得怎样 12.下列设计任务中,属于系统详细设计的是 A.系统物理配置方案B.数据库设计 C.用户界面设计D.程序设计 13.模块结构图中数据信息的符号是 A.B. C.D. 14.学生学号前4位为入学年份,接着3位为所在院系代号,再接着是l位所在班级代号,最后2位为学生编号,总共10位数字代码。根据此代码的主要特点,此码属于 A.顺序码B.层次码 C.特征码D.助记码 15.不属于 ...系统实施阶段的工作是 A.用户培训B.程序设计 C.系统转换D.代码设计 16.正确的系统测试步骤是 A.单元测试,系统测试,集成测试,综合测试 B.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综合测试 C.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综合测试,系统测试 D.单元测试,系统测试,综合测试,集成测试 17.管理信息系统常用文档分为开发文档、用户文档和管理文档,下述属于开发文档的是 A.项目开发计划B.开发总结报告 C.维护修改建议书D.系统设计说明书 18.在项目管理中,不属于 ...范围管理的是

第4章 基因的表达 单元测试(人教版必修2) (1)

第4章基因的表达单元测试(人教版必修2)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下列哪项不能作为RNA的功能?( ) A.某些细菌的遗传物质 B.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 C.催化某些代谢反应 D.作为基因表达的媒介 解析:某些病毒以RNA作为遗传物质,如艾滋病病毒;某些RNA可作催化剂;mRNA 可携带由基因转录来的信息,作为基因表达的媒介;细菌的遗传物质都是DNA。答案:A 2在下列基因的改变中,合成出具有正常功能蛋白质的可能性最大的是( )。 A.在相关的基因的碱基序列中删除或增加一个碱基对 B.在相关的基因的碱基序列中删除或增加两个碱基对 C.在相关的基因的碱基序列中删除或增加三个碱基对 D.在相关的基因的碱基序列中删除或增加四个碱基对 解析:由于密码子由三个碱基组成,因此在相关基因的碱基序列中删除或增加三个碱基对,正好减少或增加一个氨基酸,而其他选项均有可能使所有的氨基酸种类及排序改变。 答案:C 3在一个细胞周期内,T和U两种碱基被大量利用时,细胞的生理活动是( )。

解析:DNA分子中无U,RNA分子中无T,因此A、C、D三项均错误;B项中U和T被大量利用,说明DNA正在复制和转录,而且同时合成了染色体的另一组成成分——蛋白质。 答案:B 4同一株水毛茛,裸露在空气中的叶和浸在水中的叶,表现出了两种不同的形态。下列各项中,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 A.水上部分只含有控制形成宽形叶的基因 B.水下部分只含有控制形成窄形叶的基因 C.水上部分既含有控制形成宽形叶的基因,也含有控制形成窄形叶的基因 D.基因型相同则性状相同,基因型不同则性状不同 解析:水毛茛的水下与水上叶的形态不同,是由于两者的生活环境不同,影响了基因的表达,两部分叶的基因组成相同,水上、水下叶子均含有控制形成宽形叶、窄形叶的基因。基因型相同而环境不同时表现型不同,基因型不同而环境相同时表现型也可能相同。 答案:C 5在生物体内性状的表达一般遵循DNA→RNA→蛋白质的表达原则,下面有关这个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细胞的一生中,DNA一般是不变的,RNA和蛋白质分子是变化的 B.D NA→RNA主要是在细胞核中完成的,RNA→蛋白质主要是在细胞质中完成的 C.DNA→RNA会发生碱基互补配对过程,RNA→蛋白质不会发生碱基互补配对过程 D.RNA是蛋白质翻译的直接模板,DNA是最终决定蛋白质结构的遗传物质 解析:RNA→蛋白质(翻译)过程中,mRNA上的密码子和tRNA上的反密码子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答案:C 6DNA复制和转录的共同点是( )。 A.都需要解旋酶破坏氢键 B.在细胞核内进行

第四章《声现象》单元测试题

第四章《声现象》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共40分) 1. 将敲响的鼓面用手一按,声音马上消失,这是因为() A. 声音传播的速度小了 B. 所有传到人体中去了 C.声音传播的速度变大了 D. 鼓面停止了振动 2. 古代侦察兵为了及早发现敌人骑兵活动,常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A.马蹄踏在地面时,使土地振动而发声 B.马蹄声可以沿土地传播 C.马蹄声不能由空气传到人耳 D.土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快 3. 下列四个成语中都涉及声音,其中不强调声音响度这一特征的是() A. 如雷贯耳 B. 余音绕梁 C. 声如洪钟 D. 轻声细语 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 C.中考期间学校周围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5.如图1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如果能分别吹出“dou(1)”“ruai (2)”“mi(3)”“fa(4)”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是() A.丙、乙、甲、丁 B.乙、丙、甲、丁 C.甲、乙、丙、丁 D.丁、丙、乙、甲 6.医生用听诊器能够清楚地听到病人胸腔内的声音,是因为听诊器可以() A.提高声音的音调 B.减少声音的分散,提高响度 C.降低声音的音调 D.增强音色 7.声波既传递“信息”也传递“能量”.下面事例中,主要利用声波传递的“能量”的是() A.用超声波碎石 B.用声纳探海深 C.利用B超做体检 D.利用回声定位 8.兰兰做有关声现象的实验时,将一个正在发声的音叉贴近面颊,目的是为了() A.感受发声音叉的振动 B.体验发声音叉的温度 C.估算发声音叉的质量 D.判断声音的传播速度 9.喇叭里响起“我和你,心连心……”的歌声,小凡说:“是刘欢在演唱.”他的判断是根据声音的()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频率不同 10.如图2所示,用一张硬卡片先后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会听到卡片声音发生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 A.音调是否与声源振动频率 B.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C.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11.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壶里水位的高低,因为() A.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升高 B.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降低 C.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音响越来越大 D.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音响越来越小 12.吉它在演奏前,需要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这样做的目的是调节琴弦发声时的() A.振幅 B.响度 C.音调 D.音色 13.施工人员正在为紧邻居民区的轻轨轨道安装全封闭的隔音屏,尽量将列车产生的噪声降低到最低限度.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是() A.防止噪声产生 B.阻断噪声的传播 C.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D.采用了上述三种方法 14.下列措施中不能达到减弱噪声目的的一项是() A.把大音箱改成小音箱埋在草坪中 B.控制播放音乐的时间 C.种草植树 D.保持环境整洁 15. 百米赛跑时,终点的计时裁判员正确的计时方法是() A.听到发令员的枪声开始计时 B.看到发令员的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 C.听到发令员的最后一声口令开始计时 D.看到最先起跑的运动员起跑开始计时 16. 2010年5月,世博会在上海顺利举行,为向全世界充分展示“城市,我们的美好生活”这一主题,上海建设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如:城区汽车禁止鸣笛,主干道路面铺设沥青,住宅区道路两旁安装隔音板等.这些措施的共同点是() A.绿化居住环境 B.缓解“热岛效应” C.降低噪音污染D.减少大气污染 17. 下面关于声现象的配对中,错误的是() A.“闻其声,知其人”------发声体不同,音色不同 B.“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次声波传播很远 C.“隔墙有耳”------固体也能传声 D.用超声波清洗眼镜-----声波可以传播能量 18.如图3所示,主要描述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是() 19. 大礼堂的四周墙壁都做成凹凸不平的像蜂窝似的,这是为了() A.减弱回声 B.增强回声 C.增加声音响度 D.使墙壁更美丽 20. “呼麦”是蒙古族的一种高超演唱形式,演唱者运用技巧,使气息猛烈冲击声带,形成低音,在此基础上调节口腔共鸣,形成高音,实现罕见的一人同时唱出高音和低音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呼麦”中高音、低音指声音的响度 B.“呼麦”中的声音是振动产生的 C.“呼麦”中高音是超声波、低音是次声波 D.“呼麦”中高音和低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等 二、填空题(共31分) 21.小明在表演二胡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而发声;小明右手拉弓,左手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22.运用声呐系统可以探测海洋深度.在与海平面垂直的方向上,声呐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如果经4s接收到来自大海底的回波信号.则该处的海深为______m(海水中声速是1500m/s).但是,超声波声呐却不能用于太空测距(比如地球与月球的距离).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会逐渐变.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振动,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 24.渔民可以利用电子发声器把鱼吸引到网里来,表明能传声;“土电话”表明能传声.25.医生给孕妇做B超,说明声波能够传递;医生用超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够传递. 26.声速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_____有关,15 ℃时空气中的声速是_____ m/s. 27.现代城市里常常在主要街道上设置噪声监测设备.若某一时刻该装置的显示屏显示90的数据,这个数据的单 图2 C.回声定位D.超声波探查 B.敲瓶底,火焰摇动 橡皮膜 A.探测海深 图3 甲乙 图4 1

基因的表达专题练习

基因的表达练习 1 ?某研究小组在我国首次发现了一种罕见的疾病一一静脉血管畸形(VMCM),研究发现该病的发生与体内一种酶 的分泌相关,如果相关基因异常,就会促使这种酶指导合成的蛋白质等异常堆积,最终导致发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核糖体是该酶的加工场所 B.基因突变是静脉血管畸形发病的直接原因 C.上述事例说明基因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来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D.mRNA是翻译过程的模板 2 ?如图甲、乙所示为真核细胞内两种物质的合成过程,二者的不同之处有() ①与催化反应的酶的种类②反应进行的场所③碱基互补配对的具体方式④所需能量的提供方式 A. 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3 .下列有关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基因能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B. 性状受基因的控制,基因发生突变,其所控制的性状也必定改变 C. 噬菌体的蛋白质是由噬菌体的DNA控制,利用细菌的原料和核糖体合成的 D. 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符合中心法则,但与孟德尔的遗传规律无关 4 .《科学》杂志称,水果长毛的原因是一种灰霉菌将一些小分子RNA送入植物细胞,这些小分子RNA能够与某种 宿主蛋白结合,让有关基因“沉默”,从而使水果的免疫结构失效,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A.灰霉菌和植物都具有细胞壁和叶绿体 B.小分子RNA是灰霉菌的遗传物质 C. 小分子RNA抑制了水果中与免疫有关的基因的表达 D. 小分子RNA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与宿主蛋白结合

5 .关于真核细胞的核 DNA分子的复制与转录的描述,错误的是 A.参与催化反应的酶的种类不同 B.反应进行的场所相同 C.所需能量的提供方式相同 D.碱基互补配对的具体方式相同 6 ?下列是某同学关于真核生物基因的叙述: ①携带遗传信息②能转运氨基酸③能与核糖体结合④能转录产生RNA⑤每三个相邻的碱基组成一个反密码子⑥ 可能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A .图中①②③依次是核糖体、tRNA、mRNA B .丙氨酸的密码子是 GCU C .若图中④含60个组成单位,则③中至少含 180个密码子 D .该图表示的是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翻译过程 8 .下列有关蛋白质合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种氨基酸必定有一种密码子对应 B.mRNA可由细胞质进入细胞核 C.都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合成 D.mRNA上的密码子一定决定某种氨基酸 9 .已知a、b、c、d是某细菌DNA片段上的4个基因,下图中 W表示野生型,①、②、③分别表示三种缺失 不同基因的突变体。若分别检测野生型和各种突变体中某种酶的活性,发现仅在野生型和突变体①中该酶有活性, 则编码该酶的基因是()

08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测试计划

西安通瀛软件实训项目文档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测试计划 TP-TEST/TY20131110/TY-SSMS-1.1

目录 1 简介 (3) 1.1目的 (3) 1.2背景 (3) 1.3系统概况 (3) 1.4范围 (4) 1.5参考文档 (4) 2 测试策略 (4) 2.1测试完成标准 (4) 2.2测试类型 (4) 2.3功能测试 (4) 2.4性能测试 (5) 2.5用户界面(UI)测试 (5) 2.6安全性与访问控制测试 (6) 2.7兼容性测试 (6) 2.8回归测试 (7) 2.9测试实施阶段 (7) 2.10工具 (8) 2.11特殊的考虑事项 (8) 3 估计结果记录 (8) 3.1估计的假设条件 (8) 3.2测试用例数估计 (8) 3.3 系统测试方案 (8) 3.4文档大小估计 (9) 3.5工作量估计 (9) 3.6关键计算机资源估计 (9) 3.7成本估计(可选) (9) 4 风险管理计划 (10) 5组间协调计划 (10) 6测试度量采集与分析计划 (10) 6.1采集计划 (10) 6.2度量分析计划 (11) 7 资源 (11) 7.1人员安排 (11) 7.2系统资源 (11)

8项目测试里程碑 (12) 9测试工作产品与规模 (12) 10其他 (13) 1 简介 1.1目的 为教务管理系统(ssms)提供完善的测试指导,确保一个完备的、灵活的、准确的、安全的为企业定制的ssms系统的系统测试顺利执行。 1.2背景 整个ssms系统将分为八个功能模块:如图: 1.3系统概况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通过在该系统中的相关数据录入、参数设置,使用电脑保存学生档案资料、统计学生信息及学习考勤等的信息,代替原来的手工处理工作,方便进行学生成绩的管理与查询,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SSMS主要包括以下八模块: 1)班级信息管理 2)学生信息管理 3)教师信息管理 4)课程信息管理 5)专业信息管理 6)学生成绩分析

2017届_人教版_基因的表达_单元测试题

2017届人教版基因的表达单元测试题 (40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2016·模拟)同一物种的两类细胞各产生一种分泌蛋白,组成这两种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含量相同,但排列顺序不同,其原因是参与这两种蛋白质合成的( ) A.tRNA种类不同 B.mRNA碱基序列不同 C.核糖体成分不同 D.同一密码子所决定的氨基酸不同 【解析】选B。同一物种的两类细胞遗传物质相同。各产生一种分泌蛋白,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产生的mRNA不同。在两种蛋白质合成过程中,tRNA种类、核糖体成分、同一密码子所决定的氨基酸均相同。 2.美国科学家安德鲁·菲尔和克雷格·梅洛发现了RNA干扰现象,这是一个有关控制基因信息流程的关键机制。下列有关RNA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有的RNA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B.tRNA、rRNA和mRNA都是基因转录的产物 C.mRNA上有多少个密码子就有多少个tRNA与之对应 D.分化后的不同形态的细胞中mRNA的种类和数量有所不同 【解析】选C。有的RNA是酶,具有生物催化作用;RNA(包括tRNA、rRNA和mRNA)是基因转录的产物;mRNA上的终止密码子没有与之对应的tRNA;细胞分化形成不同形态的细胞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其中mRNA种类和数量有所不同。

3.(2014·高考)研究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携带的RNA在宿主细胞不能直接作为合成蛋白质的模板。依据中心法则(下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合成子代病毒蛋白质外壳的完整过程至少要经过④②③环节 B.侵染细胞时,病毒中的蛋白质不会进入宿主细胞 C.通过④形成的DNA可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DNA上 D.科学家可以研发特异性抑制逆转录酶的药物来治疗艾滋病 【解题指南】(1)题干关键信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携带的RNA在宿主细胞不能直接作为合成蛋白质的模板。 (2)图示信息:②是转录,③是翻译,④是逆转录。 (3)关键知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寄生在人的T淋巴细胞中。 【解析】选B。本题考查中心法则的信息传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主要攻击人体的T淋巴细胞,在侵染过程中HIV整体进入T淋巴细胞,然后释放出RNA,故B选项是错误的。HIV属于逆转录病毒的一种,它的遗传物质RNA先经逆转录形成DNA,然后形成的DNA整合到患者细胞的基因组中,再通过病毒DNA的转录形成HIV的RNA,最后通过翻译,形成HIV的蛋白质,并组装成大量的子代HIV,由被感染的细胞裂解释放出来;根据题图中的中心法则可知病毒DNA是通过逆转录过程合成的,故可以研发抑制逆转录酶的药物来治疗艾滋病。故A、C、D 选项均正确。 4.(2016·模拟)一个转运RNA的一端三个碱基的排列顺序是GCU,那与之相配对

(完整版)声现象单元测试习题(答案)

. 《声现象》专题训练 一、填空题 1.下列与声有关的语句中,所表达的物理含义是: (1)节日里的锣、鼓声“震耳欲聋”,说明锣鼓声的 大。 (2)歌唱家的歌声“悦耳动听”,说明歌唱家的歌声的 好。 (3)小女孩的讲话“脆如银铃”,说明小女孩说话声的 高。 2.东林书院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表明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用小提琴和二胡演奏“二泉映月”乐曲时,我们可以根据声音的 不同来加以辨别。 3.声音在介质中以___ 的形成向远处传播。声音传播过程中能引起别的物体发生_____,超声波还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音具有___________。 4.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3s ,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 该处的深度为 m (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1531 m/s ),这种方法能不能用来测量月亮到地球的距离?为什么? 5.在百米赛跑中,甲、乙两个记时员,分别从看到发令枪冒烟和听到枪声开始记时同一运动员的成绩,则 记录的成绩较准确;若甲记录的成绩为11.3s ,则乙记录的成绩约为 s 。 6.某汽车以10m /s 的速度匀速驶向一座陡峭的高山,司机按了一下嗽叭,经4s 钟听到回声。听到回声时,车与前面高山的距离是 m 。 7.频率为 Hz 以下的声音为次声波;频率为 Hz 以上的声音为超声波。 8.噪声强度如果在 dB 以上,会影响人的正常学习和休息,如果在 dB 以上,长时间会造成对人的听力的伤害。 9.2005年春节晚会上,聋哑人表演的“千手观音”震撼了所有观众。她们是怎样训练的呢?听不见声音,她们将身体紧贴在音箱上,感受音乐的节奏,因为声音是由 产生的。 10.我们生活在声音的海洋里,鸟语、流水潺潺、琴声悠悠。这些声音是由于物体的____ ____而产生的。物体的 停止,发声也停止。悦耳动听的笛声是靠管子里的空气 产生的。我们能够分辨出鸟语和琴声是根据声音的____ ____不同(填“音调”、“音色”或“响度”)。蚊子和牛叫声的区别是:牛叫声音的音调比蚊子 ,而响度比蚊子 。 11. 在图所示的实验中,李明发现硬纸片在木梳上划得快时音调高,划得慢时音调低。这表明: 。 12.2011年 7月14日12时10分,广东省兴宁市罗岗镇福胜煤矿发生透水事故,救援工作迅速展开。下午,事故矿井下发现有生命迹象,原来是被困人员通过敲击钻杆,发出“当当”的求救信号,这是因为 。 13.人在野外说话,为了使声音传得更远一些,通常将手或者一本书合成喇叭状围在嘴边,其目的是1 图8

基因的表达测试题

基因的本质、基因的表达测试题 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除病毒外,其他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A.脱氧核糖核酸(DNA)B.核糖核酸(RNA) C.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D.脱氧核糖核酸或核糖核酸 2.噬菌体、酵母菌和烟草花叶病毒中,碱基种类依次是 A.4、5、4 B.4、4、4 C.4、8、4 D.5、5、5 3.DNA指纹技术是法医物证学上进行个人认定的主要方法,人的DNA“指纹”是指DNA的 A.双螺旋结构B.脱氧核糖的排列顺序 C.碱基配对原则D.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4.右图表示某生物的基因型,其中的等位基因是 A.a与b B.a与B C.B与b D.C与C或D与D 5.遗传密码和遗传信息分别存在于 A.DNA分子和信使RNA分子上B.信使RNA分子和DNA分子上C.信使RNA分子和转运RNA分D.DNA分子和转运RNA分子上6.关于DNA分子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每个DNA分子一般都含有四种脱氧核苷酸 B.每个DNA分子中的碱基、磷酸、脱氧核苷酸、脱氧核糖的数目是相等的 C.每个脱氧核糖上均连着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 D.双链DNA分子中的一段,如果有40个腺嘌呤,就一定同时含有40个胸腺嘧啶 7.一段信使RNA中,A+U占25%,对应的双链DNA中A+T占碱基总数的 A.% B.25% C.40% D.50% 8.某DNA分子片段含900个碱基,问由该片断所控制合成的多肽链中,最多有多少种氨基酸 A.150 B.450 C.600 D.20 9.一条双链DNA分子,A和T占全部碱基的38%,其中一条链的碱基中,A 占该链的24%,C占该链的26%,那么互补链中的A和C占该链全部碱基的百分比是 A.12%和26% B.14%和36% C.26%和24% D.24%和30% 10.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是 A.DNA B.染色体C.叶绿体D.线粒体

软件测试《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测试报告

软 件 测 试 实 训 报 告 班级:软件测试1406班 姓名:贺勇游 目录 第一部分学生成绩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1) 一.项目概述 (2) 二.项目背景 (2) 三.系统详细需求 (5) 第二部分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测试计划 (8) 一.概述 (9) 二.测试摘要 (9) 三.测试风险 (10)

四.缺陷等级分类和优先级描述 (10) 五.测试策略 (12) 六.暂停标准和再启动标准 (13) 七.测试任务和进度 (14) 八.测试提交物 (15) 第三部分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测试用例设计 (15) 一. 测试用例目的 (16) 二. 功能测试用例设计 (16) 系统登录功能模块用例设计 (16) “系统功能模块用例设计 (17) 档案管理功能模块用例设计 (17) 成绩管理功能模块用例设计 (18) 第四部分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缺陷记录 (20) 一. 说明 (21) 二. 缺陷记录 (21) 第五部分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总结报告 (22) 一.引言 (23) 二. 测试用例简介 (24) 三. 测试结果及分析 (24) 四. 综合评价 (24) 五. 心得体会 (24) 学 生 成 绩 管 理

系 统 需 求 分 析 一.项目概述 软件项目名称:《生成绩管理系统》 软件版本: 开发团队:阿林软件设计室 项目特点:《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单机/网络版操作简单,功能齐全,适合于各中、小学校及教育局。该系统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即可单机使用,又可在局域网下多用户共享使用。 ●所有数据即可从Excel表中导入,也可导出到Excel表,方便地与 Excel交换。支持读卡机。 ●可多台电脑同时输入成绩,输入时有语音提示,突破输入瓶颈。 成绩排名详尽,成绩分析到位。 二.项目背景 学生成绩管理是所有院校学生管理事务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几年前,各个

2019届 人教版 基因的表达 单元测试 (1)

基因的表达单元测试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遗传信息的翻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翻译过程是在细胞质中进行的,其场所在核糖体 B. 翻译过程以mRNA为模板,以各种氨基酸为原料 C. 一种氨基酸可能有多个密码子,体现了遗传密码的简并性 D. 翻译过程需要tRNA的转运,一种tRNA可转运一种或几种氨基酸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翻译过程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场所是核糖体,故A正确;氨基酸为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故B正确;一种氨基酸对应一种或多种密码子,这属于密码子的简并性,故C正确;翻译过程的运输工具为tRNA,一种t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下图表示中心法则中部分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图1过程①、③、⑤一般发生于烟草花叶病毒的体内 B. 图1过程①?⑤不可能同时发生于同一个细胞内 C. 图2过程需要DNA连接酶参与,复制起点A先于B复制 D. 图2、3过程均可能发生在真核细胞内,均具有双向复制的特点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图1中①是逆转录、②⑤是转录、③是DNA复制、④是翻译。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但是其RNA不能逆转录,只能进行RNA自我复制和翻译,A错误;B.图1可表示逆转录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发生的过程,B错误;C.图2表示DNA的复制是多起点进行,即A和B是不同的起点,经过A和B处复制后,形成的两段DNA需要DNA连接酶连接。由图可知,B所复制的DNA长度比A的长,故B 先于A复制,C错误;D.图2是线状DNA的复制,图3是环状DNA的复制,图2和图3过程可能发生在真核细胞中,如酵母菌。由图中箭头可知,图2和图3均具有双向复制的特点,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中心法则和DNA复制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分析图片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下列关于tRNA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转录和翻译过程中发挥作用 B.能识别mRNA上的密码子 C.每种tRNA能识别并转运多种氨基酸

最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声现象实验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1)小华选用了H、I两根琴弦,是为了研究音调的高低与_____的关系;同组的小明选用A、D、F三根琴弦来进行实验,你认为_____(选填“能”或“不能”)研究音调与该因素的关系;该实验主要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 (2)小明想选用三根琴弦来验证音调的高低与琴弦横截面积的关系,应选_____(填写编号)的三根琴弦。 (3)小华认为:如果想选用三根琴弦来验证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的材料的关系,还要添加一根钢琴弦J,它的长度应该为________cm、横截面积为________mm2。 (4)在评估交流中,同学们一致认为采用三根琴弦进行实验较合理,理由是: ____________。 【答案】琴弦长短能控制变量法 A、B、C 80 1.02实验次数较多,得出的结论具有普遍性,得出结论比较可靠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小华选用了H、I两根琴弦,材料相同,横截面积相同,但长度不同相同,是为了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短的关系。 [2]选用A、D、F三根琴弦,它们的材料相同,横截面积相同,但长度不同相同,也可以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短的关系。

第四章 基因的表达试题

第四章基因的表达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转运RNA的功能是( ) A.决定信使RNA的碱基排列顺序 B.完全取代DNA C.合成特定的氨基酸 D.运输氨基酸,识别信使RNA的遗传密码 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遗传信息转录所必需的条件() A.解旋酶B.ATP C.模板链D.氨基酸 3.下图为蛋白质合成示意图(图中甲表示甲硫氨酸,丙表示丙氨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③上的某一个碱基发生了改变,一定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B.组成②的单体是核糖核苷酸,②在生物体内共有61种 C.该图表示翻译过程,丙氨酸的密码子是CGA D.若合成蛋白质的基因中有3000个碱基对,则合成的蛋白质中最多有氨基酸500个 4.在生物体内性状的表达一般遵循DNA→RNA→蛋白质的表达原则。下面是与此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细胞的一生中,DNA一般是不变的,RNA和蛋白质分子是变化的 B.在人体内DNA→RNA主要是在细胞核中完成的,RNA→蛋白质是在细胞质中完成的 C.在同一个体不同的体细胞中,DNA相同,RNA和蛋白质不一定相同 D.在细胞的一生中,DNA、RNA和蛋白质的种类与数量是不变的 5.据研究发现,红霉素等抗生素能抑制细菌生长,原因是有的抗生素能干扰细菌核糖体的形成,有的能阻止mRNA 与tRNA的结合,以上事实不能说明 A.有的抗生素能抑制蛋白质的合成 B.有的抗生素能阻止翻译过程 C.有的抗生素能阻止转录过程 D.有的抗生素能抑制基因的表达

6.关于遗传密码或遗传密码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遗传密码是DNA上能够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 B.绝大多数生物通用一套遗传密码子 C.因为有20种氨基酸,所以遗传密码子也一定有20种 D.遗传密码的形成主要是在核糖体上 7.人的促黑色素细胞激素是一个22肽化合物,它的合成过程中需要的转运RNA最多有多少种() A.60种 B.22种 C.4种 D.64种 8.一个转运RNA的一端三个碱基是CGA,此转运RNA转运的氨基酸是() A.精氨酸(密码子CGA) B.丙氨酸(密码子GCU) C.酪氨酸(密码子UAU) D.谷氨酸(密码子GAG) 9.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体现在() A.DNA的复制过程中 B.转录过程中 C.翻译过程中 D.以上各种过程中 10.决定信使RNA中核苷酸顺序的是() A.转运RNA中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B.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C.核糖体RNA中的核苷酸排列顺序 D.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11.遗传信息和“密码子”分别位于 A、核DNA 和mRNA上 B、DNA和tRNA上 C、mRNA和tRNA上 D、染色体和核基因上 12.已知某转运RNA一端的三个碱基是GAU,它所转运的是亮氨酸,那么决定此氨基酸的密码子是由下列哪个碱基 序列转录而来的 ( ) A.GAT B.GAA C.CUA D.CTA

八年级物理《声现象》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单元物理测试 班级:姓名:座号:评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3分) 1.关于声音的发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不振动的物体也能发声 C.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在空气中,声音的传播与光的传播一样快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演奏二胡时,弦在振动 B.鸟鸣是靠鸣膜的振动而产生的 C.收音机发声时,喇叭在振动 D.宇航员在月球上声带不能振动,所以不能发声 3.弦乐队在演奏前,演奏员都要调节自己的乐器—拧紧或放松琴弦,这样做主要是改变乐器发出声音的() A.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传播方向 4.下面形容声音的“高”,指音调的是() A.引吭高歌 B. 高声喧哗 C.这首歌声音太高,唱不上去 D. 听不见,声音高些 5.小虹同学是校乐队的小提琴手,上物理课时,物理老师请小虹给同学们演奏了一首曲子,并请同学听粗琴弦与细琴弦发出声音的不同,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粗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比细琴弦的高 B.粗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比细琴弦的低 C.粗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与细琴弦的一样高 D.无法比较音调的高低 6.狗、猫能听到人不能听到的声音,原因是() A.狗、猫的耳朵比人更灵敏

B.狗、猫的听觉范围比人的听觉范围小 C.狗、猫的听觉范围与人的听觉范围不同 D.狗、猫的耳廓能转动 7.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下列声音:(1)工厂车间里机器的轰鸣声;(2)剧场里京剧表演的演奏声;(3)清晨公园里小鸟的鸣声;(4)装修房子时的电钻声;(5)婚庆时的爆竹声;(6)山涧小溪潺潺的流水声,其中属于噪声的是() A.(1)(3)(4) B.(1)(2)(5) C.(1)(4)(5) D.(1)(4)(5)(6) 8.比较声音在海水,铁管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B ) A.海水、铁管、空气 B.铁管、海水、空气 C.空气、铁管、海水 D.铁管、空气、海水 9.雷雨季节,有些小孩害怕雷声,是因为雷声的() A.频率很高 B.振幅很大 C.音调很高 D.响度很大 10.医生用听诊器诊病是因为(c ) A.听诊器能使振动的振幅增加,使响度增大 B.听诊器能改变发声体的频率,使音调变高 C.听诊器能减小声音分散,使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 D.听诊器能缩短听者距发声体间的距离,从而使传入人耳的响度变大些11.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响度会逐渐改变 B.音调会逐渐改变 C. 音色会逐渐改变 D.声音的音色、音调和响度都不会改变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4分) 1.吹奏笛子时,笛子发出的声音是由振动引起的;锣发声的时候,用手按住锣面,锣声就消失了,这是因为。答案:空气,锣停止了震动 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选填“相同”或“不同”)的;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m/s,在雷雨天,人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如果看到闪电3s后才听到雷声,那么闪电处距人约 m 答案:不同,340,1020

基因的表达基础练习题(附答案)

第4章基因的表达 一、选择题 1.DNA分子的复制、转录和翻译分别形成() A.DNA、RNA、蛋白质 B.DNA、RNA、氨基酸 C.DNA、RNA、核糖体 D.核苷酸、RNA、蛋白质 2.对于中心法则,经科学家深入研究后,发现生物中还存在着逆转录现象,它是指遗传信息的传递从() A.蛋白质→RNA B.RNA→DNA C.DNA→RNA D.DNA→DNA 3.遗传密码是指() A.DNA分子决定蛋白质合成的有意链上的碱基排列顺序 B.转运RNA分子一端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碱基排列顺序 C.信使RNA上的碱基排列顺序 D.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排列顺序 4.决定信使RNA中核苷酸顺序的是() A.转运RNA中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B.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C.核糖体RNA中的核苷酸排列顺序 D.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5.在翻译过程中,不属于信使RNA与转运RNA的碱基配对的一组是() A.U-A B.A-U C.G-C D.A-T 6.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体现在() A.DNA的复制过程中 B.转录过程中 C.翻译过程中 D.以上各种过程中7.一个转运RNA的一端三个碱基是CGA,此转运RNA转运的氨基酸是() A.精氨酸(密码子CGA) B.丙氨酸(密码子GCU) C.酪氨酸(密码子UAU) D.谷氨酸(密码子GAG) 8.下列对DNA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在人白细胞的DNA上含有人的全部遗传信息②DNA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③同种个体间的DNA是完全相同的④一个DNA分子可以控制许多性状 ⑤翻译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④ D.②③ 9.信使RNA在细胞核中合成,它从细胞核中出来与核糖体结合的过程中,要通过几层选择透过性膜()

2019届 人教版 基因的表达 单元测试

2019届人教版基因的表达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的遗传信息只存在于DNA分子中 B.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而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C.原核生物的DNA上不存在密码子,密码子只存在于mRNA上 D.在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真核生物细胞内,既能以DNA为模板转录形成RNA,也能以RNA为模板逆转录形成DNA 解析:选C 生物的遗传信息也可以存在于RNA分子中;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正常情况下真核生物细胞内的RNA不能发生逆转录。 2.下列关于RNA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可以在细胞内运输物质 B.能在某些细胞内催化化学反应 C.能在细胞内传递遗传信息 D.可以是某些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 解析:选D RNA的种类有三种,mRNA、tRNA、rRNA。mRNA在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传递遗传信息,tRNA将氨基酸运输到核糖体上,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rRNA是组成核糖体的成分之一;少数酶的本质为RNA,具有催化功能;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均是DNA。 3.(2018·西安模拟)基因沉默是指生物体中特定基因由于种种原因不表达。某研究小组发现染色体上抑癌基因邻近的基因能指导合成反义RNA,反义RNA可以与抑癌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形成杂交分子,从而阻断抑癌基因的表达,使细胞易于癌变,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邻近基因指导合成的反义RNA是通过逆转录过程完成的 B.与完成过程Ⅱ直接有关的RNA有两种,即mRNA、rRNA

C.与邻近基因和抑癌基因相比,组成图中杂交分子的碱基有A、G、C、T、U五种 D.细胞中若出现了杂交分子,则抑癌基因沉默,此时过程Ⅱ被抑制 解析:选D 分析题图,由邻近基因指导合成反义RNA的过程是转录过程;图中过程Ⅱ为翻译过程,有关的RNA有mRNA(模板)、rRNA(核糖体的组成成分)、tRNA(搬运氨基酸的工具),共三种;从图中可以看出反义RNA可以与mRNA杂交形成杂交分子,故碱基有A、G、C、U四种;细胞中若出现了杂交分子,mRNA不能翻译,即抑癌基因不能表达,过程Ⅱ被抑制。 4.(2018·北京东城区调研)如图为原核生物某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过程DNA分子的两条链可分别作模板以提高合成蛋白质的效率 B.①过程需要RNA聚合酶参与,此酶能识别RNA中特定的碱基序列 C.①②过程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配对方式均为A和U、G和C D.不同密码子编码同种氨基酸可减少由于基因中碱基的改变而造成的影响解析:选D ①过程为转录,转录以DNA分子的一条链的部分片段(基因的模板链)为模板转录合成mRNA;转录过程需要RNA聚合酶的参与,RNA聚合酶能识别DNA分子中特定的碱基序列(启动子),并与之结合驱动转录过程;①过程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为A-U、T-A、G-C、C-G,②为翻译过程,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为A-U、U-A、G-C、C-G;不同种密码子编码同种氨基酸,增加了遗传密码的容错性,可减少因基因中碱基的改变而造成的影响。 5.(2018·洛阳一模)假设一段mRNA上有60个碱基,其中A有15个,G有25个,那么转录该mRNA的DNA分子区段中,“C+T”的个数以及该mRNA翻译成的蛋白质所含氨基酸的个数分别是(不考虑终止密码子)( ) A.60、20 B.80、40 C.40、20 D.40、30 解析:选A 该mRNA上有60个碱基,则转录该mRNA的DNA分子区段中有120个碱基。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双链DNA中,A=T、C=G,所以C+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