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支持感及其研究新进展(

组织支持感及其研究新进展(
组织支持感及其研究新进展(

组织支持感及其研究新进展*

杨佳,韩进,高校梅

(湛江师范学院,广东湛江524048)

摘要:自上世纪末“组织支持感”概念提出以来,有关组织支持感的研究与应用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从组织支

持感产生的理论背景出发,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关于组织支持感的研究及其最新进展,包括组织支持感研究的理论基

础、组织支持感的前因变量和结果变量以及对组织支持感的测量,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对今后研究的展望。

关键词:组织支持感;组织支持理论;工作压力;组织承诺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105(2009)01-0064-05

Recent Developments in Research on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Yang Jia, Han Jin, Gao Xiao-mei

(Zha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Guangdong Zhanjiang 524048)

Abstract: Since the concept of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POS)? was raised in 1980s, more and more researchers have paid much attention to the study and practice of POS. Beginning with the theory background of POS,

a brief review was made of the latest research on the POS, including the theoretical basis, the measure of POS and the

antecedent and consequence variables in POS research. Moreover, it raises some important questions and leads to

prospects for further study.

Key words: POS; Organizational Support Theory; Job Stress; Organization Commitment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使得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尤其对于优秀人力、资源的争夺和维持,避免核心员工的流失,成为企业最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管理者和人力资源管理专家们从组织——员工的关系入手,反思了以往研究中只关注员工对组织的承诺和归属感,却忽视了组织对员工所应提供的支持和承诺这一现实问题。鉴于此,社会心理学家Eisenberger (1986)等人提出了组织支持理论,并进而提出了组织支持感(POS)的概念,强调了员工所感受到的组织对其的支持和关怀对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增强他们的组织归属感和认同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这一概念一经提出,即引起了管理者和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目前,对组织支持感的相关问题研究已成为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行为学领域中新的研究热点。

一、组织支持感产生的理论背景及概念界定

(一)组织支持感产生的理论背景

人类的交换关系早在原始社会就已经存在了,这种交换关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产生变化,并且

*收稿日期:2009-01-16

基金项目:湛江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项目编号:QW0706)。

作者简介:杨佳(1982- ),女,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逐步使其建立在信任基础之上。社会交换的基本思想是给予方可能以礼物、支持等形式为某人提供帮助,接受方则有责任回报其所受的恩惠。学者们对人类社会这一普遍存在的交换现象进行研究,逐步发展成为社会心理学中重要的社会交换理论(Social Exchange Theory)[1]。社会交换理论的思想被应用于对组织行为的解释,即员工是为了经济和社会性的报酬而工作的,他们与组织的关系遵循了互惠原则。当组织关心员工、善待员工时,根据互惠原则,员工也会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

上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社会心理学家Eisenberger(1986)根据“互惠原则”与“社会交换理论",提出了组织支持理论(Organizational Support Theory)。该理论认为,当员工感受到来自于组织方面的支持时,即当员工感觉到组织对其很关心、支持、认同时,员工可以获得良好的激励,员工在工作中就会有很好的表现[2]。组织支持理论的提出克服了以往研究中只强调员工对组织的承诺,而很少关注组织对员工承诺的局限性。

(二)概念界定

在做了大量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以后,Eisenberger(1986)进一步提出了组织支持感(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简称POS)这一概念,并将其定义为:员工对于组织重视自己的贡献和关注其幸福感的全面看法[3]。这一概念有两个核心的要点:一是员工对组织是否重视其贡献的感受;二是员工对组织是否关注其幸福感的感受。他们用组织支持感来表示员工感受到的组织对自己的承诺。组织的支持能够满足员工的社会、情感需求。如果员工感受到组织愿意而且能够对他们的工作努力进行回报,员工就会为组织的利益付出更多的努力。

组织支持感概念诞生后,大量的研究证明了它是一个独立的概念。Shore和Tetrick(1991)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的方法,对POS与情感和持续承诺、工作满意度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相关矩阵的结果和拟合度指数显示POS与情感和持续承诺、工作满意度存在区别[4]。后续的研究进一步证实POS还与领导—成员交换理论、主管支持、组织政策感知、程序公平等概念既相关又有区别[5](Rhoades,Eisenberger,2002)。这些研究结论都支持了POS是一个有效的独立的新概念。

此后,McMillin(1997)通过对服务人员的研究对Eisenberger的观点进行了自己的补充。他认为Eisenberger所提出的组织支持感只注重于支持的两个方面:亲密支持与尊重支持,而忽略了支持的其他方面,比如工具性支持。因为若无工具性支持,员工便缺少了完成工作必需的资源,如资讯、工具和设备等,所以他认为工具性支持是开展工作的基本所需。McMillian进一步提出了一个组织支持的整合模式。他认为组织支持是由工具性支持和社会情感支持所组成的。工具性支持包括资讯、物质和人员等方面的功能性支持,有助于员工开展工作;社会情感支持包括亲密的、尊重的支持和网络整合支持,有助于员工满足社会和心理的需要[6]。

近年,我国学者杨海军,凌文铨(2003)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中国企业文化背景提出了组织支持感的三维结构,即组织支持感是由工作支持、员工价值认同和关注员工利益三个因子组成的多维结构,并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该假设。在此研究基础上,将组织支持感定义为:组织支持感是员工知觉到的组织对他们工作上的支持,对他们的利益的关心和对他们价值的认同[7]。这一结论不同于西方学者把组织支持作为一个整体的情感需要的感知,也有待于后续研究的进一步验证。

二、组织支持感的前因变量

Rhoades和Eisenberger(2002)在总结了前人所作的研究后指出,在影响组织支持感的因素方面,

杨佳韩进高校梅:组织支持感及其研究新进展

有三个重要的变量——组织公平、领导支持、组织奖赏和良好的工作条件[8]。研究表明,如果员工知觉到了组织给予其这三种形式的良好对待,将会对员工组织支持感的增强起到重要的作用。

(一)组织公平

组织公平是指个体或者团体对组织对待他们的公平性的知觉。组织公平可以分为两类:分配公平和程序公平。分配公平是指对所得到的结果公平性的知觉;程序公平是指员工对用来确定结果的程序或方法的公平性的知觉,包括员工的参与、一致性、公正性和合理性等。Shore(1991)认为员工通过对组织中像工资增长、职位晋升这样政策的认识而产生对程序公平的评价,通过对程序公平的不断感受而自然产生组织支持感。他认为组织公平与组织支持感具有强正相关性,而且程序公平对于组织支持感的影响力要大于分配公平,这是因为晋升、薪资报酬这类分配性行为发生概率相对偏低,而程序公平类行为则与员工联系更为紧密,对员工产生更大的影响[9]。

(二)领导支持

正如员工会对组织关心他们的价值形成一个整体的知觉一样,员工会对领导在多大程度上看重他们的贡献、关心他们的利益形成一个整体的观点。领导作为组织的代言人,通常肩负着评价员工和向员工传达组织目标和价值观的责任。因此,员工往往会把领导对待他们的一种好的或是不好的倾向看作是组织支持的信号。另外,员工知道领导对他们的评价还会传达给上一级的领导,这就更增强了领导支持与组织支持感的关系。Eisenberger(2001)的元分析表明,领导支持是影响员工组织支持感三种因素中第二强的因素(p = 0.32,p<0.01)。它与组织公平相比,虽然作用大小不同,但都是积极的影响[10]。

(三)组织奖赏和良好的工作条件

在组织奖赏和良好的工作条件方面,研究发现:报酬、晋升、工作自主性等因素与组织支持感有一定的相关性。根据组织支持理论,对员工的晋升和奖赏,体现了组织对员工贡献的认可,这将促进员工更加努力的工作并且增强其组织支持感。Shore(1991)研究表明,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组织对员工的认同与组织支持感存在正相关[11]。

工作自主性是指员工感觉到能够独立控制自己的工作,包括工作安排、工作程序和工作的多样化等等。员工自己决定如何开展自己的工作,体现了组织对员工的信任。研究表明,自主性程度比较高的组织可以显著提高员工的组织支持感[12]。Dekker和Barling(1995)指出,在三种对组织支持感起作用的组织因素中,组织奖赏和良好的工作条件被认为是作用最小的。它只有在员工认为是组织自愿和有意采取的行动时,才会对组织支持感起作用[13]。

此外,除了以上三种因素,还有些学者提出了员工特性也会影响组织支持感。比如个性特征、责任心,还有一些人口统计学特征,包括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和任期等。

三、组织支持感的结果变量

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中,有不少关于组织支持感对员工工作表现的影响研究。其中,研究最多的是关于组织支持感对员工组织承诺的影响,另外还涉及到工作满意度、离职倾向和工作绩效等方面。

(一)组织支持感与组织承诺

组织承诺是指员工对组织的认同、卷入和情感依恋[14]。Bishop(2005)等人的研究结果显示,来自组织某种程度的支持可以激发同种程度的组织承诺[15]。Stinglhamber和Vandenberghe(2003)根据人际交往的互惠原则分析认为,较高的组织支持感主要通过三种机制来影响员工对组织的情感承诺。首先,

组织支持感会使员工产生一种为组织利益和组织目标的达成做出贡献的责任感,促使他们用更高的组织承诺和更加努力的工作来回报组织;其次,组织支持感会通过满足员工的尊重、认同、归属等社会、情感需要而提升其对组织的情感承诺,使他们产生强烈的组织归属感;另外,组织支持感还会使员工由于感受到同事的支持、理解和对其能力的肯定而产生一系列积极的情绪体验,这些积极的情绪体验是与组织联系在一起的,会导致员工更多的组织承诺[16]。

(二)组织支持感与离职倾向

按照社会交换理论,组织支持感会使员工产生支持组织目标实现的责任感,因此,高的组织支持感会导致较低的离职行为。根据互惠原则,人们往往倾向于认为自己有义务去帮助那些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对于组织而言,员工同样有义务去回报组织所给予自己的利益和机会,员工报答组织的方式之一就是持续的参与。Eisenberger(1986)和Wayne(2003)等都认为,组织支持感会让员工产生自己是组织重要一员的自我身份认同,从而会产生较少的职业流动与离职行为[17][18]。Allen(2003)等人对组织支持感与离职意向以及一些消极行为,如消极怠工、缺勤以及自愿离职等的关系做了研究,他们认为高的组织支持感可以提高员工保持组织成员身份、高出勤率及工作准时等公认的与组织支持感互惠的行为,也能增加员工对组织的感情承诺,从而减少他们的离职倾向与消极行为[19]。

(三)组织支持感与工作绩效

Kraimer(2001)研究了组织支持感、领导—成员交换及配偶支持对涉外员工的工作适应与工作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组织支持感对涉外员工的境外适应有直接影响,并进而影响到员工的任务绩效和关系绩效。领导—成员交换虽然对境外适应未产生明显影响,但对任务绩效和关系绩效则具有直接影响[20]。Chong(2001)等人对生产人员的研究表明,具有较高组织支持感的员工对看板管理(just-in-time,JIT)具有更积极的态度,工作绩效提高幅度也比较明显[21]。在这些研究中,研究者大多将组织承诺、组织认同、工作满意度等因素作为组织支持感影响工作绩效的中介变量。

(四)组织支持感与工作压力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组织支持感在压力作用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引起学者们的关注。尽管现有的研究和文献并不十分丰富,但相关的研究还是初步揭示了组织支持感在工作压力作用过程中的缓冲作用。大量研究表明,组织支持感会影响到员工对工作的一般性情感反应。它通过满足员工的情感需要,增加员工工作满意感和对获得奖赏的期待,促使员工产生积极的工作情绪,提高其工作兴趣与工作投入。

研究表明,当员工在工作中面对更高要求更大压力时,组织支持感能够通过使员工感受到组织会给予其物质上的支持或精神上的鼓励来减少这些压力带来的心理和精神上的不良反应,如减轻员工的紧张、过度疲劳等[22]。Stamper和Johlke(2003)研究发现,组织支持感在角色压力(如角色模糊和角色冲突)和压力结果(绩效、满意度和留职意向)之间发挥显著的缓冲效应。还有研究认为,组织支持感不仅可以发挥缓冲作用,而且可以直接减轻诸如疲劳、焦虑等压力反应[23]。Foley(2005)等人发现组织支持感与工作—家庭冲突呈负相关,而且可以缓解工作压力导致的工作—家庭冲突[24]。

四、组织支持感的测量

组织支持感的测量一般采用Eisenberger开发的组织支持感问卷(Survey of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SPOS)。该问卷由36个条目组成,其中18个条目采取正面描述,另外18个条目采取反面描述,通过李科特5或7点量表进行计分。通过在不同行业和不同组织中所作的探索性和验证性分析表明,

杨佳韩进高校梅:组织支持感及其研究新进展

该问卷具有很高的信度和单维性。Eisenberger(1986)等人的探索性因子分析也显示该量表的载荷很高,可以归为一个因素,也证明了组织支持感量表的单维性。近几年国外所做的关于组织支持感的研究大多采用的是从SPOS原始问卷中抽取17个具有较高负荷的条目。然而,由于实际操作的原因,也有一些研究采用更少的条目,并没有出现明显的问题,也体现了该量表的单维性及较高的内部一致性。

另外,Mcmillin(1997)在提出了组织支持的整合模式的同时也开发了一套相应的组织支持感量表。该量表分为两大部分:工具性支持部分与社会情感性支持部分。工具性支持问项主要是调查员工对组织提供的资讯、物质和人员等方面的功能性支持的看法。社会情感支持问项主要调查员工对组织提供的亲密支持、尊重支持及网络整合支持的看法。

五、组织支持感研究的发展趋势

综上所述,虽然有关组织支持感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大多数研究结果是基于西方文化背景提出的。中西方国家经济体制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必然会影响该理论在中国企业的应用和推广。但迄今为止,国内关于组织支持感的理论探讨及实证研究都为数不多,还需要我国学者的进一步探索与研究。此外,不同性质企业中组织支持的作用是否有差异、员工的个性特征是否会影响其对组织支持的感知以及组织支持感对于诸多结果变量的具体作用机制等问题,都有待于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探讨和深入。参考文献:

[1]徐晓锋,车宏生,陈慧.组织支持理论及其对管理的启示[J].人力资源开发.2004,(5):20-22.

[2]徐晓锋,车宏生,林绚晖,张继明.组织支持理论及其研究[J].心理科学.2005,28,(1):130-132.

[3][17]Eisenberger R,Huntington R,Hutehisom S,eta1.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1986,71,(2): 500-507.

[4][9][11]Shore L.M. ,Tetrick L.E. A construct validity study of the survey of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1991,(76):637-643.

[5][8]Rhoades L,Eisenberger R.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2002,(87): 698-714.

[6]McMillian R. Customer Satisfaction an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for Service Providers[J].Doctoral Dissertation,University of

Florida.1997.211-234.

[10][13]杨海军.企业员工组织支持感探讨[D].硕士学位论文.暨南大学.2003.

[12]许百华,张兴国.组织支持感研究进展[J].应用心理学.2005,(4):325-329.

[14][16]陈志霞,廖建桥.组织支持感及其前因变量和结果变量研究进展[J].人类工效学.2006,(1):62-65.

[15]Bishop J W,Scott D K,Goldsby M G. A construct validity study of commitment and perceived support variables: A

multifunction approach across different team environments[J]. Group & Organization Management.2005,30(2): 153-180.

[18]Wayne A H,Charles K ,Pamela L P ,eta1.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at a Mediator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litics Perceptions and work Outcomes[J].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2003,(4): 438-456.

[19]Allen G,Lynn G,Rodger W. The Role of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and Supportive Human Resource practices in

the Turnover Process[J]. Journal of Management.2003,(1): 99-118.

[20]Kraimer M L ,Wayne S J. An Examination of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as a Multidimensional Construct in the

Context of an Expatriate Assignment[J]. Journal of Management.2004,(30):209-237.

[21]Chong H,W1lite R E,Prybutok V. Relationship Among Organizational Support ,JIT Implementation,and Performance[J].

Industrial Management & Data Systems. 2001,(101): 273-280.

[22]George J M,Reed T F,Ballard K A. Contact with AIDS patients as a source of work-related distress: Effects of organizational

and social support[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3,(36):157-171.

[23] Stamper C L,Jonlke M C. The impact of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oundary spanner role

stress and work outcomes[J]. Journal of Management.2003,29,(4):569-588.

[24]张东.工作压力作用效能的同步多维检验研究:知识型员工为例[D].硕士学位论文.浙江大学.2006.

【责任编辑郭宏群】

组织承诺研究评述与展望

组织承诺研究评述与展望 马海龙,张 (天津商学院管理学院,天津300134) 摘 要:回顾了组织承诺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从组织承诺的定义、前因和后果变量、组织承诺的测量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关于组织承诺的研究已经扩展到了外部组织承诺,组织承诺的前因和后果变量也获得了扩展。 关键词:组织承诺;情感承诺;规范承诺;持续承诺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262(2004)06-0025-05 21世纪的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如何处理 组织与员工的关系已成为管理的核心内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员工的主观需求和结构也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在激烈的竞争中,如何提高组织的绩效,留住企业的核心人才,增强员工对组织的承诺,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而组织承诺对于预测员工的离职意向,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从而改善组织与员工的关系都具有良好的效果,因此,关于组织承诺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理论界和企业界重视。 组织承诺(OrganizationalCommitment )是当代组织行为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用于反映雇员和组 织之间的心理契约。直到20世纪70年代,组织承诺才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关于组织承诺的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 组织承诺的定义 Morrow 分析了30种组织承诺的定义,他认为这些研究“往往致力于形成自己的定义和开发出量 表进行测量,而对别人的研究很少关注”[1] ,因此,他认为组织承诺的定义存在严重的概念冗余。ArnonE.Reichers [2]将组织承诺的定义归纳为三类(见表1)。 表1 组织承诺的定义 定 义 理论特点 单边投入理论(Side 2bets) 承诺是与组织成员有关的报酬与成本的函数。当员工在组织服务的年限、薪酬等增加时,承诺也明显随之增加。这种理论是基于“经济理性”的假设,关注的是员工与组织之间的经济交换关系。 归因理论(Attributions) 承诺是个人与其行为的连结,这是由于当个人从事有意志的、明显的及不能更改的行为后,他会归因于自己早已对组织有承诺。这种理论认为组织承诺是员工为了维持其行为与态度的一致性。 个人—组织目标的一致性(Individual/Or ganizationalGoalCon gruence)组织承诺产生于个人认同并且致力于组织目标与价值时。这种理论更倾向于社会交换,即员工与组织之间的社会交换关系。 资料来源:根据参考文献[2]整理。 第24卷第6期2004年11月 天 津 商 学 院 学 报 JournalofTian jinUniversit yofCommerce Vol.24No.6 Nov.2004 收稿日期:2004-06-15 作者简介:马海龙(1978— ),男,山西隰县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方面的研究。

规范承诺研究述评

规范承诺研究述评 摘 要:在Meyer和Allen提出了组织承诺概念框架以来,规范承诺一直以来不被人关注,概念上往往与情感承诺混淆同时其针对员工行为的解释力较弱。本文总结了规范承诺的相关理论及其实践,提到了规范承诺理解为一种道德责任感或一种负债义务感的这两种双重属性。同时提出了规范承诺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规范承诺 组织承诺 研究综述 1、前言 现在的组织开始更加依靠承诺型的员工来积累竞争优势,但现在很多被引入提高组织效率的管理手段(例如:裁员、流程再造、企业并购)却成为破坏承诺的潜在因素(Meyer, 2009; Mowday, 1998)。因此,理解组织承诺的性质、发展和涵义可以说变得比以往更为重要。现在一般认为承诺可以被划分为不同部分。例如Meyer 和Allen(1991)将组织承诺划分为情感承诺、规范承诺、情感承诺。本文主要对规范承诺的进行深入的研究。 规范承诺是在Meyer和Allen(1991,1997)提到的组织承诺模型中的一部分,同时也包括了感情承诺和组织承诺。规范承诺的内涵已经扩展到应用于一般的工作场所承诺(Meyer和 Herscovitch, 2001)。规范承诺一般被认为员工对组织的义务感(例如,留任组织的义务感)。理论上区分了感情承诺与持续承诺,规范承诺也已经被证实与情感承诺的前因变量和结果变量存在很多的相似性(Meyer 等, 2002)。 2、规范承诺的内涵 Meyer和Allen(1991)两位学者提出了组织承诺模型 (Meyer&Allen,1991)。他们认为规范承诺(normative commitment)反映的是员工对继续留在组织的义务感,它是员工由于长期受到社会影响形成的社会责任而留在组织内的承诺。但长期以来,这种基于义务感的定义都是存在的,例如,Kanter(1968)将承诺定义为一种个人对于规范、价值观和内在信念的承诺,并在道德上约束个人,并区别于基于强烈个人情感的凝聚力承诺以及基于个人得失的持续承诺。类似的,Etzioni(1975)将组织内的道德参与看作是组织目标、价值观、规范内化的结果。他认为外在环境变化时这种锁定个人的道德参与活动对员工行为的影响要比基于个人得失的承诺明显。Marsh和Mannari(1977)在针对日本的案例研究后发现,无论员工职业生涯的满足程度如何,接受“终生承诺“的员工都多考虑留任公司的道德权利。 Wiener(1982)认为规范承诺是反映组织目标和利益的内化规范一种方式。同时,他认为承诺型员工更愿意为组织做出牺牲。相对基于员工绩效的激励而激发的员工行为来说,规范承诺是文化、家庭与组织社会化的过程。 与Wiener相似的是,Scholl(1988)认为规范承诺必须明确地与工具性动机区分开来,他认为承诺是一种在期望没有得到满足情况下仍保持正确行为方向的平衡力量。虽然Scholl没有认为规范承诺必然反映内化的规范,但却是一种潜在机制的规范,即互惠规范(Gouldner,1960)。 虽然前面很多学者的定义不同,Meyer和Allen(1991)注意到以往学者的这些观点都反映了义务感的常见的观点。他们把规范承诺阐述为影响内化规范义务感,他们认为这种强制性规范承诺的员工拥有继续留任组织之中的义务感。Meyer和Hersovich(2001)提出规范承诺是员工在追求特定目标活动过程的义务感心态。在组织变革模型中,Meyer和Hersovich也将规范承诺认作是为组织变革提供支持的义务感。 3、规范承诺的测量 Marsh和Mannari第一次通过四项终生承诺衡量规范承诺,他们的测量强调了终身承诺的普遍性、终生规范的留任意愿。Wiener和Vardi(1980)提到了规范承诺的三项维度:员工忠于的信念、为之牺牲的信念与对组织的认可。很遗憾的是这两种划分的信度很低,同时也缺乏心理学测量的属性(Meyer和Allen,1991)。但除了内部一致性系数之外,没有发现该量表的心理测量指标。值得注意的是,Wiener提出的组织承诺的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趋势-商业时代

组织行为研究的神经科学进展 刘童九唐志文刘耀中 (暨南大学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000) 摘要:随着神经科学和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将神经科学的研究范式结合到组织行为研究中,使得我们从另一个方面更加深入的了解组织行为学中各种现象的生理机制,本文通过当前研究的几个实例来阐述神经科学对组织行为学发展的促进,提供对传统组织研究范式新的视角和方法。 关键词:组织行为学,神经科学,组织子氛围 当前神经脑成像研究,为解释和解决大脑神经机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这些贡献在神经心理学,神经管理学,神经经济学,神经营销学及人力资源管理等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神经经济学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其研究为解释和了解人类的经济行为和决策提供了神经学的解释(Ochsner & Lieberman,2001),同样,组织行为学领域中,也成为一种新的研究趋势和重要的研究范式。通过国外的文献研究不难看出,当代的组织行为学研究中,已经将神经科学纳入到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范畴中,成为新的研究趋势。但是国内的研究还相对较少。通过神经科学有助于探讨和研究认知、态度、行为、决策的深层机制,国内的组织行为学研究者应该深入到神经科学领域中来,通过神经科学的范式,获得更加精确,清晰明了的结论。 组织行为学中最优的解释框架和研究范式莫过于神经科学,神经科学为当前组织行为学的发展提出新的思路。通过本文的阐述希望能为中国组织行为学研究者提出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尽一点绵薄之力。 一组织变革的神经阻力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革新,企业内部环境的变化和资源的不断整合与变动,都给企业带来机遇与挑战,这就要求组织在面对新的环境与政策中不断变革。组织变革是指运用科学和相关的管理方法,对组织的权利结构、沟通渠道、角色设定、企业文化及与其他组织之间的关系,以及对组织成员的观念、态度和行为,进行有目的的、系统的调整和革新,以适应组织所处的内外环境、技术特征和组织任务等方面的变化,提高组织绩效。 但在组织变革中常常以失败告终,导致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组织变革中往往要打破原有的利益平衡和稳定的心理机制。通常,大多数人并不喜欢改变更乐于现状。即使员

浅谈组织承诺的内涵界定——兼论对二者关系研究述评(一)

浅谈组织承诺的内涵界定——兼论对二者关系研究述评(一) 【论文关键词】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研究述评 【论文摘要】企业员工工作满意度是组织行为学和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者始终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而组织承诺作为工作态度的变量,是影响组织绩效、员工工作满意度及行为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文献阅读阐述了工作满意度及组织承诺的内涵的基础上,对二者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进行了梳理,并提出未来研究的拓展方向。 一、工作满意度的内涵 最早提出满意度概念的学者是Hoppock(1935),他认为工作满意度是指员工在心理与生理两方面对环境因素的满意感受。但由于研究的视角不同,学者们对其内涵的界定也不尽相同。Morse(1953)认为员工满意度是工作的客观特征与个人动机相互作用的函数Porter和Lawler(1968)把满意的程度视为一个人实得的报酬间的差距。Price(1972将工作满意度界定为一个工作体系中,成员对其在此体系中的角色所具有的感情取向。台湾学者徐光中(1977)将工作满意度的定义归纳为三大类,基本概括了学术界对工作满意度的观点。 1、综合性定义 也称整体型概念。该类定义认为员工满意度是一种单一的概念,并不涉及工作满意度的各个方面和工作满意度形成的原因和过程。这实际上是把工作满意度的概念做一般性的解释,重点在于员工对其工作及有关环境所抱持的一种一般态度。持此观点的学者除Hoppock、Price 外,还有Kalfeberg(1977)、Wexley&Yukl(1976)Locke(1969)、Blum&Naylora(1968Vroom(1964)等。 2、差距性定义 此定义是比较忽略工作本身带给员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研究述评的满意程度,强调工作者的满意以认为应得到与知觉实际得到两者间的差距而定。持此观点的学者除Porter&Lawler 外,还有Robbins(2005)Greenberg&Baron(1997)、Dunn&Stephens(1973)、Cambell(1968)等。 3、参考架构 也称工作要素定义。指员工对其工作构成的各个方面的认知评价和情感反应,从多维度角度出发,将员工工作层面、个人因素、工作本身等许多因素来对工作特性加以解释和比较,强调员工对于其工作特性层面的情感反应。(Kinght(1988)、Smith&Hulin(1969)、Homans(1961)、Gouldner(1959)、Morse(1953)。 二、组织承诺 组织承诺的概念最早由美国社会学家Becker(1960)年提出用于反映雇员和组织之问的心理契约。他认为组织承诺是由单方投入而产生的维持活动的一致性倾向。Porter(1968)认为组织承诺是员工为组织尽力的意愿,留在组织中强烈愿望和对组织目标和价值观的接受。后来Sheldon(1971)结合了Becker&Porte的观点,将其定义为对于组织的一种态度或取向,这种态度或取向联合了个体对组织的认同。 Hrebiniak&Alutto(1972)在Becker的理论基础上提出组织承诺就是为了更高的报酬、职位和职业自由度或更好的同事关系而不愿离开组织。Salancik(1977)运用社会信息加工模型在讨论了行为和态度之间的联系中将承诺定义为个体与行为活动的约束。Weiner(1982)结合Fishbien(1967)的行为意向模型,将承诺看成是一种规范性的动机过程,并认为组织承诺是使行动符合组织目标和利益的内化了的规范J玉力的整合。Meyer&Allen(1990)认为组织承诺是一种心理状态或一种思维定势,在随后的研究中,Meyer&Herscovitch(2001)在不改变承诺核心要素的前提下将组织承诺重新定义为一种能够将个体与一一个或多个目标的实现过程结合在一起的驱动力或思维定式。 纵观诸多学者对组织承诺的定义,可以归为三类即单维观、二维观、三维观。 1、单维观

关于组织支持感的研究评述

1.引言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企业之间竞争的加剧,组织面临着裁员、重组、兼并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有效地保持员工与组织关系和吸引、留住优秀人才就成为企业管理者和组织行为学家所面临的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问题。以往学者对员工、组织关系的研究有单极化倾向亦即仅仅关注员工对组织或主管的一种由下而上的承诺,而相对忽视了组织对员工的承诺问题。鉴于此,社会心理学家Eisenberger(1986)等人提出了组织支持感(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POS)的概念,强调组织对员工的支持和忠诚是否可以让员工感受得到(即一种由上而下的承诺),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为解决员工组织关系问题提供了一种崭新思路。这一概念一经提出,即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如今有关组织支持感的相关问题已逐渐成为组织行为学与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新的研究热点。 2.组织支持感理论的提出及理论基础 2.1POS理论产生的背景 在过去的二十余年,全球范围内发生的公司裁员、重组、兼并等情况对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在国际竞争激烈和技术进展迅速的情况下,许多组织都在思考如何处理员工—组织关系,以赢得竞争优势。1986年Eisenberger等提出组织支持理论(Organizational Support Theory,OST)和组织支持感(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POS)的概念。这一现代管理理论的提出为解决员工—组织关系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克服了以往研究强调员工对组织的承诺而很少关注组织对员工承诺的局限性,强调组织对于员工的重视和关心才是员工愿意留在组织并为组织做出贡献的重要原因。 2.2POS理论的理论基础 POS理论产生的理论基础是社会交换理论和组织拟人性化思想。社会交换理论的核心组成部分是社会交换概念(Blau,1964)和互惠原则(Gouldner,1960)。根据社会交换理论,个体与他人之间建立关系是为了实现最大的个体利益,个体愿意回报帮助过自己或有恩于自己的他人。Levinson(1965)提出了组织拟人化的思想,员工常常把组织代理人的行动理解为组织的意图,而非仅仅归因于代理人个人的动机。由于员工将上级看作组织的代言人,如果能从上级那里得到良好的待遇,将加强员工的组织支持感。 关于组织支持感的研究评述 张树连 摘要:本文从组织支持感产生的理论背景出发,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关于组织支持感的研究,主要包括组织支持感研究的理论基础、组织支持感的概念和测量工具、组织支持感的其前因变量和结果变量等方面,并指出了组织支持感理论在现代组织中的应用价值和意义,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对今后研究的展望。 关键词:组织支持感组织支持理论组织承诺 作者简介:张树连,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 ·理论研究·社会心理科学第26卷总第121期2011年第3期总第270页

第四章产业组织理论的产生与发展_产业经济学

第四章产业组织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一)名词解释 1.市场 2.结构主义 3.行为主义 4.可竞争性理论 5.进入壁垒 6.反垄断 (二)单项选择题 1.关于产业组织理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产业组织理论是关于自由市场经济中垄断与竞争的理论 B.产业组织理论是运用宏观经济学理论分析厂商和市场及其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C.具体分析研究厂商相互间竞争与垄断关系、厂商治理以及厂商内部组织问题的应用经济理论D.产业组织理念中的“产业”是指生产同类有密切替代关系的产品的厂商在同一市场上的集合 2.马歇尔冲突是指()。 A.垄断与竞争的矛盾B.规模经济与竞争的矛盾 C.规模经济与垄断的矛盾D.寡头垄断企业之间的矛盾 3.下列哪一项不是市场行为的评价指标()。 A.广告和研究开发费用支出B.定价行为 C.资源配置效率D.产品质量

4.提出结构-行为-绩效框架(SCP分析范式)的是()的经济学家。A.哈佛学派B.芝加哥学派 C.可竞争市场理论D.新制度学派 5.可竞争市场理论强调的是()。 A.潜在竞争对现有厂商行为的影响B.SCP分析范式 C.市场结构D.政府管制 三、多项选择题 1.产业组织中的实证研究方法有()。 A.产业案例研究B.产业实验室研究 C.博弈论D.产业间的比较研究 E. 产业计量经济学研究 2.市场结构的衡量指标有()。 A.市场集中度指标B.产品差异程度 C.厂商一体化或多样化经营的程度D.厂商进入退出壁垒 E. 规模经济 3.在贝恩看来属于进入壁垒的因素有()。 A.规模经济B.政府管制 C.最低资本需求量D.产品差异 E. 所有权 4.迈克·E·波特提出的驱动产业竞争的力量包括()。 A.现有企业间的竞争B.新进入者的威胁 C.卖方侃价能力D.买方侃价能力 E. 替代产品或服务的威胁

组织行为学综述(一)

组织行为学综述(一)

组织行为学综述(一)

组织行为学综述 摘要:组织行为学的发展有近百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早期的工业心理学,人际关系理论及行为科学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组织行为学的形成。从20世纪60年代作为独立的学科,到80年代分化为宏观组织行为学和微观组织行为学,至今其重点关注的问题既有一贯的核心问题,也有一些热点问题。本文简要介绍了组织行为学的含义和发展,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和未来展望等内容。 关键词:组织行为学,发展,研究方法,展望 Summary of organization behavior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organization behavior has nearly a hundred years history which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e early industrial psychology. Human relations theory and behavioral science has greatly promoted the formation of organization behavior. From the 1960s as an independent discipline to 1980s differentiated into macro-and micro-organization behavior, organization behavior focus on both core issue and hot issues. This article briefly describes the meaning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development, research and future prospects and so on. Keywords: organization behavior, development, research, future prospects 1 引言 现代管理体系认为,管理最根本的职能就是使一个系统从无序变为有序或使一个系统从低级有序变为高级有序的过程。根据这一理论,对当今的企业管理者提出了非常严峻的课题。要想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在国际化进程中突破企业本身的局限,实现与国际同步,就要求企业的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必须提高自身素质,以系统的管理知识和理论为依据,进行科学管理。 组织行为学作为现代管理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商管理的主干课程,是专门研究一定组织与环境中相互作用的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性的科学。加强这门科学的研究和应用,能够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实现管理者对所属人员的心理和行为进行科学的预测、引导和控制,协调企业、团队、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大程度地发挥人们的主观能动性,以便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组织行为学的含义 各种形式的组织不仅是我们这个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且满足着我们许多重要的需求。组织管理中的决策和行为,越来越多的影响到个人、其他组织和社会。因此,了解组织的功能及其对个人行为的广泛影响是十分重要的[1]。 组织行为学研究组织内部人的行为,它涉及对人类行为的理解、预测和控制[2]。人们普遍这样描述组织行为学:通过研究和理解个体行为、群体行为、组织机构模式,来改善组织绩效和效果[3]。 3 组织行为学的发展 近几年许多北美的组织行为学家把自20世纪初以来组织行为学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 1900—1927年,以泰勒为代表的经典科学管理理论阶段; 1927—1965年,以霍桑实验开始的人际关系理论以及后来的X理论—Y理论阶

激励研究综述及展望(一)

激励研究综述及展望(一) 作者:许学梅嵇东海许方维 摘要:回顾了关于激励的定义,不仅包括国内外对激励的一些典型定义,还在这些定义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对激励的看法。在激励定义的基础之上,叙述了国内外的激励研究,不仅包含了激励的理论研究,还囊括了近几年来国内对激励的实证应用研究。并对激励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激励理论;应用研究;研究展望 一、激励的定义 激励是指在外在诱因的作用下,个体通过有效的自我调节,从而达到激发、引导、维持和调节个体朝向某一既定目标而努力奋斗的心理过程。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激励的心理过程的模式可以表示为:源于需要,始于动机,引起行为和指向目标这几个程序,具体来说就是员工个体因为自身内在或者外在的需要和动机而产生了一系列的需求,随后又由动机支配引导自己的行为,而这些行为都是个体为了达到某个目标的活动,借此满足自己的需要,而这一行为刺激和行为强化了其原来的动机,从而形成一个闭合的循环。 二、激励的研究综述 (一)国外的激励研究 20世纪50年代以后,激励理论日益兴起,包括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1943)、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及工作丰富化理论、佛隆的期望理论、斯金纳的强化理论、Hackman和Oldham的工作特性理论、德鲁克的目标理论以及亚当斯(1963)的公平理论等。 西方的一些学者在对上述的这些理论进行补充和完善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些新的理论。Lawel(1970)在期望理论的基础上认为金钱只有在具备下列三种条件下才可以激励员工:第一,金钱的数目本身具有诱惑性;第二,员工完成工作后能够得到期望的金钱;第三,员工经过努力提高了工作绩效。Bandura(1977)提出社会学习理论,后来经过修改成为社会认知理论(1986)。Latham(1986)认为,将实验室里的目标设置与工作中的目标设置结合起来,对员工激励更有效果。Greenberg(1986)提出了组织公平原则,回答了关于如何运用公平理论的问题。 伴随着理论研究的同时,西方的管理学家、心理学家对激励的实践应用也一直处于不停的探索之中。经过整理,对激励的实践应用研究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是员工特质与激励的关系应用研究。Tett(2003)研究表明,员工倾向于选择适合自己特质的工作和任务。Dweck(1999)认为,目标倾向是反应员工个体差异的稳定变量,与激励方式显著相关。Wiggins(1996)发现性格外向的人喜欢工作的丰富化,神经质的人对他人及工作环境比较敏感,工作责任心强的人喜欢自由度比较大的工作。Day,Schleicher等(2002)认为,具有自我控制人格的人适宜做领导的位子,他们解释认为,因为自我控制者们对他人的期望比较敏感,从而增加了他们的可接受性。应对不同类型的员工,给予其不同的任务,符合各自不同的角色期待是一种很不错的激励措施。第二是关于工作本身特性与激励的研究。西方的学者认为,单调的工作使我们沮丧和委靡不振,甚至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和工作效率;相反丰富化的工作可以使我们心情舒畅,有利于我们工作效率的提高。 (二)国内的激励研究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激励机制得以强化并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经济学、心理学以及管理学应用各种激励理论进行广泛地分析与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主要包括激励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研究两大部分。 1.激励理论研究。在对激励理论的研究上,主要是对国外已有的激励理论进行借鉴以及加以改进,以期适合中国的文化情境。张维迎认为,由于激励机制主要取决于产权和所有制结构,因此企业需要给予经理相应的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肖耀国,赵飞(2007)对激励的内涵进行了界定,介绍了目前在理论界和实践中较为流行的几种激励理论,分析了激励理论在管理中的运用以

产业组织理论

产业组织理论 理论的研究方法与工具的演进 一、产业组织的定义与理论渊源 (一)产业组织的定义 所谓产业组织(Industrialorganization),通常指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组织或者市场关系。这种企业之间的市场关系主要包括:交易关系、行为关系、资源占用关系和利益关系。 经济学中的组织概念是由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首先 提出的。马歇尔在其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把组织列为一种能够强化知识作用的新的生产要素,其内 容包括企业内部组织、同一产业中各种企业间的组织、不 同产业间的组织形态以及政府组织等。 *产业组织(Industrial Organization)指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组织或者市场关系。 *这种市场关系包括:交易关系、行为关系、资源占用关系和利益关系。 *对产业组织研究主要是以竞争和垄断及规模经济的关系和矛盾为基本线索,对企业之间的这种现实市场关系进行具体描述和说明。 “组织”通常包括三种含义: 第一,指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和形式予以编制,如作为企业管理职能之一的组织,某项工程建设或某项活动的组织

等。在这里,组织通常是作动词用; 第二,指形成的形式。如各种党派、团体、企业、学校、医院、家庭、军队和国家政权等等; 第三,指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竞争机制与市场秩序 * 竞争是商品生产者(交换者)之间进行经济实力较量和利益争夺的一种关系,它使市场经济规律的内在强制成为对商品生产者的外在强制而得到贯彻。 *竞争机制被视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进步的最大动因,竞争活力被作为信条而成为市场经济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 提。 “马歇尔冲突”与不完全竞争 “马歇尔冲突”:大规模生产能为企业带来规模经济性,使这些企业的产品单位成本不断下降、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其结果必然导致市场结构中的垄断因素不断增强,而垄断的形成又必然阻碍竞争机制在资源合理配置中所发挥的作用,使经济丧失活力,从而扼杀自由竞争。 (二)产业组织的理论渊源 包括早期思想、萌芽阶段、奠基阶段、最终体系的形成阶段。 1、早期思想 ●亚当斯密(Adam Smith) 马克思

党支部征求意见表范文

党支部征求意见表范文 该同志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 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以来,作为单位支部的“一把手”,能做到主动带头,学习培训扎实,紧密联系实际,坚持边学边改,转变思想,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和工作 效率,切实推动环保工作,做到先进性教育和业务工作“两不误、双 促动”。 一、主要成绩 1、工作方面。忠于职守、兢兢业业、真抓实干,以开拓创新、 与时俱进的精神,依法行政,切实做好环保工作。为我县招商引项目 做好服务工作,积极参与我县综合决策。关心群众,深入基层,认真 为群众和基层排忧解难,努力解决环境问题。 2、廉洁方面。遵纪守法、严于律已、清正廉洁。认真学习贯彻 两个条例,坚决贯彻执行上级关于廉洁自律的各规定,按原则办事, 主持公道。增强思想道德修养,增强党风廉政建设的自觉性,自觉抑 制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个人主义,做到拒腐蚀、永不沾。 3、政治思想方面。拥护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认真学习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十六大精神、以及相关保 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辅导材料,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 针政策,做到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牢固党的宗旨,坚持以党员 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发挥党 员干部表率作用。 二、主要存有问题 1、工作作风不够扎实。表现在一是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少;二是对 同志关心不够。

2、服务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一是群众相关的来信来访批办的多,直接落实的少,解释得多,办理得少;二是没有主动为排污单位提供排污技术上的指导。 3、学习主动性、自觉性不高。表现在一是缺乏全面系统地学习;二是被动地去学习。 三、今后的努力方向 1、持续增强学习,努力提升自身的素质。提升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系统性、计划性、针对性,持续提升和充实自己,提升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 2、树立争先创优意识,认真抓好环保工作。实现三个方面重点工作新突破:一是服务经济,实现参与综合决策新突破;二是实现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的新突破;三是执法效果上的新突破。 3、树立群众观点,努力转变工作作风。一是把调查研究作为第一工作;二是多为群众着想、多关心干部的工作和生活,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三是对环保工作科学运筹、合理安排。 篇二 ***同志能对照《中国共产党章程》、新时期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基本要求和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等标准,认真实行了个人党性分析,对存有问题查找准确,原因分析深刻,整改措施具体。同志们对该同志实事求是地实行了评议,认为该同志: 一、主要好的方面 1、能较好地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 2、能注意党风修养,联系实际; 3、为人忠厚,胸怀宽阔,善于团结同志。 4、工作较认真负责,能尽心尽责;

心理契约理论研究述评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65460926.html, 心理契约理论研究述评 作者:张孝利 来源:《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2008年第24期 摘要:心理契约是个人与组织对彼此权利和义务的未公开的信念组合。目前关于心理契约内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员工的组织责任方面,并发现其内容具有依赖于对象和时代的动态变化。心理契约可从时间和绩效要求两个维度分为四种类型。当前已存在的两个心理契约违背的假设模型,可以从理论上对员工的心理契契约违背过程做出解释。目前,心理契约的研究中仍然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心理契约;心理契约违背;理论综述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8)36-0043-02 一、心理契约的概念 心理契约(Psychological contract)这一概念最先出自于社会心理学,1960年Argyris将心理契约概念从社会心理学领域引入了组织行为学和管理学领域。心理契约是当事双方不通过某种显然的形式直接明了地进行意思表达,而通过各种心理暗示的方式,在双方相互感知并认可各自期望的基础上形成的一套隐性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1]现在的心理契约存在广义和狭义 的两种理解。广义的心理契约是雇佣双方基于各种形式的(书面的、口头的、组织制度和组织惯例约定的)承诺对交换关系中彼此义务的主观理解;狭义的心理契约是雇员出于对组织政策、实践和文化的理解和各级组织代理人做出的各种承诺的感知而产生的,对其与组织之间的,并不一定被组织各级代理人所意识到的相互义务的一系列信念。 心理契约不同于具有文字形式的雇用契约,它具有一些自己的特点,如隐含性、主观性、动态性、双向性等。 二、心理契约的内容

支持型领导行为研究述评

基金项目:本文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服务性企业员工主人翁行为的影响因素与作用研究” (11YJC63011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正面领导理论及其在服务性企业中的应用”(10YJC630140)、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支持型领导对高校教师良性工作压力的影响”(FJQI10-09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林美珍(1977-),女,汉,福建漳平人,华侨大学旅游学院讲师,管理学博士。 支持型领导行为研究述评 林美珍 (华侨大学 旅游学院 福建泉州 362021) 摘 要:公仆型、变革型、真诚型领导者都是支持型领导者。在现有的文献中,欧美学者对支持型领导行为理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他们的研究成果表明,管理人员表现支持型领导行为,可缓解员工的工作压力,增强员工的工作满意感和情感性归属感,激励员工表现组织公民行为,提高服务质量。文章介绍了西方学者关于支持型领导行为的含义、组成成分和作用的研究概况,并指出了学术界的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支持型领导行为;含义;组成成分;作用;未来研究方向 管理人员的领导行为会极大地影响员工的工作态度、工作行为和工作绩效,进而会影响组织的经营效率和效果。许多领导学者区别两类领导行为:一类是任务导向型领导行为(创建员工心理结构的领导行为、指令型领导行为),另一类是关系导向型领导行为(关心员工的领导行为、支持型领导行为)。在过去的30多年时间里,欧美学者对这两类领导行为概念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比利时心理学者尤威默(Martin C. Euwema)等人认为,指令型和支持型领导行为概念是最健全的领导行为概念之一。指令型领导行为指领导者的任务导向型领导行为,即领导者创建员工的心理结构,明确自己对员工的期望,分配员工的工作任务,制定员工必须遵守的工作程序,规定员工完成工作任务的时间。这类领导者严密监控员工 的行为。他们往往会认为员工积极主动的工作行为是不恰当的、危险的、不服从领导的行为。支持型领导行为指领导者关心员工,满足员工的需要与爱好的行为。这类领导者友善地对待员工,支持员工个人和员工团队的工作,关心员工的安康,愿意帮助员工,在企业内部营造热情、友好、乐于助人的支持型组织氛围。[1]在现有的文献中,欧美学者对不同类型的领导风格(支持型领导风格、公仆型领导风格、变革型领导风格、魅力型领导风格、伦理型领导风格)进行了研究。他们普遍认为,管理人员对员工的关心和支持是这些领导风格的一个组成成分。文章介绍了西方学者关于支持型领导行为的含义、组成成分和作用的研究概况,并指出了学术界的未来研究方向。

党支部征求意见表【三篇】

党支部征求意见表【三篇】 篇一 该同志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在保持*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以来,作为单位支部的“一把手”,能做到主动带头,学习培训扎实,紧密联系实际,坚持边学边改,转变思想,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切实推动环保工作,做到先进性教育和业务工作“两不误、双促进”。 一、主要成绩 1、工作方面。忠于职守、兢兢业业、真抓实干,以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精神,依法行政,切实做好环保工作。为我县招商引项目做好服务工作,积极参与我县综合决策。关心群众,深入基层,认真为群众和基层排忧解难,努力解决环境问题。 2、廉洁方面。遵纪守法、严于律已、清正廉洁。认真学习贯彻两个条例,坚决贯彻执行上级关于廉洁自律的各规定,按原则办事,主持公道。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自觉性,自觉抑制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个人主义,做到拒腐蚀、永不沾。 3、政治思想方面。拥护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认真学习*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十六大精神、以及有关保持*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辅导材料,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做到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牢固党的宗旨,坚持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发挥党员干部表率作用。 二、主要存在问题 1、工作作风不够扎实。表现在一是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少;二是对同志关心不够。 2、服务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一是群众有关的来信来访批办的多,直接落实的少,解释得多,办理得少;二是没有主动为排污单位提供排污技术上的指导。 3、学习主动性、自觉性不高。表现在一是缺乏全面系统地学习;二是被动地去学习。 三、今后的努力方向 1、不断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提高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系统性、计划性、针对性,不断提高和充实自己,提高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 2、树立争先创优意识,认真抓好环保工作。实现三个方面重点工作新突破:一是服务经济,实现参与综合决策新突破;二是实现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的新突破;三是执法效果上的新突破。 3、树立群众观点,努力转变工作作风。一是把调查研究

主管承诺理论研究述评

心理科学进展 2005,13(3):356~365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主管承诺理论研究述评 周明建宝贡敏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杭州 310027) 摘要主管承诺(supervisory commitment or commitment to supervisor)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组织承诺(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or commitment to organization)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员工承诺理论的一个分支。对它的测量,学者们主要是借鉴Allen和Meyer与O’Reilly和Chatman对组织承诺的测量方法,目前属香港学者陈振雄的测量最为细致和全面。对影响主管承诺的前因,学者们目前探索到文化、感受主管支持(PSS)和领导—成员交换(LMX)三个因素。对主管承诺的结果,学者们普遍认为,主管承诺比组织承诺更能影响员工的工作绩效和组织公民行为(OCB),但在对工作满意感和跳槽意图的影响上还存在不同的意见。另外,在目前大多数学者的研究中,主管承诺与组织承诺是并列关系,但Hunt和Morgan更主张二者是因果关系,而且是主管承诺带来组织承诺。在全面述评的基础上,作者对未来的研究提出了四点展望。 关键词主管承诺,组织承诺,测量方法,前因与结果。 分类号B849:C93 1 理论背景 西方对员工承诺(Employee Commitment)理论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主要是研究员工的组织承诺。时至今日,组织承诺依然是研究的主流。但从80年代开始,部分学者开始注意到,在组织中,员工承诺的对象可以是多元化的。如1983年Morrow把员工的工作承诺(work commitment)分为五种形式:价值(value)承诺、职业(career)承诺、工作(job)承诺、组织承诺和工会(union)承诺[1]。Reichers 在1985年认为,员工对组织的承诺最好理解为是“一组承诺的集合”(a collection of commitments)。她继而把员工承诺的对象分为高级管理层(top management)、同事(co-workers)、主管(supervisor)、下属(subordinate)、顾客(customer)以及组织中的其他群体和个人[2]。 收稿日期:2004-11-0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资助(批准号:03bj1025)。通讯作者:周明建,E-mail: zjhzzmj@https://www.360docs.net/doc/e65460926.html, 循着Morrow和Reichers的足迹,学者们开始研究员工对组织中其他对象的承诺。 其中,员工对主管的承诺尤其吸引了学者,特别是华人学者的目光。香港学者陈振雄等人2002年解释了这其中的原因:在华人社会,由于上下级权力差距大,主管比组织更接近员工,对员工的影响也就更大,所以在华人组织中员工承诺的对象更倾向于离自己近的主管而不是离自己较远的组织 [3]。 本文的目的在于总结前人在这方面的研究,并对下一步的研究提出展望。 2 主管承诺的表述与定义 对“主管承诺”(Supervisory commitment 356

组织承诺理论研究述评

第28卷第11期2010年11月 Vol.28,No.11 November,2010组织承诺理论研究述评 马飞1,孔凡晶1,2,孙红立1 (1.吉林大学管理学院,吉林长春130022;2.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吉林长春130024) 摘要:组织承诺自20世纪60年代提出以来,逐渐成为组织行为和人力资源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和研究热点。本文沿着组织承诺的含义、组织承诺的结构、组织承诺的前因变量以及后果变量的脉络,采用文献研究方法综述组织承诺理论,对组织承诺理论的研究现状进行评析,指出组织承诺近期研究成果并提出今后研究的空间。 关键词:组织承诺;文献研究法;文献评析 中图分类号:G3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634(2010)11-1741-05 Review on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Theory MA Fei1,KONG Fan-jing1,2,SUN Hong-li1 (1.School of Management,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130022,China; 2.Library of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130024,China) Abstract:Ever since1960's when first proposed,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has gradually become an important concept and research focus in the areas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resource.By taking literature research method,this paper reviews the concept,the structure,the antecedent variables and outcome variables.Afterwards,the paper points out the..and proposes the space for future research. Keywords: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literature research method;literature review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间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源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当今社会,雇主与员工已经从单纯的雇佣关系,呈现为多元化的关系,对于员工和组织的关系的研究有助于提高组织绩效,留住核心人才,而组织承诺就是探讨这种关系的重要课题。组织承诺自20世纪60年代提出以来,逐渐成为组织行为和人力资源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和研究热点。组织承诺作为重要的员工态度变量,会影响到员工的许多组织行为,例如旷工、缺勤、工作满意度、工作投入、工作绩效、领导-成员关系等。高组织承诺的员工队伍能提高组织的竞争力,对组织的未来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因此,理论界和实业界十分重视组织承诺的研究和运用。 1组织承诺定义研究 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组织承诺给出定义。组织承诺(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的概念源于Whyte。他在1956年的《组织人(organizational man)》一书中提到:组织中的人不仅为组织工作,而且隶属于组织;组织承诺是了解员工在组织内工作行为的一个要素。Becker(1960)最早提出了组织承诺的概念:组织承诺是指随着员工对组织时间、精 收稿日期:2010-05-29 作者简介:马飞(1948-),男,吉林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研究;孔凡晶(1979-),女,黑龙江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 情报科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