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集体备课记录

初三化学集体备课记录
初三化学集体备课记录

雨母山中学理化组集体备课记录

初中化学集体备课计划

一、指导思想: 集体备课要求选择最科学的教法和程序,为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做好充分准备。目的是为了充分发挥集体智慧,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真正实现脑资源共享。集体备课必须立足个人备课的基础上,在充分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前提下,集体商讨教学方法,共同研究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同时要兼顾学生的基础和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将以“群策群力一教案”的指导思想为指引,建立“个人粗备、资源共享,个人加减,课后反思,教案复备”的备课制度。在步调一致、保持共性的基础上,力求各具特色、突现个性。 二、工作重点 认真开展年级组集体备课活动,在备课中抓住三个结合:与新理念相结合,与集思广益相结合,与课堂高效相结合。开展“一课、一议、一思、一得”的教研活动。学科组里若有亮点的教学设计将及时推广供其他教师参阅。 三、备课组长 语文组:杨跃慧 数学组:杨静 四、备课时间、地点 集体备课时间:每周五 集体备课地点:(办公室、会议室) 五、集体备课目标、措施: (一)、目标 1、以学生为本我们将以学生实际为切入点,集体探讨一种学生易接受、易掌握的教学方法,努力使绝大部分同学都理解并掌握,力争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获。 2、以集体为重发挥集体智慧,实现资源共享,并保持集体备课的实效性,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3、以方法为主备课时主要考虑抓学生的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使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为其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达到活跃课堂的目的。 (二)措施 1、由面到点:集体备课时,我们将主要讨论下周上课内容、重点、难点、注意 点及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教学策略等等,并选中其中一课时集体备好教案。 2、实现教案的重组:各成员自觉把事先设计的简案纳入到群体中去,每次集体 备课时均由组内教师轮流执笔,负责把集思广益后的相关内容整理好后分发给教师,以便参考、设计,重组教案。 3、结合本班实际修改:各教师领到资料后,必须根据本班具体情况,对教案进行修改补充,甚至再创造,力求体现一种共性和个性的完美结合。 4、及时反馈改进:人总是在不断的反思中进步的,为了吸取经验,总结教训,我们要一课一反思,记下课堂发生的事件,每次集体备课时抽一定的时间交流上周教后感。 六、具体实施步骤: 1、严格执行“个人粗备——集体齐备——个人细备——反思复备”的步骤。 2、备课组成员必须在集体备课前先行备好简案,以及在心中想好自己的设想。

高三化学集体备课记录

结论 相同条件 公式语言叙述 T、p相同n1 n2= V1 V2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物质的量与其 体积成正比 T、p相同ρ1 ρ2= M1 M2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与其相对 分子质量(或是摩尔质量)成正比高三化学集体备课记录(一) 备课时间:2014年8月10日 (星期日、上午) 备课地点:高三理综办公室 备课教师:XXX、XXX、XXX 备课内容:§ 1-1 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 中心发言人:XXX 发言内容: 本节的主要考点有: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有关计算、阿伏加德罗常数、气体摩尔体积等基本概念,主要考查关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正误判断、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2015年的高考仍会围绕阿伏加德罗常数、气体摩尔体积设置知识陷阱,同时又隐含对物质结构、氧化还原反应、电离、水解等知识的考查。 一、重点、难点 难点一、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应用 应用物质的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时的注意事项: 1.状况条件:考查气体时经常给出非标准状况,如常温常压下等. 2.物质状态:考查气体摩尔体积时,常给出在标准状况 3.物质结构:考查一定物质的量的物质中含有多少个粒子(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等),常涉及稀有气体He、Ne等单原子分子;N2、O2、H2等双原子分子及O3、18O2等特殊物质. 4.一些物质中化学键的数目,如金刚石、石墨、SiO2、CH4、P4、H2O2、CO2、C n H2n+2等. 5.较复杂反应中转移电子数的计算,如Na2O2与H2O或CO2的反应、Cl2与NaOH溶液的反应、Al 与NaOH的溶液反应、电解CuSO4溶液等. 难点二、阿伏伽德罗定律及其应用 1.定律: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2.推论

初三化学备课组工作计划

初三化学备课组工作计 划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大木初中2010—2011学年度上期初三化学备课组工作计划 朱朝华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化学是一门九年级刚开设的新课程,与生活的联系较多,学生学习的热情较高,教师应正确引导,以期在中考中取得好的成绩。教师要做好每一个学生的工作,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 二、本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体现了新形势下化学教学的要求,凸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教材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心理发展水平出发,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提高了学生主动获得知识的能力。教材还注重化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对于社会和自然的责任感。 教材从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空气、水、以及碳等知识着手,学习了有关元素化合物知识,并有计划的将一些基本概念穿插在里面,使得学生的学习难度大大降低,减轻了学生学习的困难。教材还在课题中插入了化学与能源、环境相关的内容,使学生树立了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本册教材的重点是“我们身边的化学物质”,在学习他们的组成、性质、制法的基础上,了解研究物质的方法及一个重用的定律——质量守恒定律和它的应用。难点是有关分子、原子结构。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发兴趣,增强学生学好化学的信心。 2.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初步学会探究的一般方法。 3.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和良好习惯,力争期末考试学校平均分在沙区保持领先地位。 4.学习一些简单的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学习我们身边的化学物质组成、性质、制法,了解一般的研究方法。 5.树立了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6.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科学探究能力。 四、方法措施: 1、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优势,投入到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转变自身的教学方式,力争做到低耗高效。 2、坚持参加每周一次的备课组活动,统一备课,统一进度,统一练习,共同探讨课改中所碰到的问题。活动时间周三下午第一节课后。 3、积极参加各种教改教研活动(包括月考、全县统测等),加强相互之间的听课,及时的交流,取长补短。 4、课堂教学要讲究教法,培养学法,做到程序要规范,环节要紧扣,知识要落实,能力要提高。 5、要努力增设学生自己动手实验的机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化学的自信心,面向全体学生,.树立起后进生学好化学的信心,确保他们不掉队。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自主的体验探究过程的乐趣,以此来获得科学的

化学集体备课总结

集体备课总结 集体备课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开阔教师教学思路的极好途径。最终就是要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从旧知识中自然迁移,自主掌握知识,解决问题。我们通过这项工作,不仅可以准备出一节内容丰富、教法新颖的好课,而且可以使备课人各抒己见,互相取长补短,提高教学水平。下面我把这项工作总结如下: 一、制定计划、明确任务。 首先制定了详细的计划,确定了每周的主备课人,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为集体备课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坚实的保证。 二、确定任务,搜集材料 集体备课的第一个环节就是由主备课人选定课题,主备课人的任务是首先熟悉教材,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书写教案初稿,并作好充分准备发表全面观点。同时预先通知各个成员,每个参加者本着积极参与的精神,充分挖掘和分析教材,并通过各种手段搜集各种有用信息,在备教材、备教法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为发言作好充分准备。 二、共同探讨,各抒己见 利用教研组活动时间,各参加人集聚一堂,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首先由主备课人陈述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并将本课在书中所处地位以及本课的大概内容加以分析和介绍。

然后由大家自由发言,就本课的各个部分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导入新课部分选出最新颖、独特且能吸引学生的方案,并用材料加以辅助。教学重点部分,首先由主备课人陈述自己的见解,其他人分别发言,要求发言必须符合教学大纲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同时要把相应的教法、学法融入材料分析之中。最后,总结出既能阐释清楚课本观点,又能使学生容易接受的教法和学法。教学难点部分,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集大家的智慧与一体,分析出一种既不脱离书本又使学生通俗易懂的教法和学法。能力目标方面,通过讨论,参与者普遍认可通过双自主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对选材、教法、教学用具的分析与研究。选材方面,一定要突出新、特、优。教法方面,一定要突破政治教材枯燥无味的局限性,争取作到思想性、趣味性、知识性、科学性相统一。 三、主备课人进行记录、总结 当所有备课人讨论完毕后,主备课人负责整理和总结,并按照备课要求形成文字、形成集体智慧的结晶。 四、我们组各位教师都身负繁重的教学任务,工作量很大,但都积极参加集体备课活动,通过这项活动,大家都获益非浅,大大提高了教学水平。

初三化学备课组长工作总结

初三化学备课组长工作总结这篇《初三化学备课组长工作总结》是聘才小编特意为大家整理,欢迎浏览,希望能帮到大家。 本学期初三年级工作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学校教务处、年级组对学科备课组工作的各项要求;强化化学教学研究,提高全组老师的教研水平和教学能力,大幅度提升教学质量此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争取进入全市前列。 1.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 2.转变教学观点,树立教学是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的思想。 3.优化教学情景,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开展课堂教研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5.求真务实,培优转差有成效。 6.争取期末年级平均分不低于全市第5名。 每周三上午第三节课后。 1.学习新课程标准,集体备课,探讨教学上的问题。 2.统一教学进度,统一各章节的重点、难点,制定重点的把握和难点的突破措施。 3.每章统一进行单元测验,统一评分标准,并利用集体活动时间进行测后总结分析,写出总结分析报告。各单元测验试卷的命题教师安排如下:

各单元的测后总结分析报告由试卷命题教师负责,报告主要包括: (1)各班的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 (2)哪些知识学生掌握比较好,哪些知识掌握比较差,主要存在什么问题; (3)提出需要补救的问题、制定补救措施和今后教学上要注意的事项。 (4)出一份相应的补差试卷。 4.认真做好常规教学工作(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课后辅导、单元测试等)。 5.开展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听课活动,本学期每人听课不少于6节。 6.第5周期中复习研讨;第16周期末复习研讨。 本学期根据学校教科室工作计划,结合本学期初制定的化学备课组工作计划,本组教师认真完成学校的各项工作,认真学习学校有关教学工作的要求,认真履行备课组长与教师的职责,加强学科的理论学习,使化学组成为团结和谐、勤奋互助、合作能力较强的备课组。经过一学期努力基本实现计划,并取得优良的成绩。现具体总结如下: 1. 严格落实教学常规,提高教学效益。全组教师做到重点落实备课常规和课堂教学常规,提高备课和上课质量。注意教学常规管理中的各个细节,并且尽量落实细节,养成

初三化学学期初集体备课

初三化学学期初集体备课 199 xxxx年第二学期, 初中化学备课 徐书2009年3月2日 1,教材分析: (1),各章节在教材中的位置: 1,第5单元化学方程式然而,在前三章中,字面表达经常被用来表达物质的化学变化。这种表达方式不方便使用。正如本章教科书序言中所指出的,“它不能表达反应物和 产物的组成,也不能反映物质之间的数量关系。” 元素符号、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是初中化学入门的三个重要化学术语。只有掌握它们,才能学好化学。它的重要性可以想象。在前两章中,学生学习使用元素符号来表示元素的名称和元素的原子。我还学会了用化学公式来表达物质的组成,这一切都为本章的 化学方程式教学做好了准备。 本章在本书中的地位和作用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1)化学术语的教学已经完成,这样学生就可以学会用化学公式来表示物质之间的化学变化,并正确地写出化学方程式;(2)总结氧和氢的化学性质,

将表示物质化学变化的书面表达式改写成化学方程式;(3)对于化学研究,开始从生产什么物质过渡到生产多少物质可以看出,这一章的学习质量将对所有初中的化学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第六单元碳和碳氧化物 碳和碳化合物排列在空气、氧、分子和原子、水、氢和化学方程式的四章之后,以及铁、 溶液和酸、碱和盐等三章之前。,它们占据着连接前面和下面的位置学生在学习了元素符号、化学公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术语以及氧和氢这两种非金属简单物质的知识后,自然会学习碳及其化合物。对于碳这种简单的物质,学生们很熟悉。在日常生活和教材的前几章中,学生们已经获得了很多关于碳的知识,并且知道碳是易燃的。一些化学性质(如还原性)与氢相似,与氧密切相关。在学习氢和氧之后,学习元素碳的化学性质可以帮助学生巩固、补充和加深对氢和氧的性质的理解。此外,本章将在碳单质的基础上学习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和碳酸盐,以便学生对这些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有一个大致的了解。通过研究碳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演化关系,即从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为研究铁与酸、碱、盐等章节的内容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碳及其化合物种类繁多,尤其是有机化合物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7号机组燃料及其利用 化学研究的内容在前六个机组的研究中已知晓,空气、氧气、二氧

(完整版)九年级化学备课组工作计划

九年级化学备课组工作计划 一、工作思路 化学备课组的全体成员将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用心投入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实践三个代表,去做学生的贴心人,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适应时代,并使他们在必须程度上能够超越时代,真正能够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 二、常规工作 1、加强群众备课组建设,坚持每周活动一次,群众备课时间定为每周一上午第一节课、地点定为初三办公室、详尽任务:杜丽红负责第一章《化学的魅力》,葛金妮负责第二章《众多的大气》,陈静华负责第三章《走进溶液世界》,张蕾蕾负责第四章《燃料及其燃烧》,充分发挥群众智慧。备课组的各位教师均要参照备课组指定的教学进度,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再制定或调整各班相应的切实可行的详尽的教学计划,以保证全校化学教学的有序进行。 2、进一步完善初三化学教学资源库、备课资料库、题库的建设,建立初三化学图库,充分应用现代教学技术; 3、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实行分层训练,对基础好的学生,重点从解题速度和强度方面进行要求,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能够把要求合适降低,帮忙他们树立起学习的信心,立足于每个知识点,多得分。突出练的主线,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复习课上,教师的任务是帮学生把每个知识点都转化为基本技能,坚持以学生为轴心,做到精讲多练。 4、要努力增设学生自己动手实验的机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化学的自信心,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自主的体验探究过程的欢乐,以次来获得科学的学习方法。 5、坚持组内公开课、互听课、推门听课、督查听课制度,促进全组同志共同提高、共同进步。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要讲究教法,培养学法,做到程序要规范,环节要紧扣,知识要落实,潜力要提高。

九年级化学备课组活动记录

九年级化学备课组活动 记录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九年级化学备课组活动记录 第三章化学式的计算及复习 1、化学式 (1)写法:-- ---化合价的识记和应用 (2)意义:如化学式H2O的意义:4点化学式Fe的意义:3点 难点:符号中几种数字的含义 (3)计算: a、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和 b、计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 c、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第四章安排两个课时 课时1了解水资源: (1)水资源 。 (2)水污染 2、水的净化 3、其他 (1)水是最常见的一种溶剂,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2)水的检验:用无水硫酸铜,若由白色变为蓝色,说明有水存在; CuSO4+5H2O=CuSO4•5H2O 课时安排2-----水的组成: (1)电解水的实验 A.装置―――水电解器 D.化学反应:2H2O===2H2↑+O2↑ 产生位置负极正极 体积比2:1 质量比1:8 F.检验:O2---出气口置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 H2---出气口置一根燃着的木条------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2)结论:①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②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③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例:根据水的化学式H2O,你能读到的信息

化学式的含义H2O ①表示一种物质水这种物质 ②表示这种物质的组成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③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一个水分子 ④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构成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期中考试 考查点分类及详解: (1)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的理解和应用。化学基本概念主要包括: ①物质的性质、变化的区分和判断; ②物质的分类:会区分和判断: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及氧化物; ③化学反应的分类:会判断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对于氧化反应目前只需知道物质与氧气的反应肯定是氧化反应,要知道剧烈氧化(如:燃烧、由物质燃烧所引起的爆炸)和缓慢氧化(如:呼吸作用、生锈、食物腐败等): ④催化剂:注意几个词:“改变”,本身的“化学性质”和“质量”不变 ⑤熟悉和理解有关物质组成的几个重点概念——元素、分子、原子、离子 熟悉指的是:要熟悉描述这三个概念的三句话(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 .........)的同一类 原子总称为元素;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 .....的最小微粒) ....的最小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 理解指的是要把这些概念运用于具体的问题中。如: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氧分子⑥原子结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一般由质子和中子两部分构成。原子呈电中性,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 质子数=核外电子总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2)考查有关重要化学物质(氧气 ..).内容包括: ①氧气:氧气的物理性质(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化学性质(氧气与碳、硫、磷、铁反应的实验现象、文字表达式),氧气的实验室制法(落实三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实验装置、操作步骤、收集方法、检验及验满方法) (3)实验考查:包括书上已有化学实验的考查及实验的灵活应用 书上已有实验: ①实验基本操作②蜡烛燃烧及对人体吸入和呼出气体的探究③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④有关氧气化学性质实验⑤氧气的实验室制法⑧有关研究分子性质的实验(证明分子的运动和间隙) 灵活性实验:解题时首先一定分析清楚实验的目的,了解实验的原理,与书上实验适当联 系,最后是回答问题时的表述要全面、直接、简明 ........。 (4)化学用语考查 ①要准确记忆 ..:所学过的元素符号、化学式、文字表达式;②知道元素符号及化学式的含义;③能从原子结构简图读出相关信息;④记住最常见化合价,能用化合价写出化学式,能标出化学式中元素的化合价 (5)计算考查:会计算相对原子质量,元素质量比,元素质量分数及其应用。 以上内容可作为同学们复习化学的提纲,若同学们能根据以上提纲一一落实,一定能考出好的成绩! 4.复习资料及其应用: ①读教材 ..

九年级化学备课组活动记录

九年级化学备课组活动记录 课时安排 第三章化学式的计算及复习 1、化学式 (1)写法:-- ---化合价的识记和应用 (2)意义:如化学式H2O的意义:4点化学式Fe的意义:3点 难点:符号中几种数字的含义 (3)计算: a、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和 b、计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 c、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第四章安排两个课时 课时1了解水资源: (1)水资源 。 (2)水污染 2、水的净化 3、其他 (1)水是最常见的一种溶剂,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2)水的检验:用无水硫酸铜,若由白色变为蓝色,说明有水存在;CuSO4+5H2O = CuSO4•5H2O 课时安排2 -----水的组成:

(1)电解水的实验 A.装置―――水电解器 D.化学反应:2H2O=== 2H2↑+ O2↑ 产生位置负极正极 体积比 2 :1 质量比 1 :8 F.检验:O2---出气口置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 H2---出气口置一根燃着的木条------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2)结论:①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②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③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例:根据水的化学式H2O,你能读到的信息 化学式的含义H2O ①表示一种物质水这种物质 ②表示这种物质的组成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③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一个水分子 ④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构成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期中考试 考查点分类及详解: (1)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的理解和应用。化学基本概念主要包括: ①物质的性质、变化的区分和判断; ②物质的分类:会区分和判断: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及氧化物; ③化学反应的分类:会判断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对于氧化反应目前只需知道物质与氧气的反应肯定是氧化反应,要知道剧烈氧化(如:燃烧、由物质燃烧所引起的爆炸)和缓慢氧化(如:呼吸作用、生锈、食物腐败等): ④催化剂:注意几个词:“改变”,本身的“化学性质”和“质量”不变 ⑤熟悉和理解有关物质组成的几个重点概念——元素、分子、原子、离子 熟悉指的是:要熟悉描述这三个概念的三句话(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 .........)的同一类 原子总称为元素;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 .....的最小微粒) ....的最小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理解指的是要把这些概念运用于具体的问题中。如: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氧分子 ⑥原子结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一般由质子和中子两部分构成。原子呈电中性,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 质子数=核外电子总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2)考查有关重要化学物质(氧气 ..).内容包括: ①氧气:氧气的物理性质(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化学性质(氧气与碳、硫、磷、铁

初三化学备课组工作计划3篇

初三化学备课组工作计划3篇 备课组是学校教学工作基层组织,是教学指挥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学校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的基本组织单位。 初三化学备课组工作计划篇1 一、指导思想根据我校“高质量,轻负担,学生全面发展,学有特长”的办学宗旨,围绕学校培养学生“会学习、会做人、会生活”的育人基本目标,开展我组的教学工作。 二、苦练内功提高教师的素养,多看书,多读报,多研究有关的化学教育的专刊和杂志,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只有持续的多方面的吸取营养,才能使自己的理念更新,思维更活跃,知识更丰富。只有“自己一桶满,才能给学生满一杯”。 三、加强备课组活动积极参加市、区和校内组织的教研活动,采取“三级四步”的备课模式。备课过程中一定要认真研究学生、学法,研究学生的兴趣、层次、能力和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好主导和主体的关系,切忌以老师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以老师的表演代替学生的参与,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想象能力放到课堂教学的重要位置。 重视作业以及课外辅导的研究,作业的优化和分层,课外辅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深层的研究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既扎实又有效,既生动又有趣,既能拓展思维又能培养能力。加强备课

的分工与合作,特别要把握好中考的新动向,针对中考的重点以及学生的弱点和盲点研究相应的对策,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应试能力,加强对学生答题的规范性指导,不仅要“会”,而且要“对”,找准考纲内学生经常错的知识点、能力点、测试点,作为我们复习的重点。 四、有针对性地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1、厨房中的化学由衡老师负责。 2、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由王老师负责。 3、化学与健康由张老师负责。 4、科学探究和试验操作由冯老师负责。 五、子课题研究的汇报 课 初三化学备课组工作计划篇2 一、指导思想努力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化学课堂,在推进新课程实施的同时坚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聚焦课堂教学,开展有效教学的研究,侧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兴趣的培养,避免题海战术,以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为提高本校化学教学质量而努力,争创学校先进备课组。 二、主要工作 (一)抓好常规,分工到位。 1、本学期教学整体安排:每周集体备一次,集备一周课,再上课。

高一化学集体备课内容

高一化学集体备课内容 本节内容是本章教材的一个重点,也是整个中学化学的重点之一。教材涉及:①初中化学有关酸、碱、盐的概念及电离知识。②高一化学③高二化学。④高三化学第一章化学平衡原理知识同时它又是学习电离度知识、弱电解质在离子反应中的表现、离子共存、水的离子积、盐类水解、电解等知识的关键。因此,在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本教材主要包括四部分:①通过对初中已有的酸、碱、盐电离知识,导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②实验感性认识:通过演示实验说明同浓度、同体积的不同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同,并据此导出不同的电解质在溶液里电离程度不相同、得出强、弱电解质的概念。③利用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结构知识,分析电解质的电离情况,加深对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概念的理解 第二节离子反应教案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含义。 2、使学生了解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含义。 3、使学生了解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和离子反应方程式的写法。 4、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实验法 教学难点: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教学重点:电离、离子反应、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教学过程: [引言]上节课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是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进行分类的,化学反应还有一种重要的分类方法,即将有离子参加的反应统称为离子反应。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种反应。[板书] 第二节离子反应 [设问]①根据初三所学知识,哪些物质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呢? ②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检验这些物质是否电离? ③它们电离过程可用什么式子表示? 分析得出电解质的概念。 [板书] 一、电解质 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高三化学集体备课记录

高三化学集体备课记录4 时间:4月22日(第八周星期四)下午2:30 —4:30 地点:田家炳实验中学东校区教学楼四楼(学生阅览室) 人物:陈恒庆、刘晓芳、傅本贤、赵玉兰、田燕喃 议题:高三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 中心发言人:陈恒庆 发言内容: 一、注意对照新考纲和旧考纲的不同,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复习效率: (一)、新考纲删除内容 1、了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 2、了解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及溶解度曲线。 3、结晶、结晶水合物、风化、潮解的概念。 4、了解胶体的概念及其重要性质和应用改为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5、理解极性键和非极性键、了解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电子式的书写也不做要求。 6、燃烧热、中和热”。其它的提法略有变化。 7、以合成氨工业生产为例,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观点理解工业生产的条件。 8、了解铜的电解精炼、镀铜、氯碱工业等反应原理。 (二)、新考观增加的内容 1、了解分子间作用力对由分子构成某些物理性质的影响。 2、了解焓变的概念。 3、了解焓变和熵变是与反应方向有关的两种因素。 4、了解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5、能写出电池反应方程式。 6、了解催化剂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大作用。 7、了解化学平衡的建立过程,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够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 简单的计算。 8、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9、了解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能正确书写电离方程式 10、了解离子积常数,能进行pH值计算。 11、了解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及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12、了解难溶电解质在水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了解溶度积的含义,能运用平衡移动原 理分析沉淀的溶解、生成和转化过程。

初中九年级的化学集体备课记录.doc

课题名称 教材 分析 学情 分析 教学 目标教学重点 九年级化学集体备课记录 原子的构成(第一课时) 原子的构成(第一课时)备课时间 物质构成的奥秘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也是学生今后学习化 学的重要理论基础与必不可少的工具。而原子的构成又是学习物质结构理论和认识元素的基础。。本课题是在学生学习分子、原子的概念的基础上 深入探究原子的内部构成及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然后在学习原子结构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的过程。本 课题难点比较集中,有微观表征:电子的分层排布、离子的形成;有化学 用语:原子结构示意图、离子符号;也有把宏观与微观架起桥梁的知识: 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这些内容是引领学生把学习注意力由宏观世界转到微观研究的重要过渡,为学生探求宏观物质变化的奥秘打开了一个微观领域的窗口,是引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和向往,是培养学生对微观世界学习兴趣的一个很好的素材。并介绍相对原子质量。 学生在前面学到的微观知识有限,积累的感性知识不充分,而原子的构成 内容抽象、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并且教材语言以结论性的叙述型语言为 主,这成为本节教学的难点。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认识原子的结构及核电荷数,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分析原子内部各粒子的带电情况。 知道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了解离子的形成,初步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涵义及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了 解原子的实际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的意义,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数据信息的分析比较,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提炼规律。 通过想象、猜想→探索证明→归纳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 观察 l ~ 18 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归纳小结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 性质的关系。 探究分析 NaCl 的形成过程,了解离子的形成,初步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 的一种粒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通过原子构成的认识,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培 养学生对微观世界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对科学的好奇与向往。原 子的结构,离子的形成过程、核外电子排布, 相对原子质量

高一年级化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高一年级集体备课记录表

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结合成离子键,形成离子化合物。所以,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是由阳离子和带中括号的阴离子组成,且简单的阳离子不带最外层电子,而阴离子要标明最外层电子多少。 7、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在共价化合物中,原子之间是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 的共价键的作用结合在一起的,所以本身没有阴阳离子,因此不会出现阴阳离子和中括号。 8、离子键的形成:原子在参加化学反应时,都有通过得失电子或形成共用电子对使自己的结构变成稳定结构的倾向。 9、共价键的形成:从氯原子和氢原子的结构分析,由于氯和氢都是非金属元 素,这两种元素的原子获得电子难易的程度相差不大,原子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双方各以最外层的一个电子组成一个电子对,电子对为两个原子所共用,在两个原子核外的空间运动,从而使双方最外层都达到稳定结构,这种电子对,就是共用电子对。共用电子对受两个核的共同吸引,使两个原子结合在一起。我们把这种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称为共价键。 10、非极性键与极性键的比较: 11、极性分子: 非极性分子:正负电荷中心重合的分子称为非极性分子。例 如:X2型双原子分子(如H2、Cl2、Br2等)、XYn型多原子分子中键的极性互相抵消的分子(如CO2、CCl4等)都属非极性分子。极性分子: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的分子称为极性分子。例如XY型双原子分子(如HF、HCl、CO、NO等)、XYn型多原子分子中键的极性不能互相抵消的分子(如SO2、 H2O、NH3等)都属极性分子。 12、分子极性的判断方法:看分子的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是否重合或看分子的空间构型是否中心对称。 常见考点考法 化学键是构成物质的主要作用力,他与物质的化学性质联系紧密。物质的结构决定了物质的性质,这些知识在高考中常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离子键、共价键与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的考查也是常有,

初三化学集体备课记录

雨母山中学理化组集体备课记录科目化学课题:4.3性质活泼的氧气中心发言人肖启虎时间第6周周四地点物理实验室 参加人杨勇为何宏开舒华龙肖启虎田芸刘静 集体备主 备 说 课 肖启虎发言: 学习目标: 1、初步学会制取氧气的方法。 2、明确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 3、增强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教学难点:实验装置的设计 实验用品:试管、锥形瓶、长颈漏斗、带导管的橡皮塞、乳胶管、集气瓶、水槽、药匙、 毛玻璃片;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碎瓷片、火柴; 教学媒体选择: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 教学过程: 创设问题情境: 让学生猜一个关于氧气的谜语,接着提出问题:你想知道在实验室里是如何制取一瓶氧气 的吗? 组织讨论: 如果让你到实验室制取一瓶氧气,你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师生共同分析,得出,展示图片] ●反应原理 ●实验装置 ●收集方法 ●实验步骤 师小结: 在实验室通常采用过氧化氢来制取氧气。接着又提出新的问题:过氧化氢在常温下是否 分解?反应需要什么条件呢? 设问质疑: 在上述反应中,二氧化锰是一种反应物吗?它起什么作用呢? 展示图片: 催化剂概念,引导学生分析概念,最后总结实验室制氧气的反应原理。 过渡:我们已经知道了用什么药品来制取氧气,那么该用什么实验装置呢?展示几种常 课 过 程 见的气体制取装置。 小结学生讨论的结果,总结此装置的特点(反应物为固体和液体,且反应不需加热) 设问质疑: 前面我们已学过怎样到操场上取一瓶空气,那么制取的氧气该如何收集呢?图片展示: 氧气的物理性质,根据上述信息,你认为该如何收集氧气呢?原因是什么呢? 提出问题: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呢?指导学生看书讨论,图片展示问题。 设问质疑: 如何进行实验操作呢?师生共同分析得出实验步骤,图片展示:1.组装仪器 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装药品(先固后液) 4.收集气体 5.拆卸、清洗和整理 实施实验方案: 指导学生分组实验,亲自动手制备一瓶氧气。师巡回指导。 本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实验探究,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问题需要和大家一起交流、讨论吗? 王守峰发言: 反馈练习: 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实验室常用大理石或石 灰石与稀盐酸反应来制二氧化碳。请回答: (1)制取二氧化碳所选用装置 与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装置是否相同?都用到哪些仪器? (2)收集二气化碳的方法及原因。 集 体 研 讨 腾绍和发言: 本节课的重难点突出,突破重难点的措施得当,教学方法能够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及学生 的现有水平。 王守峰和王振华:确定合适的练习及作业。 活动 小结 通过集体备课,是教师能够在教学很好的突出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得当,教学手段先 进,适应了新课改的要求及学生的接受水平。

初三化学备课组工作计划

安远三中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初三化学备课组工作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化学是一门九年级刚开设的新课程,与生活的联系较多,学生学习的热情较高,教师应正 确引导,以期在中考中取得好的成绩。本学期担任九年级三个班的化学教学任务,这些学生基础高低参差不齐,有的基础较牢,成绩较好;当然也有个别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教师要做好每一个学生的工作,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 二、本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体现了新形势下化学教学的要求,凸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 念。教材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心理发展水平出发,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提高了学生主动获得知识的能力。教材还注重化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对于社会和自然的责任感。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通过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将学生带入化学的殿堂,从而很自然地接受这门新的课程,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首先从学生最熟悉的物质空气着手,研究了空气的组成,学习了空气中与人生命息息相关的一种气体——氧气,并探究了氧气的实验与工业制法。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这一单元抽象地向学生介绍了物质的微观构成,使学生学会去理解物质是怎样构成的,为今后的探究打下基础。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从爱护水资源,水的净化,再到水的组成,为使书本知识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又对元素化学式和化合价进行了分析。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这一单元让学生学习质量守恒定律,学会写化学方程式,并初步引入了化学计算。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从学生比较熟悉的碳元素组成的一些物质着手,对形成物质最多的一种元素进行学习,并探究了二氧化碳的制取。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从燃烧的现象开始,去探究燃烧的条件,同时得出灭火的方法。让学生从身边去发现化学知识,了解燃料的种类以及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发兴趣,增强学生学好化学的信心。 2.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初步学会探究的一般方法。 3.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和良好习惯,力争期末考试学校平均分在兄弟学校保持领先地位。 4.学习一些简单的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学习我们身边的化学物质组成、性质、制法,了解一般的研究方法。 5.树立了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九年级化学备课组活动记录

九年级化学备课组活动记录 录课时安排 第三章化学式的计算及复习 1、化学式(1)写法:---化合价的识记和应用(2)意义:如化学式H2O的意义:4点化学式 Fe的意义:3点难点:符号中几种数字的含义(3)计算: a、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和 b、计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 c、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第四章安排两个课时课时1了解水资源: (1)水资源。 (2)水污染 2、水的净化 3、其他(1)水是最常见的一种溶剂,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2)水的检验:用无水硫酸铜,若由白色变为蓝色,说明有水存在;CuSO4+5H2O = CuSO45H2O 课时安排2---水的组成:(1)电解水的实验 A、装置―――水电解器 D、化学反应:2H2O===2H2↑+ O2↑ 产生位置负极正极体积比2 :1 质量比1 :8 F、检验:O2---出气口置一根带火星的

木条----木条复燃 H2---出气口置一根燃着的木条------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2)结论: ①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②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③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例:根据水的化学式H2O,你能读到的信息化学式的含义 H2O ①表示一种物质水这种物质②表示这种物质的组成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③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一个水分子④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构成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期中考试考查点分类及详解:(1)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的理解和应用。化学基本概念主要包括:①物质的性质、变化的区分和判断;②物质的分类:会区分和判断: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及氧化物;③化学反应的分类:会判断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对于氧化反应目前只需知道物质与氧气的反应肯定是氧化反应,要知道剧烈氧化(如:燃烧、由物质燃烧所引起的爆炸)和缓慢氧化(如:呼吸作用、生锈、食物腐败等):④催化剂:注意几个词:“改变”,本身的“化学性质”和“质量”不变⑤熟悉和理解有关物质组成的几个重点概念元素、分子、原子、离子熟悉指的是:要熟悉描述这三个概念的三句话(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理解指的是要把这些概念运用于具体的问题中。如:

化学教研组教研活动记录

化学教研组教研活动记录 一、研究本周教学工作: 1.教学重点: 化学研究的范围 两个变化、两个性质 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药品的取用方法;药品的加热 方法;仪器的连接方法。 2. 教学难点:a、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b、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区别和联系 C、变化与性质的区别 d、液体药品和固体药品的取用和加热 e、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取 3.教学易混点 (1)变化与性质的区别和联系 (2)液体药品与固体药品的加热和取用 (3)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用 二、教案审签 各位教师能按时提前已备好课(3课时)

化学教研组教研活动记录 一、研究本周教学工作: 1.教学重点: 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药品的取用方法;药品的加热方法;仪器的连接方法。 空气的组成成分与性质及其作用的作用;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 2. 教学难点: a、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b、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 c、空气污染及环保意识的培养; d、药品的加热方法;仪器的连接方法。 3.教学易混点 1)变化与性质的区别和联系 2)空气组成体积比和质量比 3)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装置、成功的关键、注意事项 二、学习学校常规教学活动 ①教案的书写规范要求; ②作业的布置、批改; ③教辅用书的使用 三、教案审签 各位教师能按时提前已备好课(3课时)

化学教研组教研活动记录 一、研究本周教学工作: 2.教学重点: 氧气的性质以及化合反应的概念 氧气的制法及实验操作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以及分解反应的概念; 2. 教学难点: 氧气的性质以及化合反应的概念 氧气的制法及实验操作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以及分解反应的概念; 3.教学易混点 1)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的区别和联系 2)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和联系 3)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的区别 二、学习学校常规教学活动 课堂教学和辅导以及课堂日志的填写按学校要求做好各项工作 三、教案审签 各位教师能按时提前已备好课(3课时) 本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内容侵权请告知删除,感谢您的配合!

(完整word版)九年级化学集体备课记录.pdf

九年级化学集体备课记录 原子的构成(第一课时) 课题名称原子的构成(第一课时)备课时间10.10 教材分析 物质构成的奥秘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学生今后学习化 学的重要理论基础与必不可少的工具。而原子的构成又是学习物质结构理 论和认识元素的基础。。本课题是在学生学习分子、原子的概念的基础上 深入探究原子的内部构成及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然后在学习原子结构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的过程。本 课题难点比较集中,有微观表征:电子的分层排布、离子的形成;有化学 用语:原子结构示意图、离子符号;也有把宏观与微观架起桥梁的知识: 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这些内容是引领学生把学习注 意力由宏观世界转到微观研究的重要过渡,为学生探求宏观物质变化的奥 秘打开了一个微观领域的窗口,是引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和向往,是培养学生对微观世界学习兴趣的一个很好的素材。并介绍相对原子质量。 学情分析学生在前面学到的微观知识有限,积累的感性知识不充分,而原子的构成内容抽象、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并且教材语言以结论性的叙述型语言为主,这成为本节教学的难点。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 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认识原子的结构及核电荷数,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分析原子内部各粒子的带电情况。 知道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了解离子的形成,初步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涵义及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了解原子的实际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的意义,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数据信息的分析比较,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提炼规律。 通过想象、猜想→探索证明→归纳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 观察l~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归纳小结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 性质的关系。 探究分析NaCl的形成过程,了解离子的形成,初步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 的一种粒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通过原子构成的认识,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对微观世界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对科学的好奇与向往。 教学重点原子的结构,离子的形成过程、核外电子排布,相对原子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